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园区工作思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009年园区主要开展了九项经济工作。
一是以引进医疗产业群、创建医疗产业园来达到实现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的目的。年初园区通过一系列招商举措,与省内几家在医疗行业颇有名气的企业进行了多次实质性洽谈,投资者已经同意并筹措了大量资金,但由于土地征用计划未能如期获批,致使投资者转投东陵区与新城子区,险些导致创建医疗产业园的愿望彻底落空。好在年初上报到市里的创建医疗产业的项目的请示终于在近期获得上级政府部门部分启动资金的支持,目前园区正在积极协调、准备、跟踪,而且创建医疗产业园的大量资金正在分步由医药有限公司和亚泰集团的下属这两家实力雄厚的企业携手协商解决。
二是以合理开发东基集团40余万平方米闲置的国有土地为突破口,解决园区与欧盟分家以来的土地瓶颈,为实现招商引资奠定有利的基础。今年7月下旬,园区通过全区内大范围的土地状况调查终于获得重要信息,并不失时机的主动登门联络。在区长的支持下,最终与东基集团高层达成共识。但由于目前国有土地转让政策致使投资者产权分离,无法获得土地预期权限;由于投资者需要面对土地双重征税,难于实现投资者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由于投资者无法获得土地使用证,难于实现融资等多种困难。以上难题为引进规模工业企业增添了一定难度。所以园区正考虑合理规避政策难题,为引进商业项目扫平道路。
三是以腾龙换鸟或整体拆迁的方式实现对老园区进行彻底改造的目标。年初以来,园区临时成立三个专项企业调查组深入园区1至4期企业展开拉网式的全面调查。彻底摸清了由区属九家主管部门所管辖的园区59家企业的资产状况、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人员结构、产出情况。为科学、合理、有序的整合园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督促生产任务不足的企业大胆的走上合资合作、转产转型转向道路,初步实现了增产增收的可惜效果。鼓励企业主动自主招商,同时协调服务于企业,为实现招商不断收集相关信息,为企业牵线搭桥。如帮助停产多年的企业“沈东自动化研究所”顺利转让给新的经济实体。
九是积极引进的飞机制造基地与飞机试飞基地的工业龙头建设项目,协调、促进、适度参与沈飞集团和东基集团双方的高层谈判,直至目前双方商谈进展好于预期。沈飞集团的可研报告中介绍,小飞机市场前景广阔,明年的订单已经相当可观。双方一致认为无论是满足小飞机的试飞条件、场地要求,还是所需大量资金造成的制约瓶颈,完全可以通过两家企业的合资合作得以解决。但这一项目事关重大,两家集团主要领导准备就此项目分别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早日进入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眼下沈飞集团技术人员已经着手起飞条件的科学论证,而东基集团主要领导认为该项目所需的闲置多年的4平方公里靶场的审批不会遇到过多的难度。
九是通过大力扶持园区原有的重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仅要确保今年如期完成园区所承担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飞跃,而且还要为明年打好基础。如园区的中钞信达和德科斯米尔两家企业今年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成功的实施了扩产增收计划,达到了抵御经济风险的目标,减少了由于当前市场经济动态指标不断下滑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两家企业不仅扩大了市场占有率,经受住了市场低迷状态的严峻的考验,同时着手资源整合,打造优势品牌,壮大集团优势,提高自身核心技术含量,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员工素质,成功的将风险转化为机遇。
2009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力度,跟踪推进医疗产业园项目。
二是认真寻求东基集团国有土地合理使用的渠道,尽快落实工业或者商业项目。
三是加快园区1至4期腾龙换鸟或者整体拆迁的进度,早日完成合理利用资源的目标。
九是稳妥落实小飞机大项目,将税源引入我区。
一、前言
工业园区的市政道路是园区基础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是整个园区的动脉;进入园区,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市政道路,市政道路也像是园区的一张名片,将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工业园区的市政道路和普通的市政道路肩负着不同的功能,在设计时不能简单照搬、套用市政道路及公路规范、标准。由此,对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设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1、平面线型。
线型过于简单,在与既有道路的交叉中,设计细节处理不当,造成新老路面衔接不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路面沉陷,造成质量隐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预留不足,后期施工破坏较为严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对策:对新老道路平交路段进行强化设计,对路基进行台阶式施工设计,基层设计加强钢筋,面层可使用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进行补强,防止龟裂。充分掌握园区规划方案,对可能出现的沿线建筑物保留出入口,避免二次设计。
2、横断面
对交通流、交通量、设计行车速度分析不足,机械性地套用设计规范,导致道路宽度、地下管线、绿化带、公交站台等设计不合理,造成功能不足或过剩。
对策:对项目规划结合园区规划进行深度研究,认真分析车道数、车道宽度与车速的关系,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交通量做出合理预判,进行人性化地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的使用功能。
3、道路网络节点
对交通工程理论理解不透彻,对网络节点设计深度不够,交通设施配置不到位,出现交通流相互等待、节点不通畅,降低了造成不必要地道路网络资源浪费。
对策:交通工程理论和工程设计理论相结合,综合考虑设计的针对性和协调性,以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为前提,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交通岛等设施,保障网络节点交通能够顺畅、连续、高速地通过。
4、道路原材料
在设计中过分追求“稳”,对地质勘探报告理解不够,忽视地域差异,设计采用的原材料及结构层安全系数过大,配置偏高。
对策:充分掌握地质数据,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借鉴当地成功案例,选择适宜的道路材料认真计算相应结构层厚度,有效降低工程造价,避免浪费。
5、照明工程与节能
工业园区有着自身特点,交通量属于典型的钟摆式,在夜间逐渐达到最低值。在照明工程中,经常简单地设计为单开关控制,不利于节能减排的需要。
对策:在保证行车安全性的前提下照明工程设计使用智能化设备和节能灯具,自动监控交通量,达到照明和节能的有效结合,降低园区市政道路运营费用。
6、无障碍设计
对特殊性人群设施重视度不够,设计方案细节不够完善,例如盲道中断、与其它交通设施衔接不合理;少数大型平交路口对行人通过情况考虑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但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以分级治理为基础,创“一甲”最高分;以目标治理为主线,强化治理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和任务。
二、目标与任务
(一)内感染治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是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途径,是以病人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1、成立院感控制机构,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2、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意识。
3、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4、以“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产房”为突破口,抓好重点科室的治理。
5、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二)医疗安全治理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思维意识的转变,各地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医疗安全工作一直是每一个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防范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
1、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医疗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急诊急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2、认真开展医疗安全知识宣教,深入学习岗位差错评定标准和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严格落实差错事故登记上报制度。
3、及时完善各种医疗文书确实履行各项签字手续,抓好门诊观察病人、新入院病人、危重的病人治理。
4、坚持会诊制度,认真组织急危重病症及疑难杂症讨论,积极请上级医院专家到我院会诊。
5、手术病人要严格遵守手术规则,认真开展术前讨论,严禁超范围手术,非凡手术要要报请院方批准,以便给手术提供条件。
6、切实加强急危重病人的治理急危重病人病情急,症状重,随时可能出现危生命的症状和征象,应严密观察和监测,随时出现随时处理,以便为拯救生命赢得时间,并及时做好抢救纪录。
7、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三)医疗质量治理
医疗质量治理是针对医疗系统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医疗治理从而提高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服务。
1、建立健全质控职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组建质控办,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质控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例会,汇总检查结果,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2、不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
3、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努力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1)组织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规范化书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2)及时督导住院医师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肠道门诊登记、发热病人登记。
(3)切实注重病历内涵质量的提高,认真要求住院医师注重病历记录的逻辑性、病情诊断的科学性、疾病治疗的合理性、医患行为的真实性。
Abstrac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s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rivers and ultimate measure, is to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solve the most concern, the most direct, the most realistic problem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management standard system securi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是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土保持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面对我区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全局,坚持以贯穿在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处理好水土保持工作持续推进进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才能努力做到把握全局,统筹兼顾。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只要一提起水土保持,大家就只想起农村、山区,一提起水土保持措施,就仅想到的是治理,提起治理,也只是农村坡耕地、荒山荒沟的流域治理,却很少顾及城区建设的恢复治理。城区人口密集、基本建设项目又比较集中,对水土资源扰动强度大,使得城区水土流失比农村更为严重,其危害也远比农村大得多。搞好城区水土保持,相对于人少、地多的农村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天津市水土保持工作多年来主要在我市北部的蓟县,前些年,我市以全国生态县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为契机,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全面提高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蓟县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取得了非常突出成效。但城市水土流失严重程度与农村相比更为突出,人们对其认识却是一个薄弱环节,这还需要我们从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城区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解决城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作为津滨新城区的东丽区位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农区,水土流失根据其所处的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分布在城区、平原农区两种类型区上。主要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在冬春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风力侵蚀。近年来,随着东丽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住宅区、工业区、公路、铁路等开发建设项目以燎原之势在我区各乡城镇扩展开来,但各种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比较低,施工方在开发、生产、建设过程中很少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生产中乱挖、乱采、乱扔、乱倒现象泛滥,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造成大量人为水土流失。加之夏季降雨量大、集中,冬春季节地表、大风频繁,开挖的土体和弃渣极易被地表径流冲刷进入河渠道,造成泥沙淤积危害,或随风起沙造成冬春季节的风沙危害。另外,分布在广阔范围内的天然植被,加上自然形成的坑塘洼淀和小河渠是一种天然大面积分散蓄水结构,能够优化水体的自然循环圈,调节气候,增加湿度,涵养水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但是由于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使天然水面(坑塘洼淀)也已经消失殆尽或大为缩小,地面大多被水泥、沥青等硬质表面覆盖,减少入渗,这样导致大面积的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再次,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日益增多,农田水土流失严重,集约化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以及农村居民生活垃圾裸填堆放等因素影响,农田排沥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将产生严重的面源污染,引起下游水质富营养化,水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水流的颜色、气味、透明度、含氧量等性状恶化,可利用度和景观度降低,给我区城区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二、建设内容
㈠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
1.完善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切实发挥法律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要在全面落实已有法律制度的同时,及时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转化为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执法环节、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加快水土保持依法行政进程。
2.完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规定。要贯彻水土保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从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着手,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积极与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结合,力争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作为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土地审批和立项审批核准等的前置条件,进一步推动城镇建设、开发区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落实。
3.完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规定。全面完善监督检查的各项工作,要推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切实落实行政许可各项要求。
4.完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要进一步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和验收制度,发挥好监督检查功能,提高验收质量,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的全面落实。
5.完善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规定。完善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明确征收标准,规范使用管理,确保征收的费用主要用于水土流失治理。结合我区实际,推动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以工补农,兼顾生产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㈡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履行职责能力
1.确保机构到位。全面增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履行职责能力,区水利局成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小组,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水务科负责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工作,水政科负责水土保持监督工作,农水科、水政科、防汛科、地资办等业务科室配合推动各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
2.确保人员到位。配备专职监督管理人员,并且要把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从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全部参加监督执法培训和考核,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
3.确保经费到位。加大水土保持规费中监督执法的使用比例,确保各项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㈢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与工作
1.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按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原则,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行政许可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杜绝逾期审批、越权审批、“人情”审批、“吃拿卡要”等现象,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行政许可的质量和效率。
2.规范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无越权验收、逾期验收、和故意刁难建设单位等现象发生。
3.规范水土保持规费征收制度。规范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杜绝“以收代管”行为。
4.规范水土保持案件查处,进一步建立健全廉政建设制度。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严格执行案件查处程序,文书规范、依据充分、取证合法、执法公正。对参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要建立廉政管理机制,强化行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就加强生态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为新时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区经济正处快速发展历史时期,各种生产建设活动强度不断增加,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搞好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资源保护,是民生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民生水利惠民、安民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科学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组织领导,要把这次活动作为近期我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必要的组织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集中精力,强化措施,落实经费来源,深入宣传报道,确保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
一、理清工作性质
根据调查显示,城市住房建设与农村住房建设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种住房形式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一是,居住者、社会环境不同。由于我国社会城乡差异的存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在教育水平、生活方式、就业渠道等都存在许多的差异,城乡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所享受的待遇不同,这种差别之下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价值观等等也会存在差异。二是,城市与农村的生态系统截然不同。城市的生态系统是工程技术手段改造而成的人工符合系统;农村则是在同一个系统中完成生活、工作,也同样是生态系统。三是,在住房建设中,城市住房主要是商品化的住房,集中决策;农村则是自主建房,分散决策,农民基本是各自筹集资金和建设房屋,资金管理,c市场流通无关。
新农村社区是城市社区向乡村社区的过渡,或是二者的混合模式。从部分和外表看来,新农村社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社区的特征,但是在社会环境和管理机制来看,新农村社区仍然属于农村居住的范畴,以农民居住为主,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物业管理等都相对缺乏。所以,新农村社区的建筑节能工作不能东施效颦,完全模仿城市社区的模式,也不能固步自封照搬农村的生活模式。
新农村从建设模式上可以分为三类:
从图中可以看出,村落型社区更接近于农村住房建设模式,城郊型更接近城市住房建设模式,三种新社区建设模式特点不同,在管理中要采取的措施要有所区别,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要求也不同。
二、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牢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宗旨的原则。在《意见》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建设目标,也应该是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应遵守的原则。离开这个原则,就好陷入“无发展的增长”的困境之中,也就是:“工作的增长(Jobless Growth),无声的增长(Voiceless Growth),无情的增长(Ruthless Growth),无根的增长(Rootless Growth)和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意见》中还点明,村庄治理要遵循节约的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改造和建设,降低村民负担。但是,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许多盲目建设、铺张浪费的情况,严重降低了村民居住的幸福指数。
第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要严格遵守“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的原则。广大农村是农村建筑节能工作的中坚力量,农村建设节能工作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因此,农村新社区建筑节能工作也不能盲目按照城市节能工作进行,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按照农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进行改造,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为前提。
第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意见》指出,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农村的经济水平有限,新农村社区建设不能盲目搞形式主义,脱离实际,要尽量不增加农民的负担,要充分挖掘农村的优势和资源,采用性价比最高的节能技术和方案。
三、构建工作平台
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工作平台如下图:
如图所示,工作平台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基础之上,三大支柱分别是技术、资金和制度,同时又受到政府、市场和第三方等三大力量所调控。在这个平台上,各方代表和力量相互作用,共同努力推进节能建筑建设的工作。
在制度支柱的建设方面,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需求分析。我们要先进行研究,在新农村社区节能建筑的建设工作中,哪些方面的利益需要制度来进行调节?哪些行为需要制度来进行约束个规范?其次,供给分析。在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要分清哪些制度适用于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建设?哪些是不适合的?为什么不适合?适合的制度可以直接列入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体系种类,而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部分就是制度创新的领域。
在资金支柱的建设方面,要根据社区建设的不同类型,来分析资金可能的来源。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大瓶颈就是资金短缺。资金短缺也是农村的建筑节能工作尚未纳入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强制管理范围的重要原因。可以采用租赁、出售、承包、拍卖等方法对分散在各村的集体资源进行整合使用,挖掘资源的使用率,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和建筑节能建设筹集资金。
在技术支柱的建设工作,开展研究工作要选取主要的角度,例如关键技术的选用、技术规范体系与节能技术产业化、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估体系等。技术并不是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大障碍,而是资金短缺以及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规划问题和舒适度标准等要进行着重要交,因为涉及土地的利用、资金的筹措以及技术的选取和节能效果。
本文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建设节能工作平台和基本框架的工作思路。各个农村社区建设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选择适合现实情况的工作方法,推动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孙晓冰,沙凯逊. 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思路[J]. 建筑经济,2012,07:94-96.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Sunan plains ideas and evaluate the work of problems that need attention
Gu Xiao-jun
(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江苏常州213003)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in the job of the evaluation about fatalness of the geological hazard. An the paper offers thont and technical direction in the evaluation about fatalness of the geological hazard in south plain area of Jiangsu.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raises questions which need to pay attention in the job of the evaluation. And it has goo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e.
【Key words】Geological hazard;Evaluate the fatalness;Evaluate thinking;Problem
1. 前言
1.1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据不安全统计,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00亿元。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可。众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例表明,实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意义重大: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不仅仅为工程服务,同时也为保护当地地质环境提供依据。
(2)评估工作在项目选址阶段或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对重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预防非常必要,它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灾害或事件,既节省投资,又争取时间,提高了效率和社会信誉度。
(3)该工作是以预防的手段避免地质灾害的产生,改变了以往轻预防、重治理的被动局面,从源头上预防或减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4)评估工作站在土地利用和减灾防灾总体规划的宏观角度,多部门、多学科统筹规划,充分发挥了综合管理国土资源的职能。
(5)评估工作发挥了灾害防治专业的技术优势,提出的防治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6)评估工作中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是政府决策的一个方面。
1.2随着国内外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进一步扩展,逐渐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相互交叉的综合研究体系。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也必将在防灾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3苏南平原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思路,即在充分收集利用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开展地质灾害现场调查,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分布特征,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分析工程建设对引发、加剧及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价。同时根据灾种结合工程建设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2. 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来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经验来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2.1首先,对资料搜集不重视或基础性资料搜集不全就开始编制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搜集资料。从事此项工作,主要是收集:(1)项目区所在的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项目的用地红线图、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立项批复、(3)项目的总平图等规划资料、(4)项目或项目周边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5)项目所在地的区域性地质资料,如地质图、基岩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等水工环基础性地质资料等。资料搜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资料搜集的完整与否决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质量的好坏。这项搜集资料工作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工作,由于搜集资料不全面,导致对项目区及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不到位,报告中内容显得比较空洞,不够丰富。
2.2其次,现场调查不是仅仅去现场拍几张照片而已,需要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针对不同的灾害种类调查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主要是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评估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种类,苏南平原地区灾种主要是地面沉降、地裂缝、特殊类岩土(软土、砂土)等。根据灾种确定调查的重点,地面沉降调查主要是查明地面沉降原因、现状和危害情况。
2.2.1着重调查下列问题:(1)第四纪沉积类型、地貌单元特征,特别要注意冲积、湖积和海相沉积的平原或盆地及古河道、洼地、河间地块等微地貌分布。第四系岩性、厚度和埋藏条件,特别要查明压缩层的分布;(2)河网水位(平均、最高水位等)与地面的高差,历史洪涝灾害情况,调查井台抬升、桥梁净空减小、水渠倒流、地面积涝等地面沉降迹象;(3)第四系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埋藏条件及水力联系,历年地下水动态、开采量、开采层位和区域地下水位等值线等;(4)根据已有地面沉降量资料和建筑物实测资料,同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圈定地面沉降范围和判定累计沉降量,并对地面沉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损坏情况进行调查。
2.2.2地裂缝主要调查(1)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断裂、基岩面起伏特征等;(2)单缝发育规模和特征及群缝分布特征和分布范围等。
2.2.3特殊类岩土(软土)调查(1)通过收集评估区附近工程地质钻孔等资料,了解软土层厚度及其变化、埋藏条件、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等;(2)调查地表硬壳层的分布及厚度,软土层之下硬土层或基岩的埋深和起伏;(3)查阅新旧地形图结合现状微地貌特征,判断是否存在暗埋的塘、浜、沟、坑等;(4)调查地区性工程经验,包括大面积回填、堆载、基坑开挖、工程降水以及地下工程施工等引发的软土变形灾害及其防治经验和教训。
2.2.4特殊类岩土(砂土)主要调查:(1)通过收集评估区附近工程地质钻孔资料,调查砂土层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厚度变化等;(2)调查砂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级配、渗透性能和砂土液化等级;(3)调查砂土层地下水类型和地下水水位,上覆隔水层性状、厚度和分布情况,地下水补径排关系等;(4)调查地区性工程经验,包括基坑降水以及地下工程施工等引发的渗透变形灾害及其防治经验和教训。
2.3第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太泛,可操作性不强。防治措施需要针对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软土的地基处理措施,则需要根据评估区软土的埋深和厚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总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一项经验性极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评估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胜任评估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思考。
参考文献
一直以来,我区大量劳动力涌向外地,外出务工求生存,而我区就业压力依然沉重并逐年增大,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再就业问题,就得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工业园区的入住与发展,必能解决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劳动者的输出,更好的发展本地经济。
工业园区的入住,也必将带动一系列如餐饮、副食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丰富新区生活,活跃新区经济,加快新区城市化进程。更重要的是,工业园区入住后,我们必将加强对园区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努力创建一个和谐优美的新区环境,提高新区品位,增强新区魅力,进一步拉大城市化框架,提高古城新区的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平方米工业园区的开发,必将改变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二、工业园区入住面临的问题
今年1至9月份,园区企业在克服电力紧张与招工难等困难下,仍保持各项经济指标能够平稳增长。1、主营业务收入任务数90亿元,完成59.14亿元,占市里年度目标任务数的65.7%,同比增长56.3%,同比排全市第3位,占年度排全市第8位;2、工业增加值任务数20亿元,完成12.45亿元,占市里年度目标任务数的62.2%,同比增长23.3%,同比排全市第9位,占年度排全市第10位;3、工业税收任务数2.55亿元,完成2亿元,占市里年度目标任务数的78.1%,同比增长47.5%,同比排全市第7位,占年度排全市第6位;4、基础设施投入任务数1.6亿元,完成2.5亿元,占市里年度目标任务数的158.1%,同比增长12.4%,同比排全市第5位,占年度排全市第10位;5、新增就业人数任务数2000人,完成520人(因今年园区有4家规上企业被统计部门核减)同比排全市第11位,占年度排全市第11位;6、新增投资3000万元以上进园区项目任务数12个,完成13个,占市里年度目标任数的108.3%,占年度排全市第9位;7、标准厂房建设任务数9万平方米,完成8.8万平方米,占市里年度目标任务数的97.8%,占年度排全市第9位。
二、2012年工作思路
(一)园区建设
工业区坚持平面拓规模,立面促提升,全面创建省级生态园区。
1、做好工业区2万亩的新规划;2、协调好日处理3万吨BOT模式污水处理厂第一期(0.5万吨/日)工程建设和运行启动工作;3、申报工业区B区至青东公路2.5公里快速通道建设;4、启动日处理120吨垃圾中转站运行;5、协调好6公里240mm2工业线网改造及水厂专线架设;6、B区北拓500亩土地的征用、报批、平整;7、B区两条主干线路往北延伸修建;8、B区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建设;9、湿地公园和企业旧厂房改造升级;10、园区30亩公建用地的启动。
(二)产业聚集
做大产业板块,推动产业升级,全力打好循环经济牌。
1、重点抓好明盛实业年产15万吨涂布白板纸的扩建升级、鑫旺金属年产5万吨电解铜的新上项目开工建设、埃成金属年产10万吨高纯铁项目建设投产、吉美特年产10万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的包装建设,为打造年产30万吨涂布白板纸基地、年产10万吨电解铜基地及推动有色金属等产业链延伸升级,为做大循环经济产业创造条件;
2、看“温州现象”,主动策应浙江产业大转移,重点跟踪谋划好台州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和医药化工产业,做好产业对接;
3、做好梅林工业区丹青路以南部分企业退企还城,合理安置和谋划;
4、抓好华能工业区土地厂房等有效资产的整合,促进以钢化玻璃为载体的玻璃新能源产业的延伸升级。
(三)企业帮扶
全心树立“工业园区的110,企业的好保姆”服务理念,全局干部职工建立分片挂点服务体制,推行量化管理措施。
1、办证融资。创造条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切实为工业区20余家企业办理好国有土地使用证,50余家企业补办好房屋产权证,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2、稳定保障。加大园区、企业及周边农民的沟通协调,加强园区内部水、电管理,水是园区“生命体系”的血管,电是园区“生命体系”的神经,二者缺一不可。督促企业环保达标和安全生产,确保园区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3、扶优扶强。围绕重点产业抓好重点项目的帮扶,年内打造鑫旺、思瑞两家产值过10亿、税收过亿元的企业;打造明盛、鑫旺、思瑞、埃成等一批税收过千万的企业。
(四)争资争项
树立“外引、内生、上争”的理念,吃透上情,了解下情,在项目建设上寻找新突破。
1、继续争取省级生态园区建设资金300万元;
2、落实利用好国家小企业创业基地资金130万元;
3、年内力争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化工建材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各一家;
东莞市松山湖属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松山湖原本是位于东莞市大朗镇境内的一个大型天然水库,后被政府部门以湖泊为中心,将大岭山、寮步和大朗三镇靠近松山湖的部分边缘地带划分出来与湖泊区域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松山湖)位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之间,地处东莞市的几何中心,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2004年,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坚持“一手抓产业,一手建新城”,积极招商选资,促进产业聚集;落实工作重点,完善配套设施,促进新城建设。
(来源:文章屋网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抓住国家沿海开发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用标准化的技术规范农业,用市场化的办法推进农业,用外向化的要求带动农业,用科技化的手段支撑农业,创新组织形式,加大农业投入,强势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全面提升我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镇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6.5亿元,农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0%和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同比增长10%,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同比增长13%。
三、工作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秋播及2014年农业农村发展工作思路是: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万、千、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坚持“少种麦多种菜,少纯作多套种,少露地多设施”,突出效益,做强特色,放大规模,建成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规模、竞争力强的高效农业规模生产基地,做大培强一批特色村,作物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两减五扩”,即:减少夏粮面积,减少棉花面积,扩大设施栽培面积,扩大立体间套面积,扩大油菜面积,扩大甜菊面积,扩大蔬菜特经面积。夏粮面积30000亩,比上年减10000亩,棉花25000亩,比上年减10000亩,设施栽培面积12000亩,比上年增3000亩,立体间套面积35000亩,比上年增加5000亩,油菜面积50000亩,比上年增加15000亩,甜菊面积15000亩,比上年增加3000亩,特经蔬菜15000亩,比上年增加2000亩。
1、实施“万千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提高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能力。全力打造“双草线”和“麋鹿线”现代高效农业万亩示范园区,巩固千亩园区,落实村村百亩方。在万亩园区上以四灶、丁东、草居、沿河、圩东、新东为核心区,建设韭菜、青椒、草莓、中药材、西瓜为主体的设施栽培,在千亩片上巩固新东、沿河、川洋、四灶的千亩设施栽培,村村建设一个连片100亩以上的高效农业示范方,通过园区辐射带动,促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新模式“四新”技术的普及。
2、实施“一村一品”建设工程,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能力。在种植业、养殖业上发展专业村是推进“产业富民强村”,加快新农村建设重要手段,也是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抓手。今年秋播开始重点抓好四灶的韭菜、五总的油菜、新东的青食玉米、川竹的蓖麻、沿河川居的甜菊、丁东、东灶、川竹养猪、新场的辣根、新海的蚕桑、圩东的林果等一村一品特色,培植有影响、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专业村,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能力。
3、实施高效立体种植推广工程,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高效立体农业,做到玉米套种赤豆、玉米套种辣根、棉花套种籽麻、棉花套种西瓜、棉花套种马铃薯、棉花套种花生。推广大麦—春白菜—棉花、大麦—莴苣—棉花、胡萝卜—苔菜—鲜食玉米、大蒜—鲜食玉米、大麦—冬瓜等高效立体间套种模式,新增面积50000亩,并引导群众示范种植甜菊,调减棉花面积。
4、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以实施省科技入户项目为契机,通过专家进村入户、示范户带大户等有效形式,把服务体系建在产业链上,采取专题培训、现场示范、田头指导、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充分利用好各种现代信息平台和渠道,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合,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5、实施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提高市场供应能力。重点围绕五大基地,抓好“12345”工程,即建设1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优质甜菊生产基地、3万亩高品质棉生产基地、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5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6、实施农林牧副渔五轮齐驱,新增森林覆盖率2个百分点,到2014年超过20%,新增养殖大户100户,人均增养1头猪、2只羊、10只鸡,保桑稳桑,继续发挥沿河蚕桑产业合作社的优势,有序发展养蚕业,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实施人均三产收入超5000元。
四、推进措施
1、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扶持农业发展项目,同时做好市财政的以奖代补资金落实工作,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大力发展加工龙头企业,加大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2、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按照“高新技术引进,示范园区带动,科技服务进村,农业技术入户”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病虫草综合防治、设施栽培和平衡施肥技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引进和试验示范,结合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