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动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3: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才流动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才流动论文

篇1

根据有关规定,档案和人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重建档案的前提就是个人档案丢失或者损毁。一些省市为不能档随人走的人才打开“绿色通道”,出现一些“重建档案”的政策,是不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其可靠性、真实性无法保障,致使假资历、假文凭、假学术成果等事件频繁发生。针对此种情况,一定要根据《档案法》的规定,规范重建档案。对于档案造假人员,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而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具有高水平的政治素养,恪守职业道德,增强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严格按照《档案法》的规定执行,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维护档案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效果。

(二)合理解决留人及放人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和工作单位之间存在着平等的契约关系,具有自主选择以及自由流动的权利。大部分流动人员在选择一个发展空间的时候,主要就是想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体验生命的最高质量。也许新单位具有更好的薪资待遇,而这个薪资待遇本身就是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可以带来一定的满意度,让应聘人员感受到同事、领导的重视与尊重。根据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而言,人的需求主要分为五层,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无法和单位实现协调发展,必然会出现跳槽现象,单位不应扣留人员,应给予尊重,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保证留人及放人问题的合理解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人事人员档案的动态管理

随着用人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灵活性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事人员档案数量。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加强用人单位和人事机构的交流与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沟通机制,强化彼此合作。同时,用人单位必须提高档案意识,本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及时收集被人的档案,并且进行有效的整理,之后将档案材料移交给机构,监督机构对档案材料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连续性,同时保证档案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除此之外,有关主管部门一定要强化对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指导与监督,保证其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篇2

【关键词】人才市场;新形热;如何更好发挥;服务职能

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我们防城港市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市“坚持以港兴市、以工兴市、以区位优势兴市,大力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努力把防城港市建设成为面向东盟乃至更大区域的钢铁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国际滨海旅游胜地,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友好、开放度高、活力迸发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重要门户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的逐渐实现,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而就我市现有人才状况,可以说是总量不足,素质偏低,高、精、尖人才奇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为加快我市经济的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1新形势下明确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人才中介服务组织,它与行政机关相比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人才市场不止是人事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更是人事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服务的一块阵地;人才市场的业务不止是某一单项的业务,而是人事部门各项人才业务的延伸和扩展。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明确政府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推进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体制改革,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分类发展的有效形式。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应以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为主。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应从少收费向不收费过渡,逐步降低人才招聘会、人事档案管理、人事的收费标准,只适当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

2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我市人才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市场功能不够完善,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尚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业务工作也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要。一是设备陈旧,服务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各区县之间联系不紧,协作不多,许多资源不能共享,形成相对封闭,互不开放,各自为政的格局,难以开展高效、快捷的管理服务。二是人才市场中的人才概念过于狭小,对人才的划分也不尽合理,往往拘束于大中专毕业生,由此形成两大块不同的人力资源市场。即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市场属于不同部门的管理,严重阻碍了人才市场的整体发展。三是硬件设施落后。有的区、县人才市场没有专人负责,没有专用的办公设备,更谈不上专门的办公的场所。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要认真研究现阶段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规划人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模式,合理地设计人才市场的功能结构,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3拓展和创新市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是人才人事工作贴近经济建设的窗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阵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阵地作用,积极为各用人单位或各类人才提供服务,我们应该尽力拓展业务,完善功能,争取将人才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人才测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事,网络建设等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社会职能充实到人才市场。

3.1完善人才信息服务。人才市场信息是我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重这项业务,要扩大信息来源,增加供给渠道,完善采集手段,丰富市场信息量。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我们人才市场的信息,为广大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服务。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这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在建立全市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市人才中心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软件的要求,由区到市,实现全市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资源共享。然后逐步与市外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信息计算机网络,加快我市企业经营管理者数据库、高新技术人才数据库和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为我市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人事服务。

3.2扩大人才中介服务。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基本上还是只为进入人才市场的求职招聘者提供中介服务。这些服务还是低层次的、有限的,尚不能满足用单位和人才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层次,不同的招聘要求采取不同的中介服务方式。要将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与日常的求职招聘中介结合起来。多形式、多领域、多途径地开展我们的人才中介业务。

3.3大力推进和发展人事服务。人事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原则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体现,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发展人事有利于丰富人才市场的内涵。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单位人事。在继续为非国有企业单位办理人事的同时,努力开展国有单位的人事。要提高人事的水平和档次,积极为用人单位人才规划、人事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要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程序,在社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方面开拓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完善。

3.4发展人才职业指导服务。职业指导,是一项新的人才服务业务。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资源是计划配置,就业也都是国家分配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自主择业,既缺乏理论研究,也缺乏基本经验。因此许多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去求职择业,他们很多不是缺乏知识和工作能力,而是不懂得求职择业的技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我们人才市场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求职择业的理论和方式,广泛收集、分析、职业供求信息,积极开展人才择业咨询、求职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业务,开展毕业生和下岗分流等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我市每年有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回来报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深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人才市场对于优化人才配置,开发人才资源,解决就业和现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人才市场;新形热;如何更好发挥;服务职能

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我们防城港市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市“坚持以港兴市、以工兴市、以区位优势兴市,大力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努力把防城港市建设成为面向东盟乃至更大区域的钢铁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国际滨海旅游胜地,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友好、开放度高、活力迸发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重要门户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的逐渐实现,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而就我市现有人才状况,可以说是总量不足,素质偏低,高、精、尖人才奇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为加快我市经济的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1新形势下明确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人才中介服务组织,它与行政机关相比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人才市场不止是人事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更是人事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服务的一块阵地;人才市场的业务不止是某一单项的业务,而是人事部门各项人才业务的延伸和扩展。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明确政府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推进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体制改革,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分类发展的有效形式。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应以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为主。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应从少收费向不收费过渡,逐步降低人才招聘会、人事档案管理、人事的收费标准,只适当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

2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我市人才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市场功能不够完善,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尚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业务工作也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要。一是设备陈旧,服务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各区县之间联系不紧,协作不多,许多资源不能共享,形成相对封闭,互不开放,各自为政的格局,难以开展高效、快捷的管理服务。二是人才市场中的人才概念过于狭小,对人才的划分也不尽合理,往往拘束于大中专毕业生,由此形成两大块不同的人力资源市场。即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市场属于不同部门的管理,严重阻碍了人才市场的整体发展。三是硬件设施落后。有的区、县人才市场没有专人负责,没有专用的办公设备,更谈不上专门的办公的场所。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要认真研究现阶段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规划人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模式,合理地设计人才市场的功能结构,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3拓展和创新市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是人才人事工作贴近经济建设的窗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阵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阵地作用,积极为各用人单位或各类人才提供服务,我们应该尽力拓展业务,完善功能,争取将人才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人才测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事,网络建设等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社会职能充实到人才市场。

3.1完善人才信息服务。人才市场信息是我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重这项业务,要扩大信息来源,增加供给渠道,完善采集手段,丰富市场信息量。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我们人才市场的信息,为广大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服务。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这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在建立全市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市人才中心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软件的要求,由区到市,实现全市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资源共享。然后逐步与市外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信息计算机网络,加快我市企业经营管理者数据库、高新技术人才数据库和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为我市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人事服务。

3.2扩大人才中介服务。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基本上还是只为进入人才市场的求职招聘者提供中介服务。这些服务还是低层次的、有限的,尚不能满足用单位和人才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层次,不同的招聘要求采取不同的中介服务方式。要将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与日常的求职招聘中介结合起来。多形式、多领域、多途径地开展我们的人才中介业务。

3.3大力推进和发展人事服务。人事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原则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体现,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发展人事有利于丰富人才市场的内涵。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单位人事。在继续为非国有企业单位办理人事的同时,努力开展国有单位的人事。要提高人事的水平和档次,积极为用人单位人才规划、人事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要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程序,在社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方面开拓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完善。

3.4发展人才职业指导服务。职业指导,是一项新的人才服务业务。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资源是计划配置,就业也都是国家分配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自主择业,既缺乏理论研究,也缺乏基本经验。因此许多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去求职择业,他们很多不是缺乏知识和工作能力,而是不懂得求职择业的技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我们人才市场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求职择业的理论和方式,广泛收集、分析、职业供求信息,积极开展人才择业咨询、求职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业务,开展毕业生和下岗分流等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我市每年有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回来报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深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人才市场对于优化人才配置,开发人才资源,解决就业和现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薪酬;公平性;薪酬管理问题;薪酬管理创新

1薪酬概述

薪酬是企业对员工所做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学识、技能、创造所付给的相应回报和答谢,在我国薪酬一般包括工资、奖励和福利三种形式。雇主主要依靠三种公平性[1]: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雇员公平性来建立报酬体系。外部公平性指将雇员工资与外部市场中同雇员工作职位相当人士的一般工资水平进行比较后所得的标准;内部公平性指要求雇主在组织内部确定不同工作所应得工资时,应使工资数额体现不同工作的内在价值;雇员公平性指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雇员们所得的工资进行对比后的结果,一般实行工资级别的办法。

2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薪酬体系的合理性对吸引、激励人才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着大量的问题。[2]

2.1薪酬设计与管理不符合原则,有很大的随意性:目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薪酬等级未与岗位价值正相关,薪酬结构未体现不同岗位的业务特征,所有岗位的薪酬结构相同,浮动与固定工资比例“一刀切”,未能充分考虑岗位的差异。[3]

2.2盲目地运用薪酬保密制度:薪酬保密制度虽避免了员工之间的相互攀比,减少因分配不均而造成的矛盾,但也助长了员工间的相互猜忌,同时由于员工难以判断绩效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薪酬的激励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制约。[4]

2.3沟通不良:现实中企业员工领了一笔奖金,却不知为何要给他奖金,没人告诉他哪些工作做得好,哪些工作做得不好,原本是对员工一次最佳的激励机会,却因缺乏沟通机制,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2.4薪酬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或错位:

从目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离企业战略还很远。许多企业仍只是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成行政后勤类看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整体运作体系中缺乏理性深入的定位。

3薪酬管理的创新

3.1薪酬管理理念的创新

(1)将“双木桶理论”引入人力资源管理[5]:

在“双木桶理论”中,一只木桶代表自己的企业,部分短板影响了企业整体能力水平,另一只木桶代表标杆企业,我们要学习标杆企业相同位置的挡板来解决自己企业的短板问题,在“双木桶理论”指引下,企业要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综合分析。

(2)对薪酬公平化的新理解:

近年来,“可比性价值”概念的提出,是薪酬内涵深化的表现。用“可比性价值”来解释公平付薪理论,其意义在于将公平化建立在更宽大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将报酬公平与否的注意力放在对相似职位的工作评价上,使企业的薪酬管理更为灵活现实。

(3)树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6]:

员工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对于低工资人群,奖金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则晋升职务、尊重人格、授予职称、奖励创新及工作的自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从事笨重、危险、环境恶劣的体力劳动的职工来说,搞好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岗位津贴就可能更加有效。

3.2薪酬制度结构的创新

(1)绩点薪酬制:

绩点薪酬制是根据每位员工职务、管理幅限、特定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其薪点数,根据公司业绩确定基本薪酬率,两者相乘即为每位员工每月的货币薪酬。之所以实施绩点薪酬制度,是通过报酬机制,鼓励员工自觉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知识。

(2)宽带薪酬制度[7]:

宽带薪酬是指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代替原有的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跨度范围,消除工作之间的等级差别,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提高,利于职位的轮换和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设计时应确定宽带的数量和宽带内的薪酬浮动范围,做好任职资格及工资评比工作。在中国,宽带薪酬模式比较适合技术型、创新型企业[8]。

(3)长期激励的薪酬计划:长期激励的薪酬计划是指企业通过一些政策引导员工在较长的时期内自觉地关心企业利益,而不只是关心一时一事[9]。在企业目前比较盛行的是员工股票选择计划(ExecutiveStockOption-ESO),资本积累项(CapitalAccumulationPrograms),股票增值权(Stockappreciationrights)等。长期计划的实施对象主要有两大类: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10]。

总之,薪酬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到企业的效益与员工切身利益。大多数国内企业现有的薪酬体系缺乏对优秀人才的有效激励,束缚了企业员工的合理流动。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在企业中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遵循市场规则的薪酬分配机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p35

[2][美]JoanE.pynes.公共和非盈利性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p56

[3]罗纳德.W.瑞布.教育人力资源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p78

[4]范晓峰.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误区及对策.marketmodernization[J].2007年4月p68

[5]杨波.浅谈我国企业薪酬问题及对策.科技资讯[J].2007p231

[6]李炜.企业薪酬管理的几个误区.科技咨询导报[J].2007.04p91

[7]郑强.盘点薪酬管理六大硬伤.人力资源[J].2007.03上p59

篇5

二、衡量人才流动的指标与现实价值

(一)、人才流动率:

人才流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人才流动的数量与人才总数的比率。③人才流动率不仅是反映人才流动的指标,由此还可以衡量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考察一个企业人才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将人才流动率适当的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既有利于避免人才外流又可以加强企业内部人才的流动与使用管理。

(二)、人才流动的现实价值:

百度搜索人才流动率这个概念就会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国企:流动率超过15%,去向:外企与民企。在我们社会这是有着这样的一种事实,国企虽然不断改造着企业的用人机制和分配体系。然而在人才竞争的市场上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外企、民企,甚至私企慷慨地输送着质高价优的人才。”

对企业人才流失原因的认识一般可以归结为上面所述的待遇问题、发展空间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企业前途问题、内部文化问题等等。这些认识和看法也的确反映的是实际情况。上述原因中,最为根本的是人才得不到重视,而且不能靠流动机制改变现状,不得不选择离开企业。这些问题足以说明建立内部人才流动机制的重要与迫切。

三、人才流动机制的组成

(一)企业人才流动机制的内涵:[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企业人才流动机制应当由培养、使用、管理组成。培养是源头,使用是关键,管理是核心。从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考察人才流动机制,就是要把具有合适能力的人员,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是:人岗适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本质上都是人岗不适配造成的。人岗不适配的通俗叫法就是:错误使用!错误使用是人才流失背后的真正原因。

(二)人才的使用:

使用人才,也就是企业要做到人尽其才。部分国有企业现有体制不够灵活,论文格式不能做到合理使用。存在大量的专业不对口、执业资格与岗位不相符的现象。这样降低了人才使用效率,未能达到人尽其才的使用目的。以笔者所在的中原油田为例,目前,有些单位高学历、高技能人员大量闲置,外闯市场单位人员缺口较大或主业一线人员严重不足。比如一支在国外务工的井队,除了必要的管理人员外还需要配置泥浆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人员,以提升队伍的整体实力,但是仅靠内部培养是行不通的,如能从油田所属其他单位调剂就恰好可以弥补不足。如果国有企业能够建立人才使用平台,对专业进行分类、对执业资格进行分类,建立以人力资源为主、其他职能部门参与的分类别人才库,合理调配、统筹帷幄,以行业引导、岗位使用为原则,促进人才流动机制的完善就能化解这些矛盾。

四、建立国有大型企业人才流动机制的几点思考

1、打破壁垒。在保持现有人员内部调动的基础上,本着企业内部一盘棋的思路,打破企业内部的封闭。为人才流动奠定基础。著名人才流动研究专家桂昭明指出:“制约人才流动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是来自体制方面的障碍。”④2、建立流动平台。一是设立专业类别不同的的人才库,即建立技师以上或取得工程师资格、国家执业资格人员的人才库;二是通过具体政策以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的目的??;三是信息畅通,人才库入选人员与各单位需缺情况之间的信息互动。

篇6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交通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说到底还是“以人为本”,发现、使用、培养人才,造就一支团结、奋进、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无疑已成为交通企业发展的真正的动因。

1 适度“流动”挖掘潜能

人才流动的意义,决不局限于交通企业和“人”之间为相互寻找合适的人才或合适的企业(岗位)的一种市场行为,还在于通过市场化的流动,企业能使其员工最大化的发挥才能并充分挖掘其潜能;而“人才”尽心竭力为交通企业(岗位)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因此,建立科学、适度的“人才流动”机制是交通企业保持其发展活力的基本条件。

1.1 人才流动的一个前提

由于人才流动的市场化,自愿、坦诚和公开的双向选择机制已成为人才流动的一个前提。企业既处于选择和放弃人才的角色,同时,也处于被选择、被放弃的角色。为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才的市场观念,防止“朝南坐”或“愿者上钩”的情况发生。

1.2 人才流动的两种形式

(1)以人才的能进能出为形式,注意把好交通企业员工基本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小比例人才的相对流动之间的尺度,一般可控制在每年8%以下的流动量为宜。与此相配套,实施年度员工流动(淘汰制),吐故纳新,增进活力,根据企业需要定职定岗,并实行“以岗定薪”制。

(2)以人才可上可下为形式,注意淡化交通企业领导干部与员工的界限,形成企业内部人才正常的流动机制,一般可控制在每年至少5%的流动比例为宜。与此相配套,实施“年度岗位述职制”。根据员工能力、表现及公司需要“换职换岗”并实行“变岗变薪”制。

1.3 人才流动的三个原则

(1)确立用人“业绩、能绩先决制”,以“业绩、能绩”决定人员的去留和升降。避免看材料、听介绍而定局的状况,防止“看看档案、人才难得、一经使用、哭笑不得”的现象发生;同时对“劳模式”员工进行肯定时,也应提防以晋升职务取代奖励杠杆的现象发生。

(2)试行公司、部门在人才流动中的“双效否决制”,真正使企业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唯才是举”,从而有效防止“用人唯亲”、“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

(3)坚持关键岗位用人的“标准裁决制”。以刚性的标准去衡量招聘或调动、晋升对象。使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名副其实,在万不得已时,也应坚持使用标准,“宁缺勿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2 不断“激励”攻克“惰性”

交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的管理,不同于其他部门对资金、设备、产品等客观事物的管理,而是对思想有变化,情绪有波动的“人”的管理。为此,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每个人体内的“惰性”和“惯性”,主动积极的去防止“惰性”及其“负面惯性”的发生,并善于使用“激励”这一攻克“惰性”,弘扬“正面惯性”的最为有效的武器。

2.1 实行分配激励机制

先进的分配激励机制,是调动和持续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动力,它可由以下两个构件组成。(1)建立与高效率相当的、有社会吸引力的、稳定的工资福利保障机制,增强交通企业在社会上对人才的凝聚力。

(2)强调功效挂钩的激励机制,用好奖惩杠杆,把企业年度目标、月度目标等阶段性目标与对员工的激励机制挂钩,推行“大效大奖、小效小奖、负效负奖”的奖励制度。

2.2 推行精神激励机制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领导通常已深谙“得才者昌、失才者亡”秘诀,但是,要“得才”,除了建立较为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交通企业所树立的经营形象,是其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

(1)确立企业短期发展目标和描绘企业中长期发展蓝图,经常地灌输企业员工与企业共兴、共荣的思想,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和为企业的发展而拼搏的奉献意识。

(2)建立企业员工“星级制”与干部“晋升制”的组合机制,使“能人”因有机会晋升而更加拼搏,使“好人”(未必具备领导素质,但爱岗尽责的员工)因有机会晋级(星级)而更加投入。形成交通企业内部既给“能人”带来希望,又给“好人”带来曙光的小气候。

(3)完善命名企业功臣和总经理嘉奖令机制。交通企业按年度命名企业功臣,不定期地对特殊奉献的员工颁发总经理嘉奖令,使企业优秀员工的事迹和精神在嘉奖过程中得以弘扬光大,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立功竞争机制。

(4)推行“员工守则”和“作业计划”日训制。在交通企业中,拟定合乎企业实际的“员工守则”,养成工作有计划的良习,并推行班前“日训制”,让每个员工时刻牢记如何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员工,如何为完成公司计划努力做好当日工作。

2.3 用活目标激励机制

确立正确的经营目标,是交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的奋斗方向。而实施企业的目标,应以其总目标为基础,拟定便于操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分目标和阶段目标。

(1)阶段目标激励考核。根据年度计划,确立阶段(如年度、月度)工作目标,每阶段按实施部门和个人进行目标考核。可推行“某阶段完成计划和下阶段工作计划”汇报、申报制,由相关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复合、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2)重点工作目标激励考核。根据阶段工作重心,不定时的调整和布置阶段重点目标,提出实施时间要求,根据完成时间进度及完成质量,由人力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奖惩意见。

(3)与罢免相结合的考核。为防止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企业在阶段考核中,可以及时洞察被考核对象的能力及业绩,对不胜任者做出罢免决策,避免损失。

3 健全制度

交通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一个系统,涉及到对员工的引进与辞退、使用与培养、约束与激励等诸多方面,为此,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制度,以规矩定方圆,是交通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可建立并完善如下制度。

(1)双向选择的人才流动制度。即在劳动法的规范下,交通企业员工通过劳动合同,依法进行流动,充分体现员工择业和企业用人的自。

(2)按岗位要求确定的岗位责任制。交通企业要按照各类职务和岗位的标准,把适合的人选用在恰当的岗位上,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篇7

社会宏观方面的研究认为,适当的人才流动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利的。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勒温(Lewin)认为,一个人所取得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勒温从环境推动的角度阐述了不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会促使人才选择流出企业,从而论证了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卡兹(Katz)对科研组织的寿命进行了研究,发现组织寿命的长短与组织内信息沟通情况、获得成果的情况有关,同时提出适度的人才流动有利于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有利于保持组织活力。库克从如何发挥人的创造力的角度论证了人才流动的必要性。

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人才流动的个人决定因素和个人决策过程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对个人决策过程的分析中,普莱斯( Priee, 1977)认为对工作的满足程度和换工作的机会是决定雇员流出的中间变量。同时普莱斯认为决定雇员流出的主因素分析素包括:工资水平、融合性(雇员在首属关系和次首属关系中的参与程度)、基础交流(直接影响到雇员所担当的角色)、正规交流(通过正规办公渠道传递信息),以及企业的集权化程度。莫布雷(Mobley, 2007)认为雇员流出是一个选择过程。雇员对工作的不满足会导致出现辞职的想法,并会发生对这种想法和行为的评价,以及对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的衡量,进而产生辞职意图并最终导致雇员流出。莫布雷认为辞职打算主要由四个基本因素决定:工作满足与否、对在企业内改变工作角色收益的预期、对在企业外部改变工作角色收益的预期、非工作价值观及偶然因素。雷蒙德。A.诺伊等(2001)将工作满意度用于研究自愿流动员工的工作撤出过程,指出当人才对工作满意度达不到一定程度时,会采取工作撤出战略,即不满意的员工为了避开工作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工作撤出行为包括三类行为模型:行为改变、身体上的工作撤出、心理上的工作撤出。

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企业已深受其益。主要表现在:

(1)观念上,国外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从辅、事务性的战术层面,提升到了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层面。它不再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执行者,而是参与甚至主导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同时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践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2)导向上,如何才能使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落到实处?美国企业界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顾客导向”的新理念。在一些美国公司中,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已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当成是战略性业务来看待,并试图根据他们的顾客基础、顾客需要及满足顾客需要的技术条件等来界定自己的业务内容。

(3)思路上,目前国外先进企业都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来考虑,非常重视员工招聘、筛选、录用,到员工离职等各个环节相互间的衔接与配套。在出台每个政策或采取每个策略行动前,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员工整体士气的提高;看似简单的招聘、筛选和录用工作也正在朝着战略性、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4)手段上,自上世纪末以来,面对员工忠诚度普遍下降但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贡献率却不断上升的现实,西方管理学界与企业界在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仅以激励手段而言,不仅出现了以岗位和职务为基础向以业绩和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的转变,而且随着员工需求多样化的曰趋明显,也衍生出了像股票期权。利润共享等长期激励手段,以及工作内容丰富化、参与式管理、弹性工时制等更加个性化的精神激励手段。

(5)领域上,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局限于员工在企业中上班时间内的行为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开始将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一切因素均考虑在内,大大拓展了管理的范围。注重家庭生活与工作生活的质量、关注家庭与事业的平衡,被认为是一种更加符合人性的、更加有利于提高员工奉献精神的现代管理理念。“没有满意的员工就不会有满意的顾客”—己成为国外知名企业的共识。

(6)管理人员能力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其功能的显现和地位的提升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方面最具决定意义的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同时胜任职能性角色和战略性角色,既能管理又能协调。

2.国内研究

人才的流动是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户籍管制的放松,人才流动现象广泛扩展,人才流动率的不断上升,理论界在继续学习借鉴国外己有人才流失研究的成果之外,针对我国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岗位,不同地域的人才流失原因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从社会发展角度,王华敏,陈渝华(2003)从人才流动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研究了人才流动的必然性。他们认为,从客观方面来看,人才流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主观方面来看,人才流动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才自我实现的必然选择。张秀艳,徐立本(2003)从制度角度研究了人才流动,认为人才流动源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格局的演变,同时制度性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晤明等人认为,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是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是一个动态系统,各行业、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对人力资源需求必然是不平衡的。

从微观方面,晏向华、黄时斌(2008)认为常见的离职原因有:想尝试新工作、对薪水不满意、公司没有提供成长学习环境、与当初所期望的工作不合、追求升迁机会、对公司看法与上级不一致、工作单调、职业倦怠、公司福利不佳、与公司理念不合。孟凌 (2009)认为人才流动的因素包括:在组织中受重视的程度、企业是否能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竞争机制是否公平、薪酬福利制度、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对组织外其他企业的预期。

近年来,人才资源全球化流动的速度加快,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战一浪高过一浪,面对竞争残酷的人才市场,专家和企业提出从以下几方面应对。

(l)人才流动“环生效应”

人才流动“环生效应”,是随着人才流动而产生的循环效应。当人才流动出现良性循环时,就会产生人才流动的递增叠加效应;而当人才流动出现恶性循环时,就会出现人才流动的递减损失效应。海尔公司创出了人才资源“环生效应”叠加的做法,提出人才是“第一产品”的思想,面向全球争夺人才,解决人才流失难题。

(2)企业“人才溢漏”

企业“人才溢漏”,即人才的外溢与流失。广义的还包括随之带来的企业技术、专利、商标、信息及经营渠道等知识资本的流失。近年来,我国企业“人才溢漏”相当严重。随着加入世贸与进一步扩大开放,大批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从国企挖走了大量人才;一些企业的科技人员纷纷带走技术与商业秘密,另立炉灶,造成对原企业的损害。因人才流失而导致企业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与信息溢漏加重。南方一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人员从原企业“溢漏”出去,开办了一家同类型工厂,生产与原企业相同的产品,进入原企业商业渠道销售,形成了与原企业的不公平竞争,结果使这家国有企业受到了重创。

(3)挖掘人才“流出资源”

对一般企业而言,人才流出就是人才资源的失去。而精明的企业经营者注重对人才“流出资源”的挖掘,实现人才资源的永久效益。南方一家企业认识到,人才流动甚至于人才流失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建立起企业与所有员工的“永久关系”,让人才流出后仍成为企业的永久财富。

(4)重视“高价人才”现象

随着人才与知识作用的显现,“高价人才”现象已成为企业有偿使用人才资源与防止人才流失的重要方面。

(5)盘活人才“存量资源”

企业人才流失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对此,迫切需要管理创新,加快盘活人才“存量资源”,提高人才资源效益。据报载,上海现有140万各类专业人才,仍存在着人才资源闲置与浪费现象。降低人才“流动风险”,法制规范人才流动行为,防止人才流失与人才管理创新,更要加强法制规范。要树立强烈的法制意识,从注重人治转向注重法治,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式开展人才竞争。

篇8

“能级对应”就是要采取“因岗定人”、“因事设人”,就是要根据工作分析来确定企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工作技能、责任和知识,确定各项工作的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务和性质,进而确定所需的工作岗位,再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配备所需人员。当然,能级对应原则不仅指避免能力不足的人员上岗,还应重视能力定位原则,即避免能力过高的人员被安排在普通工作岗位所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另外,在实行“因岗定人”时,还要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无论是在招聘员工时,还是在员工绩效考核时,都要严格实行竞争上岗。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去除老的用人陋习,一切以企业利益出发,认真把握用人的能级对应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结构合理”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是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充满活力的保证。

人力资源配置的过程,实质上是使人员结构逐步合理化的过程。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目标任务都可能在不断地变化,而人员老化、员工和管理人员知识过时、专业单一,都会使企业人员观念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落后,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增长,发展缓慢,还很可能是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结构合理”就是要求人员配备上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更要考虑群体素质,即企业人员的知识新颖、知识结构合理,老中青年龄结合,技术、管理、综合等各类人员比例得当。只有这样配置才能使企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从而可以不断增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使企业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结构合理”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要求,企业要通过恰当有效的人员选择、员工再教育、绩效考评、内部退休、岗位轮换等多种方法和渠道来适时地培养、选拔、调配人员,使企业人员结构不断变化,以适应企业发展新的需要。

3、“人员流动”是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企业保持长远生命力不断发展的法宝。

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人员实行的是统一计划调配管理的方式,使企业一方面许多职位得不到合格人员,形成人员奇缺的现象,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专业人员专业不对口,用非所长,形成人员浪费现象。人员缺乏与人员积压并存,急切地呼唤着人员流动,合理的人员结构调整,也需要人员流动来实现。

在当今国际竞争环境的动态特征日趋明显,市场和技术的迅速变化中,企业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人力资源的流入、流出和其在企业内的流动,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越来越重的任务。

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就应该对员工进行动态的管理,以使员工的流动能够通过人才的合理流入和企业人才的内部流动来满足需要。人员流动的理想结果就是要达到员工和企业“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竟其功”。即:让人才自身在企业中能够得到合适自己特长、匹配自己能力、获得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工作中创造最大的价值;让企业有效利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为保证企业需要的人才的获得,不仅要尊重企业人员自然流动,还要抑制企业人员的盲目流动和人才外流。要在坚持队伍稳定、保留人才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人员结构。因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对于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维系企业正常经营也同样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尽可能地为员工提供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的满足,并为其提供较大的发挥自身能力和特长的空间,才能既留住了本企业人才,又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注入本企业,使企业人力资源不断趋于最佳配置状态。这就要求企业企业管理者应该以战略性的眼光来对待人才流动,不仅要采用灵活合理的、有利于吸引保留和开发自己所需的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需要创造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人才流动管理机制,而且还应该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运用更多的社会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力资源为企业服务,使企业拥有长远的生命力。

篇9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我国有不少地级市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建起了大学。在这里把这些大学称为地方性高校。地方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独特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甚至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能否顺利实现转型,也会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我国的地方性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这些困境,地方高校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作一些探讨。

一、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 多数地方性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高校的财政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可以使用、调度的资金远不如国家部属大学和省会城市的大学。

2 管理模式比较陈旧,离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管理体制有较大差异,存在某些明显的不适应大学管理的观念和制度,低级管理体制与高水平要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3 在学科结构建设方面缺乏对高层次师资力量的吸引力,或者留不住逐渐成长的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师资队伍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不太合理。

4 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的高水准学者少,真正具有价值的学术交流则更低,学术信息的流通相对滞后。缺乏大学本来应该具有的探讨学问之类的各种学术活动,学生的校际交流少,具有价值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5 生源差,素质低。同样的教师付出同样的努力,却达不到在其他大学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与大学本身应有的尺度和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的原因分析

1 地方性高校在地理空间上基本远离省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缺乏地区优势。交通、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很难吸引高水平师资队伍。

2 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经济建设刚起步,工业相对落后,政府财税收入少,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多,地方性高校在发展中难免遇到资金瓶颈。

3 多数地方性高校建校历史短,积淀浅,精神资源稀缺,优秀人才和生源缺乏,无法具备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大学所具有的那种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

三、地方性高校的发展出路

1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搞活人才流动体制,建立起“能引进”、“能留住”、“能培养”的人才管理机制。

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要转变管理观念,重视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将人才强校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两架马车齐头并进,既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注重对在校教师的培养。

(1)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的关系

高校既要创造条件留住原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又要根据需要,引进一定数量优秀的拔尖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开辟新的学科,带动和促进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没有处理好“引进的人才”与“现有的人才”的待遇和工作条件等问题,在政策上一味地向引进人才倾斜,而忽视对学校原有的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的扶持、培养,往往是“引进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因此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善待现有人才,在学校的一些政策待遇上,兼顾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两者间的关系,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培养有发展前途的现有人才,设法留住骨干人才。对于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应一视同仁,让他们同时挑重担,给他们同时施加压力。同台竞争,实行能本管理,能者上庸者下,为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

(2)正确处理人才流动与留住人才的关系

人才流动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激发人才的巨大潜能,可以使人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实现人的才能与工作需要的最大程度契合。人才外流造成高校人才匮乏,严重制约高校的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人才流动与留住人才的矛盾。面对人才流动,高校仅靠防止人才外流是不行的,而应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人才流动问题,积极参与人才流动,在流动中将自己需要的人才吸引过来。同时淘汰一批不适合当教师或无发展前途的人,优化教师队伍。高校应根据本校情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人才流动管理办法,改变对人才终生拥有的观念,对出资培养和引进的人才,签订合法有效的聘用合同,规定适当的服务年限,服务期满后,可以允许流动,不必强留;对于原有人才,也要科学管理,合理、恰当地进行人才交流,这样能促使高校惜才、爱才和用才,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有效解决人才供求矛盾,有利于消除“近亲繁殖”的负面影响。

2 着眼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提升优势学科竞争力。

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首要标志。一流的学科可以吸引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学生。学科齐全,拥有一大批举世公认的高水平学科是每一所高校的梦想,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地方性高校难以达到此目标。所以,地方性高校必须把学科建设放在不脱离实际、具有可行性的平台上进行谋划。学科建设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要认清学校的优势所在,认清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计划。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引进“少而精”、“切合实际”的学科专业,具体做法如下:

(1)按照规模、效益、质量、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专业的独特性和集群性,避免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增加,争取实现学科专业之间的互补、互通、相融、共生。学校目前须对现有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组,合并相近专业。

(2)着力建立一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统一融合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特色,拓宽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调整、改造现有专业,加强相邻学科知识的教学,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

3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与“农民工”成为当今社会两大就业难群体,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成为众人普遍的观点。大学生就业难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大概说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1999年各高校进行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就业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而就业岗位数量的增长相对缓慢。另一方面是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个性,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在这种大环境下,地方性高校应该着眼自身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学校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更好的教育方法。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就业竞争的需要,学校应不断地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美化校园,增加各类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

(2)提高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学育人和环境育人,环境育人就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高校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增强团队意识,使学生个性和社会相协调,更好地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3)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人数大约有lO%以上,这个数字应该说是很高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很大一方面是要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理协会,对大学生提供咨询。

(4)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但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却十分匮乏。国内很少有高校从新生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不少学生还把择业当作父母的事,并受社会劳动价值观念的影响,把择业范围集中在少数地区、行业和岗位。“面子就业”思想极重,更加重了就业竞争。因此需要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篇10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9-0092-02

当前,高层次人才成为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于是,高层次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有些单位为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了人才流动能够畅通无阻,制订例如人才柔性流动、绿色通道等政策,这使高层次人才在流动中出现一些弃档、重建档案的现象,这严重违背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范。

一、问题分析

(一)“弃档”现象日益严重

弃档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不了解档案的重要性,认为现今社会很多单位都是采取聘用制,且户口开放管理,档案问题似乎无关紧要;二是由于出国留学与档案失去了联系;三是不愿意缴纳每年几百元的保管费,于是弃档案于不顾;四是企业改制、用人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失业、待业、跳槽等情况增多,导致大批档案“沉睡”;五是一部分高层次人才因为与原单位签有服务协议,原单位出资培养人才,投入一定的财力和智力,协议规定当事人毕业后应为原单位服务多少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等。可是,当事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无视签订的协议,而原单位在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就扣押档案。与此用人单位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允其为柔性流动人才。所谓柔性流动,就是不受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的限制。这样就出现人已离开多年,而档案还留着原单位,原单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还在按月发放工资。对原单位来说,档案是留还是不留,扣留档案又留不住人才,不扣留档案,所造成的损失更无法追回。于是“有档无人,有人无档”乱象丛生。

(二)“重建档案”对人事档案管理带来许多困惑

有一些用人单位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开通所谓人才流动绿色通道,指的是不携带个人人事档案的人才流动现象。具体来说,人才流动接收单位在未接受人才以往人事档案的前提下,重新为个人建立人事档案,全凭个人自己填写,以解决人事管理对人事档案需求问题的一种人才流动现象。这是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原单位的权益侵害。这种“重建档案”严重违背了人事档案的原始性、严肃性和唯一性,大大降低了档案的可信度。并且出现一人多档现象,还可能导致一个人被几个单位同时任用的现象,严重扰乱了人事档案管理和人才市场的秩序。

(3)高层次人才流动缺乏国家档案行政部门指导与监督,致使高层次人才档案流于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档案法》为核心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体系在内的档案法律法规体系,其中人事档案工作方面的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出台了相关管理制度,例如1990年修订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1996年出台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2009年印发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通知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良好的档案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档案工作正常开展。但是,在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的今天,高层次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显得相对滞后。目前的人事档案制度亟须改革,例如,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

二、解决措施

(一)要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奖励和选拔任用机制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已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高层次人才成了用人单位的第一竞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奖励和选拔任用机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不能只注重吸引高层次人才,还应注重留住高层次人才,从某种角度来看,留住人才比吸引人才更重要。用人单位要在培育、选拔高层次人才方面进行资本投入,要用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用发展回报人才,给高层次人才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也就不会出现违背协议和弃档不顾现象了。即使人才因某种原因要调出,当事人也因与单位进行协商赔偿事宜,尽量达成共识,扣档和弃档行为是不可取的,即损害了双方的利益,也不便于工作的开展。而引进人才的单位也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在考虑不侵害原单位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可以用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允许高层次人才兼职等灵活用人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加快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行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以及信息的沟通,尤其是用人观念上的转变,使得过去以单位来确定人们身份慢慢转向对其社会价值的认可,人的身份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从某些方面来说档案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有不断弱化的趋势,但绝不意味着档案无用。应当指出,弱化的只是档案的形式,即“袋装档案”,而强化的应是档案的资源和信息性质。[1]目前人事档案管理还是延续的传统的档案实体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人事档案信息库建设和利用也只是单纯的档案材料目录建库和原材料扫描成电子文档,仅限于本单位内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在查询利用时的检索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高层次人才流动,人事档案信息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将高层次人才的一些个人基本信息及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库,通过网络达到资源共享,把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专门的人才信息网,用人单位可通过一定的手续或网上授权,从网上了解高层次人才的基本信息和现状,以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的管理了人事档案,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人事各项工作,能为开发人才资源提供准确、全面和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源。美国在1974年颁布的《隐私权法案》中,就将人事档案分为了公共信息和保密信息。公共信息是指个人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年龄、所在单位、工作时间、上次薪金调整日期和数目、职务变动时间等等。除此之外,关于个人鉴定、评价、惩罚及与医疗有关的信息等等都属于隐私信息。这样就方便了用人单位查阅和利用,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以人为本”地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变革,才能使人事档案成为一个公开、透明和适度开发的个人社会公信平台,才能真正打破人才市场的体制。[2]

(三)建立和健全高层次人才流动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家档案行政部门还未出台针对于高层次人才流动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由于制度缺失,使得用人单位在高层次人才流动时档案工作无据可依,无法发挥档案工作的真正职能,令高层次人才流动人事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流于形式,为规范高层次人才流动中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国家档案行政部很有必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加大立法工作,依法治档,确保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使人事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此,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人事档案工作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尽快出台符合当前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制度,使高层次人才在流动中人事档案工作能够真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科学立法后就应严格执法、做到全民守法和公开监督,让档案工作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高层次人才流动是智慧的流动,是技术的流动,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人才流动必定与档案工作息息相关。我们还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学习借鉴其它国家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好的经验,积极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例如在美国,其人事档案管理是实行分散式档案管理体制,但国家档案事业管理机构却可在联邦制政府内和军队中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美国联邦政府系统的非现职人员,其人事档案由“国家文化中心”集中保管。企业用人时,雇主都要为雇员建立人事档案,但仅限于收集、保管与本单位雇佣活动相关的材料,在雇员与公司解除合约的情况下,雇员在公司形成的档案并不跟随雇员转递其它公司,公司保留一定年限后自行处理。很多公司为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其档案都愿意委托给公共性档案机构代管理。[3]这种人档分离,代为收集、保管的方式,即不限制人才的流动,又有效节约开支,既便于用人单位使用,又避免增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封闭式管理模式,人事档案是由各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自己管理,聘用制下不调档案的,当事人档案就由人才服务机构代为管理。目前虽然在一些单位内人事档案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户籍制度和人事体制的改革,人才流动日趋频繁,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大力推进人事档案工作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人事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选贤举能、知人善任的重要依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是人员与社会管理相衔接的一个纽带,与人事调动、职业发展和维权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方面息息相关。我们人事档案工作者必须立足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让人事档案工作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