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理论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3: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闻传播理论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闻传播理论论文

篇1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论*文*网]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篇2

广告传播在当今时代已是不可或缺的传播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广告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有计划地利用媒体传送各类信息进而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学是在传播学所揭示的信息传播整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广告领域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的科学。广告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广告主和广告策划者是广告的传播者,广告信息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内容,刊播广告的各种媒介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均是广告传播的媒介。接触广告媒介的受众即是广告传播的受众。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包括广告展示、表现、传递、接收等环节,这些环节本身就是广告传者说服受众通过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理解,转化为态度和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一方面广告本身具有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的功能,即传递沟通功能、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影响态度与促进购买行为的功能;另一方面,广告传播过程与心理学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即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理论架构。

一、广告传播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范式和研究取向。就狭义而言,认知心理学则指信息加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他们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心象(或意象、表象)、思维和语言等。广告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则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和电脑都被看做是加工符号的物理系统,而人脑的活动和电脑的信息加工功能都是符号操作过程。换言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试图把“认知”概括为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并把人的心理活动模拟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够用符号的形式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也能用符号的形式表示自身的系列操作过程,即对外部环境事件进行信息加工,也能对自身的操作过程进行信息加工,因而人的思维活动就可成为能够进行客观描述的具体信息过程,这一理论开创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新取向。美国心理专家罗伯特·L·索尔索在《认知与心理学》中这样阐释道:“认知心理学研究我们如何获得世界的信息;这种信息又怎样表征并转化为知识;它怎样贮存;知识又是怎样用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的形成、思维、表象、回忆、语言、情绪和发展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行为的各个领域。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是紧密相联系的。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一种激活的图式指导知觉的理论,当输入的信息激活了人脑中与之相关的原有的知识,并使输入信息中的新知识与人的陈述性知识网络中相关的原有知识贮存在一起时,人便获得了新信息的意义。在广告传播中,当受众接受新的信息广告,抑或有关新产品.或一个新商标一个公司的名称,那么受众会以此为刺激来激活脑中原有的同类产品或商标或公司的名称,也就是激活人脑在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这样使人产生内部知觉期望,以指导感觉器官有目的地指导和接受输入的新信息。

认知心理学强调表征的标志性,表征是人的认知历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步骤,也是认知心理学核心概念之一。认知心理学派认为:“所谓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这些表征代表了外部世界有贮存在头脑中的信息。一个外部客体在心理活动中可以具体形象、或者以语词和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象、语词和概念等都是信息的表征。表征既是反映和代表相应的客观事物,同时又是内部加工的对象。广告传播中传者所传递的信息,为了加强吸引力和注意力,都是伴随着图像、音响、色彩等因素,这就需要创意。广告创意是广告人对广告创作对象进行想象、加工、组合和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从表象、意象、意念、联想中获取创造的素材,实质上也是认知心理学的表征的心理活动历程。诚然,认知心理学也有本身的不足点,主要是缺乏对人的情感动机和个性等重要心理现象的研究。

二、广告传播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广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是广告客户通过媒体传送各类信息,从而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这里的公众行为特指消费者行为。广告的受众对象是广大消费者,广告的内容是有计划地传播商品信息、劳务信息或消费观念,广告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在研究广告传播的同时,就要研究消费行为。

解释消费行为的理论,最主要的是行为主义心理理论。行为主义又称为‘“刺激一反应心理学”,即S-R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在其宣言性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说:‘“就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来说,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刺激一反应。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应该把行为和引起行为的环境影响分析为两个最简单的共同要素,即刺激(S)和反应(R)。可以根据刺激和反应,根据习惯形成习惯整合和条件反射等来进行表述。行为心理学家在研究与实践中,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刺激、反应、习得、强化、泛化、消退等。这些术语和概念都具有完全的心理学的意义。消费者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是广告刺激、商品刺激的结果。“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理论运用到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可以证实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的联系多次“重复”,对条件反射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广告传播以强大的攻势在多个媒体中宣传某一品牌,那么这一品牌给受众即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消费者经常购买这一品牌的商品,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建立起一种稳固的条件反射,一旦消费者再次见到这种品牌商品或重新产生对这种品牌商品的需要时,就会再去购买它。因此、在广告传播中,广告传者很希望通过广告使受众即消费者能够把他们的品牌与其产品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刺激一反应”的强度愈大,条件反射建立得愈牢固。带有某种“定向”性质的购买行为就越容易出现。

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斯金纳。主张“操作条件反射”或“操作行为”的新思想。斯金纳根据自己创制的“斯金纳箱”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提出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所主张的操作行为关注被试的主动性,关注于如何解释受环境影响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而后者却是被动的,不受环境的影响。斯金纳还提出“强化”的概念。他认为,有两种强化类型会影响反应重复出现的概率: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那些能够不断加强某种反应出现机会的事件.而负强化就是用来鼓励某种特定行为的那些不愉快的或者消极的结果,负强化与正强化的目的都是用来鼓励某种所希望行为的出现。广告传播常用“恐惧诉求”来表现广告内容,这正是一种负强化,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受众,通过购买广告上的产品从而避开消极后果。

三、广告传播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比较起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人的内在价值观,并把人的本性和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传播的宣传受众是以消费者为主体,以促销为目的的。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诸多心理因素中,需要和动机占有特殊主要的地位,与消费行为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可以说,需要是消费者行为的最初原动力,动机则是消费者行为的直接驱动力。如果处在一个接连不断的广播广告或电视产品宣传的环境之中.可能因为受众的消费需要与其广告传播的内容相吻合或不吻合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比如,广告传播的内容是关于品牌汽车的宣传,有受众刚好有购买小汽车的需要,那么他一定会认真地观看和了解广告传播内容;而另外的受众没有购买小汽车的需要,那他在接触汽车宣传的广告传播时,可能产生厌烦和抗拒心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另一类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心理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这就给广告的定位和产品的定位提供重要参考。例如,同样是德国奔驰牌轿车,根据不同的需要,广告定位就不同。“如果有人发现奔驰牌汽车突然发生故障被迫抛锚。本公司将赠送美金一万元”,这则广告语极尽该公司对产品的信心和自豪感,也迎合消费者对产品优质的需要。“当您的妻子带着孩子在暴风雨的漆黑夜晚开车回家时,如果她驾驶的是‘奔驰’牌汽车,您尽可放心”,这则广告定位在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的结合点上。“给您的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该广告定位在表明身份、地位的需要上。

在这里还值得提及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得的潜意识理论。潜意识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而广告心理作用还在于引起和调动消费者的潜意识需要。

四、广告传播与格式塔心理学

广告传播中的电视广告常常以画面、音像、色彩等形式组合出现,另外,户外广告中的张贴广告、车身广告、大型路边广告、室内外的POP广告等多以广告画面出现,充分表现视觉艺术的生机与活力。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较为集中他表现在视觉和知觉研究领域。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是韦特默、苛勒、考夫卡,他们提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视知觉效应和原则,充分体现了完形—整体心理学思想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视觉和知觉的研究,对于广告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他们曾经归纳总结了关于图形和视知觉的五个完形组织法则;(1)图形一背景。在一个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来形成易于被感知的图形,而其他对象则退居于次要地位成为背景。(2)接近法则。刺激在空间或时间彼此接近时,容易组成整体。(3)相似法则。互相类似的各个部分如形状、颜色和大小等有被看成一群的倾向,容易组成一个整体。(4)闭合法则。刺激的特征倾向于聚合成形时,即使其间有断缺处,也倾向于当做闭合而充满的图形。(5)连续法则。刺激中能彼此连续成为图形者,即使其间无连续关系,人们也倾向于组合在一起视为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应提出“简洁律”,即“最小限度的单一性将是一致的单一性,而最大限度的单一性则是理想的清晰度的单一性”。这在广告传播中“寻找有意义的图形的态度产生了清晰度”是十分有构图的理论价值的。

五、广告传播与社会心理学

广告传播从传播的手段看,是依赖大众传播手段的,从传播的规模和性质看,大众传播属“社会传播”,因此广告传播的社会性是不言而喻的。广告传播的三要素传者、受众、广告信息,而传者、受众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一方面受该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又对这个社会发生着作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行为如何受他人影响的学科。广告传播所涉及的主体既包括传者又包括受众,这里的传者或者受众可能是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可能是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也就是说广告传播所涉及的主体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在研究广告传播心理的同时又联系社会心理学,是因为其一涉及到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心理行为,如受众个人的社会态度认知偏见、归因等;其二涉及到一些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心理行为,如模仿、从众、感染等;其三是那类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心理行为,如时尚与流行、各种特征的消费行为等。在研究广告传播心理同时,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理论,来观照广告传播的有关现象,能更加突出广告传播社会性的特点,进而推动广告传播的良性发展。

六、广告传播与其它心理学

(一)广告传播与普通的心理学广告传播是传者通过媒体向受众广告信息,并试图说服受众即消费者对其宣传的产品采取购买行为的过程,作为广告传播主体的传者及受众,在外界环境刺激事件作用于人的感受器的同时,如何对外界信息加工和处理?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它涵盖范围较广,按照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可从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情绪、动机、能力、气质、人格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广告传播现象进行探讨。

篇3

传播理论集中体现了现代知识的综合,这种综合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和开放性上。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可以指狭义的创新和发展(指传播理论自身),也可以指广义的创新和发展(指影响到传播理论体系的建立),由于学术界对后一个问题论述不多,本文主要论述影响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谈到的基础理论主要分为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文化问题等3个方面,这3个方面不同程度涉及到传播理论。理论界选择什么样的基础理论,传播理论相应地就会带什么样的印记。就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理论来看,主体哲学(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偏于主观的理解)及相应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影响更大。今天,审视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根基之上,继而创新和发展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界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

影响传播理论的几种主体哲学

在当代,哲学思想对传播理论的影响通常是通过社会学为中介的,我们在评判一种社会理论时,总是在评判一种哲学思想。为了叙述的便利,我们首先分析影响到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然后分析其相应的社会理论和文化观。众所周知,主体哲学在西方哲学中更为典型和明确,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其长久的历史背景。自文艺复兴以后,绝大多数哲学流派都是以主体意识的第一性作为理论的起点。在20世纪,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到解释理论,从精神分析到现象学,从存在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主体第一性的观念以各种体系表现出来:心灵、心理、直觉、精神、体验、理性观念、人道主义等等,它们都指代一个实体——主体,是主体赋予了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信念在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们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们也通过社会——文化这个中介间接地影响到传播理论。至今,我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争论仍是这些方面的延伸。

我们首先来看现象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的观念并发展了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哲学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认识论,以现象学为框架的社会学也多以此为根据发展了意向理论及价值理论。现象学的基本任务是以直觉达到人类理性的深刻基础,这一任务的前提是直觉是一切知识的合理根源,一切在初始状态的直觉中呈现的事物将会完全地如其所呈现自身的那样被接受。这个假设中,主体的理性被赋予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直觉是我们接受事物的外在方式,最后还会有一先验的自我来保证直觉的可靠。为了达到本质的直观,他提出了“现象学的还源”,简单地讲,这一命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的加括弧:即把我们的各种信念(不论是经验的概括还是各种现实的信念)全部悬置起来,并不对它们作是非的判断。2.存在的加括弧:放弃一切有关存在的判断,因为哲学的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而对现实存在的判断则非本质,所以,对存在的判断也应中止。3.先验的还原:这种还原使我们从此验的自我走向先验的纯粹自我,这是世界上一切意义被建立起来的基础。胡塞尔晚期则将自我纯粹意识视为最终的绝对领域,即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实在为前提。纯粹意识的地位确立后,即可以解释经验世界,如果人们在经验的世界找到共同之处,那么,这是因为他们在意向性上是一致的。

正是这种主体哲学的框架和意向性理论,影响到后来的现象学社会学的发展,舍勒提出的价值哲学、舒茨的意义理论都与现象学有着密切联系。现象学对现代微观社会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看一下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理论(加芬克尔),交换理论(雷克斯)及冲突理论(霍克斯),无不带有意向性理论的影子,无论是日常的自我还是掩盖了意图的自我,都可以在现象学纯粹那里找到最后根源。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扩大到社会领域,认为对社会活动的理解取决于主体间的一致,意义在于主体赋予对象的过程上,社会互动之所以可能,也是由于主体间的一致性。和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相似,现象社会学也是以个体为基本的考察单位,尽管这些理论以互动来解释社会系统,但它们几乎都忽视了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制约。从理论上讲,社会结构的形成总是离不开个体及集体的参与,但社会制度形成稳定状态后,它总是从语言到思想、从法律到伦理、从制度到信念各个方面来制约个体。主体既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同时,又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往往是制度化的结果。离开了社会结构和制度,很难解释一些行为和动机的原因,这也是微观社会学理论普遍的局限所在。

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如符号互动论等也都是以个体为根基来解释社会,个体往往成为不受社会制度制约的个体,微观理论的共性表现在它们几乎都在表述主体哲学的一些基本主张。

解释学也存在着类似的理论。解释的根基建立在个体的体验和理解之上,为了说明解释是普遍有效的,就要说明解释在主体间是一致的,为了说明主体间的一致还要找到更基础的东西。当代的伽达默尔是用语言来解释主体间的一致,语言既是解释学的根基,也是对世界的体验,其核心观念是人类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用委婉的体验解释世界无疑要比现象学更少地依赖于主体,但体验的背后又隐含着原来的主体。

解释学赋予了个体极大的心理自由,个人的体验成为分享共同意义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解读精神性文本来讲,由于时间的差别,也由于解读者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条件,解读者不可能得到文本的原始意义,解读总是充满了个体的理解,因而文本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所难免,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是合理的。显然,在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上,解释学以牺牲文本来迎合读者,其相对主义的结局不可避免。

“法兰克福”学派发展了一套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旨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从认识论上看,批判理论主要对实证主义提出了批判。批判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精神与物质的对立。批判理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矛盾可以从近代的启蒙找到根源,启蒙精神在改变自然时从认识理性中发展了极度的工具理性,科学技术也是工具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世界都变成可度量的对象时,人也变成了被奴役的对象。在当代,启蒙精神变成一种操纵意识,这又是通过大众文化来实现的,大众文化造就了文化产品的单一化和标准化,文化工业代表了这种单一化和标准化。简而言之,“文化工业”已成为当代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纵观以上几种哲学思想,无论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多么不同,确定主体意识优于并高于所有一切,是他们哲学推论的前提。正因为存在着主体意识与外在世界的对立,他们的结论几乎都包含了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世界与心灵的对立,以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立,在更极端的态度上往往以牺牲认识的理性法则来换取意识的自由。我们在伽达默尔及“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胡塞尔那里,可以看到精神世界的无限膨胀,科学涉及到的物理世界往往被看成对意识自由是一个极大的妨碍,甚至对意识自由是有害的。主体哲学很少考虑这样的问题:即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框架中,主体的推论是否包含了局限和偏见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主体哲学将理性看成是自明的,客体就是呈现为主体推论的结果,这个假定预设了主体不会出现任何偏差。而事实上无论在哪种意义上,这种假设都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近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主体意识不可避免地会包含着局限。思想史的发展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未能把握其本质前,总是以主体的图式看待世界的,以人的特性解释世界注定会产生拟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可避免地暗含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主体哲学就是按这种推论极端发展的结果。主体哲学是在人类中心论和拟人论的框架下来看待人与世界的,这样,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折射出主体的意图和限度,世界的存在往往被看作人类中心的象征。换言之,它没有实体性的地位,它的性质全靠主体意识的解释。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存在于西方古典哲学中,也存在于其他民族的哲学中。当人类不能分离出单独的客体时,除了用人这个尺度解释外别无其他方式,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主体哲学一直是哲学史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认识到人类中心论及主体意识的局限是近代科学理论的成果,这个开端就是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在他的日心说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并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与地心说相比,这是一幅全新的世界图像。这里,不论是地球还是人类,都不具有特殊目的和意义,相反,他们(它们)只是宇宙系统的一部分,这种理论最早喻示了人类从中心到系统的变化。

在以后达尔文的理论中,也提供了反对人类中心论的又一种理论。按照其理论,人是生物连续进化的一个环节,人也像其他生物一样组成了一个系列。这里,人不具有特殊的意义及目的,这种理论也排除了神学理论的创世说。达尔文理论与哥白尼理论在反对人类中心论上是一致的。这两种理论都说明了人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此外,当代量子力学也提供了背离人类中心论的理论。这里,主体哲学与人类中心论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因为它假定了人是世界的终极目的,因而,它无法解释真正的客观世界,也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总是呈现出反拟人化的结果。

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越来越趋向将人视为无数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如果这样看待人类,人类中心论的思想是值得怀疑的,主体哲学的观念也是值得怀疑的。

[page_break]

建立主、客体相协调的理论

就认识论来看,主体哲学代表了解释世界的一个方向。除主体哲学以外,一些哲学家力图使主客体协调起来,这种努力在近代开始显示出积极的成果,超越主体哲学的有效途径在于恰当地说明主客体的关系。对马克思来讲,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首先是实践的问题,因为实践包含了将两者统一起来的可能,思维的观念只能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与其他哲学的根本区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实践对人与世界的双重作用:在实践中,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人通过实践也在改变自身的特性,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实践的观点说明,主、客体本性的确定是从对方的作用中获得的。

在20世纪,思考主、客体的关系仍是思想界面临的主要议题,皮亚杰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认识的发生问题,再次涉及到主、客体的关系。传统认识论大多在两种态度上摇摆:一种是经验主义,往往将认识看成信息来源于客体,主体只能受教于客体;另一方面,先验论和天赋论则认为主体一开始就有内部生成的结构,然后这些结构加诸于客体。这两种理论涉及的都是在高度成熟阶段上的认识,而没有涉及认识的起源,认识的起源要比这两种理论设想复杂得多。皮亚杰根据心理研究的成果,证明了认识既不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一个业已形成的客体,而是起因于主、客体的中途,它同时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这样,充分考虑到联系主、客体的中介就十分必要。皮亚杰作了这样的设想:“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从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相互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②

认识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建构过程,它从感知运动阶段经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达到通常意义上的认识。认识图式的发展是主客体之间的同化和顺应,相互协调的结果,经同化、顺应的平衡作用,使主体的认识图式逐步接近客体的结构。

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看到有一个本质不变的客体,也很难看到有一个本质不变的主体,顺应说明了主体会在对环境的适应中造成认识图式的改变;同化说明了主体对环境的过滤和改变,使之符合主体的认识图式。建构就体现了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简单低级的结构向复杂高级的结构不断过渡,这也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客体意味着主体所能达到的极限。

皮亚杰的理论建立在大量心理学及生物学的实验基础上,因而,它代表了解释认识形成及发展的科学解释方向。它的要点仍是沟通主客体的中介,在中介的关系中说明主客体。如果将这个中介与马克思的实践联系起来,它们的近似就在于从联系主客体的结构模式上解释主客体。

除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以外,语言哲学关于语言对世界的组织成形作用也作了出色的论述,这一理论涉及到的指称问题、真理问题、意义问题及言语行为对我们理解语言与认识、语言与主体及语言与社会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此外,值得提到的还有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建立在严格的理论法则之上,它以语言模式为出发点,突出强调了结构和系统的观念。结构的观念表明了它对表层对象背后共时的关心;系统的观念表明了它试图通过关系的模式来解释对象,和语言哲学一样,它也是通过观众形态来说明主体的。就此来看,以上几种有影响的哲学与主体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传播体系建立在主体哲学之上时,我们很难察觉主体哲学的局限,这种局限势必通过其社会学理论内化于传播理论之中。毋宁说,主体哲学的蓝本和传播理论的摹本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主体哲学对心灵的能动作用的强调会贯穿于传播理论中。同样,它的局限(没有看到认识总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内涵在传播理论之中。因而,借鉴科学的认识论建构主、客体的关系,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哲学的社会学根基之上,是传播学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上我们曾对主体哲学与微观社会学的关系作过分析,确实,微观社会学对主体的动机、行为、意义是主体间的互动曾作过详细分析。然而,微观传播学理论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既定的社会结构对主体动机和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与动机的辩证关系,因而无法说明动机和行为的真正动因,最终使陈述的理论趋于表层化。显然,问题的真正源头在于如何看待行动和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主、客体的问题。

目前,大家经常谈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结构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与微观社会学理论不同的是结构化理论力图在更客观的立场使结构与主体协调起来。

传统宏观社会学偏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塑造上,而大多数微观社会学理论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体和行动的意义的理解上,吉登斯提出了将两者协调的结构化理论。结构化的核心旨在说明社会结构既是通过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也是行动得以建构的条件和中介,即结构与主体存在着一种二重化的过程,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活动,而是通过主体的特定活动而构成;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既是其不断组织的实践的条件,又是这些实践的结果,结构不应简单看作对主体的外在制约,它既有制约性同时又赋予行动者以主动性。这样,结构和主体存在着一种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对结构和主体的妥当说明,需依靠对它们二重化关系的说明。

鉴于目前传播理论更多地依靠微观社会学来维系,清醒地看到微观社会学的不足,并从社会学层面考虑结构与主体的协调关系也是传播学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客体的关系也涉及到如何看待文化,一个多世纪以来,文化研究一直是全球性关切的问题。通常大家谈到有影响的几种理论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领域。

社会学中占主流地位的理论是价值论,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韦伯及狄尔泰,用价值解释文化的各种理论几乎都将文化视为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活动。现象学、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及大多数实用主义理论都代表了这个方向。它们的共性是:都给予了主体以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是生命、体验、理解、自由或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的对立,都要根据主体意识来评判,文化几乎没有自己的实体地位,文化的存在完全要看主体间的解释。本来,用价值解释文化并不是没有说服力,问题在于对主体的极端信赖除了走向自我中心论以外别无选择,此外,价值论的解释还面临着文化相对主义的危险,事实上,这两个方面的危险也是价值论所无法克服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文科学的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除了对象不同外,还在于研究者适度的介入是可行的。但研究者介入到什么程度则是价值论和解释学所无法回答的问题。以此为框架,总是面临着解释过度的问题,而解释学通常也把解释的多元化视为合理的。这样,在价值论和解释学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仍是主体哲学的主张。

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主体与世界的对立变成为精神与“物化”的严重对立,工具理性的扩张必然在制度上、精神上对人进行新的操纵,文化的单一性及庸俗性不可避免。所以,由于工具理性的极度扩张,人类未来的文明也是暗淡的。

该学派的许多主张都建立在主、客体的对立上,为了维护主体的至上性,不得不排斥非主体的存在。“法兰克福”由于把个体与社会看作完全都是对抗性关系,现代工业文明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被看作是一种倒退,与之相关的是工业社会及科技进步造就的大众文化根本不具有以往精英文化的单纯和高贵。“法兰克福”学派从主、客体的对立进而过渡到人与社会的对立,再过渡到文化的对立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样,我们除了看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外,我们根本看不到它们是如何协调在一起的。

纵观以上几种有影响的文化理论,几乎都是从主体来解释文化,其结果要么是价值涵盖了一切,要么是文化存在着对立。因而,超越主体哲学的局限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大家知道,近几十年来,结构主义提出了一套与主体哲学截然不同的理论,包括其文化理论(主要集中在文化人类学),其核心是以语言模式来看待社会系统,进而解释主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从结构主义的影响来看,它提供的超越主体哲学的途径和方式是可行的。

结构主义主要关心文化的共时性问题,莱维——斯特劳斯集中表述了结构主义的文化观,即文化不仅是共时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加以说明。文化人类学家经常可以看到大量重复出现的文化形态,是什么决定了它会重复出现?如果人类没有普遍共同的心智,这一问题也就不可能产生,是各个文化外观形态的差异重要还是内在的共同模式重要,两种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答案。

按照这种方式来理解文化,各种文化现象就不难解释了。无论文化人类学提供多么不同的文化差异,但共时态的文化是存在的,因为像亲族系统、婚姻系统、神话系统、图腾系统反复出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这恰好证明了各民族具有构造文化的共同能力。它通过转换系统,成为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具体文化形式,而共时模式为这些形式找到了答案。考察各种具体文化的差异不是人类学的任务,人类学要探讨决定文化现象的深层内容——人类共同的心智。

共同的心智,在他那里也就是无意识问题,它不是与意识相对立的下意识或潜意识的概念,毋宁说它是人类先天的一种构造功能。它普遍地存在于各民族中,因而是普遍的理智功能,正是它的存在,可以解释各种文化的普遍共时。

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福柯在思想史领域提供了一种非主体解释思想的方式,福柯对思想史的分析集中在权力对知识的形成上,换言之,社会的知识型总是体现了权力的支配,主体正是在各种制度性场址的权力关系中生成的。

如果主体总由其他因素所决定,那么,确定的主体是不存在的。毋宁说主体总是由特定的知识型所决定,《词与物》表明了知识型如何决定着主体。按着结构主义的解释,它会引出许多被忽视的结论:如果文化不存在着高低之分,发达和落后之分,那么,各种文化之间的比较只能得到现象的差异,追问这种差异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很想知道热衷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果文化现象的差异只是表层问题,那么中西方文化在心智的创造上具有的共同性不更重要吗?难道它们不都是共同心智的结果吗?如果表层的背后确实存在着普遍的东西,揭示这些普遍性正是文化研究要回答的。知识型理论也使我们看到了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我们认为许多不可动摇的观念其实是用某种占主导地位的信念所支配的,主体不仅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在强化这种信念。事实上,能超越既定知识型的人少之又少,我们通常表述的知识大多数情况下是某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知识而已。

综上所述,建立主、客体协调的认识论是社会人文科学的可靠前提,它影响到在什么样的方式上看待社会理论和文化理论,客观的社会理论直接关系到传播理论的根基问题:个体既是社会制度的结果,又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这样,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同样,非主体解释的文化理论旨在说明文化共时模式的存在,表层文化现象的对立和无序并不反映内在层次的共同模式,如果我们做深层分析,各种文化可以找到普遍的共性。

结语

近50年来,人类的知识积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以往许多被认为是经典的理论和命题,现在被看作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知识的不断综合和更新要求我们的思维与时代保持同步,特别是像传播学这种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如何使其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近代科学反复证明了这样的事实:一门学科的成熟与否,在于其基础理论的成熟与否,而不在于其表象形态的丰富,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传播理论,相对于传播理论的应用理论来讲,其基础理论的研究就更为重要。

目前,传播学界对狭义的传播理论讨论较多,而对广义的传播理论讨论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传播理论的深化理解。如果我们仅仅讨论狭义的传播理论,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相对封闭的解释体系。问题在于对传播理论基本观念的讨论常常会将问题引向更基本的问题,例如,信息问题、语言符号问题、意义问题、传播的存在及目的等等。对任何一个问题完整的回答都会涉及到人的问题,涉及到人对世界的理解,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属基础理论的范畴。这样,借鉴基础理论的成果,无疑会强化传播理论的解释力,使狭义的传播理论更为健全。

本文谈到的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论述的。以上谈到的三个方面直接关系到我们建立什么样的传播理论。主体哲学曾在哲学史上产生过长期影响,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愈发证明了其内在的局限性,我们只有从主、客体相协调的途径上来看待主体意识时,我们才能更好理解主体意识,我们只有恰当地说明了主体,我们才能恰当地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恰当地说明文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我们探讨广义传播理论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探讨传播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所在。

篇4

一、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打破了传统语言研究的方法,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言语活动、语言、言语的区分。他认为言语是个人的东西,属于个人领域;而语言是社会集团约定成俗的规则,属于社会领域。语言相对于某个特定的时期和集团来说,是固定不变的;而言语是变化的。语言和言语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本文由收集整理,语言是言语的产物和工具。二是语言的内在成分和外在成分的区分。他用象棋做比喻,形象生动的解释了两者的区别。他认为象棋比较容易区别什么是外在的,什么是内在的:这种游戏从波斯传到欧洲,这是外在的;而涉及到游戏的体系和规则,则是内在的。其三是共时和历时的区分。他认为和静态相联系的是共时性的,和动态、演变相关的是历时性的。他把言语放在一种共时性的、静态环境中进行研究,而对那些演变的、动态的因素(比如:历史的、社会、交往因素)则不予考虑。其四是语言的静态是一个符号体系学说,这是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部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是里程碑式的,对人类进行语言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巴赫金的话语理论

巴赫金思想的睿智、见识的深邃、涉猎的广博无人不知。作为话语理论首屈一指的先驱,巴赫金的对话学说、“超语言学”理论、意识形态话语观等一套话语理论,为解析各种传播活动提供了朴实而新颖的视角,对学界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他从文学入手来建构自己的话语理论,交往与对话是巴赫金思想的精华。所谓对话,“是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他认为对话不单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是思想、文化内部的交流。“一个声音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存在于对话之中。“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往。对话结束之时,也是一切终止之日。”“生活的本质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新闻是一种多重多角关系的对话,他们之间绘声绘色的生动对话,形成了多彩的新闻,构成了一种话语权力。

意识形态符号论作为巴赫金话语理论中又一个重要的建树,对学术界和当今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识形态符号论”突出语言社会性、意识形态性的首要支配作用。他认为,对话存在于某个具体语境中,也就是存在于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之中。每个字、每个词都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巴赫金认为意识形态的制约大于符号的制约。我国新闻传媒作为,汇集了不同阶级、政党、派别、政权等声音,成为了一个实质性的舆论阵地。在这里,你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所有的意见和想法汇集成为“意识形态充盈物”。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意识形态符号论”构成了“超语言学”的基础。话语问题是超语言学的核心。他说:“我们的分析,可以归之为超语言学;这

里的超语言学研究是活的语言中超出语言学范围的那些方面。”“活的语言”是针对索绪尔“死语言”而提出来的,它突破了结构主义的局限,具有进步意义。

篇5

黄旦教授接下撰写这本书稿的任务,还是在1998年的夏季,成书却已到了2005年暑期。陆晔教授称之为“七年磨一剑”。她说,很多人在做研究写论文时若需要使用一些理论,都选择直接从中文教材中引用,而不是去阅读原著。当年我目睹黄老师逐字逐句地“抠”原著,把这些理论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与相关的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潮相关联,通过观照大的线索去理解和把握具体的理论。这样的治学态度值得敬佩,这种方法在纯粹的理论研究里也是非常必要的。再比如,内部新闻自由、把关人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以及新闻媒体的社会控制等问题,在以往很多研究里,尤其是国内的研究里,都只是轻描淡写就带过。而在《传者图像》一书中,给予了这部分内容一个分析视角,而且把它们整合到了传播思想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借此得以弥合新闻与大众传播之间的理论缝隙。

孙玮教授也认为,黄旦教授的治学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界是非常少见的,其视野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新闻学(美国和欧洲传播学可能还有这样的做法:从本学科之外的领域来看该领域的问题),目前新闻学理论研究比较缺乏这样的视野。但是,若跨过新闻传播学来看,这种做法就有些共性。

曹晋副教授说,黄老师用七年写一本书的精神令人崇敬。目前盲目求量的评估体系影响了本土学术专著的出版水准,希望有更多这样原创的优秀著作能在国内出版社出版,慢慢摆脱我们全盘购买西方学术著作的局面,维护我们的文化边界,树立学界的良好风气。

吕新雨教授认为,《传者图像》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把新闻学与传播学打通,这在方法论上是首创,该书很成功地消除了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壁垒,这是我们内部的跨学科。其二是该书的历史感,它把新闻专业主义和客观性的问题放在一个历史框架下来理解,给我们以前熟悉的理论以新的视野。

黄芝晓教授说,我们曾经提过我们创造了复旦学派,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是这个学派的特点。在怎么融合的问题上,《传者图像》做了很好的探索。如何用传播学的理论来解答新闻学的现象,比如内部新闻自由问题等,这是业界感受最深的,本书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就是对实践的关怀。

框架与边界

《传者图像》一书别开生面的,是它的独特视角和理论框架。黄旦教授介绍说,现在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更多的是进行史料的梳理,少的是通过一个逻辑线索,对它进行一个逻辑辨析。因此,我写这本书时,就希望找到一个点,能够把现有的传播理论都梳理一遍,于是找到了新闻专业主义理论。虽然希望从这个点切入,然后贯穿所有传播理论的野心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我觉得,在这个点上存在着弥合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的可能。有人说我的这个角度比较取巧,从新视角看老理论就呈现出新的东西。但我觉得不仅如此,其实通过这种梳理,肯定能加深对这些理论的认识。

对于这本书独特的理论框架,与会学者表示赞赏,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孙玮教授认为,《传者图像》用新闻专业主义这个线索来串是个比较奇特的想法,但这个做法本身有个疑问:这种描述是对历史的还原还是一种重新建构,即历史研究是去还原理论在那个历史现实情境中的意义,还是通过这样的梳理建构出一套新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另一个疑问是:这本书把社会科学其他视域引进到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当中,造成视野过大,那么边界在哪里?比如讲到新闻客观性时,若把视野再扩大,客观性问题就可与现代的政治制度(政治机制)的运作在美国及欧洲的变化密切相关,若把这个角度引进来看客观性,可能又会有新的结论。但是边界究竟在哪里?大家常说新闻无学,它没有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来支撑整个学科。我们是要建立这个边界呢,还是要像文化研究一样打破这个边界?

黄旦教授解释说,从主体的角度来讲,任何的还原都是建构。但我的理解是,任何建构都应该是立足在还原的基础上,而非为了建构而歪曲原来的面貌,至于能不能达到这个还原的目的是另外一回事。至于学科边界,是个需要根据不同研究的主题在技巧上把握的问题。例如新闻客观性问题,它不仅是新闻的问题,也是各个学科的问题。我的任务是从新闻传播范围内进行阐释,是我们自己学科视域内的客观性。在这方面做到清楚明白,即是边界确立的依据。做研究应该有个目标,即通过研究去说明什么,不是无谓的掉书袋,为说而说。边界过于扩大后,讨论的就可能不是我们行内的问题了。我不赞同很多人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把新闻传播学科内的一个概念叠床架屋,然后层层地推演出来。比如从新闻真实里推出很多很多真实,作为个人爱好兴趣未尝不可,但绕来绕去,互相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必要性不明确,反而容易使人看糊涂。

针对《传者图像》的理论框架,吕新雨教授批评说:该书命名为《传者图像》,从媒介组织的内部和外部来讨论新闻客观主义,赋予它新的理解,这对新闻客观主义所作的辩护在某种意义上是成立的。但是这个成立只是一半,到框架理论为止,问题出在此后。首先,应该在这本书的名字前加一个定语:西方的。这本书里没有处理中国的问题。虽然在读此书的前半部时(法兰克福学派前),我们都明白,它的问题意识是隐含在里面的,它和中国的新闻实践有内部的对话关系。但是到法兰克福学派之后就开始断裂,法兰克福学派这个章节基本上变成一个综述,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从法兰克福学派到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个问题同样存在。怎么样继续从传者图像,即从媒介组织生产的这个角度去看法兰克福学派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没有一以贯之。这种断裂也中断了和我们之前批判性视野间的联系,包括对议程设置、内部新闻自由和媒介管理组织之间的张力的论述。这些实际上都是为我们通向批判学派打通道路的。路虽已通,却停滞不前。

吕新雨教授认为,此书在处理框架理论的时候,作者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在新闻学的内部是无法解释新闻学的。此书对框架理论非常重视,但是框架理论最强调的是从它来看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影响。民主和公共性是此书的主线,政治话语和框架隐含其中,并都可通过传者这个框架议题来体现。但在处理法兰克福学派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时,这个框架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没有吸收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法兰克福学派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综合视角去讨论传者,即媒介组织的问题。

孙玮教授认为如果按照吕新雨教授的意见,可能就是另外一本书,因为这并不是作者试图要表达的。

思想的碰撞

围绕《传者图像》涉及的具体理论,与会学者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陆晔教授着重对内部新闻自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她说,在西方,新闻报道的选择不得不考虑来自广告主的直接压力。但是在一些比较具有批判视野的学者眼中,这些所谓的从知识的新闻到娱乐的新闻到广告的新闻的这个过程当中,所谓的广告的影响不在于来自广告商的直接的压力,即报道因触犯广告商的利益而不得刊出;而是在于整个商业化、消费主义的消费倾向,带来了很多影响,首先是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形态,使之越来越像广告,寻求感官刺激。另外,这种潜移默化的控制其实和消费主义有关。因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很多研究里,也会谈到这些话题。但是《传者图像》中论及社会控制这一章的时候忽略了这个问题,却在后面讲文化研究的章节中提到这点。黄旦教授对此回应说:来自信源的压力(包括广告主的信源)和来自消费主义的压力分属两个层面。消费主义按照麦奎尔的《大众传播理论》来说,属于文化的层面,来源于消费社会产生之后带来的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其中对符号消费影响了新闻的形态。这是从文化的层面上去谈。如果这样来展开,就可能越出了此书要阐述的基本主旨。

《传者图像》一书在论述便士报对于新闻客观性的贡献时说,客观性是一辆马车,拉动它的两匹马一匹是商业,一匹是政治。因此便士报也强调公共性,而并不像通常新闻理论所说的只强调商业利益,或者是进行了一些技术的处理,为了迎合市场上不同的主体,它不得不把政治意识形态的东西抹掉。《传者图像》中提出,这两个秩序应该调换一下或者至少并排,实际上便士报首先是以自己的公共利益来赢得自己的读者,然后才赢得了市场。孙玮教授表示赞同这一观点,并认为本书中类似的许多论断颠覆了传统新闻学中长久以来被认同但并没有被仔细探究过的观点。但她也指出:事业化和商业化、市场和政治(或公共利益)之间也未必是两股冲突的力量,市场有时候就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虽然有时也为政治服务。

对此,黄旦教授解释说:两架马车的提法是席勒提出的。便士报的兴起是以工人报刊的没落为代价的,便士报接过了工人报刊在启蒙时期对理性启蒙的重任。这和传统新闻学中提到的民主政治还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市场和政治两者不可偏废,不能说哪个为先哪个为后,这是对席勒说法的一个小小纠正。

曹晋副教授说,西方媒介在与商业浪潮抗衡时,还创造了另类媒介,这在《传者图像》一书中没有提到。在商业冲击之下,新闻业内部的人员想到了另外一种改革的途径,去创办没有商业机制约束也没有权利控制能让弱势群体来参与的媒介,被称之为另类媒介或者独立媒介、激进媒介。期望通过去资本控制、去商业化和去本质化,并把专业主义的精神部分转到另类媒介的创办当中,使专业主义在媒介转型过程当中彰显其力量。现在另类媒介的声音已经非常响亮,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也引起了关注。

篇6

    (一)新闻“暴力”

    2007年,“死亡博客”的主角姜岩用跳楼自杀对待背叛她的丈夫和第三者,关于此事的新闻一经,群众通过人肉搜索和媒体的打死跟踪报道,使得痛失爱妻和家人的姜岩丈夫王菲及其亲属被曝光,生活受到严重的干扰,有媒体就此事写过“姜岩走了、群众疯了、媒体也疯了”,这些报道看起来公正理性,实际上缺少了最起码的道义和同情心。从“死亡博客”的曝光到主角的死亡,对于一个处在生活绝望的人,我们面对这一切不是想办给予积极的帮助,而是不管不顾任由她自生自灭,最后在其死亡后,对其事情大肆批评曝光,扰乱其亲属的生活、漠视其亲属的情感。媒体再次表现出的正义,是为了新闻而救助还是为了救助而新闻,媒体的一些记者,在类似的邪炒起哄过程中,可谓已经没有任何底线可守了,这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伦理的本质要求。

    (二)新闻“虚假”

    从“纸馅包子”到“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等等事件,虚假新闻频频出现,并且屡禁不止。有的是捕风捉影、故弄玄虚,或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通过某渠道传播出的未经核实的消息用作事实来报道,把自己的想法涉及成发生的事实来披露,有的是借助口述实录制造热点、夺人耳目,或者把事实“加工”添油加醋成新的“事实”。很多新闻也经常是夸大其词、违背事实、甚至有的是公然造假、凭空捏造所谓的新闻。这不仅扰乱了媒体本应对受众的正确导向,也使得新闻传播过程中公信度受到公众的质疑,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问题对策

    新时期,同样也是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矛盾有所凸显,新闻传播媒介在转型期失范现象的频频发生,如果不能加以约束和治理,新闻传播过程中伦理的失范现象不仅体现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而且,新闻媒介自身的特殊功能性,把这些矛盾散播并扩大,在面对自身种种失范现象频发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矛盾的衍生。

    (一)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性

    1.行业自律

    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是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和新闻从业人员自身信念的建立。如果新闻传播工作者对新闻传播精神不了解甚至不屑一顾,不断挑战伦理道德的底线,又能怎样做好传话筒工作,又怎么能向公众传达出正确的精神,新闻界有句话是:先做人,再做记者。

    2.从业人员自律

    并且要严格新闻传播工作者准入的资格审查制度,这是从新闻队伍的源头上遏制不良人员进入新闻传播行业的关键,并在聘用其从业人员之前要对受聘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思想品德的考核、专业知识的考核、业务潜能力的考核,只有业务素质精,思想修养好的人进入了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队伍中,才可以真正的对我国的新闻传播道德发展有着美好的发展和正确的指向。

    (二)新闻传播媒介的他律性

    1.法制的健全化

    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法律监督制定主要应从公众的生命、自由、名誉、人格、产权的维护、反低俗暴力等进行监督,我国针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专门立法及其机构尚未出台和完善,新闻立法较于西方国家相对滞后,而对于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约束力的法律法规较为模糊,并且没有作为单独列出来的一项独立的违法行为,其界定范围也较为困难,新闻传播媒介过程中的约束力和监管部分主要是依靠伦理道德以及一些作为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这些没有明确标准的伦理道德以及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或其行为规范并不能起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管作用,其惩罚教育力度较小。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法律、监督机制与伦理的相互支持变得极为重要。没有惩罚力度的制度规范是没有强制力作用的,同时也就没有保障力度,要保障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伦理道德、有序、合理、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设立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2.监督机制的增强化

    新闻传播媒介对政府的监督方式主要是舆论监督,对于其自身而言,大众的舆论也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一种监督,体现的是社会意志的统一,对于新闻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力,新闻传播媒介行为引发舆论,而舆论又反作用新闻传播媒介的行为,二者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新闻传播媒介积极吸收大众舆论的方式,例如最早的读者来信、和现在最常见的热线电话等等,这些可以都说是新闻传播媒介向大众积极纳言的有效方式。

篇7

随着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能通过各种途径知晓各类新闻事件。而对于医院来说,医院新闻的宣传能促使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的归属感。因此,在医院宣传工作中,新闻传播理论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宣传工作需要将新闻传播思想以及传媒经济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中找寻创新,本文对处于新时期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实践应用于医院新闻宣传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1新时期的新闻传播理论

目前,国内多数研究新闻传播理论的专家将其分为两大特征,其一是重视西方自由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二是重视传媒经济的实践应用。但也存有一定的缺憾,即对西方新闻传播理念探究不完整,同时并未完全掌握西方新闻传播思想的发展动态,导致现阶段仅处于消化以及介绍西方传播思想;并且对国内新闻传播的理念还尚不透彻,实践不足[1]。总的说来,我国在实践中还无法像西方新闻传播理论那样,同时也未能形成符合我国历史与现展的新闻传播思想。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类节目多应用叙事式,在之前长期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内新闻传播存在着极大的政治功能,导致经济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被忽略。在经过改革开放后,国内市场经济体在不完善的情况下,新闻传播逐渐表现出市场化、民主化以及法制化,但这并不是终点,还需不断发展进步。现目前,全世界经济处于一体化、全球化的开放性格局,使得传媒技术不断飞速发展,传统的宣传报道已被新时期背景下的传媒手段所抛弃。人们对言论自由的意识也逐渐觉醒,并强烈要求自身享有知情权,以及新闻自由。倘若国内新闻媒体不能使之满足要求,大量的国外媒体成为了获取消息的来源,使得信息时代拉开序幕[2]。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媒体,其与世界所接轨是必然的。但我国对于新闻传播市场向来是抱着独家经营的模式,从不允许外资或是合资对国内新闻媒体进行运营。互联网让全球人类迈入了开放的信息世界,比起曾经任何时候,对国内外信息以及电视台等节目的了解变得极为容易。我国对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①增强了对传播学的中国话研究。将新闻传播学建立为一项科学的学科,做好对学科思想历史资源的挖掘以及整理工作,如若不然则荒废了其支持发展的本源。②将西方新闻传播学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尤其是非主流的传播思想。其发展共经历了三次阶段:15~19世纪,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开始发展至成熟;20~21世纪初,西方社会责任理论开始至成熟;21世纪初以来,西方对自由主义以及社会责任理论展开批判和挑战。但是,我们在对西方思想进行学习时,坚决不能踏上研究新闻传播思想的旧路,而是需要对本土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强调,研究出具有自身特有的道路。新闻传播理论是属于新闻传播规律系统性的归纳,其是由传播内容、主体、媒介以及受众四大因素组成,而新闻传播行为则是由于四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的过程中开始。新闻传播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响也逐渐多元化起来,使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出现新的特征。因而新闻传播主题的变化,使得人人都能成为一个新闻传播的主体,并且也都可以作为新闻的接收者。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单向的新闻传播方式也逐渐转变为多项新闻传播,能明显提高受众人群的参与度,从而新闻传播形式也逐渐多样化起来[3]。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新闻了解,传统的了解渠道多是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但在新时期背景下,新闻传播手段变得多种多样,所有人都能通过微博、网站、微信等渠道了解新闻资讯。而新闻内容的个性化、开放性的特点,使得人人都能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人人都可获得表达的权利。

2医院新闻宣传实践应用

2.1掌握新闻宣传的受众群体,提高对新闻策划的重视度

在医院开展新闻宣传报道时,其宣传对象主要针对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关系医院发展的社会群众。因此为了提高医院新闻宣传的影响力与宣传效果,应对受众人群的构成各特征进行全面的掌握,受众人群对医院新闻的需求以及观看度,从而制定出有组织、目的性明确的新闻报道内容。医院新闻的内容要对医院政策方针着重笔墨,同时也需把目光看向医务人员与患者,能定期对优秀医师进行深度的采访报道,同时主动挖掘价值更高的新闻。不仅达到受众人群对医院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了解,也使得医院在社会中树立良好习惯,增强医院在外界的知名度。

2.2创新报道方式,提高读者对文章的趣味性以及可读性

多数人认为医院的新闻宣传过于保守古板,写作手法常常为三段式。因此需打破固定的写作模式,新闻撰稿人则需从自己文秘的角色中改变为转播者,将新闻事件价值更多的挖掘出来,使新闻内容具有创新、趣味性,再经过对比和探讨,确定新闻报道的主题,向受众群体传播他们想要并且需要了解和应知道的新闻内容。为了提高当前医院新闻宣传工作中新闻报道的趣味以及可读性,可将导语、正文、标题以及背景等作为写作的突破口。例如在对会议进行报道时,可将会议中所提出的吸引人、新的内容放在新闻标题或是主题上;同时在新闻报道的正文中,抛去新闻语言的精简原则,采用慢节奏的语言进行叙述,使语言更加具有多样性;另外对于人物的报道,应多使用生动鲜活的背景资料信息,让受众人群或读者产生出极大的兴趣,不产生乏味性。

2.3整合医院媒体,提高宣传能力

由于电视台、广播台、本土新媒体以及新闻网等传播媒体有着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因此医院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应将这些传播媒体进行整合,在相关人员的帮助下,将新闻资源进行共享,同时结合传播媒体特有的传播规律,在其合作的基础上再加以分工传播,使其传播效果最大化。

2.4医院新闻宣传方式

篇8

时下,各种相亲类节目成为电视的宠儿,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等节目收视率颇高,而男女星座匹配成为很多人相亲约会的必备条件之一。随手翻开各种时尚杂志和报纸娱乐版,可以看到各种星座专栏。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开辟了专门的星座频道,提供各种星座知识和星座运程。各种专门介绍星座常识的书更是比比皆是。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47.5%的人经常关注星座,29.7%的人觉得星座有意思,只有1.48%的人对星座“不太感兴趣”。①人们佩戴所属星座的图案饰品,经常在网站搜索或向电台询问星座信息,在日常生活中遵从“星座建议”、“星座运程”进行着装行事及处理人际交往,出门必看“今日运程”,可见“星座”正点点滴滴地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影响并改变着一些人的生活习惯甚至思维方式。

“星座文化”的含义

西方星象学也叫占星术,是星象学家观测天体、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各种变化后做出解释,来预测人世间各种事物的一种方式。中国的“星座文化”并不是西方星象学的原版复制,而是港台及内地大众媒介嫁接、加工之后的成果。在大众媒介的启蒙、传播与煽动下,星座在中国已经远远超出它本身所代表的一种占卜方式,发展成为一种体系完备、自我生长的中国“星座学说”,甚至在各种媒介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星座文化”。

“星座学说”移植了西方星象学中“十二宫”的概念,并对应十二个阶段的产生日期,抽取太阳星座的概念,用最简单直白的形容词来定位和表述十二星座的人格特质、风格特点、个人喜好等,最终将十二星座符号化为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星座学说”还有更高阶层的体系囊括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十二宫、宫位、相位等完整的理论。

本文中的“星座文化”是指以西方星象学为基础,以出生日期为根据,对应地划归某个星座名称中,由此得到该个体的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据此来预测该个体一段时间内工作、生活诸多方面的发展趋势。这种文化现象以星座概念为核心,与血型、生肖等其他概念融合,生出种类繁多、生命力旺盛的中国“星座文化”。

“星座文化”在中国的创新扩散

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美国学者罗杰斯提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创新是指一种新思想、新产品、服务或新过程。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成员中传播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型的传播。扩散研究的是社会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能在社会体系中得到推广的研究。一般包括四个元素:创新、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②只要被采用者是新观念,新的行为方式或事物都可称为创新。“星座文化”源于西方,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一种新观念,属于创新,具备了扩散的条件。

“星座文化”扩散的社会系统。创新扩散理论指出,创新之所以可以得到扩散,依赖大环境的存在。“星座文化”在中国扩散的社会系统可以从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看。

从经济环境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转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话语支配了社会生活和它的发展方向,也为商业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合法性。“星座文化”历史悠久,兼容性广,娱乐性强,而且带有一种西方神秘的色彩,切合了商业文化的特征,它能够被迅速传递、广泛复制,从而赢取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了赢得消费者,“星座文化”挖掘了人性中更深层次和更丰富的内容,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推广着一套星座与个性相关的信念,促使“星座―个性―标志产品”心理联结,从而促进了星座产品的热销。如今有星座标志的产品琳琅满目,矿泉水、配饰、手机、家具,甚至连餐巾纸上都印有星座信息,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更是将“星座文化”打造为休闲的一大亮点,从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从人文环境来看,中国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星座文化”在中国扩散的内部原因。一方面,星象学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极为相似,只是推算方法不同而已③,五行学说在中国已经打下了深刻的文化心态,这使得“星座文化”在中国的扩散传播也有了浓厚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尊天认命”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心态,中国人的人生与生活,似乎与“天”和“命”难辨难分,社会传统文化的浸润,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尤其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失败、寻求心理慰藉的时候,“星座文化”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种心理需求。

“星座文化”扩散的采用者。

1.“星座文化”的革新者。1979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物质和精神国门被打开,各种新思想、新事物被引进中国。星象学正式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书籍应为著名星占师琳达・古德曼的《星座・爱情・婚姻》,内地于1982年引进了这本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的该著作的台湾版。1989年内地正式翻译出版这本著作,由陶宁等译成《生辰与个性》,星象学才算真正在中国内地产生影响。随着书籍出版物对中国受众进行西方星象学的启蒙,报纸杂志随之迅速跟进,从介绍异域文化和奇闻趣事的角度进行报道,成功掀起了关注星座文化的热潮。占星师、星座专家、少数星象学翻译引进者和简化介绍者成为“星座文化”的革新者。

2.“星座文化”的早期采用者。中国内地大众文化中断50年之后的再次启动在港台消费文化“反哺”中实现。④1990年~1995年西方星象学开始融合港台地区本土文化,出版了一批结合星象学与中华传统属相、姓名的星座读物。港台流行文化在这个阶段迅速渗进内地,内地的“星座文化”迎合了港台方面改造星象学的潮流,开始融合属相、血型、面相、姓名等中国元素,艾丽嘉《1993年的你:星座运程》是内地第一本星座运程类读物(以往内地只有属相运程类读物⑤)。这一阶段,书籍杂志、电视等大众媒介开始大量关注明星的星座特征,十二星座开始在内地流行。因此,在港台文化的“反哺”过程中,“星座学说”的介绍者、引导者和改造生产者,以及明星等对“星座文化”的传播,成为“星座文化”的早期采用者。

3.“星座文化”的前期追随者。1996年之后,“星座文化”以极快的速度在内地蔓延。同时,大众媒介慢慢找到了星象学的普适性、适应性内容和改良推广的方法,开始挖掘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经济效益。2000年杨尚英主编的《星座谜语》和方扬瑜著的《星座宝宝教育指南》开始将星座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无孔不入地深入受众生活的方方面面。2001年以新浪星座频道开创为标志,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始提供星座方面的资讯,形成一股新热潮。伴随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网络中星座迷群体迅速集结并开始交流,“星座文化”抓住了青年受众群体,如大学生、白领阶层等,他们追星、追随偶像,对新鲜事物容易接受,成为“星座文化”的前期追随者。

4.“星座文化”的后期追随者和落后者。后期追随者一般为前期追随者身边的朋友、家长等,他们具有怀疑精神,只有大多数成员都在采用“星座文化”时才会采用。落后者是指保守传统的那群人,习惯于因循守旧,对新鲜事物吹毛求疵。他们主要是一些年纪较大的长辈和大量社会游离分子,即对“星座文化”不闻不问的我行我素者。

“星座文化”扩散传播的渠道。“星座文化”在中国内地的扩散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百度网站上输入“星座”,产生了1000万个网页,搜狐、新浪、网易等众多知名网站设有星座站点,包括详尽的“星座”知识,如每日运程、星座配对、星座名人、星座时尚等栏目。随手翻开各类都市类、时尚类杂志,“本周运程”、“星座专栏”等即可映入眼帘。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如《鲁豫有约》、《可凡倾听》、《非常静距离》等中,经常可见主持人对访谈明星的星座进行解读,介绍星座特征。近两年兴起的相亲类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等节目,更把“星座”看做相亲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他各种涉及星座的电视娱乐节目更是数不胜数。有关星座的书籍琳琅满目,不少专门介绍星座常识的书籍随处可见,《星座与命运》、《您的星座大解密》、《星座与个性》、《2010星座运程解读》等,花色的封面和神秘的书名,已经把星座书籍推入畅销书行列。行行的广告大量利用星座来吸引消费群体,赵薇拍摄的“欧新・星座手机”唯美的广告镜头吸引着消费者。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杂志、书籍等正不断地向受众推广一套星座与个性相联系的观念,促进“星座―自我”的心理联结。

“星座文化”属于一种青年流行文化。青少年接触“星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周围群体中一些潜在规范的影响,群体规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规范发生冲突时,他就会面临巨大的群体压力。⑥知道相关的星座知识,参与“星座文化”的群体讨论,可以获得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感受到群体支持的力量,而如果不能像周围朋友那样接触“星座文化”,就会显得越来越不合群,从而被群体所排斥。

理性回归――“星座文化”在中国扩散的反思

“星座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传播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青年群体特殊心理需求及我国现阶段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导致的。当越来越多的“星相”、“占卜”、“运程”充斥着各大网站、杂志、广播、电视娱乐节目时,青少年开始把这些大众媒介“权威”的预测当成自己的判断标准,小到服饰的选择,大到工作的取舍。有关教育专家对此表示忧虑:“星座文化”并不单纯是一种流行文化,它所传递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对青少年人生观以及信念体系的形成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星座文化”和中国的民俗文化一样,都属于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星座在西方已经被符号化,就如中国人对十二生肖的态度,经过长时间的“民俗化”,到现代仅仅把它视为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作为权威的象征,大众媒介不可推卸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社会效益和媒介文化品位,对“星座文化”进行正确的解读和传播,尤其是网络这一媒介平台,应该杜绝过度、泛滥地传播“星座文化”,努力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介文化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注 释:

①贾璐:《借双慧眼看星座》,《时事(时事报告高中版)》,2005(4)。

②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③张君:《“星座迷恋”文化现象探析》,《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0卷,第276页。

④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⑤艾丽嘉:《1993年的你:星座运程》,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年版。

篇9

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媒介的传播与发展息息相关,人类文化需要媒体进行传播,因此媒体的发展与优化使得文化的传播路径也得到优化。媒体技术自身将新型的媒体文化体系构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在构成社会惯例的同时,也向工业系统伸展,不但如此,还能够在媒体传播中促成新的民俗和礼节形成。进入新世纪,全新的媒体时代到来,颠覆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构成的同时,还重塑了另一种文化形态。因此,进行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的探讨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媒体展现出来的传播技术的文化特性

1、新媒体技术受到文化环境的重要影响

在人类生存和斗争中应运而生且浓缩着人类精华所在的文化,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性的存有物,而是作为永恒具备创造力的母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存在。所以应当在一定的文化或者社会背景中来考虑传播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要重视主导整个社会的权利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即技术的创造取决于社会主导阶级,这种技术并非是最为合理和有效的技术,却是有利于主导阶层来获取利益和价值的技术。这也就说明了技术出现是受到文化的影响,也就是在科技用语言表达之时,已经贴上了文化的标签。

2、新媒体技术包含在文化环境当中

李克特以及拉普等人将技术视为一种文化过程或者现象;法国的路易多洛则认为文化中应当包含技术;卡西勒尔则指出文化中的一部分就包含着技术。在后工业时期,文化服务和技术服务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限。与其说社会文化是由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而推动,不如说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自身就是文化的代表,这是因为变革的本身就是意味着文化的变革。就此而言,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充当着“技术文化”这一角色,与社会文明节奏相匹配。

二、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1、新媒体优化了文化传播系统

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播路径和平台组成是由新媒体技术而得到拓展。在《多种声音・一种世界》一书中提到,人类从开始只是用身体的手势、姿势和声音来传输信息到后来发展到一系列的舞蹈、音乐、火光、图形、图画等进行传输信息,是孕育在文化中,文化传播进步的结果。从而得出到了新媒体发展时代,如果没有成像幻影、现实虚拟、触屏、舞台多媒体、手机、网络、无线WLAN等传输媒体设备,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那么就没有人类文化的传播,也没有历史的进步,因此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已经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服务。特别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融合将文化传播的路径变得越发广泛,通过多方式、多路径、多通道的传播,使得信息传输的效率越来越高,这也就将信息中涵盖的文化全方位、及时的传送给目标群体。

2、新媒体塑造了多样化的文化形态

依据“媒介即讯息”的论点来说,新的媒体形状本身就诠释了一种文化。所以传播文化的新媒体,其实就是在创造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文化形态,特别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文化通过媒体技术重塑后,需要人们从新来审查、定义、接纳和了解这一文化。比如上海世博会上日本会馆,有一面巨大的未来“生活墙”矗立在“未来”主题区中。该墙体是利用了传感、触屏、无线网络三项技术而形成,在实现“墙”与人交互的同时,还将十年后的人们出行、居家、信息交流等新模式展现出来,主要诠释了人们的环境和生活的变化均是由先进的科技而带来。同时设计的墙面,也是用较为形象、生动的人与“墙”的交互模式,极易让人们了解并且深入的感知其中的文化元素。另外将3D技术和虚拟影像运用到表演艺术中,能够使传统和现代文化高度融合,其参与度和包容度也大大提高。

3、新媒体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实力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新文化产业已经颇具规模,例如游戏产业在韩国的形成、音乐无线产业在英国形成,动画产业在日本。我国在2005年起就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帷幕拉开,各地区的创意文化产业聚集而形成群居性模式,特别是在珠三角、长江三角区、北京、川陕等大型创意文化产业群已经形成,同时还包含了种类繁多、性质不同的创意文化园区。

我国的文创产业看似发展迅速,不过与发达国家的文创产业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例如主要表现在没有足够的向导性和创新性,没有优化资源配置,乱建、重复性建设颇为严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要归于有关政策和配套设备的配合和跟进上,而新媒体技术恰当的运用,将其传播和载体功能发挥出来,就能够将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和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1)加大多媒体开发力度,激活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比如在2004年刘三姐这个民间故事使用现代的理念和技术包装,形成《创意・刘三姐》重登舞台这个实例中,演出时是将绿水、青山、景色、歌声、乐器、服装、舞蹈等各种类型的文化元素与“大舞台、全景式、总调控”这种大舞台不可缺少的情景相结合的模式,这种奇特的创作思路和令人感慨的视觉效果,受到一大批观众和游客的好评。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已经获取门票收入接近八千万,同时有110万受众群体,这不但拉动了阳朔的旅游业而且还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不夸张的说,该项目则是将民族艺术性、增长产业性、综合效益型和资源唯一性相融合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又比如上海马戏城“era-时空之旅”媒体梦想剧,不惜重金将充满梦幻、新奇的神话效果打造出来,并且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大型水幕、多媒体技术等高含金量的技术措施,使得受众者能够“经历”到时空穿梭的美妙旅程,因此不但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也说明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不过这一灵魂也需要凭借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才能够传播的更远,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一文化创意。

(2)合理配置新媒体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智能化的新媒体也使我们所在的城市变得智能起来,与此同时智能文化应运而生。例如通过现实虚拟、触屏和合成这三项技术能够实现现实和虚拟空间的对接,给人们未曾有过的文化感受;另外在文化旅游、会展、文化设备服务和文物保护等行业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特殊语言表现形式,能够促使其行业的更新换代。根据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性、交流形式和工作特点,将不同且适合人们的新媒体安设其中,能够将新媒体便捷灵活的特点全方位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中新媒体的合理配置;例如推广手机支付、手机地图等功能并且人们展开实践,以及与其他终端客户持续的开展增值服务等,使人们凭借移动平台有了生活和消费的可能,这是基于虚拟空间的新媒体合理配置,而这样的配置必然会促进文化传播,使文化传播实力增强。更为重要的是采取这些新媒体传播手段,能够有效的p少文化公司的创业和运行费用,并且减少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而达到了文化产业健康运转的目的。

三、结语

新媒体统一于文化之中,又是文化传播的驱动力和适配器,因此国家不但重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且还大力支持影视、印刷、网络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媒体产业应当抓住机遇,促成新媒体与文化产业的大力融合,从而达到文化传播力大力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宜君,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当代传播,2012(01)46-48.

[2] 龙伟.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40-141.

篇10

性传播疾病(STD,简称性病)是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是一组典型的生物-心理-社会性疾病。目前,我国性病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性病患者作为一组特殊的患病人群,不仅有切肤之痛,而且往往有谈性病而色变之感。因为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患了性病之后往往不认为是个简单的疾病,而与品质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影响到个人升迁,影响到形象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和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着性病的治疗、转归及患者愈后的方式,若处理不当可导致心理障碍,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研究这些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对策,对当前性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为以下几类。

1恐惧心理

这是性病患者得病后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恐惧的产生源于以下3个因素:(1)对性病本身的恐惧。这种心态的产生来源于对性病的错误认识,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除艾滋病外,大多数性病经过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并且不留后遗症。但由于社会上某些宣传过分夸大了性病的危害,使一些性病患者视性病为绝症,担心性病难以治愈,对自身造成严重的永久性损害。有的担心造成不育或后代畸形,有的则担心影响。(2)担心性病传染给家人及朋友。有些患者不了解性病的传播途径,担心一般的日常接触会把性病传染给家人及朋友,甚至治愈后亦不敢与配偶同房。整日忧心忡忡,不停地洗手,每天洗外阴,严重的可以发生强迫性洗手等心理障碍。(3)担心单位的领导、同事及亲属、邻居等知道自己的病情而身败名裂。这类患者多求治于游医、个体诊所或异地求医。就诊时往往编造假姓名、假地址、假单位,不利于性病的疫情监测及患者的随访。

恐惧心理导致机体长期处于警觉紧张状态,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利于性病患者的康复,还会引起食欲下降、失眠、心因性阳痿等症。针对这种心理,医生应向患者客观地解释性病对身体的危害、治疗效果及性病的传播途径,并要对患者的病情保密,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感,切忌随意夸大其辞,恫吓患者。

2羞耻心理

羞耻感的产生有着浓厚的社会文化色彩。由于我国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视为万恶之首,而性病多与有关,故性病被视为“脏病”、“见不得人的病”,性病患者往往羞于以病示人。一般来讲,羞耻感的轻重程度与地区的开放程度呈反比,沿海开放城市的性病患者羞耻感较轻,而农村患者的羞耻感则较重。从性别来讲,则女性患者更易产生羞耻感。

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患者最希望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尽快把性病治愈。在性病早期,某些患者羞于就医,而自查有关书藉,自我诊治,滥施医药,往往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变化。在不得已而去医院就诊时,则羞于启齿,避重就轻,不肯详述病史,或编造病史。这不利于医生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对此,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应热情、耐心,并保证为患者保密,切勿居高临下、冷嘲热讽,使患者能放心地讲述病史、接受检查,以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3悲观绝望心理

有些性病如非淋菌性尿道炎病情较顽固,加之患者往往治疗不及时,用药不适当,不能完成正规疗程等原因而致病情迁延不愈。如生殖器疱疹限于目前的治疗手段,部分患者治愈后可复发多次。由于性病长期难以根治,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使一些患者产生了悲观绝望心理,认为性病已无望治愈而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甚至更加放纵自己,可能把性病传染给更多的人。

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求医生钻研医术,提高业务水平,尽可能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次要向患者说明病情顽固难愈的原因,使其对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并说服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增加机体抵抗力,配合治疗,最终战胜疾病。

4享乐心理

鉴于某些屡教不改的者及妇女,这些人受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视传统性道德为桎梏,寡廉鲜耻,或追求性享乐,或追求金钱,视性病如感冒,虽多次传染上性病仍不止。这些人对目前性病的流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这类患者,重要的不仅是治疗其躯体疾病,而且要说服其放弃不良方式,故仅靠打针吃药是无济于事的,更要依靠公安机关的收容教育。

5猎奇心理

患者多为未婚青年,很多为高校学生,由于学校管理不善,在外租房居住。

由于对性怀着好奇心理,在某此情况下特别是在黄色书刊、录像制品等引诱下,不能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一时冲动,感染上性病。此类患者多表现出精神抑郁,心理压力较大,或矢口否认病史,或闪烁其词,或找其它借口。

6疑病心理

患者为文化层次较高的已婚人员,对医学知识多少有些了解。一些人因偶然的婚外或使用不洁被褥而怀疑自己患了性病,自我反复检查外生殖器,把一些正常的生理结构如男性的珍珠状丘疹、女性的假性湿疣等误认为性病的表现,疑虑忡忡,心理负担加重。医生应该仔细聆听、耐心解释,让这类患者认识到有些生理结构异常的皮肤病并不是性病。也有部分患者,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听信一些人不正当的宣传,认为性病是难以治愈的,甚至认为根本不能治愈,这是不对的,由此而产生的心理负担也是完全不应该的。那些没有症状,却老是怀疑自己患有性病,不相信屡次检查结果,总以为漏诊的,很可能是常见心理疾病中的疑病症。

7逆反心理

患者对自己所患的性病表现为无知或误解,因此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有些性病患者,因涉足婚外,自觉,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有些人因此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了“传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进行、的行为。明知自己患上了性病,还去,将性病传染给他人的行为严重侵犯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和公民的身体健康,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8悔恨心理

多发生在患有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易复发性病的患者身上,患者表现为沉默寡言,烦燥易怒,悲观绝望。有冶游史及婚外性生活史的患者,对一时取乐而致精神上、经济上的损失,对夫妻生活的影响,对家属及女子的危害懊悔不已。有的患者间接感染性病,对自己患上性病的事实更难以接受。

9负罪心理

患者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认为自己的错误不会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谅解,不知如何向单位和家人交待。有的人甚至不敢回家,不敢见妻子,欲一死了之。过多的担忧和自卑自责对一个人的伤害更大。对性病患者实施心理治疗是相当必要的,只有消除了性病带来的心理障碍,培养了治疗的信心,放下种种思想包袱,保持轻松和谐的心境,改善睡眠,才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有助于治疗,有效防止复发。

鉴于上述情况,应采取心理疗法,详细讲解性病的科普知识,使他们对性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出现失眠、健忘、焦虑、抑郁等较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采用药物治疗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消除恐惧感,做好解释工作。医护人员不能歧视和冷淡患者,争取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使患者从紧张自卑状态中解脱出来,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认真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讲清楚性病的防治知识,使他们认识到性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并且掌握一定的自我防护知识,自觉抵制放纵思想,杜绝再次感染性病。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以诚恳的态度给予同情和关心,耐心解释患者的病情,鼓励他们谅解患者,从生活、感情上支持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求患者的同时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对性病患者的情况要做好保密工作,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这样不但有益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而且有益于患者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10被社会遗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