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音乐欣赏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3: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音乐欣赏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音乐欣赏论文

篇1

只有打破这个音乐审美的误区,让我们的耳朵而不是思想首先面对音乐,让我们放下一切对音乐的成见,自由地倾听,充分地感受,我们才能领略音乐艺术的伟大。当用耳朵去领略音乐时,你就会发现古典音乐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们那种无法言传的音乐自身的美,它们是如此的亲切、感人至深,它们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令人无限回味。这时你一定会同意,如果仅仅按某种唯一正确的解说来理解音乐,我们就终生不能欣赏这种音乐,那么我们失去的就太多了。

其次,要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多听、多接触、多欣赏音乐。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欣赏音乐也是这个道理,听得多了,自然慢慢地就会引发音乐鉴赏力。一般来说,音乐作品作为艺术,总是由音乐材料所构成的。其实,所谓听得懂音乐是一个相对的过程,是一个音乐作品与接受者之间信息网络传递的过程,最初可能只是一种比较蒙胧的感觉,如果再继续听下去,就能够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比如辨别节奏、节拍、乐律以及表达的感情。

多听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面。光听一种类型的音乐是不够的。趣味像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也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对于各种没有欣赏过的音乐都要进行聆听,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和受好,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来不断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要更好地欣赏理解音乐,学习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一些大型的音乐,如交响乐、协奏曲、歌剧等,或多或少都要对音乐的知识进行了解才可以进行全面欣赏。音乐的知识很广泛,对于非专业的欣赏者来说,只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就可以了,比如对音乐的节奏、曲式、织体等知识的了解。还有,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也是欣赏一部作品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一。

欣赏能力的提高需要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非常有助于欣赏者对音乐本质的体验和领会。走出音乐欣赏的误区,慢慢培养各方面的素养,具备音乐欣赏的能力,并在音乐视听实践中完善自己,才能真正“听懂”音乐。没有任何艺术的生活,就如同荒野一样;没有音乐的生活,绝不是幸福的生活。生活中有了音乐,生活内容才能丰富多彩,愿每个人都能喜欢音乐,都能“听懂”音乐。

篇2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视听结合

鲜艳色彩、生动图像,能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象、动画相互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去。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专心地听,只会注重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教师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地帮助学生消化、吸收音乐,学生就会注重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开阔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就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因此,采用视听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三、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有深有浅,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音乐形象本身不同于视觉形象或文学形象。因此,音乐教师在给学生讲授音乐欣赏时,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各种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为丰富的联想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的增强、思维的活跃,会大大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例如:听一曲《黄河船夫曲》,学生被其粗犷、雄浑的气质所感染,会联想到中华民族勤劳、坚强、不屈的性格;听一曲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学生会联想到一幅美伦美奂的生活美景:江南春色、小桥流水、青青草地,牧童横坐牛背,手拿短笛,信口吹奏,怡然自得。这种人们所熟悉的图景,其实正是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想象得出这些图像,就是联想和想象发挥作用的结果。

四、借助优美的教学语言,使教学情感化

语言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它具有节奏美、音调美、色彩美、音律美等特点,而美的语言更是承载着人类独特的情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美的语言,能生动地再现欣赏内容,描绘出音乐意境,使学生联系切身的生活经验,把他们带入美好的艺术境界。如:欣赏圣桑的《天鹅》,教师可以感情为线切入和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描绘一幅画面:皎洁的月光、宁静的湖面、高贵而优雅的天鹅,一只伤感的面对死亡的天鹅,怀着对生命的眷恋,在月光下慢慢合上翅膀与生命告别。优美伤感的音乐和教师富有艺术化的语言渲染,会带给学生心灵艺术美感享受。

篇3

所谓的音乐审美教学是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和感知,从某一角度理解音乐,从而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但现在的有些大学音乐课堂,审美教学往往被老师们所忽略,学生们严重缺乏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那样音乐的美感就没有办法被学生们所体会。另外,在众多类型音乐的冲击下,学生们本来就对音乐的认识很肤浅,许多类型的音乐会被学生们认为是老古板,从而对音乐进行挑剔,对个别音乐种类有偏见。因此,从一开始,老师就应该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让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在音乐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审美训练,让学生们产生强烈的审美渴望,对音乐进行评析,体会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音响等教学工具进行播放,也可以老师自己进行演唱,这样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将音乐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有利于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变化。在老师的启发引导过程中,学生们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体验,想要去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无形中就对音乐产生了兴趣,那么这时就顺利地进人了情感的欣赏阶段,但由于每一个学生对音乐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对音乐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丰富,就会使得对音乐表达的情感不准确。所以,在音乐欣赏时应该积极引人具有视听功能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学生们可以通过画面、语言表达等方式对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那样就会对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体会。

二、通过实践训练,形成影视音乐乐感

什么叫音乐乐感?在我看来,音乐乐感即是演唱者对听众的感染力。演唱者将对所唱歌曲的曲和词的理解进行演唱,根据听众对演唱过程的投人程度来评价乐感的力量。在一般情况下,听众所直观感受到音乐乐感的方式是对音乐曲的理解,他们喜欢上一首歌的第一原因总是曲调好听,这不论是对于懂音乐的人,还是不懂音乐的人无一例外,所以这时人们往往对曲的理解先于对词的理解。在大学音乐课堂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音乐乐感,因为我们想通过聆听的方式去探索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思想感情。培养音乐乐感>J卜不是要把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未来的音乐家、艺术家,而是要发掘每一个人潜在的音乐能力,使我们都学会欣赏、体验和聆听音乐,通过音乐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从而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创造美好心境,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掌握音高、节奏等音乐要素,但不能因为单纯地追求唱歌技术,而忽略了音乐整体的完美感。在发声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演唱技巧和对没有歌词的练习曲进行一定情感的演唱,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们对音乐的想象力,有感情的演唱提高了我们的音乐乐感。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指挥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或者通过体态律动和视觉这些辅助手段对乐感进行培养。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通过声音的表达让人感受它的美妙,所以,我们通过多听音乐,来为每一个音乐作品进行评析,达到审美效果。我们要大量的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通过大量的聆听,使音乐素质在无形中提高。还要多看些音乐家传记,走进大音乐家的内心情感世界。另外还要多思考,通过多听音乐多看记录,从而养成自己多思考的习惯,使我们对音乐的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从而培养我们的乐感。

三、提高影视音乐综合素质能力

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使我们身心愉悦,忘记生活和工作中带来的疲惫。通过聆听美妙的曲段,让我们融人美妙的音乐世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如果我们只知道苦读于枯燥的课本中,不懂得去欣赏音乐,丰富我们业余的课外时间,那么我想他的大学生活是有所缺憾的,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德智体美齐发展的环境中,那么,音乐是一齐愈合心灵的良药,它可以在你心情低落的时候,吞噬你那不快乐的细胞,种下快乐的种子,使快乐的种子在你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将不愉快的情感全部赶走,最终让你感觉到心情的愉悦,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离不开音乐欣赏的,音乐为我们带来的太多了,使我们内心丰富起来,使我们得到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注重音乐素质的培养,提高音乐素养,可以加强学生们的综合素质。首先,我们应该加强音乐理论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实践的一个工具,只有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去实践。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掌握好音乐理论也就是打开了音乐的大门,在授课中,老师们应该更加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

通过对音乐理论的理解,才能更深意义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音乐。如果学生们仅仅只是局限于唱歌和音符,没有以音乐的理论知识做引导,那样很容易造成音乐的误区。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们应该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将音乐以图像、声音和短片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地让学生们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使学生们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印象更深刻,增加了记忆的效果,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教学氛围,创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质的培养。其次,老师们应该重视学生们对音乐的创造性思维,在学生们体验聆听音乐的同时,老师们应该善于发现,创办更多的创造性音乐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音乐过程中,不仅学习和体验别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自己运用音乐知识去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自己体验音乐的乐趣,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学生们提高音乐素养的良好途径。

四、拓展相关音乐常识,巩固音乐知识

篇4

二、借用器乐进课堂,让教学充满趣味

乐器进课堂对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体验、发现的激情。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结合学校条件与师生的才艺能力,把一些乐器带进教室。在欣赏音乐的前后适当地演奏一下这些乐器,或者让擅长的学生当台表演一下,学生对于这些乐器有了一个简单的印象后,再欣赏乐曲就会注意这些乐器在乐曲中的声音,会更加感受到在整体音乐中、由专业演奏家演奏的音乐之美。例如:在欣赏江南音乐时,可以将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铃等带上课堂,让学生熟悉其形状与声音,再去欣赏《春江花月夜》《中花六板》等,学生一定会更加投入。另外,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一些小型的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每次上课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会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三、在评、比、看、做中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首先,可以通过评与比结合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例如《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体现了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直接按的不同风格,江南丝竹婉约、轻柔,广东音乐传统而又现代,清新活泼、乐观向上。通过对比欣赏,学生可以分析他们的乐器的差别,风格的不同,避免了过去音乐欣赏课堂的被动听音乐的状态。其次,可以利用看与做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热情。例如:可以用图片形式,向学生展示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交响乐队、民族乐队的宏大图片,观看大草原、黄土高坡、壶口瀑布、自然景观、经典建筑等。教学时,让学生把音乐和图片相结合。聆听《森吉德玛》和《辽阔的草原》时,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那优美、悠长的旋律,把他们带进了美丽、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犹如身临其境,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表演、歌唱这些乐曲,增加感性认识。再如,介绍音乐的背景故事,如讲解二中时期人民抗击侵略的感人故事,然后让学生理解《喀秋莎》《马赛曲》等;介绍肖邦时,播放《一曲难忘》片段“他看到波兰囚犯被俄国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气愤地哭着拍打着钢琴”,再欣赏他们的作品,学生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入。

四、结合本土文化与生活,欣赏音乐

篇5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笔者却发现很多职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音乐欣赏课都过分偏重教师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没有真正融入到音乐中去,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失去了兴趣。为了优化职中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教学,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职中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作了以下尝试。

一、根据学生兴趣选择教学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从事某种活动有推动作用。兴趣可使人们以巨大的热情、顽强的毅力投入其中。可见,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而让学生选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心情轻松而舒畅,想象力也较丰富。因此,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选择音乐欣赏的内容。上完一节课,让学生选择下一节课的欣赏内容,根据学生提出的教学内容进行备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例如学生要求欣赏流行歌曲,笔者就让他们把歌曲列出,然后从中节选优秀的流行歌曲进行欣赏。首先介绍流行歌曲的形式,从发展进程、基本结构、音乐要素等角度分析流行歌曲在音乐中的典型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辨别、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歌曲。其次,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并讨论其价值所在。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能起到思想教育作用,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要明显。如欣赏由高晓松创作的《同桌的你》,几句质朴、真挚的歌词“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最爱哭的你……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那校园生活的写真和美好的记忆,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笔者及时抓住时机要求学生对歌词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听后感。如在欣赏周华健演唱的《真心英雄》、唐磊演唱的《丁香花》、周杰伦演唱的《千里之外》等歌曲时,同学们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完成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的心理活动以外,笔者也和学生一起参与理性认识活动,欣赏他们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当然,欣赏流行歌曲一定要注意欣赏的层次,掌控好课堂,以利于正确引导学生。

二、根据专业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的特点合理挖掘教材,选择开放的、能融入学生专业知识和贴近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渗入与学生专业有关的趣味性强的音乐知识,把音乐欣赏和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既陶冶情操又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得益彰。

如针对烹饪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选择欣赏西北地区民歌这一教学内容。对烹饪专业,笔者主要从西北地区的饮食文化入手,首先设计好问题,提问学生西北地区的饮食文化方面的特色以及该地方烹饪方面有哪些特点和技巧,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播放老师收集的资料,陕西著名的小吃“圪坨”,民歌就有“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紧跟上”之句等等,让学生通过饮食文化了解由于地区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民风及风俗习惯,也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歌。在播放资料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该地方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体会各地方民歌的风格、特点及丰富的表现手法,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感受和看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西北地区的民歌。对旅游管理专业,笔者在一开始就播放了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并配上西北地区的民歌。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地方的名胜和特色,以及所听到的乐曲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观看青海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风光时,播放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观看陕西北部的黄土风情、圣地风光,感受陕西民歌《脚夫调》所表达的脚夫在黄土地上赶脚时的那种寂寞惆怅的心情……然后再与学生探讨由于地域、民风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格的民歌。然后再一次欣赏歌曲,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西北地区的民歌。

而对英语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强的、学生特别喜爱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反复欣赏、学唱,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英语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得到强化、提高。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对旋律、乐器、速度、力度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给大脑烙下痕迹所造成的。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与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结合,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强烈愿望及对音乐强烈的表现欲、创造欲,从而优化学生的接受机制,使他们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如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把乐曲开头、、尾声三部分的片断,在欣赏之前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通过多媒体的全方位视听感受让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尽可能地得到了渲染。在欣赏完每段音乐以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情感,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师从旁加以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这比单独听磁带和老师描述,效果显然要好得多。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建一种和谐、宽松、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丛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0.第1版

篇6

目前,中、高等教育都设立了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课从音乐教育基本价值方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学识、陶冶高尚情操和培育爱国的情怀,在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个人素养、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传授文化知识

在教学方面,其一是对乐曲的欣赏,与此同时也可以说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此类学习重要包括历史知识和音乐文化两种。我们从学习音乐文化来看,不管是器乐作品还是欣赏声乐作品,音乐旋律是学生首先所听到的,老师讲解音乐作品,一般涉及到作品作者、主要特色以及创作的背景等方面的分析。

音乐欣赏课不仅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一翼,同时,也承担起了通过音乐教育传授文化知识的重要角色,欣赏音乐作品同学习历史的关系十分密切,音乐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只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就能领悟其思想内容的表达。

二、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由于音乐家对人生体验的艺术真实写照,因此酝酿出了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还包括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音乐就像生活中的阳光,不可与世人隔离,不然生命将黯淡无光,欲失去生活的情趣。音乐是由词曲、旋律结合而表现生活的。在众多乐曲中,主要是由音乐语言(节奏、旋律、力度、速度以及和调性、调式、声等)来表现的。其作品的艺术美和思想内容,要由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表现出来,此形式的表演有演唱、演奏等。音乐的灵魂是旋律,所以,欣赏音乐作品,不但要用耳朵,还要学会用心来听,才能体会其中的真谛。旋律背后的美是心灵的声音和丰富的音乐语言及优美的旋律,更是历史和人生的写真。众所周之,我国历史上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极为感人。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不但旋律优美动听还由此引出了一段千古佳话,为后世子孙渊源流传,两人一见如故,正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他们友谊的力量来自于音乐。《二泉映月》的作者华彦钧所表现的月冷泉清、人静夜阑的独特意境,展开如诉如泣的旋律,让人犹如听到了作者的心声,一位历经人生痛苦和辛酸的盲艺人,向我们吐诉其不平的一生。我国为多民族国家,所以民歌极其丰富,通南到北,由东而西,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歌,形式表现各个不同。

三、培育学生爱国情怀

音乐,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自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是伴随着历史和物质生活而产生的,一旦产生,就成为重要的人类精神生活内容,对现实生活有巨大推动作用。在中外古典音乐中,大部分作品是对祖国情感的颂扬。赏析此类音乐作品,能让学生感悟到音乐的动机和主题,震撼人的心灵,激起莘莘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爱国主义的重要源泉是近代以来音乐的创作,从各个中外典型音乐作品中,读出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爱国的激情。由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由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由刘半农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其作品都表现了对国家兴旺和民族解放的振奋精神以及爱国思乡之情,给人以莫大鼓舞和力量。作品以爱国主义的核心力量鼓励着人心,使人的心灵得到震撼,这便是力量。

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音乐欣赏课对社会文明、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来自于人类的团结教化作用和精神熏陶。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

(一)体会作品思想内容和丰富而深刻的意境,可使学生本身素质得到提高,精神得到升华,性情得到陶冶。精神力量的作用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有助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们对于亲情、爱情、友情的珍惜,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安定与和谐,具有积极的影响。音乐欣赏课所带来的力量,充分表现了社会文明提升功能。

(二)就学生及学生周遭的群体而言,音乐作为世界性社会性的语言,欲增加不同国度、民族、阶级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譬如,每届奥运会主曲,即世界和平的优秀典型音乐作品,体现了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和对人类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为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带来了相互沟通和友谊,对人类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五、结语

篇7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笔者却发现很多职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音乐欣赏课都过分偏重教师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没有真正融入到音乐中去,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失去了兴趣。为了优化职中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教学,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职中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作了以下尝试。

一、根据学生兴趣选择教学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从事某种活动有推动作用。兴趣可使人们以巨大的热情、顽强的毅力投入其中。可见,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而让学生选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心情轻松而舒畅,想象力也较丰富。因此,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选择音乐欣赏的内容。上完一节课,让学生选择下一节课的欣赏内容,根据学生提出的教学内容进行备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例如学生要求欣赏流行歌曲,笔者就让他们把歌曲列出,然后从中节选优秀的流行歌曲进行欣赏。首先介绍流行歌曲的形式,从发展进程、基本结构、音乐要素等角度分析流行歌曲在音乐中的典型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辨别、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歌曲。其次,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并讨论其价值所在。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能起到思想教育作用,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要明显。如欣赏由高晓松创作的《同桌的你》,几句质朴、真挚的歌词“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最爱哭的你……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那校园生活的写真和美好的记忆,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笔者及时抓住时机要求学生对歌词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听后感。如在欣赏周华健演唱的《真心英雄》、唐磊演唱的《丁香花》、周杰伦演唱的《千里之外》等歌曲时,同学们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完成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的心理活动以外,笔者也和学生一起参与理性认识活动,欣赏他们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当然,欣赏流行歌曲一定要注意欣赏的层次,掌控好课堂,以利于正确引导学生。

二、根据专业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的特点合理挖掘教材,选择开放的、能融入学生专业知识和贴近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渗入与学生专业有关的趣味性强的音乐知识,把音乐欣赏和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既陶冶情操又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得益彰。

如针对烹饪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选择欣赏西北地区民歌这一教学内容。对烹饪专业,笔者主要从西北地区的饮食文化入手,首先设计好问题,提问学生西北地区的饮食文化方面的特色以及该地方烹饪方面有哪些特点和技巧,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播放老师收集的资料,陕西著名的小吃“圪坨”,民歌就有“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紧跟上”之句等等,让学生通过饮食文化了解由于地区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民风及风俗习惯,也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歌。在播放资料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该地方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体会各地方民歌的风格、特点及丰富的表现手法,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感受和看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西北地区的民歌。对旅游管理专业,笔者在一开始就播放了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并配上西北地区的民歌。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地方的名胜和特色,以及所听到的乐曲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观看青海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风光时,播放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观看陕西北部的黄土风情、圣地风光,感受陕西民歌《脚夫调》所表达的脚夫在黄土地上赶脚时的那种寂寞惆怅的心情……然后再与学生探讨由于地域、民风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格的民歌。然后再一次欣赏歌曲,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西北地区的民歌。

而对英语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强的、学生特别喜爱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反复欣赏、学唱,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英语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得到强化、提高。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对旋律、乐器、速度、力度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给大脑烙下痕迹所造成的。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与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结合,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强烈愿望及对音乐强烈的表现欲、创造欲,从而优化学生的接受机制,使他们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如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把乐曲开头、、尾声三部分的片断,在欣赏之前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通过多媒体的全方位视听感受让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尽可能地得到了渲染。在欣赏完每段音乐以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情感,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师从旁加以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这比单独听磁带和老师描述,效果显然要好得多。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建一种和谐、宽松、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丛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0.第1版

篇8

音乐欣赏课主要是以音乐欣赏为主导,辅之以一定的理论知识的讲解,音乐欣赏的内容及欣赏方向则由教学老师根据学生所能接受和消化的程度来定,旨在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美学品味,使之在美的审视中摒弃低俗的东西,拥有高雅的不落俗套的欣赏能力。而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必要太过于深奥,所讲解的方向也是学生在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和能够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讲解。

(二)音乐欣赏课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已经超出的物质上满足,而是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音乐欣赏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音乐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到的东西,不同于其它的精神享受,只有高端人士才能有机会接触到,音乐所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流行音乐,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最熟悉不过了,正是因为是大家所熟悉的东西,在教育方面才会比其他的容易,不会再学生教学中出现太大的难题。其次,欣赏音乐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视听享受,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到很多由音乐引发的有益于今后生活工作的东西。最后,音乐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老师教会学生从音乐中领悟人生,提高自我的人文素养,学生能够在需诶和生活中举一反三,在社会上、工作上都能有所帮助。

二、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必要性

首先,高职高专的学生的年龄不大。因此,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更为迫切。其次,他们刚一成年就要进入者鱼龙混杂的社会,他们对社会的了解还不够成熟,而唯一能有效制止他们走入歧途的方法就是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教育,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培养,培养他们的欣赏和辨识能力。最后,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做容易接受?那就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能与之产生共鸣的东西,能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完成任务。

(二)重要性

而今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如果是技术型人才,企业在招贤纳士的时候也不只是看专业技师能力,同时还会对人文素养进行审查,而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本来进入社会的时间远比同龄人早,不管是在学历还是技术能力上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及还在高校深造的学生。因此,唯有在校期间,对他们的各方面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占据优势,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首当其冲,因此,音乐欣赏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很有必要。

(三)务实性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依靠自己的人格而活,人格也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作为高职高专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教育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都是很有帮助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而用音乐进行引导尤其奏效,他们就算是他们在欣赏中欣赏哪一种音乐而朝这种音乐的穿做背景方向发展也是一种有效的引导。

三、主要作用

(一)净化灵魂,收获自信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能够陶冶情操,音乐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净化,高职专科学生在音乐欣赏的时候,从中也能收获乐趣,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自信,为什么说能够起到提升自信的作用呢?现在的学生人群中们普遍存在攀比现象,学生用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来彰显自己的豪气。但其实,这恰恰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唯有通过夸张的打扮和浮夸的行事作风来博人眼球,其实这只会愈演愈烈,一旦卸下了虚伪的准装备,深入的去挖掘,就会发现,其实胸无点墨。

(二)丰富校园生活

在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是以学习技术为主导,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校园生活相对枯燥,而学生也没活力。但是,技术学校据只能中规中矩的学习技术而其他的什么都没必要涉及吗?相反,除了学习技术,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有必要了解的,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校园生活也要靠学生自己去丰富,而在丰富课余生活中,音乐又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多丰富课余生活起很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音乐属于高雅的精神享受,真正的音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引发共鸣,而学生在接受音乐知识的时候,也能从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和纯净,而同时也能摒弃自己原有的不好的东西,从而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

篇9

2审美观念方面早在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就曾多次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教育主张,其本质内涵就是重塑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其审美水平。中职院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在美与丑,善与恶之间形成明确的观念屏障。比如:学生在欣赏法国国歌《马赛曲》的过程当中,激昂的旋律,高亢的情感会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客观上实现了精神境界的升华,与“以乐怡情”的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精神不谋而合。

3道德教化方面除了“以乐怡情”之外,中职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着“以乐辅德”的教育精神,在引导中职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坚定其人生信念,宣扬美好的品德与精神。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分别是意境联想与讲解赏析,调动学生的全部身体感官,扩展音乐欣赏课的道德教化的广度与深度。比如:学生在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的时候,其中优美动听的旋律与饱含着赤子之心的歌词会在学生的内心形成激荡的情感浪潮,深化其对国家、社会、亲情的理解,起到良好的道德教化效果。

二.音乐欣赏课在中职公共艺术教育中优化发展的策略

1落实隐性课程的激励机制我国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隐性课程主要指的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设艺术协会等,是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补充。但是,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隐性课程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导致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难以实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将隐性课程置于与显性课堂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提高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

2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提高中职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展现出来自身的教学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正常的音乐欣赏课堂当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而非“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艺术是无国境的,同时也不应该有主要与次要之分,改革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是课堂趋向多元化,引进流行音乐与外文音乐,实现“古为今用,中西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想象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音乐作品的赏析,还可以布置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欣赏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篇10

一、培养人文理念的必要性

1.丰厚的人文理念是时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冲击非常大,特别是作为90后的高中生,他们身上肩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受着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文化缺失的各种诱惑。他们亟需通过人文理念的教育去更好地把自己打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另外,在当今的社会,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对于具有高尚品格、创新与合作精神和综合文化素质的人才需求量极大切迫切。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承担者这项重任,而音乐教育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音乐教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内涵与审美能力,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将人文理念融入其中,重视对学生音乐文化的传递,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出发去关注学生的人格素养,这是时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人文因素挖掘音乐作品内部的人文内涵与美学情趣。例如,在对于《黄河船夫曲》欣赏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作者冼星海进行欣赏,然后让学生认真体会这首曲子的节奏,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最后介绍《黄河船夫曲》中的蕴含的情感内容,它是以黄河为背景来热情歌颂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志和不畏的反抗精神,显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这样引领学生对于音乐从审美到感情的欣赏达到了音乐欣赏融人文理念的要求。

2.丰厚的人文理念是学科综合和音乐改革的需要。教育改革将艺术教育提到了一个相对高的位置,更加注重多学科的综合和人文性的关注,也强调了教育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改革让音乐教学回归到了情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层面,丰富了音乐课教学方式。高中音乐欣赏课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创造性,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来了解祖国的音乐和文化,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与民情,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尊重人类的文明成果,达到提升审美情趣的目的。例如,对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欣赏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欣赏曲子,然后把让学生了解这个曲子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并且边听曲子边作讲解,这样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故事情节与节奏变幻,最后深层次地讲解这首曲子里蕴含的感情,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自由爱情追求的伟大。

二、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人文理念融入的措施

1.教师自身要提高人文素养。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过于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不关注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播,甚至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音乐老师应努力具备较高的音乐专业知识和综合的素养,这样才能“以身试教”,“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是对我们音乐教师的要求。对于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知识广博并能够了解学生的教师上音乐欣赏课非常容易,他们把其当作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而对于那些平时不爱学习,不注重自身修养的将教师来说,上欣赏课是一种折磨。实际上,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难度更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更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注重自身的修养,认真研究各种音乐文化知识的背景同时涉猎政治、军事、哲学、宗教地理等学科的知识,不断丰富人文素养,培养审美能力,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去上好每节欣赏课。只有运用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达到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理念的运用与发挥,展现自己的魅力。音乐有着庞大的知识系统,教师要能够运用自己的丰富知识举一反三,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对于《黄河大合唱》的欣赏,要将其中的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谣》《问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将这八个乐章相互比较分析,领会其中蕴含的民族气节。

2.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蕴含着巨大而丰富的内容,在每一种音乐中都蕴含着多种多样的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从音乐作品中去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就需要在教学中对高中阶段的学科进行整合。例如,以语文学科中的文字、文本来感受自然、社会的魅力,以地理学科中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来了解音乐的发源,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有更加透彻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把各个学科综合运用,每一种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理念,音乐欣赏课的综合让各个学科融会贯通,更加强了人文理念的融入。例如,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上,对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欣赏,我们首先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于贝多芬的生平以及创造这首曲子的背景进行了解,肯定与赞扬贝多芬与命运抗衡的伟大与坚毅,然后再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对这首曲子的曲风进行合理的推度,最后是从音乐的角度来对每一个音乐细节进行分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达到人文教育目的的实现。这样的一个学科综合的过程就使学生对于《命运交响曲》有了无比透彻的感悟。

三、结语

人文理念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重大,作为教师必须去认真体会如何将人文理念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实现教学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