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职称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2: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代理职称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代理职称论文

篇1

二、成本控制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传统的成本控制没有扩展到产品设计环节和产品销售环节,只是将成本局限在产品生产环节,在管理上忽视事前的预测管理和事中的控制管理,侧重于事后管理。而现代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指对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控制和评价,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都按照计划的成本目标,及时反馈和修正偏差。实施成本控制管理可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果,使企业有效完成预定的目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心注重将采购、技术和财务等领域的成本比较分析,正逐渐转向企业的战略目标,这将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和正确选择经营战略。

(一)成本控制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失去经济效益企业便会被市场所淘汰。而企业的利润直接决定了其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减少成本都可以确保利润的提高,当收入不变时,成本的降低能够让利润增加。即便是对于一些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若其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企业便会连续亏损,也无法发挥出其在公共事业领域中的作用,甚至还会对政府的财政开支造成影响,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失去了自身价值。

(二)企业降低成本能够提升其价格竞争力

当前市场竞争和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竞争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算一件产品的质量再好,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与之匹配,这样才能够有市场和销路。低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占据着优势,而成本即是企业确定产品价格的主要依据。所以在价格确定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成本竞争,成本越低所获得的利益就越高,谁就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要求,企业应该结合市场形势和自身情况来制定产品价格,尽可能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在质量相当的条件下价格越低其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三、完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战略成本控制管理思想

从国内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过去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战略成本控制管理的要求,企业必须要转变过去那种以降低直接人工、材料费用为主的成本控制管理方式,不能让成本控制管理仅仅局限在生产阶段,而应该树立以产品寿命为周期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做好企业各个阶段的成本费用的管理工作。另外,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树立成本控制管理思想,努力让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都意识到成本控制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提升工作质量,唯有这样才能够把过去以来的被动式成本控制管理转变为主动积极的成本控制管理。

(二)实施现代化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必须强化成本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对企业内部所有的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要素进行综合整理,从而让成本控制管理和企业其他价值活动相匹配,另外还必须要积极扩展成本信息的来源渠道,收集更多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需要的上下游渠道或者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从而构建一个全面系统、交互式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这是提升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有效性的保障。利用现代化的成本控制管理方式,积极运用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组建成本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把这一管理系统和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结合起来,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支持条件,最大化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也给企业推广实施新成本控制管理模式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

(三)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企业管理者应该靠制度来规范企业的成本控制,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1)成本控制制度:健全产品生产成本控制制度,对于非生产性支出建立归口分级控制制度,明确生产环节的控制目标、消耗标准和料工费,规定生产成本的开支范围和各环节的消耗定额等。

(2)建立权责利清晰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如生产部门对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料工费负责,负责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采购部门依据企业采购政策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采购价格,对采购环节的成本负责;销售部门严格控制销售折让和折扣,按照企业的销售政策销售,减少销售费用。

(3)成本控制评价和反馈制度: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定期对企业各环节的成本控制进行评价,由适当的人员分析超出预算的成本原因,对不合理的浪费行为给予惩罚。

篇2

②项目开展中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程度存在,工程项目复杂性较高,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较大影响。例如:原材料价格、气候、政府法规的改变以及周边社会关系等因素,都会直接制约项目进程。工程项目中利益相关者较多,例如:监理、分包商、业主、政府监督机构、总包商和供应商,会有较大变数存在。其次,由于项目工程建设进度的逐渐改善,会存在较高的不确定程度,在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

③工程项目目标交易的明确,通过对较多目标管理的运用,使目标处于稳定状态。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在多年来得到运用,积累了较多的丰富资料和经验。一般,项目目标不太确定。在工程项目中,目标式责任承包管理被较多运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逐渐从粗放型向现代化项目管理转变。

2“代建制”的概述

①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政府投资项目中运用“代建制”,在发达国家中应用的时间长达数百年。我国从1999年开始,最先在上海某工程项目中运用“代建制”,相同时期内,安徽、福建、重庆等地区最先采用招标或直接委托的方法,委托公司替代业主对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建设。自2002年开始,北京、深圳和成都等地也逐渐对“代建制”进行使用,从此,投资体制改革的最新模式逐渐形成。

②作为政府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产物,项目代建制与目前建筑市场中还会有较多不适应的问题产生,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代建制本身又包括了项目投资、进度、质量以及技术项目等较多因素的管理和策划。代建方主要承担了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项目移交和保障服务得以提供,这一切都有效确定了项目代建的多方位风险。始终保持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总结分析项目施工管理产生的新进展,最后将符合项目代建管理的创新体系得以提出。

3工程项目管理中“代建制”的作用

3.1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合理性、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代建单位在编制早期策划方案,应使其与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流程相符,完成通过审批后不会轻易进行修改,过程更具有严肃性和专业性,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在代建委托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管理目标,并在代建合同中将未能按时完成工程的处罚措施进行表明,避免有合同风险产生。

3.2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效率性代建工作中主要包括招标管理、设计管理、现场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通过代建单位,工程建设全过程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传统的建设工程量较大,相关专业人员和管理成本较高,相比而言,代建项目管理单位更具备专业操作能力。3.3杜绝腐败代建制各自将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建设与使用分开,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促使工程承包、各类原材料供应、机器采购等方面的招投标活动处于透明化。代建单位有权利将自身的自主决定权发挥出来,同时接受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公正、公平和公开。

4工程项目代建制管理的现状分析

4.1代建覆盖面较小,且代建管理单位的资质不足目前,代建制仍处于初步阶段,覆盖面相对较小,在相关管理方面的措施还有待完善。与此同时,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具有投入大、项目多等特点,对于项目代建单位来说,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承担能力,都会有较高的要求存在。一般,党建单位需要有多项资质存在,例如:招标、设计以及机电安装等,且应有各专业高素质人员负责人力,所以,能够具备相应条件的单位相对较少。

4.2建设单位容易影响到代建管理工作虽然在代建方法和合同中已经将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使用方进行了明确,主要是负责对代建人的工作开展协助和监督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代建工作的汇报和沟通是与建设单位直接开展的,而建设单位通常会过多参与,超出了原本监督定义的范畴。通常情况下,代建单位会考虑到后期的经营和客户满意度,因此会对建设单位的意见实施尽可能考虑。实际上,建设单位发挥着代建企业的上级单位作用。其中,代建的作用则是参谋,向建设单位进行技术和管理建议的提供,不存在较大的决定作用。在相关单位中,代建管理的威信受到了制约,在代建工作开展中,还会由于业主主管因素的作用,对代建工作的开展造成直接影响,一些专业管理建议很难得到落实,无法根据合理的建议进行运用,对代建单位实现管理目标产生较大难度。

4.3代建起步晚,管理经验不足由于代建制的实行和推广时间较短,在不同的地区内,代建管理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因此,借鉴到的代建管理经验相对较少。只能从代建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找出问题并得到解决,从中获取建设经验和教训。在后期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具有针对性地完善。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会有一些问题产生,例如:管理流程、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管理设计单位和招标工作,完善招标时间计划和清单截面的管理等。

5工程项目管理中“代建制”的应用措施

5.1完善合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在合同中将材料品牌、性能参数以及材质等进行详细指出,严格把握材料关,总包方必须对材料知识和市场信息进行全方位深入了解,严格的材料采购控制制度,使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将分包商的空子堵住。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动态检查,对质量缺陷进行研究,查明原因,明确改进计划,对分包商的改进工作进行督促。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办事,客观评价项目质量,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规范化管理,合同管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项目正式信息沟通进行规范,真正意义上将工作和程序的严格和规范运用得以实现。

5.2队伍建设的加强,使工程代建管理综合能力得到增强注意在合同报价阶段对总分包商、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以及施工人员自身速度进行考察。在项目施工之前,应通过样板工程作为引路操作,深入考察,对入场手续实施严格规范,避免较低素质的队伍进入。增强队伍培训学习,紧跟时代的发展,使业务水平及分包商信用名誉得到有效提升。构建文明队伍,做到文明施工,运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使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5.3监督管理制度的健全,做到按时交工总包应对现场进度检查监控进行加强,制定激励和奖罚措施,及时与相关各方进行沟通,通过现场的指导监督工作,当有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产生时,应重新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合格状态即可,再对其进行依法惩处,彻底追究。对于满足标准的项目,应对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进行提供,树立榜样形象,使代建单位信用度得到有效提升。完善进度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开展。

5.4整体工程的注重,使个体项目得到有效兼顾要求在合同中总包商和分包商对协调配合义务进行承担,运用奖惩等激励措施对现场实施管理,使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管理的行为得到强化,进一步将分包商内敛行为得以减缓,从而使分包商树立出整体的系统观念教育。

篇3

对于当前的金融市场来看,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所以一旦国际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就可能导致我国的市场出现巨大的波动,外在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被扰乱,再加上我国在财政政策上不断收缩,人民币升值等等都导致我国的出口往往因为这些因素而被反倾销,贸易壁垒现象非常严重,我国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出口规模不断收缩,导致我国的企业发展面临疲软。另外,中国是能源消耗非常多的国家之一,所以如果能源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那么我国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资金才能达成原来的效果,这和我国出口为导向的市场发展规律是相悖的,不利于我国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发展。

(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劳动力资源的支出低、土地比较便宜等等因素达成,经济发展模式比较落后,仍然是属于粗放型的发展,对于我国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来说是有着较大的制约的,也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规律。所以我国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国家也出台了许多规范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用来引导我国企业的良好稳定发展。另外,对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进行变革,建设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经济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来不断转换观念,转变企业经营模式,为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中国属于能源消耗大国,并且大多数的能源需要进口,所以最近几年我国在能源消耗方面出现了较大的漏洞,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再加上人力和土地价格的上涨,企业未来发展的获利空间被不断压缩,企业在市场竞争上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二、我国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经营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就是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管理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认识,一行人甚至将成本控制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这对于企业发展的安全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成本控制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认识的不足,财务人员和企业的领导层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视不够,所以财务部门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管机制,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从企业成本支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国家制定的许多法律法规和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所以不能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指导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长期的发展是有重要隐患的。

(二)我国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管理的力度不强

对于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成本控制仍然属于初级阶段,许多企业在此阶段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没有对价格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比较分析,导致企业成本支出增长;另一方面,企业的材料使用效率非常低,对于企业的使用手段非常单一,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也不科学,一些需要进行良好维护的材料却常常暴露在雨水中,一些容易损坏的材料也因为使用不当而导致损坏,这样一方面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质量,也会因为材料的损坏而导致企业的生产出现问题,成本支出也会大幅的增加。

(三)我国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管理的实用性不强

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管理往往也是流于表面,仅仅是从形式上走以下,没有发挥出成本控制的实际意义。一方面,我国的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编制的成本控制方案不科学或者是没有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无疑是不能对企业发展进行有效指导的,一些企业在编制成本控制方案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注意到效益的增长而忽视了企业其他方面的要素,这无疑对于企业的稳定性和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案编制往往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验证,许多数据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这明显的对于企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些编制的方案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三、微利时代企业成本管理策略

(一)重视隐性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

在企业机构中,人工费用、材料费用都属于可见的,而企业自身的管理层面不可见,所以被看作是隐性的成本。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隐性成本支出日渐增加,所以企业必须对此要严格重视。为了降低隐性成本支出,企业往往会通过更高效率的部门协调管控、信息化的使用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费用。企业的经营结构也关系到隐性成本,所以要就这一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二)采用战略成本控制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核心竞争力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战略成本控制作为新时期的企业管理方法,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我们属于微利时代,所以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具体来说,企业不但要保证自身思想的先进性,还要做到节约成本,鼓励全体人员参与到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来,通过对企业原材料、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限制,减少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要采用新的科技,采用新的管理模式。

(三)利用精益思想实施精细化管理

精益管理是当前企业经常使用的一种管理方法,使用此方法企业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通过创新性的方法和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当前企业处于微利时代,企业必须对自身进行良好的定位,制定出符合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方针,打造具有专门特色的产品,创新工作方法,开拓销售渠道,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管控实现企业各个阶段的监控,对于涉及到成本的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的管理进行量化,对于企业的管理进行准确的判断,如果发现问题也更加方便的进行分析,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重视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

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在质量上进行保证,在技术上也要进行创新发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原材料的监管要更加严格,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从而更好的保障生产质量,如果发展存在问题就一定要及时解决;其次,对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改进,引进新技术,使用新材料,降低能源的消耗;再次,对于设备的维护要做到及时准确,建设专门的维修队伍,保证企业生产的良好运行;最后,形成良好的企业生产链和服务链,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企业必须将技术引进来,并且要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来,这样才能促进企业长期快速的发展。

(五)科学设计业绩评价体系

企业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自身的效率和效益,成本控制作为其中的一种也是如此。成本控制要求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法,对于企业的经营水平进行监督管理,通过专门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监管。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而言,将生产和经营划分为许多的区域,对于每一个区域进行管控,对于各个部门通过业绩评价体系进行考核,发现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所以这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责任中心进行相关的评价体系考核,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解决,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具有高水准的评价指标,从而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篇4

1.民主的原则

从制度本身来看,制度只是技术手段,关键在于设计者、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选择何种价值取向去面对制度,采取何种途径来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利益诉求。但大多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而且传统教育质量管理通过制度等管理方法,鼓励甚至强迫学校及教师按照正确的标准,正确地做事情,但这样做往往是无法完全达成教育质量目的。基于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则要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不能仅站在管理者的立场,需要向师生授权,民主、合作地设计制度,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2.开放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因“校本”两字而认为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校本课程最后的成效,不仅是要满足学生需求,更是需要用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来衡量。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中的重大缺陷之一,就是试图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定义、实现和评价教育质量。在校本管理制度设计时,要打破壁垒,打开学校大门,充分考虑校外因素,设计若干校本课程管理的校外管理制度,形成校本课程外部质量保障的制度化环境。

3.发展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修订,即动态发展。一是因为校本课程本身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发展模式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更易随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二是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提出,普遍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仅仅是质量管理的起点而非终点,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学校系统和教育过程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所以作为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者,不能仅满足于制度是否已适合现有的校本课程,还要考虑是否能设计得更好;在更好的状态下,还要观察是否有长效性。

二、设计的结构与内容

1.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组成

结构如下图所示,笔者将校本课程编制阶段分为课程规划和开发两个环节,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发展、社会需要,形成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库,为建设校本课程体系打下最根本的基础。校本课程实施阶段则分为课程确立、开设、完成三个环节,主要功能是选择可满足当时学生需求的课程加以实施,完成相关教育目的;同时带着课程实施中产生、并经分析处理的有效数据,课程二次修订再入库;如此反复循环滚动,推进校本课程充满活力、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应五环节,设计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规划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主要内容是明确课程管理的基本规范,规定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规定校内外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课程管理职权和职责。课程委员会的构成,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社会人士(行政部门、课程专家、校外合作方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它的主要工作,在课程委员会的组织管理下,设计、审议、评估课程规划方案;规范课程规划编制、实施的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下设课程学术委员会,研究、设计、优化每一学年的课程计划。

3.校本课程开发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开发和实施的培训制度。主要内容是在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定期组织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般方法等内容。(2)课程准入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年审批课程开发者、修订者或提供者所上交的校本课程。符合准人的课程方案,其背景、理念、目标、结构、课时、资源、实施、评价、管理和保障等课程要素清晰、科学;使用他人的教材要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自编教材则要有详细的文本等。(3)课程库建设制度。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准入的校本课程,按学校课程体系分类编目,借助信息化技术将课程各要素完整入库,形成课程库。二是规范已实施完成的校本课程,带着实施后的各类有效数据,以及二次修改开发的数据资料,再次进入课程库。具体设计时避免传统课程实践中,“课程被切割成无数碎片,许多学校不仅用叠加的思维把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同内容分裂开来,美其名日长课程、短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等。最典型的是,一些学校自称开设了五十门课程、一百门课程、三百门课程,相互攀比,似乎哪所学校能开设的课程越多,水平越高。从课程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无知;从课程实践上说,其结果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在课程库建设中,不以课程数目,而以课程内涵为校本课程质量衡量标准,实践课程统整的思想,将课程管理提升至课程领导。(4)课程共享制度。它是规范课程库使用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库中的课程,可供校内外人员查询浏览;更可提供给非开发者、外校人员在本校或他校授权使用;同时可对等引入外校的校本课程,由此搭建和外校课程建设相联系的桥梁。课程准人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课程共享制度,以及下文课程完成环节的课程修订入库制度,构成了校本课程库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本文所设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中的特色制度。使得校本课程不再是静止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样的校本课程将充满生命活力,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

4.校本课程确立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实施申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实施者递交课程实施申报,一是申报准备实施的课程(含实施计划),说明该课程符合本阶段课程计划的要求,以及完成各项准备情况;二是申报证明其具备开设该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者不一定是课程的开发者。(2)部门推荐制度。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本阶段课程计划,推荐本阶段所需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招募或邀请实施者开设这些课程。(3)遴选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按当阶段课程计划的开设要求,对从申报或公度开招募渠道递交的材料遴选,进行“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的审批;如批准“立项”则直接进入学生选课预报环节;“修改立项”则要求按修改意见修订后再立项;“不批准”则明确该课程不可开设,并反馈不批准的原因。(4)学生选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介绍(含实施者介绍)及选课指南后,预报相关课程;学校或实施者认可后批准选报,若未批准则学生自行调换或由学校指定

5.校本课程开设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学生换课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1-2次后,发现该课程不适合个人发展要求,则准予调换至其他课程。(2)备课研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实施者集体备课研修有些教师误以为只有基础l生的学科课程,形成备课组,才有备课研修。其实不然,虽然一门校本课程实施时当前实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当前阶段一定是有众多校本课程实施者。他们所实施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组织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可以开展课程统整实践,一门课程的涵盖领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实施者则是多人组成。上述两种情况都可组成合作学习组织,定期开展课程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集体备课研修。(3)常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同一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6.校本课程完成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实施奖励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规范课程本身及师生的成果展示、评比评选活动。(2)修订入库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该课程按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修订课程;然后带着实施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人课程库。实施过的课程入库,将提升课程库中课程的内涵价值,下一循环实施时,也将更为有效。

7.贯穿于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内评价制度。它是校本课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校本课程规划环节,有对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考评制度、课程规划的评估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环节,有用于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开发成果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确立环节,有对该实施周期立项课程的评价制度、对立项课程实施准备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环节,有规范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过程性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完成环节,有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制度。校内评价制度的设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行政、师生和社会人士等各方均可参与评价。(2)校外视导和督导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包含大学、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校本课程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或专项视导或督导。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来自学校外部对教育质量的体制关注和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入校外视督导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导和帮助校本课程管理。校外视督导制度和校内评价制度的组成,形成了校本课程评价的完整制度构建,避免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评价教育质量的局限性。(3)人、财、物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人、财、物服务保障工作。(4)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又如何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要“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数据”和“事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设计该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积累有效数据,优化实施过程,真正做到“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

篇5

我国企业管理制度日益完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共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一步做好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因此,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概述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目标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等[1]。

企业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的生产成本、经营成本以及企业内部各项费用的支出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意义

1.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到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全部过程都加强管理,精简各项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有利于企业科学决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是企业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每一项决策都是有一定的成本的,比如一个正确的决策为企业盈利10万元,如果错失良机,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那么,这个决策的成本就是10万元;相反,如果在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不但赚不到10万元,反而亏损了10万元的话,这个决策的成本就是20万元[2]。财务管理的各项指标是实现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对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控制成本、扩大利润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就是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部分不必要的开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4.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地进行成本控制创新,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费用,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二、从餐饮企业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不少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状况进行了整顿改革,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依然堪忧。下面以餐饮企业为例分析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缺乏重视

受传统企业观念的影响,不少企业管理者将管理重点放在企业的销售管理环节,这就忽视了产品成本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对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作用。

我国餐饮业十分发达,不少餐饮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在职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的财会知识,更有甚者身兼数职,无暇顾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这都是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缺乏重视造成的。

(二)企业成本控制观念滞后,实际工作不到位

我国大部分餐饮企业内部并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长期发展的成本控制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在平日的原材料的购进、原材料的加工使用过程中缺乏成本控制理念,造成日常损耗亏损较大,高成本的餐饮必然导致低利润;就财会工作而言,餐饮企业内部往往缺乏专门的成本控制管理人员,而财会工作人员仅对日常账务进行简单的处理,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权力进行成本控制工作。

(三)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我国企业中普遍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这与企业内部过分重视科研管理和销售管理而轻视财务管理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餐饮企业的日常财务工作比较琐碎繁忙,再加上日常所用财务知识比较有限,因此,很多餐饮财务人员也没有过多时间去深入钻研财务管理知识,这会影响到财务管理部门的核心作用的发挥。 (四)企业难以处理好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的成本控制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的误区,会计核算仅仅停留在基础核算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与成本核算之间缺乏相应的衔接,尤其是没有把握好财务资金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三、改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视

企业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直接影响到财务部门的发挥程度,加强企业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认可与支持,有利于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要对企业领导进行相关培训,使其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且在企业内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合理安排企业财务管理职位,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创新成本管理思想,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成本管理思想的目的就是运用最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本效益理论是对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的创新发展。成本效益理论认为,应从以往的单纯降低成本朝着尽量少的成本支出方向上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包括产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环境成本控制等[3]。创新成本管理思想,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后续培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的财务人员,除了做好基本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以外,还要定期参加专业的后续培训,不断强化成本控制管理思想,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

(四)处理好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就要完善资金管理,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资金控制是对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顺利运行的保证。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成本监督机制,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还要设立一个独立的财务审计机构,使其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账薄等所有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4]。

(五)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

企业要树立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产品成本的理念,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外观、性能等,满足消费者对需求的升级和变化,保持成本领先战略。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之中,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力度、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袁翠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0,(11)

篇6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是注重智力教育的,但是对于智力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范围内,即认为,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更重视记忆能力的好坏,学生也称学习古代文学考的就是死记硬背。然而这种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的成功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即便是能将古代文学倒背如流,会做几首诗词,与社会何益?由此可见,传统的智力观是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根结所在,因此突破传统的智力观,结合社会发展重新理解智力的含义,是扭转古代文学教学不利局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社会联系较密切的是成功智力理论。此理论于1996年由美国心理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成功智力,成功智力是一个人用以达成生活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使个体以目标为导向采取相应的行动,是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一组综合能力。[1]与传统的单一智力概念想比,成功智力包括了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笔者认为,成功智力理论亦可用于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

一、分析性智力在古代文学教改中的运用

分析性智力就包括了传统智力中的诸多能力。这当然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最基本的能力,虽不能强调其绝对性,但是也决不能摒弃。但是在培养这些能力时,教学方法也是过于传统,其方法也有改革的空间。如记忆力的培养。传统的古代文学非常注意对于记忆力的培养,但是大多为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传统的记笔记要求记录完整详尽,这种方式往往又费时又费力,效果不佳。所以即使是最传统的记笔记,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先布置下节课的教授要点,让学生预习,并设计听讲指南如下:

听讲指南

课程讲授主题

主要观点

第一要点

支持要点的细节和例子

第二要点

主持要点的细节和例子

第三要点

支持要点的细节和离子

你的不同观点

支持你观点的细节和例子

在填这张表之前告知学生填写要求,及所有的填写内容均为关键词。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对知识点的预习的基础上,先有了一定的理解力与判断力,再有效的集中有意注意力进行有效倾听,就使得记忆深刻。在填完此表后,即日进行笔记整理,将关键词变成自己的话,也就增加了一定的理解,在考试前,学生在熟悉本文由收集整理笔记的基础上,再用此表进行巩固记忆。这种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记忆方法,使得记忆更加的简便而深刻。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智力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具体的环境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古代文学中创新智力的培养

所谓创新智力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维问题的能力,即创新思维力。这种智力的培养分三个方面:

首先是创新智力培养的激励与启发阶段。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就对教材或有关书籍的观点进行质疑,打破书本的权威力量,为学生树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书本的理念。如《诗经生民》中有一句的句读应是:“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但是贵州人民出版社房开疆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的句读为:“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这时教师发现问题,质疑书本,初步破除学生的书本权威观念,接着提供资料,诸如其他版本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十三经注疏与单行本的诗经中的生民篇,进行对照。当然也可只找最权威的诗经版本。但是前提是学生得有一定的版本知识。告之理解不同,句读亦不同,答案并非唯一的,只是要凭借自己的知识判断何种更佳。这样就为学生树立了书可质疑、质疑有据、纠正得法的观念,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智力奠定基础。

其次是创新智力的培养。对于古代文学教师比学生要熟悉,因此在学生还不会质疑知识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提出可质疑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问题搜集有关资料,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资料质疑问题。如对于花间词雅俗问题的评价,教材上多说花间词艳俗,因此学生也多有花间词俗的概念。但事实并不如此。可以先教学生读一下全唐五代词中的民间词,再阅读晚唐诗、南唐和北宋婉约词,以及有关花间词的评论和《花间集序》,当然也有现代人的有关评论。学生就很容易得出一个印象:花间词比民间词文雅,但是比南唐词,北宋婉约词俗。再结合有关的评论,就得知,花间词比南唐词、北宋婉约词俗主要是表现在:情趣低俗,多描写妇人体态容貌,笔调艳俗:喜欢用色泽艳丽的字眼。阅读花间集序得出一个认识:花间词人有着较强的崇雅意识。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花间词比当时的民间词雅,比文人词俗。花间词人有着较强的崇雅意识。而花间词之所以比南唐词俗是和晚唐特定的文学审美观与西蜀特定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的,这也使得他们的崇雅意识有了特定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最后是纠正不当创新智力。当然学生自己进行智力创新的时候,其方法不一定是对的,因此要对不当的智力创新进行纠正与引导。如学生认为红楼梦中黛玉的死亡是必然的,原因之一就是这对于黛玉本人来说就是最美满的结局。因为岁月流逝,如果黛玉还活着,她就会红颜变老,这也是她不愿看到的。这显然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臆测。所以可以指出他智力创新的不足:针对文本的智力创新本身就不能离开文本本身。

三、古代文学中实践智力的培养

篇7

议程设置是传播效果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议程设置理论就是探讨媒介议程设置影响公众议程设置,公众议程设置影响政策议程设置的过程。传统媒体在社会传播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设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新的媒介载体不断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新旧媒体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媒体融合”已成为当下媒介生态环境的一大景观。在网络媒体的带动下,公民新闻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相比,公民新闻的议程设置是一个从“权威议程设置”往“大众议程设置”过渡的过程。

一、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

议程设置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①换句话说,就是媒介报道什么,受众便注意什么;媒介强调什么,受众也会从一定程度上认为什么更重要。大众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也是重要的影响源。

迪尔润和罗杰斯将议程设置的过程定义为“以获得媒介专业人士、公众政治精英的注意为目标的议题间的持续性竞争。”②这为我们更好的理解议程设置的三个部分,即传媒议程设置、公众议程设置以及政策议程设置,做了一个理论的准备。

从上述理论指示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更多的是一种权威的议程设置。代表着统治阶级或党团利益的媒体,通过对传媒精英、编辑、新闻记者的价值观影响,从有利于媒体利益的取向来设置议题,引导公众思考。但是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发展,公众参与度的提高,议程设置理论不再维持现状,有了新的发展。

二、融媒时代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发展

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介以自己的利益取向、价值观选取议题,并决定议题的重要程度,以及进而影响议题在受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进入融媒时代,网络媒体以及手机第五媒体发展并逐渐成熟,使得议程设置理论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媒介传播环境的变化,带来传受双方主动性的变化,使得议程设置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新媒体的互动性以及高参与度,使得议程设置的流程也有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议程设置的主体:从大众媒介到公众的转换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主体是专业的媒体机构,媒体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来决定议题的设定。而网络媒体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媒体上、接收以及交流信息,进而决定了在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受众,可以把握机会进行议程设置。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信息,吸引和影响其他网络受众,并在共同的认知中逐渐形成趋于主流的看法,从而赋予这一事件以重要性和显著性,形成网络议题。③融媒时代议程设置主体即网民,通过网络论坛、博客等参与方式,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拿来和网民一起探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众成了唯一的设置主体,而是与大众媒体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议程设置。

2、议程设置的议题:呈现多元化和发散性的特点

传统媒体的议题都是经过专业媒体从业者的层层把关,在议题方面多是热点问题或是重点问题,多为时政类、民生类或是宣传类的议题。而网络时代,网民的匿名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同时,由于网民个人的教育背景,文化程度的原因,使得融媒时代的议题更多的表现出私人化和个人化,总的来说,就是议题不断的软化。同时,由于网民的及时跟帖,及时反馈的特点,往往一个议题出来之后,随后将接着对该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得议题呈现一种发散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网络议题会由A议题出发,B议题结束。这就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权威声音,使周围的不同意见仿佛“沉默的螺旋”一样而消失。

3、议程设置的周期:反馈及时,周期缩短

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往往是:先有媒体设置议题,然后影响受众关注和思考。但是由于受众很难参与到媒体中,通过人际传播等方式将自己的态度等反馈给媒体,或是受到关注的时间较长,完成一个议程设置的周期也就相对较长。而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则不同,网民可以及时的对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主张,将公众的声音集中反映。它完成一个议程设置的周期明显要短于传统媒体,这就使得议程设置流程的效率显著提高。

三、公民新闻中议程设置的表现

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呈现出的新特点,在网络时代中的公民新闻中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来。要弄清公民新闻中议程设置的运用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公民新闻。

1、公民新闻:平民化色彩

对于公民新闻,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公民新闻”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④公民新闻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老一辈政治家和新闻活动家,就有了朴素的公民新闻思想。比如提出“非专业记者”概念、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后来,随着新闻线人现象的出现,公民新闻也就逐渐发展起来。

网络时代的公民新闻更是得到了新的飞跃,公民新闻的载体主要有各种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和公民新闻网站等等。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由的信息,回帖或跟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媒体的低门槛,高开放度,使公众可以参与到信息的过程中,做信息的者。公民新闻的出现,使信息的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显,受者也可以是传者,信息传播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大众化的公民新闻,也就使得议程设置逐渐从“权威”走向“大众”。

2、公民新闻中的议程设置:“权威”走向“大众”

公民新闻中的议程设置与媒体新闻的议程设置相比,最显著的不同表现在设置的主体上。公民新闻的信息者更加的平民化,不像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从业人员。从受者变为传者,开放性的传受角色转变带来的是更有传播力的信息,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我设置议程显露。网民通过论坛、博客或者是公民新闻网来信息,交流意见,几乎都是源于自己生活周围或是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比如现在很多新闻来源都是来自微博,网友在自己的生活中随手拍,遇到突发新闻事件及时上传,然后通过@主流媒体或是通过转发的形式,引起网民的关心进而引起社会大众的注意。观察众多新闻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新闻中出现“据现场网友称”或“图片来自微博”这样的字眼。由于诞生于受众的身边生活,富有生活百态,更容易被其他网民接受。

(2)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公民新闻一经网络,无空间限制、无时间制约的传播。通过论坛或是博客或是公民新闻网站信息,网民的高参与度和网民的广泛性,使得议题的影响不断扩大。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后,往往要经过漫长的信息传递,才能显现出来议题的效果。而公民新闻中的议题,由于贴近性和网络的快速传播性,使得议题影响范围扩大。

(3)被削弱的把关功能。与传统的议程设置相比,公民新闻是网民和大众媒介共同完成的信息传播过程。但是,由于网民的主动参与,影响着媒体议程的设置,所以把关人的角色就由“完全的媒体”向“受众与媒体结合体”转化,那么媒体的把关功能就相对减弱,议程设置的把关功能也就相对被削弱。

(4)公众议程与政策议程的功能上升。科恩曾经指出,报刊“多数时间可能在告知人们怎么想上不成功,但是它在告诉自己的读者想些什么上获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功……”。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恩认为大众传媒在影响人们舆论上存在着重要的影响。而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存在有选择性接收,选择的标准就是和自己更有贴近性的内容。公民新闻大多是网民从生活中提取的信息,所以在被网民接受时就更容易、更亲近。所以当议题出现之后,网民们的关注就更加集中,公众议程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气候。

公民新闻中议程设置的议题一出,得到众多网民的回应与快速的传播,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动,而是一种平等关系间的信息蔓延。加上及时反馈,使得公民新闻的议程设置的流程发生了变化:不论议题出自于网络公众还是大众传媒,当网络议题足够强大的时候,议题又流向了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又流向网络,如此循环往复。⑥当舆论形成,自然就影响到政策精英们的决定和行为。

当我们在强调公民新闻的强有力议程设置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公民新闻议程设置的一些弱点。由于是网民个人按照个人意志的信息,所以议题的客观性受到质疑与干扰,议题的真实性也受到了影响。因此,网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判断力,不浮躁、盲目跟风,让公民新闻更加健康的发展,让公民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4

②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85

③⑤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8、69

④马静初,《解读网络议程》[J].《青年记者》,2010(2)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21

信息化是当今时展的大趋势,信息必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也将构成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技术物质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加速了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扩展,同时对于信息时代下大学文化传播也是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大学文化传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基础,应该适时地利用高效的传播操作模式开展大学文化的传播。所以,探析信息时代构建大学文化传播模式的理论支撑,能够为大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丰富的实践意义和指导理论。

1 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

信息时代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知识继承传播活动也在经历技术变革的洗礼。信息技术在被时代灌注以新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革新,并逐步衍生出教育现实的各种新现象与新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文化的建设是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物质的投入,也离不开对大学文化的传播,两者相辅相成。而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群体精神意识的传递,即大学文化的传播。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需要继承和借鉴中外经典文化传播模式的理论,构建新模式来提升文化建设的传播效果。

2 文化传播的经典理论模式及借鉴

传播模式是指研究传播过程、性质和效果的公式。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一书中曾论述过在社会科学中模式的有构造和解释两大主要功能。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有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和“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在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中,将其经典传播理论应用其中,吸取精髓,创新探索,构建符合时代气息文化传播的理论和执行模式,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建设,推动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2.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及其借鉴

2.1.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人们满足了物质层面上的需求后,便产生了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交往的需求”就是其一。

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不再是直接产生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大学文化的传播者的精神意识影响接收者的精神思维,使接收者产生与传播者相近的精神意识,大学文化传播者的目的是促成大学文化接收者的精神生产。

2.1.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扩展“精神交往”视域下“课堂教学”的延伸。由于信息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日益进步,对文化知识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育的传统方式应由必须实行由知识型课堂教育传播到思想型课堂教育传播的转型,即实现由传播知识的传统理念到塑造人的价值取向的现念的转向。因此,就学校课堂教育的传播而言,课堂上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者和受众通过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即人类的精神交往关系。

实现“精神交往”视域下“QQ工具”的利用。大学师生间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和接收者的关系,还是彼此间精神交往的对象。利用QQ工具,教育者可以在课堂甚至通过网络在学习生活、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向上给予学生加以指导,并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工作和情感上的精神困扰和思想迷茫给予疏导和引路。

运用“精神交往”视域下“校园微博”的发展。当前,网络传播具有的巨大能量,正影响着文化导向。“微博”正是当前社会精神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学校选择“微博”作为文化教育工具,恰恰迎合了当前国家建设发展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状。同时,“校园微博”的迅猛发展也证明了学校的这一选择顺应了时代和学生的普遍要求,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2.2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及其借鉴

2.2.1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

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根据场论思想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场模式,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诸多因素。这一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将社会系统与传播系统中各因素及其间的关系进一步细化,对那些可能对传播各环节构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2.2.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把大学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由教育者向大学生传达相关道德信息的传播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手段,将教育内容蕴含于各种信息之中,使道德教育从平面化向立体化、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并逐步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传播模式,以促进大学文化教育在网络领域中的有效开展,探索解决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借助网络媒介开展教育时,首先应与学生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校内人人、社区、论坛、Email和MSN、QQ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针对某一现实或热点问题进行网络探讨。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模式的交流沟通方式,使教育者在平等和信任的氛围中,真实地掌握了解学生综合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和道德素质向着主流方向发展;其次可以开展网上讨论和虚拟课堂等形式,利用大学生教育网站,或者利用电视教育专题片、经典视频教育课来开展网络“虚拟课堂”,进一步增强网络教育传播模式的实效性。

2.3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理论及其借鉴

2.3.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理论

1948年,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对社会传播的过程、结构及其功能,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 、说了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对谁(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此模式简明而清晰,成为早期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

2.3.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以5W模式分析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效果因素,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等五个层面找出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效果路径。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应以网络传播方式为主,其组成要素为:传播者―教育工作者、信息(传播内容)―以声音、文字或图像为形式的网络形式(QQ、博文、微博等);媒介―教育者的网络媒介(微博、博客、QQ空间);受众―在校大学生;效果―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它的传播模式就是教育工作者创作撰写的日志、博文、心得和转载优秀经典网贴,之后通过网络传播这个媒介传播给学生并取得教育效果的过程。

作为大学生文化教育领域中的信息能否被学生接受并喜欢,能否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否指导和引领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能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直接决定了信息时代大学生文化传播的实现,这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文字和思维能力提升的考验。

2.4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及其借鉴

2.4.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模式中提出了A、B、C的概念,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传播过程的交互性,注重了反馈的重要性。

2.4.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用这一模式解释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过程时,可视为:A为网络文化的知识载体,B为大学生,C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图1。

图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大学文化传播模式

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创新,更是对传统课堂教育的超越与延伸。在大学文化传播设计中引入模式来指导大学文化的传播既理清了教育层次的思路又确保了校园文化的时代创新的实用性。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传播模式的设计不断完善与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功能日益丰富、逻辑日益复杂,这样运用现代传播学的视角来传播大学生文化必将成为一条化繁为简的捷径。

2.5 “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及其借鉴

2.5.1 “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

由美国传播学者R.E.希伯特等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大众传播过程犹如投石于水池中产生的现象――石子击起波纹,波纹向外扩展到池边时又朝中心反向波动;在扩展和回弹的过程中,波纹(即信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此模式强调大众传播同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5.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文化传播理念――波纹教育,它的核心是波纹的传播模式所带来的强大聚众效应和受众主动参与学习的多极传播行为。波纹式传播能有助于实现传统教育、网络教育、虚拟课堂三大平台的价值递增。

从图2来看,传播的中心是文化,传播的第一层是将一个明晰的文化知识传递到三大平台上。在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源,发挥三大平合开展教育的优势,在一个融会中外精髓文化的基础上,突显三个平台的模式传播文化的优势,配合校园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达到同时抓取三大平台所覆盖的有效目标受众的目的。

图2 “波纹教育”图

第二、第三层可理解为,文化知识经过三大平台的传播给各自所覆盖的受众后,吸引和深入影响了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受众群体,由此在每一个平台下面,都培养出一批对各类文化教育产生浓厚兴趣的“受众学生圈”。“波纹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通过教育传播定向及其他技术模式,以每个“受众学生群体”为原点,通过其个人现实行为或虚拟的网络活动模式,可进一步将文化知识扩散出去,实现多个原点的多极化传播的后续行为,形成多个高效覆盖的圈子文化,即形成波纹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最后一站――“受众学生圈”的概念。

3 结束语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与作用机制发生重大变化,也使文化传播研究的各方面呈现出新的范式,将不断为大学文化传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在这种环境下,若要发扬和传播大学文化,必须着眼于其载体,结合中外经典传播理论,构建大学文化传播的理论支撑模式,为新时期大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大举.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2,(6).

[2]罗文涵.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3,(1).

[3]胡钦太.论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研究范式[J].理论探讨,2010,(12).

[4]苏婧.解读“精神交往”视域下政务微博发展[J].科技传播,2012,(9).

[5]吴果中.从“知识”到“生命”――课堂教学的精神交往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6]刘春花.QQ访问:师生闲话中的精神交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7]徐婷婷.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8]史迎霞.基于5W传播理论的思政博客教育功能的实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9]徐鹏.大视频整合传播的波纹营销模型[J].市场观察,2010,(11).

作者简介:吴建利(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辽宁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沈阳 110136

篇9

从民法学的理论来看,精神权利属人身权的范围,即它是不直接体现为财产内容,但与人身紧密联系的一种权利。自然人是著作权主体,享有精神权利,此乃各国立法之通例,毫无疑问。但法人或非法人团体能否成为作者精神权利的主体,各国法律中则有不同的规定。面对两种不同的立法例,我们认为,应从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即从人类文化的积累和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之角度,来讨论法人或非法人团体应否成为作者精神权利的主体这一问题。

诚然,法人、非法人团体不同于自然人,无自然人的精神可言。尽管它们纯属一种没有生命的组织体,但却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无论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还是意识形态领域里,它们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在民法学理论中,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合伙)都是其极重要的内容。就现实生活中作品的创作而言,法人、非法人组织所起的作用亦非单个自然人所能及。如组织勘察设计、制作音像制品、创作大型歌舞等,通常都是在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体的领导下才完成的。在这些作品中凝聚着每个自然人的心血,但由于是集体的创作,且是按照法人或非法人团体的意志来进行的,因此,从整体意义上看,是不能将这类作品支解为每个自然人的作品,也就是说,作为一部完整的作品,它的著作权主体只能是联结、组织每个自然人的那个团体或组织。该团体不仅应享有该作品的问世而带来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享有诸如署名、保护作品完整和发表的精神权利。一部反映特定团体的意志,在该团体组织下由众多自然人全力完成的大型作品,其整体的著作权只能归该团体或组织,任何自然人都不可能享有此类作品整体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再就作者精神权利的保护与行使来看,上述反映特定团体意志的作品,如果其整体受到侵犯,由于其按照团体意志参与创作的自然人众多,以及其中部分参与创作的自然人的意志与该团体的意志有可能不一致等原因,因而各自然人难以完成保护及行使该整体作品精神权利的重任,因此,此重任只能由也必须由作为法人或非法人团体的组织者来承担。可见,否认法人或非法人团体的精神权利是不合实际的。

那么,法人或非法人团体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得作者精神权的呢?我们知道,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自己的意志,此为各国法律所确认。在我国,尽管非法人组织还没有被确认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但作为一个有期限的组织体,理论上均认为存在一个体现该组织体整体成员的意志。如果缺乏这样的意志,非法人组织也就无法存在了。因此,当不同的自然人被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召集在一起从事创作时,只能按照该组织体的意志进行,而不是各自为政。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虽然每个自然人可就各自承担的部分进行构思和再创作,但这种构思和创作要受组织体意志的制约,这样,在最终完成的整体作品中体现的自然是组织体的意志。组织体虽然不能象自然人那样撰稿、表演,但由于每个自然人与组织体之间存在着委托、雇佣或行政隶属关系,因此,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自然人的行为就被视为组织体的行为。众多自然人按照组织体的意志为完成整体作品所为的法律行为,其后果当然由组织体来承担了。

以郑成思先生为代表,否认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是作者精神权利主体的学者其主要理由是:有关国家的立法中规定,版权中的精神权利仅能由自然人享有;另是从“作者精神权利的来源及版权制度保护它的目的”中推断出。

诚然,世界上的确有一些国家的版权法没有确认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精神权利,但这仅代表一种倾向,是它们根据本国的国情和习惯观念作出的。与此相对立,有相当多国家的立法则主张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精神权利,如日本版权法等即是。相比较而言,承认法人或非法人团体是作者精神权利主体的立法比较普遍。

关于作者精神权利的来源,以郑成思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版权法中保护精神权利,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而提出的”。而“这里讲的‘人权’仅仅是指自然人之权”。由此,他们得出作者精神权利只能是自然人才享有的结论。我们认为,这样推论有些牵强,因为作者精神权利在人们观念中形成,虽然得力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及“天赋人权”理论,但不能因此就表明作者仅为自然人,一旦作者精神权利从法律上被确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这个“作者”就不可能仅限于自然人了。另外,后世法律确立作者精神权利也不全是因为或基于“天赋人权”理论,否则,在否认“天赋人权”理论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不可能承认作者精神权利了。况且,即便作者精神权利的确立与“天赋人权”理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天赋人权”理论创立时,还没有法人等法律概念,因而当时的立法无法对此作出反映。所以,我们不能因“天赋人权”与作者精神权利有关,就否认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精神权利。

为论证作者精神权利仅限于自然人,上述学者提出:“法人意志会随着法人代表更换,随着法人破产、合并(或因其它情况的解体)而消失。在法人意志变更或消失后,那些真正执笔创作的自然人可能还活着,而且并未改变观念。”我们认为这一理由也不充分。因为法人意志的变更与法人消失仅仅是法人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变化而已,这如同自然人的意志有时会因某种原因发生变化及自然人死亡一样,我们既然不能因自然人意志变更和死亡的事实而否认自然人对自己曾经完成的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又怎么能断然否认法人对其曾经制作过的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呢?

为进一步说明其观点,上述学者提出:“一般情况下,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这里的作者是指公民作者”:“主要是利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书等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注: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34页、35页。)显然,这一意见也是偏颇的, 它否认了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对该职务作品的整件应该享有的包括署名权在内的精神权利。事实上,我们主张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对作品享有著作权,仅是就整件作品而言,至于每个自然人,则可就各自完成的部分享有著作权(注: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4、15、16、17条。),所以,承认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对整件作品享有精神权利与保护自然人的权利与利益并不矛盾。这种“双重承认”不仅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著作权制度所具有的鼓励创作和繁荣文化的作用,而且还表现出对精神产品的一种社会责任,相反,否认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作为精神权利主体的地位对社会没有任何好处。

二、作者精神权利与民法人身权的关系

探讨作者精神权利与民法人身权的关系,关键应弄清作者精神权利的性质。从作者精神权利的内容来看,其最基本的权利是署名权。署名权说明作者在完成某一作品以后对作品所产生的具有身份性质的权利。这一权利的行使及具体物质表现形式就是作者有权决定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即作者有权在其作品上署本名、假名或者不署名,同时作者有权禁止别人在其作品上署名。至于发表和保护作品完整的权利,实际上都是基于确认作者身份权才得以存在,即只有署名的作者才有权决定其作品是否发表和是否作改动。可见,所谓作者的精神权利,实为民法人身权的一个部分。本质上属身份权的范围。

为说明作者精神权利的特殊性,郑成思先生还系统地将作者精神权利与人身权作了一比较,指出它们间有重大区别。

郑先生认为,作者精神权利与民法人身权的区别首先在于权利产生的依据不同。民法人身权要以权利主体的出生为依据,而作者精神权利则以主体所创作的作品为依据。这一见解把法律上的权利能力与主体具体享有的权利混为一谈了。郑先生所说的人身权,实际上是一种民事权利能力,(注: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其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作者精神权利则为一种具体享有的权利,即通过作者自身的行为所获得的一种权利。

人身权除了作权利能力理解外也可将其视为一种具体权利,但作为一种具体的权利,它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人的出生是主体享有生命、健康等人格权的法律事实,而身份权却不完全以人的出生为依据,如因婚姻、亲子关系等发生的权利等则是主体在结婚、生育子女或为了收养等法律行为后才能拥有,这些与作者精神权利必须在作品完成这一法律事实产生后才为作者所实际拥有一样。可见,上述学者把作为权利能力的人身权误为一种具体享有的权利而同作者的精神权利进行比较是不妥的, 不足以说明作者精神权利与民法人身权有本质的差异。

既然具体权利的获得需要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因此上述学者举列的第二种区别也就难以成立了。我们知道,人身权利并非“只与民法主体-‘人’相联系”,在一定的情况下,它也会与一定的法律事实如结婚、委托等相联系。但这里所称的“联系”决不能按以郑成思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所理解的那样,是权利的附于关系,即所谓“与主体、客体同时联系着的精神权利,在作者死亡后仍可附于作品上”。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对作者死后精神权利进行保护决不因为是作者精神权利附着于作品上,而是基于社会公正和善良风俗。这不仅体现在对死者精神权利的保护上,也体现在死者一般人格权如名誉荣誉等权利的保护上。这种保护应是国家的主动干预,而且应该是永久保护。否则,倘公民死亡后,别人对其人格大肆侮辱、侵犯,却因公民死亡而得不到法律救济,势必不利于文化的积累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国家的主动保护,正体现出国家对精神文明、社会秩序所予以的重视和担负的责任。因此,对死者一般人格权的保护并非如上述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相反,如同保护作者精神权利一样,“可能永远有实际意义”(注:我国《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三、作者精神权利能否转让与继承

民法中的人身权是以人身为其内容、与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由于它是为维持主体生存与能力所必需的,故人身权又称作是专属权,即它是附属权利主体不能移转的权利(注:参见郑玉波《民法概论》,台湾开明书店印行,1979年版第21页。)。既然人身权具有这样的属性,则作为人身权内容之一的作者精神权利也就同样有了这样的性质,即不能与著作权主体分离,或不可转移。日本版权法第59条规定:“著作人精神权利属著作人所有,不得转让。”我国著作权法第19条第1 款只规定了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发生继承,不承认其中的精神权利继承问题。

但是,我们说著作权的精神权利不能移转,并不否认为了一定的目的,经著作权人授权委托,由他人代其行使精神权利。如经著作权人同意,由第三人为其作必要的文字改动或编排等工作。但很显然,这并非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是一种权利的移转,因为第三人行使精神权利是基于授权委托,正是由于这样的法律关系,所以在公众看来,这种权利的行使仍然被视作著作权人的行为,而不能理解是作者精神权利发生转移。当然,如果第三人对原作者的作品进行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工作,则又产生另外一个著作权,即由改编、翻译、整理、注释人享有著作权,该著作权有自己的精神权利,只要不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该精神权利就是独立合法的,与原作品精神权利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