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2: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光的反射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光的反射教案

篇1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身的课。其中光的反射规律是本节的核心,也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阵地。在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解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提出新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过程,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题引入

师: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另一种物质时情况又会怎样呢?

生猜想:反射回来。

[实验探究]把玩具激光笔打开,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

师:刚才的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光被平面镜反射到了天花板上,它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天花板上出现一红色小光斑。

[实验探究]打开玩具激光笔,让光束垂直射到水面上,并在水槽和激光笔上方放一张白纸。

师:这次同学们又观察了什么现象?

生:一束光射到平静的水面上时,有一部分光射入了水中,有一部分光被反射了回来,因为上方的白纸上呈现了一红色光斑。

[实验探究]用一幻灯机将幻灯片的图像投射到粗糙的屏幕上。

师:同学们为什么能从墙上看到图像?

生:屏幕将幻灯机投射出来的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

师:以上实验说明,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本身是不发光的,你们为什么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我?电影、幻灯的幕布为什么总是用粗糙的白布来制作?为什么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且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呢?

[设置疑问,激励思维。](学生思考,议论)(教师不作定论)

师:这些问题都跟光的反射有关,学习和研究了光的反射规律,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板书课题]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师:从上面的实验中,你是否可以总结一下,什么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生: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师:请同学们来举一些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生: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凹面镜,凸面镜。

师:以上的实验,我们都可以用光路图来表示。

(板书画图,并讲解)

反射面:MM’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法线:过入射点和镜面垂直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演示实验]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让学生装观察入射光束、反射光束、镜面三者间的位置关系。

生: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在镜面的同一侧,反射光束,入射光束在法线的两侧。

师:猜想一下,入射光束向法线靠拢时,反射光束会有什么变化?

生:反射光束也会向法线靠拢。

师:对不对呢?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向法线靠拢,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师:根据上面实验的现象,我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准备怎样来回答:当入射光束逐步偏离法线位置时,反射光束与法线的夹角如何变化?

生:变大。

(演示实验,证明其正确)

师:猜想一下,在光的反射中,会不会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重合?

生:会。

师:谁来上讲台,演示一下。

(学生上讲台演示,存在重合)

师: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重合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通过观察:入射光束与反射面垂直时。

师:这时入射角等于多少度?

生:(1)0°(2)90°

(教师强调入射角的定义,明确当入射光束垂直于反射面时,即与法线重合无夹角,故i=0°,此时反射角r=0°)

师:在刚刚的实验中,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怎样变化?

生:也变大。

师:(提出猜想),即么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会有什么关系呢?

生:猜想:可能会相等吧。

师:如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做实验来探究。

师:如何实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实验方案后,再阅读课本P39实验与记录。

[演示实验]

器材:教学激光演示仪

步骤:(1)在激光仪的分度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教材上的表格中。

师:根据实验情况,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生: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这就是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板书)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指导学生看课本“漫反射”内容)

师:光不仅射到平面镜上会反射,射到所有的物体上都会反射。如光射到平静的水面、玻璃面、光滑的金属面上都会反射;光射到墙壁、衣服上都会反射。反射时都遵循我们总结的反射规律,所不同的是反射情况不一样。这种粗糙表面上的反射叫漫反射。

师布置课后实验:试一试在家里,晚上关灯,将一小平面镜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

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哪个显得亮?

(让猜想一下,教师不作定论,明天课前交流。)

三、请你来总结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今天你看到的实验。

2、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3、今天你证实了多少个猜想是正确的,多少个猜想是错误的。

四、巩固新课

1、请一位学生讲述反射规律的内容

2、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分别指出,入射角、反射角、入射线、反射线、法线。

篇2

3、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折射概念。

4、【难点】熟练运用折射定律。

5、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海市蜃楼”视频,以及观察空碗中的硬币,在逐渐注入水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6、环节二:新课讲授【模块1】折射现象,提出问题(结合旧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演示实验:用激光笔斜射入装有水的透明水槽中,提示学生观察光线射入和射出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光线发生了偏折。教师总结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7、【模块2】光的折射定律,提出问题(直接提问):光在发生折射时,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学生上台板演:根据刚才演示实验中的现象,由学生上台将光的折射的光路图画在黑板上。并根据之前的知识,试着标出三线两角。学生根据旧知,能够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探究实验:探究折射现象具有什么样的规律。(猜想与假设)提问学生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折射现象可能有什么样的规律,学生根据旧知进行猜想,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参考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实验,进行小组讨论,试着讨论出实验的步骤。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实验器材能够讨论出:让激光笔的光从空气射入水槽中,移动激光笔,使光的入射方向发生变化,观察折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怎样变化。将实验中的光路图画在纸上,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进入水中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行进?如果改变方向,是向界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折射光线也靠近法线。并且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教师讲解:光在发生折射时,遵循以下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同时,折射现象也遵循光路可逆。

8、环节三:巩固提高。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的是(丙)。生活中关于光的折射的实际现象。【岸上看湖水觉得很浅;在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篇3

知识目标

1.常识性了解凹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镜的焦点和凹镜的简单应用.

2.常识性了解凸镜能使光线发散和扩大视野,以及凸镜的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球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主要讲述凹镜和凸镜对光的作用和它们的应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应用引入新课,通过对反射面的分析给出球面镜、凸镜、凹镜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介绍了凸镜、凹镜对光线的作用,最后举例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1.可采用对比与实验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球面镜对光的作用.

2.本节教学的关键是要做好演示实验.实验中要注意光路的显示要清晰;尽可能演示凹镜会聚太阳光点燃纸片的实验.

3.焦点概念通过实验得出,有利于学生理解.

4.联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凸镜、凹镜对光线的发散和会聚作用

教学难点:凹镜的焦点

教具:平面镜、凸镜、凹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法1:展示以下三种形状的镜子,介绍其统称为面镜.引入新课介绍球面镜、凸镜、凹镜的概念.

篇4

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预设,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可见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教学预设。好的预设是一节成功课的前提,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预设外生成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我认为“生成”的课堂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是最精彩的。

下面我从一线教师的视角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物理课堂“生成”的理解。

一、摆脱原有教学设计“生成”

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实际“生成”对教案作出适当的调整,把教案看作是学生学习的预案,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进行随机灵活的调整。

案例一:在教学“光源”时,有的学生提出“月亮是光源”。我就将错就错,让学生对“月亮是自身发光,还是反射太阳光?”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学生根据收集的有关月光的信息积极展开交流讨论:和太阳相比,月亮有哪些异同点。我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归纳并列举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根据黑板提供的知识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大胆猜想。A类学生认为月亮是光源,因为它和太阳一样发光。B类学生认为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离地球近却不及阳光强。C类学生认为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又没被挡住,若月亮能发光,就不会出现“月缺”和“月圆”的现象。最后我对学生的猜想和分析给与合理的评价和定位:月亮其实不是光源,月亮是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B类学生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灯光离我们更近,却不够日光和月光强,它可是光源。C类学生的理由比较充分,老师赞同。如果月亮是光源,在没有被挡住时,看到的是圆月。而事实上,太阳光照射月球时,有一部分光被地球挡住了,使得月球一部分有反射光,一部分无反射光,因此产生“月缺”的现象。

这样,我理智地放弃了预设,尊重了“生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留给学生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味,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在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使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二、超越文本“生成”

新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作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为学生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

案例二: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讨论,认为可能与压力、受压面积的大小以外的其他因素(如物质的密度、材料的软硬程度等)有关。对于他们的猜想我不轻易否定,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另外,本活动提供了较多的实验器材,可设计多个实验进行研究,学生各抒己见,实际操作,积极思考,合理评价,最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三、在追问中“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重视不够,不是放置不顾,就是手忙脚乱,不会处理。因此,教师要敢于追求“生成”,善于用好“动态生成”资源。课堂成了师生对话的场所,其教学效益在教师敢于追求“生成”,给予正确的引导,在交流对话中不断“生成”与建构,让学生在探讨、尝试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案例三:在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但有位学生却说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猜想。我捕捉住这一错误及时“生成”一个妙不可言的教学过程:

师: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

生:可能还与塑料刻度尺的弹性有关。

师:同学们想想,他的猜测对吗?

生1:对,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的情况下,弹性好的形变程度大。

生2:对,当形变程度相同时,弹性好的所用的力小一些。

生3:不对,他们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我们探究时针对的是同一把尺,弹性程度相同。

师:下面就让我们再仔细想一想,谁说得更有道理呢?

接着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生3说得有理,接下来的实验探究要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每组将用的就应该是同一把尺(弹性不变)。

我对学生错误的猜想并没有回避或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引导学生仔细揣摩,用心体会,由一个错误从而辐射到整段的学习。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仅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感受到了自己的失败和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及时关注了学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合理引导,给猜想错误的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让更多的学生学会了该怎样去探究。

四、拓展“生成”

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及时捕捉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让课堂弹性化,追求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是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动、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课堂会因动态“生成”而精彩连连。

“生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

总之,当教师捕捉到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后,改变原有的预设,建构“生成”式课堂,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才会绽放,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02-411.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28-32.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3-8.

[4]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4.

[5]张铝明.论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构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2).

[6]钟启泉.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传统的教学组织过程,基本上是:熟悉大纲。确定授课目的一制定教学策略一堂堂教学一反馈评价。在这里的教学的出发点是教材,教学的组织过程是由教师在这一出发点上演绎出来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从策略上讲,是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规定,从顺序上讲是先有教材后有学生,教师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被“利用”。因此学生只是在被动的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这种教学设计带来的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而不是教师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应该从课堂设计做起,将设计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

以学生如何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背景的教学内容斗学生知识最近发展区一教学目的一制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

改善后的课堂组织过程能让每一个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通过实际操作和交互的学习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下面我们用“光的反射定律”这节内容做一下比较,传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是:教师演示实验一学生观察实验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得出反射定律一讲解例题斗课堂训练一课后巩固练习。从课堂效果看,学生也能运用反射定律解决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和被动发展的位置上,只能算学会,不能算会学。

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初步接受反射定律)一学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一得出反射定律一课堂讲练课后练习。我设计的问题情境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激起疑问,使学生思考,接着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然后点出本课的学习目的,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及对所要研究问题的兴趣。在获得初步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把实验数据填人表格中-并且能正确掌握语言表述。效果表明,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出规律。本课的立足点是把学生活动作为主体,是为学生的学习来设计并操作.教师讲的少,但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反射定律的内容,而更重要的是他亲身经历了定律获得的过程,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过程中。

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首先需要教师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设计、实验层次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方法等。这种创新设计的目的,是要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这种创新设计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6

苏科版物理教材是江苏地区近几年才开始使用的教材。它与传统教材有很大不同:传统物理教材一般运用的是逻辑结构的框架,并不符合探究性的科学研究思想。苏科版物理教材规避了这些缺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创新思维。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材本身的设计思路,扬长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真正有益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科学的、符合规律的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非起的灌输知识的作用,而是作为引导者,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效总结问题。以下笔者实现将会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科学教育法的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一、习题篇――举一反三

习题教学是中学教学中最常用却也最重要的方式。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必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熟能生巧自古以来就是真理,通过做题重复所学知识,能使学生有效巩固所学概念,深入理解和应用规律,熟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学而不思则罔”,光做题而不知变通及举一反三,却也是极为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本习题或相关例题,灵活运用变换题型、增减条件等方法改造原题,拓宽学生的思维。

例: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位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点光源S距透镜21cm,求像点位置。教师在看到这道简单的光学题时,可故意“为难”一下学生,提问:

如果我们用黑纸将透镜遮去一半,点光源所成的像将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样的变换,有利于学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加深其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提高其思维的灵活度。

二、史实篇――追本溯源

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实际上,课本上出现的理论往往来自于著名物理学家对先辈们得出结论的再完善或重构。为了准确理解概念,教师可以借助了解相关史料,让学生利用想象、灵感等“非逻辑”的方法,“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的历程,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笔者认为,理性的“逻辑方法”与感性的“非逻辑方法”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

例:牛顿第一定律便是在伽利略与笛卡尔等前辈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得出的。

三、实验篇――事实求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也是对理论的实践。而真理,往往都是经得住实践考验的理论。因此,学会应用实验这种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物理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常常运用“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这种研究方法。此种模式对学生物理学习极具借鉴意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此研究方法渗透到具体实战中。

例:在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生活中光反射现象的实例,引入课堂。然后,教师可在此提问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要了解哪些光反射的知识。接着,让学生提出假设,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如:

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平面镜、纸板、激光手电筒等相关实验器材。

做实验时,可运用以下步骤:

(1)将平面镜固定于桌上,将纸板竖放在平面镜上,将两块纸板的重叠处作为法线;

(2)将激光手电筒发出的光线沿纸板左面或右面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要在法线处;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

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让学生分组,然后进行分工合作探究。最后教师提问,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入相关课本概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进行总结。

四、概念规律篇――深入推理

物理虽然是理科,但依旧有许多概念和规律需要记忆。合格的物理教师会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教师在讲述某个概念时,可以适当让学生了解引进此概念的原因,定义此概念的缘由;在讲述规律时,要让学生知道此规律针对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历史上的科学家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而这个规律又应当怎样去表述等等内容。当然,不管研究哪条规律,剖析典型教案都是必要的过程。

五、复习篇――思维整合

新课结束后,教师应为学生安排复习计划。复习,并非单调重复讲解原来所学的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梳理个部分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师在上复习课时,可以运用归纳法、类比法或者等效替代法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内容,加深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

例:电阻定义式R=U/I,决定式R=pL/S。定义式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来定义电阻,决定式则反映出材料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在物理课本上这样的公式有很多,教师应帮助学生用归纳法等方法整理出相关线索,熟练掌握同类知识。

六、结语

马克思说,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所以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此理论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则预示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真正优秀的教育,传播的并非是某个领域的知识,而是研究此领域的科学方法,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务必注意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思维及研究方法,并培养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某位老师教学《磁体与磁场》,在学习了磁场和磁体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进入问题合作学习与探究阶段,学生们按照老师的布置研究了一组课本习题.其中,最后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一个正方形底座上固定一根光滑杆,依次套上三个相同的具有磁性的铁环,每个磁铁环的上下两面都有磁性,一面是S极,另一面是N极.如果B的下表面是N极,请你判断A、B的两面磁性如何?这个问题并没有难住对于磁场充满好奇的学生们,他们很快发现,A、B之间产生的是斥力;否则,B就要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掉落在A的上面;同理,C与B之间产生的也是斥力.这样,根据磁体的同名磁极之间作用特点和异名磁极作用特点便不难判断出断A、B的两面磁性.本来讨论到这里,学生探究活动便可算作完满结束,孰料一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请问,既然三个铁环相同,一样重,为什么插在杆上,静止时,它们之间为何不等间距?

    如果按照事前设计的教案,这个问题不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流程之中,况且本节课对于《磁体与磁场》的学习效果在自主合作探究阶段看,学生掌握得相当好,许多教师往往这时会安排到课后个别与提问学生交流,但是,这位老教师却临时改变了事前教案安排的教师对本节课的所谓“教师小结”,而是兴致盎然地“陪同”学生探究这个“偶然”提出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意识到:而将AB视为一个整体,那么,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应该与C的重力平衡,AB之间的排斥力应该与BC的重力平衡,说明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大于AB之间的排斥力;而上述BC之间的距离相对于AB之间的距离而言要近一些,由此可见,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

    听课教师不由得击掌称好:将一道磁体与磁场的习题似乎是“顺带”变为力学题,似乎这节物理课“跑题”了,但是,这位老教师教学处理十分灵活,凭着教学机智,将问题的讨论竟然又由力学问题“化归”到了《磁体与磁场》的问题上.事后,这位老教师的一席话值得回味:既然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教学就应该不拘一格,出现所谓“偶然”、“不经意”、“无准备”的临场问题,不妨就地取材“顺带一笔”,好好组织学生探究,这样,学生既然对问题感兴趣,通过探究就能活化课堂所学的《磁场与磁体》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研究力的问题,体会物理学的思维是如何的简洁、优美,领略物理科学探究的魅力与方法.当然,这样做就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机智.

    案例二《光的折射》实验探究课上,一个课本演示实验“顺带”牵出一个有趣光学现象与问题

    初中物理对于光现象的介绍限于篇幅与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只介绍简单的反射与折射知识以及透镜的基础知识,对于折射现象一般不介绍全反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定量表示.课本在《光的折射》新授课中安排了一个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演示光斜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先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束照射到透明水槽的底面上,并在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做好记号,便于下一步实验进行对比,教师这一步演示的目的是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没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沿直线传播;接着,教师向水槽中注入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是如何随着水面的升高而变化的.很多教师一般是边演示边讲解这个实验,但是,有一位物理老师却要求学生同时到黑板上尝试画出激光束在水槽中注水前后光线传播的大概的光路图,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展示的现象;在概括出折射的定义后,完成折射的定性规律学习,然后便进入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课本所附习题与教师课前准备的问题.但是,随后在黑板画图的那一位学生出于新奇,要求教师允许他自己动手尝试:如果把激光笔按照图2乙所示方式放置,实验结果如何?这位学生的“一时兴起”,并没有让这位物理教师感到尴尬与干扰,随后,就让这位学生给全班演示改变实验条件之后出现的现象,学生们无意中兴奋地“发现”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里,无论倾斜程度即入射角多大,总能发生折射,并折射进入水中,但是,从水里沿与水面倾斜相交的方向向空气传播时有时也发生折射,有时,却全部反射回水中.这位教师对学生发现的现象进行了精炼的概括,虽然没有进行理论的过多介绍与深究,但是,他临场随机应变,给学生“开了一扇通向高中物理光学课的窗户”,启发了学生,引起学生重视实验的动手与动脑结合的物理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提高预留了空间.

篇8

知识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2.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运用对称法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镜子成像的现象引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再从光的反射定律出发,借助于作图分析发光点怎样成虚像,并扩展到物体怎样成虚像.最后加强了联系实际,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用用平面镜的例子.并介绍了平面镜在潜望镜上的应用.讲好本节课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虚像概念的建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法建议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作为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

2.进行必要的实验指导:

1)尽可能选薄一些的玻璃,否则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2)平板玻璃一定要保证竖直设置,两只蜡烛大小应一样并竖直放置以方便观察和研究.

3)怎样判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5-3-1,手移动B,当看见B与A的像变成一只点燃的蜡烛,从不同的角度看,都看到B的芯上有火焰,B正好跟A的像重合.这时,用笔贴近A和B的下端,描出它们与纸的接触线,得到两个小圆.这两个小圆的圆心,就是A和B的位置.

3.渗透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课本从发光点S的像推论物体的像,教学中还可把物体的像区分为发光物体的像和发光物体的像,并在教学中说明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4.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借助光路图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

教具:

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一对、小蜡烛一只、大蜡烛一只;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支架一幅,方格纸一张,同样大小的三角板(30度,60度)一对、刻度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法1:由日常生活中的照镜子引入课题

课前要求学生在家中分别在大面镜前和小面镜前观察自己的像,提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并提出问题:

1)人或物体在镜中的像的形状、大小跟原物一样吗?

2)人或物体在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怎样移动?

3)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成的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议论和回答,引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方法2:在教室前悬挂一大一小两面镜子(悬挂的角度尽可能是同学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像),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再准备几面镜子,让学生从前传到后,观察自己的像并与前面两面镜中的像相比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具体地说就是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探究指导: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但如果在平面镜后面仿制一块光屏(白纸),屏上不会呈现物体的像,因此我们无法用尺子去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你选用什么样的“平面镜”?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物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如何比较物像的大小、形状的关系?

5)怎样观察物与像的左右关系?

6)怎样通过实验判定像的大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交流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结果: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是__________.

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__________.

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__________.

5)当物体远离或靠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像

方法1:从平面镜成像原理出发

让学生结合课本70页图5-1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指出镜平面镜发射出来的光线是发散的,不会相交.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们习惯的认为看见的东西都在前方,会觉得反射光像是从前方镜中的像点射来的.实际上镜中并没有光直接到达.这说明虚像点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的.

老师演示:(用摄像机代替学生的眼睛反映在大倍投上)

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通过玻璃观察观察到像,并用光屏接收像,直到认为接收到像,移动摄像机的镜头绕过玻璃直接对准光屏,光屏上并无像存在.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尝试用光屏接收像,但接收不到,使学生对平面镜成虚像产生强烈印象.然后通过对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研究,讨论两个问题:(1)到达观察者眼睛的光是从何处反射来的?(2)像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学生比较能接收像点实际上不存在的观点,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感觉,因而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可告诉学生,人们的这个认识的由来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

3.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除课本上提到的,可以让学生列举还看到在哪些地方使用平面镜,并结合每种情况,分析平面镜起什么作用.

三、板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4.介绍我国古代的平面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教学设想:

让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具准备:

演示器械、平面镜、潜望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所用镜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镜前物体的像,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那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课堂实验

1.学生实验:

教师先介绍实验器材,做课本P67“做一做”的实验。将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直立在桌上,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相同的粉笔A、B。

实验步骤:

①移动玻璃板后的粉笔B,使它与粉笔A在玻璃中所成的像重合,这时粉笔B的位置就是粉笔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②移开粉笔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否出现粉笔的像?

得出结论:白纸上没有棋子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提问:(1)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2.学生再次进行实验:

①观察并比较像与物体(粉笔)的大小;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粉笔A和粉笔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

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评价得到的结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

教师补充说明:

把像和物体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它们的连线与玻璃垂直。

三、讲授新课: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我们来看一下,怎样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教师举例并演示:作AB在平面镜中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如课本P68图3-39)

(课本P68图3-39)

教师补充说明:物体与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平面上表示,其实是关于表示镜面的直线成轴对称的。

四、课堂练习

学生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一些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教师适当指导,讲解。

五、联系实际,生活实例

平面镜的应用:

1.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2.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3.某些店里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空间。

……(学生看课本P69,并思考,举例)

教师说明: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平板玻璃也能看作是平面镜。

(适当涉及“光污染”的有关实例的知识。)

六、课堂小结

(1)教师联系课本P70“生活、物理、社会”对凹面镜与凸面镜的知识稍做讲解。

篇10

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点,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忽视了创新意识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特别是在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过多强调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丰富雄厚的知识作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各种能力的土壤,而谈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无异于缘木求鱼。

教与学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观点理念,是传统教学观点理念基础上的一个飞跃。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是一个知识传授者,但更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机智。教师自身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其它各方面的素质,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教师自身素质高的基础上,才能营造出一个愉悦的教学情境,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探究场所,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火花,诱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准确把握实验物理实验教材的特点

与以往的物理教材相比较,新的物理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因此,课堂教学中的重点要放在探究实验上。认真组织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实验中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探索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掌握物理基本规律和基础知识。

三、做好实验课的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

实验学习合作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允许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 。实验学习合作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奠定组内互助合作的基础, 组间同质为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每一个小组又以两人为单位组成实验组,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又可以互相讨论学习,共同提高。以实现实验课堂的高效性。

四、多样化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多样化

1、让学生走出课堂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