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交易成本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目前我国的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一些信用评价机构本身服务的诚信可能就有问题,甚至出现3A评级也可以随意买卖的现象,全社会的诚信意识还没有建立,一些个人和企业没有为经常性的违约、失信而付出代价。这种“守信却得不到更大利益”、“失信也不会得到更大惩罚”的现象,给商业交易带来了很高的交易成本,也制约了传统商业走向电子商务的步伐。
一、构建信用体系的意义
传统商业相比,电子商务通常是买卖双方不见面的,更加需要参与者诚实守信:买卖双方信用状况信息不对称甚至缺失,往往凭经验直觉、网上交流、网下调查等进行综合判断,而网下调查的成本很高,有些业务很难调查到,这就很容易出现在交易信息、供货、付款等方面出现诚信问题,影响用户对网上交易的信心;为了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我们希望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信用模式尽快完善,信用数据尽快共享;同时我们认为需要为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建立必要、实用的、符合电子商务特征的信用模式和信用数据管理机制;健全我国的信用管理体系,涉及的因素较多,但与信用有关的立法、执法是重中之重。我们已经有了一部《电子签名法》,未来可能还需要有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的管理办法、网上拍卖交易管理办法、电子商务税收及发票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金融领域的信用管理体系也很重要,他直接影响到电子支付和正常服务的履约,影响电子商务的效率和质量。底层的信用体系,会影响到客户端对电子商务的信任、信心与效率。市场经济是信用化的商品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特别是在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信用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我国信用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征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并未建立起健全的征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我国尚处于信用制度建立的初级阶段,各个方面还是不太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市场化运作模式虽已初露端倪但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
拿企业诚信来说,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诚信公司按照商业化原则在市场上开展竞争的格局,目前已有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知名征信机构。然而与之相配套的监管体制相对落后,缺乏对诚信机构、诚信活动有效的管理。出现了一些诚信机构采取低价格、高回扣、高评级的手段抢夺市场,使评级结果成为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的不规范的情况;
(二)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
多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管理要求不一,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管理负担。同时,各部门未形成合力,又缺少对整个行业行使统一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
(三)行业自律尚未形成
从事征信行业的队伍总体素质和水平偏低,缺乏对从业人员必要的管理,以及行使行业标准制定、行业国际交流的职能机构。
三、构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思路
(一)政府应实施积极的电子商务政策,设立全国电子商务协调指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国电子商务推进工作
建议国家设立全国电子商务协调指导小组作为推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常设机构,统一协调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并注意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以城市和行业电子商务试点为突破点,加强推广工作。
(二)以大中型企业和传统产业为先导,加快实施企业内部信息化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应以大中型企业和传统产业的内部信息化为依托,通过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群带动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要重点抓好示范工程,注重改造企业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优化企业流程,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三)构建网上信用销售评估模型
在电子商务交易之前,首先通过两种方式评估客户信用,一种方式是根据客户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估,另一种方式是开发出适合本行业特点和本企业特征的信用评估系统。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只有一部分外贸企业吸收了最近几年的经验教训,已经开始重视收集客户的信息资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收账款逾期率、坏帐率大幅下降,企业效益明显回升。
(四)加强网上客户档案管理
欧美企业对赊销客户的档案一般进行定期(一般是半年)审查,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而我国企业不能及时根据用户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使得优良的客户定单得不到增加;也不利于及时发现信誉较差的客户,造成坏账损失,给企业蒙上了一層阴影。欧美国家普遍实行信用卡消费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这为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问题解决了出路.细致说来,欧美国家的信用保证业务已开展有80年的时间.在欧美国家,人们可自由流动,不用像中国一样受户口的限制,为方便生活起居,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不能伪造并伴随终生的信用代码,持此信用卡进行消费,发卡银行允许持卡人大额度透支,但持卡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将所借款项归还,如果某企业或个人恶意透支后不还款,那也就意识着以后他
无论走到何地,他的信用记录上都会有此污点,不论他想贷款买房,购车或办公司,银行都不会贷款给他,这在贷款成风的西方世界是及其可怕的!因此,西方人普遍将信用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谁也不愿意贪小利失大义,当在网上购物时,他们会在点击物品直接输入密码,将信用卡中的电子货币划拨到网站上,商务网站在确认款到后,立即组织送货上门。
1.1全学教育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开设以教养教育为根本的普通课程及实习课程。全学教育课程由理科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研讨会(小组为单位的文献资料检索及讨论)、文科教养课程和理科教养课程、语言文化课程构成。与全学教育并进医学部在每周三下午开设了医学入门课程。该课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以英文版《人体医学生物学》(SylviaSMader,2002)为教材,学习医学生物学基础知识(23学时);(2)以临终医疗及心理关怀、医学伦理学等为内容,开设特别讲座,目的是让学生为将来作为医生做思想准备(16学时);(3)为了使学生早接触医学、体验医疗,利用残障者设施、老人公寓及附属医院,开设有临床看护实习课和体验医生一天工作的影子体验课(shadowing,10学时)。全学教育课程安排于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上半年,医学入门课程由医学部施教外,其他课程由大学的教养部施教。
1.2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按学科组织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等。专业课程主要开始于第二学年,大多课程在第四学年结束。具体课程安排如下,第二学年下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开设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学年下半年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也称基础医学研讨会);第四学年开设社会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第五学年主要是临床实习和临床病理学实习课;第六学年则为选择性临床实习和毕业考试。
其中,基础医学将课程改革前的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基础科目统编成人体器官的构造、生物体功能、人体与药物、免疫与机体防御等科目,加强了基础科目之间相关知识点的结合。为培养本科生医学科研能力,开设了为期半年的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学生离开课堂实践实验为主的科研活动。社会医学课程包括环境劳动卫生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国际保健医疗学、医疗行政学及医学英语。医学英语主要目的是为本科生国外临床研修奠定语言基础、提供相关信息。临床医学课程包括脑外科学、老年科学、小儿科等19门临床科目。临床医学的教学多采用传授型教学模式结合以问题为主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除以上的必修课课程以外,学生需要完成2~3单位的选修科目课程。选修课程以特别讲座的方式开设,以当下医学前沿、学生高度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开设34次特别讲座,分成A-I为标记的9类话题小组,话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如2013年开设的特别讲座题目有:心血管外科中人工脏器的应用;救命救急医疗的最新前沿;死亡教育;多种职业协同作用的地区医疗等)。学生需要在9个不同的话题分组中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6次讲座,满出勤获2单位学分;选9次讲座并满出勤,获得3单位学分。
2特点与启示
2.1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名古屋大学医学教育注重通识教育,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医学教育中的渗透,着力培养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人文社科教养课程和理工科教养等通识课程,增强了医学本科生人文社会基本素养,培养沟通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基础研讨会课前指定讨论题目,通过训练学生利用图书馆查找、获取信息,学习处理和总结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利用能力。特别是医学入门课程,让医学专业的学生感受病人、感受医生、感受医院、感受社区医疗现状,促使学生树立将来作一个好医生的追求目标,加强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的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高。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部制定了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解决一定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医学教育目标[2],力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名古屋大学在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开设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全学教育课程的做法值得借鉴。
2.2实施多样化教育模式
日本医学教育方式多样,努力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临床课程,教学授课方式多样化,内容灵活,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专题讨论会或与讲授相结合的PBL教学法注重培养临床思维,强调实用性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主动摄取知识,同时锻炼学生检索文献、逻辑推理、总结陈述、分析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开设多角度的特别讲座,以获取学分吸引和鼓励学生聆听讲座,促使学生了解当今医疗现状及最新发展,理解社会医疗中医生的作用和职责,触及临床工作中可能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这些专题讲座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而与日本学生相比,国内医学本科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课程安排和授课方式的单一,使我们的医学本科生在考进医学院校后容易孤立地看待各门课程。往往是备考阶段死记硬背,强行记忆理论知识,而考试结束就忘记多半,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脱钩。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促使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3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日本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以必修课形式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第三学年下半年停止所有其他课程,仅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一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导师及研究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发表与答辩。该课程学生为主体,教师看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现问题及积极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并不注重最终实验结果。另外,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并细致的科研习惯,如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严格要求实验记录等。
近年来,我国也在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但因多种原因,开展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校并不多,提供给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3]。多年的“探索性机能实验教学”中笔者体会到,多数本科生动手能力强,对科研活动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建议我国就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革,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教学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条件,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利用和巩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利于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2.4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建立开放性管理平台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独立设置专门的教育教学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普通授课教师和学生组成,是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听取学生意见的重要场所。委员会鼓励学生经常思考医学课程如何能学得更好,根据提出意见,委员会做到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课程体系。另外,名古屋大学医学部面向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导读和课程安排介绍,并公开在学校网页,六学年中的课程安排及要求一目了然。其中,课程导读概括介绍了学生六年间每学年的课程、学分及升学年的必备条件。而课程安排介绍则更为详细,条目清晰地介绍每学年所要学习的课程和安排的特别讲座。课程安排介绍明确提出了课程学习内容、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成绩评定方法、教科书及参考书籍或材料、负责教师、教学日历等。
医学教育为什么要体现人文理念,或者进一步说,医学本身为什么要具有人文属性,这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直接、无需证明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具有十分重大的悖论性问题。一个最鲜明的论证就是:现实的许多医疗实践,处处体现着非人文,甚至是人性异化,重物轻人,看不到人,严重伤害人,等等,这不得不使我们去深度的反思:医学以及医学教育,其最原初的出发点、立足点、渊源、根据、原因、前提、基础,到底是什么?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与解答,则需要哲学形而上意义的探本,也即需要从哲学本体论的维度上,为医学奠定一个坚实的本体论依据和承诺。唯有为医学以及医学教育奠定一个坚实的本体论承诺,在这个坚实的本体论承诺的基础之上,医学以及医学教育才能够真正体现人文,才能够有效贯彻和落实人文,最终实现对人自身价值和意义的肯定。
一、医学教育得以存在的本体论依据
哲学本体论思维,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探究存在背后的存在、原因背后的原因,即总要为现实具体事物的存在,寻找其最坚实的存在依据,最深厚的历史渊源,最能够成立的前提和依据。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第一哲学,是研究“是者之所以为是者”,“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1]那样,本体论哲学总是要不懈探究、形上探本,直至获得一个最终的有说服力和有信服力的依据。遵循本体论的这一思维理路,那么,医学教育得以存在的最深厚的原因、最终极依据是什么呢?首先来说,医学教育之所以存在,是源于这项独特的教育实践活动要素的存在:有着专业的医学教师,有着渴望学习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有着必要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场所,以及借以展开医学教育的图书、资料、工具、途径、方法等中介性因素。这是就一个完整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存在要件而言的。目前来看,各个医科院校实际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可谓如火如荼,有着强劲的活力和鲜明的特征,这是医学教育实践活动具体的存在样式、活动状态。但是,这仅仅是医学教育实践活动获得独立化,形成自身独特特征和存在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而所谓的独立化、专业化、分工化,还意味着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有着独立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甚至脱离既有的轨道而偏离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医学教育实践活动越是独立化、专业化、分工化,可能越是离医学教育最初发生、最早起源、最原初的渊源,有着和最原初的始因越拉越火大的趋势。甚至在医学教育发展到一定时间和一定历史阶段之后,和最原初的发生始因、建立的初衷,相背离、相异化。试看现在的医学教育模式,特别注重医学知识、技能、重大发现、医学前沿热点、焦点的教育和教学,这不仅会造成人们的关注,社会影响也巨大,而且也是医科院校着重培育的亮点,甚至是着重打造以获得出彩的着重点。但是在这些所谓非常热点、焦点、出彩的背后,试问,能有多少人认识到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呢?难道医学领域的高科技就能对人自身有着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么?难道就不想想这些热点、焦点、前沿的背后,到底对普通的广大民众有着多少切实的功用和效果呢?能够在社会广大普通人群中实际推广吗?是现代医学教育所陷入的最大困惑与实在窘境。所以,重新思考和回溯医学教育得以存在的最原初的依据、最初始的动因,应该把医学教育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求上,是人类社会本身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延续下去,需要维系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人自身的健康,需要对人自身所产生的各种疾病、病痛有所缓解、有所治愈,这才是医学教育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的依据。如果一味地追求高科技、一味地追求前沿热点,仅仅是满足富裕人群的健康需要,不能满足广大普通民众对生命健康的需求,那么,医学教育就失去了其最深厚的社会根基、群众基础,就会带来国家、社会对医学教育投入的巨大浪费。一切的医学知识、医学技术的教育教学,其初始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回归到社会广大民众的健康需求上,都要真正地为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所着想,并以此为最根本的存在依据。医学教育不仅是真理性、知识性教育,而且更是价值性、人文性教育,要时时刻刻围绕人自身的生命健康而展开,任何与人生命健康相脱离的医学知识、医学技能的教育和教学,最终都将是无法存在和延续下去的,都会失去其存在的依据。所以,医学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厚的原因、依据,是广大社会民众对生命健康的需求,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与维护,这是医学教育得以存在,并且长期存在的始终不竭的渊源。任何医学专业出身的教师,任何专业的医学生,以及医学教育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等,都要始终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最坚实的本体论依据。
二、医学教育得以有效展开的本体论根基
哲学本体论,不仅要回溯存在背后的原因、依据,而且还要探究存在自身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即存在最本原的实质、最内在的根本属性、最客观实在的规律。任何具体的存在,都要以一定的存在方式来表征自身的存在,但具体的存在方式是始终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的,但无论其怎样运动和变化,都需要围绕自身的内在本质、根本属性和客观规律而运动和变化,任何脱离内在本质、根本性质和客观规律的运动变化,都将会趋于灭亡,或者演变为其他形式的运动和变化。而一旦演变成其他形式的运动和变化,那么也就意味着该事物就不是该事物自身而变成其他事物了,因为事物的根本属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本体论之所以能够给人做出一个坚实的承诺,最内在原因就在于:本体论总要把握有形背后的无形,具体运动变化背后的稳定,以及千变万化背后的永恒。这样就能为人类在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中找到稳定、根本和长远,实质就是抓住了事物内在的本质、根本属性和客观规律。那么,医学教育得以展开的内在本质、根本属性和客观规律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医学教育能够实质地带来最终的效果,能够为广大医学生所接受,能够体现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和作用,以及能够彰显医学教育自身的功用和效果来,这一系列的要求和指向,一定是要最终落实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凸显了人,而不是淹没了人,要充分体现人的地位和作用。医学教育切忌忽略了人自身的能动性因素,要深深的明白,医学教育虽然围绕着医学专业知识、医疗技能等方面而展开,但内在的基础、核心、动力、活力则是医学教师和医学生,是二者作为人的因素而展开的,人的因素是医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永恒的活的因素。医学生是医学教育的对象,没有医学生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的发挥,整个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都将陷于空谈,最终的效果也将是难以为继。任何的医学教育,其形式、方式、途径、手段、方法,都要从医学生中来,到医学生中去,唯有医学生真正内化了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并外化为具体的医疗实践活动的能力,这样的医学教育和教学才能够真正取得实际的效果。而现实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则是特别凸显医学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甚至来说,是医学教师权威性、霸道性、强制性的绝对发挥。往往是医学教师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整个的医学教育教学活动,看似绝对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但却非常严重地埋没了医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陷入了单向式、直接性、机械式的模式,进入到了一种十分僵化、老套、凝固、停滞、沉闷的状态。医学生本身作为人,作为人自身所拥有的积极能动性,被严重扼杀了。所以,这就造成了目前医学教学课堂上的分散、凌乱、凝固,教师与学生严重脱节,教师与学生“两张皮”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医学教育得以有效展开的本体论根基,或者说其核心精髓、根本性质、客观规律,一定不是就医学而医学,就技术而技术,而是就教学而教育,从教学上升到教育,是真正在培育人、教育人、塑造人、提升人,是对人性深处求知、发展、提升的引领与塑造。正所谓“优良的教育并不是为了人生在世各种现实成功的资本,而是为了人自身的完满,为了人格的健全。我们需要越过种种阻碍,回到人自身,澄清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2]这意味着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展开,要想取得实际的效果,一定要以人为本,真正地贴近医学生,遵循医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够真正带来医学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医学教育得以未来发展的本体论诉求
哲学本体论不仅要回溯过去、把握现实,而且更要注重未来,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终极信仰和价值追求。哲学本体论总要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渴望、求索,使人们不懈探究、矢志不渝,为人们提供一个面向未来的精神指向和心灵归宿。“哲学的‘本体论’,是一种溯本求源式的意向性追求,是一种理论思维的无穷无尽的指向性,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终极关怀。”[3]因为,“人是一种从不满足于既有存在,总在追求未来理想存在的一种存在。这通常被称作人的‘形而上学’本性。本体论就是以探寻对象之外和之上的本真存在这种方式,来表达人的形而上学追求的。”[4]142所以,哲学本体论总要为人们提供一个未来追求的指向,形成精神诉求、价值理念,使人的思想、精神、理想、信念达到一个高级的境界,成为人自身生存发展的精神源泉和信仰动力,更是人自身的精神追求与最终归宿。医学教育要想能够持续不断地延展下去,要想真正成为社会的一种需要,广大民众的一种期盼,作为医学教育的主导者———医学教师,肯定是要在具体的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所追求,有所理念,有所超拔的。或者说,要从具体的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的终极价值与意义,并从中获得存在感、幸福感、满足感,使得自己的医学从教生涯,医学教育工作,获得某种超越的境地,得到某种幸福的体验,获得某种心灵的慰藉。那么,医学教育对未来的本体论诉求、追求,终极的价值理念到底应该是什么呢?难道是医学知识的具体传授,还是医学教学的有效展开,以及具体医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其实这些都是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的直接性目标。但在这些具体的直接性目标的基础上,医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一定是有着一个更高级的、更终极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那就是对医学自身的终极价值与意义的求索,即对人的生命健康的终极关怀,更进一步说,要最终体现在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维护,对人的生命的崇高理解与深刻认识上。世界上没有什么其他方面能够比得上人的生命的重要,人的生命具有最崇高的价值与地位。身为一名医学教育职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医学生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无论是自己的职业目标,还是培育优秀的医学生,以及塑造未来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都要尊敬和维护人的生命本身,要形成对人这一独特物种的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所以,医学教育工作者是伟大的、是崇高的,是直指人的生命的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的,是真正在做着最能够让人感动、最能够让人尊敬的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现实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并未把其主要的精力、价值诉求放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仅仅是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而已,没有真正起到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转而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价值诉求,理想目标放在了科研、学术论文、课题、职称、职位等上面,在这些事务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不免带来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压力巨大、精神心理紧张、焦虑等怪现象。这造成的结果是:没有精神活动的家园,没有崇高精神理念的价值追求,更没有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幸福感严重缺失。其实,作为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其最本真的存在样态,或者说其最真实、最现实、最实质的价值与意义,就存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真实的生命存在、生活写照、本真面貌。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够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存在感,获得学生的认可,特别是获得学生内心世界的肯定、尊敬,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这句话可以做进一步的延伸性理解,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广大学生思想心理的深处,能够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达成思想认识上的共识、同一,能够真正震撼、启迪、提升广大学生的思想、灵魂,能够得到他们从心往外的相信、认可,直至信仰,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高级的教学境界、最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感、最终极的精神归宿。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幸福感、价值感、归宿感,能够比得上人的心灵沟通、灵魂提升更高级的呢?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医学教师的终极追求,一定是教育境界的提升,一定是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证明了自己,实现了自己。借用马克思本人的职业观点来总结和概括:“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5]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正是在培育着为广大民众健康福祉而操劳的医务人员吗,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也是最能够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吗。所以,医学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而且能够更加伟大而崇高的存在下去。在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医学教育工作者最可以实现自己的终极价值与人生意义,最能够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归宿,能够在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参考文献】
[1]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8.
[2]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1.
[3]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28.
由于传统金字塔式的渠道模式存在系列不可克服的先天弊端,使得生产商运作、管理渠道的交易成本在不断增加,所以,生产商开始缩短渠道长度、减少渠道层级,使营销渠道扁平化。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介绍
1.渠道扁平化
渠道扁平化,也被称作通路下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种渠道操作模式。这种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保障产品从生产商(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供应系统高效无损耗运作,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营运效率,保障了信息沟通,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具体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交易成本理论
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认为,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和其他企业或个人进行交易时,将成本最小化,营销渠道通过分担谈判功能、促进交易与信息共享,实现了厂商与外部组织实体间的相互依赖,有利于厂商从外部获取资源,与渠道成员建立起“团队合作”,极大地降低了厂商与终端消费者间彼此搜寻信息、时空距离及讨价还价达成交易的成本。生产者通过将某些职能外包或由自己从事特定职能,简化了企业间流程,加快了供应链响应市场的速度,从而避免一些或全部与必不可少的渠道职能相关的成本,有力降低了厂商在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这是建立营销渠道的主要推动力。
其后,威廉姆斯等许多经济学家对交易费用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斯把交易费用细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两类,前者包括起草、谈判、落实某种协议的成本,后者包括交易对方偏离契约规定发生的费用、当事人发现事先确定的价格有误而需要作出调整所付出的费用、当事人为通过法律或政府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所付出的费用、当事人为确保交易关系的长期、稳定、连续所付出的费用。
二、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渠道扁平化原因
1.企业市场交易费用增加
(1)渠道过长影响信息传播速度
由于渠道过长,厂商对渠道的控制就会减弱,对终端信息的搜集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厂商没有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没有包括最终产品的用户、终端零售商和区域批发商等的档案,而这些都是公司最重要的市场资源,也是降低市场网络风险的重要保证,只有当企业建立起了足够大的用户数据库,并且通过用户数据库来进行市场开发、广告实验时,企业的市场营销才是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市场工作之细关系到市场开发的深度。企业只有在完善的客户档案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渠道管理工作。信息传递的延时和信息的扭曲这种潜在的风险则使得生产商通过分销商来分销产品的成本增加,是一种隐性的市场交易费用的增加。
(2)多层次结构影响效率提高
渠道的每次变革,都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向顾客让渡更多的剩余价值。长期以来,制造商一直沿用多层次架构的垂直调控销售模式,一个产品要到达消费者手中往往要经过厂商——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多个层次,中间流通环节的增加无疑在降低渠道的效率,延误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物流费用在增加,资金周转周期加长,利润随之摊薄。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则很难得到价格带来的福利。多层次结构使得制造商需要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用于协调渠道间的关系,平衡渠道权利,减少渠道冲突,这必然会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
(3)渠道成员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
交易成本分析的框架是基于社会行为实现的。渠道成员被假设为有限理性人,如果有机会,至少一部分的参与者有机会主义倾向(即有可能欺诈别的参与者)。不完全信息(或称不对称信息)会给有机会主义倾向的渠道成员提供进行欺诈的可乘之机。由于信息不完全,渠道成员对未来情况及其变化就无法事先预期,使不确定性增加,为了应付偶发事件和可能遭受对方欺骗的不确定性,渠道成员就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制造商为了防止这种机会主义行为给自己带来损失,就必须对渠道成员的行为进行绩效考核、对交易双方履约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如果渠道过长,制造商很难对渠道成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方行为表现很难轻易得知,即使通过监控程序可以实施,则信息收集和处理费用也不可低估。必然使事后监督费用增加,继而会增加交易成本。
2.其他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
过去的渠道商,完全代表厂家在做市场,在分销中“物流、服务、信息”三位一体,集渠道的各种职能于一身,企业必须依靠多级渠道来实现信息的收集,产品的运输,价值的传递的职能,以实现交易费用的节约,但随着网络、信息、物流等的发展,制造企业把渠道的原有职能外包出去,转移给专业的物流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等企业,可以减少渠道层级,有效地节约了交易费用。(1)网络的发展降低了交易费用
新经济时代很大程度上是指由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对营销渠道变革来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不应被忽视的外部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网络技术和功能强大的营销管理软件能够对众多经销商反馈的大量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并能在同一时点将所有信息传递给经销商。这就极大地减少了交易费用,推动了销售渠道扁平化趋势的发展。
因特网的出现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与厂家直接联系,获得感兴趣的信息,而企业也可以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获取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因此,企业在对客户需求研究方面优势显现出来。企业可以将分销商的部分研究职能承担过来,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在促销、接洽和谈判方面的职能不断增强,同时也加快了对消费者的反应速度。这样,传统渠道成员的信息功能就被极大地削弱甚至完全摒弃,这同样会导致渠道成员的数目和层级减少。
(2)物流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
中间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物流职能,中间商帮助将产品从企业到消费者进行实体转移。物流成本在多数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具有很大的比重,在物流业还没有发展成熟之前,生产商独自承担物流职能的成本很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很少公司能够有实力构建起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随着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直接向最终消费者传递商品的费用大大低于通过传统的渠道层层传递的方式,同时,由于零售终端巨型化的趋势,使得厂商不必向数量巨大的小规模终端供货,使其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节约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3)支付工具的创新降低了交易成本
科技的进步使商品交易超越时间的限制,但无论商品交易如何发展、交易方式如何复杂,交易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债权债务和实际资金的支付与清算,渠道扁平化也面临着企业如何与众多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进行结算,而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则给企业的结算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邮局、银行的汇兑虽然也能解决结算的问题,但是,远没有网上支付快捷方便,远程支付工具的创新大大降低了企业市场交易的费用,也为渠道扁平化创造了条件。
分期付款方式的创新,削弱了分销商融资的职能。生产商、银行、消费者的合作,可以使得生产大件产品的生产商能够及时获得所售产品的资金,降低了生产商的外部交易成本。
三、实施渠道扁平化的一些建议
长远来看,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某个企业单打独斗了,而是这个系统的竞争和整个系统的进步,所以,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应该与渠道上的各个环节的经销商建立双赢或多赢的关系,才能取得竞争优势。但同时,企业也应该注意渠道的经济性,把握好渠道的长短,减少渠道上不增值的链条,变供应链为价值链。
第一,企业和下级分销商间建立响应系统。在渠道优化、减少供应层级的基础上,企业和分销商建立共同的信息网络来即时监控各分销商手中的库存信息,以避免大量库存积压在分销商手中而没有递送到顾客。这样,企业可以即时地监控各分销商手中的库存情况来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分销商在存货积压的情况下还订货,并对分销商手中的库存销售情况进行惩罚和奖励,同时,重视商品的终端销售,和顾客保持经常的沟通。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企业与最终顾客之间的网上交易平台,企业可以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获取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加快对消费者的反应速度。这样可以减少对多级渠道收集信息功能的依靠,使核心企业(制造商)掌握主动权。
第三,制造商企业可与渠道中的各级分销商之间建立网络组织。网络组织的特点是交易时间一般较长,核心企业(制造商)确定了渠道最优层级、选定了分销商之后便很少变动,这就大大节约了重复签约所引起的交易成本,因为交易是重复进行的,而且每次交易的数额都非常大,所以,违背契约或者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从而可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重复交易使得双方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来矫正交易中的不平等现象,从而降低了讨价还价的成本。在网络组织中,广泛使用的非正式契约能长时间发挥自我保护作用,网络组织成员从共同利益出发,通过长期互动将会建立起信任机制。信任机制的出现,减少了契约实施和行为监督,从而降低了合作的履约成本及考核成本。
参考文献:
[1]Wiliamson,O.E.,TheEcomonicInstitutionsofCapitalism.NewYork:TheFreePress,1985.
[2]陆芝青,王方华.基于交易成本的渠道决策模型[J].商业时代,2005,(8).
2厂办收益权的差异要求战略目标协调
2.1厂办战略目标的相互衔接
厂办之间在收益权方面存在差异,生产组织以工业增加值实现其收益,管理组织以自身掌握资源的多少获得收益。公司当中的非生产性部门应当和工厂之间共同建立起相互协调的经营战略目标。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企业对自身的经营和发展方向的一种总体性安排。这种总体性安排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主要依靠企业自身根据市场结构、供求关系和成本结构等因素制定。工厂的经营战略应当从属于公司的经营战略当中,并且服务于公司的整体性经营战略部署。但是工厂和公司之间在运作模式、流程和目标等方面天然存在着种种差别,两者的经营战略必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又在最终结果上具有一致性。在公司与工厂之间的管理整合的建构过程当中应当首先实现经营战略方面的相互协调。公司管理机构应当首先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信息作出产品生产的数量、质量和种类等方面的决策,而企业的生产组织———工厂,应当根据公司内的市场部门的规划选择节约成本的要素投入方式,从而共同服务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2.2整体战略目标在厂办之间的分解和落实
企业整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企业应当通过调整自身的产量、价格和产品的品质以不断降低成本并扩大自身的收益。在企业经营过程当中,产品的价格、产量等决策往往由公司管理部门做出,而企业的产品成本和品质的改变主要由企业生产组织完成,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分离性。为了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应当首先针对不同的部门的实际情况,分别作出经营战略。企业管理部门应当立足于市场变动情况做出自身的经营规划。具体而言公司管理部门应当着重收集市场变动方面的信息,对消费者的价格变动反应程度、价格自身的变动走向和外部可进入资本的活动状况进行分析和研判。对市场变动趋势做出正确的分析是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完成的核心战略任务。对于肩负生产任务的工厂而言,应当在上级市场部门对市场变动趋势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安排生产对象和生产数量。产品的类型、核心功能和附加功能都是生产对象选取过程当中所应当包含的内容。工厂的战略目标应当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生产成本的控制方面。在企业管理的实践当中,市场容量和产品投放量等指标往往会得到市场部门的分析和研究,这决定了工厂应当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划和安排,以既定产量目标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为自己的战略任务。不同于在既定的生产投入资金限制之下实现产量最大化的生产目标,既定生产数量要求之下的企业成本最优控制方法要求企业着重调整要素的使用数量,实现劳动力、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有效配置,降低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生产成本是工厂经营战略的核心。
3清晰的工作流程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
工作流程的本质是信息和资源的流向和流量,并且以企业的工作步骤和环节作为表现形式。交易费用就产生于这一过程当中,并且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有限理性缺陷和风险、不确定性因素作为其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工作流程的明晰化才能使管理活动实现权责明确,降低败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交易费用的降低。在公司和工厂的二级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当中,应当明确针对市场的公司管理部门的决策地位,同时明确工厂节约成本为目标的经营目的。企业应当规划好自身的工作流程,并根据工作流程选定合理的工作岗位和人员配置结构。公司和工厂之间的管理整合建设,在工作流程方面,所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公司管理部门和作为生产组织的工厂之间的信息和资源传递流向、任务交接准则和协调机制如何构建。
3.1管理部门应当着重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一个经营管理周期,公司管理部门应当首先接受并分析市场需求信息,并且在市场部门内部制定公司经营战略目标,决定产品投放计划,并且将产品的性能、数量等要求准确无误的传递给工厂。工厂作为企业的生产主体,在此时应当根据公司管理部门传递的信息制定自己的生产计划并且安排生产。在生产过程完成之后,产品应当作为物质资源向公司管理部门进行移交。工厂由于在生产过程当中需要遵循特定的技术规范,各种要素的最优组合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被改变,因此应当将生产过程当中所依赖的技术信息及时的向管理部门加以传递,保证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有效的对生产经营目标和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在必要时进行生产技术革新换代的决定。在电子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这就更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生产技术构成。对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应当进行有效的协调。公司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内在的工作联系,应当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监督的机制。对于管理部门和工厂之间的存在的矛盾冲突,企业管理人员应当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协调方面。
3.2根据组织行为规律降低机会主义现象发生的概率
应当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设立与之相配合的工作岗位。工厂的岗位设置相对简单,主要根据生产要素投入的技术关系设置职位并选用人员,但是管理部门却具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工作成果不能由价格机制进行评判的管理部门,并不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不会追求最大的收益,并通过自身工作效率的提升降低自己的成本。脱离于市场机制的管理部门往往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作为自己经营和发展的核心目标。获得资源的方式主要是扩大所在部门的编制,在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制造工作以体现所在部门工作的重要性,所有的官僚机构事实上都存在着这种过度扩张的内在冲动。为了通过工作流程设计控制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的扩张,企业管理者应当着重关注公司管理部门内部的工作流程,尤其是在公司管理部门内部形成封闭式回路的工作内容,减少管理部门内部出现相互推诿或相互制造工作的问题。管理部门过度膨胀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管理职能的重叠。当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同一项任务时,很可能存在权责不分的问题,最终带来管理的混乱和低效。这事实上需要管理人员着重规范任务的交接标准,模糊的交接标准是工作责任相互推诿的温床。
一、保险市场交易成本的界定
(一)交易成本与经济绩效
社会产品由生产过程进入消费过程一般有两种形式的成本消耗,一种是生产成本;一种是交易成本,企业均衡就是这两种成本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成本是直接用于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各种人、财、物等资源的消耗,生产成本可以转移到新产品中,形成新产品的价值。交易成本则是各种交易活动中时间、人力和金钱的消耗,与生产成本不同的是,交易成本尽管也是各种资源的消耗,但这种消耗不会增加新产品的价值。
为了达成交易,人们必须出入各种市场,收集各种信息,了解产品的质量和相对价格,对交易的各个细节进行谈判、协商和检验,签订协议并监督对方的履行,有时甚至还要承担相应的损失,所有这些活动都要耗费相当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些消耗都是交易成本的范畴。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指出,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简而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而纯属交易者之间为达成(或放弃)交易而耗费的成本。
由于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购买看重的是产品自身的价值,但交易成本不增加产品的价值,也不增加消费者的效用,因此从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出发,理想的状态就是交易成本为零。但在实际交易活动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因为交易成本发生在人与人交往的层面,在交往过程中,威廉姆森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经济环境也是不确定的,加上资产的专用性以及交易人的投机动机的存在,交易成本总是大于零的正数。因此,威廉姆森形象地将交易成本比喻为经济世界的摩擦力。
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条件下,各种经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是不存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比其他资源配置方式有效也并不是因为其消除了交易成本而是因为其交易成本更低,也因此,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就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经济绩效的题中之义。
(二)保险市场交易成本
康芒斯将交易分为市场的交易、组织的交易和管理的交易,市场的交易发生在市场交易人之间,组织的交易发生在组织内部,管理的交易发生在政府与管理对象之间。康芒斯对交易的划分也适用于对保险市场交易的划分,并确定相应交易成本类型。
首先,围绕保险合同的签订与执行,投保人和保险人要进行多次交易以沟通信息、解决分歧、达成共识。为此,双方都要耗费相应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这就是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交易成本。
其次,由于保险公司的活动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为了确保投保人的利益,政府就要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管。在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之间围绕监管也存在着“交易”及相应的交易成本。
再次,保险公司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为了适应保险市场分工不断发展的趋势,借助于各种中介机构推销自己的产品、提供各种服务等,使各种中介机构加入保险服务的行列之中,保险公司与中介机构之间的交易也会产生交易成本。
最后,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其他行业的企业之间也会因为各种业务合作、资产组合或竞争而发生各种交易,也会产生相应的交易成本。
因此,保险市场交易成本产生于保险交易的各个层面,按照主要交易层面划分,保险市场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签订和执行合同的交易成本、监管的交易成本、中介服务的交易成本和同业与非同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二、保险市场交易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
保险市场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总体上可以归结为威廉姆森总结的四类要素,在保险市场交易成本始终为正的条件下,研究影响交易成本变动的因素对于控制交易成本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现行市场条件下,影响保险市场交易成本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一)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由于保险业对风险信息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信息的完全沟通对于达成交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保险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含量都很高的特殊商品,相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从业经验的保险人具有保险信息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保险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条件下,保险人对保险信息的掌握程度远非一般消费者可比。同时,消费者对于属于私人信息的保险标的的了解也是保险人所不能及的,这样就产生了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从事保险交易双方如要使交易顺利达成,就必须向对方公开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在保险合同签订过程中,即使交易双方都有主动将信息完全透露给对方以顺利达成交易的心理,在沟通过程中也存在交易成本,比如不能准确完整地向对方披露信息,或者对对方披露的信息不能正确理解而使信息交换不完全等情况都会产生交易成本。如果交易双方都有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谋取“交易剩余”的投机心理,不向对方披露全部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交易成本问题就会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保险人由于对投保人的信息掌握不充分,不得不投人更多费用与精力收集有关信息,防范投保人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从而使交易成本上升,保险费率也不得不因补偿交易成本而上升,从而增加了投保人的成本。另一方面投保人也容易在对保险人或保险险种的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投保选择,使自己得不到合法的保险保障甚至毫无保障。
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于保险交易的各个层面,是导致保险交易成本产生、决定交易成本大小的主要因素。从相关性来看,保险信息不对称越突出,保险市场交易成本就越高,各方为实现交易就要支付更多的交易成本,有些交易甚至因为交易成本太高而被放弃。
(二)保险业务的性质
对于常规性、技术含量一般、保险责任较小的业务和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稳定的业务,由于对其的处理已经有程序化的制度和规范,因而交易成本较低。对于新业务、技术含量较高、保险责任巨大以及风险控制比较特殊的业务,保险公司就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收集有关资料、分析承保风险、制定分保方案等,其交易成本就比较高。同样,独家承保比多家共保的交易成本相对要低、直接承保比投标承保的交易成本低。
(三)保险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
保险市场体系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和投保人,其中保险中介机构在节约交易成本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这也是保险中介存在的基本原因。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高效率地代替了交易双方的某些活动,减少了双方的交易成本;第二,中介机构的中立性使其服务具有公信力,有利于消除分歧和疑虑;第三,中介机构可以提供信息沟通与业务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保险知识与业务处理专业化对交易完成的障碍。因此,完善的市场体系、尤其是发达的保险中介体系对于降低保险市场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四)市场竞争状况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理论,市场结构(Structure)决定企业行为(Conduction),企业行为又决定经济绩效(Performance)。根据该理论,竞争性的市场比垄断性的市场更有利于提高经济绩效。因此,提高保险市场的竞争性有利于降低保险市场交易成本。其机理在于,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保险公司必须通过提高服务的效率、简化服务的程序以及开发功能多样化而又容易识别的产品以降低投保人的交易成本,增强自己对客户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
此外,竞争的加剧还会使信息传递加快、信息流量加大,著名经济学家诺思为此指出:“信息费用由于买者和卖者的大量存在而降低”。保险公司也会努力加大其产品和服务宣传以及保险知识宣传的力度,在客观上降低了信息搜寻的成本。
(五)保险监管
诺思认为,国家(政府)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同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其原因是政府在维持制度的效率方面具有双重效应,即既具有维持高效率、低交易成本的产权制度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维持低效率、高交易成本的产权制度的功能,这就是“诺思悖论”。在保险监管方面,“诺思悖论”问题同样存在,即保险监管在降低了交易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了交易成本。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政府从事保险监管的目的在于通过实施监管,规范保险市场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使保险公司在经营风险的过程中避免风险,确保其有足够的偿付能力。从这层意义上讲,保险监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这也是保险监管效应的主要方面。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法制环境的不健全以及监管模式转换等,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影响市场交易成本,这种效应主要基于在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不断加快、新型交易不断涌现以及保险业重组与兼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保险法律的相对稳定性与保险业发展的不断创新产生了矛盾,表现为保险法律及其规章制度滞后于保险实践,导致部分保险交易行为的发展因缺乏相应的规范而不能健康发展。同时,在正式的交易制度不能及时制定并实施的条件下,非正式的交易制度和交易行为就会产生,保险市场部分交易出现失控。
(六)保险从业人员的努力程度
保险从业人员是保险交易的直接参与者,在各种交易过程中,保险从业人员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和努力程度对保险交易成本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影响保险从业人员努力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市场竞争程度、企业文化的作用,现有岗位的竞争程度以及企业剩余收益分配制度等。由于这些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而且保险从业人员是其人力资本的直接所有者,其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与努力程度难以观察。如果保险从业人员在交易过程中自觉地发挥并挖掘自身人力资本的潜力,努力为交易提供最大的便利,保险市场交易成本就会降低,反之交易成本就高。
三、保险市场交易成本的控制
控制和降低交易成本不仅具有改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一般意义,而且具有适应保险业发展规律以促使自己成长壮大的特殊意义。因为根据大数定律法则,保险公司只有大量接触风险事件、进行广泛承保才能提高对风险的预测和驾驭能力,实现其不断成长壮大的目标,而这些都需要保险公司努力降低交易成本,需要为保险公司提供宽松的环境。
当前,控制我国保险市场交易成本的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优化制度设计
1.完善保险法规体系。结合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新颁布的《保险法》,制定、修改与之配套的保险法规和制度,对保险市场行为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
2.进一步完善保险合同的制定与争议处理制度。从易于保险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的角度出发,对保险合同的样式、结构与内容不断完善,使保险合同既容易理解,又易于执行。同时建立保险合同争议处理机制,大力发展保险仲裁。
3.建立保险市场信息与沟通制度。以保险公司改制和争取进入资本市场以及实施偿付能力监管为契机,建立保险公司市场信息与沟通制度,扩大信息与沟通渠道,要求保险公司接受社会咨询与投诉。
(二)强化保险监管
1.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力度。通过优化监管指标设计,对保险公司实施分级、动态监管,将各保险公司机构增设、业务开拓、资金运用的调整等与偿付能力挂钩。同时规范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行为,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2.完善审批制度。控制审批范围,能通过市场调节的尽量不审批;能通过较低层级和效力审批解决问题的尽量采用较低层级和效力的审批形式。同时,不断优化审批的程序,简化审批手续,使审批效率不断提高。
3.进一步提高监管透明度。贯彻保险监管公开原则,不断扩大保险监管信息公布的范围,增加信息公布的渠道,将重要保险信息和重大保险事件的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保证保险公司和社会公众能更快地获得保险监管信息。
4.对保险市场的交易行为实施重点监管。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技术手段,对保险市场进行动态监控,对容易产生重大问题的交易行为实施重点监管,以规范保险市场的交易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三)大力发展保险中介
1.拓宽保险中介的发展空间。加大保险公司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的力度,从有利于发挥保险公司自身的专业化经营的优势出发,将适宜保险中介承办的业务剥离出来委托给保险中介,为保险中介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
2.提高保险中介机构人员的素质。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是制约保险中介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险中介机构要以提高人员素质作为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3.规范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通过加强监管、实施信用评级、建立黑名单制度等对保险中介的经营行为进行监控,确保保险中介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经营,防止保险中介偏袒保险交易的任何一方,防止保险中介借助于垄断性的优势要挟保险公司和消费者。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制度使人类合作秩序得以自由扩展和自发演变,因此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有利于促进交易双方的合作,增强交易双方的诚信约束,减少交易摩擦。降低保险市场交易成本无疑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TC)最早起源于制度经济学, 科斯(Coase?R?H )认为交易成本(费用)就是市场上发生的每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费用[1]。1937年科斯第一次开辟了交易费用分析的新思路[2]。科斯通过研究企业性质,认为市场运行过程中,各组织的交易存在着交易费用,它是“运行价格机制的成本”,包括2 项:(1)获取市场信息的费用;(2)谈判和履约的费用。科斯首先打破了交易零成本的观念[3],认为任何交易都会产生正成本;然后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对企业之间的交易展开了分析,指出从现实环境的观察中,经济学家同意价格机能是一种较佳的协调机制,但也承认企业家的协调功能。
后来,阿罗认为[4] “交易活动是构成经济制度的基本单位”,把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系统的运行费用”,“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成本。”
达尔曼(D ahlm an?C?J)认为[5],交易成本包括获取信息的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以及执行和控制成本。这些都属于传统的交易成本理论。
威廉姆森在正式提出交易成本的内容前,曾分析不同资产专用性下的治理成本,并总结了不同的治理结构[6]。后来在1996 年出版的《治理机制》中提出交易成本包括:(1)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成本;(2)使协议适应预期不到的突发事件成本;(3)实施协议的成本;(4)终止协议的成本;(5)获取市场信息的费用;(6)为避免冲突而进行的谈判并付诸法律而支付的费用。
1986年,马修斯[7]提供了这样一个定义: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监督及强制合同执行的费用,与生产费用不同,它是履行一个合同的费用。
1999年,Aidanving和 steven Globeman把交易费用分为谈判费用和机会主义费用[8]。谈判费用包括:谈判本身产生的费用;修改合同的谈判费用;对外部的监控费用;产生冲突或解除合同所引起的制裁费用。机会主义费用是任何一方为了自身的利益行使机会主义而产生的费用。
张五常将交易成本定义为制度成本[9],张五常在其《企业的契约性质》一文中以记件工资契约为例[10],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所有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导的生产和交换活动,都是有组织的活动。
有学者在交易成本的范畴研究中提出交易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1]。狭义交易成本仅指双方或多方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而广义交易成本则包括为了进行交易而发生的所有耗费,其中包括维护关系的成本。雷星晖等(2008)在解释广义交易成本中提到:作为供应链间接活动的交易成本属于狭义交易成本的范畴,而作为供应链质量保证活动的交易成本则是区别于纯交易过程发生的费用,这部分成本通常是为了获得、维持和发展供应链上企业关系而耗费的成本,是能够创造关系价值,并反过来影响狭义交易成本的成本,称之为关系成本。而Heide,Jan B(1994)也认为,交易成本与关系的建立、发展与维持的全过程是相关的[12]。
桂良军(2006)认为[13]关系成本包括改善沟通技术与方式的成本、技术支持成本、资金融通成本等侧重于影响发展双方关系的成本,关系成本包括了交易成本,或认为关系成本即为交易成本。
现阶段对于交易成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内涵,应建立在广义交易成本的解释之上,既包含了狭义交易成本(以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解释为基础),又包含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之间为发展和维护关系而发生的所有耗费(以桂良军等归纳的关系成本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Coase?R?H ,Nobel Lecture: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Pro- duction,in The Nature of the Firm :Origins,Evolution,and De- velopment[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230
[2] 张五常,交易费用的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1期:1-9
[3] R.E.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4] Arrow.K.J,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issues perti- nent to the choice of market versus nonmarket allocation[A], In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C], The PPB System,1969,1:59-73
[5] Dahlman?C?J,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y[J],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2:141-162.
[6] Williamson.O.E.Strategizing,economizing,and economic orga- niz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1991,12:75-94
[7] Matthews,R.C.0,The Eeonomies of Institutions and the Sour-
ces of Growth,Eeonmi[J],Journal,1986,96:903一910.
[8] Aidan Vining Steven Globerman,A Cone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out souring Decision[J], European nage- ment Journal,1999,6:645一650
[9] 夏林,基于交易成本的企业纵向关系治理机制选择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07年
[10] 尚琳琳,企业性质分析的双重标准:交易成本与效益[D], 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1年
百年兴国大计,基础教育为本;基础教育大计,教师素质为本;教师素质大计,专业成长为本。在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改革者,“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制约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园本文化的滋养,就像一棵小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足够的沃土一样。教师只有在与园本文化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不断进步,我们应该创建适宜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文化,促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促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园本文化的解读
所谓“园本文化”是指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学园文化。
幼儿园园本文化分为外部与内部两种表现形式,其外部表现形式是直观的外显环境,通过幼儿园的大环境,宣传栏、理念牌、标语口号等环境装饰和教职工的服饰、设施等表现出来的风格和感觉。其内部表现形式是内隐的,是摸不着但可以感受到的,是从园长到每一个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面貌、理想追求、教育理念,包括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规范、团队精神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谈到的是园本文化的内部表现形式,即内隐部分。
二、园本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园本文化建设得好,就会像一根纽带,把教师和幼儿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给教师输送营养和氧气,促使教师更好地专业成长。
1.园本文化能对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园本文化能对全体教师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引导教师自觉地走入这个群体;引导教师慢慢地向核心靠拢,努力提升自己来适应幼儿园的园本文化。可以说它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引领和陶冶作用。
2.园本文化能带动教师不断进步
园本文化就像是一种巨大的磁场,将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进行同化,产生向心力,使教师持有高涨的职业兴趣,固守坚贞的职业道德,掌握从容的职业能力,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地向自己的专业顶峰迈进。
3.园本文化能激励教师的思想和行为
一位心理学家是这样描述的:“人在无激励状态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30%;在物质激励状态下,能发挥自身能力的50%—80%;物质激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边际递减现象;而来自于精神的激励,则更持久、更强大。”园本文化便是一种良好的精神激励,它能发出无声的命令,使教师明确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
4.园本文化可以促进教师更快更专业的成长
高品位的园本文化可以有效促进“平等、民主”的教师互动氛围的创设,促使形成及时“反思、评价”的教育行为习惯,并积极深入地“探索、创新”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它有助于帮助教师个人成为专业成长的主人;有助于教师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有助于帮助教师塑造现代教师新形象,从而促使教师更快更专业的成长。
三、创建适宜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文化
费斯勒(Fessler)在论述学校和学校系统构成的组织环境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时认为起影响作用的变量包括:学校规章制度、管理风格、公众信任、社会期望、专业组织等,来自这些组织环境的组成要素的支持性倾向会强化、赞赏和鼓励教师向前迈进。
就个人的专业成长而言,园本文化对教师的发展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当表现为正向时,个体的成长是如鱼得水,愈发快捷和有效。而当表现为负向时,个体的成长非但不顺利,反而会受牵制,极有可能会就此打住而驻足不前。所以,良好的适宜的园本文化会促进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良的园本文化只会阻碍教师的发展。
针对实际,我们应该创建怎样的园本文化使教师得到适宜的发展,促使他们更快地专业成长呢?
1.长期积淀的园所文化底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财富
在悠久的办园历史过程中,在一代代教师的传承中,往往会形成一些优良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认同、工作作风的形成等方面。应该继承和发扬积极向上的园所文化,摈弃不合时宜、消极的园所文化。以长期积淀的优良传统文化为核心,根据园所现在的发展,建立起符合新时期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园所文化,引领教师的发展。
2.积极落实教育政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物质基础
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教育政策,如果幼儿园不加以落实,那只能是一纸空文,甚至会严重地影响到教师的生存,还谈何专业成长?
①为教师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幼儿园必须按政策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待遇,切实保证教师待遇的巩固和提高,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②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教学设备。教师为开展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如:办公用品、教学设备、仪器、活动场所、图书资料、各种教具或材料等,幼儿园要按要求配置,优先安排,改善办园条件。逐步使幼儿园成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教师之家”。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大学阶段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术性和逻辑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它是从基本理论的角度帮助大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央五号文件及其实施方案规定,“原理”课要着重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里明确规定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也就是说,“原理”课要以什么是、为什么要始终坚持、怎样坚持和发展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掌握了这“三个一”,就掌握了“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
概观“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材,基本是按照“原理”课的这一定位和基本任务编写的。但如何把这一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却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潜能,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来完成。笔者认为以问题意识为切入点设计整个教学活动和各个教学环节,是一条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上的问题意识
教学上的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始终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理论上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主线,通过运用的方法论对社会热点或理论困惑进行系统分析,达到阐释基本原理的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强调的问题意识,是强调教学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工作理念,必须有对一门课的整体设计和每节课的专门设计。同时强调教学本身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是这里发现和解决的是学生的问题。
从问题意识入手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大学生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抱有兴趣,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使他们关注世界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喜欢思考任何突发事件和突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二是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学生喜欢思考和寻找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但由于他们没有掌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事物的看法有时过于肤浅和零散,加之受到网络上各种不同观点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显得偏激。通过问题意识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问题的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意识设计教学环节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问题意识设计教学环节,主要需做到3个方面:
一是选准切入点。切入点是指学生感兴趣,但还没意识或反思到的问题。切入点找到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找到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始终的主线。例如,基本原理的开篇就讲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知道了不管是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都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找到的切入点是:“物质‘第一性’与精神‘第一性’”这两个“第一性”是不是一回事,应该怎样理解哲学上的“第一性”。
二是教学活动环节设计本身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在找准切入点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要进行有逻辑性的系统设计,力求把原理讲透,讲出理论所应有的吸引力和慑服力。
三是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有针对现实案例的实际训练。重点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从实际案例中找到切入点,发现问题;如何运用的基本原理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以问题意识进行教学设计
以问题意识进行教学设计,需要处理好3对基本矛盾:
一是处理好案例选择与阐述原理之间的矛盾。“原理”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阐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我们往往是通过一个个特殊的案例来阐述一个普遍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首先处理好案例选择和阐述原理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案例教学和原理阐述之间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和应用上应该清楚案例实际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困惑,是一个切入原理阐述的话题,通过对话题进行的分析,达到阐述原理的目的。也就是说案例是感觉经验意义上的问题,而原理的阐述则是借助于概念对原理进行的系统阐释。
二是处理好体系精神与逻辑表达之间的矛盾。基本原理是一个内容系统完整且包罗万象的整体。马克思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都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不可能对基本原理的所有方面都进行面面俱到的讲授,只能有所选择,而这种选择应体现出基本精神内涵的概念范畴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由一系列特定的概念建构而成的逻辑框架和体系,这一框架和体系就其内在精神来讲,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用哲学方法和认识方法;从外在表现来看,则是由“外在”具体的概念、范畴组成的逻辑表达框架。体系精神与逻辑表达框架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的基本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分析的基本原理的逻辑表达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原理的内在体系精神。
三是处理好学术研究与问题教学之间的关系。学术研究和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有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学。但是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是两类不同的活动,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转化,才能用在教学过程中。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马克思在此提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问题,并且认为每一种方式都以其“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教学也是这样,需要教师遵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用教学所需要的专有方式去设计教学过程。
注:本文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2011年重点课题“拓展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现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学报》,2007年第3期。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1―00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