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研修培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3: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校长研修培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校长研修培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71-03

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是以校长为研修主体,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模式,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校领导能力,促进校长自身成长和所在学校发展的高端培训。该培训重在研修,通过研修激发校长参与培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将校长的学习需求与培训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为校长提供教育教学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指导。研修是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校长的科研素质决定研修效果的高低。期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决定培训学习过程的动机强弱,带着问题学习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探究问题的学习目标会引导研修学习的行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贯穿整个研修学习阶段。接受培训的校长能否用所学理论指导和解决校长办学过程中的问题,也是评价研修效果的重要指标。所以,在校长高级研修培训中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既是高研培训的一个子目标,也是提高培训效果、落实培训总目标的关键。

一、何谓校长的科研素质

校长的科研素质是指校长所具备的科研意识、科研思维、科研行为、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及科研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其中,科研意识是先导,是指校长能否意识到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去研究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找到其中的规律,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规律,遵循规律;科研思维是指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而科学的思维不外乎整体性思维、具体性思维、联系性思维、连续性思维。有了这些抽象性的思维,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具备很强的推理能力,并能及时发现和思考教育教学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研行为是指校长将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变为科研行动,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并亲自参与研究,或者申报课题,科研立项等行为,科研行为是提高校长科研素质的关键;科研方法是指校长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进行研究的手段,如行动研究的方法、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方法等;科研能力是科研素质的综合指标,是指校长是否具有文献检索和梳理概括、提出并界定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和科研反思的能力。科研管理的能力是指校长能否有效地对学校的科研工作进行组织、策划和领导的能力。校长科研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校长自身的学习和科研水平,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所在学校的科研水平,制约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倡导培养专家型校长,促使一线优秀校长向教育家转型,就是要求校长不能只停留在依靠经验和阅历的层面上办学。校长只有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全面的科研素质,才能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出创新性教育研究成果;才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按教育规律办好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在高级研修培训中提升校长科研素质的必要性

目前,校长高级研修培训的基本模式包括六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通识理论学习,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前沿的通识性知识,旨在开阔校长的视野,调整校长的知识结构,引导校长站在高端并从多角度看教育,树立大教育观;第二个模块是教育理论和培训主题理论的学习,旨在使校长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深化和系统掌握专题理论,如教学理论、德育理论和学校文化建设理论等;第三个模块是素质拓展训练,旨在通过体能训练,挑战自我、开发身心潜能和增强学习群体的凝聚力;第四个模块是参观考察,旨在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典型经验,汲取别人的精华,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五个模块是校际互访、交流学习,旨在深入学员所在学校,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第六个模块是在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每位学员选择自己研究的课题撰写论文,旨在推动校长将所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研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科研成果。

上述模块中,除第六个模块是以校长的科研活动为主外,其他五个模块都是以学为主,极少涉及科研活动。尽管在每一个模块的学习中都要求学员写学习日志,提交反思或学习阶段总结,但这些学习要求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在以往的高级研修培训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参加培训的校长在前五个模块的学习中都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能很好地总结学习体会和感悟,但第六个模块往往成为校长学习中最困难的环节。到结业时,一些校长不是按照要求递交论文,而是递交一份学校的工作计划或总结报告;有的即便递交了论文,也只有学校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措施,没有研究的设计和研究过程,得出的结论也常常是总结性的或经验反思型的,很少有校长采用实证研究或实验研究的方法,用数据分析来验证观点,阐述论点。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论文为数不多,论文的质量也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校长们已经习惯了凭经验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高级研修培训忽略了对校长科研素质的提升。尽管我们在理论学习的模块中加进了研究方法的学习,但研究方法只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而且研究方法的使用属于操作技能,如果听过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加以运用,很难成为校长的科研手段。

如前所述,校长的科研素质是多方面的。如果校长的科研素质不高,必将影响到每一个模块的学习。每个模块学习之前如果没有预设学习的问题,不带着问题和困惑听课,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就很难吸收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激活已有的知识,使新旧知识得以整合,从而造成学过之后容易遗忘。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不积极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也难以在学习中借助专家的优势资源得到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校长在长达一年的培训中如果没有科研行为,不带着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探索,不仅造成学习资源的浪费,最终也难以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所以,在高级研修培训中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对于促进校长成长,增强培训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在校长高研培训中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

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要从多个环节和层面人

手,不仅要强化校长的科研意识,训练校长的科研思维,激发校长的科研动机,引导校长的科研行为、操作科研方法,提升校长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还要促使校长以研促修,以研带修,真正做到研修一体化。如何在培训中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呢?

1.把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设计到整个培训模块中,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

在培训的开端,就要强化校长的科研意识,要求校长带着课题和科研的任务进行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问题带进课堂,在模块的反思总结中分小组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讨,形成研究型的学习合作体,在学习期间形成课题,申报课题,研究课题。

2.在校长素质拓展训练中增加科研思维的心智训练内容

科研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把科研思维的心智训练模式化、程序化。如设置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模式:学习使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方法。把模拟情境与校长的教育教学问题情境结合起来,训练校长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模式,学习按科研的思路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和实证研究中寻找规律。科学地解决问题。

3.激发校长的科研动机,确定研修学习的具体科研目标,引导校长的科研行为

科研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创新过程,选题是科研的起始环节,也是最为艰难的环节。选好研究课题是科研的前提。校长的工作非常繁忙,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科研问题,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通过科研的路径去解决。只有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那些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才有科研价值。如高中新课改中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走班制”对教学组织管理职能的挑战等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有研究价值的。如何把一些宏观的问题演化成校长们力所能及的具体科研问题呢?一是要进行实践的可行性思考和研究价值论证,看此问题是否有研究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二是要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梳理,看此问题是否前人已经研究过,形成了哪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存在哪些不足;三是要看自己或学校是否具有研究此问题的优势和条件。有些问题很有价值,但自己不具备研究的优势和条件,也难以完成研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形成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问题尽可能小而具体,切合实际,不要空泛、太大,如“新课改下如何保证教育质量”这个问题就太大、太空,涉及的因素和变量太多了,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凭借一所学校的力量完成研究。提出研究问题后还要进一步界定和明确研究的问题,澄清研究问题中的变量,设计研究的具体目标、研究的步骤和实施途径,继而身体力行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修订方案。

4.实施导师制,把研究开题环节和研究方法操作环节提前至理论学习模块的初期

在导师的指导下,校长们按科研的范式形成初步的研究设计方案。初期的方案也许很不成熟,但可以促进校长们进入到科学研究的轨道中,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培训者要为校长提供科研的平台和一定的学术条件,如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和前沿动态;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共享学术资源。校长们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设计,制定研究方案,与导师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导师的指导工作必须伴随研修学习的全程。

篇2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07-0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优秀教师群体,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一经引入就因其贴近教学实验场,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矛盾,节省培训经费,而受到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的欢迎。在校本研修中学校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校特色,以深化教育改革和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为主要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习方式,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农村学校校本研修因为缺少专家引领、教师能力水平偏低、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获取信息资源通道不畅、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研修范围狭窄,过程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亟需结合农村学校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校本研修的有效推进机制,为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一座桥梁。

一、校长引领策略

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校长起着核心作用,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在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校本研修中,农村校长作为组织倡导者、学科领军者、思想引领者、成功激励者,势必发挥着核心作用。校长依靠其人格魅力、办学思路、管理艺术带领教师构建研修组织,制定共同愿景,选择研修内容,优化研修活动的组织过程,在思想上引领教师,在行动中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以促进学生的最好发展为目的,引导教师努力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师针对教学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让教师理解教学、研究教学、爱上教学,提升研修的针对性,让研修落地生花。因此,校长要敏于学习,勤于思考,积极获取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管理能力,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深刻把握教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创新活力,增强服务意识,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地引领教师开展校本研修。

二、外界干预策略

农村教师专业视野比较狭窄,专业理论基础不够厚实,往往导致研修活动在低水平层次上不断重复,缺乏专业提升的动力。因此需要专家给予外部干预,充分挖掘培训资源,提供专业发展咨询、答疑解惑、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专业发展水平,了解自身不足;对研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防止教师因为遇到疑难而出现激情丧失、热情退却的现象;对教学案例进行专业分析和指导,使教师获得更多的先进教学理念、成熟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艺术;对研修中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次,进一步指导研修活动开展。通过专家的言传身教,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聘请外部专家受到经费、时间等客观因素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网络研修指导,也可以将本地教研员、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织起来,构建一支校本培训巡回指导队伍,指导本地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发挥整体功能。

三、内部激励策略

针对教师发展、资源建设和教学质量,学校应该逐步建立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校本研修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当中,加强校本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调动、激励、促进不同基础、不同类型的教师的积极性,使每一个教师都能通过努力达到预期目标,提升校本研修的执行力。激励机制可以是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也可以是物质激励,目的是激发教师内心积极向上的动力,提升教师的学习、研究积极性,鼓励教师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个性培育,不断去探索、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学生的引导者,防止教师因为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与动力而出现“职业倦怠”,导致对校本研修忙于应付,疲于对付,通过激励机制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研修文化。

四、个人自修策略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新课程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更需要有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发展,自主学习是一种最有效的策略。教师就要把自己置于主人的地位上来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判反思,全面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新课程的理念及教育的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对教育的认识。教育工作周期长,可塑性大,个人自修还需要学习和研究别人教育的成功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实际,取长补短,与文本对话,与专家对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五、同伴互助策略

新课程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合作学习,同样,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会合作,形成合力。通过互相听课,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开展课例研究,让教师在专业上切磋,挖掘放大教师教学个性和特色,以团队形式进行研究,改变教师固化的心理模式,达到分享经验、共同成长的目的。培养教师进行随堂反思、总结经验得失的良好习惯,提倡多写教学随笔。在研修活动中,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与同组教师分享、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并将这种瞬间产生的灵感记录下来,再尝试、再提高,实现自我超越。同伴互助不要仅限于学校内部,学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地域的学校之间可以实现大范围内的连结,构建宽泛的学习共同体,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校本研修,进一步拓宽参与范围,使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相结合,引导教师同伴互助,防止同一学校,同一地区,教师能力发展水平的同质化导致校本研修的局限性。

总之,农村学校校本培训要取得实效,必须结合校情实际,探索有助于推进校本培训的有效策略,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为校本研修注入活力,另一方面要激发教师潜能,双管齐下,推进校本研修有序开展,保证校本研修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农村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温州市从校长高级研修的价值取向出发,培训课程的设计采用大课程的观念,培训内容紧紧围绕“提升校长领导力,塑造温州教育家”的主题目标,课程内容设置架构为“模块化+菜单式”,顾名思义,校长高级研修班必须要“研”字当头,以研激训,借研深化;要高起点,大手笔,针对性要强,实效性要突出,可持续性明显;不仅要立足校长本身素质的提升,更要立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整合温州本土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教育学科的优势,设置5块“以学员需求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手段,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具有逻辑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模块,并相应设计54项“菜单式”的活动单元。模块化的培训课程设置既可以满足校长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能够发挥培训机构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优势,更能体现研修的主题目标。“菜单式”既可以突出校长在研修中的主体性、主动能动性和交互性,也能够凸显名优校长向教育家发展过程中的个性特征。具体模块与菜单如下。

1.教育理论学识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当代教育理论问题与进展,如教育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当代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国际比较等;二是现代教育热点与难点问题,如校园文化建设的再思考,提高德育实效性问题,聚焦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知识管理等;三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与学术规范。

2.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当代教育管理前沿信息、国际比较视野、校长领导力理论的最新进展;二是校长如何管理和领导学校,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三是校长沟通力的提升与学校管理诊断等内容。

3.名校管理实践与经验课程模块

邀请京沪两地全国知名的中小学校长与温州本土名校长走进课堂,在感悟他们的办学理念、管理实践和领导体会的同时,加强互动交流,以“问题会诊”式就校长在平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开展互动交流,真正起到解校长之所急,急校长之所需的作用。

4.考察实践与挂职锻炼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进京沪两地名校考察,深入课堂,听经验介绍,感受名校文化,并与之深度交流;二是学员进京沪两地名校挂职锻炼,为期半月,实践“导学、导思、导行三合一”的有效培训模式。

5.学术活动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学习期间的校长自主学术沙龙活动、学术导师的科研指导工作;二是学习间隔期间与集训结束后的校长自培与校长主题论坛活动,以保证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性;三是学术成果的呈现。

二、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培训方式

1.高级研修班形式

在组织培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研修主题务必明确,研修内容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实际、实效;其次,在研修时突出“研”字,重在激活思想,在互动中不断深化;第三,严格把关专题内容的审核,与主题偏离的专题一律删除,要求专题报告立意要高、观念要有前瞻性,内容力求丰满实在;第四,经常组织“校长论坛”,围绕研修主题进行高层次研究、研讨和修习。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聘请京沪两地著名专家学者、知名校长担任主讲和各种形式的主持人,所有研修班的校长均积极参加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

2.双重导师制度

当前参训的温州校长大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相对缺乏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与专家的引领,积极跟进尚不够。建立导师制度能有效的解决校长的迫切需求。我们采用“双向选择制度”,导师可以选择学员,学员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首先是建立学术导师制度:即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分别聘请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教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负责3~4名学员的学术把关工作。研修校长可适当加入学术导师的课题研究中,或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论文、案例的写作以及完成自己已有的课题研究。其次是建立校长导师制度:即由两合作单位联系京沪两地知名校长担任校长导师,让挂职锻炼的研习校长以名校长为师,进校全息参与挂职实践两周,进行情境参与式学习。并规定研习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积极交互经验、做好专题报告、开展校长小沙龙等形式,学习知名学校及其校长的管理经验。每位校长导师负责3~4名研修校长的实践学习。研习校长必须完成一份学校考察和挂职实践报告。冯大鸣《IT支持下的校长培训模式》中认为“校长在做中学,在做中体验,在做中领会,在做中接受”。这样的研修过程,既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更培养了校长们的合作意识与自主研究、自主发展的意识,也契合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目标。

3.研修档案袋制度

这是一种对研修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管理方式,并为学员个体研修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对研修校长而言,这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又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作为一种档案的形式,既翔实记录了校长研修期间的行思方式与感悟,又为培训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检阅研修成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校长研修档案袋中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资料:一是简历类:校长个人信息记录表;二是校长个人培训计划书:校长结合自身条件与已有经验,与学术导师共同研制,这将保证校长培训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三是成果呈现:包括校长在培训期间必须要完成的论文、案例、挂职考察报告、学术发言稿等;四是评估类:即挂职实践中的校长导师评价表、学术导师对学员表现及其档案袋的评价表、专家对沙龙发言的点评记录与评价表;五是研修成绩总表与结业证书。

4.校长自主学术沙龙方式

在集中研修期间,每个研修班都确立相应主题,开展诸如校长座谈会、校长论坛、校长沙龙等形式的自主学术活动。2007年4月15日,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了以“校长专业发展”为主题的“沪温两地校长论坛”,参加人员有温州市首期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与上海市名初中近50名校长、沪温两地各派四位校长上台演讲,现场气氛紧张而严肃,校长的演讲既精彩又具智慧,颇受点评专家的高度评价。2007年12月28日,在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组织以“校长领导力与现代学校建设”为主题的温州市第二期省市示范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校长沙龙,采取“头脑风暴式”来剖析、解决、探讨校长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与会校长各抒己见,气氛既热烈又有思想高度,成效显著。

5.促进校长研修和学术成果公开化

篇4

校长专业发展的命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他们的专业发展道路不是起始于职前教育,而是以职后培训作为主要路径。新专业主义是实践—反思取向的, 而不是学科知识取向的, 它关注实际, 强调行动研究, 要求实践者成为研究者, 积极反思, 而不是被动地应用知识。[1]从“八五”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经历了从注重行政指令性的统一培训模式到注重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培训模式的转变,这种强调实践价值的转变正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理性诉求。“影子研修”模式作为个性化培训模式之一,具有规范、合作、互动、反思和对话等特征,它是指参训校长与专家校长形成“如影随形”的近距离接触,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充分发挥参训校长的主动性,把“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整合为一体,深刻感受与领悟专家校长及基地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制度、方法等。

一、“影子研修”模式的价值取向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首次明确划分出成人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区别,主张成人教学活动要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成人的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影响,将个体的经验视为学习的资源;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强调成人学习者具有支配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宰者。[2]影子研修模式便极好地体现了成人教育的独特价值,在理论与专业实践中寻求到了一种融合的机制,相比传统的校长培训模式,创造了新的价值取向。

(一)合作取向

合作学习理论是指在共同的学习组织中协同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并且获得变革和发展。[3]影子研修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两重合作关系:一是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既是导师与学员的关系,也是平等交流、合作研究、相互取长补短的合作关系;二是被培训者之间作为研修共同体,拥有共同的培训目标,在共同的培训场景上以合作的姿态共享学习资源、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收获学习成果。在这样的合作关系中,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共同学习的成果和效率大大超过个体学习者的总和,而且能使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群体中都能最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潜能。

(二)自主取向

校长一般已具备相当的文化基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丰富的阅历, 有较强的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和自主能力。影子研修倡导参训校长的主体地位,提供一种“差异化”的学校管理环境,以解决参训校长的实际办学与管理问题为中心,充分调动参训校长的学习积极性, 凭借强烈的自主学习的目标追求,激发参训校长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校本取向

由于每所学校有其特定的发展时期和内外环境,所以,校长迫切希望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可能各不相同。[4]影子研修强调解决的是参训校长所在学校的真实问题,而不是教育宏观问题,强调了培训中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提高校长办学有效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实践取向

校长非常希望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5]。影子培训不主张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强调正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给参训校长提供直接观察校长管理行为以及学校主要工作的机会,让参训校长身临其境,进行持续的、随时的、细致的观察与体验,从而获得真实、全面、深刻而又强烈的印象。

二、实施“影子研修”模式的条件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

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省优质学校分布情况、各市县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实际和农村校长实际发展需求,统筹构建具有不同层次和办学特色的实践基地学校体系,明确各市县参训校长的资质和名额分配,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落实高校、基地校、参训校长各方的责任,提供制度、经费等强大保障。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推选符合条件的优秀校长参训,给予时间、经费等支持。

(二)高校智囊团队协调指导

高等学校管理团队组织人员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深度需求调研,综合考虑参训校长的所在学校实际情况、希望解决的问题、学校意向、地区意向和学校层次等,匹配相应的实践基地学校,避免跨度过大,并给基地学校和参训校长双向反馈对方的学校情况与培训需求。高校专家团队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认真整合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种培训资源,明确培训方案,遴选培训师资等。并培训实践基地学校校长,让其明确整个培训流程、重点及注意事项,了解参训对象的基本情况与培训需求,确保培训条件能够满足各参训校长的继续教育需求。

(三)优质基地学校用心带培

优质基地学校提炼本校的办学特色,提前与对口分配的参训校长沟通,相互协商影子研修个人方案,明确每一名参训校长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组建影子研修带培团队,落实参训校长在参培期间的吃住行学等细节事项,整合各种资源,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影子研修”模式的基本范式设计

为了克服走马观花式的弊端,影子研修重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重在对实践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促进学用结合。因此,影子研修一般有这样的研修路径:校长从办学实践中生成问题,制定办学规划方案;在理论研修中细化问题;在基地研修中诊断、分析问题,思考和修改办学规划方案;在回校实践中完善和实施办学规划方案。这就需要在影子研修过程中,选择和优化组合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才能让校长做到在实践中认知,在认知冲突中提炼,再回到实践中检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管理思想,使校长真正成为一个理性的实践者、实践的理性者。

(一)专家授课式

专家授课式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集中化培训方式。在影子研修中,一般会在基地研修前、研修中两个时段安排专家进行集中授课。基地研修前的专家授课是由高等学校根据参训校长希望解决的问题和当下基础教育发展态势,提炼培训主题,整合全省市乃至全国的优质培训师资,结合远程教育和现场集中培训两种形式,提前对参训校长进行主题式理论引导。确保培训内容的新、精、实,帮助参训校长进一步凝炼问题,引导参训校长关注基地学校创业发展的历史和思路等。基地研修中的专家授课则由优质的实践基地学校带培团队根据参训校长的研修进度和研修模块,在参训校长的跟岗贴身体验中,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为其安排办学、教学、文化、教师等讲座,促进参训校长能形成“理论引导—实践求证—理论解惑—实践提升”的螺旋式发展状态。

此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通过专家的有效指导来弥补校长个人的局限性,体现出培训的引领性和科学性。要在影子研修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该培训方式的作用,必须注意:一是进行理论引导的专家需要是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专家;二是专家讲授的内容必须与前一阶段的参训校长实践体验相衔接,起到解惑和凝炼的作用,并对后一阶段的实践提升起到指导和提示作用,这样才能为参训校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蓝本,以免培训流于形式。

(二)角色扮演式

角色扮演式是指在真实的学校管理情境中,在人为地创设的再现的情境与扩充的情境下,参训校长与培训教师积极互动,积极构建个人知识结构的一种培训模式。[6]它强调实际参与,让每名参训校长定期承担一个角色,通过参加座谈会、行政办公会等环节,对这个角色所面临的实际事务提出建议,与基地校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可以参加学月考试分析会、生活管理老师与班主任情况沟通会等细节环节,与普通任课教师、班主任,甚至是学生或家长的角色进行互换,以换位思考的形式掌握学校管理的机遇与桎梏。此种培训方式是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是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的高度融合。

与影子研修的其它培训方式相比,角色扮演式的优点是有助于参训校长从聚焦于复杂问题的表面,深入到校长真实工作中的推理过程和策略,有助于提高校长把握角色的能力、驾驭局面的能力、控制冲突的能力、决策判断的能力等,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7]该培训方式要想真正达到预期目的,首先尽量由培训者提供一个完全纯生态、最真实、无演练性质的扮演环境,所提供的实际事务问题必须是在实际基地学校所涉及的真实问题,不同的参训校长可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问题进行角色扮演。参训校长在对须处理的事务问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身处环境中做出最真实、最原始的思考。其次,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等须全力真诚配合,培训者和其他参训校长需跟随观摩,结束后最好集中进行相互评价、总结和提炼,从而获取更多、更妥当的解决方案。

(三)问题探究式

每名校长都有自己理解问题的角度,而这种角度的差异会促进校长进一步反思和批判, 并重新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路。[8]问题探究式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将精选的问题作为剖析的对象,参训校长作为一个研讨团队,共同参与对问题的分析、讨论、评价和寻找对策,并与团队内部其他成员展开争辩,以进一步提高学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培训方式,由“创设情景——激问,指导探究——解问,延伸拓展——生问”三个环节组成。这种培训方式不同于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填鸭式”培训方式,它强调参训校长的自主意识,以培训主角的角色从自己和他人的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从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

该培训方式有利于校长在互动中发展综合分析能力和求异思维,有效地将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有效培养反思意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但在培训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可以允许参训校长的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不能苛求参训校长非达成共识不可,应注重的是讨论过程。二是培训者选择抛出的讨论问题应该是学校办学、教学或管理中的一个实际典型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小问题,也可是涵盖多个问题的大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参训校长可以得到细节或类似的问题解决启示。

(四)论坛交流式

每个校长在知识结构、智能水平、思维方式、管理风格、生活阅历等都不尽相同,自身就是丰富的培训资源。影子培训中每所实践基地学校带培的参训校长,都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校长,蕴涵着不同地区文化、不同学校办学特色和不同校长办学思想之间的丰富的差异资源。论坛交流式便将这些重要的差异资源纳入课程设计之中,组建以参训校长为发言主体的校长学术沙龙、论坛等,使校长们实现观点的碰撞、观念的沟通、思想的互动。

论坛交流式组织形式灵活,是一种开放、自由的培训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各地区教育文化、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的交流, 丰富校长的实践智慧,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要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必须首先让参训校长按照一定的主题对交流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提炼,不能是简单地陈述实践经验或摘抄大段高深的理论内容,而应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畅谈办学与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其次论坛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十分重要,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轻松和谐、务实高效的交流气氛,促使校长们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思路,看到别人与自己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与思路,增强知识和情感的分享。

参考文献:

[1]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与思考[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31-37.

[2]赵海涛.美国PBL校长培训模式及其价值分析[J].中小学管理,2010(9):53-54.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4]陈丽.行动研究式校长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2):67-70.

[5]陈丽等.校长培训需求与课程设计研究[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

篇5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校本研修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高教研水平、教学技能、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榆阳教育强区,根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全区普(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直属机构。

第三条 确立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相结合的研修模式。

(一)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修活动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修程序取得研修成果,并将研修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研修活动。

(二)“联片研修”是以“校本”为基本理念,以促进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有效实施新课程为工作目标,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在校本研修基础上,延伸拓展到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为校本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它是让众多学校在这个平台上共同研究解决校本中存在的共性或较深层次问题的“大校本”研修工作机制。

第四条 校本研修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联片研修实行工作组长主持下的片区校长联席会议制,由组长学校校长按照职责主持联片研修工作。

二 教研网络与层级职责

第五条 健全研修网络,搭建工作平台。

(一)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校本教研(科)室和学科教研组。以校本理念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抓好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建立以课例、案例为载体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新型教学研训制度;注重方法创新,组织开展校本研训、合作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教学观摩、同课异构、教学咨询、教学管理、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收集和开发校本研修的各种文本、电子资源,健全校本研修档案,构建校本研修工作发展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

(二)成立联片研修工作组,建立联片研修工作机制。

依据学校区域分布、规模大小、学段特点等原则,将全区中小学划成片区,组建联片研修工作组,联片研修工作组下设学科研修指导组作为业务指导机构;同时健全学校教研(科)室和学科教研组及备课组,成为学校校本研修的执行机构。

榆阳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组划

组 别

片属学校

组长学校

教研员

负责人

备注

城区组

高中组

一中、二中、苏中、华栋、高专附中、九中

一中

贺艳萍

赵媛媛

吴志清

初中组

一中分校、二中、苏中、四中、五中、七中、十二中、华栋、高专附中、九中

一中分校

高岳成

陈文文

常艳珍

小学组

一小、二小、三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小、十小、星小、逸夫小学、原榆阳镇小学、特教、民办小学

一小

常秋梅

段 静

谢海雄

幼儿组

一幼、二幼、民办幼儿园

一幼

孙 娥

常艳芳

杜治礼

农村组

南片1组

镇川、上盐湾、鱼河、鱼河峁、清泉

鱼河峁

赵媛媛

张曼亭

谢海雄

南片2组

古塔、余兴庄、青云、刘千河、刘官寨

古塔

杜邦友

常秋梅

贾美丽

赵英炳

东片组

麻黄梁、安崖、大河塔、牛家梁、金鸡滩

麻黄梁

高岳成

张 艳

罗 慧

北片组

孟家湾、小壕兔、岔河则、马合

岔河则

段 静

陈文文

孙 娥

吴志清

西片组

补浪河、红石桥、巴拉素、小纪汗、芹河

小纪汗

贺艳萍常艳芳

杜治礼

联片研修工作组接受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接受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组的业务指导,同时组织指导联片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实行区、片、校三级拉动,行政、业务两线并举,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互补共生,形成“三级二线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第六条 明确层级职责,提高工作绩效。

(一)以区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榆阳区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是全区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全区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与制度建设,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重大教科研活动和专题攻关,总结推广教科研成果,表彰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二)区教研室、区进校、区电教馆是全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全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方案,确定研究课题,健全研修网络,完善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管理办法,策划安排校本研修、联片研修活动,为校本与片区研修活动提供咨询、指导等专业支持。真正把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贴近校本、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与一线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

(三)校本研修工作专业指导组是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工作最直接的指导者和引领者,负责督促检查所联片学校校本研修、联片研修组织机构和研修制度建设,按相关规定要求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和检查评比制度,形成联片研修运行模式和工作流程。积极协调和指导校际、乡镇际联片研修活动,负责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促进乡与乡、校与校、组与组以及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有效互动、共同提高。

(四)中小学联片研修工作组由片区组长、成员学校校长和联片教研员组成,是片区研修的指挥中枢,负责联片研修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估,对片区所辖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调研指导和建议督查职能。片区校长联席会议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科联片研修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

(五)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和指导学校校本研修工作,使校本研修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制度措施、有实施规划、有评价考核、有经费保障、有激励机制。

(六)教研(科)室和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日常管理。依照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和方案制定学期校本研修计划与进程表,提交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承担对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考核,评选教师的教研成果,指导校内各层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在校本研修计划实施中加强过程管理,形成教研常规:对各学科教研组的课题、计划、活动、总结、成果等进行检查、记载、评价;学期末对全校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奖励与改进意见。

(七)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学期研修计划,组织和督促学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观摩、说课议课、集体备课、教研反思、专题研究、教改实验、撰写论文等校本教研活动,每项活动做到“四定三有”:即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问、定人员(主持人、主讲人、中心发言人等),有记录、有小结、有考评,使预定目标落到实处。

(八)兼职教研员协助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组和学科教研员开展咨询、指导活动。带头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承担专题研究,主动承担校本培训任务。

三 研修内容与工作方式

第七条 实施“一功五化”,夯实校本研修。

为促进教师理念更新和专业发展,特提出“一功五化”校本研修内容及方式。

(一)锤炼教学底功:三个类型(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研究型教师基本功)拾阶而上;三种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后备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次第展开;三种方式(发现新苗、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体推进。

研修方式采用“自我研修式”扬长补短、“师徒结对式”同伴互动、“竞技比武式”增强动力等。

(二)转化教学理念:教师确立四个意识(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三落实”,落实教学目标(教材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应用化);落实“教”为“学”服务(以学生经验为起点、为扩大学生经验而展开、为学生获得新经验和理性认识而结束);落实课后评价与反思(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策略,反思教学效果,)。

研修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式”提高认识、“以学论教式”转变行为、“评价反思式”长善救失等。

(三)内化课标教材:明确课标要求(课程功能地位及基本理念对课程实施的诸项建议课标设计思路及总分目标);通晓教材体系(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体系教材宗旨任务及知识板块单元章节地位及前后联系课时教材内容及设计意图);掌握教材教法(新课程倡导的新教法学习引进的好教法继承传统中的好教法提炼自己的创新教法);组织教师进行课标、教材、教法考试。

研修方式采用“观摩研讨式”对比分析、“分类磨课式”提炼升华、“测查问卷式”考评把脉等。

(四)优化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抓三要素(备课、上课、反思);学生活动抓三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对学困生开展“教学会诊”;引导教师以“高质量、轻负担”为目标,构建新的教学机制,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优质高效。

研修方式采用“案例剖析式”指导实践、“同课异构式”鼓励创新、“调研诊断式”反馈提高等。

强化教学管理:一是管方向,更新理念,落实机制(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管理工作基本方向,重点在“三破”、“三建”:破除应试教育的“唯考分是问”,破除妨碍课程改革的陈规旧矩,破除压抑教学民主的权力滥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制度)。二是管过程,夯实常规,动态调控(狠抓落实,既有规范要求,又留创新余地,力求“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着力点在“两个控制”:一是教师的教学流程,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管教师,鼓励拔尖,整体提高(着眼点在“两业”,一是敬业精神,二是专业水平)。四是管学生,勤学巧学,导“星”入“轨”(注重学习品质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把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小结”这五个最基木环节分别细化出操作要点,反复要求,强化训练,使之习以为常,在每一个学习时段构成一个相对完整有效的学习周期)。

研修方式可采用“流程控制式”检查常规、“评教评学式”教学相长、“激励策进式”评优树模等。

深化校本教研:树立一种理念(校本教研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增强两种意识(发展意识、研究意识);把握三个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掌握四个步骤(问题、设计、行动、总结);运用五种方式(教学反思、教育叙事、课堂观察、教学案例、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不等同于课题研究,既要积极承担上级下达的课题任务,更应大力倡导紧贴教学实际的小课题、微型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去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实施这个办法,去反思这个办法的成效,依此形成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常态。

研修方式采用“课题驱动式”群体参与、“问题转化式”沙龙交流、“成果展示式”比学赶帮等。

第八条 加强校际合作,开展联片研修。

(一)当前我区联片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

1.研究教师全员培训,解决观念转变、教学有效、教研有为等新课改带来的三大基本问题。

2.研究新课程的教与学,破解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转变教与学的行为。

3.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破解实施新课程的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校本课程的开设。

4.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解决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问题。

5.研究校园文化建设,解决和谐发展的校本文化构建问题。

(二)校际合作、联片研修的工作方式

1.区级层面加强示范式引领带动。确定“校本研修实验基地校”,构成全区校本研修工作的骨干体系,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联动辐射作用。

2.片区层面加强主题式联片研修。针对各片、校研修工作发展的局限性和不平衡性,以片区内强势学科为龙头,带动弱校或弱科共同提高。

3.学校层面加强点面式联动。以学科教研组为阵地,接受片区学科研修指导组的指导,强化学科研修,重点扶持弱科,实行点面结合式联动。联动方式采用“师徒结对”、“课题合作”、“自主联合”等。

4.学科层面加强跨校式研修。在农村中小学以联片方式开展跨校式研修,将专职教师数量少、难以建立专门教研组的相关学校教师组成一个研究群体,能者为师,兼任组长,主持开展研修活动,以消除学科研修工作的“盲区”与“死角”。

四 绩效考核与结果运用

第九条 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依照《榆阳区校本研修考核办法》,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切实具体的目标要求,结合本规程一并实施考核。

第十条 各片区、学校要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教研、校校彰显成果”的研修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态势,在校本研修与联片教研方面,除区上统一进行绩效考核外,要切实加强自查自评,重点突出“四查四比”:教师自查,比个人反思的深度;联片工作组自查,比互动引领的广度;学校自查,比发展变化的幅度:联片互查,比互补提升的高度。

第十一条 区教育局将学校校本研修绩效考核成绩按5%计入督导室对校长年度考核之中,个人校本研修学分与评优树摸、晋级晋职挂钩。

五 工作制度与保障措施

第十二条 依据本规程和《榆阳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本管理、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相关制度。

(一)工作制度

包括联片研修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课题申报制度;论文评审制度;常规检查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

(二)档案制度

1.组长学校建立联片研修档案:包括联片研修制度,每学期活动计划,工作组与学科指导组人员名单及分工,每次联片主题活动记录及小结,教师参加联片研修的心得体会,每学年片区交流展示材料及成果等。

2.成员学校(含组长校)建立校本档案:①校本教研档案(校本教研长期规划、学期计划及活动安排;各级申报立项课题申请书、研究过程记录、阶段性成果或结题资料;校本微型课题选定、主题学习内容与研究过程记录、成果及运用;教研组活动的年规划、期计划、周安排及工作总结;汇编教学论文集、教学设计集、教育叙事集、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集等)。②校本培训档案(学校教师阶梯发展培训规划,学年培训计划,学期培训安排及内容记录;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写实及考评记录)。③校本管理档案(落实“三规一则”及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或要求;教师备课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作业设计与批改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学科素质测评试题及成绩统计表、学情分析资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优秀课例光盘;优质课件;校本课程开发资料)。

3.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个人信息表;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个人在“一功五化”校本研修中的训练计划与纪实;个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纪实;个人申报立项课题或校本课题研究的课题资料、过程记录及成果应用;个人听、评、说课记录及参加教研组、片区教研活动的感想、反思、随笔;个人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叙事、反思、总结等。

第十三条 加强领导,夯实措施,构建保障机制。

(一)加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布署、检查、总结教育科研、校本与联片教研研修工作。区校本研修工作专业指导组和各联片研修工作组要牢固树立研修强校意识,求真务实抓研修,做到有工作布署、有过程指导、有质量督查、有总结评价。学校校长要切实担负起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责任,履行好校长在校本与联片研修中的工作职责。

(二)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经费投入。

篇6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40-02

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始终把人才工程作为教育的“一号工程”,紧紧围绕“长安区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以提升“三支队伍”素质为抓手,创新培训模式,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精心设计培训项目,精心组织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素质。

一、与北京对接,名校长带路导入先进管理理念

长安区教育局率先聘请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和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担当主持人组建“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辐射作用,推进我区校长队伍领导力的提升。2014年10月26日~10月31日组织“李烈工作室”校长研修员(共计13人)赴北京跟岗培训一周,并于11月5日座谈交流学习体会,制定下阶段抓落实计划,12所学校要进行联合教研,先从一年级课堂行为习惯抓起,互相观摩,共同提高。11月2日~6日组织“林卫民工作室”校长研修员(共计16人)赴北京跟岗培训4天。“李烈工作室”通过云平台转播培训我区骨干教师1200人次,中层干部600人次。某校长研修员说,我们在名校长工作室,经历了专家的理念引领、集团学校的实践浸润、管理工作、行政会议的思想凝练及经验分享,提升了我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

二、以培训为契机,名家专业引领助推专业发展

组织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全员远程培训项目;聘请国培专家、省培专家和本土专家相结合,对新入编教师、新一年级任课教师及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讲座和实践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8月20日 聘请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核心成员龚雄飞,作了题为“学本式课堂――走向卓越的教育改革行动”的讲座。8月21日聘请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迟希新,作了题为“当下师德建设的挑战与应对”的讲座。

三、挖掘本土资源,名师带动加快课程改革

为充分发挥我区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选取全区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名师、特级教师担当主持人,成立了12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中约有12名研修员,每位研修员至少是校级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的定位是出人才,出经验。出人才就是出名师,出经验,就是通过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形成这个队伍中培养高端人才的经验。“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为造就未来长安区基础教育领军团队打下了扎实基础。

2014年9月27日~10月1日,师训科和教研室联合组织12位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赴厦门参加全国第六届名师工作室论坛, 10月9日召开了座谈会,大家畅谈本次学习收获及下一步工作室的打算。三次高端培训,12个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学习热情极高,收获很大。短短几个月,各工作室主持人在边学习边实践中发挥了带动辐射作用,多数研修员老师通过参加工作室的活动学习,教育教学能力在逐步提高,最可贵的是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挖掘了潜能。

篇7

(二)加强常规培训

1.全员培训

我市有6千多名教师,每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学时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以人为本,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讲求实效,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形式上突出教师选择性,加强过程监控和结果管理。五年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在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师德典型宣传,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积极鼓励全市广大教师参加“三新一德”自学考试,几年来全市参加“三新一德”自学考试共()人次。不断改进师德教育方式,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员培训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2.校长培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一方面,按照上级安排选派中小学校(园)长参加上级培训,同时,开展我市小学和幼儿园校(园)长培训。抓了“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校长提高培训”和“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等三种培训共()期。已经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的中小学校长在每一个培训周期内必须接受不少于()学时的提高培训。

3.校本研修(加:我市校本研修的做法专家小组等)

校本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模式,教师灵活性培训主要是通过学校校本研修实施的,我市要求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学时的灵活性培训。校本研修是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实际出发开展的教师培训,由于它植根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因此更容易与教育教学和教师的实际相结合,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培训的关系。在对实施课改总结的基础上,各校对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凝聚广大教师的智慧,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形成课程改革的成果,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做到研修有计划、实施有记录,归档管理及时规范。

我市在全面实施校本研修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试点建立xx市级校本研修实验(示范)学校,经批准的县级校本研修实验学校可将校本研修学时计入规范化培训的足额学时。目前校本研修县级实验学校有()所;有()所学校被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批准为开展纳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登记的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我市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办公室按照《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管理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的各项管理。作好各学年度的县级校本研修实验学校的考核认定工作,不断把校本研修工作引向更规范、质量更高的层面。

4.网络培训(继教网研修网人事局公共科目培训)

根据国家、省、市教师网络联盟的形成,我市借助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学习管理平台,积极实施和推进远程非学力培训。九八年以来,小学幼儿教师共有()人参加培训,合格率达()%;中学教师共有()人参加培训,合格率达()%;中小学校长共有()人参加培训,合格率达()%。全市校长及学校中层干部参加联合国儿基会2012年四川地震灾区爱生学校项目培训550人,合格率99

.3%。此外教师进修学校、电教站还根据新形势下教师培训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学习与管理平台的建设,不断开发中小学教师网上学习资源,组织网络培训课程,开展网络备课、网上教研活动,大力探索视频案例的制作,为一线教师提供系统的视频案例,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并相互交流,吸引中小学教师参加网上培训学习。

绵阳市人事局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网络培训2008年、2009年、2012年网络公需科目培训全员合格。

篇8

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自主学习、交流碰撞、训练巩固,从而构建知识体系,训练思维、形成能力的这么一个有序过程。我校的高效课堂就是在遵循该规律的前提下打造的。具体来说,我们是如下操作的:首先,充分了解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的探究热情。然后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自学,接着在小组或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并探讨各自的困惑,得到认知或方法上的提升。最后当堂或在下一节课中通过变式训练学会运用或加以巩固。

我们认为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经验也可以移植到教师研修工作中来:教师素质更高,可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还具有丰富的缄默知识可供挖掘、交流,更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可做理论支撑。他们的交流互动,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培训资源。参训教师的学习热情和交流欲望一旦调动,就会呈现不可估量的学习成效。于是,我们设计了教师研修培训的基本模式:“自主学习―交流提升―上课体验(训练巩固)―反思提炼―内化构建”。

我校的培训,最大的特色就是注重培训学员的主动参与与积极分享。我们在开班时就提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快乐分享,共同提高”的16字班训,而且让大家在班训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小组文化,体验自主合作的培训研修。

自主学习:通过听报告、观摩课堂、以学生的身份体验高效课堂模式,思考自己的所得,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困惑。

交流提升:每天就自己的所学或困惑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探讨,思维碰撞后升华认识。其中的主题交流,获得参训教师的一致好评。

所谓主题交流,即:将受训教师关注的问题,设计成课题,让受训教师先进行思考,小组合作,再全班交流,最后由许市中学的培训者来点评、追问、补充、总结。这一环节不仅调动了学员们的热情,激活了大家的缄默知识,而且提升学员们的认识,理清了今后课改的工作思路。

上课体验: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上课堂教学改革的体验课。

反思总结:每天学员们就某一专题或一天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并为他们搭建平台进行交流、质疑、矫正。

内化构建:学员们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交流探究、课堂实践、反思提炼后,修正、巩固了自己的认知,构建自己的知能大厦。返回各自的学校后也能较好的独立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后续问题跟踪:学员们返校后,我们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就他们开展课改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困难展开交流与指导。并进行了回访。

二、自主管理,小组竞赛――研修班班级管理也采用我校课改班级管理模式

研修时,我们希望学员们从直接经验中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操作技能,真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将反思、交流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借鉴许市中学课堂管理和评价模式,将小组建设和自主管理带到教师研修中来。

(1)小组建设:我们将48位学员随机分成6小组,全程体验建立小组、制定小组制度、形成小组文化,小组内合作交流、集中展示的过程,培养学员找到了归宿感,彼此间相互牵制、共同管理,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我校管理老师的难度。

(2)日常管理:我们每天将各项指标(考勤、反思、参与、发言、合作效率、提出问题的价值、解决问题的速度等)细化赋分,并运用小组量化评比来规范学员们的学习行为,调动学员们的参与积极性,并运用评价结果来引导参训学员反思:作为一名管理者、教育者,什么样的评价、激励措施才有效。

当然,这些工作都是班委会自己主持完成。

(3)评价细则

考勤:每迟到一人扣1分,缺到一人扣2分。

(基本没有缺到现象,后来也没有迟到现象了,学员们为了集体荣誉基本都早到10分钟。)

反思会:每组成员聚焦展示反思内容。反思内容不能重复。每参与一人计2分,每重复一个扣1分,且不得超时,超时一分钟扣1分。

夕会:每天学习结束后,在班委会的组织下,对全天的学习情况做一个总结,并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运用:最后一名的小组全组成员上台表演节目。这一时间大家不但欣赏到了诗歌朗诵、合唱、花鼓戏等节目,也感受到小组竞赛的压力,不得不在今后的学习中端正态度,尽力高质量地完成研修内容。(后来,我们还规定表演不能与前面的重复,以增加表演难度。)

三、争当“课改”先锋,志做“课改”能手――培训效果明显

⒈ 转变了参训学员的思想观念,激发了学员们的课改愿望

由于国培班的学员们都是各州市办学成果突出的学校的校长或教研主任,所以,开班之初,他们都是带着“比较”“怀疑”“打假”的心态进入许市中学。在培训班转换身份,体验学习之后大家才有所触动,认识到课改真的可以改变学生的生存与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大幅度提升课堂效率。

衡阳县金兰中学副校长刘博在开班第一天民主选班干部时说:“随便选啦,我最喜欢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你就不要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在听完许市中学的课改经验交流后,他主动申请要到七年级上一堂数学课来体验(骨子里是不相信许市中学的课改有“宣传”的那么好),上完课后在班上交流时说:“我刚来时就是一个反叛者,上课也是怀着一种捣蛋的心态去的,学生用这种方法解题,我偏要叫停,换另外一种思路,孩子在做点评,我偏要他们不点评了,直接进入学习,结果我发现孩子们三分钟交流后马上就转变了过来。我被孩子们的能力震撼了,很汗颜。对于许市中学的课改我是服了,这么好的课堂真的要向全省、全国推广。”

还有享有盛誉的长沙北雅中学的副校长严莹,他是个很有理论修养的业务校长,也是一位有很成熟研究经验的教研行家,同时还是一些培训项目的指导者,来参加培训时对大家说:我们学校是不会进行课改的!论教学质量,我们没得说;论社会认可度,我们更没得说。可是上完体验课后,他对我们的学生却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学生的素质令我震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学习自觉性极高,课堂中孩子们生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让我叹服。”有学员听到严校长上完课后马上给学校的校长打电话:“真的要进行课改”。后来,他回去后也在自己班上教出了相同的内容,并进行了检测,还将对比分析结果发给了我们,我校的检测成绩与他们的学生不相上下,他在附言意强调他们的生源比我们优秀……

甚至有人还在谈感受时说道:我曾经的教育行为对不住孩子、对不住国家,原来课堂真的可以这么快乐、这么高效。上完体验课后,曾经说自己来是个“错误”的学员们纷纷表示:来许市中学对了。衡南三中的副校长阳健研修结束时坚定地表态:我坚决做课改,死了也要课改,化成灰了还是要课改。希望课改路上能与大家相携同行。(目前,该校已经成功申报了“衡阳市课改样板校”。)

祁东白鹤铺中学唐学高校长回家后,马上让他们的教师加入“湖南课改主持人班群”,向班主任何老师取经。目前,他们就小组建设、小组管理评价进行了详细的咨询,还准备在许市中学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开展课改工作。

凤凰新场中学校长江友松学习结束后马上组织七八年级的教师进行课改实验。2013年4月,他将学校全体行政及六名骨干教师安排到许市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与式培训。

娄底五中也于2013年3月送来了全体七年级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与式培训,返校后进行了彻底的课堂教学改革。

娄底一中全体初中部教师也分四批到许市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与式培训,目前该校所有班级已投入课改之中。

2. 帮助受训教师养成了自我研修、反思提炼的好习惯

及时反思工作、总结经验与教训,改进教学言行,是我校课改工作稳步前进、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

对于研修中每天的必修课程――反思,大部分学员都经历了从抵触到接受到喜欢最后到留恋的过程。

学员们在闲谈中说,研修刚开始时,班主任要我们写反思,我们很纠结:“我又没有犯错误,为什么要写反思?”坚持了几天后,大家发现写反思就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纷纷表示吃完晚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反思,而且是很认真地思考、整理、撰写,生怕第二天发言时被别人抢了先没有话说。只有写完反思后才能安心地进行其他娱乐活动。在第二天的交流发言中自己也是听得相当认真的,有的学员还忙着记笔记,生怕说出与别人雷同的内容。返校后,学员们还在群里开玩笑说:“班主任,没有人督促写反思了,我们还真不习惯了。”“当学生的感觉真好。”“我返校后也加强了教师的反思……”

反思不仅帮助学员们深化了认知,而且也促使大家认识到它的积极作用。通过强有力的督促执行,我们将反思提炼这一有效的自我学习与工作方法植入到学员们的头脑中。

3. 研修颇具口碑,参训后学员操作能力强

由于在培训中,我们尽量让受训者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管理改革的模式中来,所以学员们获得了更多直接的可供操作的课改方法,从而减少了他们独自摸索、走弯路、碰壁的情形。不少学员返校后,就能直接用许中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但课堂上做到了直接运用 “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模式”,管理上也能采用我校“小组评价自主管理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此外,当实施时遇到困难,我们之间也会及时取得联系,对其进行现场诊断与指导。)

篇9

1.学习全国先进经验。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分期分批组织教研员、校长、骨干教师赴全国各地参加教育教学专题会议和优质课观摩,邀请上海市建平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廖飞、浙江仙居教研室主任张志伟等20余名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来合阳指导工作。五年来,全县共有五千余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2.组建专家引领团队。要做实做好校本研修工作,就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研修团队作引领。近年来,我们组建了教师工作室、“古莘教育讲师团”、国培培训团队三支县级专家引领团队。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二、基于学校――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1.以做实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制定了《合阳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各学校做实做细课题研究工作。《办法》从课题的申报流程、立项原则、经费使用、课题管理、成果鉴定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各分管主任为副组长的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全县课题根据学段学科特点,确定教研员全程指导,确保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业务支持。各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组建了“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四级教研网络,真正让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常态化,努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成果扎实推广,教研员和学校积极搭建平台,摸索出了“举行成果推广研讨会――组织课例研修活动――畅谈实践心得――丰富研修成果”的课题推广模式。

2.以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全县高效课堂的打造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高中学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四步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学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形成了以城关中学“读讲议练”翻转课堂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学学段在全县推行“预学一交流―拓展”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局各职能股室群策群力,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服务。教研室先后开展了能手“高效课堂”示范课、课题研讨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引导教师立足课堂,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执教水平,对高效课堂的实施进行了精心的业务指导。

三、基于学区――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致力拓宽研修渠道

为了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缩小校际差距,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能和内涵发展水平,实现全县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我县先后尝试了联片研修、“校际联盟、协作研修”等方式。2014年10月,县教育局在总结经验、优化完善的基础上,在全县四个学段推行大学区研修工作,全县共成立十一个学区。各学区以城乡联盟、对口帮扶、协作研修为抓手,按照“优质带动、合作共享、提升内涵、共强共进、捆绑考核、集约发展”的实施要求,有效探索,主动作为,先后开展了教师风采“四个一”、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汉字听写大赛、科技制作展、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精品课观摩研修等活动,培训跟岗教师三百余人次。

经过不懈努力,各大学区工作亮点纷呈:高中学段狠抓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初中学段三大学区推行了骨干教师校际交流跟岗实践锻炼活动;小学学段四大学区组织优秀教师实施了“跨校滚动授课”模式;学前学段三大学区每月召开一次学区联席会暨观摩活动。

篇10

中小学校长培训作为一种成人教育活动符合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前提,依据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可以构建起一种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预计这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善校长培训的效果,让参训校长学有所获。

二、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与中小学校长培训1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概述

上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S.Knowles)提出成人教育学至少是以有关学习者特点的下列四种关键理论为前提的。这四种理论与传统的儿童教育学的理论大不相同。这些理论是:当个体成熟时,第一,他们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人格转变为独立的人;第二,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日益成为他们丰富的学习资源;第三,他们的学习计划日益结合他们的社会职责;第四,他们的时间观念出现了变化,从推迟运用知识的概念变为及时运用知识的概念。因此他们的学习倾向性从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变为以操作为中心。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入分析,诺尔斯指出了实践的含义:关心个体的感情,把他们看作独立的人,形成成人气氛;学习者参与诊断学习需要;教师是促进员、領路人;采取利用成人学习者经验的方法;课程应当与成人的发展任务相一致;学习者分组;学习活动以问题为中心。同时诺尔斯提出成人教育学的方法还以另外三种关于学与教的理论为前提:一是成人能够学习;二是学习是一个内部过程,学习者的责任在学习者身上;三是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最佳的教学原则。[1]

2中小学校长培训与校长培训模式简述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指的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受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拟任校长、新任校长或在职校长参加的一种成人学习活动。

校长培训模式是指在一定培训理念、培训理论指导下,为达到校长培训目标而组织各种培训资源、选择恰当的培训策略、科学设计培训过程,形成结构化的操作程序。[2]

按照职业发展阶段划分,中小学校长培训可以分为任职资格培训和在职提高培训两种。任职资格培训指的是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3]在职培训一般指的是已经担任校长的人员参加的继续教育活动。本文提到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指的就是中小学校长的在职培训。

3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运用到中小学校长培训中的可行性分析

(1)中小学校长培训符合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前提。很明显中小学校长培训本身就是一种成人教育活动,而且满足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关于学习者特点的四个基本前提。首先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一校之长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指导自己进行学习;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己就可以作为学习的内容;校长参加学习与从事的学校管理工作联系紧密;校长参加培训往往期待获得解决现实中学校问题或自身问题的办法。

(2)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契合现行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政策。2013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第四条提出:要改进培训方式,发挥校长学习主体作用。各地要更新培训理念,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提出的成人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能够对学习负责,指导自己的学习从理论上支持了《意见》中培训应发挥校长学习主体作用的表述。诺尔斯提出的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契合了《意见》中校长培训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要求。

(3)培训的实践性趋向符合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观点。关注目前校长培训的现状可以发现,培训的实践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实践性培训课程在培训中的比重在加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在2013年的《关于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的通知》要求设计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其中实践性课程不少于50%,基于此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在承办的 农村中小学校长助力工程 培训项目中设计并实施了 行动设计的培训课程。所谓行动设计课程就是由学员提出问题,再根据教师的讲解,独立建构自己的知识,最终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行动设计课程的特点是学员关注问题,自我探究,指导自己学习。这些特点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提出的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和能够指导自己学习的观点相符合。

三、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是依据成人教育学理论为了实现让校长做更好的自己的目标,而组织相应的培训课程,选择适当的培训策略,科学设计培训过程,进而形成的结构化的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培训程序。

1培训模式的具体应用

依据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依次构建培训模式的目标、课程、路径、方式。见下表1。

2培训目标

让校长做更好的自己。

3培训课程

课程是培训模式实施的载体。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的课程是学员围绕培训主题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学员认识自己;二是总结工作经验;三是反思经验,提出问题;四是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五是评价、完善问题解决方案。

(1)认识自己。课程目标:学员认识自己。课程实施:学员在培训者的引导下,通过自我分析,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阶段、职业态度、内外部环境、职业发展愿景等。

(2)总结经验。课程目标:聚焦培训主题,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课程实施:培训者引导学员针对某一专题,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总结出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

(3)交流反思,提出问题。课程目标:反思工作经验,提出问题。课程实施:组建学员研修小组,学员在研修小组内分享彼此的工作经验,互相交流意见,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准自己的问题。

(4)设计问题解决办法。课程目标:学员设计出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课程实施:学员在培训者的引导和帮助下,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搜集资料,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问题解决的内外条件,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5)评价、完善问题解决方案。课程目标:请同行对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提出意见或建议,完善自己的方案。课程实施:学员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小组内交流,请其他学员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修改建议,完善自己的方案。

4培训策略

为保障培训模式的顺利实施,采取相应的培训策略十分必要。

(1)确认培训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培训项目主题、类型,确认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是否适合培训的要求。显然,拟任、新任校长的岗位知识、法规等专题培训就不适合采用本培訓模式。

(2)控制培训规模,保证培训质量。确定采用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后,在项目设计时,为保证学员交流互动和小组学习的效果,建议控制培训规模,实施小班化培训。

(3)开展培训对象分析,掌握学员基本情况,为培训做好准备。培训开始前要对培训对象开展调查分析,掌握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比如学段、学历、职务等基本信息。

(4)组建研修小组,加强学员间交流。培训者根据掌握的学员基本信息,按照学员的相似性把学员分成几个研修小组,以便开展小组交流、组内评价等培训。

(5)培训者组织引导。要求培训者按照模式构建的培训课程把握培训导向,组织引导学员按照培训模式的既定轨迹完成与自我对话的过程。

5培训模式运行流程

四、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主要特征培训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员为中心;二是以培训者为主导。

1以学员为中心

(1)从培训目标看。让校长做更好的自己, 尊重学员个体,承认学员的差异性。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培训中学员解决自身问题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样目标引领下,学知识、学理论、学习方法都是马上用于解决问题的。同一培训主题,由于学员们的问题不同,收获可能不一样。

(2)从培训课程看。每个学员独特的经验、问题就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来自学员。认识自己,总结反思经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课程就是学员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3)看培训方式。参与式、互动式为主。按照培训模式的流程,学员全程参与是培训能够进行的必要条件。

(4)看学习责任。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员,学员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负责,体现学习主体性与学习主体责任的统一。

(5)看培训者。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者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政策的解读者、成功经验的介绍者,而是学员学习的帮助者,专业的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2以培训者为主导

(1)培训者引导培训按主题开展。培训者负责在培训中引导学员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2)培训者引导培训按模式运行。培训者负责在培训中引导学员按照模式的流程开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