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2: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篇1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现象是与化学有关系的。比如:我们早餐经常吃的油条,他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食物,但是经过研究发现,油条中过量的铝元素,对人体的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各个系统有很不利的影响。另外,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二聚物和多聚物等有害的有机物质,有很强大的致癌作用,故不建议将油条作为习惯性食物。又如:一般的铁器,放在一个潮湿、通风处,过不了一二个月就锈迹斑斑的。铁之所以会生锈,是因为在水(空气中的水蒸气)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符号O)与铁(Fe)化合成另外一种物质——四氧化三铁(3Fe+2O2=Fe3O4)。而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且水是使铁生锈的罪魁祸首。化学家曾经证明:铁放在绝水的空气中,几年都不会生锈。再如: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都是由化学重金属引起的,等等。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发现,还有好多东西里面都含有一些化学元素:口红含有钛,防晒霜里面含有甲氧基肉桂酸辛酯、二氧化钛等物质。由此可见,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二、将化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意义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能够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化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以生活为背景,学习化学知识,并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与学习的动机。而且,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必要性。

三、利用化学理论解释生活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观察生活中关于化学的各种现象,并且能够结合这种化学现象和结果,用最通俗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吸收。而且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中的异同性,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智能得以发挥。尤其是初中,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愿意尝试一些新的事物,如:有位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己动手进行试验,记得有位同学在过硫酸锌与铝的反映后(2Al+3ZnSO4=Al2(SO4)3+3Zn),就借助家人服用的硫酸锌口服液与平时的铝片反应,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病人服用的硫酸锌口服液中的硫酸锌实际含量不是太高、纯度较低,加上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所以学生是不会发现任何化学现象的。

又如:学生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释水壶中水垢的来历。我们清楚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还有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镁。由于烧开水的锅炉要定期除去水垢,因为水垢影响传热,水垢过多,还可能因局部受热不均匀引起锅炉爆炸。水瓶胆中的水垢也影响水瓶的保温性能。由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在家庭中,可以用醋除去水垢。使醋酸和碳酸钙反应,以消除水垢(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使水壶中的水垢得到溶解,等等。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是可以用化学与化学息息相关,如一些生活窍门: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疗效颇佳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在生活中捕捉化学现象的时候,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2

引言

教育教学的本身就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关于这方面在国内以及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教学理论。其中著名的英国教育家―杜威,他提出了关于教育和生活的著名理论,明确指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强调了教育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而初中生物的教学也是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具有着很大优势。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初中生物的教学应该更加突出生活中的元素,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元素和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的眼光分析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一)采用生活案例,理解生物知识

通过心理学的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的容易,并且印象更为的深刻。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讲授,或者将教材中的案例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可以以学生比较熟悉的东西为内容,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生物学习的氛围内。比如,生物教师可以以大型穿越剧《步步惊心》为分析内容,对生物的进化论进行教授,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可以很精彩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将新的生物知识自然的传授给学生。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更多的生活化的情景,对生活中的元素进行调整以适应初中生物的教材,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同时也是教师引入新知识的重要方法,比如教师在讲解“胚胎”@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将班级内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以生活中常见的鸡蛋为例子来思考生物知识,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的课堂学习中去,并且在这个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大大加强了。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事物直观的呈现出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内容,或者是以游戏的方式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更加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生活化生物教学的策略,尽可能的加强生物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不断的提升生物教学的成效。

二、如何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好奇点,因此,在讲解生物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一些现象引到教学中,借以能够延伸学生生物学习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与生活有关的知识。而且在这个教学的进程内,教师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重视,以学生的需要为教学的出发点,并且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的观念。

(二)给予学生更多自我探究的机会

将教学课堂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而且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探究机会,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展示给大家。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设计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融合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增多了自我探究的机会。初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能够延伸出多样性的教学课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接触更多的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使学生更多的亲近触自然

生物知识的来源是大自然,而大自然也是一切生物存在的基础。初中生物中蕴含着成千上万的自然现象,所以教师在讲解生物知识的时候需要以大自然为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多的接触自然,在亲近自然的时候加深对课本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只是单一的以生物课本为教学的根本,那么长时期下来学生也会失去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如果可以有机的将课本和自然结合在一起,那么,学生在对生物保留兴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印象更加的深刻了。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调查自然的作业,通过调查资料的形式使学生对自然中的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学生需要将自己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这种形式,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了,并且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总的来说,将初中生物教学和大自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走进自然生活中,从自然生活中汲取到更多的生物知识。

三、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内容。在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中,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并不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其中教学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变得更加的重要。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和探索,在生物的世界中逐渐的形成基本的思维方式,形成生物思维,最终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篇3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教材非常适合学生使用。知识体系的布局,贴近学生的生活,清新自然的风格让学生非常容易接近。教学应该是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学到的德育观点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辨是非,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所以,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在生活中体验、在实际中升华、在升华中感悟。

一、对教学生活化的理解

教育即生活,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观点。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理念,思想品德课程,其学科特点就是来源于生活,深深地植根于生活,是典型的生活与知识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品德教材内容是在学生生活的背景、事件、经历中探索生活的态度,确定生活的基调。生活化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端正生活态度,热爱生活,将思想品德的观点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二、新课开始阶段的生活化体现

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的观点。45分钟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课堂导入、新课讲授、总结升华、实践应用。在这几个环节中,新课导入非常重要,这是一节课的开始,能否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关键就是导入的方法。很多老师都十分重视导入环节,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激发学习兴趣依然是教学的重点。他们正处在叛逆期,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育成长的阶段,他们好奇,有意注意时间不长,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新课导入阶段的设计就非常重要。比如,“做情绪的主人”一课的教学,我注重了开始导入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新课的学习。先请3个同学表演一个小品,内容是因为语言的冲突,三个人先吵、后打,事后都后悔的一个场面。然后让学生就这个小品进行表演,说一说这个事件给自己的启发,谈谈自己的看法。之后开始新课的教学,学生先通过导入活动进行热身,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品德教学要转变观念,以往是进行道德教育,如今要更新观念进行道德学习;转变以往培养观念为学习观念。教师要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帮手和引路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认识、体验、实践的过程。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就是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最好素材,教师要把注意力转向生活中,在社会大熔炉里提炼德育内容,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比如,“兴趣与生活”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或者别人的兴趣爱好,然后谈谈兴趣爱好对自己的生活和成长有什么帮助。挖掘一些名人生活中的兴趣爱好以及这些兴趣爱好对生活的影响,对自身生活品位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发挥的作用。经过这样的生活内容大提炼,学生深深明白了兴趣爱好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兴趣爱好的必要性,从而收到了教学效果。

四、生活化地使用教材内容

新课改后,大力倡导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延伸和拓展教材,是新课改大力提倡的理念。教学活动就是学生、老师、书本之间的对话,教材也是学习材料之一。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与教材内容进行对话,从而领悟文本中的思想内涵,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善于与人合作和沟通、善于和乐于学习、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富有爱心、敢于负责任,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有尊严、有意义、有价值。教师在进行教材处理时,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材处理的重要参考,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道德水平有一个全面的考量,之后再进行教材的整合和处理。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

五、组织教学过程生活化

篇4

物理化学又称为理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分支之一,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原理来予以解释。例如早晨的露珠为什么呈现球形?一种液体能否在另一种液体表面铺展?固体能否被润湿?把毛细管插入到水中,毛细管内液面是凹液面,并且液面高于外面液面,而插入到水银中确实凸面,并且低于外液面? 将水撒到桌面上,用一个玻璃罩罩住,过一段时间发现小水珠消失,大水珠变大?天上云层很好,为什么不下雨?人工降雨的原理到底是什么?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现象都与物理化学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通过物理化学原理来予以解释。

一、通过表面能或比表面积吉布斯自由能来解释

我们知道,能量越低越稳定,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应该遵循这样的法则。早晨看到的露珠呈现球形,我们可以通过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来解释:表面吉布斯自由能G等于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或表面张力)σ与表面积A的乘积,即G=σ×A,当A比较大的时候,体系的表面能较高,体系不稳定,而水是一个单组份体系,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是定值,故只能通过改变表面积来降低表面能,而对相同体积的水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呈现球形时表面积最小,也就是表面能最低,故我们看到的露珠呈现为球形。

二、通过拉普拉斯公式来解释

拉普拉斯公式告诉我们,曲面的内外压强不相等,内外的压强差称之为附加压力,用ps表示,ps=p内—p外,ps的大小与曲面的半径r和表面张力有关,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曲率中心,公式可表示为: ps=σ(1/r1+1/r2)。当我们将毛细管插入水中时,由于形成的液面为凹液面,附加压力的方向向上,故对液面有向上的力作用而导致液面高于外液面。同理,当将毛细管插入水银时,形成的液面为凸面,附加压力向下,所以液面低于外液面。

篇5

引言:

开展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时,教师在实际教育之前,要对具体的授课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是身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的重点问题。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每位教师进行有效教育活动的工作动力,如何使学生更加轻松以及高效的实现对数学的掌握,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的重点内容。对于听力不强的学生来讲,怎样开展有效的互动极为重要。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加大与学生的交互,使学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更高效的理解知识。

一、滲透数学思想

(一)深入研究教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是极为明显的。但是,数学思想却是隐含于数学知识中[1]。需要教师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教材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将教材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进行一定的总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高质量教育。

(二)创设学习环境

为了提升特殊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依据身边的实际案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转变以前学生只能通过单调的做题进行知识学习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手工等趣味性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探索的乐趣,进而感悟以及掌握数学思想,也锻炼学生团队合作以及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实践

(一)运用生活化思想

教师可以构建与学生真实生活相关的学习环境,在为学生讲解相应知识时,也可以与社会中的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领悟数学思想的真正内涵。

例如,在《克与千克》的学习中,教师要将现实生活带入到知识探索中,最大限度的调动特殊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更为清晰的认知,保证听力障碍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成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详细的观察身边的生活,谈一谈在自己身边比1千克重的物品,如,西瓜、兔子等。特殊儿童在学习上虽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教师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的世界,可以推动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特殊学生的成长。

(二)开展操作化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依据其真实的情况划分不同的小组,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数学学习任务,推动学生合理的分工,通过真实的操作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数学知识中存在的数学思想。

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在真正的体会中加深领悟,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先与现实相关联,让学生在整个校园中找角。这样的教学方式趣味性更高,特殊学生会乐于参与,加深对角的认知。教师还要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角,将学生的思维有效激活,让特殊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充分体现学生的地位,也能够最大限度强化特殊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特殊学生的发展。

(三)推动思维化表达

为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解题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自由发言、相互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不仅可以锻炼特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在相互的沟通中了解更多的观点。学生更好的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2]。也让学生在合作中将存在的困惑有效解决。

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后,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呈现出一片繁荣和欢乐气氛。群众自发地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参与的人群日益广泛。中小学学生因为在校读书,平常没有时间参与群众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到了假期,学校放假,校门关闭,学生失去活动场所,民间文化团体组织的文化活动主体针对成年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又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中小学学生假期的文化生活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缺乏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就使学生在假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缺环。

为此,黄研会的老领导在2012年暑假调研的基础上,2012年11月17日,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黄研会会长王汉洲,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黄研会副会长贾振为又专门召集我市从事过文化、教育工作的老领导、专家、学者呼秀珍、梁澄清、黄志敏、王立新、王同华、袁品生等,邀请了团市委学工部负责人、风轮小学少先队优秀辅导员鱼洋老师、道北小学少先队优秀辅导员马莉老师、沙河风情园总经理魏兴先生,专题座谈中小学学生假期文化生活问题。座谈中,大家不但分析了中小学学生假期文化生活的现状,也提出了做好青少年假期思想教育的好建议。现将我们的调查、座谈情况和建议一并汇报如下,请予参考。

中小学学生假期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

在农村,学校放假后,一部分学生能够帮助家长干点农活,也能够自觉地完成假期作业。但还有一些学生无所事事,三五成群,结伙玩耍,河库戏水,经常发生学生假期不安全事故。个别调皮的孩子或留守儿童因家庭管理松疏,动不动还远跑到乡镇、县城钻进网吧,三天五天不回家,既浪费学生青春时期宝贵的时光,也使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家长虽然担心不已,却也无奈。

在城市,每逢假期或长假、双休日,除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管理严格外,绝大多数家庭都是为了学生在假期不乱跑,给学生报了各种各样的假期辅导班、考学补习班,但却没有让学生的精神生活放松下来。一些学生想得到活动或调解学习压力,由于缺乏文化活动场地,经常到一些机关、单位乱窜,或是打篮球、或是打扑克(有些是赌钱);或是湖边河边,或是原边林间,有些成伙结对,有些男男女女,孳生出一些不良陋习和错误,甚至发生不安全事故。

黄研会对中小学学生假期生活状况作过调查。

例如:2012年10月20日星期六和27、28日的双休日,连续三天休息日,仅在下午3点到4点的一个多小时内统计,市委党校操场分别就有41名、32名和10名初中学生玩耍,玩耍的时间长,打球、抽烟,三五一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天黑。原因是没有地方可去。类似的现象在其他时间、其他机关单位的活动场地也普遍存在。

渭城区屾泉中学初一班共有学生39人,假期参加文化课补习的13人,占33﹪;参加器乐培训的3人;参加夏令营活动的1人;未参加任何文化活动的22人(其中包括外县农村的部分学生),占56﹪;风轮中学初二、初三两个班共有学生115人,其中参加文化课补习的42人,占36.7﹪;参加电脑、书画、声乐、舞蹈和球类等特长培训班的34人,占29﹪;参加夏令营活动的31人,占27﹪。

调查中,有些老师提到,现在学校教育以应试为目标,学生学习压力大,老师教学压力也大,学生老师因为太辛苦,盼放假,但是放了假,学校关门,学生没有地方去,社会上能够适应学生的公共文化活动场地如文化宫、少年宫、体育场等几乎没有,学生的天性无法满足。学校老师也着急。整个一个假期,学生离开集体活动,社会上的各种不良习气严重冲击着他们在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无法巩固。

教育行政部门考虑安全因素,明确不准学校假期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老师只能给学生布置一些假期作业。这样就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脱节,使学生假期的校外教育出现荒芜。其实许多学生的父母在假期都强迫孩子报名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这些培训学习对孩子的应试有所帮助,但对丰富孩子文化生活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并不明显。

现在,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尽相同。有一类是孩子家长一心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出色的人才,为孩子不但舍得花钱,妈妈连工作都辞掉,倾其心血,专职抚养。但她们培养孩子只注意考试、升学,没有让孩子向高层次文化修养和高境界的思想道德方面延伸。这类家庭哄抬了社会办班的风气,因此参加各类培训、补习的学生人数较多;有一类是双职工家庭,父母上班或外出务工经营,无法顾及孩子,学生的家庭生活主要靠爷爷奶奶来管理。爷爷奶奶求得了孩子学习的表面认真,却对实际学习成绩不掌握;起早贪黑经管孩子早去晚回,却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不掌握,假期对孩子宽松,让孩子放松,却对孩子在外参与的各种活动不掌握。还有一类是双职工、生意人家或打工族等类家庭,家里无老人,学生根本无人管,学习、生活,全靠学生自我约束。中小学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出现问题的机会就多。

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国非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已高达38.8%。我市团市委学工部的同志做过调查,咸阳的青少年犯罪率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越来越严重。在这各类家庭环境下,学生共同缺失的是文化生活和社会道德教育,也是青少年犯罪率居高的重要原因。

这些现象和原因说明:1、学生假期依然以文化课学习为主,生活并不轻松;2、学生假期文化生活主要依靠家长管理;3、学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假期没有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进行思想教育;4、社会上能够适应学生假期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活动机构、活动形式太少。

中小学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长身体,长见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学校学习生活本来压力就很大,假期既不能得到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放松,又不能得到集体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的娱乐,常此下去,会对学生的身心发育带来负面影响。

开展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座谈中,一些专家、老师谈到,过去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导致社会公益单位转行谋收,人员流失。免费向群众开放的艺术馆、体育馆秦、文化馆等难以维持,单位破墙开窗办门面,场地出租或出售,使学生们丧失了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现在,应试教育又导致各种科目的辅导班、补习班、短训班层出不穷,家长强迫学生去学,教师想招办班谋利,没有一种辅导班是为了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而免费开办的。校外教育是一个无限延伸的教育,学生假期的文化活动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我市的中、小学校,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风轮小学在全省建起了第一个“红领巾法学院”,从2009年起,就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实际,围绕法律基本知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预防,维护青少年基本权益等内容,举办系列法制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让小法官们在学校的模拟法庭以实际案例进行审案,亲身体验法律的神圣与尊严。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三原东周儿童村送温暖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知法懂法的重要性,从而也使学生更加珍惜父母为自己学习创造的优越条件,他们还开展了“我和妈妈讲故事”、“我为司机送杯茶”等活动,利用身边的榜样,成立了“赵梦桃中队”,举办“梦桃”主题讲座队会,每年在“学雷锋日”的那一天,开展大型公益活动,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道北小学在学生中成立了“红领巾气象站”,成立了“少先队队史展览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以“吴运铎事迹陈列室”为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这些好的做法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上级部门的表彰。在座谈中,这些学校的老师们也都忧心忡忡,学生在学校有老师们教着、领着,假期里,家长无暇顾及学生,怎么办呢?

对中小学学生假期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建议扶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建设少年宫、文化宫、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增加图书馆少儿读物藏书量,开放少儿阅览室;理顺公益单位管理体制,把那些交由企业进行商业性经营的场馆改为公益性群众活动场所,扩大群众、学生文化娱乐场地。充分发挥文化宫(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场)、电影院、剧院等机构开展社会文化、休闲娱乐集体活动,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文化室的基础上,增设少儿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

三、充分发挥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提倡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假期组织学生就近参观市县宣传部门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管理部门,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办法,联系青年团、学校等单位,组织团员、青年、学生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利用我市的先进典型如李仪祉、吴运铎、赵梦桃、邵小丽等人纪念馆、事迹陈列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利用我市特有的旬邑马栏、淳化爷台山、安吴青训班旧址及泾惠渠首、沙河风情园等处开展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活动。设法把市内的钟楼、咸阳楼、统一广场办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公益活动场所。

四、建议各个学校在假期安排好留校人员对校园的管理工作,使学校的图书馆、体育场能够定期向学生开放。

五、建议文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假期举办以学生为主体的文艺调演、诗词朗诵、书画展览、作文竞赛等活动,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发挥和巩固。

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允许学校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夏令营),参观外地特有的文化、科技、自然等方面文化活动项目,增加学生假期参加集体活动、活跃文化生活的途径。

七、建议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社会文化市场的管理,彻底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关闭黑网吧。严厉打击销售非法出版物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设在校门口专门向学生兜售港台地下出版物的小门店和小摊位,净化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篇7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在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时,教师要及时联系生活实际,教给学生一些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

2.利用周围条件,渗透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所以,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各种条件,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3.紧跟科学前沿,渗透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当今社会是瞬息万变的社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所以,教师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也应紧跟科学前沿,对社会热点作出响应,通过具有时代气息、具有新颖性的知识介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合生活实际,介绍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由于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以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化学事件格外关心、关注,所以,教师要有选择地介绍这些生活性强的化学现象.当这些包含或折射出一定化学原理的事物或事件呈现时,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会被深深吸引,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5.结合学生兴趣,介绍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包含化学原理的有趣的生活故事、魔术表演及揭密、小制作等,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6.结合学生水平,讲清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原理

教师在向学生渗透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讲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充分运用化学理论知识,重点讲清其形成原理,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

二、学生要有学的意识

学生有学的意识,即学生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有意识地收集、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要善于发现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点.学生不仅应向教师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而且应提高自身学习意识,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机会、条件,阅读、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资料、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1.紧跟教学内容,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学生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课堂上认真听取教师介绍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课后通过自己阅读、调查等,获取相关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碱金属”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课文后面的阅读资料,知道锂元素是轻金属,它在航空事业中有其独到的妙用;在学习“焰色反应”时,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市售烟花,知道烟花的主要成分;在学习“氧族元素”时,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可知硒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能防治疾病等.

2.留意化学现象,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化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会有化学现象发生,所以,学生应留意身边的现象,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用化学原理来解释,从而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例如,在厨房中,烧菜时,盐溅到火焰上会出现黄光,是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元素的烟色反应为黄色;在逛夜市时,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倪虹灯,其主要成分是氖、氩、氮和水银蒸气,其中氖使灯发出红光,氩使灯发出浅蓝色,氮使灯发出淡红色,水银蒸气使灯发出紫色;使用美白化妆品,会出现小黑点,因为美白化妆品中大多含铅,而人的皮肤中含硫元素,长久使用后出现硫化铅的黑色沉淀物等.

3.利用各种媒介,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运用各种媒体、现代化手段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篇8

化学是初中生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学生往往对化学充满好奇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化学教学的有利因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显然,让学生对化学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来源于生活中接触的化学,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既可以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

在进行系统的化学知识学习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接触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例如学生早餐常吃的松软可口的馒头就是面团经过发酵制成的,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为了中和掉乳酸,需要加入一些纯碱与其反应。有些外地来的学生,刚开始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其实也和化学有关,这是因为各地水的硬度高低差异较大,高硬度水中的Ca、Mg等金属物质和S、O结合,会扰乱人体的胃肠功能,如果适应不了,就会出现暂时性的腹胀、腹泻等。同时,化学存在于学生的各种活动中,例如有些学生懂得了可以用醋洗去杯底水垢的“生活窍门”,有些学生掌握了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成爽口汽水的“绝活”……所有这些,都是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

二、生活中的化学是课堂情景教学的最佳资源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更多地倾向接受形象生动及宏观的东西,而化学研究的却是抽象且微观的理论知识,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就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消失殆尽。实践证明,情景教学,也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导入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更多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进行“置换反应”知识点的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新买的铝壶在烧过开水之后就会出现小黑点这个现象,讲述铝的性质及置换反应的条件等。

三、生活中的化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素材

日常生活中蕴藏的大量化学现象,无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通过选用恰当的常见化学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时,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导入:博物馆的字画历经千年仍旧完整无损的原因是什么?家里房子粉刷时,墙壁会越来越白,而且还会“出汗”,这与熟石灰的什么化学性质有关?为什么新装修的房子需要买一些活性炭放在里面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入住?冬天人们用木炭取暖时为什么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这些现象都和碳及碳的氧化物密切相关,教师通过挖掘生活中的这些化学教学素材,并将它们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而且启发学生形成了善于发现生活现象的本质的能力。

四、利用课上所学解决生活问题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作为初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免不了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学校要通过学生的成绩评价老师,学生的成绩也是老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师就会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灌输的冲动,课堂教学的内容除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之外,就是习题的练习,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动脑思考、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将生活问题的解决和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有效学习。例如一位同学向老师反映说他很喜欢鱼,想在家里养几条,但总也养不成,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师就问他:鱼缸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说是接的自家的自来水。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来水不宜用来养鱼?要进行怎样的处理之后才可以?”这样,学生不仅对未处理的自来水不宜用来养鱼有所了解,而且对以后将要学习的“氯气”的基本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还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质。

五、学生生活实践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二课堂”

1.化学课堂的实验教学本质是学生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整体来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化学知识学习,二是化学实验。前者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后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所以,后者在化学学习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通过合理、科学及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充分学习和体验化学现象,并得到相关化学知识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在进行碱溶液与酚酞试液反应会变红的实验设计时,就可以联系白纸变红字的魔术表演,通过用酚酞液在白纸写字,晾干后喷上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字,鼓励学生进行类似操作。

2.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在学习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之后,鼓励学生进行环保实验,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学习了关于水的化学知识之后,让学生对雨水的pH值进行测量,对酸雨出现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等等。

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要经历一个认识、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初中化学课堂是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重要舞台,而学生生活实践则是学生实践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篇9

二、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方式方法

篇10

化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自然学科,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化学知识,比如常见的食品、服装、药物、能源等生活用品都包含着大量的化学技术。鉴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将化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而促进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积累与化学素养,进而增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概述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了实际价值,才算真正的“学以致用”。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能够透过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去探寻其中的化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并掌握化学知识,进而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1]。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策略是当前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让化学知识回归生活实际,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懂得如何去探析、理解、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随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进行,学生将构建起教材化学知识与生活化学知识之间的桥梁,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意识。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

1.利用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处处都暗藏着有趣的科学现象,而对这些科学现象进行深究就不难发现,其中许多现象与化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科学现象都蕴藏着化学知识,因此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可充分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对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就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掌握、认知更多的化学知识,同时也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找到生活的影子。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比如,高中化学中讲到关于臭氧性质的内容,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回忆雷雨过后的空气,进而向学生解释人们在雷雨过后感受到空气变得清新的原因,就在于雷电将氧气转化为臭氧,而臭氧有着净化空气与消毒的功效。2.结合社会生活生产活动。在现实社会的生活生产活动当中,有许多信息与高中化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时,要善于将这部分信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化学知识的新鲜感[2]。比如,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铝锅的使用说明,其中有一条明确写着铝锅不能盛放酱、油或醋等酸碱性食物,这是为什么呢?教师抛出这种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进行探析,进而让学生了解到酸碱物质会与铝产生化学反应,加深了学生对铝的性质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懂得从化学角度去分析生活生产活动中的现象,从而对化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感知。3.拓展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丰富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充分挖掘教材当中的生活素材,通过生活化的学习主题去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可结合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时找到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与教师或同学的交流掌握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比如,在讲解有机化学基础乙醇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白酒,进而抛出问题:白酒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这样一来,学生可在生活中寻找“白酒”的素材,通过与他人交流或翻阅资料,进而找寻到正确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感知高中化学的魅力所在,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4.布置生活化作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经验为学生布置作业,而生活化的作业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思考与运用能力。所以,教师要结合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内容,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采用小调查等方式去探究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而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养成,提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向学生布置一次重金属回收的调查作业,让学生在进行调查活动当中,不但巩固了所学的化学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意识与卫生意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策略,通过良好的课堂设计可有效加强学生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掌握化学知识,进而运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