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22: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毛毛虫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正确读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学会迁移运用。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4.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难点
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利用偏旁归类识字,如,“怜”“愉”与心情有关,“挪、挣”与动作有关,“纺、绒”与丝织品有关;“仿、佛、任、何”都是单人旁,“律、待”都是双人旁。利用形近字对比识字,如“竭—喝、昆—屁、仿—纺、挣—筝、规—观”。
(2)写字:“整、怎”是上下结构,“怎”字上窄下宽,“整”字上宽下窄。“抽、纺、织、编、消”是左右结构,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比例。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如,“消”中“月”的第一笔改撇为竖;“整”中“束”的末笔捺变为点。“布”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写好主笔撇。
2.朗读指导
本课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对比来表现角色形象。教学时可采用创设情境、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感受小毛虫变化过程中三个阶段的不同语气和情感,读出变化。关注小毛虫在不同阶段的关键词,如,通过“趴”与“唱、跳”的对比,突出小毛虫的笨拙;通过“灵巧、轻盈”等词,突出小毛虫破茧成蝶后的欣喜。
3.阅读指导
本课可以按照小毛虫经历“小毛虫——茧——蝴蝶”三个成长阶段的教学思路展开。理清文章思路后,让学生根据提示来讲故事,按照“小毛虫的可怜——织茧的坚定——化茧成蝶”的顺序展开。在讲故事时,引导学生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述,还要加入自己想象的细节,对小毛虫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补白,让童话故事更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3.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蝴蝶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小毛虫图片。这就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外貌完全不同的两种昆虫之间竟然有这样的联系。小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跟随课文,一起去揭开这个秘密吧!(课件出示课题)
2.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认识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①偏旁归类识记:怜、愉;纺、织;抽、挪、挣。
②形近字识记:纺—仿,竭—喝。
(3)课件出示词语,运用不同方式认读词语。
【设计意图】图片的导入,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读课文后,交流识字方法,并将本课的词语按组块进行集中认读,为后面学习小毛虫的三个成长阶段做好铺垫。
板块二
梳理情节,话说“成长”
1.再读词语,发现规律。
(1)分组读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小毛虫、茧、蝴蝶)
2.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再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句。
课件出示:
(可怜、笨拙)
(尽心竭力)
(轻盈、色彩斑斓)
3.结合插图,对照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再读课文。
4.对照板书,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
【设计意图】本文的生字新词比较多,用词语组块的方法,将词语分类识记,并设置问题: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这样能较快帮助学生提取出关键信息,形成示意图,为学生复述故事提供了支架。
板块三
朗读指导,聚焦“成长”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呢?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并画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l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l
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交流识记生字“仿、佛、整”。
(2)指导朗读,体会关联词“既、也、更”,突出小毛虫的“可怜”。读“整”字时可稍拖长,体现小毛虫行动的迟缓。
2.其他小动物是怎样的呢?
课件出示:
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1)体会“生机勃勃”。
①结合插图想象蚂蚁、瓢虫、蜜蜂开心地唱歌、跳舞的情景。
②想一想:其他小动物又会是怎样的呢?
(2)指导朗读,读出轻松、欢快,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调。
(3)与其他小动物的“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进行对比,想象补白:小毛虫还会看到怎样生机勃勃的景象呢?
3.小毛虫没有悲观失望,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1)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l
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l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尽心竭力”。
①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一刻也没有迟疑”“它织啊,织啊”。
②想象小毛虫是怎样尽心竭力地工作的。
③指名读,评价朗读。
(3)齐读第3~4自然段。
①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尽管如此”“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织啊,织啊”。
②随文识字,读准多音字“尽”。
③想象小毛虫是怎样坚持的,是怎样的不容易。
④指名读,评价朗读。
4.聚焦“蝴蝶”,体验情感。
(1)最后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课件出示: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2)假设你就是那只小毛虫,你从开始的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灵巧的、漂亮的蝴蝶。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朗读指导。
①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灵巧、轻盈、飘然、色彩斑斓、愉快”。
②想象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轻盈、愉快,越飞越远,慢慢消失的样子。
③指名读,评价朗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学习中,部分词语稍显深奥,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体会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情态和心情。不能强求学生透彻地理解它们,只需在积累中提升语感,获得美的熏陶。这样边读边悟,不仅使学生的听说、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也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整、抽”等8个字,正确读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指导朗读,体会蝴蝶的“灵巧、美丽”,小毛虫的“乐观、努力”,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提示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语复习,语言运用
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课件出示:
毛虫
叶子
目光
周游
纺织
编织
怎样
声音
花纹
消失
挣脱
尽心竭力
游戏:词语搭配。
课件出示:
生机
笨手
与世
悲观
色彩
隔绝
失望
斑斓
笨脚
勃勃
2.聚焦“小毛虫”,用心感受。
(1)朗读第1~2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小毛虫的“可怜”?
课件出示;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2)练习用“既……也……更……”说话。
课件出示: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3)动画演示“挪动”,从而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
(4)抓住“九牛二虎之力”“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感受小毛虫的“可怜”。
(5)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
l
用“九牛二虎之力”说一句话。
l
小毛虫真可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小毛虫真笨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词语搭配,巩固所学的生字词,积累词语。通过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词语的意思。紧扣关键词“可怜”,以语言训练点为依托,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多元思维。
板块二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精读感悟,体验“坚持”。
(1)小毛虫接下来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
l
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l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2)理解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①小毛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②其他小昆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课件出示:
l
蚂蚁忙着搬运食物。
l
蜜蜂忙着采蜜。
l
蜘蛛忙着结网。
l
知了忙着唱歌。
(3)理解句子“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意思。
提供支架,帮助理解。
课件出示:
春天,小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上,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傍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读指导,体会小毛虫的勤奋与坚持。
(5)此时,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坚强,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小毛虫)
2.“化茧成蝶”,练习背诵。
过渡: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变成蝴蝶就是小毛虫成长的规律。
(1)配乐朗读第7自然段,并播放视频。(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样子。
(3)配乐朗读,尝试背诵。
3.总结方法,示范讲故事。
(1)这是一条小毛虫的故事。这个故事先讲小毛虫趴在叶子上的样子,接着告诉我们它怎样织茧,最后讲它变成了蝴蝶。我们可以像这样通过关键词句来提取信息,理清故事的思路。在讲故事时,如果能用上文中的词语就更好了。
(2)教师示范,并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让学生形成积累,学会迁移应用。
(3)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讲,一人听。
(4)个性展示,学生评价。尝试运用文中的词语把故事讲得有趣。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朗读,为理解小毛虫的坚持和尽心竭力提供支架,从而突破重点。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理清文体结构,并尝试运用文中的词语,把故事讲得有趣。教师示范讲故事,同桌合作讲故事,展开讲故事的演练过程,让学生在讲与评中获得进步。
板块三
认真观察,指导生字
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整、抽、纺、织、编、怎、消、布”。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
(2)仔细观察,交流书写要领。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纺、织、编、消、抽”左窄右宽,“消”第七笔改撇为竖。
(2)“整”上部分写紧凑,“怎”上窄下宽。
(3)“布”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左上部分要写得宽,“巾”要写得窄。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出示问题书写示例,并纠正。
5.抄写词语。
课件出示:
毛虫
叶子
目光
周游
纺织
编织
怎样
声音
花纹
消失
6.展评优秀作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注意字的结构、比例,写前指明学生的观察方向,写后评价反馈,在看和写的实践中把字写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心是完成从识字到阅读的过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
1.词语组块,提炼信息。
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为了让学生读好词语,了解小毛虫经历的变化,在设计教学时,我采用词语组块的方法,将词语分类识记,并设置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变化。让学生能根据词语提取出关键信息,形成示意图,为学生复述故事提供了支架。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了解手指印画的方法。
2、技能目标: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能大胆想象和创造,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3、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手指印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愿意大胆尝试手指印画,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印的组合印画。
难点: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活动准备:
1、教师范例画。
2、幼儿用纸、颜料、餐巾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哈喽!小朋友们大家好!又到了我们的快乐手工时间啦,现在跟老师一起先做一个有趣的手指律动,活动一下我们的小手吧!(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二、基本部分
1、一群生活在手指王国的小精灵们今天要举行盛大的聚会了,看看都有谁来参加了?(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指认手指一家)
2、它们用自己灵巧的小身体变出了一幅漂亮的画,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在这幅作品中,这些小动物和后面的小树都是用手指印出来的,今天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手指印画吧!
3、我们需要的材料有:图画纸、颜料、记号笔、餐巾纸。接下来由老师先示范。
4、示范与讲解:
教师向幼儿示范手指印画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拿一张干净的图画纸,用任意一个手指蘸取颜料,在合适的位置用力按压,注意手指蘸的颜料要覆盖整个指肚。先从前面的动物开始印,注意小动物的动态。
(2)在拓印小鹿时,它的头和身体要注意手指的方向,印完头部,要用餐巾纸擦掉手指上的颜料,再蘸取另一种颜料,然后拿记号笔进行添画(鹿角,眼睛,鼻子,嘴巴,尾巴,腿);毛毛虫,我们先从头部开始印,用大拇哥印,身体用二拇弟印,选择各种颜色进行组合,把它印成彩色的,同样的方法,拿记号笔进行添画(触角,眼睛,嘴巴,脚);天空中再添加一只小蜜蜂,头部用大拇哥印,身体用二拇弟印,再进行添画。
这样小动物就印好啦,漂亮的小鹿、可爱的毛毛虫、勤劳的蜜蜂就完成了,但是这几位小动物们想去森林里玩耍,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绘制美丽的森林吧!
(3)在印小树时,可以用三姐姐,注意树的大小和树叶的外形。可以选择单色(如:黄色、橙色、绿色等),也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颜色,变成五彩树。
(4)待颜料干后,用记号笔添上树干和树枝,注意树干的变化(由粗到细),然后在天空中再印一个红红的太阳,进行添画(眼睛、嘴、光芒)。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现状
(一)幼儿园讲授的课程内容形式单一
如今,有些幼儿园打着一切为了孩子以后的学习或者是家长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向小学化发展。根据幼儿园的《纲要》中,在幼儿园阶段,不要求孩子会10以外的加减乘除法,但现在许多幼儿园为了各种因素,与小学更好地衔接,甚至要求孩子会许多超纲的算术题,例如:20以内的加减乘除法, 连加连减等。使孩子享受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有的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导致厌学情况的出现。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集中力一般都在15―20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堂时间会增长,但有些学校为了和小学接轨,索性将幼儿园大班的课程学习时间改为30分钟以上,这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还会导致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的效果不佳。
(二)幼儿园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
幼儿园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今《纲要》把幼儿园课程分为五大领域内容,以及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家园合作等。但有些地区的幼儿园并没有这么实行,或者有些地方实行了《纲要》提出的内容,但教师运用到实际中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就说明了教师没有良好的利用新课改下对教师的职业素质的要求。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面临淘汰。教师要想使学生得到理想的发展,就要从自身出发去找原因,摒弃应试教育,提倡并尝试素质教育。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园课程不再单一,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得到全面的发展,才是当今时代提倡的教育要求。
(三)幼儿园课程的目标不够明确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幼儿园课程的总目司褪桥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有的教师觉得写教案就是应付差事,没有真正从实际出发,把教案里的内容变成真正适合儿童所需要的内容,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内容,缺乏对教材的筛选。这样教师没有办法准确的把握教材的信息,导致幼儿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我认为,部分教师就应该去独立思考和反思,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例如:那些成绩好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和成绩拖后腿思考问题能力欠佳的孩子很少会被教师所关注,教师只能够注重大部分平均学生,从而忽略了“两个极端”的孩子。
二、幼儿园课程现状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最大的推动力就是教师,如果教师的各种素质都极佳,那么教出来的也会达到当今新课改的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教师独有的“教育机智”去灵活的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学习兴趣所在,去积极地引导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我的妈妈》一课中,问幼儿爱不爱自己的妈妈,你理想中的妈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那我们再去课本中看看这位同学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好吗?等问题为导入,引导幼儿去学习课本文章,最后让幼儿画一幅自己心中妈妈的样子。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区角”活动的正确认识及合理开展
幼儿园教师要有主动创建“区角”活动的意识。要让还在玩耍中轻松愉快的学到知识,教师就可以根据“区角”的创建满足幼儿的需求。将“区角”活动与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出课程的价值。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种轻松,愉快,更加多元化的区角活动,尽可能的满足幼儿对游戏的渴望程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要尊重幼儿自主选择“区角”的权利,让幼儿自主选择或分小组选择,这样孩子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材料,才会更加乐意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我是小小创造家”的区角中,幼儿要给毛毛虫穿上漂亮的衣服,而毛毛虫的衣服上都是数字的排列,这时就要孩子动脑筋,如何正确的给毛毛虫穿衣服。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孩子更加乐于接受的,也是当今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对比之前的应试教育课堂,教师讲学生听,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处在以具体感知为主的阶段,对于教师口头上的阐述幼儿可能理解不了,远远没有幼儿自己动手去实践得出的结果印象深刻。同时教师要保证“区角”活动是不断更新的,“区角”活动也要更加注重时效性。要保证“区角”的各种游戏类型均衡,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均衡的发展。
三、结语
如今幼儿园的教育不应该再以教师讲课为主进行,而要给孩子提供自主发挥的空间,培养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才使用幼儿教师需要做的努力。如何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当今幼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课程,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所以,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但就当前课改课堂教学情况,出现理念不明,体验不深,流程不畅等弊端。为此,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课程,笔者对此提出理性的思考。
思考之一:教学目标,打造育人经典
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但在过去的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往往被忽略。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做到以下二点,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第一,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中能学会并运用于实践中去。第二,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是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例如我在教学《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一上),我设计了“礼貌待人我会做”的模拟游戏活动,首先我让学生比赛谁说的礼貌用语多,并告诉学生这些虽是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这是做人的应具有的一个礼节,是对别人的一个尊重,接着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在什么情况下用上“谢谢”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学着做,最后要求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待人都应该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的做人品质。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用心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学生,就一定能够打造出许多刻骨铭心的育人经典。
思考之二:教学流程,彰显动态生成
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本应该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使教学过程变得呆板、枯燥。叶澜教授认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迹行进,总是会升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如我在教学《保护水,节约水》(二上)一课时,按原设计方案,是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节约用水,结果在组织学生讨论时,由于地处山区,学生家里大都引来山上的泉水,不花钱,要多少有多少,尽管使用,另外,书上也说大海全是水,许多学生都说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这样的结果让我产生出现意外,此时我没有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敢于真实地面对学生,临时设计让几个学生出来表演家里没水时的情景,如天热了没水洗澡,没开水硬咽吃馒头等,感受无水时的困难,这样灵活地调整后,学生逐渐明白,一是别看地球上的水资源很多,可是让能使人直接饮用的水却很少很少;二是山区的水虽然不花钱,但要懂得养成的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好品质。这样生成出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实施由“执行教案”逐渐走向“互动生成”,彰显动态生成,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使课堂真正成为孕育发展性人才的沃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情感体验。
思考之三:学习活动,注重情感体验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先聪明而勤劳。早在四千多年前,他们就发现了铜这种比石更硬的物质,并用铜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后来他们又用铜制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今天,大家看到的这幅照片就是距今一千八百年前的一件艺术珍品------------铜马的照片。
课文分析教学思路:
1、看图回答:图上画了哪两种动物?比较下列词语:
马踩飞燕、马踏飞燕、马踏燕子、马和飞燕,说说哪个做这幅图的标题更合适?
答:图上画了马和燕子两种动物。
用《马踏飞燕》更合适。因为用"踏"比"踩"更能突出马的轻快,图上的燕子双翼展开,所以用"飞燕"更能突出燕子当时的姿态,也更能显示马的速度之快。
2、读课文第一段,看"马踏飞燕"是什么时候的艺术作品?什么时候出土的?出土后人们的反映如何?
答:东汉时期,1969年出土,出土后人们就大加赞美他,它很快便闻名天下了。
3、仔细看图,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匹骏马?再阅读第二段,解释"匀称、高亢、嘶鸣、膘肥身健"的意思,看这一段是按什么时候顺序观察的?
答:这匹马:①膘肥身健、体型匀称。②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头微微后仰而略向左歪,尾竖起后而后扬,张开大嘴,仿佛高吭。从以上几点看出这是一匹骏马。这一段是按先整体观念后部分顺序观察的,①是整体,②是部分。在②中又按照从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具体工作到想象顺序观察的,"仿佛听到了它的高亢的嘶鸣声"即想象。之前都是具体的,实在的。
4、马在地上跑,燕子 在空中飞,马为什么会踏到飞燕?认真看图,说说作者怎么表现马速之快的?
答:为了表现马的速度之快,作者首先构思奇妙:马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其余两腿正在伸缩。没有落地之蹄,全部腾空而起。作者所画不是跑马,而是飞马、天马,四蹄全是快速奔跑的样子(教师可拿站立的马、慢跑的马的图片各一,与此图对比,说明书中马跑的快)。其次,运用夸张手法,独具匠心,让马踏飞燕而飞燕安然无恙,可见马如飞箭般快,如行云般轻。
通过以上两点,表现了马速之快。
5、马全身的重力都靠右后蹄支撑,能否平衡?为什么?
答:能平衡。因为马头颈后收,而后蹄尽力前伸,马的重力和支撑点就在同一垂直线上了。就像人单腿站立也可以平衡不倒一样。马的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便如走平衡木的人张开的两臂一样,也有保持马的整体平衡的作用,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6、从这匹踏燕的飞马身上,你感受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哪些才能?
答:铜马身上体现了他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先进的科学知识、卓越的创造才能。
结束语:
"马踏飞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引以为自豪与骄傲,并应该努力学习,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
马 踏(快平) 飞燕
骏马:身形:健壮匀称
鬃毛(上) 四蹄(下)
头(前) 尾(后)
嘶鸣、高亢、
右前腿前跨
左后腿平伸
左前腿伸 腾空 丰富的想象力
右后腿缩
独具匠心:踏飞燕
科学依据:重力支撑力一线
伸开的腿 卓越的创造才能
上扬的尾
课堂教学反思的评价:
新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和促进。一节课上完了,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老师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1、今年是传染病流行的极高发的一年“手足口”病的流行期还没有过去,H1N1又向我们凶猛的袭来。这对我班的卫生保健工作又一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班及时召开班会,结合园里的要求制定了本班的防控措施,及时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进行宣传工作,希望家园一致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2、我们坚持每天做到开窗通风,加强晨午晚检,加强日常消毒工作。熊老师是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工作从什么也不了解到慢慢熟悉,到现在能自己熟练的独立工作。自己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工作中,她从来不怕麻烦,虚心好学,每天很早就来到幼儿园,坚持用消毒水擦拭孩子能触摸到的每个地方。每周二是我班晾晒被褥的时间,从二层往下搬了30多床被褥她从来不怕麻烦。每周坚持消毒玩具及拖鞋。上下午班老师加强孩子的洗手这一环节的培养,盯住每一位幼儿,让孩子彻底把小手洗干净。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班没有发现一例传染病,出勤率也是很高的。熊老师除了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能积极主动配合班上老师的教学工作。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去关心照顾每一位孩子,受到家长的好评。
3、王阳阳老师是一名非常细心、有爱心,虚心好学的老师。工作中从来不计较时间,对工作认真负责。我们班在制作活动区和布置环境的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她经常是早晨到园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离开,别看她年龄不大,但对待幼儿非常细心,耐心是一名非常好的老师。由于我们班的两位年轻老师对我班工作的大力支持,我班工作才能开展的这么顺利,我对她俩表示深深的感谢。
二、以幼儿生活为背景,开展更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1、蒙氏教学对于我和王老师来说还是不太熟练。今年的蒙班教研组加强教研,学习。对我们帮助很大;在教学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就同教研组长杜老师及其他老师请教,在10月底我们班对蒙氏工作向家长进行开放,分成两组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完成的。第一组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展示了“带插座圆柱体与彩色圆柱体相结合”,第二组是年龄偏小的幼儿,展示了“棕色梯”,两次展示工作都是由王老师来进行。在展示工作前,王老师虚心向杜芳老师请教,杜老师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开放活动进行的非常好,受到家长的好评。
2、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九月份完成了“好吃的月饼”及“爱祖国,爱家长”两个主题活动。十月份开展了“重阳节”的主题活动。我班请来了两位老人,一位是淘淘小朋友的奶奶,一位是蕊蕊小朋友的奶奶,让幼儿懂得了从小要尊敬老人,好好学习,孩子们为奶奶们制作了小礼物。
3、我们这学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活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预设与生成”“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场地,科学划分,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找材料,齐动手。在睡眠室设计了“小小建筑师”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的半成品,及辅助材料。如各种瓶子,盒子,各种标志,红绿灯,花坛,玩具汽车,楼房等等,给了孩子们自己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活动室布置了“手工坊”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如:各种材质形状的小瓶子,纸卷筒,毛线,果壳,贝壳,彩泥等材料。激发幼儿装饰的兴趣,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并在游戏过程中或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交流,分享经验。还开设了宝宝图书吧,及生活区,益智区。在楼道开设了娃娃家。我们用各种布为幼儿创作了包子,饺子,香肠等食品。用照片和彩纸把娃娃家布置的非常漂亮,温馨,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些活动区孩子们非常喜欢,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及专注能力。同时园里也开展了活动区观摩,评比活动,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在互相学习中,开阔了眼界。
4、为了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提高户外活动质量,我园开展了户外玩具制作评比活动。我们用椰汁桶制作了漂亮的梅花桩,用硬纸杯制作了彩色石头、蝴蝶飞起来、沙包等共30多件户外玩具。
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身心、品德健康发展
1、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教育幼儿要尊敬国旗,升旗时要行注目礼,唱国歌。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通过各项主题活动,节日活动,培养幼儿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尊老爱幼等良好情感
3、通过秋季体育运动会,让幼儿萌发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并通过活动学会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四、重新认识环境价值,让墙面说话
1、围绕主题目标创设环境,并随着目标的变化使环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及身心发展需要,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出环境教育功能,走进我们班给人们的第一视觉就是艺术气息。我班环境创设的意图来源于“爱祖国,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延伸——中国的民间艺术,通过脸谱,染纸,剪纸,吹画,拓印,泥塑,板画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这些作品中有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有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的,也有老师自己制作的。
2、要注意观察了解不同孩子所处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需要,充分利用多种环境创设,使幼儿都得到活动的机会,主动的参与环境创设。在我班的环境创设中,孩子们参与完成的部分,我们非常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有的孩子完成了脸谱的创作,有的孩子进行了染纸活动,有的孩子参与了泥型的制作,到了吹画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我们全班幼儿都进行了尝试,根据幼儿的肺活量大小及吹的技巧,吹出的画面各种各样,非常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兴奋。
3、创设实用环境,因地制宜,利用废旧物品。我们班的环境创设都是利用废旧物品来完成的。孩子家长们从家里带来了盖帘,簸箕,凉席。我们制作了簸箕娃娃,盖帘鱼等。用薯片筒制作出形状可爱的毛毛虫,用塑料袋和纸碗,做出了漂亮的美人鱼。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说到废旧材料,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班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家长们都是争着,抢着给我们带材料,在环境布置期间,我班的废旧材料堆得比柜子还高。
4、在幼儿园开展活动区创设及环境创设评比活动的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班的王老师和熊老师作为两位年轻的外聘老师,她们都把幼儿园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早晨七点多来到园,中间几乎不休息,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离开。阳阳心细,画画好,在环境布置中想出了很多自己的设想。如:我班非常有特色的大红剪纸,就是她一刀一刀刻出来的。走廊的毛毛虫也是她的设想。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熊老师也是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塑料袋和纸碗制作出了漂亮的美人鱼。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班环境漂亮了,活动区的材料丰富了,家长们都说,我们班室内的环境有浓浓的民间特色,走廊的环境非常童趣,听到家长们的好评,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五、家园合作,拓展教育资源。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对教育的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视,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形形的家长,我们总是热情主动,家长工作持之以恒。“望子成龙型”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我们就经常以通电话的形式定期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和表现,并向家长介绍我们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思想,切记拔苗;对待“隔辈亲”类型的家长,我们经常介绍书籍,幼教杂志,谈心,互相探讨教育子女的看法以及好的经验;对待“要求型”的家长,包括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方面还持怀疑态度的这种家长就要以诚恳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虚心接受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将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点点滴滴进步反差反馈给家长。通过不断改进方法来更好的提高保教质量,使家长真正感到孩子在幼儿园能够放心,安心,做到家,园,社会三位一体。
实践证明,我们的家长工作有了显著的效果,在环境布置中需要大量的废旧材料,家长们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班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开展。
六、中心工作
积极筹备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利用半日开放的时机,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参与率高,不但使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横向发展水平又了解了孩子纵向发展水平。
本学期的半日开放活动,我班是以综合活动的方式向家长进行汇报的。通过律动、歌曲、舞蹈、数学、儿歌、手工等几方面,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王老师进行这样的大型活动是第一次,我们在班会上积极为她出谋划策,她能虚心听取意见,认真准备教案,在下面反复熟悉教案,不断进取。在半日开放活动中,组织的非常成功。家长们也非常满意。熊老师在活动中配合的也非常默契,一环扣一环。在晚饭时也能积极主动向幼儿家长介绍晚饭的名称及营养价值。使得家长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在园学习及生活情况。活动结束后,家长们都表示孩子在幼儿园学了这么多知识,伙食也这么好,家长们更放心了。
七、存在问题
1、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如“三轻”轻声说话、玩玩具轻拿轻放,走路轻,以及倾听习惯,需要不断提醒,不够自觉。所以应坚持不懈,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2、活动区的材料要不断投放,不断提高难度,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
八、下学期努力方向
1、更好的利用环境因素,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2、在家长工作方面,再接再励,把亲子教学落实到家长群中,创造平等,亲和,互尊互重的家园环境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儿童的生活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的生命阶段,此时的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与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工作者的内涵和发展的价值,而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这些生活体验作为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帮助他们将生活经验中复杂的情况加以简化、浓缩、迁移、提高和升华,使孩子们的生活更具有质量,更具有光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必须凸现生活的气息,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营造生活化课堂,让品德与生活培养回归现实生活。
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北师大版,下同,一下),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和人类活动,但由于春天的到来不会在某一时刻完成,也不是在课堂上能完成的,这样对儿童的生活似乎占不上多大的边。这就要求教师要寻找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从教材描述的生活片段之内选取生活的点,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景,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从细小的地方去发现春天,如可以举办春天信息展示台,启发学生把平时发现的、感受到的春天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绘画、文字描写、手工制作等)表现出来,放在春天信息展示台上,让大家互相欣赏交流,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打造育人经典
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但在过去的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往往被忽略。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做到以下二点,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
第一,着眼于做人的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中能学会并运用于实践中去。第二,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
例如我在教学《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一上),我设计了“礼貌待人我会做”的模拟游戏活动,首先我让学生比赛谁说的礼貌用语多,并告诉学生这些虽是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这是做人应具有的一个礼节,是对别人的一个尊重,接着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在什么情况下用上“谢谢”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学着做,最后要求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待人都应该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的做人品质。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用心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学生,就一定能够打造出许多刻骨铭心的育人经典。
三、教学流程,彰显动态生成
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本应该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使教学过程变得呆板、枯燥。叶澜教授认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迹行进,总是会升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如我在教学《保护水,节约水》(二上)一课时,按原设计方案,是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节约用水,结果在组织学生讨论时,由于地处山区,学生家里大都引来山上的泉水,不花钱,要多少有多少,尽管使用,另外,书上也说大海全是水,许多学生都说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这样的结果让我感到意外,但此时我没有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敢于真实地面对学生,临时设计让几个学生出来表演家里没水时的情景,如天热了没水洗澡,没开水哽咽吃馒头等,感受无水时的困难,这样灵活地调整后,学生逐渐明白,一是别看地球上的水资源很多,可是让能使人直接饮用的水却很少很少;二是山区的水虽然不花钱,但要懂得养成的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好品质。这样生成出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实施由“执行教案”逐渐走向“互动生成”,彰显动态生成,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使课堂真正成为孕育发展性人才的沃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了情感体验。
四、学习活动,注重情感体验
一、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美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如一些大自然中的事物,往往蕴含着美感。对这种美,往往需经教师点拨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心境,注重引导他们美的发现、美的感悟,使数学真正发挥它的智育、德育、心育功能,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人性得以升华,并由此产生美感。
《认识整千数》一课的想想做做3介绍了大自然的一些知识。如“太阳表面的温度接近六千摄氏度”,一幅图片加一句话,留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在学生读好这句话,并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后,教师顺势问学生:“我们这个地方夏天的温度大约多少摄氏度?”学生都知道差不多三十几摄氏度,最多不会超过四十摄氏度。而太阳表面的温度接近六千摄氏度。六千是比四十大很多很多的数,任何物体靠近太阳都将顷刻间化作气体,可想而知温度有多高。“太阳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球体,它养育着我们地球,每天东升西落,陪我们度过了一个个白天和黑夜。但是,它却又是这样的可望而不可及”。学生听了教师的介绍后,无限感慨,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产生愉悦的情感。当然,对六千这个数的大小,体验也更强烈了。
二、捕捉课堂中生成的灵动美
课堂是一个美丽的通道,在这里,随处都有美丽的风景——意外,或者说是生成资源。对这些不期而遇的生成资源,我们是视而不见,继续跟着自己的教学预设前进,还是停下来,根据情况合理地利用生成资源,并经过教师的智慧加工,创生精彩的课堂呢?答案当然是后者。
《认识整千数》这节课中,对一万的认识既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设计了三个环节:首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让学生迁移类推出:10个一千是一万;其次,出示体育馆场景图,告诉学生这个体育馆能容纳一万人。最后,提问学生:你愿意一个一个数,从1数到10000吗?
在课前的预设中,笔者猜想学生是肯定不愿意数的,由此告诉学生10000是一个很大的数。但在课上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开始时全班学生都摇了摇头,突然,角落那边的小于微微举起了他的小手。怎么办?难道真的让他从1数到10000吗?那这堂课还怎么上下去?可是,如果不叫他,对他视而不见,又有点……在几秒的犹豫之后,笔者果断地说:“小于想数一数,来试试吧!”小于用响亮的声音数了起来:“1、2、3……”可是,慢慢的,小于的声音越来越轻,当数到100多的时候,小于已是气喘吁吁了。这时趁机问小于:“你还想数下去吗?”小于垂头丧气地说:“我不想了,累死我了,这要数到什么时候啊?”于是随机说明:“同学们,假如我们一秒数一个数,这样推算,从1数到10000要两三个小时,现在是上午10点不到,假如一直数下去的话,到我们吃中饭的时候还没有数好。”“哇!”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更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说:“10000这个数可真大呀!”就这样,10000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表象。
1.慧眼,及时捕捉生成资源。课堂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就算教师预设得再全面,也无法预知课堂会如何进展,面对课上出现的一些生成资源,教师首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课堂上的一些生成资源。在《认识整千数》这节课上,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仔细观察课堂,或许就不会发现小于微微举起的小手。就算发现了小于的想数一数的想法,而教师只是想着忠于教案,跟着教学预设走,也就不会出现精彩的一幕。
2.慧心,灵活处理生成资源。在教师发现了生成资源后,首先要判断生成资源是不是对教学有帮助,如果有帮助,教师可以凭自己的教育智慧挖掘生成资源中的有利成分,并对有利成分进行加工处理,使之创生出精彩的课堂。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如果老师让小于起来数一数后,听之任之,退出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舞台,任凭他数下去,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佳。而在本片段中,当小于数得气喘吁吁,露出无奈的表情时,教师适时地介入进来,问小于想不想数了,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教师推算:假如一秒数一个数,从1数到10000就要两三个小时。在这样的情境下,10000的大小就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激起波澜,印象深刻。
3.慧根,让生成资源创生精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为学生的数学发展服务,如果利用生成资源只是为了课堂的热闹或新颖,也无多大用处。在课上,教师利用生成资源较好地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其中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生成资源,有一份慧心,灵活地处理生成资源,那必将创生精彩的数学课堂。
三、开发内容中渗透的人文美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动之以情,使之乐其所学。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在“润”字上下功夫,寓理于情、以情育人。教师要善于开发教学内容中渗透的人文美,在课堂的理性灌输中融进形象化的情感,使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
例如,在《认识整千数》的巩固练习中,笔者设计了一道题目:前段时间,老师在苏州商场了解到以下几种电器的价格:电脑6000元 冰箱3000元 空调4000元 洗衣机2000元。如果老师想买其中的两样,猜一猜可能会买哪两样?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的想法都不错。5月8日母亲节那天,老师为妈妈买了空调和洗衣机。夏天到了天气热了,买个空调让妈妈凉快些,买了洗衣机可以让妈妈以后洗衣服省力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机械地说教,而是把关爱母亲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了数学教学活动中。
四、构建课堂组织中的和谐美
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竞争性的小游戏、比赛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向上的精神。例如,在教学《认识整千数》一课前,笔者把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分别是蜜蜂风筝组、蝴蝶风筝组、毛毛虫风筝组、蜻蜓风筝组,上课前风筝组牌处于同一起跑线,根据课堂上每一大组在上课纪律、发言、合作等方面的表现,风筝组牌随之上升,比比一堂课下来,哪组的风筝飞得最高。在课结束前组织学生根据风筝组牌的移动情况对自己组或别的组进行评价。
生1:蜜蜂组,你们真是太可惜了,如果你们再努力一下,就能赶上毛毛虫组成为第一名了。
生2:蝴蝶组,你们这次的成绩不太理想,但也不要灰心,下次加油!
生3:我们组是第一名,我作为其中的一员,真是感到高兴!但是我们也不能骄傲,希望下次我们组的表现还是这么棒!
……
如今,“毛毛虫”何炅已经“化蝶”成为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最为叫座的主持人,按现在的话讲――粉丝特多。但他依然喜欢别人叫他“何老师”,他本也就是一名老师。
老师何炅在学校总是那么低调,以至于学生们只有在同外人说起自己就读于北外,对方忙不迭地嚷嚷“是不是就是有何炅的那个北外”时,大家才想起“何老师大大小小也算个名人”。在学校里何炅的故事并不被大家连贯地记忆,是章回体。
没有捧着花名册,何炅进到新生宿舍总能准确无误地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叫出别人的名字,是一种感情投资。
新生入学报道那天,何炅端坐的“迎新桌”前挤满了学生家长。
“老师,阿拉伯语难不难学啊?”
“既然能考进来,就说明他有实力学好啊。”
“老师,系里会不会召开家长会,跟家长通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呢?”
“会,但四年里只有今天下午一次。我相信我的学生们已经不再是青涩的高中生了。”
……
一个上午下来,何炅主持了一场超规模的“记者招待会”,他始终面带微笑,不时地揉揉有点机械化的脸颊。家长们是那样的恳切,每双眼睛都直勾勾地挖着对面的年轻老师,直到最理想的答案被他们挖到,满足地领着自己的孩子签注,离开。
一转身,恍然,“你们的老师好像是那个毛毛虫!哦,不对,现在是湖南台的主持人了。是他吧!”
没有捧着花名册,何炅进到新生宿舍总能准确无误地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这让大家很激动――从未谋面,竟被正当红的名人认出,叫出名字来。而何炅的解释是,作为一名辅导员,对着名册将自己学生的情况烂熟于心是最基本的工作,叫出别人的名字,更是一种感情投资。“我认识你,有困难请跟我说。”
虽然是辅导员,何炅每年也会带课,大一《阿拉伯国家概况》,中文授课。从不点名,但他的课是出勤率最高的,因为有趣。
这是一门有关阿拉伯国家风土人情的基础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像“××国家概况”这类课非常好教。因为这类课所涉及的国家面积、气候环境、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内容,多少年都不会变。但何炅却在教授课程上花费了很多心思,他说,老师不能照本宣科,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应该多一点创新。只有在课程中融入一些最新的知识,才能吸引学生、抓住学生.才能让学生理解“学习就是不断更新知识”的真正意义。为此,何炅坚持每天看书、读报、翻期刊杂志、上网,捕捉阿拉伯国家的最新动态,还经常用外出做节目的机会,买有关阿拉伯国家的新书籍、新音像制品,以充实自己的教学。像国内引进的《DISCOVERY》节目中有关阿拉伯的内容,他也一一收集。
有学生这样描述何炅老师的课堂,“他的课基本上是半堂认真授业,半堂天马行空。上课铃一响.他就夹着教案,攥着几根颜色不同的粉笔,轻快地颠进教室,一句标准的阿拉伯语‘早上好’之后,便开始在黑板上写本节课所介绍的国家名字。很少走动,何老师上课的活动范围半径不超过两步,手里一直捏着白粉笔,在空中比比划划。低沉平稳的音线让看过他主持节目的学生们起初很不习惯,完全是两个人。半堂课后,他的声音开始跳跃起来.笑话、脑筋急转弯、奇闻轶事,让我们总是很有炫耀的资本――‘何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搞笑的笑话啦’。从入学那天到毕业,何老师的课堂上令我们开心的内容从没重复过。”
系主任曾经很担心身兼多职的何炅能否把辅导员的正职做好,何炅自己也说过:在学校,我是绝不会把外面的事情带给学生一丝一毫。
何炅衣服很多,有学生甚至帮他数过:上午一件白色带浅纹的衬衣配蓝色仔裤、帆布鞋,下午就变成横条T恤配休闲裤、旅游鞋,傍晚又是另外一副时尚先生的装扮。但头发永远是很随意地飘着,在校园里时不时地用手抬一抬没有定型的头发。系主任曾经很担心身兼多职的何炅(最繁忙时期,何炅既做电视主持,又在电台主持,还忙于出书)能否把辅导员的正职做好。何炅自己也说过:在学校,我是绝不会把外面的事情带给学生一丝一毫。
一部26的女士单车何炅一直骑到2002年。身板笔直地坐在上面,慢悠悠地蹬在校园里,从未见他戴过墨镜,路过的外系的学生见到他也都很少打招呼,相视一笑。也有疯癫的女学生,见到何炅踩单车过来,惊叫:“呀,何炅,何炅!”何炅会把车速再放慢,但绝对不停下,一个微笑,一句“同学你好”,飘然而过。
每每系里举办晚会或者活动,阿拉伯语教学楼(简称“阿语楼”)的多功能厅都被外系的同学挤得满满当当,他们不是来看何炅的。何炅也很少主持系里的晚会。只是因为有他在,阿拉伯语系的晚会从主持人到节目本身都像模像样。一时间,阿语系的文艺节目在北外风生水起――阿拉伯风情舞蹈、阿拉伯民族歌曲,都有何炅的灵感在其中。
每年的校运动会,阿语系的方队也是最出彩的一支,何炅总是变着法地让学生们在这种大型活动中表现自己,古灵精怪、创意不断的他只是做个配角。在学校,他早习惯了这样的角色,这也是他给自己的定位。
没有人计算过何炅非典期间借给学生多少钱,多少张电影碟,他自己也没有个账目。
何炅再回忆起非典那段日子依旧记忆犹心。“那段日子真的非常特别。因为被隔离,所以节目都停了,我在学校专心地为学生服务,那段经历也让我惭愧地认识到如果我专心地做教师的工作可能比现在要做得好的多。最记得在物资极度缺乏的那段日子里,我的桌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珍贵的苹果。学生留言说老师你太辛苦了,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我当时就趴在桌上感动的大哭起来。”
用“杂役”一词来形容何炅的确有些不妥,但在2003年“非典”的那段时间里,何炅的工作的确跟一个杂役无甚差别。他那时的工作状态可以集中在一天里来表现。
早上,他对大一大二的学生们进行例行的生活询问,无非就是“注意饮食、勤洗手、注意睡眠”,每天如此,絮絮叨叨。由于那个阶段北京所有高校都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北外的学生更是没办法走出校门一步。校内没有银行、大型超市,没有钱用倒是其次,最难受的是有钱却买不到自己需要用的。想解馋的东西。一到课间,何炅的办公室就像“难民营”,学生们都把自己所需要的密密麻麻地写在纸上,从一次性纸杯、暖瓶塞到袋装烤鸭,甚至还有人悄悄地写:何老师,您能不能帮我打包一份水煮鱼呢?我好馋它了。
到了第二天,“救灾物资”基本都堆在何炅的办公室里了。
下午,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大四的学生百无聊赖地缠着何炅,搜刮他的电影碟,何炅不停地叮嘱:我这些可都是正版哦,小心小心再小心。
没有人计算过何炅非典期间借给学生多少钱,多少张电影碟,他自己也没有个账目。只是有一套正版《老友记》因为忘记借给谁而让他“耿耿于怀”。
折纸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项手工活动,一张张纸经过折、翻、剪变成一个个可爱的造型。传统的折纸活动,基本都是老师带领幼儿看图示学习,老师折一步,幼儿跟一步。这样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不仅没有真正获得动手操作和表现能力的机会,更限制了幼儿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的发挥。众所周知,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我们的折纸教学活动,可以发挥多媒体课件灵活、形象、多变的优势,帮助我们设置问题,取代平白的语言表述。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给教学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把幼儿带进一个多姿多彩、趣味盎然的折纸世界。
如在“美丽的热带鱼”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一段精彩的关于海底世界的动画,活动前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使幼儿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发他们直接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一改以往的步骤图示教学,将折纸的步骤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动画,让幼儿观察每一步的变化。有了这些动态的展示,幼儿也一改以前“老师,我不会折”的依赖思想,一个个都认真地跟着我尝试起来。折好以后,我又利用课件,示范了如何为热带鱼添上美丽的花纹。当幼儿一步步探索、尝试,获得成功之后,我们将热带鱼展示在美丽的海底,跟着海底世界的小鱼朋友跳起了愉快的舞蹈……幼儿一个个兴致盎然,期待着下一次的折纸活动。
二、信息技术让折纸内容更丰富
在我们的折纸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折纸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幼儿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提供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但受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我们也常常苦恼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及呈现方式。信息时代,我们惊喜地发现,很多的网站都有专门的折纸资源库,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轻松一点击,大量与折纸有关的图片、教案、视频扑面而来。这些资源只要加以精心选择,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尤其是一些相关的折纸视频教程,集图、文、声、色于一体,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境,大大丰富了我们折纸教学的内容。
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我们除了自己储备的蝴蝶、蜜蜂、桃花等比较常规的折纸内容之外,还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竹笋、燕子、毛毛虫、郁金香等富有趣味、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这一系列的折纸活动,幼儿深切地感受着春天的多彩与美丽,更常常发出“原来这个也可以用纸折”的惊叹,体验着折纸艺术的奇妙。
三、信息技术让折纸方法更易学
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折纸教学,将操作流程清晰地、一步一步地加以展现,无须教师一旁过多讲解,幼儿就能投入地跟着操作。这样一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不仅能辅助我们教师的教,更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如学折“狡猾的小狐狸”时,需要将头部和身体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步骤比较多,幼儿常会混淆。当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先引导幼儿观看折狐狸的完整过程,再按课件中的步骤分别学折各部位,最后再跟着课件一步步地将狐狸的头、身子、四肢、尾巴进行组合。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直观、形象、具体地感受了狐狸的特征,还展开了积极的想象,获得了成功。最后,幼儿不仅习得了正确的小狐狸的折法,还进一步巩固了拆分、组合等多种折纸的技能,从“学会”飞跃到“会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让折纸过程更轻松
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折纸教学过程中,给我们感触最深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帮助我们轻松解决了各种教学的重难点。折纸过程中不易掌握的重点步骤、不易被幼儿理解的难点部分,我们可以进行反复演示、分解演示甚至是定格和放大处理。
这样的处理,省去了教师反反复复、一遍一遍的引导与示范,化深奥为浅显,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使幼儿乐学、爱学、学有成效。如在学折“宝塔”的过程中,宝塔塔角的翻折是整个活动的难点,幼儿在第一遍观察、学折的过程中掌握不了。这时,我们就通过课件演示,将这一重点步骤进行了放大和定格处理。当幼儿跟着课件中放大、停顿的画面顺利“攻克”了这一难题时,整个活动也就自然而然、顺利地达到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