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21: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在建工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主要出现的问题
1.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有些施工企业还没有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公司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
1.2成本管理没形成制度、指标没有量化。成本核算不科学
成本核算指标没有量化,一些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是靠人工报表来完成,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指标不合理,定量不准确;项目该完成多少、节约多少、增收多少,心中无数;项目盈亏奖罚缺少量化标准,考核兑现无依据或依据不充分。有些公司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1.3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有部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而另外一些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中,这些单位的管理人员墨守成规,管理落后。有的凭经验管理,死抱着过时、落后的思想和做法不放,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吸收应用;有的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时,不联系实际,死搬硬套,效果不佳;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没有很好地组织运行,缺乏必要的预控手段和监控措施,最终留下一些“黑洞”和“死角”;有的重“揽”轻“管”,以“包”代“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1.4责任意识不强、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有些公司项目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较频繁,工作不连续,干多于少收人差不多,导致员工责任心不强。有的管理人员由此没有责任意识、成本意识,觉得与自己没多大切身利益关系,对材料管理不严,浪费严重。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无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从仓库领料有数,但余料无回收,失窃浪费严重,尤其是计件承包只包工不包料,工人班组只顾出产值,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机械设备过度磨损;小型手动工具更无人爱护,有时借出有手续,返还无验收;或下料计算不准确,损耗率超标。钢材看管不严,遗失时有发生;材料型号不对,造成闲置浪费,材料供应量与实际不符;监督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这也造成成本失控的主要原因。
1.5管理环节松散。没有形成系统工程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来协同完成,成本预测、计划制订、过程控制、方案优化、活动分析、经济核算、绩效考核等,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对每一个环节的放松,都有可能导致成本管理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某些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是某个环节众人抓、某个环节无人问,放松或忽视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常常是落后的做法不能改进提高,好的做法不能一贯坚持,时重时轻、时紧时松。成本管理是一项复合性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工程、材料、财务、劳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造成项目成本不必要的损失。
1.6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贵权利相统一
有些公司责权利方面不够统一和明确,导致工作相互推诿,绩效无法考核。项目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更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即使有些公司虽然实行项目承包经营,有些项目经理由于重视成本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厉行节约,挖潜利润增长点,超额的完成承包任务,本该奖励,却因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或其他原因没有兑现,这大大的挫伤了为项目创利者的积极性。
2优化项目成本的对策
2.1加强项目部成本核算观念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体制
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现行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它未建立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就留于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实行项目经理经营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同时,强化企业经营核算部门的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功能,对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员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时具有独立性,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利益分离,这样才能体现成本核算的公正性。并且对成本核算员进行定期轮岗,定期培训、考核、激励竞争上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网络。
2.2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建立科学的成本评价体系
具体做到:①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成本管理制度。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②全过程控制。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强化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约束机制,做到环环紧扣、人人控制、层层把关,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确保执行力贯穿全过程,事事处于受控状态。
成本管理能否产生效益,关键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①建立内部价格体系。项目开工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依据施工定额、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查或招标确定的材料、劳务、机械价格等,制定科学的内部价格,作为责任成本计算、计量与考核评价的依据。②建立定量指标体系。从成本目标的制定到完成目标的考核,整个过程都要有完整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平台。要将变更索赔增加净收益-材料、设备、劳务招标节约成本,施工组织方案优化节约成本,节省工程数量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等指标逐级量化,以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2.3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项目管理主要是资源的配置管理,主要包括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配置。项目资源选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的高低。资源配置要遵循因地制宜、比例适当、组合优化的原则,既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又不能过剩造成浪费。
一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配项目领导班子。要有明确的项目责任制,公司与项目经理要签订责任书。二是选好施工专业队伍。内部队伍要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劳务队伍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录用数量要适宜。开工前必须针对项目专业施工特点,对劳务人员组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三是配置适宜的机械设备、车辆及施工工具,确保施工机械既保障施工生产顺利开展,又不相对过剩。四是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本着“方案指引成本,成本制约方案”的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利用率的要求为前提,做好现场可利用资源调查,充分理解、吃透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逐级优化组织设计,发挥方案预控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环节上均衡;确保工序高效、操作可行、方案最优、成本最低。
2.4加强材料集中控制
加强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项目所需主要材料设备,采取以下采购方式:
一是主要材料采取集中采购,由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采购计划和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依采购计划和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二是物资设备采购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尽量采取厂商直供现场,减少多余费用。三是辅助材料可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其价格在预算价内从严控制。物资部门必须根据责任成本预算中材料的消耗量,按材料类别、型号建立材料消耗量控制台账,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按定测资料编制的数量清单,实行限额领料管理。
2.5加强工程施工数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25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市场行为混乱
一是施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率低;主要专业技术工种和特种作业人员全面持证上岗率不足,存在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承包现象,致使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建立健全;作业人员素质低下,工程质量难以有效控制,二是分包行为混乱。专业分包程序不规范;劳务分包难以推行,绝大多数未实行劳务分包,小包工头、临时拼凑施工队伍较为普遍。
具体措施:
完善制度。一是建立项目机构人员到岗到位考核认定办法,以制度来规范参建各方从业人员行为,作为人员是否到位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和完善“三级巡查”制度。加大随机巡查。
(2)规范执法。一是对项目管理人员严重不到位的,及时下达整改或停工通知书,进入不良行为记录,建议对其实施行政处罚。二是严格人员变更。确需变更的要对变更人员实施不良行为记录或上黑名单。
(3)把好验收关。在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监督过程中,严格程序,凡参与验收机构和组成人员不到位的,坚决不予验收。
(4)严格程序。特殊专业必须按合法程序实行专业分包,把好质量关。
(5) 培育劳务企业,推行劳务分包。
2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实体力量控制不严
少数工程出现偷工减料违规行为,工程质量水平出现下降趋势,甚至威胁到结构安全。一是混凝土强度控制不严。配合比计量不准,机械上料,无计量抽测;未根据环境条件及时调整配合比,未进行塌落度检测,水灰比控制不严;现场养护不及时、措施不到位。二是施工缝留置和清理不规范。三是作业层钢筋布置不规范、混凝土保护层偏差过大等。
具体措施:加大随机监督巡查,加大监督检测,加大现场作业层工程隐蔽前的核查力度,项目监督检测率100%,结构安全率100%。严格责任追究,凡工程出现重大结构安全隐患的,对相关的施工、监理企业坚决予以严厉查处。
3建筑材料、试件检测试验控制不严
一是建筑材料未按规定进场检查验收,存在漏检、检验不及时等情况。二是见证取样人员素质低,不懂取样标准和方法,甚至连送样委托单填写不熟悉、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送检材料、试件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
具体措施:一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把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试件的检测试验,确保质量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二是严格查处。对于违规行为,及时处理,视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采取整改、停工整改、实施不良行为记录,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等,促使见证取样检测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培训,开展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4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实物不符
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实物不一致,与实物进度不同步,签字盖章不及时。签字人员不符合、代签等现象比较普遍。
具体措施:一是要加大监督管理,严格施工管理人员的签字识别。二是提前预控,加大阶段性验收前对资料的核查,凡工程技术资料不同步、不真实、不全面、签字不规范的不予签收。
5建筑节能、住宅同病防治、分户验收的力度有所下降
具体措施: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建筑节能已上升到政府节能减排考核内容之一,住宅通病防治涉及到千家万户老百姓切身利益,必须落实好各级目标责任制。
(2)继续坚持事前有方案、事中有检查、事后有验收,坚持见证取样检测和样板引路制度。
(3)严把验收关。加大实物监督检查,分户验收监督抽测率控制在10%以上,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按规定处理。
6监理单位与监理人员不履职
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履行监理职责。一是人员不能到岗到位、配备不足、专业不齐全,现场人员与报建人员名单不符,人员变更未履行相应程序。二是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对验收标准、操作规程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执行不力,对施工重点部位控制不到位。三是对现场主要材料进场验收把关不严。四是履行职责不到位。现场不能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在制止不力的情况下又不向主管部门报告。
具体措施:加大对监理机构的检查力度,促进质量行为规范;严格市场准入,建立过程监管、年度综合评价体系,限制或清除质量行为不规范的监理企业。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1-0135-02
文明施工已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文明施工的作用,每个人都文明施工,让文明施工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才能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从而切实改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让企业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的基础。
1 文明施工的基本概念
1.1 文明施工的定义和基本要求
文明施工指的是使施工现场保持整洁和卫生,实施合理的施工程序,并且科学地组织施工的一种施工活动。文明施工基本要求:施工方案完整,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科学而严格;各种临时设施和原材料、结构件及半成品在堆放地点整齐有序地堆放;施工现场平整,道路通畅,排水设施齐全;水电线路布局合理,施工设备保持良好的状况并且合理使用,施工作业达到消防安全的有关规定。
1.2 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危险系数高、操作难度大、工程建设的类型多样、施工操作易受天气影响等,容易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而文明施工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作业能够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的追求,同时也是建筑业和社会的需要,其管理的水准是反映一个现代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特征。
2 文明施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2.1 文明施工提高了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筑企业施工人员有专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而且农民工所占的比例很大,其中70%的农民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加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施工技能培训,导致这个群体施工水平低,安全意识与文明生产意识薄弱。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方面的培训、管理,有利于施工队伍文明施工意识、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在建筑企业中造就优秀的施工队伍,使之与现代化的建筑管理模式相适应。
2.2 文明施工有利于增强集体使命感和凝聚力
首先,文明施工有利于增强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集体使命感。在基础性管理工作中,文明施工是科学而现代化并以人为主导的,人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不仅要以单纯的个体存在,还需要集体主义和群体意识。个人的形象直接对企业形象造成影响,各岗位人员只有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地各尽其能,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质量过硬的优良工程。其次,文明施工有利于增强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凝聚力。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如统一着装、岗前和班前教育等,大大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了集体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实行文明施工,整个施工队伍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思想素质必然能够大大提高,还能培养队伍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集体凝聚力,让项目完成得更加顺利,赢得更好地声誉。
2.3 文明施工有利于展示和体现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
各行各业都有着自身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则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个性特征来表现,使人们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来感知,而企业文化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理念,包括企业所有的管理制度、产品,还包括企业的生产和分配关系、人际关系等,它最能体现企业的“三大”能力:生存、生产和管理能力。建筑业相对开放的加工环境,使得文明施工的管理方式成为了最能直观体现建筑业的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就如人通过文明的言行举止来表现其文化素质一样,文明施工也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内在的活力。文明施工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建筑业自身的特点,如多变的环境、复杂的安全生产要求、施工人员的频繁更换等,从中整理并归纳出共同性,在执行国家规范、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自身长期的经验积累来制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文明施工就是企业文化浓缩的精华,在项目施工中,实行文明施工就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一种有形的载体,它在展示了企业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2.4 文明施工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升竞争力
经济的改革与开放使企业走向市场化,也使得市场竞争更加的激烈。企业要想在不断的竞争中发展和壮大,就得靠实力说话,拿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建筑产品具有现场生产性,文明的施工现场就成了扩大企业知名度最好的窗口。大多数的建设单位在进行投标前,都会去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科学的施工管理、文明的施工现场和良好的施工秩序,就能得到建设单位的信赖和肯定,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通常企业在进行自我宣传和包装时,往往会采用一些展示企业自身特色的标识,如带有统一标志的图案、徽记、信封、信笺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可识别性,给人印象深刻,在众多复杂的环境中也能够一目了然。在建筑行业,由于生产场地的流动性大,涉及范围广,施工队伍庞大且复杂多变,仅仅拥有上述的统一标志还远远不够。要想在每个工程项目中都能够无时无刻地对企业进行正面的宣传,就必须拥有科学而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在进行有形的标识包装、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实行文明施工的现场管理来体现企业的精神,这也从另一方面宣传了企业,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
2.5 文明施工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当前,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往往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衡量一个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是看是否能够实现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文明施工是每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都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它必须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文明的施工,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最终使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也得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合法手段获取最大的效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文明施工措施得到落实与执行,施工现场将变得更加整洁、有序,施工人员的精神风貌也更加饱满,既保证了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也提高了企业效益,促进了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2.6 文明施工有利于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在建筑工程中通过文明施工,可以协调处理好施工中的种种矛盾,有效减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营造一种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工程建设优质高效的进行,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文明施工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必要因素,也是现代化工程管理的基础,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哪一个建筑工程,即使工程再小、工期再短,都必须严格执行按标准化的文明施工,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促进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Abstract: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d cos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so as to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aims to strengthen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一般都具有周期长,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多等特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有许多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这一切都为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抓好施工管理,下面分别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内容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只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主装备不断先进,技术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及质量的优劣二个方面。
2.1 安全方面
(1)高位瘫痪的脱节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丧失了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项目承建人,仅收取管理费,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项目承建人又把工程进行层层转包或分包,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2)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检查、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忙于日常事务,对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无暇顾及,只停于口头上讲安全生产,或被动、或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工作的落实。
(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项日部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
2.2质量方面
(1)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在内部管理上由于有些企业缺乏一个管理的核心作为统一指导,造成管理的分配不到位,对管理的工程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缺少内部人员的协调与合作,造成工程施工出现了质量方面问题。
(2)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
有些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建筑的质量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竣工验收阶段,有些管理者误以为随便验收下就过了,对其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没有加强要求,进行分析及验收,因此没有把握好质量方面验收的最好一关。
(3)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有些建筑工程,企业为了省钱,挣高利润,忽视了对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的认识,误以为差点建筑材料也能蒙过关,持有反正用了几年就拆迁了的观点,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安全,造成质量的问题经常发生,造成工程的返工及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3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3.1充分渗透与理解工程施工内容
(1)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了解清楚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2)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了解清楚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3)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的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
3.2实行目标组织与协调控制
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关键工作。做好施工准备,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施工任务要求和施工方法,是为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建筑施工整体目标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协调,严格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部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凡属关键部位施工的主要操作人员,必须强调其应有相应的技术操作水平。在一个施工班组中,人员技能有所差异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施工技术员合理分配。
例如,在砖砌体丁程中,人员协调安排要求按技术分工。技术底子厚的人员安排在砌墙角的位置,确保墙与墙之间的成角垂直。反之,技术生疏的人员分配砌墙身中部的砌筑。同时实行“熟手带生”的方法,让熟练的人员带着新手,发挥互助互利的精神,确保砖砌体工程的质量。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问题。
另外,如遇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交底,同时办理工程增量或减量记录,并办理相应手续。并且要在图纸上标识修改的内容,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但要做好以上工作,还要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3.3注重安全管理,以防隐患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名誉和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的命脉。
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3.4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及素质修养
在管理建筑工地时,要确保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凝聚力,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施工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一个集体风气的好坏,会影响每一个施工人员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技术发展的积极性。因此,作为管理员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以及施T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T规则和执行安全规范,并自始至终地遵守这一集体无形的准则。
为了使工程质量符合有关设计要求,就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团结协助。如何得到班组人员的信任,同时可以很好地管理他们的工作,服从自己的安排和要求,要依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融洽关系。
4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建筑复杂性的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工程监理作为建筑施工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工作流程,对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监理的内涵 工程监理达到的目的是保证施工的质量并提升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所谓的建设工程监理是指具有一定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的情况下,对承建单位的整个施工行为进行的专业化管理,以及对工程建设实施的项目管理工作。管理的主要依据为行业标准、合同(承包合同与监理合同)、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以及工程的设计方案等。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投资以及使用的情况等。同时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备技术、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识,能够对成本预算作出专业的分析,编制招标标底与工程管理合同,并且保证管理制度的合理、科学与有效性。
二、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当下,经济发展迅速,由此带动了信息化的发展,一些信息化技术逐步进入各行各业,在建筑工程监理方面也有所体现。建筑工程监理信息技术可以使工程监理更加高效便捷,而且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工程的施工做出监督和控制,可以节省人工和时间,降低成本。而当下,建筑工程监理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先进技术的应用不是很广泛,施工的监理过程仍然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效率低下,人工监理方式也难以充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由此导致了监理和建筑发展的脱节现象,难以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工程监理的带动作用,影响工程效益水平。
2、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现如今,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形成了“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的三级格局,但是结构上面还是不合理,以总承包为龙头、依托专业承包,以劳务分包为基础的自制体系并没有形成。建筑市场比较混乱,经常会出现一个项目同时存在几个分包商,而这些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偷工减料,安全意识薄弱,根本不能做到对安全监理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重视,再加上我国的法制并不健全,跟不上时展的需求,易出现安全事故。
3、收费不合理
监理目前的市场收费较低,没有达到市场化的收费标准。国家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明确了其价位,但是由于目前监理单位数量的与日俱增以及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性逐渐增强,使得部分单位和个人在收费的标准上比国家的标准要低上许多。进而使得部分监理单位以低价中标,在后期的管理与投入上也严重不足,进而抑制了监理事业的发展。
4、工程监理招标而引发的不良竞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明确规定,建设工程监理必须要进行招标。从监理行业发展的前景看,采取竞争机制是对的,能够有效推动监理行业的整体进步,但是在实际的工程监理招投标时,价格竞争几乎成了最重要的手段,很多监理单位为了中标一味的降低工程监理费(低于正常收费标准)。而监理公司不可能高于成本去做这项监理。这种过低收费的直接体现是监理服务质量低、监理人员素质低,间接的也就影响了建筑工程监理的效果,影响整个监理行业的形象和发展。
5、人才匮乏 目前监理行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跳槽或已退休的某些经过短期培训甚至根本未经培训的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人员。而针对这些人员的培训主要是对于工程技术方面的,而对于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却严重缺乏,致使工程监理不能真正做到有效统一和相互协调。
三、建筑工程监理问题的对策
1、人员素质的培养 人员素质的培养要依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两个方面来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而这两个方面就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一个光有道德没有技术的员工只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影响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资源,而一个光有技术没有道德的员工是会对企业甚至是社会产生极大危害的。而对于技术的提高和培养,除了员工自身在平时工作中努力累积经验,对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外,还要由企业出资增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除了上培训课之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建立阅读室,促进员工了解最新最好的技术,开展交流学习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而同时政府等机构对监理工程师的培训和考核必须加强把关,严格管理和监督。不仅要加强对于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考核,还要加强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培训和考核,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塑造全面型人才,增强监理工程师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而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塑造,则着重要依靠企业和个人,企业要通过这种形式和手段,表彰道德模范,通过外力和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监理工程师能够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觉悟,做到不,不无故滋事,不伙同施工单位欺骗业主,不向单位提出无理要求等。而企业也必须从员工的真实需求出发,用真心和真情感动和温暖员工,让他们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和温暖感。
2、充分应用信息化监理手段 信息化监理是当下及未来监理发展的方向,能否高效合理的运用信息化监理手段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建设效益水平的发挥。针对当下监理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参与到建筑工程的监理过程,要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高效的进行施工的全程控制。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数据库,从而提高监理的工作效率,加强工作的准确度,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发挥建筑工程效益水平。
3、注重各环节监理,实施全面监理所谓的全面化监理一方面指的是在注重质量监理的同时,对工程建设投资、工程建设工期等进行监理。另一方面指的是对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理。首先,在工程的准备阶段,委托合同签订之后,监理部门要进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建立具体的监理部门。实施质量监理责任制,明确内部各方的责任。其次,主体项目施工阶段,应该抽调出具体的技术负责人员对具体的测量控制方案进行检查检验,在红线桩效核结果检验合格之后,才可批准其施工。再次,在项目结束验收阶段加大监理力度,最后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应依据竣工材料要求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构件、材料、设备的质量及各类材料的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实验检验资料等等进行整理,并做好监理,要保证施工方所提供的所有资料是准确无误的、有据可循的。
4、增加监理费用 施工企业在寻求监理企业的帮助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技术型的监理工作者,还应该给管理型的咨询工作者同等的重视,为保证质量也不应该使用低价咨询,这样的咨询对于工程质量和监理企业发展都是不利的。
5、招标规范化
在招标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建立连体或同体的情况,监理业务选择规范化的监理企业,再者就是将监理的程序不断地完善和强化,最后还要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如对建筑工程监理招标中转包、挂靠等现象的监管。进而保证监理市场的良性竞争,并且保证市场的良好运行与市场秩序的规范。
结束语
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给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保障,降低建设成本,才能更好地发挥建筑工程的建设效果,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世界各国的建筑工程咨询公司可以自由地进人各 自适合的监理市场,我国要想在世界建筑市场上站稳脚跟,须跟紧国际发展的步伐。看清自己的问题,善于引进和学习外国的完善的监理管理体制与经验,从而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决速健康发展。
一、建筑工程监理的含义与现状
工程监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程施工中,监理人员利用一些管理措施和方法对施工工程进行指导,主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进行监督,同时进行评价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随意施工和盲目施工进行管理,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进度不受到影响,同时也能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过多的浪费,通过对质量进行控制,这样更能确保施工质量在合理的范围内。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着建筑施工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现在,在建筑施工中出现了很多的施工技术,对这些新出现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对建筑监理工作进行完善。建筑监理虽然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在我国的起步是非常晚的,这样就使得建筑监理在制度形式和方式上还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因此还存在着一些隐患和缺陷。
二、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监理有责无权
虽然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的相关政策都规定了企业监理部门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真正借助法律法律并认真做到监理职责的非常少。一方面的原因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没有对具体的监理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干扰。企业监管部门隶属施工企业,财政预算和人员工资都由企业负责,因此造成了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企业的现象,缩小了其发展空间和权力范围。此外,还有一些监理企业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但是由于监理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监理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满足施工单位的要求和自身生存需要,监理企业往往会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和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一旦出现工程施工事故,施工企业又会将责任推到监理企业身上,使监理企业的权力得不到有效保障。
2、工程监理企业自身不健全
虽然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因此行业内部的有关监理规定还不完善,监理单位之间也存在着恶意竞争和打压的现象,单位的运营仅仅依靠关系维持,因此十分之不稳定,严重不利于发展。同时,监理企业的监理水平好坏不一,甚至还有出租经营资质的现象,因此严重影响了监理企业的诚信,造成施工企业对监理工作的不信任、不满意。此外,就当前监理企业的运作来看,虽然监理企业对施工企业的合同制定、图纸策划、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有着监管行为,但是企业却不会把实际的财政权力交出,工程采购和项目拨款的开销仍由企业承担。以上这些情况都影响了监理企业的成长,甚至不利于整个监理行业的发展。
3、建设监理的收费比较低
监理企业在建设施工中的首要任务是对建设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工作对相关专业的技术含量要求不高,因此相对于建筑行业的其他企业来说收取的费用就比较低了。监理企业的收费标准比较低,直接导致了从事相关监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工资报酬不高,使监理企业无法吸引到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监理人员,进而导致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下降;收费标准的低下也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对施工企业的监理过程中就会出现服务态度不好和监理不到位的消极现象发生。虽然我国明文规定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聘请第三方监理企业,但是监理企业间的竞争仍旧十分激烈,行间的彼此竞争和打压造成了利润低下和发展受阻。
三、加强建筑施工监理的措施
1、必须要强化监理的委托程序,最终能够促进监理市场规范化
必须要严格的将市场进行规范化,对于业主方面不允许私自雇佣内部监理人员,绝对不可以使用同体监理,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招标和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公开式的招标,要是直接的委托也一定要有相关的审批程序,要选择有资质和有条件的监理单位进行项目监理,另外业主必须要与通过招标中标的监理企业达成一致,并且定好委托合同,这样就可以明确双方的立场,义务和责任,还有对于工程应该实施招标监理单位的,事实上并没有招标的,对于挂靠转包工程的单位,已经核实,应该给予严肃的处理,并且不予验收备案,因此,由于现在我国在监理上没有规范的监理招标法则,建议国家应该尽快的修订,希望监理市场能够很快的步入正轨。
2、从监理企业自身管理入手,提高监理水平
从企业自身管理入手,提高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的预控管理质量是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中小型企业常见的管理通病是人员过于“精干”,信息资源缺乏,信息传递接口缺陷(包括内部、外部)等,这就需要首先对企业的人员机构提出总的要求,按照有关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严格界定各自职能分工,处理好信息传递的接口,并按有关层次(如决策领导层、中级管理层、技术管理层)进行目标管理,这工作完成后,其他管理通病就迎刃而解,但应注意组织应随环境逐步深入化,并呈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监理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产品质量得到根本保证。
3、加快监理队伍的建设,才能提高整体的监理素质水平
施工监理本身的工作性质就是要求专业人员自身一定要具有较高的技能和素质水平,如果不具备这些硬件,对于监理工作来将,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那么想要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首先当政府在审批成立相关的监理单位时,必须要严格的进行把关,对于资质不合格的绝对不能迁就,对于固定的编制人员低于 60%以下在建制上就不允许成立。然后是对于监理单位内部来说,必须要给予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不仅要有工程监理的能力,还要有设计监理能力、工程项目前期资讯能力、质量把控能力等多方面,因此,作为专业的监理人员不单单要会使用技术来进行质量把握,最主要的是有全方面的控制能力,其中还包括经济控制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规控制手段。
4、加强对原材料的抽查
在建筑施工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有必要监理专门的材料样品制度和奖惩制度。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在今后的施工监理过程中工程人员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监理人员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①要建立样品档案库。对于那些进场材料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书面技术档案以及实物档案,这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里非常重要。②要严格抽查各种样品。对于那些不符合技术规范的材料要及时清理出去,高水平的施工监理就必须要对材料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针对样品出现的偏差必须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奖惩制度的监理是保证原材料有效的重要措施。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原材料抽查。原材料抽查是建筑施工监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实现对原材料的经常性检查,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
结语:
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起步比较晚,管理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人才素质等方面都有待提 高。建设施工监理已经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监理制度,对监理工作积极思考和创新理念,使监理行业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监理是保证建筑成功完成的保障。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工程监理工作已经形成了稚嫩的工程项目管理格局,不仅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对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投资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的,现在的施工监理体制仍不健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我将做出一一论述。
一、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概述
我国形成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理体制已经有十多年了。而施工监理制度也逐渐从准备、试点的不健全模式逐渐走向了如今的专业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里所说的施工监理,就是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工程建设者进行行为监控和评价,以保证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工程建设中的费用问题以及质量进度等按计划进行,既避免建设行为存在的盲目随意性又节约了费用,还使质量得到保证,高效运作。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
在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机构或者是组织中,工作人员一般很少,且职位设置不合理,监理人员普遍素质也不高。这一般是源于监理负责人为了省钱,总是设置一个职位不健全、不合理的施工监理机构或者组织草草了事。与此同时,“子承父业”的规则仍然是一股强大的腐朽力量,充斥着整个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行业中工作人员的竞争进步,使行业整体能力徘徊不前,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无法提高。最终使得整个行业中出现工作混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在一个极为不和谐的氛围中开展,自然就不能保证施工质量以及工程的按期交付。
2.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收费偏低,导致建立行业运行不畅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是受具有政府性质的建筑施工单位派遣委任后由独立的兼职过施工监理单位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资金、工期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开展仍不健全,仅仅将目光集中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上,并且监督和管理的工作强度低、工作量小、工作简单,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收费也就相应的偏低了。一般来说,设计、测绘等相关行业的费用收取都比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要高得多。和国外的监理公司更有着天壤之别。据统计,我国的监理费用率只有1.8%左右。在如此低的费用收取下,监理行业自然难有资金支撑其有效地运作,使得其发展举步维艰。
监理有责无权
虽然近年来监理的责任和权力在很多如《建筑法》等法律规则中被提出,但具体在工程项目中完全按照其实施的却很少。就目前而言,业主总是错误的认为:我花了钱雇你,你就要听我的。所以监理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业主的阻碍。从监理行业来说,目前国内的监理公司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经济愈发激烈,招投标也开始不规范。很多监理公司为了生存,都不愿意得罪业主,哪怕业主违反了监理合同中的条款。这样也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有心无力。一旦工程质量上出现了问题,业主便推得干干净净。这也导致了在实际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只担当责任,但却无法使相应的权利得到保障。
3.工程监理企业自身不健全
在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没有规范化,在工程建立行业中竞相压价的恶心竞争行为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监理企业自身水平也参差不齐、形式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出租、挂靠等。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建立企业诚信的缺失,很多业主都表示对于监理的全过程管理很不放心,所以,名义上监理单位虽然承担着有关建筑施工项目质量、工期、投资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但实际上业主并没有放弃对于资金控制、施工队伍选择、工期要求、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管理权力。
三、解决我国建筑工程施理建工问题的相应对策
1.建立制定明确的施工监理政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政策作为保障。比如针对监理工作中时常存在的“偷工减料”现象,必须要严格规范,实行“责任到人”的监理分配。将一部分工作交给一个具体的人进行监督管理后,将任务完成情况和个人业绩工资、年终讲评挂钩。这种“责任到人”的方法,可以让监理人员明确自身的任务,提高其积极性,避免“偷工减料”现象的再次发生,优化人员配置,保证监理工作顺利进行。
2.提高监理管理水平
监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和监理人员整体水平的高低有着莫大的关系。想要保证监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培养出一批有着较高职业素质、较强工作能力、较高工作技术的监理人员。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职业培训以及适时考核,在考核中筛选出能力强、工作负责的人员,将水平低且不负责的人淘汰出去。并且要建立奖惩分明的制度,对表现突出者奖赏、对犯错人员进行指导批评,从而提高监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做好事后验收工作
质量控制的最后补救方式就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重大质量隐患,从而及时停工更改。但是很多监理工作都会在最后时刻松懈,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事故。因此,当施工项目完成后,作为施工监理人员,必须把好最后一道关,及时按照相应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配合相关单位对质量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既保证工程质量,避免不必要损失,又不影响工程进度。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解决,很有可能阻碍建筑业的发展,使我国建筑业停滞不前。但是通过分析,仍然有有效的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相信通过努力,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必然顺畅运行,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在建筑工程中大力推广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使得防水工程质量较以往有了实质性提高。建筑防水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防水工程当年渗漏的比例在下降。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已建房屋仍时常出现渗漏水现象,加之防水层本身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每年都有大量存在渗漏水问题的房屋需要治理。
1.防水材料的分类及选择
目前建筑防水材料大体上可分为五类:即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片材、建筑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及防渗堵漏等特种用途的防水材料。每种材料各有其特性,因此必须根据工程的部位、条件、所处的环境、建筑的等级、功能需要,选用适当的材料,发挥各类材料的特性,使之获得最佳防水效果。依据不同的工程部位来选材,其选择标志也不一致。
(1)屋面。屋面因长期暴露,阳光、雪雨直接侵蚀,严冬酷暑温度变化大,昼夜之间屋面板也会发生伸缩,因此应选用耐老化性能好的,且有一定延伸性的、耐热度高的材料。如聚脂胎改性沥青卷材、三元乙丙片材或沥青油毡等。
(2)地下。根据地下工程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又难维修,但温差变化小等特点,需采用刚柔结合的多道设防,除刚性防水填加剂外,还应选用耐霉烂、耐腐蚀性好的、使用寿命长的柔性材料。在垫层上做防水时,应选用耐穿刺性好的材料,如厚度为3mm或4mm的玻纤胎、聚脂胎改性沥青卷材、玻璃布油毡等;当使用高分子防水基材时,必须选用耐水性好的粘结剂,基材的厚度应不小于1.5mm;选用防水涂料时需选用成膜快的,不产生再乳化的材料。如聚氨醋、硅橡胶防水涂料等,其厚度应不小于2.5mm.
(3)厕浴间。厕浴间一般面积不大,阴阳角多,而且各种穿楼板管道也多,卷材、片材施工困难,选用防水涂料为宜,涂层可形成整体的无缝涂膜,不受基面凹凸形状影响,如JS复合防水涂料、抓丁胶乳沥青涂料、聚氨脂防水涂料等。对穿楼板的管道,可选用密封青或遇水膨胀橡胶条处理。
2.常见漏水原因及处理措施
2.1地下室出现漏水的状况及措施
(1)地下室出现漏水的状况地下室漏水一般都是以局部漏水形式出现的,地下室所处的地质不同,功能不同,设计与施工不同,其漏水部位和形式多样。其主要原来来自结构混凝土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或建筑构造不当三方面的原因。
地下室局部漏水通常只占地下室外墙及底板面积的极小部分,大的有数平方米,小的只有碗口那么大,按面积计不足地下室外墙面积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但对地下室的使用和耐久性危害很大。漏水部位有约70%产生在底板部分,或底板最深的坑,而多数又发生在底板或坑的交角(在室内看为阴交角),少数发生在地下室外墙壁的中下部,极少数发生在地下室顶板。
(2)地下室出现漏水的状况及措施化学灌浆法:常用的为憎水性聚氨酯灌浆料,主要成分为含异氰酸根的聚氨酯预聚体。与水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不溶于水的高分子凝胶。由于生成二氧化碳发生体积膨胀,使浆料向更细的裂缝处渗透,从而起到堵漏的作用,可在潮湿工作面上施工,施工性、经济性好,无论是漏水途径明确的部位,还是漏水途径不明确的部位,都能取得良好的堵漏效果。
填塞堵漏法:主要采用速凝砂浆,可在潮湿工作面上施工,施工性、经济性好,但施工经验非常重要,对于漏水途径不甚明确的部位无效。
防水砂浆抹面法:主要材料为无机防水砂浆和聚合物防水砂浆,适用于水压不大的表面洇渗治理以及堵漏施工后的补充防水,经济性、施工性好,但是对于出水量较大的涌水无效。
2.2厕浴间楼地面渗漏的措施厕浴间楼地面的渗漏主要包括管口渗漏(即穿越楼板和墙的管口部位渗漏)和楼地面与墙面交接部位的渗漏。渗漏引起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结构层混凝土不密实,地面泛水坡度不够导致室内地面积水,水沿混凝土蜂窝、裂缝或墙底空隙渗出而导致。
2.2.1管口渗漏的措施
(1)穿过楼地面管道的根部积水渗漏,应沿管根部剔凿出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l0mm的沟槽,清理浮灰、杂物后,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并在管道与地面交接部位涂刷无色或浅色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2)管道与楼地面间裂缝小于1mm,应将裂缝部位清理干净,绕管道及管道根部地面涂刷两遍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其涂刷管道高度及地面水平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涂膜厚度不应小于lmm.
(3)因穿过楼地面的套管损坏而引起的渗漏水,应更换套管,对所设套管要封口,并高出楼地面20mm以上,套管根部要密封,如仍渗漏可按(1),(2)款要求进行修补。
2.2.2楼地面与墙面交接部位的渗漏措施
(1)楼地面与墙面交接缝渗漏,应将裂缝部位清理干净,涂刷带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5mm,平面及立面涂刷范围均应大于100mm.
(2)楼地面与墙面交接部位酥松等损坏,应凿除损坏部位,用1:2水泥砂浆修补基层,涂刷带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5mm,平面及立面涂刷范围应大于100mm.新旧防水层搭接宽度(压搓宽度)不应小于50~80mm,压搓顺序要注意流水方向。
2.3屋面渗漏的现状和措施
2.3.1屋面渗漏的现状造成房屋渗漏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设计、材料、施工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调查并发现渗漏的工程中,以采用涂膜防水的渗漏率最高(占涂膜防水工程总数的44.3%),其次,是刚性防水和卷材防水,其渗漏率分别为38.7%和31.4%;在房屋渗漏水原因中,材料方面占20%~22%,设计方面占18%~26%,施工方面占45%~48%,管理维护占6%~15%.防水方法有多种,我国目前通常采用的屋面防水方法主要有:刚性防水——以刚性材料(如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配筋细石混凝土等)作为防水层,多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屋面防水。
柔性防水——柔性防水又叫卷材防水,是指以防水卷材和胶结材料分层粘贴而构成防水层。柔性防水所用卷材有油毡卷材、高分子合成卷材、合成橡胶卷材等。
涂料防水——涂料防水又称涂膜防水,是指用可塑性和粘结力较强的高分子防水涂料,直接涂刷在屋面基层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层以达到防水目的。防水涂料有塑料、橡胶和改性沥青3大类。
2.3.2屋面渗漏的现状和措施
(1)重视重要部位的设计处理改进山墙处屋面结构板的搁置方式,搁置处最容易受温度的变化产生裂缝而引起渗漏,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将天沟梁的标高下降120mm,并且把山墙处的天沟梁做成短形,然后在天沟梁上铺设二层油毡或防水材料,将纵向屋面板搁在天沟梁上并伸处60mm,做好滴水线。
改进纵墙处板与天沟梁的交接处,因温度变化也易产生裂缝,造成渗漏,也可将天沟下降120mm,将屋面板也搁在天沟梁上,它们也铺设二层油毡或防水材料,这样刚性屋面压在天沟梁上,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胀缩时,刚性防水屋面与天沟之间不能产生裂缝现象,水就无法顺着墙壁产生渗漏。
1.2缓冲的概念缓冲的设置是关键链技术的核心和精华,体现了关键链理论“局部最优并非整体最优”的管理思想。关键链在项目进度管理中有以下三类缓冲:项目缓冲(ProjectBuffer,PB):关键链末端的缓冲时间,用来保证整个项目按时完成。输入缓冲(FeedingBuffer,FB):安置在非关键链与关键链的接口处的缓冲时间,用来保证非关键链按时完成,不会影响关键的进行。资源缓冲(ResourceBuffer,RB):资源缓冲并不耗费时间,是为了防止关键链受资源短缺的影响而设置的,只要资源要在关键链上进行分配,并且该关键链上的前序任务由不同资源完成,就要放置资源缓冲,目的是保证资源在其需要时随时可用,并保证资源在关键链任务提前开工的情况下可用。资源缓冲实质上是一种预警机制,通过及时合理的沟通,让资源供应方及时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此保证资源能够及时到位。
1.3关键链的主要技术方法
1.3.1用50%概率的可能完成时间作为任务工期的估计。关键链采用50%概率的可能完成时间作为任务工期的估计将单个任务的风险因素放到关键链中的缓冲里考虑,以缩短工期估计。这主要是针对克服“5+5=13定律”和学生综合症而提出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滤掉工期计划中的水分,而且可以给工作人员以压力,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1.3.2识别项目的各种约束条件,将关键链而不是关键线路作为项目的约束。在关键链里,资源约束同时间约束一样重要,通过约束理论来指导项目资源配置,以确定项目所受资源的约束情况,进而确定项目关键链。
1.3.3在关键链后设置项目缓冲(PB)。50%的工期估计是很容易出现延误的。在关键链后设置项目缓冲,将延误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内。项目缓冲在项目计划中也以任务的形式出现,只是不需要任何资源。
1.3.4在任务链汇入处设置输入缓冲(FB)。为防止非关键链任务给关键链带来延误,在非关键链任务向关键链的汇入处设置输入缓冲。输入缓冲能消化汇入关键链的非关键任务所带来的延误。
1.3.5将缓冲作为控制和衡量项目进度的有效工具。关键链项目管理通过监控缓冲来评价项目任务链的实施业绩,并根据缓冲消耗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项目人员采用适当的时间间隔来监视项目缓冲和输入缓冲的情况。
1.3.6使非关键链任务服从资源约束的要求。传统关键线路法鼓励任务越早开始越好,从而减少项目延误风险。而关键链项目管理却要求非关键链任务越晚开始越好,这样可以延迟现金流支出,并避免多任务的影响,使人员能专注于少数的任务,减少工作干扰,使得后续任务得以顺利开展。
1.4关键链的特点WillyHerroelen和RoelLeus把关键链法与传统关键线路法进行对比后,对关键链方法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并通过仿真试验将关键链方法的调度计划与分支定界算法产生的调度计划进行了对比分析。
2关键链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问题
虽然关键链技术在国外制造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于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却处于起步阶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工作包持续时间估计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经常是根据工程量和资源分配来估计各工序的持续时间,然后结合施工合同、施工技术水平、环境等限制条件,确定工序的开工、完工时间,由于是事先估计,存在着不确定性。因为工序的持续时间的确定是由项目经理和相关有经验的项目工作人员共同制定的。应该说这种估计方法是基本合理的,若统一的用50%的时间估计对工作包实施“一刀切”,是不切实际也是不可行的。
其次,在建筑工程中,有很多工作时间是刚性的、没有任何缩减余地的。例如:项目招标公示时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等等,这类工作的时间由国家法律、行业标准等强制规定的,对于这类工作必须按照原定的工作时间进行,没有任何缩减的余地。而对于设计、招标文件的编制等“办公室”类的工作而言,其工作时间具有很大的弹性,时间缩减对于这类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大大缩短项目工期。
另外,还有一些工作时间是超出项目控制范围之外的,如项目前期的各类文件的审批工作等。这类工作时间是由项目外环境所决定的。对于这类工作时间,不但不能缩减,反而应给出足够的安全时间,以免延期对项目造成影响。
显然,现有的任何一种工作时间估计方法都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三类工作时间估计的要求,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工作包的时间弹性分别进行时间估计,给予不同的时间估计方法,这样才能使得制定的工期计划更符合实际。如何对不同性质的工作进行分类,分类后确定什么样的时间估计方法才是科学合理的,这些都是目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2缓冲大小的确定缓冲的设置是关键链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缓冲大小的确定,不能够简单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应该根据项目的特点,所出的环境,各工作包完成时的难易程度,任务完成者的风险偏好等角度综合考虑。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管理的过程,应该从整体的角度综合考虑,尤其是不应该忽视人的作用,应该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应用于缓冲的确定过程中。这样得到的缓冲大小才能更加符合项目的实际,更具有可行性。
2.3资源约束关键链管理将资源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与工序逻辑关系同等重要的高度,并设有专门的资源缓冲来保证工序获得资源。资源,尤其是瓶颈资源在关键链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设置资源缓冲在适当的位置实质上就是在进行资源的均衡,以保证工序的顺利进行和项目各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关键链管理中,已经给出了如何利用项目中的瓶颈资源解决进度延迟的方法。
但目前关键链技术主要是针对单一资源下的项目管理,重点强调人力资源在项目进度中的安排,主要是偏重于数学优化模型的应用。这些数学方法虽然可以使得到的关键链较为准确,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且数学模型运算复杂,在实际工程中并不具有实用性。如何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资源约束的编排与选择、如何将复杂的数学最优化进行简化处理使其更具有实际操作性,是关键链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2.4缓冲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项目缓冲和输入缓冲都是时间段而非时间点,因此通过缓冲区间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是完全可行的。Goldratt对缓冲区的管理采用“三色”管理,将缓冲区三等分,分别用绿、黄、红三色表示。当缓冲消耗量在绿色区域时,项目运转良好;处于黄色区域时,应加强监控并初步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当缓冲已消耗至红色区域时,说明项目进度延期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但在应用中,这种表示方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当任务完成90%而消耗缓冲80%,和当任务完成20%而消耗缓冲80%,这两种情况所对应的风险等级是完全不同的,显然Goldratt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若想要通过缓冲区进行进度监控,就必须重新制定新的监控参数。2.5关键链的应用环境在工程项目中,涉及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监理等多方,机构复杂,牵涉面广,各工序、子项目的完工时间通常都有严格的合同限制,一旦延误就可能遭受索赔;而关键链技术是起源于国外制造业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和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提供适合于关键链自身特点的新的项目环境。但目前对关键链的研究都是以制造业为背景的,而对于其它领域的关键链项目环境缺乏相关的研究,这大大限制了关键链技术推广和应用。
3结论与建议
Goldratt在《关键链》一书中只介绍了关键链的主要思想和实施过程中的总体步骤,而对其理论基础的科学性以及实施步骤中的具体方法并未做深入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建筑项目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关键链的核心技术、创建适合关键链应用环境等方式,使得关键链技术更加符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方面:
3.1制定适合于建筑项目的关键链进度计划关键链技术作为网络计划技术的组成部分,在编制进度计划的过程中,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估计及其后续工作。因此,本文在以往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从适合于建筑项目的工作时间估计、缓冲位置及大小的确定、资源约束、关键链的确定方法这四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
3.1.1工作时间估计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工作弹性的不同,制定合理的工作分类标准,并确定不同层次工作的时间消减额度,使得消减后的工作时间符合关键链技术的要求——在保持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去掉各工作包的时间“水分”。
3.1.2项目缓冲及输入缓冲大小的确定缓冲大小是根据其所在链上去掉时间的大小确定的,根据风险聚合原理,缓冲时间不会大于链上各工作缩减时间之和,其大小应该与链上各个工作包的性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文在确定缓冲大小时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上述根据时间弹性对工作性质的分类,不同时间弹性的工作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通过汇总链上工作包的权重系数来确定链上缓冲的大小。其中,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确定科学的符合不同工作类别的权重系数;确定(非)关键链上权重系数的处理方法;确定(非)关键链上缓冲时间的确定方法,使得最终得到的缓冲大小更加符合进度管理的要求。
3.1.3资源和资源缓冲与其它项目相比,建筑项目资源主要有两类特点:一是涉及资源种类繁多;二是有很多资源是通过外部供应商以合同的形式提供的,其可控性不高。因此,制定进度计划时如何估计这些资源需求,并将其与关键链进度计划相结合,是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另外,如何通过设置合理的资源缓冲对资源进行有效控制也是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3.1.4识别关键链通过上面对关键链技术的改进,其识别方法与制造业中的关键链确定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不同方法间的对比,本文将建立一套适合于建筑项目的关键链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建筑项目进度计划具体编制步骤。
3.2利用关键链对建筑项目实施有效的进度控制修正关键链缓冲区进度控制参数,将“已完成工作量”考虑到进度控制中,建立基于“已完成工作量”和“缓冲消耗量”两因素的新的进度监控参数,以达到准确监控项目进度的目的。
3.3创建适合于关键链技术的项目环境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关键链技术的新的项目环境:
3.3.1签订有利于进度控制的材料供应合同与企业内部门间关系不同,建筑项目中各合作方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合同进行联系和约束的。在关键链管理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确保资源能够及时到位,这就要求实施方在同材料供应商的谈判过程中,必须签订有利于材料进度控制的合同条款。如何在合同中反映关键链的主要思想,如何签订这样的材料供应合同,将是本文在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
3.3.2创建“接力赛”式的项目氛围关键链技术的成功运用需要用一种流程来牵引和指导,项目管理团队需要一种含有自我激励机制的项目氛围。本文提出一种“接力赛”式的项目氛围,即各任务完成人员在接到任务时必须全力完成任务,并迅速将完成的工作成果交付给下一任务完成人员。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工作氛围是本文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3.3.3建立适合关键链技术的绩效评估体系关键链管理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有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作为保障。本文通过区分不同时间弹性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各自的绩效评估体系,使得各工作包的完成人员能够适应关键链技术下的管理方式,以克服“学生综合症”和“帕金森定律”等因素的影响。
3.3.4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任何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关键链管理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始终需要良好的沟通,尤其是瓶颈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更需要施工方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有效沟通;另外,项目经理通过缓冲区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过程中,也需要建立合适的沟通渠道,以保证项目在进度计划的控制范围之内。怎样建立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沟通渠道才能满足关键链管理的这些需要,将是本文在这方面研究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吴炜煜,岳媛媛.基于多维费用阵列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2007.47(12):2095-2099.
[2]张浩,吴炜煜.基于合约事务的工程项目费用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2005.45(3):293-296.
[3]Teicholz,P.M.(1987).“Currentneedsforcostcontrolsystem.”Projectcontrols:Needsandsolutions;Proc.,SpecialityConf.,ASCE,NewYork,N.Y.,47-57.
[4]Ibb,W.C.etc(1987).“Animplementationstrategyforimprovingprojectcontrolsystem.”Projectcontrol:needsandsolutions.ASCE,101-112.
[5]Hendrickson,C.T.,andAu,T.(1989).Projectmanagementforconstruction:Fundamentalconceptsforowners,engineers,arthitects,andbuilders.PrenticeHall,EnglewoodCliffs,N,J.
[6][美]防务系统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管理指南.宇航出版社.1992.12.
新世纪,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飞速发展态势,建筑工程概预算方法也出现了质的飞跃,工程施工规模和投资力度日益增长。在这种建筑行业背景下,工程投资管理、控制方法还不尽人意,其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工程资金投入的增加、施工方法的繁琐、资金效益发挥受阻等现象,从而给工程施工效益带来了制约。因此,在目前工作中,做好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尤为关键,也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
一、工程预算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收入不断提高,对于建筑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促使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的全新发展,为现有工程预算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和发展机遇。尤其是在近年来,各种高层、超高层和大跨度建筑结构的出现,使得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更高、对建筑工程管理方法要求更完善、对工程预算控制要求更精确。基于这种工作现状,在工作中做好工程预算管理尤为关键,也是整个现代化工程中备受关注的一项。
1、工程预算
所谓的工程预算主要指的是对工程项目在建设中所作出的各种资金支出、收入情况的计划。它可以说是一种以货币为基础来对工程项目中投入的各种标准进行评价和反应,并且能够及时的分析出工程中的经济效果。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领域中,工程预算工作的开展是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施工成本、编制工程施工计划的首要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工程造价确定的重要基础。
2、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加,工程预算方面的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其工作重要性也在水涨船高。工程预算作为工程造价的基础,是工程项目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近年来,伴随着工程项目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各种工程隐患不断涌现了出来,不仅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为现代化工程施工的开展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探索基础。在这种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归纳,针对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确保其工作的顺利、持续开展。工程预算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是整个建筑工程整体性规划的主要依据,也是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基础。工程预算的是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计方案开展的经济依据,也是编制初步设计方案的重点参考基础。
二、工程概预算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1、项目可行性不足
由于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更是各种项目储备中能够导致可行性研究不足和不够深入的关键环节。对于一个工程而言,造成项目可行性不足问题的产生与出现主要是由于可行性规划和设计工作不够科学、项目先天性不足和后续工作造成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在目前的工作中,其主要的表现在于部分单位和企业在编制概预算工程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造成了实际工作和实际的施工要求方面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
2.市场波动大,竞争激烈
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材料价格等得到了有效控制。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范围广,工程之初所做的概预算虽然对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情况作出了预测,使预算留有余地,但并不能做到准确无误。加上从事建筑施工队伍众多,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工程招投标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工程造价很可能出现超预算。
3.工程管理不善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间长、工序多,一旦管理不善,现场情况就可能得不到及时反馈,难以对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造价进行适时的监控和调整,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工程造价超预算。
三、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要点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任务书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纸预算施工预算完工结算竣工决算。
1.设计方面控制预算
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首先要从经济角度影响设计,由工程造价人员对每个设计方案作出估价,通过编制施工图纸设计预算来衡量和控制施工图纸设计,供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确定设计限额时参考。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造价,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在此基础上推选出最佳计方案。改变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要克服当前某些设计中不结合地域实情,片面追求高标准的现象。片面追求高标准的,必须修改设计。因此,搞好概预算编制和审核,才能保证工程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的目的。
2.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
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因之一,计算得正确恰当与否,将给工程造价指标带来很大影响。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应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尽可能多的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第一手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对工程总造价影响较大的桩基工程和相对复杂的保温防腐项目,特别要注意工作内容漏项的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掌握项目施工过程,完善工作内容,尽可能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变更,保证预算造价的有效控制。
3.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
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材料、人工费占总价的比例一般为60% ~80%。因此价格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也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建设单位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
四、总结
通过当前各种工程施工的实践表明,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概预算手段是结合当前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以当前实际情况为基础的造价管理手段和控制措施。只有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资,有效的提高施工控制手段和施工效益,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造成资金的浪费和与运转的不当。要求造价预算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找到相应的施工设计措施和施工控制手段,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