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32: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养生保健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与传统中医的诊疗服务不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更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和优势,容易为东道国成员所接受,因此,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在市场准入方面遭遇了诸多贸易壁垒。
一、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概述
(一)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模式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提供模式主要有四种: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中,其服务提供模式往往不是单一的。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商业存在日益成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主力军,成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海外得以长久存在的主要战略支撑。
(二)市场准入面临的非关税壁垒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是指一国允许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进入本国的条件、门槛和制度。由于服务贸易的无形性,一国为保护本国的服务市场,通常会采取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消除或降低对本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限制。
(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养生保健开始越来越关注,再加上国际上“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中医养生保健在世界范围内正备受瞩目。现阶段,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在商业存在模式下有以下特点:1.服务机构数量有限: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是传播中医保健服务的有生力量,但是目前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数量有限,能够走出国门的中国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更少。规模相对较大,如瑞士莲福中医药集团,在瑞士和美国开设了21家连锁医疗中心,开展针灸,推拿服务,并创建“联中药厂”为其所属诊所提供重要保健品和养生药茶。这样的机构并不多见。2.从业人员输出规模小:近年来,世界中医学联合会和瑞士中医集团、洛桑中医诊所、欧洲中医基金会以及阿曼苏丹国开展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等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一些长期合作关系的中医人才派出渠道。总体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业人员输出规模较小。
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壁垒问题
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和不可储存性决定了其壁垒表现形式只能是非关税壁垒,一方面是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对从业人员资质及其跨国执业方面的法律规制。
(一)市场准入壁垒
以澳大利亚为例,目前澳大利亚有5000多家诊所,其中中医诊所比较少。中医保健、针灸等是西医从业人员的辅助治疗方式,目前有3000个西医诊所内设立针灸治疗项目。澳洲政府近年来通过语言、专业对中医、针灸师开始启动注册,限制了相关保健医师从业资格,影响了一些中医诊所的正常营业。
(二)从业人员市场准入壁垒
1.澳大利亚对中医养生从业人员市场准入限制:作为“补充医学”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受到了一定限制。据统计,澳大利亚约有4500名针灸、中医师,虽然中医针灸服务在澳洲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自2012年7月1日开始,澳洲通过对境内的中医、针灸师颁发许可证来限制医师的行医范围和对象,这使得近90%中医难以在澳洲独立行医。澳洲医学会对上千名会员统计,目前通过注册者仅为13%,有条件注册者为87%,其中限制注册者为25%。对中医、针灸师的法律限制将阻碍中医养生保健从业人员在当地医院、诊所的执业。2.美国对中医养生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限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美国是补充和替代医学(以下简称CAM)。近年来,美国接受CAM治疗人数正逐年增加。据调查1997-2002年5年间,CAM疗法呈稳步增长趋势,最长用的有肌肉松解疗法(14.2%)和按摩疗法(7.4%)。随着中医保健在美国市场的不断升温,美国各州开始针对中医保健医师的从业资格进行一定考核。目前美国50个州中有44个州对针灸师通过按期完成继续教育学分的方式颁发针灸执照。美国成立的东方医学资格认定委员会,对相关中医保健从业人员资格进行认定管理。这些管理活动对中医养生保健从业人员构成了间接限制。
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壁垒在GATS框架下的分析
在GATS框架下,服务贸易的两道关卡是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两者联系紧密,市场准入是适用国民待遇的前提,国民待遇又是市场准入的保证。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主要是“开业权”和服务提供者资格的问题。
(一)市场准入
在商业存在服务模式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限制服务机构设置和限制服务提供者资格及流动等。前者主要表现为设置较高的门槛或限制开业权等。这种壁垒涉及到养生保健服务提供商在本国的存在及允许参与的程度;中医养生保健外籍雇员市场准入方面的壁垒主要为对从业人员入境手续和就业许可方面的限制等。为了减少贸易壁垒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GATS限制成员方在服务贸易中设置市场准入方面设立壁垒。市场准入在GATS并非一般性义务,而是根据承诺表承担特定的义务。具体到健康保健服务领域,一成员方在市场准入方面所做的承诺,涉及到该成员方是否允许其他成员的健康保健服务和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服务市场及进入程度问题。合法管理与市场准入壁垒有时候难以区分,构成市场准入的主要障碍。非关税壁垒通常规定在各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性法规之中,并且经常以合法管理的名义出现。以澳大利亚为例,对中医保健服务人员进行从业资格管理,影响到了从业人员的正常执业。看似合法的管理措施,使得近90%中医难以在澳洲独立行医。如此大比例中医保健从业人员的失业,也很难说不是澳洲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业人员设置的贸易壁垒。
(二)国民待遇
与市场准入相同,国民待遇也不属于GATS成员国的普遍义务,而是特定义务。各成员国须在自己承诺开放的健康保健服务部门中给予外国保健服务和保健服务提供者以国民待遇。国民待遇方面的壁垒主要体现为服务主体进入一国市场后采取的限制措施。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领域,表现为对保健服务从业人员的歧视性措施。例如,征收更高的税费,以及对外籍保健从业人员要求更高级别的专业证书等。
四、减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壁垒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谈判减少壁垒
推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减少贸易壁垒是关键。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在GATS框架下,扩大各国具体承诺义务来限制健康保健领域壁垒,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国际法方面的保护,通过国际条约保护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1.通过谈判扩大成员方具体承诺:按照GATS的规定,一个成员对市场进入的具体承诺,均需经过谈判,逐项列入“具体承诺表”中。具体承诺是成员方按不同的服务提供方式,就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及其他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在服务部门或分部门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所做的承诺。例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主体资格的认定方面,鉴于实践操作中承认服务提供者资格的复杂性,如涉及保健机构从业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问题,GATS规定可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解决或成员自行单方面宣布完成。因此,在GATS框架下,加强成员各方之间的双边或者多边谈判,有助于确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主体资格的统一标准,扩大各成员方在中医养生保健主体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义务。2.通过谈判加强国际立法:中医养生健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需要在国际法律层面予以支持和保护,可以通过签署多边国际条约、诸边国际条约或双边国际条约实现。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与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签订了大量的双边、诸边贸易和投资条约。我国各主要相关部门有必要在国际重要谈判和条约中,有意识地通过条件互换或其他形式,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进入其他国家开辟合法通道。
(二)积极推进中医养生保健国际服务标准建设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减少各国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壁垒,需要有一个国际通行的服务标准。“明确、统一、确定、可验证”的服务标准,成为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国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标准体系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企业应团结一致,推动有关国际标准的出台。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国中医养生保健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中医养生保健国际标准体系的制定,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标准建立国际标准,消除分歧。“一带一路”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国际谈判和标准制定带来了契机。在中国与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的双边谈判中,签订了新的中医药合作协议;通过各国谈判协商,国际标准化组织《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的国际标准。中医养生保健国家管理机构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到各国及区域间的双边及诸边谈判中去,为确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标准努力。
综上所述,在商业存在模式下,解决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法律问题,需要中医药界和法律界、政府和民间、外交和经济部门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作者:杨逢柱 王 芳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世界中医药.2009(2).
[2]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国际服务需求曲线模型.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中医研究.2013,26(7).
[4]刘薇.WTO对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制及中国应对.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忽视健康,寿命打了折扣
“张教授,人真的能活120岁吗?”记者急于想知道这个很多人都关注,可是一直没个肯定答案的问题。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类的自然寿命应该是超过百岁。而现代医学对人类寿命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动物和人的寿命与其生长期有关,寿命应为100~175岁。第二种观点认为动物与人的寿命与性成熟期有关,寿命应为110~150岁。第三种观点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于1961提出来的,是以胚胎细胞传代的次数来推算寿命,应为100~120岁。目前绝大多数老年医学学者都认为人类的最长寿命应该是110~120岁。”张教授微笑着说。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现代人类平均寿命这么低,特别是中年人非自然死亡率逐渐上升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教授解释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类健康与长寿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后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长寿,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的影响。WHO的分析结果已经说明,影响人类健康与长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个人因素(占60%),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是影响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张教授笑着说:“所以我们认为,人的寿命不能达到百岁,不能怪别人,主要得怪自己不注意养生保健。”
张教授给我们出示了一份最近的资料,资料记载,北京一家医院进行 “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发现:现在50岁左右的中年人死亡率上升最快。中青年人猝死或过劳死亡时有发生,就是由于他们中很多人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己的健康,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透支着健康和生命。正所谓“前30年拼命赚钱,后30年拿钱保命”,还不一定保得住。
教育家陶行知说:“忽视健康,就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们的新闻媒体在宣传先进人物的时候,往往是过分强调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态度,很少宣传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人民大众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应该说,我们的社会更需要心身健康的好干部和科技精英,我们希望他(她)们长命百岁。
养生保健,从日常做起
有人认为保健没多大意思,还有人想保健,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此,张教授说:“养生保健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那些自身健康意识比较强的人才能够长期坚持。WHO的总干事曾说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能减少一半的死亡。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注意自我的养生保健,才能够有益于健康长寿。”
张教授指出,目前人们对养生保健的认识和理解常常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有时不但会影响健康,甚至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误区一:认为养生保健是中老年人的事,与青少年没有关系
许多人会说,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生龙活虎的还需要什么养生保健。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中老年时期的健康与否和青少年时期的养生保健做得如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养生保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小抓起,在这里套用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叫做养生保健“要从娃娃抓起”。
误区二:希望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能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人体的健康长寿与遗传、社会环境、气候环境、医疗条件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均有关,所以不是一两种养生保健方法就能保证自己健康长寿的。就个人因素而言,最少要通过五种养生保健的方法才能做到:
一是要心态平和,处世乐观。 二是要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三是要饮食有节,合理营养。 四是要适量运动,持之以恒。
五是要根据体质,适度滋补。
前四种适合于所有的人,后一种针对体质虚弱的人群。只有综合性地进行养生保健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误区三:被广告宣传所误导
有的人认为,吃保健品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保健品是不能乱吃的。在人体基本正常的情况下,根本不需服用保健品,只要做好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养生保健就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当然,身体虚弱的情况下,根据自己体质的具体情况可以合理地进行滋补。
用现代科学解读传统养生
张国玺教授从事养生保健工作已有20余年,在这20余年里,他深感我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发现,虽然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养生保健经验,并著有大量的养生学专著。但现在能读到和读懂传统医学著作,并且能正确使用的人很少,由于方法的贫乏,不能正确使用,继而造成对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的怀疑。
张教授说,经常有人向他咨询如何服用补益中药的问题,他也经常看到滥用人参等补益药而引起副作用的报道,这使他感到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养生学,正确使用补益中药的必要性,否则老百姓不但白花了钱,而且还添了新病。于是,他在工作之余撰写《益寿羊皮书》系列丛书(包括中药、饮食、精神、运动、起居5个方面)。他在书中结合中西医理论的特点,用现代医学理论解读传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让大家学会如何正确进行养生保健。
在他看来,传统养生学是我国本土发展成长起来的,具有文化背景上的优势,其养生方法易于被国人所接受。而现代医学则重视养生保健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利于进行总结和提高。
他说:“虽然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学术观点各异,但如果仔细地对中西医理论进行分析,两者常常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中医的静神养生法与西医的心理或精神疗法、食养养生法与饮食营养学相类似,起居养生法与正确的生活方式、动形养生法与运动锻炼基本相同,药饵养生法与保健药品的区别只是应用中药和西药的不同,调气养生法与心理疗法、固精养生法与性生活保健也有相似之处。”
《益寿羊皮书》中药部分《一罐飘香》问世以后,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欢迎。书中所介绍的中药、中药复方和食疗方服用安全、疗效可靠,对于亚健康人群、慢性疾病的患者及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来讲,是非常实用的自我治疗和养生保健的指导手册。
对于外界的评价,张国玺教授却谦虚地说:“我做的这些工作,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和养生学来说,是很肤浅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提高。推出我个人的养生观,也只是为了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以引起同仁们的关注,并且让大众对传统养生学有所了解。”
最后,张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大家重视养生保健,不要等到重病缠身、卧床不起的时候才后悔没有早点预防。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线订购8.8折优惠!
定价:29.80元,优惠价:26.20元
订购电话:010-64425272
多年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杭建梅女士,为一般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设计的“糖尿病保健操”历经1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几百万人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汇集而成,相比一般的运动方法更具针对性。许多病人练后反映血糖下降,用药量大减。
专家简介:
杭建梅,出身于名医世家,从小随父母学习中医经络及西医解剖,先后攻读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医医疗专业,本科毕业后又先后深造于北京协和医院、美国华盛顿大学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糖尿病中心的糖尿病专业。既具有坚实的现代医学基础,又有厚实的中医底蕴。目前担任北京健恒糖尿病医院院长,北京因苏林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国际华夏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
读成语故事学健康之道享幸福人生
《成语淘宝话健康》新书上架
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线订购8.8折优惠!
定价:29.80元,优惠价:26.20元
订购电话:010-64425272
本书围绕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成语,依据中医学理论知识剖析其中深藏的医学道理,针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不同状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养生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论述:养生总则、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衣饰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依病养生、四时养生等。期望将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于中医学中的精华通过通俗的语言展示给广大读者,使大家能在赏味中国文化的同时品味中医文化,在读书之中掌握医学养生的道理,为防病祛病、养生保健、颐养天年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专家简介:
连增林,医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药理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药新药研发,中医临床、中药药理、中西医结合、中药抗肿瘤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20年。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及应用研究项目:973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课题。
身心、五脏、饮食、自然、人的平衡与协调
《中医养生的智慧》新书上架
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线订购8.8折优惠!
定价:29.00元,优惠价:25.50元
订购电话:010-64425272
本书从实际出发,来和大家一起从五脏、四肢,经络,饮食、起居等方面探讨人体养生和生活养生,以轻松欢快、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述来,使读者在中医文化的陶醉中领悟中医养生的奥秘。这些理论和方法简单易学,切合实用,对家庭养生和个人保健具有较高的价值。养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本书主要推广切合个人使用、简单易行、容易坚持的单、验养生法,这对提高全体国民的养生保健意识和养生保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简介:
张国玺,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基础学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国玺研究员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目前,张国玺研究员主要从事养生保健知识方面的研究和讲座活动,广受好评。
足是人之根足疗治全身
《足疗暖身养生法》新书上架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热线订购8.8折优惠!
定价:29.80元,优惠价:26.20元
订购电话:010-64425272
按一按,揉一揉,就能祛病强身吗?的确如此。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足疗的基础知识、足疗的基本手法,以采用专家足部按摩实图和穴位图的方式,针对一些常见的病症进行对症的足疗,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实用性。
另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中药足浴液的配方及疗效,这些配方操作简单,且效果显著。只要您按照本书的方法操作,就可以在家中尽享足疗的乐趣。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生育率在下降,而人的寿命在延长,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化,这其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现有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己证明,在相同基础疾病的情况下,高龄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高龄人群具有“三最”特点:即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老有所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理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鉴于此,笔者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谈谈中医药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老年人健康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和重大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日益强盛作出了卓越贡献。老龄化社会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医疗保障方面面临如下挑战: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人残疾率高、老年人医疗费用消耗大、病残弱老人的基本护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不成比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相对而言,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卫生保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表现在:一是中医药学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老年人慢性病具有个体针对性极强的治疗,同时注重整体调护,有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二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医药预防医学知识,中医“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在为全人类保障健康方面始终重视的研究领域,从《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中医治未病的记载,加之目前我国大力鼓励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这必将为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自身养生水平和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是中医药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药材价格和诊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以极大地缓解老年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大批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中医药学子能够普及到医院、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平衡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比例、合理分配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2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教育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2.1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的养生保健教育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中医药这座宝库中,与当前老龄化社会和大众日常保健关系密切的内容,是养生方面的知识。养生是健康之本,是幸福之源,更是快乐之门,懂得养生才是懂得人生。老龄化社会对整个国家的全面及深层次影响是相当大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满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需求,面对老年人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三最”特点,目前培养的中医药学子即是2015年以后的中医师,他们毕业后走上医疗卫生岗位,要面对更大基数和更复杂的老年人“三最”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九五”攻关项目的资料表明,达到同样的健康标准所需保健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用的比例为1:8.3:100,即如果在预防保健上多投入1元钱,将来就可以在治疗上少支出8.3元和可以节约开支100元钱的抢救费用[2],故而需要重视预防工作,将预防工作做到位,即做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将极大地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在中医药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养生保健,尤其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2.2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教育
【关键词】 推拿导引 中医养生康复学
从推拿导引之法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其在整个中医学及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体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上,还是在临床的实际利用率上都足以显示其作用和地位。在伴随整个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其独特的实施手法、对象、疗效及应用原则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已形成独立的学科,为人类的保健养生、疾病的康复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推拿导引的古代历史记载
导引作为一种养生保健活动在我国起源较早。《吕氏春秋·古乐》:“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状而湛积,水道壅塞,民气郁淤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宣导之。”可以说,这是导引行气的最早形式[1]。导引之名很可能就是从“教人引舞以利导之”的含义中产生出来的。导引又称“道引”,属于运动养生的法则之一。关于运动锻炼养生,作为哲学家、思想家的子华子由“贵生”而偏重养生之道。他说:“营卫之行,无失厥常,文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敝,流水之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其后《吕氏春秋·尽数篇》中亦有相似的观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说明人欲保持健康的体魄,永驻青春,经常性的运动是不可缺少的。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高度概括了养生和康复的原则,提出了气功、针灸、导引等具体措施。与其同时期的名医华佗,也十分重视体育运动,认为体育运动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其所创编的“五禽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运动养生法。而且导引与行气之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关系密切,倡导引行气合称,成为道家内修强身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抱朴子》中认为:“导引可以健身疗病,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水谷,三则排却风邪,四则长进血气。”南朝陶洪景《养性延命录》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导引资料,介绍了《导引经》七势,肢体运动八势,以及“五禽戏”等导引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在大部分病候下,都引用了道家《养生方》《养生方导引法》这两部书中所在导引之法以养生保健,康复疗疾。此导引之法多以肢体动作为主而配以呼吸吐纳与按摩,其方法、种类十分丰富。推拿又称按摩,起源很早,并多归于导引之列。《内经》称之为“按跷”。中医养生康复一词其含义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制书中的按摩疗法,涉及按摩导引最多的是《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其中《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我国按摩历史最早的药摩与膏摩。《诸病源候论》还倡导按摩导引用于伤科病的康复治疗,唐代孙思邈更为重视按摩,尤其是日常保健按摩,《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每日必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经,易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铖,预防诸疾也。”南朝的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于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自除。”宋元时期《圣济总录》对按摩疗法所作的总结归纳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按摩专论,在理论上有极高的价值。至明清时期的养生康复学已初具规模,而按摩导引之法发展亦日臻成熟,亦有了较完备的体系,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及养生保健康复之中。
2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养生康复学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不断补充而逐步完善。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养生与康复知识的积累。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积累了一些养生保健以及康复的知识[2]。甲骨文、《山海经》中都有相关养生保健、康复措施等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养生康复的学术思想亦应运而生。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庄子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吕氏春秋·尽数篇》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孔子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些都是养生康复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全面的总结,汉晋隋唐历经上千年,其间经过多次战争动荡,产生疾病灾难,中医学得到了发展,养生康复理论亦在实践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即医治之,……”指出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并采用了导引、气功、针灸、膏摩等综合措施,很有指导意义。南朝陶洪景《养性延命录》书中有“教戒篇”“服气疗病篇”“导引按摩篇”提出了养生康复的方法,隋代巢元方所撰写的《诸病源候论》说,对疾病的防治必须以养生和康复医疗并重,特别把导引法附于病后。宋金元时期除了忽思慧《饮膳正要》、陈直《养老奉亲书》等养生康复方面的著作,提出相应的养生康复思想外,温病四大家也提出了有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思想。明清时期养生康复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养生的专论和专著大量涌现,其中贡献最大的为曹廷栋所著的《老老恒言》,该书又名《养生随笔》,可以说是全面论述养生的专著。解放后党和国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除了论文、著作大量涌现外,各种专业委员会和高校中医养生康复学专业被也陆续设置,相信今后的养生康复事业必将推动整个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3]。
3 按摩导引的传统中医养生康复功效与现代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按摩导引具有调整脏腑阴阳,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散淤,解痉止痛及滑利关节等作用,明代徐春圃倡导从头到足的全身按摩,认为按摩可以行气血,宣壅滞,泻邪气,长期坚持可以永葆青春,使“色如少女”,在手法上也有发展,除按法、摩法外还有搓、揉、捶、捻等方法。《诸病源候论》中倡导按摩导引用于伤科疾病:“夫腕伤重者,为断皮肉骨髓,伤筋脉皆是,卒热至损,故血气隔绝,不能周荣,所以善系缚,按摩导引令其血气复也。”宋元时期的《圣济总录》对按摩疗法所作的总结归纳提出按摩导引之法有斡旋之机,周流荣卫,宣摇百节,疏通凝滞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4],按摩导引之法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按摩对机体的刺激,导致能量、信息的吸收、转换、传递,从而引起机体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对机体的效应及局部组织超微结构及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神经内分泌等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对许多顽固性、慢性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肢体伤残、功能障碍等起到了积极的康复医疗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神经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运动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工作压力的加大,人口的老龄化,各种潜在的威胁和慢性疾病的增多,后期功能恢复的需要,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与康复医学,尤其是对中医养生康复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多,而按摩导引之法以其简便易行的操作、独特显著的功效备受医家学者的重视,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在中医养生康复学得历史发展沿革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随着时代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和临床运用的日趋广泛,按摩导引之法必将会得到继承和发展,与其他中医养生康复之法一同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参考文献
[1] 刘 辉.道家导引行气与中医养生康复[J].1994,10(4):5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因为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所以经常生病。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是个有福气的人,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天天有钱赚。”老太太觉得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身体也健康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不同思维方式带来不同的心理效应。
要想情绪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
首先是免生闲气。何为“闲气”?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琐事而生气。如平时买东西时遇到缺斤短两的事情,或家庭生活中的小是小非问题都是没有必要生的闲气。
第二是免生怨气,是指不要总对一些人或事进行抱怨或心生怨恨之气。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与在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比较,就难免要产生怨气。
“其实热衷养生的人只是希望做自己的‘家庭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赵吉平说,“然而,全国每年出版上千种养生书籍,其中真正权威专家撰写的寥寥无几,这些专家连医院的病人都看不过来,哪有时间写书、上电视?”
赵吉平等251名医师被北京市卫生局聘任为首批健康科普专家。这个庞大的官方健康养生团队涉及18个专业和学科,包括内科、外科、中医、妇产科、精神心理、肿瘤等,其中中医医师近50名,数量最多。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赵春惠说,这251人中,北京市卫生局选出的专家225名,还有26人是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特聘的健康教育专家及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的巡讲专家。“此次选出的专家除了有真本事外,还要会表达,能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赵春惠说,为保证选出的专家能将真才实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大众,北京市卫生局已经对所有入库专家进行过两次统一“包装”,对健康科普专家免费进行健康科普传播技术与技巧等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
首批健康科普专家将获得证书。人选者都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在职和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近九成为主任医师,其他为副主任医师。
记者在专家库名单里看到,绝大部分专家是各医院热门科室的号源抢手专家。比如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洪昭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北京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季加孚等。
官方认证的养生专家并非以媒体出现的频率为依据。“专家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官方认证不能成为“金书铁卷”
有媒体评论担心,“当下院士论文也抄袭、‘脊梁’评奖亦作假。跻身认证养生专家意味着拥有官方的金字招牌,那么卫生行政部门在筛选时是否有猫腻?”
赵春惠说:“这些专家脱颖而出,都经过了严格筛查,卫生部门专门成立了专家评审工作委员会,由各大医院的临床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等20多人组成,且有严格的遴选程序,经过对报名者专业特长、职称资质、从业经历等多方面考虑后进行投票表决。” 健康科普专家将持证上岗。在取得证书后,健康科普专家将在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与安排下,以北京健康科普专家身份参与北京电视台等在京新闻媒体关于健康栏目的健康科普传播。
健康科普专家证书有效期为两年。每两年,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遴选工作办公室将对专家的资质进行重新认定和遴选。
赵春惠说,凡是健康科普专家参与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卫生部门都要进行登记,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凡在健康宣传活动中有夸大或不科学的传播等损害卫生系统形象的行为,或擅自以健康科普专家身份从事经营活动并与经营单位合作牟取非法暴利的健康科普专家,将被取消资格。
能否夺回养生“阵地”?
北京市卫生局指出,健康科普团队选出来后,将优先推荐健康科普专家参与电视、广播养生栏目以及进社区等场所宣传健康科普。
坚持静坐是周老高寿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人也许认为静坐是一种深奥的气功,普通人恐怕难以入门。其实,静坐起源于《内经》,其修心养性的方法十分质朴,和社会上那些被“神化”了的气功截然不同。周老说:“我的坐气功方法简便易行。方法为:平身端坐,莫起一念;以意导气,引气下行;息息归根,意守丹田;默念安静,切勿问断。这种功法只要有一分钟的短暂时间,即可进行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豁达开朗的精神状态,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用“静坐法”来调节心理。遇到失眠时,也用这种方法来收敛精神,使之安然入睡。现代医学表明,静坐可使人精力充沛、头脑敏捷、减少执著,还能缓和某些病痛的症状,使人体内的温度、血液的酸碱度、血压、血糖、血脂以及钾、钠、磷等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神经衰弱、心脏病及头痛、失眠等疾病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学习静坐,一定要有恒心,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此外,初学静坐可能会有枯燥乏味、腿部麻木、心烦意乱等感觉,但时间一长,就会感到其中的乐趣所在,更不会轻易放弃。
螺旋运动 健身延年
周老高寿的另一个原因是热爱运动。老人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和武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他代表东北武术队参加全国首届民族形式体育大赛,获“武术表演优秀奖”等奖项;81岁时,又荣获“中国武术8段”称号。近年来,周老结合少林、武当的武术风格,自创了一套“螺旋运动健身法”,方法是:居中旋转、右旋转、左旋转、左右旋转各l00次。其要领为:立正,左右旋转,胸腰肩臂,四肢关节,一动全动,旋转灵活,左右相随,起伏自如,外实内虚,刚柔相济,环转圆润,一气呵成。整套动作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快慢相间。意念下沉,精神内守,神不外驰,气不内耗;做到肢体与意念结合,动与静结合,从而培养体内的元真之气,增强体质。这套功法在一动全动的前提下,上肢旋腕转膀,下肢旋踝转腿,身躯旋腰转脊,三者结合,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而形于手臂的空间旋转曲线。如能坚持锻炼,对祛病延年、健体强身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寻找乐趣 涵养精神
周老的高寿和他善于寻找生活中的乐趣,藉以调摄情志、涵养精神有着重要关系。“我的爱好比较多,尤其是在晚年期间,想方设法扩大爱好范围,寻找生活乐趣,培养乐观情绪。我一生中除了爱好练武术外,也爱好书法和京戏,尤其到了晚年,每周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练书法,唱京戏”。周老以一个中医特有的眼光,把书法中的笔随意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看作是中医的“意守”和“守神”。“我虽不从事书画职业,但把它作为一种养生的方法,陶冶性情的方法,长期坚持下去,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大有裨益”。他还喜欢京剧,“每周有两个下午,约几位票友界的老友,到家中相聚,在京胡的伴奏下,引吭高唱,真是其乐无穷!”周老认为,京剧的发声,“能起到培养体内的元真之气、增强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实际上,这属于中医呼吸吐纳的养生方法。由此看来,学唱京戏既能运动形体,又可涵养精神,符合《内经》‘形神并养’的养生原则,值得重视”。为此,老人自豪地说:“由于我能集中国传统的四大国粹――中医、京剧、武术、书法的养生之道于一体,故能健康不老。”
戒烟限酒 抗衰有“方”
1、前言
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使人产生暴躁、恐惧、紧张等心情压力而导致文明病的出现。因此,医学家、心理学家及养生学家便试图研究出一套松弛身心的理论,教人如何松弛身心,“常常让轻松愉快的情绪刺激着你的身体,便能使内分泌物质保持适度的均衡,松弛我们的精神和肉体”。而太极拳就成为最合适的让人心情放松的运动。太极拳刚柔相济,以静为主,静中求动的运动方式,可以让人们放松紧张的心情,缓解工作带给人们的巨大精神压力。。轻缓柔和的太极拳适合当今社会的大众需求,满足着人们的需要。
目前太极拳已传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太极拳者已达1.5亿人,太极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武术运动。深厚的太极文化所包含的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无限的商机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韩国跆拳道在中国的推广、印度瑜珈功在美国的风行,都做得很成功,形成了极大的产业市场,而太极拳和前二者相比其产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太极拳产业化的进程,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太极拳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加强市场宣传,树立太极拳新的形象和包装
首先在传统太极拳宣传中存在误区,首先普遍认为“太极拳博大精深,不需包装”,造成社会对太极拳产生神秘化和和误解,不利于太极拳产业化的发展。其次在大众传媒中提起太极拳总是离不开老年人群这一思维定势, 老年人成为太极拳的形象代言人,社会上练太极者十有八九是中老年人,有关太极拳的宣传、科研论文在研究对象上偏重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们造成了错觉,使人们误解太极拳是一项属于老年人的运动。因此,太极拳在市场推广,特别在宣传的理念、构思、策略、形象推广、包装上不能忽略对青少年的关注,要改变过去太极拳老年化的形象。尤其是借助“康龙”武林大赛陈氏太极拳比赛营造的良好氛围,充分挖掘太极拳在年轻专业队员身上所展示出的特有的朝气和魅力,消除“太极拳是老人练的即老”的消极影响,为太极拳运动和产业化提供良好的生存大环境。。
2.2太极拳的养身理论研究不足
太极拳是武术和养生完美结合,这一特色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传统和现代性并不冲突,是可以兼容并蓄的,关键在于找到传统的现代定位。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紧紧抓住太极拳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作用,找出其确切的科学依据,找到传统文化新的立足点;整合其传统文化特质和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以及生理、心理需求,构建完整的太极拳健康文化体系。
目前我国太极拳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以现代学科为基础,对健身、养生方面的实质性揭示研究,大部分武术学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技术、规则、竞赛等技术方面的实用研究,忽视了对太极拳内在理论价值的研究,忽视了对这个蕴藏量极大的文化资源进行强有力的拓展性开发,导致缺乏理论基础积累的深层次创新。
现在印度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瑜伽进行系统的研究,并评价这一技巧在预防疫病、激发潜能和医治疾病等方面的可能性。印度一些有声望的机构,如新德里的生理及相关科学防护学会(DLPAS)、新德里全印度医学科学会(AILMS)、班加罗尔的全国神经康健与神经科学会(NIMHANS)、班加罗尔的辩喜瑜伽学会(VYK)和罗纳瓦拉的罗纳瓦拉瑜伽学校都从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和医学方面对瑜伽进行广泛的研究。现代医学系统中的各科专家也已经意识到瑜伽技术在预防疫病和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太极拳在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心理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可以单独或与保健康复机构合作,成立太极拳保健康复机构,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这样,既可弘扬太极文化,又能推动太极产业的发展。
2.3加强太极拳技击领域的研究
在推广太极拳时,要加强太极拳技击领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太极拳是一种武术流派,“,武”是太极拳最重要的特征。太极拳据考于明末清初由武术家陈王廷创编而成。其来源有三个方面: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由此看出,太极拳尤其重视对人体的保健、养生作用。但它首先吸收了各家拳法,养生的“外延”功能基本上是对其武的功能的拓展,都脱离不了其武的根本特性。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具体的攻防技击涵义,同时因为技击动作暗合多种科学健身的原理而又具有健身、养生的作用,这正是中国武术的伟大之处。太极拳作为武术运动是古老中华民族的象征,武术这个名词也早已和中国紧紧联系了起来。
在武汉体育学院举办的2003年全国武术科研论文报告会上,有专家提出看法:太极拳“兴盛中潜藏着危机”。中国科学院教授朱晓光等8位科学家在论文中提出,太极拳如果失去了技击特色,将会走向没落。他们的观点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和思考,太极拳名家、骨干队伍高龄化,可能再经历10~20年的兴盛期后,太极拳将踏上没落之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武术九段邱丕相也认为:太极拳存在危机,应引起武术工作者的注意。
因此亟需对太极拳的拳理、技法、实际运用、训练的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挖掘太极拳技击功能也有利于太极拳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迎合不同的市场需要。如开拓养生太极拳和竞技太极拳不同市场,吸引广大青少年的太极拳爱好者学习太极拳。
2.4规范太极拳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得以快速、蓬勃的发展,名扬海内外,给太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展市场。政府建立和兴办了一些太极拳辅导站点、太极拳武术学校。目前社会上有不少从事太极拳辅导的人员,没有科学系统的教法与训练方法,就从事辅导活动或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他们这种违背太极拳原理的教学,训练方法不但不利于健康,而且会引起一定的反作用。同时教法单一,陈旧,教授内容以技术动作为主,太极文化及健身原理涉及较少,大部分健身点,锻炼气氛较沉闷。虽然所有的太极拳练习者都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有着亲身的体会,但是这种体会只是感性的,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们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理解的偏颇。
针对太极拳学一套拳要花上半年时间,学习太极拳需要较长的时间也成了限制太极拳推广的因素之一。政府要组织、引导有关部门挑选太极拳里的经典动作,创编太极拳简单入门套路,使练习者在入门阶段不至于因为套路繁琐难记而望而却步,留住练习人群,再一步一步地使其迈入太极拳殿堂。由普及、提高入手,使学习太极拳的人们在练习过程中由易到难,逐步学习、体会、掌握太极拳的精髓。
3.结论
3.1太极拳的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树立新形象,在宣传的理念、构思、策略、形象推广、包装上改变过去太极拳老年化的形象,加强对青少年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展和巩固太极拳的社会影响。
3.2通过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太极拳的养身功能,进一步明确太极拳的养身和健身价值和依据,为太极拳产业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持。
3.3加强对太极拳技击领域的研究,既能保护和维持太极拳的生命力,又有利于树立太极拳新形象,消除“老”的误解,为太极拳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3.4加强整理、普及先进的太极拳教学方法和创编太极拳入门套路,有利于太极拳普及和产业化。
4.参考文献:
[1] 王文中.太极拳十大保健作用[J].武林, 1994(12)
[2]邢树强.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2)
[3]余功保.太极拳是一种时尚―――与世界小姐关琦对话[J].中华养生保健, 2005(6)
[4]付荣.太极拳运动在青少年中推广的可行性及方法探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
电子资源方面,拥有电子图书、中外文数据库等,其中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疾病知识总库等中文医学专业数据库,以及PQDT国外学位论文全文库、Springer电子期刊、EBSCO-ASP+BSP数据库、OpenAccess开放存取资源(免费)、Nature、EMBO电子期刊等多个涉及医学专业的外文数据库,为社区医学信息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人员配备专业性强医学院校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组成一般为医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图书情报专业等,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医学专业的人员进修了图书情报知识,图书情报专业的进修了医学知识,从而针对医学专业配备了一批学科馆员。他们能够熟练地查找医学信息,并能加工一次信息,具备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医学信息的能力。计算机专业人员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可根据社区用户的需求开设特色数据库,为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备医学院校图书馆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计算机设备、多媒体网络设备,建立有图书馆网站,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为校外用户利用馆藏电子资源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的问世,上网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社区民众随时随地查询、使用相关医学信息提供了便利。
根据社区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开辟相应特色栏目(1)全科医生专栏。社区诊所配备的都是全科医生,解决社区居民的小病小痛,缓解了大型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居民带来了方便。但目前全科医师多是由专科医师转岗而来的,他们的临床知识和技术面较窄,急需充实和更新知识与技能。图书馆可根据这一需求开发出适合全科医师的医学信息产品,一方面,帮助社区全科医师实施继续教育,提升医疗水平;另一方面,为社区全科医生提供临床各学科门类的医学信息,及时解决门诊中遇到的问题[3]。(2)养生保健。社区用户的医学信息需求主要以预防保健、养生为主,需要诸如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养等信息。图书馆可根据社区用户的不同需求,在养生保健专栏中开辟不同的主题。例如,老年健康保健、优生优育、常见病的病因、预防和治疗等。(3)阅读疗法。目前,我国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上升,民众面对来自学习、恋爱、就业、人际关系等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许多人不知所措以致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但其中的大多数人又不愿承认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忌讳去看心理医生。医学院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医学特色馆藏资源和医学学科馆员人才优势,向社区用户开辟阅读疗法栏目,普及阅读疗法知识,开辟新领域,拓展医学图书馆的职能。图书馆可有针对性地采购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命运》等文学名着及人生哲理类电子图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对于就业压力、交际困难、恋爱苦恼及性困惑等心理问题,订购《中国大学生就业》、《健康心理学杂志》等心理学类电子书刊,方便有需求的社区用户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信息,以消除或缓解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热情和生活质量。(4)求医问药。
网上免费的医学信息资源,由于缺少专业的编辑队伍与标准化的加工流程,对疾病知识的描述缺乏专业性,有时甚至会误导大众,图书馆可提供医学专业数据库来普及专业医学知识。如《中国疾病知识总库》,它将分散在不同文献资源的疾病知识、各类辅助检查信息以及药品知识等集为一体,以疾病为基本知识元素,系统全面地展示疾病相关的所有知识体系。患者及家属通过该数据库可以了解某疾病的病因、各项检查、相关治疗药物、治疗方法等,能更专业、更准确、更完整地了解疾病知识,有效消除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等的问题,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矛盾。广泛宣传,开展系列培训医学院校图书馆应与社区组织、社区诊所联合有计划地对社区用户开展一系列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技术方面的培训,提升民众对医学专业信息的认识水平,引导社区民众充分认识并利用医学图书馆的专业信息资源。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社区医学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了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满足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学信息需求,倡导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提高了居民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