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和儿子一起成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老人们都说“带大一个孩子要先讲三年的‘张倒话’”,和儿子一起成长的日子,我的确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儿子很小的时候,有些话他不理解,这就要求我时常地唠叨、念着、让他的脑子里对这些话有印象;根据这些话再做一些适宜的事情,让儿子慢慢知道什么话是什么样的做法。儿子知道选择玩具的时候我就唠叨,不能在街上哭闹,不然什么也不会买。儿子开始不相信我做得到,试着哭闹了几回,我都不理他独自走了,他看见我走远又怕我真的不要他,就又赶紧地擦干眼泪跟了上来。几次过后他懂得了什么叫商量办事,等下次想买新玩具时就会表现得很乖很乖,还学会帮我做点小小的事情来讨好我。条件允许的时候我大多会满足他的要求,却不会在他一提出来就满足,我得让他说出需要的理由,也得让他知道不是一开口就能办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
儿子送进幼儿园了,从大孩子哪里学会了骂人的话。只要他一骂人我就先轻轻地给他一巴掌,然后说这是不好的习惯,受到批评的同时还要被打。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作为父母要身先力行,不然你说教孩子他也不会听你的。有几次朋友聊天兴趣正浓,我不小心带出了一句脏话,他听见后立马跑过来也给我一小巴掌,然后学我训他的口吻说“该打,妈妈骂人了。”看他认真的样子朋友总会大笑说这孩子有点意思。次数多了我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儿子并不知道什么是不该说的话,什么是该说的话。我每次都会给他解释对与不对。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直到他理解为止。一次他不知道“老子”是什么意思,在和我说话时对着我说了句“老子不玩了?”我听后问他:“你知道谁是老子?谁是儿子吗?”他摇头表示不知。我说在这家里我是你的老子,你是我的儿子,所以和妈妈说话时不能“老子是什么什么的”。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过了没多久,他父亲回来和他在房间里玩得正高兴呢,我突然听见老公哈哈大笑起来,好奇心让我赶紧从厨房跑过去看看究竟。老公说儿子太有意思了,我刚才和他玩耍的时候无意说了句“老子”,他马上把手递过来捂住我的嘴说:“爸爸,小声一点,你不是老子,我妈才是老子,要是被她听见你说你是老子的话,她要打你的哦。”他的话让老公一愣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儿子看我过去后说“妈妈。爸爸没说什么哈。你不要打他。他已经知道改正了。”我听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笑过后我对儿子说“怪我没给你说清楚,在这个家里,还有爸爸也是你的老子,我和爸爸都是你的老子,你是娃娃,是我们共同的儿子。”通过这件事,我尽量地把出现的问题耐心地给儿子解释清楚。
童言无忌。在陪儿子成长的过程中,留下很多美好快乐的小故事。比如有一次给他洗澡,我把水兑好后让他把衣服脱了坐进大盆里,我转身去找洗澡的用具时听他很兴奋地大叫“妈妈,快来看呀。”我急急忙忙跑过去问什么事。他指着自己的小说“妈妈,你看我的小会游泳。”我仔细地看才知道他用手打水的惯性让小左右晃动,他兴奋地说是在游泳。我笑了,说:“你真是个好老师,会教它游泳哈。”他高兴地说:“等哪天爸爸来了我让他知道我的小会游泳。”我笑着没有说下去,因为我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性的启蒙教育是每个做家长的最怕涉及的问题,可孩子就是孩子,他会不断地问你他是从哪来的,怎么来的等一些问题。对于这个困惑我也很郁闷,就怕哪天他也会问我同样的问题。虽然在心里想了好多他提问和我该怎么应付的话,可是他的问话却没有按我所想的问出来。有一天,儿子看《神医喜来乐》的电视剧,有一场喜来乐为一个产妇接生时的画面。剧情是说肚子里的孩子用手抓住母亲不放松,所以老是生不下来,喜来乐就找来一根银针轻轻地在母亲的肚皮上扎了一针。一会儿工夫就听见孩子出世后的哭声了,再看那婴儿的小手上,还真的有一点针印。儿子看到这就转过头来问正在织毛衣的我:“妈妈,我生下来的时候被针打过没有?”我没有抬头就回答说没有。他接着问:“那我怎么从你肚子里出来的呢?”我这才想到自己曾经设计很多次的问题终于还是避不开了。我若有所思地说“你开门出来的呀。”他说:“妈妈骗人,你肚子上哪来的门?”我故作神秘地说“有呀,就像阿里巴巴故事里说的那样,要有暗号的,你在妈妈肚子里待烦了,想出来了,你就使劲地敲门大喊,然后门被你打开了就出来了呀。你出来后门会自然地就关上了呀。”儿子似懂非懂地接着问:“那星哥哥又是怎样出来的呢?”我想起他问的星哥哥是我侄子,当时嫂子是破腹生下来的,我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你哥哥是开天窗出来的,因为他力气小打不开门,所以医生帮他开天窗出来的。”儿子若有所思不再继续问下去,我悬在心里的一件事就这样混过去了。后来儿子上初中学了生物课,从课本里知道了很多的事情,已经不会问那些幼稚的话题。
儿子没有辜负他自己的理想,而且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希望值。一个学期还没有结束,经济老师就让睿做了他的助教,虽然每小时只付给他八元钱。但睿还是欣然接受了,他说这是他未来可以成功进入商学院的第一步。后来通过竞选睿顺利当上了学生议员,在此期间睿参与了许多活动的决策。他在学校附近的酒吧里当义务侍应生,负责鸡尾酒的调配,他说做义工可以让他早些了解社会。他还经常组织学生们外出郊游,不是几个人,而是全年级的同学。他如此热衷于课外活动,起初我是持反对态度的,我认为他这样做有些本末倒置,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其它不过是锦上添花的把戏。因此每次在电话中我都会嘱咐他几句,他总是自信满满地对我说,我会安排好一切的。但我多少还是有些担心,怕课外活动太多会让他分心,最后得不偿失。不过我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想法,他所做的一切都在为两年后能顺利进入商学院做铺垫。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两年后他真的去了全美排名前三的商学院,当然这是后话。
第一学期结束时,他的备科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身体也比从前健壮了许多,更让我们开心的是他对我们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排斥少了,亲近的言行明显增多了。暑假我安排他和他妈一起回国参加由国侨办组织的夏令营,睿妈回来时就对我说:“你儿子把我当成小孩一样的照顾了一路。”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和我私下里唠叨:“人家都说儿子是母亲的前世小情人,我看还真是如此呢!”
我想天下做父母的都一样,仿佛永远都欠孩子们的,并以能够为他们服务和奉献而快乐着,幸福着。当他们慢慢地懂事,慢慢地成熟起来,当他们从叛逆到主动和我们亲近时,总能让我们在心里默默地对上天感激涕零。
儿子这次在国内玩得非常开心,因此我一点都不遗憾在这个暑假他没有出去打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和他又亲近了许多时间。他将来工作的机会多得是,是一辈子,而和我们在一起的机会却越来越少,这是客观规律,更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这次参加夏令营,作为营长的他,做得非常出色,这是侨办的人事后和我说的。当我问睿他参加这次夏令营的体会时,他只是简单地告诉我,在营里他是个男生,又年龄偏大,所以他总是先照顾别人。比如有好玩的,好吃的,他总是先让着别人,而当他看着别人开心时,自己也会开心。
孩子真的成熟多了,谦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公德。说到这不禁让我想起一段往事来,有一次我带儿子去吃自助餐。龙虾总是一上来就被人抢空,但他总是彬彬有礼,规规矩矩地站排等在那里,每次当装龙虾的盆子空了时,他手中的盘子也是空着的。而他的脸上竟然没有一点失望和怨恨的表情,平静得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在我告诉他这样不行时,他也只是笑而不语,这是一种境界,我永远达不到的境界。他的个子比我高,如果他也像我一样不谦不让,他怎么能始终都端着一个空盘子呢?当我把龙虾分给他一些时,我的心里很复杂,是应该告诫他,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名利场呢?还是应该表扬他的谦谦君子风范呢?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做人的价值观,在两者之间的选择上我会毫不犹豫地赞成前者,但我却从心里觉得孩子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更重要。因为当我看着自己盘子里的丰富时,看到别人失望的表情时,看到儿子的一脸平淡时,我的心却似被掏空了一样。我自己知道我得到了,也失去了!
人们在得失面前,总会被一种下意识所左右,在所谓的权衡利弊的结果中自以为是。殊不知,得到中也有失去,失去中也有得到。人们因为眼光、价值取向的不同会做出今天是正确,明天又是错误的选择,权衡利弊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正确,因为人的眼光太有限,比如我们昨天选择了出国,今天许多人就很可能不再苟同当年自己认为百分之百正确的决定了。
在现实中做个君子还是小人,一直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所以在是非面前的取舍就一定不同。我是个混混,早就背离了高尚和纯粹,但我希望孩子有他自己的活法,无论是好的,或坏的。只要能让生命精彩起来,活得有意义,开开心心一辈子就好!
什么是真正的爱?爱就是让你所爱的人心里永远有一份自由。而且自由得理直气壮。而你的爱,就是让他能够如此的理由!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族群现象。在上大学之前,睿的几个死党,都是白人孩子,他们好得经常玩到不回家过夜。每次从大学里放假回家,他们几个又会腻到一起,如漆似胶,难舍难分。但到了大学以后,他的朋友圈多数都是和他有同样背景的亚洲孩子。当然他们不喜欢刚从中国出来的人,主要是价值观不同。在睿的眼里,中国出来的同学,都有共同的毛病。比如爱说大话,喜欢酗酒、抽烟,而且攀比心极强,不讲社会公德。但在他的朋友中白人的确是少数,而不像他在中学时好朋友清一色都是白人孩子。但这并不影响他和那些孩子的友谊,每次一从学校回来就又聚在一起温故知新去了。这是否就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族群现象呢?还是让时间去评判吧。下面我就用一些生活中的感受来结束我的故事:
儿子返校送子去机场
钟闹无情催子别,曙光乍白暗街灯。
千叮万嘱车程短,相拥如痴老泪生。
那天是儿子春假结束返校的日子,而且恰恰是美中时间从冬令时转换到夏令时的第一天。5点整,也就是平时的早上4点钟时,仿佛蹩足了劲的闹钟骤然响起,一下子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匆忙起身,洗漱。我和儿子凌晨6时整从家里出发,驱车驶向机场。此刻,天刚蒙蒙亮,街灯一闪一闪的仿佛要诉说些什么,但却始终默默无语。这正好印证了我当时的心情,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路上似有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去机场的路虽然很长很长,但似乎又很短很短……
在站台上,儿子临别时突然拥抱了我一下,当他转过身离去时,我竟呆在那里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未了,情不自禁的老泪纵横。睿没有再回头,而我的泪水却模糊了他渐行渐远的背影……
晚上回到家
庭院花开灯来明,风携夜雨去新晴。
推门呼唤人离去,空立厨前腹胃鸣。
儿子在家时,总是在我回来前半个小时把院子里的灯打开,让整个院子都沐浴在桔黄色的光亮中,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而且他一定会做好晚饭等我们回家,这个习惯是从他8岁那年就养成了的,但今天……
我站在院外一边开锁一边习惯性地叫着睿的名字,但深重的暮色很快就吞没了我的呼唤声,同时也模糊了我的意识……
我果果地看着冰冷的炉灶,竟没有一点心情去淘米下锅,虽然此刻我早已饥肠辘辘。我默默地走到客厅里,将整个身子沉在沙发中,想让心平静下来,但泪水却不争气地涌了出来,睿他妈此刻正在国内,儿子又去了远方,而我独自一人在偌大的空间里默默地发呆。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很空泛,空泛得仿佛就剩下我自己。
人有时真的很奇怪。你走在路上,看着匆匆过往的人群,你会想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你的缘分也许就在这匆匆忙忙的注意和不注意之间。而对于他们的离去,你甚至不会感到一点忧伤或怀念。这时你会突然感到家真的很好,因为在那里没有陌生的人,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与你朝夕相伴、同甘共苦的共同体。但儿子一转身,我才突然发现,家有时又太像个旅馆,住在那里的人同样也是行色匆匆,而且来来往往。
晚饭后准备收拾儿子房间
花落心上挥不去,
应恨苍天主悲欢。
想想过去,朋友临时找人帮忙照看孩子,总会先想到他,都说他善良、懂事和助人为乐。而在我的内心深处又何尝不需要他有形无形的守候和看顾呢?那也是一处让我精神可以寄托和情感安放之所啊!平时只要知道他还在房间里,在这个家中,即使不说话,即便互不谋面,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踏实的感觉一样会让我幸福莫名,而这也正是让我好好活着的一个理由。儿子的许多优点,我都是从别人的口中了解到的,但在我的眼里,看到的多是他的缺点和毛病,这也许是许多像我一样望子成龙的父亲们都存在的问题吧,尽管孩子是所有做父亲们的骄傲。
在许多家长身上都有着一个通病,一方面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赞扬,另一方面心里却始终认为这远远不够,离他们的标准还相差甚远,而忘记了他们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也是在磕磕绊绊中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的身上也有许多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或许就是这种既不现实、不客观,又充满矛盾的逻辑和错乱,让孩子们的心远离了我们。
儿子在许多方面都很像我,许是基因的作用,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从小到大都是游泳冠军,现在又以经商为生。儿子上中学后,就参加了校游泳队,不管功课多忙,课后三小时的训练和比赛从没有间断过,一直坚持到毕业。但他比我有主见,当年在选择大学志愿时,我听命于父母,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而睿在报学校时,坚持只报自己认为是对的、有发展前途的专业。任伺外界的干扰和诱惑都不能改变动摇他的意志和坚持,就他连平时酷爱的生物也宁愿放弃。
在报考大学时,我千方百计地试图说服他,按照我的想法报学校,谁知睿对我采取了“阴奉阳违”的策略,不反驳、不抵触,甚至唯唯诺诺,但私下里却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和他所在中学的学生顾问提供给他的参考大学报考。真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他被第一志愿的大学录取了,才在他妈的一再追问下说出了实情,让我有如哑巴吃黄连,连亡羊补牢的机会也没有。当孩子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睿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喜欢那个学校,爸爸又不懂美国,我又不想让他生气,就只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
在只剩下一个月就要中学毕业时,睿提前完成了所有的考试。然后找了家基金公司做实习生,尽管这还算不上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但他却做得非常认真,每天早出晚归,西装革履的很像个白领。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才答应让我每天送他上班,自己做地铁回家。而我的坚持是有目的的,因为只有如此,我才有机会和他独处。别小看只有不到二十几分钟的车程,却让我有机会和儿子多些交流和在一起的时间。尽管我还不是很了解他,但我还是为他骄傲,因为他在许多方面都比我强,将来也一定会比我有出息。
中学的最后一个暑假快到了,我准备带他同国,除了看看老人,也让他多吃点好东西,多接触些故乡的风土人情,多了解国内的变化,多一些对故乡的亲近之意。说实话,我真的希望睿将来也能和我一样,爱我们的祖国。
带睿同国是我长期以来的愿望,父母都是年过八十高龄的老人,他们就这么一个孙子,又远在天涯海角,思念之情不言而喻。而睿上了大学后,时间就不再属于他自己的了。国外不像国内,学校一放假,学生们都利用假期外出打工,一方面可以勤工俭学,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将来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我父母平时打电话时问得最多的,就是他们的宝贝孙子。所以我决定利用孩子中学的最后一个暑假,让他们彼此之间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另外我也想让儿子借此机多接触些中国社会和风土人情,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做到前者并不难,本来儿子就非常懂事,又乖巧得很,但如果让他吃好玩好,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玩好,因为他小学一年级就出国了,儿时的玩伴几乎没有几个,即使有也很难联系得上,而我的圈子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但总不能让他整天都呆在家里吧,虽然奶奶在我们回国前就为他安装好了宽带网络,但如果把上网当成一个年轻人二十多天生活的全部内容,也太单调、乏味了。为此我很犯难,也多少有些愧疚。孩子大了,毕竟有自己的生活和兴趣,而这次回国纯粹是按我的意愿安排的,如果依着他,一定会选择和他的那些死党们在一起,尽情地享受中学时期的最后一个暑假生活。
由于猪流感的原因,我们回国后的第一个星期,睿几乎没有出过门,严格遵守隔离一周的教条。在我自己的房子里老老实实地关了自己7天禁闭。每天除了上上网,就是睡觉。当然家里人事先为我们准备好了丰富的食品。到了第三天,我实在忍不住寂寞和天天靠熟食充饥的生活。如果我们真有病,我会自觉呆在家里,但是我们没有病啊,就这样白白的浪费掉我一半的假期生活真是不值得,于是我试图说服他和我一起去外面吃东西,但任凭我磨破嘴皮,他就是无动于衷,而且总是那句话:“要去,你自己去吧,我哪里也不去。”这就是美国教育出来的孩子,规矩永远是至高无上的。
我以他老子的身份说了一箩筐的理由,还有那么多的诱惑,他居然不为所动。我真的有些不理解,这种无谓的坚持有必要吗?但他是站在道德的高端,我多少有些理不直,气不壮。同时又在内心深处,为他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而感到奠大的欣慰。
第七天过后他终于肯跟我出去了,于是我带着他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
我想借此让他多见见世面,更多地了解一下国内的人情世故和风土人情。我始终认为,这对他将来的发展和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会有一定帮助。令我吃惊的是那个腼腆,在我面前有些内向的睿,在任何社交场合上,总是显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当面对那些在社会摸爬滚打几十年,阅历丰富的叔叔阿姨们,那份不亢不卑的从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刮目相看,赞不绝口。
我似乎如梦初醒,同在一个屋檐下,一起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原来我竟然完全不懂他,而且从来都固执地把他当成问题多多的孩子对待。孩子真的长大了,而我的思想却还停留在过去。我开始慢慢习惯,即使在陌生人面前,在陌生的环境下也不用刻意去照顾他,并注意倾听他事后对一些人和事的评价、看法。让我吃惊的是,在我的印象中,他根本就不懂中国国情,更不知世俗社会里面的是是非非,但他却能非常准确无误地判断出一个人的品质和德行来。而且还能说得有理有据,条条是道。过去我总以为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比较单纯,根本看不懂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我现在发现,我错了,无论在哪里,是非的尺子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在文明社会中,这与国家的属性(姓社还是姓资)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
后来他实在对我们谈论的事情不感兴趣,更看不惯国人习以为常的夸夸其谈和攀比心理,所以我再让他和我一起出席朋友聚会时,他总是借故推迟。我明白,他心里的天空比我们这些在世俗里摸爬滚打大半辈子人的世界观干净得太多,有些甚至是完全格格不入的。
这里我要非常感谢我的一个发小,她生意做得如日中天,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睿安排这样那样的活动,如聚餐、看足球比赛、郊游等等。虽然这对我为睿设想的一切算不上锦上添花,但却是雪中送炭,让我少了许多遗憾,多了几分满足。我也曾要求睿多找阿姨的女儿玩,因为朋友的女儿和睿一样,是同年考取美国大学的,而且上幼儿园时,还曾在一起玩过。但儿子却说“如果我那样做,叔叔每次都要陪着我们,车接车送不说,还要安排我们吃饭,人家那么忙,我怎么好意思让别人丢下手中的工作不做,整天陪着我们玩呢?再说我这次回国也主要是为了爷爷奶奶,现在我的目的全达到了,你就不必再为我费心了。”
他的一番话,让我听后鼻子直发酸,也很惭愧,我没有照顾好他,他却反过来安慰我。想想从前我像他这么大时,心里只有自己,还受不得半点委屈,总觉得别人欠我什么,也很少替别人着想。即使现在,我的觉悟有时也还真不如孩子呢。
看儿童剧是种亲子活动,也是儿童成长的媒介。曾创造过璀璨历史的经典儿童剧《宝贝儿》让许多家长与孩子记住了济南儿艺,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一所专业儿童艺术剧院,在各级领导及院长丁小秋的带领下,不断刷新着济南儿艺在国内儿童剧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说起济南儿艺不得不说说他的当家人丁小秋院长。初次见到丁小秋院长,让人感觉最深刻的则是他极强的亲和力及浓浓的艺术气息。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丁小秋曾主演了许多影视剧,是省内知名度很高的演员,一直片约不断。自担任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以来,他婉言谢绝了许多剧组的邀请
心扑在剧院发展上。他在做好剧院管理的同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艺术剧目的创作生产上,造就了不胜枚举的精品剧目。
在他的带领下,儿艺始终不渝地坚持出人出戏的基本原则,不断地推新人
出精品。先后创作演出了《我家来了机器人》、《少年大舜》、《真实的游戏》、《好朋友之歌》、《小白龟》、《宝贝儿》、《大鼻子叔叔的奇遇》、《青蝴蝶》、《七色花》、《我和我的影子》等几十台儿童剧目,深受孩子,老师和家长们的欢迎。共获得包括“文华新剧目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五个工程奖”、“文华大奖”、“第四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世金奖”、“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等国家级奖项20多个和70多个省级以上的专业奖项。
厚积薄发
在许多人印象中,提及济南儿艺,不得不提的还是那部曾在国内儿艺历史上创造过奇迹的经典儿童剧《宝贝儿》,谈及宝贝儿的成功历程,丁院长眼中闪出异样的光芒,言语慷慨激昂。《宝贝儿》从首演至今,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在融入其中的同时受到启发从台词到细节,从人物到情节,从化妆到道具,剧本经过了14次的反复锤炼,舞台也先后经历了5次推倒重来。这部在全国演出高达2040场的儿童剧取材于身边的现实故事,几乎拿遍国内所有舞台演出奖项的招牌儿童剧,而在它成功的背后凝聚了儿艺许多人的心血,济南儿艺也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使他们兴奋、着迷。
2009年在政府及儿艺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儿艺有了自己的剧场――宝贝儿剧场,丁小秋院长说,剧场之所以取名为宝贝儿,有两层含义,一是为纪念曾创造过璀璨历史的经典儿童剧《宝贝儿》而取,更重要的一点则是被众多家庭视为“宝贝”的孩子们而取。宝贝儿剧场作为济南的实验艺术剧场在把剧场打造成泉城亲子剧的演出阵地的同时,也陆续推出歌舞。戏曲,曲艺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文艺演出。2010年,儿艺携手济南世博演艺经纪有限公司都市女报共同打造了部经典话剧《画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好评。
离婚对我来说很突然,尽管我演了无数的角色,讲述过那么多女人的生活和命运,可是,我仍然被彻底击垮了。那段时间,我的眼神是疲惫的,脸上没有光泽,心态特别消沉。每当看到儿子清澈的眼神和憨憨的笑容时,我的心都要碎了。我觉得儿子很无辜,受到这么大的伤害却毫无知晓。
一次,我在书房看剧本,看得太投入,不禁流下了眼泪。儿子不知什么时候跑了进来,这大概是他第一次看到我哭,他先吃惊了一下,很快就用小手摸着我的脸说:“不好,不好。”我知道他想告诉我,哭不好,不可以哭。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居然可以读懂妈妈的喜怒哀乐,并且会安慰妈妈了,这令我又惊讶又欣慰。
我依赖他,只要分开三天以上,我就会打电话要月嫂带着孩子到片场。我习惯了坚强和独立,不爱朝男人发嗲,可在儿子面前却喜欢撒娇。当孩子刚学会走路时,我就对儿子说:“儿子,你要好好保护妈妈,因为你是男人,妈妈是女人。”儿子稍微大一点时,有一次带他逛商场,我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儿子抢着要拎塑料袋,我就把刚买的两包纸巾递给他。一路上,他的肩膀上挎着和身体极不相称的塑料袋,认真地和我一起朝家里走着,我心里充满了骄傲,感觉儿子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分担责任了。
有一段时间,我很害怕因为忙而忽略了对儿子的教育,所以一有空,我就会在书上和网络上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如何教他礼貌,如何让他不娇气,如何让他更快地学会说句子……我认真地管教着他,却没想过自己的方式是否会有问题。直到上个月,和妈妈一起带他出去散步时,我发现他喜欢牵着姥姥走,我一牵他他就甩开,这令我很诧异。后来发现他穿鞋子也要姥姥穿,我穿他就踢脚。于是我问他:“你爱妈妈吗?”他说不爱妈妈爱姥姥。我委屈极了。月嫂告诉我,可能是因为我平时对他太严厉,他不肯吃饭时,我会瞪眼批评他,他不愿睡觉时,我也批评他,他在外面玩得不想回家时,我也批评……我生怕成为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这下,我慌了神,又开始努力弥补前段时间严厉教育的“恶果”。遇到问题时,我会很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儿子也很争气,没过多久,他就把我排在“喜爱的人排行榜”中的第一了。
今天6月,我开车带儿子去郊游,回家的路上,我对他说:“妈妈今天玩累了。”没想到他竟然伸出小手,“妈妈,我帮你揉揉,你就不累了。”一个小时的车程,儿子一直把小手放在我的腿上认真地揉着。望着远方金色的夕阳,我的泪水模糊了眼睛。儿子是我生命的延续,更是我生活的依赖,有了他,我不再害怕孤单。
都说单亲妈妈带的孩子容易娇气,因为缺乏父爱,母爱却泛滥。但我却没有这种担忧,因为我对自己有要求。溺爱肯定会有,但我还是很理智的。他是一个男孩子,我要教他做一个有责任的男子汉。未来的人生之路坎坷是避免不了的,我要教会他坚强面对,不能软弱不能逃避。比如他摔跟头了,即使摔得很疼,我也要让他自己爬起来,鼓励他勇敢一些,还会跟他开玩笑说:“你的这个节目表演得真好,快起来吧。要不,再摔一下?”
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过程
做了妈妈的人都有体会,当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候,你会用心地观察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和他一丝一毫的小情绪小脾气。我虽然工作很忙,可是每天都会抽时间和儿子独处,也正是这样的时间让我的心静下来,并且从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固有的缺点。比如,儿子特别犟,他不喜欢做的事情谁逼都没有用。我妈说:“这孩子这么犟,就像你。”于是,有时候看着他犟头犟脑的样子,我在一旁恍然大悟。这三十多年,一直有人说刘蓓犟,我都不信,看到儿子的举动我总算信了,我反思也许这也是我两次婚姻失败的原因所在。于是,在和朋友、家人交往的过程中,我试着不再那么固执己见,有时候也按照别人的建议去做。现在,我妈常对我说:“你现在变了,还经常听我的。”我心里就乐,其实这些变化都是儿子教给我的。
儿子喜欢洗澡,每天晚上带他出去玩了回来,我都会给他洗澡。时间久了,他一进门,就会自己拿衣服往洗手间跑。不到两岁的孩子,会坐在澡盆里“啊啊”地唱歌,或是开心地玩手里的玩具,以前洗澡一般只洗10分钟就够了,可是一岁半以后,他渐渐不满了,每次都要洗20分钟以上,如果提前抱他出来,他会很生气。一次和一位研究心理的朋友聊起这件事,他告诉我,这是因为洗手间空间很小,灯光又柔和,温水泡着,让人很有安全感,小孩子很迷恋这种安全感。一直以来,我是个性格中男子气比较重的女人,什么都好强,什么都麻利,就连洗澡,也不喜欢泡泡浴,淋浴冲冲就算了。
可是,那晚我放了很多热水,滴了下午特意买的玫瑰精油,打开温暖的浴霸,半躺在浴缸里,点燃一支烟,脑子里似乎涌起了很多事情,但确实是开心的,因为此刻什么事情都不需要你去解决,你要做的就是躺在这里,专心享受半小时的自我时间。
那夜我睡了一次久违的好觉。第二天正好不用拍戏,我去宜家买了很多浴室用品,精巧的毛巾挂环、水晶珠帘、好闻的大卫杜夫香精油……还买了适合在沐浴时看的特制漫画书,内容短小幽默,而且不用担心被打湿。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在浴室里泡上半小时,抽支烟,修修眉毛,练几个瑜伽动作……心情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
儿子就这样用他小小的一言一行,教会我更多生活的道理和快乐的真谛:孩子们快乐,因为他们健忘;孩子们快乐,因为他们对生活没有过多的要求;孩子们快乐,因为他们首先会对别人笑……我从儿子身上感悟了很多东西,也随着儿子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快乐充实。
我属于居安思危型的人,从小缺乏安全,所以,我给很多人的感觉都是比较独立的。有了孩子后,我越发觉得自己坚强了。以前,工作累的时候,我还偶尔有偷懒的念头,现在我要求自己千万不能懈怠。而且我也特别小心爱护自己的身体,我觉得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把儿子带大。
陈鲁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山东的乡村度过的,虽然她的父母都是知名大学毕业,来自大城市上海,但在那个特殊时期,几乎所有成年人对于子女的教育都实在是无心顾及。陈鲁说自己的童年与同龄人大体相似,放养,漫山遍野地跑,接触大自然很多,无忧且快乐。1988年,陈鲁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继续在学校攻读语言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语言学里有一个分支是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陈鲁在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那个年代,一个学者要更换自己的专业在国内很难实现,而美国的心理学专业总是乐于接收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陈鲁于是专程赴美学习心理学,5年完成全部课程,于1998年获得纽约大学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
2002年,36岁的陈鲁博士已经在纽约市立大学任教4年,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近10年,周围很多美国夫妇都流行不生小孩,丁克着或者领养着,同样过得很快乐,陈鲁也开始考虑,自己是应该效法这些夫妇,还是应该生一个属于自己和丈夫大卫的孩子。
由于夫妇俩都是心理学家,来往的圈子里有不少都是心理咨询师。有一次陈鲁向一个心理医生敞开心扉的时候聊到要孩子的意义,那个医生说:“意义在于亲自观察和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这句话对陈鲁的触动很大,虽然此前她作为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常常会和孩子们打交道,观察他们的行为,研究他们的心理,但接触的时间毕竟有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肯定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更为打动陈鲁,让她终于打定主意要做一个母亲的,是让现在的陈鲁常常挂在嘴边的一段经历:当时,陈鲁在纽约追踪研究刚从中国移民美国的儿童,有一次陈鲁见到一个刚刚从武汉到纽约的6岁小女孩,像很多新移民,女孩因为听不懂老师说什么,身边没有熟悉的小朋友,所以很怕上学,一家三口睡在一张铺在地上的床垫上,条件很苦。但是,当陈鲁问小女孩喜不喜欢美国的时候,小女孩毫不犹豫地说:“喜欢,因为美国有爸爸妈妈!”那一刻,陈鲁真正领悟到了孩子的含义: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会不讲任何条件,只认准跟定了你,那就是你的孩子。
分享从育儿日记开始
2002年,陈鲁生下女儿莉莉。
作为一个学者的陈鲁坚持写育儿日记,记录下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妈妈,陈鲁发现,即使已经研究儿童心理10年,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智力和情感,还是不断带给她惊喜。
在女儿1岁到3岁之间,作为学者的陈鲁想在孩子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详细记录下如何同时学到中文和英文,她遵循规范的研究程序,准确及时地每天记录下女儿说的新词新句,不光一字不差,还记录下她是和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作为妈妈的陈鲁,偶尔回过头去翻阅这些日记时发现,日记里面充满了一个两三岁孩子与大人的交流。
在女儿3岁以后,随着孩子和大人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广和深,陈鲁常常被这种交流的力量震撼。每天晚上,趁莉莉睡觉之后的一点空闲,陈鲁都会把交流双方的对话以及前因后果一字不差地写下来。有时候,她怕等到晚上睡觉前忘记,甚至在交流的当时,随手抓来皱巴巴的餐巾纸或者报纸、火车票等一切能找到的小纸头,用尽量不让孩子注意的方式把对话记录下来。
亲友是陈鲁育儿日记的第一读者。陈鲁的妹妹也是一名母亲,看了陈鲁的育儿日记之后深受启发,主动请缨把日记手稿输入电脑,并且鼓励陈鲁把育儿日记与更多的妈妈们分享。在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鼓励下,陈鲁渐渐认识到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用现代心理学分析重新组织结构,更将多年来儿童心理研究的宝贵案例添加其中,最后,一本私人育儿日记逐渐变成了一本对孩子未来真正负责的实用育儿经《0-6岁A+育儿法》。
和孩子相处丰富和完善了自我
莉莉两三岁时,陈鲁不止一次刚在一个会议上穿着正装对着听众侃侃而谈,一回家便马上被孩子要求乖乖地趴在地上东嗅嗅、西闻闻,外加几声狗叫。开始时,这种反差让作为学者的陈鲁自己也觉得怪怪的,但几次之后就尝到了甜头,这种生活多丰富啊,多层次分明、有张有弛啊。也就是在和莉莉的相处中,陈鲁得出了一个结论:和孩子成年累月的玩耍中,受益的绝不只是孩子,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世界和心灵。
家长也是人,家长有时会很累,会受伤害,会不小心犯错误,会在感情上迷茫。这些事很多都和孩子无关,可孩子会感受到家长的情绪,会看到家长似乎无缘无故发火、发呆、不理睬自己、心不在焉、说话出尔反尔。如果这时家长不解释自己的心境,孩子会误解:她不爱我了?她觉得我很讨厌,我肯定做错了什么。家长有时会被孩子弄得很烦心,甚至气得要疯掉,对孩子感到失望,这种时候,如果家长选择拐弯抹角、冷嘲热讽或者关门憋气,孩子会在猜测、郁闷、恐惧中浪费很多时间,并永远没有机会了解到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父母也是人,也有人的各种需求和感情,我的行为会影响他们。为了避免误解造成的种种感情纠结,家长要及时向孩子说明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并解释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家长的这种沟通努力,不仅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明白很多事情可以说出来,说出来时的态度方法可以是正面的,说出来后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与此同时,对于成年人自己的性格朝正面方向完善,也相当有意义。
换言之,育儿的同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找到更为丰富和完善的自我,这就是陈鲁的经验。
Q&A
孩子要必备6种心理能力
Q=《成都女报》A=陈鲁
Q:现在育儿、家教方面的书很多,大部分都是家长教育自己孩子的经历。比如孩子上了某个名牌大学了,妈妈写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过程。您的育儿方法和她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A:我也经常遇到家长问这样的问题。每一个孩子是不一样的,但孩子也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就像人与人之间比人和其他动物长得更像一样。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的是规律,告诉我们一种趋势,这是大多数儿童都遵循的。如果儿童的发展没有规律可循,儿童心理学研究就不存在了。对于孩子,家长应该既承认扎实、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用这个总体规律作为育儿的指导,也要了解具体的环境会造成某些孩子偏离这个规律,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待。
Q:简言之,“0~6岁A+育儿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法呢?
当我悟出“一起成长”的道理时,儿子才刚刚过了半岁,这让我松了口气:对于儿子的成长耽搁还不算太多!毕竟,半岁之内他吃母乳,我需要做的就是为太太准备好有营养的一日三餐。在儿子半岁之前,我根本不懂得给他补充维生素D,致使儿子在维生素D指标上有些缺乏。在儿子刚过半岁时,我竟然将他送到外地乡下,请人看了两三个月。这一下导致儿子出现了营养不良的贫血状态。把儿子接回来后,我开始认真研究儿童营养和儿童教育学。我希望尽量由我们夫妻来照看孩子。儿子回到我们身边之后,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有两年半没有吃过一粒药。那时我真真切切地匿得,要想真正和儿子一起成长,必须要有足够而全面的知识才行,当然,健商的培养亦包含体育锻炼的内容在其中。营养+运动=健康。这两者共同作用才形成一个人的健商。
父亲的接受和包容,培养儿子的“情商”健康
那么情商的培养就相当于给了孩子飞翔的翅膀,解决了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全部能力问题。
对于情商的培养,即使孩子有了错误,我们也心平气和地面对,并用微笑的神情,让孩子永远在轻松愉快的宽松氛围中成长。当孩子错了的时候,我们只是告诉他正确的应该如何,他就明白了。我们永远不会告诉孩子说“听话”,我们只告诉他具体某件事情应该怎么做。我们只给他建议,他在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这些建议中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当然,情商教育中亦包含着一定的挫折教育。这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会进行不同的挫折教育,让他明白,人生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最关键的是,遇到大风大浪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同时,情商教育还应该包含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溺爱。我们给孩子自由,却绝对不会允许孩子吃不该吃的东西。这不是强迫形成的,这是从小给孩子培养出来的一种生活习惯。
当了父亲就要开始新一轮的成长
不论是健商、情商,还是智商、财商方面的成长,我们都与儿子一起在成长。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人教给我们这些,我们必须现在开始重新学习。这样,只要儿子成长了一点点儿,我们也就成长了一点点儿。
对于儿子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学着喜欢。因为只有喜欢了,我们才能明白事物的究竟;只有喜欢了,我们才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许多父母之所以与孩子有代沟,正是因为他们已经远离了童心,看着什么都不顺眼,不能够接受新生事物。说实话,这种人的心灵已经彻底老化,如此,还怎么指望孩子与你来沟通呢?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你的教育失败,孩子自然不会尊重你了。
我愿意永远与儿子一起成长,不论儿子会长多么大,也不论我会有多么老。只有这样,我们才既会是父子,又会是兄弟和朋友;也只有这样,我和儿子才能够真正成长,我们的人生才能够真正彼此幸福而快乐。
3.无论如何,只要你幸福,能干,妈妈也会幸福的。生日快乐,妈妈爱你。
4. 妈妈,谢谢你的祝福!儿子会加倍努力,让妈的世界更精彩!刚跟女朋友去海边看日出了,哈哈,,儿子挺好的,妈就放心吧,争取以后给妈更多的惊喜!
5. 日月轮转永不断,情若真挚长相伴,孩子,不论你身在天涯海角,我的心永远向着你,希望你能平平安安。
6. 儿子,谢谢你陪着妈妈一起成长成熟,因为有你,妈妈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希望你能快乐地成长,过上幸福的生活。
7.儿子,祝你生日快乐!在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是最棒的,妈妈祝愿你学业有成,爱情甜蜜,健康快乐!宝贝,我们爱你!世界会因你而精彩,我们会因你而自豪!
8. 小寿星,我祝你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9. 生有鸿鹄志,日月勤习研,快意成功路,乐看霞满天。
10.小寿星,我祝你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11. 祝我们的儿子健康永远,爱心永恒。
12. 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13. 无论如何,只要你幸福,能干,妈妈也会幸福的。生日快乐,妈妈爱你。
14.时光飞逝,今天又是你的生日,愿今天你拥有一切美丽,来年生日更美好,一年更胜一年。生日快乐!
15. 日月轮转永不断,情若真挚长相伴,孩子,不论你身在天涯海角,我的心永远向着你,希望你能平平安安。
16. 愿你是风,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劈开蓝色的波澜。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地走上前去,将彩色的人生拥抱。
17. 儿子,生日快乐,!谢谢你陪着妈妈一起成长成熟...
3、儿子,祝你生日快乐!在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是最棒的,妈妈祝愿你学业有成,爱情甜蜜,健康快乐!宝贝,我们爱你!世界会因你而精彩,我们会因你而自豪!
4、儿子,又长了一岁,愿你的生日充满欢快,事事顺得朝前迈!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型的广告形式就是网络视频广告。是以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基础而产生发展的,是由网络视频服务商提供网络平台,再将视频广告发放到网上,实现在线播放的视频广告形式。网络视频广告不但具有“网络媒体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投放精准等优点,还具备了传统电视广告的生动、直观、声画并茂等特性”。而如何吸引广大视频用户的目光,则成了视频广告创作人员的难题,本文结合”俄狄浦斯情结“将进行一系列叙述。
一、中国版的“俄狄浦斯情结”
首先“俄狄浦斯情结”,第一次提出是由西方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同时又被称成为“恋母情结”。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曾提出索福克勒斯的不幸,《俄狄浦斯王》是人类“恋母情结”的一个缩影,故事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是一个“恋母”者。在这一方面上,《俄狄浦斯王》这一文学作品成为了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题材的特殊性”:在俄狄浦斯身上,我们每一个人实现了童年时就已存在、一直延续至今的“弑父娶母”。从而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拥有绝对冲击力的概念。与西方世界而言,中国的情况则是不一样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儒家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思想有一定的教化作用,最关键的是孔孟思想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中国文学中还是中国的视频广告的更多的是体现“孝顺”这一家庭的伦理纲常。“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观念完全可以将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化解以及彻底消除。讲究谦卑,仁义,宽厚,忠诚,孝顺,大到国家机构,小到家庭内部,忠和孝将中国人禁锢在圆形监狱中,时刻受国家、族长、家长的监督与注视,在此思想监控之下,臣民对国王,子女对父母充满尊重和礼貌,从而使得父子之间得出冲突,君民之间的冲突由此消解,然后能够有效的建立起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有句古言,三纲五常中有“父为子纲”,也就是说要求子女无条件,无怨言的接受父母的意见,无条件的孝顺孝敬父母。叶舒宪在《原型与跨文化阐释》中说按照帕森 斯文化与个人关系理论,“孝”对于个体成员而言,乃是传统父权制文化通过父母而内化到每个社会成员心理中的“超我”要素,其初始功能在于控制和弱化个人的俄狄浦斯欲望,她用防患于未然的方式从心理上消解着儿子们对双亲抱有的潜意识中的攻击性。除了正面倡导“孝”,还发明了“弑”与“A”,的概念,“弑”是针对儿子对父亲的敌视并试图取代父亲的无意识冲动而设立的惩戒性的概念,“A”是针对儿子对母亲的无意识的性攻击而设立的概念,二者都被类比为禽兽行为,所以人人闻而丧胆。这种通过内化的正面的个人心理机制从事前就消解人的性冲动,防止行为出现的手段相比西方人反面的、惩罚性的手段要更理想化而且也更有效。
二、视频广告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延伸
宜家入驻我国15周年的时候制作的宣传视频《成长故事》,这个视频在13年的时候出现在了多个网络平台上。《成长故事》多个模型相互协作构建出表达出来的意义主要是通过现代技术图像,文字,语言声音和音乐的共同作用,这样向我们传达出宜家像家一样呵护并陪伴中国消费者及员工成长的理念,与此同时还邀请了消费者来共同参与15周年庆微信微博的线上活动。
下面是《成长故事》这部影片的拍摄角度及内容,首先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开始,镜头首先拉近的是一个家庭的客厅的场景,第一个故事的开始是以家里的家具摆设来展开的。该片是以第三者的口吻叙述开始,父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像哥们,儿子对着镜子坐在沙发上讲述着父子之间关系的变化。紧接着镜头向后拉远,父子两个在一起看电影,像兄弟一般,这时整个客厅的背景就显的格外突兀。影片深层含义反映了家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房屋、家人上的定义,而是家人一起的成长。第二个故事是以装修房子的背景下开始的,画面中同样是大家所熟悉的宜家的家居产品。家就是这样用来定义的,是一起成长的地方,即从源域“一起成长”激活了“家”这一目标域。第三个故事出来的画面是一位妈妈再讲述自己女儿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在一间温馨舒适的卧室里展开的,这时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她微笑的向妈妈走来,并把自己手中一半的苹果分享给妈妈,这向我们传递的就是妈妈的陪伴下女儿“从淘气包到小棉袄的成长故事。这其中也隐喻了“女儿是淘气包,女儿是小棉袄”,即把目标域“女儿”比作是源域“淘气包、小棉袄”,这就充分说明了女儿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展现出来的不同性格,从小时候的顽皮淘气到成长为愿意分享关心爱护他人的成长变化。第四个故事开始的镜头对准了宜居的家具卖场,一个怀孕的妈妈和她的母亲在卖场里挑选母婴用品,字幕出现在影片下方,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孕妇讲述了自己从身份的变化,“由女儿到母亲”背景旁白中这位准妈妈讲述着自己“从女儿到妈妈”(画面字幕)的变,传递着从原先的女儿身份步入到妈妈身份的人生阶段成长就是家。此处再次激活了目标域“家”。第五个故事以宜家的餐饮区为动态背景,外籍员工Peter Brundenius 讲述了自己在宜家中国工作期间找到了爱人,并在宜家这一大家庭里“从‘我不懂’到中国通”(画面字幕)的成长变化,同样从图像、语言和声音等多个模态构建了“家是一起成长”这一多模态隐喻。第六个故事以宜家办公背景展开,中国零售经 理Angela Zhu 作为第一位中国宜家员工,讲述了自己从面试的情形到工作后的所感所想,传递了自己和宜家以及身边的人“从第一天到今天”(画面字幕)的成长和感悟,在这里,家是宜家员工从宜家入驻中国的第一天发展到现在的成长历程,这样的“一起成长”再次映射了目标域“家”。
三、结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巨大的受众市场成为广告主逐鹿网络的战场,尤其是国家禁止从2012年1月1日起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以来,网络视频广告更体现了其比较优势。视频网站中视频点播的前几十秒通常被用来安排视频广告,而这几十秒的视频广告有着强制播放的优势。由于浏览者怕错过其关注的视频而很少避开这几十秒广告,使这段广告获得了高度主动注意的优势。广告设计要充分把握好这一优势,在创意上做文章,将广告诉求传达给消费者。
参考文献:
[1]钟书能,李丹婷.网络视频广告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构建[J].山东外语教学.2014(4):52.
[2]张莹.网络视频广告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