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跨文化语境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3: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跨文化语境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跨文化语境论文

篇1

2跨文化语境教学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2.1强化高职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跨文化语境教学,将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用能力以及交际技巧进行锻炼。通过不断的传授英语教学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能够运用英语语言交际沟通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摒弃传统授课方式,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内涵,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不断提升。

2.2提高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理解水平

不同的生存环境使各个国家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历史,最终导致其在文化、风俗、历史背景等方面与我们出现了较大的差别。所以,在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文化之前,应该使其了解国外发展的历史文化以及历史背景,进而提高其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及掌控能力。通过跨文化语境教学的实施,将是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化理解的重要手段。

2.3为学生培养正确的审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态度

没一个国家的兴起时间不同、发展背景不同,所以他们各自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跨文化语境教学为学生建立对英语国家正确的态度,使其能够客观合理的评价每个国家的优缺点,接纳每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差异。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糠的方式融合外国发展文化,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以及自身的文化造诣。

2.4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采取跨文化语境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有效了解英语语言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该教学方法还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使其不断的通过自我收集信息的方式自主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获取资料,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并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进而提升对英语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3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境的实现

3.1将具有针对性、突出性的国外语境词汇及句式进行分析

国外英语语言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通过对国外语境的词汇以及重点句式进行分析、比较,将有助于高职英语的教学。通过实际分析可以发现,国外英语语言在交际时都具有特定的背景,对于问路、答谢等都具有常见的几种表达方式。所以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这类句式进行拆解分析,提高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强化学生对跨文化语境的掌控力度。

3.2对过国内外相同含义的语言进行英语教学

由于各国文化发展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但是对相同事物的表达依旧存在通性。所以在进行高职英语教学的时候,介意对英汉句意相同或者接近的例句进行重点的分析对比,将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找到,并对他们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消化吸收,进而提升其理解运用能力。作为现代的语言交流工具,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实际上都是具有通性的。虽然汉语与英语具有语言通性,但是在表达中依旧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摸清两者的差异以及通性,经过详细分析后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独特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可以有效的展现出跨文化语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许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通过赏析外国经典电影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知理解

在进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英美国家经典电影,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发展历史及文化背景。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语境知识教学时,多是采用观摩国外经典影片作品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起到潜移默化学习英语的作用。同时让学生观看《成长的烦恼》及《老友记》等经典英语电视剧,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跨文化语境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平这种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理解及认知。

3.4邀请著名外籍教师来校授课

跨文化语境英语教学作为当代高职英语教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近年来,来我国任教的外籍教师日益增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聘请著名院校的外籍教师,利用外教资源,提倡学生和外籍教师进行积极交流。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定期举行高职院校之间外籍教师联合举办的跨文化讲座,具体的讲座内容由英美国家之间的文化知识差异、英语学习方法、技巧以及风土人情、跨文化交际等等此外。另外,学生可以在外教帮助之下,运用英语展开一些专题研究。

篇2

(二)不合理的布局结构中国跨国企业中大部分会出现布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出现不合理布局结构主要体现在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从地区结构上来讲,投资的区域和集中,造成了我国企业内部因争客户等原因发生互相压价等现象,这不仅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还大大增加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而从产业结构上来讲,中国大部分的跨国企业哈时候还是偏重于加工和制造等比较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导致跨国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严重缺失。

(三)缺乏核心技术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我国企业的出口产量很大,很多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也占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占领的市场份额也不少,但常常会因为产品缺少核心技术而让产品性能受到压制,只是价格低占领市场,进而导致产品利润低下,不能为企业获得最大利益。我国企业在一些高科技技术上还很缺乏优势,虽然我国企业的某些技术在该领域或者方面站在世界领先水平的地位上,从总体上来说,和发达国家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我国企业的很多技术还是从发达国家技术引进,然后再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输出,但是输出还是一些手工艺技术等;同时,在我国企业中许多高新技术从无到有的时候,发达国家企业中却已经是从好到精,始终不能跟上发达国家发展脚步。在经营管理中,常常缺乏相关的优秀管理人才,导致一些专业人员因为外语的原因不能管理好企业经营,而有些则是懂得外语,却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而影响企业经营的管理和发展。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改善的策略

1.我国企业想要真正的实心跨国经营,就应该向考虑好企业要如何开拓国际市场,仅仅是为了增加企业产品销售量,是为了了解全世界消费者的需求,以此实现企业产品领导世界主流,还是为了能够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水平,以此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经营目标之后,企业才能够更好的针对目标提出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相关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管理的时候,可以借鉴国际跨国公司发展的经验,将人员当地化作为基础,再将管理当地化作为管理核心,以生产当地化和行为当地化为两翼,实现跨国企业的效益经营。2.企业要选择合适的产业结构和投资地区。企业首先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对产业进行全方位的选择,要详实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及论证调研,然后根据获取的利益和风险回避的原则上,选择适宜的经营国家和区域。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还要积极的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起点高,并且积极快速地进入到高附加值产业中去。我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有一些相对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独联体和东欧国家中,因为我国经济和前面列举的三类国家的互补性比较强,在技术上我国企业也2014年第10期中旬刊(总第567期)时代Times是具有很多相对优势,尤其是某些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很适合在这些市场进行发展,拥有比较广阔的企业发展前景。由此可以得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市场跨国经营方向是:确立亚太地区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继续保持对欧美这两个市场投资;积极开拓东欧、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3.因为我国很多跨国企业都没有属于自己企业的核心技术,所以在跨国经济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产品技术研发,打造出属于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因为在WTO协议中有意向重要内容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对于我国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和意识还是十分薄弱,因此需要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通过加强学习逐步掌握这一锐利武器。这都是为了跨国企业能够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而先进的技术就是支持品牌的一种重要因素,所以企业就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国外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稳妥并快速的发展。4.还要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可以采取内部员工培训和高薪聘请专家等多种路径,培养出一批既能懂外语,又能懂得相关贸易、经济和法律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并让其在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也可以利用当地人才inanceNO.10,2014(CumulativetyNO.567)资源,实施国外机构人员的当地化管理战略,为企业提供管理人才,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除了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还要致力于开发和完善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终身学习、永恒成长的能力提高机制。

篇3

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这一术语。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传播科技促进下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传播已成为广泛涉及各个社会领域的一种社会行为。①从学理上说,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②从形式上讲,跨文化传播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一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而进行的传播,这种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贴近,也更容易被接受。

跨文化传播给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机会,文化的输入方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是文化的输出方,为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同样存在一个“剪刀差”的问题。客观的数字表明,跨文化传播双方的文化流通量并不是对等的,甚至是差异悬殊的。以电影为例,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制品的出口值,“仅在欧洲地区就达到300亿美元,超过了航天工业”。欧洲电影市场的75%以上是被好莱坞电影控制的,欧洲电影票房收入的75%以上也是被美国制片商拿走的,光是一部《泰坦尼克号》,收入就达18亿美元。虽然欧洲有着比美国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在跨文化传播上却败下阵来。就像一位法国学者所言:虽说法国也是强势国家,但在美国文化面前法国文化依然是弱势文化。③

欧洲尚且如此,中国当然也不例外。2000年浙江省共投放市场22部进口影片,除四部系香港拍摄外,其余18部均为美国影片。其中占据2000年进口片票房前10名的有《碟中碟续集》、 《恐龙》、《黑客帝国》等8部美国影片,其票房收入基本每部都在200万元以上;1998年浙江放映《泰坦尼克号》时,观众更是高达206.5万,票房收入达3654.8万元。而杭州的浙江庆春电影大世界2000年放映22部进口片的票房收入为813.6497万元,竟然超过了该年度该影院放映的其余107部国产片票房收入的总和。④虽然该数据显示的只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文化对我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冲击,以及所占有的巨大经济份额,但更深层反映的却是我国及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形式之下,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文化输入大于文化输出,出现了严重的文化逆差。

其实这种文化逆差对输入方来说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甚至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威胁。因为多年的文化逆差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外国文化的呈几何数增长,而本土文化却被一再稀释,最终在外国文化的包围下消解。文化殖民也就此产生。

所以,跨文化传播对那些处于传播弱势的国家来说,只能是一个经历了文化逆差和文化渗透之后走向文化殖民的过程。虽然这听起来有点悲观主义的味道,但确实可能。文化殖民不仅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个严重的威胁,更对于本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凝聚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这时的国民无异于外国的文化奴隶,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精神脊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文化逆差甚至文化殖民的出现呢?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承受跨文化传播之战。跨文化传播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无论是产品的生产还是市场的开拓,每一环节都是以大量资金投入为保障的,没有经济支持,跨文化传播就像是一座空中楼阁。例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作为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之一,为了进入中国的市场也确实“破费”不少。1996年10月,新闻集团下属的国际新闻公司斥资75万英镑促成了“古代中国奥秘展”在英国举行;2001年,在上海正在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默多克请求中国政府准许他们在上海举办一个媒介最高层会议,并邀请百余家国际大型综合传播公司的CEO出席,以示对中国市场的好感和关注。⑤这一切是一般的传媒公司承受不起的。恰恰跨文化传播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大多也都是经济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曾饱受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当年的掠夺所造成的损失使他们历经百年也难以恢复。当武装侵略已成往事,新一轮的跨文化传播之战袭来时,他们仍无力抗衡,再次面临被殖民的危险。

此外,跨文化传播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无论是信息的发射还是接收,都需要极高端精密的设备,这同样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但一些国家由于受自身的经济实力的限制根本没有完备的传播系统,在本国内传播还是个问题,更不要说跨国传播了。据统计,全球至少有65%的信息源和信息接收终端是美国,光是技术成本这一项就不知要使多少国家望而却步。

第二,缺乏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致使本土文化流失严重。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形式,这些历经千百年锤炼而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文化维系着民族的融合和种族的延续,文化促进着整个人类的文明向前发展。但现如今,本土文化流失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拿我国来说,端午节本来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但前些年韩国却要将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后来证明是一场误会,但这也确实应该使国人反省。现在一提起端午节,恐怕马上联想起来的就是吃粽子,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恐怕都已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再拿古建筑来说,原来古老的四合院、胡同在现代的推土机之下也早已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几经复制的高楼大厦,穿梭在这些水泥森林中间,实在感觉不出中国的特色,也找不到与别国的不同。

跨文化传播对于处于劣势的国家来说无异于是一场文化洗礼,对本土文化就是一种挑战,如果自身对本土文化都不加以重视和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只能在后代子孙手中消散。

第三,文化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征,而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博纳和创新,文化创新不仅能丰富原有的文化,而且可以使本土文化走的更远。但事实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处于劣势的国家往往缺乏这种文化创新意识,只知道啃老祖宗留下的馍,多年来所炫耀的文化永远是一成不变,再美味的汤也有喝腻的时候。这一点我们确实需要向跨文化传播中处于领军地位的美国学习。那就是不断创新,博采众长,提升自己。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中也存在这个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在外国建立多所孔子学院,虽然我国的文化也得到了传播,但内容却总是老一套,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文化创新,其传播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既然已经全球化,既然跨文化传播不可抵挡,既然这种大局不可逆转,目前处于弱势的国家就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再自怨自艾,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争取在传播单渠道、传播霸权之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首先,弱势国家应该打开国门,接受跨文化传播。现在已经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闭关锁国也根本不可能,与其被动接受还不如主动迎接,而且外国文化中确实也有很多先进的思想、技术、理念需要我们学习,如果能恰当的吸收这些先进文化,对弱势国家是大有裨益的。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可以让弱势国家直接吸收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从更高的起点上开始发展,比自己脱离世界闭门造车要实际的多。

中国一直就有自己的看待世界、与异文化相处的观点,包括“大同”、“和而不同”、“中体西用”、“习夷以制夷”等等。甚至在一些诗句中都些微透射着中国人的跨文化的胸襟和气魄,比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些思想对于全球化的今天同样适用。

其次,对待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固然是好,但涌进来的往往是鱼龙混杂。而且一些西方国家还别有用心,在所传播的内容中带有明显或隐蔽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蛊惑,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跨文化传播对苏联解体的影响就是最有利的证明。所以,弱势国家对待跨文化传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进步的文化为我所用,对那些埋藏其中的“暗箭”要提高警惕,切不可疏忽大意。所以在接受外来文化传播时,应始终抱着一种信念,那就是要分清主次,铭记本土文化才是主体,外来文化是对本土文化的丰富和补充,决不能喧宾夺主,受其鼓动,否则就太得不偿失了。

最后,跨文化传播时要注重传播策略。弱势国家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更要讲究策略,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大批量输出且面面俱到,弱势国家应选择一条既经济节约又符合本土文化特色且能产生良好效果的传播策略。

(1)选择对方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播。跨文化传播中,内容好固然重要,但传播形式也同样重要,传播中要选择那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尽量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了解本国文化。

(2)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来传播。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自然对当地文化更熟悉更亲近,跨文化传播中如果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找到其间相通、相近的地方并以此为突破口来传播本国文化,当地人接受起来一定更容易。就像肯德基,在中国之所以能够超过麦当劳,其原因就在于肯德基更注重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3)选择人类相通的情感进行传播。由于各民族和地区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各国、各族文化之间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宏观来说,作为人类来讲,仍然存在着相通的“类”情感,例如对美的追求,对爱的向往,对正义的崇拜等。跨文化传播中,我们可以抓住这相通的情感来传播本土文化,其效果是得到过见证的。例如那些流传于世的世界名著,之所以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除了优美的词藻、惟妙惟肖的描写,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之外,最根本的是故事中都贯穿着人类普遍认可的情感认同,这会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是不受国界限制的。■

参考文献

①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新闻大学》,2004年,第23页

②同上,第20页

③尹韵公,《谁在对谁行为?――跨文化传播的思考》,《传媒观察》,2005年3月,第24页

④参见百度百科

篇4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伦理带来不少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目前,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巨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不少中学生对西方很崇拜,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转移到西方价值体系上。而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了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一是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散布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宣传反政府、的思想,甚至进行网上反政府活动,企图诱使我国青少年全盘接收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二是在跨文化教育中,西方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逐步进入中国的市场,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现实的中国文化市场,致使“后现代”文化、庸俗文化走俏。若不能正确引导中学生对西方文化价值加以取舍,很容易使他们滋生对民族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盲目追随的心理,从而导致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其二,在文化政策层面,西方采取“文化同化”的政策。文化同化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内在诉求。为了消解文化的多样性,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采取两种手段进行文化同化。一种是通过大量的文化输出,潜移默化地影响暂时处于弱势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使之逐渐认同其文化价值观念,这种同化方式即是自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通过开放教育市场、扩大别国学生到西方学习的渠道,吸引非西方国家青少年一代的“民心”。比如,美国通过输出大众消费文化,侵蚀和渗透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不加分析地接受,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和扭曲。因此,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在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环境中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是发展中国家开展跨文化教育不得不重视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第二种是强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等幌子,运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手段,强迫不发达的国家认同其文化价值。纵观历史,在古代社会,文化同化甚至会导致国家、民族的消亡。所以,无论哪一种文化同化策略都是极其不平等的,我们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坚决抵制。

二、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伦理准则

跨文化教育视野中的中学生应该既不是崇洋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是因循守旧的狭隘民族主义者。因此,中学生在跨义化教育中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

其一,弘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教育中,世界各国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坚持民族性的立场,采取各种措施顽强地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我们应该借鉴其经验,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建设。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西化思想的大力冲击、传统文化祛魅化的显现,在文化伦理上出现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只有确立起正确的文化伦理观,坚守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理性判断,明确自身的文化使命,才不会对西方式大众文化推崇倍至,才不会在世界文化的旋涡小迷失方向,才不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主动选择、吸收和应对。总之,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觉维护本民族利益。

跨文化教育要把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作为己任,我们应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吐纳”、文化输出。在我国,文化交流的“单车道”现象突出,和西方文化压倒性的输入相比,我国文化的输出明显分量不足。“西方文化中心’’论者将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向全世界推广,特别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推广他们竭力宣扬自己的文化,企图按他们自己的意志来塑造世界。和西方文化方面咄咄逼人相比,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如何传承发扬的关注远远不够。如何超越、解决这些冲突成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二,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跨文化教育的道德基础是平等、尊重、宽容。跨文化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传授跨文化知识上,还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上,即引导中学生尽可能消解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妄自非薄、歧视等消极的文化价值观念。

跨文化教育首先要求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历史性反思,即在坚持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防线的同时不断调整,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的开放品格,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中学生具备强烈的国际意识和恢弘大度、兼容并蓄的跨文化人格。在跨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的世界性教育,树立学生的世界眼光、开放意识、全球化观念。跨文化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引导学生包容并理解与其自身文化相冲突的异文化的价值观,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倡议文化平等的理念。平等是走向人道交往的伦理前提,缺乏平等的态度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文化沙文主义。平等的文化伦理观,要求中学生认识到,文化交流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侵略,不是强势文化的“殖民化”或“异质化”,也不是弱势文化的“奴性化”,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共融、相互学习与共同发展。

三、中学开展文化伦理教育的对策

其一,深化中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增强留学生对汉文化的了解。开设一些中国古典文化类的选修课,以增强年轻一代的中国优秀文化底蕴。开设比较文化课程,将汉民族文化与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主流文化进行相互对比研究,全面地呈现异民族的文化,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等系统地融入教学之中,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不同文化伦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实践表明,通过文化对比的手段,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取精华、弃糟粕,扬长避短,可以有效地增强中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其二,培养教师的跨文化素养。教师是沟通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桥梁,教师的文化观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教师要摒弃文化偏见意识。在与学生开展实践、互动的讨论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文化观念融入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由于教师教育背景、文化经历的差异,教师的文化立场可能是全面客观公正,也可能是片面主观偏激。教师应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跨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伦理观。这就要求教师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本位主义,理解和认可跨文化,树立跨文化意识。

坚持教师文化伦理的主心骨。每一种文化的伦理价值系统都是特别的,不同的伦理价值系统提供了某种文化中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多样化的社会文化之中,在多元价值观的学生群体当中,在个人文化意识定型之中,作为文化的传递者,教师很有可能对多元的文化价值产生困惑。这就要求教师把文化伦理看成思想上的主心骨,坚持的文化伦理标准,以此批判性反思各种文化价值观,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篇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理解英语文化、语言深层含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进而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提升。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花文化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做起。

一、借助教材,挖掘英语文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材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英语课堂培B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可以在课前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英语文化。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为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渗透,可以对学生讲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通过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换能力。

例如,大学英语教师在讲到西方的“社交礼仪”这一内容时,可以为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如:“西方人打招呼常说‘How do you do?(你好吗?)’、‘It’s a nice day today.(今天是一个好天气)’。如果,你去英国、美国旅行,早上起来跟人打招呼说‘Have you had your meal?(你吃过饭了吗?)’你猜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在学生的一脸好奇中,教师可以解答这一疑问:“那这个老外八成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此可见,会背、会写英语句子、文章还是不够的,为能够与人用英语交流,不仅要会说,还应懂得话应该怎么说,在什么时候说什么。为达到这一目的,同学们应积极了解一些英语文化,以免之后闹笑话。”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

二、差异对比,加深语言理解

大学阶段的学生,英语基础、学习效率与英语能力间存在明显差异。故在以教师引导为主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部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有限,故对于教师讲述的部分英语知识无法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差异教学,将中西方文化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将其对比,以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

以“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这句话为例。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将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猜测其中文含义。当学生猜测其是“花钱如流水”的意思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相同含义的成语。当有学生答出“挥金如土”后,教师可以以此提出相关教学问题:“为什么中文的‘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就变成‘spend money like water’了?土与水有什么关系?”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教师在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后,可以为其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中、英国家的地域不同,英国是岛国,四周环水,航海业发达,人们与大海时常接触。而中国人大多在亚洲大陆生活,与土地接触密切,生活也离不开土地。因此,同样意思的一句话,在中英两国语言中就用不同的东西表达,这其实与不同国家的劳动与生活联系密切。”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可以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可以了解相关的英语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实践教学,提升交际能力

为提升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听与说。但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所组织的听与说的活动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听、说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对此,新时期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适当的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乐意听、主动说,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提示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关注电影的细节、人物的英语发音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好听的英文歌曲,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听力。又如,教师可以邀请外教老师、外国朋友到教室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此,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1]1。现阶段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实现上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就是通称的精读课,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精读课成了教师逐字逐句分析词汇语法结构,学生课堂上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局限于语言知识细节的满堂灌。作为交际工具载体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成了枯燥、毫无趣味的死板材料,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这些语言材料。实际上,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不应当仅作为抽象的语言材料来传授学习,而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文化因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传授,语言的教学和学习必须联系文化因素。

一、跨文化理论(Cross-Culturalism)与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解

学界普遍把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1945年发表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虽然跨文化研究的历史不长,但其反映的社会现象却可以追溯到原始部族间的通婚(intermarriage)。部族间的通婚不仅促进了部族人口素质的改善,也带来了部族间的文化交流。现代跨文化交际是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大趋势中产生的,是研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并解决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为中心和目的,它综合了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各学科对文化冲突的见解,对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手段、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认识行为等交际要素进行分析,阐释跨文化交际的内涵,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由于各交际要素上的差异可能造成交际障碍,合作受阻,交际失败。在日常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一方通常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因此交际成功与否不光受到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语境、交际策略的限制,还受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心理、、习俗礼节等制约]2]68-72。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土地的开垦、植物的栽培,后转义为人的身体和精神培养,特别是艺术、道德、天赋的培养。人类学家和哲学家都给文化下过自己的定义。所谓文化,语言学家Douglas H. Brown说,“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这一切大致上为占据着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所共有。我们每行一事,无一不隐藏着文化的含义,留下文化的足迹,文化使一群人或一类人与另一群人或一类人区别开来。”[3]11美国文学家Kiluck John则认为“文化是历史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4]327凡此种种理解和观点都没有超越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 B. Taylor)1871年就给文化所下的明确而根本的定义,他认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5]79。通而观之,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艺术、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的总和,而广义的文化则包括人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作用于语言的文化因素应该是人们创造的一切的总和,是广义上的文化,它涉及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是个动态的、具有时空维度的概念。相同地区不同时代,相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千差万别,存在着主导“话语”,存在着主导的文化和主导的话语,要想进入其主导文化就必须了解并操纵其主导文化话语。

文化大系统的其他要素必须由语言来传播,而语言本身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这便是语言是作为文化的

一部分和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双重性质。六十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意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理论家们开始摆脱索绪尔(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及结构心理学的长期影响,意识到社会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学家拉多(R. Lado)在其《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 A Specific Approach)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6]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的文化现象都在语言中得到反映。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的民族和社会属性同样也体现在其载体――语言上,即所谓的语言镶嵌在文化中。

因此,为了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流为目的而学习掌握一门语言,除了掌握其听说读写译等技巧外,还要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要素。继拉多之后,海姆斯(D. H. Hymes)1972年发表了著名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指出“一个学语言的人,他的言语能力不仅包括他是否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还包括他是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7],在文中第一次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认为一种语言的习得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的客观环境,提出了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和文化直接相关。但是语言学界对这一理论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学界普遍较为接受的是卡纳尔和斯温(Canale & Swain)提出的语言交际能力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能力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语法能力(也称语言能力,即linguistic competence,指掌握有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知识)、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即关于语用方面的知识,使语言运用得体)、语篇能力(discoursal competence,即掌握和组织连贯的话语而不是孤立的句子的能力)和会话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即运用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手段进行有效语言交际的能力);要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仅仅掌握语言能力是不够的。使用同样的语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际交流,其含义可能完全不同;而其中作为交际主体的人却又是作为其文化的具体载体而出现,由他体现出来的文化上的千差万将对交际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秋芳教授1999年提出了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该模式包括了前人所讲到的交际能力,还增加了跨文化能力(Cross-Cultural Competence);其中交际能力包括三部分: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也包括三部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而这三种跨文化能力都要求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相当熟悉,尤其是母语及其文化对于深刻理解外语文化极其重要,应该有它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8]55-120。由于语言教育理论家的努力,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日益为人们重视起来。

二、文化因素在精读教与学中的重要性

我们的英语教学一直都比较注重语法,不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授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许多大学生虽然高考成绩不错,但对所学语言涉及和反映的文化所知甚少,这些都增加了大学英语教师在精读课中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介绍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紧迫性。以现在几乎每个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都要参加的四六级考试中的听力测试为例,虽然听力材料中明确地谈到测试题目中的答案,但是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在听的过程中不能形成听力识别的兴奋点,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1991年6月六级试题中的第16题:

What are you advised to do when you get a wrong number in making a long distance call?

A)Check your number and call again.

B)Tell the operator what has happened.

C)Ask the operator to put you through.

D)Ask the operator what has happened.

虽然听力短文最后一段明确指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call the operator and explain what happened”, 却有将近一半的考生未能选对正确答案B)。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也许是他们缺乏这一特定的背景知识,不知道在美国打长途电话遇到困难时可以向长途台接线员(operator)求助而形成听力理解上的障碍。有20%成绩较好的考生误选A),显然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回答问题[9]16。诚然,如果考生的听力能足够好,听懂语言材料并答对问题也许根本不成问题。但是如果考生掌握了这一背景知识,即使听的能力一般也能够听懂并完成试题。其实,老师如果在上课时(如外教社《大学英语听力》第二册第三课接打对方付费电话)稍微增加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自信地选出答案,不必瞎猜。

三、利用一切机会创设课堂语言环境,传授社会文化知识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也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融社会文化背景于教学之中,因为学生在中学时期打下的良好语言基础可以帮助教师部分地从枯燥繁琐的语法讲解中解脱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具有丰富文化蕴含(culture-loaded)的词语、句子和情景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构成和运用、句子的含义和课文语篇。

词语是语言的构成要素。自从有文字以来,语言(表现为词汇)成了记载人类生活、传播人类智慧的载体。就以最常见的breakfast为例,恐怕大学生当中知道其构成及含义的并不多。breakfast是由break(打破)和fast(斋戒)构成的,因为每天的第一餐打破了前一天晚上至第二天早上就餐前不吃不喝的斋戒状态,因此,这一顿就是breakfast(早餐)。了解了这些,这个单词比乍学之时的一个个毫无意义的字母好记多了。在讲到motel(汽车旅馆),drive-in等词的时候便可适当介绍美国的汽车文化。motel由motor(汽车)+hotel(旅馆)构成,指设在公路两旁不仅提供自己开车的旅客住宿,还提供汽车“住宿”的车库或停车场的路边旅店;而drive-in则指顾客无需下车即可得到服务,如drive-in restaurant或fast-food drive-in(“免下车”餐馆或快餐店),drive-in movie/cinema(“免下车”电影/电影院),drive-in banks(“免下车”银行)。这样,让学生既了解了文化,又了解了构词法,增加了词汇学习的乐趣。

当然,教师不仅能在词汇上做文章,还可以利用课文来营造英语氛围。教师在积极调动学生用英语介绍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之后,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外教社《大学英语》第一册中Unit Five: 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和Unit Seven: The Sampler都是从不同角度表现西方社会庆祝圣诞节的动人故事,教师可以请学生根据所知介绍西方国家庆祝这一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补充疏漏之处,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侧重点。如果有了老师的周密指导和悉心介绍,学生得到的就不仅是全面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还有对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的了解。

事实上,诸多大学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将文化视角作为其选材的原则之一。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就选编有不少异域文化气息浓郁的课文,如第二册第一单元的Time-Conscious Americans,第三单元的Marriage Across the Nations等;而外教社的《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每册都包括有两至三个单元英语国家社会生活的课文,如第三册的Changes in the Way We Live,Civil-Rights Heroes,Security 等等。教师们完全可以在讲解语言知识、培养交际技能的同时很方便有效地给学生传授点点滴滴的文化背景信息。

四、运用各种媒介,加强课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有效地使社会文化因素最大限度地促进英语的教与学,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培养在课内外都把语言放到文化整体当中来学习的意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将中西方人际交往中诸多方面的差异融合到教学中,还应该经常关注世界时事以及由此带来的语言新变化;翻阅时代感强的有关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学、艺术、风土人情、历史和宗教等的书籍、报刊、杂志以便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不断了解其文化生活动态,向学生不断介绍新知识,推荐新书目,充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调动其主动性,引导他们重视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幻灯、录像,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向他们推荐易读、易懂的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书报杂志,如《英美概况》、《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Background to Britain, Background to the US, English Salon, English World等等,让学生多看课外读物,浏览英文网页,订阅英文报刊;组织中外文化差异专题讲座、英语角、英语周或英语晚会等,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创设多样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扩大视野,加强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社会文化素养来促进英语的学习,而通过令广大学生头疼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成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副产品。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金惠康.论跨文化交际翻译[J].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2/1999.

[3]鄢小凤.论影响交际教学法推行的文化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1/2000.

[4]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5]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 省略/report/list.hcam.

篇7

Brown 曾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如将二者分离,必然会损其一。”(Brown, 1980)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不是消极地反映社会文化系统,而是积极地帮助人们构筑其社会文化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

语言学家Sapir 也曾说:“语言交际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Sapir, 1921)人际交流是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实施的,二者又都受制于文化。有语言学家认为,“文化即是交际,交际就是文化。”同时,有专家预言,“21 世纪人类‘文化冲突?蒺将比战争威胁更显突出。”研究表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常为“文化错误”,而且其社会文化能力滞后于语言能力,难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语言教学改革入手,扭转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的现象。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地球村逐渐形成,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很方 便地了解许多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其地位更加显著。我们用英语和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人进行文化、科技、商务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但只懂语言不懂文化背景知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因此,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和它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概念,涉及很多领域,如人文学、社会学和语言学,最重要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使用同一种语言。人类学家Tai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Goodenough,1981) 束定芳和庄智象则认为,“从文化的结构特点出发,文化是通过社会学习得到的知识。”(束定芳,庄智象1998)。

戚雨村对文化的定义更为全面,“文化的范围包含了三个层次: ①物质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建筑、服饰、食品、用品、工具等。②制度、习俗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包括制度、法规以及相应的设施和风俗习惯等。 ③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也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和产品。”(戚雨村,1998)。

中西语言文化间有很大差异,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不了解,意识不到这种差异,往往产生学习障碍和错误。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语文化背景的影响,这种方式体现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系意义和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外语教学专家区分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时认为后者更为严重。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广泛。在我国外语界,教师和学生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网络的发展,一个全球性的系统已经形成。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编译码过程、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语言的使用规律、语篇组织结构等众多方面存在差异。(张艳,杨跃2006)

传统语言学家Lado (1961)认为英语水平(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是由知识和技能两大部分组成的。知识包括语法、词汇和语音;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但并没有强调知识和技能是密切相连的,而语境、语篇和情景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因为这种孤立的知识和脱离情景的技能难以保证有效的交际。因此,现代语言学家将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文秋芳,1999),因为外语的交际总是发生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英语又是国际语言,交际双方可能来自说英语国家,也可能来自非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必须包括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部分组成。而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及策略能力构成。其中语言能力指句法、词法、语音、拼写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体又分为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法能力指学习者能够选择合适的单词和恰当的句子结构,然后将所选单词合理的组成句子,并正确地说出来。语篇能力指将话语组成互相衔接、连贯的、完整语篇的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如:

(1)A: That?蒺s the telephone.

B: I?蒺m in the bath.

A: OK.

就字面而言,A和B之间的对话没有什么连贯性,即没有什么衔接手段将他们联系起来。但从言外行为上看,A和B之间所说的话语是相关的,其相关性存在于话语的隐性衔接与连贯上,只不过没有在表层语句上反映出来而已。如果将其补全,就会产生下面的结构:

(2)A:That?蒺s the telephone. (Please go and answer it.)

B:No, I can?蒺t answer it, because I?蒺m in the bath.

A:OK. (I?蒺ll answer it then.)

这个例子说明语篇不仅通过语法来规范句子,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按约定俗成的规则来完成其连贯性。语用能力指在非语言环境中表达和实施语言的能力及掌握语言使用规则的能力。非语言环境指的是交际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和文化背景。

策略能力指的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如何正确的评估自己以及对方的语言和背景知识,然后做出计划,即选择何种方式实施交际目的,最后由相关的心理、生理机制来完成既定的计划。具体细分为补偿能力( compensation competence) ,即如何在出现表达困难时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讲话内容;协商能力( negotiation competence) ,即如何在出现理解困难时获得意义。前者可通过同义词,体态语等获得补偿,后者可通过重复,重新组织话语等来帮助对方理解话语。

由此可见,跨文化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

三、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化教育不足

传统的语言教学过程只是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文化教学,未能把与所授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与其语言知识相互融会贯通,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能正确地传达或接受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这种传统的语言教学观侧重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教授,几乎没有考虑到语言与其他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所要求的文化背景,从而导致语言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研究不足

回顾语言学理论研究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即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及功能主义语言学。这四个阶段对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只强调语言系统本体性的研究,主要揭示了语言系统组成部分(语音、词汇、句法及语义等) 各自内在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探讨了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组织规律。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认识,由此可见,语言学理论研究对文化研究的不足间接地影响到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实践。(王蕴,2006)

2. 语言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足

语言观指导着语言教学,就英语教学而言,它经历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和英语作为外语(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的教学分化。19 世纪,英国殖民地一直把英语教学作为以英国文学同化其殖民地的媒介而存在,因此,教学方法上采用直接教学法。20世纪20 年代,ESL具有传递知识的实用功效这一观念开始出现,到了50 年代,ESL与EFL开始被人们区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TEFL)着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对外的交际,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着重于培养学生内化英语作为语言的功能。后来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不同语言学流派或其中某些观点为指导的教学法,如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的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听说教学法,以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的自然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多注重于语言形式和机械的句型练习。

3. 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每周4个学时大班填鸭式授课方式,教师仍唱独角戏。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起指导者、组织者、监督者、促进者的作用。有的高校虽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加设了口语课,但一两个课时让50多人互动起来,客观上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且,传统的教师举例、学生反复操练的教学方法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无法充分了解英美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教材单一,缺少较强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具有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无法将学生从课堂解放出来进行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制定每个人的学习策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语言教学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对语言与文化关系重新认识,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成为相互支持的整体。

四、利用网络环境,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契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改革方向,将课堂语言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和小班口语辅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英语教学,补充大量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语言文化,深入并恰当地使用英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网络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更多接触和了解英语文化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学习,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给跨文化交际学习带来一场变革。网络不仅具有巨大的语言和文化学习资源,更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大平台。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英语教学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全球意识并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显得尤其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培养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通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 从而熟悉外国文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外国文化资料,通过播放相关的课文录像及英文歌曲和电影,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外国人交流时使用的语言、表情、手势等,体味其交流的真实性。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外教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文化上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 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强化,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书目:

[1] Brown, H. D. 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0. 27

[2] Sapir,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21. 31

[3] Goodenough. Culture, Language and Society [M]. Benjamin 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23

[4]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M]. Teache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73

[5]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和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 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篇8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境(context),就是指语言文字一经使用后所处的言语环境。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最早提出语境的概念,并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

英国语言学家、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John Rupert Firth)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意义就是语言成分在语境中的功能。弗斯把马林诺斯基的语言环境概念加以扩展,指出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加者的身份和历史、参加者的关系等,都构成语言环境的一部分。

英汉翻译时,语言语境是首先要考虑的语境因素。本文就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与翻译进行探讨。

1.词义语境

在我们英语学习当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脱离了语句及语境就很难确定这些词的词义。在具体的句子中,经常发生对词语本意理解不透彻,造成翻译失误。这时,就需要跟据上下文选定多义词的具体意义,排除同形异义词的干扰,挖掘该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真正意义。

context一词最早用来指某一特定词、前后的词句,即词、短语、语段的前后关系。左右邻词对词义的影响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决定词的意义及翻译选词。如英语中“head”一词有好几个词义:

From head tofoot(从头到脚)

A head ofstate(国家元首)

One hundredhead of sheep(一百头羊)

王海芸(1979—),女,汉族,河南新乡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Use your head(动动脑筋)

Two heads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语用用意分两类:暗含的和明说的。前者指言下之意(语用意义),后者指字面意义(符号意义)。语义核的“头”就是“head”的符号意义(字面意义),但这一符号意义并不等于语用意义(语境意义)。如果翻译时不考虑该词与左右邻词的关联,即句子,所译出的句子就会生硬、呆板。只能说是形似,而不能达到神似的完美境界。

2.句子语境

在实际翻译中,译者须经常从句子语境来推出词语的含义。人人都知道like是“喜欢”的意思。请看下面的一组句子:

(1)He likes maths more thanphysics.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学。

(2)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charges attract.

相同的电荷相斥,不同的电荷相吸.

(3) In the sun beam passing through the window there are finegrains of dust shining like gold.

在射入窗内的阳光里,细微的尘埃像金子一般在闪闪发光。免费论文,语境。

(4) Like knows like.

英雄识英雄。

这四个句子中的同一符号like由于它所处的语境不同,因而它的意义也各不一样。根据其所处的语境应分别译为: “喜欢”、““相同的”、“像”、“英雄”。可见,离开了具体的句子语境,死死记住like就是“喜欢”,“喜欢”即是like,是很难理解翻译上述各句的。

3语篇语境

在实际翻译中,有时从一个句子中很难确定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从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中获取其含义。篇章段落通常是一个有机整体,语言连贯语句关联,实际上就是一个语境,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语境中理解把握全文。免费论文,语境。

Last week I went to thetheat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 I didn’t enjoy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上星期我去剧院看戏。我的座位很好。这台戏也很有趣。可我没有得到乐趣。一对青年男女坐我的后面,他们高声交谈。

上例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中的一个故事,内容与文字都非常简炼。但是,翻译时如果不着眼于整个篇章,不考虑作者的意向和语篇情境,则完全可以将“I didn’t enjoy it”。译成“我并不欣赏此剧”。但这样翻译就完全背离了原作的本意,因为作者并非不喜欢该剧,而是被身后的两个年轻人搅得无法去欣赏。

4. 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说话、语言、言语事件的时间地点。免费论文,语境。世界上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语言这个社会活动也不例外,每一话语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

一个词的词义和话语意义常常不仅仅是由其语言因素来确定,而是由词汇和话语所出现的情景来确定的。在“we looked for a long time before we found a spring”.句子中。“spring”在不同的情景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在安装弹簧床时,指的是弹簧。在修表时,指的是发条。免费论文,语境。如果几位旅行者在沙漠中终于找到点水喝时说了这句话,指的则是泉水。其“spring”所指的意思与前两种情况又大不一样。

任何语言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等情景语境因素决定话语的真正意义。例如: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获悉撒切尔夫人下野后,回忆两人间融洽关系时说了一句话:“It was clear to me that we were soul- mates when it came toreducing government and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此句中,“soa1-mates”有“性情相投的人”、“挚友”;“情人”、“情侣”两个含义。里根在此表示对老朋友下野的慰藉,结合当时情景,毫无疑问,前者为本句意义,全句可译为:“显而易见,涉及到减少政府干预和扩大经济机会这一问题上,我俩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5.文化语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沟通和移植。文化语境指的是源语和译入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也就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免费论文,语境。由于各民族区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的翻译中时常会遇到诸如误解原文、译文词汇空缺等情况。由于复杂的文化难以用翻译技巧加以弥补,处理此类翻译必须要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如红楼梦中:

原文: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五回)。

译文:For husbandshe will have a mountain wolf. His object gained he ruthlessly beratesher。

此处语境在寓言中。“中山狼”出自明朝马中锡的《山狼传》讲的是中山上的一只狼中箭后,欲食救命恩人东郭先生的故事,它的语用隐含是:孙绍组恩将仇报,虐待相濡以沫的妻子。英国汉学家霍克斯(Hawkes)先生,借用了汉语拼音将“中山狼”译为“the Zhongshan wolf”。在无脚注的情况下,西方读者很可能不得要领,感到满腹疑惑:“Zhongshan”是狼的品种还是产地,这种狼有什么特别的吗?而我国翻译家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增译手法,作了些变通,将“中山狼”译为“mountain wolf”。明示夫妻关系,突出“忘恩负义”的特别意义,基本上实现了原作的语用意图。如不十分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其翻译的译文语义偏离了原文的背景是不正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中一定要考虑译文的文化语境,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再看下面容易误译的句子:

He has no mercury in him.他没有精神或毫无活力。

如果按照“mercury”最基本的意思,这句话就会译成“他体内没有水银”实际上,西方古代哲学家将“mercury”(水银)视为大地万物的元气,故“mercury”一词今仍可用来指活力或精神。免费论文,语境。只有正确了解了“mercury”这层意思之后,我们才会翻译出正确的句子来。

6.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对语境进行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语境制约翻译,而翻译又依赖于语境。我们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要清楚语言中字句的组合是临时的,它们产生的意义具有相对临时性,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是不确定的,是潜在的。因此,在翻译时,不能只是局限于对孤立的词语或句子本身来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应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进行。所以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对语境进行分析,把握好特定的语言语境,对文章既做宏观的掌握又做微观的分析,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翻译才能做到准确无误、优美得体。

参考文献:

[1]Firth, J. R .Papers in Linguistics [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2]裴文现代英语语境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建华语境层级与语义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6.(2)

[4]曾绪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 2004. (2)

[5]杨宪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 [ M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篇9

言语交际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利用语言这个为人类所专有的交际工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协调工作、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在对外交往中,人们往往重视语言而忽视文化的学习,导致交际失败。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对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大有裨益。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

一、文化及文化要素

研究跨文化交际离不开文化,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独到之处,因而各国文化都存在着差异,文化差异是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就文化定义而言,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1.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的cultura,与cultus,cult或worship(崇拜)相关,具有崇拜神和崇拜耕耘的意思。Cult一词在拉丁语中意为“居住于”或“崇拜”。因此,从广义而言,人们可能把文化定义为“人类行为的结果”。起初,这一术语与社会阶层的概念(如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教养而形成高尚的思想、优雅的举止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还发现该术语与理性有关,尤其是在德语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kultur一词仅限于那些具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的人们使用。也许此定义最适用于这样的概念:文化是某一“群体思想”、“群体灵魂”或某种“社会属性”,它是维系某一群体的纽带。

著名学者豪尔(Hal1)认为文化是人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属于某一群体的人们约定俗成的思想、行为以及感想的模式。其他定义包括如下内容:价值观、信仰、态度、行为、准则、英雄观、道德观、习俗、信条、宗教信仰、感想、礼节和各种模式等。

2.“文化”一词,中国古来已有,古籍《周礼》说:“观乎人文以成天下”,就含文化的意思。在我国,对文化一词定义影响最大的要数梁漱溟,他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它又是文化的载体,使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由于文化不同,语言的内涵及表达就不同。例如,在日本和朝鲜文化中,送礼物千万别送四份,四份礼物在这两个民族文化中表示“不吉利的数字”,如同数字13在西方文化中,包括美国和英国。

3.根据不同的分类法,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高层文化、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高层文化包括哲学、文学、宗教等,大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衣食住行和人际关系等。深层文化指价值观、审美观、生活节奏、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及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我们通常从广义上谈论文化,诸如美国文化、英国文化、法国文化、德国文化、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等。然而,今天我们已把这一概念引伸到了组织或社团的层次,因而人们经常谈论IBM文化、GM文化、P&G文化、Shell文化等。就这些文化而言,上述所举的例子涉及文化的内容更广泛。

二、交际与跨文化交际

1.言语交际靠语言为媒介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是人们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是为人类所专有的。动物也有交际活动,也有它们互通信息的手段,本文在此就不赘述。语言尽管是人类所专有的交际工具,但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却并不仅限于语言。除了语言以外,还有其它可以用于交际的工具,如烽火、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以及手势、脸部表情、躯体姿态等,都能起到一定的交际作用,但这些毕竟不能同音义结合的语言相比,或因过于简单,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或虽能表达较多的内容,其实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形成的辅手段,不过是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著名学者米勒(Miller)和斯坦伯格(Steinburg)把交际下定义为“交际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递信息的过程”(communicationasaprocesswherebyoneperson deliberate.lyattemptstoconveymeaningtoanother)。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个概念,被认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语言的,因为这个概念考虑到说话者和听话者,以及说话时具体场合的许多其他特点。尽管人们对交际的界定有所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交际过程是人类所专有的这一概念是最普通的。人类就是通过交际才完成了诸如取火或登陆月球的伟大壮举。交际每时每刻无不存在于人类社会各个角落。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或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采取的不同的交际方式。

2.低语境和高语境的交际

每当一个人想把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时,跨文化交际也就随之而出现。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此种情形颇为棘手,因为文化塑造并影响交际。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交际障碍,通过研究并了解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克服此种障碍。

豪尔(Hal1)设法从理论角度出发提出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即把多国文化划分成两大类:低语境和高语境。豪尔认为,高语境(HC)交际或传递信息是在多数信息处于某种物质语境或使某人内在化的语境中进行的。终身的朋友通常使用高语境(HC)或含蓄的传递信息方法,而外人是无法听明白。交际环境、面带微笑,或瞥一眼都传达了某种不必言明的含蓄的信息。在高语境或文化中,信息与语境及非言语交际有着紧密的联系。低语境(LC)交际正好与高语境(HC)语境交际相反,多数信息都是以清晰的密码形式进行的。低语境环境信息传递必须作详尽阐述,也就是说,信息的交流必须清楚而且非常具体。与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高语境不同,法律用语及正式的学术用语如数学语言或计算机语言等需采用清楚,不含糊的低语境体系,因为这些学术用语不能想当然地加以解释。

由于各国文化不同,所采用的语境也有所不同。语境最低的文化可能包括瑞士、北美(包括美国)及斯堪的纳维亚。这些国家采用行为体系,而这些行为体系主要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法律法及线性思维。既具有高语境又具有低语境体系特征的文化包括法语、英语、意大利语,这些国家的语言不如北欧国家那样清晰明了。

语境最高的文化主要集中在东方,如中国、日本、朝鲜,这些国家都属于高语境文化。这些国家的语言属于那种清晰的交际体系。要学会查汉语词典,一个人必须学会数千个汉字,而这些汉字与其它汉字又能组成许多意义不同的词语。美国人经常抱怨日本人讲英语总离题,他们往往忽略这一点:高语境文化必须给对方提供一个交际环境或语境,然后再展开自己的论点。多数拉美文化一一葡萄牙、西班牙和印第安人传统熔为一体,也构成了高语境文化。地中海东、南部民族,如希腊人、土尔其人、阿拉伯人也倾向于高语境文化。

显然,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交际方式不同。首先,采用言语代码进行清晰的交际在那些低语境文化中比较普遍,诸如美国和北欧。属于低语境文化的民族通常被视为健谈,讲起话来没完没了,而高语境文化民族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不轻易向别人透露秘密,做事鬼鬼祟祟,故弄玄虚。其次,高语境文化不如低语境文化那样强调言语交际。艾略特(Elliot)发现善于言语交际的人们深受美国人的喜爱,而那些不太善于言语交际的人在朝鲜大受欢迎,朝鲜属于高语境文化。第三,与低语境文化相比,高语境文化更依赖于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为所有交流提供环境,不过,高语境文化民族受交际环境影响甚大。因此,面部表情,紧张情绪、动作、相互作用的速度、相互作用的地点以及其它细微的可能被人觉察到的非言语行为等对那些高语境文化的人们来说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最后,高语境文化的人们比低语境文化的人们希望采用更多的非言语交际。

三、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commuincationbetweenmembersofdiferentcultures)o此定义尽管有些简单,不过,过程却颇复杂。跨文化交际涉及到感觉,态度和多种多样的解释等较多内容。大家都清楚即使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两个人都可能遇到交际困难。人们有时在说话,做事时不知不觉地会彼此伤害。下面就探讨一下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

1.文化差异

(1)客套语方面的差异

国人之间交际时,在与人讲求“卑己尊人”,体现在寒暄上就会视谦虚为美德,而不仅仅是礼貌现象。言及自己和家人,在措词上尽量避免让对方觉得你的家庭优于对方,自家的妻子叫“贱内”,自家的儿子叫“拙子”、“犬子”,对方的老人叫“令尊”;他人赞扬我们时,我们会自贬一番。在欧美,客套语上较为直率,人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谢谢”表示接受。由于中西对客套语认识上的差异,我们认为对方人过于自信张扬,毫无谦虚美德,而当西方人对于国人这样表示自贬的客套语,会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2)隐私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集体观念强,隐私观念薄弱,主张个人要“合群”,强调要归属于与一个集体,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家庭隐私、老人子女状况、夫妻关系,并非是出于爱好,而是出于进一步交往的需要或真的是出于关心,对方也视情况坦诚相告。而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从小就有自己的房问,拥有极强的领地意识,不愿让人了解,逞论干预。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就会表现为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这种在中国人的眼里的礼貌行为,会被西方人错误解码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3)时间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强调对时间的把握和控制,并且和金钱观联系在一起,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在语言上,凡是能表现时间的词语,也往往能表现金钱。他们珍惜自己的和别人的时间,拜访前要预约,能够践约守时。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既有如约拜访,也有不速之客,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4)餐饮习俗的差异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文化本身不能进行交际,是人在进行交际。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交际方式,不过,文化能决定该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交际方式。个人与其所属的文化背景的关系如同演员和导演之间的关系。演员通过演技表现剧中人物的个性,不过,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导演的制约。我们并不能意识到我们本民族文化对自己产生的细微的影响。同样地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其他人也受其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在认识上的这一误区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大障碍。

2.非言语交际(non—verbalcommunication)

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语言都为英语,但是“OK”的手势在澳大利亚的意思是“obscene”(猥亵的;诲的)。据说,一次美国总统访澳取得了很大成功,就在登机回国时做了个“OK”的手势,便在澳大利亚引起了轩然大波。

篇10

    在翻译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因为缺乏文化知识而产生误译的现象。因此,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导人,以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技能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跨文化的意识,在翻译教学中导人文化意识,注重文化语境,以及通过翻译课教材的改革这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加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翻译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翻译策略的选择可以说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其中折射出译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立场。翻译的最终目的不是语际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因此,无论是翻译教学还是翻译研究,都要面对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语言文化的相互渗透,即交际载体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两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语言的表现形式,研究语言和文化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连体。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翻译教学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语境要求英语教师尤其是翻译教师具备跨文化视野。而且,语言学习本身的规律也要求教师培养跨文化意识。特别是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渠道,翻译教学更是强化了这一要求。

    在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虽然有一部分教师希望将跨文化意识与教学相结合,但却因自身跨文化知识的薄弱而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而教师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将教学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适应时代的发展。翻译教师必须拓宽知识面,将语言教学与社会历史、文化风俗、哲学心理诸多方面紧密联系。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交际文化翻译教学的力度,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和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教会学生从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懂得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以期提高翻译能力。

    二、在翻译教学中导入跨文化意识

    翻译通过语言这种载体的转换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而跨文化的交流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并且每个语境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所以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制约着翻译的过程以及翻译方法的选择。因此,翻译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任务放在首位,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翻译只掌握词汇和语言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比语言知识的贫乏带来的翻译错误还要严重。

    部分学生在初学翻译时都误认为翻译学习就是掌握语言成分的转换,因而花大力气学习各种转换技巧,背诵大量单词,但最终翻译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难以应付各种类型的翻译实践。翻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走出这一误区,让他们明白翻译并非等同于语言转换,而是一种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能力获得的前提是对翻译实践所涉及的两种文化知识的把握。所以翻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跨文化意识的导人,其次才是语言的处理技巧的讲解。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属于应用性质的教学,通过翻译教学和跨文化意识的导人,学生才能够加深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双语应用的能力才能提高。在现行翻译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体系有重语言轻文化之嫌。但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会使翻译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尤金·奈达认为:“笔译与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通过原文向学生传授跨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收集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跨文化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外国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传统、民族习俗、言语礼节,以及民族心理、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传统观念,从而优化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跨文化知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篇意识,以期适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要。

    三、注重翻译教学中的文化语境

    众所周知,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行为。语际转换的基础是两种语言的对比,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建立译语意识,排除原语干扰,传递原语意义。然而意义依赖于语境,语境却蕴涵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立的语言符号构建系统,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逻辑关系的表达形式可能不同。在解读句法意义时,一定要从译人语文化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原文本语言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体现形式可以为译人语文化所接受,其句法意义可以套用。而当原文符号的逻辑关系的表现形式在译人语文化中无法体现时,句法意义则无法传递。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差异对两种语言的影响,这样才能从高层次、深层次进行语言转换,实现跨文化交流。基于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更要了解这些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这样在翻译实践时,才能避免出现文化错位的现象。

    因此,教师在研究译文的语篇时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再有语篇。影响译语的生成、同时又反过来为译语所影响的总的社会历史性的语言情境即为翻译中的文化语境。其次,译语在母语中生存,既受到目的语主流文化的影响,又受译语文化的影响,例如::a big fish insmall pond,学生一般翻译为“塘小容不下大鱼”或“小笼装不住大鸟”;而英文实际上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与“林中无鸟,雀为王”之意,与学生的译文意思截然相反。再如,1 ock the stab 1 e door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有些学生采用替换法,翻译为“亡羊补牢”,看似神来之笔,实际上是文不对题,因为英文原文强调的是为时已晚,而汉语译文是犹未为晚之意,二者语意一正一反,截然不同。

    因此,翻译教学应考虑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文化语境,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人新的文化环境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语篇的基础上了解把握文化知识,通过对不同语篇的翻译联系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四、翻译课教材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