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3: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手工技艺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

篇1

1. 手工技艺的保护形式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手工技艺资源十分丰富。按照各种技艺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应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积极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资料性保护,利用对有关文献资料及实物的征集整理,归档并妥善保存,这是所有对于列入不同级别的传统手工技艺名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二是记忆性保护,现代技术将手工技艺尤其是生产技术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一些在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蕴含的比较丰富的技术,进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遗。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基于资料性保护并进行弘扬,采用文化记忆方式获得教育效果。三是政策性保护,传统工艺的生命力较强,虽然现代化浪潮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还是有很多手工技艺具有良好的经营潜力,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通过避免恶性竞争等有效措施,使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四是扶持性保护,一些传统工艺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观念等方面因素影响到其传承,需要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才有希望由扶持性保护向自主传承转化。五是维护性保护,一些传统技艺见证了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技艺不断变化赋存状态,进而影响到对其的保护形式。基于此动态保护格局,需要对基层情况加深了解,采取有效形式,进而使预定目标才能实现。

2. 手工技艺传承方式

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取口传心授、师徒相承的传承机制,大部分都是家族传承形式,但该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技术过度保密、人亡技艺失传等,都受到该传承体制的影响。但也要注意到,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传统工艺由个体、家族经营逐步转变为企业经营。受此情况影响,尤其是企业采取现代经营管理体制,艺术院校中新的技艺教育方式逐步取代了师徒相承的传承方式,成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多样化的习艺历程主要源自实际工作,也留不开培训班、各类学校的培养。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明显变化,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传承最重要的是艺人传承,这为培养传承人指明了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

3. 手工技艺在艺术院校中传承的优势

在艺术院校中,手工技艺传承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目前在传统工艺传承中受经济利益驱动,传统工艺受急功近利方式开发过度,恶性竞争使其发展畸形化,进而造成工艺及产品品质对其声誉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学者不愿继续开拓传统工艺市场,刻意回避对传统工艺保护传承,自信心严重不足。尽管这种理念与倾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比较片面,与联合国保护非物遗公约中的有关内容的理解相悖,阻碍了其实践,进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确保非物遗的生命力,涉及到确认遗产各方面内容,通过研究、保存、弘扬、承传等措施使其得到振兴。这是目前对非物遗保护采取文件界定形式中最明确和完善的,对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十分合适的。据此,保护不只是保存、维护,而是通过很多环节对其工作过程和体系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实现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振兴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多种丰富的内容方式,在历史发展中,传统工艺的产生及发展与社会需求和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起初,先民们主要满足生产生活实际需要,随着不断扩大的分工,一些手工技艺逐步发展为专业化和商品,在形式、格局、内涵等方面与社会经济、人文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具有影响作用。不可否认,目前还存在纯粹源于个人爱好的手艺制作,但传统工艺生存、传承离不开市场开拓这一客观事实,没有市场,手艺人难以生存,也影响手工技艺的传承及发展。艺人及其所在社区是手工技艺的主体,保护手工技艺离不开艺人的努力,政府扶持也是十分必要。

千百年来,民间艺人因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其制品形式和纹样不断开拓,引发了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手工技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传统工艺的生存与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传统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市场开拓。在艺术院校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优势,学习韩日等国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成功经验,提高对民间智慧和首创精神的重视程度,坚决遏制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策略,才能使传统手工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归根结底,都是对其生命力的保护。手工技艺振兴的前提就是传承,为其传承提高重要保障。有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好职责,将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通过制定保护法规、减税等扶持政策,才能对手工技艺传承及振兴产生促进作用。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手工技艺传承人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创新,使年轻艺人在技术院校中得到正规化培养,这也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及持续发展,进而对传统工艺价值内涵提高认识程度,树立保护非物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意识,才能弘扬传统文化底蕴。

4. 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目前传统手工技艺同时存在家族及社会两种传承方式,这对于两种方式的同时存在具有互补性作用,也有利于传统工艺的保护。保护手艺作为一项重要事业,对于维护传统文化命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萌.传统手工艺合作社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5

[2] 李永刚.传统手工艺发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机制分析[J],当代经济,2016.10

[3] 赵巧艳.非物质文化z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4.5

篇2

刺绣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鼎盛时期几乎达到家家刺绣,户户女红的地步,但是,在过去,这样的手工工艺基本上是属于师徒相授,家族相传,属于非主流文化,不能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所以,历代以来,有关刺绣的教学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松江三善堂开办“松筠女校”,设立了刺绣专科,开创了刺绣办学的先河〔1〕。而影响最大的当属清末张謇、沈寿于1914年创办的南通女工传习所,制定和完善了刺绣职业教育体系,以刺绣为专业课,同时还开设音乐、书法、绘画,均由当时著名刺绣大师及著名画家讲习。其学制为先入预科班,而后进入普通班,学制两年;二为中级班,学制四年,即本科班;三为高级班,即研究班〔2〕。类似我们现在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而且学员综合素质非常高,使沈绣艺术得到了非常好的系统传承,造就了无数的刺绣大师。但是纵观现代的教育,手工工艺尤其是刺绣这一块,始终处于民间传承的态势。各学科大力发展的今天,手工刺绣却还维系在一个原始的阶段,尽管从业人员甚广,但素质却普遍不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四大名绣榜上有名,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们作为遗产来保护?是因为它们自身与时代不能起头并进。但是,保护不是人为的去维护,而是要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从四大名绣的发展来看,苏绣相对来说理论体系比较完整一些,其余的湘绣、粤绣、蜀绣的相对较为落后。而苏绣刺绣体系的完善则很大程度上依赖过去刺绣学校培养的大批理论实践都很优秀的绣工。我国现在各艺术院校以及各艺术专业,鲜少有将刺绣作为一门必修专业课进行人才培养。但是,单独成立学校或者单独成立一个专业,首先是必须要有市场的需求,满足学生就业,以目前状况,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作为服装学院的专业课程,我们试图将刺绣作为服装手工工艺纳入教学计划。 将手工刺绣纳入服装专业教育,从对学生的培养和专业体系的构建上来说,无论是对服装专业教育还是对手工刺绣自身的发展,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丰富了服装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习内容

1、手工刺绣是一种锻炼耐心和手指灵活度的工种,对学生掌握服装工艺有辅助作用。

在古代,女孩子从小便学习刺绣,以练就心灵手巧之技艺。在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技艺以后,手工刺绣这门技艺便渐渐变为了小众产业。对于刺绣涉及最多的服装来说,我们的服装专业院校一般都没有单独开设这门课程。实际上,手工刺绣对学生耐心和手指灵活度的锻炼,都非常有益。刺绣首先是进度慢,其次是活精细。我们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对手工涉及非常少,在学习服装工艺时,普遍表现为手指灵活度不够,缺乏足够的耐心,工厂可以几个月就培养出一个熟练工,而我们大学四年都没有几个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出完整的服装来,这说明我们在对学生的基础培养上存在偏差。重设计轻工艺一直是个普遍现象,造就了学生浮躁的心理和不扎实的功底。手工工艺能够从一开始就磨练出耐心和细心,为将来学习服装工艺打下基础。

2、手工刺绣涉及到图案处理和配色技巧,对服装设计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刺绣涉及到图案处理和配色技巧,对学生来说,是个小中见大的锻炼。如何把手工刺绣的内容应用到服饰中去,需要足够的设计理念来支撑。如何将刺绣图案进行最精华的提炼,如何对小片图案进行配色,以呼应服饰的搭配,做到画龙点睛,都是我们对设计类学生的一个锻炼。

3、丰富了服装设计的内容。

在传统的服饰当中,基本上可以见到衣必文绣。服饰制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刺绣工艺的展示,一件服装的精美复杂主要是体现在手工上。随着现代大工业的生产,这种耗时耗力的手工制作在成衣生产中普遍以机绣代替。而在高级定制中,能够偶尔出现手工刺绣的身影,但其价格却已经令人望而却步。说明在服装设计上,刺绣实际上能够大大提高服装设计的内涵,但要广泛运用,就必须要化繁为简适应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化生产。

二、对手工刺绣的持续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1、手工刺绣的到现在为止,理论体系都不算完善,在高校作为一门学科培养,对手工刺绣自身的承前启后有莫大的帮助。高层次人才的融入,是一门技术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础。传统的理论,还仅限于手工工艺技巧的传承,没有达到一个质的提升,对这个体系的研究,也只是限于个别研究的零散阶段。而一个行业整体的提升,必须要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占据一角,才能与其他学科齐头并进。

2、其他学科的技术以及设计理念也可以很好的融合到刺绣中,为刺绣增添新的血液,服装作品中也可以大量的出现刺绣的踪影。 刺绣,既可以保持它的独立性,又可以为其他艺术设计锦上添花。同时,也能够产生一些对刺绣有兴趣,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年轻人继续研究刺绣和发展刺绣,以传承和发扬这样一门美丽精湛的技艺。

我们服装设计的学生,都是具有很强的绘画功底,能够自行设计图案款式的专业人才,具有专业的审美观点和艺术层次,在现在的手工工艺行业是非常稀有的资源。刺绣从业人员普遍文化层次低,缺乏专业的审美观和设计理念,不能推陈出新,只能依葫芦画瓢,是妨碍手工刺绣发展的一大软肋。而手工刺绣业的迅速发展,要靠的依旧是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以及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有广阔视野,强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技术人员,在这条路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任重道远。

篇3

作者刘伯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 情况报告员、到了极大的发展,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的目的也就不仅仅是停留在文物保护的需要了,而是要打造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帮助乡村农户脱贫致富;至21世纪,以徽州物质文化遗存为主要开发内容的徽州人文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教师心得体会 为了一个重要产业,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仅以黄山市来说,2009年,黄山市旅游业总接待游客2122.5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87.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8.15亿元,旅游创汇2.44亿美元。全市纳入旅游统计监测的景点有52个,共接待游客近1200万人次,门票收入6亿元。这其中,利用徽州传统文化的物质文化遗存而开发的人文旅游景点是30多处,有门票收入的景点是23处,门票总人数达410万多人次,门票收入达1.5亿多元,如果再考虑旅游的吃、住、行、购等综合因素,徽州人文旅游的实际收入还要乘上几倍。

黄山市的旅游过去一直是以黄山自然风光游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徽州人文旅游大规模开发以来,徽州人文旅游的总人数,2002年,历史上第一次持平了黄山风景区;2009年,则达到了黄山风景区的1.75倍。徽州人文旅游目前已经是黄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2.徽州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开发。在林林总总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目前得到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工艺和技艺,据笔者的调查,至2009年底止,其产业化经营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至少有27项,其中,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6项,它们还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徽州传统产业的技艺,其自古至今一直是获得产业化开发的,如徽墨、歙砚、万安罗盘、各种茶叶制作技艺、新安医学等。另一类是原本只是用于满足徽州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精神需要的技艺,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黄山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得到新开发,从而走向市场、走向产业化经营发展道路的,如新安画派、徽派版画等艺术和徽派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五城豆腐干制作技艺等。

这些已经开发的徽州传统技艺所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无法统计;社会效益,仅以万安罗盘为例。罗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延续和发展,既能用于辨别方向又能用于风水占卜。万安罗盘是中国现存唯一以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罗盘,因诞生、生产地为休宁县万安而得名,其制作业至迟兴于元末,明代得到发展,清代中叶进入鼎盛时期;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吴鲁衡毓记”罗盘、日晷获得了金奖;2009年12月,休宁县万安罗盘厂又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生产的万安罗盘被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认定为2010年该会特许(文史论文)商品礼品。

3.徽州古代文献文书的遗存直接促进了徽学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徽州社会与文化既是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典型投影,又是典型缩影,具有“标本”的价值和地位。因此,早在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就有人专题研究徽州问题:30年代,黄宾虹先生正式提出了“徽学”的概念:进入80年代,一门以“徽学”命名的新兴学科广为传播,90年代后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在21世纪,徽学已是被学术界、文化界及社会各界共识为走向世界的显学。二1j但徽学这门学科之所以能够成立,大量典籍文献和文书的遗存是极为重要的支撑。特别是徽州文书,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美国学者约瑟夫·麦克德谟特在不多的几位传承艺人在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等地开设了个人作坊,有了作坊式的经营;2002年以后,这项艺术的开发才真正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如在合肥市成立了安徽华韵徽雕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在雕刻上的产值达到400多万元人民币。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黄山市百鸟亭古建筑构件设计制造有限公司,2004年初成立,原本还是小作坊式的、以从事小工程建筑业为主,之后才重点转向从事古建筑构件的砖雕、木雕、石雕、彩画的制作、安装、销售;现有员工20人,2009年的产值才150万元人民币,但产品销售到了上海、湖南、浙江、江西及安徽省的合肥、马鞍山等地。

篇4

一引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家冯骥才先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i1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言传身教作为传承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izl0

    端砚制作技艺具有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是端砚制作艺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无形资产,是通过有形作品呈现的无形财富。端砚制作工艺作为雄庆的传统手工艺,经过无数端砚制作艺人的努力,制作艺术越来越精湛,既人文荟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原汁原味,保持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具有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特点,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2006年5月20日,“端砚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t310

    端砚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手工业,由于其手工作坊的行业背景,形成了制作工艺精湛、生产流程独特以及产品数量有限等特点。如果单一从扩大生产组织规模的角度“发展”传统手工业,有可能丢失其传统文化特色、象征意义和存在价值,导致传统手工艺的湮灭。因此端砚行业作为传统手工业的现状将继续存在,而且因其稀缺的存在形式和产品的独特性而备受瞩目。

    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是中国的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的发源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当地的制砚村民。当地制砚起源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距今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端砚制作工艺不但使白石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砚乡,也使其成为一项长盛不衰的文化产业。2003年广东省科技厅批准黄岗镇为广东省端砚专业镇,肇庆市政府命名黄岗镇所属的白石村为端砚文化村,这里聚集了几百家端砚家庭作坊,其主要设在农户的房前屋后、院落屋内,是国内成熟的大规模生产端砚的作坊区。

二、传统手工作坊工作满意度研究方法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工作满意度研究得到了重视。吴宗怡、徐联仓i41对于msq量表进行了修订和使用;卢嘉、时勘}s}研制出了我国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它的测量结果与msq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该问卷涉及对管理行为的满意度、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对团体合作的满意度、对工作激励的满意度五个方面。一个明显的不足是,这些量表的实证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经营管理模式较为成熟的现代企业,而对传统手工作坊的从业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测评,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个空白。端砚作坊的从业人员是继承端砚文化的主要力量,是端砚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研究这支特殊的人才队伍,可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对所属组织的期望,从而达成作坊主与从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进而增强这支队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降低传统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流失率。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关注传统手工作坊从业人员的生存状况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1.量表的设计。本研究之量表的设计参照了国内t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借鉴了多个成型量表的设计要点,形成了量表的初稿。同时邀请多位组织行为学以及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连同端砚行业的资深企业管理人员组成聚焦小组,经过头脑风暴和专家法编制修订而成,力图反映端砚作坊的实际情况。为了评定的科学性,本研究均采用7点评定方法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0,1,2,3,4,5,6分别表示极度不满意、不满意、有些不满意、中立、有些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

    2.信度、效度分析。计算工作满意度六个维度的分量表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89,0.91,0.94,0.89 , 0.91和0.90,说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很高并且内部结构良好,量表具有很高信度。在田野调查的初期,经过了两天的试调研和小规模的数据测算,验证了量表架构以及问项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工作满意度量表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原构思中分别属于师承关系、工资收人、工作环境、工作本身、作坊福利、职业发展6个方面的项目都很好地进人了各自因子,各个项目在各自因子上的载荷都在0.50以上,而在其它因子上的载荷总体很小,因此6个因子也即该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的6个维度,即由因子分析推导出的量表具有很高的内容效度。

三、研究发现

    调查组共发放215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间卷196份,有效回收率91.16%。受调查人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

    统计显示,受访人员总体的工作满意度分值为4.024,即满意度为67.1%,属于“有些满意”,与较好的水平75%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各满意度要素的影响显著性如下:

    1.师傅传授意愿对从业人员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师傅传授意愿越明显,传授方式越恰当,从业人员满意度越高。端砚作坊从业人员离开自己的家乡到白石村工作,在端砚作坊内除了打工挣钱,主要希望在这个端砚之乡跟师傅学习正宗的端砚制作技艺。调查得知,他们在工作中对师承关系感到“满意”和“有些满意”的占13%,认为关系属于“一般”的占60%,对师承关系“不满意”或“极度不满意”的占27%。师承关系的总体满意度直接决定从业人员在本行业内的留职意向,也是作坊主稳定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因素。从业人员对于“如果师傅不愿意传授技艺,就到别处去学”的问项的认同率达到63;对于“如果师傅愿意传授技艺,工资低一些也无所谓”的问项的认同率达到71%0

    2.绝对收入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但是收人的公平性和准时性对从业人员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一地区、同类工作的报酬相差不大,从业人员对工作报酬的满意程度主要是与在其他行业工作可得收人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以及与在家务农的收人进行纵向比较。调查结果显示:收人适中、按时足额发放、不随意克扣,这是端砚作坊从业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居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从工资构成的角度看,目前城镇职工工资大多数包含必要的社会保障基金,但端砚作坊从业人员普遍没有。据实地调查了解,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因流动性强,他们更多看重眼前的实际利益,普遍希望全部收入以现金支付。因此如果把养老、医疗保险费用从收人中扣除,他们实际到手的工资就更低了。许多端砚作坊从业人员的实际收入只能维持跟前的简单生活,难以养老和防病。他们之所以有小额积累,是因为他们把日常生活费用压缩在温饱水平。

   3.工作环境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从业人员对于工作环境中的“噪音”和“粉尘”没有太大的反感,认为“一般、习惯了、无所谓”的占到76%;只有5.6%的人认为“有害身体,不满意”;还有18.4%的人认为“比较原来的工作环境,已经很好了”。

    4.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是工作本身的两个重要评价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工作时间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端砚作坊没有固定的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从业人员的工作自由度比较大,只有当接到批量订单时,才需要加班。由于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大多数来自外地(外村、外镇或广西等地),他们吃、住都在作坊附近统一租用的房屋内,对于计件工来说,他们既有时间加班,也有意愿加班,目的是多挣钱。

    劳动强度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虽然工人的劳动时间普遍很长,但在工人对劳动强度的感受上矛盾不大,有79%的从业人员认为劳动强度在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为对比其在家乡干农活的经历,端砚作坊的工作俨然要轻松一些。虽然从业人员上班和加班都是自愿的,但是超长时间劳动必然加速劳动力的损耗,损害从业人员身心健康。从从业人员对问卷最后一题“自由表达想法和建议”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中不少人建议“希望每次任务完成后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5.调查显示,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在住宿和膳食方面的满意度居中。由于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外地,他们的住宿和膳食都由作坊主安排。大多数端砚作坊在伙食方面的做法是:从业人员一天的工作餐都由作坊主统一供应,主要保证从业人员吃饱。作坊主、师傅和徒弟一起用餐,没有分别对待。满意度居中的原因主要是作坊主没有偏见,全体从业人员一视同仁,同甘共苦。

    6.获奖、晋升和创业机会对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即学习与成长机制越完善,从业人员的满意度越高。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多次联合举办的端砚评奖活动、“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称号、职称的评选、晋升活动以及攀庆市人事局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职称资格培训,向端砚作坊的从业人员展示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对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同时,端砚行业近年来呈现的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肇庆成为“中国砚都”、“端砚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振奋人心的大事,使得从业人员有更强的信心投身端砚行业,寻求创业发展的机会。因此行业发展前景成为影响从业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管理建议

    1.保障传承。传承的实现形式大体有两种:一是自然性传承;一是社会干预性传承。自然性传承是指在无社会干预性力量的前提下,完全依赖个体行为的某种自然性的传承延续(如肇庆民间诸多的“端砚世家”)。这种自生自灭的自然传承方式往往因为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个体的变迁而受到极大的制约。社会干预性传承是指在某些社会力量干预下的传承。这包括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社会团体的各种行政干预和支持。通过行政、立法所产生的某种强制性干预力量尤为重要。端砚制作技艺的社会干预性传承主要有两方面:其一,通过政府干预性力量支持或保障端砚制作技艺自然传承活动的实现,包括采取法律、技术、行政、财政等措施,建立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人保障和激励制度,促进端砚文化遗产的传承;其二,将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活动纳人教育途径中,使之成为青少年教育、社会文化发展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篇5

1. 前言

在我东北有一个悠久历史的赫哲族少数民族部落,是目前唯一的一个渔猎民族。鱼皮画这一独特的文化在多年来渔猎过程中逐步形成,使赫哲族的勤劳智慧得到充分展现,并世代延传而没有消亡。

2. 鱼皮画艺术形态

在赫哲族中鱼皮画是其特有的艺术品,各种花纹图案最初主要采用剪刻形式制成,通过染色等艺术加工后向衣服、器物上粘贴或缉缝,是赫哲族的一种传统特色文化。尽管大部分花纹图案的艺术价值极高,使赫哲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艺术的追求得到充分体现,但在艺术品中这些物品并非独立存在,只作为实用衣物的附属装饰。

随着时代的变迁,鱼皮衣物中的鱼皮纹饰从历史舞台退出,使其赖以存在的载体逐渐失去。但赫哲民间艺人,不断将鱼皮画发展为工艺美术品,在制作方法、创作题材等方面不断突破。

3. 赫哲族鱼皮画的传承

3.1 传承现状

不断改变的自然环境及赫哲族人不断变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被年轻人逐步接纳,对鱼皮画的传统制作工艺日益陌生,随着赫哲族民间高龄艺人的离世,其民族艺术濒临灭绝,很多热爱民族艺术的人们投入非物遗文化传承中。艺术院校具有独特优势,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将赫哲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重点是研究开发实施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使高校课堂增添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一些艺术院校还申办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开设鱼皮技艺课程,使鱼皮制作专业人才得到培养,有力保障了鱼皮技艺的传承,为促进鱼皮技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2 鱼皮画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3.2.1 鱼皮画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难以得到大众深度了解

赫哲族作为唯一一个位于我国北方的渔猎民族,人口也较少,主要在我省同江、饶河等地分布,聚居地主要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佳木斯敖琪镇赫哲村。因赫哲族居住相对集中,与外界不具有较多联系,影响人们对鱼皮画的了解深度。对于鱼皮画很多人只是停留在知道而已,但真正见过的人不多,对鱼皮画等工艺品也没有购买过。

3.2.2 渔类资源不足,增大了制作鱼皮画的成本

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了渔业文化而产生很多问题。鱼类资源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日益减少,已难以承载捕捞及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客观要求。而且,制作鱼皮画需要多道工序及大量时间,这也是鱼皮画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大众即使欣赏鱼皮画,也难以接受这项高昂价格的传统工艺品。

3.2.3 赫哲人口和鱼皮画制作技能人才日益减少

不断改变的生态环境及赫哲族生产生活方式,对渔皮画的传承都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生活方式被年轻人逐步接纳,对鱼皮画的传统制作工艺日益陌生,随着赫哲族民间高龄艺人的离世,其民族艺术濒临灭绝。

4. 赫哲族鱼皮画在艺术院校中传承的优势

随着我国开展非物遗保护工程,赫哲人不断增强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鱼皮制作技艺传承成为共识。鱼皮画制作技艺由赫哲人传承至今已成为人类记忆的“活化石”,对于鱼皮画的保护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在宣传方面加大力度,使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在宣传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在艺术院校相关学者、专家及传承人的支持与帮助下,提高保护赫哲鱼皮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专家学者应基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尊重、对多样性文化捍卫的角度,传承悠久的文化遗产,使各种文明的姿态呈现多样化特点。

4.2 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鱼皮画制作技艺从根本上杜绝流失

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应有机结合鱼皮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能够支撑文化的发展,应致力于赫哲族传统鱼皮画等民间艺术品的开发种类,将文化与经济发展有力结合,进而实现对鱼皮画的保护传承。

4.3 对传承人和传承教育工作者加大支持保护

我国学术界的共识就是利用保护民间艺人而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部门对鱼皮画技艺传承人及教育传承者创造有利条件,诸如补贴传承过程中的各种费用等措施。

4.4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鱼皮技艺专业教育资源,使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

为使鱼皮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艺术院校设立民族文化传承专业,聘请赫哲族鱼皮技艺传承人进行授课,深入研究鱼皮熟制、染色、制作鱼皮纹饰、鱼皮线、鱼皮图案及手工缉缝等传统制作赫哲族鱼皮画技艺。将鱼皮技艺列入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从传承到研究,使鱼皮画制作技能人才得到分层次培养,一批非物遗文化技艺传承人得到重点培养。

4.5 伴随产业发展传承鱼皮画制作技艺

鱼皮画等民族艺术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随着不断发展的经济及文化产业,利润空间十分巨大。鱼皮画相关产品的艺术欣赏价值较高,对于鱼皮画国内具有较高的认同度,这对于鱼皮画传承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方法,将鱼皮文化向产业发展,使传统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需求使鱼皮画传承得到有力地促进。

5. 结语

综上所述,赫哲族穿用鱼皮时间十分久远,是目前唯一一个将鱼皮制作技艺传承的民族。因此应将鱼皮画的保护传承意识不断提高,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优势,使赫哲族非物遗面临的困境得到妥善解决,对于促进赫哲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建,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 张敏杰.渔家天锦: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篇6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57-02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经济文化中心,伴随该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其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等都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转型。在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倾轧,其原本依托的生态环境也已经或逐渐被破坏殆尽。如何挽救长株潭地区濒危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活态”地保护与传承,是必须直面的问题。从“活态”角度研究其传承模式,不仅延续了历史与文化脉络,更有利于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焕发蓬勃生机。

一、重构文化生态,打造传承载体

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别,它的存在和传承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有可供静态展示和流传的“有形”艺术品,还承载着诸多 “无形”的文化特征,如手工艺和民俗等。谈到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延续,就必须考虑到这种精神性的存在对生存环境的特殊要求,它不能脱离文化遗存原本存在的土壤,只能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空间”中生存。在长株潭城市一体化的高速进程中,大量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基础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了,能否重构这种文化生态,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建立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活态展示馆。

长沙的“湘绣博物馆”馆藏了大量湘绣名家的绣品,但这只是对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近年来,在杭州和江西等地新建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采用“情景还原”的方式对“文化生态”整合与重构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此类博物馆一般分为:陈列展厅,用以介绍各类工艺品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艺术特色等;另设手工作坊厅及兴趣室,由艺人为参观者表演传统工艺,游人也能动手操作,现场体验同时兼有教学功能;此外还有配设有生产厂房和营业厅等。这正是“活”态保护的一种形式,长株潭地区亦可借鉴这种保护范式,建立“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活态展示馆”,将展馆作为文化的传承载体,“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并行,实现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在当代乃至未来的不断延续和发展。

据2012年普查的情况,长株潭地区民间美术类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为:长沙市26个,株洲市14个,湘潭市5个。①可将湘绣、火花、铜官窑陶瓷、浏阳石雕、望城剪纸、棕叶编、醴陵皮影戏、中国红釉上彩绘技术、株洲县朱亭邹桂文木雕、株洲县刘双喜油漆画、芦淞区百井剪刻纸艺术、蓝印花布等内容遴选后纳入展馆,展馆不仅展示完成的作品,还同时展示制作过程和工序,如能以展示、教学、体验、生产、销售结合的形式呈现,则较之静态的实物、文字、图片更为全面,能让文化遗存保持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

(二)保护民俗文化,全民参与,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

尽管以“活态展馆”的形式能呈现传统手工艺的部分形态,但毕竟是一种标本式的保护,已经全然脱离了民间美术的生长环境,且保护的种类有限,只能是挽救濒危文化遗产的权宜之策。“上导之为风,下行之为俗。形成习惯,世代传承,是为风俗。”②唯有形成风俗和习惯,民众才会自觉自发地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融入日常生活。在这个问题上,最关键且长效的办法是需要政府积极引领保护民俗文化,全面提高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全民参与保护与传承,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譬如在高度现代化的日本和韩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依然中会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集中展示各类传统工艺品;在政府划分出来的历史街区和民俗村,工匠依然在手工作坊从事着传统工艺,生产和售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品。也唯有如此,各类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态”的保护和传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和韩国的做法切中肯綮,我们当效法之。

二、赓续文化薪火,构建传承体系

(一)传承人、后继者、民间协会共同构成的传承队伍

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的另一个关键是保护“人”,作掌握特殊技艺的民间艺人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他们是极其珍贵且濒危的文化资源。要解决民间美术传承人“断代”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宣传和激励提升民间艺人和传统工匠的社会地位,使全社会意识到他们的文化价值,将他们等同于“艺术家”而非“工匠”来对待。此外,还需要定期向公众开放手工作坊,吸引公众注意,提升艺人自豪感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要求传承人不断研修、学习以促进技艺的提高;再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全面记录他们掌握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技艺和知识等;分阶段、有计划地征集并保存他们的作品,制作成教材和宣传片,以电子媒界的形式传播等。

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要保持“活态传承”的状态,还要注意艺人工艺技术的继承与改善以及“后继者”的培养。尽可能为艺人提供活动空间,定期组织手工技能表演,以展览或竞技等形式供艺人交流、施展和拓展技艺等。提升年轻人学习和从事传统技艺的兴趣;通过媒体传递授徒信息,在全国范围开展拜师学艺活动、组建民间协会等都有利于“传承人队伍”的形成,能确保该项遗产后继有人。

(二)将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结合,持续培养有生力量

培养民众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资源,自觉自发地参与保护与传承,需要将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课程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使民众从小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成为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

幼儿的民间美术教育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渗透和熏陶。通过家长带领幼儿参与民俗活动;在幼儿园设立民间美术体验教室来欣赏作品,培养儿童对艺术品的感觉、知觉和美感意识;选取能进行实践操作的民间美术样本进行临摹和创作等;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传统艺术的热爱。

小学阶段,长株潭地区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与校内资源进行整合,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如蓝印花布、火花设计、剪纸等易于实践的内容等,都是丰富的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制作过程并举办展览,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此外,还可以以“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为主题,定期举行全省绘画和作文竞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儿童对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认同感。

中学阶段,注重拓展对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对本土的民间美术的关注,了解地方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当地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地方民间艺术造型特点、审美特征、工艺流程等。在日常教学中以“熏陶、渗透、融入、践行”的方式培养保护与传承的后备人才。

地方高校应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授“绝活”,鼓励美术教师向老艺人拜师学艺,将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课程列为必修或选修科目。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成立民艺系,培养有志从事民艺工作的专业化人才,肩负起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任。

三、振兴传统工艺,摆脱传承窘境

长株潭地区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且分散,除“湘绣”已形成规模化发展外,其他多属于规模极小的零散作坊,处于无序发展和自生自灭的状态,因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面临濒危窘境。要避免单一以“遗产”或是“馆藏”的方式存在的局面,就应该让民艺作品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不断被生产和销售,在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真正的“活态”存在方式。

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承担具体而有效的工作。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开拓市场,为该地民艺作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信息,再设立长株潭地区工艺品信息网,搭建艺人与消费者沟通和对话的平台。其次,对在传承发展传统技艺、大力培养后继者以及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民间艺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以促进传统工艺的振兴。第三,对学习民艺品制作的年轻人发放生活补贴,保障其生活,能专心致志从事民艺传承工作。第四,定期举办民艺作品的展览和展销活动,让民间艺人彼此交流和展示技艺,以促进技艺的提高。

振兴传统工艺,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摆脱传承窘境的有效途径。要建构合理有效的手工产业,长株潭地区应该将经济价值较高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加以利用,如重点扶持和建立湘绣、铜官窑陶瓷、浏阳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作为展示与宣传民间艺术的窗口;帮助长沙粽叶编、石、醴陵皮影、株洲县朱亭邹桂文木雕、株洲县刘双喜油漆画、芦淞区百井剪刻纸艺术、蓝印花布制作等民艺品走向市场,吸引更多民营资本进入民艺产业等。

科学合理的产业化既能为民间艺人带来理想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存状态,又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文化价值。以传统文化拉动地方经济,又能推动民艺品与市场结合。从“湘绣”的保护来看,在产业化后得到了稳定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长沙市经济产业和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所需的产品,还使“湘绣”本身找到了存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保持了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活”性,使活态传承成为可能。

四、尝试创新思维,实现传承发展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由于民间美术作品墨守成规和因循守旧,不可避免地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被视作粗鄙俗气的物品而遭到疏离,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让传统工艺和民间美术作品融入现代社会,既满足民众生活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并最终成为现代化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现代文明的发展和民艺品的使用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倘若两者能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往往能创造出令人惊讶的经济和文化奇迹。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求变革与创新,实现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倘若一味只依靠政府投入来保护,那注定只能是苟延残喘,逃不过湮灭无形的命运。更何况“持续变化”本就是活态美术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正是一代代民间艺术家们的继承与创新,才使得遗产本身不断增值。

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民间美术之所以逐渐淡出时代潮流之外,其主要原因依然是维持固有形式,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就像长株潭地区濒危的遗产蓝印花布,其图案的依然只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二方连续、吉祥图案等规整的纹样。如果能在图案的设计上寻求创新,结合现代艺术形式、融合传统与当代艺术,立刻就能拉近与世界流行时尚的距离,从而广受欢迎。此外,我们还能在蓝印花布的功用上做文章,比如设计整合含蓝印花布元素的坐垫、抱枕、腰靠、汽车内饰、包装盒、旅游纪念品等等,都能引领时尚,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生机,重回民众的日常生活。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旧邦新命”,“旧邦’是应当保持且珍视的文化传统,“新命”当指随时代而变,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推陈出新。也唯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增加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参与现代化的构建,时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1c0096)

注释:

①徐美辉著.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艺术中国,2012年第10期.

②顾禄著,王昌东译.图说古风俗:清嘉录.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篇7

随着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传承地方文化等教育目的的实际要求,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体现当地美术教育的特色。苏州地区的地方美术资源优厚而独特,我们不但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还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吴文化资源。如何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形成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一、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界定与分类

首先,这里的“课程资源”是指狭义的课程资源,即“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地方美术”一般被理解为“在地方产生和延续的具有本地艺术特色风格的美术创造和历史遗存”。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就是指具有苏州本地美术特征的教学内容的来源。其特点是:种类丰富、内容庞杂、特色鲜明、积淀深厚。针对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特点,本文进行了梳理分类,以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学。总的来说,可以将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划分为以下四类。

1.具有苏州本地美术传统的经典性资源。

传统的苏州美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有一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优秀美术遗存,堪称经典,包括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吴门画派,闻名世界的苏州园林,“四大名绣”中的苏绣,被誉为“南桃北柳”之“南桃”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等。这些优秀的美术资源作为美术学习的经典,时常出现在各级各类美术教材当中,使当地的学生了解并熟悉她们。

2.具有苏州地域特色的自然与社会资源。

苏州地处江南,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著名的“水上都市”。苏州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市布局,呈现出“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其自然优美的水乡风光、风格古朴的民居和古建筑遗迹,无不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可以说,苏州就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我们要引导学生挖掘身边的艺术宝藏,在美术课程中体现苏州的地域之美。

3.具有吴文化特色的民俗与民间资源。

在底蕴深厚的吴文化滋养下,苏州民俗与民间艺术大量涌现。尤其在民间手工技艺方面,以精、细、秀、雅而蜚声中外:丝绸、刺绣精美绝伦,木石雕刻技艺精湛,苏灯苏扇华美精巧。还有剪纸(窗花、礼花、刺绣花样)、编织(草编、竹编、棕编、麦秆编)、食品(面花造型、糕点模、糖果造型)等,多姿多彩的吴地美术,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作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美术技艺,了解本地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的重要方式。《美术课程标准》认为,通过美术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和交流活动,是美术课程的核心价值之一。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苏州民间美术,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吴文化,这是美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

4.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与网络资源。

苏州是一座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充满创新与活力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古韵今风和谐交融。因此催生出了新的文化和艺术式样。近几年,“苏州印象”专题海报文化展、“情调苏州”全国创意设计与摄影大赛等文化艺术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以网站、邮件、博客、论坛等形式,相互传递地方美术信息,交流与合作,扩展了苏州地方美术的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因其新颖有趣而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二、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根据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不同种类与特征,美术教师可灵活选择不同的开发策略,以多种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加以利用。

1.以苏州经典美术资源为主体,组织“欣赏与评述”。

经典的苏州地方美术资源是美术学习的主体资源,它们经常出现在美术教材“欣赏与评述”的学习领域中。在日常美术欣赏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安排和扩展地方美术那些具有经典性和优秀传统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欣赏“中国园林艺术”时,苏州园林就是重点。我们特别安排了两节课,专题欣赏“苏州园林”。利用平时拍摄的园林照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寻找园林中的假山、花窗、门洞等雅致的小景,体验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之美;欣赏文艺纪录片《苏园六记》片段,品味园林中蕴涵的文人情怀、隐逸文化。学生用图文形式评述园林艺术,不少同学在欣赏与分析作品时,附上了收集的图片,用PPT展示自己拍摄的园林美景照片,生动表述了对苏州园林的热爱和赞美。

此外,我们应尽量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地方美术的精品。我校组织参观苏州博物馆,那里藏着不少苏州本土艺术的精品、极品。学生浏览“明四家”的墨宝,欣赏经典的明式家具、瓷器、古玩,参观清代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参观结束后,学生写了不少“观后感”来表达他们对地方美术精品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对地方美术经典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那些对他们来说不可或缺的苏州地方美术的常识,对苏州地方美术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增强了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之情。

2.以苏州地方自然资源为素材,进行“造型与表现”。

在苏州的地方资源中,自然资源及基于自然的人造景观(建筑、遗迹等),是最直观,也是最贴近学生的美术素材。对于苏州的孩子来说,这里的芦荡荷塘、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等景物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也常常因为熟视无睹,未能发现其中蕴涵的地域之美。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身边常见的美术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苏州、表现苏州”。

比如,组织学生去最具苏州水乡特色的平江路采风,对校园内的控保古建筑——王鏊故居进行调查和写生,利用集体春游和秋游的时间拍摄地方美景,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创作,对苏州的水乡之美、建筑之美有了更深的体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还开展了手工制作和景观仿造的活动。学生利用瓦楞纸等废旧材料,手工制作苏式民居,仿造古建筑。有同学建造出了粉墙黛瓦的“江南人家”和“水乡风光”,还有的同学建造出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园林景观……学生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学会了表现苏州的地域之美。

3.以苏州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为依托,参与“设计与应用”。

苏州的吴文化是民间美术的依托和生存土壤。在传统民间文化日渐式微的今天,苏州的民间艺人迫切希望能把自己掌握的美术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老艺人王祖德先生,就希望美术教师能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做些事。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苏州民间艺术,我校开展了“民间美术进课堂”系列活动。聘请知名民间艺人传授棕编、剪纸、面塑等民间手工艺。民间棕编艺人徐荣兴老师教会了学生利用粽子叶编织各种小动物;章维伟老师的剪纸手艺让学生们钦佩不已;叶长林老师的面塑栩栩如生,富有江南特色……学生们受到了文化与艺术的极大感染,兴致很高,设计出的作品充满了苏州地方的审美情趣。

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近距离欣赏年画作品。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具有装饰效果浓郁、构图丰富及造型夸张等艺术特点,更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内涵,了解和体验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设计过程、制作方法,学习创作技巧。这些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品,生动翔实地展现了苏州地方美术精细、典雅的风格,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这次活动之后,在“藏书票设计”活动中,学生仿照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制作步骤,创造了许多木刻版画作品,获益良多。

我们对苏州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了民间美术的趣味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学生设计和创造的美术作品“苏味”很浓,也为苏州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以苏州民俗文化活动资源为契机,开展“综合与探索”。

苏州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各种民俗节日、庙会及社区文化活动等,是开展地方美术学习的契机,也是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是现代美术学习的主题之一。2009年,“苏州端午习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借此机会,向同学们介绍苏州端午习俗,带领学生开展端午彩粽制作和龙舟设计活动,用彩粽装点教室,营造节日气氛,组织学生观看苏州胥门的划龙舟比赛,开展龙舟造型设计评比,让学生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来。通过这次综合性的活动,学生了解了苏州端午习俗的特色,加深了对民俗节日的喜爱。

此外,我们结合平江社区的文化活动,策划了一次美术制作与展示活动。“苏州·桥”是社区开展的“吴风古韵伴我成长”系列活动的主题之一。从中小学生的视角,目光聚焦水乡苏州的桥,开展赏桥、做桥及展示的交流活动。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考察了苏州桥的特点:多而密、小而精、古而秀;收集桥的相关资料,又运用各种不同材料,手工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小桥”。这些“小桥”是学生创造的,很多作品风格古朴,设计独特,有鲜明的苏州特色。完成制作后,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陈列在社区展示,都非常开心,收获不少。此外,元宵节制作苏灯的传统活动,也成为学生了解苏州民俗文化的“窗口”。

5.以电脑网络资源为媒介,探索地方美术教学新形式。

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一方面,地方美术资源逐渐信息化、网络化,另一方面,美术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整合,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利用新的教学形式,开发电脑网络资源,为地方美术课程教学开辟了新领域。

网络《姑苏行》一课,是美术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共同完成的一节网页设计制作和地方美术(人文)展示活动。学生通过电脑美术创作资源库和互联网收集苏州地方美术的相关资料,进行网页设计,教师指导学生美化网页、完善设计。教师扮演来苏州游玩的“游客”,每组学生都作为“导游”,将本组制作的网页通过网络广播介绍给“游客”,有的展示苏州园林,有的介绍姑苏美食,有的推介水乡风情……在虚拟情境中,师生共同完成了网络“姑苏行”。课后,师生通过邮件收发美术作品,利用博客发表美术评论,开展网络评价,等等。

这些基于网络的美术教学活动,通过教学互动的过程,促成了美术教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展示和评价,具有强烈人文性的活动特征,昭示着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由技术层面向美术文化层面转化。

总之,发掘苏州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掌握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本地美术教师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有效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对于合理地改进美术课程结构,以及培养学生热爱本土艺术,弘扬优秀民族和民间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虽然当今社会的新技术日益更新进步,但是这局限于技术层面,而在艺术,比如本论文涉及到的景观艺术层面上还有所欠缺,归根结底是缺乏将技术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一种思维。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景观艺术在这一背景之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论文接下来将从新技术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利弊层面进行分析。

1简析新技术背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改变与发展,景观艺术设计领域也从传统的园林艺术向现代化景观进行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新技术背景为景观艺术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可供利用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着现代景观艺术设计思维。

1.1新技术

新技术的独特性就体现在第一个字上,所谓“新”强调了与以往传统技术的升级与创新,表现出与传统技术相比下新技术的优越性。新技术指的就是新的材料、结构和工作方法,并且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依托,在景观艺术设计领域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1.2社会各阶段的技术与景观艺术状况

工业社会前期,手工技术的景观形态是当时的主要内容,在这一时间段,技术手段与艺术想法比较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园艺工作者的整体意识强烈,对细节了解充分,这使得景观艺术得到了整体性发展。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作用逐渐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为大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与之相辅相成的景观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单一化的艺术并不是主流,这让人们想要追求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景观艺术受到冲击。进入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又对社会上的不同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景观艺术的发展也在这个新技术背景之下被推进。西方国家的技术发展较我国早,所以我国在当今技术背景之下的景观艺术发展与西方的景观艺术设计轨迹具有相似性,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也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应该立足我国国情,取其精华,中国的景观艺术设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新技术带给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

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背景都会给那个时代下的艺术领域带来很大的影响,本篇论文以景观艺术设计为研究的对象,以新技术作为时代的背景,具体分析了新技术背带给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影响。

2.1新技术背景的组成要素

新技术是一个比较难以界定的范畴,因为技术的形态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新技术背景的基本要素以供理解。新技术背景的基本要素兹列如下:①新技术是以网络信息和数字化概念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的技术形态,新技术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传输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更加流畅快速;②新技术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是由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共同构成的组合型技术,技术含量较之前传统技术更高,新技术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性更强;③新技术的形态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其更新换代和创新性更强。

2.2新技术的优势

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就表现在它的高效性、智能性和不可替代性,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会上的各领域工作的效率更高,不仅节省了社会资源的应用,而且针对一个行业或经济体而言,可以极大地减少其投入的成本。新技术的智能性使得各个领域的应用方式和形态以及呈现出来的成果具有更多样化的特点,更加新颖灵活。新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是因为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一般的技术形态并不能满足新技术背景下的需求和应用条件,所以新技术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是具备绝对优势的。具体到景观艺术设计方面,新技术会在景观设计的结构与规划中发挥效用,而且其抽象性可以在景观设计完成之前得到景观艺术设计最后的整体性效果,这样就可以对其进行及时地调整,除此之外,新技术还可以是景观艺术设计的效果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2.3新技术对设计思维未来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时代到来,新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更多的突破性成果,它对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因此新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景观艺术设计之中,这使得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开放,不仅仅是沿袭传统的景观设计精髓,景观设计师们的思维也逐渐向着更加全面发散的方向靠近,景观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不必再受到传统艺术设计思维的限制,可以紧跟时展的潮流,设计出符合现代化甚至是后现代化的景观艺术作品。新技术背景之下不仅仅对解放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同时对景观艺术设计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和技艺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文提到了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在景观艺术的设计应用过程中,现代化的技术是景观艺术设计可以采取更加高效智能的手段,而不是像传统景观艺术设计一样停留在手工画图,人力操作的低级阶段,这同样是新技术背景对景观艺术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

3结束语

在信息革命之后,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上述论文以景观艺术设计为例,阐述了新技术下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变革,思维的进步是艺术进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同时,新技术还给景观艺术设计的过程带来了更加先进的实施方式,这也给景观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潜力。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新技术的发展在给景观艺术设计带来众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只是就现在而言新技术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我们仍然要防患于未然,正视新技术背景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技术的进步为景观艺术设计带来更多的福音。

参考文献:

[1]林挺.新技术背景下的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初探[D].江南大学,2009.

[2]麦克•巴特尔梅,庄佳栋.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J].中国园林,2015,(2):61-64.

篇9

关键词:

新技术;景观艺术设计;设计思维

虽然当今社会的新技术日益更新进步,但是这局限于技术层面,而在艺术,比如本论文涉及到的景观艺术层面上还有所欠缺,归根结底是缺乏将技术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一种思维。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景观艺术在这一背景之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论文接下来将从新技术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利弊层面进行分析。

1简析新技术背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改变与发展,景观艺术设计领域也从传统的园林艺术向现代化景观进行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新技术背景为景观艺术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可供利用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着现代景观艺术设计思维。

1.1新技术

新技术的独特性就体现在第一个字上,所谓“新”强调了与以往传统技术的升级与创新,表现出与传统技术相比下新技术的优越性。新技术指的就是新的材料、结构和工作方法,并且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依托,在景观艺术设计领域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1.2社会各阶段的技术与景观艺术状况

工业社会前期,手工技术的景观形态是当时的主要内容,在这一时间段,技术手段与艺术想法比较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园艺工作者的整体意识强烈,对细节了解充分,这使得景观艺术得到了整体性发展。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作用逐渐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为大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与之相辅相成的景观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单一化的艺术并不是主流,这让人们想要追求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景观艺术受到冲击。进入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又对社会上的不同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景观艺术的发展也在这个新技术背景之下被推进。西方国家的技术发展较我国早,所以我国在当今技术背景之下的景观艺术发展与西方的景观艺术设计轨迹具有相似性,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也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应该立足我国国情,取其精华,中国的景观艺术设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新技术带给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

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背景都会给那个时代下的艺术领域带来很大的影响,本篇论文以景观艺术设计为研究的对象,以新技术作为时代的背景,具体分析了新技术背带给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影响。

2.1新技术背景的组成要素

新技术是一个比较难以界定的范畴,因为技术的形态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新技术背景的基本要素以供理解。新技术背景的基本要素兹列如下:①新技术是以网络信息和数字化概念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的技术形态,新技术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传输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更加流畅快速;②新技术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是由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共同构成的组合型技术,技术含量较之前传统技术更高,新技术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性更强;③新技术的形态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其更新换代和创新性更强。

2.2新技术的优势

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就表现在它的高效性、智能性和不可替代性,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会上的各领域工作的效率更高,不仅节省了社会资源的应用,而且针对一个行业或经济体而言,可以极大地减少其投入的成本。新技术的智能性使得各个领域的应用方式和形态以及呈现出来的成果具有更多样化的特点,更加新颖灵活。新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是因为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一般的技术形态并不能满足新技术背景下的需求和应用条件,所以新技术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是具备绝对优势的。具体到景观艺术设计方面,新技术会在景观设计的结构与规划中发挥效用,而且其抽象性可以在景观设计完成之前得到景观艺术设计最后的整体性效果,这样就可以对其进行及时地调整,除此之外,新技术还可以是景观艺术设计的效果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2.3新技术对设计思维未来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时代到来,新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更多的突破性成果,它对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因此新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景观艺术设计之中,这使得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开放,不仅仅是沿袭传统的景观设计精髓,景观设计师们的思维也逐渐向着更加全面发散的方向靠近,景观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不必再受到传统艺术设计思维的限制,可以紧跟时展的潮流,设计出符合现代化甚至是后现代化的景观艺术作品。新技术背景之下不仅仅对解放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同时对景观艺术设计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和技艺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文提到了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在景观艺术的设计应用过程中,现代化的技术是景观艺术设计可以采取更加高效智能的手段,而不是像传统景观艺术设计一样停留在手工画图,人力操作的低级阶段,这同样是新技术背景对景观艺术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

3结束语

在信息革命之后,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上述论文以景观艺术设计为例,阐述了新技术下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变革,思维的进步是艺术进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同时,新技术还给景观艺术设计的过程带来了更加先进的实施方式,这也给景观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潜力。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新技术的发展在给景观艺术设计带来众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只是就现在而言新技术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我们仍然要防患于未然,正视新技术背景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技术的进步为景观艺术设计带来更多的福音。

作者:廖夏妍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挺.新技术背景下的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初探[D].江南大学,2009.

篇10

明代以远,中国创造出领先于世的技术文明以及丰富的传承模式。畴官世业、专门学校、家庭箕裘相继等诸多模式均成为古代技术教育的有效载体。其中,职业技术教育视域下师徒传承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不仅依然盛行于世,且已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以文化的视角剖析古代师徒制度对于揭示技术教育的内在规律实有裨益。

一、“师门”文化

(一)不耻相师与唯长是师

不耻相师出自于唐韩愈的名篇《师说》,其意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韩愈批评时之文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同时,推崇“器者”求学之精神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以至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古代技艺师徒传承自先秦发端,活跃于整个手工业时代,至现代社会仍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为古代技术工作者统称,现木工、瓦工、厨师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皆以传统师徒传承为核心方式。不耻相师之精神又表现为带艺投师与唯长是师。带艺投师即在拜师以前已经身存技艺,此技艺或出于自修或出师门,以出自师门居多。拜师并非限于名师。凡有一技之长于己者,均可登门请教。古代身怀精艺之人一般如此即“师无常师,唯长是师”。华佗、张仲景皆拜多师,清代温病学宗师叶天士曾先后拜师十七人,叶氏拜师之多,可谓其中之典范。

(二)投师名门与谨严择徒

投师即徒弟寻找师傅的历程。投师的历程一般涵盖三种现象:投师无门,投师有门,投师名门。古师无门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弟子天分甚高,无人应教;其二,师徒信息壁垒,彼此不相知;其三,觅师领域门户未立,不知求教何人。与投师无门相比,投师有门则指弟子依恃自身的天分与师门接纳性而达至理想之所。自古名师出高徒,因此寻找名师名门为头等大事,古师名门之旅一般均很艰难。跪请名师的历程也是师傅考验徒弟决心与意志的过程,因此古代诸如“程门立雪”之例甚多。师傅与徒弟存在相互寻找的过程,弟子投师名门,师傅谨严择徒,其间缘分亦很重要。长桑君教授扁鹊即为典型一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客店小老板,长桑君常就店下塌,因扁鹊对长桑君“常谨遇之”,观察十余年后,遂收为徒并在传授“禁方”以前,还以“勿泄”为条件。

(三)拜师敬祖与终生为父

师徒关系确立为师门文化之大事,须以隆重的风俗礼仪确认与保护。一般拜师礼仪有如下程序。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之神。如医士须拜扁鹊,厨师须拜彭祖,木工须拜鲁班。以表示对本行业敬重以及从业的虔诚,同时祈求“保佑”;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中国传统文化中仅跪天地、双亲,由此看出师傅的地位之高。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需刻苦等。古代拜师礼为三、六数,意为“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另有些手工业作坊在拜师前须写“投师纸”,以明确规定投师年限、徒弟义务等,如无“投师纸”师徒关系一般不予承认。师徒关系确立以后即有“投师如投胎”之说,古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传统师徒关系为没有血缘的“父子关系”。有些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晋商学徒,有的甚至十年方可探家,学徒期间不付工资并无偿帮师傅做家务,师傅管吃住及冬夏衣各一套。一年打杂,二年学艺,三年满师,四年帮工方可出徒。一年三节须“哨师傅”即送礼物。出师酒时,徒弟孝敬师傅钱,师傅回赠徒弟一套工具,并分自己碗中一半饭与徒弟,象征徒弟出师,又表示师傅将一路关照,同时示意自食其力是从师傅处分得。又须送红包与师傅一脉相承的同行,称“坐凳礼”。中国古代技艺传承得意于此“师徒父子”亲密关系。

(四)谨守门派与不辱师门

宗派门户是师门文化中重要的现象。如元代传统医学,出现金元四大家: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下派”;以李杲为代表的“温补派”;以朱震亨为代表的“养阴派”。《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前言》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医学门户、流派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医学的发展。投师拜祖之后要严格遵守师门规矩,古代社会门户之见极为严重,其源于不同门户对于事理的不同理解,但多因派别偏见所致,并常存巨大的力量。因门户之见而导致发展局限以及门户之争皆很普遍,而破除门户之见是为艰难而有益的。另徒弟须谨记不辱师门,从品德、技艺、禁忌等诸多方面须尊师嘱,否则“逐出师门”对于技艺之人后果极为严重。朱震亨,他传医有术,其弟子戴思恭著有《推求师意》及《证治要诀》,都发扬了朱氏的学说,做到了“无愧师门”。

二、传“道”文化

(一)教授之道——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教授之道首要内容体现于“真人”与“真学”。《黄帝内经·素问经》:“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其含义为师傅选择徒弟要严肃认真符合标准,在教学中还必须以徒弟所能,授以真本领,这才是师傅的教授之道。古代,名师选徒甚为严格,愈是有绝巧者愈是如此。清代名医叶天士临终警言:“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汉代华佗曾拜师蔡氏,蔡氏以劝开斗架公羊试其智,华佗以青草分放诱之,遂收为徒。智慧与悟性是华佗终成名医的重要原因。授徒以“真学”乃师德之要,汉代淳于意悉心授徒,据《仓公列传》载,淳于意成名弟子中史存者共有七人:齐宦者平,临淄人唐安、宋邑、济北王侍医高期、王禹、淄川太仓长冯信、高永侯家丞杜信。淳于意授徒传技的过程亦是治病救人与研究中医的过程。其将典型病例进行整理,《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创立与发展医学诊籍,对于技术传承科学性与开辟案例教学极为必要。

(二)杏林春暖——技巧所以利器用,济艰难者也

职业操守为师徒授受的首要方面,在医业传承中甚是显著。《隋书·艺术列传序》曰:“救恤灾患,禁止邪”,“技巧所以利器用,济艰难者也”;《新唐书·方技列传序》言“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或“矜以夸众,神以巫人”被指斥为“技之下者”为人所不齿。唐代孙思邈视医学为决人生死的“仁术”,并告诫后学“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其在传授技艺时,制定一系列有关专业品德的戒律。如传授医学的咒禁学,就规定“凡欲学禁,先持五戒、十善、八忌、四归”,要求后学“济扶苦难”、“不声色”、“调和心性不乍嗔乍喜”。《素问》卷二十五还对针灸医师提出五项要求:“一曰治神;二曰知养生;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黄帝内经》还专门撰写了“疏五过”、“征四失”,这些医生行为规范均是徒弟需谨记于心的。淳于意“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华佗因品性被誉称“民间医生”;汉代董奉治病不收费用,植杏树以代之,并以杏换粮救济灾民,后以“杏林春暖”赞誉医德高尚之人,对后学影响颇深。

(三)持恒以专——相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

历练意志品质以适应未来职业情境是弟子必修之课。古代巫医乐师百工商旅学徒过程均异常艰辛,弟子需天分之外,需要卓越的意志品质传承技艺。汉代乐府诗《孤儿行》:“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此诗借孤儿口吻,描写了商人学商经商的艰辛。古代洛阳商人尤为典型,他们出门学做生意“相矜以久贾”,即相互之间以长时间在外学习经商为骄傲自豪。甚至如夏禹治水,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师史“数过邑不入门”,足见其一心一意之精神。另洛阳人素以节俭著称,师史更是如此。其虽家财万贯,却粗茶淡饭,普通服饰。专注品质亦非常重要,孟子《学弈》曰:“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此说明,弟子在技术传承中,须专心练习、体味方得真传。如不专心即使弈秋这样的善射者也不能教会。再有,古代师傅对待徒弟要求极为苛刻。“十年寒窗考状元,十年学商倍加难”为晋商学徒之生活写照。如无执着之志实难坚持。意志坚定、专注一事与执着之志成为师徒传承文化中的突出因子。

(四)境界之美——庖丁解牛,匠石相树

艺术与境界是超越技能层次的更高追求。庄子寓言之匠石相树与庖丁解牛皆凸显出此中国式独特技术文化。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养生主》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此即著名“庖丁解牛”的寓言。这段话明晰了道家技巧的层次递进,其依据自然之道,以“游刃有余”之功实现了具体技巧的超越,成为“美妙的音乐与桑林舞曲”的自由俨然成为一种境界。《庄子·人间世》中记载师徒授课的案例:“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这则寓言师傅教授徒弟如何判断一棵树应为“何材”,徒弟从师傅的判断中学到外表之壮美未必内材就好的道理。当然,“无用方为大用”是庄子想说明的深刻道理。但亦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技艺的过程,也是求道的过程,也由此出现了“匠人”境界的区别。中国技术艺术与境界走向与西方技术科学走向截然不同并在师徒技艺传授过程中多有体现。

三、授“艺”文化

(一)因材施教——土不可作铁,而可作瓦

弟子天分修为各有差异,因此需因材施教。魏晋傅玄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傅玄以“土与铁”性能不同,说明要物尽其用:“土不可以作铁,而可以作瓦”。其认为人各有其长“龙舟整揖,王良不能执也;骥骤齐行,越人不敢御也,各有所能。”由此,傅玄对于“为师者”提出因材施教的期望:“大匠构屋,必大材为栋梁,小材为榱橑,苟有所中,尺寸之木无弃也。”即好的工匠在造屋子时,不浪费一寸的木头,使大小木材各尽其用。淳于意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宦官者平“好脉”,就授他脉法,教以脉理;对宋邑则教以五诊术,对高期、王禹教之“经脉及奇络结,当论俞穴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镵石,宜砭灸处”;冯信性好医方,精于脉诊,遂授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汤法”,杜信好脉法,就教以“上下经脉五诊”;对唐安“教以五诊上下经脉,奇咳术、四时应阴阳重”。《灵枢经》记载“明目者,可使视色;耳聪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论;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痛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由是则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扬长避短,使受教育者各得其能。

(二)法式授受——教人以规矩,不能教人以巧

古彦:“大匠教人以规矩,不能教人以巧。”涵义颇深。规矩与巧为技术训练的两个层次,其中规矩为基础。隋朝工师授徒已有“立样”与“程准”。“立样”即做好模版,然后学徒加以模仿,学习制作。《隋书·何稠列传》中记载黄亘、黄衮兄弟“凡有所为,何稠先令亘、衮立样,当时工人皆称其善,莫能有所损益。”唐代,将作监下设甄官,其职责在于使“砖瓦之作,瓶缶之器,大小高下,各有程准”。这就为艺徒学习和制作提供了标准和典范,掌握了“程准”即等于学会了技术。(《大唐六典》卷二三)宋代,以李诫《营造法式》为标志,“法式”艺徒培训法趋于成熟。“巧”是超越规矩的更高层次,已经是技术的内化。孟子亦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由射于百步之外也,甚至,尔力也。”孟子认为:巧与力不同,譬如射箭,学生有力气即能射于百步之外,而射中或矢无虚发方为技巧,技巧并非师傅可以包办代替。清代美食家袁枚《王小鱼传》生动描写了家厨王小鱼技术之精湛,但请教其高超技艺如何达至即“或请授教,”,曰:“难言也。”此道出“巧”之微妙及师之无耐。“巧”依托于徒弟的天分与悟性,更多依赖于后天反复训练之体味。诠释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朴素道理。欧阳修《卖油翁》文:“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华佗学艺期间,手抓草药竟与秤称分毫不差。“熟能生巧”应为技术训练的核心规则。

(三)贵于导引——君子引而不发……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与公孙丑之对话体现出师傅授“艺”贵在启发诱导: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针对公孙丑将“道”之标准降低以适应拙者提出批评:工匠师傅不因徒弟笨就改变或废弃用来划线的绳墨;后羿也不能因学射箭的人笨拙改变其张弓的限度,而不张满弓。如果弃其绳墨,舍其规矩,不坚持标准,定然没有良好的教授效果。孟子在坚持“道”之标准的同时,提出师傅授徒传“道”重于授“艺”即“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其意是师傅只把弓张满,摆出跃跃欲试的架势,并非一定要把箭射出去。旨在说明师傅教会弟子如何射即可,不能代之去射。卓越的技艺须徒弟自觉主动地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师傅贵在导引,以激发徒弟能动性即所谓“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四)循序渐进——言传身教,心传神授,自悟自解

师徒授受一般分三个层次:言传身教,心传神授,自悟自解。言传身教最为基础,如元代厨师授徒,徒弟跟随师傅从选料、加工、烹饪、调料等诸多环节中逐步学习与模仿。原料初加工讲究规矩,否则会破坏营养或品味,学徒须记在心中。练习刀工技艺也是逐步摸索、辨析、熟练的过程。另外,配菜工序、调味等也是学徒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徒弟尤其需认真体味师傅对于不同菜肴对于火候的掌握,反复实践方可总结出“烧猪肉不可用桑柴火。”等诸多诀窍。名医授徒更能体现言传身教,如扁鹊及其弟子行医到周都洛阳,知周人尊老,即以“耳目痹医”名于时。另和弟子子阳、子豹一起“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治疗虢太子的“尸厥”,获得成功。第二个层次是心传神授;心传神授即“以心传心”,师徒长时间练习、揣摩、沉思、切磋,彼此“相示以巧”与“相陈以巧”方可逐步达至心灵融合与意会之境界。第三个层次是自悟自解。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第一舞人,善舞剑器,她在民间献艺,观者如山。草圣张旭,因观看公孙大娘剑器之舞,茅塞顿开而成就绝世书法。自悟自解在心理学上属于一种“统觉”智慧,非为神秘,其依赖于自身在“动手”过程中持续不断的体验积累与自身建构、默会所致,自悟自解凸显出技术传承的“内源性”学习特征。

(五)独门范式——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师徒授受具有一般“范式”,如古代医师授徒要求徒弟熟背药方等。但行业不同、师傅秉性资质各异,大凡名师除自身身怀绝技以外,其教授艺术亦与众不同即“独门范式”。此在《列子·汤问》之《纪昌学射》篇极为鲜明:古之飞卫巧过其师,纪昌与之学射。飞卫没有直接传授射箭,而是依据“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的特殊程序,从“以目承牵挺到视小如大,视微如著”基本眼力练起终掌握射箭之诀窍。《史记·仓公列传》这样记载,“庆年七十馀,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言汉代名医淳于意拜孙阳庆为师。其让淳于意把过去所学的医方均丢弃,将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预后的方法以及药物方剂等书传给他,终使淳于意成为“诊病决死生”汉名医。“独门范式”涵盖着师傅的心得与绝妙之处,成为师承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四、师徒传承文化扬弃

(一)继承师徒传承文化合理性

师徒制度作为手工业时代的产物,其顽强的生命力源于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涵盖以下四点:其一,师徒传承适应“个性化”教学。近代以降,师徒制逐步被职业学校所取代。职业教育需“手把手”因材传授才可得其要领,但班级授课制因教师受众太多导致贯彻“个性化”教学难度极大。其二,师徒传承适应“终身性”教学。师傅一生当中因严格选徒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仅有少量的徒弟。师徒之间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照持续“终身”。徒弟常年累月跟随师傅,师傅的品格、绝活、行动作派等耳濡目染,师徒传承得以完成。其三,师徒传承适应“精艺性”教学。传统学徒制度,师傅之所以成为师傅,其源于自身具备行业“精艺”,其蕴含诸多体会与诀窍。师徒形影相随,方可捕捉到师傅的“精艺”。其四,师徒传承适应“实践性”教学。书斋之中是无法培养实践能力的。学徒制度技术传承主要依托于生产实践的载体。师傅从事具有复杂劳动性质的主导工作并兼传技艺;徒弟做辅助工作以帮衬,属于简单劳动兼学习训练。手工业时代师徒制从实践开始,以实践结束。

(二)汲取师徒传承文化精髓

师徒传承文化精髓是代际相传的要旨。传统学徒制度,师承文化表现为“严格性”与“亲密性”统一,“严格性”贯穿于选徒与授徒整个过程,“亲密性”表现为“师徒如父子”类血亲关系,“严格性”与“亲密性”统一是学校模式职业教育无法比拟的;师承文化表现为“实践性”与“生产性”统一,其是学徒制度依然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同时凸显出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师承文化表现为“示范性”与“内源性”统一,以生产实践为载体,师徒技术传承得以完成;师承文化表现为“技术性”与“境界性”统一,“境界”是对于“精艺”的超越而为最高的追求,业已成为中国实用技术的文化特征;师承文化表现为“精艺性”与“道德性”统一,“德艺周厚”成为古代优秀技术人才的标准,同时凸显了中国“尚德”文化;另外,传承范式“一般”与“独特性”统一等皆在新时期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需继承与发展的合理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