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朗读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0: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朗读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朗读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70-01

语文能力的培养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只重视写作上的训练,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训练。尤其是朗读训练最容易被忽略。其实,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前人已经证实了读书的重要性。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

在不同的年级,朗读的训练应当有不同的侧重。下面谈谈我的认识:

低年级的朗读,应该从一词一句开始训练,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唱读。正确,就是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流利,就是指在读的过程中连字成词,连词成句,不读破词句,不重复字句。不唱读就是不带拖腔。

大家知道,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而拼音是帮助他们识字和学习语言的有效工具。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拼音这一教学关。拼音关过了,就可以帮助他们识字,学习语言,就能读得正确。另外,低年级学生具有模仿力极强的特点,容易接受比较直观的指导。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示范与领读的作用。教师的范读和领读是激发学生朗读的重要因素,这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再有,低年级的朗读训练,在读的正确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学生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清每一句话,把握句子的语气,借助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去朗读。这样,一点一滴地把朗读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逐步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中年级,由于课文的题材内容逐渐扩大与加深,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也比较深刻,常常要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才能读懂。所以到了中年级阶段要把读思结合的习惯作为重点去训练。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要求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中年级学生的文章篇幅一般比较长,而我们的课堂时间又有限,所以,在读的训练上还要分清主次,选准多读的内容,如:重点句段让学生多读,难以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多读,优美的片段让学生多读。此阶段的教学中应注重教师的质疑、问难(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充分关注的),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会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教学目标。在教学上教师要有开放意识,即形式上可采用分组教学,也可以用师生共同辩论的形式等。同时,教师思维也要开放,因为只要学生经历了第一阶段的独立思考,再经过课堂上的讨论,辩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便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高年级,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对朗读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要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研究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弄清疑点,透彻理解课文。教师在此阶段应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特别注意不要用标准答案去约束学生的思维,而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社会体验不同,甚至于阅读时的心境不同等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导致他们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用标准答案去评价学生,而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

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帮助和指导作用,因为这些是学生发挥其主体性能力的坚强后盾。学习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涵。此阶段搞好细读最重要。默读就是细读,由于认真预习了,所以学生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他们对文章能进一步加深理解,把握了主题,弄清了脉络。通过反复默读,特别是重点句、中心句、中心段,优美的修辞和充满激情的语句,读一遍就会有一遍的理解和收获,感情也会自然逐步加深,甚至会和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这种结果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是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的。

篇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就是出之于口而入之于心。它是对作品的理解与再创造。所以我们应当在语文课上朗读课文,尤其是那些语言优美、富于情韵的美文,或读、或诵,此起彼伏的朗读声能让课堂呈现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首先,朗读不是滥读,切忌抓来就读、无目的地读。有的老师把朗读作为一种过渡的手段,这是极其错误的。学生在读,老师却在为接下去的环节做准备,没有认真听,自然对学生的朗读情况不了解,更谈不上指导朗读了。这种“放羊式”的读,徒劳无功,反而会使学生渐渐产生厌读的情绪。

所以,每一次朗读,老师心里都要明确,朗读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这次我要注意听学生对文中字词的读音有没有掌握,一些句子是不是能读得流利。这样老师能对学生的预习工作完成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读的时候也要抛出问题给学生,让学生有任务地去读,比如,文章写了几件事、什么事、涉及到什么人,都怎么样,尝试着概括,或者文章是按什么线索安排的,作者的感情是什么,等等。这样学生才会有意识地去读文中较为关键的句子,才会有体会和领悟。时间长了,学生对语言文字就会有灵敏的感觉,对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对于朗读,应该是成“诵”。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势,把握语速,从而做到声情并茂。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和情感。

比如在《口技》一课中,我就要求读好“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句。尤其是“而已”这个词,学生读完自然地理解了作者交代道具是为了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善口技”。学生之间也互相比较,谁读得好,读得生动。课堂气氛自然很和谐。

朗读的方式是多样的,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使用朗读教学,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一定能呈现出作品的神韵美,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要善用范读来引导。余映潮老师在上《狼》这课时,就对学生说:“一个屠户,在晚上的时候,遇到了两只狼,这是多么让人紧张的事情啊。”然后范读了这一段,学生们马上产生了朗读的热情,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

不过,范读只能起“启发作用”,能让学生全盘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尽可能多地留些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角色和对话比较多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时,宜用齐读,同时,也要慎用齐读。齐读虽能够营造浓烈的气氛,但也可能出现“滥竽充数”和唱读的现象,老师一定要加以注意。每种朗读形式,各有其利弊。所以老师们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朗读计划,使它们发挥各自的作用。

篇3

费尔马哈指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在比较过程中,学生逐渐地进入角色,在朗读中传达出感情,从而训练了表象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培养了语感。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的繁琐分析所不能达到的。

二、课文片断之间的比较性朗读

文章结构方法告诉我们,课文片断内部或片断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或总分关系,或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如《小站》中写到小站在荒山秃岭之中,却春意融融;《白杨》写到白杨生活在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沙漠里,却长得高大挺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通过二至五段的叙述解决第一段中“作者的疑问”,因果关系十分显明。对这些章节内容进行反复地比较性朗读,实际上就是把某一段落置于一定的背景中理解,由于语义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对照的关系,因此这样做对抓住文章线索,领会文中感情大有益处。而传统教学不是简单地读几遍课文,就是光注重某个段落的析读。很少运用段落间的联系加强朗读,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在顺序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变序朗读:在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后面分别接读最后集中抒情的段落。这时学生情感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完全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中。

因此,在比较朗读中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并把握训练的“度”,努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三、着眼学生差异的比较性朗读

由于学生有着各自的思想与见解,他们会在阅读时,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经验,对课文中事物进行再创造。因此,在读课文时,投入的情感和想象也可能不同,所以有必要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加强比较性朗读。

1、同一学生前后几次的朗读比较。读得不好允许重读,给学生以创造成功的机会。相信学生能读得更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测试学生在学习不同阶段的朗读情况,有进步的给予表扬。

篇4

一、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把时间用在点子上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对话、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句子;蕴含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的句子等内容就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朗读指导的对象。

三、此时无“言”胜有“言”

有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雷雨》(人教版第四册)。在指导学生朗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句时,问学生:“风这么大,该怎样读?”我当时一愣:二年级的学生该怎么回答呢?结果全班无一生能答。在评课时,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建议教师给学生范读。结果第二次在平行班上课时,学生很快就领悟了。

可见,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或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篇5

“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更道出了古人治学的宝贵经验。因此,朗读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可波及语文教学各个层面,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还是文学鉴赏、写作等较高的能力层级,以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朗读。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讲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足见朗读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我想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一、教师范读

范读是教师引导学生突破朗读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以下几种情况教师要适当安排范读:对难于把握朗读要领、又需要通过朗读达到训练目的的文章,要通过范读把学生引入作品的境界当中,以便于学生克服朗读困难,达到训练目的:对精彩的片段进行研读、却又朗读不好时,要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达到朗读要求;对难以把握朗读节拍、容易读破句子的文言文,要通过范读带领学生达到朗读要求。当然,可以由教师来范读,也可以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范读。范读是高水平的朗读,必须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

二、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训练适用于新课文的初读阶段和学完课文的品读阶段。初学课文,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其作用有二:一是随意性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初中生有自己相应的独立认识、思辨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作品,自由空间广阔,符合认识新知、独立感知的要求;二是有利于发现朗读难点,如字音、词义、断句等方面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说:“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论理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的关系来,这样读了,就好比听作者当面说一番话,大体总能听明白。”初学课文自由朗读,更能体现“听作者当面说一番话”这一特点,而且便于发现问题。学完课文,对重点段落、语句有所侧重,安排自由朗读,重在“揣摩”。其作用:一是理解整体内容把握文章精要内容;二是体会语言特点,研习涵咏经典片段。此时的自由朗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对书中的某段文字感觉兴趣,也不妨读熟,读熟了,不待翻书也可以随时温习,得到新的体会,就是很大的乐趣。”也就是“熟读深思于自知”的境界。

三、齐声朗读

这一训练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尊重原文,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不回读。训练学生眼到、口到的能力,看得要准确,读得更要准确。在朗朗读书声中,促使自己专注于文章,达到准确读出文章的目的。针对初小学语文教材诗文篇目的现状,适当安排齐读,是非常必要的。读得准确,才能熟悉诗文语言习惯,对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有了把握,才能做到读来“上口”,产生诗句语感。齐读并不一定要求众口一“调”,齐读可以大声地放开来读,专注程度比自由朗读要高,是指名朗读的“预备式”。

四、分角色朗读

针对文学作品中部分体裁――小说、戏剧的学习,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当然,前面谈到的范读也同样适合于分角色朗读。值得注意的是,分角色朗读的表演要求更高,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决定了他们必须摆脱自身社会角色的束缚,走进作品,扮演作品中的人物,把握人物形象,演绎作品。这一训练方式是诸多朗读方式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不提过高的要求。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做示范,引导学生模仿,揣摩、品味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角色朗读。

五、熟读背诵

篇幅较短的诗文,适合采用读背结合的方式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使语言不期然而近于完美”。(叶圣陶)这正是朱熹“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的观点。熟读至此,背诵便水到渠成。初中生处在理解背诵的形成时期,正确引导他们朗读,排除所谓“死记硬背”的负面影响,让他们积极朗读,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背诵大量诗文,为“渡江河”准备“舟楫”,为“登高”准备“梯”。在朗读中,不断品味诗文的韵致,达到背诵时目的,那么对作者的诗文风格的体会就会不待老师“讲”,学生就会自己“悟”出。

六、配乐朗诵

现、当代散文、诗歌教学,选择与作品格调谐调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训练,让学生尝试与乐曲相融合,在审美追求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陶冶性情,升华思想。可以先范读或采用朗诵录音带,让学生模仿,再朗读。倾听高水平的朗诵,是理解作品的又一种方式,再对照朗诵,则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好方法。读朱自清《春》可以选钢琴曲《春江花月夜》,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可配以班得瑞的《寂静山林》……情因境生,音乐与美文相得益彰,创设美的情境,陶冶情操,打造高雅的审美享受。

本文从上几方面粗略地对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几点看法,目的就是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视,使朗读在语文课上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通过它来释放出中国语言的音乐美。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先生教育文集》第二辑《朗读教学》

篇6

(2)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篇7

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在文学的长河中闪烁着无数耀眼的星星,唐诗、宋词更是皇冠上的明珠,如何使我们文学遗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指导学生理解、体会、欣赏这些古典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唐诗、宋词,可以说朗读至关重要。

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出来,较之于写出来的,有着更直接、更生动、更适合情感表达的优势。朗读是文章全方位的立体显现,那语气、语调、语势及音色共同构成了声音的抑扬顿挫,极富于魅力。它在提升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是以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创造独特感人的意境,来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在古诗教学中,诗的意境和诗的语言是诗歌教学的重点,教师们往往认为只要分析了诗歌的意境和语言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朗读在古诗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沟通读者与诗人的感情,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没有反复朗读,就无法了解诗的意境美,无法感受诗人深藏的思想感情,更无法体会诗的语言美。

朗读是阅读古诗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带领学生赏析古诗的过程中,如果能准确清晰、洪亮流畅、饱含感情的示范朗读,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语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诱感共鸣,激发他们寻找蕴涵在诗中的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的兴趣,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而学生的文学创作思维也得以开发,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无形中提高了文学素养。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在教学古诗过程中,朗读需贯穿诗歌教学的始终,是诗歌教学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通过朗读,欣赏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歌意象通过艺术组合而创造出来的。诗歌的意象组合成生活场景,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或表现为喜,或表现为悲;或表现为激昂,或表现为哀怨……古诗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诗的意境的过程。

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抓住雨后春天早晨的情景,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啼鸟落花交织而成的秀丽清新的春晨田园画,而要体会这首诗如画的意境,就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反复体会来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录好音,找出与诗相匹配的画面、音乐来增加教学效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读之初,引导学生步入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春天,鲜花开放,春色宜人,贪睡起晚,不知不觉迎来又一个早晨,窗外,一阵婉转的鸟鸣声传来,给明媚的春晨增添了几分诗意,这鸟语花香、清新宜人的世界,真让人心旷神怡!这时引导学生朗读要用赞叹、舒展的语调,强调春晨的美好景象,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美妙意境。“春眠”可用缓慢的音调稍低地轻轻吐出"不觉"音调咯高,尾声略为延续后稍顿读"晓"。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会春天气候暖和,使人倦怠,睡意很浓,不知不觉醒来,天已大亮这一情景。接着"处处"用略高音调读,以表示诗人此刻欢快的心情。“闻”要读得情真意切,然后缓缓读“啼鸟”领会一幅春天的美好景象:林间小道,柳树花丛,到处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侧耳聆听,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声。多么美妙,多么令人陶醉!教师通过朗读引领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痴如醉。

教师在范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一幅秀丽清新的春晨田园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一步真切鲜活地感知诗的意境美。好的朗读,入耳动听,了然于心,它的直接性、感染性,事半功倍。通过不断朗读,不断加深体会,加深理解,读出韵味,读出诗意,最终达到诗歌教学的完美境界。

二、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自己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通过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这个情景交融的世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如《春晓》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前句形成鲜明对照,写花落预示着春残,表达作者对春光将逝的惋惜心情,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诗人被喧闹的鸟鸣声唤醒,朦胧中想起昨夜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朗读时"来"字应延长读音,表明诗人在回忆、思索昨夜的事,诗人从风雨声中联想到柔弱的花朵能经得起风雨的摧残吗?于是,发出"花落知多少"的感叹。朗读时引导学生用低沉哀伤的语调,体会诗人同情和惋惜的心情,读"多少"指导学生用较暗的声音色彩,体会诗人不仅抒发对鲜花被风雨打落这一自然现象的伤感情绪,而且触景生情,流露出自己仕途坎坷的苦闷心情。朗读时,引导学生回味如画的意境,触景生情,体会诗人伤春的悲壮情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形象与感情的交融,更好地品味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再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概括了作者几十年漫长的人生之路,讲述了一个曲折的人生故事,短短28个字包含着多少人生经历,多少风霜雨雪!朗读时,用感叹的语气读出作者落叶归根的喜悦和感慨,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无可奈何的感情。教师入情入境的朗读,拔动着学生感情上的心弦,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讲授时,可以借助音乐、图片、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与诗人同喜同悲,在古典诗歌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三、通过朗读,品味诗的语言美

古诗在乐曲的韵律、节奏,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古诗朗读中,要讲究节奏、格律,诗中平仄互相交错,声音就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体现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一般来说,古诗按表音节奏划分,四言诗为"二二"节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诗为"二二一"节奏,或"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立,长河/落日/圆"。七言有"二二三"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也有"二二二一"节奏,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朗读不仅要按诗的节奏读,韵脚也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中,一、二、四行押ao韵,可用拉长字音和加大音量的方法读好韵脚。要体会诗的语言美,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孟浩然的《春晓》的清新自然、伤春惜春;贺知章《回乡偶书》的悲喜交加、无可奈何;李白的《望天门山》想象瑰丽、豪迈奔放;李商隐的情诗《无题》的缠绵悱恻、委婉含蓄,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清新自然、与世无争;杜甫《春望》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在朗读中要很好把握,学生通过这些富于变化的诵读,再加上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多媒体课件中的名家朗诵,从整体上感受到了诗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

诗歌教学包含领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品味诗的语言三方面。而反复朗读能引领学生从语言中领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进一步品味它的语言,即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的反复。诗歌教学的过程就是反复朗读和分析相结合的过程,朗读一遍,分析一遍,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达到诗歌教学的完美境界。

四、通过朗读,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古诗,从诗中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受到美的熏陶,但古诗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这才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最终目的,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古诗诵读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古诗,它的显性效果容易被人重视,实际上它对学生的隐性教育更为重要、更为长远。朗读中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学生积累了大量丰富生动的语言,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熏陶,在无形中提高了文学素养。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通过诗人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昂,动人心魄。教师在带领学生尽情诵读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味其沉郁顿挫的情感。首句如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朗读应该带着悲怆的情感;次句却平缓而出,让人感到一种宁静的凄凉、空旷的惆怅、孤独的忧伤,朗读者悲凉的情绪表露无疑;这一片空阔冷寂的天地,逼出了三四句的万象纷繁和百感交集;无边落木萧萧下,固然使人类深感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但不尽长江滚滚来,又往往激起人生命的激情,向人类示范着一种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学生读到如泣如诉、飒飒有声的落木,滚滚而来、咆哮不止的长江,脑海中必展现出一幅悲凉壮阔、沉郁顿挫的画面!品味出作者沉郁顿挫的情感。以下各句也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愫:万里悲秋常作客,是悲凉的进取;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不幸者对命运的不屈不挠的抗争;艰难困苦,穷愁潦倒。诗人生命旅途上的坎坷不幸、凄凉悲伤是重重叠叠,无以复加的,然而他不屈不挠的进取也是可歌可泣的。朗读时,应连读“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缓读“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等音节。整体上,应轻而流畅地读前两联,沉而缓慢地读后两联。这样才能读出情景交融,气象恢宏,意境开阔、沉郁顿挫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出作者的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苦之感,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审美情愫。而通过反复诵读,语音的轻重、缓急、情感的配合都可以得到体现,诵读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带动对古诗的理解,进一步陶冶情操,激发思维,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得到真正的提高,而这正是语文课的最终目标。

篇8

1 朗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手段

根据国内国外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而朗读这一学习手段恰恰可以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它要求学习者对学习客体不仅要认知,而且要感悟,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确定目标和进度;而且要有情感的投入,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学生可以在反复朗读中认知这首词的语言、格律、句读、节奏,感悟诗词潇洒豪放的风格和词中所表现的作者博大的胸怀、昂扬向上的力量,并且运用自己的语音、语调和感情把感悟表达出来,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2 朗读是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弘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语文新的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中还提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要求“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三个环节来达到提高阅读质量的目标。而朗读正是让阅读主体把内涵丰富的个性特征放在阅读客体中来理解,来表达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阅读客体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提高其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读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如果仅用眼睛去接受性阅读,只能把这几句诗记下来,而如果高声地、反复地朗读,不仅可以把诗句记下来,而且可以表达出读者对这句诗的理解,并且让读者把自己对诗中所表达的慷慨悲壮的情感创造性的表达出来。那因不同的理解而表现出的不同的语音语调、不同的情感神态不正是学生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吗!

3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语言感受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语言敏感的程度。而语言感受往往是容易意会难以言传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意会中言传,在言传中意会。叶圣陶先生把朗读称为美读,他在谈到美读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的那个样子。所读的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感受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先生对美读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改变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阅读方法,提出要做到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调动所有的感官,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情感。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读出声来,方能读出孔乙己无可奈何的寂寞之感。“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读出声来,方能读出一位母亲欲言不能的痛苦和哀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出声来,方能读出苏轼临江思古的恢宏与豪迈。

4 朗读可以训练注意的持久性,增加注意的深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阅读需要注意,而朗读尤其需要持久的注意。然而许多学生由于平时忽视了朗读训练,往往是开头几节有点兴趣,往下看去,心不在焉,看到后面,就会一目十行,草草收兵。不经常进行朗读训练的学生中有许多对读过的课文等往往是开头熟悉,中间模糊,结尾知道个大概,而文中许多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都如过眼烟云,根本不能引起注意,更不要说掌握和理解了。而朗读则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因为有把课文读出来的要求,就会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有意注意,并且促使他们持久地保持这种注意。

如学生善于利用语言、语调、语速、语气的变化,并在适当的时候恰如其分地运用慷慨激昂的手势、丰富的面部表情,就能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出自信自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篇9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篇10

初读文本,运用查找资料和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疏通字词,做到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诵读课文,走进文本世界挖掘主旨

1.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探索阅读的方法

带着问题阅读挖掘主旨。读书前,老师先根据课文内容拟定好思考题,在读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如学习《生命,生命》时,学生围绕“课文中事例按什么排列,为什么前面两个事例都说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有些同学认为:三个事例按生命价值由小到大排列,虽然小虫子、香瓜子的生命价值小,但它们的生之欲望和强大的生命力,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另一些同学则认为作者是按三个事例所蕴含的意思排列的,三个事例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当珍惜生命、表达了作者要好好地使用生命的想法;还有一些同学则认为,三个事例是按作者的思考逐步深入排列的,小昆虫珍惜生命,瓜苗生命力强大,既然小昆虫、小瓜苗都如此珍爱生命,更何况人呢?表达了作者希望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价值的思想。同学们在争论中逐步明白了感受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严肃对待人生的道理。

2.朗读中进行情景体验,与学生一起分享感情和认识

如学习《黄河》时,可以把课文划分为“溯源篇”、“忧患篇”、“奔腾篇”三个篇章进行教学,使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溯源篇中,学生通过大量收集黄河资料了解伟大的母亲河,使学生明白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悠悠历史中,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忧患篇中,让学生观看黄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展示黄河的惨死现状,以此激发学生拯救黄河的责任感。在奔腾篇中,通过课文欣赏、集体诵读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祖国母亲的豪情。

3.在朗读讨论中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如教学《热爱生命》时在朗读重点段落和句子时不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感受生命的崇高,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三、与文本对话中感悟文本内涵,做到真正的悟读。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