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1: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科技实践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

篇1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实现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关键是要深化教学体制的改革,改革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的教学。

一、加强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高等会计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技能且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学体制的改革,改革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的教学,就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而言,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一)会计实践教学是高校会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高校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因为,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应用性强。由于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若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与技能,不可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可能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不可缺少。

(二)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会计人员如果没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就不可能正确处理相关的会计事项。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处理各种交易或事项的实践经验及专业技能。而这种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解决的,必须通过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实现。所以,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是实现会计教育目标的关键,针对会计学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应用能力、运作能力专业素质。从国外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来看,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通常都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他们通常是双重身份,既是高校的教授,又是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或注册舞弊审计师,有着丰富的会计、审计实践经验,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引进大量的会计实践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既充实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可以促进会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机制的完善,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才。

二、我国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会计教育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近年虽然有些高校开始重视会计实践课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会计实践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很多高校的会计教学计划中会计实践教学所占有的学时数比例很小,甚至达不到10%;有的虽然开设了实践课,但所用的软件比较落后,操作时相当困难,案例不具有代表性,与实践脱节;有的甚至没有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和固定性,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磨砺,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必然的结果。

(二)会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

尽管有些高校已开始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多数会计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落实。如会计模拟实验大多是手工操作,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实验教材更新滞后,与现实相差太远,特别是与新准则有关的职业判断、资产减值等内容均未及时反应在教材中;部分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指导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时缺乏引导性和权威性;模拟实验项目单一,仅限于《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学》,而且只涉及到生产制造业,其他行业尚未涉及。又如,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缓慢,造成实习基地少且覆盖面较窄,使得校外实习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会计实践教学硬件投入不足,力度不够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模拟实验设备和设施还不健全,硬件配备不足,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计算机及网络配置等设备还不理想,会计软件的开发还不能满足会计实验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会计实验项目缺乏层次性、综合性,模拟经济现象的现实环境还不尽如人意,与会计核算密切相关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收等方面的内容尚待进一步挖掘。另外,高校与校外各单位尤其是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不足,没有建立长期的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基地,使得会计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三、高校会计实践课教学的思考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要发展,教育必先行。要赶上国际会计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要实现会计教育目标、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加快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提高对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认识

美国会计教育改进委员会(AECC)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由此可见,会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不应是只会说不会做、高谈阔论的“上不挨天(理论水平不高)、下不着地(动手能力又差)”的务虚者,而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实践技能、会动手操作的实用性人才。为此,首先必须强化会计实践教学,从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视,措施上要加大投入,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二)完善会计模拟实验机制

会计模拟实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企事业单位的动态会计模拟环境,要求学生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模拟对象所发生的一切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最终提供该模拟对象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模拟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仿佛置身于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可以直观地、系统地了解会计工作程序和会计处理过程,并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解决具体的会计问题,它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知识与技能、提高会计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加快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完善模拟实验机制势在必行。

1.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建设。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应紧密结合新的会计准则和当前会计工作的实际,能够反映新环境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和新的会计问题,模拟实验的内容应丰富多彩,案例应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尽量涵盖各行各业的会计事项,可配套建设《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等多种模拟实验教材,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主干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还应编制《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教材,重点反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会计处理的环境、交易或事项,模拟程度应尽量符合当前的经济实际,并随时加以更新。2.加快对会计专业教师的培训。会计专业教师由于长期从事会计教学与研究工作,难免与会计实际工作脱节,特别是会计准则发生变动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因此,应注重加强对专业教师的会计实践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尤其是对新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的磨练,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工作第一线,广泛收集新的经济案例和交易事项,不断扩充会计案例库,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高校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积极、健康发展。

3.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模拟实验条件。高校应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专门的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各项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设备和设施,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与保养,及时更新会计软件和杀毒软件,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和相关信心的流失。

(三)加强校企结缘,拓宽社会实践教学之路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实验室,而应该走出校们、走向社会、走到生产与管理的一线,加强校企结缘,拓宽社会实践教学之路,创新社会实践教学思路。真正实现“学了就用、学了会用、学了能用;在用中学、在用中锻炼、在用中提高、在用中发展。”

1.建立稳固的社会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具有稳定的实习基地,高校应与会计师事务所、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选择那些符合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满足高校教学要求的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并签订正式的实习协议或合同。实习基地的选择首先应遵循多元化、层次化。如本地与外地相结合、学习基地应涵盖企业集团、大、中、小型企业等多个层次的单位。其次,实践基地应跨领域设置。如制造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业、农业、建筑业、金融业一级行政事业单位等都应有相应的实习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应与国际知名公司、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会计实践教学走上国际化道路。

学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社会实践,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会计实务、资产评估、税务、审计与验资等相关事项,也可以置身于真实的会计环境之中,参与实习单位的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等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会计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调查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2.强化社会实践的监督与管理。高校应对社会实践实行全方位监督与管理,在实施社会实践之前,学校应拟定实习计划及实施方案,选派专业指导教师,确定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必须及时与实习单位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及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实际中发现的新问题与知识点的结合有“缝隙”时,应引导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促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同时,指导教师应了解实习单位是否履行实习协议,是否指派专人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学生是否到岗、履行岗位情况等。通过沟通,可以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真正达到学习的要求和目的。在实习结束时,应进行实结与汇报,对于毕业实习,还应进行实习答辩,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篇2

基于行动导向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汽车专业课程,随着实验条件、授课地点、授课教师和课程安排等内容的不同,教学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这是教学资源没有实现优化整合的体现。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整合所有教学资源,进一步研究课程授课的实施方式和质量评价体系。

国内外部分学者提出了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协调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基于行动导向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研究课程的行动导向任务、情境模拟类型及其实施方式、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标准化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平台、课程教学导师团队、评价考核指标等内容,构建行动导向型教学标准化作业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简称SOP),并根据该作业流程统一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建立示范性课程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不同课程主讲教师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

基于行动导向的《发动机检修》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方式

1课程教学SOP硬件平台。《发动机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拆装与故障检修的专业技能,根据课程建设特点,教学环节必须在发动机一体化课室内进行。结合行动导向型的教学组织方式,发动机一体化课室须搭建的实验平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移动桌椅、发动机解剖仪、发动机(拆装用)及其拆装和测量工具、发动机调试运行试验台、发动机电控系统试验台、整车(故障诊断用)及其故障排除仪器、其他常用设备与工具。

2课程教学SOP软件平台。基于行动导向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要求集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模式于一体,以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完整、理论联系实际操作的方式完成课堂知识传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标准化作业流程(课程SOP)轻松实现课程的学,并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的全过程数字化学习模式。

搭建课程教学SOP软件平台,必须汇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案、教学日历、电子课件、学习资料、实(验)训指导书等内容,通过构建课程学习网站、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发动机检修资料库、课程习题库、课程考核测试题库等平台,建立基于行动导向的《发动机检修》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示范性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分别配置不同权限的资源库账号和密码,教师的使用权限高于学生。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该课程示范性资源库查阅课程教学的流程及其相关教学和学习资料,也可以进入课程考核测试题库查阅每个学习阶段的测试题目。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示范性资源库进行课程学习,但没有进入课程考核测试题库的权限。

3课程教学导师团队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构建《发动机检修》课程教学导师团队是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一个很好的尝试。课程教学导师团队是学校为专业所配备的课程学习指导团队,主要承担该专业在《发动机检修》课程学习期间的主体性教学和课后指导任务,一般课程教学导师团队由3-4名专任教师组成,采取轮值坐班的形式,学生在《发动机检修》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随时找到相关指导教师求解。通过实施课程教学导师团队制,探索高职课程教学规律,将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的知识链条进行有机的整合,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程学习氛围,逐步形成“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的自主创新、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4专业教学研究平台。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学研究团队,在传统的教研方式中,同一课程不同的专业教师独立备课,授课资源共享的程度有限,课程教学更多的是依靠教师自身的经验积累,这种方式不能构建专业发展所需的相互研讨环境。构建课程教学标准化作业程序不可能由个别教师独立完成,必须组成专业教学研究团队,进行课程建设研讨。专业教研团队运行思路有如下几点:

篇3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的运用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将教学的架子放下,和学生平等相处,并采取朋友式的交流方法,对新型的师生关系加以建立,同时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就要对每一个学生加以尊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进而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借助于Flash软件,对小动画进行制作,进而结合学生对卡通动画情有独钟的特点,在网页中进行拼图游戏,并将学生爱好电脑游戏的心理满足,并依据于卡通和游戏将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并保证教学效果的高质量。

(2)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做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保证教学和生活有稳定密切联系,尽可能的使数学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生活化气息,借助于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进而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全面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际的实践能力加以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在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关系的处理工作,并对教学内容适当的进行调整,对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改编,并对情境进行创设,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性,进而借助于多媒体软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进而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巩固。

(3)引导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对数学信息自主收集

做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引导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对数学信息进行自主收集,尽可能地借助于电脑游戏,保证活动过程有着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并在实际的综合活动课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相关知识的引申和运用,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学习。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发展,教师更应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对电脑的好奇心加以满足,对游戏以及游戏规则设置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热点,低年级的学生要适当的在游戏规则中增加一些提示信息,而高年级的学生,就要将游戏设计的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进而满足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总而言之,做好小学数学综合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就要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挖掘探究素材,并借助于强大的计算功能对数据处理进行辅助,对Webquest学案进行制作,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探索。

篇4

一、建构基于快乐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快乐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应该也是实施小学语文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改目的就是希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以学为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情趣、激励和赏识教育来达到这一目标。

1.充满情趣,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语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情是不竭的动力。努力把一节语文课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

2.恰当地运用激励,使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语文。对于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够提出合乎情理的问题,那就意味着这个问题已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了。然后可以接着引导学生来慢慢解决问题,并多运用表扬等正激励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老师应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确保“学生无错”原则;本着民主平等原则,多与学生商量沟通,并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学生自尊。正如皮亚杰所认为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多采用激励性用语:如盼其成功:“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促其成功:“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帮其成功:“你的想法真好,能把想法说得更清楚一些吗?” 等等。

3.充分运用赏识教育,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赏识能使学生心智开启,并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因此,就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就要以俯下身来的心态看学生,耐心地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赏识学生,就要包容学生,在包容中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师,永远也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因为说学生不行,实质就是学校不行、老师不行,应该检讨的是学校和教师。正如有人问一位日本教师:“你们班上谁最差、谁最笨?”这位教师说:“不知道,我们班里没有最差的学生,更不存在笨学生,只有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如果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包容心和耐心,就能读出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优点,分享每一位学生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建构基于平等对话的语文新课堂平台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新教学形态,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实施新课改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因此,首先就要建立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充分运用对话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可分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生生之间的对话。理解型对话是指人与书本的相互理解与思想交流,包括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而反思型对话是指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师生对话。按照小学语文新课改的理念来审视,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进入对话状态的主要由学生与书本对话、老师与学生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所构成,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参与,挖掘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

1.学生-书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学生-书本对话就是学生对语文课本的阅读和理解。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学生阅读课本这种对话形态,强调学生在课文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情境参与意识,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将个体感受与课本所表达意义之间进行交融,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文本意义。

2.老师-学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获取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状态的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指的是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而是蕴涵着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对话。它需要师生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深处的交流和认识的分享。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对话,需要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课堂和课下的师生对话,不是老师居高临下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你应该怎么、怎么?”而是应该不断引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3.学生-学生对话,互动交往,使其在交往中不断进步。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通过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式、问答式和辩论式的对话赋予了教学浓厚的情境色彩,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并且学生之间的对话也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达到密切同学之间的感情的目的。

三、建构基于开放的语文新课改学习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普遍、永恒的知识,任何知识都具有个体性、社会性、情境性和相对性。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学习是学生的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开放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具体体现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开放性。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要能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体系,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教学内容等方面实施开放和延伸策略。

1.开放的教学空间,以延伸学习时空,使学生时时刻刻可以学习语文。突破传统教学封闭的教学时空,不再以上课、下课铃声为教学的起始和终结,教师走进课堂才表明教学的开始,而是建立开放的教学时空。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课表计划中规定的语文课堂时空向课前延伸。例如,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公布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事先查找资料、搜集相关信息来帮助预习新课,以便在课堂上与课本、教师和同学对话,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其次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后开放。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它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把问题仅仅解决在课内,提倡学生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从而加深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开放的教学形式,以创新型学习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学习语文课。老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并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建构起开放的教学课型,不搞统一的教学课型,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综合采用质疑式、讨论式、辩论式和茶馆式教学形式。通过学生质疑,然后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并尝试进行彼此讨论,再在小组交流,达到解疑目的。或者通过教师出示讨论题目,让学生定向收集和组织学习材料,组织小组讨论,并开展全班交流。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辩论式,即通过学生学习新材料,确定出讨论题目,然后分组做准备,各组展开辩论,最后师生相互进行小结。还可以借鉴茶馆式,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材,课堂上利用一段时间七嘴八舌谈见解,由教师适当作点评,等等。这些教学形式各具特色,开放多变,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3.开放的教学内容,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让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语文课程中的教材仅仅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而生活的周围却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老师要发现和利用好包括教科书、课外书在内的有字之书。引导学生读好、用好课本只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并进一步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更应该重视“无字之书”的作用。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们应该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学校特色,开发出适合自身的课程,以全面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书店、字典、互联网搜索引擎等资源,为上好语文课准备详实的资料。

4.开放的师生角色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断领悟知识。小学语文新课改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努力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即成为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监督者、考核者和评判者,逐步让学生走上前台,成为教学中的“主角”和“红花”,自己则甘当“配角”和“绿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自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问题、去动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书本,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并能能让学生在自主读好课本基础上尝试提出问题,自己找寻外部支持帮助解决,或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这些都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和自我学习。

篇5

 

社会对人才的类型与层次需求是多样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需要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给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从自身的发展环境看,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是区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就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专科转型而来,与老牌本科大学相比,不但具有本科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等先天不足,而且受师资力量、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方面的局限,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型人才并不现实。新建本科院校也不可能像高职高专一样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一、二流本科大学与职业院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实现“错位发展”,就必须在“高级”上下功夫,培养出“既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与普通本科相比,它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与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继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一)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1.知识层面 

在知识层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人文科技素养,形成相对扎实和完备的理论知识结构。此外,还需要通过使其具备必要的应用性知识。使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既区分于研究型大学,也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形成差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即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技能性知识相对熟悉,生产的全程性知识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知识相对丰富,确保应用型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质和基础。[2] 

2.技术层面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介于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是掌握完备的应用性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生产领域实际问题、保障工作正常运转的高级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表现出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具有综合性、复合性的特征,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1] 

3.能力层面 

从能力层面看,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在能力的多样性上。所谓能力的多样性是指既有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还有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的多样性,是建立在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上的技术传播与技术应用能力,是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营销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掌握相关行业生产原理和操作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服务技术和商业谈判技术以及获取和综合信息的技术等能力。 

4.素质层面 

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特别整合其知识、技术、技能等专业素质,创造性地应对市场和社会形势变化,同时需要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政治、文化、心理等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人才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种社会胸襟、精神境界和历史眼光,是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及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充足的自信心、强烈的责任心等等非智力素质。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的提升带来了办学定位的迅速转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对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高级的内涵表现为“高素质”,即除了既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又需要有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性素质。其次,表现在“高技术”,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大学培养的高层次领域、高科技范畴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不需要有那么“高”的知识理论和创新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它不同于停留于精通某一项工种、某一岗位即可的“技师”型人才,而是“高”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一般“技术蓝领”,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高级技术人才。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探索时间尚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2.缺乏岗位所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更和大学的文化熏陶和大学的学风密切联系。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就业后,缺乏对岗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频繁变换发展方向,丧失了单位对人才的信任度,也破坏了人才成长的良好土壤。 

3.存在“量”与“质”的供需矛盾 

从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看,一方面社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是市场需求的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有又存在就业难的现象,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即“量”与“质”供需矛盾。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人才口径不合。新建本科院校在强调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时,面临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怪圈,容易把文化教育仅仅视为附加课程,在思想观念和管理层面把文化教育分离于专业教育领域。[2] 

二、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着力加大大学文化建设力度的态势已见端倪。在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办学特色培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支撑等方面,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日益受到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视。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一)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补充作用 

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要素,而大学文化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学校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等,这些隐性文化因素都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校训、标语以及形式各异的风格建筑,和各项活动集中反映着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培养意向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力量,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补充。 

(二)对大学在校生素质结构的完善作用 

在行为和实践上片面强调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建构自身素质结构的需要。大学文化的陶冶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多是要靠学生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体感中学到东西。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以学生自觉教育的形式完成。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也只有在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文化环境中养成和陶冶。 

(三)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标签作用 

处于发展的起步期和建设期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不能忽视大学文化对人才特色的独特作用。正如清华学子的自强不息精神,北大学子的追求进步精神。大学生走向社会,其母校的精神特征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口碑,也散发着母校的影响力。这种精神特征继承于母校,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扬光大,增加了人才自身的附加值,从而形成以大学精神烘托下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特色的循环促进。 

(四)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深远影响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行业和技术工种换代越来越快,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也呈加快的趋势,同时,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跟不上知识更新、技术进步的速度,其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这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在专业教育上基本难于达到,学校只有通过大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使其具备适应未来岗位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的内涵素质 

文化建设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要把握时代脉搏,从学生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出发,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大学文化,就要实现观念、制度、载体和作用方式的创新。 

(一)树立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大学文化观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现代大学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但在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建构与很多办学悠久的大学有较大差距,即作为大学的深层文化模式与文化精神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为大学里的各种文艺和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之外的一种辅助的校园育人活动,关注的是基本意义上的各种校园文化现象和学生为主体的自发、自主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普遍没有得到成熟的积淀。仅凭相对较低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无法标志大学的文化精神,也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无法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发展源泉。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必须创新观念,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大学文化观。新的大学文化观是一种比校园文化更加上位的文化观,不仅包含校园文化活动,还应包括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等多个层面。文化主体不单是学生,而是通过塑造“文化校园”,使大学文化成为一种总体性的校园文化理念,渗透于校园内的全部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之中。 

(二)形成一体化的大学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大学文化基本上是着眼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外在性、附加性、表面化、具体化、主体缺失、精神缺失等等是其主要特征。这种处在较低文化内涵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利于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精神的融合,使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大学精神主体,致使本应与大学精神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领域被人为割裂,缺乏内在精神支持;也造成了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迎合和突兀等特征,形成“为活动而活动”、非主体参与者旁观的现象,致使教师和管理人员处于脱离大学文化建设主体参与者的尴尬境界,使校园文化被误认为专业学习之外的带有装饰色彩的文体活动。基于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上,应当以制度的形式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改变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机构、人员单一化的局面,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形成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三)营造提升人才内涵的无声无形的文化教育环境 

就大学文化中教育影响的呈现方式而言,一种方式是采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来呈现影响,另一种是通过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大学文化的作用方式的创新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外化转变为以一种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教育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无声无形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构建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并影响教育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应遵循文化作用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按照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使大学文化全方位、全过程发挥影响作用。 

(四)构建多元化大学文化载体 

与作用方式相对应的,学生对文化影响的接受方式,也可以分为有意接受和无意接受两种。对有意接受而言,学生总是能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什么,接受什么,目的性比较强,一般都采用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方式,不断的调节自己,以求最大限度的获得各种经验;而对无意接受来说,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经验,通过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接受教育影响,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要改变重社团文化,轻班级文化的思路,重视非正式群体建设,实现载体的创新。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以活动和交往促自律,通过自己的理性探究,审视既定的规范体系,在工作岗位中自觉负起责任与使命,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体验奉献、创造之愉悦,尽责之崇高,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篇6

[作者简介]张丽(1965-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理论与实践;贺彦凤(1974-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与中国现实问题;王桂枝(1980-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GJXH B2110044)、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XJ12008)和2012黑龙江省教改项目“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深入开展信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XJ130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60-02

一、本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条主线。如何利用实践教学方法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定的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重要课题。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经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了实践的重要性,这说明我们国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并落实在行动中,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达到这一目的并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和教育部一再强调,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锻炼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纷纷探索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内容和实施途径,但收效甚微。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并且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目前高校本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上的实践教学,如课堂辩论、主题演讲或观看影像作品等;二是走出课堂的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参观革命纪念馆或爱国主义基地等。这些实践教学方法在各高校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难看出,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都进行了多方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自2005年以来,教育部、宣传部特别强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主要内容。对此,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也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但是却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中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这也正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

篇7

1实践教学对于思政课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思政课的教学更加重视传统的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我国的实践教学还是处于一个初步探索阶段。同时,在高校扩招之后,教师与学生的配比数量不等,教师数量相较于学生的数量比较少,思政课属于全校性质的公共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这样一方面会导致教师缺少时间和精力做实践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校学生人数众多,组织一次实践教学需要多个教师一起合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大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要他们学习”变成“他们要学习”,进而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2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尝试,但是对其重视程度还是不高。一方面,思政课老师学时少、教学任务重、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缺乏时间和精力再去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学校并没有给实践教学充分的保障和支持,教学资源分配失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少、硬件匮乏。

3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当前,实践教学是必然趋势,虽然高校都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正确的实践路径选择对于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首先,大学思政课教师提高自身的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相较于实验专业课老师其实践知识比较缺乏,无法将哲学方法论与具体实践结合,只能止步于空洞的理论说教,自然对学生没有吸引力。通过将哲学思维方法与具体专业实验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一方面提高思政课教师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其次,克服大学思政课教师做重复教学的“炒冷饭”现象。学生在中学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习政治理论课,重在应付考试。大学思政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将中学的知识转化为智慧,重在思考和运用。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哲学方法论的真谛,拓宽思路。

3.2探索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不等同于社会实践,不能一直把视阈放在校外,忽视了校内。其实有许许多多的校内实践教学形式,比如辩论赛、模拟法庭、微电影、读书报告会、心理小组等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这些实践教学既有学生个体发挥,也有需要团队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思政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但是这些都是局部环节的调整。评价一样事物、一种理论是否有用,不能局限于眼前,而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局限于功利,而是要注重精神修养。从短期看,包括思政课在内的人文学科的直接功效性视乎不强,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于丰厚涵养、提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会对人的学习、工作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3.3丰富实践教学的载体与平台

现在网络的发展和普遍,大学生是无人不网、无时不网的信息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拓宽教学载体。

篇8

张: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热情地接受我的访谈。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获得“特级教师”等称号,可以算是功成名就。很多教师或许都梦想着有这么一天。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从事一份什么样的职业呢?是想当一名语文老师吗?

胡:我小时候觉得当科学家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所以一直梦想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一名语文老师。读书的时候,我并不偏科,各个学科我都很喜欢。记得当时我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还得了市里的乙等奖呢。前一段时间,我在武汉六中的上智分校,给青年教师评课。当时只有一节语文课,其余都是其他学科,数学、生物、英语、音乐等,可是我也得评啊。结束后,其他老师很惊讶地问我:胡老师,您不仅能听评课,而且还能给各个学科的老师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您是怎么做到的?其实,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有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当你想明白了,你是引导着学生学,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张:那您能分享一下当时是如何走上语文教师这条路的吗?

胡:读高三那年,有一次我们学校的王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他跟我说,经过学校研究决定,你就留校教书吧……我当时大吃一惊。那时候,我们的学校叫一女中,虽然知道曾经有学生留校的先例,不过留校的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有位留校做团委工作的学姐,后来还当上了武汉市团委书记呢。所以,我非常兴奋,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和荣耀。等到我高三毕业,马上要开学了。教导主任告诉我,我们考虑了一下你的工作安排,基于你以前在外语竞赛中得过奖,所以,你就教外语吧。1959年,一名外语老师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诞生了。由于当时中苏的特殊关系,我教的是俄语。两年后,中苏关系彻底恶化,俄语也跟着不学了。那我接下来怎么办呢?因为俄语属于文科,所以我顺势教了语文,一不小心就这样走进了语文教学的殿堂。

张:很多人成为特级教师后,会选择教研或者从政,这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教学一线的距离。您从1959年开始教书,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个春秋了。是什么让您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胡:我现在呢,虽然没有直接带学生的课,但基本上没有离开过课堂。因为退休后一直在武汉六中做课题,进教室听课评课,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所以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和学生仍然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广义上,算是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吧。那么我为什么会对语文教学如此痴迷?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也许和我的人生发展轨迹、性格有关吧。高三毕业后意外留校,当我穿着背带裙第一次站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课,我能很快融入学生的圈子。下课后,有的学生跟在我后面数我的衣服扣子,有的和我在操场上玩耍、聊天。至今我仍记得,每天中午去食堂买饭,我们班的几个学生会在食堂门口等我,因为和我同路,我们一起常常边走边聊,聊天内容相当丰富。比如,生物老师讲人体器官,如何生动有趣;再如,历史老师自作聪明,对着讲稿念,无比滑稽……如今回过头来看,我发现这些聊天内容其实都是最朴素最原始的调查研究。从学生的表述和评价中,我逐渐觉悟到什么是教学智慧,什么是教学艺术。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我是学长,他们是学弟学妹而已。于是,我开始试着转变立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学长式教学的理念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慢慢萌芽。

关于性格方面,虽然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教师。但是,我从小干什么事情总爱入迷,总是想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我非常喜欢反思,那时我枕边经常放一本书或杂志。我念书那会儿,你猜放的是什么书?你绝对猜不到……(呵呵)是《水浒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水浒传》,但就是很着迷。再后来,就是《读者》。每天临睡之前,必看半个小时左右的书。然后,我再把今天做的事情全部在脑子里过一遍,进行反思,尝试着不断改进,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习惯。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非常感激武汉市教研室的徐国英主任的提携,还有全国知名专家们的肯定和认可,让我在教学研究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深远。

二、学长式教学,与时俱进

张:1998年,您首次在全国提出“学长式教学”,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形成了“胡明道磁场效应”。您能分享一下“学长式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吗?

胡:1998年,武汉及湖北四地联合召开“胡明道教学艺术研讨会”,武汉市教研室的徐国英主任给了我一个提议,让我将之前写的研究文章进行梳理、整合,提炼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当时我已经发表的很多文章都有类似思想的体现,比如《揿动课堂的按钮》《启开学生发问之口》等等,但是这些观点和想法比较零碎。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徐主任,如果没有他的提点,可能就没有 “学长式教学”理论的诞生。在大礼堂里,我第一次将“学长式教学”的理论提出来了。来武汉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很多专家,比如中语会的张定远会长当时对我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我的这种教学理念很可贵,需要进一步梳理后,再向全国中语会申报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后经全国中语会教改课题中心立项为“九五”重点课题,吸纳了全国23个省、市近200人参与研究,引起了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广泛响应。

2002年,在进行结题汇报时,专家们一致认为我的这一课题的价值主要在于前瞻性、科学性、实践性、示范性。科学性,主要在于这一理论是符合教育学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而实践性,是因为我总结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可操作性。示范性,意思是说给普通的一线老师研究教学树立了一个榜样。在这里,我要重点说明为什么是前瞻性呢?简言之,就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当时恰逢全国课程标准研制组广泛搜集全国的优秀课题案例,徐国英主任是当时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他将我的课题成果带到北京,得到了课标研制组专家的首肯,认为非常具有前瞻性。当时,我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示范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第一稿的“课程标准”以后,教师角色的进行了新的定位:“指导者、促进者”。我惊喜地发现“学长式教学”的教师观是符合这一理念的。

张:说到课程标准,让我想起2017年高考最新消息的,语文学科的广度和难度的提升备受人们关注。您觉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变化大吗?

胡:从某种程度上说,高考的变化强化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2016年高考以后,不管是市一级还是区一级的,大家都在研讨高考,已经明白了大致试题的框架,分数构成比例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高等学校的老师、教授们,以前总是批评我们基础教育制造了一大批“考试机器”。他们认为,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是框架式的,缺乏理性思维。扪心自问,我们的确需要反思。而现在的高考改革就是为了真正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量增加,阅读内容更丰富就是这次高考语文改革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过去的学生背作文往往有诀窍,总结为十六字,即“名言荟萃、古人开会、反复唠叨、高分绝对”。但现在很多作文都是时事的材料,避免了将老套的材料进行宿构等弊端。由此看来,这次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张:您研究的“学长式教学”课题共获国家基础教育实践论文一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基础教育单学科课题零的突破)、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等八项大奖。距离提出这一理论,已经二十年了,您认为“学长式教学”仍然适应现在的语文教学吗?

胡:我觉得“学长式教学观”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所以仍然是适应当下的语文教学的。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对“学长式教学”进行了界定。“学长式教学”是教育者以“学习论”为核心理论,以开发学习个体潜能、培养全员素质为目的,以“先学者”身份组织丰富的课堂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习得读写能力并形成创造性人格的教学论。其次,对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也进行了新的阐述。教师是先于学生“闻道”的人,是先学者,即“学长”;学生是课堂里的学习者,有权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材观上,要求教者“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同时,我把课堂抽象为“小社会”,教师要M织丰富的学习生活,形成情感纽带,在师生间构建真实、接受和理解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自动”的学习中自由想象和创造,进而实现师生的人格融合和升华。

“学长式教学”的实施要领,在当时也受到专家们的极大肯定。一是无障碍的心灵沟通,即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二是易实践的方法指导,即学会学习;三是深层次的潜能开发,即探究;四是强效应的人格融合,即现在的“三维”。后来,对于第四点,有人建议改为“强效应的人格示例”,可能会更接地气儿,比如所体现的人格魅力可以作为一个示范或例子。而我所认为的“人格融合”,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学习,教师和学生会因为文本的内容受到人物的性格或精神的熏陶和渐染等。

在今天看来,这一理论和原则也依然具有时代性,与现在所提倡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三个维度”的价值观等相吻合。

张:您觉得“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能否具体谈谈?

胡:“学长式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好学。它强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自主地探索并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教师给出一个范本,学生依葫芦画瓢就行了。现在在课堂上,很少有老师对方法进行归结;而有些老师有方法也仅仅只是为了应考,灌输式地将方法强加给学生。我认为这绝不是智慧的方法。

“学长式教学”在过程中注重生成方法。比如,在教学生为文章写点评时,可以这样教:先布置学习任务单,一快速浏览全文;二给文章中一处或两处写评点;三是准备展示交流。在展示成果时,老师要心中有数,遇到发言好的学生要积极点赞,同时还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有错误才有生成。当发现学生有错误时,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忙改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最后,再回顾总结,让学生自己提炼评点方法,教师再适当补充和整合方法:一是选词选句写评点;二词句赏析不离篇;三是点悟内涵评写技;四是明白晓畅用语简。简言之,就是选什么,品的内容,怎么品,最后注意语言表达。

这样的课堂才是不断生成的课堂,这也是“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

三、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张: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就开始倡导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从您刚才所谈及的教师生涯的轨迹来看,您真算得上是植根三尺讲台的研究型教师。您能否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谈谈青年教师应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吗?

胡: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成为研究型教师,其实这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那么,研究型教师是不是高不可攀的呢?一说到研究型教师,大家可能会认为应该是全国教育界有名的大专家吧,比如钱理群等。我觉得不是的。我自己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研究的路,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也能顺利走上专业化发展的教研之路。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聊聊,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篇9

(二)深入推进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发挥科协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资源优势,举办好1—2次青少年大型科普活动;发挥各涉农学会、部门的科技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科普基地示范、科技下乡指导、科技培训服务等形式,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发挥各培训机构的优势,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创业服务指导等方式,增强城镇劳动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充分发挥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画廊和宣传栏等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城镇社区科普益民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和文明程度;在人民群众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大反科普宣传力度;发挥党校、行政学院、青年干部周末学院及理论学习在线学堂资源优势,并通过学习培训、异地办班和挂职培训等形式,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普遍提升。适时邀请知名专家为县委中心学习组、县直机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举行一次科普报告会。

(三)全面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深化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多元化科普基础设施投入机制,整合各部门科普资源,发挥整体联动效应。加强行政村、社区、学校、医院、机关等单位的科普宣传站(栏)建设;积极争取中国地质大学产学研基地的支持,利用丰富的科研教学资源,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二、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助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四)精心筹划系列主题科普活动,着力打造特色活动品牌。以“科普之春”、“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为载体,以各学会、协会和广大科技人员为主力军,以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咨询义诊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科协系统围绕两大科普活动全年组织送科技下乡达100场次、培训5万人次以上,其中较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不少于3场次。推广新技术新模式10项以上,印发资料4万份以上。

(五)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积极开展科普展教活动。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科技巡回展到展出,继续推行科技馆免费开放制度,组织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参观。发挥科普大蓬车流动性强、快捷便利、功能齐全的科普宣传优势,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开展科普活动,切实提升科普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以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等基础设施好、科普氛围浓的城区学校为重点,开展校园微型科技馆试点建设。

(六)创新青少年科技节,着力开展校园科普活动。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采取灵活有效地形式,组织开展全县第五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保参与活动学生人数达3万人以上。要切实抓好科技辅导员队伍和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科学教师培训,提高科技辅导员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荐优秀作品和选手参加市第十二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

三、加大科普项目争取力度,推动科普示范体系建设

(七)积极实施好科普惠农益民项目工作,全力助推农业产业升级。着力做好“科普基层行动计划”、“科普助力新农村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等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围绕全县柑橘、茶叶等支柱产业,将“乡村脐橙无公害栽培示范基地”纳入中国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峡口村九畹丝绵茶科普示范基地”纳入省科协“科普助力新农村计划”,茅坪镇桔颂社区纳入“社区科普益民计划”。

(八)抓好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培育2个科普示范乡镇、一批科普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建好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加强新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建设,做好示范体系登记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建好科普项目储备库。进一步完善科普示范体系,为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四、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着力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九)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政协科技界别作用,发挥科技人员的参谋决策咨询作用。积极参加人大、政协各项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织视察基层科协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重大项目,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积极建言献策。

(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县直各学(协)会要结合本行业、本领域重点、难点技术问题确定科研项目、组织科技攻关,撰写科技论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每个学、协会全年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应不少于2次,每个会员全年撰写理论或实践论文应不少于2篇。与有关部门联合,切实开展好全县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交流活动,在组织论文评审的基础上召开学术交流会议。

(十一)健全举荐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科协在举荐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青年科技奖为平台,培养举荐科技人才,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向县委、县政府推荐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实施奖励,做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十二)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科协文化建设,不断增强科协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研究制定科协文化建设方案,培育具有特色的科协文化,推动形成科技界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通过举办会员座谈会、会员联谊会、学会工作交流会、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营造为会员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良好氛围。力争把科协建设成为“科技工作者温馨之家”。加大对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县内外各级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宣传报道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

五、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增强科协组织活力

(十三)强化科协团体会员工作。一是加强县直学会建设。积极协调与沟通,争取县直学会挂靠单位重视学会协会工作,在学会开展活动和经费上给予支持,逐步推进学会、协会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学术团体的凝聚力。指导学会、协会依法运作、按章办会,吸纳更多科技工作者和民营科技人员加入学会、协会组织,努力培养各学科学术带头人。进一步完善学会、协会工作目标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奖励制度。二是重视乡镇科协建设,乡镇科协达要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地点、有牌子、有议事规程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协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着手开展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满足科技工作者需要的企业科协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四是创新科协会员日活动方式,培养和增进科协会员的团体意识。

篇10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1-0080-05

The Building of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ation Modelfor Train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FANG Ailian, CHEN Liang,CHEN Hong,QIN ZengBao

(Department of P.E,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273100, Zhejian g China)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ma rket economy, the training of P.E. college majors is facing some problems, suchas inadequate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inflexible training model, which lead to t he deficiency of student’s ability. The paper proposes solutions by building th e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e idea includes creating and optimizingcurriculum structure system, founding teaching skill “practice field”, achievi ng the inosculate of “implicit learning” and “external learning”, exploitingmulti-intelligent by multi-channel and perfecting educational quality monitorin g and evaluat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proposes the steps of implementati on of this model.

Key words: training of P.E. majors;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 ation model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体育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四年制) 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 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 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尽管在现行的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出课程结构优化,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在对10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的体育教 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 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这些人才培养中的弊端加上体育 专业学生入学文化基础较差等原因,导致不少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既不能满足素质教育、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也造成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脱节。有学者[7]对 体育教育 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并排序,发现专项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赛组织与裁 判能力位于前三位,而知识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则排名 靠后,这反映出该专业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特别是与教师职业相关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方面相对欠缺,尤其是教学能力欠缺。这些能力上的缺陷无疑将成为该专业毕业生快速步入 社会,谋求理想职业的绊脚石。对此,笔者试图构建以“全程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人才 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突出体育专业学生的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对其能力上的劣 势加以补偿,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1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现实意义

1.1 素质教育依然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全面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真正内涵的有效途 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特长和潜能,使之能够更好掌握知识和获 得技能,懂得如何思维,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才[6]。由于体育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文化成绩普遍较低,文化基础差;入学后又因 专业技能 训练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往往强调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 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短,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结果是 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专项技能,但对包括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人文社会 科学知识却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在就业择业时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语言表达不畅、教态与教 法组织不良、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等劣势。这些不足,使该专业学生往往会给人一种“头脑简 单,四肢发达”的主观偏见,不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1.2 市场经济要求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浪潮之中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社会分工的普遍化和商 品交易的市场化。在人才的使用上,市场经济打破对口培养,对口分配的格局,人才竞争和 竞争上岗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应真正 理解高等院校教育 “质量”的本质内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的界定是:“产品 、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面要求的能力。”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 教育培养活动应该是一种教育服务,人才培养的固有特性是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 要,使顾客和提供服务的高等学校相互沟通,最终就产生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教育专业质 量标准,也产生了该专业的市场培养目标。面对市场经济下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 对本科毕业生需求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届毕业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角色转 化慢,适应过程长。因此,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体育教 育教学基本技能,又要增强其面对竞争和教师职业的自信心,不断培养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能 力所必需的知觉和信念。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渴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 我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在这次改革中,新的课程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行为、新的课程评价观念的出现,强烈冲击着现有的体育教师教 育培养体系。首先,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构成了身体运动和健康 两条主线,融合了包括体育、生理、心理、卫生健康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领域,因此,要求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其次,新课程要求不仅使学生 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及在不断体 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再次,新课程提出的积极地、因地制 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弹性和地方特色的要求,也对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 的期望;最后,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 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并将人文教育融入课程之中。这样,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又将如何改革,无疑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需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然而,实践 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创见、创立、创新来源于实践,“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现实意 义便在于此。

2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及其构架依据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它是将教育教学实践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实践内容落实到1-8个学期的每门课程,在不同学期的不同课程 教学中侧重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并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 ,教学训练与竞赛强化相结合” 的“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多角 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 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理论模型(图1)。

就实践教学形式而言:从分布在各课程内的微格教学实践到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强化实践 ,再到综合性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改变毕业前的一次性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全程性 实践”。

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从课程单项实践裁判考级实践外出观摩优质课体育基本功 、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教育见习以公共体育学生为对象的校内实习专业教育实习。集 “行为规范、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多项裁判工作实践,教师基本功实践,班主任工作实践 ,社会体育工作实践,社会调查实践,人文素质检验”等内容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重 视课堂教学实践到重视综合的体育教师基本功、体育教师基本素养实践,扩大了实践教学环 节的内涵。

就实践教学平台而言:从以各课程为实践平台到以社区、乡镇、企业、校内公共体育课 、中小学等实践基地为实践平台,拓展了实践平台的外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

就实践教学的时间而言:从每生课程内的3-15分钟实践到全堂课教学实践,从原半学期 左右的实践到一个学期的实践,增加了实践的时间。

实践内容具体安排见下表1。

“智力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 我 们,人类在独立思考、创造思维方面的能力仍然是很弱的,当客观世界和科学发展需要长时 间等待一个新思想产生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外部刺激下,使它实际产生。一个重大的突破要 有环境,新思想的产生也好,学术水平的突破也好,重大贡献也好,不仅靠钱、人,还要营 造一个氛围,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叫“外部刺激”,我们称之为“智力生态环境”。

早在1937年 7月撰写的《实践论》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阐 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 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 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 要的飞跃。并深刻地指出,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现代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立体化。所谓立体化就是教学要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 整体化,并带有开放性和较强的综合性。

爱因斯坦关于“智力生态环境”的论述和的《实践论》及现代教育的特点无不为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的营造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开放 型,综合性,全程性。

学生只有“掌握了比较深厚宽广的基础知识,有了比较深入的实践锻炼,经过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功夫”,才能将知识“内化”成做人和做事 的基本心理品质,才能有敏锐的观察、深刻的判断、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造精神,才 能得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市场经济和新一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对人才的要求。

3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3.1 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实施,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同 时,课程的内容又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构建和优化与“全程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无疑对该模式的实施具有先导作用。

第一,创新与实践能力相关的课程内容。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 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增大学校课程设置自由度”;“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 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的课程改革思路,这为创 新“全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因此,本着“少而精、新 而实、薄而通”的原则,增加实践性、应用性、小型化、专题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文 理渗透,注重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和形成 学生自信心为主的教学效能感培养的课程。

第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顺序。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过分强调各 课程内容的完整性,缺乏相互间的渗透和衔接,缺少优化统筹,课程庞大琐碎,教学效率低 下。一方面不同课程中往往涉及较多相似内容,另一方面某些课程间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特 点,如果各科任课教师只注重课程讲授的纵向深入,忽视了课程与课程之间、专项与专项之 间的横向联系,无疑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优化实践教学 内容的课程顺序,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炼出各学科课程中与实践能力有关的课 程内容;二是,依据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规律以及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提炼 的课程内容讲授顺序进行优化,使之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行,帮助学生将课程目标 不断再现、巩固、反馈,最终“内化”为教师技能。

3.2 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考试方式和学习方式导致了“惰性知识”的产生,学生在学校中 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为考试做准备,不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而在无背景的情境下获得 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对此,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互动不 能与这个世界分割开来,我们不能只看到情景或是环境,也不能只看到个人,真正起作用的 是人们和环境的相互协调,所以只把重点放在孤立的方面是破坏互动,是抹杀情境对认知和 行为的作用。由此而构建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而是一种动态 的建构与组织,同时还应该是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并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3 ]。

依据“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所主要从事职业的特点,笔者 认为应在该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努力构建教学技能的“实践场”,即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设 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或环境。同时,鉴于体育运动所普遍具有的室外性和团体性特点 ,在创设“实践场”时,应同样考虑“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这种实践共同体并不意味着一 定要同时存在,而是由一个明确定义可以确认的小组共同参与,在确定的任务要求下,将学 生按照规格置于不同的团队之中,加强彼此间的学习,共同分享实践学习过程的乐趣,以便 增强学生的角色感和任务的真实感。因此,“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 生毕业后快速角色融入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不是一时的、短暂的,而是贯串于大学四年的 培养体系中。每个学期、每个阶段都为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制定出适当的任务要求,鼓励并 督促他们合作性的按时完成,使其在毕业时基本具备了协调自身行为组织体育教育、教学的 能力。

3.3 实现学生“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论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加以验证的往复循环的 过程。由于体育学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在运动技能教学的某些领域,如情景多变、紧 张应激、事物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确等学习情景中,传统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感知不 强的劣势便表现出来,此时,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具优势。学生在尚未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时,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情景的复杂感知,同时又无意识的将这些感知加以运用,可以对 日后进行的有目的的、受意识控制的外显学习创造机会[4]。

在实践课教学或参与社会体育工作中,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轮流带操试教或分组准备 计划与部署落实实施,培养学生策划开展专业工作的基本意识和方法,并在工作中注意善于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具体的实践再进行案例分析加 深印象,总结提高,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技能实践、讲评分析,不失为加强内隐学习的有效途 径。相关理论学习后,某些理论还处于独立状态,至少是独立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之外,这时 加强实践便成为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理论对实践具有 指导作用,同时实践又会反过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并提高对理论认识的“内化”。相对于 任何一种单一性的理论,实践运用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并培养了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4 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 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 认识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 同等重要性。并且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 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有重要作用[5]。“多元智能理论”同时认为 ,因为每 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也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 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教育和指导必须以智能 发展的轨迹为基本依据,以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智能状态为先决条件,明确评价在教育中所 扮演的中心角色,从而制定出特定发展阶段的培养策略,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利。而我们所传 承的西方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单纯依赖用纸笔的标准化 考试来区分学生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贡献是片面的 。这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 导致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 好,而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这实质是人才培养的极大浪费。

现代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立体化,这种立体化要求教学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整 体化,并带有开放性和较强的综合性。这种开放化、立体化的教育特点为有效开发学生各种 智能提供了环境保证。以此为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应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 ,不但要“扬长”,还要“避短”。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一专多能”,“一专” 体现在过硬的专项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上,“多能”则要求发展各种适应现代人才需求的相 关素质。所以,“全程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构建,既应包括通过各项比赛所建立的专项和 教学的促进性评价,也应包括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欠缺的各种逻辑、人际关系、自我认 识等智能下的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多重培养体系。

3.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力量上的分配,常常与考试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知识的题目和性质 成正比。检测内容、评价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努力的方向 、学习的重点和学习力量的分配。如果评价的标准和检测的内容能有效地反映学校或教学大 纲对学生的要求并体现特定学科有代表性的内容,那么,学生受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引导的 倾向便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向这些标准的努力中,在对这些内容的掌握中,逐步 向特定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迈进。因此,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与体育教师教育“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首先,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课程 体系和学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除考试外,定期在各年级组织不同专项、教师技能 、文化素质的测试、比赛、沙龙;最后,在对各类评价做出科学判断,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 生和任课教师,使学生产生适当的焦虑并演化为努力的动因,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根据获得的信息修正、调整或改进教学工作。

4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

为了营造人才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 事的基本心理品质,且具备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 造精神,笔者制定了“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保障体系和实施步骤。

4.1 以人才培养计划为保障,强化实践教学地位1)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30学分,保证了各课程都包含25 %的实践教学课时。2) 在各课程组充分研讨、达成共识、确定本课程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的基本内容之基础上,拟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 力培养》作为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并从培养时间的阶段性和空间结构的层 次性两个维度建立“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3) 将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 践教学”培养模式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行为。会同校教务处,形成体育院(系)与学校 教务处共管,体育院(系)技术和基础部门及各课程组老师共抓,举全院(系)、全校之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课内外一体化,落实实践教学任务

4.2.1 实践教学融入课堂第1-4学期:实践类课程内实习。例如,在课内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方面,由任课教师提 出课堂教学内容后,要求带队学生对该专项该堂课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系统分析,不但要认 真考虑相关肌肉运动特点和能量供应特点,还要“挖空心思”地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准备活动 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并最终实施。

第1-5学期:裁判工作实践。一是利用术科教学组织课内教学比赛,让学生轮流进行裁 判实习;二是利用校内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篮、排、足球赛等各单项比赛,组织并指导 学生制定竞赛规则、编排秩序册及临场执法;三是学校联系本地、市体育局、教育局,派遣 学生组织执法各部门系统及中小学比赛;四是各运动项目裁判员考级实习辅导。

第5-6学期:《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等教学类课程 课内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学生分组,将部分难度较浅的内容实行组间分配,根 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写准备教案,课前由任课教师审阅、修改,再由学生实施讲解,教 师课后简单小结并给予评分,计入考评。

4.2.2 走出学校,步入教育实际第5学期:外出观模优质课。要求学生到中小学观摩优秀教师教学,让学生熟悉中学教 材、教学大纲,熟悉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生 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与体育教师一起进行体育教学、训 练等。

第6学期:教育见习。

第7学期:教育实习。利用本学期一半以上的时间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实习 内容是全面地、独立地承担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7、8学期:毕业论文习作。

4.2.3 强化各类技能考核第3学期:体育各运动项目基本功大赛和文化基础知识大赛(英语、计算机、三笔字等)。

第7学期:面对全校公体学生进行两周试教,组织体育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教 师着装、精神面貌、教态、队列、口令、口哨、基本徒手操、广播体操、课堂常规等。

每年在院(系)内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娱比赛(包括辩论赛、演讲赛、迎新、新年晚会、 卡拉OK比赛等);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文体表演,鼓励学生创建各种俱乐部(如 轮滑、健美操、跆拳道等),并将其列入评奖、评优及入党参考条件。

5 结 论

1) 虽然在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 出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却存在实践教学不足,培养 方式呆板等诸多缺陷,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畸重畸轻。面对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市场经济 的诸多挑战,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2)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 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3) 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认为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 路包括: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实现学生“内隐 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等 五个方面。

4) 体育院(系)可以依据学校的办学实际状况,在学校和学院(系)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下 ,构建贯串大学本科4年的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并从政策依据、实施 步骤、评价体系、实施保障等方面加以落实。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和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基 本出发点,将学生不同素质的培养分阶段、按步骤、循序渐进地实施在各个学期、各个阶段 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M].国发[2007]14号文件.200 7,5,18.

[2]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 体育科技,2003,39(11):1-6.

[3] JEAN LAVE, ETIENNS WENGER.Situlted Lc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 pation[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98-100.

[4] REBER, A.S.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Journal of VerbalLearning&Verbal Behavior, 1997, 77:317-327.

[5] [美]加德纳.王成全译.多元智能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

[6] 陈磊,等.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

[7] 陈兴胜,方世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策略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2006,40(4):104-106.

[8] 胡建国,黄彩虹,阳艺武.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 院学报,2007,41(10):68-71.

[9] 于振峰,王晨宇,胡法信,等.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 体育学刊,2006,13(3):67-69.

[10] 刘久成.知识经济与大学生素质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7.

[11] 粟丽.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及教学体系的创新[J].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3,27(5):109-113.

[12] 蒋心萍.体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5,26( 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