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22: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特色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1.航空危险品运输涉及航空运输方式的众多内容和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在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满足教学内容要求的教材很少。同时,国际航协出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即DGR每年更新一次,因此航空危险品运输这门课程要想始终站在理论及实践的最前沿,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永远没有更新那么快和频繁。因此必须是教材和当年有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这门课程教学始终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最前沿。从设置航空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初衷出发,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分为三个模块:理论、操作和实践。其中理论模块是基础,操作模块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实践模块是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实践。其中的实验,学校如果有实验条件可开诸如:易燃液体的闪点测试、易燃粘稠液体的粘度测试这样学生可操作实验。如无此条件,可结合自身特点做成实训。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6~44,可适当增加实训课时。本课程作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有较强理论性和非常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的讲授教学法、课后自学完成作业的指导自学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讨论教学法,中间穿插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本课程涉及较多的法规、标准条文,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
2.教师应尽量联系法规产生的背景、目的和作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案例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规的由来及其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识。因此案例收集和设计尤为重要,这需要老师平时下大力气才行。二是化理论为实际。本课程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特别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工作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品,注重化学反应的理论与现象比较,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对其危险特性和事故特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如何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化学基础不同(文理科)因材施教。三是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精心挑选合适内容,提供相应资料及网站资源,采用指导自学法,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过多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应作业,老师课上再进行讲评,这样能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学生是主角。采用讨论教学法时,教师应认真设计、组织好课堂讨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气氛,开拓思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参与度,教师不要马上评判学生的观点或方案,让其充分阐述,同时加以适当引导,使其意识到问题所在,让其自己主动修改方案和纠正不正确观点,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
严扬在与该系交通工具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交流时,反复提醒同学们每一个作品背后要有“故事”,“故事”的内容包括这辆车是为谁设计的,车辆的使用者用车时的场景等等,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避免掉进过分地重视汽车造型而忽视了汽车的实际功能的“坑洞”里。
汽车设计人才的成长需要整个汽车工业体系的配合
“以前我国培养汽车设计师的教育模式是以车身工程为主,车身造型为辅,专业设置属于工科,而在国外,汽车设计师基本都是搞造型的出身,专业设置属艺术类。国内以前这种教育模式与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相适应的,而且也是与当时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如果当时培养以车身造型为主的设计师,那么他们走出校门后很可能难有用武之地。”据介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开始“试水”汽车造型设计方面的课程也是1996年以后的事情了。严扬指出,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消费市场越来越成熟,个人买车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中国培养以造型为主的汽车设计师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已经有一些我们认为不错的企业开始给设计师提供良好的成长与发挥的环境了,但一个好的设计人才的成长还需要整个汽车工业体系的配合。”
技术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
严扬认为,造型作为汽车产品的一种竞争力,其作用正在不断提升,在国外,一些汽车产品的设计对市场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技术对市场的影响力,国内也出现了这种趋势。
他解释道:“任何一个产品进入市场时都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很多现代产品的产生正是基于技术创新,但是技术对市场的推动是跳跃式的——技术发展到一个十分成熟的阶段后,就会遇到一个平台,期间产品的技术不会有重大进步,也不会对产品的市场进步产生重大的推进,当产品技术得到重大突破,摆脱平台期后技术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又会增强,但这一技术会逐渐成熟,走向下一个平台期。从机械技术的角度来看,汽车技术遇到的平台期已经很长了,说得极端一些,20世纪前半叶,汽车机械技术方面的大致格局已经形成,虽然之后汽车技术又遇到了很多很有意义的改进,但是对汽车的基本功用、结构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当技术遇到这种平台期时,产品在市场上的进步需要设计来弥补、来推动。汽车造型在产品间技术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体现个性,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国内汽车企业模仿借鉴要避免“硬碰硬”
在与笔者聊到某款因外型设计而引起广泛争议的车型时,严扬认为,我国一些汽车的设计可能会有模仿的因素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抄袭,某些汽车工业强国在发展初期也是经历了模仿的阶段。关键是我们的企业在模仿、借鉴的过程中要学会与国外的企业“共生”,不能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上与别人“硬碰硬”。当我们国家汽车设计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模仿自然就会转变为创新。
汽车上的“中国元素”应当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这是笔者在着手酝酿特色课程建立时的两个基本认识。同时,笔者又认为:特色课程的建立,要考虑建设者主讲教师的基础条件。笔者作为“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特色课程的建设者,该考虑自身的条件,即要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与教学特色。
二、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
笔者正在进行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
“三化”指“作文内容生活化,技能指导结构化,教学序列网络化”。这个体系是笔者数十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积累,结合了1985--1986年的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小学教育研究班”的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时,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吸收全国各小学流派长处的基础上,在几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导下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各个方面的专题,先后写成有关论文与经验文章发表在教育杂志上,并编写出版了十多册作文教学丛书,曾应邀在本市各区县,全国20多个省市交流讲学,反映较为强烈,认为:“三化”教学体系的观点,理论上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某些观点;优化的教学过程富有实用性,可操作,普遍推广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三化”教学体系的实践基础来自本区,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经验积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此,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
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主体内容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课程“个性倾斜”的作用在于让接受培训的学员能学有所用。这种性质的班,这种性质的课程不能采用讲座式或一般性教学研究式。前者是听了很有道理,但缺乏系统,内容交叉重复,听了往往不知如何用之于实践;后者是目标太低,只是一个局部教法,缺乏与实践联系的理论体系。“个性倾斜”的特色课程可以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在接触众多的流派个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倾向)专注于一个体系(流派)的研究,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个性体系教学观点支配下的具体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教学研究。当然,这个个性体系应该有坚实的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支撑的。“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的作文过程”具备了这个条件。
概括地可以说,以此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一是内容有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二是迎合于青年语文骨干教师高一层次能力培训与创造教学特色的需要;三是主讲教师是个性内容的创建者,执教起来得心应手,富有情感地充分发挥专长。
三、特色课程的教学
1、从“入格”到“不拘一格”
特色课程置于青年骨干教师班,参加对象富有追求,渴望教学上有一定建树。但是,就作文教学来说,一般青年教师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上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结构,作文教学过程和优化等方面,都还未予深入探索与研究,对教学过程的操作,更不能驾驭自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特色课程教学,先得进行“入格”的培训。所谓“入格”,即是掌握基本的作文教学能力,从学科教学规律与儿童认识规律上探究,任何能力的形成,都要以知识为基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的形成,必须要在认识和理解作文教学基本理论,小学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转化的。这个转化过程的速度与质量,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要具有厚实的知识。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谈到教育目标时指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倾向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其中知识是指具体事物与普遍原理,对方法和过程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角概念的知识,以及理智技能。我认为,给于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学性,规律性的作文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就是给于掌握作文教学能力的一个借鉴。根据的模式或结构框架,以及辅导其有效地迅速地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人格”教学的思路,就是前面所述的,在认识与理解作文教学研究共性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个性倾斜,使“入格”具有实践性与“个性化”。在基础上鼓励学员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条件,发挥创造才能,不拘一格地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风格。当然,这一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也不是几十学时的培训所能形成的,培训,只是为其“不拘一格”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探索“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教学思路
培训过程中的“入格”教学是手段,目的是“不拘一格”。这要反映在学员的教学实践上,即培训过程乃至培训结束后,学员是否运用“入格”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改革,发展培训学到的内容,从而达到“不拘一格”的培训目标。
为了实施“个性倾斜”,学者先“入格”再行“不拘一格”的教学目标,笔者在两期的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一条“培调、教(科)研、教改”三结合的思路,这思路的具体做法是:在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面”上,系统讲授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为主体内容的“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纲要控制下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类型:区直属小学,镇中心小学,完小的不同的年级(低、中、高),选择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实验班,论证性地实施培训的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积累该课程理论实施于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手学资料。在这双相反馈过程中,促进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并完善与发展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使该课程的教学更加富有实践性与针对性。参加培训的学员感到学有所得,学而能用,学而相长。两期研究班特色课教学实践与培训后的跟踪调查,证实了这条思路具有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的效果。
四、建立特色课程的思考
笔者在为期3年的两期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教学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思考:
1、特色课程与教育科研
笔者认为,骨干培训班的特色课程内容应是教育科研的成果,是富有个性的,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就是笔者自身的教育科研成果,教学操作时运用自如,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时也胸有成竹。
同时,特色课程的建立与教学实施,又是教育科研的发展。笔者在两期研究班的特色课程教学过程中,发展了教育科研课题。“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与“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课题在l993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就在这“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中得到突破性的发展,3年中,根据特色课程的需要,笔者编拟了若干可以操作的实验课题,分到各个教学实验班进行专题探究。如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作文的认识事物能力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建立优化的作文教学过程,包括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几类教学手段,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及其变式,作后评改指导课的组织与设计;低年级起步读写训练的内容与形式;童话教学的组织与引导等课题,笔者通过指导教学实验班青年教师备课,听课和评课,自己上研究课,自己上示范作文指导课,亲自批阅学生作文,举行各个专题的小型研讨等课题研究手段,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分析整理,研究讨论,完善了好几个专题的研究,如逐步形成了“优化的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框架结构,完善了这个优化过程中的三个教学过程的三个控制:“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选材控制,“作文指导过程”中的构思控制,“作后课改指导”过程中的语文运用控制;完善发展了“作前准备指导”的教学手段;创造了“作文指导”的两轮构思教学模式的“先行指导教学法”;提出了“发挥个别教学优势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观点;探究了命题作文训练和童话教学的内容与思路……这些积累经过分析提炼,撰写成专题论文,在《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教学杂志上发表,?最终在1995年1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小学作文教学论》(22万字)。应该说,这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其有系统理论,实践操作手段的论著,是“师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特色教学的成果。
2、建立特色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师职务培训包括青年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目的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特色课程的建立,应是教学改革的借鉴,也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的内容因为来自实践,又在教学实验班中实践后充实,因而,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均可直接运用于作文教学实践中,而且富有实效。
(一)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专业,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合作项目内容,以行业企业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岗位为主要依据,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基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共同开发课程,形成岗位特色鲜明的核心课程;与企业深度合作,把合作企业真正地建成本专业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双基地,建成工学结合的平台;建设完善的社会培训服务体系,开发设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可实施的教育培训方案,积极地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素养,从而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二)强化教学实训条件建设,实现校内实训、企业顶岗实践平台体系,实现双赢的实习实训模式
我院借助国家重点专业群及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群的优势,资源共享,精益运作,形成了实践教学优势,降低了实训教学建设成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实施活动:专业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让高职院校学生在学、做一体化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学生实际动手操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实训车间和校外企业参观实训,校外学生顶岗实习,能够增强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生产情况的能力。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同时实施证课融合,培养创新人才
把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证书考核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相结合,突出专业课程目标的职业化,增强学生技术岗位的适应性。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物流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近年来,助理物流师的证书通过率95%以上。职业证书的获得,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特色的保障条件
(一)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进校企全面对接
成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职能,校企共同根据行业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以专业能力为导向,共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满足市场人才需要,实施双证书制度;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逐渐完成学校对接行业,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师对接师傅,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
(二)提高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聘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模拟实践训练、多媒体现代化教学;通过实地参观、企业考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教学环节,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校内实训室,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应用技术型物流人才的需要。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计划地通过物流协会、ERP协会等各类学习性社团组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多种形式的技能比赛,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如以培养学生物流规划及专业技能操作为目的的物流技能大赛,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意识与能力为目的的创业模拟大赛,以培养学生全面经营管理企业能力的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通过这样的比赛活动,可以选拔出优秀的选手参加国家的技能大赛。
高校卫生检验实验室资质认定重点
基于高校特点,卫生检验实验室资质认定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资源,调整实验室布局
按ISO/IEC17025等有关准则要求,在实验室、仪器设备、人员及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机整合,集中管理。必要时,还要对实验室进行改(扩)建,重新组织专门机构。
2明确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适于实验室发展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是实施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决策环节。质量方针是整个实验室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准则;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按照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改进,促进检验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高校实验室QMS的建立是一项具有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高校的许多部门。因此,各级领导在管理体系的建立、改进和资源的配备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决策作用。首先,要统一认识、加大宣传、加强培训、广泛动员实验教学人员参与;其次,要认真分析。重点在于制订适于高校实施的QMS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文件等。编制质量手册用于阐述质量方针,描述整个质量体系;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的纲领性,系统性和指导性文件,同时更是质量体系进行评价和质量保证能力的证明和依据;程序文件是针对质量手册所提出的管理要求,规定达到这些要求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指导,程序文件分配各部门及职位所承担的具体职责和权限;作业指导书是质量管理体系程序中每一步详细的操作方法,指导每个成员执行具体的工作任务;质量记录文件是一些实用的表格,用于详细记录各类质量活动的具体情况,作为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证据。它包括操作规程,验收准则,使用说明等。同时强化全员参与和培训。
4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本质上就是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4.1首先要强化人员要素管理和执行力。要真实的做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良性运作,单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无法办到的,只有充分发挥每个成员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使每个成员始终有参与管理体系运作的积极性和能力,才能真正的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除了提高人员的思想素质外,成员的业务水平也需要通过内外部专业学习,参加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参加人员和实验室比对等方法来不断提高。
4.2其次要强化仪器设备文档管理,保持必要的量值溯源。每个仪器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术档案,包括了:购置申请及调研,验收记录,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计量校准记录,维修记录,使用记录,维护记录,期间核查记录等详细技术信息。实验室环境和安全是设备正常运行和检测工作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4.3强化检测方法文档受控和标准物质管理。GuptaMC将文件分为签发文件(issuedcertificates)和非签发文件(Un-issuedcertificates),详尽论证了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文件控制的必要性。检测方法确认是实验进行的首要条件,一套全面的方法验证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包括:测试方法的实时更新,方法回收率的测试、不确定度的测试、平行性测试、空白测试、比对测试、检测限测试等方面内容。供应商的合格评定是采购标准品及试剂的第一步,当然仅有合格的供应商还远远不够;实验室在收到标准品及试剂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验收,查看外观,生产日期,标准品证书等相关信息;并且也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保存标准品及试剂;并且在使用时做好开瓶记录,新旧溶液期间核查记录等相关记录。
4.4强化内审和管理评审,坚持QMS的持续改进。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自我完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实验室能有效控制不合格工作,及时发现不符合项,实施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以确保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长久的运行下去,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开展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比对,保持其持续的技术能力。能力验证是判断实验室是否具有合乎认可准则要求的技术能力并能够维持和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能力验证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测量比对方案,其目的在于评价实验室达到其认可的测量准确度的能力;二是实验室间测试方案,其目的在于评价实验室对检测项目的测试能力。计量的溯源性、可比性和兼容性是能力测试中的关键计量问题,也是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认可的关键项目。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每个阶段都必须按照评审要求进行全面治理整顿,在组织管理、质量体系、人员管理、操作规程、标准规范和校验校对方法等方面形成系统性、规范性的文件,做到有法可循、有理有据;其次,在设施、环境等方面得到彻底改善。
高校卫生检验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必要性和意义
高校实验室应该以实验室资质认定为契机,使高校实验室管理和国家通用的管理体系接轨。各实验室应充分发挥大型仪器、科研能力方面的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分析测试实验室应立足于为大学科学研究提供高水平的测试服务,还应在研究生培养、促进交叉学科形成与发展、新分析测试方法的研发、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方面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1引入国际通行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促进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
高校卫生检验专业实验室建设包含软件和硬件等许多方面,如场地、装备、师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而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要求包括组织机构、仪器设备、检测工作程序、人员、环境条件、工作制度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说实验室建设与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包含了当今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专业实验室通过实施认证,可以直接引入国际上通行的质量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并借此向其他实验室拓展和延伸,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高校的重要职能培养高质量人才。各类专业人才最终都要走向社会,直接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一些重点大学的专业实验室通过实施认证,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水平,而且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更加有力地支持了高校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2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研数据、结果及结论的国际互认
实验室资质认定对高校实验室有一套完整、严格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方法。通过实施实验室认定,使实验室在人员素质和设备水平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ISO/IECl7025对实验室人员的各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对于人员的培训计划、考核方式等也要作详细的考查。在仪器设备方面,各类仪表设备应严格规定其准确度、检定周期、测量范围、分辨力和保管事项等。因此,通过实验室认证,实验室的测试方法更加先进,测试手段更加严谨,测试水平也必然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有能力为高校科研提供快速、准确、可靠、公正的数据。此外,通过认证的实验室,也有利于学校相关学科争取和开展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有利于学校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和培养创业人才的工程教育改革;同时,也能促进高校迅速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并使之得以高效、可靠地运行,充分发挥出其功效。
3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服务于社会的积极作用,不断更新和强化实验室资源
理论研究的深入是管理会计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仍停留在概念到概念,不仅解释不了管理会计的现象,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理念大多数是源于西方的经验,虽然引进了一些所谓的前沿,但是却使人可望而不可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本土的理论体系建设。进而导致了管理会计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方法的单调性,限制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践推广。
2.行政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目标。
企业运行以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作为目标,管理上领导者的意志主宰了一切,其往往会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进而忽视企业长远的市场价值,不会考虑到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中的作用,也不会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系统,从而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应用主体。
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不仅需精通财务会计和相关法律政策,并且还需掌握丰富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而由于我国管理会计推广较迟,掌握和学习管理会计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因此造成这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
4.与财务会计重叠。
当下很多企业都没有单独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人员,虽然有不少企业已将管理会计运用于实践,但是仅把相关任务分解到财务会计等职能中去,例如将预算职能分配给财务部门,将控制职能分配给生产部门等。这样,管理会计的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5.缺乏统一标准的应用体系。
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尚处于无序状态,没有明确的系统理论作为指导。加上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比较薄弱,且公有制的产权结构较私有制更加复杂,因此设立统一的管理会计标准并加以规范势在必行。
二、推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迅速发展
1.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年初财政部的《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就将理论体系的建设作为第一项任务来抓,可见理论建设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而理论体系的建设需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企业的实践,进一步增强与企业实际情况的契合度。《征求意见稿》对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要求是加强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的研究。
2.发展有利于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企业文化。
培育先进的管理思想、共同的价值理念、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最大限度激发员工作用机制等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需具备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和竞争观念等,对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3.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要求管理会计应用主体能很好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依据现有的资料,并采用一定的管理会计方法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要完成这一活动,就需要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具体措施有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从高校入手,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方向的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形成以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企业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和会计后备人才为框架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尝试建立管理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由于我国会计人员数量众多,可以参考国外管理会计师管理模式,设立管理会计师协会,实现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自律管理和自我服务。
4.加快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管理会计要行使其计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功能,一切都要以信息为依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各单位建立起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势在必行,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以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当下的网络技术应用已经使信息技术从工具变成会计工作的环境,同时与组织的构架、企业文化、业务领域等因素相互作用,推进了会计形态的变化,财务共享的实施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不仅体现了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降低,同时使得会计工作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管理会计工作得以从原有会计部门中分离出来。打造管理会计的“利器”,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术界以及研究机构的支持,而更重要的则是企业自身的实践。以会计信息化建设支撑管理会计的发展,以管理会计发展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开拓我国会计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马克姆·波里奇奖的核心是定点超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分析本企业与历史同期相比取得了多少进步,它能够激励本企业继续前进。第二步,企业要想获得巨大的进步,就要不断地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最好企业的业绩比较,找出差距,然后迎头赶上,这就是定点超越。
自颁发马克姆·波里奇奖后,美国企业纷纷比照马克姆·波里奇奖获得者找差距,然后定点超越,结果产品质量大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重新树立了对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越是美国企业质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强调自主、主动
20世纪初,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并不好,在人们心目中简直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当时日本人崇尚中国的“上海货”。但是,到了80年代,人们争相购买日本企业的产品,日本货成了优质产品的象征。日本企业,从劣质产品到优质产品,前后间隔仅几十年,产品质量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人们在探讨:日本企业质量管理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得益于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1951年,日本设立戴明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面向日本国内的制造企业,评奖标准非常严格,获奖企业每年最多1~2名;日本国内称戴明奖为“企业诺贝尔奖”。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上:
1、计划阶段;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2、执行阶段,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3、检查阶段,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4、处理阶段,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
PDCA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企业总部、车间、班组、员工都可进行PDCA循环,找出问题以寻求改进;阶梯式上升,第一循环结束后,则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循环;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戴明强调连续改进质量,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断获得小进步的过程。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对日本企业影响很大,日本企业纷纷使用PDCA循环自己找问题,然后改进产品质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达到最辉煌的时期,其产品如汽车、家电等充斥世界各国市场。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对日本经济奇迹的评价是:“日本的经济振兴是一次成功的质量革命”。
美日特色的比较
戴明循环强调自主、主动管理,即立足于企业内部;详细分析本企业目前存在什么主要问题,然后改进,特点是自我超越。
马克姆·波里奇奖强调程序化管理、重视量化指标,即立足于企业外部,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最优秀企业的业绩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以寻求改进,特点是定点超越。
事实上,日、美企业都在找差距,只是找差距的方式不同;日本企业通过戴明循环,与自己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自我超越;美国企业则通过与优秀企业比较以发现差距,然后定点超越。最后,日、美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为何日、美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式天壤之别、却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源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日本企业根植于东方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自觉”、“修为”,敢于“舍生取义”,故他们自己和自己比较,就能发现差距,然后进行改进;美国企业属于西方文化范畴,强调制度的作用,自己的问题自己很难发现,只有通过别人监督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故要和优秀企业比较才能找出差距,然后定点超越。
启示
20世纪50年代后,市场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形势下,质量管理专家们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内容如下:第一,全面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成本质量;第二,全过程的质量,指质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用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第三,全员参与的质量,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强调全员把关,组成质量管理小组;第四,全企业的质量,目的是建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可见,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动态质量,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但是它没有规范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深刻领悟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计划。
戴明循环强调自主管理、主动管理,而美国人恰恰缺乏主动性,因此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开始在美国企业实施时遭到了冷遇。但是,日本人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富有主动性,自己与自己比较,就能发现问题,因此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非常适合日本企业,日本企业运用PDCA循环取得了产品质量的飞跃进步。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是个什么样的法:①《条例》是一个区域法而不是产业法。其更侧重于把园区作为一个特区,通过立法在园区内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平台,而不是像以往的惯例,通过立法为企业争取到更好的优惠的政策。②《条例》是一个超前法不是现实法。所谓超前法是在立法时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为园区未来的发展留下较大的空间。而现实法旨在企业现实中遇到的问题。③《条例》是个创新法而不是集锦法。创新法是对先行法律制度尚未涉及的空间领域进行立法,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而集锦法只是将适用园区的现行有效的法规,政策汇集起来。④《条例》是一个框架法而不是个操作法。它着眼点是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构件一个性的制度框架,为园区提供一个法治平台。
今年实施的《条例》,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从法律上,首先确定了园区作为一个特定领域,受到特别法律调整的地位。在此之前,国家对园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以及工商管理领域,对于中关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条例》则对园区的整体法制规划,提出了建设科技园区的全方位法制环境::第一是政府服务环境。.《条例》中表现强烈的政府为经济服务的特色.,这一点对于中关村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得到加强。公开执法,听取意见,接受监督,是《条例》中政府执法的重要要求;第三,使市场交易环境更加宽松,明确确立了交易的自主性和当事人意志的决定性;第四,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投资的形式,投资条件以及投资的保护都给予明确的规定。比较其他相关的法律规定,《条例》在约束投资的条件上放宽,而在保护投资上则加强力度;最后是人才流动环境。人才问题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问题,人才的自由流动,涉及到国家的户籍管理制度,劳动管理制度,福利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一直是阻碍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条例》在这方面做了最大的努力,规定了一系列的重要原则,保障人才的流动性。
《条例》为高科技企业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法治环境。它其中的一些条款在国家宏观的法律框架下也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具有鲜明的特色。下面将对于这些特色和创新结合条文进行分析:
⑴以从事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文禁止的活动,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违公德的行为除外。”这是世界各国法律所普遍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其意思是说,任何在法律规范调整下的公民或组织,所实施的行为只要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为禁止的,都是合法有效的。这条原则在我国的法律中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也是此次园区立法突破最大的一点,第三款后面的但书(属于排除形式的但书)对于三种最基本的损害社会,公民的行为,做出了排除。说明,“法无名文不为过”是在一定限度下的“不为过”。
⑵企业设立时可以不设立经营范围《条例》第九条规定,在中关村设立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时,工商机关对其经营范围不作具体核定。这表明中关村有关方面在企业登记注册方面将摆脱审批制,向核准制迈进。这是在企业登记注册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向着市场化目标和国际惯例迈出的一大步。
⑶明文规定保护创业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条例》第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组织和个人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资的资产、收益等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占有或者实施其它侵害行为。这为靠知识创造财富而使自己富裕起来的投资者和创造者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一条是符合条例的立法宗旨的。
⑷规定了我国法律体系中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新的企业形式-——有限合伙有限合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企业、商业组织形态。他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适应不同投资者的要求。德国商法典规定了有限合伙,根据德国商法典第171条和172条的规定,有限合伙是为了在某一商号的名义下从事商事营业而建立的一种商事合伙。有限合伙中包括两种合伙人,即至少一个无限责任合伙人和一个有限责任合伙人。有限责任合伙人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合伙的债权人承担责任。而英美法则把以合伙存在的有限合伙和两合公司一起统称为有限合伙。根据美国《统一有限合伙法》的规定,有限合伙是指在按照某一州的法律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合伙。其中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普通合伙人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有限合伙人。这与德国商法典的有限合伙的概念基本相同。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合伙法中没有规定有限合伙的形式,其中第五条规定:“合伙企业在其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或者有限责任的字样。”在我国《合伙企业法》起草时曾有专门的有关“有限合伙”的一章,但是在最后审查通过时被删除了,其中的一个理由是我国目前没有这种企业形态的实践,似乎也没有这种企业形态的需求。既无实践经验,也无立法需求,所以就这样被删掉了。该法第九条还规定:“合伙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这一限制也不合理,有限合伙是投资的组合,为了促进风险投资,还应该允许“机构”充当合伙人,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风险投资机构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可以防止过度赌博,投资者可以预测到自己受到的最大损失,作到量力而行。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对合伙实行双重征税。对合伙不应征企业所得税,只在利润回报个人的时候对其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国际惯例,有利于促进风险投资。要解决有限合伙在我国存在的双重征税问题,就得突破现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条例》中对有限合伙做了肯定,明确规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并且规定:“有限合伙的所得税由合伙人分别交纳。属于自然人的合伙人,其投资所得交纳个人所得税;属于法人的合伙人,其投资所得交纳企业所得税。”《条例》的这项规定,可以防止重复征税,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创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
⑸明文规定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学校教师学生兼职创业合法《条例》规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教师和科研人可以离岗或者兼职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凡离岗创业的,经所在单位与本人以合同约定,在约定期限内可以保留其在原单位的人事关系,并可以回原单位重新竞争上岗。十五条第二款又规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学生可以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在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需要保留学籍的,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保留一定期限的学籍;保留学籍的期限,由所在学校或者科研机构与学生与合同约定。”
⑹为引进人才突破了制度障碍条例明确规定,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应届毕业生受聘于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直接办理本市常住户口;引进园区发展所需的留学人员,外省市科技和管理人才,可按规定办理《工作寄往证》或常住户口,不受进京指标限制。这一条是对人才市场的开放的规定。其中“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办理《工作寄往证》或常住户口,不受进京指标限制,”可以算是一个进步,它是条例的核心制度,起到瓶颈作用。
⑺明文规定了反垄断第二十三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正常的商业秩序。“垄断”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利益,通过合谋性协议安排或协同行动,或滥用经济优势地位,排斥或控制他人正当的经济活动,在某一生产或流通领域实质上限制竞争的行为。就广义而言垄断就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条例》以明文的形式规定了反垄断,为中关村地区经营者,投资者建立一套自由、公正、有效、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使资源配置达到合理,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潜力。充分利用中关村的科技与资源,创造最佳的市场经济体制。
⑻明确具体地对保护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进行了规定本《条例》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条逐条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方面进行规定。对企业与员工签订保密合同、员工承担保密义务、订立专门竞业限制合同等一些做出了具体的,专门规定。
⑼建立了信用担保准备金制度和财政有限补偿担保代偿损失制度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依法设立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以融资担保为主的信用担保。
⑽规范土地一级开发明确了“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开发”的原则,解决中关村房地产价格过高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关村一带房地产价格过高,这与它作为一级的科技园区是不相适应的。有关专家学者早就提出,要运用立法的形式改变中关村房地产价格过高的泡沫状况,使之适应价值规律。本条例规定的这一规则为这一状况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⑾增设了园区企业的投诉渠道除了现有的,复议和诉讼等渠道,《条例》规定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可以向园区管理机构投诉。
⑿我国法律中首次设专章规范政府机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第五章以整章篇幅规定了规范政府机构。这是条例的一个亮点,是第一次专章对政府行为做出法律规范。并且第一次明确的,系统的规定了政府听证制度,虽然限定的范围过窄,但就同步来讲已是实属不易了。
⒀对政府“不作为”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文规定政府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造成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利益时,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高教司从宏观上给出了5点政策建议,[1]其中,有四点都是如何突出办学特色。本文从微观上探析如何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教育。
二、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实验时间不足。这由三方面原因引起:有些高校缺乏实验室,没有专门实验教师;有些高校有实验室,但对实验课重视不够,没有相应的实验教材,实验时间不足;学生很少有机会使用大型企业软件。目前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即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实际并非如此。企业、政府等用人单位不是需要会考试的人而是需要能干实事的人。许多学生通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但不会使用企业常用软件、不懂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外语学而不用。中国大学生外语学多从小学或初中开始,共十年之久,从课时安排上看外语学习时间占总课时的20%左右,在学生业余时间中这个比例还更高些;然而,外语能力差,几乎是中国非外语专业学生的通病。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测试办法不科学,仅重视语法和词汇的测试,不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因为测试方法导致教学环节设计不科学。教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为了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标准。语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仅凭一张试卷考察学生的语法、词汇、阅读能力,并不能测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很多非外语专业学生,不会利用所学外语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交流,许多学生连本专业外文文献都看不懂,更谈不上用外语写作专业文章。三是没有营造学习外语的环境。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哑巴外语”永远提不高外语的应用能力。然而,目前外语教育并不重视语言环境的营造,有的学校外语课堂不能实现全外语教学,有的甚至是汉语占了大部分时间,学生缺乏用外语交流的机会。
3·通识教育未达目的,人文教育弱化。“传统上,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主要包括人文教育、社会科学教育、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等。在当今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全球化和国际化愈益加强的时代,通识教育的范畴也相应地得到了拓宽,很多大学都将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元文化等的教育包括进去,并在通识教育中融入了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理念,更注重通识教育的整合性、目的性和确定性。”[2](P243~245)韩玉志[3](P53~55)对中外工商管理类本科培养模式比较发现:从通识教育课占总学分的比例看,中国大学一般为33%,美国一般为46%以上,日本、加拿大和新加坡大学一般为25%以上,课程设置除“两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外,基本相同,一般都包括人文历史、语言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而中国“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一般占通识教育课的71.45%,所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思维训练的课程明显不足。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对人的改造、塑造和培育”。[4]目前的人文教育具有明显的知识化、科学化、工具化倾向,存在明显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倾向,[5](P140~142)人文教育课时不足、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
而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6]其培养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6]中国的通识教育总体来看没有达到目的,这是造成大学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4·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探究学习。其一,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其二,大学难以为工商专业提供专门的实践平台,而目前高校和企业缺乏联系,难以通过企业管理实践开展探究学习,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囫囵吞枣,缺乏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过程。然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面对的大多是企业、政府等部门中非程序化决策问题,更需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5·缺乏有效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高校和企业缺乏联系的现状造成了学校不了解企业的需求,学校缺乏企业提供的实践平台,学校得不到企业经营的数据和案例,企业得不到需要的人才等后果。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政府未能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引导企业向学校捐资,引导企业向高校提供研究实践基地。另一方面,高校没有主动走出去,与企业、政府接触,了解彼此的需求,毕竟,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6·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育部规定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一般为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专业方向课的设置上高校享有自,而高校没有结合自身办学的优势,盲目跟风,专业方向上未能突出特色,导致学生培养的“趋同化”。
三、特色教育探析
根据上述问题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教育。
1.重视试验课程。建立专门实验室,编写专门的试验教材,保证试验课时,配备专门实验课教师,提高实验课的质量,严格实验课的考试考查制度。
2.强化外语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外语教师的师资水平,改革外语的考试考核办法,营造外语交际和外语写作等强化外语应用能力的的良好学习氛围。
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李曼丽[6]给出了中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除此之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人、事务的管理,其专业课中就包含有通识教育内容,管理心理学、管理沟通、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变革管理、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7](P56~63)等,因此,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程能够有机地融合,需要研究的是,考虑二者融合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地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的教材如何改革,使二者互为补,充,从而强化通识教育,为学生打下广博的通识基础,使之成为高级管理人才。
4.改革教学方法。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必须从教学方法上改革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具体包括:第一,转变教师学生角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改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使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用,创造多种机会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第二,开展探究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适合于探究学习,我们面临的问题大多来自于实践,且具有非程序化问题的特点,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差异性,显然,仅限于课堂讲授的知识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使用已学知识、获取新的知识、灵活应用各种知识。第三,小组团队学习。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考评单位,小组内互助合作,小组间竞争合作。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精神。
5.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通过税收政策及行政管理手段,引导、鼓励企业为高校捐资、提供试验实习基地,鼓励“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高等教育领域自身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涉及的因素众多,不仅有外部因素,而且有内部因素。仅从高等学校内部而言,如何建设好一批优势学科,如何加强特色专业建设都成为高校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仅就特色专业建设的理论问题加以探究,希望对理清特色专业建设的疑惑和思路有所帮助。
一、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特色专业建设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在教育部第一批“质量工程”项目实施之后,高校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仅是如何获得特色专业,更为关心的是特色专业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特色专业是否具有可复制性?高校如何加强建设特色专业等。
1.关于特色专业的基本特征问题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有的学者从高校核心资源和竞争力的角度指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具有如下特征:有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和替代性[1]。笔者认为特色是由“特”和“色”两个字组成的,“特”是独特,“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色彩,另一方面是指成色。色彩指的是形式,成色指的是质量。因此色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与统一。根据上述理解,所谓特色专业就是一个学校较为独特的、成色较高的专业。独特体现在优势学科的支撑性和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成色体现在学校发展的沉淀性和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契合性。
首先,我们看一下特色专业的独特性。一般而言,从教育部审批的特色专业来看,特色专业对于高校来说,都有一个甚至几个优势学科的支撑,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学科的支撑性。这是学校独特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如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审批特色专业30个,其中工程方面的特色专业最多。这些专业与学校重点学科的支撑是分不开的。围绕工程方面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就有9个: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的独特性还体现在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这是特色专业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上海对外外贸学院,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对外经济贸易类大学,学校具有从事国际商务高等教育的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和传统优势。原来是对外经贸部直接管理的院校,后来归为上海市管理,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高校,金融、外贸、英语是其特色,所以上海外贸学院得到教育部审批的特色专业有:国际金融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英语(商务英语方向)5个。这种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是由学校的特殊历史和学科所支撑的,尽管其他高校也可以举办类似的专业,但是其成色就不及这类高校。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特色专业的成色问题。特色专业的成色好坏首要表现在学校发展的沉淀性。特色专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具有学校发展的悠久性与沉淀性。正如教高司函[2008]208号《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所指出的那样: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社会认同、长期建设。因而特色专业之所以被批准,并不是短期的效应,而是长期建设与努力的结果,是一所高校教师队伍、专业方案、资源保证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如果说资源和专业方案可以短期加以解决,但是教师队伍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加以积累,尤其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个体经验的长期积累。
特色专业的成色好坏还体现在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契合性,这也就是专业适应市场的程度。一般而言,特色专业就是在学科建设与劳动力市场方面结合较好的专业。在当下,判断一个专业的好坏,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就业因素。特色专业不仅是学科建设有雄厚基础,而且是用人单位反映较好的专业。据调查,不同专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些专业严重供大于求,有些专业处于就业的黄牌警告状态,也有些专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一些红牌专业中,既有前些年热门的专业,也有近几年红火的专业,甚至是未来的战略新兴专业,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高校盲目追求热门,甚至是为了节省开支所致。
另外,特色专业的成色还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是否具有显著特色,只有上述几个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明显优于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校同类专业,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较高的声誉。因而特色专业的要素包括用户反馈、教师队伍、专业方案(包括学科、课程、教材等)和资源保证等。
此外,在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品牌专业的说法。那么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呢?首先,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有相同之处,即都是独特的专业。其次,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在细微方面仍有差别。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色专业在层次上略低于品牌专业,因为对于一个学校而言,特色专业可能不止一个,但是对于品牌专业可能只有一个;二是品牌专业从商业营销角度而言,是占据更多消费者的、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专业。比如对于中国传媒大学来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首先是一个特色专业,同时又是品牌专业,每年的招生非常火爆。之所以说播音与主持艺术是品牌专业,是因为它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因为中央电视台的不少著名主播出自中国传媒大学,他们为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赢得了不少荣誉。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品牌是一种标志,其实质是产品的销售者关于产品特征、品质和利益的最庄严、最重要的承诺,是一种根植于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它反映质量,蕴含着理念和文化。所以品牌专业是指专业条件、改革成果、建设和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等达到一流水平的专业[2]。
2. 关于特色专业的发展动力问题
特色专业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有社会的强烈需求、政府管理的需要,而且有学科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特色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四维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是人才市场的需要。特色专业的社会需要主要体现为市场的需求。社会经济、文化对人才的需求信号是关键。市场需要主要体现在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上。在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争。应该说任何一方观点都没有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秉持什么样的立场,以及如何应对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有的专家研究指出:“通中求专”、“专中求通”是两种不同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战略,西方国家多采取“通中求专”的专业战略,而我国较多采用“专中求通”的战略[3]。其实,“之争的关键是要解决专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表明:专业与就业有一定的相关性。
第一,专业对口率问题。一般而言,就业者总希望找到与自己专业一致或者相近的专业工作。但是所学非所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因而,提高专业的适应性就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麦可思研究,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高专为59%,均比2009届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2008届(本科71%,高职高专61%)。2010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5%),最低的为历史学(47%)。而高职高专对口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材料与能源大类(86%),其次是土建大类(81%),最低的为法律大类(33%)。具体到专业来看,2010届本科专业对口率最高的为建筑学(94%),其次是学前教育、土木工程和临床医学(均为93%);高职高专专业对口率最高的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均为93%),其后是护理和学前教育(均为91%)[4]。这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积极应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否则就会加大两者之间的差距。第二,专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问题。专业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是最为紧密的一对关系。但是高校办多少专业为宜呢?是否学科越多越好呢?这些都是高校管理者关心的话题。经麦可思研究,高职类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211工程”本科院校和“985工程”在专业数量与就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关系。数据分析表明,与高职院校类似,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专业门类数量较多,对其培养的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均呈现消极的影响。与高职院校相同,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主要受到专业大类数量的影响,而在同一个专业大类下的专业小类数量的多少并不明显影响该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较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就有所降低。所办专业大类在6个及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92.9%;专业大类在7~8个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91.3%;而专业大类在9个及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90.3%。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越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质量就越低。分析发现:所办专业大类在6个及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平均为2510元,专业大类在7~8个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指标为2430元,而专业大类数量在9个及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下降到2414元;所办专业大类数量在6个及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71%,而专业大类数量为7~8个和9个及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分别为69%和68%。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较多,也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专业大类在6个及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3%,而专业大类在7~8个和9个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上升到27%和28%。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越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越低,或者说初次就业质量较低。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较多,也导致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降低。专业大类在6个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2009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为53%,专业大类在7~8个和9个及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均为48%[5]。与此同时,“985工程”院校的专业大类数量较多,并不一定会对其毕业生就业结果产生消极影响。而对于其他研究型本科院校来说,专业大类数量较多,会对其就业结果的各项指标起到负面影响,尽管与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相比,这种消极影响不那么明显[6]。研究发现以下规律:学科和专业设置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有其不同的规律,学科与专业并不是设置的越多越好,存在边际效应和规模效应的规律。
二是知识体系发展的需要。众多事实证明: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两大类资源,一是思想,二是基础科学。高校是产生思想的地方,同时,高校是基础学科较为集中的地方,也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地方。因此,特色专业对于发展学科、形成知识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特色专业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特定的要求。这是由这个特色专业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这个环境中较为重要的因素是学科的基础问题。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支撑与促进的关系。优势学科的形成需要优势专业的支持,其色专业就是优势专业。良好的学科优势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同时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优势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如中国海洋大学在68个本科招生专业中,以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水产养殖、海洋经济等为代表的涉海类专业 24 个,占专业总数的35.3%,以化学(含海洋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含海洋测绘)、生物科学(含海洋生物)为代表的与海洋特色相关的专业13个,占专业总数的19.1%,另有与海洋特色关联不强的专业31个,占专业总数的45.6%。中国海洋大学十分强调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有机互动,以优势的特色学科建设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若干个特色鲜明、理工或文理交叉融合的专业群。例如依托海洋学科,构建了“海洋科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环境科学—海洋管理—海洋经济学等”专业群;依托水产学科,构建了“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群;依托生命学科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构建了“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专业群;依托工商管理学科,构建了“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群。这些专业群为促进学校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鉴于此,中国海洋大学得到教育部审批特色专业12个。这说明知识发展与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双向作用。
三是学校内在发展的需要。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以及高校生源的减少,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争夺生源的大战愈演愈烈。去年,仅山东省剩余的高招指标就达4万个。另外,有不少考取北大、清华的考生也纷纷转而报考香港的高校。因此,学生不仅在选专业,而且在选学校。这无疑是对高等学校的严峻考验。特色专业对于一个高校而言,无疑是一张“名片”,特色专业越多就说明这个学校的整体实力越强。尤其对于选择高校的学生与家长来说,特色专业,尤其是品牌专业是吸引学生报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特色专业是一个学校形象的象征,从传播的效果来说,也是学校提升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正是鉴于此,众多高校把培育特色专业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加以重视。
四是政府治理作用的需要。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政府是社会职能的履行者。政府对于特色专业的需要更多的是从专业管理的角度以及满足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的。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就是要通过国家行为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合理定位。从满足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就是要使高校的专业更符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的升级换代;减少专业的重复设置,更符合用户的需要,使专业更加对口,学生毕业后更加适应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
3. 关于特色专业的培育问题
特色专业的培育实际上就是解决特色专业的成色问题,即让特色专业的成色、质量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特色专业培育涉及两个方面的因素:政策引导与学校自觉。政策引导解决的是政府对特色专业的管理问题,学校自觉解决的是特色专业的基本要素和形成问题。
政策引导方面,需要政府处理好的是制度建设的长效性与灵活性,即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缺失问题与管理的僵化问题。对于特色专业而言,制度方面亟须加强的是: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从政策上,实行长期的制度扶持,建立周期性的保障措施,使特色专业建设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即:特色专业建设要有长效机制,确保办出成效。另外,对于专业的设置要制订出有利于高校自我发展和约束的机制。
学校自觉方面,需要处理好的基本矛盾是:学科逻辑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过程质量与教师队伍、专业方案(包括学科、课程、教材等)和资源保证等的关系。从专业发展而言,学校急需把握学科逻辑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即处理好作为专业支撑的学科发展的基础。除了保证发展特色专业之外,要重视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培育,以适应专业与人才市场的对接。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过程质量不仅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校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状况、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为教学所相应的资源保证等。因此,特色专业的培育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从多层面加以改进,促进特色专业的提高和完善。
二、关于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特色专业建设的主体是政府与高校,因而加强特色专业建设需要政府与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两者缺一不可。
在政府层面,今后一个时期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强化特色专业建设的持续效应。自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第一轮“质量工程”后,社会各界的反映是积极的,其效果也是明显的。如特色专业建设的预期数量目标基本实现;初步建立了特色专业三级体系;示范和带动效应初步显现[7]。但是由于工作重点的转移与资助经费有限的因素,致使有些政策不能持续跟踪进行,从而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建议教育部继续加大特色专业建设的力度,在下一轮“质量工程”中继续开展特色专业的建设,鼓励不同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之上,建立更多的品牌专业,形成高等学校不同的风格与特性,进而引导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各安其位,从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借鉴先进国家管理专业的理念,形成政府引导与高校自觉的专业管理的新机制。有的研究者提出,在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大学董事会,部分州政府以有限的专业设置审批权引导高校回应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高校层面上,大学以高水平的课程管理为平台,以市场和州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为导向,以较大的自灵活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而高校富有特色的主辅修制度又为学生充分发挥专业学习兴趣、增强未来社会的职业技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高校专业设置合理化的一个有效补充[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特色专业建设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宏观监控方面,加大制度建设,逐步增大高校设置专业的灵活性,以适应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同时加大高校对专业的约束机制,从而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三是培育第三方组织,提供供求信息,建立专业与人才市场之间的供求联系与平衡机制。影响特色专业建设的因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是市场信息。对于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紧靠政府与高校都是无法完成的,因而只有借助中介组织的力量,开展信息搜集与,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满足人才市场需要的可能性。因而培育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组织就成为当下一个紧迫的任务。
在高校层面,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校在特色专业的独特性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培育学校的优势学科,努力打造支撑学科,使更多的特色专业具有发展的源泉和后劲。对于不同的学校,要有不同的学科发展战略,对于“985工程”研究型大学要重在培育序列性学科群,即围绕某一方面的学科打造系列性的学科群,扩大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整合,增强特色专业建设的发展后劲。对于“211工程”大学要重在培育几个学科,使特色专业发展有空间。对于其他类型的院校重在培育专业与课程衔接的学科,使特色专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不断发掘和增强特色专业的不可替代性,逐渐形成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不可替代性就是要体现不同的服务功能和分类指导的作用。如安徽省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就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实施分类指导,构建特色专业建设体系。安徽省强调重点大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他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进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继续教育特色专业以优质高教资源建设为抓手,建设目标是形成共享的资源平台和便捷的学习方式,服务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需求。上述以服务和支撑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得到了全省高校的认同和实践。这也说明:特色专业建设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就是要发挥它的分类指导作用。另外,各高校要认真研究学科数量多少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确保开设的专业在符合学科逻辑的同时,更贴近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是高校在特色专业的成色方面,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要建立新的办学理念,逐步加大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适应未来人才市场方面,需要改进办学的理念与模式,更加重视课程环节。大学生毕业后对专业与学校的满意度、校友推荐度也是衡量学校办学好坏的重要指标。这些政策建议对于高校加强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而特色专业建设在此方面具有较好的有利条件,应该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2] 张金贵,宁宣熙. 论品牌(特色)专业与高校核心竞争力. 经济师,2005(8).
[3] 张彤,杨莉. 高校专业及课程管理的问题与改革趋势[J]. 江苏高教,2007(6).
[4] 麦可思研究院.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析[J]. 麦可思研究,2011(5下).
[5] [6] 麦可思研究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门类数量与就业的相关性[J]. 麦可思研究,2011(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