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3: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篇1

2.认识有余数除法

3.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整除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复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出示卡片:(能口算的要口算)

24÷3=25÷3=38÷2=

180÷12=39÷2=184÷12=

3.导入:通过刚才复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已掌握了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下载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整除概念:

(1)教师出示出刚才口算卡片中的除法算式

24÷3=825÷3=8……138÷2=19

180÷12=1539÷2=19……1184÷12=15……4

教师提问:你能按照每题的得数,将以上六道除法算式分类吗?

指名到前面重新将六道算式按照要求重新排列,进行整理.

①24÷3=8②25÷3=8……1

38÷2=1939÷2=19……1

180÷12=15184÷12=15……4

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出示两组算式下载

学生讨论:根据什么这样分类?

使学生明确:根据得数有没有余数来排列的.

(2)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第一组题

教师提问:这一组题的被除数、除数、商各是什么数?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又列举了很多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也是整数,并且没有余数的除法,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整除.(继续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这种条件下,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如24÷3=8,我们就说24能被3整除,也可以说成3能整除24.下载

引导学生同桌试说:算式38÷2=19和180÷12=15,谁能被谁整除.

(3)反馈练习:第72页“做一做”,投影出示.(学生判断时说明理由)

下面哪个除法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16÷348÷680÷1691÷17

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

教师提问:观察第二组题,在这些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答后,教师加以总结引出概念:像这组除法题目,都是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得到的商是整数,并且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的除法.

(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出示有余数除法的定义)下载

反馈练习:出示以下各题目:(投影)

13÷2=6……138÷19=2

49÷5=9……426÷3=8……2

教师提问:以上4道除法算式中哪些是有余数的除法呢?38÷19=2叫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有什么特点.

教师举例,学生判断正误:

19÷6=2……719÷6=3……1

使学生明确:余数都比除数小.(教师可用彩色粉笔描一描黑板上第二组各算式的余数.)

(2)教学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

25÷3=8……1184÷12=15……4

引导学生说: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各是哪些数.

让学生先观察再思考:上面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怎样求.

启发学生回答:

3×8+1=2512×15+4=184(教师对应着每个算式板书)

教师总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板书)继续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下载

(3)反馈练习:第72页“做一做”,投影出示:

下面的除法计算,请你验算一下是不是正确.(投影出示)

367÷23=15……22

订正时,让学生讲一讲根据是什么.

(三)巩固发展(投影)

A组:

1.填空:

(1)一个()除以另一个(),商是(),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2)28÷14=2()能被()整除.

(3)一个()除以另一个(),得到的()的商以后还有(),这样的除法叫做(),()都有比除数小.

(4)被除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数.

2.选择:在整除的算式下面画上横线.

(1)124÷3=(2)45÷9=

(3)72÷9=(4)52÷4=

3.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算.

9350÷46

4.练习十六第3题.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数.

5.练习十六第5题.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

B组:

1.境空:

(1)在126÷3=42中,()能被()整除.

(2)如果a÷8=4,那么()能被()整除.

(3)a、b都是整数且b≠0,如果a÷b=5,那么()能被()整除.

2.第一行的各数能被第二行的哪些数整除,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487091100

2357

3.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算.

1320÷35

4.练习十六第3题.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数.

5.练习十六第5题.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

C组: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23÷6中,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480÷25=19……15.()

(3)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只能被7整除.()

(5)360能被2、3、5这几个数整除.()

2.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等.

36900÷210

3.体育用品厂有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最多能装多少筒?还剩几个?

4.练习十六第3题.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数.

5.练习十六第5题.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整除,什么是有余数除法及各部分名称,怎样验算有余数除法.

(五)布置作业

1.按要求把算式填写在指定的横线上.

324÷4=52÷8=40÷3=72÷9=120÷10=

能整除的等式有___________;不能整除的算式有___________.

2.练习十六第4题.

体育用品厂有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最多能装多少筒?还剩几个?

篇2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一班学生共38人,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七、表内除法;八、统计与可能性;九、混合运算;十、总复习。

(二)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 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7、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1、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篇3

新课程赋予教师很大的自主性,变课程被动的执行者为主动的创造者。但新课改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走过来的教师要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还需要一个过程。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当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也要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三点体会。

一、数学课程的拓展延伸

可以说,课堂数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是一节课的升华。数学课程的拓展延伸,就是指教师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适当拓展延伸一些新教学内容,不仅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园地,还能针对学生的个别性进行补差或拔优,从而使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准备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教学内容向课前预习拓展延伸,首先发给学生七巧板,让他们在课前一起拼一拼、摆一摆,这样学生很快就熟悉了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上课时,笔者再提问学生:你们在玩七巧板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发现?这时,有个程度较差的学生举手,说她在摆房子时发现用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大三角形。笔者便让她动手看看,她很快用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把两个短边对在一起,拼出了一个大三角形。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笔者及时对她进行了表扬。这时,学生们都非常兴奋,他们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用两个正方形拼出了长方形,有的用两个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还有的用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拼出了长方形……这样,学生们不仅很快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图形知识,而且他们在动手中自己发现了图形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从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可以给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和在生活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数学课堂的走向开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式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要使数学课堂走向开放,教师应当跳出教材、教案的框架约束,不仅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知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和心态处于开放状态,还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学习情境,通过拓展延伸教学时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等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以促进学生积极和谐地发展。

例如:在“商不变的性质”课上,笔者一开始就给大家讲述了“美猴王分桃”的故事:有一天,美猴王给小猴子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们8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吃。”小猴们连连摇头说:“太少啦!太少啦!”美猴王又说:“那就给你们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只小猴,如何?”小猴们还是不满足,继续要求:“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美猴王想了一想,显得很慷慨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们800个桃子,平均分给400只小猴,这下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觉得占了大便宜,便高兴地笑了,美猴王也笑了。学生们听完故事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笔者提问:“你们说,小猴子笑什么呢?美猴王为什么也笑了呢?你们又笑什么呢?”学生就将几个式子列了出来:8÷4=2,80÷40=2,800÷400=2,接着,笔者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发现了“商不变性质”的奥妙。这样,就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故事情境中获得新知,得到美好的学习体验。

三、数学目标的动态发展

传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是整齐统一的,而新的课程数学教学目标则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此,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表现出的数学学习倾向,对他们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帮助,在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出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基本目标、降调目标、发展目标、超纲目标”的动态调节,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本课的基本目标是,学生认识余数,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48÷9、64÷7等这类题目。本课的发展目标是: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学生会解决以下几种题型:(1)老师将1-50卡片依次发给小明、小东、小红、小美、小豪,老师发到26号时,应该发到谁?(2)有45个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8个人,最后一条船坐几个人?最少要租多少条船?本课超纲目标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有余数除法的规律,确定周期,利用除法与余数的关系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会解决下题:有一列数:2、1、4、3、2、1、4、3、2、1……第174个数字是多少?这174个数相加,和是多少?这样,就在教学过程中,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教师们应当在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不懈探索,不断加强数学课程理论的学习与领会,在继承中变革传统,在发展中更新自我,努力将自己生成的经验与智慧融入数学课程中,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更加完善,更富有实效。

【参考文献】

篇4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要把握课设计准备过程、表达传授过程、观察指导过程。

1.“善”于设计

设计准备过程是一堂优质课生成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一堂课的教案设计必须建立在对教科书全部内容的把握上,在掌握了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来思考和设计知识点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知识,而且要钻研教学方法、钻研学情、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兴趣需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等。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准备的过程中,还要思索当你即将授课时,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已经或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态度和情绪体验,你将如何应对、启发和引导他们。

如:在学校小组备一年级下册《统计》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统计方法,所以课开始,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复习,直接用情景导入新课。根据老师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如按图形出来的顺序依次画出;按不同的图形分类排;分类写数字;分类打勾等等。所以老师们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过程。

2.“善”于表达

课堂上教师在表达传授过程中要借助语言、身体动作、表情、图像等方式,生动直观、绘声绘色、声图并茂地传授知识,将复杂的简单化,将抽象的具体化,将比较枯燥的变成有吸引力的。另外老师不能完全被教案所束缚,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的运用和选择教学方法与技巧,使表达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新颖性,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引人,情理交融,声情并茂。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当作一个师生合作表演的舞台,教师是导演,有时还兼主演,以他的全身心的角色扮演来带动学生分别进入各自的角色。”

如:同年级组的老师在教学《10的书写和组成》时,首先生动地讲了一个故事:0~9这些数字在做排队游戏,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你不就什么都没有嘛!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圆圆的眼睛流出了眼泪。这时,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一下子学生就被她绘声绘色的表演给吸引住了。这时,她又说: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顺势引出了新的数学思考,学生反应强烈,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根据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10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这样,不但学生学得容易,而且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3.“善”于指导

一堂优质课的生成需要教师的“精心导演”和“精彩演出”,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演出”和对学生的“演出”进行认真的观察,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演出”时千万不能只顾自己,而忘了学生的感受。所以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凭借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设计准备过程中的预设来应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调动自己的教学机智,因人、因时、因情境地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指导。

二、学生要“乐”于学

1.“乐”于听

一堂课不管老师如何精心设计,如何卖力表演,都是为了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就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名言:“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服务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上来。也就是说,使学生真正爱学,使他们乐于学习,以学为乐,乐中学,学中乐。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积极性达到“失控”的状态,那这节课就是真正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获得了课堂的成功。

2.“乐”于做

“做”包括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和小组交流合作。如果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话,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又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一节人人参与,人人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并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课,肯定是一节好课。

如:一次观摩课上,老师在教“有余数除法”时,为了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她让每桌学生拿出学具:盘子和桃。任意拿出几个桃都可以,每盘放几个自己决定,但每盘放的桃要同样多,看可以分几盘?在操作交流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当出现剩余桃时,有人把剩的桃放在一边;有人不知怎么办时,索性用手拿着,向老师投来疑惑的目光;有人把剩的桃放在一个盘子里。这时老师抓住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8个桃,2个盘,每盘放3个,可以放2盘,剩下2个。她问学生:“为什么剩下2个呢?”学生答:“每盘放3个,剩下2个不够放一盘了,所以应该剩下。”每个学生兴趣盎然的动手实践和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获得了直接的体会,知道了余数是怎样来的,建立了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篇5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的,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并在课堂中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机智地处理好每一个预设之外的教学细节,那么我们的教学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并收获课堂中那份意外的精彩。

一、预设细节,预约精彩

俗语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旦方向错了,战略制订错了,细节做得再好、再努力都是徒劳的!”看来,我们教师要想在教学细节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催生、预约丰富的“精彩生成”。

(一)预设细节,点燃思维的火花

【案例1】本人执教的二年级《按规律填数》

课件出示一张桌子的图示(图1),问“一张桌子可以坐几人?”

学生很快得出是6人。

“猜一猜,两张桌子可以坐几个人?”接着我抛给大家一个猜测。

“12人!”教室里迅速回响起响亮而轻松的回答声。

“是吗?”我环顾整个教室,“有不同的意见吗?”

但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坚定不移的眼神,丝毫不为我所诱惑。

“到底可以坐几人呢?”我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看”的示意,把大家的目光聚集到大屏幕上。

这时大屏幕上打出了两张桌子拼接后的形状(图2)。

“12人!”

还有一些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而另有一些同学则举起手来指指点点了。

“不对啊?好像是10人?”不一会儿,教室里冒出了一小股不和谐的声音,接着议论声更响了。

大家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转而把更多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我。

“到底是几人呢?”我趁机用课件动态展示了座位的安排情况(图3)。

“真的是10人也!”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

猜错的则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如上环节,教师于导课时在问题呈现上从细处入手,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从对桌子拼摆后座位的变化入手,故意让学生顺着思维惯势“猜错”,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一惊一乍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最后隐去三四张桌子图片,只剩下“6、10、14、18”这一列数,从而顺利得出数之间也和图形一样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引出课题《按规律填数》。反之,很多教师往往会把此环节安排成直接呈现所有桌子与座位情况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数一数人数的变化,变成枯燥的看图数数,学习自然少了许多热情与精彩。

(二)预设细节,让新知与旧识对比碰撞

课堂的新授环节蕴含着丰富的可供挖掘的“小细节”,此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都与原有的旧知发生碰撞。这时如能预设好某些“小细节”,往往可以很好地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新知的消化和吸收。

【案例2】本人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

本人是通过用三角形拼小船这个操作情境来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研究的,试教时课堂新授情况如下(图4)。

但在几次试教后发现学生存在两大认知障碍:

(1)学生对老师教的“除法的竖式写法”认可度不高,不明白他们自己创造的写法为什么不对(图5)。

(2)在图式对照中,不能很好地将“竖式中各数”与“操作图”及“横式写法”建立联系,特别是对竖式中“8”和“0”及余数“1”的意义的理解存在障碍(图6)。

怎么办呢?我苦苦地思索着。

“妈妈,蚕宝宝变成飞蛾飞走了!”女儿拿着一个空蚕茧来到我面前。对呀,我的脑袋突然开了窍,用三角形去拼小船的过程能不能像“飞蛾”那样破茧之后留下一个空巢,用以表示原来的小船的位置呢?受此启发,我设计了如上(图7)的课件。

在教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后,我进行了一个“一图两式(横式和竖式)”的图式对照比赛。课堂片段如下:

“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指竖式写法中的各数,另两位同学指图形及横式中相对应的位置,看谁找得快,其他同学当裁判。”

比赛在激烈地进行着……

当“小老师”指着竖式写法中表示拼小船用去的“8”时,那位指横式写法的同学傻了,其他同学也在议论纷纷,大家发现这个“8”在横式中根本找不到。

“这个8表示什么意思呢?”我趁机问。

“表示拼两只小船用去的三角形个数。”

“横式中有吗?”

“没有。”学生摇摇头说。

“余数1是怎么来的?”我指着竖式中的余数发问。

“从上面减下来的。”

“那么横式中的余数1呢?它能直接减出来吗?”

“不能!必须先在心里算好2×4=8,然后用9-8=1。”

……

改进这个小细节后的教学效果让我喜出望外,学生很真切地感受到了“除法竖式写法”的优点,强化了除法竖式写法中各数的实际意义与写法上优于横式写法的独特之处,对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写法有很大的帮助,在本单元后测中,学生对笔算除法的认可与掌握程度都超过了我以往所任教的班级。

二、捕捉细节,生成精彩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诚然,教学需要预设,但因我们的日常教学有着独特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使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会发生“意外”,这时,优秀的教师会时刻留心捕捉这些意外的“细节”,辅之以艺术化的处理,化干戈为玉帛,催生学生精彩观念的诞生。

(一)捕捉细节,让“错误”华丽转身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然而这种精彩不仅是因为有感情交流、思维碰撞以及创造力的迸发,有时更会因“错误”而精彩。

【案例3】本文执教二年级《解决问题》片段

原题:“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0人,中途下车16人,又上车20人,这时车上还有几名乘客?”但在制作课件时,因版面原因,我随意把原来的问题缩写成了“这时车上还有几人?”

生1:30-16+20=34人。

生2:太复杂了。就是30+4=34人。

师:不会吧?有这么简单吗?(面露怀疑之色,其实心里是在窃喜。)

生2:上车20人,下车16人,实际多了4人,就是30+4=34人啦!

老师面露夸张的赞许之色,说:“说得多好啊!掌声表扬!”

“老师,我有不同意见。”鼓掌的手还没举起,就被一声嘹亮的喊声打断了,我一看,是班里的数学大王何煜杰(生3),此人脑子顶呱呱,缺点是上课爱插嘴。

生3:条件中说的是乘客有30人,而问题中说的是车上有多少人,那就应该再加上司机和售票员,这样车上应该有30+6=36人。

说完面露得意之色,望了我和其他同学一眼,一屁股坐下了。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犯大错了,刚想去改正,又有学生举起手来要补充。

生4:我觉得何煜杰说得也不一定对,现在许多车子是无人售票的,这样车上应该有30+5=35人。

生5:老师,这道题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灵机一动,将错就错,先大声地表扬了他们一番,然后告诉同学们:“因这道题在意思上没有表达清楚,这些算法都可以算对。”

接着我问:“如果现在我把问题改成‘车上有几个乘客’,那应该用哪种算法呢?”

学生纷纷举手……

在这里,我因自己疏忽大意而造成了题意不明,幸好,我巧妙地抓住了这个错误的小细节,大作起“将错就错”的文章,不仅没有误人子弟,反而发人深省,开放了学生的思维,结出累累“果实”。

(二)捕捉细节,化“尴尬”为动人故事

【案例4】一位老师在执教一年级《得数是6的加法和6减几的减法》中的小片段

师:我说1。

生:我说5。

合:1和5组成6。

……

对口令很顺利,老师顺势引入新课,正举起手板书课题:“啪”的一声,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老师,你裙子的纽扣掉了!”学生骚动起来。

台下听课的我暗暗替这位老师着急,不知她会如何收场。

这位已涨红脸的老师顺着孩子们的指点,在捡起扣子抬起头的一瞬间,神色已恢复了平静。难道她已想到什么妙招了吗?我心里暗想。

师:“同学们看,小纽扣见大家学习这么认真,它迫不及待地跳下来,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欢不欢迎?”

“欢迎!”

师:“善于观察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老师裙子上原来有几颗纽扣啊?”

孩子们伸出小手仔细数起来,大声说:“老师,是6粒。”

师:“你能根据刚才发生的事情,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句话吗?”

生1:“老师裙子上原来有6粒纽扣,掉了1粒,还剩5粒。”

生2:“老师裙子上现在有5粒纽扣,加上掉下来的1粒,正好是6粒。”

生3:“6-5=1。”

……

这里,课堂的意外的“尴尬”没有让老师乱了方寸,机智的老师顺势发现了“出彩”的转机——裙子上的6粒纽扣与所学知识正好巧合,稍作转化,因势利导,使恼人的“事故”变成了动人的“故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由很多“毫末”“垒土”般的小细节组成的。一点一滴的改变、一丝一毫的关爱,到了一定的程度,教学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就会与他人拉开差距,这种差距,才能彰显你教学上与众不同的优势,铸就我们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走向有效和高效,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2]蒋涛.课堂因“意外”而美丽:借助动态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数学杂志,2010(01).

[3]林高明.关注细节 有效生成[J].中国民族教育,2006(09).

篇6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在小学数学教改中,广大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全程参与了听课、评课研讨。课堂开放课型丰富,既有新授课,也有练习课;内容多彩,既有概念形成课,也有解决问题,还有几何图形。从整体上看,很多教师都能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对课堂进行整体设计,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与构建过程,注重情境的创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但细细咀嚼品味过后,还是有许多遗憾和不足。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应在“实、活、新、细、曲”上下功夫,着力构建有效课堂。

1“实”,就是要有实效

首先,目标的确认要实。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易如反掌,都要考虑的清清楚楚,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挥洒自如,恰如其分地处理突况。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教师喜欢借鉴优质教案,这也无可非议,但借鉴别人教案一定要批判地用,要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拔得太高容易使学生望尘莫及,丧失信心;设的太低则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因此,设计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真实水平,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多减要加,在练习时笔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杨杨带了265元钱去超市,准备买一盒西洋参给爷爷补身体。到了超市,杨杨看中了一盒标价97元的西洋参胶囊,就从口袋中拿出( )张一百元付给收银员,收银员找给杨杨( )元,这时杨杨口袋里还剩( )元。要求学生除了填出上面三个空,还要用算式表示出求还剩多少元的算式来。结果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①265-97;②265+3;③100-3+165;④265-100+3,从而明白了为什么多减要加的道理。

上一练习教学设计得比较开放,又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有效地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突破。使学生对于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上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了数学化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教学真有实效。

2“活”,就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要沉着冷静,善于疏导和化解认知矛盾,并做到了无痕迹。做到这一点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凡老师遇到学生卡壳时,异常着急,总是用重复的方式去化解问题,到头来问题没得到解决,学生反而更糊涂了。这就需要老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例如,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对于45-9这道题,有一位同学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45-9=44。很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为了进一步弄清错误的根源,教师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个位5-9不够减,所以用9-5=4,再与个位上的4合起来就是44。”其他同学立刻笑了:“不对,9是减数,怎么能用95-呢?”这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小脸儿通红。笔者接着说:“你观察很仔细,发现了个位5-9不够减了,那么不够减,差几?怎么办呢?”其他同学开始动脑筋,各种各样的办法出来了:①40-9=31, 31+5=36; ②15-9=6, 30+6=36; ③10-9=1,1+35=36……这时,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说;“我想用9-5=4可以,因为5比9少4,所以再从40里去掉4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引导和宽容,就不会有后面的精彩与创新。

3“新”,就是课堂教学的设计一定要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现在的课堂的确都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但总是有一种不到位的感觉。形式上新了,实质没有新,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反思原因,笔者想主要是对新理念的内涵没有真正的理解,流于表面层次。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对新课标、新理念的内涵重新理解与把握,边实践边反思,边实践边领悟,并且多想想存在的问题原因会是什么。眼下,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为了“新”,硬生生地套上一些新理念,扭曲了对新理念的认识。比如联系实际,以为用生活中的事编练习题就是了,往往忽视了学生熟不熟悉、用在这里恰不恰当,也忽视了学生感不感兴趣,缺少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实际。因此,对教师进行新课改理论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吃透新课改的精神,恰如其分地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余数比除数小》时,笔者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实际,进行“有余数除法”教学。

师: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全班同学42人参加联欢会,如果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

师:联欢会上,需要买一些饮料,如果一瓶饮料5元钱,老师手里只有26元钱,最多可以买几瓶?

电脑显示:26÷5=5(瓶)……1(元) ’

师:如果老师手里的钱能买5瓶饮料,你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钱? (有30元;也许32元;应该是在30 ―35元之间。)

师:国庆联欢会上,教室也要布置布置,首先要挂一些气球。按照绿、红、黄、紫4个为一组的顺序依次挂成一排气球。这样挂气球有规律吗?第21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找到答案吗?

在“有余数除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国庆节联欢会的情境,让学生在“分组”、“买饮料”、“挂气球”等具体的事件中实现对有余数除法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特别是通过“如果老师手里的钱能买5瓶饮料,你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钱”的开放性推理,让学生在由果及因的逆向运用中强化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进而在直观经验的辅助下,深刻理解余数与除法的关系.促进数感的形成。

4“细”,就是要在细节的思考上下功夫

“细”,就是要在细节的思考上下功夫,这是笔者近段时间以来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听一位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笔者从内心为这节课叫好。但在检测学生时,笔者发现效果不像笔者想象的那祥,有的学生将量角器最下边与角的一边重合,而没有将0刻度重合,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已经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渲染,为什么还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位老师的多媒体课件中,他所展示给学生的量角器0刻度就在量角器的一条直边上,笔者恍然大悟。

5“曲”,就是挑起认知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完善、丰富、发展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临界点,巧妙设问,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思维上的断层。这样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被打破了,他们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学习热情不言而喻。

新知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认知能力正在形成中,学习中往往会出认知上的一些盲点。这时,教师可适当设置陷阱,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完善对新知的正确建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笔者通过设置前后几次认知冲突,几经反复,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

(1)猜想。几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不假总索地回答需要3根。是不是任意的3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第一次认知冲突。

(2)操作验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几组小棒,通过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围成三角形。符合什么条件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引发第二次认知冲突。

(3)观察发现。先观察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得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时能围成三角形。

“我们组反对,我们组用的是3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3+8>4,4+8>3,但不管怎么摆也摆不成三角形。”一学生一边演示一边争辩。

“我们组也不同意,我们组用的三根小棒分别是4厘米、5厘米、9厘米,4+9>5,5+9>4,摆出的图形,一种是4厘米与5厘米的小棒接起来和9厘米的小棒重合在一起,成一条线。另一种虽然接出三角形,但9厘米的小棒篷出一截。”另一小组的学生也不甘示弱。上面的结论该怎样订正呢?第三次认知冲突已然形成。

(4)再度观察。学生再次对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进行观察,终于发现:只有在“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最终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至此,学生对三角形三边条之间的关系清楚明了了。

三次认知冲突,层层递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次比一次加深,从而培养了其思维的深度。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的,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的好,“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11.

篇7

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被看做是当代最受欢迎的教学理论之一。它改变了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止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本质存在理解和实施的偏差。

一、目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已经开展了合作学习,但是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合作操之过急。教师一提出问题,立即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

2.合作次数过多。课堂上合作次数过多,反而会削弱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实现。

3.合作时间不充裕。合作学习开始,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教案的进程,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合作时间不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4.问题不具备合作性。

5.合作技能弱。小组合作后,组内缺乏必要的合作能力,学习上的强者你一句我一句,各自抢着说,而弱势者却成了旁观者,更有甚者是“适逢良机做小动作”。这样的合作可谓浮光掠影,反而降低学习效率。

二、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只是和能力都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我认为要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合作对象

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实现目标。教师应根据他们不同的气质和智能上的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不能局限于学习成绩,一般应是智能互补型,或同伴配对或小组合作。组建好的合作小组应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1)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探索、发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又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往往不习惯听别人的发言,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参与小组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3.把握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1)发现规律性知识时,开展合作。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学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善于应用。”教师应细致推敲研究教材,领会编写意图,剖析知识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例题的功能。

分数化成小数,书上只介绍用分子除以分母的一般方法。对于分母是20、25、50、125的特殊分数,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化法。出示1/125=(小数),让学生讨论:“你能想出简便的化法吗?”学生带着悬念纷纷找伙伴进行合作探究。当老师听到学生“真难想啊”的话语时,轻声提醒:“能否将分母变成是1000的分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路茅塞顿开,在思索讨论的基础上很快解答问题。

(2)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合作。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实验,理解掌握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悟出除法中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师先让他们动手操作:“分别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的小棒,要求每4根分别摆成一个正方形,各能摆几个正方形?分别剩下几根?”再列式计算:9÷4=2……1;10÷4=2……2;11÷4=2……23。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小组讨论:“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关系?从中你猜想出什么结论?”学生有了思维空间,经过交流启发就能回答出: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1、2、3;除数大,余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由于学生有了操作感知经验,牢固地形成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概念。教师进一步引导各小组开展猜想活动,内化概念。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 );如果余数是10,除数应在什么数与什么数之间?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问题都迎刃而解。

篇8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指出:“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设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随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与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从而使师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使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得以再现,成为师生互动发展的天地。”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教师要根据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的现实,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善于把学生的质疑、反常思考、错误想法等变成丰富的课堂新资源,充分利用,从而使课堂成为充满智慧与灵动、不断生成的生命体。

一、善于捕捉顺学而导展露智慧创造生成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共同参与、共时交往、共享经验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在这过程中随时回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教师要善于捕捉预料之外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而不能视教案为禁锢,完全按着教案走,要善于捕捉学生问答中的思维火花,充分展露自己的教学智慧,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顺学而导,使教学过程动态创生。

案例:《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在练习中教师出示这样的一道题目:48÷=5……3

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反馈如下:学生1说:“先把被除数减去余数再把所得的差,也就是除数与商的积,除以商,就是除数。”

学生1的回答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其他同学也都赞成,教师正想进入另一个教学环节,忽然……

学生2举手说:“用不着那么麻烦,只要把被除数直接除以商,取整数部分就可以了,答案同样是9。”

不少学生对学生2的这种简单解法十分赞赏,但又说不清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这时,学生3举手提出质疑:

“用学生2的方法,余数根本没用,这好像……,好像有些不对劲……。”话还未说完,学生2忙说:“怎么不对?算出的商是9,不正好是原来的除数吗?”

学生3无言以对,脸涨得通红,默默地坐了下去。其他同学则用一种旁观的、甚至带有某种不以为然的眼神看着学生3。

教师没有表态,只见他启发学生道:“让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想法,好吗?为了方便思考,举例的数尽量小一些。”学生纷纷埋头计算了起来。教师请几个学生上黑板抄出自己的例子:

17÷9=1……8 26÷6=4……2

23÷2=11……129÷3=9……2

…………

已经有学生发现有些算式按照学生2的算法就不对了,他们在思索着其中的规律。这时学生2和他的一部分赞同者早已紧闭其口,甚至有人嘀咕着“我早就觉得这样算不对了。”教师鼓励启发: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为什么有些算式能成立,有些则不能,这里面有什么规律?

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很快发现了只有余数比商小时学生1、2的方法都能用,而当余数大于或等于商时,只能用常规方法。

这是一个由学生出其不意的问答,教师捕捉到这个预料之外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没有按既定的教案路径走,而是让学生大胆的质疑,教师充分展露自己的教学智慧,顺学而导,生成了“不可预约的精彩”,从而使学生有了举例验证的体验,全面考虑问题的感悟,以及发现规律之后的兴奋,体现出了智慧在动态创生教学中的价值。

二、善于发现随学而导展现智慧机智生成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因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问题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并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调控课堂教学,展现自己的教学智慧,及时处理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随学而导,灵活调整教学的实际方案,使教学过程动态创生。

案例:《圆的认识》中画圆片段

师:请你们尝试用圆规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画圆(学生操作,教学巡视)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很多学生都画的不规范,是让一些画得规范的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让课堂就这样顺利地进行下去吗?可我一想,还有很多孩子的操作处在误区里啊,于是我想到: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我们教师不能回避、遮盖,而是要因学而导,调整教学设计的方案,紧紧“盯住”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这个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并出示学生的错误,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课堂就有其生成的价值。于是我调整我的教学路径,就有了下面的精彩:

教师选择几幅典型的作品放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选择的作品有:起点和终点不在听一个位置上;把圆画成鸡蛋形状;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时粗时细等)

看到这些不知名的作品,学生们哄堂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啊?

生(齐):这些都不是圆形,画错了!

师:孩子们,不要笑,课堂是你们可以出错的地方。老师希望大家能一起来讨论,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大家什么都懂,还要我这个老师干什么?

(教室里稍稍安静,不一会儿就像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争先发言)

生1:圆心没有固定好,所以画出来不象圆。

生2:画圆时半径发生了变化,也画不出规范的圆。

生3:用力不均匀。

生4:圆规使用的方法不正确。

…………

师:那画圆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画一个规范的圆呢?你们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不一会儿就总结概括出画圆的方法)

教师随即用学生总结的方法在黑板少年宫画了一个标准的圆

(学生兴高采烈,跃跃欲试)

师:请同学们再画一个圆吧!

(学生第二次画圆就没有一个错误了)

师:感谢刚才这几位同学的错误,帮我们带来了这么热烈的交流。

(孩子们都开心的笑了)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身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并抓住这个意料之外的生成性教学资料,根据课堂的真实状况,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让学生大胆的讨论,教师充分展耀自己的教学智慧,因学而导,从而使学生有了发现、探讨、操作的体验。其实“错”了,课堂才能生成。“出错”才会有教学的敏感、机智和智慧,因为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生成,追求的是教学的真实自然;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美的!美在它的不加雕琢,美在它的清新单纯,美在它的活力无限,美在它的返朴归真。理智对待每一个课堂动态生成,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所以,教学的真实展开与推进是很难被规定与计划的,我们要以居高临下的驾驭能力、充满智慧的教学机智、民主开放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兴趣、情感、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互动生成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贲友林.数学教学:师生智慧地对话.小学数学教师,2004(10)

[2]叶澜.“新基础教学探索性研究”报告集.2002(10)

篇9

那么如何发挥“学为主体”呢?《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以上所阐述的学习理念,其核心就是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来。

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的主动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应该形成“两个为主”的关系。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教师把主动引导理解为主动提问,没有创设更好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把主动帮助变成了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由于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要倡导“以生为本”的课堂,并提出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但在推行这一教学思想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学”要比教师的“教”更重要。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去解读新课标就会知道两者不能随意偏颇。《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段话也正好说明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说明了“教”与“学”都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在《论有效教学的十大要义》一文中提到的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学教统一”。盛教授认为:“学习与教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是学重要还是教重要,是学在先还是教在先呢?这确实难以简单、笼统地下结论。一般地说,学与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绝不能说倡导‘生本教学’就是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学习与教学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虽然我们都同意现代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一种‘生本教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教学的作用,无视教师的存在,学习与教学、学生与教师,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平衡了,才是我们向往的境界,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只讲一个主体,不管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都是单方面甚至是片面的。”盛教授在文章中还提出了另一个要义是教学要做到“扶放有度”:“不要简单地说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学需要教的促进,没有教,也是可以学的,但是为了更高效地学,这就需要教了,问题是教什么、教多少、何时何地教,这就需要有一个‘扶放有度’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教师对以上教学理念都是非常赞同的,还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去实施。问题在于教师的解读程度存在着差异,所以部分教师在具体设计时就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参与度,甚至对怎样的教学才算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怎样的教学才算是教师做到了有效引导不是很清晰,因而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这也说明教师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是长期实践与磨炼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想通过对几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揭示教师在设计教学素材和处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方面的缺失,并提出我们应如何去改进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一、担心学生无法自主,导致教与学的失衡

教学方式的确定首先要分析学生是否能自主独立地进入学习活动,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思考的因素。但部分教师在分析“引导”与“自主”的权衡上有时把握不定,甚至对有些教学内容教师认为学生独立探究有困难,就没有更多地考虑引导对策,而出现了教师的“教”重于学生的“学”。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因为学生在这之前的转化都是直边形,所以学生要在没有预习的前提下能自己想到把圆等分成小扇形,并把它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一般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而且更不会想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作这样的分析是对的。可是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所以干脆就不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只让学生观察媒体的动态演示,或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来说明剪拼的推导过程。这样的教学虽然学生看得很清楚,想得也很明白,但我们总觉得学生是完全处在被动的听讲上,没有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此课作了如下改进。

教学片段一:

师:要想知道圆的面积的准确计算方法,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呢?(这时学生迟疑了片刻)

师:我们在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都用了怎样的方法?

教师呈现预先设计好的投影,帮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使学生说出:都是把它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或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有可能吗?

学生同桌用两个圆片拼拼后回答:不可能。

师:那你们能把一个圆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吗?

通过投影的观察、想象,感知无限等分后化曲为直的思想。

以上教学片段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思考:如果碰到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时,应该去研究如何调整活动方案,怎样放慢活动的速度,而不是简单地取消学生的活动机会。教师应该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学生有一定感悟后再去呈现投影,引发进一步的想象。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固守某种教学方法,缺乏教与学的创新

所谓固守某种教法,就是大家在教同一内容时基本选定的一种方法。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种教法确实有一定的优点,教师也认为这种教法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二是执教者的设计思维惰性,满足现状,没有与时俱进的追求,不愿意对现成的方法作进一步思考。因此,在教与学的处理上比较平庸,缺乏教与学的创意。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见得最多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当学生一时难以区别它们的面积大小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每格是1平方厘米的格子纸,并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画在格子纸上,引导学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数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再数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从中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刚好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也刚好相等,以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高”,接着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现行的一些教材也是按以上方式编写的,先让学生数格子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也确信这种教法比较成熟,似乎没有什么好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入思考学生数格子的过程,虽然在数面积时有许多方法可以启发学生下一步如何去探究,可是在数出数量后,只要对照数量就会得出“底×高”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当学生没有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面对一个平行四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学生会怎样思考呢?它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它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我们的学生也许会误认为是邻边相乘,不能感受到它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今天提供给学生的是数格子的素材,学生只要按要求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自主性会油然而生吗?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本课的开始环节作了以下改进。

教学片段二:

让学生拿出四根塑料棒搭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6),并向学生提出:你们可以轻轻地拉一拉、玩一玩这个平行四边形。

接着提出:你们在玩这个平行四边形时感受到什么数学问题了吗?(学生先分组交流后,再反馈)

生1: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生2: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变了,面积也变了,但周长没有变。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怎样的图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生:变成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是吗?大家再慢慢地拉一拉,看一看是这样的吗?

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变到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假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分别是7厘米、5厘米,那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借此复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又提出: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变化与什么有关呢?

教师继续让学生拉一拉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先分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再集体交流。

生1:与角度有关。(指的是两条邻边的夹角,教师肯定他的想法有道理)

生2:平行四边形越扁,它的面积越小。

师: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你能想到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有关呢?

生: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

师:通过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察和计算,我们可以猜想到一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接着引导操作探究,让学生任意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探究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并注意不同方法的剪拼与说理。(过程略)

以上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玩平行四边形塑料框架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师引领的几个问题自主领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底和对应的高有关。这样的教学是顺着学生原生态的感知过程组织学习的,打破了以往的一般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方式不够匹配影响教与学的本真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虽然具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可是没有较好地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的自主学习活动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因此影响了教与学的本真。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要求学生学法的笔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没有余数的除法开始,并设计活动素材提出活动要求: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让学生动手搭一搭后,写出算式“12÷4=3”。接着往往教师就会提出:今天还要学法竖式,你们觉得除法竖式应该怎么写?请同学们试一试好吗?由于有加法、减法、乘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都会想到把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再在最下面写出商。当学生都写成这种形式后,教师无奈地提出:你们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其实除法竖式不能这样写,接着教师介绍除法的竖式书写方式。由此可见,在这里要学生自主尝试写除法竖式,学生只能迁移之前的竖式形式。教师也知道学生迁移以前的竖式形式对除法竖式没有什么好处,所以马上给予否定。我觉得既然这样就不要让学生去尝试写竖式了,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放在自己读懂除法竖式上,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具体教学可作如下改进。

教学片段三:

呈现问题: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

生:可以搭3个正方形。

师: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

生:12÷4=3。

再呈现问题:用13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生: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下1根小棒。

师: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在桌上搭一搭。

学生操作后教师把它用草图画在黑板上: 。

师:把它写成除法算式怎样写呢?

这时学生独立尝试写算式:

13÷4=3(个)还剩1根

13÷4=3(个)……1(根)

师:这里的除法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点不一样,它是有余数的除法。以上两种算式写法都对,但觉得第二种更简洁一些。我们以后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就要按照第二种方法写,请大家选择第二种再写一写。

继续呈现问题:用14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师:请你继续拿出小棒摆一摆,再用除法算式表示结果。

等学生操作和表示之后,教师继续画出草图写出学生的算式:

师: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请大家观察下面的竖式,并对照以上的除法算式和图,你能看懂什么?

篇10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的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从而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去思考:

一、课前反思

1.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它却有着某些不足,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2.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

3.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自己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中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当学生发生意外事情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理发生的意外,使学生及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教师只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

1.反思教学成功之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的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应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