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23: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调查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再网上查一些关于人们生活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的数据。
2.查找书籍、报刊,了解。
3. 实地调查访问,去另邻居访问一天大概有多少垃圾,如果处理这些垃圾。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中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
2.中国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
3.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处理费用就是5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2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0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
4.垃圾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为一体的污染源,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5.6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小区居民的有机垃圾二次污染后所产生的,也就是说,小区有机垃圾的不断增多是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增加的源头。
Let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ead" together - ordinary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reading Survey Report
Zhang Xiao-ping
【Abstract】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been advocated for many years, we have harvested some affordable education, but also lost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 Some teacher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continuity of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objectives to achieve quick success, but often overlooked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a long time, reading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field has been marginalized, lack of language teaching reading has become a concern,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slowly becoming a distant recollection, students feel the magic and beauty of the language has become more familia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we must return to its rightful place teaching reading.
【Key words】Senior Chinese; Reading status quo; Marginalization; Survey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诵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自清先生也说过:“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读起来,在诵读中感受文章的意蕴,在诵读中明白文章的事理,在诵读中感悟文章的情感。为全面了解当前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诵读教育的情况,笔者近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普通高中文科班39人,理科班45人,收回有效问卷84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高中诵读教学的一般状况
一是诵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回答“从小学到高中,你朗诵读语文的时间有何变化”的问题时,40人表示越来越少(占50%),23人表示没有改变,不到21人次表示越来越多。
二是文科生花在诵读方面的时间更少。在回答“每天诵读的时间安排”时,表示每天有30分钟以上的,文科班14人占35.7%,理科班29人占64.4%,文科班有5人次表示低于5分种或基本不读。
三是晨读依然是大家诵读的最佳时机。有72人次占86%表示早上是自己诵读的最佳时段。
四是诵读更多还是个体行为。有46人次表示自己喜欢单独诵读,22人次表示更喜欢和大家一起诵读。
五是对于诵读的期待很强烈。有62人次(74%)表示,再增加点时间和花点心思,会读得更好些,只有6人次表示自己读的时间够了。在“诵读对自己学习语文的帮助”问题上,49人次表示很有帮助,25人次表示帮助不明显,12人次表示不清楚。
六是诵读的对象很狭窄,功利性很强,审美性不强。平时朗读的文章里,76人次(90%)表示是课堂上老师要求背诵的诗文,46人次(55%)表示为优秀作文,大大高出了优美散文(21人次)和说明文(2人次)、议论文(8人次)。在喜欢朗读的文章里,优秀作文达到45人次,超过了诗歌(44人次)、散文(38人次)。这些数据表明,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存在许多不足,造成学生参与诵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欠缺。
二、诵读教学边缘化的一些原因
一是学习任务繁重挤占了诵读时间。调查表明,有57人次表示目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安排朗读的时间一般,只有22人次表示安排的时间较少。但是同时有70人次(83%)认为,课程增多,诵读的时间被挤占了。有24人次认为,在考试中诵读不能让自己得高分,所以不愿多花时间。在当前的高考体制中,语文教学是很受重视,但是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相对来说得分效应不很明显的诵读,被学生日益抛弃成为一种趋势。
二是教学手段陈旧消蚀了诵读兴趣。有49人次认为,教学手段单一,使自己诵读兴趣减弱。有的教师在指导诵读教学时缺少有效的指导,诵读教学没有充分营造氛围,没有很好发挥诵读对情操的陶冶、对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迪教育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变得不想读,不愿读,“哑巴语文”、“安静课堂”渐成趋势。
三是教学内容不适合诵读。有50人次认为,语文教学内容越来越深,适合诵读的内容越来越少,这些是自己忽视诵读的重要原因。从教学内容来说,纵观小学到高中的教学序列,更多是从表层的、初步的形象思维培养转向全面的、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教材内容的选取从客观现实上限制了诵读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是少数同学认为有其他原因。调查显示,其中9人次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自尊心变强,怕同学笑话不敢读,5人次认为教师基本功欠缺,不能给学生很好示范,这些细节表明高中生随年龄增长,一些外在的因素并没有成为其减少诵读的主要问题。
三、提升诵读教学的一些建议
调查表明,在精细化教学的片面指导下,当今的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于以讲代读、以析代读、以问代读、以练代读,语文教学的技术性、工具性已经大大超越了其审美性、人文性,从而使阅读课堂失去了灵性,失去了韵味,也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内在规律。对于阅读教学,于永正老师有着自己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以读为本,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归宿。他曾说过:"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一个‘读’字","读是一切语文能力形成的桥梁和手段,离开读这个阅读教学最重要、最根本的训练,语文本领的掌握就是一句空话","朗诵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语文,语者,言也。诵读就是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学生的一些愿望来看,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进一步提升对诵读教学效用的认识。调查显示,有51人次认为,诵读对自己学习语文很有帮助,但是也有25人次认为,帮助不明显,还有12人次认为不清楚。对诵读有模糊认识的,文科生表现更为突出(56%)。新课标提出“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表明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所具有的多面教学功能的认定,即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感悟文章、生成深层次的主体体验并形成个性化的言语表达方式。事实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虽然在考试得分效益上没有明显优势,但它在深入体味作品、提高表达能力、感受文学作品魅力、提升个人修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这也是语文教学目标乃至整个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向。
二是进一步增强诵读与阅读、写作的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加强诵读与阅读、写作的有机结合,让诵读成为有感情的读,成为主动将自己融入作品的美读,成为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的过程。同时,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强化诵读、提升语感来增进文章的理解、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引导,特别是加强以诵读提升语感,以语感促进答题、促进写作的训练,提高诵读教学的实用性。笔者在高三第二轮复习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心浮气躁。无论是古诗鉴赏还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都是讲速度,图便捷,不是主旨不明,就是断章取义,解题的得分率很低。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调整教学策略:鉴赏古诗,让学生反复诵读,着重对诗句意象和意境进行体味,强调整体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情感,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对文言文阅读,让学生至少读两遍,强调读懂文章大意。个别疑难字词,句式,有一定语感的学生也能自己消化;而对现代文阅读,同样采用反复诵读的方式,读描写生动优美的片段,读抒情议论的句段,读意蕴丰富的有哲理的语句。这样读下来,学生对文章主旨,作者的情感倾向、观点态度以及写作意图都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这样的复习课堂,把诵读和阅读结合起来,学生收获很显著,答题的准确率提高了,阅读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进一步改善诵读教学手段。推进诵读教学,课堂是基础,教师是关键。调查结果中有29人次表示,教师要热心引导,在课堂上多示范。语文教师自身要提高诵读基本素质,发挥诵读的感染力,善于将文字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善于将优秀的作品通过自己的诵读示范实现“再创作”,让学生更大程度体味到诵读的魅力,自觉投入到诵读。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语文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语言媒体,可以引进录音,录像、MTV教学,可以让学生欣赏电视散文,优秀影片中的经典台词,让学生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感悟诵读的魅力。推荐或者播放一些优秀的诵读节目,让学生对诵读的优美有直观的感受,从而调动其诵读积极性。笔者在教学古典诗词,写景抒情散文,演讲词等文体时尝试引进一些现代教学技术进行示范诵读,让学生在优美动听而又具有个性特色的诵读中久久回味,难以忘怀,收到较好效果。
1 在教材处理方面的需求
开放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需要得到帮助依次是教材教法辅导(37%),提供有关的资料和信息(32%);名师、专家指导(26%)同行交流研讨(21%);专题讲座(16%);拓宽加深有关知识(5%)。
在开放卷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于教材教法辅导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教学大纲、考纲的理解,重点、难点的处理,深度、广度的把握,考点的分析,疑难问题、,典型题的分析,教材内容的过渡与衔接等方面。而这个结果与我们在实践中了解到的情况是一致的,如很多教师对教学大纲、考纲理解有偏差,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深度、广度把握不好,考点、典型题的分析不到位,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等,因此,通过了解教师在教材处理方面的需求,也可以了解教师在教材处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另外,在教材教法辅导的形式上,很多教师都希望听名师的课,得到名师、专家的亲自指导,帮助自己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2 在教法探索方面的需求
关于教法探索方面,在开放式问卷中我们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在教法探讨上,你需要哪方面的帮助?二是在教法方面你有哪些困惑?
第一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需要得到的帮助依次是具体的课例指导(62%);教法经验的总结提高(46%);教法理论(25%);专家指导(6%);除此,还有一部分教师(16%)提出了需要探讨的具体问题,如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适用于一般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这个结果说明,教师需要得到的帮助是基于课例的指导,以课例为载体能促进教师与研究者的实质性合作。
第二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教师在教法方面存在的困惑依次是对学生学习的研究(27%),教法改革与高考的矛盾(24%);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索(1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15%);教法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8%),分层教学的实施(2%);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2%);如何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2%)。
在开放卷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于学生学的研究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什么样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接受,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什么样的方法是灵活有效的方法,分层教学如何实施等问题上,但由于能力和理论知识所限,教师不知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另外,这个调查结果还说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改革的意识,想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但由于高考的压力,使得教师陷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之中。
3 在教研活动方面的需求
关于教师教研活动方面的需求,在开放式问卷中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你认为教研活动用什么形式搞好些?二是有无个人业务发展目标,如果有,请简要说明。三是你认为阻碍你业务提高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教研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听课、评课、讨论交流(66%);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35%);专家指导(29%);集体备课(25%);外出参观学习(12%);经验交流(4%);讲课比赛(2%)。这个结果说明教师对听课、评课、讨论交流这种教研活动形式是认可的。
第二个问题调查结果是:(1)提高业务能力,成为合格的教师(65%),(2)形成个人教学风格(16%);(3)完善知识结构(6%);(4)提高学历或职称(3%);(5)上公开课或(2%);(6)其他(6%)。
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教龄和职称不同,教师的职业理想也不同,初人职的教师希望通过学习和研究,熟悉教材知识体系,中青年教师希望通过总结经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成绩,或能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或骨干教师,或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或名优教师。而提高业务能力,是多数教师的共同愿望。
第三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阻碍自己业务提高的最大障碍依次是工作忙,学习时间少(43%);学习机会少(22%);生活和工作压力大(12%);自身因素(10%);学生水平(7%);其他(25%)如缺乏名师(或专家)指导、缺乏经验和交流、缺少资料、现行高考制度、多媒体运用能力差、传统教学观念。这个调查结果说明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是阻碍教师业务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封闭卷的差异比较
在用封闭式问卷统计过程中,我们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对不同年龄(30岁以下、31―40岁、41岁以上)、不同职称(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不同学校(重点高中、一般高中)、不同地区(城市高中、农村高中)的教师的多项选择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不同年龄和不同职称的教师卡方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这是因为30岁以下大部分是二级教师,31-40岁大部分是一级教师,40岁以上大部分是高级教师,但是,也有部分结果不一致,这是因为小部分一级教师在30岁以下,一部分高级教师在31―40岁。
第二,不同年龄和不同职称的教师对与学科有关的知识、理论、非智力因素等问题看法相同,而对经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有关学生学的知识的看法、以及对教研和培训的需求都是有差异的。这个结果与有关专家的研究是相吻合的。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专家教师、有经验教师和新教师在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方面相差无几,而在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和策略性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方面,职初教师远远少于专家教师、有经验教师。
第三,重点高中和一般高中的教师在教学手段的使用、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教育科研、教研方式等方面看法存在差异,这是因为重点高中和一般高中在硬件(教学设备等)和软件方面(学校管理、教师水平等)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一般高中教师在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学习成绩差还和非智力因素有关,因此,一般高中教师特别关注这方面的问题,非常渴望了解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通过调动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四,农村高中和城市高中的教师除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培养学生思维、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科研的指导等方面看法存在差异,在教
学设计理论、实验操作技能、离岗进修提高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农村学生思维虽然不如城市学生活跃,但努力程度要超过城市学生,所以在学生学习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相对于城市学生更容易一些。另外,由于农村高中条件差,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缺少新的信息和新的教育理念,教师知识陈旧,视野狭窄,因此,更需要外出参观学习。
三、工作建议
1 教材教法辅导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由于年龄、经验、所处的环境不同,使得教师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有差异,因此对不同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辅导其侧重点应不同,对青年教师主要是帮助其熟悉教材,教材教法辅导应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对中年以上教师的教材教法辅导应突出重点,帮助其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由于教师在教材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教师需求是一致的,因此,教材教法辅导应针对问题进行。再其次,应结合具体的课例或案例进行教材教法指导,因为,教师的学习是基于课例或案例的学习,教师的判断、推理和评价也都有这样的特征,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可以聚合教师与研究者的视野,解决共同关注的问题。
2 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应成为教研和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调查报告;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1(S)-0011-4
1.调查的初衷及做法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在黔南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黔南地处贵州省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水平比较落后,致使新课程改革在该地区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准确了解具体情况,今年暑期。局领导组织了这次调查活动。调查遍及全州12个县、市的所有高(完)中学校。这些学校有的是省级示范性高中,有的是州属重点高中,大部分是一般高中,当然也有教学力量相对薄弱的高中,还有私立中学。这次调查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代表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段。教师的良好课堂教学行为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证。我们的调查对象无疑为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调查的内容为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行为包括哪些方面?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且二者不可偏颇的前提下。不外乎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和动作、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课堂管理及评价等。针对如上诸多方面,我们按年级向他们发放90份问卷。回收了84份答卷。有效回收率为93.3%。回收问卷后,我们又抽阅了答卷教师的“课时计划”,还在三所有代表性的大型高中学校对多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展开实地观察,进一步得到较为详实的调查结果。
2.调查结果及分析
笔者将有效问卷用扫描机扫入阅卷系统。使之按统计要求自动处理这次调查得来的数据。具体情况如下。
2.1教学计划与准备方面
2.1.1关于教学关注点的调查与分析
教师在课前预设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选择最关注“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占52.1%,选择最关注“分析问题等思维品质的培养”的占24.6%。选择最关注“知识获得的体验过程”的占19.6%,另有3.6%的教师选择其它。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高中物理教师最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对知识获得的体验过程的关注不够。这与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教学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1.2关于教学内容处理的调查与分析
当问到“您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内容”时,有16.7%的教师“严格按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有19.1%的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删除或增补教学内容”,只有64.3%的教师能“结合学生实际,选取或重组教学内容”。说明本地区有近40%的教师未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重组教学内容,使教学严重游离于学生之外。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采取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2.2课堂教学行为方面
2.2.1关于创设物理情景的调查与分析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创设真实的物理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自主建构,从而有效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物理情景的创设。
如图1所示,对于通过“复习旧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演示实验”等手段创设物理情景的做法,每次都采用的教师只有2.4%,经常采用的有77.4%,偶尔采用的有20.2%。可以看出,有近八成的教师会主动创设物理情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但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还有两成的教师忽略对物理情景的创设,将教学内容“硬塞”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
2.2.2关于教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方法非常单调。课堂气氛沉闷。新课程倡导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以及合作交流等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条件,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更鲜活,更丰富,更有效。
①有关教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图2显示,在课堂教学中,有21.4%的教师经常使用一种或两种教学方法,78.6%的教师经常使用三种及以上的教学方法。这表明,该地区的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师不拘泥于一两种教学方法,能主动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但还有不少教师仍然采取较单一的教学方法。
②对讲授法的调查与分析
“讲授法是指教师利用语言连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运用讲授法,要求教师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采用讲授法,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课堂易于控制。也因此讲授法成为最常用,最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但经常性运用讲授法,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讲授法。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从课内诗歌学习状况、课外诗歌阅读情况、课内外诗歌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二、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
高中生诗歌学习状况的调查问卷
(一)课内诗歌学习状况:
1.你认为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的诗歌篇目的数量( )
A.太少 B.合适 C.太多
2.你是否喜欢中学课本中的诗歌作品( )
A.喜欢 B.不喜欢
C.有一些有兴趣 D.无所谓
3.你更愿意学习哪一种诗歌( )
A.中国古代诗歌 B.中国现代诗歌
C.外国诗歌 D.都不想
4.你觉得旧体诗和新诗你更愿意朗诵哪一种( )
A.旧体诗 B.新诗 C.两者都适宜
5.你学习诗歌主要是为了什么( )
A.提升人文素养 B.增加日常谈资
C.提高考试分数 D.个人爱好
6.诗歌的哪个特征最让你喜爱( )
A.语言精练、文辞优美、音律和谐
B.意境深远
C.内蕴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操
D.蕴含哲理
7.你读一首诗最先关注的是什么( )
A.语言 B.哲理 C.内容 D.手法
8.你记忆背诵的诗歌大概有多少首( )
A.60 B.100 C.150 D.200
9.你认为什么是诗歌品鉴( )
A.对诗歌情感内容等有一定的认识
B.得到情感、民族性格的熏陶
C.在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上获得新的体验
10.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教授的阅读方法对你阅读诗歌是否有帮助( )
A.帮助很大,触类旁通,读懂其他类似作品
B.效果一般,一些诗歌还需要个人体验
C.只对诗歌鉴赏的考试有帮助
D.没有什么帮助
11.诗歌教学对你的情感体验有怎么样的影响( )
A.能够在特定场景下激发我的情感体验
B.使我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准确
C.使我有更多抒发个人情感的欲望
D.没有什么影响
12.诗歌教学对情感价值的张扬是否让你对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
A.让我对发现生活、生命的意义有了很大的帮助
B.我能够更多地关注生命
C.对待生命的态度看法有一些改变
D.没有体验感悟
13.通过对诗歌情感的关注,你体验诗歌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
A.很有帮助,体验诗歌情感更加准确
B.对某些特定类型的诗歌情感体验较好
C.有一些提升
D.没有变化
14.你认为现阶段的诗歌题考查对你解读诗歌有什么作用( )
A.能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
B.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某类诗歌有了更好的把握
C.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D.让我觉得诗歌鉴赏是很机械的行为
15.课内诗歌学习后,你对诗歌的兴趣( )
A.增加了 B.没有变化 C.兴趣降低
(二)课外诗歌阅读状况
16.你课外读诗歌吗(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不读
17.你购买过诗人的诗集吗( )
A.购买过 B.没有
18.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阅读诗歌作品( )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从不主动阅读
19.你主动阅读诗歌时,一般选取什么类型( )
A.古典诗词 B.特定作者
C.现代诗歌 D.外国诗歌
20.你对诗歌的了解,主要是通过( )
A.课本 B.课外读物 C.网络 D.其他
21.在日常写作中,你是否引用诗句以增强表达效果( )
A.经常 B.从没
C.不自觉引用 D.特意追求引用效果
22.当你有情感需要抒发时,能否用诗句表达你的情感意图
( )
A.能 B.不能 C.没有想过
23.你平常写诗歌吗( )
A.不写 B.偶尔 C.老师要求写才写
(三)课内外诗歌活动(以下写在问卷上)
24.你参加过哪些与诗歌有关的活动( )
A.诵读比赛 B.写作比赛 C.诗歌品读会
D.选修课 E.其他
25.参加这些与诗歌有关的活动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比如:读诗时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触景生情,更愿意也更容易用诗意的语言抒发个人情感体验等)
26.请写出一首或一句对你影响最深的诗歌。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三、根据上面的统计数据,我们在分析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1.目前约九成的学生对课本中诗歌作品的质量和数量表示肯定,认为目前中小学课文中的诗歌数量适中,有较高的学习兴趣。67.6%的学生更愿意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在诗歌学习目的方面,选择“提升人文素养”的占57.8%,选择“个人爱好”的占19.4%,均高于选择“提高考试分数”的16.4%。这说明学生在诗歌学习时,功利性目的并不是特别突出。在学生记忆背诵课内诗歌数量方面,能记忆背诵的篇目达60首的占24.4%,达100首的占40.0%,达150首的占19.7%,达200首的占15.9%。而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小学阶段收录诗歌85首,初中阶段收录诗歌89首,高中阶段必修课本收录诗歌27首,共计201首。可见,学生对已学习过的诗歌的识记有限,考试要求的必背篇目记忆清晰准确,除此之外的篇目主动记忆率不高。
2.在“诗歌最令人喜爱的特征”方面,“语言精练、文辞优美、音律和谐”与“意境深远”二者平分秋色,总占比达到84.7%。可见,在诗歌阅读体验中,外在感性认知与内在情感共鸣是决定诗歌阅读体验的重要因素。读一首诗时,42.2%的学生最先关注语言,36.2%的学生最先关注内容。这一数据说明,高中生在诗歌阅读体验中,诗歌外在语言形式与内容对学生喜爱诗歌的程度有很大影响。有六成的学生认为诗歌品鉴是指“在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上获得新的体验”,这同样说明外在感性认知与内在情感共鸣对诗歌阅读体验的重要意义。
3.有33.5%的学生认为在诗歌学习过程中,老师传授的阅读方法对其阅读诗歌帮助很大,48.8%的学生认为作用有限。这个调查结果显示诗歌教学对学生诗歌阅读有一定帮助,但也存在局限性。具体而言,在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和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方面,诗歌教学有积极意义。此外,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对诗歌情感的关注能提高体验诗歌的能力。
4.针对现阶段诗歌文本的考查形式,负面评价的比率较高。选择“对自己解读诗歌能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和“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某类诗歌有了更好的把握”的比率为49.7%,选择“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和“让我觉得诗歌鉴赏是很机械的行为”的比率为50.3%。
5.在课内诗歌学习对学生诗歌读写兴趣的影响方面,37.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诗歌的兴趣,54.3%的学生认为没有变化,还有8.7%的学生认为兴趣降低了。可见,现阶段诗歌教学有一定价值,但问题严重。
6.学生课外诗歌阅读情况好于预期,有58.9%的学生能在课外阅读诗歌,56.5%的学生曾购买过诗人的诗集,这项数据从高一到高三呈现上升趋势。32.9%的学生在小学主动阅读诗歌,38.7%的学生则从初中开始。这说明课外诗歌阅读是具有一定基础的,是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时,超过四成的学生倾向选择古典诗词,可见古典诗词对学生的影响力大。
7.学生主要通过课本与课外读物了解诗歌,这两种情况各占四成。学生对课外诗歌阅读有较强的意愿,有约八成的学生愿意引用诗句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强化个人情感的抒发。有近七成的学生能够偶尔写诗歌,或在老师要求下创作诗歌。
8.通过对课内外诗歌实践活动的调查发现,大约有五成的学生曾参与与诗歌有关的活动,主要形式为参加诵读比赛和听讲座。诗歌创作、诗歌品读会活动的普及率则较低。90%以上参与过诗歌相关活动的学生都认为,参与这些活动,对个人诗歌的情感体验有帮助,使他们能通过诗意的语言强化情感体验。在对“影响学生最深的诗歌或诗句”的调查中,有约五成的学生写出了课本之外的诗歌或诗句,其中,中外诗歌比例约为9:1,古今诗歌比例约为7:3。
四、高中生学习诗歌的意义
通过这次的数据采集,我们对高中生课内诗歌学习状况、课外诗歌阅读情况、课内外诗歌活动三个方面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还原诗性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关于此项研究内容的了解:
社会各界对高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反映不一,众说纷纭。各地曾经展开过辩论,许多媒体也都设过有关讨论的论坛。但是,无论是辩词,还是论坛上的留言,大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方人士并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当然也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上网”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人不分种族,地不分南北,无论男女老幼,俊丑与否,很多人议论上网,自己亲自上网触电。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高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今天你E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势不可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们想通过这次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来了解目前我们学校的高中学生上网的情况,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当前高中学生上网这股浪潮,分析探讨上网对我们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利与弊,探讨如何对高中学生上网这股浪潮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把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期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学校、家长以及广大的高中学生朋友借鉴,并给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一点可资参考的意见。
研究方法:
在调查与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座谈讨论、查阅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查阅的文献资料包括网上、书报杂志中的有关资料等等。
研究时间:
主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寒假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我校高三、高二、高一年级共8个班级的学生,被调查的班级是随抽的,所在班级的全体同学都参与了答卷。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0分。收回问卷中有380位同学上过网,其中,男生306名,女生74名。统计结果显示——
(1)上网地点:比例最高的是在公共网吧,占63%(以寄宿生为主,少数走读生);其次、家里占30%(以城区走读生为主,占95%;绝大多数寄宿生家里没有上网条件);第三、学校网吧占7%(学校开设微机课上)。这说明现在上网的地点仍还是在公共网吧里,很多中学生上网并不被家长或者学校老师所知道的。
(2)上网目的:被调查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聊天(42%)、玩游戏(38%)和看电影新闻(12%)。只有8%的同学上网是为了找资料,而查找资料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查找影视明星和歌星的相关资料。在座谈会调查讨论中得知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QQ号码。
(3)上网时间:在调查每周平均花多少时间上网时,我们发现380位同学中有160多位同学超过了2个小时以上。个别同学甚至超过了5小时。
(4)上不良网站:调查没有发现同学经常接触到同学登陆不良网站,如黄色或者暴力等网站。
(5)上网计划:座谈讨论发现,除了少数同学是为了学习查找一些学习资料而上网外,绝大多数同学都无计划,随意性大,任意作为,盲目上网。相当多的同学随大流,有人邀请就盲目随从。
(6)上网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在身体方面,380位同学当中有126位同学反映自己曾经上网导致眼睛视力下降、体力差、心情郁闷、反应迟钝、恶心头晕等症状;在学习方面,59%的同学反映上网导致自己学习成绩下降,26%的同学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影响,只有15%的同学认为上网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7)了解计算机技术知识与信息网络技术知识:调查对象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上过网,但是80%以上的同学对计算机技术知识和网络知识都了解得微乎其微,知之甚少。甚至有45%的同学对网络知识不感兴趣,只是对上网的聊天、玩游戏感兴趣。我校高二年级580多位同学参加信息技术考核,一次性通过率不到60%,竟然有260多位同学考核不合格。就是很好的例证。
(8)家长和学校对待高中学生上网的态度:调查中发现有380位同学除了部分班主任和微机老师给同学介绍过一点上网的注意事项之外,几乎没有受过其他人的什么正确引导——没有受过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引。60%以上的家长对中学生上网持否定态度,学校教师也认为高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所以相当多的老师是明令禁止学生上网。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已经对当代中学生产生了巨大作用,影响了了高中学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以及行为方式。但是,我们这些高中学生没有明确上网目的,上网缺乏计划,很少人把网络作为吸取学习手段和工具。一些教师、家长对高中学生上网持否定与反对的态度,而事实是有的中学生对上网入迷上瘾。无奈的事实却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无法逃避的。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高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高中学生上网的益处、上网存在的弊端、弊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弊端做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造成高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通过调查和了解,目前形成中小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经不住诱惑。目前,中小学生需学习的课程较多,作业较多,因而面临的压力也较大。如果不认真听讲,就很难适应紧张的环境。面对大量的作业,又感到压力巨大,因而畏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难、畏学情绪加大,同时造成心理压力加大。而网吧内的电子游戏正好为他们释放压抑的情感提供了“适合”的场所。中小学生好玩的天性,使他们很快在网吧内找到了乐趣,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就连上课时间也沉浸在刺激的场面中。因而放学不回家平常不想学习的现象就在情理之中,同时,为上网要钱的招数变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2、家长的管理不严。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学会学不会与老师有关。还有的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存上一笔钱,就算对得起孩子,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因而家长拼命挣钱,而对学生疏于管理。有的家长自己整日在麻将场、扑克场、酒场上转,哪管孩子的学业和业余生活。对孩子放任自流,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3、网吧老板的利益驱动。尽管目前针对网吧,政府有各种各样的规定,但网吧老板经济效益的驱使,对各种规定不屑一顾。如“不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上网”,可是,你随便到网吧去看看,上网的大都是十八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不准十二点以后再营业”,可通宵营业的网吧比比皆是。有的老板甚至鼓励中小学生从家中偷钱娱乐,有的老板看见学生上黄站也不闻不问。要知道,每多上网一分钟,老板就可多获得一分的利益。
4、社会的约束力不强。执法单位不能严格按国家的法令办事,对网吧管理不严。有时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只是罚点款完事。还有的只要网吧缴上管理费,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肆意经营了。
由此看来,要治理好这个问题,必须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等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高中学生上网的益处
网络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促进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网络使中学生不断接触大量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著名心理学家杨中芳教授认为:互联网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远要比负面的多得多。并且,对当代中学生而言,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注定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禁止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益处呢?
一、拓宽视野因特网是一部信息极其丰富的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网络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学生通过因特网以最快的速度随意获得自己的需要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等等,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网络号称“虚拟世界”“虚拟天地”。首先,在虚拟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自由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面对面直接交流时可能产生的摩擦与伤害,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其次,现代家庭都是“四二一”结构(祖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四人,父母二人、孙辈一人),独生子女为多,生活经历不同,孩子与长辈往往存在着“代沟”,不易沟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网络则给了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因特网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高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产生高中学生上网弊端的根源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二、互联网本身原因
三、家长和学校原因
四、社会原因
高中学生上网应该注意的事项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中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十分必要。然而,网络又是个繁杂的“社会”,中小学生上网要防止不良倾向的侵害。
(一)防止上网综合症
(二)警惕“黄色”污染
(三)加强道德自律
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国家应正确对待高中生上网
一、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二、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三、建立适合中学生的绿色网站,占领网络前沿。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
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初中调查报告格式二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2019年4月15日晚。地点:家庭网络。调查对象: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情况。调查结果: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就推动了民航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得侨乡之利,又利用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有利条件,经济迅速发展,南方地区的民航事业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下面从几个方面叙述南航(原民航广州管理局)1985年以来的发展。
①职工人数:从1985年的9174人增至1990年的15370人,增长67%多。
②运输总周转量:从1985年的18663.47万吨公里增至1990年的40659.07万吨公里,每年平均递增16.9%,从占全国总数的13.7%上升到16.3%。1992年更增至72000.00万吨公里,比1990年增长约77%。
③旅客运输量:从1985年的233.41万人,上升到1990年470.21万人,从约占全国总额的31.3%下降到28.3%。1992年达804万人,在全国的比重又上升到33%。
④货物运输量:从1985年的39758吨,上升到1990年的79914吨,从占全国总量的约20.4%上升到21.6%。
⑤固定资产总值、净值:总值从1985年的126182.0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602849.3万元,增长近3.8倍;其中净值从1985年的55943.0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287391.7万元,每年平均递增38.8%。
⑥业务收入:从1985年的28226.0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168311.5万元,每年平均递增42.9%。
⑦利润:从1985年的6186.0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50626.0万元,每年平均递增52.3%,增长速度非常之快。
⑧劳动生产率:从1985年的32988元/人,上升到1990年的109506元/人,提高约3.3倍。
⑨航线。
国内航线:1977—1990年,全国民航开辟了从广州始发或通往广州的航线共92条,占这一时期全国新航线总数的20%;其中由广州民航开辟的有47条,约占一半。
国际航线:到1990年底,民航广州管理局共经营9条国际航线,其中从广州始发的1条,经广州的3条。
⑩飞机:飞机是航空公司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广州民航使用的飞机经历了从活塞螺旋桨式到涡轮风扇式、从单机载客4人至单机载客200人的发展过程。八十年代初以前,民航广州管理局使用的飞机先后有活塞螺旋桨式的立-2型飞机3架,伊尔-14型飞机9架;涡轮螺旋桨式的安-24型飞机8架;涡轮风扇式的三叉戟型飞机7架;以上飞机均是由民航局调拔所得。1983年以后,民航广州管理局开始自己购买和租赁飞机。1983年购买了波音-737-200型涡轮风扇式客机5架。1985年购买了运-7基本型飞机1架,1988年又购买了运-7-100型飞机1架。1985年向国外租赁了波音-737-200型飞机共5架(租期15年)。1987-1990年,又先后从国外租赁了波音-757-200型涡轮风扇式客机10架(租期10年)。至此,飞机的运力大大提高,飞行时速从原来的
二、三百公里提高到
八、九百公里,最大商务运载量从原来的
二、三吨提高到十几、二十几吨,最大航程也提高了二倍多,其他装置和设备也先进得多了。
1991年,南航卖给爱尔兰GPA飞机租赁公司10架老旧B737-200型飞机,又向它租入5架B737-300型及10架B737-500型新机,以及2架B757-200型飞机。
至1993年10月,南航共有50架先进的波音系列飞机,即4架B767-300ER、17架B757-200、10架B737-500、12架B737-300、7架B737-200。南航已建成了一支以波音系列机型为主的现代化机队,而且还将继续扩大,今年将再增加10架波音飞机,最新型的6架B777大型宽体客机也将于1995年到货。
全国的改革开放只是民航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南航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还必须依靠民航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个内部条件。几十年来,广州民航经历了军队—企业—军队—企业的发展过程。1980年实行完全企业化的管理体制后,独立经济核算,并通过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经营管理手段,使生产迅速发展。
investigation on health care resources of high school hu changjun,hu changbiao,zhang zhijun,et al.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huaihua medical college(huaihua 41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health care resources of high school and provide basis for school health supervision.methods retrospectiv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entrants of grade 2007 in two colleges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2007.results 290 high schools were surveyed.260 schools were run by the state and 30 by societies and enterprises.76 schools were in the countryside and 214 in town and city.85.8% of the state schools had health care teacher,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chools run by societies and enterprises (40.0%,p<0.01).the percentage of parttime health care teacher was 72.4% for schools in countryside and 56.5% for schools in town and city(p<0.05).93.4% of the state schools had health clinic,but only 76.7% for schools run by societies and enterprises(p<0.01).the medical service ability of state schools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schools run by societies and enterprises(p<0.05).13.3% of schools run by societies and enterprises was not engaged in health education,but only 0.4% for the state schools(p<0.01).the major means for health education were broadcast and billboard.conclusion high schools were deficient in health care resources,especially those schools in countryside and run by societies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 high school;school health;health care;health education;health care resource
高中阶段学生生长发育逐渐成熟和面临的高考压力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健康问题,包括生理健康和社会心理卫生,如吸烟、吸毒、不良性行为和暴力等。青少年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日益关注,内容涉及生长发育、性行为、疾病预防控制以及社交等方面〔1〕。通过积极的学校卫生服务,可有效控制不良生活行为发生,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调查表明,实施吸烟干预即可降低中学生尝试吸烟率〔2,3〕。因此,完善和健全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职能,为高中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卫生保健服务,对其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高中阶段学校卫生保健资源状况,于2007年10~11月,对某市2所高校2007级入校新生进行了高中学校卫生保健资源状况的回顾性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某市2所高校2007级入校新生中随机整群抽取16个教学班,抽中班级中所有学生均作为调查对象。本次共调查457人,收回有效问卷435份,调查学生来自290所高中。由于这2所高校属地方性院校,故学生以湖南省生源为主。
1.2 方法 自行设计回顾性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就读高中的办学性质(国家公办和社会企业办)、学校环境(农村、县城和城市)、是否属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保健教师及其性质、医务室的配置及其工作时间、业务工作开展及其项目、健康教育开展及其形式。调查员现场讲解,调查对象填好后即时收回。对相同高中有多个调查对象,而描述学校的内容不一致的,进行回访以求一致认识。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χ2检验或fisher's exact test分析各分类变量的统计结果。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290所学校中,少数民族地区学样37所,非少数民族地区253所;国家公办260所,社会和企业办30所;湖南省227所,其他63所学校,分布在湖北、福建、河南等17个省(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4所,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72所,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8,p<0.05)。
2.2 保健教师的配备与性质(表1) 290所学校中,配有保健教师的学校有235所,占总数的81.0%,国家公办学校保健教师配备比例明显高于社会与企业办学校。这235所学校中的保健教师均以兼职为主。地处县城以上学校专职保健教师所占比例高于农村学校。
2.3 医务室的设置、装备与工作时间 290所学校中,大部分学校配有医务室。与保健教师配备类似,公办学校有医务室的比例为95.4%(248所),高于社会和企业办学学校的76.7%(23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92,p<0.01)。有医务室的学校中,城市和县城学校医务室装备简陋的占表1 不同性质高中保健教师配备情况
注:a 有专职保健教师的学校占有保健教师的学校总数百分比;b p<0.05;c p<0.01。31.8%(64所),农村学校占48.6%(34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5,p<0.05)。农村、县城和城市学校,少数民族和非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医务室均以正常工作时间为主,比例都在90.0%以上。
2.4 医务室业务工作开展的情况 配有医务室的271所学校中,94.1%(255所)能开展工作。公办学学校能开展业务工作的占95.2%(236所),高于社会和企业办学学校的82.6%(19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0,p<0.05)。国家公办学校有51.3%(121所)能开展临床诊断、清创、伤口包扎及药物注射,高于社会和企业办学学校的26.3%(5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1,p<0.05)。
2.5 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及其形式 大多数学校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但社会和企业办学学校仍有13.3%的未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形式以宣传栏和广播为主,少数民族地区侧重广播,而非少数民族地区以宣传栏为主。表2 不同性质高中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3 讨 论
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和企业办学学校保健教师的配备比例仅为40.0%,远远低于国家公办学学校。可能与社会和企业办学学校为了生存仅注重教学而忽略卫生保健工作有关。尽管大多数学校配备了保健教师,但以兼职型为主,尤其是农村学校高达72.4%。说明农村中学的卫生保健工作亟待加强。社会企业办学学校医务室配置比例明显低于公办学校,而医务室装备简陋的比例却相对较高,致使能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比例低于公办学校。能开展的业务工作也以提供常用药物如止痛药、眼药水等为主。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医务室配置比例、装备状况、能开展工作比例以及工作的内容形式均接近,这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基本为公办,且大都在县城和城市有关。由于社会和企业办学学校保健教师配备比例较低,致使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比例低于公办学校。学校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为宣传栏,其次为学校广播。专题讲座和宣传单的比例都相对较低,尤其是农村学校,专题讲座的比例仅为21.9%,明显低于县城和城市学校,可能与农村学校聘请专题讲座者较难有关。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运用广播的比例高于非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但宣传栏的比例低于非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也可能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基本不在农村有关。
有研究表明,学校医务室是60%体质不好学生获取卫生保健的唯一途径〔4〕。因此,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优化医务室配置对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尤其是社会和企业办学校、农村地区学校,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各级党政部门应重视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明确校医和保健教师的职责,建立资格准入制度、上岗培训制度、年度考核制度等,提高队伍业务工作能力。另外,应将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纳入国家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单列经费,以保证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尽管中国的信任指数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中国80%的有识公众和70%的所有受访者对于企业的信任度仍然是四大组织机构中最低的,这表明企业通往信任的征途还远远没有走完。在今年的调查中,通过对比公众对企业的期望与企业实际表现的差距,得出了企业可以改善的领域。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差距最大的两项分别是企业开展有道德的商业活动(24个百分点)和通过实际行动保护和改善环境(22个百分点)。此外,关于企业是否将客户置于盈利之上的实际表现与公众期望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21个百分点)。
“公众对于企业的信任短板只能通过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并致力于解决更广泛的社会事务来加以弥补,其中,企业的CEO们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爱德曼中国企业传播业务董事总经理王哲先生认为:“企业领导必须行动起来,亲自参与到那些与公众息息相关的社会事务中去。同时,充分展示其个人的价值观和理念,加强同客户和员工之间的直接沟通,让CEO们有特色有共鸣,这势必最终为企业获得更高的信任度!”
调查显示,中国公众普遍信任CEO(80%),并且认为CEO是继“我的朋友和家人”(90%)之后,排名第二位的受信任社交内容创造者(78%)。这样的信任度与影响力,让CEO们成为企业提升信任度的最大助力。
2016年爱德曼信任度调查其他主要发现包括:
中国有识公众与普通公众对机构的信任度存在显著差异(11百分点)。
在中国,所有行业的信任度相较2012年都有所回升。同比增长最大的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16个百分点)、医药(15个百分点)和日用消费品(11个百分点)。
相较于总部设于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市场的企业,公众对于总部设在中国的组织机构的信任度仍旧较低(33%)。
在中国,上市企业仍然是最受信任的企业类型(79%),高于国有企业(73%)和家族企业(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