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20 03:50: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和谐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和谐文化论文

篇1

体育作为人类早期文化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与整个人类文明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无不带有特定社会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印记。由于各个国家、社会的历史文化影响,形成了不同国家、民族体育的本质特征。我国体育文化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体育文化形成的本源,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体育文化的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和”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有关“和”的人文思想,构成了中华文化最为亮丽的瑰宝。数千年来,“和”的观念在凝聚中华民族过程中一直起着“轴心”的作用,辐射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逐渐泛化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人生的极致。它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修养、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

1天人合一

我国古代文化将“天人合一”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合”即和合、和顺。《庄子·天道》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老子《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礼记·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都是讲人与自然万物相和以生的道理2营魄抱一

即主张身心之和。道家认为完美的人格形态应是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主张通过修身养性达到人的肉体与精神臻于和谐的境界,使人的本性与道的本体相契。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儒家主张以“中节”制约自我,达到内心之和,进而融入天地之和,形成人与万物的自然和谐。《礼记·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佛家主张超脱世俗,追求心空万物的超然人格,主张通过修行达到身心平衡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平衡,从而进入自由世界。

3尚中责和

“尚中”、“贵和”是中华儒文化的传统精神。《国语》最早提出“和合”理念。《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八年,太史史伯向郑桓公讲述“兴衰之故”和“死生之道”时说:“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万物生者也。夏禹能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认为万物的产生是善于“和合”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界的基本元素,从而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孔子首倡“中庸”学说,视“中庸”为“至德”,提倡“中节”之“和”、“中和之美”。他说《关雎》是“乐而不,哀而不伤”,即体现了中正、中和。又说:“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作为治国之本和为人处事之道。

4相应相济

《说文解字》说:“和,相应也。”相,相互也,即不是一味地顺应,而是主动的、能动的相适相和,是以“执中”消解太过与不及的“中节”、“中和”,是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的相互融合,是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的辩证统一。这种和谐理念,是积极、务实、友善的,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宽厚、包容、大气的民族性格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二、“和”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中国传统“和”文化所体现的和谐理念,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体育价值观。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的精髓,促进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创造性发展,使中国传统体育呈现出一种融道德教化、竞技娱乐、强身健体、讲求事功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形态。

1崇尚礼仪

中国古代儒文化对于礼仪的注重,“礼之用,和为贵”,“克己复礼”,将“礼”作为社会秩序的规范。这种理念对古代体育的影响,突出表现在重视体育活动的程式,崇尚礼仪,以此进行教化。如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射箭中的“射礼”,其作为一种竞技运动,同时亦是朝廷统治者进行礼仪道德教育的形式,有一套严格的礼仪程序和等级规定。这种礼仪规范的特征,在我国古代体育的输出项目——日本的弓道中至今仍然保留着。

2表演娱乐

中国古代文化中原始朴素的和谐思想、中和融通的宽和精神,影响到中国古代体育,突出表现在其并不追求竞技中的强烈刺激和对抗,而是将体育活动的竞技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追求在竞技表演中自娱娱人的文化氛围。这也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一个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古代体育项目逐渐突破礼仪的束缚,出现了娱乐化的趋势,许多富有技巧表演性、游戏性、趣味性和观赏性的项目大量出现。如蹴鞠,就包括有表演性和竞赛性两种形式。其中表演性的蹴鞠,就是在鼓乐伴奏下进行踢控球技巧的表演,是以“蹴鞠舞”的形式出现。再如武艺中的诸多器械演练,也多是以舞的形式表现,如剑舞、刀舞、戟舞等。尤其在民间流传而演变成的中华武术,其所显示出的造型美、体态美、节奏美、韵律美、和谐美、意境美,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体育的表演性的独特魅力。

3修身养生

“和”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清静淡泊、顺乎自然的性格。受中国文化修身养性、形神兼备理念影响,重视养生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又一个特征。产生了采用控制呼吸等方法以达到祛病强身目的的体育活动,如五禽戏等气功导引术。通过调理自身,“合于阴阳,调于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使人的身体与天地自然和谐,与四季变化相适,达到与“天、地、神”相通的境地。在修身养生中培养自我特殊的生存能力和对外部世界的调理引导能力,追求生命的和谐与质量。

4文武事功

受中国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务实精神和人与社会和谐互动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具有立足现实、讲求事功的特征。中国古代文化要求个体身心兼修是要达到“文武兼备”,以表现出“君子”的风采,进入或“仁”或“圣”的状态,从而为社会、为国家建功立业。体现在古代传统体育中,便是许多体育项目是以适应战争需要的练武强兵为目的。如一些球类、武艺、田径运动,多与军事训练有密切关系。

三、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体育文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和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两种体育文化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表现形式、体育手段及功能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1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身心一元”理论之中,强调内外兼修,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身心统一;西方体育文化基于西方哲学思想,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斗争,侧重“竞争”与“超越”,追求竞技性、惊险性、刺激性、功利性是它的特征。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整体观,重人体的自身协调及与外部的平衡,带有某种经验、直觉、模糊性质;西方体育文化重科学实验,是解剖学、生理学、医学等现代科技的综合运用。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重朦胧、抽象、含蓄美;西方体育文化重阳刚、力量、速度美,重外在、形体美。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个人修养,使体育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内向发展,融进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导引养生、武术的发展,从而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西方体育文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体育始终向着竞争、惊险、公开、健美、趣味方向发展。并形成规范和体系。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张通过身体锻炼的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形而上的身体有形活动来促成无形精神的升华,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西方体育文化则重人体胜于重人格,注重人体本身的价值,更讲究从人体的培养上体现体育的价值,通过人在肌肉的运动中、在各种力的交汇中去实现完美人体的塑造,进而实现理想人生。

2互补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在相互发展交流的同时,势必吸收融合相互文化中的精粹部分。

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形态相吻合,正被中华民族所认可和接受,并被吸收和体现在现代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发展中。“更高、更快、更强”,这一体现现代体育力与美的普世价值理念,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也成为中国体育运动的追求和目标。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体现的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养生保健体育,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其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对指导当今的人类健身和体育活动,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人文理念,是对“人文奥运”理念的拓展和延伸。西方一些知识分子已开始对东方体育文化精神进行研究,试图从东方文化的处世之道和养生学说中,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东西方相互移植优秀运动项目。如气功、武术、龙舟竞渡、踏青、放风筝、秋千等东方古老的体育项目,开始向西方移植,使西方竞技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融入这种寓动于静的因素,而别开生面。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华武术这一中国古老体育项目首次列入奥运会的竞赛项目,从而使东方体育在国际舞台展现。而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源于西方的竞技运动项目,早已深入中国各民族体育生活之中,而为中国人所热衷。乒乓球甚至成为我们的“国球”,而统揽国际赛事的大多数金牌。

现代体育文化所展示出来的和谐本身不会是静止状态,而是包含着运动和变化。“现代体育文化不是一个脱颖而出、具有全新特质的文化,而是吸取了中西体育文化各自优良的特质,并在未来的文化运作中进行有效合作,形成互补,建立平衡、和谐而又富于创造性张力的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3异化走向

过度追求物质,忽视人文精神。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高度关注,伴随而来的是忽视人类社会的终极目的——对人本身的关怀,忽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与良性循环,忽视和谐秩序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意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繁荣的背后同样存在危机,主要表现为:体育赛事过度商业化造成体育运动本身的人本价值的缺失,经济利益驱动导致运动员职业道德异化,体育过度政治化、功利化抹杀了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在“金牌至上”体育价值观影响下,中国体育也出现相应的异化和扭曲。

文化霸权与文化弱势。由于西方文明在经济等领域的巨大优势,今天的全球化相当程度上表现为西方化。“在体育领域,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过程,西方体育文化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导,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在向西方看齐。”无论是体育的内容、形式,还是体育的价值观和意识,都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东方文化正面临被弱化和蚕食的危险。全球化的趋势必然导致统一性的增强,但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应以牺牲民族化为代价,而应以民族化进一步发展的形式体现出来。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回归民族自己固有的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现代化可以加固现存的传统文化,使文化间的差异永远共存。当今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世界背景下,我们应守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发展民族文化,进一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体育文化资源与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使之纳入整个世界文化体系。

四、“和”文化对和谐体育文化建构的启示

历史文化的传承,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精神意识等各个领域,对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和”文化所体现的原始朴素的人文精神和和谐理念,为构建现代和谐体育文化的设想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1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环境恶化,是威胁当今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问题之一。体育的发展已被置于生态环境和体育自身这个参照系中,是对当代体育发展提出的新课题。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各国在申办奥运、承办大型赛事的利弊权衡中的两大重要指标。自然环境净化指标成为竞办奥运会等大型运动会的重要条件。现代化、大规模的体育竞赛,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和条件。1994年奥林匹克运动百年大会把环境保护纳入自身健康发展的议题,使现代体育的发展不再危及承载人类生存的自然,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体育发展高度商业化的今天,提倡依附自然、保护自然、美化自然、回归自然的绿色体育思想和行为,是实现体育运动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和目标。

2人与人和谐

体育精神是人与人和谐的理想支柱。参与体育的和平目的及友谊、团结、竞争、公平精神,是东西方体育的共同宗旨。奥运会的目标是“让世界人民彼此相爱”。体育所体现的人类和谐精神,已成为东西方体育共同的精神财富,进而激发起超越体育自身的人类精神的高扬。

体育的创造力成为人与人和谐的凝聚力。现代体育已成为人类社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广的国际文化,构成人与人和谐的最大时空网络和通道。调查表明:体育已成为现代青年的第二语言。体育的公平性是人与人和谐的催化剂,体育开创的公平性原则已泛化成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准则。

21世纪的中国文化将是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在充分体现大众文化的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中,中国传统体育活动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扭秧歌、耍龙灯、踩高跷、踢毽子、气功、武术、太极拳等是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首选项目。大众体育运动成为一种居民自发、自觉的公共活动,在活动中创建和增进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3人与自我和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类从未经历过的现代文明综合症。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的单一化,使人的神经承受着日益加重的高压。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促使人们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来缓冲现代生活节奏。体育活动成为人们释解压力的最好方式。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大自然,向往那种与山水为伴的生活方式。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日益获得人们的青睐。与现代体育相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喜欢身心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乐意在公园内、林荫旁练武术、打太极,崇尚在崇山峻岭中远足、攀登,在江河中泛舟,调节身心,缓解压力,修身健体,享受大自然,提高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4人与社会和谐

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开展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体育,不仅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而且有利于构建幸福和谐的社区文化生活。它不仅关系到社区居民个人的身心愉悦、身体健康,享受快乐、长寿与幸福的生活,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社会福利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全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家富裕强盛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同时,个体在参加集体活动中,势必进一步加强人的社会化趋势,促进人的社会化与现代化。“在强调和谐的现代社会,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意蕴潜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于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遏止竞技体育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引导人们形成身心和谐发展的整体健身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篇2

1.人自身的和谐

社会对教育提出的使命是在个体和社会统一中来把握身心和心智(知、意、情、行)的和谐发展。个体自身和谐主要指个体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平衡,身心健康、心态良好。

2.人与环境的和谐

人与环境的和谐一方面是指建设优美的校园风光、另一面是指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学习等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于陶冶人们的心灵、进行自由的学习与创造都是十分有益的。而有序、高效、便捷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又会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影响师生员工的行为及其人格的塑造,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从而形成能够使师生员工产生美好感受的校园文化,得以在思想品行、思维品质、学术科研、教书育人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人与人的和谐,人际间的和谐,广义上是指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际间的交往愈加频繁,相互间的合作依存日益紧密。其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已成为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也日益成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

二、艺术院校校园文化特点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专属文化现象,是历届师生对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传承和创造的结果。艺术类院校由于其自身学科设置等方面的特点,形成于不同于综合大学的校园文化特点。

1.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优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校校园文化构建的重点。艺术院校作为研究文化艺术的专属机构,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风格鲜明的校园建筑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构建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突出校园文化美的特色,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美育,培养学生艺术化的心灵、审美化的人生境界,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准。

2.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欠缺

艺术院校学生都是经过长期的艺术教育学习,或是相关艺术院校附中考取,由于学习环境、个人兴趣、时间精力等原因,导致学生偏于专业领域的学习,导致文化课学习投入不够,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人文及自然科学类的活动较少,参与人数较少,人文素养底蕴不足。

3.校园文化构建面临困境

国家在针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研究、培养方式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尚不具规模,各类校园文化导向性机构对艺术院校的关注及研究不足的情况。艺术类学生大多个性张扬、思维敏捷活跃、情感丰富、这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此外,当前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艺术院校学生学习成本不断提高,学生经济意识不断加强,价值取向日趋务实与功利化,这都对艺术院校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出了挑战。

三、构建艺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明确育人理念

构建艺术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既包括以学生为本,也包括以广大教职员工为本。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发挥起主体作用,提高管理效能。努力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作为教育研究机构,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充分尊重师生的学术自由,努力为广大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专业素养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学校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指导机制,使学生在体力、智力、心理和伦理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个性突出、而且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为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其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其一,制度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道德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其二;条例细。所制定的条例应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规定、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资助管理规定等。其三;纪律严。制度透明,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从而在践行制度过程中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3.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学生基层党团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主体,无论是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创造活力,还是实现校园稳定有序,都离不开党团的领导。其一,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激励和带动作用,竭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其二,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加强班集体建设,发挥其团结、组织、教育学生的职能;其三,加强社团建设,发挥艺术类院校的优势,组织成立高质量的艺术类社团,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文化,逐步积淀、缔造和培育特色校园文化。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平台

要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业特点和人才智力的优势,积极探索艺术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形式,创新校园文化展示的新载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举办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转变学生轻视文化修养的错误认识。提高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加大文化课考试难度,开设相关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提高其学术素养;在艺术实践方面,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要充分利用艺术实践活动展示性强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在情感认知、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提供条件,促进同学间的团结、信任与合作。

篇3

二、群众文化发挥着凝聚力的作用

通过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创作和展示弘扬和谐理念的优秀作品,可以传播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的观念,使得和谐社会的建设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更进一步把和谐社会建设的理想和信念内化为全社会的意识,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和为真、和为善、和为美、和为贵”的共识,就会极大地提升全民族的内心凝聚力,从而引导全社会形成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社会的滚滚洪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群众文化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还表现在,它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精神和魂魄,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和谐社会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失去根本。在社会结构变动、经济体制变革、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的形势下,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群众文化的广泛开展,正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途径。群众文化的广泛开展,通过多种多样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转化为社会共识,并以此逐步地形成全社会的价值体系,就能够消解思想冲突,提升社会认同,社会摩擦,避免社会动荡,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群众文化发挥着素质支撑的作用

国民素质的培育和提升,是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实现的。提升国民素质,第一要使国民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要培育全体国民的个性力量、人格力量,培育全体国民克服困难、面对艰难困苦的适应力、承受力和应激力等等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要培育全体国民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提升科技文化素质。第三要培育全体公民的政治素质、法制观念、责任意识、开放意识、爱国意识。第四要培育公民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群众文化是一种多方位的、特殊的知识和能力的载体,它具有普及各种知识、传授各种能力的作用。人民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可以扩大知识面,可以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传授和交流的功能,可以使人们在参加群众文化活动中增长经验和才智。群众文化还是对国民进行终身教育的一个好途径。

篇4

1、物质文化。它是医院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医院文化的外在标记,是其表层文化,它包括医院环境布局、建筑雕塑风格、图书资料、医院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文化设施和文化网格,还包括医院的标志如院徽、院歌、院训、院旗、院牌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服务水平。因此,医院文化建设应从创建优美医院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2、制度和方式文化。它包括医院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服务内容、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相应地体现于人际关系中的主体的生活、行为、消费方式等,还包括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制度和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医院工作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先用制度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

3、精神文化。它是医院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由医院的院风加以体现,是医患共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文化传统、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

二、医院文化的功能

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服务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

1、医院文化的导向功能。目前,在医院建设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医生医德意识削弱,服务意识淡漠,把医疗服务视为商品,把个人拥有的技术当作商品出卖,无利不医;有的把个人利益得失看得很重,容不得吃一点亏,遇到好处争着向上伸手要,涉及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增资调级等切身利益争持不下;有的认为医院发展只是管理者的事,与己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碌碌无为,不求进取;有的习惯安定舒适、没有压力的工作,不愿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就必须依靠医院文化建设来加以正确引导。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通过媒体、电台、宣传栏等舆论阵地,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能够正确对待外面世界的诱惑。和谐的医院文化能够引导医务工作者参加医院文化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洗礼,提高理论修养与辨别能力。

2、医院文化的凝聚功能。医院文化的凝聚功能是伴随着导向功能而产生的。它能够凝聚职工的向心力和战斗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要激发人的心理内在诱因去努力提高绩效,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宽容、和谐的医院文化能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实现上述需要提供文化氛围,员工自我实现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积极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医院文化,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现自我,在提升自我中感受到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常的诊疗服务工作中自觉成为医院文化倡导者、建设者、宣传者和传播者,提高整体战斗力。

3、医院文化的服务功能。和谐的医院文化服务于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是一个技术、知识、人才密集型的实体,它是通过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各类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来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特殊行业。医疗资源可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础的医疗物质资源;一类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医疗技术资源;另一类则是以思想、文化建设为基础的伦理价值资源。三者的整合转化为医疗资本,构成医院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体现了医院技术专业化的竞争力。优良的医院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通过发挥医生个体发展、发挥群体效应,真正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药有专方、人有专长”的良性循环体系,营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三、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切实加强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

长期以来,医院更注重物质建设,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医生和患者的需要,以人为本说的多而做的少;医院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受物欲和利益的驱使,使许多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所以要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加强领导,使全体医务工作者形成价值认同,聚合成一致的理念、追求,以及对医院目标的共识。医院党委要把医院文化建设提到塑造医务工作者灵魂精神的高度来重视,要把医院文化当作核心竞争力来抓:(1)应把医院文化建设纳入医院建设的整体规划。医院党委应将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总体任务之一,既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又要明确近期的目标,使医院文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2)要建立健全医院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参与的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或相关文化活动的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不同时期的实施方案。还可以设立医院文化工作委员会等专门的医院文化组织机构,具体组织医务工作者开展医院文化活动。(3)要加强对医院文化活动的具体指导。要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各自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浓郁丰厚的医院文化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广大医务工作者整体努力,那种认为医院文化建设只是管理部门的责任的狭义意识,正是目前医院文化建设普遍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也是阻碍医院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医院领导者以及全体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医院文化建设应负有的责任,医院文化才能出现整体效应。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骨干队伍

医院要在医务工作者中发现和培养医院文化工作的骨干,尤其要发挥广大医生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医生是医院文化的引导者、组织者,本身又是建设者,在医院文化形成中起着一种示范、表率、组织作用,是医院文化不可缺少的主体。目前,在医院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组织者往往是医院党政部门,参与者往往也是医院行政工作人员。所以,要建设和谐医院,建设高品位的医院文化,医生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缺少了医生的参与,医院文化的水平是不可能上层次的,和谐医院的建设也是空想。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医院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民主。医院文化是以医生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因此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生在建设医院文化的主体作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扬民主,不仅要增大医院重大决策的透明度,建立医生与医院领导联系的畅通渠道,增强医务工作者的主人公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而且在组织管理上也要充分相信广大医务工作者。(2)要采取措施,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医院要避免因人员素质不够而导致医院文化建设或流于形式,或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缺乏创新,或者“急功近利临时安排多,长远规划战略考虑少”,“节目文化活动多,平时文化活动少”。

3、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全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的建设还应遵从医院文化规律,循序渐进。具体来说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抓好硬件,创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医院的硬件建设是基础,是依托,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到整个医院内建筑的宏观规划与设计,医院环境的整体绿化、美化和净化,小到院牌的制作、信封的设计、院徽图案的构思等。医院建设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实现医院生态化,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医院、公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既注意借助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环境,又精心规划设计,形成功能配套;既具有恢弘气势,体现医院的崇高,又赋予人文底蕴,发挥“教化效应”,“让每一面墙壁都在向医生说话”。医院布局和绿化本身就是一本教材,就是一张名片,一定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

(2)建章立制,创造和谐的制度文化。医院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体系,才能保障医院文化体系,才能保障医院文化的正常有序地发展。医院制度文化既有柔性的也有刚性的。柔性的包括医院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医患之间惯常的互尊互爱礼仪习惯,刚性的包括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前者是医院发展过程中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成;后者是在医院为适应服务患者专门通过特定程序制定的。所以医院的制度文化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作风、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就管理文化而言,制度是形成医院文化的“定型器”。要构建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医院群体文化,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体现医院服务目标、服务理念、环境规划、管理模式个性特征的规章制度。

(3)重精神,突出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表现为医院人多年积累沉积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一个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一所医院院风的集中体现。医院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离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医院文化建设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一个精神文化荒芜的民族绝对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医院文化粗浅的医院也绝对是没有希望的医院。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建设决定了医院文化的品位和风格,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因此,必须从医院服务思想、服务目标、管理理念、专业特色追求、医院传统等方面构筑独具魅力的医院精神。

参考文献:

[1]顾德光.论和谐校园中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黑龙江史志[J],2008,(3/4):114-115.

篇5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特质。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环境对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及其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爱。牧民将草原视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坏草原的行为;农民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根本,收获之时举行仪式,感谢土地的馈赠。人们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在藏族的观念中,藏区处处是神山圣水,人们将这些赋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灵祭祀仪式和习俗,如转神山、神湖活动,生活在青海湖周边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习俗。通过这样的习俗和仪式告诫人们,神山、圣水地域内为神圣之地,不得随意破坏和污染。蒙古族也将草原、土地视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对土地的不敬行为,每当牧民转场放牧时,一定会把生活留下的污迹打扫干净,受到破坏的草皮加以修复。土族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节举行仪式,祈祷神灵降福保佑,感谢自然的馈赠。撒拉族的“地震神话”故事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任意破坏自然最终会受到惩罚,其习惯法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滥砍滥伐、滥捕滥杀,严禁一切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高原生存的艰难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生命更加亲近和珍爱。把人、自然和一切生灵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会对大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对动物无限度地杀戮。他们以对待神灵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观。这种对待自然的观念和态度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传统与特质。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对物质财富追求相对淡薄,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利益之争,形成了互助、协作、和谐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化氛围。如藏文化中普遍将“慈悲、善良、自谦、和平、尊人、义务、知足等作为做人的原则”,[2]藏传佛教“三因说”强调自然、神与人和谐相处,形成了宇宙万物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论,随缘任运、顺从自然、知足安适、忍耐克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出世的姿态,远离争名夺利、好斗争强、谋取认识富贵的恶习,而追求顺从、忍让、清贫的生活倾向”。[3]儒释道文化“都要求信众止恶从善,善于分辨善恶、是非、真假,从而保持身心清净;……要有平等、真诚、慈悲、宁静的心态和温和、善良、恭慎、节俭、礼让的五德气质,涤荡欲、憎恚、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4]伊斯兰文化中也有很明显的和谐理念和内涵,如“你们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古兰经4:36),要求信众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诚信、宽容,提倡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以诚相待、公平相处等。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义不仅能净化人的心灵,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青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补互惠,形成了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良好传统。如在经济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业生产为主,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产品,汉族、土族以农业生产为主,补充了畜牧经济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业经济则非常发达,他们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业区和农业区之间互通有无,从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经济互补模式。如在循化地区,“撒拉族不足的粮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帏等地的藏族农业区和回民供应,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艺品等则由撒拉族和另族转运过去,并将藏族牧业区的羊毛等畜产品转运到外地。”[5]在经济互补的过程中,各族人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和谐共存的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是青海和谐社会构建的坚实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青海是我国一个特殊的自然与人文区域,有着多民族和谐相处的悠久历史传统。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北与西域、北方草原接壤,处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文化类型多种多样,且互相浸润、涵化,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经济上互相依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和谐传统和特质。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叠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沟通形成相互依赖,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响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吸纳和采借,构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认同网络。作为青海民俗文化载体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场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会属性,如国家属性、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宗教属性等,认同体系是重叠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个社会成员高度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应超越于其他认同之上。每个民族对国家拥有强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区域相关,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各民俗文化圈内的成员隶属于不同地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国家、家乡、故乡、出生地拥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体现的越来越强烈,认同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故乡人和故乡文化情感也越来越浓烈。在世界范围内认同的是中国人,在全国范围内认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围内认同的是某个州县的人,在州县又认同的是某个乡村。这种认同的具体表现是对认同对象的成员及其文化的熟悉感、亲切感、安全感以及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人们在建立地域认同时往往会淡化甚至忽视民族归属、宗教归属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是其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着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在交往时会互相认定对方是什么民族,或强调自己是什么民族,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强烈的热爱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为多宗教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宗教对青海各民族的影响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础上建立起了文化认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汉族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和尊崇,汉、土族对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认同与尊崇,这种宗教认同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和文化认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较高,社会交往也较密切,反之,信仰藏传佛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的族际婚姻较为少见。

“从历史时期以来,河湟地区各民族间就结成了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边的互动关系,这种文化互动与河湟地区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相随并产生了重要影响。”[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体现在的吸纳与采借、饮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饰文化的取长补短、文化艺术的共有共享等多个方面。[8]青海各民族间形成的这种文化共生与融合现象是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的前提条件,有效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观的生动诠释。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特定文化对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统摄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亲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动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能够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观。青海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凝聚着青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青海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钟敬文先生说:共同的民俗信仰和习惯常默默地把跟别的成员的行为、心态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这是一种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纤绳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现在活着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辈联结在一起,而且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华人也团结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来,便具有规范社会群体、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向心力。首先,优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曲艺、仪式礼仪等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哲理、伦理、道德,是民众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在无形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凝聚着人心,劝诫人们向善避恶、和睦相处,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向上进取的道德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传统节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国性的节日中,各族人民的节日饮食、仪式、庆祝活动大同小异,大家在和谐统一的欢乐气氛中加深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凝聚了人心,加强了团结。而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本民族成员们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样的神灵,举行同样的仪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无形中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再次,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如伊斯兰教文化圈内的回族、撒拉族、保安、东乡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对彼此的认同感很强,凝聚力也很强。最后,优秀民俗文化增强社会的内聚力。过去,青海的民间组织较多,广大农村的许多村庄都是以宗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单姓村,宗族组织的势力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为核心的宗教组织影响也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尔提”。此外,还有一些为举办社火或庙会而临时组织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宗教组织,如汉族的火神会、土族的排头和嘛呢会等。这些民间组织不仅起着维系宗族、社区的社会秩序,规范和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还加强了宗族、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强化了宗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会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文化规范,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规范、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作用。文化“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形中支配着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意识,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往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规范性和维系性,它对社会群体的“软控”是一种有力的深层控制,它对社会群体文化心理的维系更是根深蒂固的。

篇6

1.建立制度文化。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人们自觉遵守的文化公约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石。人们在生活、工作、娱乐的过程中自觉以这些规章制度为基准,时刻铭记社区的价值观与精神理念,才是保障社区文化长久、健康开展的重要控制力,而这些规章制度的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区的道德标准、人文背景和价值观。

2.创建环境文化。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决定了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良好的社区环境不仅能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更能体现出居民的精神外貌和价值观。幽静、舒心的环境中更能营造起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对构建和谐社区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培养精神文化。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精神文化的建设不仅是社区文化观念的体现和象征,更是社区形成独有的形式形态的一个重要环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有价值观念、社区精神、行为准则和社区道德等多个层面。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全面。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在新开发的小区中,由于开发商的大力投入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资助,会建立起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推进社区文化的建设。而在一些老城区,文化建设设施配套则不够齐全,甚至落后许多,无法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2.居民没有完全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作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不仅具有娱乐功能,更是宣传焦化的重要载体。据调查,许多居民之所以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仅仅是为了丰富业余活动,或仅停留在锻炼身体的层面上,许多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具体,这也直接造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畸形。

3.缺乏文化建设经费。虽然街道办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仍解决不了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难题,从而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构建,经费不足也成为了社区文化活动缺失的主要原因。

4.参与群体单一化。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体单一化的问题,久治不愈。许多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建设时,总是有意无意的向老年群体、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靠拢,这也就导致了社区中绝大多数的群体无法参与其中,从根本上造成了参与人员的单一性和局限性,直接制约了文化建设重要功能的体现。

三、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公益性的社区文化活动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应有计划的对进出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更大的精力。例如,建立起具有完善设施的文化广场,对城市中的现有格局进行进一步的微调,从而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布局,对现有的文化建设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科学维护与管理,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篇7

尽管人们都相信人是大写的,具有无限开拓性和创造力的,但同时人又是渺小和无力的,离开了群体,人将一无是处。确实,人天然就必须是社会人,他害怕孤独,需要朋友,对自己隶属于其中的社会组织具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视其为自己安全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状态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稳定的社会。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流变特性,“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成为过去时,人与乡土之间的纽带逐渐削弱,人们的家庭血缘因社会的流动性日益稀释;规则和习俗的继承性随之减弱,原来那种以血缘和乡土为依凭的礼仪文化和认同模式发生蜕变,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归宿和价值观选择。然而面对现代化的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流变性和断裂性,人们不自觉地表现为文化上的焦虑和困惑:我们应该选择和创造什么样的文化,方能使之与我们自身的生活需求相得益彰?这是个深刻影响人们价值追求的问题。基于惯性,人们往往根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来选择自己所认同的文化和礼仪。尽管我们提倡和鼓励文化的多样性,但如果不能确定一种文化为主流文化的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那些自主选择文化和礼仪的人中,将有不少人因为选择与他人选择的不同甚至是相矛盾而仍处于困惑中。可见,无论是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从个人的层面上说,梳理出真正代表民族心理的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就显得极为迫切。也就是说,理清文化多元化的主次,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和谐社会认同,就成为迫切的取向。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礼仪文化教育。礼仪文化教育不仅通过弘扬具有我国文化传统的礼仪文化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及明确界定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

正因为如此,礼仪文化教育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被视作典章制度和文化认同手段来使用了。以“礼”治国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最大特质。由于持续地教化与推行,“礼”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成为潜伏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以后,中国的革命先驱者们接受了西方社会的民族国家概念,提出重振礼仪文化与社会认同问题,在当时这意示着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当前,在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对民族身份的需要异常迫切,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再一次突现出来。强化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维护本民族在身份上或精神上的认同。通过参与其中,在讨论与有意识的努力中,不仅可以维护,而且可以进一步建构本民族的礼仪文化。所以,采取参与式的建构性认同方式,大力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兼容一些外来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消除因为流变性造成的恐惧感、不安定感和无归属感,消除因为文化矛盾与冲突造成的人际矛盾与冲突,培养国人自觉地维护民族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创造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2.礼仪文化教育能够促使人们正确看待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在开放中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文化认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养料的过程。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不与其他民族分享各自的礼仪文化成果,可能很快就会陷入亡种的境地。在当今这样全球化的时代,孤芳自赏将误国误民。应该看到,社会认同是以异质社会为自身的镜子的,礼仪文化首先要有民族特质,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染上普世化的些许特征。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无一不是在与异质文化和民族的交往中感悟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一种社会和文化接触到异质社会时,它才开始意识到社会认同问题,才开始关注社会认同,并以社会认同为基础来实现民族精神或国家凝聚力的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当接触到异质社会及其文化时,民众的文化感情———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才会迸发。其实,这种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和对自身社会的认同,不可能突然长成,它是长期礼仪文化教育的结果,是长期受自身文化的熏陶,对于自己所处的文化逐步而深刻的认同。人们的文化氛围与人们的感情是相协调的,人们的感情、激情亦是其文化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反映。在开放的世界里,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人的认同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人们的文化感情同样也在起着变化,而且具有了新的意义与价值。人们的感情取向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的,但是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发生冲突,孕育着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必然要反映在人们的感情上,引起感情上的波动。如果两种相交融的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没有较大的对立,那么这种交融过程中人们的文化感情波动不大,反之则波动大。这是文化对于人们的感情而言。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感情也会影响到文化交融的进程,人们在感情上基于各种因素对异文化的好恶,往往左右人的行为,对文化交融起着阻碍或推动的作用,影响人们对异文化的认同。

在当前,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使人们明了礼仪文化的普世性意义必须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把西方礼仪视作一种具有普世性意义的礼仪,中华礼仪文化的发展意味着尽可能多地吸取这种普世性的西方礼仪,使自己更具普世性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中华礼仪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礼仪来看待,越是独特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它必将在全球化的大浪中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来,显出其普世性的意义来。所以,礼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民族礼仪的文化认同要固守传统,或一味西化,而是意味着要在礼仪的民族性与普世性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张力,使和谐社会的发展既承继礼仪文化的传统,又带有世界的宽广眼光。因此,通过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旋律,吸纳一些国外的优秀文化因素作为补充,以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的渴求。

二、礼仪文化教育推进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1.从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礼仪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包罗万象。从类型上看,有言谈礼仪、举止礼仪、信函礼仪、公务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对象上看,有形象塑造礼仪、待客礼仪、馈赠礼仪、交谈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表现形式上看,有礼节、礼貌、仪表、仪式、服饰等方面的教育。从范围上看,有中国礼仪和外国礼仪的教育。从时间跨度上看,有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教育。在礼仪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所有这些内容都必须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对礼仪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社会产生真正的认同。可是,面对如此之巨内容,如果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围绕礼仪教育的深层内核———文化展开,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包含着科学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及有效价值原则的文化,才能吸引人,才能获得人们的高度认同。文化体系内部的有序性、一致性才能保证文化的权威,给人们提供凝聚、依附的中心,满足人们精神安全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并最终获得高度的认同。总之,在礼仪文化教育中要牢牢把握一点,即文化认同是人们的主观行为,礼仪文化教育要契合人们的价值标准、适应人的思维模式、反映人们的利益、迎合人们的情感喜好,并促使人们自觉奉行文化的价值原则、遵守其道德规范。只有这样,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才能提高和谐社会认同度,增强文化的权威性,并使这种权威性通过社会舆论等形式表现为一种强制力,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服从文化体系的规范。

2.从礼仪文化教育的渠道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管齐下

礼仪文化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然而,目前我国的礼仪文化教育存在明显不足:各级院校苦口婆心,尝试利用各种途径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然而社会礼仪文化教育却相对滞后,社会中泛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尘渣,慢慢便将学校的各种努力化为灰烬。因而,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创造出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就必须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因为家庭教育是个体掌握礼仪文化的起点,它好比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美丽的图画,只要家庭礼仪文化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便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认同先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各级院校教育是个体各种礼仪知识的主要养成所,是礼仪文化教育的中坚场所。当然,学校毕竟只是一个实验场所或中转站,最终,所有个体都要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各种礼仪文化教育最终都得接受社会大熔炉的熏陶。可见,社会实质上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最核心、最有实效的基地。所以,我们必须以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为基点,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民性的礼仪文化教育。以和谐社会认同为目标,动员全体公民积极参与礼仪文化建设,及时概括和提升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各新礼仪、新文化,树立适于当前形势下的优秀典型和真实榜样。同时,在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之时,尤其要分析礼仪背后的深刻文化根源,使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缝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裂痕,使之协调一致、多管齐下,才能在长期的努力中净化社会风气,养成自觉的“八荣八耻”意识,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3.从礼仪文化教育的进程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这是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方面,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犹如一个活的有机体,从古代历经近代而进入当代,其礼仪文化也在历史流变中革故鼎新,既不失其固有的民族性,又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烙上时代性。在古代,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诚实守信等传统。在近代,随着儒家传统的衰微和西方科学文化的侵入,进步、爱国、科学、民主等价值观念构成了宝贵的近代文化传统。在当代,改革开放的实践孕育出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新的文化脉络。另一方面,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成长的历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所掌握的礼仪文化知识应是不同的。在儿童时代,礼仪主要模仿他人行为规范或遵守制度规定;在少年时代,主要是了解修身养性和人际交往的礼仪文化;在成年时期,要运用乃至创造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礼仪文化。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不同阶段对礼仪文化会有不同要求,因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动态的,与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大体协同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礼仪文化教育这三个部分是相互依存、有机组合的。内容是通过渠道实现的,内容是逐步教授的;渠道是内容的渠道,进程也是内容与渠道的进程。

篇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医院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引导价值观念,继承文化成果,整合医院资源,陶冶医生情操,提高人文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可见,构建和谐的医院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应有之意。

一、正确把握医院文化的本质

所谓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化”。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定的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一所医院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也有自己的文化——即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以医患活动为主体,以医院精神为底蕴,由医院员工、患者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医患群体中通行的规范准则、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是一所医院综合素质的体现。从结构上看,医院文化包括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它是医院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医院文化的外在标记,是其表层文化,它包括医院环境布局、建筑雕塑风格、图书资料、医院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文化设施和文化网格,还包括医院的标志如院徽、院歌、院训、院旗、院牌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服务水平。因此,医院文化建设应从创建优美医院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2、制度和方式文化。它包括医院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服务内容、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相应地体现于人际关系中的主体的生活、行为、消费方式等,还包括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制度和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医院工作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先用制度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

3、精神文化。它是医院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由医院的院风加以体现,是医患共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文化传统、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

二、医院文化的功能

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服务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

1、医院文化的导向功能。目前,在医院建设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医生医德意识削弱,服务意识淡漠,把医疗服务视为商品,把个人拥有的技术当作商品出卖,无利不医;有的把个人利益得失看得很重,容不得吃一点亏,遇到好处争着向上伸手要,涉及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增资调级等切身利益争持不下;有的认为医院发展只是管理者的事,与己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碌碌无为,不求进取;有的习惯安定舒适、没有压力的工作,不愿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就必须依靠医院文化建设来加以正确引导。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通过媒体、电台、宣传栏等舆论阵地,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能够正确对待外面世界的诱惑。和谐的医院文化能够引导医务工作者参加医院文化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洗礼,提高理论修养与辨别能力。

2、医院文化的凝聚功能。医院文化的凝聚功能是伴随着导向功能而产生的。它能够凝聚职工的向心力和战斗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要激发人的心理内在诱因去努力提高绩效,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宽容、和谐的医院文化能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实现上述需要提供文化氛围,员工自我实现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积极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医院文化,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现自我,在提升自我中感受到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常的诊疗服务工作中自觉成为医院文化倡导者、建设者、宣传者和传播者,提高整体战斗力。

3、医院文化的服务功能。和谐的医院文化服务于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是一个技术、知识、人才密集型的实体,它是通过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各类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来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特殊行业。医疗资源可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础的医疗物质资源;一类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医疗技术资源;另一类则是以思想、文化建设为基础的伦理价值资源。三者的整合转化为医疗资本,构成医院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体现了医院技术专业化的竞争力。优良的医院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通过发挥医生个体发展、发挥群体效应,真正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药有专方、人有专长”的良性循环体系,营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三、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切实加强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

长期以来,医院更注重物质建设,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医生和患者的需要,以人为本说的多而做的少;医院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受物欲和利益的驱使,使许多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所以要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加强领导,使全体医务工作者形成价值认同,聚合成一致的理念、追求,以及对医院目标的共识。医院党委要把医院文化建设提到塑造医务工作者灵魂精神的高度来重视,要把医院文化当作核心竞争力来抓:(1)应把医院文化建设纳入医院建设的整体规划。医院党委应将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总体任务之一,既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又要明确近期的目标,使医院文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2)要建立健全医院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参与的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或相关文化活动的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不同时期的实施方案。还可以设立医院文化工作委员会等专门的医院文化组织机构,具体组织医务工作者开展医院文化活动。(3)要加强对医院文化活动的具体指导。要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各自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浓郁丰厚的医院文化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广大医务工作者整体努力,那种认为医院文化建设只是管理部门的责任的狭义意识,正是目前医院文化建设普遍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也是阻碍医院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医院领导者以及全体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医院文化建设应负有的责任,医院文化才能出现整体效应。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骨干队伍

医院要在医务工作者中发现和培养医院文化工作的骨干,尤其要发挥广大医生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医生是医院文化的引导者、组织者,本身又是建设者,在医院文化形成中起着一种示范、表率、组织作用,是医院文化不可缺少的主体。目前,在医院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组织者往往是医院党政部门,参与者往往也是医院行政工作人员。所以,要建设和谐医院,建设高品位的医院文化,医生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缺少了医生的参与,医院文化的水平是不可能上层次的,和谐医院的建设也是空想。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医院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民主。医院文化是以医生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因此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生在建设医院文化的主体作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扬民主,不仅要增大医院重大决策的透明度,建立医生与医院领导联系的畅通渠道,增强医务工作者的主人公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而且在组织管理上也要充分相信广大医务工作者。(2)要采取措施,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医院要避免因人员素质不够而导致医院文化建设或流于形式,或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缺乏创新,或者“急功近利临时安排多,长远规划战略考虑少”,“节目文化活动多,平时文化活动少”。

3、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全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的建设还应遵从医院文化规律,循序渐进。具体来说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抓好硬件,创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医院的硬件建设是基础,是依托,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到整个医院内建筑的宏观规划与设计,医院环境的整体绿化、美化和净化,小到院牌的制作、信封的设计、院徽图案的构思等。医院建设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实现医院生态化,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医院、公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既注意借助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环境,又精心规划设计,形成功能配套;既具有恢弘气势,体现医院的崇高,又赋予人文底蕴,发挥“教化效应”,“让每一面墙壁都在向医生说话”。医院布局和绿化本身就是一本教材,就是一张名片,一定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

(2)建章立制,创造和谐的制度文化。医院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体系,才能保障医院文化体系,才能保障医院文化的正常有序地发展。医院制度文化既有柔性的也有刚性的。柔性的包括医院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医患之间惯常的互尊互爱礼仪习惯,刚性的包括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前者是医院发展过程中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成;后者是在医院为适应服务患者专门通过特定程序制定的。所以医院的制度文化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作风、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就管理文化而言,制度是形成医院文化的“定型器”。要构建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医院群体文化,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体现医院服务目标、服务理念、环境规划、管理模式个性特征的规章制度。

(3)重精神,突出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表现为医院人多年积累沉积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一个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一所医院院风的集中体现。医院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离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医院文化建设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一个精神文化荒芜的民族绝对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医院文化粗浅的医院也绝对是没有希望的医院。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建设决定了医院文化的品位和风格,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因此,必须从医院服务思想、服务目标、管理理念、专业特色追求、医院传统等方面构筑独具魅力的医院精神。

篇9

2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来看,相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并且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来实现社会文化的稳定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传承,还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而且我们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思想观念方面,将“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真,以和为善”有效的融入到其中,这样就使得文化服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传统群众文化体现了思想道德精华,群众文化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较为简便。利用丰富的群众活动来提升人的内涵,提高人的素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会存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但只要我们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弘扬“公平、公正、民主、法制”的精神,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经济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因此要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倡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建设中以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为基础,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来调节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这样人们在支持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会重视文化的发展,实现整个民族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每个成员在社会必不可少的就是对文化的需求。因此要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文化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利用这个特殊的载体,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展现出来。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人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也为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在这个过程中,能透过社会的现状,理清社会上各类人群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以“和谐”的心态处理和调整这些矛盾,使社会处于安定、团结的气氛中。目前,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不够平衡,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积极对待群众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以服务主体和群众文化的组织机构为服务体系,扩大群众文化建设的范围,提高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保障群众的基本利益,将文化的和谐融入到社会和谐中去。

4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篇10

二、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

根据笔者近年来的观察和总结,发现目前高职大专校园的宿舍文化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散漫灰色的一面,宿舍文化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层次:

1.积极向上型

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学生在思想或学习或性格等方面至少有一方面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性,与学生的主流思想保持一致,自觉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反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认真制定和完成各种任务目标,自我约束能力强。笔者发现,一般成绩和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都聚集在某一个宿舍,一旦这个宿舍中的多数人学习积极性较高时,宿舍其他成员也就能被带动起来。

2.中间状态型

处于中间状态的成员在思想、学习和行为等方面都比较随大流,往往是看别人怎样做,自己就跟着怎样去做,他们的成绩和行为一般都满足于“说得过去”。

3.消极散漫型

结合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灰色宿舍文化往往产生于消极散漫型的宿舍,这种灰色宿舍文化主要受以下几种文化的影响:

(1)网络文化

不少学生喜欢在校外上网,即便学校为学生创造了上网条件,学生却利用这种条件上网、聊天、玩游戏,有的学生一去网吧就玩游戏甚至夜不归宿,也有学生在宿舍中不顾及是否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休息,沉迷于虚拟世界,学习也好,生活也好,工作也好,都已经不再重要,最终沉沦下去。

(2)牌局文化

有些学生自认为自己生活空虚,无所事事,在宿舍中不是一起学习,而是围坐在一起打牌,以此来消磨时间,有的甚至串动几个宿舍的人一起玩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吃喝文化

个别同学喜欢召集宿舍的人一起喝酒,通常采用轮流请客的形式或者是抓住过生日等契机,一起把酒当歌,有的学生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还影响了正常学习、上课。

三、建设正面宿舍文化的意义

结合之前谈到的内容,笔者认为,建设正面宿舍文化,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对于高职生而言,都希望通过三年的高职生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都希望在这三年里,能够学有所成。特别是对于刚入校门的大一新生来说,刚刚离开高中快节奏的压力巨大的学习生活,到了高职院校后,发现有不少可以自行安排学习的时间,也有不少同学将宿舍当成自修室。以此为基础,一旦能够建立起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那么这些好学的同学就会在宿舍和班级中成为同学的榜样,通过确立宿舍内部的正面积极的主导思想,对于其他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能起到良好积极的促进作用。

2.培养集体精神

只有通过全体宿舍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宿舍氛围,在这种正面的积极意识的引导下,无形之中会形成一种既定的标准,促使学生自发地以这种标准约束自己,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而相近的道德修养和认识观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集体精神。而一旦学生的集体精神养成了,又能更好地促进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一次,笔者带的班级学生自发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学生们都很积极参与,在春游活动中互相帮助、其乐融融。

3.构建和谐校园

前文已经提到,宿舍是高职学生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学生宿舍是否和谐向上,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关系到科教秩序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和谐宿舍的建立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校园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四、建立高职院校和谐宿舍文化的途径

1.遵循几个原则

在构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时,学校应该遵循几点原则,分别是:和谐、文明和健康原则。和谐原则是根据高职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必然存在着某些差异,同学之间势必要有一个摩擦、磨合的过程,学校良好的宿舍文化要积极倡导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团结互助,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文明原则是指在校园主流文化的影响下,要积极倡导良好的精神风貌,坚持举止文明、行为文明,促进寝室文化健康、向上发展。健康原则是指要有好的生活习惯,并时刻贯彻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用大家的智慧去创造一个美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2.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强化宿舍管理

当前,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制度应该进一步加以完善,这也是高职院校建立和谐宿舍的制度保证,和谐宿舍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完善宿舍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制度、建立宿舍安全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辅导员进宿舍的相关制度等等。同时,要强化宿舍管理。宿舍管理服务人员与学生的接触较为频繁,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言行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影响到和谐宿舍文化的建立和完善。因此,适当提高宿舍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提升宿舍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强化管理服务的人性化,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