时间:2023-03-13 11:28: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信息经济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公司的组织结构主要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的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再聘请高级经理,高级经理在授权的范围内经营企业,并聘请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对企业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加工,然后形成会计信息,并以报表的形式作为“产品”传递给企业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分享。
2.为企业外部消费者群服务
由于市场主体利益多元性的存在,对企业会计信用的分享除了企业内部的消费者群外,企业外部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经济主体也要分享企业会计信息,主要包括:政府、税务、债权人以及其他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经济主体。
二、会计信息的功能分析
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如钟表能显示时间,汽车能运货物等。会计信息的功能是为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其进行经营决策和预测服务。会计信息是一种多功能产品,它可以同时满足多个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需要
企业是国民经济细胞,其经济状况代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国民经济实行调控。因此,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必须通过企业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然后才能做出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决策。
2.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税务部门的需要
税务部门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征收机关,代表国家监督企业的纳税行为。税务部门主要是通过企业的会计报表或其他会计资料确定并检查企业的经营情况,以此作为纳税或罚款的依据。
3.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企业债权人的需要
企业债权人是将资产借给企业经营的经济主体,他最关心的是到期是否能收回本金并获得事前约它的利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了企业债权人所需要的有关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一旦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危险信号,企业债权人就会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经营决策。
4.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企业所有者的需要
企业所有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会计报表了解其投入的资产是否保值和资产的增值情况,因此,他要求会计人员把会计信息分成资产和收益两个方面,然而就有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分。在资产增值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还要决定采取何种形式对收益进行分配,这样利润分配表就存在了。企业所有者最怕在收益分配时,把老本也吃掉了,所以他非常关心企业的资产、利润和利润分配等信息。二是需要会计信息为其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很多企业的所有者就是经营者,他们要通过会计信息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一旦发现有好的或不良的会计信息,他们就会采取行动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或减少损失,如一旦发现某种产品库存积压,它们将会采取赊销或其他措施减少库存。
5.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要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受托经营企业,其社会地位、报酬以及提升完全取决于经营成果。因此,企业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为其获奖或提升寻求依据。
另外,还有一些潜在投资者也要通过企业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以便做出投资决策,如证券市场里的散户在买股票前总要看一看企业会计报表,然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三、会计信息的成本分析
会计信息的成本是指为完成其功能而发生的费用,主要有以下几项:
1.会计信息的制造成本
会计信息的制造成本是指从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整个过程所花费的一切支出。制造成本按其习性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是严格随着制造会计信息数量多少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包括会计人员用的办公室,软件,电脑等。变动成本是指基本上随着制造会计信息数量多少而变化的成本,包括会计人员工资,账本,凭证,办公用品,差旅费等。
2.保管成本(也叫维护成本)
保管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披露后,还要对有关会计资料妥善保管所产生的成本。如凭证,账本,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装订,并为其存放需要的柜子以及“售后服务费用”等。“售后服务费用”是会计信息披露后有关咨询或查账等发生的费用。
3.竞争劣势成本
竞争劣势成本是指企业以外的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及时调整其谈判策略和决策,从而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所引起的成本。当然企业本身也可以利用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的会计信息,及时调整策略使企业处于优势地位,这时可以获得收益。只有当劣势成本大于优势收益时,净劣势成本才发生。
4.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是由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而失信于利益相关者造成的成本。如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其数量一旦超过企业的正常现金流量,就会出现现金短缺,或者不能按时发工资,失信于员工,或者不能按时支付贷款失信于合作伙伴等。
5.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而产生的风险费用。如大量的应收账款存在,会夸大企业的经营成果,影响对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评价。一旦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差,就会使报表使用者高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这就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应收账款一旦变现能力差,还会影响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带来生产计划,销售计划无法完成等风险。
6.诉讼成本
诉讼成本是指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引起法律上的争端而产生的成本。如有时会计信息会夸大经营成果,一旦出现某种不利因素就会出现财务危机,从而造成诉讼成本的增加。
7.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是指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而引起的罚款等费用。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显示企业利润水平过高或者费用水平不合理以及其他的不合理的现象等,企业就有可能因为政府部门或税务部门查账等而承担“超额”的社会负担,如查账费用,罚款等。
四、会计信息的收益与成本的不配比性分析
一般的产品遵循配比原则即谁付费用谁收益并且收益与费用在同一时期配比。但会计信息却不遵守会计配比原则。
1.会计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则
会计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是谁付费用谁收益。我们知道,会计信用的制造成本是由企业所有者承担,但企业所有者不是唯一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此外还有政府管理部门,税务部门,企业债权人和其他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经济主体等,他们都免费使用企业会计信息的,亦称搭便车者。二是会计信用的使用(产生的效益)与成本发生不在同一时期。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报表传给使用者的,而企业报表是第二个时期才呈报,但制造信息的成本却由本时期承担,如年度会计报表在第二年的一季度末才呈报,但会计人员的工资等费用却由本年承担。
2.会计信息不遵循配比原则的原因以及引起的后果
会计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则的原因是会计信息不计算效益。为什么人们不计算会计信息效益呢?其原因在于:一是人们对信息的价值认识不足。信息的发展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人们开始感到信息对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重要,但还没有认真去研究它,所以作为信息之一的会计信息也不知道其价值在哪里。二是没有计算信息的价值尺度。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计量信息价值的尺度。
会计信息不遵循配比原则是引发虚假信息的原因之一。由于会计信息是免费给别人使用的,那么会计信息制造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可以不负责任的。另外,由于是免费使用别人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理由要求别人提供的信息一定是真实的。因此,虚假的会计信息就越来越多,不管会计准则制定得如何具体,如何严格,都不能阻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如果会计信息是有偿使用的就会阻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其理由是:一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有偿使用企业会计信息,那么就有权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要求,如果由于虚假信息造成损失,就有权提讼。另一方面,由于有信息使用者的监督,会计信息制造者就会保证会计质量,一旦其提供虚假信息就会招致:轻者失信会计信息使用者,给企业增加信用成本;重者被诉讼,增加诉讼成本,大大降低企业信用,甚至导致企业倒闭。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偿使用会计信息可以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因为它形成一个强大市场压力,督促企业只能提供真实的信息,一旦提供虚假信息就要增加成本甚至承担倒闭的风险。
虚假会计信息也叫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两个类型:一是会计本身的局限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会计制度滞后以及会计人员在处理不确定会计事项时掺有估计因素等。二是人为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它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或水平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确认,计量出错等。二是由于会计人员故意制造假账,如会计人员受到某种外在的压力或个人利益的驱动,有意地制造虚假会计数据等。会计信息有偿使用只能阻止人为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而不能防止会计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因为虚假会计信息诉讼案还要用会计准则来检验。
参考文献:
[1]徐媚琳:论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特征与现实选择.企业家天地,2008(3)
2.信息与激励。信息经济学是近年来最重要和充满活力的经济研究领域,它研究决策者拥有不同信息的状况。信息的非对称性在很多领域存在,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例如:银行不可能了解借贷者未来收入的全部信息,拍卖人并不知道潜在客户所愿支付的全部信息,政府在不太了解个人和企业纳税能力时必须制定税收政策等,这类现象称为外生信息不对称。公司的所有者并不全部了解经营者资产营运信息,行政管理者也不了解下属是否在认真扎实地履行职责等,这类现象称为内生信息不对称。不完全、非对称分布的信息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尤其当信息优势经常被有策略的利用起来,因此,信息经济学研究集中在如何才能制定出能处理非对称信息下不同激励和控制问题的契约和制度。在外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决策者通过设计一个激励合同或契约,以获得真实、有用的信息,诱导他人“讲真话”;在内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决策者通过设计一个激励机制,以诱使另一方当事人采取正确的行为,形成“不偷懒”。这使我们能更好的理解保险市场、信用市场、拍卖、公司内部组织、工资结构、税收系统、社会保障、竞争条件、政治制度等等问题。信息经济学研究信息与激励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任何一种制度安排或政策,只有满足个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才是可行的。威廉·维克里(WillianVickrey)的研究关注不同类型的拍卖者的特性以及他们如何被最优设计以创造经济效率。他的努力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并且这一领域已经扩展到实用范畴,如:财政部发售公债等。20世纪40年代后期,维克里设计了一个模型表明能通过设计所得税获取效率与公平的平衡。25年后,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Mirrlees)找到了能更彻底地解决最优所得税问题的办法。米尔利斯很快认识到他的方法能被应用到很多其它的类似问题。这已经成为现代关于复杂信息和激励问题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米尔利斯的方法在不能观测到其他人行为的情况下尤为有价值,即所谓的道德风险。要回避由于非对称信息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关键是要设计一些最优的契约或机制。
3.道德风险。在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某些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时,往往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如保险业存在显著的问题是被保物品的损坏不仅仅依赖于天气、偷盗这些外部因素,而且依赖于投保人对被保物品的管理,这一点使保险公司付出了昂贵代价。健康和残疾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中也出现类似问题。保险项目会加大风险承担并影响到个人管理被保物品的办法。在分析这些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时面临的主要困难与维克里强调,米尔利斯解决的所得税问题很类似。20世纪70年代中期,通过简化问题定义,米尔利斯为日益有力的分析铺平了道路。他注意到人的行为间接暗示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可能性的选择。因此,最佳补偿协议的条件提供了人选择可能性信息及保险保护必须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以提供商合适的激励因素。在设计激励方案时,委托人必须考虑激励人的成本与委托人利益的一致性。人对处罚的敏感度越高,人对结果选择的信息量越大,成本越低。合约中规定,人承担不受欢迎结果的部分成本或者获取令人满意结果中的部分利润。投保人像保管未保险物品一样保管被保险物品,执行者像管理自己的公司一样管理公司。
4.拍卖。拍卖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提示信息,一是减少成本。非对称性也是拍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拍卖时,潜在的购买者对出售的财产或权力了解不多。1961年、1962年维克里在两篇论文中分析了不同类型拍卖的特点。维克里根据治理交易的制度规则,把拍卖分成四种类型:英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第一价格拍卖和第二价格拍卖(即次高价拍卖)。他着重研究了现在被称为维克里拍卖的次高价拍卖。在这种拍卖中,物品根据封闭价被拍卖。出价最高者以次高价购买拍卖品。这是一种能引出个人真实意愿的机制实例。如果出价比自己所愿支付的更高价格,一个人需冒其他人也同样行为的风险,则不得不亏本购买拍卖品。相反,如果一个人出比自己愿意支付的低的价格,他冒着也许其他人能比他自己所愿意支付的更低价格购得拍卖品。因此,在此类型拍卖中,真实报价对个人最为有利。这种拍卖具有更高的社会效率。维克里的分析不仅仅对拍卖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为设计能提供社会激励的资源分配机制带来了深入的洞察力。詹姆斯·米尔利斯和威廉·维克里共同荣获了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奖励他们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下面分别介绍他们的主要理论贡献。
二.经济中的非对称信息以及相关问题
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和雇员的信息是非对称的。雇主无法了解雇员能力的信息,只能根据雇员的社会平均能力制订工资标准,导致雇员的“逆向选择”,直接造成高能力的雇员离职,公司多为低素质雇员,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甚至会造成“低素质员工驱逐高素质员工”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公司必须选择某些易于辨别的信息。目前,教育水平作为显示能力的主要信息之一,即不同能力的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不同,高素质人才通过选择接受教育把自己与低素质人才区分开,但教育成本与能力具有非相关性,低素质的人才可以模仿高素质人才选择相同的教育水平,从而使教育水平信息失真,导致“逆向选择”。信息甄别成为解决“逆向选择”的关键。这方面的研究和理论在模型上虽有重大进展,但它的实证性有待继续测定。非对称信息在产品市场中的表现与劳动力市场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是卖方更清楚成本、质量、价格等内在属性,但不清楚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需求、市场的定位等;而买主正好与之相反。存在的隐患也主要是“逆向选择”,问题的关键是信息传递。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彭斯认为,如果较高质量的卖主能够寻找到某种途径向买主传递自身产品质量的信息,而为此付出的成本要比低质量产品的卖主低,使劣质产品卖主的模仿成本太大而不具有模仿的动机。总之,无论信息质量的优劣,只要高质量产品卖主的信息边际成本小于低质量产品卖主的信息边际成本,就可实现资源配置的[
帕累托改进。目前产品的广告宣传、商品的退赔、维修等保证,都是信息传递的简单运用。
80年代西方学者把信息非对称理论运用到金融市场,极大地丰富了金融中介理论和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信息的非对称状态,就鼓励了信贷资金向低信用企业流动,抑制信贷资金向高信用企业的流动,即信用质量越差的企业,越可能取得信贷资金。这种不合理的资金分配机制对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极不利的影响。在完成交易之后,又引来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即放款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损失,具体表现形式为:违背借款协议,改变资金用途,私自用于投机易或高风险项目;隐瞒投资收益,逃避偿付义务;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不负责任,致使借入资金发生损失。为什么金融市场中信息非对称的表现与普通商品、劳动力市场有重大差别呢?因为金融市场具有不同于其他市场的重要特征。一般市场的交易是钱物交易,钱物两清后,交易双方基本上没有后续权利和义务;而金融市场的交易大都是放款人放出资金后并不能马上从借款人手中得到任何等价物质,他所得到的只是在未来某个日期偿还本息的承诺。由于信息的非对称,不同的借款人,甚至同一借款人在不同条件下作出承诺的可靠性,都不可能一样,致使出现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西方著名学者罗斯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研究,他直切问题的核心,即企业的金融结构与市场价值的关系,这就是响誉世界的MM定理。他主张只根据企业负债比来测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他的分析方法虽没有全新的结论,但他的方法是崭新的,给人一种全新的境界。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笔者主张在罗斯分析的基础上,应完善以下机制:加强对证券持有人的约束;健全防止管理人员向外输出错误信息的内在机制;严惩证券持有人贿赂管理人员,输出错误信息,使自己谋利的非法行为;加快防止故意制造“道德风险”的立法工作。上述机制的完善和规范,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信息非对称理论在证券市场运用中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表现则更为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证券市场上没有办法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为要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基本条件是改善信息的非对称状态,要改善信息的非对称状态,必须花费一定的信息成本进行调查、分析和监督,然而证券市场的高度分散性,“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抑制了信息投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机构大户操纵市场,银行违规资金入市,证券机构违规透支,新闻媒介推波助澜,误导误信股民跟风等,都是信息传递机制不畅,功能存在障碍的具体表现。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在证券市场的信息传递模型中,除非有严格的约束条件,否则不存在唯一均衡。只有提高企业自己的信息成本,才能实现有效的分离均衡,才能使信用差的企业放弃模仿信誉好的企业的动机,但均衡的唯一性仍是一个有待继续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的证券市场,其核心是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充分、准确,从而逐步趋于完全对称。具体措施是: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上市流通,以利健全信息传递机制,改善市场结构,减少信息扭曲,提高信息质量,发挥信息显示器的正常功能。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求者实际上无权选择,一旦信息质量存在问题,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将无法挽回。因此规范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传递机制,降低信息成本,规范会计职业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提高其风险度;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其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能力。信息成本的存在使非对称信息的产生成溪必然。
另外一个热点问题是:中国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在新的政策下,国企拍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国有企业的拍卖更为有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拍卖前必须先清楚两点:一是被拍卖企业的经营现状;二是评估该企业的资产。拍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弄清投标者对被拍卖企业的真实评价。这就需要投标者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调查该企业的资产状况,同时,拍卖者也要尽力弄清投标者对企业的真实评价。在欧洲,许多拍卖者得到的价格都低于投标者对企业的真实评价,因为,常常有这样的集团,由于他们比别人更了解该企业,掌握了有关该企业的更充分的信息,从而压低了该企业的价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进行二级密封价格拍卖法,即通过投标者之间的竞争,由出价最高者以次高价格购买,从而激励投标者说真话。不过,拍卖者有时也会与投标者合谋,从而使拍卖失效,尤其是在拍卖公益企业时。故而,应采取一种更为公开的拍卖方式,让更多的投标者竞争。比如,英国就把一些公共事业企业卖给法国(如水利系统)和美国(如电信系统)。中国不一定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但一定要使信息更为公开,拍卖更为公正,这样,才能使拍卖成功。在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由政府代表的全体人民,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企业隶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因此在企业兼并时会常伴随有“一定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一问题很有意义,其核心是产权问题。两个归属不同政府部门的企业兼并时,兼并合同会偏向哪一方或保持中立是很难给出清楚明确的解释的,因为两个政府部门有不同的利益目标。这与委托—理论略不同。委托—理论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委托人、一个人的情形,委托人应该为人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高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奖金等使人更有效地工作。一般来说,为了控制风险,一个人不允许同时有两个委托人。在这种情况下,“兼并”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受到“兼并”的威胁,人即经理会更努力地经营企业,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增殖。通常情况下,经理并不希望“兼并”发生,除非其经营状况相当糟。事实上,通过对兼并制度的分析及对兼并实例的考察,我们认为,“兼并”的作用与效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如前所言,分属两个政府部门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则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存在两个委托人,其中一个委托人会控制兼并合同的签订,从而弱化另一个委托人的权力。
三.国有企业的激励问题分析
国有资产是通过层层的关系才到达企业的,而中国国企的委托关系具有无限循环的特性。在委托—链条上的当事人既是委托人又是人。从理论上讲,国有资产属于全民,工人阶级是全民的优秀代表,是初始委托人,委托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人,而政府又作为委托人委托经理来管理国有企业;经理是国企的人同时他又作为委托人,委托车间主任管理生产经营;车间主任是人同时又是委托人,委托工人进行生产。工人这时成为最低层次的人与最高层次委托人扣成一个环。因此,解决这种委托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规避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即使委托人和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也就是委托人要在全社会设计一套对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的方案,使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维护委托人的长远利益。变“损人利己”为“双赢”是这套机制的核心所在。当对人付出的努力不能进行完全的检验,从而人有可能试图只付出少于他能够付出的努力时;当一个只根据行动而不兼顾结果支付报偿的契约建立时,潜在的道德风险立即产生。对委托人来说,人行动是不可预测的,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可观测到的信息(资产增值率、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同行业企业家正常利润等)来奖惩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我们用A表示人所有可能选择的行动的集合,a∈A表示人的一个行动,可以是任何维度的决策变量如a=(a1、a2……),a1、a2表示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工作时间或代表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发研究等。θ是外生变量称“自然状态”,a、θ决定一个可观测的结果π(a、θ),如产出。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S(π),根据观测的产出π对人进行奖惩。设人努力的负效用为C(a),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V=π(aθ)-S(π),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U=S(π)-C(a)。前面已经提到委托人和人的利益是冲突的,因此除非委托人能对人提供足够的激励,否则,人不会如委托人希望的那样努力工作。委托人的问题就是选择a和S(π)最大化,即上述自己期望效用函数。但这样做的时候面临着来自人的两个约束。第一个约束是参与约束即人接受合同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U(由其他市场机会决定),可以表示为S(π)-C(a)≥U。第二个约束是激励相容约束,在任何激励合同S(π)下,人总是选择使自己期望效用最大化的a,因此任何委托人期望的a都只能通过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实现。如果a是委托人希望的行动,a′∈A是人可以选择的任何行动,那么只有当人从选择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大于从选择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人才会选择a,激励相容约束的数学表述如下:s〔π(aθ)-C(a)〕≥S〔π(a′θ)-C(a′)〕a′∈A,这就是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简化模型。当然要得出最优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数学变换,还要考虑a、θ的分布密度,这里从略。
下面讨论逆向选择模型。根据显示原理,我们只需要考虑能使人出于自身利益真实显示他所属类型的契约,并根据声称自己具有的属性来决定按契约支付报偿。a为人的内在属性(不是道德风险模型中委托人希望选择的行动),a′是人声称的属性,W为委托人为人设计的契约,U为人的效用,则防范逆向选择的模型为:U〔W(a),a〕≥〔W(a′)a〕aa′∈A上述激励相容约束机制模型从表面看,在企业利润的蛋糕上政府似乎分得了较少的份额,其实在这种机制的运作下的委托关系会创造循环的创新支力,会使企业利润的蛋糕越做越大,国家、政府会得到长期的不断增长的利润“蛋糕”。在以上的模型下需要对企业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人的收入一定与企业的业绩挂钩与职工分配基金脱钩,体现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尤其是智力要素价值要得到实现,得到蛋糕的份额与其努力程度成正比。同时,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也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市场环境。环境对人的约束是刚性的、使他别无选择。市场的评价约束着人,公司的经营状况基本取决于经理的能力,公司一旦破产,经理的人力资本价值在市场上就一贬到零,甚至可能从此断送经理生涯。这种来自人力资本市场的约束是最硬的行为约束。而资本市场对人的约束是来自股东(委托人)的间接控制,使人不得不考虑委托人的利益和要求。企业激励相容约束机制的运作需要法律的保障,企业经理的任用要通过法律程序,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督查要法制化。还要建立企业内部职工举报奖励制度,这样才能使国企委托——关系处于良性的循环之中,使这个环紧紧地围住国有资产,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结语
客观上讲,非对称信息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经济机制,选择满足委托人、人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的约束激励合同以期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促使资源的帕累托最优。这方面研究理论和现实还有差距,但就约束、激励的某一方面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二者的相容仅表现为模型。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激励理论和实践呈现出日新月异,而约束的理论和实践则相对滞后,使激励机制发生扭曲,甚至有人认为监控就是惩罚。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式,实现激励约束相容,二者不可偏颇。这方面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今天,我们正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许多问题有待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如保险业、拍卖业、旧货市场、棘轮效应、国企改革、税收、财政、制度变迁以至产权等等。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知识经济的发展,最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乌家培.信息经济学.经济学动态,1997(8)
2、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1.
3、黄奕林.信息经济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动态,1998.1
5、乌家培:《论信息革命对经济学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0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30-02
一、案例教学的主要特征
案例教学方法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是其在MBA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现实问题,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及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对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获得直观的印象,并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有许多优点,案例教学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方面。
1.目的性突出。案例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案例,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选择与我们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现实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案例的分析中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
2.案例的复杂性。案例教学使用的综合案例比一般的课堂举例复杂并且与课程各部分内容联系纵多,所以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因此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案例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思考、反应和语言表达能力。
3.思维的启发性。案例教学法分析问题时重点过程是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和讨论过程。因此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注重培养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4.案例的真实性。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选择现实的问题,这样综合案例的真实性就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就可以通过案例的讨论和思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
5.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学生通过课堂上参与综合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可以接触到许多社会实际问题,而这正是在校学生所缺乏的,这样,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可以多了解一些社会经济问题,获得更多实践经验。
二、《信息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人类对物质资源有限性的认识,信息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信息经济学是信息不对称研究在经济学上的应用,是研究决策各方的行为发生相互影响时存在着的非对称信息问题,将信息看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将信息的不完全、信息分布的不均衡纳入经济理论的框架,重新审视经济学的一系列有关问题,从而为经济生活提供更切合实际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政策建议。因此,该课程为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理论大多是较为抽象的理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如果教学中教师仅讲授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会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难调动。因此,教师在《信息经济学》课程中应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综合案例分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案例的阅读、思考,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实现共同学习。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运用综合案例这一媒介,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社会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更愿意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在《信息经济学》教学中的组织步骤
在《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案例教学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合适的综合案例。《信息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选择适宜的相关案例。案例可通过课件或文字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案例可以选择国外经典的综合案例,也可以是国内的典型综合案例。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综合案例的性质,课堂中可以选择分组的方式组织讨论,如可以按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几组,在进行分组时应根据以往学生的学习表现,将每组至少分到一位课堂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这样才可以使讨论环节能够顺利进行。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讨论能够了解现实的问题,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获得新的启发,既增加了学生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热情,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应适当地引导学生,使讨论按照预计的方向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讨论时间,按照教学大纲合理安排理论讲解和综合案例时间。
3.各组学生总结。各组学生经过讨论后,教师应安排每小组一位学生进行总结发言,另外的学生补充讨论得出观点或回答教师和其他学生的问题。
4.教师总结。最后,教师对各组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总结时根据各组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音表达能力以及观点创新等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分析或分析不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重点讲解。当然,案例教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案例研究的结果是归纳式,其分析结论不能任意推广;讨论式案例教学一般会占用很多的课时,这会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教学时间产生了挤压,影响到正常教学进度的完成。因此,在信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四、《信息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经济学理论课程,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案例的选取是关键。教师课前对综合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综合案例应该是既能融合课程中一些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的案例。在授课过程中,综合案例的选择应围绕课程的教学目的,尽可能地选择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案例,这样才能通过案例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评价,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选择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尽可能多的符合要求的案例。并且案例应根据教学中的不同部分,选择难易适中的案例,这样教师才能把握好教学进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二,由于课时有限,案例教学比重不能太大,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还是主要方面,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去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只是辅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因此,对于穿插式案例教学,可以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中,而讨论式案例教学则不宜过多。第三,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案例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案例本身进行讲解和总结,还应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学习方向进行讨论,及时指出学生在综合案例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总之,在《信息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新鲜有趣的综合案例进行理论教学的辅助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课堂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提高学习《信息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信息经济学》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冯玉厚.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1,(10).
[3]章辉,赵静,沈赏.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10).
[4]马蕾.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宏观信息经济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阐述:
首先,从相对静态观点来看,经济过程由两大领域组成,一是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一是包含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物质和能源生产必须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播又离不开物质和能源。在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这两个领域的一方如何为对方做出贡献及做出多少贡献,正是信息经济研究的课题。
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务为基础或基本形式的经济,这是一个与物质经济相区别的概念。马克卢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将信息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规定为生产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如厂商或研究机构、个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将这些个人或组织重新划分为教育、研究发展、通讯、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五个部分,从而限制信息经济的范围。然而,在波拉特看来,信息活动或信息市场才是信息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将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来测度信息经济规模。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经济看做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形式,其目的是降低产品能源消耗,这种由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过程。在这里,信息经济已不再是一种预测理论,而是在向人们说明如何适应已经被信息技术改变了的现实经济活动。
其次,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迄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石油、内燃机、发电机以及电力的配置使社会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再就是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属于物质(大众)经济,因而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仍然属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经济转变。与第一次转变相区别,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却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因此,这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第一次转变深远得多。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经济或物质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息经济能否取代大众经济,而取决于大众经济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过程中二者能否有机地溶为一体。
随着物质经济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部门的发展将受到怎样的制约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国经济学家琼•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热力学中引出的定律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信息部门增长比整个经济快一倍;第二,当信息部门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这种增长就趋向于达到“经济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质生产将会出现倒退。然而,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在90年代得到行政机关发展的事实,使人们对沃格观点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宏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最早由马克卢普确立,后经波拉特和鲁宾等人充分发展。马克卢普认为,国家生产部门中知识及其分配活动的测度,可以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五个类别来进行。波拉特则认为,应该依据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为标准,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如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和专业性信息服务)和二级信息部门(如政府机构或企业内为政府或企业内部服务的信息部门),以此分别测度这两个信息部门产值,从而计算出国家信息部门总产值。在测度方法上,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马克卢普采用最终需求法测度信息部门产值,波拉特则采用增值法测度信息部门规模。从总体上看,这两 种方法各有长处,但目前许多测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计算信息经济规模。
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测算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是波拉特对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他创立的信息经济测度模式被称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根据两项指标测度信息经济规模:一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劳动者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对统计数据有严格要求,而当前许多国家实行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一般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这样,数据来源不同,应用波拉特范式测度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尽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较为准确地考察国家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式。
二、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
第四产业及市场的形成,信息市场功能与特征,信息产业及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构成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第二部分内容。80年代后,以电子通信产业及服务为核心的狭义信息产业(市场)概念,渗透到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场概念,已不再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创立的广泛意义的信息市场概念。这样,研究文献中的信息产业(市场)概念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信息畜牧业(市场)主要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产业(市场),广义信息产业(市场)不仅包括狭义范畴,而且凶手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产业(市场)。
费希乐—克拉克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产业分类体系。然而,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却认为,作为信息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果,信息产业应当作为社会经济过程的一种独立产业存在,也即所有国民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纳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产业概念之下。这种观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随后得到宏观信息经济学者的普遍赞成。但是,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业主要包括哪些产业部门或经济活动,西方学者之间却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常见观点认为:第四产业是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与信息设施及服务相关的活动识别出来而形成的产业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门组成。(1)信息生产产业,即主要直接生产可消费信息。(2)信息处理产业,该产业主要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经济与管理决策依据,不涉及信息生产。(3)信息分配产业,即从事信息传播与分配活动的社会部门。(4)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的生产、安装、操作及维修等社会部门。在此信息产业结构基础上,形成四种信息职业:(1)信息生产者,包括科学技术人员,市场研究与协调人员,信息收集者,咨询服务人员,艺术家和程序设计员等。(2)信息处理者,包括政府职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商人,办事员及领导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4)信息基础设施职业,包括信息机器操作人员如邮电通讯人员、打字员、信息交流员和数据加工人员以及专职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保证信息畅通的安装、维修人员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产业及信息职业人员的社会活动,构成宏观信息市场。与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相对应,宏观信息市场也由一级和二级信息市场构成。在一级信息市场中,信息技术及信息的传递技术都由企业来组织,其交换价格按照确立的时间地点而形成。二级信息市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市场,因为其信息产品不在公共市场上交换,也不形成市场价格。但是,二级信息市场既发挥社会集团内部信息交流市场的功能,形成信息贸易内部化,同时,也起到支持一级信息市场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一级信息市场还是二级信息市场,其最终产品是知识。它们都具备符号性经验交流,学习乃至再学习,改变认识乃至确认某项知识,降低不确定性,扩大选择范围,实施合理选择,评价各种决策,控制经济过程,传递经济知识等14项功能。根据这些功能,宏观信息市场具备以下特征:所有权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费过程无损耗性,收入与财富再分配效应,生产与交换不确定性,技术外在特征,政府创造市场的能力和试题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从信息生产率和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
1996年和20__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因信息经济学而颁。1996年授于英国学者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学者威廉姆·维克瑞,20__年授予3位美国学者,分别是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就是在交易的双方中,常会有“一方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如另一方多”的情形。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以往的经济学都是假定交易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这显然和许多现实生活不相符。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较多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获取信息较少一方的额外收益。而当前信息经济学更强调的,是违反道德的额外收益,就是“道德风险”,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夸大其词、合同欺诈。反过来说,信息较少的一方由于怀疑对方的道德风险,从而选择谨慎,宁可选“品低价廉”者以降风险,于是反而使优品落选,就是“趋劣选择”(学者称为“逆向选择”)。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引发的道德风险和趋劣选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例如建立商业诚信、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都是。
但是我认为,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首先,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不够好:1、既然有信息不对称,就应该有信息对称;2、信息也是资源;3、“信息不对称”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因此更一般地说,应该依次是这样的过程:资源对称与不对称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经济资源对称和不对称经济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但是当前信息经济学既未讲一般资源,也未讲非经济领域,就直接跳到经济信息。
而且应该指出,研究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首先必须说清“什么是信息”?然而这个最“前提”的问题,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并未解决。其次,“道德风险”其实不属经济。当前信息经济学研究道德风险,就是将信息经济学非经济化。此外,“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既不通俗、也不准确,如果改成“信息的充足性”也许更好。
但是更重要的是,当前信息经济学,对社会许多经济现象尚无法解释,更谈不上怎样改进。例如我国西部农民的农产品怎样进入国际市场,这就是农民的信息不对称。但至少从两个方面,当前的信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国农民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既不是道德风险,也不是趋劣选择,和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都不相干。其次,研究中国农民和国际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目的是使农民的信息由不对称变为对称。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却没有研究信息的对称性转化,所以无法研究农民对国际市场的信息怎样转化为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改进,我认为,首先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
对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我认为可以这样:
依“能否转化、怎样转化、转化条件”3个问题,研究信息的对称性。
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已有的信息和所需求的信息,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信息差距”。不妨将信息不足看作“正差距”。以下所说的信息差距,也都是指正差距。那么所谓“信息转化”,实际就是缩短乃至消除信息差距。
宏观信息经济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阐述:
首先,从相对静态观点来看,经济过程由两大领域组成,一是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一是包含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物质和能源生产必须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播又离不开物质和能源。在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这两个领域的一方如何为对方做出贡献及做出多少贡献,正是信息经济研究的课题。
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务为基础或基本形式的经济,这是一个与物质经济相区别的概念。马克卢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将信息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规定为生产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如厂商或研究机构、个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将这些个人或组织重新划分为教育、研究发展、通讯、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五个部分,从而限制信息经济的范围。然而,在波拉特看来,信息活动或信息市场才是信息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将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来测度信息经济规模。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经济看做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形式,其目的是降低产品能源消耗,这种由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过程。在这里,信息经济已不再是一种预测理论,而是在向人们说明如何适应已经被信息技术改变了的现实经济活动。
其次,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迄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石油、内燃机、发电机以及电力的配置使社会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再就是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属于物质(大众)经济,因而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仍然属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经济转变。与第一次转变相区别,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却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因此,这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第一次转变深远得多。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经济或物质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息经济能否取代大众经济,而取决于大众经济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过程中二者能否有机地溶为一体。
随着物质经济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部门的发展将受到怎样的制约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国经济学家琼•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热力学中引出的定律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信息部门增长比整个经济快一倍;第二,当信息部门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这种增长就趋向于达到“经济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质生产将会出现倒退。然而,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在90年代得到行政机关发展的事实,使人们对沃格观点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宏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最早由马克卢普确立,后经波拉特和鲁宾等人充分发展。马克卢普认为,国家生产部门中知识及其分配活动的测度,可以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五个类别来进行。波拉特则认为,应该依据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为标准,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如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和专业性信息服务)和二级信息部门(如政府机构或企业内为政府或企业内部服务的信息部门),以此分别测度这两个信息部门产值,从而计算出国家信息部门总产值。在测度方法上,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马克卢普采用最终需求法测度信息部门产值,波拉特则采用增值法测度信息部门规模。从总体上看,这两种方法各有长处,但目前许多测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计算信息经济规模。
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测算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是波拉特对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他创立的信息经济测度模式被称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根据两项指标测度信息经济规模:一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劳动者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对统计数据有严格要求,而当前许多国家实行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一般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这样,数据来源不同,应用波拉特范式测度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尽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较为准确地考察国家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式。
二、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
第四产业及市场的形成,信息市场功能与特征,信息产业及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构成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第二部分内容。80年代后,以电子通信产业及服务为核心的狭义信息产业(市场)概念,渗透到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场概念,已不再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创立的广泛意义的信息市场概念。这样,研究文献中的信息产业(市场)概念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信息畜牧业(市场)主要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产业(市场),广义信息产业(市场)不仅包括狭义范畴,而且凶手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产业(市场)。
费希乐—克拉克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产业分类体系。然而,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却认为,作为信息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果,信息产业应当作为社会经济过程的一种独立产业存在,也即所有国民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纳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产业概念之下。这种观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随后得到宏观信息经济学者的普遍赞成。但是,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业主要包括哪些产业部门或经济活动,西方学者之间却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常见观点认为:第四产业是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与信息设施及服务相关的活动识别出来而形成的产业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门组成。(1)信息生产产业,即主要直接生产可消费信息。(2)信息处理产业,该产业主要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经济与管理决策依据,不涉及信息生产。(3)信息分配产业,即从事信息传播与分配活动的社会部门。(4)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的生产、安装、操作及维修等社会部门。在此信息产业结构基础上,形成四种信息职业:(1)信息生产者,包括科学技术人员,市场研究与协调人员,信息收集者,咨询服务人员,艺术家和程序设计员等。(2)信息处理者,包括政府职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商人,办事员及领导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4)信息基础设施职业,包括信息机器操作人员如邮电通讯人员、打字员、信息交流员和数据加工人员以及专职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保证信息畅通的安装、维修人员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产业及信息职业人员的社会活动,构成宏观信息市场。与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相对应,宏观信息市场也由一级和二级信息市场构成。在一级信息市场中,信息技术及信息的传递技术都由企业来组织,其交换价格按照确立的时间地点而形成。二级信息市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市场,因为其信息产品不在公共市场上交换,也不形成市场价格。但是,二级信息市场既发挥社会集团内部信息交流市场的功能,形成信息贸易内部化,同时,也起到支持一级信息市场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一级信息市场还是二级信息市场,其最终产品是知识。它们都具备符号性经验交流,学习乃至再学习,改变认识乃至确认某项知识,降低不确定性,扩大选择范围,实施合理选择,评价各种决策,控制经济过程,传递经济知识等14项功能。根据这些功能,宏观信息市场具备以下特征:所有权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费过程无损耗性,收入与财富再分配效应,生产与交换不确定性,技术外在特征,政府创造市场的能力和试题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从信息生产率和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学院重视教职工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学院以优厚待遇从全国知名高校招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教学、科研实力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为43.8%,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65.6%。学院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以及取得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30余人。
建院十几年来,学院秉承“博学厚德,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形成了注重实践育人,注重学生外语、计算机和写作能力培养,加强从业资格培训,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和社团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办学特色。学院坚持依法治院和以德治院相结合,注重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积极培育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风和乐学、勤学、会学的学风,形成了优良质朴的校风。
会计信息披露是联系投资者和企业及其管理层的重要纽带。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企业管理层则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传递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源配置和财务风险等信息。可见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目前关于会计信息披露是采取自愿性披露还是强制性信息披露一直争论不休,但可以明确的是无论哪种披露方式,都有其深厚的理论根源。
1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理论、信号传送理论以及市场基础动力是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基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公司为什么有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
1.1理论
理论(AgencyTheory)把公司视为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该理论具有两个基本假设:①不管是人(在契约中发挥管理职能的集团)抑或是委托人(资本或其他资源的提供者)都试图尽可能扩大自身的财富,但他们之间又需要相互合作。因此委托人和人如何从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所作的决策中获益是理论所引发的最主要信息披露问题;②委托人和人都希望尽可能扩大自身财富从而导致委托人和人的利益存在冲突,而契约是减少这种冲突的一种途径。契约的有效执行将引发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和剩余损失等成本,而成本一般是由人承担的,人为了减少成本,便有了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
1.2信号传送理论
信号传送理论(Signaling)解释了为什么在没有强制性披露要求的情况下,公司会有在资本市场上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上稀缺的风险资本,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自愿披露是必要的。会计信息向所有市场参与者传送有关公司资源配置、经营绩效和财务风险等信息,当公司高度依赖会计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成果时,会计信息便无可厚非地成了再现公司具体存在的最佳信号。
对于业绩优良、资本结构良好的公司,在寻求资本的时候,有动机自愿披露会计信息。通过信息披露,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市场信誉,增强公司筹资能力。而且业绩优良的报告表明公司有很大的抗风险能力,从而维护投资人的利益,更容易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从而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而对于一些业绩平平的公司,迫于资本市场的竞争压力和筹集资本的需要,也不得不对外披露信息,因为“沉默”往往被理解为公司不愿意披露“坏”信息,因此业绩平平的公司为了避免被怀疑为不良业绩,就不得不报告它们的经营成果。只有那些业绩差的公司可能不愿意披露信息,但是为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吸引投资者对其未来经营前景的期望,也将会迫使业绩差的公司对外披露信息,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成长的信心。
1.3市场基础动力
市场基础动力(Market—BasedIn?鄄centivesforInformationProduction)源自经理人才市场的动力,正如Fama所探讨的,经理人员是隶属于经理人才市场的,其管理服务具有市场价值。理性的经理人员将更希望获得在同等情况下的高市场价值。由于他们在创造企业价值上所取得的成功很可能决定了其自身的市场价值,因而他们必然会努力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经理人才市场的存在主要从两个方面有助于对逆向选择等问题的克服,推动经理人员对信息的提供。第一,将降低经理人员逃避责任的可能,使其更愿意提供影响企业价值的信息。第二,经理人员将设法最小化企业的资本成本,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构成了经理人员向市场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动力,因为会计信息的披露将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提高企业的市场价格,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并促进企业间的交易,从而提升其市场价值。另一个规范经理的基本市场是收购市场,如果经理人员不最大化企业的价值,企业就有可能被收购,而企业一旦被收购,通常将导致经理人员的下台,因此收购市场的存在也激励着经理人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推动他们对信息的提供。
2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性质以及会计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一切构成了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2.1会计信息的外部性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是指一家企业披露会计信息能够传导影响其他企业的现象。比如一家企业披露其销售额和利润大幅度增长的信息,能够影响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市场预期。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会引起市场缺陷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管制,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的私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背离,即积极的外部性会引起会计信息需求过度或供给不足,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比如一家垄断企业为了阻止另一家企业进入同一行业,可能有意不披露有关信息,使新的竞争者存在进入障碍,从而增加了社会成本;而消极的外部性会引起会计信息供给过度或需求不足,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需要的最优水平,由此必然会使市场供求失衡,使会计信息资源配置偏离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为了弥补这种缺陷,政府就有必要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制2.2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会出现生产不足,或者说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会计信息的生产者通过别人对其产品的使用不能内在化其生产成本,即消费者不用为使用公开披露信息而付费,生产者的生产动机受到限制,企业会从利己主义出发有意披露对其有利的信息,而对于使用者有需求但对于企业获得资本不利的信息却可以含而不露,甚至极力隐瞒和歪曲事实。如果要让公共物品的生产满足需求的话,那么那些不用付费就可以消费会计信息产品的“免费搭乘者”的信息成本就必须由整个社会承担。政府显然就必须在这方面承担责任,即负责监督公共物品的生产。
2.3会计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里把参加交易的各方由于掌握的信息不一致,即一方掌握其他方所没有掌握的信息优势称为信息不对称。在会计学中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比投资者更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他们有能力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公司真实———以维护自身的利益。由于经营管理人员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可能会粉饰会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进行管制。实际上,Spence最近也指出:“公司自身都有一种内在的动机和倾向,即操纵或伪造财务报表以误导投资人,这是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必然现象。因此要以外部手段来规范和约束公司经营者,使其能在行为上有利于投资者获取充足的信息。”
3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的对比分析
以上对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诠释,这些理论分析各执一词。下面将从信息披露产生根源对这两种披露方式进行分析和阐述。
3.1自愿性披露的根源
一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资本市场全球化扩张,企业融资模式由内部转向外部,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本,需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二是投资者数量的增加及投资者素质的提高使得投资者更为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加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三是企业的信誉是其在竞争中获胜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经理人在经理人才市场的竞争压力下,有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动机,所以会将相关信息如实可靠地提供给投资者。
3.2强制性披露的根源
一是虽然迫于资本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有自愿披露信息的动机,但这种自愿披露是建立在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基础之上的,可以说这种自愿披露信息是不充分和不完善的,甚至可能是误导和欺诈的,因此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二是信息披露成本的存在防碍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由于现存的资本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就造成了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披露成本超过信息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致使管理当局放弃披露部分信息。只有当披露成本较低且信息的社会价值大于市场价值时,公司才会愿意披露信息,产生了信息披露的经济约束。三是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结果。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看上去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实质上这两种披露方式是有内在联系的,无论是自愿性披露会计信息还是强制性披露会计信息,都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两者是内在统一的。
4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建议和设想
近年来,关于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是采取自愿性披露还是强制性披露,一直众说纷纭。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百花齐放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会计界关于会计信息披露采用何种方式的结论不够完善。笔者认为,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这两种观点代表了两种极端情况,它们都很具有说服力,但都不能产生定论,过分地强调单纯地选择哪一种方式,未免有失偏颇。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应朝着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相衔接的方向发展,而如何寻求两者的衔接,如何适度地披露会计信息,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4.1两种方式披露内容的有机衔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125―02
1引言
信息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适应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单独列于中国应用经济学专业目录下。自此,国内许多高校的经济类、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开设信息经济学课程。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逐渐凸显出来,已引起一线专业教师和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在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信息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信息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改善有所裨益。
2信息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2.1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松散、理论抽象
信息经济学自产生至今,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在西方一开始就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一是以马尔萨克、施蒂格勒和阿罗为最早研究者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又称理论信息经济学,是从微观和理论的角度,研究市场信息及其特性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后果,从信息分布的不完全、不对称出发,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其要旨在于考察运用信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种种机制,包括不确定性与风险、委托关系、逆向选择、信号传递、道德风险模型以及激励机制设计等。二是以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为创始人的宏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又称应用信息经济学,是从宏观和应用的角度,研究国家和世界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作用等。这两个研究领域,虽然都与“信息”一词相关,但“内容上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逻辑体系上的相对松散。
在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学者们的努力产生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国内学者来自经济学界和信息科学界,其研究角度不同,对信息经济学学科理解不同,使得其研究范围和领域很难统一,导致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差异较大、内容庞杂。
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松散,给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将信息经济学的内容一一讲述,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如果每个部分只介绍最主要的理论,课堂教学缺乏连贯性;如果只侧重于某些理论的详细讲授,又使得学科体系缺乏完整性。
信息经济学内容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使得教学方法难以把握。在信息经济学中,不确定性分析、博弈论和委托人理论方面的内容,“运用的数学知识较多”,“侧重于把经济现象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刻画”,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以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讲授吃力,而且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甚至造成一些学生的畏学情绪;而关于信息资源、信息商品、信息系统、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及其测度理论等内容,相对枯燥,“可讲性较差”,如果照本宣科,会使课堂变得无趣,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
2.2教学参与主体专业背景的局限
信息经济学既是一门经济学,“同时又是信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高校开设该课程的主要是经济类和信息管理类专业,许多授课教师在讲授该课程之前,并没有对相关理论进行过系统的学习,而且不同专业的授课教师,只拥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样,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拥有的相关背景知识是不同的。如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缺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缺乏信息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使得信息经济学课程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存在着困难,尤其是“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区别教学”。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信息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3信息经济学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3.1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从学校和院系层面上,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要符合教学规律,依据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参与主体知识掌握的渐进性,来安排有关选修课和后继课,确定各门专业课的授课顺序。具体来说,就是将先修基础课放在低年级阶段,后继专业课放在高年级阶段,这样先修课的学习就为后继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如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信息资源配置和博弈论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信息经济学课程时,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相关知识。
3.2精选教材
信息经济学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宽泛,学者们关注的领域不尽相同,这直接导致以“信息经济学”命名的著作内容差异较大。综观国内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著作,在非对称信息经济学方面,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最具权威,在宏观信息经济学方面,马费成的《信息经济学》较具代表性,二者适合研究生层次的教学;陈禹的《信息经济学教程》是横贯微观与宏观整个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国内成果,理论体系较完善、内容全面,比较适合本科层次的教学。所以,任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首先要看面对的是什么类型的学生(本科或研究生,经济类或信息管理类),需要向他们讲授信息经济学哪方面的知识;其次,选用的教材内容既要反映这门学科的前沿性,又要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符合培养目标。综合考虑选择相适应的教材,才能实现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效用的最大化,也会使信息经济学教学更为有效。
3.3重组教学内容
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具体为:第一,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主干教学内容。如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信息经济学的主干教学内容应确定为不对称信息理论、信息商品、信息系统、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等。第二,分析章节教学任务,确定重点和难点。第三,优化课程内容。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补充一些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新知识,少讲那些陈旧过时的内容。
3.4多元化教学方法
根据信息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结合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课时安排、学生接受能力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由于教学课时少、课堂人数较多等原因,目前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法,但应对这种方法进行优化,即课堂教学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重视知识的简约化、结构化,让学生着重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术语和理论,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尽可能的多举些案例;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教学内容的适中性,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经济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许多学科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判定、分析和研究,多方位启发学生思索。在信息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信息经济学概念和理论,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可以是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经济活动中的现实案例,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适用性和启发性。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或称现场教学法),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与现实经验关系密切的条件下进行学习,以便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有意识地联系起来,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应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讲授阿克洛夫旧汽车市场模型时,可以带学生到二手车市场,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我国二手车市场的现状,在实践中直观生动的理解抽象的“柠檬理论”,关键是要通过实践教学“把隐性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4)研讨教学法。一种教与学互动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方法,是指在每一章内容讲授结束后,让学生对本章的某一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的教学方法。研讨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是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和研究,其学科内容和理论体系有待充实和完善;二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三是引发学生之间乃至师生之间的讨论,形成师生互动和形式多样的共同参与的研究型学习,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总之,恰当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吸收消化教师所讲的课程知识,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5提高教师素质
高素质的师资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信息经济学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其理论知识和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信息科学相关知识,同时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做到深入浅出的讲授,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给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把教学和教研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教学水平。
总之,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其内容和理论体系尚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在尊重学科理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可达到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禹.信息经济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5.
[2]王高山,李国锋.信息管理类专业《信息经济学》本科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06,(3):2131.
[3]曹文文,路剑,王印华,刘妍.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5):794793.
[4]尤江东,丛敬军.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2,(5):4955.
[5]马本江.信息经济学教学改进的新思路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117119.
信息经济学是针对“信息”这一对象分析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的交叉科学,融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和信息科学于一体。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体系构建主要依照两种研究思路来进行。
思路一:信息经济学的“二分法”。它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产生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清晰地看出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交叉性。在微观部分强调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性,使得价格的搜寻需要付出成本,买卖双方的私人信息会影响决策,个体有限理性。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市场调节手段,运用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约束手段与机制不可或缺。而宏观部分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对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思路二:信息经济学的“三分法”。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3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中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重点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中观信息经济学,即产业信息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国际信息经济与本国信息经济的关系等。按照3个层面的划分,使得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保持一致和良好衔接,因此信息经济学又称为西方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工业经济学。
2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尽管不同学者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整体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6个方面:
(1)经济信息。研究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信息对于行为人的影响,探讨某种信息条件下行为人相互作用的经济问题,如非对称信息下分析模型、委托一理论、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广告模型、市场信号模型、不完全信息分析模型、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等。
(2)信息商品。信息商品的特质属性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共享性。信息商品即使在消费后,也不会消失,而且通过加工提炼,会形成新的信息。二是时效性。时间会使得信息价值消失。三是不对称性。所谓的委托一和逆向选择。四是知识性。同样的信息,使用者不同,信息商品的价值不同。五是独创性。如知识产权保护、着作权保护等都是信息独创性的表现。六是效用动态性。信息商品通过传播被更多人认可,可能效用会增大;如果被恶意扩散则效用可能降低。七是相对性。不同的信息需求者对信息商品的价值认识不同。
(3)信息社会。人类文明进入到信息社会,也称为后工业社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贸易全球化成为主流;由传统的金字塔形组织管理结构向网络形的组织管理结构转变;信息和知识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方式;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和交易方式正在形成;信息化对抗衍生出了信息化的新战争形态。
(4)信息经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信息经济是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个相互联系和彼此促进的途径不断发展起来的,出现了新形式的劳动对象、劳动关系和经济结构。有人称搜索引擎为互联网经济的车轮,预测搜索引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基于Web2.0这种创新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理念,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现了网络经济环境下新的商业活动交易和办公模式,将会成为未来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
(5)信息产业。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以及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将建立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之上。“世界是平的”信息产业发展与全球化和一体化,加强了全球分工。信息产业催生新兴行业,引发了全球“物联网”和“数字地球”的研发,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3信息经济学的新发展
(1)新组织信息经济学。IT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的体系结构和运作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需要研究新的信息资源配置方式,新组织的信息机制设计和信息效率分析,IT作用下新组织的委托理论和激励约束机制,虚拟企业和战略联盟中的信息不对称等。
(2)网络信息经济学。网络信息的外部性更大,网络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更加强烈,由此,网络信息经济学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如网络信息传送与交流、网络信息价值评价、网络经济政策和网络经济法规的制定等,其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为建立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实现各种有价值的交流互换、共享而改变行为方式促进“协同交易”。
(3)国际信息经济学。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要扩展到国际领域,讨论世界信息经济的生产效率、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国际信息政策对比、评判与预测研究,各国信息经济依赖程度与跨国信息经济比较等内容。
(4)交叉地带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涉及通信、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多种学科,各学科都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特点,分析信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探讨各学科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揭示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