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1: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篇1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档案是在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基建档案作为一个独立的高校档案管理门类,随着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也越来越为高校的管理部门所重视和利用。其档案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校基础设施的新建、扩建;学校基建处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理以及房屋的翻新改造;后勤服务公司对公房的出售,还有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经济纠纷的调解等方面。随着学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了大量的基建档案,这些基建档案资料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轨迹,更是筹划未来发展规划的可靠依据。

一、抓住高校基建档案的特点

是提高其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档案的利用日益频繁,基建档案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就同时要求基建档案管理也应跟上形势,因为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管理的多重性增添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和社会化,对于高校基建档案自身的质量、项目的齐全性、数据的准确性、查找的方便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基建档案管理要进行现代化方向的改进。基建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设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信息资源,是全方位、多形式地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档案信息服务的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抓住基建档案特点,是基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①。构成基建档案的载体材料主要有文字、图表、声像等,基建档案是随着基本建设工程的进展陆续产生的,其特点表现为:

1.基本建设项目档案材料来源的广泛性

基本建设项目从提出项目建议书到工程全面竣工验收,基建档案的材料来源涉及到政府部门审批、设计部门的论证设计、施工单位建设、监理单位监理、质检部门质量评定过程,以及材料、设备供货单位等,使基建档案的材料来源具有广泛性。

2.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完整性

基建档案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包含了从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文件、进行地质勘察、设计招标、签订有关合同、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形成的文件、资料,以把整个工程的来龙去脉清楚地显现出来。

3.基本建设项目档案数量的庞大性

基本建设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大,参与单位多,涉及专业广,以及项目归档文件套数多等因素,使得最终形成的基建档案数量远比其他专业技术活动形成的档案多。如我校新校园建设、体育馆建设等工程所形成的基建档案数量就有300余卷。

4.基本建设项目专业内容的复杂性

基建档案涉及地质、气象、环保、建筑、结构、给排水、供变电、采暖、空调、电信、自动控制、消防等多种专业内容,这些专业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基建档案专业内容的复杂性。

5.基本建设项目档案形成相对于工程进度的滞后性

基建档案是在基建活动中产生的,它真实地反映基建工程内容、过程和特征,相对于所反映的基建项目有着一种必然的滞后关系。同时,作为基建档案的特殊性,一般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时,多数只按竣工检查整理好的资料用于验收,当验收工作完成后,经过整改,还需按高校档案管理细则对基建项目的归档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因此,这也反映出档案的全部形成与工程完成相对滞后。

6.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长久性和不可替代性

一份完整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档案,是建设工程(项目)使用、维护、管理、改建、扩建必不可少的依据,因此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又由于基建档案中存有大量的图纸,可以更为直观地反映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所以在利用时是其他文件所无法替代的。

二、原始的基建档案在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真实地体现出基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受档案保管和利用环境的制约,许多高校的基建档案管理基本上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检索手段落后,丰富的档案信息宝藏“锁在深宫无人识”,档案馆“门前冷落鞍马稀”,馆藏逐年递增,但档案利用率却没有同步增长,大量的基建档案信息与档案利用率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可以反复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流通与共享,长期以来这种状况不但严重影响基建档案价值的发挥和对现实工作的支撑,而且严重影响档案工作的作用和地位,不利于基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问题简单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建档质量不高

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对基本建设工程信息的来龙去脉认识不清,对收集到的资料不能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往往简单装订、随意放置,这样不能保持其成套性、准确性、系统性,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内在质量②。

2.纸质档案利用存在弊端

档案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档案的价值也在一次次的利用中体现出来。一般来说,提供档案利用的方式有三种:第一,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第二,以档案复制件提供利用。第三,根据档案内容编写参考资料提供利用。基建档案主要以前两种利用方式居多。从基建档案现存状况看,由于长期原件提供利用,许多图纸破损严重,且已无其他备份可供复制。再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员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考虑到档案的完整性及避免日后利用过程中的遗失问题,通常把一栋楼的同种图纸用线装订在一起,这样虽然其完整性保证了,但是利用起来很不方便,图纸又大又多,给复印带来极大的难度。

三、健全制度、依法治档、合理利用、积极创新

是基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运作方式

基建档案信息化其实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也将按照工程建设模式来进行,作为一项工程其各项建设内容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其运作方式应该分步进行:

1.根据基建档案信息化总体规划拟订具体的分期实施方案。分期实施方案要充分考虑国家信息化战略实施进程、档案管理和发展需求、经费投入保障、技术支持能力、人力资源状况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

2.建立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标准。即按照基建档案信息化的要求制定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管理办法和标准,确定搭建系统平台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从依法治档的高度为基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制定电子案卷质量标准,使分类组卷达到或接近最佳水平;制定数字接收档案标准,以确保电子归档质量;制定计算机网络整理、鉴定、著录、标引、检索、利用等标准,使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统一化、规范化。

3.基建档案归档自动化、馆藏数字化。即在自动化网络办公的条件下,其管理形式以电子文件的创建和流转为特征,其档案的形成必然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出现,对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必须实现自动化。在这方面,我校是运用的OA办公软件系统和南大之星档案软件(B/S),我们档案管理员在OA办公系统中对学校的收发文进行归档处理,然后以word、excel、PDF、html和txt文件形式再将文件上传到南大之星档案软件中,形成数字档案,以逻辑归档形式通过网络运行实现文档一体化。

4.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档案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是新事物,为了确保技术应用和档案信息的知识化、社会化开发,不仅要求档案员有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又要有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能熟练操作和应用计算机,所以专兼职档案人员要多参加一些专业知识培训、业务学习、研究专家写的优秀档案论文,尽快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成为一名出色的档案工作管理员、现代的档案管理和信息开发者。

5.开放基建档案共享信息和开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基建档案信息化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深入、广泛地开发利用基建档案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建档案利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有效提升基建档案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和地位,充分发挥基建档案信息在工程建设方面带给决策者的辅助决策作用。因此,基建档案信息化的核心工作便是档案共享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开发,辅助决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但共享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保密鉴定和授权管理,实现基建档案的真正利用价值。

总之,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基本建设将会加速发展,所产生的基建档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基本建设的历史记录,也将反映学校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基建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极强的工作,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高低,与学校现代化程度休戚相关,所以我们应从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来对待学校基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问题,进一步做好学校基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适应形势发展,满足学校整体需要。

注 释:

①杜映池,陈坚.浅谈高校基建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5(增):111—112.

②罗丙军,易志坚.论高校基建档案的建设与管理.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12,(4):143.

参考文献

篇2

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我们的个人档案的管理,大到全国人口的户籍管理,以往手工管理手段面对如今海量的信息只能望洋兴叹,所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迫在眉睫。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它运用严谨的管理规范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解决了海量的数据和以往管理中散漫、难以量化的实际问题。对于这些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如何能够在有效保护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其价值成为各级各类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在这样的重要转型阶段,作为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完善档案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管理体系需要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来支持。在精细化管理运行的实际过程中,与以往的管理方式与方法难免有一些差异,包括在部门职责、各岗位职责、精细的管理分类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方面的区别。高校档案馆作为档案管理的主要部门,要在实际运行中统筹处理好这些矛盾,把精细管理层层落实,摒弃落后的管理方式,吸纳新的管理观念,在自身部门制度完善的同时,对各教学院部和职能部门档案人员的岗位职责也要明确、细化。专职的高校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各种档案工作流程都较熟悉和规范,但对于二级学院以及各部门的兼职档案人员来说,各项事务还需要用明确的要求和制度来规范,如归档材料的范围、种类、存放方式、档案材料等按要求撰写、按规范收取、按时间归档等都要有专门的制度和规范来约束,细化的工作流程能明确工作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二、抓住机遇,优化技术

数字化档案馆是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对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主流,但与其他行业信息化处理能力和水平相比,档案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大高校正在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动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利用这一机遇更新管理手段和技术、争取充足的资金来推动档案管理向信息化、开放化迈进。

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信息化工程,与传统的档案管理与利用相比,它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的档案管理在档案归档后,保存质量不稳定,查询利用率低,不便于开放利用。而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各种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后能够永久保存和查阅利用,其档案利用率是以往传统手段远远不能比拟的,其功能强大的信息化处理平台、高效的访问速度和高效的利用率都充分体现了档案管理业务与现代管理方法的整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需要这种传统与现在相结合的互动方式。

三、更新管理人才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建立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根据当前高校档案从业人员的整体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人才较为缺乏,大部分档案从业人员都没有信息技术背景。所以,培养一支能够达到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是保证数字化档案馆建立和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团队时,笔者认为应以建设信息技术团队为主,再配以具有多年档案管理经验的人员,以业务需求为指引,在对现有人才进行新知识的培训基础上,引进高素质的跨学科人才,推动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

四、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遵循保密原则。“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不该知道的秘密,绝对不问。”这是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档案保密制度。对于保密类档案严格按照权限规定管理查看,杜绝保密档案泄密的事件发生。另外,尊重他人个人隐私也是档案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个人档案文件,其中包含的个人隐私、以往经历等内容切不可违规公之于众。

2.注重服务意识的培养。档案管理看起来是对各类物体和资料的管理,但在收集档案和档案查询利用的过程中都是要与各类人群有交流的。作为一个窗口服务型的部门,从业人员除了在完成自身业务工作的同时,好的服务态度能影响整个部门的形象。在收集档案材料时,档案管理工作者与档案来源单位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与来访人员交流时,对其权限查询范围内的要求应尽力满足;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协同工作时,档案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履行本部门的责任与义务。

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学校有效统筹、各部门积极配合、档案从业人员认真工作的共同结果。目前,各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已初步成形,但距离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大量的档案工作者对其内容和功能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玉玲.论高校教学档案的精细化管理[J].兰台世界,2010,(12).

[2]薛四新.IT集约化服务型数字档案馆运行模式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05).

篇3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029-01

随着计算机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全面普及,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但计算机作为一种高效处理庞大复杂信息与数据的工具,前提是我们必须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否则,再先进的管理工具也不能达到我们期盼的管理效果。因此,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必须从档案数据的收集、整理、著录等基础性工作做起。

一、高校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情况现状

从我校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高校档案管理普遍存在案卷数量繁多、内容庞杂、时间跨度较长等特点,且由于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案卷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加之不同时期对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三是存在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四是存在部分案卷未标页码现象;五是存在组卷混乱现象,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六是案卷厚薄不一。总之,作为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建校时间越长,管理档案越多,馆藏量越大,存在类似问题的情况就越严重。

二、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高等学校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就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

一要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存精。这是实现高校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由于高校档案管理史料繁多、年代久远,时间跨度长,尤其是有些高校经历了多次并校整合,势必存在部分档案过期、重复保存、或无查考价值的文献等情况,所以,在实行计算机管理,必须首先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信息,从而避免今后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二要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重新组卷就是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关联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在重组案卷的过程中要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整合,同时,还应对那些无页码、无卷内目录、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案卷规范。重新组卷不仅可以优化馆藏、科学保管而且亦可以提高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后的利用效率。

三要结合学校馆藏实际规范著录工作。著录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首先必须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录入要严格按照《档案著录规则》进行,同时,也要紧密结合所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保证信息著录的规范、完整。

四要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计算机检索的主要优势就是能够快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因此,为确保检索的完整性,我们在分类过程中,必须根据“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另外,在分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校审力度,以便及时校正各种分类错误,保证档案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检索的查全率。

五要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检索的查准率。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我们认为规范题名应掌握的原则与要点是在填写题名项过程中要规范机构简称,尽量避免在检索时出现含混不清、文不对题或计算机识别不清的情况发生。实际著录工作中,我们要结合计算机检索需要将题名中责任者、事由、文种等相关信息,必要时加上人名、地点和时间等要素都填写完整。如果题名要素不完整,则要补齐,如果题名冗长则删除多余的修饰语,这样就可以在检索中区分出每份文件的实质作用。

三、加快数据材料准备,推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著录是一项繁琐工作,也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建校时间较长的综合性大学的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就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因此,要保证计算机著录工作多、快、好,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人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高校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各卷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等情况进行排序,分清轻重缓急,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二要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较完整的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又提高了著录效率。

篇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新时期高校的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对档案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深化管理改革,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合理而有效的保障。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的教师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简单地收集一些过去的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看不到管理的成效。学校的领导对档案的管理意识也比较淡薄,教师也不注意对活动资料的收集,导致重要档案资料的丢失。相对于其他比较重要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

2.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手段落后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尤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更是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经费不足,也没有准备专门的档案室,管理手段落后,需要的相关硬件设施没有配备,查阅档案资料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手工查找,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3.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管理模式陈旧

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体系不够健全,很多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的时候,没有归档意识,常常将档案不按照规定的地方存放,导致原始资料的丢失。而且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之间手续交接也存在问题,导致档案的数量和责任不明晰。

4.档案专业人才缺乏,档案得不到合理利用

在高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兼职的,他们不是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没有进行过档案管理方面的专门培训,职业素质相对来说并不高,而且高校对于档案的利用方法也比较传统,不能合理利用数字化信息档案,这些都导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快速向前发展。

二、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的策略分析

1.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制定发展规划

高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加大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在制订学校的长期规划时,认真将档案工作纳入到领导的工作计划当中去,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为了避免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草率行事的情况,一定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档案部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标准化发展。

2.加大基础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 推动高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积极提供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安排专门对档案进行保存、管理的档案室,增加防火的必要措施,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档案储存方式从纸质发展转变为图文影像储存,所以高校也要积极配备相应的设备。运用和借鉴当今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完善高校的信息化管理。

3.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制定符合高校情况的档案管理模式,由校领导带头组成工作小组,及时对应该归档的档案进行整理,防止档案的流失。创新档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进行档案管理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使得高校的科学化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充满新鲜的活力,开创新的局面。

4.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吸收

高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应该积极吸收一些相关专业毕业的人才从事这一工作,同时对于已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素质和能力,加强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总之,新时期做好高校的档案管理科学化工作十分重要,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学校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有利于学校工作质量的评估,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大经费的投入,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我国高校档案科学化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高校档案是指高校在科研、管理、教学以及其他办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图表、文字、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办学条件也日趋改善,对外交流频率也越来越高,因而产生的档案也随之越来越多。我国各高校正发生着从规模到内涵的深刻变革,改革已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档案工作作为高校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受到重视和加强,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受传统档案管理思想的影响,加之档案本身具有一定的保密性,高校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部门领导认为科研、教学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便忽视档案的管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还有部分档案的主人或档案的形成者,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不注重档案的保存及归档,没有养成存档的良好习惯,造成档案的丢失,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进度。

2.学校领导缺乏重视

部分高校领导认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常规性、基础性工作,这类工作只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小部分,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才是重点,而且教学、科研能更好、更快地产生效果,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潜意识里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档案管理工作由于受传统观念、思维习惯、工作方法和性格阅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潜意识中存在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不重视也间接地影响着普通职工对档案工作的态度。同时,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往往给档案部门带来经费不足、人员缺少、设备陈旧的尴尬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档案工作的有效发展。

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

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存档和建档的水平上,忽视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许多珍贵而价值高的档案材料不能发挥其作用。档案工作人员忙于收集和整理等工作,而档案管理的利用和开发工作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只有一套案卷目录仅供检索,处于被动服务状态。

4.高校档案管理水平落后

一方面,高校档案管理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和更新设备,这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另一方面,高校档案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开发,与现代的高新技术存在很大差距,高校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高效检索技术等现代的网络技术,档案软件的开发进度远不如硬件的发展,很多高校档案管理者还依赖于手工操作,这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1.强化高校领导层的档案意识

高校领导应当主动关心档案工作开展和档案部门的建设情况,积极为档案工作发展和档案人员的个人成长进步创造双优的环境。目前许多高校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领导对档案工作进行决策、监督、执法、调控的力度,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中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使学校档案工作步入有序发展的轨道。

2.提高档案利用率

档案管理是基础,档案利用是目的。多渠道开发利用档案,为校内外师生员工服务是学校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高校档案馆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升档案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可以尽量提供档案陈列、展览服务;提供档案编研服务;提供档案报道、检索服务;提供档案阅览、咨询、翻译和复制服务。

3.加强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完善高校档案工作网络体系,推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更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高校应当快速而准确地引进先进技术,将学校档案网络与中国教育科研网络相连接,形成教学管理与档案管理的相关补充,建设档案管理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

4.加强高校档案管理者的档案意识

档案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档案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当今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档案管理在职能上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服务观点出发,以服务促进管理,以管理提升服务。

总之,在信息化实践中,高校及其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探索新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和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用创新的思维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力度。档案工作者要不断地扩充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本领,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评估是教育部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对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督和考核的主要形式,在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和观测点都需要大量的佐证材料,教学档案材料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及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风等,丰富完善的原始教学档案成为专家评估时最具说服力的凭证和依据。而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最直接的产物,这些原始教学档案绝大多数来源于二级学院日常教学过程中,是反映教学管理、教学水平、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信息,作为评估指标的有力证据和支撑材料,因此,规范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是至关重要的。

1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内容范畴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在各个教学环节的真实记录、经验的总结、参考的依据,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1.1综合教学文件

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学校和学院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工作计划、专业提升计划、专业规划和学科建设以及各种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等。

1.2教务管理、教师业务

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任务的下达、教师课表安排、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日历、教师调(代、停)课申请表、学生缓考、免修课程申请表;教材规划建设、学生教材选用情况、试题库建设、学生考试试卷、成绩修改审批表、教师上课考勤记录、考试考务安排。多媒体课件、优秀教案、教改科研项目和成果、学术交流开展情况、工作量统计表、教学情况调查表、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等;领导、系主任以及教师听课记录、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教研活动记录等。

1.3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专业设置、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改论文、教学成果及教学名师奖;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各种学术报告以及科研项目等的申报材料、规划、中期检查以及结题报告等等。

1.4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种实习教学环节,实习教学大纲、实习工作计划、实习指导书、实习检查录像、实习工作总结报告、学生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经费的使用情况;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工作计划、选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学历、学位、职称情况统计表、答辩安排、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材料以及工作总结报告;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等。

1.5学生学籍档案

在校学生基本情况表、新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生各类申请、学籍变更材料、学生创新作品以及竞赛材料、学生成绩汇总表、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毕业时信息核对、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发放,学生考研材料等。

2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价值

教学档案产生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中,它不仅仅是孤立的记录,更是丰富的信息资源,一些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上的问题都会在相关的教学档案中体现。因此,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教学档案,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2.1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

近年来,各种教学评估越来越多,有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业认证评估以及教育部对高校进行的审核式评估等,各项评估指标的评分标准都以教学档案作为评估凭证和依据,其内容都是教学档案的具体体现。无论是何种教学评估形式,最终专家组都要对大量的教学档案材料进行评阅,综合分析,才能对某一高校或某一专业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条件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是体现教学活动的最直接的产物,是反映教学规范化管理、教学水平、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信息,它直接产生于日常教学活动。高校必须认识到: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是高校顺利通过各种教学评估的必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结果。因此,高校系统要完善地做好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发挥其重要的基础和依据作用。

2.2教学档案有利于制度建设

教学档案真实记录了各二级学院教学各环节的真实情况,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在制定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教学计划时,必须了解过去和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信息,使教学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各二级学院可以通过对教学档案中有关信息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3教学评估推动了教学档案建设

自从有了教学评估,高校就感受到教学档案对教学评估的重要性,许多高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评估,看到了自身办学和管理的不足,由此从规范教学档案工作抓起,认真落实各项档案工作,教学评估所用文件材料多数涉及到各个二级学院,要求全体师生员工重视平时的基础档案收集,教师必须准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材料,如考试试卷评阅、试卷分析和归档都要按评估要求完成,有些高校将对试卷评估、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评估以及专业评估等各种形式的校内评估作为日常教学工作来抓。因此,教学评估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也丰富了教学档案的来源,推动了教学档案建设。

2.4教学档案是考评教师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原始记录,真实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创新能力等。教学档案可作为考评教师的原始依据,并为教师的聘任、晋级、职称评定、评优等工作提供有利的证据。教师要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就要进行教学研究,不断地丰富自己、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参考优秀教案,教学指导书等资料;另外,应届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时,也需要参考前几届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2.5教学档案为申报新专业、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实验室等提供支撑材料

高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和实力,都要努力做好新专业、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申报过程中,高校需要提供大量有关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材料,这些支撑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和科研档案。

3 加强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

3.1强化意识,更新观念

目前许多高校对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大多没有专门的教学档案室和专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许多资料都无地方存放,师生员工档案意识薄弱,一方面要在教职员工中开展档案管理的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提高他们对教学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的上交各项相关教学材料,严格按学校统一要求归档,如:试卷归档工作,教师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评要有原始记录,要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阅卷要规范、标准要一致,要公平、公正地做好试卷评阅工作。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教职员工归档的自觉性,确立教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理念,更新观念,建立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室,把各教学系、办公室和个人手中分散的教学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3.2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教学档案管理质量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和一门学科,而目前二级学院大多没有专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人员变化频繁。要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必须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增强责任心,认真做好文件的形成、积累、保管、整理、归档工作,提高教学档案管理质量。

篇7

实行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四同步”管理。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是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及长远其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高职院校可以档案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探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一、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高素质是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实行档案“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保证。目前高职院校一般都是几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最多,专职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很少,文化和业务素质都比较低,没有没有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缺乏现代科学管理手段。

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制约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也给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增添了很多难度。

2、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不健全、没有纳入科学管理轨道

目前,高职院校一般都是设立的科研处,没有实行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和建档工作“四同步”管理。科研档案管理成效差,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就难以开展整体科研信息资料的开发和利用。,更不能体现科研档案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

3、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领导不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有误区,只重视教学管理工作,认为学校就是以教学和学生管理为主,重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轻视科研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价值,主要精力用去抓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更大。

二、加强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起决定性作用,在提高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加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有步骤地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综合业务素质培训,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在政治上过硬,更要熟悉专业技术和应用新的技术技能,作为一个合格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热爱本质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只有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提高档案管水平,提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教学教育的需要。

2、加强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的规范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在工作方式上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建立健全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机智,规范管理。分清责任,理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分管领导的职责,实行科研档案工作和建档工作“四同步”管理,即下达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同步;验收,鉴定科技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评审科技成果与档案部门出其科研课题归档的证明材料同步。

归档主要内容和重点包括综合管理、科研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申报奖励、推广等方面。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必须遵循自然形成的规律,保持其有机联系,照顾不同学科、专业的科研文件材料不同特点和成套。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各课题组,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分别形成积累和整体科研个阶段的有关材料。档案部门应深入课题组了解课题进展情况,督促、指导科技人员做好科技文件材料和积累工作,对破损的科研文件材料进行修补。课题组组织归档前的鉴定工作,提出每个案卷的保管期限和密级的具体意见,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按科学保密条例办理。科研档案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便于;便于开发利用。

3、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篇8

一、研究生档案的内涵

研究生档案分为研究生人事档案和研究生工作档案两大类。研究生人事档案包含研究生入学前档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入学档案(报考研究生登记表、初试、复试成绩等有关材料)以及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记录材料,是重要的档案资料。研究生工作档案(含工作计划)全部程序主要根据上级下达的通知精神或文件形成的有关文件和资料,主要包括招生、学籍、教学、培养、学位、导师、就业、学位申请等各项工作。

二、研究生档案的特点

1.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

迄今为止,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针对学生档案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归档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各高校对于学生档案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也表现出区域性特点,研究生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由学校自行制定。

2.学生的管理机构不同

由于学校的规模和研究生数量的差别,学校管理制度不同,学校对于研究生的管理也不尽一致,有些学校属于一级管理,而有些学校属于二级管理。

3.有部分往届生的档案

由于研究生的招考面向社会,那么会有一部分的社会生源,其档案由于已经由学籍档案转为人事档案,学校在招收学生,需要调取其档案并进行整理,以便在校的信息记录。

4.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

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同其他档案管理之所以不同,在于其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多样性和阶段性。一是形成时间长。二是经手人数多且形式多样。三是培养分段进行。研究生需要经过由浅入深的学位课程集中学习、参加科研项目和科研能力由弱到强的培养、完成学位论文及论文答辩等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会产生与其他阶段相互联系的学位档案材料。

三、研究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传递不规范

由于各个学校和省份之间对于档案管理的规定不同,所以研究生入校档案传递工作十分混乱,增加了档案丢失、损坏的危险,并且不利于研究生就读学校对于档案的统一整理。

2.管理机构混乱

目前,全国高校人事档案有三种管理模式:有的高校是由各院(系)管理;有的高校研究生档案由研究生院管理,本科生档案由学生工作处管理;有的高校是统一由学校档案机构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容易导致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

3.导师的考察没有纳入档案

研究生在校期间,一个很重要的考察者就是导师,研究生档案管理中没有体现,导师对学生表现的定性评价。

4.档案内容

(1)真实度不高

档案内容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真实度不高,用人单位对档案也持有怀疑态度。

(2)格式单一化

高校学生档案无统一规定,所以各个学校就根据省内或本校的规定对档案进行管理,只是有一些格式化的表格、资料,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特点。

5.无法为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中国有着人数众多的毕业生背景下,学生的档案成为用人单位进行筛选的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而由于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档案无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后备支持。

四、研究生档案管理的建议

1.制定适合本校的研究生档案管理规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校的管理规定,才能保证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使档案的内容能够全面反映学生情况

通过增加更多的人性化个性化的内容,体现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学术水平,为就业进程中档案审核做好充分的准备。

3.档案管理中推出新的信息系统

在诸多关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文献中都提到,要将先进的科技系统应用到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极其复杂,涉及的数量大、内容多,并且需要根据时间进行更新和改进,所以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就可以省去很多工作。如研究生进行的科研项目就可以利用专门的系统进行统计和记录,能够全面反映其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这样的高科技可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快捷有效。

参考文献:

[1]金俊兰.加强高校研究生档案管理的探讨.高教论坛

篇9

一、主要性表现的方面

1.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能详细、真实地展现教学工作的全貌,对促进和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校管理部门借助已分类的教学档案,进行各种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检查和毕业生状况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有了完整的教学档案也就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和成果,并加以完善和提高,为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分析,才有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2.能为开展教学评估、规范科学办学提供重要材料

任何一所高校要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无论是评估的程序,还是各级指标体系的数据结论,其支撑材料都离不开原始的教学档案信息。教学档案是高校办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和研究等诸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反映教学活动从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结果控制到信息反馈、修正、整改的全过程,是学校发展史的真实记录和写照。教学档案是否完整和齐全,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估的结果,其好坏直接准确地反映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进而影响到本科教学评估的结论。

3.考核教师工作成绩,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作为督查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行为主载体的教学档案,客观地记录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历史情况,反映了教师的执教态度、行为和水平,因此高校档案管理还有检验教师是在按照教学基本要求严谨治学、是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不断拓展与提高等重要作用。这些因素是考核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根本条件。建立了教学档案可使考核消除“口与无凭”的障碍,使之有凭有据。

4.为制订有关决策和教学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因为教学档案是随着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真实的历史记录,是一切公开和不公开的教学信息材料的汇集,能够准确、系统、全面地印证以往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活动的情况。它收集了历年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文件、合作办学、各种类型的教学会议、教材建设一体化方案等等,这些档案可以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咨询材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认清现状,开拓视野,预见未来,从中寻求学校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作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决策,促进学校工作的发展。

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现状

教学档案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如此重要,但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的教学档案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发展还不完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教学档案管理的意识

有的高校领导只重视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而对发展基础之一的教学档案的管理,不论在管理系统的设计、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还是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完善,人员的培训,都较少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还有些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学档案意识薄弱的现象,对教学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教学档案建设和管理与其他工作不同步。另外,许多教学科研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清,甚至对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持抵触态度,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应由自己保管;有的担心归档后使用起来不方便,不如自己保管,有关教学活动没有及时记录,没有形成文件材料归档或没有注意收集保存。

2.归档体制不够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归档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完善,归档范围制定不够具体科学,只大致规定了一些需要归档的材料内容,而没有关于归档的时间要求和奖罚措施。这种归档制度,实际上是一纸空文,没有真正意义,引不起执行者的高度重视,有些人需要文件时乱翻乱抽;借阅、转阅,从不登记,有的不妥善保管,不用时也不归还,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档案散存于个人手中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使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档案不齐全、不完整。

3.缺乏专业队伍

要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支比较稳定且业务能力较强的专、兼职档案工作队伍。但目前许多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由教学秘书兼任,由于教学秘书日常事务繁杂,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增加,根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系统开展教学档案的管理。有的高校虽然有专职管理人员,但由于缺乏专项培训经费,外出学习培训少,不能很好的学习和掌握利用现代新技术管理手段。这些都会给教学档案管理带来很大不利。

4.教学档案材料管理手段落后,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

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可是多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手段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计算机教学档案管理还局限在目录检索上,利用率还较低,档案管理还未能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导致档案管理效率低下,不能适应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方便快捷地检索、调取并有效利用档案信息的要求。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层次的提高,生成的教学档案数量成倍增加,如果不利用信息化手段,就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

三、对策和建议

教学档案关系到能否为学校教学、科研、教学评估、教学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提供完整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满足提高教学质量及社会各方面对教学档案的特殊需要。针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评估为契机,完善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根据档案管理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引起领导重视,加强全院教职工的教学档案管理意识

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质量取决于领导对它的重视程度。作为院系领导,首先要克服档案人员和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的思想,要把其真正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列入主管领导议事日程,重视档案人员的配备,保持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学校其他人员应提高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予以重视。档案形成者的档案意识与档案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深入反复地进行教学档案工作意识的教育,增强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2.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

教学档案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当有相应的技术规程。高校必须完善教学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学档案工作者的职责,明确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确保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另外,学校档案部门要加强对院系档案工作的指导与业务的培训,定期开展对基础档案工作的督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密、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院系教学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3.稳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提高业务素质

当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稳定管理人员队伍,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关心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把档案建设情况纳入考评项目,作为评优的主要依据之一,保证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档案工作质量。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这就需要档案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现代化技术设备知识和先进管理软件知识学习培训,熟练掌握适应档案工作需要的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刻录机等硬件设备的操作技术,以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

4.加强教学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档案管理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打破纸质档案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步形成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并存的新格局,利用新技术和手段管理档案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

总之,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开展教学改革、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教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庆.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小企业科技与管理,2009/05.

[2]刘小海.浅谈高校教学档案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2.

[3]邓利华.高校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现状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8/35.

[4]刘洋.试析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J].世纪桥,2008/08.

[5]凌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04.

[6]任静.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7.

[7]陈晓伟.浅谈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关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4.

[8]贾淑云.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J].兰台世界,2007/03.

篇10

1.档案意识淡薄,归档不齐全。高校科研档案收集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的统一是保证存档材料质量的前提,然而由于高校科研人员对档案知识和管理法规知之甚少,普遍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倾向,出于对技术成果保密原因,科研人员往往将科研活动中形成的重要记录、原始数据与关键材料等过程性文件料私自留存,如有的科研课题有开题报告,缺论证意见,或者只有研究总结或成果论文,缺乏科研计划、技术报告、实验记录、成果鉴定及推广等方面的资料。还有科研人员不了解归档范围,只知纸质材料需归档,不知其他载体如光盘、照片、录像带等材料也要归档。也有些科研人员担心获奖证书、专利证书、鉴定结果等原件上交了自己用起来不方便,所以自留原件,只交复印件,导致科研档案材料复印件过多。诸如此类现象势必影响科研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利用价值。

2.制度不到位,职责不明确。目前,大多数高校虽制定出科研档案归档办法,但没有建立健全的科研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对课题组进行检查的约束机制,未明确科研档案管理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档案管理员、课题负责人的职责,管理部门的人员只能是要求课题负责人把他们的成果归纳完整,材料上交齐全,但主办人交与不交根本无法控制,他们拿什么材料就归什么材料,档案管理人员对归档要求也只能在口头上作一些说明、解释而不能强求,监管力度非常小,这使得高校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时常处于半失控状态之中,从而造成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严重脱节,“四同步”管理原则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贯彻落实。

3.科研档案的过程管理未受重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是科研课题主管部门与课题组、课题组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来源性文件和成果性文件的汇集点,在科研档案建设中本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评估中往往把科研课题级别、经费、成果鉴定或获奖成果、成果转化和推广情况等作为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考核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这些立项、经费及成果管理等受到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而科研档案的过程管理往往由于其长期性、事务性、琐碎性的特点而不受重视,从而造成科研管理过程中科研档案建设力度不够。

二、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各级人员档案意识。要使科研档案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坚持广泛、深入、持久的档案法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档案知识,使各级领导、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提高档案法制观念,认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尤其认识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对保证和促进高校科研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理解、支持、参与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尤其让科研人员明确“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科研档案工作,自觉承担积累科研档案资料的义务,主动履行科研档案归档的职责。

2.加强学习,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是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还要能不厌其烦、主动加强与课题负责人的联系,认真检查、指导和督促课题负责人收集、整理各类科研材料并及时归档。这就需要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研管理素质和丰富的档案管理知识。为此,档案管理部门应注重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法规学习,并定期组织其参加业务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化培训,帮助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新形势下科研档案管理规范程序。

3.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的关键。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应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履行各自的职能,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下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对科研档案的归档时间、保管期限、归档范围、整理要求、保密规定等要做出明确规定。在制度中真正落实“三纳入”即将科研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制度,纳入科研工作计划,纳入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同时做到“四同步”,即下达科研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与检查科技档案归档情况同步。如要求结题的项目须持科研档案员开具的归档情况证明才能召开结题鉴定会,评优的项目须持科研档案管理员开具的归档情况证明才能参加评优。此外,还要制定科研档案保密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强调须严格遵守保密法规,在利用时限定使用范围,对于一些有产权的,要保护其产权不受侵犯,还要保证他们随时都能便捷地利用到所需的科研档案,从而使科研人员放心地将档案材料移交到档案部门。同时,在制度中还要制定一些制约措施,如把个人科研档案的归档情况与年终工作实绩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