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2: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

篇1

一、公共行政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

(一)公共行政的起源与特质

公共行政是社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它从政治学当中分离出来、形成自身特有的学术研究体系,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公共行政研究起源于美国,而后经由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而拓展到世界各地,为现代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公共行政研究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必然要求。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实现了社会生产力高速向前推进的同时、也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层出不穷。当时,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政党分赃制”(Spoilssys-tem)一度大行其道,由选举造成的周期性政治震荡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官员更替;这种人员频繁更迭进一步使得政府管理工作非常不稳定,公共政策也难以长期坚持和落实。行政管理变革的要求迫在眉睫,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宣告了美国行政文官制度的建立和“政党分赃制”的终结。为了回应社会现代化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同时也作为对行政文官制度的深度理论阐释,1887年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WoodrowWilson)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名为《行政学研究》的论文,明确地提出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出来的必要性。1900年,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FrankJohnsonGoodnow)发表了《政治与行政》一文,指出了美国环境下实现政治与行政二者协调的特有方式即法外调节。与此同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和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在各自的大型企业管理实践当中也总结了可以用于行政管理的、普适性的管理原则,认为管理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习得的。由此可见,公共行政研究自其诞生之初,就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而这一特点在后来的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当中则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1926年伦纳德•怀特(LeonardD.White)所写作的《行政学导论》作为世界上第一本论述公共行政学的大学教材,对各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同期卢瑟•古利克(LutherGulick)根据自己在美国公共行政研究所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体化行政原则”,由此公共行政研究的“价值中立”取向和“政治无涉”立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至此,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随着各派学者对公共行政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这门学科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其研究视角和价值判断立场也不时有变化的倾向,整体呈现出“螺旋式前进”的状态。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公共行政如今已经成为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此,高校当中建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与之相适应,体现出了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

(二)我国公共行政学的重建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

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建立,源于我国社会科学界对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重新重视。1982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学者夏书章的文章《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使得原本在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过程中被撤销的公共行政学科目得以恢复,重新回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领域。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共同举办的行政管理研讨会在吉林市召开,反映出政府对公共行政研究开始了正式的重视。而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成立,更是被誉为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自学科重建之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学科重建,即建立学位点和教育体系。有相当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公共行政研究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但从整体上来讲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队伍规模有限,对于研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范围仍然比较狭窄,专业化的程度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内容大多以概念讨论和辨析的层面为主,对我国的本土实践问题的关注也较少,以及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和应用尚显不够。对于根植于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处在吸收借鉴的阶段,并且主要是通过吸取西方对公共行政研究早期与中期的成果来实现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和国际化大环境的广泛影响,我国的公共行政研究也在逐步拓宽领域、越来越多地结合本土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38—39。我国各大高校设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呈现出了与公共行政研究存在某些相似之处的发展趋势。自学科重建至今为止,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对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教学研究的延展,与国外高校的相近专业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发展较快,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方面都一直有所提升,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兼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截至2010年9月,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已有308所[3]。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学术研究推动着公共行政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进一步的基础和素材。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当中遇到的难点,也正是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内容与特质所决定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带有浓厚的“移植”色彩,主要表现为研究范畴与学科结构的“移植”,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的效仿,以及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流派、思潮、热点问题等等在我国国内引起的关注与共鸣。在我国,公共行政研究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国际知识的引进和消化属于国际化,立足本土需求的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新知识的生产属于本土化,本土知识的输出又属于国际化的范畴。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对西方理论和治理模式的了解具有高度同质化色彩,而对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异质性缺乏足够的把握”[4]。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适配性,避免在西方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面前被动受限,落入“简单西化”的窠臼,则成为值得我们给予高度关注的研究议题。这一议题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环节当中,则凸显出更为重要的一面。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分为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两类,这两类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仍存在某些共性可循,教学环节遇到的难点也具有共同之处。

(一)课程体系设置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公共行政研究的理论实践双重性。一般来说,本科阶段设置的课程主要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全校选修课、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这几大模块。其中,除了全校选修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理论没有直接关系之外,其他几大模块的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行政研究有直接联系。例如,学科基础课涉及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课则有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西方行政学说史、行政领导学、市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等;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参与一定的政府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职位的实习活动;学位论文更是考量学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研究生阶段,课程的几大模块划分基本不变,但受到学习年限的影响,使得每个模块所包括的课程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减少,但在课程内容和深度上较之本科阶段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维创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我们对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的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同样呈现出综合性、交叉性、理论实践并重性的多学科复合特色。首先,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始于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复兴,故而起初基本上借鉴的就是国外高校的相关专业设置模式,其课程包容性强、涵盖了公共行政研究涉及到的绝大多数学科,而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其次,公共行政研究不仅重视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并非纯粹“务虚”的研究学习。因此,不仅仅是社会实践这一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很必要,而是所有课程都需要学生经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参与、理解和感悟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再次,课程体系中涉及到的大部分课程所在学科都产生于西方国家并在西方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积累起了相当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虽然在我国的研究时间也已不短,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仍然是以参考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中国化的研究理论尚未真正充分建立起来。由上所述,如何对课程体系加以改进,在课程体系中更多凸显中国特色,是值得深思的。

(二)课程教材选择

想要一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适当的教材使用是分不开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积累,参考了大量学术资料之后进行的原创编写,此类教材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等等;二是国内学者挑选比较经典的、评价较高的、使用口碑较好的国外著作,通过合法渠道得到授权,再翻译成中文版本并在国内出版(中译本一般都会适度地去除不适宜中国国情的内容),此类教材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经典译丛”系列著作等等;三是原版的外文教材,或者是前面所述中译本的原文教材,或者是其他在国内尚未有中译本但质量较好的学者著作。原版外文教材大多由一线教师推荐给学生用作前两类教材的补充,或者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将其当作课外参考书目使用。不同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安排差异性很大,所使用的教材也包括了以上三大类,具体到著作的作者和出版社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以上三类教材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使用当中也各有利弊:第一类国内学者自行编写的原创教材,从目录章节编排到行文用词都更为贴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思维,因此学生使用起来难度最低,适合本科生教学使用;缺陷是往往以纯粹的文字内容为主,显得内容枯燥。第二类国内学者出版的国外教材中译本,根据中国国情适度删除了书中不适合教学的内容,较好地保留了原书中基本的理论体系和趣味叙述,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具体案例都能够体现出显著的西方特色。由于语言叙述差异和文化习惯有别,学生初始阅读可能会存在某些理解难点,需要教师指点和多次反复学习才能适度克服,适合研究生教学以及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使用;缺陷是教材内容完全来自西方,与我国本土现实差异较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原书语言所限,文字难免不够简练。第三类原版的外文教材,则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进行知识灌输,从语言到内容都是“全盘西化”的,因此适合外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推荐参考书目;缺陷是书中可能存在不适合于我国本土教学的内容,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总体来说,如何管理、使用好教材,使其更有利地服务于教学也是难点之一。

(三)教学过程控制

根据对现实状况的考察可以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虽然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实践要求,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因此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成为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由前所述可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基础知识有不少来自西方理论。然而,如何在指导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的同时,阐明来自西方的理论知识在中国特色背景下的适用局限性;如何在掌握和辨别西方理论的基础之上自发提炼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解释中国国情下的本土实践,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由于考虑到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努力拓宽知识面,尽量按照“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学的课程科目虽然较多,但内容一般不会过深。这就突显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作用。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课,对学生要求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和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整体把握方面;专业课对于学生的要求较之学科基础课要略高一些,考察学生在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之后对于更加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而且教学内容也更为集中倾向于公共行政的研究视角。因而,如何引导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其在解释中国本土实践的局限性方面形成清晰认识,仍是需要克服的难点。在研究生教学过程当中,则更应注意以上问题。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目较少但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在学生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发思考、提问与探索。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中”实践与“西”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学生的思维被西方价值观所占据,杜绝“言必称西方”的情况在课堂出现,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这些都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难点的若干建议

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有利于我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出更加清醒的认识;而明确了问题所在之后,接下来就要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方能避免资源浪费,也能帮助我们聚焦问题的核心,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处理。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内容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在保留现有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学位论文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实践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当中所占的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课余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或者志愿服务等活动,并且要求上交实习证明,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实践的形式切身感受公共行政学在中国本土实践当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真正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探索将学生课外实践情况以一定的比例计算进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当中;鼓励学生将课外实践中的所思所想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提出来,并且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一手资料撰写学位论文;加强对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重要性的宣传。

2.调整课程科目,增加选修课程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科目进行一定的调整,在保证专业必修课数量、不过分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在开设专业选修课的时候,应以研究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为核心,增加对于国内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对本土实践问题产生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研究的著作并认真思考。

(二)教材选择方面

1.鼓励使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研究积累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教师优先选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使用;应当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和本专业教学大纲来自行编写课堂教学讲义,作为学生温习与参考之用,但要注意教师不应强行向学生指定必须购买自己编写并出版的教材。

2.适度使用国内学者翻译的国外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优先选择国内学者原创编写教材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适度使用一些国内学者所翻译的、较为优质的、已去除不适合内容的原版教材中译本,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参考书目,供感兴趣的或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阅读;在研究生教学当中,可以适度增加原版教材中译本在参考书目当中的使用比例;教师应当谨慎处理原版教材中译本的使用,向学生阐明该种参考书目的特质和局限性,必要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3.严格管理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

对于某些学科由于国内研究和发展水平所限,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最新知识的,应当进行专门备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5]目的是坚决捍卫高校这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防止高校课堂教学被“精神污染”所侵蚀。因此,对于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必须严格进行管理;教师在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认真分辨教材内容,自觉批判和抵制其中不适宜的部分。

(三)教学过程方面

1.把握好教学流程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采用具体案例分析时要强调“中”和“西”之间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掌控课堂讨论的方向,不向学生传递歪曲错误的言论和思想观念,发现学生有理解偏差时要及时纠正。教师本人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学术态度,课堂教学也绝对不能“言必称西方”;若发现学生当中出现不良话题,也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和劝导。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讲:“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要强化理论武装和正面引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5]

2.以教学促进科研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科研过程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整体地提升经验研究的质量,通过继续拓展研究领域、扎根真实世界,开展中国公共行政的经验研究,并基于对中国经验的研究基础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建构;要继续重视规范研究,探讨和反思我国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价值规范性问题并做出合理的阐释;提高公共政策研究的科学化程度,积极吸收学科前沿的学术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我们对于公共行政学的新的认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和实践需求[2]42—44。

四、结束语

整体纵观我国的行政管理本土实践经验,其复杂程度绝非仅仅是通过西方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视角就可以完全涵盖和充分解释的。我国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应当在国家转型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属于自己的概念、建立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并非只是跟随美国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解释而为。因此,我国的公共行政学应该努力超越传统公共行政学研究当中的“管理学定位”[2]42。与此相应,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也应积极跟随本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步伐,立足中国国情,处理好“中西结合”中的难点,区分开“中西之间”的差异,在熟悉研习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能够充分阐释中国国情的特色理论体系,并且将其应用拓展到高校的教学实践当中,使学生能够在价值观的指引下端正学习态度、服务社会,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的教研一体化。

作者:田舒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春根,金俊宏.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C]//“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武汉: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1:664.

[2]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反思与展望[J].公共行政评论,2012,(1):38—39.

篇2

中图分类号:D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05-02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恢复对行政学的研究,至今已经历20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诸多进展与成绩。但是也应认识到,与西方国家先进理论相比,我国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中国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建设现状

(一)研究方法较为滞后

对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理论的发展来说,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因此科学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虽然我国一些学者已经引入了多元化研究模式,但是研究方法普遍落后,如原则原理推导法、总结经验法等等,集中表现为静态化、定性化的分析行政现象,而没有意识到动态分析的重要意义。可见,我国有关行政学的研究方法论建设集中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很多研究主题尚未存在文献评估,也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方向,深入研究的力度远远不足。当前,很多非实证性的研究取向也没有遵循批判研究、诠释研究等方法,严重影响了中国行政学的研究质量,在知识增长方面没能发挥作用。

(二)路径依赖现象严重

所谓“路径依赖”,主要是行政学者过于习惯或者依赖某种特定的方法,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选择,同时方法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不强。尤其对于一些非专业出身的行政学家来说,路径依赖现象更为严重。由于他们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性的方法论训练,没能有意识地吸收新观念、改变研究方法等[1]。例如,研究哲学的学者多用哲学观念、思辨色彩来探讨行政学问题;研究历史的学者则采取文献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来探讨行政学问题。虽然这些方法也存在一定优势,但是过于狭隘,将观念禁锢在某个角度,显然不利于方法论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导师习惯了自己所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也会将其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进而形成导师与弟子的方法论继承,也是路径依赖的一种形式。

(三)方法论研究有待强化

一方面,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作用,我国有关行政性的整体研究较为滞后,尤其在各种学术刊物中,有关行政学方法论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专著更是十分鲜见。大多机构没有将行政学方法论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当前,行政学方法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行政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需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以我国当前行政学界的研究重点与方向来看,有关方法论的训练非常匮乏;相关研究学者普遍存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现象,这也在一定角度反映出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力度不足问题。但是若想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与探索,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与试验,这就涉及到经费的支持问题;例如,在一些实证研究工作中,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与时间,如果缺少了经费的支持,研究活动无从谈起[2]。

二、西方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建设分析

(一)多元化的研究模式与途径

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中,提出了多元化、多渠道的研究方法,并逐渐完善、成熟,形成一道体系。在西方行政学中,主要集中在诠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批判性研究三大模式下,并且不同的模式对应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结合目标、逻辑等不同实行优化选择。以研究角度、研究渠道来看,由于公共行政具有一定复杂性,如果仅有单一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远远不足,一般需要政治、法律、管理三大角度为着眼点,对公共行政提出不同的认识与见解,并且不同的途径存在不同的价值与观念,彼此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3]。除了三大主要角度以外,心理学、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也是可供选择的视角。从西方行政学的整体发展来看,多种研究视角、研究途径给我国带来深刻启示。

(二)激烈的方法论讨论

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中,各种矛盾、冲突及争论屡屡存在,而对学科研究方法的讨论与反思则是一个热门性话题。经过长期的反思与探讨,一些西方行政学者逐渐意识到,行政学的合法性危机实际上也是方法论面临的危机,也就是当前行政学研究过程中过于关注研究方法、工具理性方法等,难以对公共行政产生系统性、完整性的认识。从公共行政领域来看,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奠定在工具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但是很多学者也开始批判过度张扬的工具理性研究行为。另外,在大多数理论研究过程中,涉及到问题描述和变量识别问题,那么将公共行政研究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比较,显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就提醒学者应更多地关注核心议题,争取更多制度、政策的支持,优化研究方法[4]。

(三)注重方法论的训练

与我国长期忽略行政学方法论的情况比较,西方行政系在方法论教育与训练领域做出了较大努力。当前,西方国家已经关注到科学方法是开展一切学科研究的基础所在,因此在行政学教育专业中开设了有关方法论的研究课程,如行政学的高级学位教育中,方法论教学占据重要位置。另外,在西方行政学的培训过程中,除了关注研究方法以外,对行政管理的实践能力、技巧、方法也非常重视。以美国为例,较为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教授系统性的思维方法、管理方法、分析技能、决策技巧等。

三、中国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借鉴西方观念的几点建议

(一)深入探讨行政学研究方法论

以我国当前方法论滞后的实际情况来看,与研究方法的滞后存有必然联系。结合西方行政学的发展经验,我国必须意识到行政学研究方法资深研究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提高我国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与质量。有关行政学方法论的深入研究,普遍存在于行政学研究的后期阶段,在学科知识增长、理论进步方面起到积极作用[5]。实际上,这也是有关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关照”或哲学性研究。那么研究行政学方法论的具体方法,不能仅停留在表面阶段,更要以哲学角度为出发点,对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具体方法、原则进行探讨。

为了更好地践行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必须采取一定的发展策略,分析如下:其一,鼓励专业的行政学教师或者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建设,并发表学术论文;其二,在各个学术期刊中开设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专栏,为专家学者提供交流的空间与阵地;其三,各级机构应加强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在行政学方法论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鼓励出版行政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著作与研究成果;其四,组织各级学者召开相关研讨会,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促进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建设与发展[6,7]。

(二)以“中国特色”为出发点

以我国有关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来看,若想实现长远性的研究目标,仍需从多方面作出努力。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学研究体系,必须从行政学研究方法论角度为着眼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首先,在方法论体系的最高层是有关行政学研究的方法理论思考,也就是行政学研究的基础与“元理论”,以宏观角度落实行政学研究方法建设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指导方法,逐渐构建完善的研究方法理论与研究技术体系,对行政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8];其次,在方法论体系的中间层是有关行政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思考。实际上,有关行政学研究方法涉及到诸多方面,结合各种划分标准,可以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根据不同情况而优化选择;再次,在方法论的最底层是有关行政学研究的具体技术的分析。也就是研究行政学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资料、方法与手段等,如问卷调查、抽样分析,这些都在行政学研究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加大方法论的训练力度

从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加强对方法论的教育与训练,是行政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也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为了改善我国在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方法、观念等方面的滞后现象,必须通过教育手段进行优化,贯穿全新思路与方法。当前,我国以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多层次学历教育体系为主,但是无论是哪一阶段,都缺少对方法论的系统教育;再加上我国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建设落后于西方国家,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体系,那么就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方法,如研究模型、分析软件等,都应在行政学教育中起到作用。

若想真正掌握方法并自觉运用,需要一个不懈努力、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在行政学的本科阶段就应开始着手训练方法论,开展具体化的方法论教育与训练工作,结合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技能与方法,为学生今后就业或深造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终身教育的作用;在硕士或博士阶段,除了基本的方法训练之外,更要开展反思性校验,也就是对方法进行审视,并自觉地运用到实际中。

总之,我国已经意识到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建设的重要程度,客观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的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经验,指导我国体系的建成并形成“中国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召音,姜杰.全球化进程中中西价值观念的融合与冲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黄帆.中西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的差异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1(4).

〔3〕包国宪,郎政.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施雪华,李凯.伦理本位与理性精神:中西政治哲学之价值取向[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

〔5〕程倩.论中西学术交汇中的服务行政理论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4).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Graduates "Western Administrative Doctrine"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Abstract Fu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Western administrative doctrine" teaching reform, for example,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prone to errors, the system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and achieved results, based on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teachingrecommendations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o a new level.

Key words western administrative doctrine; graduate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西方行政学说是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是政治学、管理学相关专业的通识课程,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行政学分析方法,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增强公共管理实践能力。课程内容以行政学、管理学领域的经典理论为主,在详细介绍西方行政学说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西方行政学说自19世纪末形成与创立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学说,客观分析西方行政学说的总体发展趋势。研究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夯实自身的行政学理论基础,丰富学科历史知识,并通过对西方行政学说进行经验借鉴,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有更好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学会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①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手段,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根据知识发展和社会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努力培养出符合时展要求的人才。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教学团队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或问题,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努力完善课程体系,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

1 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容易存在的误区

1.1 作为理论基础课程而忽略了与实践相结合

西方行政学说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涉及不同时期的多位行政学家、管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学说,而且每一时期的学说都有着丰富内容和不同特点。课程总体上看知识量大,部分学说较难理解,无论是教师教授还是学生学习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为介绍清楚课程内容,课堂教授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思路限制在各种行政学说理论上,课堂气氛沉闷,毫无生机。实际上,无论哪个时期的理论学说,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也对当今时代的公共管理实践极具启发意义。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研究生主观能动性,引导研究生在学习行政理论的同时结合近期社会热点问题加以分析理解,以更加透彻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1.2 讲授经典理论而没有与时俱进

由于与西方学术界在研究问题和路径上的差距,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涉及的部分知识略显滞后。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经典行政理论,而忽视对公共行政学领域最新理论知识的介绍,学生所学知识的时效性、适用性将会削弱,与当今时代出现脱节,教学的现实意义将大大降低。在知识发展和科技进步日益迅速的今天,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活动,保持时代敏感性、坚持与时俱进都是至关重要的,对大学教育来说更是如此,因此需及时更新和补充课程内容,采用新方法、新案例诠释传统理论,切实增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现代化教学方法工具使用不当

如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在高校中得到普及,教师上课通常都已采用PPT、影片等来辅助教学。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课程实质,出现了PPT照搬课本内容、用播放影片替代讲课、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杂等现象,这些极不利于有效的课堂学习。

2 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努力完善课程内容

一是及时更新课程理论内容,结合公共管理领域最新的理论和知识,不断完善授课体系。要求授课团队教师做到思想和行动上与时俱进,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关注学科最新发展成果,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在教材选用上,选用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材,在精选一本经典专著作为指定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一系列配套教材和读物,要求学生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关注领域内核心期刊动态,将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章与学生一同探讨,相互促进。二是不断完善案例库,案例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将经典行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会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所选案例一方面需紧贴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强时效性和实际意义,另一方面需紧扣课程理论内容,充分运用西方行政学说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因此,教学团队时刻注意搜集合适的案例材料,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案例库,比如选择“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政府雇员制改革”、“党政机关行政成本过高问题”等作为案例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

2.2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录像演示法等教学方式融入到传统的课堂讲授之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并坚持在教学中做到“五个结合”:(1)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有选择性地对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说进行精讲,要求学生精读指定教材,吃透每个行政学说的主要思想,同时对书中其他理论学说以及教师提供的参考书目进行广泛阅读,以拓宽思路和知识面,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2)教材内容学习与最新研究成果研讨相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多为经典成熟的行政理论学说,同时也意味着相对陈旧,因此在教授的同时需对同领域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研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思维。(3)课堂讲授、研讨、交流与课后自学相结合。西方行政学说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将近三十位学者的行政理论,其中部分学说内容较为深奥,学生仅靠课堂学习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因此必须在课堂听讲、讨论的基础上,课后反复阅读教材,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思考练习题和案例题,巩固听课效果。(4)理论研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研究理论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增强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教学过程与专题研究相结合。采用专题教学的方法,将诸多经典理论根据时期、内容等组合设计为六个专题,安排学生在学习每个理论学说的同时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分析,每个专题之后综合运用理论做案例分析讨论,做到融会贯通。

2.3 坚持综合考核方式

摒弃单一的闭卷考试,采用复合型考核方式。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倾向于采用以期末闭卷考试定成绩的考核,但对于西方行政学说这门研究生课程来说,单纯闭卷考试达不到最佳考核效果。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一般具有更好的理论基础,因而要求他们对各时期的行政学说作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养成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学团队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笔试+作业与讨论+课堂报告+课程论文+出勤率”的复合型复合型考核方式。(1)笔试。无论考核方式如何变化,对于基础专业课来说笔试都是最基础的考查形式。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各时期各学者的行政学说的内容,形成一定的论述和分析的能力。(2)作业与讨论。每一个专题的授课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案例,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所学和查找相关资料独立完成,在下一次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根据作业质量和课堂讨论表现给出学生成绩。(3)课堂报告。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小组,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一个主题,在合理分工下进行相关研究,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分享,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课程论文。论文写作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结合社会热点选择和课程理论相关的论文题目,在期末时提交论文,并将论文成绩作为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5)出勤率。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将出勤率纳入期末成绩。

2.4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教学平台在高等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成为了有效的教辅媒介。网络教学平台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基于WEB 等平台把一系列软件和硬件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网络环境,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需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仿真多媒体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供学生体验和学习,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知识,在实践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②西方行政学说教学团队积极探索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教师信息、课程资料、多媒体课件、课程作业、学生课程论文展示、课程论坛等模块。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可以通过课程网站了解课程基本情况,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下载思考题、案例分析题并在线提交作业、在线提问以及参与论坛讨论,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3 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3.1 课题体系逐步完善

自开设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以来,教学团队始终致力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并将此最为打造精品课程的重要基础。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每学年定期修订教学方案,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包括1本指定授课教材和10余本配套读物的教材体系,完成较为完善的授课PPT课件40余个,思考题35套,建设起拥有近百个案例的案例库,教学资源大大丰富。对于西方行政学说史上涉及的经典学说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授课过程中详略得当,专题教学体系科学越加明晰,能够较好地传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3.2 教学方法日益成熟

在教学团队不断的探索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以教师讲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录像演示、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为主,辅助以复合型考核方式以及实习调研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案例教学方法日臻成熟,通过越来越多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情景模拟和调研实习相结合,通过情景设置模拟日常公共行政管理中常出现的事件让学生予以解决,并适当组织学生到合作的实践基地调研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网络教学平台逐渐成熟,模块设置科学,学习资料丰富,师生越来越适应网络交流学习的方式,有力的教学辅助平台逐渐形成。

3.3 师资建设成效显著

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对课程教学团队的培养和建设。该课程目前已形成由1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组成的5人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近年来,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了明显效果,部分年轻教师初到教学团队时博士刚毕业不久,理论基础好但教学经验欠缺,经过了几年的授课锻炼,以及通过听老教师授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方法、认真听取学生意见,逐渐成长为教学团队的骨干,在教好学生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快速成长。在注重教学的同时,教师们还获得多项相关领域的课题项目和教改项目,发表多篇教改文章,科研和教学共同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

3.4 学生好评成果丰富

随着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成效逐渐显现出来,学生表示很喜欢老师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思维,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学生可以归纳总结所学概念,并对其中较为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学习用专业分析方法进行思考,学习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得到了较为综合的能力锻炼。近三年来,共产生研究生课程论文90余篇,其中部分优秀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得以发表,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获得了学术成果。还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相关课题研究组中,对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充分锻炼了学术科研能力。

4 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效基础上,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教学组将继续补充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团队、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努力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在继续加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改进完善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进修和让其独立承担项目等方式,加强对学术骨干的培养。(2)加强国际国内交流,采取派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做法,积极加强和国际国内知名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开展教学交流、科研交流活动,充分借鉴成功经验,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本课程的学术水平。(3)完善网络教育,实行网上教学,充实网络资源,为师生教学与科研创造丰富、开放、便捷的资源库,开展网上学术争鸣。

篇4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公共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成为高等院校一个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社会科学的热门专业。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举措

在团队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始终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主导,以先进的远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包含虚拟实训)基地建设等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开展教学研究和建设,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国家开放大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以校内专兼职课程责任教师队伍为主,各分校教学点专业负责人组成的教学与科研专业研发队伍;以课程为依托,形成《大连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以专业为平台,形成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建立团队QQ群等有效沟通方式,营造和谐团队文化氛围,加强系统建设。

(一)搭建行政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平台

本团队结合行政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央电大专业规则和已有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对其核心课程“公共行政学”“政府经济学”“政治学原理”“社区治理”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进行设计规划,调整课程内容比例,合理分配授课时间,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以及知识更新与学时有限的矛盾,进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同时,结合行政管理类专业共同的知识点,进一步构建成一系列的立体结构知识群组,通过把知识群和具体课程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实用的核心课程群,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现代远程教育需要的完整有效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见图1所示。

(二)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弥补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满足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行政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应改变以往采用单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各门课程理论基础的教学效率前提下,增加实践环节的训练,将教学内容发展为“理论+实践”动态流程一体化的完整教学体系。详见图2所示。与以往课程建设不同,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更注重关联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求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所授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前沿性的内容,还要知悉核心课程体系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而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很好地区分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由其他课程予以深化和拓展,哪些内容需要补充等。基于此,核心课程群建设要求对课程师资队伍以梯队形式进行建设,优化组合,为每门课程搭建一支年龄、专业、学历和学科结构合理搭配的师资梯队,确保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科学有效进行。为此,教学团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第一,采取教师专兼职配合,专本科互补,年龄段衔接,高中职称搭配的师资队伍。第二,实施“二级负责制”的运作机制,即从专业负责人到课程责任教师二级责任制。其中,专业负责人也是课程群负责人,负责课程之间的协调,而课程责任教师负责本课程内部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实践环节的建设等具体工作。第三,积极参与国家开放大学的教研活动、师资培训、资源建设、课题研究、视频公开课等重要专业活动。

(三)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

1.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参加全系统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境界,了解全国远程开放大学科研、教学改革信息,及时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中青年教师。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任课教师参加高校相关专业学会会议,加强同行交流;不定期举办各类教学观摩活动,交流教学经验;组织任课教师参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师资培训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经验交流会等。

2.深化教学改革与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和各成员的积极性,对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验收等进行深入整合、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侧重案例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快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实现课程资源上网,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增加网上资源,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和教学水平,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便捷的条件。

3.加强教学改革和学习交流

利用团队QQ群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或在网上进行教学讨论,或合作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编写,或探讨考试改革,或进行教学业务培训,或对前段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讲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十分活跃。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省校与分校教师的距离,凝聚了系统的教学力量。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兼职教师要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方面做好教学笔记。第二,兼职老师每学期完成10个学时的听课量并完成听课记录。第三,尽可能从社会各行业具有多年实践管理经验的办公室经理、行政总监、高层管理者中聘请3-5名兼职教师,真正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与专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

5.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从课程教学实施到毕业实践环节操作,再到职业证书培训,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实训课程的数量和比例,进一步落实“双证书”制度,做好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训能力。

三、团队建设的经验及反思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6-02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是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对于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修养,夯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功底,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国高校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教学实践表明,上好名著课绝非易事,也表明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对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进行改革,只有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加大教学投入力度,恰当安排教学时间,进行考试方式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选教学内容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完成这一基本任务,就必须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精选教学内容。这首先涉及到开列读书目录的问题,其次涉及到精讲哪些书或者哪本书的问题。笔者在担任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时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从卷帙浩繁的经典宝库中选择重要名篇,给学生开列读书目录。目录包括洛克的《政府论》(下篇)、密尔的《代议制政府》、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巴纳德的《组织与管理》、西蒙的《管理决策的新科学》、德鲁克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奥斯本等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和彼得斯《政府的未来治理模式》等。如果说开列书目是让学生大体了解本专业的名著,那么精讲哪些书或哪本书则是让学生通过重点学习某本名著,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根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课时的规定,笔者选择了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作为精心讲解的内容。因为,其一,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开创了行政学研究的先河,是行政科学的奠基之作;其二,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比较容易读懂,这对刚刚接触名著的学生来说是有利的;其三,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比较短,适合逐句逐段地精心讲解,以便学生渐渐学会读名著的方法,使他们懂得读名著不同于学习思想史或学说史。

二、改进教学方式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不同于行政管理原理课、专题课、思想史或学说史课等,因而这些课程的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

1.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应当采用导读、领读、自读和对话讨论方式进行。教师应当把精力用于提问、答疑和解惑,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与独白。对名著进行导读时,教师应着力阐述名著的写作背景。在教师和学生交替领读时,遇到较难的问题,由教师释疑。学生自读是学习名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任课教师务必要求学生事先自读,大致了解文章内容。进行教学时,任课教师应适当地把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融入对话讨论之中,以活跃课堂气氛。

2.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中还应该综合运用学生上讲台、课余学习读书小组、小论文写作、分组讨论与辩论、专业论文翻译等多种方式。其中,让学生上讲台讲述,由学生分组讨论与辩论,教师点评等方式更值得重视。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予以点评,引导讨论沿着需要的方向发展。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表达、理解、分析等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会逐步得以提高。

3.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中,应该分阶段逐步加深难度,对不同的著作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比如,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比较容易读懂,所以,就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而言,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当中应当将它作为第一必读篇目。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再让学生先后去读洛克的《政府论》(下篇)、密尔的《代议制政府》、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德鲁克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奥斯本等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和彼得斯《政府的未来治理模式》等。并且根据本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课时的规定,要求学生精读《行政学研究》,泛读其他著作。

三、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加强教学硬件建设是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此,高等学校,包括其下属的学院要重视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硬件建设。要增加经典著作的馆藏数量。对于非常经典的著作来说,同一本书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些,以满足学生上课学习和课外阅读的需要。要多购买思想史、学说史之类的书,如《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行政学说史》、《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等,为学生读西方管理学名著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要多订期刊杂志,如《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公共行政》、《管理科学》等,使学生了解学界对名著的精辟解读。要发挥电子图书馆的作用,要把行政管理专业的必读经典著作(包括外文原版)备齐,摆脱学生无书可读的困扰,满足教学要求。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目前,我国一些大学本科专业的选修课在大学四年级开设,这种课程设置有其弊端。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教学,可谓洞彻大学四年级开设名著选读课的弊端。要祛除弊端,笔者以为,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应当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比较费时费力的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有利之处在于:经过两年的“磨合”,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学习生活,进入了正常学习的轨道;通过两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学生的情绪和心态比较稳定,此乃大学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没有临近毕业前的“就业”、“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因素的冲击,学生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名著。学生一旦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具备了读书的能力,萌生了读书的兴趣,就会带着极大热情去奋发苦读。

五、努力改革考核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考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教学活动的方向盘、教学效果的测量仪和教学方法的调节器。因此,要对某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就必须努力改革其考核方式。对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来说,同样需要努力改革考核方式。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仅仅局限于传授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知识,因而考试的方式就不能仅仅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考核应该采用上课发言、写论文、开卷考试和口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笔者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中把学生平时的论文、讨论、发言等所得30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期末考核的总分;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口试等形式,其中开卷考试占50%,口试占20%。

参考文献:

[1]陈树林,赵海峰.教育观念转变与人文学科原著课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144-145.

篇7

一、两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法律基础

1.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法律基础

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虽然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干部的培训工作,培训制度化发展标志性历程主要体现在:标志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无疑使公务员培训再也不是可有可无、可松可紧的事情,而将被顺理成章地纳入法制轨道。公务员培训有序化、系列化、法制化逐步形成培训制度体系于1996年施行的《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出国培训暂行规定》,以及《2001年一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2001年- 2005年国家公务员培训纲要》、《2002一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公务员法》则最终将公务员培训制度上升到法律高度,2008年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给我们解读了公务员培训的政策法规。此外,还有《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等政策文件,公务员培训的法律化表明自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推行以来,公务员培训制度取得了历史性飞跃。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公务员培训取得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提高;培训形式向多样化、科学化发展;培训机构初步形成网络;培训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不难看出,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在许多方面总结和继承了以往干部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同时也吸取了国外相关经验,在新形势下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1]。

2.日本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法律基础

日本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依据是战后初期制定的《国家公务员法》和《地方公务员法》,这两部法律后来都进行了多轮修订[2] 。1979年,日本政府根据公务员法颁布了《职业训练法》,该法第一条规定,本法的"目的在于……共同开发和提高劳动者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通过充实职业训练内容,普及和加强职业训练及技能鉴定,以谋求劳动者职业的稳定和地位的提高,并有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律并对培训的种类、方式和内容等作了规定。1981年6月25日,日本以《国家公务员法》为基础制定了《人事院规则》,它成为人事院执行研修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并于1994年最后修改。1997年最新修订后的《国家公务员法》第3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人事院根据法律的规定,负责改善公务员报酬、工作条件,提供行政管理建议,确保职阶制、考试及任免、报酬、研修、晋升、惩戒、申诉及其他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公正性,负责做好公务员利益的保护工作"。日本《地方公务员法》也对公务员培训加以立法保障,其第三十九条第一项规定:"为使职员发挥及增进工作绩效,应赋予其接受研修之机会"。

二、两国公务员培训的培训内容与培训理念

1.中国公务员培训内容与培训理念

我国公务员培训主要有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等。初任培训是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依法行政、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行为规范、机关工作方式方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提高新录用公务员适应机关工作的能力。任职培训是按照新任职务的要求,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进行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领导科学、政策法规、廉政教育及所任职务相关业务知识等,重点提高其胜任领导工作的能力。专门业务培训是根据公务员从事专项工作的需要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公务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专门业务培训的内容、时间和要求由机关根据需要确定。在职培训是对全体公务员进行的以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培训。在职培训的内容、时间和要求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机关根据需要确定。

从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现状来看,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约束程度较低,曾出现了"培训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传统的公务员培训根植于计划经济的土壤,计划经济下的"国家包办,高度集中统一"的方式,使公务员培训渐渐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从而暴露出许多和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同时市场经济成分,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高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对公务员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管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大部分省市及发达地区对于传统的"一次培训,终身享用"的观念日渐淡薄,不断更新知识的再教育、继续教育直至终身教育已逐渐成为公务员心中的普遍意识和自觉行为。公务员培训的日趋制度化也逐渐使公务员接受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开始由被动式培训向主动式培训转变。

2.日本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与理念

日本的公务员培训课程设计非常丰富,2005年,日本人事院以及各省府开设的进修总课程数已达13,375门,进修学员达337,029人,其中授课时间超过20小时的课程达4119门,进修学员达99,524人。根据前述的日本公务员培训种类及日本人事院白皮书,日本公务员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干部行政官研讨会

这类研修主要针对各府省部局长级、审议官级和首席课长级职员开展,培训内容一般根据时事热点设定,并不固定。

(2)行政研修

行政研修是日本公务员培训的主要方式,课程主要以公务员现状思考、公共政策现状思考、学习领导力和管理提升等三大主题为核心来设计,参加此类进修的职员除日本政府各府省的职员外,还有来自民营企业、地方公共团体以及外国政府的相关人员,研修形式包括集训进修、反复研讨、交换意见等。

(3)女性职员研修

课程设计以提高女性职员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为主,包括女性职业生涯规划、女性自强等。还以"保持高涨热情、发挥能力继续工作"为主题,开展以休产假的女性职员为对象的"中央官厅女性职员公开研讨会"。

(4)实务经验者进修

这类研修主要针对从民间和企业招聘的有工作经验的公务员而开展,一般为期两天,课程内容包括国民服务意识、惩戒制度、公务员伦理讲座和案例研究,同时会安排与老一辈的有实际行政经验的公务员作交流讨论。

三、两国公务员的培训机构保障

1.中国公务员的培训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是我国最具权威且管理现代化的公务员培训院校,以中短期在职培训为主,隶属于国务院,主要培训副厅、局、司以上的国家公务员和培养高层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员,培训经费由国家财政全额预算拨款。除国家行政学院外,中国政府还相继建立了省级地方行政学院,其中地方行政学院的师资由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培养。另外,党校在我国成为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的重要基地,同时不少科研院所,尤其是从事人事、人才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经过批准,也可以承担国家公务员培训的任务。但由于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事业发展的时间较短,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管理干部学院之间的培训范畴划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日本公务员培训机构

在培训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上,日本全国公务员培训领导机构为日本人事院。作为对国家公务员进行人事管理的中立组织,人事院受内阁管辖,负责公务员的招聘考试、薪酬、休假、研修服务、惩戒申诉、伦理保持等工作。在培训方面,人事院主导国家公务员培训,负责制定培训的总体规划并指导各相关府省培训工作的实施。日本人事院由3名人事官组成,其中1人担任总裁,人事官经国会同意、内阁任命、天皇批准后担任。人事院下设事务总局,其下再设人才局、公务员研修所、8个地方事务局及冲绳事务所等机构。其中人才局主管国家公务员的招聘、晋升、职位管理、人才发展等事务,下设培训协调处和培训指导处负责对各府省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总体协调与全面指导。各地方事务局或事务所负责当地公务员的进修培训。公务员研修所则是为各府省职员提供培训进修的机关,是国家行政培训机构的核心,它成立于1959年,承担着全日本高级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凡是通过选拔、考试进入高级公务员队伍序列的公务员,或者能力突出、有志于进入行政管理核心层面的公务员,都需参加该研修所的培训后方能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在,每年有大约2,000人在公务员研修所接受进修[3]。

四、公务员培训体系研究的启示

培训工作是对公务员的长期投资,是对在职公务员进行的继续教育,培养公务员履行职务所需的特定智能,增强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与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和完善自身的潜能,使工作人员开拓自我,超越自身,与此同时,还可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开支,提高生产收入,并适应行政改革的知识需要,这是培训的作用所在。

公务员培训的需求是高度多样化的,包括知识、能力等大类,又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多种构成要素,如决断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使事情更复杂化的是,知识和能力不是抽象的,不仅需要与受训者的职责领域结合起来(比如, 县长和处长、商务部处长和交通部处长,职责领域存在巨大差别),而且要与他们的职位结合起来(比如同样是决断能力、协调能力,厅长和处长所要求的就有所不同)。要切实提高受训练者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显然十分重要,否则,不仅意味着有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因为供需脱节而影响培训对公务员的吸引力。在发达国家,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专业学位教育,如公共行政(MPA)、公共政策(MPP)、公共卫生(MPH)等。由于学员来源的多样性,这类培训的针对性还是有限的,着眼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说是"某一专业领域的通才培养模式"。对履职需要的专门技能,主要靠其他方式进行培训。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公务员培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相对于其他几个国家来说,没有公务员培训的立法保障,即没有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法来对我们国家的公务员培训提供指导的参考。此外,培训内容较为单一,培训理念上没有真正把公务员培训重视起来或者放到一定高度上。最后,公务员培训出现了国际化与市场化的趋势,针对我们国家公务员出国培训是否变成出国旅游等实际问题,还有待相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桄.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吴园.日本公务员培训制度以及对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启示[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3]佐藤达夫.国家公务员制度[M].日本:学阳书房,1997

[4] 陈福今. 《公务员培训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篇8

通识教育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一般而言,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与专业化教育相比较,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其重在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即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了专业教育的功利性与实用性。

一、行政文秘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行政文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秘书职业是一种渗透于一切行业之中的职业,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各个战线的领导机关,农村、医院、学校都需要或多或少、或专职或兼职的秘书人员来支持和辅助领导及领导部门的工作。同时,由于秘书工作的综合性特点,它与行政管理、经济贸易、财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领导处理行政事务,辅助领导决策。综合概括为辅助决策、沟通协调、信息处理、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以及办文、办事、办会等行政事务处理工作。可见,行政秘书是一个综合性、服务性、文化性很强的职业。行政秘书不仅要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最基本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需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与培养对学生发展是不利的,通过通识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当前行政文秘专业教育现状迫切需要推行通识教育改革。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它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专业对口”已不再是唯一目标了。因此,某些专业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行政文秘就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从其传统专业建设而言,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如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仅仅围绕行政和秘书岗位核心工作,且过于偏重党政机关政务管理,政治性较强;专业课程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等等问题,结果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社会市场人才需求十分广泛,而专业人才又不能很好地符合市场需求。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培养学生一般能力往往比专业化更为有效。因此,在行政文秘专业推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行政文秘专业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行政文秘专业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原则。一是要遵循“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原则。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通常它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模块,要求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难、从严、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二是要遵循课程、环境和活动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原则。课程、环境和活动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要使专业核心课程与通识类课程之间存在拓展、衔接、引申等关系,引导学生从自身知识体系以及专业需要的角度出发进行选择,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加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三是要遵循“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原则。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具备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四是要遵循既有中国特色,又全面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原则。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无论是国外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训练等教育方式;还是中国的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乃至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盖在通识教育的范畴之中。因此,中国的通识教育既应突出中国特色,又应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整合国内外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二)行政文秘专业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途径。一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在行政文秘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改革方面,综合考虑当前乃至今后行政文秘人才特殊培养的需求,同时结合就业、升学、公务员考试等多种需求,在专业核心课程上,以“理论够用,强化专业素养,突出专业技能”为主线,围绕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和法学、经济学、秘书学、文学六大学科模块分别开设相应课程。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围绕管理学学科可以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等课程;围绕行政学学科可以开设行政管理、企业公共行政学等;围绕政治和法学学科可以开设政治学、法理学、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围绕经济学学科可以开设宏观、微观经济学、会计基础等;围绕秘书学学科可以开设秘书理论与实务、档案学、写作学、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等;围绕文学学科可以开设现代汉语、中国文化、中外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等等,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行政管理和文秘岗位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又能够适应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应岗位的需求。学生未来无论是考研、读双学位、就业乃至职业提升和转换都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在专业技能性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可适当开设技能性实践课,比如行政事务综合实训、文书写作与档案管理实训、电子政务实训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二是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在行政文秘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方面,除了全校公共课例如思政、马列、中国近代史、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与军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外,专业特色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尝试按照以下思路设置:首先,设置文化学科课程――例如中国文明文化史和西方文明文化史、中外历史经典研读、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等。旨在让学生对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有整体的理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同时提高解读文本和写作能力。其次,设置社会科学课程――例如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营销学、管理心理学、危机管理等课程,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则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第三,设置数学和逻辑学课程――通过基础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时间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学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第四,设置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课程,如音乐、戏曲表演、绘画赏析、影视欣赏、书法、社交礼仪、演讲口才、摄影摄像等。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提升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第五,设置拓展性训练课程――创新创业训练以及社会实践类课程、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各类讲座等,拓展学生的岗位适应范围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上五个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旨在向学生展示人类的基础性学问与精神实践领域中的问题及其思考和探索之路,展示人类社会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拓宽其思想视野,提高其精神感悟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天下关怀、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之精神。

总之,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推行行政文秘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对该专业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足,有效推进行政文秘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在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职业气质,提高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自由发挥个人潜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注:本论文是我校“青年教师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4JXC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立宾.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课程设置探析.鸡西大学学报,2012(06).

篇9

自从1896年行政学诞生,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行政学研究始终关注着私人领域的成就,不断地从私营部门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和管理模式中汲取营养。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西方行政改革运动,仍然沿续着“政府向企业学习”的传统,开创了行政改革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尝试在行政改革的全球性视角和新经济浪潮的时代背景下,运用西方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主义,分析政府人事管理的治道变革模式,并揭示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特征和政府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向。

一、治道变革的动因分析

治道(Governance)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学界和经济学界新拓展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含义是:“为实现经济发展,在管理一国的经济和社会资源过程中运用公共权力的方式”“:它与行政与政治的区别在于:治道只涉及政府权力的应用,它更动态、更具体、更注重方式,而相对较少地卷入意识形态上的争论:所以,本文关于政府人事管理变革的思考也是定位于工具理性当代政府人事管理的治道变革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归纳起来为两点:其一、全球范围内的行政改革运动不仅提供了一个世界背景的参照框架,而且为治道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其二、知识经济浪潮对政府管理的冲击.推动政府管理方式从经验行政向知识行政转变:如果说,西方行政改革运动打破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樊篱,搭起了政府向企业学习的桥梁,那么,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则是政府人事管理治道变革的根本契机。

1、全球一体化条件下的西方行政改革运动历史进入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遇到了经济滞胀、工人失业等社会危机.公共部门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克服政府困境的现实需要和公众的期望推动了行政改革浪潮的发生并席卷全球正如美国行政学教授帕·英格拉姆所言:“在过去20年中,世界上没有一个这样的国家和地区:那里的国家对公共官僚和文官制度表示满意。东欧、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混乱激发了政治和制度变革的痛切意识工业化民主国家贯穿70年代和80年代的改革努力,说明它们普遍意识到政府和公共机构确实存在重大问题”与此同时,私营部门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管理革新,并取得了成功私营部门革新的成就不仅是推动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动力,而且其革新措施也对公共部门的改革起到了示范和借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公共部门改革的方向。

本次行政改革运动的主导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主义,其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私营部门革新措施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即“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作为行政学中的一个流派,其特点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致力于解决政府面临的困境。公共选择关注的中心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它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既然政府内部问题重重,且历次改革收效甚微,那么最好的出路是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建立公私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机制,使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多元化,从而使公众得到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至高无上的市场权力,可以“用脚投票”,这必然会促使公共机构竭力改善服务以赢得更多“顾客”。此外,公共选择理论对官僚制的人事管理弊端进行了诊断,认为传统公共部门规章制度既严格又死板,缺乏有效的激勋机制,从而在内部形成了逃避风险、不事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普遍心态,使公共机构失去追求效率的内在动力。总之,公共选择理论强调,解决传统政府管理问题的核心措施是“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利用”。

管理主义,是新公共管理学派的理论主张。虽然与公共选择理论一样尊崇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和市场机制,但管理主义更加注重“内部理性化”,即主张在政府内部通过引进市场机制来完善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管理主义的出现,被视为“行政管理范式的转换,是一场革命”,推动了行政学从早期的公共行政范式发展到今天的公共管理范式。公共行政强调“政府万能”,而公共管理则主张“政府有限”,必须以市场解救政府失灵的现象,私营部门的管理策略可以适用于公共部门,以形成一个企业化政府相对于公共选择理论而言,管理主义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基本逻辑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管理上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私营部门的管理要比公共部门优越得多,那么必然要求借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模式、原则、方法和技术来“重塑政府”,这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2、知识经济的浪潮对政府管理的冲击。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根据19%年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口I。在这个新的时代,知识取代了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要素,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预示着社会生产、消费领域的一场革命,而且催生了管理理念的革新:具体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其一,人力资本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知识经济中一个最直观和最基本的特征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空前提高,而因为现代产品所耗费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天赋自然资源优势已不再成为一种关键的竞争性要素。同时,随着世界性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资本优势也逐渐丧失传统重要性。与此相对应的是,知识和技能正作为比较优势的来源而凸现出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投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因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公共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经验行政向知识行政的转变”成为政府人事管理治道变革的强大内驱力。

其二,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国与国的竞争也更多地体现为政府能力或政府效能的竞争。台湾地区学者张世贤在《公共政策析论》一书中指出,政府能力是指一个政府能够顺应时代趋势,具有国际竞争和合作力,增进国民生产力,提升社会水准的整体能力I。在知识经济时代,新事物的产生日新月异,社会整体进步加快,政府应对外部环境捌战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公共部门所具备的人力资源状况。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将成为提升政府能力的中心环节。

二、私营部门的启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结

相对于公共部门而言,对利益追求的永恒性,使得私营部门成为最具创新精神的部门=从技术的产业化,到管理理念的制度化,私营部门~直充当着开拓者与试验田的角色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首先在私营部门的实践中走向成熟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使人力与物力保持最佳比例,以充分发挥人的潜力,推动各项事业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与传统人事管理相比较,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在管理的理念上。其一,把人力作为资本受人本主义和人力资本理论影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人为最核心的资本,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其它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人是第一资源,是支配和利用其它资源的资源,是唯一可以连续投资、反复开发利用的关键性资源。人力资本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其二,人力资源管理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美国田纳西州大学教授劳伦斯·S-克雷曼在《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一书中,描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竞争优势的相关性。他认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并且列出了16种提高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建立了两砷分析模型去解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竞争优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其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传统人事管理仅仅包括行政管理和事务管理,在功能上无法超越后勤服务的性质,充其量只能发挥辅作用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最显著的特征是,它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事实和案例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已变得更加具:有战略性,具有更长久的战略价值,对组织决策具有更广泛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组织战略的成败。

2、在管理的技术层面上。管理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的二重性特征,决定了管理技术层面上的二重性,即软管理和硬管理。首先,软管理是指人性化管理,基于人力资本和自我实现的管理假设,组织的发展取决于组织提供的诱因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或释放员工的潜能,这一过程决定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特征。提高员工生活质量,重新界定上级和下属问的权责界限,充分授权,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塑造具有亲和力的企业文化,这些措施成为企业经常的做法。此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还具备硬管理的特征。由于软管理带有随意性和不易评价的缺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从其它学科中引进了一些分析工具来弥补软性管理的缺陷:例如: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使人事管理者能够在招聘中发现胜任的因素,在晋升中真正做到功绩取向;规范的工作分析方法,保证组织可以使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此外.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引进,更加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特征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拉齐尔在《人事管理经济学》一书中,开创性地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大学学历的信号作用、工作中的不努力等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劳动契约的不完全性等,在实证调研和严格的理论推导基础上.得出很多精确的结论。

3、在管理的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上既是一套完整的管理程序.又是一套整体性开发战略:一方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程序上体现了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持征:传统人事管理是孤立的静态管理,在纵向上把互相联系的几个阶段——录用、培训I、考核、调动、退休等人为地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管理,造成录用与使用、使用与培训、培训与晋升奖励等环节互相脱节。在横向上形成人员的“部门所有制”,把员工视为部门的财产,只重视对人才的拥有而不重视使用,人才闲置、浪费、压制现象普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克服了上述弊端.把人员的录用、培训、考核、使用、凋动、升降、奖惩和退休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程管理;同时,它的视角跨越了部门分割的局限,将全体员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动态管理:这种动态管理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有利于人力资源投资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也使员工产生危机感,促进员工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与利用:传统人事管理过分强调人适应工作,重事不重人,管理活动局限于给人找位置,而不是着眼于人的开发利用,没有认识到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把人看成是技术因素,而是把人看成是具有“内在建设性潜能”的因素,把人视作使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它注意通过教育、培训、授权、激励等一系列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整体性开发,发掘人的潜能,提升品位,增值资本,从而使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更大的效益:

三、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治道转变

实践经验证明,规范、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相形之下,公共部门却长期困于僵化死板的规章制度,漠视人的能动性,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对制度的崇拜下.人只是一种被物化的管理成本一这在公共部门中造成了逃避风险、不事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普遍心态,使公共机构失去追求效率的内在动力.最终导致公共部门不能适应外部市场变化和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挑战。我们认为,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主义的有益观点,引人市场机制和借鉴私营部门的成功经验,是实现政府人事管理治道变革的根本途径。具体而言,本文拟从下述三个层面进行探讨,以期重塑政府人事管理模式,提升政府能力:

1、在管理理念层面上,要进行观念革新,植入新的理念。其一,人力资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人不再成为制度的附属,被当作物化成本而加以控制,人是具有无限增值潜力的一种最重要资源?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激励,释放人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成为政府人事管理的核心内容:尊重知识,尊重人的首创精神,在公共部门的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政府管理经历着从经验行政到知识行政的转变,人力资本的质和量决定着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人力资本成为新经济下公共管理发展的能量源泉与核心。其二,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政府能力的有效途径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促进政府发展的第一要素.在影响政府效能诸多要素中,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人力资源是其他要素的掌握者和使用者,其本身就是作用于组织生产力的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昕具有的高增值性和效益递增性同样是其它要素无法比拟的。

2、在管理的技术层面上,要重点开展职位分类与考核制度的改革。其一,更新职位分类内容和建立我国公务人员的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如同私营部门的工作分析,一直被认为是公共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传统的职位分类建立在工业经济的社会化大分工基础上,由于工业经济中专业分的细化,导致职位分类相应地细化这在新经济已现端倪的今天就显得过于繁琐和滞钝,人们对官僚制的指责有很多就导源于此,职位分类的革新势在必行:首先,随着计算机智能水平的提高,操作性的例行工作越来越多地被计算机昕取代,传统的职位分类面临调整:其次,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月异,新行业、新职位不断涌现,并日趋重要,这同样是旧的、过细的职位分类昕无法涵盖的复次,传统职位分类的条条框框和繁文缛节,与知识经济下追求效率与发展的制度取向相背离,所以,传统的职位分类在内容上必须更新,在规范上必须简化职位分类内容的全面更新,有赖于我国公务人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建立我国于1993年8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条例(暂行)中明文规定,公务员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然而直到今天,我国尚没有对政府公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分析,没有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职位说明书.这就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录用、考核、升迁、薪金管理等环节失去了基石。那么,我国为何一直未能在政府中进行科学的职位分类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传统工业经济下职位分类的繁文缛节的畏惧和长期以来漠视私营部门职位分类与工作分析上的成就: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职位分类趋向简化,成本相对较低,又有私营部门积累的经验可资借鉴,这正是我们迎头奔上,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政府公务人员职位分类制度的良机。

篇10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械!N颐?nbsp;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

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形枷颍?nbsp;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