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31: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行政领导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改革成果,推进课改深化发展的关键其中通过对我国高校各专业的培养特征分析.行政管理专业不管从培养的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还是从其教学理念来看,都有其一定的代表性。这个专业是培养具有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文章以通过课堂调研为研究基础,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有效途径解决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调查说明与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以我国沿海某省属普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为研究总样本.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具体为行政管理专业二、三年级各两个班,共计4个班156人,其中二年级两个班80人,三年级两个班76人。调查采用自编《高校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调查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31份,总体回收率87.3%为保证调查能突出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特色,我们专门选取了六门核心课程作为此次调查的课程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
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是指课堂教学知识总量中学生真正受益、理解、有意义的内容和信息。设该课程一堂课的教学知识总量为100,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各科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总体平均水平差距不特别明显最高的是行政法学81,最低的是公共经济学70。但每门课程中不同学生的有效知识量差异较大,在13—17之间,个体差异显著,两极分化较严重,同时我们发现,二年级三本生个体差异更加明显。
2.课堂教学实用时间
可用时间是指可以用于教学的时间.实用时间是指实际用于教学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课堂实用时间,是获取教学改革成功的一大重点。设一堂课的可用时间为100,根据调查显示.各科教学实用时间普遍不高,从高到低依次为行政法学85,政治学原理80,公共政策学78.行政领导学77.人力资源管理学77,公共经济学70,实用时间在80%以上的只有行政法学,而学生个体差异也较大,标准差在11至14之间,说明寻求有效的途径提高教学实用时间的潜力巨大。
3.课堂学习投入度和分心度
课堂学习投入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专心致志于课堂学习的程度。设课堂学习投入最高为100,5分表示上课分心现象严重,0分表示无分心现象,4分、3分、2分、1分,以此类推。根据统计,各科总体学习投入在66~82之间,课堂学习投入度从高到低排列为行政法学82,政治学原理77,行政导学76,人力资源管理学74,公共政策学73,公共经济学66,各科标准差差距不大,都在12~14之间,学生个体差异同样明显。与课堂学习投入度相关联的是学习分心度。其趋势与投入度吻合。课堂分心度从高到低的依次排列的是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领导学、政治学原理、行政法学。
4.思维训练和培养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切实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本次调查将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是否得到训练和培养分为“非常好”“一般”“基本没有”和“根本没有”四个层次,调查各科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情况。在六大专业课程中,多数学生认为他们的思维得到了“一般”的训练和培养,但也有的课程让学生们得到了较好的思维训练和培养.例如行政领导学,有32.4%的学生认为自身思维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和培养,他们在此门课上选择“非常好”和“一般”的累积百分比为87.3%。但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思维基本没有或根本没有得NiJiI练和培养,这在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学和公共经济学课程上较为突出。在这一方面,二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没有较大的差异。
5.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互动性教学的一个体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大胆发言,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次调查根据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教师处理答问的方式、提问的密度和问题的质量把课堂提问分为“非常有效”、“一般有效”、“有效性较差”和“有效性很差“四个层次”,结果各异。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注意向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变,在一些课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课堂提问有效性总体良好,其中,行政领导学有43.7%的学生认为课堂提问“非常有效”。按选择“非常有效”和“一般有效”的累积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政治学原理98.3%、行政领导学94.4%、公共经济学93.1%、行政法学90.1%、公共政策学85.9%、人力资源管理80-3%。针对部分认为课堂提问有效性不大的学生。教师要注意提问方式.尽量做到全班互动。
6.关注差异和个别指导
关注学生学习准备状态和学习差异、重视个别指导和帮助、及时反馈和传递学习信息等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本次调查以5分表示做得最好、0分做得最差,4分、3分、2分、1分以此类推。
根据调查。政治学原理课程在关注学生学习准备状态和学习差异、重视个别指导和帮助、及时反馈和传递学习信息等方面做得较好,平均3.7分,有20.7%的学生得了5分的高分。但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政策学在这方面较为不足,其平均分只有2.8分。从总体上看,各科标准差差异不大,学生普遍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加以个别指导与帮助。
7.对课程教学的总体印象
本次调查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印象区分为“终身难忘(精彩)”、“印象深刻(良好)”、“尚较满意(一般)”、“马马虎虎(较差)”、“浪费时问(污染)”五个等级,考察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印象。从调查显示。认为课程教学给自己留下“终身难忘”或“印象深刻”的学生不占少数,最多的政治学原理累积百分比为67.2%,最少的公共政策学为15.1%。但我们必须关注到学生选择对课程总体印象“一般”甚至“较差”或认为“污染”的情况。这些原因与上述分析到的问题是相关联的。
二、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显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所改善.在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课堂实用时间、有效提问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果。一些课程在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仍存在较大的弊端。
1.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片面认识教学“有效性”
在现实中,个别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就完成了课程教学,对学生是否解决问题、理解教学内容关注不多,从而忽视了知识更新,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2.教学方式单一。讲授式占主导地位
在大部分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师讲生听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教学方式.学生把精力主要放在记录、整理和背诵笔记上,很少主动去学习、收集并研究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缺少独立思考,极少质疑教师授课的“权威”。可见,在大部分教学中,教师授课方式太古板,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法占主流,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课堂教学忽视学生个性
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难易度认定上也大不相同,极易造成时间浪费或跟不上学习进程的情况。而教师在这过程中由于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往往不知道这些情况,依旧按原定教学大纲进行。
三、完善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应对措施
在认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问题之后.当务之急是切实采取措施推进教学改革,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1.更新传统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注重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同其他专业教学一样,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依然是:课堂教学主要还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主要是进行理论授课,学生被动接受,教学主体的参与和师生双向互动较少,教学效果欠佳,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相符。因此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尤其作为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应区别于一般人才的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培养学识渊博、身体健康、富有个性、开创精神并具有实践管理能力的人才口]。因而,要求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改变“以知识为本”或“以任务为本”的教学观念,树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行政管理专业理论教学阶段,教师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创新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主导与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2.转变教学方式
我国高校到目前为止.总体上教学改革并无大的起色,课堂教学方法差别不大,在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难以提升。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
(1)重视案例教学。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知识大都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相对不足。如果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在实践中寻找实例来加以说明.极易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仅有感性认识而缺乏理性思考,不能深刻把握所学理论知识和所学内容,缺乏实战经验,对其今后发展成为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极为不利。强化案例教学是进一步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在一些课程(比如行政领导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政策等)中加大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的比重,建立案例库。同时,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选取所需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开放的双向互动的交流局面。同时,还可开设专门案例课程,进行专题案例分析,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研讨式教学法。针对已具备了一定知识储备的大三学年以上的学生,教师可以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给出研讨题目,在课堂上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研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对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注重课堂沟通的优化。纵向沟通方面,教师讲课应注意声音刺激的变换、语音的感染、表情的影响,微笑愉悦。横向沟通方面,兴趣、爱好、年龄的一致及彼此熟悉使学生之间的横向沟通更为容易、自然与顺畅,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班级教学中教师多学生少而导致的纵向沟通不力的状况。大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常用的组织方案是以讨论、解决问题为导向.将班级学生分组.在每组配备一到两名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成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横向沟通中学生知识储备、能力素质相对不足的状况。
(3)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地位,把它放到与理论课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能切实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让学生走出校门,投身社会实践,在实际工作部门中了解其基本情况以及适应工作需要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了解未来将会从事的工作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等,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表面上的理解。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不同学生所提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无论教师会还是行政会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教研文章,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团员及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
在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强化德育管理,净化育人环境,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领导学校德育小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他们来校指导检查工作。他们的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我们坚持周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无论教师会还是行政会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教研文章,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团员及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
在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强化德育管理,净化育人环境
领导学校德育小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他们来校指导检查工作。他们的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我们坚持周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开放教育和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作为两种成人教育模式,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成千上万的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对所在学校的开放教育和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学习者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总体情况
我们对我校开放教育2012秋行政管理专业本专科学员和东北财经大学(以下简称东财)网络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专科201303期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该调查表总共设计了17个问题,主要关于学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学员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我们总共发出问卷130张,收回117张,回收率为90%;有效表117张,有效率100%。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学员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调查了学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学习层次,具体调查数据如下:1.在学习者的性别方面,回收的117张调查表里显示28.9%为男性,71.1%为女性。这个调查结果比较容易理解,行政管理专业属于文科专业,历来就集中了较多的女性学员。2.在年龄段分布方面,本调查问卷共设计了5个年龄段,分别是25岁以下、26-30岁、31-35岁、36-40岁和41岁以上。调查结果如下:25岁以下的学员占到48.1%,几乎是被调查人总数的一半,其次是26~30岁之间,占总人数的26.5%,31-35岁占10.8%,36-40岁占7.4%,41岁以上占7.2%。25岁以下的学员精力比较充沛,想趁着年轻学点知识,拿个文凭,因此占比例较大。3.在工作单位方面,6.0%的学员选择党政机关,14.5%的学员选择了事业单位,28.9%的学员选择了国企,31.3%的学员选择了私企,14.5%的学员选择了其他社会组织,还有4.8%的学员没有做任何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分布较广,而如今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于新进人员的学历大多有了要求,所以到电大学习拿文凭的学员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国企和私企。4.在学习层次方面,年轻人进入全日制高校就读已不再是难事。待他们工作后,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专科学历已经能够应付工作,只有少数学生会追求更高的本科学历。如何争取青年人继续在电大攻读本科学历是电大招生宣传工作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关于学员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调查1.在学习动机方面,50.6%的学习者选择了使自己生活更加充实,32.5%的学习者选择了想换更好的工作和评职称的需要,7.2%的学员是因为对学习感兴趣,剩下的9.7%的学员想通过学习获得他人的认可。我们原本以为大多数学员的学习动机是为了换更好的工作和评职称,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员为了使自己生活更加充实而来参加成人教育,对于这些学员而言,拿到学历也将有利于他们以后换工作和评职称。2.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分为以下五个调查项目:对于面授课的态度,56.6%的学习者表示上课时始终能够集中注意力,24.1%的学习者选择了不能始终集中注意力,19.3%的学习者表示如有外界干扰就放弃面授课的学习。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少学生能做到始终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数据结果是因为学生选择了一个比较理想的选项,反映了他们内心想要的理想结果,这也是问卷调查中常见的失真现象。在向他人表露自身的态度倾向时,个体出于自我保护和期望获得他人对自己积极评价的心理作用,往往会把自己与社会一致性的方面加以放大,而将自己与社会不一致的部分予以隐藏,以管理自我给他人的印象。对面授课老师的评价方面,40.9%选择很满意,38.6%的学习者选择了基本满意,20.5%选择了有的满意,有的不满意。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面授课教师还是满意的。在对待学习成绩方面,43.4%的学习者表示很注重学习成绩,36.1%选择了一般,18.1%的学习者认为及格就行。看来学员既然来学习,还是比较注重学习成绩,这就为下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励成人学习者提供了现实基础。对网上学习资源的评价方面,67.5%的人认为“过得去”,19.3%的学习者选择了资源少,且枯燥,13.2%的学习者认为网上资源是教材的翻版,这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网上学习资源急待更新和创新,当然也需要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网上资源的引导。对于学校布置的作业,77.1%的学习者选择直接复制加修改,只有22.9%的选择“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是因为学生对于作业中的知识点不知道如何去解答,直接复制网上的答案了事。3.在学习效果方面的调查,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项目:①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方面,68.7%认为时间不足,7.2%的学习者认为课程太难,2.4%学习内容不适合,4.8%费用太高,16.9%其他。这说明工学矛盾还是困扰学生学习的一个重大因素。②在学到的知识与平时工作生活中的关系方面,10.8%非常符合,44.6%符合,34.9%的学生选择“不确定”,9.7%不符合。这说明被调查的一半学生认为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平时的工作中,事实上行政管理专业中的《办公室管理》等课程还是有比较大的实用性。③在学习行政管理专业对自己是否有用这个问题上,只有8.4%的学生反映基本上没用,其余学生选择了非常有用、比较有用和有用。
(三)关于征求学生对于开放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方面的调查被调查者的建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面授课方面,希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希望被“满堂灌”;希望安排少而精的面授课;增加PP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2.关于作业方面,希望形考册的作业量小一些,减轻学员的作业负担。3.关于考试方面,很多学生建议考试可以安排在周末,方便学员考试。4.在网上学习方面,有学生建议加大网上课程的学习,并且增加网上的学习资源。
三、问卷调查结果对开放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对开放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适当删减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开放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功底扎实的人才不同,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目标实用性比较强,他们希望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迅速付诸实践。目前的开放教育专业规则与全日制高校类似,集中在政治学类、管理类、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课程较多。我们建议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规则里适当增加一些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如指导毕业生论文写作的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提高学习者写作技能的公文写作课程、提高办公人员工作技能的秘书学与秘书工作课程等。对于面授课而言,应提高每次面授课的质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二)适当增加和更新网上学习资源。由于工学矛盾突出以及基础知识薄弱等原因,目前我校开放教育面授课到课率比较低,我们应减少对面授教学的依赖,将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导学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取教学资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适当减少面授课课时,解决学员的工学矛盾。在这方面,东财网络教育可以对开放教育起到一点启示作用。东财网络教育所有的学习资源都在网上,各教学点的辅导员从学生入学初始就对学生进行较为完备的网上学习资源导学工作,让学生知道如何在网上选课、学习课程资源、完成作业以及做毕业论文等。
提高教师素质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业务学习。
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团员及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无论教师会还是行政会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教研文章。
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鼓励教师继续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净化育人环境强化德育管理。
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领导学校德育小组。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缺乏。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利益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他来校指导检查工作。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狠抓惯例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规范,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坚持周抽查教案,抓教学质量首先从惯例教学抓起。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建议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效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一月一检查一公布,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期中期末考试,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考室人数最多不得超过40个,实行交叉监考,交叉评阅试卷,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培养创新意识,抓教研促教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行政领导蹲点,学校每个教研组每周坚持开展教研日活动。督促并参与教研教改活动的实施和落实。本年度,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主抓教研工作,各教研组都承担有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要求注重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每学期都让教师撰写教学体会和教研教改论文,特别是4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有否教研教改效果作为年终评选和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为此,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教研教改效果显著。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推行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无论教师会还是行政会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教研文章,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团员及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
在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强化德育管理,净化育人环境
领导学校德育小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他们来校指导检查工作。他们的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我们坚持周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我们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期中期末考试,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考室人数最多不得超过40个,实行交叉监考,交叉评阅试卷,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抓教研促教改,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公共行政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
(一)公共行政的起源与特质
公共行政是社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它从政治学当中分离出来、形成自身特有的学术研究体系,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公共行政研究起源于美国,而后经由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而拓展到世界各地,为现代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公共行政研究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必然要求。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实现了社会生产力高速向前推进的同时、也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层出不穷。当时,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政党分赃制”(Spoilssys-tem)一度大行其道,由选举造成的周期性政治震荡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官员更替;这种人员频繁更迭进一步使得政府管理工作非常不稳定,公共政策也难以长期坚持和落实。行政管理变革的要求迫在眉睫,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宣告了美国行政文官制度的建立和“政党分赃制”的终结。为了回应社会现代化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同时也作为对行政文官制度的深度理论阐释,1887年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WoodrowWilson)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名为《行政学研究》的论文,明确地提出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出来的必要性。1900年,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FrankJohnsonGoodnow)发表了《政治与行政》一文,指出了美国环境下实现政治与行政二者协调的特有方式即法外调节。与此同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和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在各自的大型企业管理实践当中也总结了可以用于行政管理的、普适性的管理原则,认为管理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习得的。由此可见,公共行政研究自其诞生之初,就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而这一特点在后来的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当中则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1926年伦纳德•怀特(LeonardD.White)所写作的《行政学导论》作为世界上第一本论述公共行政学的大学教材,对各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同期卢瑟•古利克(LutherGulick)根据自己在美国公共行政研究所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体化行政原则”,由此公共行政研究的“价值中立”取向和“政治无涉”立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至此,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随着各派学者对公共行政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这门学科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其研究视角和价值判断立场也不时有变化的倾向,整体呈现出“螺旋式前进”的状态。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公共行政如今已经成为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此,高校当中建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与之相适应,体现出了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
(二)我国公共行政学的重建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
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建立,源于我国社会科学界对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重新重视。1982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学者夏书章的文章《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使得原本在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过程中被撤销的公共行政学科目得以恢复,重新回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领域。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共同举办的行政管理研讨会在吉林市召开,反映出政府对公共行政研究开始了正式的重视。而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成立,更是被誉为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自学科重建之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学科重建,即建立学位点和教育体系。有相当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公共行政研究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但从整体上来讲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队伍规模有限,对于研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范围仍然比较狭窄,专业化的程度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内容大多以概念讨论和辨析的层面为主,对我国的本土实践问题的关注也较少,以及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和应用尚显不够。对于根植于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处在吸收借鉴的阶段,并且主要是通过吸取西方对公共行政研究早期与中期的成果来实现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和国际化大环境的广泛影响,我国的公共行政研究也在逐步拓宽领域、越来越多地结合本土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38—39。我国各大高校设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呈现出了与公共行政研究存在某些相似之处的发展趋势。自学科重建至今为止,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对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教学研究的延展,与国外高校的相近专业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发展较快,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方面都一直有所提升,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兼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截至2010年9月,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已有308所[3]。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学术研究推动着公共行政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进一步的基础和素材。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当中遇到的难点,也正是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内容与特质所决定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带有浓厚的“移植”色彩,主要表现为研究范畴与学科结构的“移植”,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的效仿,以及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流派、思潮、热点问题等等在我国国内引起的关注与共鸣。在我国,公共行政研究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国际知识的引进和消化属于国际化,立足本土需求的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新知识的生产属于本土化,本土知识的输出又属于国际化的范畴。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对西方理论和治理模式的了解具有高度同质化色彩,而对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异质性缺乏足够的把握”[4]。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适配性,避免在西方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面前被动受限,落入“简单西化”的窠臼,则成为值得我们给予高度关注的研究议题。这一议题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环节当中,则凸显出更为重要的一面。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分为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两类,这两类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仍存在某些共性可循,教学环节遇到的难点也具有共同之处。
(一)课程体系设置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公共行政研究的理论实践双重性。一般来说,本科阶段设置的课程主要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全校选修课、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这几大模块。其中,除了全校选修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理论没有直接关系之外,其他几大模块的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行政研究有直接联系。例如,学科基础课涉及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课则有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西方行政学说史、行政领导学、市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等;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参与一定的政府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职位的实习活动;学位论文更是考量学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研究生阶段,课程的几大模块划分基本不变,但受到学习年限的影响,使得每个模块所包括的课程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减少,但在课程内容和深度上较之本科阶段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维创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我们对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的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同样呈现出综合性、交叉性、理论实践并重性的多学科复合特色。首先,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始于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复兴,故而起初基本上借鉴的就是国外高校的相关专业设置模式,其课程包容性强、涵盖了公共行政研究涉及到的绝大多数学科,而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其次,公共行政研究不仅重视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并非纯粹“务虚”的研究学习。因此,不仅仅是社会实践这一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很必要,而是所有课程都需要学生经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参与、理解和感悟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再次,课程体系中涉及到的大部分课程所在学科都产生于西方国家并在西方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积累起了相当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虽然在我国的研究时间也已不短,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仍然是以参考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中国化的研究理论尚未真正充分建立起来。由上所述,如何对课程体系加以改进,在课程体系中更多凸显中国特色,是值得深思的。
(二)课程教材选择
想要一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适当的教材使用是分不开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积累,参考了大量学术资料之后进行的原创编写,此类教材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等等;二是国内学者挑选比较经典的、评价较高的、使用口碑较好的国外著作,通过合法渠道得到授权,再翻译成中文版本并在国内出版(中译本一般都会适度地去除不适宜中国国情的内容),此类教材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经典译丛”系列著作等等;三是原版的外文教材,或者是前面所述中译本的原文教材,或者是其他在国内尚未有中译本但质量较好的学者著作。原版外文教材大多由一线教师推荐给学生用作前两类教材的补充,或者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将其当作课外参考书目使用。不同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安排差异性很大,所使用的教材也包括了以上三大类,具体到著作的作者和出版社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以上三类教材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使用当中也各有利弊:第一类国内学者自行编写的原创教材,从目录章节编排到行文用词都更为贴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思维,因此学生使用起来难度最低,适合本科生教学使用;缺陷是往往以纯粹的文字内容为主,显得内容枯燥。第二类国内学者出版的国外教材中译本,根据中国国情适度删除了书中不适合教学的内容,较好地保留了原书中基本的理论体系和趣味叙述,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具体案例都能够体现出显著的西方特色。由于语言叙述差异和文化习惯有别,学生初始阅读可能会存在某些理解难点,需要教师指点和多次反复学习才能适度克服,适合研究生教学以及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使用;缺陷是教材内容完全来自西方,与我国本土现实差异较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原书语言所限,文字难免不够简练。第三类原版的外文教材,则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进行知识灌输,从语言到内容都是“全盘西化”的,因此适合外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推荐参考书目;缺陷是书中可能存在不适合于我国本土教学的内容,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总体来说,如何管理、使用好教材,使其更有利地服务于教学也是难点之一。
(三)教学过程控制
根据对现实状况的考察可以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虽然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实践要求,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因此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成为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由前所述可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基础知识有不少来自西方理论。然而,如何在指导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的同时,阐明来自西方的理论知识在中国特色背景下的适用局限性;如何在掌握和辨别西方理论的基础之上自发提炼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解释中国国情下的本土实践,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由于考虑到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努力拓宽知识面,尽量按照“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学的课程科目虽然较多,但内容一般不会过深。这就突显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作用。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课,对学生要求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和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整体把握方面;专业课对于学生的要求较之学科基础课要略高一些,考察学生在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之后对于更加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而且教学内容也更为集中倾向于公共行政的研究视角。因而,如何引导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其在解释中国本土实践的局限性方面形成清晰认识,仍是需要克服的难点。在研究生教学过程当中,则更应注意以上问题。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目较少但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在学生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发思考、提问与探索。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中”实践与“西”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学生的思维被西方价值观所占据,杜绝“言必称西方”的情况在课堂出现,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这些都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难点的若干建议
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有利于我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出更加清醒的认识;而明确了问题所在之后,接下来就要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方能避免资源浪费,也能帮助我们聚焦问题的核心,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处理。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内容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在保留现有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学位论文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实践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当中所占的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课余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或者志愿服务等活动,并且要求上交实习证明,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实践的形式切身感受公共行政学在中国本土实践当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真正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探索将学生课外实践情况以一定的比例计算进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当中;鼓励学生将课外实践中的所思所想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提出来,并且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一手资料撰写学位论文;加强对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重要性的宣传。
2.调整课程科目,增加选修课程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科目进行一定的调整,在保证专业必修课数量、不过分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在开设专业选修课的时候,应以研究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为核心,增加对于国内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对本土实践问题产生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研究的著作并认真思考。
(二)教材选择方面
1.鼓励使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研究积累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教师优先选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使用;应当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和本专业教学大纲来自行编写课堂教学讲义,作为学生温习与参考之用,但要注意教师不应强行向学生指定必须购买自己编写并出版的教材。
2.适度使用国内学者翻译的国外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优先选择国内学者原创编写教材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适度使用一些国内学者所翻译的、较为优质的、已去除不适合内容的原版教材中译本,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参考书目,供感兴趣的或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阅读;在研究生教学当中,可以适度增加原版教材中译本在参考书目当中的使用比例;教师应当谨慎处理原版教材中译本的使用,向学生阐明该种参考书目的特质和局限性,必要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3.严格管理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
对于某些学科由于国内研究和发展水平所限,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最新知识的,应当进行专门备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5]目的是坚决捍卫高校这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防止高校课堂教学被“精神污染”所侵蚀。因此,对于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必须严格进行管理;教师在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认真分辨教材内容,自觉批判和抵制其中不适宜的部分。
(三)教学过程方面
1.把握好教学流程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采用具体案例分析时要强调“中”和“西”之间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掌控课堂讨论的方向,不向学生传递歪曲错误的言论和思想观念,发现学生有理解偏差时要及时纠正。教师本人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学术态度,课堂教学也绝对不能“言必称西方”;若发现学生当中出现不良话题,也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和劝导。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讲:“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要强化理论武装和正面引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5]
2.以教学促进科研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科研过程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整体地提升经验研究的质量,通过继续拓展研究领域、扎根真实世界,开展中国公共行政的经验研究,并基于对中国经验的研究基础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建构;要继续重视规范研究,探讨和反思我国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价值规范性问题并做出合理的阐释;提高公共政策研究的科学化程度,积极吸收学科前沿的学术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我们对于公共行政学的新的认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和实践需求[2]42—44。
四、结束语
整体纵观我国的行政管理本土实践经验,其复杂程度绝非仅仅是通过西方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视角就可以完全涵盖和充分解释的。我国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应当在国家转型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属于自己的概念、建立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并非只是跟随美国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解释而为。因此,我国的公共行政学应该努力超越传统公共行政学研究当中的“管理学定位”[2]42。与此相应,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也应积极跟随本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步伐,立足中国国情,处理好“中西结合”中的难点,区分开“中西之间”的差异,在熟悉研习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能够充分阐释中国国情的特色理论体系,并且将其应用拓展到高校的教学实践当中,使学生能够在价值观的指引下端正学习态度、服务社会,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的教研一体化。
作者:田舒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春根,金俊宏.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C]//“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武汉: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1:664.
[2]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反思与展望[J].公共行政评论,2012,(1):38—39.
×无论教师会还是行政会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教研文章,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团员及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
×在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强化德育管理,净化育人环境
×领导学校德育小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他们来校指导检查工作。他们的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原创: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我们坚持周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我们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期中期末考试,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考室人数最多不得超过个,实行交叉监考,交叉评阅试卷,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抓教研促教改,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每个教研组每周坚持开展教研日活动,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行政领导蹲点,督促并参加教研教改活动的实施和落实。本年度,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主抓教研工作,各教研组都承担有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要求注重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每学期都让教师撰写教学体会和教研教改论文,特别是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有否教研教改成绩作为年终评选和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为此,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教研教改成果显著。
×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来,我们克服教师不配套的困难开齐了所有小科,基本保证了各科课时。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美术活动小组”、“音乐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等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开展的活动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各班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举办了学生读书笔记展,举办了广播体操、田径、趣味等多种形式的运动会球类比赛等,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把学生多余的精力引导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趣。
×增收节支,确保教学一线的需要,严防群治,创建文明、净美的校园
×一年来,我校坚持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理论、法规、业务学习,强化了后勤工作人员服务第一线的意识。学校加强了财务“双签”,使学校经费正常收支,财务工作无违纪现象发生。同时,我校严格执行了一次性收费标准,规范了校产校物的管理,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采取调整房租等多种方式留住原住户,吸纳新住户并鼓励富余教师勤工俭学,校内商店实行公开竞标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资金紧张的矛盾,为教学条件的改善,职工福利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们狠抓了综合治理和卫生工作,学校对校园的卫生划块承包到各个教学班,定时对教室及校园各卫生区进行检查,一月一汇总,评出好、中、差等次,对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在安全防范上,学校加强了门卫的管理,加强了住校学生进出校园管理,学校领导、团委、专职管理员二十四小时值班。我们重视开展创“三无”学校,多次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并与司法部门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有效地扼制了不良分子对学校的干扰,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把创安全文明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本年度油漆了部分教室的窗户,维修了教师家属楼部分公共设施,校园新植了草坪,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环境有了大的改观。
×以校党支部为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特殊作用,增强集体凝聚力
×紧紧依靠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这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一年来,学校支部多次召开全体党员学习会、生活会,肯定成绩,找出努力的方向,使每一位党员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领头羊”。
×工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们鼓励全体教师参政、议政,凡是学校重大举措必须先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再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则实施,没通过则重新酝酿、修改。同时学校工会还经常性了解教师的疾苦,主动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我校工会工作真正起到了教职工与学校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本年度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级最佳文明单位、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多位老师获优质课、优秀论奖,并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学生人获国家级竞赛三等奖,人获省级竞赛一等奖,多人获市区级竞赛奖。学生作文多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襄樊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位教师获区及区以上各类荣誉称号。
×本年度我们在中考上很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参加中考总分以上有人,上四五中分数线人,和去年相比,成绩有较大的突破。
无论教师会还是行政会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教研文章,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团员及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
在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强化德育管理,净化育人环境
领导学校德育小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他们来校指导检查工作。他们的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我们坚持周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我们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期中期末考试,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考室人数最多不得超过40个,实行交叉监考,交叉评阅试卷,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抓教研促教改,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每个教研组每周坚持开展教研日活动,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行政领导蹲点,督促并参加教研教改活动的实施和落实。本年度,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主抓教研工作,各教研组都承担有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要求注重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每学期都让教师撰写教学体会和教研教改论文,特别是4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有否教研教改成绩作为年终评选和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为此,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教研教改成果显著。
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来,我们克服教师不配套的困难开齐了所有小科,基本保证了各科课时。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美术活动小组”、“音乐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等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开展的活动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各班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举办了学生读书笔记展,举办了广播体操、田径、趣味等多种形式的运动会球类比赛等,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把学生多余的精力引导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趣。
增收节支,确保教学一线的需要,严防群治,创建文明、净美的校园
2010年一年来,我校坚持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理论、法规、业务学习,强化了后勤工作人员服务第一线的意识。学校加强了财务“双签”,使学校经费正常收支,财务工作无违纪现象发生。同时,我校严格执行了一次性收费标准,规范了校产校物的管理,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采取调整房租等多种方式留住原住户,吸纳新住户并鼓励富余教师勤工俭学,校内商店实行公开竞标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资金紧张的矛盾,为教学条件的改善,职工福利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们狠抓了综合治理和卫生工作,学校对校园的卫生划块承包到各个教学班,定时对教室及校园各卫生区进行检查,一月一汇总,评出好、中、差等次,对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在安全防范上,学校加强了门卫的管理,加强了住校学生进出校园管理,学校领导、团委、专职管理员二十四小时值班。我们重视开展创“三无”学校,多次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并与司法部门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有效地扼制了不良分子对学校的干扰,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把创安全文明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本年度油漆了部分教室的窗户,维修了教师家属楼部分公共设施,校园新植了草坪,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环境有了大的改观。
以校党支部为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特殊作用,增强集体凝聚力
紧紧依靠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这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一年来,学校支部多次召开全体党员学习会、生活会,肯定成绩,找出努力的方向,使每一位党员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领头羊”。
工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们鼓励全体教师参政、议政,凡是学校重大举措必须先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再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则实施,没通过则重新酝酿、修改。同时学校工会还经常性了解教师的疾苦,主动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我校工会工作真正起到了教职工与学校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本年度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级最佳文明单位、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多位老师获优质课、优秀论奖,并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学生2人获国家级竞赛三等奖,1人获省级竞赛一等奖,多人获市区级竞赛奖。学生作文多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襄樊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位教师获区及区以上各类荣誉称号。
本年度我们在中考上很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3人参加中考总分580以上有3人,上四五中分数线5人,和去年相比,成绩有较大的突破。
需要正视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强化德育管理,净化育人环境
领导学校德育小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他们来校指导检查工作。他们的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我们坚持周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我们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期中期末考试,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考室人数最多不得超过40个,实行交叉监考,交叉评阅试卷,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抓教研促教改,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每个教研组每周坚持开展教研日活动,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行政领导蹲点,督促并参加教研教改活动的实施和落实。本年度,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主抓教研工作,各教研组都承担有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要求注重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每学期都让教师撰写教学体会和教研教改论文,特别是4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有否教研教改成绩作为年终评选和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为此,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教研教改成果显著。
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来,我们克服教师不配套的困难开齐了所有小科,基本保证了各科课时。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美术活动小组”、“音乐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等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开展的活动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各班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举办了学生读书笔记展,举办了广播体操、田径、趣味等多种形式的运动会球类比赛等,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把学生多余的精力引导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趣。
增收节支,确保教学一线的需要,严防群治,创建文明、净美的校园
一年来,我校坚持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理论、法规、业务学习,强化了后勤工作人员服务第一线的意识。学校加强了财务“双签”,使学校经费正常收支,财务工作无违纪现象发生。同时,我校严格执行了一次性收费标准,规范了校产校物的管理,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采取调整房租等多种方式留住原住户,吸纳新住户并鼓励富余教师勤工俭学,校内商店实行公开竞标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资金紧张的矛盾,为教学条件的改善,职工福利的改善创造了条件。共2页,当前第1页1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们狠抓了综合治理和卫生工作,学校对校园的卫生划块承包到各个教学班,定时对教室及校园各卫生区进行检查,一月一汇总,评出好、中、差等次,对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在安全防范上,学校加强了门卫的管理,加强了住校学生进出校园管理,学校领导、团委、专职管理员二十四小时值班。我们重视开展创“三无”学校,多次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并与司法部门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有效地扼制了不良分子对学校的干扰,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把创安全文明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本年度油漆了部分教室的窗户,维修了教师家属楼部分公共设施,校园新植了草坪,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环境有了大的改观。
以校党支部为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特殊作用,增强集体凝聚力
紧紧依靠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这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一年来,学校支部多次召开全体党员学习会、生活
会,肯定成绩,找出努力的方向,使每一位党员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领头羊”。
工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们鼓励全体教师参政、议政,凡是学校重大举措必须先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再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则实施,没通过则重新酝酿、修改。同时学校工会还经常性了解教师的疾苦,主动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我校工会工作真正起到了教职工与学校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本年度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级最佳文明单位、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多位老师获优质课、优秀论奖,并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学生2人获国家级竞赛三等奖,1人获省级竞赛一等奖,多人获市区级竞赛奖。学生作文多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襄樊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位教师获区及区以上各类荣誉称号。
本年度我们在中考上很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3人参加中考总分580以上有3人,上四五中分数线5人,和去年相比,成绩有较大的突破。
需要正视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年来个人及学校工作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还有很多不足,如:个人素质还有待提高,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德育工作上,过程不是十分具体,检查流于形式,对少部分教师对德育工作有片面认识、落实不够,班级管理不到位,教师师德建设未能适应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需要等管理教育不够;在教学工作上,常规管理有些细节待加强,教研专题研究不够,部分教师缺乏教改意识,有些教师不愿走出去“展示”自己,学校在襄城区乃至全大市叫得响的“名师”相对缺乏;学校教师学科不配套、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部分学科教学质量离学校和上级要求相差甚远;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未能真正促动部分教师内心;学校正常办学经费难于得到补充、办学条件亟待改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