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8: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护理工作安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做好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2、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科室积极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3、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加强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2、促进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1、完善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Key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neglected
中图分类号:S27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各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加快了包括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内的各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各个城市对原给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因此使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有很大比例,然而由于给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大部分在市区里面,施工场地狭小,周围建筑物密集,临近各种地下管线,如市政自来水管,高压地下电缆、各种通讯电缆、军用电缆等,且由于给排水管道工程大部分管是埋在地下的,埋得较深,有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生产装置正常生产,有些甚至造成火灾、爆炸事故,而且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都非常大。因此,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但有些却又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下面分别从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收尾阶段等方面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容易被忽视的几项工作。
一、施工准备阶段
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中,现场踏勘、施工设计图纸的会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各种专项施工方案及各种施工安全事故预案编写与审核是施工单位必做的事情,但不少施工单位对其的态度是往往是应付,也比较容易被忽视。
施工单位进驻现场后,首先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熟悉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于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一般线路较长,涉及的范围大,现场条件比较复杂,地质条件变化大。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个别建设单位忽视地质勘察的重要性,不愿投入资金,与之对应的是地质条件复杂,岩土体性质千变万化,不均匀离散性大,这就容易导致勘察资料不详、不准、疏漏,甚至勘察结论不完备、不准确,很容易为施工埋下安全事故隐患。所以一定要带着相关资料及工具,如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资料以及记录本、数码相机、录像机等进行全线踏勘。在踏勘过程中,应对照着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资料等进行全面察看、询问了解和记录。特别是发现与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资料不符,地质条件又不好,施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更要做好记录,为以后该地段的施工作好准备。笔者在进行惠州市大亚湾引水工程D-3标施工时,和几个同事对本工程进行现场踏勘。在岩前村跟一住户交谈得知:其门前及其住的房屋以前是一水塘,后来用建筑垃圾填平成现状。笔者和几个同事经过详细对照施工设计图纸发现:该段开挖深度约3.7m,开挖边线离房屋较近,只有几米左右,而且地勘资料显示该段的地质情况也是良好的。如果真如住户所说,按施工设计图进行开挖的话,很可能会损坏该住户的房屋。于是在进行该段的开挖施工时,项目部听从我们的建议,在靠近房屋的一边加打了一排钢板桩进行了加固。开挖后,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没有钢板桩的防护,那房屋肯定已经被损坏。所以说,如有必要,施工单位甚至可要求建设单位对工程的某些地段重新进行勘察。
其次要认真重视施工设计图纸的会审。每个工程开工前照例都要进行施工设计图纸的会审,但图纸会审很多时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只是被随便应付。其实,在经过全面细致的现场勘察和认真详细的审阅施工设计图纸后,很多施工安全隐患很可能因此而被消除,从而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图纸会审时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地下管线较多时要防止管线相撞和管线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够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保证排水管线具有足够的坡度。设计开挖边坡是否能保证安全?设计支护结构的型式选择是否适当?设计防水、排降水的措施是否安全有效?支撑的设置是否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支撑是否牢固可靠,是否确保施工安全?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其它相关部门的认真会审的施工设计图纸会更合理,更安全。
再次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安全规范编写安全、有效、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各种专项施工方案及各种施工安全事故预案。特别是施工安全事故预案千万不能纸上谈兵或是笼统照搬其它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预案,那样只会是废纸一堆。一定要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一定要实事求是,针对性要强,可行性可操作性要强,只有这样编写的施工安全事故预案在事故发生后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而且也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各种专项施工方案及各种施工安全事故预案的审核工作,严格按规范、规程及相关规定进行审核,以保证其编写质量和实用效果。
二、施工阶段
针对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具有线路较长,涉及的范围大,现场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变化大等特性,除了严格认真按制定的各项施工方案和按各项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和管理外,还应配备足够的、经验丰富的专职安全员进行巡视、检查和监督。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防患以未然,从而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在这里不再累述,而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是工程的监测工作。特别是在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沟槽开挖中,施工单位如果忽视了岩性的复杂多变性,岩土强度指标的波动和不确定性,水土压力计算的近似性和各类荷载的易变性,盲目相信支护结构设计进行工程施工,而没有对周边地面沉降、移动,临近工程结构(建筑物、结构物)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及周边地面裂缝,各种管线设施的沉降与变形等进行监测,最终很可能会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施工监测工作 ,及时发现事故征兆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工程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做好工程现场监测工作,其作用主要有下面几点:(1)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通过监测随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以及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和道路的变化情况,将监测数据与设计预估值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使得监测数据和成果成为现场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判别工程是否安全的依据。(2)为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通过对相邻土层、地下管线、相邻房屋的监测,验证沟槽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周围环境进一步加强保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原因,研究采取措施,并做出可靠的补救方案,以防止情况的进一步恶化,消除或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
(3)监测结果还可用于反馈优化设计,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沟槽开挖设计方案的定量化预测计算是否真正反映了工程实际状况,只有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才能获得最终的答案,其中现场监测是取得上述验证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监测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比较、分析,可以验收设计的正确性,因此,监测工作还是发展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对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笔者是深有体会的。笔者在进行惠州大亚湾石化区配套管网工程施工时,听测量人员反映:在桩号K3+307处的开挖边坡有比较明显的水平位移。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该处开挖线边上有一销售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商铺,里面堆放了不少钢筋、水泥。施工设计图对该处设计了一排钢板桩进行了防护。笔者听了测量人员的反映后和通过现场的实地勘察,认为很可能是边坡土层因为受了重物的挤压,才有了水平位移。为了安全起见,笔者建议对该地段加插一排钢板桩,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该段的施工,同时,24小时轮班对该处边坡进行监测。项目部采纳了笔者的建议并最终保质保量顺利完成该处的施工。
所以说,在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与沉降、挠曲、水平支撑轴力,地下管线垂直沉降、水平位移等,以及相邻建(构)筑物垂直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监测,要对监测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48名护士。这48名护士均为女性。她们中有护师18名,护士30名,有本科学历者3名,大专学历者23名,中专学历者22名。她们工作的时间在1~25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8.5年。
1.2管理方法
我院精神科从2014年3月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法。进行品管圈管理的方法是: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次研究中成立的品管圈小组由精神科主任、护士长和这48名护士组成。由精神科主任任圈长,由精神科护士长任指导员。同时,我院将品管圈中的48名护士平均分成6个组,每组有8名护士,每个小组由一名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的护师任小组长。
1.2.2制定护理计划
在成立品管圈小组后,由品管圈的圈长和指导员先制定日常的护理计划,并将护理计划公开供所有圈员讨论。在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的组长负责统计圈员讨论的结果,并将讨论的结果上报给圈长和指导员,再由圈长和指导员修改并确定最终的护理计划。
1.2.3实施护理计划
在圈长和指导员确定护理计划后,由指导员负责安排每个品管圈小组的具体护理工作,尤其要重点安排对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一般来说,品管圈的指导员会安排组员工作经验丰富、护师数量多的小组专门负责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此外,在护理工作实施期间,由圈长和指导员负责监督护理工作的质量,并对护理工作质量好的小组和圈员提出表扬,对护理工作质量差的小组和圈员进行批评和指导。
1.2.4定期对品管圈组员进行业务培训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期间,品管圈的指导员可根据每个品管圈小组的工作情况,对其组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进行业务培训的项目主要包括:对病情危重患者的急救方法、对病房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等。
1.3观察指标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
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我院精神科这48名护士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前后基础护理工作的评分、专科护理工作的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评分、书写护理记录的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的评分、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的评分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其中,护士基础护理工作评分、专科护理工作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评分、书写护理记录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评分和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评分的满分均为20分。护士一项护理工作的评分越高,说明其该项护理工作的质量越好。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为上述护理工作评分的总和。
1.4统计学处理我们使用
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3个月后,我院精神科这48例护士基础护理工作的评分、专科护理工作的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评分、书写护理记录的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的评分、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的评分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管理法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手术室作为医院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抢救的重要场所。对于手术室的工作来说,其是一项工作强度大,并且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针对手术的全过程,而实施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医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会不定时的入院救治,夜间就诊的患者也会具有一定的数量。随着我院外科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夜间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现对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2年6月,手术室的夜间护理工作给予总结,具体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2年6月,我院各部门的手术室在夜间共收治患者512例,其中男性患者264例,女性患者248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是4岁,最大的是71岁,平均年龄是(42.3±2.7)岁。
1.2 方法 组织我院的全部医疗工作者,针对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2年6月我院手术室夜间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并结合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提高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方法。
2 结果
2.1 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来说,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面、超强的应急能力以及业务能力。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应用,现代的临床上引进了大量的医疗器械,致使手术室护理工作难度的加大,同时给护理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邀请高级医疗人士,开展护理专题的讲座,使得护理人员能够不断的掌握新理论以及新技术,以避免夜间护理人员少、护理技术的薄弱。
2.2 合理安排睡眠及饮食的时间 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应该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合理的运用时间,防止由于过度疲劳所引起的身体不适。要多锻炼,增加自身的免疫力,防止身体出现亚健康现象。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适当、合理的安排旅游和休假的时间,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况且,适当的户外运动不但可以提高人身体内部器官的机能,还能给护理人员带来心情上的愉悦和生活情趣的提高[1]。
2.3 做好手术准备工作 由于手术里的仪器和器械比较多,所以会在医疗安全上具有一定的隐患,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具有严格的执行力和校对能力,当接到手术任务时,最先看的一定是手术名称,根据手术的需要,首先准备好手术用品,同时为手术找到相匹配的手术器材,检查手术器材和药物是否过期,对器材和手术用具进行合理认真的消毒,对手术器械和抢救设施进行认真细心地检查,严格按照医院制度进行器械的查对与应用。
2.4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要想提高手术室夜间工作质量,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工作是比较关键的。即使是在晚上护理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形下,也要做到及时、正确的心理疏导。在接到患者手术通知的时候,值班护士就要到病房内,对即将手术的患者有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且要对手术流程和手术室环境有一个大概的介绍,更加重要的是要仔细查看患者的病例,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还有就是对患者的家庭、个人喜好和对手术或者是医护人员的要求。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要对其所患病情有一个正确的开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不要杞人忧天,要认真、专心地和患者沟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解答,因为大多数患者在做手术之前都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当护理人员在遇到这种患者时,要对其心理有一个正确的疏导。
3 讨论
在夜间入睡之后,人们的交感神经会处在一个抑制的状态下,迷走神经,逐渐开始活跃,在这个时候,人们比较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左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并伴有呼吸苦难的现象。在夜间,气温比较低,很容易加重呼吸道疾病,比如患有肺心病的患者,如果受到冷刺激之后,很有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并且大量的CO2潴留会促使高碳酸血症的形成,如果情况严重,则很有可能产生肺性脑病;进行胸腹手术的患者,在遭到寒冷刺激之后,则很有可能会产生呼吸窘迫、肺水肿等疾病。另外,在夜间,如果患者表现出不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将不易被发现。并且,晚上人们的蛋白质代谢、糖代谢、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机体各个脏器的应激力均会逐渐降低,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危险的现象或者是功能衰竭的现象[2]。
在夜间,人们的大脑会逐渐失去兴奋,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瞌睡等现象,若不能有效的克服,则很有可能出现失误,因此,夜间护理人员要提高警惕性,认真工作。在一般情况下,医院在安排夜间护理工作人员的时候,人数较少,这就要求夜间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过硬的工作能力。像妇产科等科室,夜间的抢救手术相对于其他科室来说,患者比较多,因此,对于这种患者较多的科室来说,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超强的工作能力[3]。
总的说来,夜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手术室的夜间护理工作,是医院整个护理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医院里的医护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合理的安排医护人员的生活作息时间和饮食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对手术室里的各种制度要严格执行,只有严格做到这些方面,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以达到减少护理差错和防止护理纠纷发生的目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医院的管理人员就要定期普及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医疗知识和护理水平,并加强医护人员的道德观念和责任心,同时要对院里不足的体系和规章制度进行变更和替换,严格要求培养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对发生的任何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不良反应都能做到应对自如,严格规避手术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处事作风,以全面提高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理人员共14人,年龄22~45岁,本科和大专比例为3:2。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手术室抢救患者人数、患者所患疾病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手术室夜间护理管理方法加以分析和对比,比较2012~2013年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2013~2014年采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2.1手术室夜间护理管理方法 2012~2013年手术室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12~2013年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采取的措施有:(1)根据医院夜间抢救的实际情况和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排班,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手术室护士夜间休息时间,实现劳逸结合,以增强手术室夜间护士的体力和精力,减少手术室护士疲劳工作现象的发生。(2)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睡眠时间,以确保手术室护士具有充足的体力。督促手术室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机体抵抗力,确保护士的身体状态处于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状态。(3)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醒护士在夜间要及时识别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制度完成各项手术室夜间护理操作,确保夜间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4)管理者加强和手术室护士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状态、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等,尽可能地给予手术室护士精神上的支持,工作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以消除手术室护士的思想负担,使其可以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以应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5)鼓励手术室护士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指导护士掌握自我调节工作压力和管理情绪的方法,以使护士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应对繁杂的手术室护理工作。
2.2观察指标 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技术评分、患者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2.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若P
3结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93-0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生活服务及完成常规治疗等,均属基础护理范畴。它既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又是病人诊断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不仅反映了护理水平的高低,而且反映了管理质量的优劣。而限于目前护理人力资源普遍短缺的现状,以及护理人力配置、工作安排等方面诸多不合理问题,基础护理的提升受到一定限制。所谓优质护理服务,即在临床护理服务活动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生活的”服务[1],其中心就是创建一种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使临床护理工作真正以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为目标,树立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优质护理试点前后的同期(即2010年4月-7月及2011年4月-7月)相关数据。其中包括出入院人数、手术人数、一级护理人数、患者满意度、陪住率及基础护理工作量(包括口腔护理、会阴擦洗、洗头、床上擦浴等)。
1.2 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试点病房共有床位46张,主要收治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患者。试点前床位与护士比约1:0.32,试点后增至1:0.4,同时增加了2名护理员。
1.3 统计学方法 原始数据进行录入,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及X2检验。
2 结果
2.1 试点前后相关人数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 1 试点前后基础护理工作量比较(χ±s)
2.2 基础护理工作量比较(见表2)。表2显示,将试点前后基础护理工作量进行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
表 2 试点前后基础护理工作量(次/d) 比较 (χ±s)
2.3 陪住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试点前后陪住率分别为69.4%、16.7%,经检验,P
3 讨论
3.1 合理配置是护理管理的基础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的数量是护理管理的基础。优质服务启动后,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3],心内科病房护士人数从试点前的15名增至18名,同时配备了经过培训和考核的护理员2名,有力地保障了基础护理质量。
3.2 合理安排是落实基础护理的关键 合理的排班应考虑到病人的病情、危重病人数、基础护理工作量、病人起居习惯、护士能力、护士需求等5个因素。病房根据危重病及基础护理工作量进行班次调整,同时根据患者生活起居习惯,加强晚夜班人员配备,由原来的1名增加至现在2-3名。白班护士的上班时间前移,以满足患者的生活起居需要。做好月排班和日调度。每日排班,充分体现“责任到户”的排班理念。对护理员同样实行弹性排班制,根据病人的生理需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在护士长的领导下由主管护士对护理员灵活管理,但护理员不能照顾危重症病人。
3.3 加强管理、确保巡视到位是减少陪住率的前提 探视和陪住对于患者而言是必要的。患者通过亲友的探视、陪住产生心理上的安慰感,有利于早日康复。但是探视和陪住人员的流动性,既干扰了患者的休息,影响了正常医疗秩序,又增加了院内感染机会[4]。针对探视和陪住存在的问题,我们根据心内科患者的特点制定了人性化的陪住标准,并调整了探视时间。在陪住减少的情况下保证了基础护理到位。因此,突出对危急重症病人的有效管理,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合作,是陪住率下降的关键。
3.4 强化分层管理是调动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试点后再分层管理的基础上体现“责任包干制”原则。主管护士任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病人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药疗管理必须由主管护士完成。危重、一级护理病人的护理工作(基础护理、给药、治疗及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均需由主管护士或护师亲自完成,同时主管护士还要负责对下级护士进行工作指导。执行护士、基础护士在主管护士的指导下负责本组非危重病人的护理,发现问题,及时与主管护士沟通。护理员只负责普通病人的一般生活照顾。通过分层管理既能保障护理工作的质量,又能将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位,增加患者满意度。总之,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满意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根本,以管理为关键的全程优质护理,才是强院之路。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卫生部在南京开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R].2010.
2加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设
加大妇幼保健院规章制度方面的建设可以保证妇幼保健院的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能够规范妇幼保健院内所有护理人员的行为,使妇幼保健院的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在降低动作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减少纠纷的发生,还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妇幼保健院内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职工的个人目标与妇幼保健院的整体目标相统一。另外,妇幼保健院要能够根据实际形势的需要,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对质控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不断地对护理人员的考核细则进行修订,如: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分组护理、消毒隔离工作等方面,使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更加完善。同时,妇幼保健院还要加大对护理人员工作流程的督查力度,一定要保证基层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使每个护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要努力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的检查记录、分析和评价工作,为将来措施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妇幼保健院内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参加医疗护理法律法规培训,单位可以通过订座、组织学习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妇幼保健院内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更好地保护护理人员以及患者是的合法权力。相关管理部门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严格的查,一旦发现有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将护理差错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同时要对护理部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以有效地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还要做好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使妇幼保健院的护理工作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以促进妇幼保健院的健康发展。
3利用现代化的护理手段
这就需要妇幼保健院内的管理人员要更新管理观念,使护理管理以科学的论为基础,使护理管理融入新的护理理念,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护理管理,为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理论性奠定稳定的基础,使护理质量等到全面地提升。要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积极地采纳现代的管理方面研究成果,运用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使护理工作更加简单化、标准化,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协助护理工作,建立计算机管理护理,使护理管理手段更加现代化。
4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目前妇幼保健院内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首先要求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努力做好护理工作,同时妇幼保健院也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护理人员能够尽职尽责的工作,为了保证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要尽量减少护理人员所承担的非护理性工作,而且主管护师在完成自己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还要负责去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带教和质控等工作,并不断对各级别的护理人员进行考评,尤其对于聘用的护理人员、新入院的护理人员等要加强考核,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同时要培养护理人员使其拥有积极向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体现妇幼保健院的人性化管理,相关部门的主管人员要经常与护理人员进行个别交流,做到关心和尊重基层护理人员,尤其对于那些有思想包袱的护理人员要更加关心,要了每位护理人员的心理需求,通过各种手段来调整护理人员的心理,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推动妇幼保健院的康健发展。
5给予护理人员足够的支持
妇幼保健院要建立健全的护理人员保障系统,尽力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条件,真正关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要保证后勤、药剂、器械、供应室等部门对病房进行下收下送服务,使其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关于一些检查预约申请单和各种检验标本,应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护送,这样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非护理工作外出;同时,为了体现妇幼保健院的人性化管理,可以在护士节安排一些活动,让护理人员更深入地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涵义,使护理人员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医院对他们的支持与关怀,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护理人员更加爱岗敬业,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6保证提供优质的服务
首先要拥有一个良好的服务态度,尤其针对入院的患儿一定要亲切、温柔要有爱心,工作要细心;其次,对于健康教育方面一定要详细全面,还要做好入院介绍,提供耐心的指导还要做好护理记录;要做到护理措施全面、病情了解全面、基础护理到位、沟通指导详细,针对即将出院患者还要给予温馨的出院指导;最后,还要对已出院的患者进行电话服务,以便及时发现护理服务中的问题,进而使妇幼保健院的护理服务水平得到不断的完善。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拥有先天缺陷的新生儿要给予更加细心、周到的护理,对于NICU病房一定要做到无陪护管理,固定时间允许家属探视,可以在病房外通过专业设备来观察新生儿的一切情况,同时负责护理新生儿的责任护士要随时和家属针对新生儿的情况进行沟通,使家属能够更详细了解到新生儿的实际状况,也使产妇能够安心地接受恢复治疗,在新生儿出院后,医院还可以给家属提供其责任护士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时对家属进行出院护理指导。妇幼保健院一定要保证产科的护理技术先进,以全于为母婴提供优质的产前、产时和产后服务,同时也要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护理工作,要保证护理要温馨、服务要细心,这样才能使妇幼保障院更具竞争力。产妇病房要做尽量家庭化,配套设施要全面,包括为产妇提供热水器、微波炉、冰箱等设施,同时医院要安排责任护士指导产妇进行产后护理,还要传授产妇及其家属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当产妇能够自理时,责任护士可以让产妇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并给予细心、全面的指导,要保证产妇在出院后能够独立护理新生儿。妇幼保健院可以开展一些新的产时服务模式,如:一对一陪产服务、导乐陪伴分娩等,使产妇在生产时得到心理、生理、精神等各方面的支持,使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以保证产妇的顺利生产。孕产妇在待产过程中可以保持自由,这样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还能够增进护理人员与产妇间的关系。为了保证妇幼保健院的护理服务更全面细心,还要积极开展一些相关的延伸服务,积极促进母乳喂养工作的开展,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相关的知识,提高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可以安排产科和新生儿科等相关部门为其提供专科随服务,对于出院产妇者还可以安排专门部门提供上门服务,帮助母婴解决产褥期所遇到的问题。妇幼保健院要不断加强产科建设,尽量减少孕产妇以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对于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方面的护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加强此方面的建设,使基层产科护理服务水平和急救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要做到切实加强产科和儿科的基础建设和培训工作,使妇幼保健院的护理工作制度更加完善、技术服务更加规范,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护理人员积极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和管理工作,使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要使儿童系统管理和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得到可靠的保证,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对两个系统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保证基础设施齐全,各级护理人员到位,保证各级护理人员分工明确,一定要加大这两个系统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力度,对妇幼保健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两个系统化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化,以促进妇幼保健院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率达标,同时也要保证妇女、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护士长在产科安全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对护理工作而言,护理人员的态度以及道德水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效果。一些护理人员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以及思想道德低下,对患者缺乏应有的态度,导致一系列的纠纷事件的发生,影响医疗单位的名誉。另外,护理纠纷还会对正常的护理工作造成影响,导致产妇和胎儿的风险性加大。因此护士长在平时需要制定相关的规范和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纠正护理人员的不良习惯和错误思想,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具备护理职业道德对于产科护理工作而言,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是其主要核心和内容,这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创建过程中,护理职业道德的好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患者的满意度和护患关系上。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道德主要包括了可亲的服务态度、高尚的奉献精神、亲切的言谈、对工作的热爱等。这些基本的道德的要求,也是决定护理工作质量好坏的基础,是决定产科治疗工作是否顺利的前提。因此护士长在平时需要对护理人员加以贯彻相关的道德和思想,提高护理人员的道德意识和水平[1]。
1.2遵守工作纪律产科本身是个特别的科室,相比其余科室,其风险性相对较大,患者病情变化较快,缺乏预见性,加上涉及母子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治疗和护理工作上的要求就更严格。一些护理人员缺乏对产科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工作纪律的作用和价值缺乏理解,导致一些护理人员对工作纪律不够重视,出现了工作期间擅自离岗、工作互相推让、缺乏时间观念等问题,这也使得患者的病情无法及时得到监测,增加了患者的风险性。还有一些护理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对一些护理操作没有遵循相关规章进行执行,“三查七对”工作没有及时落实,这些都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遵守工作纪律的素质要求,切实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将患者放在第一位。
1.3尊重患者的隐私在护理工作中,一些基础的护理操作需要注重患者的态度,例如在对患者进行产前检查以及术前备皮等基础上,需要对患者的隐私加以保护,防止患者隐私的泄露。患者因疾病的摧残,心理防线会降低,对自身的尊严十分在意。这也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适当保护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的尊严。
1.4具备法律意识护理人员在素质要求上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法律是保障双方利益的重要工具。一场护理纠纷在法律的处理上,证据是至关重要的,其直接关系到纠纷的主要责任方。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随时进行记录,并保证记录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从而保证证据的准确性。护理文书在记录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书写规范和要求进行,记录工作要尽可能详细,防止记录内容不完整,缺乏连贯性,尽可能避免大量的涂改。这也就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护理文书起到的法律效应和作用,并具备一定水平的法律意识[2]。
2护士长在产科安全管理中的管理技巧
2.1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护士长作为产科的管理者,在平时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在目前,一些医院年轻的护理人员大多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对环境缺乏一定的适应能力,离开校园踏入社会时间不长,涉世不深,人际交往差,因此护士长需要加强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医德教育,并让护理人员积极参加演讲,对基础护理操作加以指导,对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细节,交流表达技巧加以指导,从而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得到提高。
2.2加强感染控制和核心制度的落实妇产科的产妇以及新生儿数量较多,在临床上都属于易感人群,因此,在获得性医院感染上需要加强对感染的控制,将感染控制作为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一个内容和环节,并认真对产妇以及新生儿做好基础的护理工作,加强对病室以及床位的消毒和清洁,并定期对产科护士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以及操作技术的指导,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护士长还需要结合产科的特点以及护士的年资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每个月定期举行,内容涉及操作、理论以及核心制度,从而使护士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
2.3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质量的控制上,需要遵循“三落实”的原则,包括组织落实、监督落实、制度落实,组织落实是指对产科的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分层级履行护理人员的相关职责。制度落实是指将各项制度规章完善并严格实施。监督落实则是由护士长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2.4入院以及出院工作的人员安排产科患者的住院时间不长,床位周转频率大,每天都会有新的患者入院住院或者出院,因此在护士安排上可以组织两名护士对入院以及出院护理工作进行负责,护士参与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并参与对入院以出院的护理流程的制定。从而使护士能够更加明白自身的任务和目标,提高护士的责任感。
选取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这一年期间在我院临床和住院部进行医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来自全院6个门诊科室、手术室和住院部。这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9.5岁。随机挑选10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女各50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9.6岁,两组患者不存在临床差别。
1.2调查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填写好问卷调查表,并进行数据分析。满意度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基本涵盖医院护理工作中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常见问题。满意度调查表3个满意程度,分别为:“好”、“一般”和“不满意”。其中,“好”和“一般”为“满意”。问卷调查的填写方式为不记名填写,由相关负责人统一发放、收回。
2结果
统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后发现,68例患者选择“好”,32例患者选择“一般”,整体满意度较好,为100.0%。而进行常规护理工作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3.1医院护理工作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①医院护理工作并没有放在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医院护理工作没有得到重视,首先的责任在于医院领导本身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医院领导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如何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公众形象,这两点确实重要,但是只片面的强调医疗水平提高而忽视护理工作的提高是不科学的。很多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将科学的医院护理模式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觉得只要把基础工作安排好就妥当了。②医院护理工作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护理工作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体系上还是每个医院按照各自的思路去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医院并没有相关的督导小组对医院的日常护理进行监督,很多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比较混乱,甚至有些医院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护理管理工作,而是依附在相应的科室,指派零散的几位工作人员进行护理管理工作。③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由于现阶段许多医院对于护理工作质量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很多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时,没有一套严格的工作质量准则进行督促,致使工作质量不高。在患者档案管理、卫生管理、接待患者、病历档案书写、物件遗失管理、技术操作、法律意识教育、后勤管理等方面没有相应的细则进行规范,经常出现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护理工作不够满意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而这些情况的长久发展,会使得医院形象大大受损,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对于医院的口碑建设也是无益的。
产科的护理工作相对繁琐和复杂,也使安全隐患存在的较多,如果监管不到位,更易发生护理差错。由于护理工作量大,造成一些岗位人手不足,在一些岗位的工作中出现差错也是难免。由于岗位缺失和工作量大造成的部分护理工作者无法有效安排自己的工作,或者是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无法完成工作任务而延长工作时间等,造成疲劳上岗,出现差错。
2.从护理人员角度而言,护理工作人员临床疏失易造成护理差错的发生。
目前产科存在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等问题,在护士招聘时也出现要求相对较低,护理工作人员平均素质不高的问题。再加上医院较少对护士进行相关的培训与教育,造成一些护士临床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患者不够重视,尤其对护理差错的发生关注不高,增加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一些护士的专业知识以及护理技巧不扎实,又缺乏进取和自学的意识,给护理工作过程带来了差错隐患。另外,在本组研究中可发现,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是发生护理工作人员临床疏失的最主要因素,文书书写不规范表现在对患者临床病况的记录不详、字迹潦草造成误读、换班交接时重要问题叙述不清等。
3.从患者自身的角度而言,患者及家属的不配合是造成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产科患者最易出现各类不良的心理状态,出现心理障碍而影响到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从而影响护理效果,甚至出现差错。另外少数患者和家属因各类原因而不积极配合护理,甚至出难题给医护人员,也因此造成了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二、对策
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科的临床护理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程序化,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减少医疗纠纷。分析和探讨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旨在了解实际情况,并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现对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提高监管力度。产科的护理制度监管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制度流程,使其更适应于产科的临床发展与实践应用,另一方面是加强监管,使制度能够切实和全面的应用于临床。与此同时,还要针对相关流程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和指导,使每一位护士都能够熟悉和记住管理制度与流程,并遵守执行。
2.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尤其针对责任心和护理技巧方面,实施论坛形式以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培训根据护士的非当班时间安排,一方面讲解医院的文化体系取得护士的认同,从而强调责任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请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者进行专业技巧的培训,整体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还有,我院通过网站、院内两种渠道建立了论坛,主要通过护理工作者之间的自行交流还提高对护理信息的传递,使护士们互相学习和激励,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3.科学排班,科学安排护士的工作量。对于临床的排班进行科学的调整,避免出现岗位缺失和岗位工作量过大等问题,对于人手不足的现象,应从临床护理效率和护理方法方面解决,比如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以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护理准确度等。
4.强调与患者的沟通,对新入院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心理护理,以获得患者的大力配合。由于产科患者存在不良情绪的案例较多,笔者认为应从患者入院起即开始心理护理,以便更深入的了解患者的个性,打消其消极心理,提高护理效果。当然,任何心理护理的基础都建立在护士与患者和家属的有效沟通上,护理工作者应从态度、方法、护理内容等多个方面与患者切实沟通与交流,并充分理解患者,能够从患者的角度了解其想法和质疑,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患者的疑问和不良心理,改善临床由于患者不配合而造成的护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