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8: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师履职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概是因为很想对自己刻苦的学生时代有个交待,我把教学看得很重,如何备好课、上好课一直是我心里的重头戏,任何时候,都不肯懈怠。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好的话,整整一天,我都会欢欣鼓舞,反之,则萌生羞见江东父老的沮丧。细细想来,我最在意的是课堂上学生对我的呼应程度,为此,我竭力回避那种自说自话的讲课方式,对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自觉,从而点燃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表现出了由衷的热情:
一、文本参读
文本参读即是以课文为本,据其内容、体裁选出与之相关的其它篇目,作为导入语、或者作为开阔学生视野的一扇窗户,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常在两种情形下,我比较偏向此种方式:一是文章中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分析式的语言又往往表现的力不从心;二是一些老话套话,不说不行,直说又淡而无味,不如用其它文本来诠释,反倒能酝酿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同时也颇符合中国文学含蓄的风度。我个人以为,仅在给学生一个自己看书的由头这一点上,文本参读就很有意义,再往深里说,文本参读一方面可以省却教师生硬的讲述,转而倚重于学生自在的感悟;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人生境界,理解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我相信坚持这种方式,将打破课内与课外的深重隔阂,让学生嗅到来自外界的驳杂声音,而不只是在经典的背景上辗转反侧。值得欣慰的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看书的积极性果然在逐步提升,校图书馆借不到的,还请我帮忙到大学图书馆去借。
二、减少概念化内容拉大具象空间
很偶然的一次,我讲徐志摩,临时改变计划,把其人生颇具人性化色彩的一面和盘端给了学生,没想到,学生反响强烈,还希望我以后多讲这样的内容。我当时很受触动,以前我虽然对言必称考试的课文解析语言、以及据高考模式分向考察课文,一一拷问出所谓终极结论的课文处理办法,不以为然,但毕竟没有明确的反驳办法,关键时刻,是学生提示了我,可以柔情似水,为什么要冷若冰霜?李白的很多诗,是在抒发对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但这绝不是说诗中蕴含着的只有热爱一种感情,或者还有失意,有失意下的“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再说人,李白是生性不同凡响,但这并不妨碍他受到前辈夸奖即飘飘然如在云端。无论是分析诗文还是了解作者,从感知人性的角度切入,不是更容易引起同样有喜怒哀乐的学生的共鸣吗?高一学年期末考试,我教的一个班文言文阅读一项在全年级普通班中名列前茅,这更坚定了我前进的勇气。
三、组织小组活动
人才瓶劲制约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障碍,破解人才制约是人事编制工作的重点目标。*书记在市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危机是*最大的危机。要着重研究制定和落实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的激励措施和办法,让人才留得住、引得进、受重用。”按照这一要求,以“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为标准,坚持“科学用人、规范用人、有序用人和公然用人、公平用人、公正用人”,两眼向外抓引进、两眼向内抓盘活,着力优化人才环境,缓解人才需求矛盾。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围绕“让能干事的有机会、给肯干事的以舞台、使干成事的得重用”的用人导向和坚持“以待遇吸引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以事业成就人才”的要求,在*书记的强力主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对我市人才队伍现状、人才开况进行认真分析和广泛征求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引进硕士研究生等优秀专业人才试行办法》,采取“给编制、给岗位、给待遇和营造良好人才环境”的8条优惠政策,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全国各地各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踊跃报名,志愿到*发展。已登记志愿到*工作的优秀人才3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211工程”学校重点专业本科生21人。特别是开启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之后,在20*年11月*师范大学举办的面向*省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人才招聘大会上,我市引进人才的8条优惠政策吸引了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排成长队咨询和应聘。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等领导亲临我市展区,与应聘学生亲切交谈。华西都市报等媒体对高校毕业生踊跃应聘我市职位的壮观场面给予了报道。当天现场登记70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人、“211工程”学校重点专业本科生8人,其他本科生687人,涉及13个专业。二是优化人才选用环境。坚持以市场化配置人才为导向和考试选人用人为手段,逗硬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事业单位补充工作职员“凡聘必考”、公务员提升职务“凡升必考”、专业技术职员职称评审“凡评必考”的“四必考”制度,构建了公然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切实规范了用人环境,促进了人才资源公道配置和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全年共组织录用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职员考试和职称评审考试37次,参考人数19724人。通过网络、现场报名共有8530名高校毕业生应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职位和村(居)岗位,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2604人(重点本科生114人)、专科生5052人,市外生源1305人分布于23个省(区、市)。已录用到岗200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重点本科生37人,其他本科生337人,市外生源421人。“三支一扶”计划录用242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录用141人、“西部志愿者”计划录用45人,招考公务员33人、招考人民*290人、招考教师1017人、其他事业单位招考209人。三是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在抓好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环境的同时,着力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治理。积极组织实施机关中层干部及重要岗位工作职员轮岗交流工作,已有市规划和建设局、财政局、林业局、民政局、政府办、农机局、农业局、发改委等8个单位全面完成了内设机构和重要岗位负责人的轮岗交流,其他部分正在抓紧思想动员、方案制定,酝酿实施,预计20*年3月底前可全面结束。同时按照建设规范化责任型政府要求,开始研究思考完善行政机关公务员考核机制,改进公务员考核办法,建立分类分级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服务对象在评价公务员业绩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进步公务员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社会公认度。四是统筹城乡人才开发。主动把人事人才工作的服务领域向农村延伸,服务对象向农村人才延伸,服务重心向农村人才开发延伸,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开发农村人才的职能作用,建立农村人才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整合组织、人事、劳动保障、科技、科协、教育等部分职能,全面开展职称评审进农村、培训教育进农村、科技智力进农村、就业服务进农村、表彰激励进农村的“五进农村”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全年共评审认定农民(农业)技术职称7405人,其中农民技师46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4*8人;组织培训贫困农民5.7万人次;派遣科技特派员进村300人;选派高校毕业生499人到村“三支一扶”;下派优秀干部到乡村任职1184名;建立农村人才开发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60个、示范岗870个;推选优秀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53名,从优秀村(居)干部中公然考录公务员13名。我市“五进农村”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得到省人事厅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二、坚持严格规范治理,依法行政进程有了明显加快
始终把坚持规范化治理,作为提升部分形象,优化工作环境,构建公然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和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重头戏和杀手锏。一是以实施公务员法为重点,有效规范公务员治理。按照公务员登记规定,严格坚持登记范围、登记对象、登记程序、登记纪律,全面完成公务员首批集中登记。针对公务员法实施反映出的突出矛盾和题目,组织气力,先后多次深进县(区)、深进基层单位专题调研,认真梳理和研究分析存在的题目,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建议,稳妥地化解了矛盾。对参照公务员制度治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审核。在公务员进轨登记基础上,积极启动集编制实名制治理、身份现代化确认、财政供给规范化治理于一体的公务员实名制治理办法,建立了动态的公务员治理数据库。为提升公务员科学化、规范化治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以实行职(务)级(别)工资制为重点,有效规范工资收进分配制度。在公务员登记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离退休职员增加离退休费工作。会同财政部分积极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职员各项津补贴清理规范工作。积极指导和探索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的办法,在广电总台、*日报社和规划、卫生等部分的事业单位试行打破档案工资、推行绩效工资制度,推动了收进分配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倾斜的激励分配机制与导向的形成,切实搞活了内部分配。三是以优化职能配置为重点,有效规范机构编制治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学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新形势下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前移和快捷高效服务要求,超前思维、事先谋划、精心预备,顺利设立了市委常委办和市政府应急办两个机构;整合市委办、市政府办和群众工作职能,设置市委市政府和群众工作局,在市纪委、人事局、市法院等20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分设立了群众与工作科;强化和完成了政务服务工作机构的职能配置,对铁路、防雷防雹、人才和老干部治理等职能进行了明确,积极理顺市区广电机构治理体制,促进了部分职能更加明晰、治理机制更加科学、事业发展更有保障。推进“三项改革”,不断健全行政和事业单位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行政体制改革,对全市行政部分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出2个部分职能偏移;对职能交叉、重叠的国资治理部分予以职责回位;对建设、国土、民政、农业等7个部分的25项职能纳进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对2个部分履职不力而引发的群体矛盾进行协调化解。全面启动乡镇机构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同一部署和要求,狠抓工作汇报、政策宣传、情况摸底、意见反馈、方案上报等“五个到位”,及时编报了全市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做好了全面实施的各项预备。拉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序幕,按照“规范、发展、搞活”的改革思路,积极稳妥地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前期4个机构设立和编制调整、卫生执法编制分解核定等,积极鉴戒外地经验,研究界定具有公共事务治理职能办法,着力整事事业单位公共事务治理资源,逐步推进事业单位职能社会化。创新事业单位治理、机构编制治理、机构编制监视检查等“三大体制”,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进行跟踪治理,坚持依法登记、变更、注销、备案、审批、公告、治理“七到位”;出台《行政机构设置和治理办法》,在办事程序、协调机制、治理方式上全面系统界定,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治理“三个一”制度,使机制编制治理形成了体系;就机构编制治理三个法规执行情况,会同人事、监察、财政等部分历时5天,深进三县一区,以随机抽查完成对1个党委工作部分、7个政府工作部分,2个政法执法机构、2个事业单位等12个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深进检查,对超编进人、职员编制混用、行政机关职员在下属事业单位兼(任)职、超职数配备干部、吃财政“空饷”、分流职员反弹等题目进行了查纠,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了通报,维护了机构编制治理法规的严厉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各项工作围绕*发展有序开展
在抓好重点突破的同时,努力把各项工作置于构建**的大局中来思考、来部署、来安排。一是广开就业渠道,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和维护社会*稳定紧密结合,采取腾出岗位公然招考、出台引进人才办法公然引进、组织现场招聘会搭建就业平台、择业指导咨询提供职业导航、开展人事给予倾力帮助、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措施,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然招考录(聘用)高校毕业生2009人,通过人才市场推荐就业和引导自谋职业实现就业2375人。二是强化帮扶责任,有效解决企业干部实际困难。为实现企业干部“零上访”、“零赴省”、“零进京”这一目标,层层签订《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帮扶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部分、责任到人头;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力度,深进企业、深进企业干部家庭宣讲政策、排解矛盾、做到政策宣传到家、走访慰问到家、困难解决到家、心里话儿说到家;坚持重点稳控,对企业干部维稳重点人实行“定领导、定科室、定职员、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包稳控”和“六定一包”责任制,采取“一对一”、“一
帮一”办法,落实包案责任,确保稳控对象不脱控;坚持典型引导,开展向转业干部林强学习活动,引导干部顾大局讲团结。通江县企业干部自觉主动向该县遭受洪灾的农民群众捐款3万余元,并表示不上访、不串联、不成立维权组织;坚持排查化解,树立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和积极主动的维稳观,变被动处置为主动排查、变转业干部上访为主动下访,认真排查隐患,依法、依情、依理解决企业干部的生活困难和公道诉求。巴州区企业干部代表白明顺曾两次到京,是有名的上访典型,在该同道生病期间,帮扶领导经常到家看看问候,帮助解决困难,使其非常感动,现已转化成为维护企业干部稳定的政策宣传员、矛盾化解员、维稳信息员;坚持依法处理,对个别长期违法违规上访的“重点人”,依法予以训诫,并收集、把握、固定证据,收到了“教育一个、引导一片”的良好效果。我市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做法得到了省委办和省办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分别用专刊先容通报全省。三是维护公平正义,切实加强人事争议仲裁。针对社会不*因素逐渐增加、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普遍增强的实际,我们成立了人事争议仲裁中心,从机关内部选配工作职员,配强班子、充实队伍、加强培训,为依法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及时公正受理人事争议案件,化解人事争议矛盾奠定了基础。四是强化内部治理,确保人事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为认真落实*书记提出的“严格遵循政策法规,做到科学规范有序;全面推行阳光人事,做到公然公平公正”的要求,我们全面实施了以打造“阳光人事”为核心的“阳光人事”、“法治人事”、“人秀士事”、“*人事”建设,在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着力开展了“全面推行阳光人事,争做人民满足公务员活动”。以开展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和警示教育到监狱、法制讲谈到机关、作风纪律到军营、廉政教育到家庭、扶贫济困到农村等“七个一”活动为载体,强化廉政建设;以贯彻“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十条意见和开设职工互动学习讲堂为抓手,强化能力建设;以落实人事编制机关“八个坚持、八个不准”规定和人事编制工作规范为重点,强化制度建设;以编制实施《*市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途径,强化效能建设,以树立人事编制干部十种意识为导向,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以开通人事人才网、人事考试网为平台,强化阳光党务政务建设,切实加强部分自身建设,提升了治理服务水平。为使干部懂得监视、习惯监视、自觉接受监视,邀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市法制局长到机关给职工专门讲授监视法和行政许可法;建立了人事编制工作监视员制度,从各界人士和人事编制工作服务对象中择优选聘一批监视员,切实加强了对干部职工及其行政行为的监视。深进扶贫村宣讲省九次党代会、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第一时间深进抗洪救灾第一线为灾民送往救灾物资和现金,并指导抗灾自救、恢复生产。按照“六个一”要求,投进2万多元建起“关爱留守学生之家”1个,41名干部结对关爱41名留守学生。中秋节日当天,局领导率领机关干部,邀请市卫生局、团市委领导和市妇幼保健院7名医师为留守学生送月饼、送亲情、送热和、送健康,与留守学生共度中秋佳节,受到广大村社干群和留守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大力支持平昌县基层政权建设和为加快通江发展尽心出力,开展军民、警*谊活动,学习军营好作风好纪律,支援驻巴部队建设。先后在局机关有限的业务经费中分别挤出5万元、1万元支援平昌乡镇建设和驻巴武警支队营房建设,协助配合市委组织部为通江县选派干部30多名,有力支援了通江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治理水平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事编制干部队伍,不断提升机关治理服务水平和机关形象,更加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规范机关治理,围绕构建“阳光人事”、“法治人事”、“人秀士事”、“*人事”这一总体目标,在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着力开展了“全面推行阳光人事、争做人民满足公务员”活动。以开展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警示教育到监狱、法制讲座到机关、廉政教育到家庭、扶贫济困到农村等“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强化廉政建设;以贯彻“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十条意见和开设职工讲堂为抓手,强化能力建设;以制定人事编制机关“八个坚持、八个不准”规定和人事编制工作规则为重点,强化制度建设;以编制实施《*市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依托,强化效能建设;以树立人事编制干部十种意识为导向,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以办好“*市人事局”网站为平台,强化阳光政务建设。特别是今年来我们牢牢捉住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有利契机,按照市委*书记、洪金市长、延荣常务副市长、光远部长等领导对人事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打造“阳光人事”为抓手,围绕人事编制干部社会形象更加良好、阳光人事运行更加规范、人事编制工作全面推进“三大目标”,扎实开展互动学习设讲堂、为民服务到基层、开放公务强监视、警示教育到监狱、法治讲座进机关、公务运行重规范、开门纳谏查题目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施活动,丰富活跃了机关作风整顿建设内容和形式,突出了作风整顿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廉洁意识、法制意识、进取意识、自律意识和依法执政、科学执政、为民执政、廉洁执政能力,进步了人事编制工作的治理服务水平和社会公信力,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五、加强*集中制,切实增进班子团结
局党委始终坚持把“团结、务实、创新、廉洁”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总要求,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班子成员成为交通事业的“领跑人”,班子多年被市机关工委评为基层党建达标或达标先进单位。
(一)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思想理论建设,着力提高班子成员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在理论学习中,一是认真抓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通过第一阶段学习调研,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集到科学实现工作目标任务上来。二是扎实有效地开展“科学发展、加速崛起”主题教育活动,把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开展“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三是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学习中落实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定了全年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采取读书、研讨等形式,做到每周集中学习一次。
(二)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局班子努力保持和发扬建设交通团结拼搏、能打硬仗的良好作风,加强自身建设,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团结务实、廉洁自律的标准要求自己。首先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委集体领导,把团结视为党委集体的生命和战斗力的源泉,要求班子成员要强化大局意识,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信任,齐心协力建设好、营造好、维护好班子形象。在人事安排、资金调拔等重大事项上,都坚持做到集体研究,保证了各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其次是不断增强奉献精神。局领导班子经常放弃双休日、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或深入公路建设现场,或深入运输市场调研,或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在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上,我们着力抓好学习教育,坚持教育在前、防犯在先。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制定下发了《交通局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惩治反腐败体系—2012年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年廉政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着重解决党员干部学法知法,提高执法守法的自觉性。同时,开展了典型案例为重点的警示教育,通过深入剖析案例,使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增强防微杜渐、拒腐防变的能力。由于我局注重从思想上加强学习教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源头预防制度体系,面对我市近两亿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规定,不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介绍任何施工队伍,分包任何工程项目,捞取任何个人好处,做到了工程竣工,不倒一个干部;在线路审批和规费征收中,严格秉公办事、依法处理、不循私情。
二、打赢两场硬仗,交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二、本年度个人思想品德状况:
三、本年度所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与效果:
四、廉政建设及责任制方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培养适应旅游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旅游教育的内在要求。旅游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行业,学界普遍认为,除了博士学位教育以外,高职高专、本科乃至硕士层面的旅游教育都应重视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1]。旅游教育的这一特殊性,要求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旅游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然而,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旅游院校的多数教师是从其他专业“半路出家”,接近四分之三的教师无行业实践经验[2],“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成为制约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是提升旅游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建设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包括从企事业单位引进、聘用兼职教师、选派教师到企事业锻炼、学校进修和参加培训[3-6]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些研究结论只解决了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问题,而对保障这些措施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的研究,除个别学者论及到了资格认证制度[7]、培训制度[8]外,还鲜见系统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拟在现有“对策型”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从制度安排上保障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实现进行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建设一支稳定的、优秀的“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师队伍提供参考。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制度缺陷
1.“双师型”教师认证制度不完善
自王义澄先生于1990年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以来[9],学界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标准可谓众说纷纭,有“双证说”、“双职称说”、“双素质说”、“双能说”、“双融合说”、“双来源说”和“特定说”等多种观点[10]。而在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的“双师型”教师占绝对比例,他们虽为考证接受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但由于各种原因,取得证书后真正在行业中兼职的并不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与旅游专业对“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存在距离,导致在教学中“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依然严重,很难从根本上改善专业教学水平。因此,制定和完善针对旅游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尤为迫切和必要。
2.“双师型”教师引进制度不配套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指出:“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但这一意见在高职院校并未得到有效执行,综观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来源,出自企事业者并不多。究其原因,缺乏针对“双师型”教师引进的配套制度是重要因素。中国酒店业门户网站迈点网的《2010年中国酒店业薪酬报告》显示,中国星级酒店总经理、总监、前厅部经理、客房部经理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分别仅占37.89%、31.63%、28.22%、18.51%,这其中具备硕士学历者就更少了。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制定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引进制度,对应聘者的学历统一要求为“硕士及以上”,这无疑阻碍了多数学历低但行业经验丰富的酒店管理人员进入到旅游专业教师队伍。
3.兼职教师聘任制度的缺失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教师偏多,实践指导教师不足,难以满足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为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指出,高职院校应努力“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主要应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对兼职教师的任职条件、教学水平没有任前考核,仅凭应聘者的行业名气大小来选择;对兼职教师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等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兼职教师一年作一两次讲座就算完成任务,甚至“挂名兼职”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此外,以聘任理论课教师为主,忽视实训课教师聘任的现象亦十分突出。总之,对于旅游专业来说,由于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的缺失,还没有很好地通过兼职教师的聘任,实现改善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目标。
4.教师行业实践激励机制的不足
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式中,选派教师到行业中实践是有效途径之一。旅游专业的应用性特征,决定了教师行业实践经验的积累,无论对于理论教学水平还是实践教学水平,都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相反,在旅游专业教学中,高学历可能代表较高的理论知识,但如果没有实践经验,教学中是很难做到案例信手拈来、技能娴熟的,其教学水平并不一定高。综观国内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专家和优秀教师,几乎都有几年乃至十几年的行业从业经验。但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十分重视教师学历的提升,对鼓励教师读硕、读博制定了详细的激励政策,给予相应的住房、科研经费补助,而对鼓励教师行业实践重视不够、激励不足,使得很多教师缺乏到行业中实践的动力,而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历提升上。
5.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滞后
高职乃至本科旅游专业教育的应用性特点,决定其不同于普通本专科专业教育,有着特殊的教师能力要求。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认识到了“双师型”教师对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但在职称评审时,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依然明显。在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中,看重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的数量与级别,而对教学水平的评价几乎就是流于形式,只要有项目、论文,鲜有因为教学质量差而未评上职称的。有些旅游专业教师行业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但在学术研究上投入的精力不多,发表的论文数量或级别不够,最终没能评上相应职称。试问在这样的职称评审制度下,又有多少教师愿意花时间去行业中实践锻炼、去钻研专业技能、去提高教学水平?
三、完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的建议
1.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应强调行业实践的真实经验与能力,而不能仅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因为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对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将行业工作时间要求与资格证书结合起来评定,如取得导游资格证的教师,必须从事实际导游工作一年以上方可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而对仅取得资格证书但无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不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支“双能”型的“双师”教师队伍,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旅游专业的教学水平。
2.完善“双师型”教师聘用制度
高职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这取决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因而教师的教学应“接地气”,应有针对性、适用性。而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和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仅有高学历是远远不够的,旅游专业尤为如此。因此,对高职乃至本科旅游专业教师的引进,应改变目前“唯学历是举”的人才引进政策,优先考虑应聘者的行业经历及从业经验,适当放宽学历限制,这应是旅游专业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的方向。同时,对兼职教师的聘任,应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完善聘任与管理制度,确保建设一支优秀的兼职教师队伍。
3.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制度
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要建立面向不同产业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规定教师到培训基地进行定期培训的实践制度,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10]。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选派教师脱产、半脱产去企业挂职、顶岗锻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或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技能与实践经验为教学服务,已是高职院校的共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学校激励机制的缺乏,尤其在职称评审制度方面重科研、轻教学和实践的倾向严重,教师到行业实践的动力不足。为此,应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建立相应机构,明确评审标准,制定独立的考核办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具有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申报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
参考文献:
[1] 肖洪根.“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前景展望专题讨论”概要[J].旅游学刊,2009,24(7):96.
[2] 周钧.我国旅游本科院校师资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7.
[3] 林伯明.旅游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5):81-85.
[4] 冯茂娥.旅游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55-156.
[5] 朱桂香.旅游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培养途径[J].云南电大学报,2004,6(1):32-34.
[6] 周江林.旅游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51-52.
[7] 刘韵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定[J].教育与职业,2011,(14):56-57.
一、来访者的一般情况
(一)人口学资料
小周,男,19岁,某大专院校二年级学生,家中排行老大,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均农民,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小周要于2015年9月份参加全国医师助理考试,本来还有充足的复习时间,但是一听考试就紧张,非常担心考不过。最近几周,情绪十分低落,睡眠质量不佳,半夜梦到考试甚至会惊醒,总想考不过怎么办,学习效率有所下降,焦虑,时不时会胡思乱想。很担心自己是不是有严重的病,并为此困扰,因而前来求助。小周非常希望能早日消除这些现象,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顺利通过考试。
二、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者衣着整洁,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正确的认识,逻辑思维正常,很健谈。刚来的时候表现得很焦虑,拘谨,双手不停地弄衣角,语速较急促,情绪有点紧张。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渐渐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医师助理考试”时,情绪明显紧张,焦虑不安,双手来回搓,主动求治。
三、求助者心理评估报告
1.求助者目前的状态
(1)生理:失眠、头晕。(2)情绪症状:忧虑、焦躁、情绪低落。(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下降。
2.心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1)生物原因:青年初期。
(2)社会原因:①父母对其高考期望值高,相互沟通交流不够,得不到及时帮助支持。②学校对学生考试态度的心理辅导不及时、不到位。同学之间相互比较复习进度、做题和作息时间,求助者自认为有很多跟不上同学,自信心受挫,缺乏社会支持。
(3)心理原因:①存在认知错误:不合理信念如“他们都很努力,看的书一定比我多,成绩一定比我好”,“如果这次考不过,就完蛋了”,“对不起父母”。②情绪方面:对产生的负性情绪不能自行解决。行为模式上,忽略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心想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而放弃一些应有的娱乐活动,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势必造成身体不适和不良情绪。④个性特征:内向、孤僻、敏感、争强好胜。遇到刺激会情绪反应强烈。同时,态度温和,善从人意,敏感,顾虑他人看法,不愿意向朋友和家人倾诉,压抑情绪,反而使其泛化。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依据:(1)由于将到来的考试现实刺激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体验到痛苦情绪,出现失眠、乏力等症状。(2)不良情绪体验时间为2个月以下。(3)不良情绪对学习生活有影响(4)心理问题是怕考试,对人生前途担忧。
结论:一般心理问题。
2.鉴别诊断
(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经医院检查,未发现躯体疾病。
(2)与重性精神病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过程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和主动求医的行为。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等重性精神病症状,因此可排除重性精神病。
(3)与神经症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相鉴别:所受的刺激都为现实刺激,内心冲突属于常型。没有明显的躯体形式或躯体障碍症状,虽然担忧、焦虑情绪较重,但无植物神经症状,且病程短暂,社会功能损害较轻。用许又新先生的评分标准评分,评分低于4分,因此可排除神经症和可疑神经症。
五、咨询实施方案
1.咨询目标
(1)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基础上,用情绪ABC理论重塑求助者的信心,使对未来产生希望。
(2)采用行为主义疗法中的模仿法和角色扮演帮助求助者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接受现实,改善心情,学习放松技术,改善紧张焦虑状态。
(3)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在改变认知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完善个性,使其以后能自己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所依据的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治疗。
六、咨询过程
整个咨询过程分为4个阶段,6次谈话。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了解求助者成长过程,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
(2)SDS:38分,中重度抑郁;SAS:54分,中重度焦虑。
(3)共同确定咨询目标。
(4)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反馈测验结果,结合问题做出初步分析,让求助者了解问题的成因。
(6)作业:①去医院检查核实身体状况;②进行放松训练练习。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
(1)巩固咨询关系,采用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识别自身存在不合理的认知和观念。
(2)重新看待考试压力和失眠这件事情。
(3)反馈咨询作业:放松训练效果很好,自我观察和分析,找出了平日里负向消极的自我认知观念,明白了现实生活事件使他产生了心理冲突,导致了不良情绪和行为。
(4)继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帮助求助者认识核心错误观念。
第三阶段:否定碰撞阶段
(1) 反馈作业。
(2)肯定其学习能力。
(3)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
第四阶段:平衡调整阶段:
(1)小结这一段咨询过程,再次肯定其变化。
(2)共同商谈考前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和生活安排及自我调节的方法。
(3)基本结束咨询,建议其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提高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七、效果评估
1.自我评估
基本实现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焦虑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身体不适的现象得到了缓解,担心自己得病的疑虑消失。消极情绪消除,人际交往正常,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社会适应性评估
能主动与同学交往,有情绪不是憋着而是跟父母和同学分享,已经没有把结果看得那么重了。
3.同学的评价
与同学相处融洽,不整天唉声叹气了,有时还能跟大家说笑。
4.心理测验评估
SAS:22分,SDS:18分。
5.咨询师的评估
咨询的具体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焦虑情绪有所缓解,由此而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情况得到改善,原来的不适当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八、总结与体会
本案例求助者由于面对考试而产生的考试焦虑。求助者因不合理的观念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经过六次咨询,咨询师运用认知疗法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巧,帮助求助者找出了导致怀疑自己有病产生焦虑的心理原因,让其认识到了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并引导其对不合理的理念进行辩论与思考,重建新的理性观念。基本消除求助者对考试的焦虑情绪,取得良好的疗效。
通过这个案例,我体会到: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如何透过表面现象认清问题的本质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很重要,在运用认知疗法时,如何帮助并引导求助者找到自己不合理信念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一、引言
随着房屋的不断建设,越来越有必要多进行室内空气检测,以确定室内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治理。但国内空气质量检测服务相关产业还并不成熟甚至空白,仅销售昂贵的仪器,造成绝大多数家庭因无法承担且长久来看意义并不是特别大而只是尽可能的多通风,仅以自己感官上的是否可以入住为主,这样往往并不科学有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室内的空气质量分析与调查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秋季室内寒冷,冬季空气较为干燥等问题一直对人们造成困扰,而分析后的空气如何有效改善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绿植对教室空气质量分析
1.调查问卷分析(共得数据48份)
图一 第一天空气清新度
图二 第二天空气清新度
图一为第一天在教室没有绿植的情况下对约48人在课堂上的{查与分析结果。2人觉得空气质量很清新,1人觉得空气清新,33人感觉空气质量一般,10人觉得空气很闷,2人觉得空气闷。总体上给人空气质量偏差的感觉。当所有的人离开,关闭所有门窗,放20绿萝,等了一天,又对第一次调查后的人数再次进行调查问卷以检测摆放绿植一天后给人的直观感受的差异对比。在同一间教室的约47人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如图二所示。其中16人感觉空气质量清新,29人感觉空气质量一般,2人感觉空气闷。通过比较植物的问卷显示分析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觉得清新的空气的人数上升,觉得空气闷的感觉的数量是0,空气感到闷的人数也减少了很多。
三、改进方向
这些植物都是绿色的,如果可以用各种颜色的植物也可以给心情带来积极的影响。植物有丰富的颜色、叶色、果色和颜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分支,美化和丰富了城市景观。可以不同季节性的植物颜色的外观与季节的显示让人们感受到流动的旋律的色彩,感受生活的节奏,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效应,引起了联想的各种各样。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设计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早在公元前发现对人类健康的颜色效果,医学的古希腊的父亲,希波克拉提斯曾说:“色彩是人类的身体和心灵之间的桥梁”。在中国医学界早已在临床治疗和康复护理的色彩理论的应用,提出了“色彩疗法”,即通过看颜色病人眼观,产生刺激,促进疾病和心理康复,起到治疗的作用,与五种彩叶植物可以减轻视觉疲劳的人。
四、总结
放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杜鹃花,在室内(本实验中使用的绿萝)增加甲醛的吸收和增加小植物和其他的大植物,可以增加室内湿度,改善室内环境,因为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除了少数用来维持生命,其余部分将被释放到空气中。因此,买一些绿色植物和花放在冬天的房间,放一些植物在教室,有助于改善空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绪和改善视觉疲劳,同时改善空气环境,使课堂更加人性化,也能达到增加空气湿度的目的。但要注意的是,房间不应该放太多的绿植,因为绿植会呼吸,会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当天气寒冷时,许多人选择关闭窗户,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花卉放置过多会增加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06-02
探讨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态度的知晓率对于我市更年期的妇女所造成的影响。使用健康的教育方法更有效的增加了公共卫生资源中所获得的效益,主要方针就是以落实和防御为主[1]。我院针对我市在不同经济水平上的企事业单位所有的妇女员工进行了培训,并且对更年期妇女健康知识的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后的实际情况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受到了更好的效果。现就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市举行的更年期保健的相关知识讲座,通过从发放讲座前后更年期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200份中搜集了131份有效问卷,其中收集了60份健康讲座前的有效问卷和71份健康讲座后的有效问卷。调查样本主要来自对沙井街道沙四社区的调查。通过对这131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年龄在39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5岁;分析职业情况得出:从事轻微体力的劳动30人,占总人数的22.9%,一般的体力劳动的10人,占总人数的7.6%,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18人,13.7%,脑力劳动的56人,42.9%,其他的劳动为17人,12.9%。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硕士以及硕士学历以上的10人,占总人数的7.6%,本科学历25人,占总人数的19.1%,大专学历的35人,占总人数的26.7%,高中学历的42人,占总人数的32.1%,初中学历的9人,占总人数的6.9%,小学以及小学以下的学历的10人,占总人数的7.6%。
1.2 方法
在我市所举办的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的讲座上,对更年期妇女群体的健康教育在讲座前后的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对这131份问查调卷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通过对这131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析,讲座后对更年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比讲座前有很到的提高,尤其是营养保健知识、一般症状保健知识及心理保健知识有了显著地提高。具体见表1.
3 讨论
对更年期妇女进行讲座的目的进行改变自身的不健康的行为,帮助妇女建立健康的观念,进而建立健康的行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应该对健康知识进行了解。通过本文对131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进行讲座后,妇女对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了一个很大程度的提高[2]。通过对表1的分析,我们充分的了解到,更年期妇女在女性健康知识需求方面的重点,进而了解女性健康知识,提高女性生活的质量,这是我们进行健康讲座的最终的目的。通过对表2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讲座前后妇女对其健康行为帮助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提高。这说明女性在对更年期保健知识的重视,重视自身生理上的健康状况和心理上的健康状况,进而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3]。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更年期妇女在关注自身健康程度在讲座前后有了明显的差异[4]。如果每一个妇女在听讲座后都能更加的关注自身的健康,那么就能提高我国整体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上的技巧对于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由于现代人们都普遍的重视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的授课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的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5]。不仅要求授课老师的知识面要广,还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娴熟的授课技能。因此,授课教师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才能进一步的提高更年期妇女对于健康教育的知晓率[6]。另外,由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而我国的对于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又起步的比较晚。
因此,对于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的普及和加强,从而以提高我国更年期妇女的整体的生活质量。我们根据我国更年期妇女的实际情况,实行综合性的群体健康教育方式[7]。并且通过有针对性个体健康咨询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更年期妇女健康知识的普及,从而达到效果更好、普及面更广、更省时的群体女性健康教育,进而以提高我国更年期妇女的整体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本淳.健康教育概论(二)[J].中国健康教,2003,03(12):12-13
[2] 马红宝.社区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7,12(09):120-121.
[3] 邵孝忠.开拓妇幼保健市场[J].中国妇幼保健, 2000, 15(12):752.
[4] 黄敬亨.中国健康教育学[M].第二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一、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的盲目选择及不满意
我国初高中的教育模式偏重对知识点的掌握、记忆和反复练习,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相关的课程为了能在高考时考取一个更好的分数,基本上没有受过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很多同学选择高职的原因是高考失利,失利后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时多听从亲朋好友的意见,缺乏全方位的考虑,考虑的内容很少涉及到自己的兴趣、能力、身体状态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因而对专业的满意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进入大学以后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未能做出一个合理的和科学的规划,缺乏主动性。
(二)学生自我认片面性
随着4G网络的普及、对旅游管理专业无兴趣和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时,就会陷入无聊和玩手机看视频的过程中。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样本中的学生对自我认知方面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过分的肯定自己,只看到优势忽视了劣势;一种是过分的否定,只看到了不足,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陷入自卑的境地。另外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还是像高中时一样等待着老师督促,自觉性不够。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不全面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样本对于毕业后是先就业择业顺序问题比较模糊,对自己的未来就业顺序没有一个规划。并且对于如何找到工作的希望是寄托在亲朋好友帮忙推荐上,没有想过可能会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局面。同时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没有目标,但对职业期望是高收入和高职位的占大部分,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了工作愉快。从调查样本可以发现学生对职业生涯没有统一的规划,有也可能是单一的计划。如果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长远的、动态性的认识,并且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掌握好行业的动态,制定的规划会缺乏主动性和及时性,影响实效性。
(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不规范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调查样本中课时数仅占总学期的课时比例为2%左右,开设的课时数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但授课的教师是专职教师的比例只有23%,其它的课程多由辅导员兼任,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技能性和专业性,并且授课内容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授课标准考核标准。另外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参与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或者是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较少有求职的经历,所以对求职过程中艰辛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不了解就业形势的严峻。
二、职业生涯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家庭和学校整合协调
家庭和学校应该在学生就读初高中的时候就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少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从小就养成主动思考自己生活、学习的习惯。并且在高中时段就进行少量的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早些接触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并对此有所了解。在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家庭给予一定的参考意见,参考的内容涉及学生的个人兴趣、能力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最终选择哪个专业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只有真正的喜欢这个专业了,才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规划,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有一个目标。避免了学生就业后因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因素不符而不停的换工作。频繁的换工作不仅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利,也对社会上人才的培养不利。大学生在思想上对家庭的依赖性仍然很强,所以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在职业生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学校要与家庭协调好,相互协作,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自我认知全面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自我认知内容一般包括个人兴趣、优缺点和自学能力,缺乏全面性。自我认知的内容中应该涉及到情商、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借助科学仪器设备和聘请专业的人士进行必要的、全方位的指导。再通过周围朋友、同学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个人兴趣、爱好、身体状况、专业技能、自学能力和实操能力等自身的状况。结合这些因素,预测未来的职业方向,根据自学能力,制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
(三)构建职业生涯实践平台
学生对未来职业状态是什么样的,怎么样做是一个模糊的或者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所以各高职院校应该为在校的学生构建一个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参加社会兼职工作,开展职业实践活动。这里的兼职和实践活动不是指做普通的兼职、做家教、做话务员等。而是让学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是的时间出去跟团或到旅行社做计调等,让学生提前明白自己未来将要从事什么事的工作。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加强自我认知。密切的了解行业动态,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效性和主动性。
听从上级单位领导,贯彻学习《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开展“三个一”腐败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现结合自身实际,总结以下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普通窗口人员,我要做到不在业务受理环节滥用职权伪造材料、虚假登记、故意错误登记、恶意违规登记;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据登记管理条例进行登记,维护业主合法权利。
时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及职业操守。不利用工作便利违规获取和泄露登记信息,不利用不动产登记资料进行不正当活动,不与不法中介公司、小贷公司内外勾结,不进行权钱交易,不办“人情证”。不违反营商环境条例,随意增加登记要件,给不动产权利人增加负担。
落实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使申请人少跑路。遵守政务服务窗口规定,强化服务意识,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推绕拖”,态度端正,不会因为受人请托,放松办事尺度。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将为人民群众办好一件事放在心里。对于申请人提出的合理申请予以接受及处理,非标准化的申请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后予以协商解决。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