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体育教学研究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毋需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
教师要特别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环境,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只有当学生有了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才会在课后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解放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解放学生的头脑,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究。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就十分重视知识的运用,强调各项知识(包括事实、规律和原理、规则方法如科学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用明确的结论和动作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并认为学生跟着教师做得越快越好,就是学生聪明的表现,或者是教师水平高的表现,其实如果老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越来越淡。学生也习惯于教师给与标准答案,否则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形,这实际上是现代教育的悲哀。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多这样提问: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同时老师也要清楚,这种问题如何没有课后学习实践的积累,是不会有满意的答案的,所以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教师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而课后的延伸性学习为学生开辟了丰收之路。
三、延伸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形式
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尚不完善,而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较为单一,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和社会的联系很少,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学生主动地去寻找延伸性学习的机会,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为学生寻找良好的学习机会,创立适当的实践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
1、传统的兴趣小组等形式,仍是学生的首选
兴趣小组实际上是我国中小学包括中等职校延伸性学习的最主要一种形式,它针对性强,易于操作,安全简便等优势。因为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能够为学生离校后参加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实践打下基础的。我校有篮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由体育教师专门进行指导,以参加比赛为主要目标,在市级各类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如男女篮球、运动会均在区级比赛中获得冠军;乒乓球比赛无论是团体还是单打的冠军也都属于我们。
2、体育俱乐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中等职校学生可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这样就为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然而,许多学生却出现了手足无措、蒙头转向的现象,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而且也缺乏相应的场地、器材和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体育活动很盲目,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们丧失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甚至使学生又走进了游戏室、网吧或其他娱乐场所,这就难免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避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盲目性,也提供了老师、场地和器材,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通过俱乐部的形式,也有利于学生专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一技之长”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校各种运动竞赛的开展,挖掘大批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促使其迅速成长,为国家输送竞技运动后备力量。体育俱乐部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有了兴趣,搞体育就执著,冬练三九不怕冷、夏练三伏不怕热。体育俱乐部应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仅要培养一般的兴趣,而且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因为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志趣,有了志趣,才能真正献身于体育事业。运动训练往往是枯燥的,而运动比赛却是很吸引人的,而且比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争胜心,促使学生自发的去训练,同时比赛还是训练过程中的调节剂。因此我们可以经常举行一些班级内部、班级之间的教学比赛,比赛的组织、编排、执行等程序都可以有学生来负责。这样一来,既缓和了训练的乏味,又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将来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参加并协助举行社区和社会体育活动,溶入社会大家庭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一个完整的人推向社会,因此,尽早地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体育活动,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熟练应付社会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是各学科都应开启的智慧之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竞技体育高速发展的同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在国民体育中也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第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大众体育热潮,使体育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极有社会意义的组成部分。
我校有标准的足球场,许多单位都愿意到这里来踢足球,尽管这对学校管理、草皮维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但我们也看到学生将在这些活动中将受益菲浅,所以我们积极寻求学校领导的支持,努力做好场地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并参与校外合作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4、建立家庭亲情学习的纽带
家庭教育内容丰富广泛。由于家庭是儿童青少年长久生活的场所,儿童身体素质如何,首先取决于家庭体育。世界上许多教育家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都主张把家庭体育放在第一位。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就是“家庭体育首位”的倡导者,他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陶行知先生认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作为中等职校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练的指导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在家庭中担负起家庭体育的组织和指导活动,既能锻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带动家庭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它体现着亲情体育、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诸多广泛意义。我们的做法是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家庭里指导和带动家人进行锻炼;另一方面组织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请学生家长一同参加。学生可以把体育课上学会的各种运动技能与家长共享。这种做法不仅是家庭内部的交流,更形成了社会人群的相互交流,同时也是一种体育活动时间上的弥补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过程。这种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的达成非常有好处。
综上所述,在延伸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活动通常是独立自主的活动,老师则起着辅导作用,从内容和形式的来看,延伸性学习一般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以在学校里进行,也可以在社区或大片进行,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延伸性学习多表现为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参与,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与新课程标准秘强调的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练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极其吻合的。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等为理论基础,理论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集思广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它是一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在同伴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善于暴露自己的弱点,对问题敢于提问,对错误的动作敢于请教改进,形成一种请教者虚心主动,帮助者热情善意的良好学习氛围,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目的,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能畅所欲言、心理相容、思想共鸣;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和帮助往往比来自教师更有效,它将一些枯燥的技术性练习,艰苦的身体练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集体生活。
2.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群体合作中,个体之间必须互相理解,互相接受,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通过相互配合,动作协同,默契合作,建立起特殊的关系和友谊,它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合作学习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创新意识等。
3.增加了学生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
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学习,它特别强调互帮互助,而且帮助应该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它集合了众人的智慧、经验,因此学习效果成功率比较高;即便失败了,也会互相勉励、安慰、总结、再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体验到参与过程的一种喜悦;即使“苦”,但它也有“甜”的存在。它改变了以往酸甜苦辣全由自己一人承受的心理过程的体验,其成功的乐趣与失败的失落由众人共同分享与分担,也不在觉得孤单。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性的教学目标来激发学生互相鼓励,协作攻关。在群体活动中,他们要有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等,从而为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意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更重要的是体现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发现他人优点的关系,权控正确的集体观和良好的现代竞争意识。5.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不同体育基础出发,因材施教,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和表扬的激励性教学评价,对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互助和竞争,以及教师的“不错!”、“你真棒!”、“加油!”等语言,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体育锻炼中“超越自我”的含义,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内在乐趣和丰富情感之中去,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分组,明确责权
一般来说,分组时宜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内异质”即组合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经验和不同兴趣的学生为小组,在异质小组中,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视角的观点和看法,产生更多的认知矛盾,获得更为多元的信息资源。而“组间同质”则为小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进行异质分组时,通常可以采用随机或分层随机的方法。小组的规模也不宜过大,典型的合作学习小组的规模一般是2~4人,当然也可视具体情形而定,但总体原则仍以小规模为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分配给每个学生一定的任务,担任一定的职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合理分配合作学习的时间
在体育课上,学生们需要时间锻炼合作的技能来成功完成运动和必要的任务。事实上,合适的练习时间被认为是有效进行体育课教学的前提。体育教师可能在实施合作学习的开始,要为学生做准备,熟悉和组织,因此合作学习会占用很多时间。但是,“从某种观念来看,这些时间花得很值得”,“因为它能鼓励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一开始,可能会在组织学生上花些时间,但随着教学的继续,花在组织上的时间会慢慢减少,因为学生已逐渐开始熟悉合作学习了”。而且,一旦合作学习的运行顺利地步入轨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归属感以及浓厚的兴趣等等,都会使体育学习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调控。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有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混乱、散漫的自由谈论,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可以成为课堂上的“隐形人”,而要付出很多努力,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如,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合理分组;适时监控合作小组工作的有效性;客观地评价各小组的成绩。
4.运用科学恰当的评价方式
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以小组为评价单位,组内成员利益分享。但是为了避免“滥竽充数”之嫌,组内成员间可进行互评和自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自评,评价的内容既要涉及体育学习目标的达成,又要兼顾合作技能的评价。小组间的评价,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组间互评,也可以以教师为主体对各组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教育探索,1996,(1).
体育教学体育和美育都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属于社会现象,它们的发展和社会教育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从培养人的角度上来讲,体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健壮体格,美育主要是形成人的审美风貌。所以说美是体育的内涵,体育始终与美育联系在一起。体育是育人为健,而健是美的物质基础,美又是健的生动客观反映,健和美两者犹如形和影一样不可分离。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把形体美、运动美、体育美等美育更好地实施于体育教学之中,并通过体育教学这块育人之美的阵地,教育与培养人的形体美、心灵美和美,从而增强青少年及广大人民群众表达美、观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美育和体育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也参与并渗透于体育之中。在体育中,人体和人体的运动以其美的形式进入审美领域,使运动者在亲身操作的运动中,积累了审美经验,形成并发展了审美心理结构。同时,体育文化的各种形态都含有教育的因素,成为审美教育的内容。
2.体育的美育功能
2.1强身健体的锻炼功能
体育运动可以从形态与技能上完美身体,使人肌肉发达,举止大方,青春焕发,使人体魄健康强壮,体形匀称健美。
2.2精神美的升华功能
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可以锻炼人的思想、意志和道德品质。
2.3技巧美的激励功能
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这些运动中的技巧、战术,把各种精湛的运动绘成动人的画卷,编就成美妙的诗篇,无不诱发青年学生对技巧美的向往,使他们产生模仿的欲望。而在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完美、正确、成功的动作技术示范,也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不拘一格的创新功能
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是“硬道理”。新则趣、新则美、新则灵。世界跳高记录的不断刷新,与跳高技术从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直到背跃式的创新密不可分。体育运动创新产生的美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能接受新经验,改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进而向往体育运动的创新美,产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新动力。
3.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3.1教师应是教学中美的使者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二、对体育教学六项因素的分析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评估和环境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六项因素,下面具体分析如下:(1)教师。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既要制订具体教学目标和计划,又要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和方法,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负责协调各种关系,了解、激励、教导和影响学生。不难看出,只有教师才能具体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2)学生。学生是被教育者,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只有当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智力、非智力和体力上全面投入,积极协同配合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3)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它包含了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内容,指导思想和观念,同时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因而,教材的建设与执行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4)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包括讲课、讲解、示范、教具、模型演示、电视技术、讨论、辅导、答疑、练习、游戏、比赛以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刺激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交流形式或工具。其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5)评估。评估指评价与估算,包括总结性评估和形式性评估。通过评估,揭示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有效程度,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做出鉴定、区分等级、预示其未来发展;又为有关教学策略、手段和方法提供资料,以指导调整具体教学目标计划、实施教学手段,确保体育教学沿着正确的目标方向发展。(6)环境。环境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保证和教学条件,它的内容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校园风气或学生集体环境、教师集体环境、师生群体环境以及具体的课堂环境。它支撑着教学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
三、树立整体观念追求最佳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至少受到以上六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与制约,这些因素又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且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和整体的变化;而整体目标的变化发展,又会要求各个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说明体育教学过程至少必须思考两个层次方面的问题。其一,从微观上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就要根据各因素所构成的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实现动态对应协调。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以每一具体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手段方法及标准,不时运用反馈调节其教学行为,以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在各因素的互相变化中为此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此,我认为这是因为教师既是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具体操作者,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负全面责任,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其二,从宏观上看,就要树立整体观念,提高体育教学最佳效果。这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且几十年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尽管广大体育教师不辞辛劳地工作,可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仍然很不理想,显示原因决非单方面的。当前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也的确存在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不少薄弱因素和因素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下决心改善薄弱因素,使各因素同步发展,并逐步完善其功能指标体系。只有各个因素的个体功能好,其整体功能也才可能好,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进而言之,体育教学过程的功能效果,并非各相关因素功能简单相加,也不是无原则的追求单个因素创优可以获得的。例如,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好,全部竞技化、标准化,而学生不愿投入或投入不积极,或根本不适应班级授课需要;教师好,而“英雄无用武之地”,场地小设施差,学习感到枯燥;学生积极性高,班主任不支持或学校不予重视,以及根本就不创造环境、条件等,都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在追求各因素同步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其协同配合,优化组合,使之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个体功能,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最佳教学效果。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只强调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很少考虑学生的体育需要。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单一主体观的影响过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往往只注重教师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成了严重阻碍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1、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缺乏。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把握教学及怎样讲课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教师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背后,却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
(2)学生主体之间交往缺乏。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就严重缺乏,由于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启迪、探索乐趣的课堂变得严肃和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体育课枯燥、呆板。
(3)良好的课堂气氛缺乏。教师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总以一副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
1、教师转变角色,提高主体学习效能。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把体育课看作是自己的健身娱乐课堂,树立学生学好体育的信心。做到:(1)备课时心中有学生;(2)在课堂上眼中有学生。要会创设情景使学生感到积极参与的价值。同时,让学生分享教学的决策权;让学生参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2、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其乐融融;对学习是否积极;学习信心是否增强等。实践告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2)充分发扬教学民主;(3)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情绪,并能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4)要创设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决策。
3、“让学生扮演主角”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习活动形成有机联系,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自主性。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甚至还会悟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内化,并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三、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主体性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绝不能贬低和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所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教法手段、运动经验、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都要优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持和主导作用。体育教学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学生在体能、技能、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后天的学习上,而且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如:一个学生无需付出多大努力100m跑成绩可达14秒,另一个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也只能跑出16秒的成绩。这就是客观差异,这种差异往往是后天难以弥补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对待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就会造成有些学生获益;另一些学生则可能遭受挫折或失败。要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就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把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力求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要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时空
创造性来自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因此,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不能总用硬性的教学安排把学生捆绑住,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要留时间让学生干一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反之,过分强调有序、强调精细安排,就会僵化、会顾此失彼,无法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3、要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多年来我们体育教师在教法上还是沿用前苏联的三段教学法。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主要是从技术学习的角度把教学设计成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模式。教学的落脚点是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操作上采取由浅入深,从分解到完整的循序渐进方式。这种课堂结构的弊端是重教学内容轻教学对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的过程轻学的过程,显然,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实现。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教师从关注教材、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舞台。
参考文献:
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对多数。因此研究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仅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怎样扩大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紧迫课题。
“独生子女不可独处”,要让独生子女从“独处”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独生子女与同龄人的交往机会相对较少,易产生孤独和寂寞感,因此,独生子女有强烈的交际欲望,追求集体活动。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提高集体项目的比重。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一定的优势。分组练习就是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练习。以小组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精神。分组练习是一种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以各个小组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这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集体主义的观念。小组练习将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视为教学活动中赖以进行的动力源泉。小组练习不仅讲合作,而且还要竞争。学生之间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全力以赴,与同伴和睦相处的能力。分组练习能够增加独生子女之间的接触,使得优、差生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改变独生子女不合群和胆小的不良性格。
二、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在山东省教委公布的1985年至1995年全省学生体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省中小学生在耐力、柔韧和力量素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体育课,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少年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少年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儿童少年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或中等负荷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儿童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反应快,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宜于儿童少年练习,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另外,在固定跑台上练习跑步时,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小学生不宜采用。
3.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自然发展过程中,是较薄弱的环节。目前我省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令人十分担忧。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练习,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耐力练习应作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必要方面安排在计划之中,但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距离,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便发展耐力素质。
4.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灵敏与人体对空间定位和对时间感觉的能力有关,也和速度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关。灵敏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活动性游戏和各种基本体操等方式,以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一、在启动和组织“校本教育科研”的动机上,必须淡化“功利”
学校启动和组织教育科研必须先端正并明确目的。中小学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发展或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代表性的三个特征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也就是说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必须从身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来选“题”,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命“题”,从教师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定“题”。只有这样,教师在科研实践中才能渐进生成先进的教育思想,形成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才会使中小学教科研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在符合“科学性”与“方法论”的前提下学校的科研氛围日趋浓厚。
事实上,目前学校教育处于一个确实需要实践工作者研究的阶段。有好多实践性的问题应该说大家都了解,但却都不知道怎样去解决。比如择校问题,学生早熟“交友”、盲目追随偶像、考试,还有学生发展性评价方面的问题等。但中小学校又不同于专门的教科研部门,广大教师更不同于专业教科研工作,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走专业化研究的路子。但是教师却有自己的“别一天地”,有自己教科研的独具优势——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学校生活,富有个性的成百上千学生,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绚丽多姿、目不暇接的教育风景,还有那年复一年常见常新、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活动,以及由此积淀并内化的丰富而厚实的经验体会和感受体验。这些都为广大教师投身教科研的活水源头,也为学校教育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点”。“雾里看花”或“玩空手道”,是万万不能的。教育科研本身也有其“严肃性”,不容世俗的“功利”化。学校教育科研必须淡化“功利”色彩,切实从实际需要出发,把校本教育科研定位于“实在、管用、有效”上,具体的教科研工作都要在前提下启动并组织实施。
二、在主攻方向上,要避免“跟从”,注重“创新”,选取“校情”中的热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中小学教科研的基本任务是解决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教育实践”是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的主要源泉,也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应该具有“校本”、“师本”特征。我们如果就学校及教师本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归类,找出共同特点,再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修正、提炼,去伪存真,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各学段的中小学,既有它的共性,更有各自的个性。正是由于各校独特的校情,才使“校有特色”成为办学者努力追求的目标,这方面的研究就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教科研只要致力于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表象出发,并引发进行一些较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有计划地进行问题筛选经验提炼资料寻疑现状分析意向转化,这本身就是“创新”。
要重视从“弱项攻关”和“强项冒尖”两个维度来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弱项攻关”就是要针对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明显薄弱点引导重点研究,全力攻关力求有所突破,由弱变强;“强项冒尖”就是对已经显示出来一定优势或具有较大潜力的优势项目,通过专题组织研究,予以重点强化,使之成为代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产生名牌效应。教科研的选题往往反映整个研究的价值,引导着研究的方向,也制约着教研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尤其在“走进新课程”以后,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的择善而从,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趋势等无不是课题选择的“源头活水”。
三、在教改过程中,要做好“生成过程”资料的积累、记录和整理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改过程要重视探究,注重教改的实效。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及教改的范畴,其次要注意“材料的积累”。一个课题的实施乃至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更需要自身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哪怕是实施中的失误与偏差也是很宝贵的研究成果。因此,在专家论证、名师指导后的“操作过程”、“自我练兵”更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只有扣住“研究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才能使教科研方案的假设及成果浑然一体。否则就会给人以无本之木之嫌。教科研的实施,是一个从假设到验证、再到推广,或者是调查分析、经验概括、实施推广的过程。对广大教师而言,就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过高地企求自己的某项研究能解决系列重大的所有问题。我们研究思考的过程,也是自身渐进提高的过程。起码可以使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得到提高,这种潜在的积极效应往往影响久远、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大教师关注教改过程及资料收集、记录整理,这与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同样有意义、有价值。
四、在认定和评价教科研成果时,谨防“虚空”,关注“实效”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的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并在应用中再进行研究、改进和发展。课题“研究”并不是主要为了结集论文、展示成果、获得奖项,而是为了积淀经验、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规律,并加以总结、推广。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应是: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其成果必须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而获得,并对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社会价值,甚至对教育科学发展有一定学术意义。这样的研究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当然成果成熟度的要求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用理想化的成熟度标准去衡量不很成熟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就会挫伤实践者的积极性。我们还要注意鼓励涉足于科研的教师的坚定信心。
中小学教科研成果的评价认定,我想除了对课题研究本身的成果的认定外,还应该包括对学校教科研机制状况的评价认定。我们有必要关注学校是否形成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学校要在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倡导教师及教研组间的合作竞争方面做工作。要通过机制创新以激励、塑造、发展和凝聚教师在“研”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求真效。要倡导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专家、教研员结成研究共同体,学校部分教师之间结成研究共同体,在形成浓郁学术氛围上下功夫,这才是中小学教科研的真正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浓厚“校本研究”的氛围,实现“科研兴校”的宏伟目标。
五、教改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力戒“依葫芦画瓢”,要学会变通、合成和更新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项研究成果的完成,不是终结于研究结题报告或得奖。而更要看重该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能得以推广应用并转化为学校或一定区域的教学效益。离开了成果推广和转化为效益这一环节,教科研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和存在的实际意义。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目前必须重视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变通”。我们对好的教改成果不能依葫芦画瓢,照办照套,即使是纯粹本地区本学校的成果,也会因人、因时变迁、由外部环境变化而难以适应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现在可行吗?二是怎样变通更可行?我们要把变通贯穿于教改的始终。
二是做好嫁接与合成。教改过程是一个灵活度大、综合性强、变量多的动态过程。要比较精细地做好相关成果重新嫁接与组合的工作,不断适时地调整、补充与完善。
三是创新很重要。在课改实验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同类型课题别人的教改成果突然又给人产生耳目一新的启发,自己又产生一种创新的灵感,并引发了对相关其它问题的研究兴趣;或者有时觉得自己的教改实践又遇到了全新的问题或障碍,与原来的设计方案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潜下心来苦心钻研,或许通过审视自己设计好的教改课题,在重视认识、反省后,觉得有充实、完善的可能,这就必须进行关键性改进,也许会使教改更趋科学。总之我们要关注自己教改的改造、创新,这更有利于落实“实在管用有效”。
六、谨防“科研热闹非凡,课堂教学老套不变,教学质量原地打转”,倡导教师要“能教善研会研”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某些学校说:“科研教研热闹非凡,课堂教学老套不变,教学质量原地打转”。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因为教学科研的内容、教研方式与教学实际“两张皮”所造成。中小学广大教师要直接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可能也不应该走专业研究者的路子。务必要把“教学、学习、研究、推广应用”有机结合。这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新课标的设施,确定了创新教学理论的开始。近年来我国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比较而言,体育教学理论明显落后,已经妨碍体育教学实践的改革。下面我就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几点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一直是体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矛盾。如何结合时代需要,树立一种能动的教学观,是我国教育理论多年追求的目标。教育实质就是“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的作用,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教育离不开教师,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规章制度。[1]学生主体是教育理论从受教育者角度提出的,这意味着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知识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自身发展的主人。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意味着不再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发展与需求同自我现状矛盾的基础上,唤醒自己,提出自我奋进目标。[2]
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学是重点;教与学的方面,学的方面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学生更加重要”。在教学活动重心上,“就是要确立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为本位的转化,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在教学目标上,“就是要确立从传授为主到形成优化的学力结构为主的转化”。在教学秩序上,主张由教学向“学教”转变,学在前,教在后。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过程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是变化的。如果把教学过程各要素看成是“景致”的,从而采用固定僵死的教学观进行教学,必然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3]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身心潜能,力求人的主体性真正高扬,追求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变革的主旋律。以这一思想检视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理论,就会发现:一些经典学说已落伍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当前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实践形成明显落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的结构、教学评价方面都有待于提高。多年来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路狭窄,仅仅局限在本系统内,形成了一种“坐井观天”的研究格局。然而,“在科学研究中,要想从本质上把握某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往往必须跳出这一事物相对狭小的领域,借助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从外部给予整体的关照”。[4]这提示我们:在体育教学研究中,不仅要将现有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予以客观的检验,而且必须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方法,从外部给以整体的关照,补充其缺陷,修正其谬误,使之熔铸得更加丰满坚实。在体育理论研究中往往片面地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应用研究与发展研究,轻视体育基础研究,致使体育基础理论明显地滞后于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根本无法为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剖析现实,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
二、传统体育教学存在应试教育的误区问题
1.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偏离
在我国“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的现象仍然存在,竞技运动技术贯穿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教材太深、太难,脱离学生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难以养成锻炼习惯,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理论学术研究更多地表现为偏向性,目前的局面是:第一,学术研究缺乏民主化。一方面由于体育行政方面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学理论缺乏研究氛围,另一方面有些学者未能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采用“全盘否定”的态度对待与自己不同的学术观点。第二,引用拿来主义。有许多体育学者对引进体育教学理论采取一切照搬的态度,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性、各国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各国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上的差异性及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应制定一套切合我国学校体育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便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这才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5]
2.应试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学生厌烦体育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尖子的竞技运动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体育教学中,有的只重视少数的尖子,而忽视全体学生。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过重的课业负担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被动、消极参与体育活动;中小学体育的发展,存在不均衡,不稳定,甚至下降的趋势,肥胖症、近视、神经衰弱、蛀齿、营养不良、体力下降、心理缺陷等有所上升,严重影响学生健康,这是实施应试教育的弊端。
3.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内容安排方面,长期以来用竞技运动一整套的项目、规则和办法规范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使天性好动的学生望而生畏,主动锻炼的学生有减无增,这是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竞技运动,而在于现行大纲的基本教材,是按竞技运动的体系编排的,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上都难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过于强调统一,方法单一,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表现为“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结果是中小学体育课基本上是以运动成绩作为教学和考核的依据,以运动素质代替身心素质。
三、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问题
1.体育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目前,从整体上研究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运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观念的局限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体育学者都把体育课看作是一种“课内活动”,没有像其他学科课程那样具有系统性。第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无序性。体育教学时,所传授的知识是无序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有的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不能学到应当掌握到的知识。第三,体育教学理论运用的经验性。目前广大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教学理论过程中凭经验研究的比较多,不重视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从已经出版的有关体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教科书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理论发展不快,具有创造性、时代性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较少,体育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与“师徒式”的教学方法。
2.体育教学理论落后于实践发展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存在相脱离的问题。一方面,体育教学理论自身存在不足,如选择性教育、个体性教育理论与方法,既缺乏理论上的论述,又缺乏实践上的指导方法。另一方面,对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果,未能转化成科学的理论,产生新的理性飞跃,再反馈指导实践。广大体育教师对多学科的渗透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理论的理论性、指导性、学术性已经取得一致看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缺乏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的渗透,尤其是对人文学科的渗透作用重视不够。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理论滞后于体育实践,可以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致看法,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受到升学率指挥棒的强大压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体育教学工作在许多学校还未放到应有的位置,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的理论与方法还是传统的模式,绝大部分学校都以“竞技项目”技术教学为主,很难有所突破。第二,各级各类学校广大体育教师,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认为体育教学主要靠实践,没有什么理论研究,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探索,体育教师普遍文化素养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意识,不重视自身科技含量的提高,不重视运用先进的体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如果理论不与实际结合,它自身就不能发展,也无法达到其指导和改造实践的目的。同样,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应遵循这一原理。但就近两年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看,教学实践研究滞后于教学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际现状落差较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已在整个体育科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很大的比重(理论研究占19.18%,实践研究占5.83%)。这表明,学校体育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学校科研队伍不断发展,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理论性研究明显多于实践研究。所以,如何解决体育教学理论落后于实践发展这一问题成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核心问题,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落实实践,与实践很好地相互融合。[6]
从事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从指导思想到体育教学的内容、组织教法、场地器材设施等进行整体改革。而体育教学实践,需要有科学的不断创新的体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较系统、成熟,并在整个体育科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比重,同时也摆脱了前苏联的教学理论模式,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足之处是这些研究大多没有落到实处,有很多研究并未触及体育教学改革的要害,离实际的教改还有一定的距离,研究还有待于继续深化。
3.构建理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构建理论倡导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7]首先,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其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再次,材料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最后,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助探索知识的工具,当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的运动有很多,应选择性地添加到学生的日常锻炼当中来。
参考文献:
[1]蒋荣.论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体育学刊,2000.3.
[2]张云华.当前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7.
[3]商泽春.对体育教学理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之我见,宿州教育学院报[J],2003.6,VOL6(2).
[4]吴忠义.对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3,VOL18(2).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对于相关因素的认定,目前国内说法不一,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等。根据“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整体效应。下面就从获得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出发,探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职能,如何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展开讨论。
一、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抓好体育教学的各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从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的有关规定看,它是从小学到大学唯一连续开设的必修课,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体育教学是依照国家统一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来进行的,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它固定教师、班级、课表上课,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基本保证,具有可实现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并且它还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有其明确方向性。这些充分展示体育课在学校体育中的核心位置,体育课对学校体育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关键性、决定性作用。而且体育作为一门教育课程,包括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搞好体育教学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把握相关因素及其职能
对于体育教学,国际上并无统一定论。就国内而言,无论是《体育理论》,还是《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论》中,虽都有过界定,但其说不尽同。归纳起来,其共同点是:①体育教学是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安排进行的;②体育教学必须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人体运动技术技能,并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过程,锻炼学生身体,形成多种身体技能,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③体育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④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从“三论”观点来看,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把从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体育文献和教学论中获得信息和有关学生体质、健康、体能、技能、智力和心态方面的信息,加工成教学信息,用一定媒介手段将其传输给学生;学生接收从教师、教材及其它来源(如报刊、电视、同学群体等)中得到的信息,并将其加工(如认知、体验、反复练习和运用等);再按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师的要求,用答问、练习、测验、运用等方式,把学生关于掌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质量和效果,反馈给教师(当然也同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再加工传输,学生再接收并加工。这个过程不断循环重复,每次循环重复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的提高,直到全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若站在管理学角度分析,则又可将体育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确定目标——组织实施——评估效果”的过程。总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潜心探求其相关因素,协调其关系,就成为事关体育教学整体效率和效益的首要课题。
鉴于上述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至少与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介手段等因素相关。这几个因素,国内体育界习惯称之为体育教学的“四大要素”。但仔细加以考察之后,就会深刻感觉到,上述各因素效能是否得到应有发挥,应当怎样发挥其功能才会使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更高、产生的效果更好,实实在在又无时无处不涉及到一个评估的问题。评估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离开评估的体育教学无疑是盲目的,必然影响实现教学目标的速度和水准。若站在管理学角度观察,体育教学过程中,管理者教师和被管理者学生都是人,而人是管理的核心,其积极性则是管理的动力。且人的积极性发挥程度与管理效能成正比。而科学评估则直接影响到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此外,上述五个因素的职能活动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发生,换句话说,离开了特定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同样无法进行或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有的学校体育馆里经常几个班挤满一堂同时上课,彼此内容不一,形态各异,显得闹哄哄、乱纷纷,讲解听不清,观看示范注意力不集中,散开练习还随时可能发生伤害事故;有的班级受到“文化至上”的思想影响,体育课上学生要动不动,怕出汗耗体力影响文化课学习;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紧张,彼此缺少理解与支持等。类似这样的环境,断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都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彼此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堪称一个系统,其整体功能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它们的性质与职能可分别概括如下:
①教师,与学校与教育并存,是活的知识技能载体,有思想有情感,不能为其它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显然只有教师才能具体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要随时分析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并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思考,围绕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作出决策、制订具体目标计划,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方法,评估体育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实地领导执掌体育教学过程,协调各种关系,及时了解、激励、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②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校教育目标,全部教学设计均指向学生、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意识及精神的作用下,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这是因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验、运用及健身、健心的过程,除学生自身外,任何也无法代替。但学生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只有当他们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智力、非智力和体力上全面投入,积极协同配合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③体育教材,既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又健身健心的重要手段方法。它以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的体系建造,包含了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念,培养的行为和习惯,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标准。既是传递的信息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和成果的载体;是可以预期达到的,也是实际的。因而,教材的建设与执行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④媒介手段,泛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的、刺激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交流形式或工具。包括讲课、讲解、示范、教具模型演示、电视等技术、讨论、辅导、答疑、练习、游戏、比赛以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其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
⑤评估,即指评价与估算,包括总结性评估和形式性评估。前者以作出总结为目标,关心教学实施的结果;而后者则以为教学实施过程提出改进意见为目标,关心的是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计划调节。通过评估,揭示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有效程度,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便于作出鉴定、区分等级、预言其未来发展;又为有关教学策略、手段方法提供效能资料,以指导调整具体教学目标计划、实施手段方法以及评估过程本身,确保体育教学沿着目标方向发展。⑥环境,凡指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的背景。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风气或社会环境、学生集体环境、师生群体环境、教师集体环境以及具体的课堂环境,其主要表现为对待体育及其教学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集体的价值标准,集体内部的交往,外部联系以及有关物质条件特点等。无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可以由教师操纵的,它支撑着整个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
三、树立整体观点追求整体效应。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受到这六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与制约,而这些因素又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和整体的变化;而整体目标的变化发展,又会要求各个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两个层次方面的问题:
①从微观上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就要根据各因素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变化所构成的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动态对应协调。事实上,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以每一具体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手段方法及评估标准,不时运用反馈调节其教学行为,以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为此创造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它集中反映了教师们出色的工作,已引起了广大体育教师及其主管部门的普遍重视,并视为搞好体育教学的得力举措常抓不懈。对此,我以为不无道理。这是因为教师既是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具体操作者,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负全面责任,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
②从宏观上看,就要树立整体观点,提高整体效应。这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且几十年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尽管广大体育教师不辞辛劳地工作,可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仍然很不理想,显示原因决非单方面的。因此,必须在追求各因素同步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其协同配合,优化组合结构,使之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个体功能,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集体矢量,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总之,由于认识上、操作上的原因,各因素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存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各因素间的有机结合上,尚待研究的问题也许更多。但为了从根本上全面大幅度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加速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对其相关因素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实乃当务之急。
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与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六个因素密切相关。只有树立整体观点,促进各因素同步发展与协调配合,就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保证体育教学沿着高效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伟.论体育教学系统[J]体育学刊,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