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8: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设计理念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设计理念论文

篇1

“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是塞尚的名言,其影响波及至今。然而他的“新”观点,并不是伴随他作画的每一个阶段,也不是在其绘画的最初时光产生的。英国著名艺术史论家和美学家罗杰•弗莱认为,塞尚的绘画经历了五个过程:青年时期(1872年前)、印象派时期(1873-1877)、成熟时期(1877-1885)、晚年时期(1885-1890)、最后时期(1890年代末-20世纪初)。这个划分并不十分清晰明确,但是足以大致对塞尚作画风格的转变给出了一个阶段性的标识。

(一)敏感内心和涌动激情的困惑

塞尚喜欢人物画,喜欢剧情冲突情绪激烈并能表达自己内在视觉的主题。这是他早期的审美倾向和角度,与他后期的作品主题有天壤之别。他被同伴们叫作“没有皮肤的人”。这是他敏感内心的表现,因此他富有激情。内向木讷的他希望找到一个表达的手段,而他面前的画布,似乎要承载的分量太重了。观察这一时期的塞尚审美特点,可以看他1866年所画的《带胡子的人头像》以及《穿长袍的律师》,《带胡子的人头像》画面的处理是模仿伦勃朗的构图,也同样强调了光影在画面中的作用。然而,厚厚的笔触奔跑在画面中,几乎个个都站不稳。他想通过画面中颜料的厚实感来增强视觉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他把控画面的一丝无力。青年时期的塞尚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渴望表达自己,然而又总是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1867-1869年的作品《两个玩纸牌的人》也是他这一阶段的代表作,画面本是描绘两个相对静止的人物,他的处理却让整个画面似乎处于一个不安的动态旋转氛围中。变形的人物拉长的影子,似乎都在诉说着画家不能平静的内心。他看到的,不是外在的景象,而是内心的画面。罗杰•弗莱把这样的画,称为创意画(invention)。

(二)从内在视觉到尊重自然

塞尚是个典型的画家,更是个不折不扣的诗人。诗人总是有发泄不完的激情,塞尚的画面中总是有表达不尽的冲突。印象派的出现在传统绘画领域是一种革新。印象派这个名称,也是得于批评家的嘲讽。这一点,让当时许多寻找新式绘画语言的艺术家团结起来了。塞尚也是其中一个,虽然他总是否认自己属于印象派画家,但他的绘画认知确实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早期,他总是和印象派团体一同作画,毕沙罗总是给予他指点。塞尚曾表明,“毕沙罗是最接近自然的艺术家之一。”印象派画家都尊称他为毕沙罗老爹,正是他指引塞尚走进了亲近自然的写生之路。就此塞尚开始从观察身边的静物和风景出发,用直观的写生来表达自己。这与他之前从文学题材出发和幻想出发的创意有所不同。他开始画静物,而且是能够摆放很久的静物。在他早期的静物画作品中,总是有一些黑色的边线,他靠它们来分割画面,实现构成上的平衡。这一时期,他一改原先的动感和旋转语言,转变为寻找平衡感和稳定厚实的状态。后来毕沙罗似乎看出他的用意,告诉他尽量不要直接用深色的线来表现,而应当观察自然真实的色。我们可以观察塞尚作品中物体的边缘线、色彩的冷暖关系贴切地表达着型体结构的转折,而这些转折绝不突兀。欧洲古典油画自有这样的传统,边缘线表达型体空间感。例如伦勃朗的光影表达和完美的边缘线处理(参照作品《浪子的归来》),新古典主义安格尔的唯美线条和圆弧感,代表作品《泉》。塞尚在这一点上,可谓是传统的继承者,并且走得更远。

(三)追寻结构的永恒

如果说早期塞尚转变视角仅仅是从体验内在视觉转而观察外在世界的直观,那么成熟时期的塞尚则开始在外在世界的关系中,寻找永恒的规律和不变的结构支撑。如果边缘线条色彩纯度低,基本以重色调勾勒出外轮廓,是塞尚早期的作品。那时候他已经下意识地进行了画面稳定构图的选择。然而,当接受了印象派画家的直观审美理念后,他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面对自然,与自然真实的色彩语言对话。例如《果盘、杯子和苹果》,这是塞尚成熟时期的静物画。苹果和背景之间的轮廓相当的精彩,色彩丰富并且冷暖关系协调。仔细地观察这些丰富的色彩变化又统一在一个平和的整体中,无论你怎么观察,细节都不会乏味。欧洲传统油画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有尊重自然的传统,然而发展到古典学院派,则更加强调画面结构的稳定和一种永恒的构图气势。这一点,普桑做到了,塞尚说,他要在风景和静物画领域中再造普桑。这时,历史性的主体已经不复存在,他开始关注的重点,已经从画面中的实物转化为画面的结构空间关系。

(四)诉说绘画自己的故事

塞尚的晚年时期作品开始轻松起来了,他不再是一个艰难攀爬在视觉结构支架上的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倾听自然的声音,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和自然促膝长谈的同龄人。自然的架构和规律已经和他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共鸣,他能够驾轻就熟地把握这些隐形的结构,在他的画面中出现了轻松、畅快和自然的笔触,画面的空间感也更加透气了。而也正使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始具有了多种层次的美感。首先是画面结构的细腻和平衡,其次是这一时期色彩的清新宁静,再就是笔触和底层画面的结合造就的层次感的律动。他最后时期的《圣维克多山》,已经在他的笔下变为一层层有节奏和旋律的点线面元素的舞蹈。

二、塞尚的审美观念

对于现代绘画的影响现代主义各个流派的画家都有这么一句话:“塞尚没有错,我们就没有错。”塞尚并不是生来会作画,也正是因为他的绘画创作对自然是那么的亦步亦趋,对自我内心是那么的执着坚持,他的作品才在学术领域具有如此不可或缺的价值。在塞尚之后受到影响的画家和流派众多,总体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一)偏于理性的发展脉络

这一支主要发端于立体派,毕加索是代表人物之一。毕加索对于现代主义的贡献不言而喻,然而殊不知毕加索的立体派思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受到了整个西方绘画发展风格的影响,而追根溯源,则是开端于那位笨拙的探索者——塞尚的画面结构探索。塞尚曾经用黑色或者重色调的线条直接分割画面,这和立体派的结构到解构的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毕加索的立体派并不是将画面主体实物画得立体,而是将客观的多面体转化为二维平面的构成,并用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列组合。这种探索,是在塞尚尊重自然、发现自然的基础上,再一次的创造自然的表征,是一种再造。虽然我们观察立体派画家的作品很难看出自然对象的形态,但他们也都秉承着欧洲写生的传统和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这一个派别对于塞尚探索的继承是基于理性的,最为典型的也是这一个派别的尾声代表人物就是冷抽象的创立者蒙德里安。在蒙德里安的眼中,结构本身的形态不断地抽象,最终成为了几何式的数理模式,成为了冷冰冰但却变化多端的方格子。观众在他的作品面前仿佛看到了大工业生产后的冰冷繁忙的城市生活,是的,他的作品直接影响了荷兰风格派的设计理念。从而直接引发了现代派设计的开端。

(二)偏于感性的发展线索

偏重于感性表达的这一脉主要是表现主义,马蒂斯是主要代表人物。当然,在马蒂斯之前还有一位典型的表现主义大师高更。而再往前说一些,就是我们熟悉的著名画家梵高,这位同塞尚一样受到印象派绘画影响的激情充沛的殉道者。为什么说他们也和塞尚的作画风格有直接的关联并受到塞尚绘画风格的影响呢?在塞尚之前的画家,如若在平面空间中塑造不出和表现的对象实体相近的立体感,则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被认可的。当时梵高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无论他向任何老师求助都是受到讽刺和鄙夷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艺术等同于模仿的技术。然而塞尚开始了绘画自己的故事,他的那句“艺术是同自然平行之和谐”告诉世人绘画不等同于画得形似对象,而要在平面空间内找到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故事。因此,从他之后的这一批表现主义大师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完全不等同于照相机的变形画面,然而他们在通过特有变形表达自身个性的同时,依然尊崇了自然对比的和谐规律以及画面构成的稳定要领。这一时期的发展结束于热抽象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也在他成熟的著作《论点线面》中完美的收官。接着,这一支派的发展对后现代的设计理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我们知道,不论是冷抽象也好热抽象也罢,都是西方文艺复兴到理性主义发展下的产物,也最终殊途同归,归于对于自然规律的发现和表达。塞尚和这些现代派艺术家同处于一个时代下一个文化背景中。

三、现代绘画革新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

具体而言,现代设计究竟如何受到了现代绘画的影响呢?例证繁复,难以尽数。简要地介绍两个方向的主要影响。这里所说的联系并不是历史学家在史实上直接撰写的影响,而是笔者根据绘画形式感以及设计形式的异同语言进行的猜想和假说,因此算作是一种初步的探索。

(一)由立体派而展开的革新大潮——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大师路易斯•康现代设计的开端——包豪斯学校的建立,不只是一种学院模式的开始,更是设计理念的系统化起步。它的校长格罗皮乌斯当时大胆聘请的设计基础部教授大多为现代派画家,例如伊顿、康定斯基等。而影响包豪斯设计风格最为明显的,是立体派的表达思维。简而言之,便是从结构到解构与重组的概括思维。而直接受到毕加索绘画影响的设计师当属建筑设计大师路易斯•康。他的著作《建筑师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表明了他的设计理念,一种空间结构的解构和重组。因此,他的建筑设计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决定论,而是以建筑材料所适合的空间结构出发,寻找多种重组的可能性。他的设计作品充满了数学的严谨和哲学的思辨。我们再回忆一下,这样灵活自如地运用线条和视觉元素的时代,来源于怎样的艺术变革?是的,现代绘画的探索——塞尚。

(二)表现主义浪漫的构成思维及其影响——西班牙设计大师安东尼•高迪以及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表现主义画家相对于立体派画家而言,更加自由奔放一些。引领他们的不是所谓的结构本身,而是他们自身内在的情感和表达的欲望。然而,他们也十分注重画面结构的把控,只是把这些结构隐形在他们的色彩和线条的热情之中。这样的独特个性和热情,在其理性的控制下,给更多的受众带来了艺术的共鸣。笔者认为,表现主义绘画,特别是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对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影响深远。而有一个十分复杂的建筑设计大师其风格明显带有表现主义的痕迹,他就是安东尼•高迪。他的圣家族大教堂充满了各种离奇的线条和充满幻想的色彩,乍看下似乎抛弃了所有艺术和设计的规范模式。但无论怎样的变化都统一在一个坚实的建筑建构和整体的艺术风格中,不得不说高迪具有所有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才情。也许他本人并没有直接承认这一点,然而谁又能说处在同一个文化浪潮中的两朵浪花没有任何关联呢?那么为什么说,表现主义绘画影响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后结构主义的时代。这种文化特质不是某一个单方面领域的革新,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特质进入了另一个新纪元。在设计领域中,后现代设计没有特定不变的风格,而是多元化并存。同时,后现代阶段的设计特权已经开始模糊,逐渐演变为大众参与的体验设计模式。而这样的理念,则与表现主义艺术在同一条路上面朝同一个方向。只不过表现主义的参与者依然是少部分有才华的设计师,而后现代设计倾向于平民化体验式设计。

篇2

一、引言

东施者,取自东施效颦;邯郸,乃邯郸学步者也,在此想借用一下,以便说明我在园林设计中的设计观点和对待公共设计的态度。此见解仅为个人观点,不必追求任何严重的法律责任,任何人无需在文中寻找自身的影子,借以互相攻击,所有的一切仅作参考。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闾里见之,弥加爱重。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嚬,倍增其丑。”后因以“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颦,同“矉”,蹙眉。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郭象注:“以此效彼,两失之。”成玄英疏:“寿陵,燕之邑。邯郸,赵之都。弱龄未壮,谓之馀子。赵都之地,其俗能行,故燕国少年远来学步。既乖本性,未得赵国之能;舍己效人,更失寿陵之故。”《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於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后因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东施与邯郸都是在不切合实际的情况下学习别人的长处,以至于自己老本都忘记的典型代表,有共同之处,在此归纳为一起,做现实中一些不良现象的表现。

做园林者,不能一味的像他们一样。在看到别人做生态时,自己也给设计起个生态的名字,以表示自己的先进思想或者鼓吹一下自己设计怎么的生态,这都是明显不健康的做法。往往在生活中就有那么一些人经常这么做。读过一本《人性场所》就什么都人性了;听过几次生态学术报告就什么都向生态发展了,可笑!都二十一世纪的人了还那么乱投医,什么时间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病症;什么时间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切说任何理念在刚出炉的时间是很少被人认可的,即便有那么几个思想先进的人有点自己的想法,也是需要验证之后才会公布于世.无论在任何理论和实践领域来得很急往并不是什么好事,景观园林更不例外。

可以说中国已经很久没有出天才和大师了。

二、景观专业进入中国

景观的概念从古代形成沿用至今,在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建筑与园林的结合旧难解难分,意大利巴洛克时代进一步辉煌,1850年后进入城市华时期。城市发展、社会生活的提高愈显推动园林专业的发展的重要,当时的景观主要涉及内容是庭院、公共绿地以及城市绿地系统。1900年,Olmsted之子F.L.Olmsted和A.A.Sharcliff首次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课程,并在全国首创了4年制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学士学位。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之父老Olmsted于1906年开始主持哈佛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由于Olmsted及其合作者的实践以及专业教育在哈佛大学的确立,使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一开始便定位在一个很大的活动范围内,包括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城乡风景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居住区、校园、地产开发、农场和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管理,随后又进一步扩展到主题公园和高速公路系统的景观设计,这使景观规划设计师成为人居环境的主要规划设计师和创造者。

1900年哈佛大学第一个成立风景园林专业,以后其他学校逐渐开设园林专业,中国园林专业的发展也主要来自西方。在第一个园林专业开设后50多年后,也就是1951年我国成立园林专业,从事的大致内容与西方相似。我国的园林建设是从城市园林到园林城市,并向景观的层次发展,城市绿地率成普遍增长趋势,人居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因此景观园林、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设计等等一系列的名词在一个叫做俞孔坚大师的带领下,在一群又一群的人高声的欢呼下,园林的地位在我国大江南北所有园林和建筑及其规划专业的心目中雀然而起。一时间无数的大学生把俞大师当成了神仙一般的人物,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只要谈到景观,好像他就是真理;他就是生态的典范;他就是给与我们园林专业希望、给与我们这些新一代园林设计者美好生活的圣母。

不可否认在他从美国回国后,确实给我国的景观设计方面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给我们的景观工作者也带来了很多的希望,可是那也仅仅是试用阶段的一点探索方向而已,怎么能当作理论,怎么能无限制的照搬照抄呢?如果真那样的话“东施”与“邯郸”将在我们生活中再次出现。

三、最真的才是最美的

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真、善、美成了人们生活中常常追求的理想,就连法论功不是也提倡真、善、忍吗?只不过它发展的方向不对罢了!只有真的事物才能经得起考验,才能在不断的选择中体现出它的美。

园林设计更是要追求的他的真。其实俞孔坚的作品并不是一味的刻意的去追求那种生态化和人性化的,而是在力求真的过程中不断被生活考验,也不断地在考验中体现它的美;体现它的生态;体现它的人性而已!在设计刚出来时你是无法判断它生态与否的,没有施工,没有维护说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往往刻意的追求什么生态,追求什么人性的是很难做出好设计的。古人云:壁立千尺无欲则刚.只有清静的真实地面对你要做的方案你才能将设计思维发挥到最高极限.

吴良镛在做菊儿胡同的改建设计时,追求的不就是北京四合院以及北京老胡同的那种自然,那种真实北京生活的体现吗?他的成就远远比那个叫什么的东东设计师设计的央视大厦高的多.单单地去追求一种无聊的形体或者一种炫耀方式的建筑能成就很长时间吗?笑到最后的还是那些用事实做设计,用实际发表看法的人.

仔细发现一下身边的生活,在现代的许多小区的设计规划中不是也借用什么生态区域,也说是人性场所,可是他的特征都体现在哪呢?就是那没有人践踏的草地,就是那没有人光顾的广场吗?应该不是吧!

学以致用是好的关键是看怎样用.有生态的观念在里面是很值得提倡的,可是一边说着生态以便把树木和水体都毁掉的行为时作生态设计吗?在合肥大蜀山下面过去有一片梨园有一千多亩,现在只有极少的上百亩.短短时间内上面居然被一座座商品房占据,而小区的卖点竟是最具生态,最具田园风格的某某生态园.真是让人看到就心寒!如此的生态,如此的田园我宁愿不看见他.

孟兆祯先生在《园林建设谷物在谈》有这么一句话:人的自然化反映科学的自然性,自然的人性化反映园林的艺术性.希望它能在众多盲目的追求生态的行径中期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树立最真的,最实际的园林设计理念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园林工作者当前最具重要的任务了。

四、融中国文化于园林中

中国古典园林也是世界四大园林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现在还记得多少呢?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明我们还有多少概念在记忆中呢?翻开记忆的帐本里再怎么翻也找不到了,似乎那些古人的东西都随时间的流失而淹没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了。当年的古典园林的那一种亭上题字、廊上作画、闲暇之时赏月吟诗的时代一下子都过去,可是我们在现在的设计中仍然不能全然不顾,虽然那种原版的古典园林不能再照搬照抄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加以改进利用。

1997年南京中山陵管理局拟定在梅花山东面建一座“大观园”,以纪念《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该园有朱有介大师主持设计。

有幸见识该园,很是高兴!

该园的规划创意从简单的对大观园的模仿改为红楼文化的表现,并将园名命名为红楼艺文苑,设计选用《红楼梦》中具有诗意的场景作为各个景点的立意,园中以植物造景为主。“太虚幻境”为该园的入口区域。在《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神游太虚的情景。用喷泉、坡地、景石作为主要的景观要素,当喷泉开放是与云蒸霞蔚、虚幻缥缈,较好的表现了太虚幻境的意境。接下来的“萧湘竹韵”、“芍荫沉醉”、“芦雪联吟”、“梨园雏缨”等等。当你畅游于其中怎能不让人想起当年十二钗陪伴着宝玉吟诗作画,满院嬉戏的情景;怎能不让人想起史湘云醉卧芍药园美态;怎能不让人想起外边大雪飘飞,诗社内吃着烤鹿肉联吟诗歌的情调;怎能不让人想起——。如此的设计将中国古典文化融如其中,突出了文苑氛围,引起了人们对《红楼梦》的环境无限的遐想,体现了园林设计的主题。“香丘”则是用矮丘上置景亭和四周坡地表现出那场人所共知的“黛玉葬花”,用遍植山坡的梅花、桃花、樱花、李花营造出一种“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景象。

俞孔坚在做黄岩永宁江公园的设计时不也融中国的古文化于其中吗?入口处红色醒目的“永宁江公园”还是名人题的呢,可以算是中国书法的体现;《橘子洲》一诗道出了黄岩的特产蜜桔。如此的国产古典文化应该在我们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以丰富我们的设计内容,同时也提高设计的文化层次。

五、切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说来很是有用,可是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要看你怎么用,一味的照搬那些东西只会让你在合上书本之后什么也想不起来。对于其中很多古典建筑的尺寸对比和空间的比较。我认为根本没有办法把所有的好的东东都记下来.也许是我懒惰的缘故吧!当时我记录的只是一些与园林有关的空间或者用园林的观察角度可以缩小、变形的理论和造型.自认为收获还好!

俞孔坚《与市长对话》一书看的所有的人都喊好,因为他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东西,给我们除了一口恶气。(其实如果他不说,很多人是意识不到的)他可以骂,可以喊。我们不可以,不是胆小是你的身板还不够硬,他骂的母校的老师骂他,可他的名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他在各大学巡回演讲到处都是“追俞族”,因为他出了名,因为他有喊的资本,只有这样喊出来有力度,才有作用,才能让众多的人跟着他的方向走。如果我们现在就和他一样,到处乱喊,估计要回家靠种田过日子喽!

正确树立园林设计的理念,我认为要做到三点:一、把更多的专业知识渗入自己的大脑;二、多学科的充实自己,将更多的文化溶解在你的设计中;三、科学的判断事物的可行性。

前一段时间对于圆明园水体铺设防渗膜一事搞的全国上下大小报纸、网站都在讨论。原因是什么?不就是什么生态破坏和生态保护的不同观点吗!看一下网上那些俞大师的崇拜者,跟着起哄,什么痛惜呀!国人的悲哀呀!可恶呀!等等都出现了,实则有几个真正知道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的,有几个真正见到施工现场的?没有呀!大师怎么喊,他们怎么配合。搞的全国上下不得安宁,工程是停了,可是那耗资上亿的快要完工的工程;那整年要补水的圆明园湖面怎么办??就靠一次一次的听政会就解决了吗?不一定吧!当年梁思成大师的北京城保护方案那么好不也是含恨珍藏了吗??你能说现在的北京城不好吗?

问题是要解决的关键是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其次是设计理念,说来说去不就是我们的经济跟不上吗,要不怎么会有: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观点的呢!

鱼是我们想要的,熊掌也是我们想要的,二者可否得兼关键是看按什么方法,古老的那种不可得兼的说法在此刻也应该有所改变了。怎样将我们的设计在一代代的不同思想的统治之下立于不败之地,不是紧紧靠那么几句人性,那么几个生态能做到的。

在此借用俞大师的一句话作结束语:无论景观学科如何发展,景观设计学科的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热爱土地与自然的伦理(天地)、人文的关怀(人)和对待地方文化与历史的尊重,对待脚下土地的敬畏、归属与认同(神)。

参考文献: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教育》.中国园林.2004

篇3

二、康复医疗阶段的划分

在上述背景下,为了对不同病情的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康复医疗服务,从而达到改善康复效果和控制治疗成本的目的,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将康复医疗划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及维持期三个阶段。急性期康复主要面向急性病患者、手术后患者以及在灾害或事故中受伤人员。实践证明,在临床治疗的初期即适时介入急性期康复,不仅能提高康复效果及安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减少后遗症及医疗事故,而且能显著缩短住院期间从而削减医疗费用。对于运动器官、脑血管、心血管等疾病,若在急性期治疗过程中或手术后及时开展急性期康复训练,还可以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废用综合症。恢复期康复主要面向病情稳定的恢复期患者,旨在通过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促进他们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维持期康复也称生活期康复,主要面向居家或居住在各类养老及疗养设施中的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通过各类访问康复设施或通院康复设施(通常在社区内设置)来提供各种形式的在宅或通院康复医疗服务,旨在维持他们的身心机能与生活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康复医疗界近几年也认识到了明确划分康复治疗阶段的重要性。例如,在脑卒中的康复医疗中已率先成功实施了“三级康复”的模式,[1]大致分别对应于急性期、恢复期及维持期三个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预见,该模式今后将会在中国的康复医疗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康复医疗领域不同治疗阶段的特点无疑对各类康复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建筑设计的视点,康复设施不仅具有医院建筑的基本特征,更因其治疗对象、目标、方式方法的特殊性(表1),使得其建筑设计难以套用一般医院的做法。同时,考虑到不同疾病、不同治疗阶段的康复治疗所需的空间与环境相差极大,建筑师必须对病区与康复治疗室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而中国现有的康复设施普遍存在着建设标准过低、专科特色不明显、平面布局方式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上述要求。为此,本文通过对国外康复设施的案例分析来探讨基于治疗阶段的康复设施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三、案例分析

现代康复医学起源于西欧和北美,在20世纪80年代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相较而言,当前美国在急性期康复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则在恢复期及维持期康复领域颇具特色。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和分析美国的急性期康复设施以及日本的恢复期与维持期康复设施案例。

1.急性期康复设施

通常急性期康复训练宜在综合医院的骨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病区展开。急性期康复训练初期要保持患者手足的正确位置并借助于设备或人力使之被动运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宜在病室内进行坐姿训练与吞咽训练;如果患者已可离床,则可在病室内或病区走廊等适当的场所展开行走及ADL训练。因此急性期康复要求病室要有足够的空间。为满足患者从重症监护至急性期康复的各层次医护需求,美国在1998年提出了AcuityAdaptableRoom(即急性期适应病室,简称AAR)。如图2所示,AAR采用单人病室,面积通常在30m2以上,病室内划分为临床区、患者区、家属区、卫生间等区域,设计要点包括:临床区内设置各种急性期治疗设备,患者区内设置病床,家属区内设置沙发;病床的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及家属观察,其周边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使用急性期康复设备,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可将病床推至房间中央,使其四周临空以获得足够的作业空间;卫生间便于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抵达,且有足够的面积展开ADL训练,为方便使用,洗面池与坐便器分设在卫生间入口两侧;病室外的走廊内设置分散式护理站及物品供应站,以便医护人员展开医护作业,走廊应有足够的宽度来展开行走训练(图3)。[2]目前中国医院的病室以多床室为主,床均建筑面积一般不足10m2,因此难以套用美国AAR的标准。为此,笔者提出了符合当前国情的可展开急性期康复训练的病室(图4),该病室的基本要求包括:多床病室的床均使用面积(不含卫生间)不宜小于10.8m2;病床的一侧宜留出1.5m以上的距离,以便患者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换乘轮椅;为方便轮椅患者,病室内还应设置带扶手的薄型洗面池。除病区外,急性期康复训练室也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以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美国国家军队康复中心为例,该中心的康复训练室集成了假肢、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可为截肢和烧伤士兵提供各类急性期康复训练。除作业疗法、运动疗法、假肢矫形等常规康复训练设备外,该康复中心还拥有300°进入式虚拟现实与步态分析仪等先进设备,以及室内冲浪、室内高架田径跑道、攀岩墙与障碍模拟等训练场地(图5)。

2.恢复期康复设施

急性期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将进入恢复期康复阶段。恢复期康复设施的设计应提供能够模拟家庭生活的治疗环境以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由于患者ADL不断改善且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须确保患者安全。位于日本东京都涩谷区的初台康复医院,主要为结束了急性期治疗的脑梗塞及脑溢血患者提供恢复期康复训练。该医院为地上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为1.3万m2,病床数为173床。医技部设在医院一层,二层为门诊部及康复部,三层以上为住院部。2012年,该医院的住院患者约600人次,平均住院时间为98天(患者入住该医院前,在急性期医院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6天),回归家庭率达79%;此外,在该医院接受通院康复训练的患者超过了1100人次,医院还为600人次左右的居家患者提供了上门康复训练服务。[3]通常恢复期康复医院的门诊量较少,医技部中也仅设用于康复诊断的设备,康复部占据核心地位。以初台康复医院为例(图6),门诊部和医技部的面积分别只占总建筑面积的3.40%与2.69%;而康复部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2.58%,由物理疗法区(图7)、作业疗法区(图8)、木工间、水疗间、ADL训练室以及言语疗法室构成;住院部由若干康复病区组成,占总建筑面积的66.18%,既是康复患者的生活场所,也是展开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训练的场所,因而床均病区面积大于一般医院。[3]为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卧床不起情况发生,并帮助患者顺利回归家庭,初台康复医院的病区设计还具有下列特色:护士站采用了开放式设计(图9),可方便轮椅患者与护士交流;病室内设置书桌,供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自己的兴趣活动;每个病区设3个活动室及2个浴室,确保患者可充分展开各项康复训练;每个病区均设备餐间,可模拟赴餐厅就餐场景。为帮助患者尽快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医院一层的休息厅中还设有咖啡屋和小商店等公共空间(图10)。

3.维持期康复设施

维持期康复设施的设计要点包括:借助通院及访问康复训练的方式,维持患者残存的身体机能;与社区周边的医疗、保健及福祉设施或组织展开有效的协作,维持并促进患者正常的社会生活。通院康复设施(图11)主要面向居家患者提供康复训练及专业的康复指导,主要职能包括进行患者的身体机能评定、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提供以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访问康复训练主要面向一时难以适应居家生活的退院患者,通过专业人员的上门指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居家康复训练从而增进他们的居家生活能力。为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日本的维持期康复设施多与康复医院或老年设施结合设置。以位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的南小仓社区康复中心为例,该中心与当地的小仓康复医院和伸寿苑老年护理院共同组成了一个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的社区康复设施群(图12),通过通院、访问等康复训练方式来维持患者的身体机能与社会生活。此外,该设施群还与社区内的诊所、介护保险事业所、当地社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充分的协作。

篇4

最近的十几年来,由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理论提出,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很多物力人力来支持这一方面的研究实践,已经得到了很大成就。在1995年美国加州的工程师协会在21世纪委员会的报告中明确的提出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框架。美国的联邦紧急救援署与国家的自然基金会资助展开了长达6年的计划,对未来抗震的设计提供了许多基础研究,逐渐性能上的抗震设计理论逐渐发展起来。为了与世界国际接轨,我们国家也展开了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在21实际中国建筑科学院的王亚勇提出了抗震设计规范比喻顺应国际发展的趋势,并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性能抗震设计的理论。

二、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理论特点

篇5

相比于一般的服装,生态服装在生产流程的每一个加工点都不存在有害的污染,服装中不能含有任何对人类身体造成危害的成分或物质,即便有也不能够超出这些成分的累积上限。此外,人类在穿着这一类服装的过程中也不能够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中间产物。最后,在服装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被处理时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形式的污染。从总体上来看,生态服装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没有对人类或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和污染,这符合生态发展观的基本观念。

2.实现了服装的环保和低碳化

相比于一般的服装,生态服装既符合了生态学,又符合了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原理,实现了服装的舒适化、环保和低碳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服装进行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纤维从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污染,同时也不会对外界的环境造成任何形式的污染。

(2)生态服装的用料基本上是可回收利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碳的排放,这对于缓解生态失调具有一定的作用。

(3)生态服装的加工生产工作本身进行了对碳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4)生态服装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废弃的生态服装可以通过自然降解的形式处理掉。

3.体现了节约资源的观点

一般的服装往往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加工过程,在加工时还需要运用大量的染料,这些化学用品的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这些化学成分本身很难降解,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使人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威胁。相比之下,生态服装的生产材料都来自于天然的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几乎没有用到任何化学用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污染物质的产生,同时也保证了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设计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观念

传统的服装生命周期是从原材料到服装产品再到废弃物的过程,这本身是一种单向的线性设计流程,而生态服装设计的理念更多是强调对资源的节约和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是一种反馈式的设计流程,很好地体现了人类、社会、服装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的要求。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生态服装的出现就是在保证对当代人实际市场需求的满足基础上,还不能对后人的发展和需求构成过多的危害,因此,在进行生态服装的设计时要坚持考虑生产的低碳效益,实现对环境破坏的最小化。

(二)历史的发展观点

1.创意设计

相比于一般的服装设计理念:需要注意艺术情趣、时尚潮流、创意理念以及美学特征等创意因素之外。生态服装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将创造手段的运用集中在对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针对高性能的纤维产品进行生态化的设计以及研究上。在款式的构成方面,要对服装进行易于拆卸这一功能性的工艺技术处理和设计;在选择服装的制作材料时,要尽可能地减少一些辅料和原材料的数量与种类,多采用那些具有高级功能性的纤维材料。

2.生产流通

生态服装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是一个清洁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工艺进行完善,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对服装的原材料进行新材料的有效代替;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工艺进行改良,对技术进行创新,最终达到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统一。

3.销售

在销售环节,要尽可能地实现绿色营销,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标准就是实现将对生态服装的消费维持在环境以及资源的自身承受能力范围内,保证这种发展的有效持续性,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社会、企业和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4.使用后的处理

在进行生态服装的实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服装制作材料在使用后的回收和再利用,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可降解、便于回收的材料。

篇6

1.1传统与创新的典雅设计

北欧虽以时尚著称,但却深深根植于北欧千百年来的设计传统。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通过展览与设计艺术的交流,逐渐在北欧成熟并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北欧的设计师们并没有全盘吸收现代主义思想与传统决裂,而是进行大胆的尝试,将现代设计建立在北欧诸国深厚的传统工艺基础之上,对外来的现代主义进行革新,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传统因素巧妙地融会于现代主义的设计中。北欧的包装设计始终在探寻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平衡点,它灵活性地变通,将设计建立在尊重民族生活习惯、民族审美特质和民族生存环境之上,采用延续、发展、创新的现代设计手法,将北欧经典的绘画、装饰图案、色彩及工艺技法以创新的理念设计于产品中,不仅仅传递出产品的文化内涵,还为包装注入旺盛的活力,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北欧包装设计遵循传统、追求创新的设计风格。例如,瑞典生产的顶级伏特加,将瑞典经典的装饰图案以现代的插画手法设计到包装容器中,不仅将各种口味的伏特加销往世界各地,也把瑞典文化带向全球,成为一种引领时尚及高品位的象征。还有丹麦HELT蜂蜜包装也是一款匠心独具的设计,蜜罐上蜂巢结构的色块浓郁复古,搭配传统独特的图案,展现出设计的典雅,并且通过标签上不同的花朵样式与色调加以区分和阐释蜂蜜的不同品种,在清晰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又贴近了丹麦人的情感需求(如图1所示)。此外在北欧传统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设计师也不断融入新元素、新材料、新技术,通过精巧别致的图案、和谐统一的色彩、新颖独特的造型,设计出经典、时尚的北欧包装作品。

1.2简洁清新的简约设计

北欧风格以简洁著称于世,其推崇的简约设计就是把设计简化到它的本质,强调它内在的魅力。北欧人民在自然条件的制约下,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等新兴的价值观非常注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简约设计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北欧的包装设计也以简洁清新成为当今现代包装设计的主流风格。北欧包装设计强调“少即多”的设计思想,包装作品画面简洁、豁达,无需任何多余的装饰,同时又能确保设计意图的真实表达,直观而实在。芬兰的标志品牌之一伊塔拉(Iittala)以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优质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誉世界。其中Iittala的经典设计作品“阿尔托花瓶”,造型纯粹、通图1丹麦HELT蜂蜜包装设计图2Iittala花瓶包装设计透,瓶口由连续的、不规则的弧线组成,犹如春季到来湖面上渐渐消融的冰雪边缘。而它的包装在设计时则运用最简单的黑白两种色调搭配玻璃花瓶的高品质实物图片,简洁、时尚、一目了然地传递出这款玻璃花瓶的经典之处,使我们瞬间被商品纯粹形态和纯净的色彩所打动(如图2所示)。Villbu是挪威一家提供野味的肉类生产商,设计师用白色纯净的设计表现Villbu生产的肉类100%没有添加香料及其他添加剂,而图形、文字、色彩设计干净、利落,传递出食品放心、健康的品质。北欧包装同时推崇最简单的包装结构、最俭省的包装材料、最洗炼的造型,力图通过包装的新技法和包装材料的合理使用,使资源和环境得到极大的节约、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以人为本的情感化设计

北欧地处严寒地带,气候条件使北欧的设计师更加注重设计对人心灵的抚慰与寄托。北欧包装设计师秉承这种情感化因素,在设计时注重人的情感需求,追求人性化、人文化的包装设计,力求实现包装与人们在《北欧瑞典的幸福设计》中写道:“我们身边的超级市场就是最好的设计宝库”;“设计之乐,就像水和空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住在瑞典的日子快意舒适”①。在北欧的超市,身边的包装总是以协调的色彩及趣味盎然的图案让人爱不释手,例如挪威ST设计工作室设计的食品包装,采用诱人的食品图片、轻松的色调进行设计,散发出美味食品的诱惑,使人在品尝时体验一种幸福的享受。还有一款MatsOttdal设计师设计的牛奶包装,其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把传统利乐包装的四角变成了动物的四肢,简单幽默的创意让原本呆板的包装变得灵动,憨态可掬,可爱至极,给人们愉悦的情感体验。

1.4自然与生态的可持续设计

北欧诸国有着辽阔的森林资源和众多的畜牧业,人们热爱自然,喜欢沐浴温暖的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所以北欧包装设计也具有一种浓郁的自然气息。设计师在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传达人与自然共生的设计理念。olvi是芬兰独立的啤酒厂,他们的苹果酒包装设计在全白的底色上烘托新鲜、的水果插图,自然清新和纯粹的设计具有强有力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很快从绿色瓶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如图3所示)。北欧的资源环境致使生态理念根植于北欧包装设计的灵魂深处,他们注重自然的利用及生态的平衡。北欧设计师在进行商品包装时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宗旨,注重考虑包装材料自然化、包装造型和结构的轻量化、设计的简洁化及产品回收循环的设计,北欧包装的可持续设计也得到广泛传播与效仿。瑞典的包装行业非常注重环保,提倡绿色生态设计。尤为著名的是瑞典利乐公司(TetraPak),它是世界上能够提供综合加工设备、包装和分销生产线,以及为液态食品生产厂提供设计方案的国际性公司。公司创始人鲁宾·劳辛博士的格言:利乐公司愿景——“我们致力于确保安全的食品在任何地方皆举手可得。”此外,利乐包装还建立了一个观念:“包装带来的节约应超过其自身的成本”。利乐包装始终追求在食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为生产厂家节约成本,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安全和便利。利乐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同样重视节约,在保持包装性能不变的前提下,经过长期的努力,利乐包中纸板的使用量已经减少了18%;铝箔的厚度也已经减少了30%;另一方面,所有利乐包装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做成文具、桌椅、建筑材料等等,使它们在完成包装的功能后,能够“废而不弃”②。瑞典还有全球知名的宜家家居,是世界最大的家居用品商家。宜家家居的包装造型和结构设计策略中,提倡简而美、低成本的设计原则,并通过设计技巧将使用的包装材料控制在最低限度。他们的平板包装设计和自助式购物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平板包装意味着增大了图3olvi苹果酒包装设计图4月饼包装设计装货量,减少了运输次数,降低了CO2排放量,这个概念成为宜家家居的核心③。

2.北欧包装设计对广东包装设计的启发

一直以来,广东是中国综合实力雄厚的省份之一,飞速发展的广东经济和深厚的广东文化为广东包装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广东与北欧四国在地理位置上相距遥远,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具有极富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现代设计中都重视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人均资源相对匮乏,都关注绿色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北欧诸国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从学术的角度对这些经验进行认真、系统的研究并得以启发对我国广东包装设计有着积极的作用。

2.1广东包装设计应融合传统文化精神

当今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北欧包装设计在现代设计的冲击下,始终将现代设计融合传统文化精神,使北欧包装设计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体现出简约灵巧的现代精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广东地理位置优越,很早就接受西方文化的感染,但是在学习西方现代设计的同时也容易盲目追从,丢弃广东宝贵的地域特色文化,使广东包装设计失去了传统文化内涵。广东有着悠久而浓郁的岭南传统文化,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极富地方色彩的文化能给广东包装设计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包装设计师应充分理解岭南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和特征,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包装形式,才能设计出富有地域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包装作品。例如获“广东之星”大奖的一款月饼包装设计,综合采用了岭南传统文化中的粤绣纹样、龙纹、书法字体,通过传统色调巧妙组合,使包装整体精美雅致,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让人在品尝时感受到一种来自家乡的亲情(如图4所示)。

2.2广东包装设计应倡导创新理念

创新就是要突破以往的、一直不变的一些事物,它是设计进步的动力。包装设计的创新就如同历史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一样,往往时代的更替造就了其包装风格的命运。借鉴北欧包装设计的经验,广东包装设计一方面要树立创新理念,研究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元素等;另一方面取决于新的设计手法来加强视觉传达效果。新颖独特的造型设计、和谐统一的色彩、精巧别致的图案,都能给包装设计注入崭新的活力。例如一款广东特色的养生汤料理的包装设计,提取的元素是岭南满洲窗,设计师将岭南的文化精华与现代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创造出富有地域文化和现代审美理念的包装设计作品。

2.3广东包装设计应倡导生态理念

广东经济发展迅速,领先的设计为广东人创造了现代生活的方式。但是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也会给资源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近年来,过度的包装设计越来越多,对广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造成了负面影响,应该引起包装设计师的重视和思考。北欧包装设计简约实用,大量使用自然材料,他们对于生态设计的理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广东现代包装设计应遵循生态包装的原则,设计师在进行商品包装设计时应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宗旨,注重考虑包装材料自然化、包装造型和结构的轻量化、设计的简洁化及产品回收循环设计。例如中秋吃月饼是中国人联系感情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但商家为了经济利益,过度设计月饼包装,把简单的月饼裹得“里三层外三层”,打扮得光彩照人,使其价格令人咋舌。这种过度包装、豪华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耗用的包装材料和设计成本大大超过了生态包装的原则。我们应该借鉴北欧包装设计的经验,提倡简约质朴的包装设计,达到“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同时,广东包装企业应努力研发生态包装材料,例如生物降解塑料、化学降解塑料、纳米塑料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广东包装产业向生态化、健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篇7

2对建筑表皮材料的处理

建筑材料是实现精细化设计理念的前提,只有最专业的建筑技术和最精湛的制作工艺,才能把最美好的精细化设计理念变成现实。

2.1对建筑表皮材料进行分类处理

建筑材料的种类如果太单一的话,就会很大的阻碍建筑表皮的细致化的具体操作。针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情况,要制定出来一些独特的设计理念,来解决材料单一的问题。在现有的建筑物本身所包含的建筑,常用的手段就是材料的分割化。如果这些建筑物因为自身的存在问题,阻碍了建筑材料表面精细化的设计,这时候就要先从设计的策略上面入手,把建筑物本身的特性和设计思路相融合,也可以运用建筑物这些本身的特质更加的突出建筑设计理念。

2.2建筑表皮材料的拼接

拼接设计这种设计理念的主要特点就是张扬个性、新颖大胆,其创作材料是建筑表皮中所存在的大量的缝隙。通常的情况下,设计师要以建筑墙的主色调为基础,把缝隙进行配色,并且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填充。缝隙的伸展情况要和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机理结构一致,追求的效果就是把机理结构与缝的拼接融为一体,显得不轻佻。还有一点就是,和其他的设计风格相比,这种设计显得更为硬朗。

2.3选择合适的材质与颜色

现代建筑的立足点常常是对当下时代的迎合,在这一点上,根本就无法和那些历史性的建筑物相提并论,如此以来,就需要在颜色的选用和搭配上下功夫。第一点是色彩要和原建筑向协调,色彩选择的时候要结合建筑物本身的外观,选择的色彩必须要和原来的建筑做到完美的融合。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颜色的时候目光要放长远,做到选择的色彩看起来既不会显得过时,也不会看起来让人觉得另类和扎眼。第二点是,颜色和心理学上面的联系,所以除了对刚才那两点对颜色的要求以外,在选择颜色的时候还有和周围整体的环境氛围相结合,千万不要和周围的大色调发生撞色。一旦发生撞色现象,不但让建筑物本身和整体的环境变得不美观,另外就是,和整个的建筑运营体系向违背。比如说一个完整的建筑物,整体上以冷品为主,但建筑物的表面却大量的使用暖色调,身在其中,人很容易就会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而这个建筑的主题是以温暖为主的话,使用大面积的暖色,就会让里面的人心烦意乱、括噪不安。

3建筑表皮材料常用的精细化设计形式

其实,在现实的建筑领域,建筑表皮材料的精细化设计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在国内外流行的占主流地位的精细化设计方案,比较实用的主要有三种。

3.1混凝土表皮浇筑方案

这种用混凝土对建筑表皮进行精细化处理的方式,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往模具里面浇筑石膏以制作模型的方法很类似,用混凝土做原料来浇筑建筑模型,进行克隆,浇筑好以后把建筑模具抽出来。这样既能够利用建筑模型,发挥其美观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浇灌的过程中,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材料的表面将会变得更加的光滑。建筑工人在施工中,对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一些施工缝隙、对模板其固定作用的螺杆等,想办法把这些道具利用起来,这样就丰富了建筑表皮,使之不至于太枯燥,还可以形成一些美丽的纹理。

3.2用砌砖来美化表皮

通过砌砖来设计建筑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最常见的一种建筑方式了。在最早期使用砌砖技术,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具有很低的成本,而且用砖砌起来的建筑物敦厚牢固,而且搭建起来非常的方便,而且用砖砌起来的建筑表面本身就具有非常好的美观效果。由于时代不断的进步,现在的砌砖技术已经从早期的用于建筑内部构造中的作用分离了出来,被更多的应用于美化建筑的表面,主要起装潢的效果,然后与一些非常新潮的设计相互搭配,这种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在现实中极具观赏性。

3.3用干挂幕墙来设计建筑表皮

干挂幕墙这种建筑表皮设计方案在实行的时候有个前提,就是必须要以砌筑和灌注的方式作为技术支持。施工人员要想进行干挂幕墙的方式来设计建筑物的表面,就必须熟练的掌握和精准的操控灌注、砌筑技术。与以往的借助建筑表面凸出不同,这种设计方案能够是建筑物的表面形成纹理。

篇8

现在有很多的小区还是延用早期的超大规模、封闭式的大盘,这是不适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的住宅开发建设模式。往往开发商拿到一块地,围合起来加以精心打造、包装,来以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产品”推向市场,这成了开发者的最高追求,也就成为住区被从城市中划出并加以封闭的最大动因。其二则来自转型期所出现的社会现象。从人们的居住心理来分析,人们买房不单买的是住所,还希冀由此买到一个身份,要尊贵、要独特,当然就要与他人保持距离;此外,转型期社会的动荡、贫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也促成了住区都加以封闭,而且是用物化了的高科技手段实实在在地加以封闭,以此使居住其中的人感到安全。

达到和谐社区,就需要社区形成大开放小封闭的规划模式,即整体是开放的,小范围是封闭的。原来部分纯属内部小区的道路,职能提升变成赋予城市功能,增强了街道活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建筑设计保证街道网格的密度,一定的人车混行,此外,增加开放性的公共绿地分布和数量,而不盲目追求集中绿地的规模和气势。

具体可以分两步走,首先保证街区化的规划形态、通过物业管理手段,实行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管理方式,尽量缩小封闭范围。第二步就是到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民众心理成熟和对安全的固有思维定势改变以后,实行彻底的开放。这也就意味着小区的消失,社区直接由建筑群组成,成为庭院空间直接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联系的结构体系。

二、建筑类型、功能、风格的融合

在社区内部,应该实现不同建筑类型与建筑功能的配合,实现更多不同档次的建筑产品和谐共处,设计理念上从一种片面强调阶层分化的思维模式,转化为一种不同阶层和谐共处的模式,这样对社会的稳定有益。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强调“特定阶层”的社区状态已经改变,倒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强调居住人群的细分,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社区建设应该追求多样性,实现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建筑功能的有机融合,如果一个一百万平米的大社区采用同一种风格,那样多少会显得单调。

三、不同社区之间的融合

改变社区在城市中各自为政的孤立的状态。旧有的小区建设思想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小区自身出发,但从城市的角度讲,一旦小区建成后,属于整个社会。小区与小区缺乏系统的联系,一方面,不同的住宅区不能交流;另一方面,不同小区的体育、娱乐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时候,针对各小区个性化设计的同时,保证不同小区之间在空间上、功能上的更多联系。四、地域特征在社区中的重要性

地域特征塑造对于建设人文社区是最有效的,不同地方的文化、历史都不一样,小区文化应以本土文化为立足点。依托地域文化产生的社区最有凝聚力和认同感,是有根文化。一些小区作为舶来品,原版照搬,不考虑本地自身情况,也能形成一定的社区文化,但是这种社区文化不植根于本土,也不能取代地域文化,如果任由这种模式无限漫延,甚至会造成地域文化的丧失。

成功地体现地域特征的社区范例,国内著名的有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的“菊儿胡同”,天津的“意大利城区”,上海的“新天地”等。这些案例从不同的社区类型(商业的、城市的、住宅的)和不同地域文化特征从出发,营造自身独特社区人文气质的范例。如福州“三坊七巷”是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亦是福州作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文化设施社区化

在社区开发设计中,住宅固然是主体,但文化设施在新型社区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文化设施的社区化,改变文化设施完全由国家统建统管的模式,让老百姓日常经常接触,为文化设施增添了活力,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率。如前些年的“体育设施社区化”一样。自“奥园”项目兴起体育主题以后,全国很多小区都以体育为小区的主题,甚至在很多普通小区引入“全民健身器材”,这些做法都可以借鉴。如成都“上河村”,就在社区建设了上河村美术馆,引入了文化设施,在规划、建筑上统一考虑执行了这一理念。

六、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一样,对于社区来讲,居住人口、年龄结构的多样性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原因是什么?现在有的小区定位于年轻时尚一族,定位白领一族,定位老年社区,从现实来说,有独特定位小区的存在是必然的,但这种小区从全社会来看,肯定不能占主流。从全社会的主体来讲,更多的社区应该是混和型,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需求,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例如,一个定位于年轻一族的小区,在演变中,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居住人口整体老龄化,社区内涵变化,原来的定位致使居民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鸿沟,建筑设施无法满足变化中的居住人口使用要求。

篇9

在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压力较大,渴望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渴望自己紧张、焦躁的情绪能够在一个合适的场所得到释放和缓解,同时寻求一种共鸣,达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于是,酒吧应运而生,它为浮躁、烦闷的现代生活开启了一扇窗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暂时“放松与自由”的归属空间。

在酒吧中休憩,其实是享受一种文化,享受一种亲切自然的气氛。人们来酒吧就是要寻找一种心灵的释放和情绪的宣泄。情绪对于生活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乐趣和愉快、兴奋和激情,那生活将变得枯燥乏味而不完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情绪认知理论的代表)强调外部环境的影响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环境对于主体心理及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能给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如光照、噪音、色彩、温度等。人对这些刺激能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抓住这种心理反应,从人的心理角度进行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的需求。酒吧设计就要迎合人们的情感,通过运用各种色彩和节奏的变化以及各种明暗对比手法,来营造酒吧合适的氛围。下面结合棉花酒吧的方案设计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谈一谈酒吧氛围的设计理念。

一、文化风格的定位

酒吧文化由很多方面组成,如音乐、人、环境、品酒、氛围等,所以酒吧文化本身就是多种精神和文化的融合。在酒吧里人们不但能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而且他们也是各种文化的参与者。这里酒只是一种背景,文化才是主题,才是同人们心灵产生共鸣的事物。吧文化在现代都市中,已成为人们心理的一种抒写、一种释放。

棉花俱乐部诞生于美国纽约,在日本东京、中国上海等也都有棉花俱乐部,它是顶级俱乐部的典范,会员以演艺界名流为主,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水平,并引领时尚潮流。棉花本身没有什么含义,只是代表了一种温暖与吉祥。棉花酒吧所代表的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在酒吧的设计中,后现代主义设计往往具有高度隐喻的设计风格,强调以历史风格为鉴,采用折中手法取得强烈的装饰效果。

精神、风格是酒吧文化的核心,也是其最本质的东西。棉花酒吧以后工业时代的酒吧装修和风格突出体现了颓废与华丽、个性与自由、张扬与艺术的特点。这里表现的颓废是一种艺术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精神活动,只是这种活动撇开了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标准,追寻着不同于流行价值的价值,用非升华的方式来获取解除来自社会压抑的可能,用艺术化的创造来实现人生之精神。

二、材质的选择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材质是酒吧的表情。在营造酒吧氛围的众多因素中,各界面材料的质感对环境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材料和质感能让人通过不同肌理的视觉、触觉进行感知对比,从而延伸出人们微妙的心理感受。

在酒吧设计中,要营造具有特色的、艺术性强的、个性化的空间。往往需要将若干种不同的材料组合起来,把材料本身具有的质地美和肌理美充分地展现出来。各界面的设计在选材时,既要组合好各种材料的肌理,又要协调好各种材料质感的对比关系。酒吧的空间环境比较活泼、刺激,选择材料、色彩、造型时都要具有一种动感。不论使用哪种材料,表现材料肌理时都应具有醒目、突出的触觉特征,以烘托酒吧独特的环境气氛。

棉花酒吧的材质配置是这样的,在公共区域大面积使用型钢、废旧钢板、钢管及金属网做墙面和地面铺设,用局部木板和皮革材质中金属的冰冷来渲染气氛,其间大胆使用整墙的镜面,多数顶面面积是的,局部仍使用木质材料吊顶,以产生与墙面的呼应;同时,将中央空调系统管件作保温处理后喷涂颗粒,以体现后工业时代的严谨与理性。包间内使用更具亲和力的材料,甚至用皮革将墙面和顶面都包裹起来,营造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其中,充满厚重质感的软装饰联系了各区域视觉的焦点,如纽带、窗帘、台布、玻璃隔墙后面的纱缦,处处洋溢着女性化的色彩,这与硬质材料产生较大的反差,突显了酒吧的主题特质。

三、空间结构的设计

情感是生活中的一个必要部分,影响着人们如何感知、如何行动和如何思维。情感往往通过判断,向你呈现有关世界的直接信息。棉花酒吧从消费者的情感分析出发,在设计中以情感互动,通过人们的心理空间来划分酒吧的功能空间,如在平面规划中以中心吧台为核心,呈发散状分布各功能区域。依据功能要求,分别设置通道区、零点消费区、包间消费区、吧台区、演绎区、卫生间区和后厨区等,并根据人流动线形成环绕中心吧台的热点区域。

酒吧作为人际交往的场所,室内设计的焦点之一就是环境与人际交往的层面,酒吧设计表现为设计师应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基于场所的空间、装饰传达一种信息。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往往带有许多感性的成分,容易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在酒吧场所这种成分尤为突出,所以,酒吧中环境的“场景化”“情绪化”成为突出的重点。在空间结构设计中,错落有致的空间与平面的空间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棉花酒吧力求创造空间的丰富变化,如升高中心吧台后方的地面;将散座区域也适度抬高,以区分和公共通道的关系;将主入口往外斜向延伸,产生一个漏斗状的回廊,更增强进入室内时的神秘感;洗手间里整墙的镜子将相对狭小的空间无限延展。棉花酒吧也十分注重处理细节来营造氛围,无论是入口大门,还是室内的卫生间门,拉手的处理都很特别。粗壮的大门拉手实际上是水管,而卫生间门要打开,必须旋拧一个金属的大方向盘。中心吧台上空悬吊了几个金属飞行物,像棉花,又像云朵。总之,所有的这些细节处理都让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四、氛围的诠释

色彩,灯光是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视觉艺术效果,能作用于人的感官,激发人的情感,是最直接、最敏锐的感受。色彩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各种色彩具有独自鲜明的性格特征,或热情或沉稳、或华丽或朴素,色彩是创造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光是色产生的原因,色只是其感觉的结果,色彩的流动在光影中诞生。光反映着一切事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及环境的整个轮廓。不同的光色所造成的不同气氛,会使观众对舞台形象的感知在生理与心理过程中发生变化。所以,视觉想象不仅能满足观众的视觉要求,而且能影响到观众的审美心理空间的变化。舞台灯光不同的变化、不同的光束、不同的色彩都能直接触动观众的心。棉花酒吧以沉稳的灰蓝色为主,以具备亲和力的灰褐色为辅,其中穿插少量亮银色,体现稳重中的活力。这几种颜色都有很强的现代感,具有沉稳、靡丽的视觉感,彰显了整体风格的颓废与华丽。

酒吧设计中,设计师大多只注重室内的环境设计,而忽视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音乐,音乐是酒吧的灵魂,是无形的装饰。它以抽象的方式代表着酒吧的文化和精神,这对营造酒吧氛围至关重要。不同的音乐会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我们要选择与酒吧风格相适应的音乐,以适应不同顾客的心理需要。现在的许多酒吧,由于在设计中忽略了音乐,以至于没有音乐主题,这样就模糊了定位,影响了酒吧的形象。一般来说,每分钟60—70次的节奏令人同步感最强,趋近零点最大,共振度最高。这种节奏的音乐旋律具有抒情性,最令人陶醉。棉花酒吧在音乐的选择上以R&B、HipHop、Jazz、蓝调为主,这些音乐自由随意,切分感强,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即兴性,给人的感觉忧郁而雅致,从而更进一步诠释了酒吧朴素与华丽、个性与自由、张扬与艺术的特点。

酒吧是城市亚文化的栖居地。在酒吧中,如同沉醉于一种迥异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氛围里,使人们心灵得到舒解和释放。以人为本,迎合现代都市人的心理,创造出酒吧的文化氛围,这就是酒吧设计理念的出发点与归属点。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中信出版社.

篇10

建筑行业能够使人们的居住需求得以满足,但是其在发展的时候,也要消耗非常大的能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稳定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被提出,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获得支持后,绿色建筑设计也逐步开始实施,并收到了非常显著的节能环保的效果。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应用要求

人类和谐的象征、大自然的象征就是绿色。目前,节能环保得以广泛推广,而人们逐步开始重视建筑能耗问题。要想控制能耗,首要选择就是将建筑设计做好,通过控制能耗,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设计的能耗。而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设计当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不仅能够弥补原有建筑设计的缺陷,还能够推动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从建筑行业当前的现状来看,时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对绿色设计理念进行引入,而要想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就要将设计要求明确下来,并遵守一定指导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作绿色设计。绿色设计理念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第一,绿色理念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但在追求绿色的过程中,不能过多的损耗能源,而要将绿色节约资源的理念体现出来,这里资源节约指的不仅是控制工程成本,也是将资源可行性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同时,要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循环使用资源。第二,要以人类健康为出发的目的。不管是什么行业,其基础都应是人类健康,建筑设计也是如此。所以,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避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伤害。第三,保护环境,当前很多的建筑设计不仅会消耗较大的能源,还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所以要求今后在设计建筑时,要有效地使声音污染以及光污染的影响得以降低。

2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

2.1以节能环保为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建筑设计所用材料,能够决定最终设计成品的效果。而对能够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体现出来的材料进行利用,除了能够体现绿色的生活理念,还能够省下成本,将资源节约下来。建筑材料同建筑风格和成本以及安全性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要通盘考虑:首先,要按照当地材料的供应情况和建筑特点,优先对当地材料进行选择,这样能够将物流费用节约下来。作为设计师,要持有一物多用的观念,合理地利用建筑材料,确保在足够的条件下,将住户想要的效果设计出来。比方说,假如住户喜欢欧美风,那么可用到壁纸或者手工艺术,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设计成本,还能够起到美观的效果。其次,可在设计当中将高科技材料引入其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非常新兴,所以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设计师可对高科技材料进行使用,这样不仅能够使节能环保的需求得以满足,还能使现代可持续的需求得以满足。

2.2对新型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步提高,有了越来越大的建筑需求和居住需求,但由于在发展阶段,过度对能源进行利用,因此很容易引发能源枯竭的危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将不可再生能源节省下来,利用新能源代替旧能源,使地球压力得以缓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节省天然气,天然气取代了原来的煤炭,在给人们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环境污染得以降低,但由于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尽可能减少使用天然气,可用太阳能来取代天然气,因为其也是一种清洁能源。第二,节省电能。当今社会,由于全球变暖,因此在夏季会非常热。所以,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家庭,很多人都会对降温机器进行利用,而这些要消耗很多的电能。所以为了将电能节省下来,可实现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可在有太阳的时候时,将太阳能存储下来,然后进行转化,这样不仅能够保障环保的用电和照明,还可以减少使用电能,可以说实惠又经济。另外,建筑道路两侧的路灯,也可利用到太阳能发电,从而给人们照明。另外,还可以开采如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些新型能源。只有真正做到回收再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才能够实现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3在建筑布局以及规划中应用节约用地理念

可以说,我国是一个多沙漠以及多山的国家,实际上,并没有开发出多少土地资源,所以人均占有非常少的土地。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大节约土地资源的力度。而建筑行业,有非常大的用地需求,假如建筑规划不合理,会严重浪费土地资源,为了要利用土地资源的效率提高,需要对建筑设计规划的问题进行考虑,并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对建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在实际的用地规划中,可同建筑现场的场地条件以及设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平整场地的工程量减少,整合利用生态能源。

2.4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建筑节能理念

在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当中,也可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理念进行利用。可按照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对建筑朝向进行合理布置,同时在设计时,还应对建筑给周边建筑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考虑。比方说,某一地区的建筑设计,由于西南风是这一地区夏季的风向,所以可以在为南偏西的十五度方向位置设置建筑朝向,这样不仅能够对自然风进行利用,将室内温度降低、将使用空调的时间减少。与此同时,还能够防止建筑受到的太阳照射太多,但由于我国南北的温差以及气象的差别较大,所以总体设计建筑的时候,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在进行单体的平面设计时,要对楼层间不同的楼板隔音以及房间隔音问题进行考虑。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将固体传声降低。另外,由于平面设计当中车行和人行入口布局同人们生活生产的节能性和安全性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设置的时候,要考虑到周边建筑功能以及市政服务设施。比如在一些大型商场和地铁站以及公共汽车站对人行出入口进行设计,而在适当的位置对机车出入口进行设计,尽可能防止车流和人流混行致使安全事故发生。

2.5在景观结构设计当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要按照小区所规划的自然景观来协调设计建筑景观,对于建筑休闲广场的景观和小区入口的景观,在设计的时候,可对递次展开的方式进行采用,这样能够确保一切内部的景观能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结合景观设计和建筑布置,除了能够为人们提供较好的景观环保,还能够让其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因此,可在道路两侧对一种乔木和树木进行种植,但具体是否种植主要依照道路功能和性质来确定。一般道路用于车辆通行,就不需对树木进行种植,假如道路用于人行道,那么就需要对树木进行种植。另外,可在建筑室外,对花草进行种植,比如在靠墙位置对爬山虎类的植物进行种植,不仅能起到美观的效果,还能让人们拥有好心情。同时,可将花卉或者盆栽放置到室内,除了能够使空气得以净化,还能达到一定修身养性的效果。

2.6在外墙设计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

墙不仅能够是保障安全,还能够分割地界。但相比于室内的其他设施来讲,墙要占据很大的面积,因此需要很高的成本。实践证明,最为复杂的墙体设计就是外部墙的设计,所以应在此设计上引起足够重视。设计人员应对房屋的隔热以及保温效果进行考虑,在对外墙宽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要对导热系数小以及热阻大的材料进行利用。还有,在选择门窗时,考虑其坚固性和节能性。最后,在筑墙的时候,应采用新型的筑墙理念,这样才能够达到保温以及节能的效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得以广泛地利用。通过建筑节能不仅能有效避免浪费大量资源,还能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同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相符。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应遵行一定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理念,重视以人为本,高效地利用能源,促进自然与人类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好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作者:杨涵博 单位: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圆,秦孟昊,ZHANGJianshun等.“绿色建筑设计工作室”———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绿色建筑集成设计平台[J].建筑科学,2014,30(8):22-29.

[2]胡晶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1734.

[3]刘凯英,田慧峰.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J].施工技术,2014,43(4):60-62,74.

[4]刘勇,林边,贾宁等.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更新之刍议[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26(4):470-473.

[5]曾巍,郝军,徐稳龙等.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绿色建筑实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创新科研示范楼绿色建筑设计[J].暖通空调,2012,42(10):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