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培训工作意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培训资源
搞好扶贫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整村推进贫困村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新阶段扶贫培训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要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关键在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区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提高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扶贫培训领导的组织领导。要成立县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区扶贫、组织、财政、农业、劳动保障、科技、畜牧水产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扶贫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扶贫培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并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区分责任,明确分工,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等涉农培训经费和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整合财力、物力、师资等培训资源,加大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机制,千方百计确保贫困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取得实际成果。
三、围绕整村推进目标,突出培训工作重点
今年的扶贫培训工作,要围绕整村推进贫困村规划建设的目标来展开。在资金安排上向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倾斜。在培训对象上以未受过培训的贫困村劳动力为重点,优先照顾贫困村中的计生户、独女户、两女户。同时,按时自治区扶贫办的关于抓好培训示范点的要求,马山、隆安、上林三县各选择一个乡镇作为培训示范乡镇,其他各县区选择一个村作为培训工作示范村,并报市扶贫办备案。各县区要加强对培训示范点的培植,在经费和管理力度上向示范点倾斜,并注意总结交流经验,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培训工作有效地开展。
四、选好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内容决定培训的质量。培训内容的选择,应与县情、乡情、村情、户情相吻合,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开发项目、龙头企业带动、农民急需掌握的科技知识和劳动力输出所需技能等实际出发,选择实用性强、农民用得上、易于掌握运用、且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户增收的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自愿学习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尽量聘请区、市、县科研院所有资质的农技师、畜牧师、教授以及当地实践经验丰富的致富能人来授课,并采用农民容易接受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发放技术资料等办法,努力提高培训的效果,让受训农民满意。
五、加强培训管理,发挥好培训资金的效益
1抓好技工学校规范化建设。各技校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增加专项经费,每年要从事业收入中拿出不少于20%资金用于实验、实习条件的改善。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实习设备人均标准配备符合科技发展要求的先进设备,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年内,市局要对各技校实习条件进行达标检查,并以此作为学校升级评优的主要考核指标,并选择1-2所省部级以上重点技校,推行族国际标准,鼓励其他具备条件的学校积极参加。指导学校探索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各技校要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加新兴、高新技术、复合型专业,强化主导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不断加大投入,办成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专业。省部级以上重点技校要办成2-3个省级名牌专业,其他技校至少要办成1个市级名牌专业。年内,省厅将出台名牌专业申报条件,省、市劳动保障部门将组织评审认定。继续抓好骨干名牌技校建设,指导3所技校申报国家级重点,使全市国家级重点技校增加到7所。要进一步扩大高级技工教育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省部级以上重点技校要利用骨干名牌专业开办高级技工班,并不断增加高级技工教育的比重。市技术学院要利用更名的有利时机,增加高级班招生数量,使其占招生总量的40%以上。
2严格教学和学校管理。市局将根据省厅下发的技工学校管理办法》制定全市技校主要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凡未完成规定课时和教学内容的不予组织毕业考试。今年要在全市技校范围内开展“教学管理年”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积极推广行为引导、模块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和多媒体、仿真等教学手段;引导学校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理论实习一体化、课堂教学多媒体化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和大胆尝试;要总结前段学分制试点经验,积极推进学分制试点和扩面工作;组织在校生参加基础知识全省统考和数控车工操作技能大赛;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在校生作文、书法和绘画比赛。重新制定技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年底,市局将组织专家对全市技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评选认定6-8所技工学校为“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并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荣誉称号。
3稳定招生规模。积极扩大招生对象,提高生源质量。要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挖掘办学潜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学校可通过校企联合、定向培养、订单教育等多种形式,与用人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要积极拓展生源渠道,为愿意接受职业资格教育的各类人员提供入学机会。继续实行春、夏两季招生,也可根据企业的用工需要,随时组织招生,鼓励国家级重点和省部级重点技校,面向全省或跨省招生。技工学校招生要继续坚持考试入学的原则,并根据生源质量情况确定全市技校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严格对新设专业办学条件的申报验收制度,具备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各项办学条件,才能批准招生。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和自谋职业创造条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要对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就业。要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省外、境外就业指导工作,逐步建立毕业生以本地区就业为主,向省外、境外就业拓展的就业格局。今年全市技校招生人数要达到8000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4加强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今年。充分发挥中心校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年内,市局将组织各中心教研组,开展以开发新课题为核心的教学研究活动;继续开展教师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课件等评选活动;组织教学交流观摩活动;继续开展优秀教师、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学校要注重优化师资队伍,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方式,让教师不断“充电”不断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学校每年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教师进修深造。要建立教师任课及能力档案,以此作为晋级、评优的依据。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逐步对原有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及实习教师进行培训,使他全部达到双师型”标准。学校要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进修。今年,市局将利用假期时间,对理论课教师进行先进教学法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高级职业资格培训,确定条件较好的技工学校作为师资培训基地。
二、拓宽鉴定范围。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步伐
面向市场,按照中央提出的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要求。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加快实行技能社会化鉴定,全面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基础建设。现已批准设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县市区。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设施,为进一步做好技能鉴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未设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县市区,要加紧运作,力争9月底前完成。要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确保职业技能鉴定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考评员的培训、考核、聘用、管理和使用等项工作。
2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广泛开展社会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推行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制度;继续扩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毕(结)业生的考核鉴定规模,采取得力措施,使其毕(结)业生参加考核鉴定率达到90%以上;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大、中专院校学生中广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扩大鉴定的工种范围,今年,全市新增鉴定工种10个,使我市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达到72个。
3加强管理。要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所标准,对现有鉴定所重新进行评估认定,该保留的保留,该撤消的撤消,促其不断完善鉴定条件,并根据工作需要增设一批新的鉴定所。举办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培养一批中青年考评员,进一步充实壮大考评员队伍。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将推广使用考核管理软件,推行智能化考试,改进鉴定考核办法。要建立考评员管理档案,按照鉴定管理制度的要求,对考评员的考评情况实行逐次登记,年终考评,规范考务人员的管理。要增强鉴定工作的透明度,实行鉴定成绩网上查询或电话查询,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
4加强监督检查。把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劳动年检的重要内容,实行日常检查与专项监察相结合,重点检查机械、交通、电子、商贸、饮食服务、建筑等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落实情况。同时,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用人单位要严把新增从业人员入口关,做到从事国家规定的职业(工种)必须持证就业,对无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介绍就业,用人单位不得录用。
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所等有关单位,今年将于月、月、月组织3次全市统一鉴定活动。市局将20年全市职业培训工作主要任务指标进行量化。有关具体要求按照劳社办号文件执行。各有关单位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年内,全市考核鉴定2.6万人以上,其中市直1.5万人。
深入党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提出的二推动实现更变质量的就业的要求,发扬“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创新克难,勇争一流”的精神,积极做好招工服务工作,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乡劳动力就近务工、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缓解就业招工难、留工难的现象,为的经济繁荣、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以满足就业需求为主要目标,2013年为送工为169人。(具体任务见附表)。镇政府按各村(居)人口为主要依据下达任务,请各村(居)按所分的任务及时完成。
三、工作措施
1、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企业和各村(居)定期开展企
业招工用工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通过上门专访,召开会等方式,加强对企业招工用工形势,劳动力就业形势和各村(居)招工服务工作的调查和分析,制定应对措施,加强招工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深入挖掘各村(居)内的工源。把新增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作为重点对象,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广大新增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转变就业观点就近就地就业。各村(居)要安排好专人负责招工工作,并向各村(居)的外出务工人员发送新的招工信息,及企业的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变化,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每个村(居)一年至少举办一次以上招聘会,同时要建立好务工人员定期回访制度,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协助企业稳定员工、营造好企业文化、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四、推进机制:
一、领导机制。镇政府成立招工培训工作队。各村劳务协管员名单于2013年3月10日前镇招工办备案。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结合我县小康、美丽、福安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为目的,拓宽培训项目,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导向,增强农民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深化和创新服务,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一)服务主导产业。按照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二)尊重农民意愿。在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主导产业和基本学员,结合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实际需求,设置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时间,确定培训方法,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突出培训实效。坚持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采取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用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因人施教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三、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培训,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骨干农民,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计划全年培训农民5.4万人(次),科技培训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二)任务
根据各镇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全面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1.县科技局负责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同时要注重加强惠农政策讲解及宣传等内容培训,深化科技专家大院、“12396”科技热线服务、科技特派员、‘百人百社行动’、‘大荔模式’农技服务推广等“五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
2.县林业局负责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建设,及时开展核桃丰产栽培实用技术的培训;
3.县人社局负责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技能与创业(就业)的培训;
4.县果业中心负责以现代果业基层技术推广、四项关键技术培训、基地认证(GAP优质苹果技术、绿色果业技术、有机苹果和果园无公害化管理)等果园管理培训;
5.县农牧局负责以猪、牛、羊为主的畜禽饲养和疫病防治技术、农作物栽培技术,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田灌排、地膜覆盖和回收等生产。
6.县卫生局负责农民基本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培训;
7.县教育局负责以远程教育设施为平台,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教育培训;
8.县广电中心负责办好电视台的“科技时空”讲座栏目,要根据农时农事季节,及时利用电视相关节目,加强信息服务,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效率。
四、实施范围、培训对象、培训形式
(一)实施范围:围绕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突出小麦、油菜、生猪、肉牛等主导产业和核桃、苹果、土鸡、中药材、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开展培训。
(二)培训对象: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加强创业技能培训。以项目发展为龙头,带动低收入农户、农村大龄劳动力、留守妇女、残疾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农村合作社经营人员、专业合作社创办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的培训,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三)培训形式:农民科技培训坚持系统培训和农事季节培训相结合,以季节培训为主;坚持课堂培训和现场示范培训相结合,以现场示范培训为主;以“一村一品”为重点,突出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效应,开展进村入户手把手、面对面、现场讲解、示范、操作、解答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增强实用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理清思路,责任到人。农民科技培训办公室设立在县科技局,主要负责科技培训工作的协调,切实加强对科技培训工作的指导。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旅游业大发展所需的旅游人才,为20**年**世博会提供有力的旅游人力资源保障,增强**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以世博旅游人才培养为重点,着力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管理理念、创新务实的中高层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者队伍,增强**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推动本市旅游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和核心力量;着力培养一支能够全面支撑旅游产业升级和服务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队伍,服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推动本市旅游业发展的专业技术团队和中坚力量;着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充分展示**城市精神的一线服务人员队伍,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形成推动本市旅游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群体和基本力量。
以机制创新和政策推动为着力点,充分调动和发挥旅游企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旅游人才成长环境,健全**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形成社会化、制度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旅游教育培训模式,搭建面向行业、资源共享的旅游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围绕本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旅游教育培训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协调、配套,做到统筹规划,分步骤、分阶段有序推进。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法》、《**市职业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整合国内、国际培训资源,充分利用本市教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政策和资源,加强政策指导、资源整合,形成合力。
(三)分工负责,分级实施。发挥市、区(县)两级旅游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发挥旅游企业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调动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等各方积极性,明确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责,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好本地区、本单位的旅游教育培训工作。
(四)全员培训,注重实效。旅游教育培训要覆盖全行业从业人员,根据行业特点和旅游服务规范,注重培训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效果,增强迎世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更新旅游教育培训理念,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改进教育培训方式,进一步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重点工作
(一)开展以“世博,让我们做得更好”为主题的旅游行业教育培训。
1、加强旅游行政管理干部专项培训,提高旅游行政管理干部的战略思维和执政能力,更好的引领旅游业的发展和升级。加强市、区(县)旅游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宏观决策和执政能力。要把区县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对区县旅游管理部门的考核内容。
2、抓好旅游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职业培训,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东方讲坛•**旅游讲坛”,构建行业中高层管理者学习的平台。通过研修班、境外培训、挂职实训、引进国外培训品牌等方式,加强旅游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职务培训,把旅游业中高层管理者职业培训工作纳入对星级饭店、旅游社、景区(点)的星级(等级)评定和年检考核。
3、实施导游人员的提升培训,培养学者型、国际型导游,提高**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加大导游教育培训力度,以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年审专题培训、导游等级考试培训、异地导游换证培训、**市导游大赛等为基本抓手,推动导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的提升。结合导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导游等级考评工作,扩大中高级导游队伍。加强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培养,开展第二外语培训,并注重在具有小语种语言技能的专业人员中培养兼职导游队伍。
4、开展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专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等级,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依托**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及高校旅游教育资源优势,推进校企合作、开展高师带徒活动,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厨师、调酒师、宴会服务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旅游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开发、节事活动策划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强会展旅游、商务旅游、邮轮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领域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5、加强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提升为重点,加强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推进多层次职业技能竞赛,全面开展“迎世博行业大练兵”活动,使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二)拓展思路,创新方式,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机制和体系建设。
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完善旅游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建设。适应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人才市场需求,推进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能力认证制度,健全以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等为考核目标的人才评价体系;开发相适应的职业标准和鉴定模式;积极开展新兴领域的职业能力认证工作;探索和建立促进旅游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2、明确职责和任务,发挥旅游企业在员工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应着眼企业生产经营和战略发展的需要,制定员工岗位教育培训计划,拟定员工技能晋升的目标,注重加强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抓好培训工作的落实。把员工岗位培训工作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3、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社会化、市场化的岗位培训机制。发挥重点旅游院校、市旅游培训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旅游业紧缺人才的岗位培训,探索实行政府补贴培训政策,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和杠杆效应,引导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向最需要的领域流动和配置,形成社会化、市场化的手段和方式,完善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规模。
4、整合旅游教育培训资源,构建社会化的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网络。健全和完善以行业主管部门为指导、旅游企业为主体、教育培训机构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合作,积极指导**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的筹建工作和校企合作工作,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合作,构建社会化旅游教育培训网络。
5、建立与人才管理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政策,健全旅游人才岗位使用和激励机制。结合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并完善旅游人才培养、使用、考核、奖励、职称评定等相关政策,把教育培训工作与就业上岗、人才流动、职务晋级、薪资提升结合起来,表彰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将教育培训纳入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
6、构建旅游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逐步构建行业职业能力认证中心、行业教育培训中心和行业人才交流中心,构建**旅游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服务平台的人才积聚和公共服务功能,实现职业能力认证、职业教育培训、旅游人才交流三方面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7、加强旅游教育培训的基础建设,推动教育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加强社会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构建一批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教育培训基地;加强适合岗位培训需求的教材和课程建设;建立以中青年为骨干的、由旅游院校的教师和行业经营管理经验丰富、业务技能精湛的企业专家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旅游人力资源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
要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增强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成立本市旅游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旅游教育培训的统筹协调、督促推进、考评奖惩等工作。各区、县、集团公司等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制定本地区、本系统职工教育培训方案并切实组织实施。
(二)营造环境,形成全行业重视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
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政策法规的宣传,大力推广教育培训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单位的工作方法和典型经验,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宣传优秀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旅游事业中的重要贡献,积极营造全行业关心、重视人才培养,支持教育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落实,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机制。
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法》、《**市职业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从完善教育培训制度、细化教育培训具体措施、建立教育培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将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各区县旅游管理部门要将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预算,加大旅游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通过考核认证、补贴培训等方式,建立吸引、鼓励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培训的机制。旅游企业要确保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依法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或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专款专用,其中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职业培训,重点投向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
二、培训目标
年计划全年培训42人。过培训,使学员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根据自己的要求从网上查询所需资料和发送信息,过信息网络广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并过创业技能的学习扩大生产领域和规模。
三、培训实施
(一)培训对象: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重点是种养大户、科技能手、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乡村农技人员等。
(三)培训形式:主要采取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共42人参加培训。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培训能力。
(四)培训内容和教材: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基本组成、启动与关闭、鼠标和键盘操作)、汉字输入方法(初步掌握一种输入方法)、windows2000(或XP)简单应用(桌面图标、菜单的使用)、互联网操作(拨号上网、信息检索与浏览、接发电子邮件)、日常维护,创业技能等。培训教材统一使用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致公党省委组织编印的教材。
(五)考核和评价:参加培训的学员期满后要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含是否掌握上网浏览检索及接发电子邮件等技能。合格后由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发给结业证书,并把参加培训人数、考核合格率及学员运用电脑信息技术实现创业和增收致富情况作为评价培训实绩的主要指标。
四、保障措施
成立市区扩大消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街办、商贸旅游局、财政局、发改委、外经局、文体局、民政局、城管执法局、工商分局、质检局、卫生局、物价局、公安分局、农林水务局、宣传部等部门为成员,统一研究我区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全区促进消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扩大消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商贸旅游局。
二、精心策划、大力开展各项促销活动,营造繁荣的商业氛围
大力发展节日经济,围绕双休日、元旦、母亲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圣诞节,春节、元宵节等,让市民走进,感受幸福生活,积极组织辖区内商贸企业举办系列促销活动。
(一)举办“穿靓幸福南城服装展销会”
从5月中旬开始,在华东服装城广场,组织商城内品牌服装进行展销活动。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长延堡街办、华东服装城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长延堡街办负责协调华东服装城活动落实工作,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华东服装城负责活动的策划、店内参展商家的组织工作。
3、区城管执法局负责联系市城管执法局,支持活动的开展。
(二)举办“美食文化周”活动
借助兴善寺东街美食城开业之际,精心策划“美食文化周”,邀请五一饭店、西饮集团、秋林食街及我市特色餐饮品牌参加,扩大兴善寺东街的影响。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小寨路街道办事处、索宝投资集团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邀请特色餐饮品牌企业;小寨路街办负责联系索宝投资集团落实活动工作,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
3、区城管执法局负责联系市城管执法局,支持活动的开展。
(三)举办“电影文化节”活动
7月中旬开始,在保利万和影院、保利博纳影院组织为期一周的电影文化节,内容以放映世界经典片、青春时尚片、教育题材片为主。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区文体局、区物价局、保利万和影院、保利博纳影院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保利万和影院、保利博纳影院负责具体落实活动工作,区文体局负责在“电影文化节”期间放映影片的审定,区物价局负责与影院协调影票价格。
(四)举办“啤酒消夏夜”活动
为了增强小寨商圈的影响力,使广大市民能够消解酷暑,在夏季7月份期间,在好又多广场举办为期一周的“啤酒消夏夜”活动。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小寨路街办、百福乐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小寨路街办负责联系百福乐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落实活动工作,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百福乐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知名啤酒商在广场进行布点。
3、区城管执法局负责联系市城管执法局,支持活动的开展。
(五)开展大中型商贸企业周年庆典活动
组织辖区内军区服务社、百盛购物广场、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大型购物中心在周年庆典时开展大型促销活动。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
2、由相关企业制定出具体的庆典活动方案,相关部门及街办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
(六)大力开展假日促销活动
节假日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在辖区内各商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举行形式多样,不同主题的商品促销活动。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
2、各商业企业负责制定具体的促销措施;相关部门、街办负责协调工作。
(七)大力培育农村特色民俗会
在我区城乡结合区域,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大力培育2—3个特色民俗会。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区文体局、区农林水务局及相关街办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各相关街办负责协调与选定的村委会落实活动工作,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区文体局负责各种民俗文化的背景资料收集,提出具体建议,区农林水务局与区商贸旅游局共同确定特色民俗会举行地点。
(八)举行首届创意市集活动
通过美化广场,展示创意作品,凝聚人气,将文化新天地打造成为时尚的新概念创意广场。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长延堡街办及新天地商业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长延堡街办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新天地商业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参加首届创意集市单位和人员的邀请、场地的布置等工作。
3、区城管执法局负责联系市城管执法局,支持活动的开展。
以上八个方面的促销活动将在市内主流媒体、互联网上。所有活动由区委宣传部负责与有关媒体的联系和新闻报道,公安分局负责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
三、营造宽松经营环境,活跃区内消费市场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活跃我区消费市场,拉动消费、扩大销售,我区相关部门应允许零售企业在开展促销活动期间,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放宽企业户外宣传促销管理尺度,户外促销宣传活动时段及区域限制,减少相关审批手续。允许商业网点物流配送车辆在城区行驶、停靠、装卸等。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力争把商业用水电与工业用水电同价落到实处。
四、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活动,切实落实家电下乡相关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的优惠措施,
区财政局及时兑现家电下乡产品补贴资金,并对开展家电下乡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区商贸旅游局、区财政局要积极部署、继续加大家电下乡工作推进力度,做好协调组织工作,确保生产企业对补贴家电产品及时供应,确保下乡家电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售后服务,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适时举办“家电下乡”培训会,举行“区家电下乡咨询会”。
五、积极培育小寨商圈,提升小寨商圈的档次和影响力
抓住辖区消费结构变化、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小寨商圈,推动小寨地区重点商业项目的开发改造。积极协调推进西旅国际中心、小寨工人文化宫、长安大学科技开发综合楼、立丰国际购物广场、华旗国际、财院综合楼、万科新地城、台南蓄洪池综合改造、长庆坊、金鼎国际、长延局等商圈内项目的建设速度,推进兴善寺东西街“特色餐饮步行街”的招商工作和运营工作,推进西路“美术街”建设,规范整合街周边的97家经营户,使其形成特色街区。通过大型项目的带动,全面提升小寨商圈的档次和影响力。
六、积极调研、科学布局,根据辖区区位特点,构建完善的商业体系
根据我区目前商业布局现状,以及各地区现有商业基础和未来发展前景,在遵循我市商贸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依托小寨核心商业区辐射全区,建立鱼化商业中心、电子城商业中心、长延堡商务中心;全力打造长安南路商业轴、南二环知名餐饮带、西影路商业延伸带和南三环物流发展带。形成“一核、三心、一轴、三带”的全区商业服务体系。
七、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商业进社区”、“商业进农村”
大力推广“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积极推进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鼓励大型商贸企业进驻社区;培育具有特色的社区商业示范网点,提供新鲜便利的商贸服务。各街办要认真调研,做好各社区的可改造利用商业面积存量调查,对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独立商业设施要报送区商贸旅游局备案,区商贸旅游局要积极与大型商贸服务企业联系,利用存量资源做好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工作。年内力争申报创建一家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
积极推进商业进农村,继续深化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加快休闲观光示范村建设,增强农村经济活力;通过项目带动、增加投资、扩大消费等举措,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新建100个农村商业网点。区商贸旅游局和各街办要密切配合,按照精神进行落实,每个街办新建农村商业网点不少于15个,年底前由区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二是建设农村便民商业中心、农村便民商业街。在改造过的农村中,对商业资源进行整合,对商业网点进行规范,争取打造2—3个农村便民商业中心和农村便民商业街区力争在全市做出样板,成为亮点。
八、加大宾馆(酒店)和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开展特色服务活动
各宾馆结合各类假期、店庆推出特价房,特色房;结合旅游淡旺季推出团队旅游房;针对一些小型企事业单位推出宾馆会议室租赁业务。加大对万亩都市森林4A级景区相关景点的宣传力度,开展旅游进社区、旅游进校园等活动,促进市民的近郊游,民俗游,开展赏花、采摘、登高等活动。加强农家乐评比挂牌活动,全年增加农家乐10家。
九、加快各类市场的建设改造步伐,提升原有市场的档次
积极规划引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在南三环段引进、新建1一2大型专业市场;在西影路上,根据区位人员聚集度,建立若干个小型室内小市场。积极扶持朱雀农产品交易中心进行改造搬迁。
完成对我区现存的再生资源点的摸底排查工作,不再审批新建新的再生资源收购站点,加大对再生资源收购站点的规范管理。清理、取缔无照经营的收购点。
十、确保食品消费安全,积极推进放心早餐工程
卫生、质检、工商、商贸旅游局、农林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食品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杜绝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积极推进我区的放心早餐工作,扩大放心早餐工程的覆盖面和影响面,2009年全区确保实现总量220个,最大程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十一、加强与农业基地的联系,发展新型农产品销售服务
一、市级培训
1、高中新课程培训。今年继续在师范学院举办高中新课程培训班,聘请南通市20名课改专家、一线名师授课,对我区97名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生物、化学7科高中专任教师进行为期4天30学时的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新课程教法培训,促使我区所有高中教师尽快适应高中课改的需要。
2、初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初中英语教师培训班在师范学院举办,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在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分别培训我区初中英语教师25名,小学英语教师25名,培训时间30天,7月12日报到,7月13日至8月12日培训。培训费、资料费、住宿费由市教育局负担,交通费、生活费由学员所在单位负担。培训实行封闭式管理,中途休息3天,学员不得无故请假。培训内容以强化口语和观摩教法为主,兼顾知识拓展和提高。培训方法为班级式管理,每50人为一班,每班安排1名知名教师授课,2名大三英语专业学生做辅导员,师院和职院分别聘请3—5名外教进行口语强化培训。
3、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在师范学院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培训人数18人,培训对象为获得区以上(含区级)各种荣誉称号,年龄在45岁以下,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7月16日报到,7月17日—8月10日培训,培训25天时间,每人收培训费320元。
4、初中、小学新课程培训。市上在师范学院举办初中新课程培训班,在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小学新课程培训班,培训初中教师70人,小学教师70人,培训时间为7月30日报到,7月31日至8月3日培训,每人收培训费70元。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在师范学院举办,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培训我区中学教师150人,小学教师150人。培训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师德建设、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培训时间为12天,8月3日报到,8月4日至8月15日培训,每人收培训费200元。
6、骨干班主任培训。中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在师院举办,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在职院举办。我区共培训骨干班主任50名,其中中学25名,小学25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均于7月26日报到,7月27日至30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现代班主任基本规范、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教育法规政策解读等,每人收培训费80元。
7、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培训地点设在职院,7月5日报到,7月6日至8月1日培训,共培训4期,每期培训7天,管理费、教材费由英特尔(中国)公司承担,交通费和伙食费由学员所在单位报销。培训对象为45周岁以下,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中小学在职在岗教师。
二、省级培训
1、英语教师专业技能提高项目
市上分配我区参训名额29名,高中、初中、小学分别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和省小教中心培训学习。培训对象为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师,培训期限15天,培训时间:年6月至10月。
2、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研修项目
市上分配我区参训名额15名,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4个学科在师范大学研修学习;语文、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5个学科在教育学院研修学习;英语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研修学习。培训对象为年9月起担任高中各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培训期限10天,培训时间:年9月至11月。
3、中小学“紧缺或薄弱”学科教师培训项目
市上分配我区参训名额27名,高中通用技术在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中学体育、小学体育、中学音乐、中学美术在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小学科学在省小教中心培训学习。培训对象为年9月起担任各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培训期限:高中通用技术8天,其余学科10天,培训时间:年9月至12月。
4、寄宿制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省级培训项目
市上分配我区参训名额13名,在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培训对象为全区寄宿制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期限7天,培训时间:年12月至年4月。具体名额分配如下:方圆学校3名,秦宝学校2名,秦阳小学1名,金泰丝路花城学校2名,小精灵学校2名,启迪中学3名。
5、初中实验教师培训项目
市上分配我区参训名额6名,化学、生物在师范大学培训学习,物理在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培训对象为初中化学、生物、物理三个学科的实验教师,培训期限7天,培训时间:年7月至12月。
6、中小学教研组长省级研修项目
市上分配我区参训名额8名,高中所有科目在师范大学研修学习,初中所有科目在教育学院研修学习,小学所有科目在省小教中心研修学习,培训对象为中小学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培训期限10天,培训时间:年12月至年4月。
7、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远程培训项目
市上分配我区参训名额10名,在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学习,培训对象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期限2个月,培训时间:年9月至12月。
8、小学英语教师口语远程培训项目
市上分配我区参训名额5名,在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学习,培训对象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期限3个月,培训时间:年9月至12月。
以上培训项目各镇(办)教育组、区属各中小学学科名额分配详见附件1,具体培训时间待市上有关培训院校安排后另行通知。
工作要求
1、要切实加强领导。教师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行政部门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镇(办)教育组、区属中小学一定要推荐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头等大事摆上议事日程。要精心谋划,统筹安排,要足额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市上和省上安排的培训,保证各类培训任务保质保量地超额完成。要将教师培训工作安排到科室,责任到人,要将区分配的培训任务分解落实到人,督促指导教师到指定院校参加培训。
2、实行目标管理。本文件安排的培训任务都是年初目标任务书中确定的今年的工作任务,而且列入了区政府与区教育局签定的目标任务书中,到年底市区政府要考核区教育局,区教育局要考核各镇(办)教育组、区属各学校。并实行目标管理。
3、严格按照规定收费。
各镇(办)教育组、区属各学校要按规定为参训教师报销培训费、交通费、住宿费、资料费,正确解决工学矛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凡在师院和职院参加培训的教师住宿统一安排、住宿费全免,生活费自理,师院和职院免费为学员提供毛巾被、枕头、凉席,学员自带洗漱用具。
省级各类培训的培训费、资料费由省教育厅负担,学员往返交通费由所在学校报销。
①实施农民科技教育普及性培训工程。以农业科技、致富信息、生产技能、市场知识为重点,加强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全年年均培训农民12万人次以上,农户受训率达85%以上,其中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比例达到60%以上。
②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围绕设施瓜菜、优质果品、畜牧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村当前急需的病虫害专业防治员、种子代销员、蔬菜园艺工、果桑园艺工、防疫员、乡村兽医、农机操作员、维修员等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职业技能农民600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00人,加快农村实用技术队伍建设。
③实施农业科技下乡培训工程。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和科技下乡活动周、乡村物资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科技赶场”、“科技集市”等活动,通过专家答疑、播放光盘、散发科技资料等形式开展培训。
二是三项活动抓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①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在主导产业发展好的村每年培育科技示范户3000户,通过科技指导员直接向示范户推广新技术,实现良种、技术、指导、信息“四到户”。
②大力开展“农技干部走百村、进千组、入万户”等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农时季节,定期组织农技下乡服务小分队,开通农技服务热线,深入生产一线,采取召开现场演示会、疫病诊疗防治等形式,现场解决群众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③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活动。在全县重点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农业科技园区选派科技特派员驻村入园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培训。
三是创新三大举措抓引导,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培训目标
依托历年培训基础,加大推进从“过程型培训”向“战略型培养”转变,从“行政型管理”向“品牌型建设”转变力度。围绕正确把握办班方向,切实优化课件设置实施“针对性”培训。以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基地、粮食丰产示范基地、蔬菜供应基地为重点,把创业农民培训、合作社干部轮训、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和新生农民培训作为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推进本市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更紧密的服务。
二、主要任务
以本市高水平农业设施、高水平农业组织、高水平农业科技建设为目标,以培训为手段,培养新农村建设各类人才。
1、努力培育一批创业型农民。培训对象锁定20**年参加本市创业农民培训的214名学员,在去年已完成创业课程培训、市场考察、创业设计基础上,今年突出对创业农民的创业扶植和跟踪服务。由市、区县农业部门共同组织,通过专题讲座、基地见习、专家志愿团跟踪指导以及相关政策扶持等形式,帮助农民实现创业发展目标。
2、精心实施农民合作社干部轮训。以各区县骨干合作社理事长、经理(包括财务、销售)、生产主管为重点,依托市农广校等开发适合现阶段合作社干部培训的课件,实施一周轮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合作社干部生产和管理能力,规范和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3、继续组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在目前已开发的农业职业技能工种范围内,由市、区县组织开展初、中、高等级农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培训和鉴定,年培训合格率达到市平均线以上。通过培训,加快受训学员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努力发挥学员在本市农业生产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4、扎实推进专业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稳定从事粮食、蔬菜、水产、畜禽、农机等生产经营规模较大、有一定文化程度、年龄在60周岁以下农民为重点,由区县按产业(产品)特点和当年实际需求(如扩大面积、推广新品种、普及新技术等),形成针对性课件和教案并组织实施。通过培训,努力提高学员对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和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能力。
5、多层次、多形式扩大引导性培训。围绕农业生产,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防病抗灾能力为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以拓展村级服务性岗位为重点,开展如农业生产单项知识和技能、农村信息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岗位人员等培训。培训方式以知识普及、辅导讲座、远程教育、现场技术指导等为主,培训时间一般为1-2个半天,重点培训按实际需求可增至3-4个半天。通过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单项实用知识和技能水平。
6、探索新生农民试点培训。以近年来新进农业领域的学(院)校毕业生、新一代创业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有志青年等为重点,委托涉农院校开展“三农”基础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让新生农民全面了解“三农”,熟悉新农村建设政策法规,掌握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转变观念。近年来本市农民培训的实践证明,运用一般理论对农民进行普及性培训已难以满足本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上下一致,以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点,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把握培训重点,完善课件设置,提升培训质量,强化项目监管,以确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本市农民培训工作。
(二)准确把握需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培训单位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和分析本地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培训需求,根据本地农业发展主导产业、特色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发培训专业,实施针对性培训。同时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将有一定培训需求,一定经营规模、文化基础和年纪相对较轻的农民列为本市农民培训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