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32: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寝室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寝室文化建设关系到创建优良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学生优秀品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的成效,是对民办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的有效依托,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促进”: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德的提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作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德的培养,除了日常的谈话交流、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等形式的教育,也应该重视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促进学生对寝室形成归属感,使寝室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家”
寝室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寝室成员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重视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寝室归属感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履行做好寝室文化建设的义务,使寝室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家”。
(三)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
每一间寝室是构成一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系院、一个学校的组成单位,他是仅次于学生个体而存在的小型集体单位。如果每一个小型集体单位都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争先赶超的氛围,那么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班级、专业、系院和学校将同样形成一样的风气。一种良好风气的形成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教育和感染我们的学生,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将更好地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优良校风的形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目标。
三、民办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告诉我们,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面对的是以注册入学为主的学生群体,他们具有以下特征:文化成绩弱,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弱,实践能力强;行为习惯弱,个性追求强。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针对他们的特征扬长避短、群策群力,让他们在寝室文化建设中接受学习教育,使他们在寝室文化中成长成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引领,强化育人,充分发挥寝室育人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抉择。实践证明,辅导员老师在做好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能充分发挥寝室的育人功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同时,重视党团学生干部作用,建立“公寓团工委”、“党员寝室示范岗”、“寝室安全信息网”等,将辅导员的工作触手延伸到寝室的各个方面,在寝室文化建设方面锻炼和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在学生中树典型、学榜样,做好寝室文化的引领育人工作。
(二)形成制度,重在落实,充分发挥寝室管理功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一定要有详细、可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服务,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寝室中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寝室文化的配套机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规章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寝室文化,同时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时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绝大多数的学生是能够遵守在寝室中的纪律。以制度说话,用制度服务,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二、寝室文化现状及寝室规章实施情况分析
为全面了解高校寝室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分析寝室规章对于寝室文化建设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台州数个高校学生进行访谈调研。调研以寝室为单位,对寝室成员进行抽样访谈,其中与24个寝室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男女寝室各12个)。访谈中大三、大四寝室各6个,大二寝室8个,大一寝室4个。问卷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寝室文化建设现状,包括对寝室卫生及文明寝室建设情况、寝室内的学习情况、寝室间的人际关系;第二,对寝室现有两个管理制度(《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和《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及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的考察,包括制度的熟知度,满意度,执行情况。
三、寝室文化建设现状
(一)寝室卫生及文明寝室情况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对调研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现有的制度下,学生寝室卫生状况基本良好,能够定期或不定期打扫寝室卫生,保持寝室整洁干净。但学生打扫的主动性不足,参加文明寝室的目的多是为了综合考评加分。而更确实的情况是,寝室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因此,在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中融入对学生清理寝室的主观能动性倡导,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二)寝室学习氛围现状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综合体,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大部分学习时间选择在寝室进行,寝室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之地,良好的寝室学习气氛更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根据调研数据表明,经常在寝室学习、复习的学生有52人,占总人数的56.5%;偶尔在寝室学习、复习的学生有32人,占总人数的34.8%;从不在寝室学习、复习的学生有8人,仅占总人数8.7%。由此可以看出寝室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起到重要作用。调研同时针对现有寝室制度对寝室学习氛围形成的影响,有82.7%的学生认为现有寝室制度对于寝室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未起到实际作用或甚至有消极影响。在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中更有效地体现对寝室学习气氛的促进,是我们亟需考虑的问题。
(三)寝室的人际关系情况
调查中发现,寝室的人际关系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几乎每个寝室都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人际关系矛盾,小部分的寝室紧张关系甚至上升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在被调查者中,表示寝室人际关系融洽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21.7%;寝室关系偶尔有矛盾的有62,占总人数的67.4%;寝室关系紧张、非常不合的有10人,亦占总人数比例的10.9%。大多数高校在寝室管理上都存在着着重硬件条件改善,而轻视忽略了软件方面的提高。寝室管理上,虽然有了辅导员进公寓、教师联系寝室、公寓自理管理等机制的出现,但在制度落实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可见,通过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倡导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亦是研究考察的重中之重。
四、寝室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一)制度的推广范围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普及度
为了对寝室文化建设起到有效干预及积极促进作用,高校一般已出台涉及多方面相关的寝室/公寓管理制度。调研中,学生对于《学生公寓管理制度》还是相对熟悉的,对于《教师联系寝室制度》也比较了解,但对于《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很多同学表示并不知晓。对于学生已知晓的寝室管理制度,学生均表示会积极配合教师、公寓及学校的相关工作,也能够切实起到促进寝室文化建设的作用。
(二)制度合理性对比
被调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普遍比较熟悉,认可度也比较高,有65.2%的学生认为该制度制定合理,21.7%的学生认为部分制度需要改善或加强,仅少部分学生认为《学生公寓管理制度》还需更多完善才能适应学生公寓生活要求。《教师联系寝室制度》亦是近年来各高校为完善寝室文化建设管理,积极关注学生生活状态及思想活动普遍推行的管理制度之一。对于该制度有些被调查学生表示并不熟悉,只是知道有这样的制度,相对而言《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的推广尚未普遍。而对于其内容的合理性,有78.2%表示支持该制度,也期待制度更加完善,促进寝室文化积极、融洽的发展。最不被知晓的寝室规章制度中,《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位列榜首,有超过半数69.6%的被调查者完全不知道有该项制度的存在,该制度对于寝室文化建设的相关性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可说是微乎及微。在部分对此制度些许知晓的学生中,有54.5%的学生认为该制度制定不合理或者仍需要改善。
(三)制度的执行情况
在寝室管理制度的调研中,学生对于管理制度的知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遵守或配合情况。对于《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有82.6%的学生表示能完全遵守该项规章制度。而《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表示能完全遵守的人数仅有6.5%。在《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的调研中可以看出:辅导员走访寝室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班主任,各级领导和一般教师基本上很少或者不走访学生寝室。
五、优化寝室规章制度,促进优秀寝室文化的形成
(一)健全和完善现存的两个寝室管理制度和教师联系寝室制度
1.完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提倡创建良好的寝室文化
《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是维系学生公寓正常秩序的保障,是公寓各方面工作开展和落实的基本保证。具体建议:一、就近几年学校的基础建设改善结合学生实际,出台清晰条款,通过数据直接量化《学生公寓管理制度》。二、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制度文化,使出台的制度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尽量减少频繁修改,从而推进优良寝室文化的形成。
2.改进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创学生主导的寝室文化建设
对于《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首先要在学校层面,建立起对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的培养体系,对其成员进行尽量全面地培训,如公寓管理、寝室安全知识、传染病的防治与早发现、大学生情绪管理艺术、特色寝室文化建设等,使得公寓自律管理会成员具备应有的管理自我与他人的能力。其次,可出台相关激励机制,分层次、多方面地激发各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对于委员会的优秀成员,如:发现公寓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及时向老师、领导汇报,关心帮助同学、成果突出,均予以公开表扬,并结合综合考评予以加分。同时,对学生自律委员会的工作细则做出安排和统筹,如将他们对学生寝室的卫生评分情况纳入到文明寝室评选中,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再次,让各成员积极展开学生寝室的各项活动,认真负责做好寝室的各项检查,在学生自己的督导下,促进文明寝室的建成和发展。
3.加强教师联系学生制度,促进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教师在课堂教育之外,更应走进学生寝室,多与学生沟通、聆听学生心声。《教师联系寝室制度》应明确教师联系学生寝室的目标、内容和形式。校方通过定性定量的具体工作安排,结合考评,对教师联系学生寝室的具体工作进行奖罚制度,同时将教师联系寝室的实际情况与教师的评奖评优、晋升、职称聘任等挂钩,通过制度规范使教师与学生寝室的密切联系,促进教师引导,以形成良好的寝室文化。
公寓式管理,就是响应一些大学生的号召,管理稍微宽松一些,尊重学生的自由,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私人空间,让学生在寝室内有住旅社的感觉,这就增加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一方面,高校想加强对寝室的管理,保证不出现任何事故,尤其是防盗、防火、防水之类的重大事情,另一方面学生不愿意管理人员过多的步入他们的生活空间,又盼着提供更为热情、周到的服务,比如网络、热水、洗衣等等,这种两难选择考验着管理部门的工作智慧。
1.2大学生情况比较复杂
入住在公寓寝室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来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都住在公寓宿舍内,不可避免出现混合寝室的情况,入住在这里的学生,不仅仅是本、专科生,还有高知识群体如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是博士后群体,这种文化层次的差异也使得他们对公寓管理方式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这种复杂情况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1.3公寓内缺乏富有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
公寓式管理,就要求高校后勤部门承担更多责任,后勤人手本来就相对不足,加之管理这么多公寓寝室,他们更是不堪重负,迫不得已,后勤部门在社会上招聘一些人员来从事公寓管理工作。相对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校内职工,招聘来的人员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这也加重了公寓寝室管理的难度。
2高校公寓内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各个高校,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本来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高校公寓寝室复杂的现实情况,注定了在这种环境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2.1优秀寝室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由于学校教室数量不足、图书馆自习室也总是人满为患,一些大学生选择在自己的寝室里上自习。若想在宿舍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有一个或数个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起带头作用,用这名排头兵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和影响寝室的其他成员,从而充分调动起寝室成员的学习热情,在寝室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宿舍成员人人都热爱学习,实质上就是营造了优秀的学风,对大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2.2优秀的寝室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寝室是大学生离不开的活动场合,在公寓寝室内,由于大学生距离学校稍微远一些,他们更多的时间会花费在自己的寝室内。相对于其他公共场合,大学生在自己的宿舍里可以对各种事件自由发表言论,保持各自的立场,他们也可以对各种事件进行自由辩论,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种不受制约的现状是辩证的,有利有弊,只有形成优秀的寝室文化,才能有助于大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增强他们明辨真伪与善恶的洞察力,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3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在公寓寝室内,寝室中的每个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因此在日程生活中难免会会出现各种小的摩擦。因此,公寓寝室必须重视塑造和谐、开放、包容的寝室文化,鼓励寝室内各位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增强寝室成员的归属感,减少寝室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形成健康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3公寓寝室文化的建设策略
高校公寓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一个产物,公寓寝室的组织方式、运行程序、和管理策略等,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因此,公寓寝室的管理部门应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携手合作,采取切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推动公寓寝室文化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3.1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寝室硬件设施
由于公寓寝室对设施要求相对比较高,学生对公寓寝室的硬件设备的期望值也不低,这就加大了高校后勤部门的经济压力。一些高校由于经济实力的制约,对公寓寝室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对公寓寝室怨言较大,难以形成对公寓寝室的认同感。
3.2完善寝室管理制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公寓宿舍的寝室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对公寓村寝室实施有效管理的内在依据,是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在寝室内言行举止的重要途径。除制度建设之外,后勤部门还应加强大学生公寓寝室管理队伍建设,在公寓寝室管理队伍中内,高素质、富有工作经验的工作队伍必不可缺建设,他们可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打造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3.3加强与高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后勤部门对学生寝室的管理,需要加强与高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在大学生眼里,学校和老师、尤其是辅导员是他们最信任的组织和力量,他们面对紧急情况时,内心最渴望的还是第一时间能联系上自己的辅导员,由于公寓寝室率属于后勤部门远离学校,导致了学生联系自己的辅导员和相关老师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后勤部门可以专门腾出一些宿舍,让学生辅导员居住,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既可以方便学生与辅导员沟通与联系,也可以使辅导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动向,有利于维护公寓寝室的稳定工作。只要各个寝室都能时时保持稳定,寝室文化建设就不是一句空话。
2.营造积极进取的乐学氛围,让励志格言入我心
宿舍过道上一行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的励志格言;墙壁上一条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言;柱廊上一位位科学巨匠、哲学大师、文学大师的画像如一座座闪耀着思想光芒的灯塔,让这些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乐学好学之风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逐渐养成。
3.打造爱心型生活老师,让学生缺位情感得到填补
这些留守学生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交流,缺乏情感沟通,家长的情感教育缺位严重。为此,我号召在寄宿部打造爱心型生活老师,让“爱心洒满角落”。我们倡导教师不仅要协助学生整理床铺,管理个人卫生,还要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在寝室中营造一种互相关爱、互相理解的寝室文化,从而填补家长教育缺位带来的学生情感缺失。学生生病了,生活老师会及时送去问候,室友会热情地递上热水。于是一颗颗缺爱的皱皱巴巴的心被融化了,熨平了!他们在感动之余,也懂得了在别人需要关爱时去爱他人,更懂得了父母的艰辛与良苦用心,渐渐地开始理解父母并和父母热络起来。
4.营造“比一比,我更强”的体育氛围,让学生争做体育达人
一星期一比,一月一比,一阶段一比,看看谁更会锻炼,哪个寝室会锻炼,哪个班级会锻炼,谁中考体育更好。自从开展,“比一比谁更强”的比赛,学生睡懒觉、赖床的陋为减少直至杜绝。现在每天在操场上看见的一个个你跑我跳的壮观景象。充满关爱、充满竞争力的比赛活动将他们的积极性、好胜心彻底激发出来了!
1.1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概念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系统中最为基层的组织单位。所谓寝室文化,就是蕴藏于这一特定场所与特定形式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是寝室空间中由大学生个体与群体及其所属物品和环境所构成的物质与精神存在方式的总和。简言之,寝室文化就是大学生在寝室中的活法。
1.2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外延
如果把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扩大化研究,这种文化的外延就可分为寝室物态文化、寝室制度文化、寝室行为文化和寝室心态文化。大学生的寝室物态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具、服装、洗浴用品、书刊文具、室内装饰等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是由寝室管理制度、寝室文明条例、寝室卫生公约等组成的制度文化。大学生寝室行为文化,就是大学生在寝室中各种内在心理活动在外在的表现的总和。寝室心态文化是由一个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间的群体,其不同的主体因素经过长期磨合交融而形成的文化。
2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大学也是青年学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他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质量、校园环境、寝室文化状况息息相关。
2.1人格的概念
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一种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是一种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2.2大学时光与人格塑造
从人格的概念可以看出,人格一旦形成,很难再进行改变,人格也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情感等个人要素,也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学是青年学子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一旦在校园里塑造了健康人格,他们以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就会受益终身,相反,在大学里人格因素没能塑造健康人格的毕业生,他们步入社会后慢慢就会走向社会的对立面。青年学生刚刚步入成年,处于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慢慢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之他们第一次远离家庭,离开了父母的言传身教,自身人格的塑造除老师的教导外,还受校园环境、身边同学、和寝室文化的影响。
2.3寝室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寝室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会产生重要影响。优秀寝室文化熏陶出来的学生,往往身心都很健康,相反,充满矛盾、生活不协调的寝室文化,一般都会给生活在这间宿舍的学生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心理阴影。
3构建优秀寝室文化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根据相关研究,个体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形成,离不开适合自己成长、积极高尚的环境,因此,相关管理阶层应重视构建优秀寝室文化,最终帮助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塑造。
3.1构建相互包容的寝室文化
大学生的人格成长离不开环境与他人的影响,寝室是他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室友则是学习和生活中最为密切的他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不同的地域所带来不同生活习惯,他们在一个寝室生活和学习时,难免会出现摩擦、会产生一些小矛盾。解决这种小矛盾,除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调节之外,大学生自己也应学会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最终实现与室友和谐相处。
3.2加强制度建设,弘扬优秀制度文化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弘扬健康文化的内在保证,在高校内,建设优秀寝室文化,首先得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在学生寝室内弘扬优秀制度文化,因此大学生寝室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寝室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建设、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建立规范完善的寝室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逐渐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举止。在具体管理措施上,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督促大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在寝室的表现进行量化评比,把奖惩结合的激励手段运用与日常管理之中,促使大学生自觉遵守各种制度,用制度文化熏陶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最终促使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3.3美化宿舍环境,建设高雅的寝室物态文化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只有动手美化寝室环境、经常打扫卫生、保持宿舍干净整洁,才能在寝室内保持心情愉快,乱糟糟的环境走不出阳光、开朗的青年人。因此,每个寝室都应重视美化环境、建设高雅的寝室物态文化。除进行正常的日常打扫、保持整洁之外,大学生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营造更加优美温馨的寝室环境,比如可以养些花草,净化寝室空气的同时还能给寝室增添一抹鲜活的色彩;动手制作精美的窗帘、设计寝室标志,充分体现出不同寝室的特点等。优越、高雅的寝室物态文化对青年学子健康的人格的塑造和形成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每天在寝室活动的时间长达7个小时左右,寝室不仅是他们生活和休息的地方,也是学习与交流的场所。但是大多数大学生都将自己在寝室的时间用来娱乐休闲,很少用来看书和学习。他们认为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图书馆和自习室。寝室则应该是自己休息和放松的地方。因此,不少学生将他们在寝室的课余时间用于上网、打游戏、听音乐、睡觉等。
(二)卫生习惯较差,情趣格调不高
干净明亮、布置协调的寝室可使学生身心愉悦、精神振奋,并对增强其集体意识,增强文化修养,培养高大上的情趣爱好有着重要作用。搞好寝室环境建设是形成健康、高雅寝室文化的首要条件。但是,通过对学生寝室的多次检查,发现在不少的学生寝室,物品摆放杂乱无章,书本、衣物乱扔,让人望而生厌。部分学生认为寝室是休闲放松的地方,因而在寝室里不注意个人卫生,或交流时用语粗俗,甚至发泄消一些极的情绪。
(三)纪律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够
高校宿舍的规章制度为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有部分同学无视学校纪律,为图自己自由方便,未经学校允许便私自在校外租房居住。由于校园周边环境复杂,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较差,这些学生在校外经常遭到一些骚扰甚至抢劫,严重的还受到人身攻击,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部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夏季天热,他们便开着寝室门睡大觉,一觉醒来,手机、钱包等财物已不知去向的事时有发生。
二、建设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情况分析可知,大学生寝室问题日渐凸显,并演变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建设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极具重要性。
(一)和谐的寝室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建设和谐的寝室文化,能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一个人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日益加重,如果不找到一个良好的环境和一些可信赖的倾诉对象及时进行心理调试,释放心中的消极情绪,那么长期积压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产生,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二)健康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于学生来讲,和谐的寝室文化能为学生个人的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对一个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诸多事实证明,少数大学生由于所在寝室的文化欠缺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引发心理问题。因而,建设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其他环境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和谐的寝室文化有利于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和谐校园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和谐的寝室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唯有成功构建和谐的寝室文化,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效带动建设和谐的公寓社区,才能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三、构建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的长效方法
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劳动力的“人才厂商”,应主动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所以学校应将建设和谐的寝室文化提上日程。
(一)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人生德为先,先立德后从事,即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有效防预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这块主阵地以及其他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认识和良好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
(二)加大学生寝室的管理力度,建设高品质的寝室文化
随着高校改革和规模的增加,学生寝室已经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绝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寝室已实行后勤物业化管理模式,但这种模式弱化了公寓管理和育人的职能,公寓阵地作用发挥不好。寝室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服务理念,通过理论考试、上岗培训、工作业绩评比等途径,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有条件的高校,可充实学历高、懂管理的人员到寝室管理队伍中来,进一步提高从事学生寝室管理工作的储备力量。
二、寝室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内外因分析
1.内因分析和管理
寝室文化对学生生活在学校中3年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这里不得不谈到学生寝室制度,首先,寝室制度文化的健全与人性化,是大学生在寝室基本生活的制度保障,大学生要想在寝室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要求每位大学生严格遵守寝室制度,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投入足够的精力。而要求同学们能够共同遵守,则需要道德和价值观的认同,如果一个寝室卫生没有人打扫,同学的作息时间无规律,很难想象这个寝室的同学能100%投入到寝室文化中。其次,学会良好的人际交流,培养自身的人际交流能力,是同学们在寝室中必须慢慢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第一次尝试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寝室成员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从长远来看,如果一个学生在寝室不能和其他同学很好的交流,那势必会导致精神紧张,身心疲惫,所以,在创建寝室文化中,人际关系对于该宿舍也有很大的影响。然后,随着电脑的普及化,寝室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网络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合理控制电脑网络文化对于寝室文化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来正确合理引导学生运用电脑网络成为学习的工具必须坚定不移。随着网络的出现,他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学生如果娱乐多了,会使学生们减弱学习风气,减少对于学习话题的探讨,那就更加不会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做人道理,做事情的原则了。
2.外因分析和管理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创建寝室文化,加强学生党员、学生辅导员等先进学生代表也应起到带头模范作用。积极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学习寝室,加强大学生寝室学风建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大学生寝室建设提供有力指导。追求和谐。共生理念是要求寝室公共环境和谐,制度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和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学生基础文明水准。
“友善”的第二种内涵表现为“礼”和“帮”两个层面。“礼”这个层面体现为谦逊有礼、虚心、不自满。“帮”的层面则表现为帮助他人、为别人提供助力。传统儒家思想认为“有礼者敬人”,将“礼”作为人的最高行为准则。现代我们也提倡“助人为乐”。由此可见,对于“友善”这种美德的追求,古今中国人都有着共同的衡量标准。
(二)共同努力,携手奋进
“友善”的第三种内涵有着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体现在“共同”与“携手”上。要求自我和他人的进步是在同时进行,两者都有进步,表现为利人利己而不是利人不利己或者利己不利人。第二层含义体现在“努力”与“奋进”上。它要求人们奋发图强,不断进步,努力寻求更高的发展。同时,第三种内涵也是前两种内涵共同的述求。
二、高校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整体状况
目前在校园中开展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制定寝室公约、装饰寝室环境、检查寝室卫生等等。对优秀寝室的评选每学期也都如期举行。但是,目前的寝室文化建设大多停留于物质层面,对于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比较少。这说明大学生对精神文明有着较高的期望,而目前所进行的寝室文化建设并没有达到大学生们的期望值,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需求。因此,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状况不容乐观,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寝室精神文明建设,以引导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寝室的人际关系
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为淡漠型、松散型、和谐友好型三种类型。淡漠型的寝室,成员之间的交流仅仅停留在表面,缺少精神与思想的沟通。松散型的寝室,成员之间存在着一个或多个小团体,团体之内的成员关系比较密切,各团体之间的关系则比较平淡。和谐友好型的寝室,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经常有沟通与合作。这种类型是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理想模式。笔者认为除开这三种类型之外,还应该有一种关系恶劣型存在,从马加爵案到复旦投毒案都表现出这种寝室人际关系类型的存在,当然这种类型存在的数量极少,但是其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威胁大学生的成长甚至生命。因此,大学生寝室的人际关系必须引起重视,必须以良好的寝室文化引导其良性发展。
(三)高校大学生寝室的学习氛围
部分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对于课余时间的利用不合理。在网络普及程度相当高的今天,大学寝室几乎已经实现网络全覆盖,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非利用网络来学习,而是利用网络在寝室中玩网络游戏、看电视剧,寝室俨然成为了娱乐场所。于此同时,由于沉迷于网络,室友之间缺乏交流,这不仅不利于寝室成员之间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更不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培养。部分大学生寝室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不利于培养良好学习氛围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满食堂提供的饭菜,自己在寝室中另开小灶,成天面对的都是锅碗瓢盆,思考的都是油盐酱醋。寝室已然成为厨房,而不再是学习、休息的场所。这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且影响同寝室其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寝室里优越的物质条件来学习,使自己和室友共同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三、以“友善”为基础引导高校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将友善价值观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深传统伦理思想教育,向学生系统的展示“友善”价值观的内涵与述求,提高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的认识,加深“友善”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加厚“友善”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友爱、互助、谦虚、礼貌、协作奋进教育。从思想上武装高校大学生。其次,要求辅导员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友善”价值观融入对学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并且以身作则,建立起友善的师生关系,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二)将友善价值观融入寝室文化活动与宣传
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寝室文化节。在活动中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于“友善”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举办以寝室为单位参加的运动比赛、互动游戏,培养同寝室成员之间的默契和协同精神。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寝室布置活动,通过同寝室成员共同布置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达到磨合矛盾、协同合作、充分交流的目的。由辅导员牵头,促进同寝室成员共同协商制定寝室公约,通过寝室公约的制定使各成员之间达成一个共同遵守的准则。并且在公约制定以后,由辅导员与寝室成员共同约束,保证寝室公约的效力。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站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牵头,各系配合落实进行院系二级管理,保障了工作落实。2、完善工作站内部组织建设。学院成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站、各系成立宿舍文化建设部,形成二级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制定了《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站规章制度》,理顺了院系两级的工作关系,划清各部门职责范围。明确规定了党员教育管理部、宿舍卫生创建部、寝室文化建设部、生活服务部等部门的职责和任务。3、健全管理制度。工作站制定了明确的学生干部值班制度、党员联系宿舍办法、辅导员值班制度、宿舍卫生检查标准、主题宿舍创建标准、寝室文化竞赛规定等保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为了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并配合学校提出的查早操、迟到旷课、课堂纪律、夜不归宿、早上起床、宿舍卫生等“六查”活动,工作站针对学生干部值班、宿舍卫生检查、党员宿舍管理等进行了日检查、周通报、月月清寝室文化建设贯穿始终的公寓管理制度,并基本形成问题反馈、落实处理、效果检验的基本工作模式。4、改善硬件设施,优化办公环境。给工作站提供了专门的办公地点,设立了图书漂流站、提供充足的办公设备,保障了工作站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挖掘独有精神,激发校园文化创新内动力
要保持一所大学长期拥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是非常困难的,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尤其是能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必须拥有的大学理念之外,还必须有自身独有的精神。西安文理学院是服务地方地方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据这个定位和精神,信息工程学院将寝室文化建设定位于主题文化宿舍创建和寝室文化竞赛另个层面,并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和激发校园文化创新内动力。1、做好主题文化宿舍创建,打牢校园文化创新基础。主题文化宿舍创建是从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建立属于自己宿舍的文化氛围和休息环境。每学期组织学生申报主题文化宿舍,在本宿舍成员友好协商的基础上,根据学院提供的卫生型、技能型、运动型等标准确定申报宿舍的主题类型。学院对所申报的各类型宿舍进行指导、检查、打分、评比,最后确定合格的主题宿舍予以公示。这项活动能不断深化公寓育人成果,进一步繁荣宿舍文化,增进同学间的团队合作。同时促进公寓内涵式发展,以舍风促学风,助力学生成长成才。2、抓好寝室文化竞赛,树立校园文化创新建设排头兵。学院成立寝室文化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寝室文化各项目的竞赛活动。在主题宿舍范围内,选拔优秀的宿舍分类型进行竞赛,每种类型的宿舍有明确的竞赛办法和奖惩措施。通过竞赛,选拔出优秀的具有代表行的宿舍进行公开表彰,并要求其在下学期的主题文化宿舍创建过程中,承包待创建宿舍进行具体指导,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创新建设中排头兵的作用。3、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发挥校园文化创新先锋队作用。学生党员是校园文化创新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信息工程学院建立学生党员公寓活动室,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学生党员亮身份、党员宿舍自查、党员联系宿舍等活动,严格党员教育、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寝室文化建设进而推动校园文化创新活动。大学精神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有固定的一面,又有发展的一面,它的形成是人类不断探索实践的产物。只有弘扬独具魅力的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产生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造就一代又一代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精神也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所大学,没有独具魅力的精神,就很难创新出有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更谈不上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者:常任琪 刘洁琳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1、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一般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具有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交往人际、娱乐身心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养成和谐意识、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国家理念等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须正视大学生寝室非理性因素的文化事实,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健康成长和整个寝室以后的发展形成的负面作用,也隐性存在大量的灰色潜流,弱化了寝室文化的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中常见的问题
寝室文化虽然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及宿舍管理者的约束,但主流文化、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其他文化也会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
1、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但其组织功能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教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转型。高校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性,具有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流动教室制等多种学制。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取代教室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大约14个小时,除去睡眠时间,每天约有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根据这项通知寝室就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大学生在寝室的生活时间增多,对寝室的依赖性也增强。寝室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独立性随之凸现出来。
2、寝室文化负功能膨胀,削弱了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主要表现为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和整个寝室的文化养成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文化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寝室设计理念;制度文化方面———“以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互相矛盾;行为文化方面———以网络化背景的行为规范边界模糊;精神文化方面———大学精神的淡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负面情绪的滋生。许多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等表面文化,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和中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的建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
3、大学生“禁婚令”被解除,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
高校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由此引发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使得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寝室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因上网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5、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寝室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人际交往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动,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开始在高校中滋长和蔓延,由这种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寝室成员间冲突频繁。近年来发生的暴力现象、施虐现象、群殴现象、自杀现象、精神疾病现象、心理健康指数下滑现象等诸多现象反映出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不够,而这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本质。因而,须从人学的理论视野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和构建。
四、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方法
1、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基础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中活动的最小单元,每个寝室一般住4~8个人,刚好能够形成“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小组织,而且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寝室,因此寝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有奋发向上的渴望,这些都为应用“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寝室成员施以学风正相关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最基本单元———寝室,通过建立“学习型寝室”改善目前寝室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同时以通过各类特色寝室的引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建设学习型寝室,逐步形成从个体—寝室—公寓—院区—学校的整体化学风建设体系。
3、建立“学习型寝室”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寝室”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达到改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增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觉学习、修养、反省、总结、批评、改造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不断增强。
4、组建寝室团队学习共享机制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成员的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团队建立共同改变,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人性发展的氛围。在促进寝室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相互交流互相讨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心中的设想,然后共同思考,在探讨和对话中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增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及学习共享机制,使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体会到学习乐趣,进一步激发队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