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工作汇报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2: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品质工作汇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品质工作汇报

篇1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和关键。自开展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市食安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强化责任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我局高度重视省食品安全市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市农业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局属相关科室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稳步提升。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提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我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版面、设立咨询台、利用新闻媒体等多方式多渠道,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累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场咨询活动40多次,出动宣传人员960多人次,设置宣传版面60多块、悬挂宣传条幅5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60000余份,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送进社区、超市、校园、市场、田间地头,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建立两类主体的名录制度和名录档案,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储运、批发、零售、消费等环节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资商品质量抽样检验、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投诉举报奖励制度等46项制度,严厉打击行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突出重点,加强监管

按照行业监管、属地管理的原则,多次开展农资市场检查、专项整治、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并在育种生产的时机重点对农药、种子、肥料进行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719人次,立案7起,办结7起,其中种子案件4起,查扣种子2644.3公斤,罚款人民币45000元;农药案件2起,查扣农药18.75公斤;化肥案件1起,罚款人民币3000元;调解四起药害案件挽回受害农户损失6300元。

篇2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所里成立了所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了所务工作会议,就如何开展整治行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同食品生产流通业户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状,确定了食品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明确了各级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同时,我所还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切实争取政府的支持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从而形成合力整治的良好局面。同时,我所还将所辖区划分成了4个责任区,由各巡查组组长带领4个执法小组分别负责4个片区,明确了管辖区小组每位成员和管辖区责任人的工作职责,任务目标和责任追究制度,并将任务完成情况同年度考核挂钩,努力实现责任到岗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每周工作汇报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把食品安全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实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工作目标,我所利用农村工商联络员优势,召集农村工商联络员及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召开了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动员大会,重点讲解了活动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并对参会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与此同时,我所还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经营业户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宣传,引导群众合理消费、安全消费,引导经营户守法经营。截止目前,我所共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材料800余份,深入企业及市场宣传12场次。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按照分局有关工作要求,我所把工作重点放在统一台帐、落实登记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及无照经营小食杂店的清理取缔上,执法人员采取进村、入企、入户的方式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80余人次,车辆90台次,通过摸底,作到了对所有企业、作坊、经营业户的企业数量、证照情况、产品流向等三清楚,将全所347户经营业户按照辖区分解到了各个片区,由片区监管人员负责同所有企业(作坊)签定食品安全承诺书,并指导业户做好进销台账,通过全面普查,向食品经营户发放了3个台帐和1个凭证,并督促食品经营业户做好登记,建立了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档案。截止目前,我所共发放食品进销货台帐685本,生猪产品进销货台帐280本,食品质量安全建档率达到了30 %。与此同时,我所还进一步对辖区小食品经营店及小餐饮店进行了地毯式摸查,逐户填写摸查表,建档造册、设立台帐,并及时将食品经营业户的证照情况和经营情况录入工商所综合监管系统。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我所共检查企业和个体户326家,检查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11个,整治康政路小食群等重点区域5个,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3份,取缔无照经营业户69户,查处销毁注水猪肉19公斤。

(四)互助联动,信息共享

我所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积极协调镇整规办、卫监等部门,实行资源共享,联合执法,针对**镇工作实际,有重点地对康政路、龙泉路等无照经营小食杂店较多场所进行了集中清理取缔。在相关部门配合下,我所仅用10天时间就查处取缔小食杂店30多家,通过整治,我所辖区已形成政府支持、业户关注、百姓关心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重点

尽管我所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因辖区业户多,且多处于农村地区,整治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偏远乡村,城乡结合部等地方还存在整治死角;二是与相关职能部门相互交流沟通机制仍需健全完善;三是食品案件查办还不够积极主动;四是长效机制、应急机制等建设滞后,对整治工作治本之策的探索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在下一步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我所将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及流通行业,采取有效措施,从食品生产经营整治入手,以关停取缔,整顿规范,促进提高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流通的监管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食品监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法律意识,督促引导食品企业严格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篇3

一、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

一是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食品安全纳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为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二是明确管理职能,制定完善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为确保商务领域的食品安全,制定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整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组织开展各项整治工作。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结合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特点,大力开展放心肉、放心酒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二、严格执法,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为规范商务领域食品流通秩序,加强对畜禽屠宰和酒类市场的行业管理,保障消费安全,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各级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文件要求,我局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扎实有效地开展了食品安全年集中整治工作,切实维护肉类、酒类市场食品安全。

(一)酒类流通监督管理

1、为进一步规范酒类流通秩序,监控酒类流通的全过程,防止假冒伪劣酒进入流通领域,在全县全面推行了《随附单》制度。一是建立台帐,加强管理,做好《随附单》的领取、发放、使用、保管等工作;二是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三是组织市场检查,加大执法力度,防止出现《随附单》不开、少开、填写不规范或单货不符等现象。

2、酒类经营继续实行酒类经营许可证制度和酒类备案登记制度。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酒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酒类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酒类流通秩序,

今年来共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30余份,查获假冒伪劣白酒酒60瓶,过期啤酒70包,确保了人民群众饮酒安全。

(二)畜禽屠宰管理

1、为提升城区屠宰厂的屠宰水平,确保县城居民食肉安全,今年吸收社会资金150万元,在县城建成一座占地6亩,生产规模、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达到三级厂标准的屠宰厂,已于今年5月份投产运行,使县城生猪进厂屠宰率达到了100%。

2、我们采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并举,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今年以来我们重点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发现苗头,及时打击。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各屠宰厂的监督管理:一是做好生猪宰前检疫、宰后肉品品质检验和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等制度落实工作;二是重点监测防控重大疫病的发生,发现可疑疫情及时上报处理;三是认真做好屠宰场的定期消毒清洁工作;四是保证做到不屠宰病死猪和生产注水肉品。同时我们把整治工作与预防甲型流感结合起来,实行了肉品市场行业监测,密切关注肉品供应和肉品安全。

今年来共查处私屠滥宰案件7起,查处并销毁私屠滥宰猪肉110公斤,确保了人民群众食肉安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生猪定点屠宰厂的检疫和肉品检验工作,严把猪肉产品质量关,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严防未经检疫的病害肉、注水肉上市交易,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篇4

自进入扶贫工作站以来,加强学习自觉性,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严重,扶贫办是施行扶贫攻坚方案,开展扶贫工作的做事机构,当好党委、县政府的顾问和助手,详细贯彻党的扶贫方针政策,施行扶贫开发方案,订定本镇的扶贫攻坚规划,依据本辖区天然天气及资源的特点,做好扶贫贫穷农户的查询,选准项目为党委、县政府制订和施行贫穷攻坚供应决定计划根据,经过实践,使我加深了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调查,更加坚决了执行党扶贫的道路、方针、政策的信心,政治灵敏性分明加强,为人民服务的主旨认识进一步增强,在协助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工作中,我深切群众好处无小事,一直坚持同人民群众的严密联络,坚持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好形象。

二、勤于干事,扮好人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作为一个单位负责人,我的认识是实行工作职责,依法行政,依法做事,工作上脚踏实地,勤于干事,高规范、严要求,尽职而不越位,干事而不越权。

各项工作的开展状况。年施行5个天然村的整村推进,辨别是农家、蒿枝、笋坪、山坝、农庄,工程项目施行类型和资金。人饮工程,水池容量620平方米,管道装置10.36公里,资金12万元,公路建设30.2公里,改建14.3公里,资金190.788万元,人行道路硬化长14.7公里,资金30.152万元,沟堰管治长8公里,资金16万元,通丰养分液1000亩,资金1.06万元,总资金250万元。

2、对2012年整村推进未搞的5个二类贫穷村,一个3类村进行规划上报,资金250万元,可望在2011年头施行。

3、本年3月份对10个村(居),28个村编写“125规划”,汇总工程项目116个,投资总额8150万元。其中:财务扶贫资金3379.5万元,其它3512万元,群众自筹1259万元,用电子文档上报县。

4、本年6月份县日洪灾损掉财务扶贫资金项目灾情,足踏灾地,亲临现场查询计算、年两年施行的项目,公路、沟堰垮塌共43处,5615方,损掉资金44.8万元,材料上报县。

5、两项准则联接工作:辨认贫穷人口,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也是一项政策性、针对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亲身好处,关系到党和县政府的威信和形象,经过计算汇总,10个村(居),2073户,6443人,收入在500元以下的五保户69户,85人;收入在1176元以下的低保户1087户,3120人;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扶贫低保户704户,2485人,扶贫户213户,753人。

6、包村状况、按时完成党委县政府所下达的各项农业乡村工作,人口与方案生育,社会治安综合管治等工作任务均按时完成;所负责的村民组协作医疗应收缴223人,实践收缴229人,完成率102.7%。

篇5

截止到6月底,共有132家食品生产企业的159个产品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121家、添加剂1家、食品包装物9家、化妆品1家),属质监部门监管的小作坊22家。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小规模家庭作坊式企业。全县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不足30家,半数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年产值不超过100万元。企业多,规模小,质量管理水平低是食品生产企业最大的特点。

今年将食品监管、检验(监控)、执法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省局统一布置下我局增设了食品监控中心、食品稽查中队,与局食品监管科共同开展监管工作。目前食品科共10人(科1人、监控中心5人、稽查3人),监管用车2量。实行机构人员一体化,工作规划一体化,行动步调一体化,全面履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综合监管、行政执法及风险监控等职责,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效能最大化。

二、按照“三分”工作要求,认真组织食品生产企业巡查工作

我局按照上级“三分”工作要求,将全县159张生产许可证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并对132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巡查,按照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以及省局《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级分类分等监管工作规定》的要求,逐一给企业评分,评出A、B、C三级,最终按照“三分”相关规定划分红、橙、黄、蓝、绿五个监管等级。经过评定,4家企业划分为红色监管等级,38家企业划为橙色监管等级,61家企业划为黄色监管等级,29家企业划为蓝色监管等级。

我局按照“三分”工作要求,对评为红色、橙色的食品企业一年巡查2—3次,其余企业视情况每年巡查1-2次。上半年,共组织人员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47家(次),其中停产企业32家,42家企业提交年度自查报告。检查中发现各类质量安全隐患501个,内部移交书37份,符合立案查处16家,对于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我局书面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并按照谁巡查谁回访的原则,按时回访检查企业整改情况。

三、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食品生产领域违法行为

我局按照上级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食品生产领域的执法工作。共出动检查人员220余人次,检查企业140余家。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2起,涉案金额25.3万,罚款总额35.9万。取缔黑窝点2个,配合取缔地沟油生产1家。

一是深入开展打击使用非食用物质、回收物质生产加工食品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严重违法行为。按照省市局和县食安委的要求和部署,开展了食品添加剂、工业明胶等检查,行动共分为专项检查、分析情况、企业自查、巩固提高等阶段,涉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物质的企业受到了立案查处。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各项专项执法检查。先后组织了元旦春节、纯净水、地沟油、调味料等生产领域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白酒、肉制品、罐头、饮料、饼干、粮食加工等重点产品。对纯净水加工环节的专项整治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

四、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的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氛围

为确保《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到位,促进食品生产企业准确把握法律的立法宗旨,切实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今年共举行各类培训4次,培训食品生产企业质量负责人260余人次。宣传周活动期间,走入社区面对面的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免费发放了相关法律法规资料1000余份。同时,还走进学校,为广大在校中小学生举办食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讲座,提高孩子们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增强食品安全保护意识,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

五、强化食品加工企业出厂检验能力

篇6

(一)采取“十步工作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今年3月,我县率先在唱歌乡村探索“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有效方法和工作举措,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了“宣传发动、农民申请、群众评议、初步公示、村民审议、村委公示、乡镇审核、乡镇公告、县级审批、县级公告”的识别贫困对象的“十步工作法”。通过采取“十步工作法”,精准识别出了我县贫困村157个、贫困人口116712人。

(二)创新“三个三”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深入调研和政策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出了适合秦巴连片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三三”工作机制,即:把好三道关,将贫困对象找出来(摸底调查关、群众评议关、社会监督关);做好三件事,将贫困对象扶起来(一对一挂联、点对点规划、实打实帮扶);建好三系统,让脱贫对象退出来(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贫困人口帮扶系统、建立贫困农户退出评估系统)。我县精准扶贫的工作方法和举措,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9月在广元召开的“全省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现场会”上,我县唱歌乡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乡镇作了工作交流发言。目前,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在唱歌乡试点后,已在全县全面组织实施。

(三)实施“321”计划,万名干部精准帮扶到户。积极开展“万名干部驻村,精准帮扶到户”主题活动,按照“321”帮扶计划(每名县级干部挂联3户贫困户、每名科级干部挂联2户贫困户、一般党员干部挂联1户贫困户),严格“帮解放思想、帮脱贫规划、帮解决问题、帮落实政策、帮项目资金”五帮要求进行“一对一”帮扶,不脱贫不脱钩。截止目前,我县共组建驻村工作队175个,派驻驻村党员干部15000名,结对帮扶贫困户34361户。驻村干部到村开展调研315次,协助争取项目210多个,协调资金1100余万元,帮扶村及贫困户捐款赠物折币860万元,扶贫协会筹资捐款19.5万元。

(四)创新“五个一”统筹社会资源扶贫。探索社会扶贫机制创新“五个一”。坚持“政府引导、协会带动、社会参与、透明管理”的模式,深入开展社会扶贫。一是成立1个扶贫开发协会。通过搭建扶贫开发协会平台吸引、集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将扶贫工作,聚集社会资金扶贫解困,由政府单一扶贫,迈向社会参与扶贫的“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新格局。二是建好10个扶贫联络处。在北京、上海、厦门、重庆等地建立扶贫联络处,加强与各地扶贫协会、企业家、爱心人土联络,搭建扶贫资源供需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三是培育100家扶贫龙头企业。通过培育龙头企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推动地方发展。实现贫困村有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有龙头企业扶持。四是发展1000家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和农业经营大户,通过产业协会和农业经营大户带动,逐步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促进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是组织10000名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户。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挂包帮”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工作意见》、《深化挂包帮定点帮扶工作考评办法》、《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以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精准扶贫帮扶机制,开展“万名干部下乡、精准帮扶到户”活动,真正实现了一村一帮扶单位、一户一帮扶干部。

(五)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审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后续管护、监测评价等工作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安全,实现项目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根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关于建立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实行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的意见》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了《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并严格参照执行,强化监督管理,为进一步提高专项扶贫资金的实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六)“三挂钩”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强化各级党政的扶贫开发职责,坚持精神鼓励和资金项目奖励相结合。实行扶贫开发工作与评先评优挂钩、与绩效考核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的“三挂钩”制度,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促使扶贫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单一,难以满足“三农”需求。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的手段单一,经营的贷款业务主要包括短期农户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普遍存在期限短、金额小的特点,难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金融部门的“嫌贫爱富”,致使贫困地区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贷款难度大,发展及其苦难。

(二)地方财政增加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难度大。作为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县穷民困是最基本县情,每年的财政收入极为有限,保吃饭、保稳定都十分困难,更不用说拿出多少钱用于扶贫济困。因此,要求地方财政增加扶贫投入,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三)省上下达扶贫对象数量与贫困县实际不符。国家《纲要》明确提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为扶贫对象。今年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时,省上对贫困户的标准只有“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为识别对象”,对贫困村的确定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但在确定贫困对象时,省上又给每个贫困县下达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指标,而不是按照“2736元”的标准和贫困村的实际来确定扶贫对象,这不利于识别结果的精准,难以做到“识真贫、定真贫”。

(四)扶贫成效上缺乏稳定性与长效性。作为革命老区,县域经济不发达,交通地理位置劣势明显,商贸流通不活跃,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乏力,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易导致返贫发生,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的稳定性与长效性,既制约了扶贫工作的开展,更制约了统筹城乡发展。

三、推广建议与请求

篇7

伊川县质监局分包白元镇夹河村以来,紧盯精准脱贫,为夹河村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做出了一些贡献。

篇8

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工商系统上下全面实行辖区管理责任制,各级领导分线负责、按片包干、靠前指挥。同时,各地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横幅标语、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三整顿三满意”的内容、要求及意义,使广大管理者、经营者及消费者自觉投入到活动之中。兴化工商局组织市场管理者、经营者1200余人,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观看市场消防安全录像片。据不完全统计,全系统共印发宣传材料8600份,悬挂横幅标语780条,举办有关培训班20期,受教育人数达1.2万余人。

调查摸底,排找问题。为了有的放矢地搞好整顿,各地针对本地市场管理工作实际,采取自查和社会评议等多种形式,开展调查摸底,主动排找问题。海陵分局把“三整顿三满意”活动与民主评议行风有机地结合起来,先后请消费者填写行风及管理服务评分表1500多份。兴化局在市场广泛开展“双评”活动,仅北水关市场就向消费者发放评议公开信900份。全系统还聘请整顿和规范市场评议员62名、经营行为监督员93名,在市场设立消费者投诉台360个,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梳理,全系统共征集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1100条,并按照依法行政、文明管理、市场秩序、经营作风、商品标价、安全卫生等分门别类,登记造册,把相关问题落实到市场,责任到局、所,明确到人,限期整改,局整顿指挥组和监察室跟踪督办。

突出重点,集中整改。整改工作是“三整顿三满意”活动的关键。××工商局在广泛宣传、认真排查问题的基础上,对市场上存在的无照经营、摊点外溢、占道经营、消防设施不全以及卫生状况差等问题逐一进行整改。靖江某商城长期以来管理混乱,无照经营现象严重,靖江工商局抓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契机,按照“三整顿三满意”的要求,加大对该市场的整治和管理力度,多次召开专题整治会议,使市场主办单位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工作。目前,场内近400户经营户全部办理了营业执照,经营秩序也明显好转。姜堰工商局及时与公安部门联手对该市华港、淤溪及城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内长期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抗拒管理的肉霸、菜霸、鱼霸进行整治,先后有6人受到公安机关的治安处罚,其中有3人被治安拘留7至15天。市区无业人员戴某伙同他人先后在洧水农副产品市场、景光农贸市场以多种手段强买强卖,社会影响极坏,在工商部门的配合下,9月份,被海陵区法院以强迫交易罪和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严厉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全市各地还在市场内广泛推行以“不欺行霸市、不制假售假、不强买强卖、不短斤少两、不讲粗话脏话、不斗殴滋事”为主要内容的经营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市场、文明经营户及信得过摊点活动,大力提倡以德经营、文明经商的新风尚。

通过集中整改,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经营者素质明显提高,市场环境明显改善,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对市场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目前,全市已有55个市场被评为××市级文明市场,有18个市场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市场”,××洧水农副产品市场和靖江渔婆农贸市场还被评为“江苏省样板市场”称号。

篇9

(一)建立监管人员能力评估机制。结合食品监管实际,制定了《市工商局食品监管能力评估办法》,通过能力测试、明察暗访和案卷规范性评比等方式对监管者的食品监管进行评估,重点评估监管人员的食品经营违法行为识别和调查处理能力、食品安全知识沟通指导能力、日常监管的痕迹固定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调度能力等,对每个基层食品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给出评价等次,出具《食品监管能力评估意见书》,详细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和要求,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和自我素质提高的紧迫性,促进监管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经营主体规范评估机制。完善了食品经营主体数据库,保证数据库及时更新、准确无误,并制作了《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分类监管评分表》,内容包含评估项目、分值等,依据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诚信情况、自律制度、监管记录和日常经营行为检查结果对辖区食品经营主体进行评估分类,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为最高级别,C级为最低级别,建立了《食品经营者规范等级档案》,实行按风险度监管,对A级经营户,工商部门将予以重点扶持,对C级经营户实行重点监管。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对全市2700个食品主体的经营规范行为全程信用监管评价。

(三)建立食品类别风险评估机制。由市局消保科牵头组织各基层工商所食品监管人员收集辖区食品类别信息,依据食品风险评估标准确定本辖区风险等级食品名录。根据消费者投诉、食品的保质期限、品牌信誉等因素对食品风险进行评估,将保质期短、易含非法添加剂、易变质和受环境卫生污染的生鲜食品、乳制品等列为高风险,将保质期相对适中、包装相对松散的散装食品列为一般风险,将保质期长、包装严实、可贮藏和不易受污染的预包装食品列为低风险等三个风险等级,对同一经营者经销不同风险等级的食品,重点检查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

二、突出三个环节,确保食品监管“评估制”取得实效

(一)突出“科学搭配”环节。根据前期评估结果,按照“强弱搭配、老少配对”的原则,将全系统食品监管人员进行科学优化搭配,分成了90对新老搭配式的监管小组,实行食品监管“定人员、定辖区、定责任”,有效地发挥了年轻干部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年龄较大干部办案经验丰富等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良好效果,通过监管人员的优化配置,食品监管能力得到了有效强化,

(二)突出“浮动评估”环节。实行定期评估等级浮动的制度,每年消保科牵头组织基层工商所长按照星级评比标准对辖区经营业户进行一次考评,经营户全年无投诉、无售假,产品质量多次检验检测均合格的可提高星级等次实现“升级”;食品质量出现问题,在日常监管中发生新的违法行为被立案查处的降低星级等次,实行“降级”处理;对于出现重大问题的食品经营户,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降为最低等级,并强化巡查监管,依法予以查处或取缔,直至退出市场。

(三)突出“结果运用”环节。突出食品监管评估信息的后续运用,通过及时整理食品监管信息,《食品监管评估分类信息报告》,对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食品经营户落实不同程度的监管措施,巡查人员根据巡查内容做好日常巡查记录,对制度执行不力或受到行政处罚的食品经营户降低信用等级,对严重失信的食品经营户再次出现违法经营行为还将加重行政处罚,使食品经营户切实感受到信用登记划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到位。

三、强化三项保障,夯实食品监管“评估制”运作基础

为了确保食品监管“评估制”工作取得实效,该局从夯实基础着手,积极做好三项保障、引导性工作。

(一)强化分层培训保障。结合“学习型工商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实行分层培训机制,通过集中授课、案例讲评、现场指导、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监管人员法律、法规和实操的培训,按照不同执法人员能力的不同,分别确定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和培训要求,把老同志、评估水平普通人员列为第一层面培训对象;把近年新考录公务员、评估水平较高人员列为第二层面培训对象,实行培训分层分类,对不同的层面施以不同的培训力度,提升监管人员熟练操作系统准确定位目标食品的能力。目前,共开办“食品监管培训班9期,参训人员达到300人次。

(二)强化行政指导保障。督促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落实食品进货查验责任,指导食品业户规范建立销货台帐、进货台帐,组织食品票据凭证专项检查,对商品与票据不符或归档资料不全的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对在经营过程中未依法索要供货商档案的部分食品经营户下发《行政告诫书》200多份,以书面形式明确告知其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其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辖区食品经营户索证索票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同时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召集业户座谈、制作宣传版面、组织交流观摩、人员驻点管理、送法进店进场等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经营者的自律意识。

(三)强化考核督导保障。制定了《市工商局食品监管考核标准》,实行交叉检查和统一考核、重点检查和随机抽查、动态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监管人员的辖区的食品台账规范化程度、食品安全违法率及经营者自律能力等进行量化打分,根据量化成绩最后划定绩效考评等级,根据等级予以奖惩,将奖惩结果记录档案并予以公开;同时定期回访食品经营户,收集食品监管执法人员执法状况反馈信息,加强与工商所属地镇街部门沟通交流,及时接收其对工商所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和工作效果的反馈信息,确保考核工作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四、推行食品监管“评估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通过推行食品监管“评估制”,食品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篇10

我局下发了整治工作方案,确立了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了工作要求,并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长担任组长的成品油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部署我局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局市场合同科,承担全市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协调指导、信息通报和宣传等工作。

二、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规范市场主体资格

对新开办的成品油经营企业,坚决实行先证后照,严格审核登记手续,对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坚决不予核准。同时,把成品油的日常监管和经营资格审查与营业执照年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成品油经营户的注册登记和年检过程中,认真做好资格审查和清理工作,对相关许可证已到期或失效的,督促其及时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的,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三、加强市场巡查力度,建立健全进销货台帐

一是检查被监管对象有无《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成品油经营许可证》、消防意见书和《营业执照》,重点打击无照经营和取缔违法经营行为;二是对监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重点检查加油站是否持有消防部门签发的消防意见书,如不具备的,立即责令整改;三是检查有关证照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有关规定悬挂;四检查成品油经营户是否有超范围经营行为,特别是车用乙醇汽油生产、调配和经营活动;五是指导、督促成品油经营单位建立健全进销货台帐,督促成品油经营单位从国家指定的供货渠道进货。

四、加强成品油质量检测工作,严把油品质量关

认真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加大对成品油质量检测力度。对检查中发现企业经营质量不合格油品的行为,除依法查处、监督其整改外,还要查明质量不合格的原因,追根溯源,并采取措施,确保油品质量。据统计,全市共组织监测成品油x次,抽查加油站x家,抽检样品x个,其中x汽油x个、x汽油x个、_#柴油x个,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五、加强部门协调,形成执法合力

坚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与商务、公安、质监、物价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执法合力,不定期的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行动,加大对成品油市场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巩固了清理整治的成效。

六、存在问题

_、业主对亮照经营规定的认识不够,有的证照不规范上墙悬挂,做不到亮照经营;

_、加油站内有超范围经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