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体系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19: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服务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服务体系

篇1

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策划专家,荣获中国企业策划案例金奖,2003年荣获中国十大企划人物奖。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著有《遭遇蓝之象》,出版专著《智赢》——蓝之象的品牌营销方式,主编叶茂中《新策划理念》丛书(六册)。

中国科技园区发展新概念

国科技园区发展到今天,把科技园区当成一个纯粹的平台来经营管理的理念显然已经过时,打造服务型园区的时代已经来临!就如同经营一家五星级酒店一样,除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五星级服务。

个成功的科技园区应该具备“4S”服务体系:办公环境服务体(Office environment service system)、公共技术服务体系(Public technical service system)、辅助业务服务体系(Ancillary business service system)、社区服务体系(Community service system)蓝之象第一次在业界提出4S服务体系建设,并在阜南工业园进行了适当尝试。入住企业的反响不错,有愿意进行深度沟通的,可与蓝之象联系。

办公环境服务体系

(Office environment service system)

办公环境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科技园区具备的最基础的服务功能,不过不同于传统的仅限于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现代科技园区追求的是一种生态化、人文化、科技化的办公环境,这与科技企业工作要求高强度脑力、创意性等条件需求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一些科技园区已经注意到了生态化园区建设的需求,提出了“花园式园区”、“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的理念,把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

相对于生态园区的打造,我国园区的人文化还存在明显不足。如何在园区建设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提升整个园区的文化品味和生机活力将是科技园区未来建设的一个趋势,这也将是吸纳文化创意型企业入驻的重要吸引力所在。

科技化的办公环境是我国科技园区现存的另一个短板。目前我国一些科技园区由于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滞后,导致园区内企业获取信息渠道单一、信息量小、即时性差,进而严重影响了园区内企业获取外界信息和市场时机。未来来看,实现科技园区的网络化发展,建设“数字园区”将日益成为园区必备的基础条件。

公共技术服务体系

(Public technical service system)

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应该说是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对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的一项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形成了许多以生物医药、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数字动漫等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科技园区,这些企业的生产、研发过程对巨型计算、软件测试、数据库系统、技术培训等大型、先进的高科技平台系统都存在着紧密的依赖性。现实是一些中小型科技企业根本无法承担建设这种技术平台的费用,限制了企业的技术研发。

对此,科技园区建设共用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为园区内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研发平台支撑,还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利用,避免重复性建设。我国苏州国际科技园率先在园区内建成的集数据服务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动漫游戏服务平台等多种高科技技术服务系统平台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已经为园区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辅助业务服务体系

(Ancillary business service system)

每个企业除了核心业务外,为了企业正常的运营发展,也将产生其他多种辅助业务,需要多种服务需求,比如法律财务、商标专利、人力资源招聘培训、物流以及风险投资、咨询、市场营销策划等等。这对企业来说通常是一些不专业、繁琐但又十分必要的辅助业务。如果园区能够建立统一的辅助业务服务体系,将对园区内企业来说是一件即便利又经济的服务举措。

建立辅助业务服务体系,园区可以利用自身现有的一些资源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同时园区也可以与的专业的物流、法律咨询、人才服务公司达成合作,进行服务外包。这不仅有利于整个园区企业的日常运营,还推动了地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社区服务体系

篇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党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到实践,它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新境界必有新要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以消除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增长与当前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矛盾,缓解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紧张关系。

一、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化进程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但也带来了新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内各种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伴生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需求的某些方面仍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社会贫困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严峻,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日趋突出。诸如此类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犹如病灶一般侵入并损害了我国社会机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深入分析上述这些侵害我国社会机体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不和谐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所致。总理曾经指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不仅给“公共服务”下了一个权威性定义,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确,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结构正逐步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具体而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总需求中,个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体增幅,并且近两年的增幅更大。二是公共需求主体快速扩大,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逐步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三是公共需求的结构变化迅速,除了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对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利益表达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一方面是公共需求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则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得我国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矛盾不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无从谈起。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快速、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所要面临的一大基本国情。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受基本国情的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样要受制于此。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否则,这种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党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发展状况,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九大目标包含了我国民主法治、人民生活、公共服务、道德文化、社会创新、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全方位的内容,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一定时期内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同理,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样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在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要有条件的、分步骤的。那种脱离现实国情、好高骛远式的盲目建设难免要遭致失败。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条件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是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就能安全地度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危险期。唐铁汉等人的研究表明,依据国外经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左右的阶段。在该阶段,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否则,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中断与停滞。二是人均GDP处于1000~8000美元的社会经济增长阶段。这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需要注意全面、系统地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教育、科技优先增长,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控制社会福利的增长水平。三是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发展阶段,要注意稳定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控制社会福利的过快增长。在该阶段,要注意控制公共服务的数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比较国外经验而言,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说仅仅处在第一阶段(即“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的阶段)向第二阶段(即“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过渡时期。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一般说来,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

1政府主导。有学者指出,公共服务主要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这种政府主导的特质,首先表现为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的提供者。由于政府的公共性质,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公共服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政府必须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治安和国防安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政府主导的特征还表现为政府责无旁贷地成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政府根据国情和本区域内的人口资源和财政能力来确定公共服务的总体目标、水平、策略、原则等方向性的框架,并经同级权力部门机构批准实施。从公共服务过程来看,无论从目标设定到组织设计再到公共服务的机理运作,还是最终输出公共产品到收集社会反馈再到修正输入,政府始终是其中的主导者。换言之,政府是公共服务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与维护者。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不全面、完整不完整,归根结底取决于政府意愿与政府能力。

2社会参与。和谐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社会公众、政府以及其他各种公共服务供给者之间互动的过程。首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有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与持续不断的支持。这不仅需要政府设置畅通的公共需求的表达渠道,而且更需要社会公众需求表达的积极参与。社会公众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消费者,因而在公共服务的需求等方面最有发言权。如平新乔、赵俊超在浙江省慈溪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居民作了一项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并对公共服务需求事项作了一个排序。结果表明,解决户口需求排在第一位,其他依次是子女教育、各种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补助、治安、卫生及其他。该项调研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某部分人群的社会需求。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对于公共服务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有必要建立畅通的公共需求表达机制,以真实客观地反映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心声。当前全国各地的献计献策行动即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因此,不了解民意、不集中民智,政府就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失去方向。不仅如此,社会公众的合法性支持与资源性支持无疑是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所不可或缺的,比如在慈善捐助等慈善事业的发展方面,美国的慈善捐助每年达6000多亿美元,相当于GDP的9%;我国香港地区的慈善捐助每年也达60亿港元。我国内地目前每年仅有10多亿元,只相当于GDP的0.01%。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增加慈善捐助,扩大第三次分配的规模,这样既可弥补国家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的不足,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应该说,政府不是唯一的公共服务供给者,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也要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当中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等人认为,在治理公共事务方面,政府和市场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所以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的制度安排。多中心理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政府与市场两种秩序的二元思维,公民通过参与自主治理公共事务,改进公共服务。在传统意义上,私人部门主要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私人部门不得进入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领域;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公私界限,私人部门的力量逐渐渗透到公共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私人部门的角色和性质。它不仅使自己获得了相应的利润回报,而且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从而分担了政府的责任,改进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供给能力。第三部门以自身的非功利性目的或客观的公益性后果,以社会的自组织、自规则和自治理方式,或者以政府授权的行动方式,或者以跨国行动的方式,或者同政府或私人部门共同采取行动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局部性或专项性公共服务。

3体制创新。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能缺少体制创新。这种体制创新首先表现在如前所述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上。主体多元化良性造成了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化、效益化与社会化,并继而间接带来了这样一种前景可观的后果:政府可以逐步退出公共产品的直接供给,且依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种类,政府退出的程度也有所区别。

篇3

二、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失衡

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都应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参与。但是,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还主要是由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主导的,他们往往以培训、举办讲座、论坛、咨询等方式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黑龙江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有所发展,但是也主要是以秧歌队、广场舞蹈队等公民个人自发形成的文化供给方式存在,有规模的,经过登记注册的公共文化服务非政府组织尚未发育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3]显然,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距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供给中,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企业冠名等形式丰富地方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方式,如,“齐齐哈尔啤酒文化节”就曾经以“金马·香江花园杯”和“中汇城杯”进行冠名,通过企业提供经费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但是,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城市和文化品牌市场意识还非常淡薄,不能够充分重视各类企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例如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龙江讲坛”等,都没有与企业联合共同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验。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单纯依靠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力量势必会造成供给主体的失衡,无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后劲不足。

篇4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334-01

众所周知,档案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领导决策的依据,是对工作查考的凭据,是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可靠资料。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档案的服务对于开发利用资源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不少单位对档案只重视收集、保存,而不注重开发、利用,忽略了档案的服务,致使档案待在深闺人不知,影响了档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在档案的日常管理中要正视档案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正,采取针对性措施,建构起科学高效的档案服务体系。

一、档案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意识不浓 服务意识不厚是当前档案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单位档案服务仍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浪费服务对象时间、精力.没有做到“以服务对象为主”的原则,无法体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价值.成因在于工作人员缺乏服务工作意识,工作态度马虎,无法遵守服务原则行为懒散;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不遵守服务原则;责任意识不足,对工作不负责任,没有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领导层对档案服务要求不清晰,造成工作人员无法顺利开展服务工作,服务对象及时反馈不够,间接助长工作人员懒散。

2、服务规定不健全 服务包括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由于档案服务不被重视,造成档案服务管理不到位、不完善,缺乏完整的服务管理体系,服务缺乏针对性;服务管理缺乏具体化,档案服务管理形式化,缺乏具体的管理模式,简单化,管理员草草了事,工作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监督检查;服务思路不清晰,影响工作正常落实,缺乏主动意识,无法给予服务对象工作有效性建议.

3、服务单一 数字信息时代,计算机大量运用,档案服务应大面积实施智能化服务,但就目前现状而言,档案服务以人工服务为主,以信息搜索、查询为辅;而相当一部分纸质档案种类数量繁多且信息量过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人数和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无法给予服务对象优质的服务,无法确保服务质量,达不到服务对象的目的,无法满足其需求,造成服务管理工作的失职.

二、创新档案服务体系

基于以上所述,档案服务管理要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紧跟时代步伐,紧盯服务对象需求,积极创新档案服务体系:

1、创新服务意识 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要求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档案服务工作要与时俱进,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意识创新作为服务创新的基础,这就需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加强工作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从行为认知上改变对档案服务工作的了解,将被动服务意识变成主动,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不断完善和更新,不断强化创新,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档案服务内容 档案服务工作必须跟时代脚步,不断进行档案资料和信息更新,加入全新的档案内容和信息,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计划地对档案资源进行实时收集和更新,使其更实时、高效地为服务对象提供需求和服务.

3、创新档案服务方式 档案部门要创新传统的服务形式,发掘自身潜能,结合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理论,不断进行完善、创新,采用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将服务内容提升等级。

4、创新档案服务手段 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最全面、完整的档案资料信息提供给服务对象,通过设置网络查询系统,方便用户快速及时地进行信息查询,让网络变成档案管理服务的重要方式,提高档案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确保资源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档案系统,不断更新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等基础设备,为良好的服务奠定基础。

三、多措并举,建构档案服务体系

档案部门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服务创新意识,更重要的还要采取多种有效性措施,建构档案服务体系

1、提高服务意识 为了让档案服务工作更好地进行,需要强化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包括责任认知意识和工作意识。工作人员要明白职责所在,明白档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变懒散的工作态度,提高主动积极的服务意识,用最大的工作热忱去创造自我价值,为服务对象提供最全面的服务。

2、建立健全服务制度 实施高效的档案服务必须建立完整的服务管理制度,监督和督促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通过服务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实施奖惩,奖勤罚懒,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方便服务管理的有效进行.

篇5

深圳市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在吸引、借鉴港澳和先进地区残疾人服务工作经验和做法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尝试,以权益保障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残疾人参与”和“政府扶持、市场推动、社会化运作”两项基本原则,结合开展培育全国、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全面推进残疾人服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服务业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取得6个方面的创新。

一、 把残疾人服务网络放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背景下规划发展

近年来,我们着力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政府公共事业的总体规划,克服残联“单打独斗”的做法,充分整合民政、卫生、教育、劳动社保、妇联、公安和残联等政府资源,充分吸收民间团体、残疾人自治组织和境外民间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融合技术指导、咨询评估、医疗康复、康复训练、中途宿舍、家属资源、辅助器具、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心理辅导等795家残疾人服务资源,建立健全了以市级为龙头、区级为骨干、街道级为基地、社区为依托、残疾人家庭为阵地的服务网络,全面促进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有机结合,使残疾人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网点得到适合其需要的服务。全市学前残疾儿童服务机构33家(其中残联系统6家、民政系统3家、教育系统1家、医疗系统10家、民非企5家和家庭式机构8家),为残疾儿童提供了870个学前学位。

二、正确处理公共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关系

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共享,同时着力做好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将其纳入城市公益性建设项目规划,建立健全了市、区、街道、社区专业机构,改善条件、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们精心打造了社区康复站600多家、社区服务站(日间训练机构)300多家,街道康复室55家、街道职业康复中心55家,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结合中国残联“将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地方投资的紧急通知”精神,筹划将现有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全面完善升级,着力建设各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罗湖区和南山区计划筹建家属资源中心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市级1.6万平方米综合康复服务中心大楼已经开工,残疾人庇护性集中培训就业基地、盲人按摩院和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计划立项,东部、西部两家精神病康复者中途宿舍和康复农场正在筹划中。这些专业服务机构项目完工后,将形成全市专业服务网络,与公共服务机构相益得彰。

三、4个方面实现残疾人服务的全覆盖

残疾人服务体系是系统工程,市政府成立了由康复医学、社会医学、公共卫生管理、统计学、社区康复学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课题组,专题研究,提出了“深圳市残疾人服务指标体系”,包括4项主指标、28项分指标和77项子指标,在服务对象、服务年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等4个方面实现残疾人服务的全覆盖。

服务对象全员覆盖。从原有国家任务重点康复项目,拓宽到为无喉者、唇腭裂者、自闭症者、老年痴呆者、工伤致残者、慢性非传染病残疾者和孤残儿童等残疾类别及为其亲友提供康复服务。 从原来局限于轻中度残疾人,拓宽到重度极重度残疾人。

服务年龄全生涯覆盖。从以学龄期、青少年为主,转到囊括残疾发生、学龄前阶段,直到中年和老年等所有年龄阶段。

服务内容全面覆盖。从以医疗卫生、医疗康复为主,扩大到康复咨询、康复护理、生活照料、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康复工程、无障碍环境改造、权益维护和转介跟踪等全面康复内容。

服务流程全程覆盖。从残疾发生的恢复期康复向两头延伸到早期介入和后续康复,从单纯功能训练延伸到残疾等级鉴定、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康复评介、个案跟踪回访等过程,贯穿所有服务流程。

四、残联受政府委托履行管理职能,并提供直接服务

近年来,我们在政策法规制定、项目管理、技术指导、经费资助和残疾人服务评估、监督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真挚关爱项目”、罗湖区残联辅助器具服务将项目管理、直接服务和评估督导3项职能分开,由残联制定政策、实施项目管理和经费资助,由康复中心或康复指导中心实施评估、转介、技术指导、随访和督导,由社会服务机构或民间机构提供直接服务。三者密切配合、互相监督,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正筹备成立“深圳市残疾人服务行业协会”,将残疾人服务业的评估、转介、技术指导和督导职能从残联中剥离开来,交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从体制和机制上理顺关系,研究制定残疾人服务领域的行业标准,完善行业管理政策,加强支持引导和监督管理。

五、人力资源配置突破“增机构、增编制、增设施”或政府直接包揽服务的传统方式,创新专业人才培育机制

从2007年开始,借鉴香港成熟经验开展专业化队伍建设,通过“民间运作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向社会组织举办的人才服务机构购买社会工作师、康复治疗师、特教教师和居家服务护理人员,为康复机构、基层社区和残疾人家庭配置社会工作师、康复治疗师、特教教师149名和居家服务人员 200名。这些专业人员在康复服务第一线,以专业服务方式针对个案和群体开展权益维护、心理辅导、知识普及、外展服务、社会救助和家庭服务等社会工作,实施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特殊教育、康复护理等服务,受到残疾人及其家属和康复机构的好评,迅速成为目前深圳残疾人服务工作的生力军,为加快面向残疾人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专业人才培育机制做出有益探索。

篇6

自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后,全国税务系统本着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努力为纳税人、为社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逐步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不断努力优化纳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为纳税人全力营造公平公开、方便高效的纳税环境,充分发挥税收的服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引导了纳税遵从,优化了税收秩序。但是由于我国纳税服务的理论研究仍然比较落后,纳税服务实践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缺乏规范性和有效的组织保证,纳税服务总体水平较低。理论界对纳税服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一些基本理论、概念的定性仍然模糊。

纳税服务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纳税服务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以贯彻落实国家税法、更好地为广大纳税人服务为目的,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正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满足纳税人的合理期望,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项综合性税收工作,它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和职责,是贯穿整个税收工作的重要内容。广义的纳税服务体系包括两大系列:其一是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服务;其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

纳税服务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税收信息服务,即税务机关及其人员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税务相关信息,使之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能力自觉、及时、完整地缴纳税款。税收信息包括税收法律信息、税收决策信息、税收业务信息和税务行政信息等;纳税程序服务,即税务机关及其人员在税收征管流程的各个环节上提供的服务。纳税程序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信誉等级鉴定、税务检查等;纳税环境服务,即为纳税人提供便利的办税条件和场所;纳税救济服务,即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税务争议时,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供行政救济服务,主要指税务行政复议工作;纳税权益服务,即税务机关为保护纳税人权益提供的服务。纳税人享有税法的知悉权、纳税情况保密权、申请减税免税权、陈述申辩权、复议讼诉权、请求赔偿权、控告检举权、申请延期纳税权、索取完税凭证权等权利。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经过了长期分化过程后,开始走向各学科的融合,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成为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的思潮。新公共管理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出政府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企业家政府”,内容包括十项原则:掌舵而不是划桨;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注重引入竞争机制;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缉节;重产出而非投入;具备“顾客意识”;有收益而不浪费;重预防而不是治疗;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重市场机制调节而非仅靠行政指令控制。

可见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但它们都具有大体相同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近年来,英、德、荷兰等国政府采取的简化服务手续、制订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和某些部门或行业开办“一站商店”服务等,就是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体措施。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此而重视赋予“一线经理和管理人员”(即中低级文官)以职、权、责,如在计划和预算上,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强调对预算的“总量”控制,给一线经理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以适应变化不定的外部环境和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即主要通过法规、制度控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示标(performanceindicator)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由此而产生了所谓的三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ency)和效果(effect)等三大变量。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固然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服务都应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热衷于扩展政府干预、扩大公共部门规模不同,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即通过扩大对私人市场的利用以替代政府公共部门。需要说明的是,许多新公共管理的拥护、支持者也认为,公营部门的私有化并非新公共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僵硬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实行不以固定职位而以工作实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等。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现代纳税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但确立了纳税人与政府平等的经济主体关系,而且还在公共产品“供需”关系中确立了纳税人的主导地位。因此,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政府的一项根本职能。对于作为政府公共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税务机关来说,不但税收征收的过程是服务,而且征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纳税人服务。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广泛引入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也为税务机关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革新工作机制,提高纳税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参考。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启示

(一)增强纳税服务意识并提高纳税服务的法律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彻底更新和转变,是优化纳税服务的关键,纳税服务观念要努力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由监督打击向管理服务转变。改变以往注重对纳税人防范、检查和惩罚的观念,相信大多数纳税人都能够依法申报纳税,履行税收义务。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管理执法和优质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

2.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淡化权力意识,树立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必须履行的义务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

3.由职业道德要求向具体行政行为转变。将过去作为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变为对税务人员的基本行政行为规范,使纳税服务的内容制度化、规范化,并将其作为税务机关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和考核。

4.由注重形式向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转变。要从片面追求纳税服务形式的认识误区中解脱出来,不能只注重口头上、材料中、墙壁上的服务,而不管实际工作中服务措施的落实与否,服务效果的好与坏。必须通过持久和务实的工作,形成纳税服务长效发展机制。

只有观念的转变,没有法律的保障,纳税服务仍然难以规范地开展。因此,提高纳税服务的法律地位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新《征管法》第七条为纳税服务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法律基础,对纳税服务的逐步完善具有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下一步可以考虑在制订《税收基本法》时,将纳税服务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可以参照国际惯例,建立纳税人,把纳税人的权利和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以法规形式明确下来;根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纳税服务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总原则,并根据纳税服务的总原则,制定纳税服务的具体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方式和岗位责任体系等。这样纳税服务就有了根本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建立有利于提高纳税服务效率与效能的服务体系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施政的基本价值在于:经济、效率、效能。联系到税收工作,我们也应该把“经济、效率、效能”作为纳税服务追求的目标。具体的:应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快建立规范的纳税信息服务体系,整合税务信息资源,为纳税人提供涉税公共信息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税收征收管理服务和实时在线服务,实现全天候的“无站式”服务,减少纳税服务的中间层次和环节,降低服务费用,提高服务效率;针对办税程序繁琐、效率不高的现象,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开展结果导向的管理,深化税务行政审批改革,减少税务登记、核定申报方式、政策性减免税等审批手续,使程序运作现代化;针对纳税服务绩效难以衡量的问题,继续加强过程控制,坚持“有效执行没借口、决定成败靠细节”的思想,把优化服务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和每一道环节;要建立以纳税人满意度为重要衡量标准的纳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要针对纳税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构建以税务机关为主导、多种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纳税服务体系,将具体的纳税服务事项交由社会中介机构或民间非赢利组织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

(三)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纳税服务决策机制

新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主张采取自下而上的开放式的决策模式,而不是封闭式的,认为由越多人参与的共同决策,就会掌握到越多顾客的感受,由越少人做决策就越不能真正掌握顾客的心声。严格来说,顾客导向的层次就是由外而内、由下而上,顾客导向的运作前提就是要集体决策,共同参与。在实施纳税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透过调查与统计分析去掌握纳税人的需求,但不能掌握纳税人的心声和感受,这往往只能通过基层的税务工作者去探求。作为基层的税务工作者,他们能够直接接触纳税人,最能了解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及切身感受。所以税务机关在作出有关纳税服务决策时,必须让广大基层税务工作者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成为决策的主体。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纳税服务决策机制不仅训练基层工作人员自我管理,更能促使他们自己考核自己的决策执行成效,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四)建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考核机制

应围绕优化服务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加强和量化对服务的管理考核,充分发挥和调动税务人员优化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考核过程中应区分业务体系和非业务体系分别考核。业务体系是指直接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岗位及人员,主要包括管理、征收、稽查、税源监控等一线岗位。非业务体系是指不直接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岗位及人员,这部分人员虽然不直接与纳税人接触,但同样担负着提供服务的职责。对业务体系除参照工作质量标准进行考核外,一并对服务时限、服务质量、纳税人满意度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对非业务体系的考核应将税前服务、信息反馈与处理、纳税人满意度等指标作为重点,进行综合考核。

(五)构建完善的纳税服务监督评估机制

要进一步畅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就要建立公开的、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评估机制,使税务机关能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服务现状,及时加以改进。通过召开纳税人座谈会、上门走访、问卷调查、发放“个人联系卡”、“征求意见卡”等形式,让纳税人了解税务机关及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并陈述自己对纳税服务的意见,让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合法合理的期望,进而修订和完善有关纳税服务的制度和规定;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受理纳税人对税务人员执法不规范、服务不周到的投诉;在税务政务公开和外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意见,广泛聘请社会各界代表、纳税人代表对纳税服务进行监督评估,以便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随时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利军.关于纳税服务理论与实践诸问题的探讨[J].税务研究,2003

2.戴子钧.构建现代化税收服务新体系[J].税务研究,2003

3.吴旭东.税收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乔家华.在制度创新中推进纳税服务:对当前纳税服务的实证分析和政策选择[J].涉外税务,2003

5.陈捷.纳税服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涉外税务,2003

篇7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类齐全、服务质量稳定、能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规,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管制体系;三是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四是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包括公共财政、土地、城市空间、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合理配置;五是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下面以江西省永新县为例,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实地重点调查等多种形式,对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调研,其现状问题如下:

(一)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从政策法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人才队伍、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文化遗产保护五方面建设进行开展。其中,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针对永新县争创“全国文化大县”为目标要求,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试行)》,《公共文化场所管理暂行办法》(15条)等政策法规,走出了一条“穷县办富文化、小县办大文化”的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采取“财政出一些、向上争一些、社会捐一些”的方式,加大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既加强了各级文化站的建设,又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完善了人才引进、激励的机制和措施,加强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改善和优化了文化队伍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在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建设方面,注重建立和完善文艺创作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注重挖掘整理县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方面,经多方筹资建成三湾改编纪念馆、龙源口大捷纪念馆、贺子珍纪念馆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永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和保护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永新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包括:首先,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无法满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的需要,使得现有图书馆、文化馆存在面积不足、购置经费不足、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严重突出;其次,永新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队伍结构不合理,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不高,干部队伍老化且存在断层现象,特别是高级、拔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第三,永新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以永新县图书馆与乡镇文化站以及农家书屋联姻,采取托管型建设模式为例。永新县建有24个文化站和241个农家书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一方面,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在后续管理经费方面基本为零,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图书更新、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农村读者新需求;此外,几乎所有农家书屋管理人员都是中小文化程度,在图书管理的专业化、技术化程度偏低,且服务形式单一,以致后期读者活动参加人数日益降低。

三、完善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针对当前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为加强和完善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采取以下几方面建议,具体有:

1.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级文化部门、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在财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倾斜。以永新县为例,一是要借助城市规划和河东新区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大投入;二是升级改造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是启动乡镇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建设工程,巩固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拓展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阵地服务功能,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2.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以永新县为例,一是紧紧抓住列入中央苏区振兴、罗霄山脉片区开发范围这一战略契机,对接好中央、省市的文化扶贫政策,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力;二是各级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的经济政策;三是在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享受融资、税收、规费等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或融资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摆在全局重要位置;二是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政府资金投入方式;三是要结合县域经济考核,建立严格的文化发展考核体系,制定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4.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产业发展,一是要以文养文,要引导各文艺团体采取单位冠名、个人赞助等市场运作的方式;二是要以文联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一旦打上文化烙印,市场销售和商品价值就会好于一般商品,文化也借产品销售得以传播和弘扬;三是要以文招商,发掘城市文化资源,推进文化招商引资,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5.进一步落实公共文化惠民措施,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作为民生净福利的重要指标,落实各项文化惠民措施,尤其是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文化权利问题。要制定专门计划、采取倾斜措施,实现他们的文化权利,促进文化的和谐发展。

篇8

普遍来看,山东省农村信息化面临着四大难题:信息在农村的普及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农村信息化大部分项目依靠政府拨款,自身运行机制比较弱;缺乏真正有效、实用和农民急需的信息。

“山东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项目”为广大农村、涉农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交易,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收到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行情、科技动态等信息。该项目包括以下三大主要内容。

一是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构建山东省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农村信息化开展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服务部门、涉农企业、农业大户以及农民。服务项目涉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三大功能,实现服务、管理、交易一体化;全面提升农村科技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使农民掌握科技信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篇9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推力。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为“两个率先”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江苏科学发展,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举措。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基层农村倾斜,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我省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发挥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心灵,促进人际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

“十一五”以来,江苏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诸多亮点。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十一五”以来,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南京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正式开放,各地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项目16个。全省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17158个,率先在全国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

二是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08年,江苏省三大公益文化场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美术馆在全国率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在省“三大馆”的带动下,全省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机构均着力彰显公益性质,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设置免费开放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免费开放服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入馆人数大幅增加。我省现有国家一级图书馆63个,数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在文化部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三次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江苏共有81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比上届增加26个,亦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三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加大。全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省政府连续数年实施了向经济薄弱地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工程。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美好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活动,将精美的文艺演出送到全省农村基层。全省各地普遍采用政府购买和集中配送的形式,把演出、图书、电影、展览等优质公共文化资源送到农村、送进社区。

四是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吴江市“区域文化联动”、“激情鼓楼”南京鼓楼社区文化艺术节、“和谐江宁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太仓市业余文艺团队“百团大展演”活动、“淮风楚韵”民间艺术节、“时代潮”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靖江文艺节等一大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品牌。在活动中,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和舞台的主角。

加快完善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江苏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将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

一是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现代科技为依托,加快建设江苏大剧院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江苏省文化馆新馆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高其现代化装备水平,增加和丰厚其文化内涵。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按照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重点加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建设,消除设施布局空白,形成公共文化设施对服务人群的全面有效覆盖。

二是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趋势、新要求与新特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配合国家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建设,“十二五”期间,县级以上图书馆全部实现数字化。

篇10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困扰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按照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后果》 中对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标准,中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人口老龄化这一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如何从国家政策、社会保障、养老方式等方面全方位的“照顾”老年群体,是我国在社会化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及评价

(一)传统的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指老人因劳动能力丧失而致收入中断后,由家庭承担经济支持的功能。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一种“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宗族社会村落,社会关系与资源狭窄、稳定,养老成本相对不高,在有多个子孙辈存在的条件下养老成本被分摊,单个子代负担不大,并且老人余命不长,整体成本不高。家庭养老才一直得以延续。但是由于工业文明的直接冲击和我国计划生育、结构和功能变化,中国的家庭养老越来越面临考验。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四代同堂是中国人特有的温馨画面,但是随着80后们逐渐成家立业,更多的现实问题摆在他们面前。世界财经报道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有35%的家庭要供养4位老人,如果独生子女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要面对一对年轻夫妇最多供养12位老人的局面。“421”结构的倒金字塔型家庭日益增多,使家庭养老模式不堪重负逐步向社会养老转变。

(二)陷入瓶颈的机构养老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对老年人照料能力减弱,高龄化、空巢化和病残化的老人增多等原因,人们对养老院、福利院之类的机构养老方式需求激增,特别是一些公办的养老机构更是供不应求。养老机构有较好的硬件设施、环境氛围,专业的老年护工和管理人才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解除了在外工作的子代的后顾之忧,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但是机构养老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现有的养老院入住率不高,养老院的很多床位处于闲置状态。京、沪等大城市的养老床位,40%分布在城区,60%在郊区,城区硬件设备不及郊区,但城区供不应求,郊区四成空置。城区公立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与私立的养老院,规模从几十张到几百张床位不等,居住条件生活质量大多较差,公立养老院因有政府补贴,价格不高,人满为患,高档的养老院通常选址在风景优美、空气好的郊区,但入住率低。除了供不应求和资源利用不足的矛盾外,机构养老还存在着缺乏亲情滋养、机构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专业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使之陷入发展瓶颈。

(三)整合资源的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在目前家庭养老越来越无法实现,机构养老陷入尴尬境地之时,居家养老逐渐显现出其优越性。它充分整合政府、社区、家庭等多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让老年人享受到家人的温暖。社区托老所以及老年幼儿园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养老模式。各地区根据自身不同情况,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居家养老手段。

二、全面建设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加大财政投入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政府逐年加大对老年人的补贴,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村五保以及对城市“三无”人员的补贴在不断完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这些都基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若要使老年人享受到服务保障,还需要尽快建立起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养老服务补贴是指基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需要他人提供照护服务而又无力支付资金时,由政府给予的购买服务的补助。它通过直接补给需方的方式,使政府资金更有效的为最需要的困难人群或设定的目标人群服务,让政府保障的对象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同时建立“费随人走”的机制,所有政府补贴直接发放到人而不是有机构或者第三方转接,这样老年人就可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养老需求,同时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贯通整合,以及推动养老服务机构的机制改革。当前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在政策上是分割的,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在完善自身条件的同时,提高或者限制了老年人入住的门槛,诸如高额的入住费用、只接收自理老人等条件,让老年人望而却步。但是居家养老的不完善和家庭养老的困境,使得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上结构性的丧失了选择权和自。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加大财政投入,“费随人走”的机制,有效地制约了各方权利,也为我们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开辟了新的路径。

(二)发挥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构建“三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