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风建设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3: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学风建设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学风建设总结

篇1

对一所大学来说,一个班级的学风影响着院系的学风,同时又进一步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对我们学生来说,学风是指我们在一定的人生观,学习观和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圆满地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许多良好的终身受益的习惯。可以说优良的学风是造就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学校最基本的单位--班级,其班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风气。而班风中最直接最明显的要数学风。良好的学风建设决定着整个班级的风气,它可以使每位学生深受其益。但学风建设不当也可使许多学生深受其害。发生在身边的许多事情,有些虽小得不值一提,可它的影响却那么地让人深思。有人或因心情不好,对他人随口骂一句,而被骂的人不甘心随口还一句,时间一长,脏话说得也方便了,久而久之,落得个说了脏话也没不良感觉,脏话不离口,这也可以想象他以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潜移默化的。在宿舍一开始注意宿舍卫生,谁也不随便扔垃圾,这也是个人习惯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环节,可这就可以使得一个同学在教室不乱扔垃圾,在餐厅注意卫生,在校园内同样可以无意中做出让人值得借鉴的行为。更不用说在校外还有以后的工作环境中的表现了。所以说良好的个人习惯可以造就众多文明现象。宿舍文明了,最受直接影响的是班级,毕竟班级内同学接触的最多。

学风中最重要的也是学习的风气。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上大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造。为了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机制,学校也设立了包括高额奖学金在内的奖学金制度,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班级中,大部分同学学习兴趣高,刻苦努力,也就会使个别落后的同学有危机感,从而带动落后的同学共同前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政策在学校中更应贯彻执行。因为学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学校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发展提供方便。在班级中,可以使少部分同学先得以提高,从而带动大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最终达到全班同学都有较大的发展,真正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班风的建设状况是学校学风建设的直接体现。良好学风的形成还有赖于班级中每位同学的共同努力。

经过我们的工作,目前全班的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学风活动开展以来,上课出勤率有明显提高,全班形成了一种团结奋进,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

总而言之,良好的班风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都是通过班集体这一基本组织形式实施的。所以,只有存在于班集体之内的广大学生树立起勤奋学习,团结进步,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学校的学风建设才能上水平,让我们共同关注班级学风建设。

篇2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1.1 学习目的

近年来,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着逃课、考试不及格等现象,大学校园里学的气息已经越来越淡化。

长春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所做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和端正,有长期学习计划的学生只占1/3。楚雄师范学院和湖北省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对武汉8所高等院校所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更注重实际利益。上海理工大学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理想抱负趋向于实际主义,而因为国家利益角度上的学习动机较少。学生缺乏学习原动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于如何安排大学期间的学习还比较茫然。江南大学的研究显示部分大学生缺乏科学、明确的学习目的。

1.2 学习兴趣

长春大学的调查显示,只有少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课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影响。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对专业了解程度”与“对专业兴趣”成正相关,有近13%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对自己专业的了解程度和喜爱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1.3 学习态度和习惯

长春大学的1/3的学生认为自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增加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难度。湖北八校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20%~35%左右的同学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学习计划、预习复习、听课、总结等方面都不理想。江南大学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松懈,观念淡薄,缺课、听课效率不高、与老师主动交流少。上海理工大学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少自制力,但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是积极健康的。多数学生逃过课,作业抄袭现象严重,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不理想,有较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来学习。楚雄师范学院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缓慢。河北理工大学的学生有较大的课程重修比例和旷课率。

1.4 学习时间

长春大学将近半数的学生每天自学时间在2~3小时,15%的学生在4小时以上,28%的学生课余时间上网。湖北八校的上课时间主要集中在3~6小时,这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在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里,进行学习的人数仅占18.2%。

1.5 学习能力及自我评价

湖北八校学生认为能力一般的比例最高,都在40%~43%之间;大学生认为与自己在高中时相比,思维能力有所提高;比较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评价的标准主要是自己的学习目标、未来工作的需要和考试分数。

1.6 参加学术活动

长春大学有关的调查显示77%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学术课题的研究或论文的撰写,一半学生没有获得过任何级别学科竞赛奖励,学术讲座数量应提高。

2 加强学风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长春大学的对策:从学生入手,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领导,优化学校的管理机制,以教风带动学风。

楚雄师范学院:重视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不断健全学风建设,并且不断寻找学风建设的新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使学生珍惜在校教育的机会,并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江南大学:提高全校对学风建设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风建设的主动参与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重庆师范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其思想教育;一手抓就业培训,一手抓班级工作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整体学风建设。

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并积极开展活动促进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建立良好品质,并完善相关制度。

河北理工大学:以学者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并结合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加强学校管理工作。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大学生学风问题的日益严重,影响了学生自己和学校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各高校展开了对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其成因和对策的研究。从各高校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角度、程度各有不同,成因研究相对较少,对策研究大体相似。对学生的现状研究,有的高校研究得不太全面,对学生学风的改善效果就不会很好;而有的高校却研究得非常细致,有利于学风的全面改善。对学风现状的成因研究,只有少数高校进行了研究,这不利于学校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对对策的研究,各高校的大体方面相似,具体工作程度却相差很多,各高校应该细化各方面工作,制定能落到实处的全面的具体工作项目,从而能用实际行动来改善当前大学生的学风不良现状。目前对本课题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只有部分高校进行了研究,而大学生学风问题却非常普遍,基本上每所高校都存在学风不良情况,尤其是普通高校,而且每所高校的具体情况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各高校都应重视起学风建设,从本校情况出发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对策,切实全面改善学生学风现状,使大学生能够抓好在校的最后时光,充实自己,为将来更好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邓克金,薛蛟,程如冰.大学生学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

[2] 张奎,李祥永.对高校大学生学风情况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学生管理工作,2008(125).

[3] 缪娟.大学生学风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26(1、2).

[4] 刘昌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动力态度伦理[J].石油教育·管理之窗,2003.2.

[5] 姜明.从大学生就业难的角度谈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4).

[6] 刘昌明.新世纪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3.26(1).

[7] 杨梅.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及建议[J].科教文汇·教研教改,2008(7中).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1-03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1]笔者认为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在对一名大学生学业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所学专业的倾向,确定其最佳学习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以学业生涯规划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已成为可行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本文以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为切入点,将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有意识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业生涯规划和学风建设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

1.学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学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的过程。[2]

首先,大学生会根据自我的核心,也就是最本能、最自然的思维、感觉、行为模式,而不是在别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表面的性格特征,来制定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这就是MBTI人格理论在学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其次,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这就是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在学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最后,他们会衡量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及兴趣,甚至个性的融合情况,来权衡利弊制定方案,这就是Edgar Schein的职业锚理论在学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3]

2.学风的内涵

高校的学风是指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4]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包括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等。[5]

3.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学生成材和更好发展,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规划,内在解决了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而详细的学业规划进一步保障了学生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有效地推进了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是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然结果和必然体现。同样,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大学系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教育效果与学风建设息息相关。良好的学风为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保障,大大促进了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良好的学风相互促进、有机统一,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两者的相互融合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学业生涯规划和学风建设的现状

1.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没有结合自身和社会的实际状况合理制定学业规划,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计划不能很好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制定规划的重要性,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高年级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比低年级好;第三,学生制定的规划并非足够科学、实际,以至于在某种情况下半途而废;第四,部分高校对待学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应的专业师资与实施条件。

2.学风现状

为分析大学生学风现状,笔者对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了走访。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收回487份。其中70%的同学清楚学风建设这项工程的重要性,20%的同学仅了解学风建设的基本内涵,8%的同学认为自己和学风建设没有关系。

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在学生中存在一些现象:部分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对学习失去兴趣,既不重视基础课也不重视专业课;部分家长代替学生规划未来的道路,例如考公务员、考研、出国留学等,这使得学生可能会过于专注练习英语口语、培养人际关系等,而忽视正常教学课程;学生习惯了高中老师监督检查的被动学习方式,在较为轻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下不能严于律己;未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造成图书馆资源的浪费。

分析上述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从高中紧张环境转变为大学的宽松学习环境,失去了学习动力,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心存拜金主义,认为有钱就能谋得好职位,继而缺乏学习动力,丧失力争上游的学习精神。建议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内容,变成“我想学”、“我要学”。第三,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不能延续高中时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建议每学期制订一套相应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第四,许多高校的学风建设往往由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孤军奋战,零打碎敲,不能形成整体效应和持久效应,导致学风建设主体性的缺失。[6]

三、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学业生涯规划与学风建设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两者都是在共同教育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们的融合发展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空间。霍兰德理论指出:“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具有相似的人格,因此他们对很多情境和问题会有类似的反应方式,从而产生类似的人际环境。”这个理论应用于学业生涯规划与学风建设也是如此。[6]学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长期性,提高整体学风,从而推进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又为学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1.学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的未来人生道路做了铺垫,改变了整体学风环境

学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通往学有所成的第一步,更为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各高校都应该把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融入大学教育当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要注意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方向不同,例如对大一学生重点是引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和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他们对学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初步的意识和能力;对大二学生重点是积累与实践,在此阶段他们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动手能力,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结合,全方位发展;对大三学生重点是信息,在这个阶段大家会选择考研、就业、出国等多条去路,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还要增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对大四学生重点是总结,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已经决定以后的方向了,可以总结一下前三年的规划有什么不足之处,然后进行补充和修改,从而更好地与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为了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各大学不仅应注重知识上的教育,还应注重素质教育,并将学业生涯规划作为重点融入日常教学中,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引导学生有合理的规划和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风建设。

2.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学风建设“以人为本”的体现

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所以必须要求大学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长期和全方面发展。“一切以学生成材和全面发展为中心”是大学学风建设“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内在追求的必然的映射。而学业生涯规划正是在坚持学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前提下,着眼于“一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制定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引导和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意识,从而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素质。[7]由此可见,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大学学风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上分析突出学业生涯规划和学风建设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这样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开展并完善学业生涯规划来达到加强学风建设的目的。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关注这一工作,例如哈尔滨理工大学测通学院,在新生入学时举行新生学业生涯规划大赛,旨在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学业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同时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为进一步营造良好校园学习氛围做出贡献,锻炼、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学业生涯提供有力保障。

四、通过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

1.学业生涯规划贯穿大学生活全程

学业生涯规划是贯穿人们一生的话题,需要不断调整、修正。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强调其重要性,并付诸切实可行的实践。例如,对入学新生进行学业生涯导入教育,并增设一门选修课,选择相关教材向学生传授学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邀请知名校友重返母校参加大学生讲坛,以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分享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养成惜时勤学的良好习惯,以此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工程。

2.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素质较高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通过打造一支专业性、综合性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师团队,分别从就业、科研、心理、考研等方面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第一,专业教师除了在学风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向学生介绍课程研究的最新动态、成果,完善学生个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们制定就业规划,进而促进学风建设。第二,通过对“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国家级竞赛指导教师的培训,引导此类专业教师为学生合理制定科研规划。第三,通过学生处专职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家庭、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帮助学生们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第四,辅导员以往届毕业生信息库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目标和报考院校,合理规划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复习时间表,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同样促进了学风建设。

以哈理工测通学院为例,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学业生涯规划教师团队,曾指导06级测控专业范同学制定学业规划,该生成功签约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实现由低到高、由工转管理的成功转型;在教师团队的帮助下,06级测控专业赵同学根据自己所制定的学业规划,通过钻研努力荣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他是首位代表学校获得该竞赛一等奖的同学并在人民大会堂领奖;05级测控专业杨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实现由低到高、由理转文的成功转型;06级测控专业王同学凭借科学的复习计划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顺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实现硕博连读。

3.学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学习、政治思想教育一脉相承

只有认识到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可以成立“学风建设督察组”,定期组织学业生涯规划比赛。综上所述,学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教育管理体系。学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所在学科、认清自我、把握职场未来,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四年整体的学习生活之中,进而将理论学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同进步。因此,良好的学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营造一个系统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进而掀起一股学风建设热的新浪潮。

参考文献

[1][2] 宋建军,费小平.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9-21.

[3] 廖智君,余小英.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7):89.

[4] 王敏.高校学风建设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9):184.

篇4

一、情商与现代大学学风建设的基本内涵

1.现代大学学风的基本内涵。学风,即一个学校学生学习风气,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学习纪律等方面。一所大学的学风是该所大学文化底蕴的精髓,反映该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学校知名度。学风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每所学校的学风建设都有他们的共同点,也有他们的特色。学校的学风是由学校每一代学生和老师积累下来的,是经验的总结,是心血的结晶。

2.情商的基本内涵。情商最初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正式提出来的。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概括和总结了桑代克、加德纳和塞拉维对于社会智力、自我智力、人际关系智能和情绪调控能力等观点和论述,发表了《情商》一书,对情商理论加以通俗化诠释,使得情商及EQ一词风行世界。情商传入中国后,不少心理学家对它做出研究,唐映红对情绪智商的内涵做了进一步修订,认为情绪智商应包括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由此可以看出情商是我们控制自身情绪,调节自己的心理世界,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关键。我们大学生虽然生理基本上成熟但我们心理还是处于幼稚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是我们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的黄金阶段。

3.情商与学风的基本关系。情商是一个人的内在表现,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学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师生的想法,只有大家都有想把学风建设好的想法,学风建设才能高效快速施行。一个正确的心理思想是学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才能建设好学校的学风。

二、现代高校存在的学风问题

学生的学风也是学风建设的关键,它甚至比教师的教风还要令人重视,当然他表现出来的问题更为突出。关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做出了详细的研究,下面我就用他的研究来表达我的观点。

第一,袁驷认为,师生互动不够是学风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清华大学参照研究发现,其中的四大类指标清华和美国顶尖大学可以说不相上下,但是在一项指标上,清华比美国的大学有显著的差异,这项指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清华大学教学研究所做过一项调查,清华大学有30%的学生反映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教师对其学习状态或表现给予任何口头或书面的反馈。这明显的表达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不好,和老师之间没有很好地沟通,使老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出符合学生口味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情商缺乏的表现之一。

第二,袁驷说:“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经济和金钱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功利化,甚至以能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物质条件为学习目标。学生模糊了学习的目标,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影响,使大学生的学习过于功利化,没有对学术真正的喜爱和尊重。这些导致学校的学习氛围变差,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是学术大家做学问、从事研究的地方。如果蒙上了其他因素会使学校的风气变差。这也是情商缺乏的表现。

第三,当今的社会上经常爆发出大学生犯罪,这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没有高尚的情操。2004年震动整个社会的马加爵案件,每个人对于他残忍的杀人手法深恶痛绝,当着背后表现出来的是他心灵的极端贫乏与人格的极度扭曲。这应该引起大家的深思,当今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私自利,自尊心强。一旦碰到问题容易崩溃,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大学生这样的性格也使学校的学风建设增加了难度,这些大学生身上发生的社会性事件也是学生情绪控制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差的原因所在。

第四,中国重视应试教育,虽然现在朝着素质教育发展,但还是也以考试为主。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这使学生有了作弊,抄袭等事情发生。而一个学校的学风,考风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考试作弊,影响了学校的学风。而这种思维是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好,是情商的一部分。

三、学风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设置情商课程。学生是大学学风建设的主体,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交流困难,实际上由于现在网络发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忧郁症、心理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越来越差。学校要多开展学生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寝室,走出网络,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情商课程,总结教学效果和经验,不断完善并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特点的情商课程设置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在其他课堂(如体育课、英语课)中引入情商教育的相关内容,结合课程的自身特点、具体案例等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重视班级情商建设。多举行一些班集体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纠正学生的心态,建立正确的心理思想。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让学生能多为他人思考。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学生自立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处事的能力,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面对挫折时学生的抗压能力等等。重视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注重对大学生情商方面的培养。

3.重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和才干,又有利于锻炼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对风险、突发事件的判断和抵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社会教育是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力量,推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可以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会加快,这有助于学生社会情商的提升。

4.学校要创新学校的体制,加强情商的建设。以培养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适应能力,充分挖掘潜力,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避免作弊、逃课等事情发生,配合学校的学风建设。学校的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及德育老师和一些专业课老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将情商与短期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活动和课外学习相结合,与个人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提高情商学习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智商、高情商的高素质人才。

情商是建立良好学风的工具,只有师生拥有良好的情商,在学风建设上就容易了很多。所以我个人觉得情商在学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个高校应该把情商教育加入到学风建设当中,提高学风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要求学生:出好每日早操,做好每日内务,上好每日课程,积极参加活动,争做文明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知识,锤炼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健康成长成才,立志报效祖国。

【基本方法】深化“四个”教育。深化安全纪律教育,深化适应养成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涯规划教育。

加强“四个”建设。加强班团组织建设,加强文明宿舍建设,加强五不学风班建设,加强先进班集体建设。

发挥“四个”作用。发挥党小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各类学生组织作用,发挥广大学生“三自”作用。

【基本抓手】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狠抓工作的基本环节,学风班风舍风党建及心健工作凸显特色,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教育作用。

【考核重点】各班英语、数学期末平均成绩及不及格率;早操和宿舍内务情况;学风和文明宿舍建设工作;党团学工作。

一、 加强队伍建设

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核心,以研究工作对象和工作的有效途径为重点,恪尽职守,科学规划,沟通协调,有效落实,深化“四心工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安全稳定意识,构建学习型、团结、和谐的工作队伍,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依据“合法、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查找问题,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办事流程,促进工作科学发展。

二、 狠抓基本环节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与管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狠抓早操、内务、课堂、自习、晚点名、周点名等基本环节,广泛开展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等创建活动,适时开展安全、纪律、爱国、责任、进取、荣誉、感恩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引导、激励、服务、约束作用,发挥党小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各类学生组织作用,发挥广大学生“三自”作用,促进新生全面成长成才。

三、重点工作凸显特色

以专业思想、学习方法、学习纪律为抓手,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强化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兴趣,引导学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凝练创建优良学风的有效途径。

以互相团结、共同努力为基础,以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之优良氛围为目标,优化创建文明宿舍活动方案,形成创建文明宿舍活动的特色。

以党建为龙头,以党小组为核心,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重点,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服务关爱,创新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增强支部活力。

以在宿舍、教室加强日常关注为抓手,以“咨询室”面询和网络、电话咨询为主要咨询平台,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理想信念为主要咨询内容,强化宣传教育服务功能,及时发现、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扰或心理健康问题,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由党团学办公室负责,强化网管指导,以辅导员老师和学习导师工作博客为重点,丰富网站内容,通过班级网络教育联络员的宣传沟通,使新生及其家长在上网时愿浏览我们的网站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011级第二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1、开学工作

1) 注册(周一上午十点前报告报到情况);

2) 开学第一次点名安排(纪律周、感恩、安全、学风、文明宿舍等);

3) “我与家庭共成长”主题班会(前二周内完成);

4) 返校后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及心理健康普查(第一周四上午上报);

5) 假期作业批改,社会实践表彰(第一月中表彰);

6) 综合测评工作(第一月内表彰);

7) 分析考试成绩,交流学习经验,引导学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严格学习纪律,创建优良学风;

8) 调整骨干;

9) 坚持早操、内务、例会、沙龙、月普查、月党小组会及联系教师等制度;

10)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2、期中工作

1) 增强校园安全意识,检查夜不归宿和违章用电,清明节游玩安全等;

2) 适时开展理想、责任、荣誉、感恩、安全、纪律、适应、养成、爱情观、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3) 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服务关爱,创新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小组及学生党员作用;

4) 转正工作;

5) 文明宿舍建设及表彰工作;

6) 纪律处理,考风考纪、诚实守信教育,考前动员和心理辅导;

7) 分析期中考试成绩,交流学习经验,完善学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加强学习纪律,创建优良学风,加强心理辅导;

8) 总结前半学期工作,完善下半学期计划;

9) 五一假安排。

3、期末工作

1) 学风整顿月;

2) 安全教育;

3) 资助育人,助学贷款;

4) 院部工作考核;

5) 党员发展;

6) 假期作业及假期安全教育;

7) 留校学生的登记、教育和管理;

8) 落实与家长联系制度,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和学习成绩;

9) 工作总结、考核、评优、结果上报(学期倒数第三周,全体工作人员上交本学期工作总结和下学期工作构想);

10) 工作交接(组织关系等资料提前准备好,放假前交给各辅导员); [1]   2010年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

2010年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计划

2010年第二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

高中学生会工作计划

数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计划

2010年大学学生会宿管部工作计划

2010年学生会春季工作计划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11) 迎接下学年新生辅导员和学习导师及岗前培训工作;

12) 办公室搬迁、网页更新等。

附:工作总结提纲(需有支持材料和各类数据统计分析)

1) 入学教育工作;

2) 团学骨干教育、培养及作用发挥情况;

3) 党小组及马列自学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4) 党员教育培养及作用发挥情况;

5) 开展公德、纪律、理想、适应、责任等日常教育的途径及效果;

6) 适应养成教育管理工作;

7) 专业教育工作;

8) 引导学涯规划工作;

9) 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10) 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建设的措施及效果;

11) 早晚检查及周点名情况;

12) 随班听课情况;

13) 各班交入党申请书和发展比例,英语、数学平均成绩及不及格率;

14) 理论研究情况;

15) 特色工作;

16) 其他。

2011级第一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1、岗前培训

1) 开班,校领导讲话;学工处领导主题报告(半天);

2) 新生部解读学期工作安排,强调接待工作注意事项等(半天);

3) 辅导员党建、心健、学涯规划、骨干作用、军训及日常工作交流(一天);

4) 思政室心健工作辅导培训(半天);

5) 信息处数字迎新辅导培训(半天);

6) 教务处、武装部、计财处、医院培训(半天);

7) 学习交流,制定个人工作构想(一天);

8) 党建、心健、网建工作交接(一天);

9) 更新网页内容(辅导员、学习导师有关信息上网);

10) 宿舍、信箱分配及新生接待方案。

2、新生接待

1) 接收关系,温馨提示,明确要求,对新生及其家长做好宣传、咨询、服务等工作(印发“新生宝典、给家长的信等告知内容”);

2) 做好新生党员登记工作,明确“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党小组、马列自学小组、文明宿舍、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双做”等活动中的作用和对新生党员的要求(印发党建材料)。

3、组织军训、组建队伍

1) 做好第一次点名(告知安全、校纪校规、适应等。介绍西电精神和三大条令等),使新生初步了解学校、军训、大学生活和专业;

2) 与新生同吃同住同军训,加强责任、荣誉、适应、养成教育,争取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双丰收;

3) 做好新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调查、党团组织关系的接收工作;

4) 完成小班化、团学组织、党小组、马列自学小组的组建(党务流程宣传),培养、关心、使用、指导党团学骨干开展工作;

5) 适时安排“适应大学生活、校纪校规和初级业余党校”的专题教育;

6) 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心理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掌握学费缴纳情况;

7) 协调体检、户口、服装、赛歌、照相等工作;

8) 西电精神及“三观”教育;

9) 广泛开展“理想、责任、荣誉” 主题活动或“‘军训杯’——军训感悟”有奖征文活动等。

4、加强适应性教育,促进学风班风文明宿舍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坚持早操、内务、例会、沙龙、月普查、月党小组会、听课、联系教师等制度;

2) 及时广泛做好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学生手册学习及解读工作;

3) 及时广泛开展专业教育、学习方法教育,引导学涯规划;

4)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问卷等),加强适应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5) 狠抓早操、内务、自习、课堂、晚查寝、周点名环节,强化一日生活制度;

6) 以互相团结、共同努力为基础,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氛围为基础,加强优良班风和文明宿舍建设;

7) 节假日安排。

5、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和资助育人

1) 适时开展感恩教育(每个班都要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工作处将在学期末进行优评选表彰);

2) 及时开展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教育(协助保卫处“11.9活动”);学校安全工作检查;

3) 学风建设月;

4) 导员考核、学年总评、院部工作检查、技能展示工作;

5) 掌握困难学生情况,做好评荐校贷、国家奖学金的准备工作;

6) 及时开展考风考纪、诚实守信教育;

7) 以期中考试成绩为抓手,以班会、家长会、骨干会、学困生座谈会、经验交流会、谈心、联系家长、办宣传板报等为着力点,帮助同学们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完善学涯规划,创建优良学风;

8) 全员认真总结前半学期工作,及时完善下半学期工作计划。

6、期末工作

1) 上报高级党校名单(5%);

2) 文明宿舍创建活动阶段总结(团学牵头);

3) 新生(含暂时离校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数据录入;

4) 掌握学生欠费及其心理等情况;

5) 做好元旦、平安夜节日值班及安全等教育工作。

6) 强化团结、和谐、诚信、爱心、处世能力等的教育培养,做好资助育人工作(11月贫困生资助,冬寒补助10%,“国助金”11月底评选);

7) 加强考风考纪及诚信教育,做好考前后心理辅导;

8) 寒假作业、社会实践(招生宣传)及假期安全教育安排;

9) 留校学生的登记、教育和管理;

10) 落实与家长联系制度,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和学习成绩,沟通欠费问题;

11) 学期倒数第三周,全体工作人员上交本学期工作总结和下学期工作构想。

附:工作总结提纲(需有支持材料和各类数据统计分析)

1) 军训工作;

2) 入学教育工作;

3) 团学骨干教育、培养及作用发挥情况;

4) 党小组及马列自学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2)   2010年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

2010年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计划

2010年第二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

高中学生会工作计划

数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计划

2010年大学学生会宿管部工作计划

2010年学生会春季工作计划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5) 党员教育培养及作用发挥情况;

6) 开展公德、纪律、理想、适应、责任等日常教育的途径及效果;

7) 适应养成教育管理工作;

8) 专业教育工作;

9) 引导学涯规划工作;

10) 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11) 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建设的措施及效果;

12) 早晚检查及周点名情况;

13) 随班听课情况;

14) 各班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英语、数学平均成绩及不及格率;

15) 理论研究情况;

16) 特色工作;

17) 其他。

  3     2010年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

2010年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计划

2010年第二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

高中学生会工作计划

数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计划

篇6

学风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风气,它是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风格、学习精神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它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本特点[1]。高校学风是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和治学精神,是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大学生的风貌、品质、奋斗精神等,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该高校大学文化的渊源。医学院校开办的理学专业不同于理工科大学的学生,他是在医学教育的氛围下进行的理学类的学习,具有其特殊的学风特点。笔者通过对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本科学生问卷调查、访谈和调研,了解医学院校理科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现总结如下。

1 调查方法和方案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调查方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确定调查内容。问卷内容包括六个部分: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考试情况、整体评价,共有18道选择题。第二部分确定调查样本。抽取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本科学生2010级、2011级、2012级和2013级4个年级的本科学生为调查样本,考虑2010级为毕业班,重点调查对象为2011级、2012级和2013级3个年级的本科学生,具体分配比例为2013级占32.00%、2012级占30.50%、2011级占29.50%、2010级占8.00%。考虑经费、人数比例等因素共抽取样本250份。第三部分确定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确定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本科学生宿舍住址后,把250份问卷随机发放到宿舍进行调查,调查后的有效样本为248份,无效样本为2份。

2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学习目的。医学院校理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是导致学风不浓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69%的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取得文凭,找个工作,另有部分学生积极准备考研。第二部分学习态度。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 医学院校理科相当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调查,每天课后坚持学习2h以上的占29.50%,每天坚持1~2h的占30.00%,每天学习在1h以下者占40.50%。通过调查发现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的主要原因是不喜爱自己的专业,总认为到了医学院校,应该学医,当临床大夫,这样才有用武之地,才是自己的理想所在。低年级学生78%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第三部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调查显示:20.50%的同学选择 “感兴趣”,40.60%的同学选择“兴趣不大,但能接受”,38.90%的同学选择“不感兴趣” 。可以看出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当部分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第四部分学习纪律。通过调查显示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习纪律松散,有48.60%的学生每学期均有上课迟到的现象,52.80%的学生不能按学校的作息时间起床,51.70%的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组织的专业知识讨论等。第五部分考试情况。41.60%的学生注重平时积累,认真复习迎考;49.20%的学生认为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足够应付考试;6.80%的学生是突击复习加上考试作弊迎考;2.40%的学生不复习,通过考试作弊迎考。通过调查显示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是端正的,能够认真复习迎考,但是持“考前一个月复习原则”的同学过多。第六部分整体评价。关于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风整体状况的调查,7.40%的学生认为很好,33.30%的学生认为较好,55.10%的学生认为一般,4.20%的学生认为差。整体来看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风建设一般,只有少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并对学风建设持肯定态度。

3 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这里既有复杂的社会影响,又有高校管理上的疏漏,同时也有学生自身的深刻原因。以下便从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三大方面,总结梳理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一方面社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给学风建设带来了较大阻碍。近年来,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和思想乘机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高校学生中来,给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现在随着高校网络的普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各种错误思潮、观念混杂其间,极易感染青年学生,混淆学生的视听。这无疑将加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学风建设工作也会因此受到较大阻碍。第二方面高校管理上的疏漏。部分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对育人工作不够重视。从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高校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发生转变;高校教师不能满足于一味地传递知识,或者因循守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而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教师忙于一般事物性工作,而疏忽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高校专业课教师忙于科研和自身学习,教学工作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还有一些高校教师责任心不强,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所有这些情况都预示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高校教师的育人作用正呈不断减弱的趋势。这将使学风建设失去一个强有力的抓手。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第三方面学生自身。医学院校理学学生90%均是调剂专业招收的学生,大多报考了该学校但志愿填写的是临床医学等专业,上学后对理学专业的抵触情绪很大。新生到学校后,对大学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很陌生,还没有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加强一年级新生的学风建设非常重要。再加上部分学生胸无大志,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学习怕吃苦,意志薄弱,难抵生活中的诱惑,耐不住寂寞,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生活的历练,生活态度消极。这也是造成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的原因之一。

4 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造成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风建设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能单单怪罪于社会、学校、老师或学生;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使各方面的因素一齐作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4.1 重视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一年级的学风建设

医学院校理学学生大部分是调剂专业招收的学生,大多报考了该学校但志愿填写的是临床医学等专业,上学后对理学专业的抵触情绪很大。新生到学校后,对大学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很陌生,还没有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加强医学院校理学学生一年级新生的学风建设非常重要。对此,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也非常重视。在每年新生入校后,抓学风管理工作是新生新学期的必修课,通过对新生专业教育,树立新生对理学专业的信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专业与就业的关系。通过组织近两年的理学专业优秀毕业学生进行讲座,组织新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座谈,引导新生树立积极的专业理想,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4.2 为医学院校理学专业新生配备导师

医学院校理学专业新生在加强学风建设中,应根据师生比例配备导师,导师是进行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培养硕士以上的学历才广泛实行导师制,导师制培养能够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培养模式。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有个传统就是为新生配备导师,要求导师定期和学生见面,解决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困惑,要求一年级新生和导师见面应制度化、规范化,有必要可以要求作笔记,写心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和教师建立了感情,见面交流逐步成自然,学生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找导师商量,导师也会积极为之解惑,学生和教师之间逐步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4.3 发挥社会的舆论导向对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的作用

社会是影响学风建设的大环境,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受着社会舆论导向的熏陶。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也不例外。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时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特别是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要实事求是,结论正确,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且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为学风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4.4 坚持科研与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相结合

结合高校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挖掘自身资源;利用专业优势,组织各类学科竞赛鼓励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申请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以此培养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要经常性的开展成才报告会或专家论坛会,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以此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申报,每年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4.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主导

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抓教风、促学风,教师是关键的一环。要加强师德建设,一个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许多东西,让学生在做学问的同时学会做人;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比例配备学生辅导员,尽量减少学生辅导员的日常性事务的处理,以便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心理情况;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更新思想教育观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4.6 加强制度建设是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保障

学风要改善,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学习纪律和制度建设,既要体现出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又要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可操作性强。对于违纪的学生要用制度进行约束和教育,对于违反学习纪律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处理,及时矫正他们的行为。

5 总结

总之, 学风是一所大学中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这种风气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一种良好的学风的形成需要大力的倡导,也需要教师、学生和其他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2]。学风也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师资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医学院校理学专业学生学风建设不仅是以学生为对象的工作,而且与教风、校风关系密切,只有全校齐抓共管、一以贯之、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取得学风建设的实效。

篇7

要求学生:出好每日早操,做好每日内务,上好每日课程,积极参加活动,争做文明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知识,锤炼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健康成长成才,立志报效祖国。

深化“四个”教育。深化安全纪律教育,深化适应养成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涯规划教育。

加强“四个”建设。加强班团组织建设,加强文明宿舍建设,加强五不学风班建设,加强先进班集体建设。

发挥“四个”作用。发挥党小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各类学生组织作用,发挥广大学生“三自”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狠抓工作的基本环节,学风班风舍风党建及心健工作凸显特色,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教育作用。

各班英语、数学期末平均成绩及不及格率;早操和宿舍内务情况;学风和文明宿舍建设工作;党团学工作。

一、 加强队伍建设

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核心,以研究工作对象和工作的有效途径为重点,恪尽职守,科学规划,沟通协调,有效落实,深化“四心工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安全稳定意识,构建学习型、团结、和谐的工作队伍,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依据“合法、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查找问题,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办事流程,促进工作科学发展。

二、 狠抓基本环节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与管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狠抓早操、内务、课堂、自习、晚点名、周点名等基本环节,广泛开展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等创建活动,适时开展安全、纪律、爱国、责任、进取、荣誉、感恩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引导、激励、服务、约束作用,发挥党小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各类学生组织作用,发挥广大学生“三自”作用,促进新生全面成长成才。

三、重点工作凸显特色

以专业思想、学习方法、学习纪律为抓手,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强化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兴趣,引导学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凝练创建优良学风的有效途径。

以互相团结、共同努力为基础,以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之优良氛围为目标,优化创建文明宿舍活动方案,形成创建文明宿舍活动的特色。

以党建为龙头,以党小组为核心,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重点,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服务关爱,创新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增强支部活力。

以在宿舍、教室加强日常关注为抓手,以“咨询室”面询和网络、电话咨询为主要咨询平台,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理想信念为主要咨询内容,强化宣传教育服务功能,及时发现、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扰或心理健康问题,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由党团学办公室负责,强化网管指导,以辅导员老师和学习导师工作博客为重点,丰富网站内容,通过班级网络教育联络员的宣传沟通,使新生及其家长在上网时愿浏览我们的网站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011级第二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1、开学工作

1) 注册(周一上午十点前报告报到情况);

2) 开学第一次点名安排(纪律周、感恩、安全、学风、文明宿舍等);

3) “我与家庭共成长”主题班会(前二周内完成);

4) 返校后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及心理健康普查(第一周四上午上报);

5) 假期作业批改,社会实践表彰(第一月中表彰);

6) 综合测评工作(第一月内表彰);

7) 分析考试成绩,交流学习经验,引导学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严格学习纪律,创建优良学风;

8) 调整骨干;

9) 坚持早操、内务、例会、沙龙、月普查、月党小组会及联系教师等制度;

10)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2、期中工作

1) 增强校园安全意识,检查夜不归宿和违章用电,清明节游玩安全等;

2) 适时开展理想、责任、荣誉、感恩、安全、纪律、适应、养成、爱情观、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3) 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服务关爱,创新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小组及学生党员作用;

4) 转正工作;

5) 文明宿舍建设及表彰工作;

6) 纪律处理,考风考纪、诚实守信教育,考前动员和心理辅导;

7) 分析期中考试成绩,交流学习经验,完善学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加强学习纪律,创建优良学风,加强心理辅导;

8) 总结前半学期工作,完善下半学期计划;

9) 五一假安排。

3、期末工作

1) 学风整顿月;

2) 安全教育;

3) 资助育人,助学贷款;

4) 院部工作考核;

5) 党员发展;

6) 假期作业及假期安全教育;

7) 留校学生的登记、教育和管理;

8) 落实与家长联系制度,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和学习成绩;

9) 工作总结、考核、评优、结果上报(学期倒数第三周,全体工作人员上交本学期工作总结和下学期工作构想);

10) 工作交接(组织关系等资料提前准备好,放假前交给各辅导员); 2012年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

2012年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计划

2012年第二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

高中学生会工作计划

数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计划

篇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60-02

学风是高校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氛围,它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育人的重要方面。学风建设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文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学生的学风状况进行调查,准确了解这些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改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措施和途径,对于加强和优化高校学生学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学风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风状况,探究学风建设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开展了本科生学风现状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学习困惑等有关问题。调查结果:共调查学生个体样本1000人,其中有效样本为964人,无效样本为36人。学习目标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对所学专业选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了解不够,对未来缺乏信心和充分的职业规划,学习动机和目标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方面,我校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存在消极状态,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少数学生表现为消极、懒散。学习兴趣方面,我校学生总体学习积极性较好,不同专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学习方法方面,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一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少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最感困惑的问题为:就业形势严峻,担心自己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所学书专业知识在未来工作中得不到应用;学习和社会活动冲突;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效果不好。

原因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学风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①社会因素。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冲突期,多元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和目的的多样化;高校对外开放的程度在日益加强,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和思想渗透进来,给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学习观念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②学校因素。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硬件设备的投资、教师数量和质量相对滞后,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作用整体弱化。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学生思想教育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的作用在减弱,有的教师在教学态度上、在知识更新和容量上、在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上、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只满足于一味地传递知识,或者因循守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③学生自身因素。目前,独生子女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较低。随着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出现种种不适,进而影响到学习心态和行为,致使他们课堂学习能力低、缺乏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差。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弱,不能及时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部分学生无法摆脱各种因素的干扰,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自觉刻苦的意识不强;部分学生无法承受来自学习、就业、经济、情感等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能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娱乐、休息的关系,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发展目标迷失;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甚至出现学业失败现象,因而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

二、学生工作视角下我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者和实施者,常年奋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的老师。辅导员要在学生工作视角下,积极构建调研、管理、规划等“六位一体”的学风建设模式,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营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1.以调研把握学风。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基础。2012年以来,实施了学生工作“百千万”工程,建立起全方位、多层面与学生、教师、社会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探索和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吉林农大特色的工作模式,即:以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和班主任组成的百余名工作人员,走访千余名教师、学生家长、优秀校友和社会实践基地负责人,深入了解万余名学生“五个状态”(思想状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健康状态、就业状态),以促进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成才为主线,以走访调研、梳理分析、问题研讨破解、总结提升为实施步骤,以四个“三”,即:三条“渠道”(三走进、三融入、三联系)、三层“梳理”(个人层面、学院或单位层面、学校层面)、三项“措施”(即专题研讨、课题立项、经验交流)、三重“推广”(即经验推广、成果推广、机制推广)为具体办法,完善和改进学生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和拓展方法和内容,实现学生工作时代化、人性化、精细化、科学化,从学生的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学习快乐度和学习成绩四个方面进行“学情调查”,为强化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制度保障学风。科学建章建制,合理规范程序,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保障。经过建设,我校与学风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29项,仅2013年就制定(修订)相关制度规定9项,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涉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完备的制度作基础、作保障,发挥其规范约束的作用、激励引导的作用,才能使学风建设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在规定的尺度下进行。各学院也建立了如学风建设工作责任制度、任课教师联系制度、学习预警制度、家校联系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学习跟进制度等,有力地推动了学风建设发展。

3.以规划塑造学风。科学合理规划,分类别分层次教育,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点。我校在学风建设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2年,我们实施了“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形成了“12345”的学风建设模式(即以“五个明显提高”和“五个明显减少”为核心内容,各年级推进,带动全校推动全校学风建设工作);坚持“一个核心”理念,提升“两个课堂”成效,强化“三支队伍”带动,通过“四个阶段”实施,抓好“五个环节”建设,促进“六项能力”提升的总体思路;确立了“思想导航促学风、文化引领育学风、管理规范正学风、服务保驾助学风、教风促进带学风、朋辈带动树学风、班风支撑建学风”六位一体推进建设的优良学风建设路径;针对2013级新生,有针对性地出台推进文件,推动工作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推进。工程实施两年以来,成效显著,已经形成了具有吉林农大特色的优良学风,学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

篇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4-0086-04

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从狭义上讲,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外部反映;从广义上讲,学风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1]本文所称的学风特指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

当前,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既是高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参与国内外办学竞争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参与人才竞争、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实际上,高校学风建设从来都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但应当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群体构建不同的模式。当前,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构建PDCA模式十分必要。.①

一、高校学风建设构建PDCA模式的必要性

学风是高校的灵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针对高校学风建设实施难、见效慢、难持久的特点,将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模式引入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1.良好的学风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优良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努力成才的内在精神动力。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人生价值;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仅是大学生当前学习、科研的必备条件,也是将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备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汲取新知识,是大学生不断成长的前提,能够使人终生受益;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努力成为善于吸收各科知识和信息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的重要保证。

2.学风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风建设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学风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指出:学科建设是学校的龙头,学风建设是学校的根本。学风不正,学校声誉难以维持。大学要有浓厚、宽松的学术氛围,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科学、民主、创新的大学精神。如何创设既宽松又严谨的学术氛围,塑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各大学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2]事实证明,学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狠抓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走质量立校、质量强校之路,才能增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3.学习型社会呼吁高校优良学风建设

学习型社会倡导人人要终身学习。由于大学是拉动社会进步的源头,因而,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就需要高校的拉动。因大学期间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学风建设决定了高校能否使大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否使大学生将学习作为自己终生的信仰,能否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高校加强学风建设。.[3]

(二)当前高校学风问题的严峻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尽管每个高校均认识到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加强学风建设,但是,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仍不容乐观,高校学风问题亟待解决。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当前,高校中一些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存在盲目学习的状况。虽然大多数学生知道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求学的主要目的,但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急功近利,他们热衷于考各种资格证,以此作为就业的敲门砖,却往往忽视了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研究,导致顾此失彼,失去了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部分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跟风投身于考研大军,终日只复习考研的相关科目而忽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可以预见,这部分学生即便考研被录取,他们也会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再次迷失前进的方向。

2.学习态度不端正

一些学生经过高考的紧张学习,考入大学后就开始放松自己,追求玩乐,失去了原有的学习目标和动力。这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忽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对待专业学习缺乏踏实、严谨的态度,对待考试往往敷衍、蒙混过关。大学期间的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宽松,对学生的自制力要求较高,一些学生习惯了中学时期的被动学习,对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生活不能及时适应,产生了学习怠惰心理,这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一个突出表现。

3.学习纪律不严格

大学生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是高校优良学风的突出体现。而当前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玩手机,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还有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成瘾,多门功课挂科,大学生活刚刚开始就受到降级甚至退学的处分。

4.学习方法不科学

一些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及时与教师交流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见解和疑问,也就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部分大学生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缺乏理解和应用,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十分有限的,以至于许多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才发现自己脑袋空空,学过的知识几乎随着考试的结束全部还给了书本,才发现应急式的学习根本起不到提升能力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学生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到了工作现场难以很好地开展工作。

(三)PDCA循环模式的优越性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Deming Circle),是管理学中的一种通用模型,最早是在1930年由美国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提出的初步构想,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再度深入挖掘,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 循环理论认为管理中的任何工作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阶段(P)、实施阶段(D)、检查阶段(C)和总结处理阶段(A),这四个阶段紧密衔接,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PDCA循环模式之所以能够应用于创建高校的优良学风,关键在于它的长效性、循环性和可改进性等优点。.[4]

1.长效性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一个不断循环、可时时改进的管理方法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PDCA 循环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它不是一般意义上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它的每一次循环都将原有的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高校的学风建设之中,能够推动高校学风不断改进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2.循环性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牵涉到各方面资源和投入的综合工程,而PDCA 循环恰恰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循环组成,大环套小环,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衔接。一所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就是一个大的PDCA 循环过程, 每个学院的院风建设、每个班级的班风建设、每个学生的自学管理等就是一个个小的PDCA 循环过程。其中,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根据,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化,各循环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3.可改进性

高校学风建设的宗旨是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但学风建设的实施方式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学风建设模式既要具有核心目标,又要体现灵活性。PDCA循环的优越性在于一直都是围绕标准在运转,每一次循环都要依据前期所定目标及时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修正错误,防止错误的再次出现。同时,由于将有效完成目标的工作方法提升为标准,对未完成的工作以及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继续进行循环,这样就能够防止学风建设偏离正确的轨道,使学风建设始终围绕着核心目标不断改进。

二、高校学风建设PDCA模式的主要内容

依据PDCA 循环理论,高校学风建设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方案—计划阶段、学习—辅导阶段、检查—考核阶段和总结—提升阶段。

(一)制定方案—计划阶段(Plan)

在制定方案—计划阶段之前,首要的任务是进行调研工作。应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团体讨论等形式查找学风建设和个人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应着重调研那些未能完成学风建设目标的事项,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订学校整体的学风建设方案和班级、个人学习计划。如,针对学生学习纪律差这一问题,可以分别开展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教务管理人员等多角度的问卷调查或座谈,找出导致学生迟到、旷课、抄袭作业等现象的主要原因。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改进方案,面向班级要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面向个人要明确每一个学生学风建设的职责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尽可能用可量化的数据表明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可改进的程度,以确保学校的整体管理效果和学生的自我提升质量目标的实现,以便为下一步教师监督并检查执行方案做好准备。

(二)学习—辅导阶段(Do)

在学习—辅导阶段,学生应按照学风改进计划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教育管理人员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共同为实现学风改进的目标而努力。在这一阶段,学生应严格按照学风建设总体方案行动,同时,学生还应结合自身特点完成自我提升的学习计划目标。如总体方案和自我提升计划发生冲突,教师应协助学生对个体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做出调整。其中包括学习方案实施的具体时间、效率、效果等,都要在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这一阶段在整个PDCA循环模式中是最关键的,同时,也要求教育管理人员身体力行,切实帮助学生克服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因为只有将学习质量改进方案认真贯彻执行,才能保证以后的检查工作、提升工作以及整个循环的有效进行。

(三)检查—考核阶段(Check)

学风检查—考核阶段是贯穿整个学风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当学生按照要求落实学风改进计划时,需要教育管理人员根据方案计划和具体考核标准,对每一个学生的计划执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考核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效果。检查内容可依据学风改进目标进行调整充实,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班级学习风气、宿舍学习氛围等方面。通过检查总结学生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明确以往工作的不足及其成因,及时发现问题,以备下一阶段的处理。

(四)总结—提升阶段(Action)

经过以上制定计划、执行方案和检查阶段的努力,学风建设肯定会有成效也有不足。因而,在总结—提升阶段,需要将以上工作进行汇总,把成功完成学风改进计划的学习方法提升为标准,对在学习上有显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此发挥激励和示范作用。同时,发现并记录整个循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有待解决的和新出现的问题的成因,以便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进行解决。

三、构建高校学风建设PDCA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包括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诸多方面,同时,PDCA模式的各个环节对解决特定问题都有其针对性,所以,在运用PDCA循环模式逐步改善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一)对学风问题现状的调查要全面真实

对学风建设现状的调查是PDCA循环模式的基点,因此,对学风建设现状的调查尤为重要。如果不能明确了解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就无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有效解决方案,PDCA循环也就无法进行。所以,调查工作应注意广度和角度,即要注意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调查问题的普遍性和调查分析的针对性。应针对学生的年龄、专业、性格特点采取多种调查形式和方法,包括问卷、访谈、团体讨论等,以便于了解到真实情况。还应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级骨干等集思广益,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逐一分析论证,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前提。

(二)制定的学习目标要明确可行

在制定学风建设的预期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首先,需要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长期目标,并将其作为学风建设的总目标。其次,在制定各阶段的目标时,要特别注意目标的可行性,并分阶段具体执行。制定的方案要具体到目标实现的时间、效果等,以便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制定目标过程中还需注意的是不能急于求成。超出学生的实际而提出过高的目标,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改进学风是极为不利的。此外,还要尽量使各项目标量化,便于下一步考核。

(三)考核评价指标要具体细致

检查—考核阶段是PDCA模式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应检查学生是否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是否纪录成功的经验和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同时要将检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汇总分析, 形成最终检查报告。因此,对每一个学风问题的考核评价指标都要细致、明确,要使每一项考核评价指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中反映出来。各项考核评价指标要与制定的预期目标保持一致,明确规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到何种程度,尽可能量化。通过数据说明执行情况,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反映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总结、提升做好准备。

(四)奖惩要及时适度

在总结—提升阶段,教育管理者要根据前一阶段的考核情况,对顺利完成预期目标、达到良好学风效果的团体或个人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团体或个人进行相应处罚。在此阶段,要特别注意奖惩的适度性和及时性,否则,将难以起到激励和督促的作用。这一阶段也是下一个PDCA循环的基础,因此,要注意及时总结这一循环中未解决的和新出现的问题,为转入下一循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结语

在当前高校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探索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模式是符合个人、高校及社会长远发展需求的一项工作。教育管理学认为,学校管理过程要严格遵循四环节(PDCA模式)运行规律,即计划、执行、检查、修正四个环节,并使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渐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5]。要使高校学风建设的管理过程在这种PDCA循环的滚动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次循环都要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提高一步。

由此可见,将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理论应用到高校学风建设中,创建一种具有长效性、循环性、可改进性的学风建设模式,是克服长期以来高校学风建设的难点、适应当前高校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管理学关于加强学校管理、推动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注释:

① PDCA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其中P、D、C、A分别代表Plan、Do、Check、Action。

[参考文献]

[1] 郑镇锋.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6):237238.

[2] 瞿祥华,邓云涛.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6668.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67-02

一、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的扩大,生源的整体素质在下降,尤其体现在人文素养和科学基础方面。同时,扩招以后教师数量增长、教学条件的改善并未达到与现有学生数量的匹配要求,尤其是在二本院校,这种不平衡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从二本院校学风调查问卷中,归纳总结了二本院校学风存在的问题,并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对不良学风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从根本上加强和改善学风的应对措施。以大学生成才教育系列活动为载体,以培育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行为为主要抓手,旨在形成自主学习、自我实现的良好学风,并配合严格教学管理、严肃教师教风、夯实思想教育、学风教育等改善学风的辅助、巩固措施,使二本院校的学风建设更上一层楼。

二、电子工程学院学风现状

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认识不足,对“大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不够,缺乏“人生成功”教育,尤其是对本校毕业生或同类院校毕业生获得成功的“先例”缺少认识,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2.对专业认识不清,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大学入学之初,学生没有接受到良好的“专业认识教育”,对本专业的主要学习科目和任务及“就业前景”认识不清,不知道大学期间应该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应如何提升综合能力,自然树立不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导致盲目学习。即使勉强投入学习,通过学习获得的“成就感”不足,致使学习积极性不高。

3.学习方略、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偏低,学习后劲不足。多数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下,有些人虽然投入时间较多,但学习效果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1)在学习方略、学习方法方面,对学生的教育不足,学生本人也]有这方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学习无规划,时间无法科学安排。(2)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步骤的计划性不足,某一个时间段应该学习什么内容,达到哪些目标,没有较明确的计划;同时,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善于利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去探究、去识记,巩固知识的方法欠缺,学习效率低下。规划性差,学习效果不佳。总之,一大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学习。

4.学习意志不坚定,纪律松弛,持久学习的热情不够。入学后,很多学生内心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虽然就业的压力巨大,却不知如何应对,对未来失去信心,进而放纵自己。对大学生活缺乏长期规划,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上述这些表现,究其原因:在校学生的“挫折”教育缺失,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健全,不能正确分析所面临问题的起因和现状,也找不到突破口;自我认知能力较差,不了解自身的长处和弱点,无法合理解决学业上碰到的问题。

5.学习环境不理想,保障学习“教学条件”不配套,学习的“吸引力”不够。由于扩招后学生数量的增多,教学资源略显紧张,在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些专业课程体系较为陈旧,课程开设的次序不科学,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诸多困难;一大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活力,与学科前沿、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在学习中感觉不到与时代、生活的紧密联系,很难树立对专业的热爱;部分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上述这些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粗放的教学管理体制所造成的。

三、应对措施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所以将加强学风建设和倡导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搞好学风建设。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技巧提出应对方法和策略。

(一)规划并开展好“入学教育”,使学生步入大学就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主动学习

“入学教育”的内容规划。“入学教育”应该包括如下内容:“大学认识与人生成功教育”、“专业认识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1)“大学认识与人生成功教育”:通过“大学认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完成大学学业对自身的改造、提升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人生成功教育”,让学生确切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范例,让学生认识到完成完整的大学生涯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和起点。(2)“专业认识教育”: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学科范畴、发展状况,完成本专业大学教育在具体知识和技能上有哪些积累和提升,毕业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了解本专业要开设哪些课程,哪些课程对专业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并了解一些重要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3)“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让学生树立从全局认识大学生涯的胸怀,提高对现实问题、困难的分析、处理、应对能力,学会“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会经得住“挫折”,受得住“磨炼”,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情愫和意志这些成才系列教育活动宜在开学时陆续进行。

(二)规划并开展好“学习方法论教育”,使学生能提高学习效率,开展自主学习

1.“学习方法论教育”内容规划。“学习方法论教育”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自主学习的能力需求和实现途径。让学生学会编制可行的学习计划,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能运用与之相对应的科学学习方法。

2.“学习方法论教育”的具体实施。“学习方法论教育”宜在开学后半学期或一学期后进行,应安排在“入学教育”内容完成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学习效率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学习方法论教育”,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并积极实践;学生能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会根据课程要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通过这些手段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容易尝到学习“甜头”,保持学习后劲。

(三)加教学管理,提高教师授课水平,不断完善教学软硬件,使课堂学习和课程学习更有“吸引力”

通过严格教学过程管理,鼓励教学改革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课堂和课程教学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通过革新课程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模式,使学生容易学懂、学好,使教学环境以外部力量积极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的严格要求、适当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学习上保持学习的专注力,巩固学习动力。

(四)革新课程体系,改革学分结构,减少理论课程学分总量,采用更加有效的评价方式

革新课程体系,保留专业基本的专业课程,适当开设前沿性的讲座课程,增加实践性强、有利于技能形成和提升的实训、实习、设计类课程;改革学分结构,减少理论课程学分总量,增加实践课程学分。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对讲座性课程,只要学生积极参加、完成课业学习即可,不进行考试,其成绩不纳入学生成绩排名行列;对一些拓展能力的实践性课程,适当放宽学生选修门数的限制,教师提供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选择性学习,成绩评价只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某一门课程“不通过”可以通过多选一门实践课程以“通过”来“弥补”。

总之,通过系统化的学生成才教育,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加强出勤考核、关注成长变化等日常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学风建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使他们爱学习、勤学习、会学习,争取使每一位大学生早日成才,为国家、社会、家庭呈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参考文献:

[1]吴燕丽,周遗品,王浩.关于构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4):160-161.

[2]齐文.我国现阶段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3,(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