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2: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育人为本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育人为本论文

篇1

2中职学校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中职学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关注的是应以中职学生作为主体,以中职学生为核心来开展各种教育管理活动。中职学校所应用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将人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根本点,其强调的是对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所进行的尊重,目标是在张扬中职学生爱好以及兴趣等的基础上,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上文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来看,中职学校要结合中职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通过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来对中职学生实施正确的指导,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来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下,中职学校无论是在教学工作中还是行政管理等等诸多方面都需要优化教育理念,改变原有的以中职学校为主体,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教育管理方式,通过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应用,将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中职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根本点,一切以学生为核心,推动中职学生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的发展。

3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对策

结合上文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以及中职学校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的分析,本文确定以下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对策。

3.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要求中职学校首先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应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实现学生和教师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到学校的决策中。强调的是中职院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具有服务意识,把自身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点放在满足中职学生的需求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尊重中职学生自然天性的基础上,推动中职学生能够自由个性的发展,进而优化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3.2制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构建还需要具体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中职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教育管理制度所具有的执行性与操作性,以不同学校的专业结构特色以及学生特点为基础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只有这样,中职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才能有章可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真正的在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发挥作用。简而言之,只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且关注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而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

3.3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氛围

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还需要文化的支持,中职院校应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氛围。也就是说,中职院校还应关注到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在美化校园环境与教室布局等方面做到以人为本。在精神环境方面贯彻校园的校风以及院校的学风等等。通过各类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的推动,调动中职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而推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

3.4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

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专业教学方面,注重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两者的融合,关注学生在教学方面的适应性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人才培养多元化方式的应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2

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发现其中的深层内容,找出其价值,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具有人文主义和价值性的活动。其次,鼓励学生阅读

文学作品,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中必不可杀的一部分,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再次,教师要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为学生做好榜样。最后,采用多种形进行教学,可以开名人座谈会,请名人为学生讲人文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以人为本;人文教育;

21世纪是经济腾飞、追求物质生活的新时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状况、社会文明也不断出现,这时就需要初中生可以准确地区分真假优劣,而教育的引导作用在这时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应地就要求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但是现在的状况却是,教师忘记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品质才是教学的关键,相反地去关注课本内容的传授。在新的标准中,将语文定义为是人类交流的关键,它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要方面,可以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其性质,同时认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及讲授内容的人文价值。语文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时应加大对内容的研究,探索隐藏其中的深层含义和人文价值, 在朗读文章、浅显地探讨文章思想后,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素质和审美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提出了下面几个方法:

一、发挥教材的作用,研究教材的人文价值,做到人文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这们学科的人文价值主要是用很多篇精彩的文章来表现的。语文书里包含了很多辞藻华丽的精彩文章,学生往往在阅读完后就能产生新的情绪,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像是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详细地描写父亲辛苦地给“我”买橘子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和无尽的感激,这样的描写不仅让学生看到了父亲那真实而朴实的背影,更能感受到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引起学生的共鸣。还有沈从文的《边城》,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边城景色,使我们在阅读时好像亲自来到了沈从文笔下的那个小城,感受到了那里的真实、质朴以及人性的美好。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利用课本中精彩纷呈的文化,让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二、确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地位,在阅读中理解作品

首先,语文教材包含了很多精彩的作品,里面描写了异彩纷呈的世界和真实的社会。现在语文课堂,要将阅读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培养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这也是人文性教育的一个显著方面。其次,人文性教育还体现在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古代的诗词歌赋,辞藻华丽,语言精彩,大量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更加优美。教师在朗诵诗时感情一定要饱满,这样才能体味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进而能够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再次,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性这已经是新课程所提出的基础要求之一,因此,课前准备也要为人文性教育做好基础工作。课前准备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它是人文性教育是否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总之,课前准备要充分,课件的制作要精心,选择适合的配乐,制造良好的气氛,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

三、教师要言传身教,提高自己的能力

课堂的主体就是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这时就要求教师的言行都要合理,这样才会给学生做好印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一个微笑、鼓励都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感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更关键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打造美好的生活。新的标准坚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就要着重培养教师的人文素质。因为没有好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是无法给学生做好榜样的。还有就是,语文教师的领导地位还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思考,共同进步上。

四、名人座谈会,请名人为学生讲人文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人文素养

座谈会要用其真实的体验、全面的知识、和丰富的情感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人文主义情怀,更好地实现人文主义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只这一个,还有很多,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自己的人文性,把促进自己的成长作为最终目的,参与到教学中去。 教师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了很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就要深入认识学生,看清学生的内心世界。语文就是一门研究语文知识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的学科,而语文教师的职能就是帮助学生学到知识,并更好地使用知识。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它不仅能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能增强学生的品质素养,影响着全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人文性教育是新课标所提出的一项基础要求,是初中语文教学必行之路,由此可以看出,人文教育将是我们研究的长久课题。

参考文献:

[1]沈俊.人文素养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中学语文. 2010(33).

篇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早在两千多年,著名教育思想家孔子就宣扬“仁者,爱人!”亚圣孟子也多次呼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在古代,民和人的含义是相通的。关于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上,打破原有的只有贵族才能进学校的阶级划分,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方法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启发式,也有问答式,讲求的是因材施教。这是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渊源。国外的教育家们也都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早在14世纪开始萌芽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潮就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捷克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要把一切的知识教给一切的人(即泛智教育),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人的智慧、品质和才能。而英国的教育家洛克在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中也用大篇幅论述体育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的必要性,主张锻炼身体从小做起,他提到“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美国人本主义罗杰斯也是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研究人的问题,促进人的发展。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古今中外,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它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受到不同阶级和流派的推崇。

(二)以人为本体育教育的含义

1、以人为本强调把人放在第一位。教师和学生到底谁是教学中的主体?现代教育思想的主趋势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鉴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就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潜能,发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至少擅长一门体育项目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当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地位,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负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没有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就不能培养出较高水平的体育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同样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在过去的学校体育中,无论是小学体育还是大学体育,我们一直沿用前苏联的体育教育模式,在对学生加强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不余遗力,然而却忽略了对体育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如人格养成等方面的重视,浪费了学校体育教育本身具有的多功能资源。而当今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观念,就是对传统的缺陷进行改造,让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掌握适合自己需求的体育技能,一直的坚持下去,成为终身的爱好和事业。不只是在体育场上挥汗如雨的运动时体育者,只要是有益于身体锻炼的项目,都是体育的组成部分。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是体育的基本要求,是服务社会的先决条件。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促使人在身体、心理上都坚强,这中体育教育能达到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现代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教育观念无疑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首选。

二、实现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目标多功能化

现在有一些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的时候,根本就是再走形式,只是写在课程表上的黑色字体,上体育课的时候,体育教师点个名带领学生跑几圈步后就解散,变成了自由活动课;要不就是被其他学科老师占用补课,体育课形同虚设,更别提教育教育目标的培养了。还有一些学校是贯彻了落实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但是他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身体和体育技能,对体育精神、体育习惯的教育到是不重视,更没有培养学生的正当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也是和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有关。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教育下,通过体育教育的多功能化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不能得到满足。鉴于这种弊端,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教学是选最佳选择。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既要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教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遵守体育原则和习惯,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不断开拓创新,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现代人。

(二)因材施教,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首先在训练场上的教学实践,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性别、身高、体重、基因、年龄都是准备一节体育课的参考因素,所有在设计体育课的时候,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照顾到每个人的体育需求,量身打造属于个人特点的训练强度,同时关注学生的身体承受力,注意安全。其次在理论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清晰地呈现动作要领、不当训练的后果,因为韧带拉伤造成的痛苦表情远远比教师几百次的安全提醒更有效果,组织学生观看体育纪录片,感受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辉煌,观看体育类电影,感受体育者的坚韧毅力。最后,开设体育公选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在欢快中学习体育精神,在运动中强身健体,这或许就是影响一生的选择!

篇4

2改进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途径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指南,是行动的核心价值。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使护理工作者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积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即护理工作者要处处为患者着想,切实尊重患者的权利,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人性化服务。比如,在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应更加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帮助他们打消讳疾忌医的顾虑,争取患者的协助配合,努力实现治疗效果最优化。

2.2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护理工作者,要想建设护理管理文化,就必须积极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他们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以关爱和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热爱护理事业、忠于患者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上。因此,要不断地举办培训、开展讲座和举行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对护理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同时,还要积极制订和实施相应的约束机制、考评机制。

2.3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夯实护理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技能,对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护理工作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每个护理工作者都是一个为患者服务的平台,代表着和谐的形象。因此,要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要想不断提高护理技能,一方面要规范护理技术,比如配药、送药、涂擦和扎针等,要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做到娴熟自如、一气呵成,避免手忙脚乱、毫无章法;另一方面,护理功底要扎实,配药要掌握好剂量,扎针要一步到位,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篇5

二、当前高中德育实践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

(一)德育课程的考核标准与“以人为本”理念失和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的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对德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但对人道德水平的评价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再加上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学校对德育课程的考核大多采取的是与其它学科一样的笔试形式,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

(二)德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以人为本”理念脱节

德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直接影响德育课程吸引力,进而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存在着多元挑战的时代、我国也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在道德领域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也就是说,高中学生对德育有了更多元化的诉求。笔者调查发现,当前高中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以理论化、规范化见长,而实践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差。比如,在对集体主义进行讲授时存在着将重义轻利;重公轻私;重理轻欲绝对化的倾向,而对如何尊重、保护人们合理个人诉求的内容相对不足。同时,在现行的教学内容中,案例教学、讨论话题等部分设置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学印象。当前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德育内容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对德育的诉求,在新的时展趋势下对其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势在必行。

(三)德育教学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定位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是人们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是人类所从事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其最根本的“特殊性”在于它所改造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意识和能力,是具有主体性的特殊客体。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广大的高中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施教,这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漠视,是典型的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长期以来,高中传统的德育模式将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即师生)明确分割为对立的两方,德育过程由教师完全主导,这种情况很容易使教师渐渐形成高高在上的自我定位,将自己变成了机械的说教者;另一方面,日趋走向成熟的高中生们的主体意识长期被忽视,在德育过程中只能居于服从者的地位,最终导致完整人格的缺失和个性的扭曲。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新时期德育改革中的贯彻与运用

(一)德育课程考核机制应“以人为本”,有助于培养“和谐人”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人不是单纯的自然人、更不是“经济人”,而是拥有和谐特征的“和谐”人。所谓“和谐”人,就是实现了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高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思考、逻辑分析能力,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们有了更多关注社会、关心环境等现实问题的热情和机会,希望现代的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想在高中德育教学中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目标,现行的德育课程考核体系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过去用一份试卷来判定一个学生道德水平的模式必须改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完全可以细化为多个部分,比如,道德理论(以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道德素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道德实践(考察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表现)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人不应仅限定为德育课的任课老师,可以运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德育教学内容应“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道德诉求,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巨大的社会转型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巨大变化。正处于身心尚不完全成熟阶段的当代高中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道德困惑,而当前高中德育内容体系“重物轻人”、“宽泛高难”、“重公德轻私德”的弊端使其与学生们现实的道德诉求渐行渐远,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效果。在调查中,认为在高中德育内容中应该加入生态伦理、性伦理、网络伦理内容的学生分别占到受测学生数的68%;26%;59%。由此可见,学生们对高中德育教学内容的期望绝不再仅仅是空洞、机械的理论说教,而是能让他们自愿接受并自觉遵循的可操作性规范,进而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解决道德困扰。

篇6

2、把学习看成由老师到学生的过程。学习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复制记忆,它是以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的转移,它首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新知识的认知。我们的传统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如此,没有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过几年便几乎忘记所有学习的知识。

3、不注重思维能力培养,难以产生知识的迁移。传统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重理论轻实践,它把结论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记忆它,缺乏训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几乎为0。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和思考,能否使学生坚持终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1、以人为本,是教育学的本质和核心

1)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学的本质特征,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学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全方位综合性人才。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志也多次强调,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2)坚持以人为本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发展观念、开拓教育发展思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要坚持教育以树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两个平等的生态主体,只有这两个要素之间相互平衡,生态互动,和谐共处,学习才能闪现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方法,全身心地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教育的过程就是激励和鼓舞学生成长。培养和造就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对人的一生都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他们每一次独具个性的发言。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没有任何鸿沟,教学过程应是教学双向的互动过程,共同发展的过程。

2)尊重和激励每一个学生

在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他们每一次独具个性的发言。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没有任何鸿沟,教学过程应是教学双向的互动过程,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共同合作,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在体会学习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宽容别人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会接纳,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学会与别人交往,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沟通的技能。

三、优化教学方法,体现“以人为本”

1、共同参与学习互动过程。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应用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地位相同,机会均等,会不受拘束的畅所欲言,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其次,互动学习时,学生间互相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迅速,相同观点和近似的声音,可引起学生共鸣,不同观点又极易碰撞,可促使思维多项发展,有利于开拓学生学习思路便于理解知识。再次,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会反复推敲、琢磨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组织交流能力。

2、多学科融合强化联想学习

中学阶段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是多学科相互整合而形成的边缘科学的巨大进步。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单科独门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贴近现实生活,做到学科教学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步。其实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相比,无论从应用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与现实生活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我们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及时渗透与社会生活、时展密切相关的课外知识,就无法活化书本的知识,就谈不上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也就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教学考评打破单一注重实践

篇7

1.2人力资本存量特征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本文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存量具有以下特征:(1)人力资本存量包括知识、能力和健康三种存量。知识、能力和健康是人力资本存量的三个构成要素。(2)人力资本存量可分为内生存量和外生存量。敏[16]认为,人力资本价值是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的统一体。内生价值的存在是外生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通过外生价值表现出来;外生价值是对内生价值的开发,通过内生价值发挥其收益性效用。知识存量和健康存量体现的是内生价值,属于内生存量;人力资本在市场中最终体现出的是促进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能力存量体现的是外生价值,属于外生存量。外生存量是内生存量的发展、发挥与升华,是内生存量的外在体现。(3)人力资本存量既有数量特征又具有质量特征。人力资本(存量)这个概念不仅是数量上的指标,而且是一个反映结构变化的质量上的指标[17]。人口数量、工作人口的比例及实际劳动量是其基本的数量特征,技术、知识等影响生产能力的属性是质的特征[8]。微观研究方法强调的是个体间人力资本存量质的差异,宏观研究方法侧重的是人力资本存量整体量的区分。(4)人力资本存量既是一个动态概念又是一个静态概念。由于人力资本具有易变性和难估性[13],故人力资本存量具有动态变动的特性;同时,人力资本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15],它不同于物质资本,对人力投资的存储转化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相对于个人或小群体,人力资本存量数值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固定或变化不大。(5)人力资本存量具有时效性和损耗性的特征。人力资本是以生物有机体的人身作为载体,人都有生命同期,能够从事工作劳动的自然时间只占其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凝集在人身的人力资本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自然损耗[18]。人力资本存量损耗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能力弱化(知识技能淘汰更新)、资本闲置(失业)、报废(死亡、伤残和服刑)和体力生理消耗等方面。

2人力资本存量微观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1构建方法和原则根据以上对人力资本存量的理论分析和国内外学者在经济学、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已有研究,在对相关概念和分类标准辨析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掌握个体人力资本存量间的差异,本文从微观角度构建起了人力资本存量评价指标体系(表1)。构建人力资本存量评价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权威性。选择的理论观点和分类标准尽量具有权威性;(2)普遍性。在分类标准有不同观点或争议时采用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观点;(3)选择指标尽量符合SMART五原则[19],即明确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行性(Achievable)、吻合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的原则。指标是衡量系统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选择的指标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各项指标测评时尽可能量化,同时与专家定性评价相结合。

2.2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人力资本存量的定义,知识(A1)、能力(A2)和健康(A3)三种存量就构成了人力资本存量评价的一级指标。在一级评价指标之下,知识、能力和健康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又可以分成二级、三级和四级多个评价指标。(1)知识存量在本评价体系中,知识是广义概念,它包含着技术类知识。对于知识的分类,国际上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波兰尼(MichaelPolanyi)[20]关于知识的分类。他认为,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编码且可用正式语言进行传递类知识,比如书本语言、图表、数学公式等;而隐性很难用正式语言传达,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如经验、技术、专长、直觉、预见性、心智模式等。显性知识(A1.1)和隐性知识(A1.2)就构成了知识存量的二级指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1]1996年在知识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报告中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Know-what)、理论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ow-how)和人际知识(Know-why)四类。根据波兰尼分类标准,事实知识、理论知识都是描述性知识,可以通过教育程度(时间)和阅读图书量等进行量化计量,因此属于显性知识;而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中难以规范、明晰化或者无法明确描述,难以准确计量,因此属于隐性知识[22]。事实知识(A1.1.1)、理论知识(A1.1.2)、技能知识(A1.2.1)和人际知识(A1.2.2)就构成了知识存量的三级指标。知识按照转移成本的大小可以分为一般知识和专门知识[23]。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专业分工的重要性,现代人力资本既要掌握一般性知识,更要掌握专门知识。在此维度下,事实知识、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又分为专业事实知识(A1.1.1.1)、一般事实知识(A1.1.1.2)、专业理论知识(A1.1.1.3)、一般理论知识(A1.1.1.4)、专业技能知识(A1.2.1.1)、一般技能知识(A1.2.1.2)、专业人际知识(A1.2.2.1)、一般人际知识(A1.2.2.2)8个四级指标。(2)能力存量新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能力是人力资本概念的核心[24]。韩庆祥等[25]认为所谓能力,就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命中的积极力量。社会学中一般将能力划分为智能(力)和体能(力)两类。智能(A2.1)和体能(A2.2)就构成了能力存量的二级指标。在心理学中,智力(能)可分为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操作能力;田文学[27]和周晓卉等[28]认为,人的体能由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和生理机能、心理智能四方因素相互交错、作用构成。袁运平等[29]认为体能主要是由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为了研究的方便,在本评价体系中体能仅包括运动素质和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智能都将归类到健康和智力评价指标中。因此,认知能力(A2.1.1)、社交能力(A2.1.2)、操作能力(A2.1.3)、运动素质(A2.2.1)和身体形态(A2.2.2)就构成了能力存量的三级指标。认知能力亦称认识能力,是指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分析的能力[30],在心理学中[26]它可以分为观察能力(A2.1.1.1)、记忆能力(A2.1.1.2)、想象能力(A2.1.1.3)、创造能力(A2.1.1.4);社交能力可以分为组织能力(A2.1.2.1)、表达能力(A2.1.2.2)、决策能力(A2.1.2.3)、管理能力(A2.1.2.4)和社会资源运用能力(A2.1.2.5)。此项分类中,组织能力是指在组织工作的能力,管理能力是指提高组织效率、管理人的能力。操作能力可以分为模仿能力(A2.1.3.1)、艺术表演能力(A2.1.3.3)、实验操作能力(A2.1.3.3)和体育运动能力,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体育运动能力归类到运动素质中。在体育学中,运动素质主要反映在力量(A2.2.1.1)、速度(A2.2.1.2)、耐力(A2.2.1.3)、柔韧(A2.2.1.4)和灵活度(A2.2.1.5)等5个方面。反映身体形态[31]的指标主要有高度(A2.2.3.1)、宽度(A2.2.3.2)、围度(A2.2.3.3)、长度(A2.2.3.4)、充实度(A2.2.3.5)等5个方面指标。因此,观察能力等22个指标就构成了能力存量的四级指标。(3)健康存量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先提出包含人类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健康的概念。在1978年9月世卫组织召开的国际大会《阿拉木图宣言》中又重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32],建立了关于健康的三维模型,生理健康(A3.1)、心理健康(A3.2)和社会健康(A3.3)就构成了本评价体系健康存量的二级指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社会人们的状况,提出将道德因素引进健康范畴,认为人的健康是“身体健康(physicalhealth)、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health)、社会适应良好(odsocial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health)”四个方面[33]。根据世卫组织的健康新定义,身体健康(A3.1.1)、心理健康(A3.2.1)、社会适应(A3.2.2)和道德健康(A3.2.3)就构成了健康存量的三级指标。为了研究方便,三级指标中健康各存量不宜再细分四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相同。总之,人力资本存量可以分为显性知识等7个二级指标、事实知识等13个三级指标和专业事实知识等34个四级指标。

2.3指标测评方法在建立人力资本存量评价指标体系后,更为重要的是对各项指标进行科学地计量核算(见表1)。由于上述指标体系较为庞大,涉及广泛,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因此无法全部量化。由此,在具体实证评测与核算时,需要分类处理:首先,依据相关统计出版物和数据来源,将大部分指标尽可能量化;其次,对无法从统计出版物中寻得数据而又需要量化的指标,可以选择专业打分法或其它带有主观性、但不失权威性的方法,将其处理为权重化指标或指数化指标;最后,将完全无法或无必要量化的少量指标,可以将其视为制度化的标准列出。在人力资本核算时,其不作为标志性指导,而仅作为制度化的参照物。由此,经过上述三类方法的处理,不但最大程度有效地核算出了人力资本水平,而且还具有制度化约束的边界,从而形成较为严谨而科学的核算与评价体系。为了保证测评结果的全面准确,除体能测评采用主观(专家打分)方式外,其他指标测评均采用书面测试(客观)和专家打分(主观)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方法进行,专家打分时也强调以客观事实(学习时间、体检数据、运动测试等)为依据进行。对于健康存量,除专家打分和问卷调查外,评价系统采用自测健康的自我评价方式。自测健康这一概念最早在1958年由Suchrnan等人提出。随着大量的实证研究显示自测健康与客观健康之间存在关联,它成了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的一种方法[3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五快”“三好”的8条健康新标准[34],为个人自测健康提供了非常实用、快捷、简单的自评指标。对表1中列举的其他存量测评方法,国内外学者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不再累述。

篇8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后经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基本上明确了对“以人为本”教育观的阐释。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尊重人、关怀人的角度出发,无论是教育者的教师,还是受教育者的学生,甚至是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都要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彼此的和谐发展。而在本文中,“以人为本”中的“人”作狭义上理解,主要是指学生,因为他们是受教育的主体,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学问、有素质、有发展的学生。

一、学生之“本”

学生之“本”是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教学,即常说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则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学而不厌,乐于其中。

二、小学作文教学在乡村环境中的局面

乡村小学与城镇小学在教育资源方面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师资力量上,乡村小学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育观念整体上确实不能等同于城镇小学的教师;又如教学设备上,乡村小学的多媒体硬件设施和学生学习园地的创办显然也不如城镇小学;再加上很多乡村小学的学生,其家庭背景往往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照顾不到,并将家中的很多大小事宜让孩子来处理,这样不仅使他们的孩子少了一层教育,还减少了学习时间或游乐的时间。这些因素体现在作文的教学上发映为学生的知识量不足,生活乐趣的体验也不足,从而致使其写作时缺乏感悟与灵性。当然,乡村教学环境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如大自然的丰富资源来得更直接、贴近,无论花草虫鱼还是山野田林,这些充满纯朴生活气息的物体在乡村学生的印象中体会更多,了解更多。因此,乡村教师如何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利用好有限的自源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重要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不能因为自身资源的缺乏而消减教育的兴趣,而应作以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的实践。

三、“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开展乡村小学作文课,笔者以为教师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熟悉《语文教学法大纲》

在新出的《语文教学法大纲》(2008)中对各阶段学生的教学要求各不相同,教师只有熟悉《语文教学法大纲》,才能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如《语文教学法大纲》中说明“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字左右。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的书写、运用。前三年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又如,“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低年级着重听说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联系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要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条理,达到小学阶段的要求。”可以说,《语文教学法大纲》是充分照顾到了学生因年龄和学识的差异而设定各阶段教学目标的不一致,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通过熟悉《大纲》而更好地设置教学任务,不提前学习过高要求的任务、不超量完成过重的作业,使学生而有余力,保持对学习的渴望,才能做好从识字到阅读,从习作到写作的逐步跳跃。

(二)教育心理学的掌握

现代儿童教学心理学认为“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乐趣,要想学生提出问题,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赞扬,决不能让他以不知道为乐。”[1] (P24)又“小学低年级儿童产生意义的主要心里结构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想象甚至幻想来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因此,低年级的儿童要着重创造型的想象作文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并使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自我的能力” [1] (P64)等。对教育心理学的掌握,了解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所要求的,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和接受心理习惯出发,掌握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在小学教材中,就有不少的课文才考察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的,如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自选商场》、三年级上册的习作课《风景优美的地方》等,都是培养学生练习观察能力或说话能力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可以从颜色、远近、上下、大小、长短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教学上又从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和事件的发生来启发学生的说话条理等等。切实照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写作氛围的创造

小学阶段,低年级(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写作尽管还不能称之为作文,但词语的运用、句子的书写以及习作的练习都是为高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写作打下基础。对这阶段“写作”的培养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写作水平能否产生良性的影响,因此,同样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而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则更能使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特别是乡村小学中,教师要运用可利用的资源来营造趣味性的“写作”环境。如让学生描写上学路的见闻,或课后十分种的活动,甚至是一年四季山野田林的变化,学生寒暑假期间的山野情趣等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通过让学生以说话的形式来表达他自身的感受,以鼓励为主,引导为辅,让学生比一比谁说得更好,更流畅。也可以让学生交流后,发现有哪些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拿出来与同学分享,使课堂的气氛不要停留在单纯的教师说教而已。

学生通过课上的说话后,即锻炼了他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的思维组织能力,算是在写作之前打好了草稿,这样再让学生去完成写作,学生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

最后,总结上述三点,笔者以为无论是对《语文教学法大纲》的熟悉,教育心理学的掌握,还是写作氛围的创造,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无非就是更好地实施每一节、每一次、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之为中心,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在乡村小学中,同样如此,它可能需要教师更多的投入,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甚至家庭环境,了解他们性格上缺陷,并予以正确的指导。而写作是学生学习语言和知识后一个能否运用得好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就确定了它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面对教学资源、学生整体素质都不如城镇小学的学生时,乡村教师想更好地开展作文写作或是写作阶段前的习作训练,必须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有效行之。这当中,就对乡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做好“以人为本”的教育。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51-03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教育部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然而,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扩招带来的资源紧张和管理难度的不断增大等原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1]同时,论文购买、、伪造数据等问题的曝光,以及学士论文抄袭剽窃[2]等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受到社会质疑。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各高校也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主体的高校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为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江苏高校师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和需求,为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文章以江苏省普通高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为问卷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月~5月先后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南京市大学生招聘会现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师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的时间精力投入、沟通交流、认知态度,以及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条件保障等。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调查对象中,男生占53.2%;理工类、经管类、文史法哲教育类、农林医药类学生分别占46.1%、34.1%、11.7%和5.9%,艺体等其他类别学生较少。运用SPSS建数据库,对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认知、行为与需求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和江苏大学对教师进行实地访谈,共访谈教师17人,其中,男教师11人,女教师6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人;受访教师的专业类别主要为理工类和经管类。

二、主要结果

(一)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态度

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0.9%的调查对象认为本科最后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实习或找工作,其次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复习考研,这分别占18.5%和17.5%,还有约3.1%的调查对象选择通过补考等其他事项。尽管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但调查对象中,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为无所谓和没必要的分别占15.2%和12.7%。在教师访谈中,教师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一位教师在访谈中说:“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多一个教学工作流程。”

同时,问卷调查对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到定稿的预期完成时间差异较大,平均值为64.2天,标准差为50.6天,预期时间分布为:1个月以内占37.4%,1~2个月占25.3%,2~3个月占16.4%,3个月及以上占20.9%。而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巩固专业知识居首位,占71.8%,其次是训练科研能力,占51.0%,再次是提高写作水平,占49.9%,认为能增加交流能力、师生了解、团队合作和接触社会现实的比例在30%~40%之间,只有3.8%的人认为没有收获(详见图1)。

图1 大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

(二)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准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前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积累的综合体现。在1183名调查对象中,16.3%的调查对象没有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经历,61.4%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竞赛实践活动。在有前期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或竞赛实践活动经历的调查对象中,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次数不多(详见表1)。在日常学习中,只有25.8%的调查对象经常关注搜集相关学术论文资料,60.7%的调查对象偶尔关注,13.6%的调查对象几乎不关注或从没留意。调查还发现,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讲座 / 课程,其中,认为很有帮助、有帮助和有点帮助的比例分别为6.9%、27.8%和55.9%,只有9.4%的调查对象感觉说不清或没有帮助。

表1 调查对象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情况

(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情况

调查时,93.7%的调查对象已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以师生双向选择居多,占47.8%,其次是统一指定,再次分别是学生选教师和教师选学生,还有2.1%的学生不知道是如何确定的(详见图2)。指导教师的职称以高级职称居多,教授和副教授各占30.9%,讲师占30.7%,助教占0.7%,另有6.8%的学生不知道指导教师的职称。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各高校、同一高校不同院系导师确定方式不同,有低年级就实行导师制的,有双向选择的,也有统一指定导师的。通常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项目的学生会继续跟着指导教师做毕业设计(论文)。

图2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

调查对象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导师指定和自身兴趣,两者分别占37.8%和36.0%,来自导师科研项目的占15.0%,来自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占6.4%,2.6%尚未确定,其余来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等其他选题。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学生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方式多样化,以当面指导为主,占69.7%,电话指导和网络信息比例相当,分别占31.4%和30.0%,尚有0.8%的调查对象未与指导教师联系过。访谈中,教师也表示:“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有网上、信息、电话、QQ交流”。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程序、选题、字数、格式、参考文献、外文翻译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要求。

(四)主要问题

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时间投入不足,这占调查总体的57.1%。其他突出问题有:不知如何写论文,占44.5%;外语翻译困难,占29.3%;自己重视不够,占24.6%;经费设备有限,占22.5%;缺乏教师指导,占20.7%;不知如何选题,占17.7%;抄袭/同学,占3.3%;其他的如专业知识不足等,占0.3%。对突出存在的时间投入不足、不知如何写论文两类问题深入分析表明,不同专业类别学生之间差异显著。理工类学生自认为时间投入不足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而农林医药类学生不知如何写论文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详见表2)。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尽管多数高校明文规定每个教师最多带6~8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但有的院系由于师生比偏高,存在一个教师带20多名学生的情况,加之教师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繁忙,导致无暇顾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访谈中,教师也多次提到“现在的学生不重视不努力,论文质量下去了,日常教学也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责任心”。

表2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主要存在问题的列联分析

注:*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

(五)需求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指导教师在研究方法、知识运用和创新思维三方面予以指导,选择比例分别为39.9%、38.0%和30.2%,而选择需要格式规范方面指导的比例仅为12.8%。实地访谈显示,教师最大的需求是学校优化管理、认定实践竞赛指导教师工作量、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多数高校采用或即将采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过程管理,但在网上提交材料的同时往往需要教师提交纸质材料,教师认为“系统、纸质材料都用,工作量大,没有体现优势”。有的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没有工作量,教师坦言“没有工作量,教师积极性不高”。同时,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利于学生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表示“有了前期投入,后期好做多了”。

三、结论与建议

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本次研究中高校师生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存在问题与需求,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教育,深化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但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列为大四学年最重要的事情,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由此造成大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不足。而相关研究表明,整个过程没有三四个月踏踏实实地工作,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3]因此,学校、教师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处理好实习/找工作、考研和毕业设计(论文)三者间的关系,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必要的时间精力投入。

第二,夯实基础,强化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理论与实践能力。

一方面,有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讲座 / 课程,且九成以上的参与者认为指导讲座 / 课程对毕业论文(设计)有帮助;另一方面,六成以上的学生没有参与过竞赛 / 实践活动,近两成的学生没有课程设计/论文写作经验,导致学生前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准备不充分,缺乏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借鉴基于研究方法论课程、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个环节构建的本科毕业论文训练体系[4],建议高校将课程论文常态化、学年论文制度化。同时,打通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关联,使毕业设计(论文)建立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第三,优化管理,发挥教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引领与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质量保证。[5]高校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境,一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精简管理程序,减轻教师负担,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中。同时,应认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竞赛活动的工作量和业绩,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此相应,教师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深入实地调研,开展原创性、应用型研究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积极主动发挥作用,根据不同专业类学生需求和各阶段工作特点,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水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6):78-79.

[2] 何方永.高校学士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68-70.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66-01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指的是管理者将管理当作是完全服务于人的一种手段,来促进管理对象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管理形式。高等院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紧密围绕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与管理性,来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下面来论述“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如何运用。

一、从思想上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从思想上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实现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的前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认识与把握。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是孤立的一个个群体,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是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自己在高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对学业、人际关系、未来的择业等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达到对自身发展满意的程度,所以,高等院校学生管理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管理出效果,将“以人为本”的管理重点放在对学生实现服务上面,将学生的发展当作是管理的终极目标,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不断发展。

二、充实“以人为本”的服务内容

“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对人的权利加以尊重,并时刻关注人的发展,表现出对人深切关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中的就业指导、帮困助学与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内容正在体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充实好以人为本的内容,就是坚持从高等院校的实际需要出发,用心去理解并体会大学生本身的思想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的基本形式,了解对大学生在服务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的不足之处,例如,帮困助学服务,就应当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经济方面的帮助的同时,更应该培养这些大学生的自强与自立意识,在援助的具体方式上,保证这些大学生的自尊不受到任何的伤害。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重点就是对大学生提供必备的就业信息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学生就业求职技巧方面的培训。心理疏导方面的服务也需要建立在全面的主动干预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之时,使得学生获取自我心理调节的知识与能力。

与此同时,以人为本方面的支持离不开硬件方面的支持,高等院校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校园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等,不定期对设施实行维护与升级。高等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育人的重要思想,服务本身也是管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学生服务贯穿在管理的过程中,将服务育人积极促进管理育人。加强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工作,重点加强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方面,当今的学生工作更强调为学生服务重要性。一方面,积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做好学生服务方面的工作,也是为学校整体改革和发展服务,只有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稳定好学生情绪,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学校的多个方面才能有很大的发展。

在当今的科技革命条件之下,需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有大的作为的,当今的很多年轻学者由于自身缺乏和他人的合作精神,限制了他们发展。而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探究其根本的原因不在于科学家的高智商,更在与他们之间友好、有效与愉快的合作。当今的事业属于集体事业,当今的竞争属于集体竞争,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情况下,善于和他人相容、善于合作成功的机会会更大。

三、积极营造和谐管理环境

高等院校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之时,还需要积极去营造和谐的管理环境,这样做不仅能深刻体现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更能对学生内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精神极为重要。所以,和谐的管理环境的创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注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展开有益学术的讨论;二是,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敢于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对学生反响比较大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加以解决;三是营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积极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让学生徜徉在校园之中能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感悟大学深层文化底蕴,更好投入到学习中。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当然这一模式的运用还需要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操作性管理模式”,在运用“以人为本”管理模式中,需要从思想上重视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实“以人为本”的服务内容、积极营造和谐管理环境,让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