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教学工作意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县教育局“12345”工作计划,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学业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和兴趣特长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我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控辍保学:合格率100%,巩固率99%及以上。
2、教学质量:语文、数学、综合(科学、英语)等学科教学质量达到学科课程标准相应要求。
3、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努力促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特长。
4、均衡发展:努力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树立质量意识
学校要认真分析和总结毕业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明确本校毕业年级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所处的位置,分析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抓好、抓实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要采取建立健全毕业年级激励机制等有效措施,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毕业年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办学行为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禁任意缩减课程和课时。严禁分快慢班和重点班,严禁有偿补课。合理布置作业,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过早结束新课时间(不早于5月下旬结束新课)。
(三)狠抓教学常规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扎扎实实开展好教学“六认真”督查指导工作。2015届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检测科目、范围及分值如下:语文100分,范围为1—6年级现行教材内容,以六年级为主;数学100分,范围为1-6年级现行教材内容,以六年级为主;英语50分,范围为3-6年级现行教材内容,以五、六年级为主;科学50分,范围为3-6年级现行教材内容,以六年级为主。学校要据此适时把握好教学进度,加大教学常规检查考核力度。学科教师要把准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练结合,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向课堂要质量。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抓好计划制定与落实。一是学校毕业年级工作计划。二是新课教学计划。三是复习教学计划。四是学困生转化计划。
3、开好“三会”,营造氛围。
(1)教师会。定期召开毕业年级教师会,及时通报毕业年级工作的教育教学信息,听取情况反映和改进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
(2)学生会。定期召开毕业年级学生会,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现状,及早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要在学生中树立正面典型,表扬先进,激励后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家长会。定期召开毕业年级学生家长会,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实现家校协作,共同管理,为孩子创造理想的成长环境,以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活泼、快乐成长。
4、上好新课和复习课。充分认识复习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制定复习计划,上好复习课。要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教学,努力克服复习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改进教学方法和复习方法,坚决禁止“题海战术”,优化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抓好单元目标过关和复习阶段的综合检测,并做好阶段性分析总结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应对策略,提高教学质量。要针对所有检测和考核科目,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疏理、归纳和总结,使之内化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形成相应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各类课型特点,处理好讲、练、改、评、补等教学环节。
5、加强对村小教学点的管理和指导,缩小教学点与中心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差距;加大对薄弱学科的建设力度,积极寻求改进措施,努力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
6、加强行为习惯培养,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7、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要通过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强化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最大限度降低近视率,提高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适时发现和培养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
(四)强化组织保障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自学考试工作网络
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快高等专门人才培养步伐,缓解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在培养我街道各类经济建设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自学考试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部门的协调、配合和支持。
为了加强对我街道自学考试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委、办事处决定对我街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和充实,由分管教育的主任任组长,教育办负责人、成校校长任副组长,下设街道自考工作站,由成校校长兼站长。为了使我街道的自学考试工作更深入基层、深入到千家万户,现要求各行政村、(社区)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负责教育工作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有副组长具体抓自学考试工作。同时建立自学考试联络站,副组长兼任联络站站长,各村民小组组长或志愿者任联络员;各企事业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要成立自学考试联络站,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企业建议成立由人事干部任站长、车间主任或志愿者任联络员的自学考试联络站,没有条件的单位也要确立至少一名联络员。
二、落实自考政策,营造发展自学考试的良好氛围
省、市、县都发文明确规定,自学考试毕业生在就业、工资、户籍管理上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待遇。各单位、部门要落实好自考毕业生的使用和工资待遇:在职的自考毕业生由所在单位本着用其所学、发展所长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岗位,工资待遇不低于普通高等同类毕业生;非在职自考毕业生被录用后,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从获得毕业证书之日起按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
自考毕业生在符合有关条件下,可在全街道范围内自主择业,户口随迁。
各村、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会议、黑板报、村级简报等各种载体,积极宣传自学考试,形成全街道上下关心、支持、参与自学考试的良好氛围,为自学考试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明确目标,采用有效措施,加快自考工作步伐
1、明确工作目标,加大自考宣传力度。前段时期我街道自考生生源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尤其是农村居民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相对较少。除了继续抓好机关、事业单位等重点单位的报名工作外,还要把自考工作向各行政村、企业和新居民集聚区拓展,各村、企业要把自考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在抓好本地青年参加自考工作的基础上,要把自考工作向“新居民”领域拓展,要求街道经济建设服务中心、新管办把做好自考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大力开展自考政策的宣传,并利用各村、企事业单位自考联络站或联络员广泛开展自考宣传,吸收更多的青年加入到自考行列中来。
2、落实自考经费,加强自考工作站建设。根据省教委、省考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自考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从今年起街道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用于自考工作站建设。自考工作站要积极拓展功能,建设好自考生学习活动室,加强助学辅导,努力提高参考率、合格率,为农村考生参加自学考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使自考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力推进学前教育保教水平再上新台阶。深入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创新管理模式,强化项目管理”为举措,规范办园行为,深化课程建设,推进内涵发展。以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为重点,加快实施均衡布点规划建设,继续扩大优质资源,实现我区学前教育规范、优质、均衡、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巩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实现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99.8%以上,实现每1-1.5万人口1所幼儿园,在薄弱地区争取新(改)建公办幼儿园2所,争取小区配套幼儿园3—5所,公办幼儿园比例力争达到50%。继续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创建省、市优质园3—5所,省优质园率争取达到80%以上。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全员培训工程,培训率100%。推动新招聘幼儿园公办教师12名,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96%以上,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30%,专任教师持证率争取达100%。制定2016-2020年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创建市级以上课程游戏化项目基地1个。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推进两项重点工程
1、强力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一是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2015年是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要全面落实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加快新、改建普惠性幼儿园,提前做好筹划,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妥善解决单独二孩带来的入园高峰问题。二是调整布局结构。以扩大资源总量、调整布局结构、健全体制机制、提升质量为重点,编制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推进全区学前教育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2、全力加快学前教育提优工程。科学制定优质幼儿园创建计划,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继续加大对幼儿教育投入,倾力改善办园条件,积极鼓励支持各类幼儿园参与创建,加大奖补力度等措施,激发幼儿园创建积极性。采取强弱结合帮扶、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办学水平。今年将力争创建省、市优质幼儿园7所,完成省示范幼儿园全面复评工作。省优质资源占比力争达到80%,省、市优质幼儿园占比达90%以上。
(二)重点抓好三项管理
1、加强队伍管理。一是增强力量,根据市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今年计划新招聘公办幼儿教师12名,为学前教育增添新的力量。二是加大培训,广泛开展多元化培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水平,加强名特优教师及园长的培养力度。三是开展对幼儿园的免费送培,提升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办园质量;四是开展“课程游戏化”游戏观摩活动,不断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2、加强质量管理。一是借助项目建设,提高课程品质。继续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全面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内涵建设,将游戏精神、游戏理念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适宜性选择、课程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立场的转变和方式的变革,要确保幼儿每日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不低于三小时,不断改善幼儿园游戏环境,提升幼儿园游戏化水平。积极申报省第二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2015年力争创建市级及以上幼儿园课程建设项目至少1个。迎接省市对第一批项目建设情况的视导,争取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园行活动中出新意、出亮点。二是依托高校,提升科研品质。促成省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单位与师范大学或幼高师学前教育系牵手,深入项目研究,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我区学前教育质量。
3、加强规范办园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准入年检制度。完成幼儿园换证工作。二是坚持公民办并举。对民办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研究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的具体措施,推动各类幼儿园均衡发展。三是加强常规管理。对违规收费、小学化倾向等违规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化,尤其是加强幼儿园安全卫生、园务管理的检查指导。幼儿园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园长负责制,分工明确,加大幼儿园常规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不断提升各园的保教质量。四是注重信息建设。进一步规范省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省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信息系统的管理,及时更新各类学前教育信息,发挥区学前教育版块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幼儿园网站的互动交流、宣传功能,加强对社会的正面引导。
(三)深入开展四项活动
1、免费送培活动。根据市里统一部署,积极联系、组织专家到我区开展免费送培进民办幼儿园的活动,围绕幼儿园管理及课程游戏化建设专题对民办幼儿园园长及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县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课改工作的实际,促进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快速、均衡、优质发展,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教学改革实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力求在课堂教学上求突破,并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改革。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经验,形成各校的特色与模式,进而形成我县特色的教学改革经验,促进我县中小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教改实验
小学继续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从教育思想、教室环境布置、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20*年寒假开学后全县20%的班级要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初中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促进学生自学、合作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2、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注重接受式学习和体验(探究)式学习的有机结合,从学科框架体系的纵向衔接以及学科间的横向衔接两个角度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并有效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
(2)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将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积极创设促进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渡的衔接性、教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及信息技术使用的恰当性和实效性。
(3)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把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与分析作为当前改进作业环节的两个重要抓手。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可逐步实行分层选择性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作业与教师指导作业、团队合作作业相结合。
(4)重视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教师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可采用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激励。学校要鼓励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施作业面批,并在作业面批的过程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和个别学习辅导。
(5)改革评价方法。要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和矫正功能,强化过程性评价,做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同时适当兼顾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测验考试要按照课程标准严格把握试题要求,提高命题质量,并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使成长档案体现基本达标要求与个性发展要求的结合。
3、形成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
各学校要认真研究和学习课程和教学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改革实践;要引导教师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学校改革经验的同时,鼓励自主探索和创新,坚持边实验、边改进、边创新的原则,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并把本单位的教学模式在20*年年底前上报教育局。
1、正向激励原则。坚持绩效挂钩、优劳优酬、奖勤奖优的激励导向,收入分配向一线骨干教师、名优教师、贡献大的教师倾斜,切实把全街道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到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争先创优上来。
2、公开公平原则。坚持公开公平、规范操作,考核细则、考评过程、考评结果、奖金发放等向全街道教师公开,主动接受民主监督。
3、严格程序原则。按照自评、考核、审核、公示、发放的程序进行,层层把关,考核发放。每一学年7月15日由各校上报自评考核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报管理小组办公室考核,经管理小组审核同意,经公示无异议后发放。
二、奖励对象
柯岩街道下属各级各类学校全体教师,其中中小学教师学年度任教学科教学质量在本校同年段同学科中处于平均水平以下者,原则上不得享受本学年度教育教学成果奖。
三、考核时间
柯岩街道教育教学成果奖以学年度为单位考核,起讫时间为当年8月至次年7月,每年教师节发放。
四、组织管理
设立柯岩街道教育教学成果奖管理小组,街道办事处主任钱鸿任组长。管理小组负责资金的筹措、管理、考核、审定、发放等工作。管理小组下设办公室,董建康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成果奖的考核工作。
五、奖励项目及标准
柯岩街道教育教学成果奖设名优教师奖、集体荣誉奖、学科质量奖、学生辅导奖、教育科研奖五大类。
(一)名优教师奖
街道教育系统定期在教师节前后开展“十大杰出教师”、“十大优秀班主任”、“十大师德标兵”等“三十佳”教师评选活动,评选表彰全街道各级学校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并分别奖励1000元。
(二)集体荣誉奖
学校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创建及评优活动,获得县级及以上各类先进集体或荣誉称号(不含学生竞赛类荣誉),或学校经验在县级及以上推广(典型介绍)的,根据承担任务大小及贡献度,按下表奖励主要人员:
(三)学科质量奖(具体考核细则由中、小学制订)
1、初中:初三年级总体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列,重点高中升学率位居全县前五位,分别奖140000元、120000元、100000元、90000元、80000元;虽未达到全县前五名,但超过全县平均重高升学率的奖50000元。如果与起始年级相比成绩有较大进步,总分、三率(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中每升一个等级加奖10000元。
其他年级参加全县期末学科质量统一抽测,学年度(两个学期)学校综合成绩均达AAA级,分别奖2000元/班级。
2、小学:参加柯岩街道期末学科质量统一抽测,学年度(两个学期)学校抽测成绩之和为前三位的,中心小学、阮社小学、州山小学分别奖30000元、20000元、10000元;澄海小学、新胜小学、竹林小学分别奖5000元、4000元、3000元。
(四)学科辅导奖。教师在辅导学生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科学、英语、语文、社会学科现场竞赛按100%计,非现场竞赛按50%计;信息、音乐、美术、体育、机器人、航模等现场竞赛按80%计,非现场竞赛按40%计。
团体获全县第一名加奖2000元,第二名1500元,第三名1000元,以此类推。
以上奖项同一学科(同类项目)一学年最高奖励限额(包括单项奖和团体奖之和)为10000元,按学年度考核,靠高计。
2、艺体竞赛辅导奖。教师在辅导学生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艺术、体育等比赛中获奖,按学年度考核,靠高计。
(1)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中,获团体总分前五名的分别奖10000元、8000元、7000元、6000元、5000元。
(2)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县中小学生文艺会演及器乐邀请赛中,获团体一、二等奖分别奖4000元、3000元、2000元,获市级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奖6000元、3000元、1000元,省级分别奖8000元、6000元、4000元。
(3)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县中小学生篮球、足球比赛中,获前五名的分别奖5000元、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视参赛队伍数适当按比例计奖),市级加倍,以此类推。
(4)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乒乓球、棋类、武术(视参赛队伍数适当按比例计奖)等比赛中,获团体总分前五名的分别奖3000元、2000元、1500元、1000元、800元,市级加倍。
以上奖项同一学科(同类项目)一学年最高奖励限额(包括单项奖和团体奖之和)为10000元,按学年度考核,靠高计。
(五)教育科研奖
1、课题研究奖。学校在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立项的各类课题评选中获奖,按下表奖励课题组,按学年度考核,靠高计。
2、专业发展奖。教师在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业务类评比中获奖,包括教学基本功比武、新生代课堂比武、优质课、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评比等(教学论文、教师个人素质比赛不在此列),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奖10000元。(不重复计奖,靠高计)。
3、成教培训奖。农民培训或企业职工培训、社区教育获省、市、县级表彰奖励的,分别给予学校5000元、3000元、2000元奖励;完成指标居全县成教前五位的给予学校3000元奖励。
六、按照县教体局有关规定的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已进行奖励的,不再重复奖励,但奖金额度低于本条例兑现额度的,可以补足到本条例规定的奖金额度。奖金考核到人,按校发放。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相关学校(个人)本学年度奖励:①学校有违法、违纪现象或师德师风问题,并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②学校因管理不当对全街道教育工作产生一定影响的;③学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并被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④在教育教学成果奖考核中弄虚作假的;⑤其他有损柯岩街道教育工作形象的。
1.教学方式悄然改变。
一是游戏的大量运用,给课堂带来了巨大活力。主要体现在:(1)教学的某一环节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游戏;(2)把整堂课设置成一个游戏的情境;(3)三维目标得到较好的整合,整堂课情趣盎然、浑然一体。
二是教师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具体体现在凸显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上,教师有意识地从教学活动的主宰,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和促进者转变。
2.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一是授课教师更具亲和力。教师用语言、体态、表情、眼神、手势甚至包括人际距离等信息,在情感上与学生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构建起课堂良好的教学情绪场,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中。
二是教师的倾听意识明显加强。对话情境中教师的“话语霸权”的倾向得到很大改变,大多数老师都能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有了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自我表现的欲望也显得更加强烈。
三是师生合作意识更加鲜明。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深入学生中间、伏下身子和学生一起交流问题、摆弄学具。合作的情境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本身,而上升到了师生人格、精神的平等相待,是民主平等意识的陶冶。
3.教学评价趋向多元。
首先,学习评价目标和多元性有所体现,教师评价时能涉及认知的发展、学习活动的内容、语言形式、思维品质、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因子。其次,学习评价的形式也十分丰富,尤其是作为评价主要形式的语言评价,让人充分感受到课改给教师带来的教学心态上的变化。如:“你能说出和别人不同的看法,真了不起!”“别慌,老师相信你能说出来。”“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棒极了!老师为你骄傲。”……真情夸长处,委婉指不足,宽容、鼓励、期待已成了课堂评价的主旋律。
4.教学资源得到了拓展。
过去把教材作为课程的唯一资源,就教材教教材,而现在,教师树立了新的课程观,把自身、学生、文本、环境都看成是课程开发的资源,积极利用学校的条件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延伸教材的价值,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强调跨学科领域的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把教案看成是预设的,把过程看成是动态的。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允许学生对答案有不同的理解,尽可能的给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敢于向教材和教师挑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形成。
二、问题与不足
1.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够。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少部分教师根本不去深究教材,教育观念还没有根本地转变。拿着新教材用着旧方式,凭着陈旧的经验使用教材,很少体现出创新的意识。由于教师未能把教材与生活、社会、自然、活动相联系,缺乏对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结构的宏观把握,课堂教学显得死板僵化,有的仍是“满堂灌”的陈旧教法。
2.少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仍需提高。
课改要求教师要把课上活,但这样一来就会给课堂教学带来难度。近几年新招录的青年教师和大多数特岗支教生以及不少老教师面对新课改、新教材的专业水平不适应新的要求,功底较浅,不知如何应付课堂上“收不回来”的局面,造成课堂“失控”,影响教学效果。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又“收”得过了头,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情绪低沉,同样也影响教学效果。
3.盲目追求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
合作学习一哄而起,合作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调研的情况看,课堂教学多次出现合作的场面,不管问题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给没给合作的方法,就让学生去合作,这实质是浪费教学资源,消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学生不会得到真正的体验。同时,由于学生有了交流的环境,面面相视,免不了相互逗闹,他们的学习精力不能集中,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这样的合作教学,是没有什么实效的。
4.不能恰当地把握张扬个性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对学生的一些基本习惯上的问题置若罔闻。在一些课堂上,有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使整个课堂学习环境、氛围都很不理想,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5.不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我县从20__年实施远程教育工程以来,不少学校抢抓机遇购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充分利用设备及其资源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得到推广,但有的教师将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时尚仅从形式上追求,就适得其反了。如课件制做不精,课件内容对本节课起的作用并不大,课件出现的“火候”没掌握好等。另外,部分教师还不能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恰到好处地使用,甚至从没使用过多媒体设备,这应引起高度重视。
6.个别教师教法存在老一套的现象。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教师的课改意识不强,和传统教学没有明显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放不开,总觉得有些地方不讲不行,怕学生不理解;本来提出一个问题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可教师却把它割裂成几个简单的问题,一问一答,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一来,就大大地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另外,一些教师问题设计的随意性太强,缺少层次和梯度,有的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的问题不恰当、不精炼、不合时宜,让学生茫然无措。板书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跟着问题走。部分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致使课堂教学计划 性不强,拖堂现象较严重。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针对性。
三、对策与建议
1.对于教师本人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一定要加强对课程标准及相关解读的学习,调研中发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想,一些教师尚不能掌握,更难落实在教学行为之中,因此学习钻研《课程标准》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二是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熟悉与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尤其是少数青年教师要在实践中苦练基本功,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不断的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内化,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多举行一些观摩课,给老师提供互相学习与研讨的机会,加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达到优质课资源的共享。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大多数老师参加有关培训或相关教研活动,开阔视野,给大多数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以减少教师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加强备课。集体备课不要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挖掘教材内涵,把握课程标准,科学合理的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个人第二次备课时,要结合本班学情认真研读新课标,多积累本学科与生活相联系的知识来充实备课内容。
作者简介:穆丽婉(1969-),女,辽宁营口人,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学院,副教授。(辽宁大连116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2009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34-02
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也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然而,即使在世界顶级名校哈佛大学的教育中,也会有比尔・盖茨在大三时毅然弃学从商;刚刚辞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在里德学院学习了6个月后退学,乔布斯说:“从我退学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不用去上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而是开始旁听那些看起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从他们身上却体现了在高等教育中难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前几天看电视招聘类节目,一位应聘者是2008年毕业于北京某学院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她发现对所学专业一窍不通,致使两门课程挂科,经过几次补考,一直没有通过,毕业时她没有如愿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只拿到了一张结业证。离校后她又参加了2次补考,依然没有通过。在校期间,虽然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却在记者团中工作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毕业后找的工作和所学专业无关,而是与编辑有关的工作,她想应聘到大的企业做企业策划和编辑工作,在场的18家大型企业的达人普遍认为:仅凭一张结业证想进一些知名大企业根本不可能,因为毕业证是敲门砖。这仅是一个例子,代表的也许是个别现象,但她为错误地选择了专业所付出的代价也许比我们看到的大得多。
近几年来,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多数教师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与扩招后一些学生录取分数较低,基础较差有关。本人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曾在所授课的班级做过调查:3个班80多名学生中,报考时对所学专业了解并且也很感兴趣的学生不足20名,仅占约25%,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不令人担忧?
一、因材施教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1.经过笔者的调查和深入分析,厌学背后有着多方面、较复杂的原因
(1)高考报志愿时,部分学生带有功利性、盲目追随所谓热门、就业好的专业,其实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等到真正接触到专业课程时,才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才意识到自己犯了方向性错误,但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硬撑着往下学,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尽管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结果只想混个毕业证能就业就行。
(2)部分学生的家长社会关系广泛,已为孩子安排好工作,就差一张文凭了。而且以后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他们认为学什么都没用,缺少了学习的动力。
(3)部分学生没有考上感兴趣的专业,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他们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把学校该学的课程当成了副业,考试及格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
(4)少数学生经过十年寒窗,终于挤过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认为该歇歇了,因此将大学当成避风的港湾,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沉溺于网络或花前月下的同时,考试成绩一次次亮起红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上需要多元化的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材施教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1)学校方面。
1)高校可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进行调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学生在大一时不分专业,大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来选择专业,在大一的一年时间里,一是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感性认识,对专业情况可以用心地了解;二是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根据爱好选择专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这种模式在条件允许时应该被更多的高校借鉴和推广。
2)层次相近的文理高校及专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为选择专业时犯方向性错误的学生调换专业开辟绿色通道。以上文女学生为例:当她发现对所学理工专业根本没有兴趣,而对另一个文科专业感兴趣并很有天赋时,她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调换专业,学校可以根据她的申请对她文科相应专业进行考评,考评合格后,由学校负责她的专业调整甚至是层次相近的学校间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是力所不能及的,而对于学校,只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要去做,制定好相应的制度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这样的学生很少。而教育要实行因材施教,要人性化,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教育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2)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提高认识,与时俱进,要把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
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厌学的几个原因,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在满足多数学生正常要求的同时,对于厌学的几类学生进行不同的鼓励引导。
1)对于第一类学生,在当前不能调整专业的形势下,鼓励他们既来之则安之,在保证所学专业各科成绩合格的前提下,业余时间参加自考,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争取在毕业时拿到两个专业的文凭,将来可选择喜欢的专业就业,有少部分学生按照本人的建议如愿以偿。
2)对于第二类和第四类学生,他们的自制力较差,因此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交流,因为学生如果喜欢哪个老师,他们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因此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还要真心地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他们做朋友,逐渐改掉他们理所当然混日子的想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对于第三类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引导他们只有在感兴趣的领域才有可能出成绩,已有许多学生从中受益。例如:有一名学生经常缺课,后经多方了解,他对所学专业一点兴趣没有,不上课的时间他是在学习程序设计,毕业后想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工作。在与他认真沟通后,本人给予了他支持和信任,允许他在课程冲突时选择他喜欢的课程,课程结束考试中,他实现了对笔者的承诺――考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及格,并在不久后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每个受教育者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因而对他们进行个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个性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纠正不良个性,发扬优良个性,最终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是教育中常讲的因材施教原则。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而且始终受到普遍重视。我们要不失时机,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加勇气,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对市场经济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并最终形成信誉和声望而站稳市场。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迷茫时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把所有的学生打造成标准化的产品。
二、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自19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提出“高校应该是研究与教学的统一体”以来,高校开始承担起科学研究的职能。到20世纪末期,随着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减少及大学间竞争的加剧,研究在大学中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地位和重要性远远超过教学。[1]尤其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师的薪水、晋升和终身教职的确定最终是依据其科研成果而不是其教学绩效,大学制定的教师学术奖励体系中几乎看不到教学的影子。”
当今高校科研氛围愈来愈浓,许多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得有声有色,更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许多项目,体现了学校与高科技接轨以及产、学、研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使人才培养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提升与创新的结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学与科研协调得好无疑会相互促进,过分地注重了一面,都会相对削弱另一面。现阶段,许多高校都存在着一种现象,教师将过多的经历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努力写论文,以完成科研工作量,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因材施教,如何不断地更新知识体系,于是,一方面少数教师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不喜欢他们的课,却没有硬性指标来考核,课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上着,学生厌学愈来愈重;另一方面,重压之下,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找不到合适项目的教师只好“另辟蹊径”,学术造假、论文剽窃案例屡见报端。
这些现象致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投入精力比例严重失衡,这种长期的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轨现象,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前景和声誉,进而影响到生源、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等问题。
笔者认为,未来发展中应该让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全身心回归课堂,但他们要关注科研的成果,关注科研的前沿,不断更新知识;让具有很强科研能力的教师专注于科研,多出精品论文,并负责指导学生科研,经常将科研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各自发挥优势。教学与科研并重应体现在对于教师考核的方方面面。正像科学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一样,不能期待着所有的教师都成为科学家,高校毕竟不是研究院。
三、结束语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中明确提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这要求我们不断开拓思路,遵循教育规律,切实将每一个学生打造成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2]
二、具体措施
(一)严抓班级学生管理,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切实做到“四个抓好”
(1)抓好理想教育工作。 初三毕业生即将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或是到社会就业。面对着人生中如此重大的选择,家长、学生无一例外会有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对于升学无望的一批学生,失落感、挫折感不言而喻。这批学生要么是消沉,要么是逆反——破罐子破摔。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班级的整体稳定、妨碍班级复习迎考。 因此各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利用班会、读报时间或课余休息时间,不间断、分层次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学生理想教育、形势教育活动。
(2)抓好思想动员工作。进入初三,要组织好动员会,突出“新起点、新挑战、新高度、新希望”,让学生了解全县的中考信息、高中招生信息、中职招生信息以及学校的备考目标、备考方案、备考策略、学校的管理制度等。整个初三年级,要分阶段利用班级管理时间和月考学生总结机会开展同一主题不同形式的动员活动,确保学生饱满的精神和斗志。
(3)抓好年级纪律工作。“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要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纪律管理,班主任实行早中晚跟班及对课堂纪律的监控,对违纪学生及时发现、及时教育。
(4)抓好家校联系工作。班主任要做好与家长的联手教育工作,常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二)抓教学工作的到位
(1)思想到位。一是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二是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第一、二次上毕业班的课的年轻教师要多向老教师学习、请教。
(2)备课到位。我们学校对初三教师的备课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多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多研究教法;三是多研究中考;四是多收集中考信息;五是多研究学生;六是多看新闻;七是多研究解题技巧。
(3)上课到位。我们要求老师,一是要做到精神饱满,给学生起好表率作用;二是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三是抓好课堂教学纪律管理,杜绝“管教不官学”的现象;四是讲基础,适当增加难度;五是尽量拓展学生知识面;六是多讲典型题,不讲怪题偏题;七是多鼓励,多关心,少责备。
(4)布置作业考虑学生实际。一是重基础;二是题量要适中;三是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四是坡度要缓,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5)批改作业到位。一是批改要及时;二是评语要有激励性(即使学生做得不好,都给学生打个好或者说有进步);三是当面批改(主要是针对升横中的“苗子生”);四是及时讲评。
(6)出题、检测到位。出题:一是出题要考虑学生实际(主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二是重基础,同时兼顾基础差的学生;三是要涵盖面要广;四是要结合考试说明(主要看上几届的);检测:一是检测及时;二是检测后批改及时(因为学生非常关心);三是讲评要及时(假如没有时间,但要及时发下去);四是分析、总结及时。
(7)辅导到位。一是及时查漏补缺;二是要有耐心;三是要有针对性。
(8)综合复习到位。
一是复习课教学要坚持“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原则,老师大量占有资料,选出适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加以训练,真正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从近年命题的变化趋势来看,对考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联想、想象、判断、探究等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复习中要精心筛选习题,充分挖掘所选例题的教学功能(克服题海战术的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尽可能地触及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拉长知识链的教学,充分呈现例题教学的思维过程,利用“一题多解”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利用“题组训练”“多解归一”来强化学生对解题规律的掌握。
二是合理安排教材过关与专题复习的时间。从这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不管试题形式如何变化,但都离不开课本这个源。因此,要降低重心,回归基础。对每门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要强调的是“回归”,越是基础的越是重要的,从这几年考生答题情况看,能够拉开差距的地方恰恰是基础知识的疑点和盲点,越是基础的知识就越有区分度,要走出越是基础的知识就越容易出差错的怪圈。教师要疏理、归纳、总结教材知识,力求大部分学生对每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尽可能的一次过关,力求少产生“夹生饭”,同时在做好教材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也要通过一定量的专题复习,进一步梳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向能力的飞跃,使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抓好由月考转化为周考的工作。每周结束后都认真组织周考,并把握好周考各个环节,组织教师认真出题、严肃监考、密封阅卷。考后召开好教师总结会和学生总结会,对班科教师要总结到班、总结到科、总结到人,对出现的问题要找准原因,要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对学生教务处要召开专题集会,作整体分析,对考得好的学生要表彰、鼓励;班主任要分班召开简短周考总结会,并且要分层、分人谈话;科任教师要配合班主任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单独找继续就读高中职中学生谈话。
(四)确保充足的教学时间。面对本届初三学生基础差、教学任务重,提倡学生多利用时间多补课。
(五)抓好高中职中送生工作,努力完成高中职中送生任务。今年在高中职中送生工作中,实行学校行政领导和初三任课教师齐动员,任务到班、责任到人的方式,确保完成中职送生任务。
2014年***送任任务表
班级
班主任
人数
送职中
送高中
各班送生合计
送生率
111
58
16
16
32
55.1%
112
70
1
68
69
98.5%
113
53
15
16
31
58%
114
62
17
32
49
79%
115
52
15
16
31
59%
合计
5
295
64
149
213
100%
总之,毕业班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根本;但这又是一项费力而不讨好的工作;这项工作纷繁而复杂,又是学校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同时还要去面对来自于上级、下级、家长、学生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两个字:累、苦,累是在工作中,而苦则是在心里。但我们只有勇敢的去面对,因为别无选择。我想,只要大家努力,就一定会换来丰硕的成果。
(一)在*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或教育部门指定承担对口就近入学的民办学校)就读,经民政部门审定的*区城乡低保家庭学生。
(二)在*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或教育部门指定承担对口就近入学的民办学校)就读,经民政部门审定的*区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特殊困难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城乡低保标准的150%(城镇450元/月;农村3510元/年),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1、父母双亡,且指定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父母一方患大病重病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父母一方为重度残疾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4、经济困难的丧偶单亲家庭学生;
5、为国牺牲,被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的子女(不需要核定家庭收入,可全部纳入)。
对经济困难的界定,按*区民政部门的统一规定确认。
(三)在*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就读的具有*区户籍的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二、帮困助学内容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1、免杂费;
2、免书*费;
3、补助生活费。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减免杂费;
2、发放助学金。
三、减免补助标准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l、免杂费、书*费,按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收费标准执行,转制学校比照公立学校收费标准执行(免杂费:小学100元/年,初中160元/年;免书*费:小学320元/年,初中400元/年)。
2、补助生活费,标准为每生每月110元(一年按9个月补助)。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根据实际困难程度,按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收费标准,酌情减免杂费。
2、根据实际困难程度,发放学生助学金。具体为:
小学:甲等每生每月120元
乙等每生每月90元
丙等每生每月60元
中学:甲等每生每月170元
乙等每生每月l40元
丙等每生每月1l0元
四、运作方式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1、区民政部门负责对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资格的审定
(1)20*学年第一学期低保家庭学生名单在*月*日之前完成确认,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名单在*月*日前完成确认。以后每学期的名单确认须在学生到校报到之前完成。
(2)对确认后的低保家庭学生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由民政部门发放“助学券”。
2、区镇两级财政负责帮困助学经费的落实
(1)各镇帮困助学经费总数的50%由区财政局拨款至区教育局,另50%则分别由被帮困学生户籍所在的各镇负责拨款至区教育局。
(2)户籍在石化街道学生的帮困助学经费,由区财政局全额拨款到区教育局。
(3)各级财政负责的减免补助资金要按时足额拨付到区教育局。
3、区教育局负责帮困助学经费的管理、各学校负责帮困助学经费的使用
(1)学生到校注册报到时,将“助学券”交给学校。学校按市教委有关收费标准,办理相应的免费手续。
(2)学校核对助学券、加盖公章、登记造册后,与区教育局结算,该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
(3)“助学券”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和兑换现金。
(4)享受“助学券”的困难学生,同时享受生活补助。
(5)享受生活费补助的被帮困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就餐,如因个人原因不在学校就餐者则不享受生活费补助。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减免杂费:开学时,由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杂费减免申请表》,根据学生实际困难程度,经学校领导审批后予以减免,每学期审批一次。
2、发放助学金:开学时,由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学生助学金申请表》,详细说明家庭收入及困难情况,经学校领导审批后按月发放,每学期审批一次。
3、所减免杂费和发放助学金的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区财政部门按标准足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
五、其他事项
在盲、聋、辅读学校就读,具有*区户籍、接受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的帮困助学,按照《*市特殊教育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减免学习费用的意见》(沪教委基[20*]20号)执行。
一、自全市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后,我局不等不看、迅速启动,及时学习传达省局和市局的精神,制定和完善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教育实践活动。8月8日,县局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动员大会,李元飞局长代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市局冯局长率第5督导组参加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