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23: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研究生金融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院校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
在金融学科采用联合培养的模式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大多仍处于起步阶段。例如上海财经大学与上海金融学院两校联合培养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卓越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班”,复旦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开展金融硕士双学位培养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重庆大学探索实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云南财经大学采用“政校企”模式协同办学培养专业硕士等。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一般是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这种联合培养有两种模式:一是不稳定的联合培养单位,比如北京市、海南省开展的“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二是有固定的联合培养单位,比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金融研究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与香港大学联合培养经济学硕士和金融学硕士,湖北大学与湖北经济学院联合培养金融学硕士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培养对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并不能带来显著的提高,更多的是集中院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实现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等方面资源共享的模式。在新形势下对于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院校,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过程中要侧重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要将行业专家请进来,要将研究生送出去,协同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与职业能力,进可继续攻读博士,退可作为具有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端专门金融人才。
(二)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模式
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在国内外均有提倡,但是一般都集中在理工科专业。由于这些专业在国内外的成熟度较高,有利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形成,易于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作为经管类专业,校企协同的模式大都应用在专业学位上。近年来教育部加大了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比例,专业硕士以培养应用实践能力为主,淡化了学术科研能力。但从社会的认可度来看,单单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专业实践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还是不够的,只有坚持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取消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采用硕博连读的方式培养学术型硕士,比如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对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该如何定位,如何避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趋同性,尤其是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地方院校进一步深化研究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地方院校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采取校企协同培养模式
各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方面并不存在太大困难,但据调查,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希望受聘者有不少于3个月的实习或者实践经历,这是传统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的。在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的情况还比较好些,而地方院校由于受经费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对所聘请的校外合作导师缺乏吸引力,难以真正在研究生实习实践过程中进行指导及参与其他培养环节,校内导师由于没有经费支持无法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所以欠缺有效的研究生实践应用方面的指导。因此,地方院校培养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打破完全靠学校自己培养的模式,应采取与相关金融机构合作的协同培养模式。例如,地方院校与相关金融集团、投资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各联合培养基地之间的资源协同为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通过产学研成果的转化为研究生培养补充经费支持,根据合作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为金融业提供适用的高端专门金融人才。如此可实现校企双赢,使培养模式具有可持续性。不过,协同培养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两年制研究生,因为许多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是跨学科考生,对这些研究生需要较长的金融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两年制留给实践教学和研究的时间太少,因此我们认为,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适用于三年制。
三、校企协同培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模式探讨
校企协同育人是通过高校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合作的一种稳定而长效的产学研合作之路。校企协同育人的参与主体包括研究生、高校、协同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地方院校协同育人的关键是如何吸引优秀的研究生生源选择进入协同平台培养,同时,协同平台需要为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甚至是明确的职业规划。高校作为主动方,如何引导校内导师联合研究生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需要有长期的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协同单位一般是企业或者机构,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参与到协同育人中的积极性,取决于协同培养的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直接或者间接效益,教育主管部门(行业部门)要对协同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对师生要提供相关的技能培训。地方院校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同培养成效取决于各方的积极性和认可度。但目前协同培养各方的职责不明确,激励机制不完善,易造成高校与协同单位对研究生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协同平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难以提高。如何让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真正成为区域金融经济建设的高端专门人才,需要校企合作各方结合金融经济实际情况达成一致的合作目标和明确的合作内容。地方院校探索校企协同培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可参考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一)明确协同各方的职责,倡导双导师的培养体制
由院校主导成立协同管理机构,明确相应责任人,制定专门的制度文件,确保研究生的协同培养正常运作和产学研成果的转化。为保障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每名研究生均采用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以学术研究指导为主,要专门安排校内导师赴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熟悉新产品开发流程,提升校内教师实践能力。校外导师从企业高级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中遴选。鼓励导师严谨治学、因材施教。建立以导师负责制为主的,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采用校内培养、校外指导的联动机制,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发挥校内导师的科研特长,利用校外导师的实践经验,提高研究生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性,实现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产学研转化提供成果。设立学术年假制度,对校内校外导师在学术年假期内没有任何考核,校内外导师可带领研究生在学术假期内参加各级各类国内外学术活动,或者从事社会调研等。
(二)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学习形式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并非是简单的校内学习加校外实践,需要合作双方展开深层次的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为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造学术科研环境,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为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协同平台要保障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来源,争取生均经费达2万/年,通过设置专项奖学金以满足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各项支出,确保协同培养的研究生能在3年培养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协同培养的研究生前3个学期在校内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第4、5学期在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和创新项目开发与研究。协同培养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要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指导以协同单位的校外导师为主,校内导师只进行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每篇硕士学位论文采用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的形式,经费由协同评审小组确定,项目经相关评审结项后方可授予学位。
(三)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实现产学研的高效转化为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地方高校可选择大型的企业进行协同培养。由协同企业根据近几年内具体的人才需求状况,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要求,与协同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司其职,在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后,对达到协议预定标准的研究生原则上由协同企业负责安排就业。地方院校可利用接收推免生的机遇,吸引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毕业研究生进入协同育人平台,协同培养研究生单列硕士生招生计划,研究方向为协同企业(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前沿金融具体理论问题。协同企业每年根据发展中的具体金融问题创新实践项目申报通知,协同培养的研究生需申请创新实践项目立项,以项目研究代替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的方式,实现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成果的产学研转化提供平台和途径。
1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始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剧烈的外部冲击。金融危机通过以下三重路径对我国就业形势构成严峻挑战:
外需缩减效应。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经济增长衰退,失业上升,居民家庭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和储蓄增加等现象,发达国家的进口收入需求效应随之显现,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减少、推迟或取消,影响此类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同时,在外部订单减少和人民币升值效应影响下,不少出口导向的外商企业或国内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条断裂的危险和亏损、倒闭的威胁,不得不削减生产或关门倒闭,从而造成了就业问题。
投资流失效应。我国是全球吸收FDI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跨国企业或投资者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的约束,无法筹措资金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而且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和利润率较大幅度的下降,也降低了投资盈利预期,导致外商投资拉动就业的效应明显减弱。出口滑落带来出口企业和制造业的开工不足,诱发投资进一步下降,加大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影响。
间接减损效应。由于外需出口缩减和直接投资下降,为货物贸易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也遭受影响,比如外贸服务部门、国际金融和国际结算等部门。同时,国外游客数量减少和跨国公司节约旅行开支,都对服务业贸易和本地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出口下降还通过乘数效应放大了对投资、消费和总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对经济缺乏信心,而导致国内需求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投资与消费的循环低迷。
与此同时,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测,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在2008年559万的基础上增加50万人左右
据推算,如果2009年我国实现8%的经济增长,将创造900万个工作机会,但仅仅应届大学毕业生就有610万人。学者武毅英在对经济增长、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之后,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其次才是高校近年来的大幅扩招。基于理论和现实可以推测,金融危机下就业机会的缩减与大学毕业生的激增,加上金融危机本身的不可预见性,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进入异常严峻时期。
2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认知
2.1大学生对金融危机持续时间的判断:在对某高校的问卷调查中,问卷主要通过询问“您认为,当前这场金融危机还将持续多长时间”来调查大学生对金融危机的判断。调查结果表明,62.83%的被试者认为金融危机将在“一年到三年”内结束,11.05%的被试者认为“一年之内”结束,还有22.19%的被试者认为金融危机将持续“三年到五年”,仅有3.93%的大学生选择“五年以上”。
2.2大学生对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就业影响的判断:在问到“您认为,金融危机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时,如图表2所示,56.26%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大”,19.91%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很大”,19.09%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3.47%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另有1.28%的大学生认为“没什么影响”。
2.3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信心:在回答“金融危机下,您对自己顺利就业的信心如何”时,如图表3所示,大学生群体的分化比较明显:48.03%的大学生表示“信心较小”,40.05%的大学生则选择“信心较大”,另有6.69%选择“没有信心”,4.95%则表示“信心很大”。
2.4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2007届大学生在毕业时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比率为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87.5%,说明就业现实需要部分学生承受一定的待业期。这一统计数据是在2008年3月份收集的,当时金融危机尚未爆发,经济运行景气度较高,如今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又随着毕业生增多,预计将有更多的毕业生延长待业期,这将增大这部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对其所能接受的择业时长有一定影响。
在被问到“您毕业之后,愿意最长花多少时间来找工作”时,55.6%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长找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之内”,有35.87%的大学生愿意花费“6个月到一年”来找工作。总体来看,约90%的大学生难以接受毕业后一年内不能找到工作的状况,这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普遍比较迫切。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全国2007届本科毕业生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预期月薪平均水平分别是1677元和1316元。事实上,由于高校扩招以来的日益剧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就业薪酬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9月,中华英才网公布了全国应届毕业生2005-2007年现金收入市场平均水平,2006年比2005年同比下降4.5%,2007年又比2006年同比下降7.1%。三年间,应届毕业生的年收入缩水了3159元,已经降到了比较低的水平,所以金融危机的来临并没有导致学生预期月薪的大幅降低,1000元是90%以上大学生能接受的月薪底线。
2.5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比例仅为1.2%,而目前将自主创业作为毕业后首选打算的大学生比例达到3.41%,表明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有逐渐倾向于自主创业的趋势,但自主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6.94%的大学生“还没有明确打算”,这表明部分大学生缺乏自身的职业规划,对毕业后的打算比较茫然。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2007届大学生在毕业时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比率为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87.5%,说明就业现实需要部分学生承受一定的待业期。这一统计数据是在2008年2月份收集的,当时金融危机尚未爆发,经济运行景气度较高。综合职业搜寻理论和此调查数据,可以推测,随着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将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成为失业搜寻者,即进入待业期。本次调查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设计了关于待业期择业取向和政策需求的问题。
3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对策
3.1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配套政策:从1998年开始,我国确立了新时期“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这一就业政策充分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也明确了政府负有促进就业的公共责任。事实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还受到经济金融政策、教育政策、科技文化政策等若干不同政策分系统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到中小企业工作有着较强的意愿,但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数据显示,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这与国家施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有直接关系。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企业生存越发艰难,只有通过金融、财税、管理服务等多重途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才能最大程度使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功能。可见,促进就业政策效果如何不仅局限于就业政策中的条款规定,而且需要就业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系统的相互协调。政府作为就业政策和服务的主导提供者,其重要功能在于构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整体性制度环境,设计实施有效的激励结构,只有这样,政府出台的直接促进就业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3.2分层分类对大学时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取向、政策需求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学历层次、家庭收入、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诸多差异。这就意味着有效的就业政策应基于细分大学生群体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应有针对性地考虑不同学历层次、家庭收入、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覆盖到更多的大学生。本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家庭收入和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大学生有较强的意愿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乡村基层就业,因此政府应制定详细的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工作的政策,为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提供基层就业岗位,引导以高职高专和本科学生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到中西部、乡村基层就业,并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和福利保障。此外,政府和高校对于文史专业大学生的隐性就业情况应予以重点关注,从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规范和保护。
3.3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应加强合作:金融危机下半数以上大学生对于顺利就业的信心不足,也有半数以上大学生仅能接受6个月以内的待业期,这从两方面说明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心态急切。这就要求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加强合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共同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和缓解压力的服务工作。大学生待业期间的就业服务是薄弱环节,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我们建议,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应将就业服务延至大学生待业期,特别要注重通过各种组织化手段,建立长效机制来解决待业期间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和心理压力,缓解大学生在待业期的心理焦虑,并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疏导可能由此导致的行为失范和,防止金融危机通过就业问题传导成为社会危机。
3.4运用政策手段,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然而,由于户籍关系、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教育环境、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大学毕业生面临不同的境遇,在上述因素中占有利地位的成为就业中的强势群体,反之则是弱势群体。本次调查表明,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文史专业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就业观念更务实,就业期望更低,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而随着就业形势的紧张,求职成本也越来越高,择业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就业弱势群体的大学生所拥有的就业机会、资源也会更少,这将加大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因此,国家应当完善立法,加大纠正和惩治用人单位就业歧视的力度,政府部门应制定保护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在就业中不受歧视的具体政策,切实体现公平正义。针对弱势群体大学生有更高的意愿到乡村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情况,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予以鼓励和引导,并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
3.5促进高校教学内容和就业需求接轨: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来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而目前高校教育的内容体系、知识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广泛存在,这就要求高校推进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使得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视野、心态各方面能充分适应以企业为主的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应当以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见习经验为主,积极搭建大学生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沟通、获得丰富就业信息的服务平台,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与现实相适应的能力、视野和心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李培林,陈光金.力挽狂澜:中国社会发展迎接新挑战——2008~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发展预测总报告[A].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风险防范
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易品种迅速增加。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降低了金融基础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金融衍生产品也创造了新的风险。一些触目惊心的金融事件往往与金融衍生产品密切相关。如2008年9月爆发的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危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正确认识风险,加强风险控制,对于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类别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货币、利率、股票等传统的基础金融产品衍生发展而来的,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在内的金融合约。作为—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同样具有一般金融产品所具有的风险,但是由于风险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交易的高杠杆性,使得其蕴含着更大的风险。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与金融衍生交易相关的基本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市场风险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是由基础产品派生而来,其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相应的基础金融产品,因此所谓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基础产品价格波动所可能导致金融衍生产品投资人亏损的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衍生产品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多采用杠杆交易方式,跨期交易又使未来的产品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市场风险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经常面对的一种风险,相对其标的资产,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更为突出。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方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的风险,是场外衍生产品交易的一种主要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手风险,指衍生合约交易的一方可能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类是发行者风险,指标的资产的发行方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涉及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种类型:市场流动性风险与资金流动性风险。其中,市场流动性风险与特定的产品或市场有关,是由于缺乏合约交易对手而无法变现或平仓的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衍生产品市场中;而资金流动性风险与交易的资金有关,是交易一方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造成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从而被迫平仓,造成巨额亏损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由于操作风险是由主观因素所引发,所以本质上属于管理问题。此类风险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危险性极大。在世界金融发展史上,由于操作风险导致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相当资金实力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例子屡屡发生,巴林银行破产事件就堪称金融衍生产品操作失败的经典案例。
(五)法律风险
在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活动中,由于交易合约在法律范围内无效而无法履行或者合约订立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风险是法律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导致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发生的亏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有相当部分是源于法律风险。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回避各类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衍生产品开始在中国市场出现。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金融衍生产品国债期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和相应的风险控制经验,爆发了“327”事件,最终于1995年被取消;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在1993年推出深股指数期货,则由于市场规模太小在当年即被叫停;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了《远期结售汇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允许中国银行首家试点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正式颁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金融机构从事衍生产品交易制定了专门的办法;2005年股市权证和债券远期交易正式推出,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2006年我国首家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启动利率互换业务;2009年《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出台,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局面,但与国际发达市场相比,还尚有距离。从产品类型看,虽然基本涵盖了远期、期货、掉期、期权这四类衍生产品的基础形式,但仍没有在国际市场交易活跃的利率期权、权益类与商品类等场外衍生产品;从交易量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还很低,以利率互换为例,据《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交易名义本金分别为4121.5亿元,同比增长90.07%,但其所占全球市场余额的比例还很小;从市场的发展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场内市场还未正式交易,场外市场规模有限,尚不能满足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防范和投资需求。
三、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成因分析
作为一把“双刃剑”,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规避金融市场的风险,但由于其杠杆性以及定价复杂的特点,也有可能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起步较晚,由于各种外部条件制约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自身特性,可能引发风险,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监管体系尚待完善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主要由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和外汇管理局来实施,监管主体过于分散,完整的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如果监管缺位,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由于监管缺失而产生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及雷曼清盘等一连串事件的严重后果。虽然2007年中金所与上证所、深证所等机构签署了跨市场监管协作协议,在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联合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但银证期保的联合监管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加强协调,既要防止监管真空,又要减少重复监管,还需要不断探索。
(二)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要保障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有序运行,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法规。之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系列文本等制度的陆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降低了法律风险。但总体看来,我国现行的与金融衍生产品有关的法规,基本上为部门规章,是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各监管机构针对具体的衍生产品制定的,缺少统一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国家法律。以期货市场为例,中国的期货行业正在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交易市场,而《期货法》至今还未出台。因此,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相比,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略有滞后,由于缺乏衍生产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指引,不能适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内部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各类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认识和管理存在严重不足。2008年下半年以来,连续爆出中信泰富155亿元港元巨亏、国航亏损人民币68亿元等事件。作为独立交易主体,这些中央企业在参与海外衍生产品交易中,由于自身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漏洞,贸然使用复杂的场外衍生产品,违规建仓,导致了风险失控,在股权、商品、外汇市场出现投资亏损。
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防范的措施
在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我国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高度协同的市场监管体系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的特点,需要有关监管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监管体系。首先,为保证投资者利益,有必要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建立监管协调机制,通过信息的共享,协调监管职责,提高政府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其次,加强交易所和行业自律组织之间的联合监管,针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交易者的市场行为受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此外,还应加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国际监管与合作统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总之,通过政府统一监管,确保在市场管理、交易法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保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为了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国有必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法律法规的建设。第一,在立法方面,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衍生产品设立专门性法律,出台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以保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范、稳定发展。第二,制定和完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法律。创新赋予了金融衍生产品旺盛的生命力,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对于创新应该在方案上充分论证,有法律依据,并具有严密的监控措施。第三,制定有关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的法律,使风险管理主体的职责分工、管理程序、规则的制定都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和指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三)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中航油通过国际石油贸易、石油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其净资产已经从1997年16.8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5亿美元,增幅高达800倍。但2004年11月,中航油因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5.5亿美元。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著名的“巴林银行悲剧”的翻版:十年前,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欧洲老牌的巴林银行因雇员违规投机操作,令公司损失13亿美元并导致被一家荷兰银行收购。曾经在7年间实现资产增值800倍的海外国企中航油,缘何短短几个月内就在期货投机市场上背负5.5亿美元的巨债?
2003年底,由于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的扩大,直至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破产的财务困境。应该说中航油能够在7年间实现净资产增幅800倍,到巨亏5.5亿美元,都是缘于“创新”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本来是为了规避风险的保值作用,但中航油却是毁于过度的投机。
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衍生特征的金融工具。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是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以及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与固定利率借款承诺等”。而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价值派生于某些标的物的价格金融工具;其中,标的项目包括债券、商品、利率、汇率和某种指数等。也就是说,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以风险存在为前提,并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交易有别于一般的金融现货交易,是以标准合约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为基本特征的,其主要功能并不是交易,而是保值或投机。主要特征有六个:杠杆性,它能以极少的资金(合约保证金)控制较多的投资资金(出货或平仓时合约持有者应付的资金),来获取理财的收益;虚拟性,它在合约到期时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依存性,它依赖于传统的金融工具而存在,传统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最终会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灵活性,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表外交易,它通常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定价比较复杂,因对其风险的度量非常困难。
近几年以来,衍生工具交易风波不断,1994年1月,德国MGRM集团在美国高息筹资,投资石油期货损失13亿美元,相当于集团一半资产;1994年12月,美国加州橘郡财务长雪铁龙以政府名义筹资,进行票据投资,最后亏损18亿美元,地方政府宣布破产;同年12月,美国最富庶的奥兰冶县由于从事金融衍生交易失败而亏损15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1995年2月23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出现“327国债期货风波”,直接导致了国债期货市场在我国的暂停。
尽管出现上述情况,但衍生金融工具仍获得了巨大发展,美国《幸福》杂志在1995年载文声称,国际金融市场上当时已知的金融衍生工具已有1200多种,未清偿名义本金额超过20万亿美元。不仅如此,衍生工具的品种也正在创新中,目前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几乎能根据客户的任何特殊要求“量身订造”任何品种的衍生工具并为之创造市场,所以今后衍生工具的品种还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关于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制度现状
我国十分注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意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我国不断各项规章制度:国务院1998年8月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1999年6月,以国务院令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第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2001年10月,证监会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我国自2004年3月起施行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实施的范围为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法人,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目前,我国证监会共计批准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等27家企业可以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企业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策略
以上一系列事件说明,必须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风险加以必要的控制,不能任其作为表外业务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如果对该项风险极大的投机行为予以适当的披露,有适当的机制予以约束,提醒管理层和所有者的高度关注,就不会发生等事态无法收拾以后的巴林银行残局和中航油的艰难重组。对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禁止过度投机,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杜绝“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建立严格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应由高级管理部门、董事会或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授权核准,并进行合法、合规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如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负责人授权批准,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其他人员负责接收来自交易对方对交易的确认凭证;对交易伙伴的信誉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交易伙伴的信用风险;建立健全的衍生金融工具保管制度和定期盘点核对制度;建立投机项目的投资限额制度,规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最高限额,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严格限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适用范围,除为了规避实际外贸业务中的不确定风险以外,禁止从事以投机为手段的投资行为。
加大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准。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种类众多,业务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分析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风险,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避免巴林银行事件中因业务人员越权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另外,必须使用信得过的交易人员,做到核心机密内部人掌握。中航油参与此次交易、掌握交易核心机密的交易员,均是外籍人,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像这种核心机密被外籍人士掌握和运作,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是很少出现的。在美国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司,掌握最核心机密的关键位置交易员,一般都是美国人。
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外部监管,将作为“表外业务”纳入到表内披露。中航油从事场外交易历时一年多,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商学等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与这些优势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校工程硕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我们设立了5个研究方向,其中金融信息工程方向是软件工程学科与金融学科的结合,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是软件工程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的结合,计算机取整与司法鉴定是软件工程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方向、基础软件方向都是我校计算机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这5个研究方向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选修相应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在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模式方案设置、学生实践落实、质量体系控制的过程中都与人文社科学科紧密结合,目标明确,过程严谨。
1.2D(执行)——实施培养方案,严格培养过程,完善质量保障
工程硕士培养要经过3个重要环节: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在每一个环节中又有若干环节,为保证培养质量,我们严格规范每个环节[2]。图2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2.1课程环节
在课程环节,除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外,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授课期间要进行教学评估,学生给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也可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果和学生给出的意见将会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每个年级的硕士班设立一名班主任,协调课程安排,了解学生动态,组织课余活动。
1.2.2实习环节
面向行业进行专业实践是培养模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落实实习基地和实习制度是保障实习环节有效完成的关键。我们选取与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的高新技术型企业、金融信息化企业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制订实习管理办法,明确实习的时间、形式、要求,通过《企业实习手册》对实习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1.2.3论文环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体现,也是衡量培养质量和授予学位的重要标志。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侧重点不同,它更加重视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因此论文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将工程硕士论文划分为系统研制报告、IT管理类论文、工程设计类论文以及学术研究类论文4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保证论文的最终质量,我们在论文阶段设置了开题报告、、预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要求规范及实施办法,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都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就保证了能够进入答辩的论文基本质量。具体实施如下:(1)开题报告环节。学院组织不少于3人的开题报告评审组,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基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开题报告评价标准。相关文件包括《开题报告模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价标准》。(2)环节。为了有效惩戒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我们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专门审查,采取软件检测的方法,务求论文重复率不超过10%。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工作办法》。(3)预答辩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进入答辩环节论文的又一轮筛选。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实施办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价标准》。(4)论文评阅环节。由两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其中至少一名校外企业评阅专家针对论文的应用性给予评审和评价。(5)论文答辩环节。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答辩环节的规定,保证通过的论文质量。
1.3C(检查)——培养质量检验
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从论文质量、教师学生的反馈、就业情况3个方面来检验。
1.3.1论文质量
论文写作过程5个环节的把关保证了通过答辩的论文已经过至少3次专家评判、1次。在某个环节被淘汰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后才可以再次进入答辩。
1.3.2学生和教师的反馈
我们定期举行授课教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学生和老师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论文等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听取导师反映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方案作准备。
1.3.3就业情况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面向企业、面向实践,因此学生的就业情况最能反映我们的培养质量。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有它所关注的指标,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否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一致,从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就能反映出来。2012年人民大学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和2013年第二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毕业去向为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非金融类)、外资企业和国内其他知名企业,有的学生甚至同时拿到几家单位的录用通知。以2010级为例,50名学生的毕业去向数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被金融机构录用,这与我们最初设定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们秉承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相结合的理念,将金融与软件工程结合起来,学生在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等环节都接受了相应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毕业生一定是用人单位所欢迎的。
1.4A(处置)——总结、反思及改进
PDCA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对于既往的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检验和反思,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对开题、评阅、答辩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工程硕士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83-02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的规划方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种背景下,青岛大学经济学院获得了金融专业硕士的授予权。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突出专业硕士学位应用型的特色,构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培养目标,摆脱传统的学术型硕士课程体系的桎梏。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罗伯特・M・赫钦斯在其著作《美国高等教育》中写到:大学存在两个目标的冲突,一个是纯粹对真理的追求;另一个也是大学所公认的,就是为人们毕生的事业做准备。这很好地解释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培养重点之间的区别。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明显偏向于应用型。例如我院的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因而实践教学被置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地位。实践教学一般是指“通过实验、实践等科学活动方式使学生直接通过感性的学习、研究等手段获得新的理论知识,实现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提升”。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指出,“要切实转变办学观念,强化目标导向,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新模式。突出实践教学,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学分的比重。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一线实践,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对实习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训练的质量”。该《方案》表明,主管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由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晚,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需要不断丰富和探索,实践教学理念还需不断加强和深化。
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偏重于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这和社会对于硕士研究生需求由科研人才转为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变化不相称,也和发达国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偏重于专业人才的通行做法不一致。世界上专业学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在二战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现在专业学位获得者所占比例大约占三分之二以上,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英国的这一比例更高,大约在75%左右。我国下一步要大力发展专业硕士教育,但是如何整合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教育资源,避免专业硕士成为学术型硕士的“微缩版”,突出专业硕士培养的特色,就成为需要在探索实践中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希望能够以金融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切入点部分回答上述问题,为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状况
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专业硕士的发展较早,相关研究也已比较成熟。国内受制于教育实践的现实,相关研究比较笼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部分研究主要介绍国外专业硕士发展情况,进而进行中外比较研究。如,高益民(2007)介绍了日本的专业硕士的发展情况,邓涛和孔凡琴(2010)对澳大利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进行了介绍,马永红和郑晓齐(2009)等从教育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工程硕士的特征以及与美国的区别。一部分研究主要反思中国的传统研究生教育和部分已开办的专业硕士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专业硕士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如,王海民和郑佩荣(2005)对于会计专业硕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于东红等(2010)分析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中存在的自我意识迷失成为学术型硕士衍生品等问题。还有少量研究,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如质量保障体系[别敦荣等(2009)、邓光平(2010)、熊玲(2010)]、师资队伍[梁其健(2003)]、课程体系[唐仁华等(2010)]、实践环节[文冠华(2010)]、奖助体系[李忠(2010)]。
综上所述,国内现有的关于专业硕士的研究未能将中国实际和国际经验更好地结合,更多的关注专业硕士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等整体问题,缺乏对于专业硕士教育各个环节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细致探讨。目前还没有见到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为达到此目标,需要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型、全过程的金融硕士实训教学体系。综合利用案例、实验、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活动五个实训教学环节,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鼓励教师密切关注金融实践的好方式。金融硕士案例教学急需发展,金融教指委已经全面启动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建设,青岛大学也开始立项专业学位教育的案例建设项目。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含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拓展性实验几种类型。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与专业证书相对应的课程,鼓励学生获得CFP、CFA,FRM等相关证书。实训教学:通过开设金融产品模拟设计、证券仿真交易、银行交易业务仿真等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实训情景中强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类实训以综合性和设计创新性实训为主,讲求实训内容的适用性和实训课程的开放性。实习教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我院已经与青岛的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签署了多份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书,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基本能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实习教学的要求,并且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能够达到基地建设双飞互惠互利,相互支持。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金融硕士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金融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形式有案例分析、产品设计与金融实践问题解决方案、调研报告或基于实际问题分析的政策建议报告等,论文选题应该紧密结合实际,不提倡过于学术化的论文。创新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列入学校管理体系的竞赛以及《青岛大学学生创新性与研究性学习实验项目》等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诸如证券模拟交易大赛、金融产品模拟设计大赛等实务竞赛,培养学生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倡导产学研合作教育。
五、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的保障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富有专业精神的实践教学队伍,是开展金融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现在的金融专业硕士的教师大部分都没有在业界工作的经验,而少量的有业界工作经验的教师大都脱离业界时间比较长,与飞速发展的业界实践也有一定的脱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金融机构实践经验,为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派教师到校外的实习基地挂职锻炼,亲身参与到金融业务中去,可以加深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进一步了解业界的工作难点和重点,从实践中提炼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从实践中找寻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提高教师的培养专业硕士的水平和科研水平,鼓励教师争取横向课题,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实际运营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招聘兼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从金融机构聘请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来自第一线,了解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可以给学校带来最新的信息,是学校与业界加强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也为学生的技能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现在给每一位金融硕士都配备了一位校外导师,可以为专业学位硕士生从事课题研究及专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参与审查研究生的选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指导该方案的实施,参与学位论文的评审。
总之,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案例、实验、实训、实习、学位论文和创新实践活动各个教学环节,构建多层次、多模块、开放性、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2]王海民,郑佩荣.对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7).
[3]马永红,郑晓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供应链的形态表征研究[J].管理世界,2009,(2).
[4]邓涛,孔凡琴.澳大利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10).
[5]于东红,杜希民,周燕来.从自我迷失到本性回归―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ZH12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14JJ3129);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度量、控制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97-02
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也完善了金融市场的调控体系。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渐进开放,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显现,而核心竞争的差距在于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金融人才不足。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是金融从业人员的后备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从2003年开始至2014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112%,招生规模有显著提高,但是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则较为缓慢。其中,金融学硕士研究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作为金融研究创新的主体之一,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与世界金融学科前沿的差距明显,科研成果为金融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大,科研成果的原创性程度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提高。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背景下,提高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就尤为重要了。
一、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合理。由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与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着直接关系,但是当前金融学课程体系较为单一,授课内容较为集中。现代金融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经济、法律、统计、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知识,而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仍以传统的金融学为主,学生所接受的信息与金融市场信息脱节,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此有所欠缺。在教学方法方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探索性不够、互动性不够,一些授课教室的授课内容陈旧,对国外教材消化不够,生搬硬套,不结合中国实际,因而难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2)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较好的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金融学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高校由于研究生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财经院校对金融学硕士培养的经费缺乏,导致足够的教学岗位和学术交流平台,导致硕士生没有实践教学的机会以及缺乏学术交流、讨论的平台,不利于其所掌握所学理论以及检验其学术研究成果。对于金融机构实践方面,我国高校虽然很重视与证券公司、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但深度合作还比较少,甚至一些合作停留在参观或听讲座的形式上,产学研的互动不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参与金融企业的实习,也难以参与金融企业的核心业务,金融产品创新研发部门、风控部门对实习生的开放岗位少,大部分实习生多在金融机构的销售部门从事一些重复、机械的低智力劳动工作,金融企业大都不能为研究生提供实质性的创新实践支持,不利于研究生发现和认识金融行业现存的研究热点,会导致学生的研究成果与产业界脱钩,这也不利于金融学硕士研究生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现良好的科学问题,则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质量将大为降低。
(3)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较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一些高校因为经费限制或缺乏沟通交流渠道,而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导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难以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师从国内外一流导师从事金融学科研研究,因此,难以提高其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相比国外高校,国内的高校学术交流平台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较大的欠缺。
(4)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学术道德教育不够重视。一方面,一些高校过于追求论文数量,研究生论文质量不过关,致使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容易让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违背学术道德,产生学术腐败行为。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攻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把读研仅仅当做找一份好工作的跳板,不专心做好研究,再加上个别导师指导学生数量多,不能亲自指导研究生的研究,以成果为导向,对研究过程中应遵守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较少提及,这就导致了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有所缺失,进而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综合能力培养。
二、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对策分析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是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提高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受限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增加计算机、法律、财务、数理金融、信息科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交叉知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育,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学术前沿和市场前沿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通过研讨式学习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提高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重视实践,完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根据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实务部门的需求,实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以与金融企业进行合作,建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基地,将金融企业在风险管理、战略管理、法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问题,为金融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提供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安排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参与本科学位论文指导,或者安排高年级硕士研究生协助老师进行本科教学,增强其实践能力。在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建立协同创新中心[1],形成“政-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增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国内外交流机制。首先,鼓励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参加金融行业会议、国内外学术会议,动态把握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比赛等[2],同时,指导硕士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资助学生向高水平学术会议投稿,接受学术同行的指导。其二,创造条件,加大财政补贴,鼓励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形成国际合作培养的模式,培养更多熟悉中国国情和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的金融创新性人才。其三,为提高学生的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可以开设更多的国际化课程,如采用双语教学的形式,讲授《国际金融》、《国际宏观金融政策》等。其四,推进师资国际化,拓展多样化办学模式,保障国际化集成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建设等[3]。
(4)发挥研究生导师在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研究生导师对金融学硕士研究生传授最新的知识,解答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个人品德的提高。研究生导师要注重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和道德品质,发挥榜样力量,示范如何做好科学研究,如何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启发和鼓励学生,提高指导学生的效果。同时,研究生培养单位也应该严格导师遴选与考核制度,加强对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管理,形成一支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导师,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背景下,有必要增强其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对其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此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实践、完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国内外交流机制,发挥研究生导师在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主导作用,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金融从业人员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1]李九生,裘国华.利用创新平台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5,(2):41,28.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全过程
Key words: graduate education;quality management;overall process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08-02
0引言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全程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不仅包括对各个关键环节的显性的管理,也包括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不仅包括对教学培养过程中人和事的管理,也包括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不仅包括对质量的控制,也包括对卓越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懈追求。几年来,针对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实际情况,我们初步建立了能涵盖研究生全程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通过对关键环节的规范与控制,确保了教育质量;通过对学术环境的建设。
1基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
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均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必须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近些年,我所研究生教育也经历了跟全军大部分院校相同的情况,出现了培训规模迅猛增长,培训层次进一步提高,考生来源多样化,培训形式多元化等新情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强化管理,确保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进一步浓厚了学习氛围,逐步形成了追求卓越的治学精神。
1.1 健全规章制度近几年,我所研究生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学位授权点数量从原来的三个硕士点,增加到现在的四个硕士点和两个博士点;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和工程硕士教育。以上这些变化,给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如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规模和质量的有机统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的学习和思考,明确了依靠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提升质量的思路,确立了“规章制度是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提升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程”的共识。为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区分不同培训形式,我们制订了《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各任务承担单位的责、权、利,规范了研究生课程各个培养环节。为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制订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管理办法》、《研究生学位论文全盲审组织办法》等涵盖学位论文工作各关键环节的系列规章制度。为加强拔尖人才培养,制订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专项科研基金资助管理办法》。几年来,为规范研究生教育过程,制定颁发了10余项管理制度,健全了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了科学的管理机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在全所树立起依法管理、按章办事的理念,促进了管理工作的正规化和科学化,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
1.2 严把关键环节全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坚持以点带面,把握关键环节。科研院所狠抓了研究生入口、课程教学、课题研究主要环节监控和学位论文审查等关键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①严把研究生人口关,确保生源质量。生源质量是影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大了宣传力度,以实地宣传、寄发宣传资料,与知名高校建立合作互动机。②加强学位论文审查组织,严把出口关。学位论文审查答辩是研究生教育过程的最终环节,科学、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学位论文质量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积极探索改进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形式和方法:一是较早实行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全盲审制度。在2003年0004年连续两年实行抽查盲审基础上,从2005年起实行学位论文全盲审制度,每份论文分送三名专家进行双盲评审,其中所外专家至少两名。几年来共有近20名硕士研究生未能通过论文盲审。我们对存在问题的论文,责成作者重新修改,并区别不同情况,推迟半年或一年重新提交论文,组织审查和答辩。二是建立了复议制度。对在学位论文送审或答辩中,成绩较差或排名靠后的学位申请人,由科研院所机关重新组织专家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复议,复议的结果作为科研院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学位发放的重要参考。三是建立了高水平的评审专家库。按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建立了包括军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知名专家的评审专家库,遴选送审专家,保证了论文审查的公正有效。同时,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学位论文评审互动关系。四是推行了质疑和申诉制度。在研究生或导师对论文评审结果提出异议时,由科研院所组成专家组,对论文送审的结果进行评议。几年来,共受理了五名研究生的质疑和申诉,并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强化了师生的论文质量意识,树立了“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学位论文质量逐步提高,较好地把住了研究生毕业出口关。
1.3 加强学术环境建设全程质量管理,不仅要加强关键环节的监控,同时也要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科研院所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拔尖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3.1 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培养良好学术道德和规范学术规范是研究生必须遵循的学术准则,近年来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中曾出现了个别学员违背学术道德,部分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不强,论文撰写不够规范标准的现象。我们重视加强教育引导和行为规范,一是加强学术规范教育,经常性组织导师和研究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为导师配发《学术规范通论》,并专程邀请该书作者来院为师生讲学。二是加强对学位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在全所开设了《学术规范与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强化学术规范意识,规范学位论文的撰写;三是实行了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制度,规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增加《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从制度上保证了论文成果的原创性和真实性。通过学术规范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学位论文规范化、形式化要求,强化了导师和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意识,优化了良性健康的学术环境,促进了良好的学术道德的形成。
1.3.2 加强拔尖人才培养,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拔尖人才培养,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是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基金,对基础理论扎实、方向明确并有良好预期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给予资助。
1.3.3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科研院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拓宽视野,提高学术水平。一是开展学术月活动。在每年五、六月份,组织论文质量好、学术水平高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开展专题学术报告,邀请院外答辩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浓厚了科研院所的学术氛围。二是开展学科交流活动。依照导师职责,每年组织导师和回所博士开展学术报告;组织研究生在学科内部阶段性地汇报课题进展;研究生调研结束后,完成调研报告并在学科内部进行专题汇报和交流,非内在在所网上公布;开设《学科新专题》课程,由导师为研究生介绍学科前沿的最新发展。三是建立所外专家讲学制度。制订学术讲座计划,每年邀请10名左右专家来院讲学,与研究生沟通交流。广泛深入的学术活动,扩展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促进了不同研究内容的交叉融合,提升了研究生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培养质量。近年来,科研院所研究生课题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均有较大突破,70%以上的研究生承担了国家级课题研究任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2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效果
科研院所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展全程质量管理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2.1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显著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标志。近几年,科研院所研究生学位论文被评为省部级以及校级优秀学位论文的数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学位论文水平得到专家的高度认可。
2.2 学位论文水平得到专家的高度认可近几年来,我所研究生以学位论文为主要内容的方案,共获得某专项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这些成果不仅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认可,而且大部分成果已进入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环节。
2.3 毕业研究生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评价,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又一重要考核指标。全程质量管理,旨在通过对学习过程和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经近几年跟踪问卷调查,科研院所毕业的研究生,经过全程质量管理,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绝大部分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技术带头人,还有部分毕业研究生已经担任了所在单位的领导职务。
2.4 学科竞赛成绩优异学科竞赛成绩,也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考核的一个方面。近几年,科研院所通过相关措施,极大地激励了广大研究生参加高水平的学科专业竞赛的积极性,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3结语
研究生培养,既有其在培养环节上的共性,也有其在培养方式上的特殊性。基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也必须兼顾共性与特性。在把握原则性的同时,不能抹杀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个人之间的特殊性。以上只是我们基于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的一些探索,尽管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科学性、完备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蓉.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J].发展,2010,(2):118-119.
[2]王书会,王丽华,李俊.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择业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市三所高校的调查为例[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7-19.
一、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对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
这些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开创性到发展型,从公司金融类到投资类,再到金融工程类,有纯理论的推导,也有应用于实践的方法。把这些理论全盘照搬,直接应用于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显然并不一定适用。因为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相同,全盘的填鸭式教学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很难奏效。显然,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要求对各专业层次、年级层次和学术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化的教学体系的设计
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的知识水平、教学要求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三四年级的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肯定不同,而且理论教学的深度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在知识层次方面,一二年级本科生专业还没有接触,部分基础课也只是刚刚入门;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才刚刚接触相关的专业课;硕士研究生虽然对专业课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是现在硕士研究生中不少学生来自本科其他专业,短短的二到三年时间需要补充不少的专业知识。而在教学要求方面,本科生目前主要是通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本科生学习本专业知识内容,也要求本科生学习各专业模块的内容。相比之下,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时间也并不算多,其理论教学侧重于面而并不精深;硕士研究生理论教学的要求较高,同时也有升学进一步深造的可能。不过,目前硕士研究生教学也在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上部分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稍差,因此,在本科生教学基础的要求之上加以深化,由面及里侧重于线,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相结合;而博士研究生的理论教学深度较高,而且研究视角一般较集中于某一点,不再像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那样发散于面或者线。因此,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程度最深,显然对教学的要求也与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并不一样
不仅如此,即使同样是本科生,因专业的不同对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也并不一致。比如,金融学专业学生、公司金融专业学生与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课教学要求势必不同,而金融学专业中银行管理专业方向、国际金融专业方向或者证券投资专业方向等,对课程的配置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深度的配置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数理知识的教学,金融证券类专业的教学往往与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但仅就本科专业而言,金融工程等专业尤其需要相对层次较高的数理知识用于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对于一般的金融学等专业,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要求可能会低一些。因此,一般的金融学专业和专业性要求更高的金融工程专业,在证券类专业课的教学上也相对应存在着不同的层次。
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分层化分析
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如何针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加以分层化教学呢?笔者所在的金融学院,既在金融学专业下设置了公司金融专业方向,又主导了金融工程新专业的建设,现在又在金融工程新专业下并设证券投资的专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金融学院既有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学专业,同时还有以投资学为主导的金融工程专业和证券投资专业方向,另外还有保险学专业,真正实现了大金融证券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同时,金融学院既有大金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下设银行管理、资本市场运营和金融工程等方向),还新批了金融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于这些不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相应的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当然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比如,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金融经济学,财务管理专业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投资学方向为主体,而金融工程专业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会更多地以数理经济学方向为主体;对于普通的本科学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以说明、分析为主,而对于硕士研究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则以量化推导为主;对于一般的本科生可以以应用为主进行讲解,而对于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可以适当地以数理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而在教材的选择上,本科生可以用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布莱恩·克特尔所著的《金融经济学》,该书主要以论述和图示为主,相对较为浅显,而对于不同专业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则可以用杨云红老师所著的《金融经济学》和王江老师所著的《金融经济学》
另一门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金融市场学,由于课程主要的目的在于介绍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基础知识,因此,其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内容设置。比如,对于本科生,它是金融学入门课程,可以以介绍各金融市场的划分、功能实现和相关金融产品的运作实现机制为主进行教学,以便本科生对金融市场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已经了解了金融市场和各类金融产品运作模式的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可以进一步讲授金融合约理论、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的模型的结论,以使其了解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制度等运作,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进一步了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的本因;而对于更高层次的学生,如博士研究生和个别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合约理论、法与金融学等各方面理论,构建制度内生观点的金融制度分析理论框架,讲授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金融制度演化的内在规律,也可以涉及金融体系的选择和设计,充分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变迁因素
作为一门内容相当全面的资本市场专业课的投资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投资学Ⅰ、投资学Ⅱ和投资学Ⅲ进阶课程。对于本科学生,可以重点讲授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均衡理论,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现代金融学理论;对于高年级的本科学生或硕士研究生,可以专门设置相关基本面的证券分析内容和资产组合管理内容进行讲解;而对于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或者已经经历过前两个知识阶段投资学学习的学生,可以进一步讲授普通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证券的基本定价知识
金融工程作为专业课程,也应该分层次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比如,对于普通的金融类专业本科学生,可以以介绍金融工程工具、手段和策略为主,同时恰当介绍部分较为浅显的衍生工具以利于讲授金融工程的手段和政策;而对于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其他硕士研究生,则可以进一步相对深入地介绍部分金融工具创新和产品开发,同时讲授更高层次的金融工程手段和策略。相应的期货、期权与衍生证券这一课程也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普通本科学生以介绍简单的衍生证券为主,以利于入门;对于相对专业的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则可以作为金融工程这类专业课程的进阶课程,进一步介绍较为复杂的期权定价和衍生证券定价的方法,以及介绍新型期权、指数期权、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种。
事实上,对于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还有一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那就是实训课程。证券类专业课程有必要加强具有时效性的内地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联系相应的理论加以体会。其一,对于本科学生要加强证券分析类实训课程的培养,辅助以大量的A股证券分析方法应用的实例;其二,对于金融证券类专业学生,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尽量以实证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三,对于更高级的学生,金融工程等证券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未来的就业很可能就是证券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等纯粹的投资行业或投资岗位,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内加强金融证券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尤其是诸如研究报告这样的应用文的写作
至此,应该说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既是系统化的,又有针对性,有助于这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实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的对策
1 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要求对各专业层次、年级层次和学术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化的教学体系的设计。现代金融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开创性到发展型,从公司金融类到投资类,再到金融工程类,有纯理论的推导也有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而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相同,全盘的填鸭式教学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很难奏效
双证在职研究生需要什么?
参加统考:首先需要统考,考试是必须参加的,不考试便不能入学。
满足条件:满足报考院校、专业所需要的条件,具体查看当年该校、该专业招生简章即可了解。
复试:双证在职研究生跟考研一样,有初试和复试,两个考试都要参加,并通过。
到校上课:被录取后是要到校上课的,因为双证在职研究生目前还有网络授课的方式。
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是需要的,学习结束通过论文答辩和考核才能顺利毕业并获得证书。
双证在职研究生不需要什么?
学士学位:各报考院校并没有明确报名本科学历人员必须要有学士学位。
辞职:不需要辞职,是在职学习的,非脱产,周六日上课,不影响工作。
本科3年: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本科毕业3年,比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金融硕士等专业,都是本科应届生可以报考的。
双证在职研究生有什么?
专硕:双证在职研究生大部分招生院校都是招专硕的相关专业。
学硕:虽然双证在职研究生招学硕的学校很少,但并不是没有,比如中南大学。
学位:通过考试、学习,毕业有硕士学位证书。
学历:通过考试、学习,毕业获得研究生学历,也就是研究生毕业证书。
双证在职研究生没有什么?
奖学金:因为是非脱产学习,大多数双证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是不设置奖学金的。
住宿:在职学习学校不提供住宿,学生自行解决。
双证在职研究生能做什么?
升职加薪:双证在职研究生毕业对升职、加薪有帮助。
评职称:评职称一般需要学位证书,双证在职研究生学位和学历都有。
出国留学:国外只认可学位
。
读博:读博士,有硕士学位即可。
考公务员:一般考公务员都是需要学位和学历双证的。
双证在职研究生不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