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31: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归纳教学法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非谓语动词”可分为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它在句子中的作用很多:除了不作谓语外,它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与复合宾语(主语补语或宾语补语)。有些及物动词后面接不带to的不定式作复合宾语。这些动词归纳如下:一感(feel).二听(hear,listen to),三让(have,1et, make),四看(see,watCh,notice,observe)。再加上help somebody(to)do something和美国英语look at somebody do somthing。还有“二让”属特殊:ge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与keep somebody doing。而有些及物动词后面接动名词(the -ing form)作宾语。这些动词归纳为一句话:Papa C makes friends。这是由如下动词的开头字母组成:permit,advise, practise,avoid,consider,mind, allow,keep,enjoy,suggest, finish,risk,imagine,escape,need,delay,stand(忍受)。 为了容易记住,也可以编成顺口溜:“允许完成练习,建议避免冒险,考虑延期逃跑,喜欢保持想象,需要反对忍受”。其相对应的动词依次是:permit/allow,finish,practise;
advise/suggest, avoid,risk: consider, delay, escape/miss; enjoy/appreciate, keep, imagine; need/want/require,mind. can’t help/can’t stand。
二、复合句
1、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是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的区别。
例如:A、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s won the match is true. (同位语从句)
B、The news that he told us surprised everybody here. (定语从句)
关键的区别在于连接或关系代词that:有意义的是定语, 无意义的是同位。因为引导定语从句的that在从句中作主语或 宾语,而引导同位语从句的that只起到连接词的作用。
2、接着容易混淆的是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that与 which:that之前是不定(代词)、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which之前是介词短语与逗号(非限制性)。
例如:A、All that we have to do is to practise every day.
B、The first lesson that I learned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C、I have lost my pen,which I like very much.
D、The house in front of which there is a garden is my home.
三、It的用法
1、It除了代替人和物以外,还可以作形式主语。而真正的主语(不定式、动名词或从句)则放于谓语或表语之后。
例如:It is nor easy to finish the work in two days.
然而有少数表语之后接动名词作真正的主语。这些表语是:无助(no help)、无用(no use)、没好处(no good);工作(hard work)、费时(a waste of time)、又危险(a danger)。
例如:A、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B、It is a waste of time waiting for him.
1、引言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实践性和应用性强。传统的“教师讲解”一一“教师演示”一一“学生上机练习”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任务驱动”(TBL,TaskBased Learning)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正好与《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特点相吻合。本文旨在介绍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机切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任务、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即“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教育论文,学生为主体”, “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间围绕“任务”互动,整个学习以“任务”完成为标志。“任务驱动”的教学流程包括五个环节:教学准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提出任务→接受任务、分析问题→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归纳总结,其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任务驱动教学流程图
3、《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多媒体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内容涉及: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应用系统等内容的理论教学与软件操作。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着:内容多、学时少、考查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技术更新、软件升级等情况,在作为考查课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的背景下,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结合新技术和软件的发展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同时学生要在有限学时内实践完成多种多媒体作品制作。如果继续延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以往“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目前该教学改革已获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
4、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践
本文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多媒体技术的“音频”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按任务驱动的五个教学步骤有序开展。
4.1 教学准备、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阶段属于课前的教学准备,“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设计的任务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前者任务简单,后者综合性强小论文。“任务”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使之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音频”章节的任务是:录制个人音乐,内容积极向上,歌曲不限。
教学目标:
1)掌握Audition软件的操作,掌握音频的第三方特效控件操作
2)了解歌曲录制的一般过程,学会录制个人音乐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
任务设置:
1)下载各自喜欢的歌曲伴奏
2)利用Audition软件跟随伴奏录制歌曲
3)对录制的歌曲进行后期加工和处理教育论文,如:降噪、混响、均衡、修饰、振幅等
4)利用第三方特效控件加强歌曲的特效处理
5)加入歌词,合成个人音乐
该任务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且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自然真实地引出任务,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明确学习目标。音频章节拟向学生展示优秀的音乐合成作品,如:音乐专辑、诗歌朗诵,然后提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3 接受任务、分析问题
学生授受任务后帮助分析任务,针对任务中涉及的音频原理、音频数字化处理、音频常见格式、音频压缩、Audition软件操作等理论知识做详细讲解。
4.4 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在录制个人音乐的过程中,对于下载伴奏、录制歌曲等封闭型任务,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于歌曲后期加工、特效处理等开放型任务,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协作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思考。该阶段学生不断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
4.5 评价任务、归纳总结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科技创新纳入到成绩评定,由单纯结果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录制个人音乐的任务进行评价。
最终成绩 = 课堂考核*? +封闭型任务考核*? +开放型任务考核*? +测验*?
--其中?是各考核情况所占的比例因子,开放型任务考核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对最终作品和制作过程中的学习认识、学习感受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以评价问卷的形式开展,自我评价结果也可促进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4.6 教学成果
2005年,学校开设《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之初教育论文,仅3个班选修。近几年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不断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0年选修班级数达85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获得学校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学校重点教改立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课程的理论教学课件、实验教学课件分别作为学校多媒体课件重点项目结题。
5、结束语
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性、思考性和创新性。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以待改进,首先,随着选修班级和人数的快速增长,机房现有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急需补充设备保障实验的正常开展;其次,缺乏符合教学实际的“任务驱动型”教材,笔者与课题组成员正着手编写教材,以解决“任务驱动型”教材缺乏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薛为民.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唐新国.《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79-82
[3]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硕士,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某一观点或某一理论,设计或选择一些典型的、疑难的、有争议的案例,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这种讨论有时会是热烈的、尖锐的,信息资料会是多重的,答案也会出现多元的。教师在其中进行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可以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极地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和设计典型案例
案例是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
1、案例的设计和选择,要具有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那种与教学内容挨不着边,或是反复讨论无法下定论的案例应该绝对避免。论文参考。我们在《企业管理概论》课的案例教学中,针对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选择并设计了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案例, 既有企业管理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既有大型企业的案例,也有中小企业的案例。例如通过“海尔”海外发展战略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
2.案例的设计和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要引起学生的兴趣。选取学生身边企业发展的案例,如庄园乳业、CDMA之路等。另外还有一种选择案例的方法是由教师提出一些课题,让学生自己用课余时间会调查,上网或到图书馆去收集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写出文档来相互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的设计和选择应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理教学主要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具体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后面三种。
二.案例教学的过程
案例教学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式,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达到案例教学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
(一)开口说话阶段
开口说话是案例教学的起点,也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大多数学生宁可动手写,也不愿动口说,在这种情况下案例无法讨论,案例教学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缺乏自信,不敢站到大众面前讲述自己的观点,二是有我国的教育体制造成的,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唯一目标是考学,因此学生和老师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中考和高考进行,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在学习中广泛应用,把学生训练成只能写,不能说思维僵化的人。
因此,要实施案例教学,首要的工作和任务是让学生开口。具体的办法有:
1、开方式谈话,树立学生的自信。在案例教学之前,安排一次以上无主题的谈话和讨论,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向大众随意的开口说话,只要上来,无论讲什么,讲的好坏,都给予称赞和表扬,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论文参考。
2、采用强迫性的手段,消除学生的紧张心里。有些同学不愿意开口,是因从来没有在公众面前讲话的经历,心里紧张所致。采用点名的办法,强迫他上讲台去讲,刚开始可能表达不清楚,有了经验心理因素客服以后,情况就会好转。
(二)讲述案例阶段
学生开口说话以后,就可以进行第二个阶段即讲述案例阶段。讲述案例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归纳总结事务的能力。同时在这个阶段,可安排一到两次有主题的课堂讨论,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解放禁锢的思维。
(三)分析案例阶段
寻找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是案例教学的重点和核心。这个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撰写案例报告,由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知识独立撰写案例报告,没有形势要求,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即可。第二步小组讨论,由学生自愿组成几个小组,就案例中的某些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第三步课堂讨论,由学生选派代表或自愿上讲台,发表对案例中所存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并鼓励就不同见解展开争论,从而深化对某些事物和理论的理解。第四步后续作业,结合案例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强化对案例的认识。例如在讨论庄园乳业这个案例后,就给学生布置了“大学生乳品饮用状况调查”和参观庄园公司的作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案例教学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就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和教师互动良好,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案例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1、案例教学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和理解理论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真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
2、案例教学中的民主、科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学法中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往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与原方案相违背,也应该予以肯定。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3、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案例教学创建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特别是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反思”进行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论文参考。而案例教学的目的,最终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原理规则举一反三,这样有利于他们获得解决其相关问题的策略知识和能力。
案例教学是对学生和教师能力的双重考验和锻炼,需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使其更加科学和有效,以便在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刘双 “案例教学”若干问题的辨析[J]《教学与管理》2003年6期
【2】 孙海法、刘运国、方琳.案例研究的方法论 [J] 科学管理 2004年2期
一案例教学概述
1对于案例教学的具体定义
这种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并且被应用到法学教育方面,目前也因为案例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特性,被欧美一些院校所广泛使用,同时也逐渐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别的学科当中。案例教学法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教学目的要求,促进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调查、探讨沟通的一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理解,这是一种带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具有的理论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获得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能力,给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教学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把理论知识给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我们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就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应用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案例教学法通常都由感性慢慢转变为理性,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也是将实际例子作为切入点,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此,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好的案例
第一,在进行教学案例选择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保证案例和教学主题相符合,并且能够充分的将学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第二,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案例设计的时候,将其分层次设计,将分为基础任务以及提高任务,在基本任务中需要所有知识点,而提高任务则给一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做适当的课外延伸,这样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让一部分同学有所提升。
2注意案例的时效性
在21世纪,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目前信息大量的被消费,并且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的迅速,对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就必须时刻关注信息的变化,并且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进行案例设计,要保证案例必须和时展的步伐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学法其本质是围绕着“学”服务的,较为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强调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认知的过程,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对问题自行进行积极的探索。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落实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进行案列教学时候,给予学生一定心理准备、情感准备以及知识准备的时间,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阅读案例,并且给予其一定时间思考案例阅读提示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给予其一定的鼓励,让其克服自卑、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勇于发言,培养其批判精神。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设计
电子表格、文字处理以及演示文稿制作等等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都是属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章节,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在以上章节当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独有的优势以及特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将Excel、Word以及PowerPoint当做例子,进行实际的案例设计。
1Microsoft Word―――毕业论文
Microsoft Word是一款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字处理软件,能够适用于各个文档的制作,比如:信件、报刊、论文等等方面制作,能够让用户流程的处理文字信息以及数据,并且能够创建出各种各样的图文。目前就我国高校的情况而言,每个学生必须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所以掌握Microsoft Word这款软件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将毕业论文当成案例来进行设计,因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所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不仅仅对于对于学生自身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对于学校毕业论文管理也有着一定影响。不同的学校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规定也有所不一样。在落实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能够拿出已经完成的纸质版毕业论文,交给学生,让其进行传阅,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毕业论文有一个更加直观认识,然后结合学生传阅的论文,提出学校对于论文的相应规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满足规定要求、怎样达到理想效果、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在课堂上作出较为规范的演示,然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因为课时的关系,需要明确操作任务,给学生规划出必须做的部分,然后让学生对于各自的作品进行点评以及交流,然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经由这样案例教学让学生融入教学情景当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2Microsoft Excel―――学生成绩统计
Microsoft Excel是基于Microsoft Office的一款组件,由微软公司研发,能够进行数据处理、辅助决策操作以及统计分析,适于用金融、行政以及财税等各个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高校当中,学生较为关注考试成绩,并且也和考试成绩有较多的接触,教师一般也是使用Microsoft Excel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以及录入,成绩的排名以及分数也常常以Mi- crosoft Excel电子版的形式出来。所以教师能够将学生成绩统计当做基础进行案例设计,把原始的成绩与做出来的成绩同时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明确的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步骤,在对Microsoft Word学习的前提下,把学生经由查阅教材完成的操作留给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较为难的操作步骤,最后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对其进行评价,进行交流和讨论。
3PowerPoint―――毕业答辩
PowerPoint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稿演示软件,是一款演示成果以及传输文件信息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使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出表格、图片、组织结构图以及音频为一体的文稿。因为演示文稿和大学生毕业答辩是密切相关的。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说来,学生毕业都会要求其做一个大约十分钟左右的PPT,将毕业答辩作为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拿出以前学生制作的优秀PPT,对学生讲解模板的选择、幻灯片包含对象的设置以及设置配色方案等等,借此让学生对于PPT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教学方法的补充,能够在教学中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集合的教学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春丽.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8):1963-1964.
[2]向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7):194,197.
[3]秦建,邹显春.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 224-226.
[4]张丽.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95.
[5]陶颖.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11-12.
一、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性环节。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般写作的意义,而且有其特殊的作用:即培养科研创新意识,锻炼思维组织能力,训练语言运用能力,激活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等。而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论文选题多年来一直是学生和指导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使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论文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即价值。
二、论文写作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生受其自身知识的局限,选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题目范围过大。比如,有的同学选这样的论题:“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English Culture”,“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其二:题目不够新颖,缺乏创造性。笔者发现,如果选题是文学方面的,题目大都集中在《红字》、《苔丝》、《简爱》、《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飘》等少数几部文学作品上。其三,学生思路太窄,部分题目存在某种雷同现象。以此为根据,笔者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三、论文写作中选题的方向
论文选题应该符合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一般来说,英语专业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选题:
1.文学、文化方向
对文学的研究指的是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形式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以及对作品中的人物、主题、产生的背景、作家的风格、派别等进行分析和评论。学生可以阅读一本或几本英语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个案或对比研究,或对一个或两个英美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或对比研究,包括作家的出身,所受教育,经历,爱情,家庭,所受其他作家思潮,哲学流派的影响等。也可以以文体分类的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包括小说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等。
2.翻译方向
口、笔译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口、笔译方面毕业论文的选题大致有以下范畴: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理论评介;译文评价;翻译与文化特殊用途语言翻译(如外贸、体育、旅游等专门行业汉英翻译);翻译与文体、修辞;翻译实践等。
3.英语语言学方向
语言学与语法有相关、相连和包容的关系。语言学和语法选题大致包括:语音学,音位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方言;语法学,词法,句法,功能,转换,对比等;词汇学;构词法;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对比;外来词语等。
4.英语教学法研究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外语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与新式教学法比较;各种教学法比较:优势和不足,相辅与互补;分层次教学,优势与弊端,可改进之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利用先进教学辅助设备和手段进行外语教学等。
四、论文写作中选题方向的可行性
关于选题是否有研究的可行性,Creswell 建议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首先,就时间、资源、语料收集而言,该题目研究是否可行? 其次,研究者个人是否对该题目感兴趣,以保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与足够的重视? 另外,该研究是否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观点?换句话说,应遵守论文选题的三原则:价值原则,能力原则,兴趣原则。毕业论文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其次,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题,选择自己能够找到充足材料的题目。论文要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和远见,应该发人深思,使人受益且获得新东西。
根据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原则,结合学生选题的方向及常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文学文化方向选题。这方面的选题资源很多,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学生很难跳出一个思维定式,经典名著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该说的已经都说了,怎么创新呢?能够有所突破很难。不过,为了避免学生选一些老掉牙的题目,可以选择新的突破口。比如,选题“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等,笔者认为,这是比较好的题目,写起来可以结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思也不乏味。还有,学生可以从所学课本取材,《高级英语》的课文大都来自原著,从这方面着手,既挖掘了课本,又开拓了知识,还完成了论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选题:“On the Culture Conflict of”Everyday Use“ by Alice Walker”。再者,也可以从影视文学选题。(2)翻译方向的选题。学生在这一方向选题思路很窄,容易集中,有可能选题部分或全部重复。诸如选题“Culture Difference in Advertisement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Proverb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Color Word and Its Translation”这些题目看似不同,其实写起来可以换汤不换药,可套用相同的写作风格,相同的提纲。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扩大视角,比如,“关于对外交流翻译中不足的反思”是一个较好的题目。可以从电影名的误译,旅游翻译的误译等多方面入手。(3)英语语言学方向的选题。这方面的选题令一般作者望而却步,因为涉及到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是自己能把握的或感兴趣的。但不容易与别的同学重复,也容易创新。比如,“网络发展中的英语进化”就是个不错的话题。(4)英语教学法方向的选题。此选题能查阅的文献很多,也能激发作者的兴趣,只是不太容易把握,涉及到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等。比如,选题“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需要做相应的实验。
综上所述,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查阅书刊文献资料,通过文献阅读,了解某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每个方向的选题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能力的学生也可有选择地把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文化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或对上述学科进行某种类型的比较,寻找一个突破口,建立自己独特的课题,以便能够产生“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的突破性效果,能够形成“弃暗投明”、不落俗套乃至别开生面的选题风格。
五、结语
撰写毕业论文前应当重视选题,深思论文的选题是否有新意、有创见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与本专业有关系、选题范围是否过大。而且应当特别考虑论文题目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题目是否简洁、大小写是否符合规范等几个环节,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题目都不可晦涩难懂。
参考文献:
[1]田贵森,段晓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之一就是大学英语教学。但是,现在大量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仍然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心理学者热衷于让学生重复短语,不断做一些只需要更换句子中的某个单词,把学生的英语学习看成是鹦鹉或大猩猩的说话训练。导致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比较死板、狭隘,尤其是再做一些写作和翻译任务时露出极大的缺陷和不足。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概述
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S. Vygotsky, 1896-1934)在论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Development),它定义认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是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或者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教学论文,他主张教学应当先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最佳的教学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应当是不断的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成现有的实际水平。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 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其最近发展区
在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 WTO,作为国际交流所必需的英语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的重视,而且外语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个体发展中作用的愈加突出。对名族地区的大学生而言,仅通汉语和民族语言还不够,还需学习一至两门外语,而英语成为他们的首选。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自1985年建校以来,一直面向省内民族地区招生,学生主要来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7县1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的7县1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肃南、肃北等少数民族地区。来自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学生从初一起开始学习英语,而有的藏族地区的中小学实施双语教育,即同时使用汉语和藏语授课。课程体系中不包括英语,因而高考时免试英语。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适用的对象为在中、小学学过6至10年的英语,已经掌握基本的语音、语法知识和相当的词汇等英语基础知识,并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受过初步训练的学生期刊网。显而易见,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对英语的学习,不能完全归属于实施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对象。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也遇到了实际性的问题,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其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利用大学两年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使其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知识与能力可以达到中级水平教育教学论文,为其将来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课堂教学重视互动式教学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当代教育提出的重要理念。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互动是不可缺少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注重学习的互动,道理很简单,最近发展区的形成需要至少两个人的积极参与。
1、教师的角色转变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的地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语法结构或是应试技巧等,而学生则坐在那里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身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早就失去了吸引力。实践证明,这种英语教学阻碍了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打击。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和实际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因此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成为现在用的最多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也从以前的活动主导者和掌控者转变为活动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者,教师在学习中起中介作用,帮助学生跨越教学活动中的障碍,扩张学生的知识能力。语言学习是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完成的。
(1)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居支配地位的,各项学习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要发挥主导地位,得先制定明确、全面的教学目标,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始终围绕确定的目标来学习,通过具体内容的教学来完成教学目标。①确定重点喝难点,解答疑难问题。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并给学生以准确的解答。②设计教学步骤,调控教学节奏。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设计好课堂教学步骤,调控好教学节奏教育教学论文,是优化综合性学习重要的一环。教学结构要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才能主动参与。③确定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法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教师发挥主动性,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来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 (2)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就要靠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和谐、 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英语语言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该注重教学材料本身的情、趣、义、理,充分运用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应该努力做到:①把真爱带进课堂。教师站在讲台上,应该把爱的目光平等的投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让自己的真爱充满整个教学课堂。②把情境教学引进课堂。语言教师的感情应是最丰富的,一走进教室就应是激情洋溢,做到全心身的投入期刊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体验到其中美好的思想感情,精神得到陶冶,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③把激励带进课堂。要想方设法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④把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把教材中描写的生活、表现的思想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教材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思想靠得很近,从而更感兴趣,更积极地参与教学。⑤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
2、在课堂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1)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与交际教学法一脉相承的任务性教学法是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教育教学论文,通过任务的决定使教学双方都明确自己要解决的目标,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时,通过一系列的结对练习和小组活动,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并在互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最终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模式
①强式:将每一个任务看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位来对待(如Task one Task twoTask three……)。
弱式:知识点学习——用语言完成任务——用语言归纳完成任务的情况——用语言归纳、总结知识。
(3)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任务性教学模式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使传统的教学法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和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较,任务性教学法有着很多的优点。(见下表)
项目
传统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课堂活动形式
以教师为主体的大班讲解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学习
教学方法
满堂灌、填压式
互动式、启发式
教学目标
重知识传授,轻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强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方法
被动的、机械化的
积极的、有目的的
学生角色
受控制者
参与者
教师角色
课堂控制者、知识传授者、知识垄断者
活动参与者、知识引导者、学习帮助者、资源开发者
检测方式
以最终考试成绩为主
平时成绩和最终考试成绩按比例计算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都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结合,从而逐步达到知、情、行相统一的教学目标。下面将探讨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 昭平红茶加工技术》课程中。
一、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知,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有机“渗透”与“融合”,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预见性。
1.情境教学设计思路
1.1重视与企业合作。对茶厂、茶庄等企业相关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相应岗位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以此为基础开发课程标准,选择课程内容,以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核心,在企业里选择教学内容载体,校企合作实施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2强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现。要想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为本,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工作过程,通过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素养。
2.创设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肩负着实现课程目标的使命。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红茶加工)的分析,按照红茶生产管理流程,遵循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创设的教学情境是一个具体任务化的学习和训练,学习情境要根据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把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性技能训练、实际应用环境保障与职业素养养成组合在一起,构成教学内容,每个学习情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力描述)、学时分配、教学方法建议、媒体选择、考核与评价、学生基础和教师能力要求等内容,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信息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执行、控制检测、评估评价的"六步"训练,将抽象的"生产过程"实现为完整的思维训练过程并逐步增强。其中"信息咨询"为针对工作任务"信息收集、分析",明确任务应达到的目标和应考虑的因素;"计划"是指解决工作任务进行的程序和要求;"决策"指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法和路径,确定应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实施执行"是指按(计划、决策)既定方案实施完成工作任务;"控制检测"是指检查工作任务是否得到完整、专业的实施,工作目标达到与否;"评估评价"是针对任务的完成过程与成效进行评估,明确今后要改进的方面。学习情境以实现该课程的教育目标为目的,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并且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下图为依据课程教育目标创设"红茶加工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而构建的课程内容结构图。
小种红茶
图1 创设学习情境,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图
课程教学结构通过学习情境中"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而建构,知识在工作过程中有序化,学生知识技能的建构顺序也是基于工作过程,应用性知识通过工作过程而系统化。学生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形成了自己的应用知识体系,由实操归纳经验,由过程归纳程序,由问题归纳策略,由实践归纳技术,甚至由技术归纳知识,逐步从掌握经验技术升华为掌握理论知识。
3.单元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可以有若干个单元情境构成,每一个单元可以分配不同的学时。同样,每一个单元的学习情境也都有明确的单元学习目标和单元工作任务(例如专题讨论、小论文、小项目等),并按照六个普适性的工作步骤思路实施教学。
3.1发现课题,设计课题。将学习情境中的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或小项目,任务或项目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并确定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目的是什么,怎样做,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把教师和学生的想法结合起来。
3.2确定目标和计划。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3.3准备阶段。可采取集中学习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考虑怎么做,需要哪些信息和资料信息,如何分配时间等。
3.4实施阶段。学生确定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形式,并按照各自计划来实施。
3.5成果展示与成文阶段。学生认识工作成果,成果的展现形式和怎样将成果展示给全体队员,让学生知道成果的重要性和别人对成果的兴趣。
3.6评价阶段。可采用学生自评,教师检查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分析评估结果及未来努力方向。
如课程开始的第一单元为"红碎茶加工技术",该单元的学习目标为:①了解红茶产销概况,②熟悉我国红茶种类,③掌握我国大叶种红碎茶的品质要求,④掌握大叶种红碎茶加工工艺及影响红茶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各工序的技术要点。根据单元的学习目标给学生设定的任务是撰写科技小论文,要求学生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包括搜集资料、分析提炼、撰写提纲、写作论文、制作答辩PPT文案等。最终学生的答辩效果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完成任务较认真,制作的PPT及答辩效果也很好,为下一个学习情境--红碎茶加工实操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设计
创设了学习情境,就要精心设计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1.针对学生情境的宏观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习情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学过程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验-评价六个行动步骤开展,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应采用"项目教学法"或"任务驱动(引导文)教学法",基于任务分析进行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单元成为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就是完成以"某种类红茶"为目的的工作任务,这就很好地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在"项目"教学中,采取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的模式。为了便于学生理清思路,针对不同学习情境采用案例教学法,每个情境采用不同的案例,同时分给学生相应的任务,学生边学边完成自己的任务。根据具体情况,授课地点也从教室转移到了实训室。
2.针对单元教学微观教学法的选择
微观教学法要充分体现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师从传统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化为现代教学活动的"导演","讲授"这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比例大幅"弱化",代之以引导、练习、讨论,用引导文工作、演讲、指导性自学、现场演示等多种以行动为导向的微观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获得隐性知识的自主构建,又可以兼顾学习能力的培养。
3.教学组织方式的确定
常规的教学组织方式包括全班集中、小组工作、伙伴工作、单独工作等多种形式。教学组织方式要尽可能与工作(或生产)组织方式相一致,这样可以从教学组织的角度再现工作情境。"全班集中"可以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一个问题的多角度理解,便于开阔思路 ;"单独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伙伴工作"可以在课内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判断能力;"小组工作"主要用于共同完成一项行动任务,或者讨论某个行动任务的完成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具有社会性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团队意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引言
近年来,日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加和丰富。为了清楚了解日语听力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听力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2005年到2015年近十年的日语听力教学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基本趋势和研究方法
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日语听力教学为主题进行搜索统计,共收集到233篇日语听力教学相关的论文。经过分析发现,日语听力教学的论文在2008年之前每年都只有几篇,最多的是2007年的7篇,但在2008年突然增加到17篇,2009年达到了20篇。此后,日语听力教学的论文都在24篇以上,在2012年达到了最高峰,有37篇之多。而且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广度,具体涉及本科、高职、医学类院校等。这说明近几年日语听力教学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研究方法上,一般趋向于经验总结、内省和思辨研究等非实证研究,很少有人利用调查、访谈、实验等方法做实证研究。另外,在这200多篇论文中,核心期刊较少,近十年只有7篇文章。由此可知,我国对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理论不够扎实,分析不够深入,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笔者对近十年我国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主题大致分为: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研究、日语教学理论相关研究、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四个方面。
2.研究主题
2.1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的研究概况
近十年反映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的文章非常多。从相关研究内容来看,日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且近十年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无论是高职还是普通本科教学,都反映出以下几个共同的问题。第一,日语听力学习时间占整个日语专业学习比重低,日语听力课程并没有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第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第三,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涉猎的听力材料较少。第四,学校没有优化师资投入,没有分析听力课程的特殊性,师资投入具有随意性。
2.2日语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概况
近十年对日语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占听力教学研究总数的比例不多,倾向于相关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涉及的理论较多。其中,图式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占这一主题的比例较大,强调该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及具体的应用分析。冯千另辟蹊径,将二语习得中的标记性理论应用于日语听力学习中,考察了听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辨音、词、句子障碍,提出了教学对策。
2.3教学方法研究概况
近十年关于日语听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很多,侧重点大致有以下方面。第一,强调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周晓冰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秦国和、高亮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胡泊为听力教学创设了各种情境,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到听力教学中,提出情景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朴实提出,在日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角色,通过提高学生对日语听力课程的兴趣,改变学生在听力教学中的被动状态,从而在自主学习的形成阶段,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三,在听力训练方法上强调听说结合,注重听力理解过程的分析。肖开益结合相关理论背景,提出影子练习法是“输入”与“输出”二者并存的练习方式,并通过实验、问卷等方式,以学生的评价为中心,提出影子练习能够提高学习这语音识别能力、注意力、反应能力等。第四,强调日本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使学生克服听力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杨芳、王栖琳通过中日语言文化差异分析,提出了听力课程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2.4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学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听力教学一般使用了多媒体,出现了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相关研究。蔡忠良对高校多媒体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媒体听力教学资源不均衡,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显著、缺乏引导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盛春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弊端,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策略。
结语
从近十年的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对日语听力教学研究呈现多角度、多视角的趋势。但是,泛谈日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日语听力教学改革策略的文章占多数,具体到某一方面的研究,比如教学法、教学理论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不成体系,各个方面都处于尝试阶段。在研究方法上,有待从非实证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方法发展,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总的来说,日语听力教学研究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知识,使研究方法多元化,扩大研究范围,力求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千.标记性理论于日语初级听力教学的研究[J].外国语文,2013.
[2]周晓冰.“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日语听力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秦国和,高亮.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
[4]胡泊.浅谈情景教学法在日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13.
[5]朴实.如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语文学刊,2015.
[6]肖开益,张利平,王在琦.论影子练习对提高日语听解能力的作用――以学习者对影子练习效果的评价为中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7]杨芳,王栖琳.运用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日语听力能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一、引言
为了适应国际化交流的需要,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势在必行。目前,医学检验专业英语大多采用传统翻译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做中学。本文将任务型教学法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相结合,设计了鼓励学生用目的语交流的课堂任务教学计划,提高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水平。
二、文献回顾
1.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由交际教学法发展而来的。在班加罗尔实验的基础上,由珀拉胡于1983年在印度首次提出。像其他语言教学法一样,任务型教学法也有其理论基础,比如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等。
Willis(1996)提出一个创造真实环境的模式。该模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准确地、流利地使用语言的机会。该模式包括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环、语言聚焦。第一阶段是介绍任务和话题。第二阶段是任务环,其包括三个子步骤,任务、计划、汇报。最后一阶段是语言聚焦,在这一阶段可以进行许多活动。分析和练习是语言聚焦的两个子步骤。Finch(2001)在韩国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呈现出一个为大学生设计的三年的任务型语言项目的形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错误生手”学生任务型教学法在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方面是有效的,并且在项目发展中形式评价是有效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学习者的信念很重要,并且通过对师生的培训可以被提高。通过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注意力、极为微妙的课堂环境,建立参与者之间相互信任和尊敬的关系来影响语言学习。徐琴芳(2005)录制并转换了学习者在三种不同任务(图画描述、话题讨论、个案研究)中的口语输出。研究表明,图画描述的准确性最低。任务越难,准确性和输出的复杂度越低。
2.医学检验专业英语
李登清(2002)强调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必要性,从该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实施方法入手,阐述了对九届毕业生论文的体会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影响任务难度的准确性和复杂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王蓉、李雪、洪伟等(2009)从改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入手,以学生为中心,丰富的教学内容,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标,提升了教学质量。熊陈岭、郑芳、涂建成(2012)针对好多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英语语言水平欠缺,国内没有权威的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主要采用传统翻译法进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从教学团队、教材的更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严格的考核评价方面探析了医学检验专业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李科、张杰、宫玉典(2014)针对目前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从课程定位和目标、师资团队建设、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探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古莉(2015)针对医学生的职业特点,从语言人文属性出发,结合人文回归启发,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探讨了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法。
三、课堂任务设计
虽然不同专家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模式持不同观点,但总体归纳为三阶段,即任务前、任务环和语言聚焦。本研究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三阶段模式,进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课堂任务设计。
以Chapter I Lesson 3 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为例。
1.任务前
上课开始,老师检查课前任务。课前任务是要求学生搜查关于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 (单词、短语、图片、视频等)的相关知识。检查完课前任务后,老师通过PPT简要介绍了话题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
老师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并回忆之前所经历过的和电影中看到过的关于医学检验的场景。这一阶段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回忆先前知识和经验完成任务,老师将每组学生讲出的与话题相关的词和短语写在黑板上,比如laboratory, microbiology, blood, patient, diagnose, morphology, detect, sodium, infection, body, bacteria, and so forth,师生共同将这些词分类。
2.任务环
(1)任务
老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任务是阅读讨论Lesson 3 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并回答以下问题:What is tested for the patients’ blood in homentology section?What hazards are the laboratory personnel facing?
学生按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一个让他们使用已掌握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快速阅读完后,学生完成回答问题的任务。学生在小组内用英语讨论。老师在教师走动、鼓励学生之间尽量用英语交流,忍受他们的错误。
(2)计划
计划是为小组报告做准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报告那几个问题的答案并考虑由谁代表小组报告。因此,学生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学生精心组织问题的答案,老师在教师走动,并且必要时给一些建议。
(3)报告
要求学生在全班报告他们的任务结果。学生更注重语言的形式和准确性。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在全班报告任务结果。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班里其他学生认真听,记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任务结果进行讨论。学生在报告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发音问题、内容欠完整等问题,老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并纠正错误。
3.语言聚焦
分析阶段,在学习完Lesson 3 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相关的语言点和任务结果中关键词的短语,要求学生找出与每个问题相关的词和短语。问题答案归纳为: The patients’ blood in homentology section is tested for the amount of hemoglobin and the number of leukocytes, erythrocytes and platelets. The hazards mainly include acid, noxious odors and blood-borne pathorgens.
练习阶段,老师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词和短语以及自己脑海中的相关词和短语,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关于在医院检验实验室的检验者和患者之间的英文回话。
最后,布置下节课的任务,要求学生搜查关于Lesson 4 Places of Employment 的相关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切实可行。既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又满足了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然而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在课堂任务设计方面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建议未来的研究开发科学、合理、实用的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材,在课堂的任务设计方面更能提高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1996.
[2]Finch,A. A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a Task-Based Conversation English Program[J]. The PAC Journal,2001,1(1):125-147.
[3]李登清.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体会[J]. 西北医学教育,2002,10(4):249-250.
[4]刘芳.医学检验专业英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3-15.
[5]徐琴芳.不同任务下的口语准确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109(6):65-68.
[6]Dusan Mesko. 检验医学鉴别诊断[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7]王蓉,李雪,洪伟,等.新型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建立[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2):12-14.
[8]熊陈岭,郑芳,涂建成.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和互动模式的探究[J].医学检验教育,2012,33(21):2677-2678.
1 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预先设计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和启发学生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课堂讨论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寻知识。
学生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讨论可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探索精神、质疑精神。学生要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与他人争辩,要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以便更好地开展讨论式教学。其次,要有民主思想和民主作风,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融洽的讨论氛围。此外,教师还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向学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灵活性。
在讨论中,始终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言,避免话语权被少数人垄断。要能抓住问题的焦点,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或辩论。注意问题要经过真正的讨论才能得出结论,而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能根据反馈信息掌控讨论进程。遇到学生“卡壳”处,可启发学生思维,提供思路,教给方法。最后总结时,做到语言准确、简洁,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下面举一例说明讨论教学法在应用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对不同而又相近的事物进行比较可以让我们把事物看得更清楚,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比较中思考、领悟、提高。因此,涉及比较的问题,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完成。如我在讲绪论一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文,便让他们讨论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区别,所谈零碎,具体,在此基础上,我从两者反映现实、社会功用、表现形式、语言运用方面总结了学生的讨论,使答案系统、概括、条理。但这样的结论还不够全面,忽略了两者的思维形式,于是我又以具体的小说和实用性文章启发学生分析两者的思维形式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了文学作品的思维形式属于形象思维,而实用性文章的思维形式属于逻辑思维。通过讨论学生真正地领悟了应用文的写作规律。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锻炼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课堂的运用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如何把它引入应用文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研究的。
在应用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也包括自己的写作体会来阐释写作理论,这种方法属于例子教学法。因为它重点突出,可以讲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是,遇到实际写作问题比如:请示、函、调查报告的写作,学生仍然感到无从下手。实践千变万化,课堂上的例子难以一通百通。案例教学法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方法的大门。
例子教学法是演绎推理,先有权威结论,后用例子证明;案例教学法是归纳推理,先通过具体情况具体事件的分析、思考,然后再寻找最佳答案。从理论和实践的顺序来看,例子教学法是先观点即理论,后材料即实践;而案例教学法是先实践,后理论,针对具体实践内容,选择所学理论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符合布鲁纳认知教学理论即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实践能力,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不轻信权威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