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34: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教学系统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系统的设计思路
网络化是指用Internet(包含了数字化、多媒体)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属性标注必须清晰合理;同时,为了减少资源的重复开发,必须尽量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为了系统易于普及,在成本上必须讲究经济实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定位在基于软件实现的“应用层”上,在大学现有教学网络化资源和教学管理网络化平台上作二次开发。
2、系统开发的步骤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进行。首先是系统分析。要明确系统的功能与任务﹑拟建设系统的基础与条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主要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并严格按评审程序进行评审。
第二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系统布局结构﹑系统硬件结构﹑系统软件结构等),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设计各相关子功能与实现途径。因为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作为主控设备来构建的,所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主要指标: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系统的响应和处理速度,系统的可扩展性等。
第三是系统实施。将第二阶段所形成的系统物理模型转换为实际系统的过程即系统实施。主要工作有:硬件的安装,软件开发,系统的局部调试与整体调试(联调),系统的试运行与运行。在系统实施阶段,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可能是分析阶段未考虑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设计阶段考虑不周的问题,都需要及时修正。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应对项目进行验收,对系统进行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工作流程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由制作端、管理端、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其中制作端用于将实况或存储的音频和视频编码为流、流文件或两者兼有,为系统用户提供点播或广播的流,其输入可以是摄像机,摄像头等采集设备或卫星电视,也可以是存储的可转化的网络化文件;采编工作站为加工单元,用于网络化数据的编码,形成特定的实况流广播流点播流或智能流。制作端生成的流格式文件存储于流文件仓库中,供用户点播或作为广播源进行广播。
管理端由视频管理器和中心管理器两大部分组成。视频管理器既要存储网络化节目(课件)也要完成网络化节目(课件)的发送;每一个视频管理器端上都运行有由一系列的组件管理组成的视频管理平台,这组管理用来将音频和视频内容通过单播和多播等形式发送到客户端和其他管理端。
中心Web管理器也属于管理端,其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分发并提供WWW管理,对网络化节目(课件)的组织逻辑和大学教学管理的业务逻辑进行控制和管理,使之适合大学教学管理的特点。客户端是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Web管理和管理页面,播放器可以使用独立的播放器,也可以嵌入到浏览器或其他应用程序中。客户端为用户访问和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节目(课件)提供了便捷的接口。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组织结构
根据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的不同,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按照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监控中心、管理中心、社区等部分进行组织。
2、系统的功能模块
教学管理系统在具体实现上,需要开发一系列的功能模块,独立或协同地为上述组织模块提供支持和管理。系统通用模块有节目(课件)录制﹑节目(课件)入库﹑节目(课件)搜索﹑节目(课件)评价﹑收视率分析﹑网络化点播﹑负载均衡调度﹑数字权限管理等,它们为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电视台,广播台等部分提供支持。一些主要的功能模块简要介绍如下:
(1)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该模块用于动态调整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量,和系统状态监测模块相互配合,使用户的请求总是在负载量最轻的视频管理器上得到最快的响应,从而使整个集群的管理效率和用户的响应速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通过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能够实时获取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参数,包括总连接数,可用内存,可用CPU,网络连接状况等信息,同时根据一定的负载均衡算法,进行实时的负载统计和排名,根据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总量,实现视频流的动态重新定向。
(2)数字权限管理(DRM)模块。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只有经过允许的用户才能够使用,因此必须对网络化资源进行权限管理,该模块采用的是一种以安全方式进行媒体内容加密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允许内容提供商在其的媒体或节目(课件)中指定的时间段、观看次数及其内容进行加密和保护。通过该模块,管理器鉴别和保护需要保护的内容,支持媒体灵活的访问权限控制,同时支持对这些权限的动态修改。
(3)网络化点播模块。网络化点播是最目前最常见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该模块主要为系统提供媒体网络化的点播功能。除提供一般的点播功能外,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提供智能流视频管理,﹑动态节目(课件)列表,﹑故障自动转换等功能。视频源采用多速率智能流节目(课件)源,能根据网络情况,实现自适应速率传输;能够采用多种协议提供视频管理,并能实现协议间的自动翻转,保证视频流顺利到达客户端;对节目(课件)由多集或多部分组成的情况,动态生成整个节目(课件)的播放列表。用户可点播整个节目(课件)列表中的所有或部分段落,点播次序无限定。当视频管理器集群中的某一系统或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将工作从故障节点分散到其余节点上,实现故障的自动转移和恢复。
(4)作业模块和测试模块。是语音室和教学管理厅特有的功能模块,用于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和测试;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个或一组视听材料的内容布置作业,或组卷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分,给出反馈;允许对题量和分值进行自定义,同时支持对试题的再编辑。
(5)媒体课件制作和媒体课件编辑模块是教学管理厅的核心功能模块,媒体课件制作模块用于为教师制作媒体课件提供便捷的向导和工具。支持用户对媒体课件进行在线编辑,通过插入视频时间线的方式,可以进行标记(Marker)和脚本的插入,﹑移动,﹑删除等功能,教师可以在标记处进行插入教鞭﹑播放动画﹑切换页面等操作;支持教鞭的插入和编辑,系统提供四种教鞭工具支持,移动教鞭、下划线、方框、闪烁字体,教师可选任意一种进行标记,系统能自动录制标记代码,并与录制的视频同步,播放时能放出同样的标记效果。
(6)网络化广播模块。为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台提供节目(课件)源;配合视频捕捉卡,实时广播的视频源可以来自任何影音设备的信号,如摄录放影机、影碟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也可以是存档的任何流式文件;在同一个频道中可以有多个节目(课件)源,循环播放;采用多线程机制,在广播多路节目(课件)时能实时存取视频数据;基于流式(Stream)的广播技术;采用UDP及网络无冲突技术,保证数据通畅无阻地在网上传输;采用多址广播技术,大大减轻网络负载,消除“广播风暴”;每路节目(课件)允许“无限多”使用者(网上所有用户)欣赏。
(7)实时监控模块。主要是为系统授权用户(如校长、实验室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等)提供远程监控相关公共场所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设置密码,确定使用监控模块的许可、优先级和使用权限;通过对摄像头的底座进行编程,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的焦距,摄像角度等参数;摄像头传递的图像送到采集/转换设备,或者是采用专业的直播机,供用户远程访问;也可以实时存储备份,将监控画面录制到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供日后查看,存储的文件也可以通过网络调用。
(8)系统状态监测模块。是管理器状态监测器的核心功能模块,用于收集各视频管理器的状态信息,如可用CPU,可用内存,﹑可用硬盘,﹑当前网络状况等,并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出当前的负载总量,发送到中心管理器上,这些数据作为负载均衡模块进行负载均衡调度的依据。同时,通过该模块可以动态添加视频管理器,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并记录该视频管理器的系统运行日志。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可拓展性
以上构建的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在只有一个视频管理器集群的局域网应用上有着很好的适应性,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对于跨校区,甚至跨地区办学的大规模应用,由于用户规模比较大,覆盖范围比较广,单管理器集群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系统必须考虑向广域网过渡,对原有方案进行扩展。一个可行的方案如图3所示。
整个管理系统由中心管理器集群﹑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组成;在各区域管理器集群又包含至少一台Web管理器,一台视频管理器。中心管理器集群作为用户访问整个视频管理器系统的门户,维护Web页面内容和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记录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总负载量(负载总量,可继续提供视频管理的视频管理器数量等)。区域管理器集群为本区域提供视频管理,维护本区域数据库(包括本地视频管理器数量,各管理器的负载量,是否处于活跃状态等)。各管理器集群是一组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管理器,每一台管理器都存储相同的信息用于客户访问,所有的管理器都有单独的IP地址,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视频管理;但管理内容需要通过中心Web管理器的解析和指向。
2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设计
2.1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目前,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C/S模式和B/S模式,为了获得较高的系统性能,以及比较灵活的系统设置,本文采用B/S三层架构模式,构建了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其具体分为:用户层(客户端)、应用程序层(服务器端)、数据服务层(服务器端)。选用这种模式,充分的利用了WWW技术和Internet的其它服务,能更好的支撑多媒体教学网络服务,用户无需安装复杂的应用程序,借助于普通的浏览器就可以实现所有应用程序的处理,便于部署和维护,有利于系统的扩展,并且具有开发简单、共享性强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C/S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改进。
2.2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模块,可划分为三大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学生功能模块以及管理者模块,在这些主模块之下又可以详细划分为不同的子模块,这些模块相互联接共同构成了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由此,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1)管理者功能模块:该模块是系统的最基本功能,管理者拥有最大的权限,可以实现管理系统用户、设定用户权限的功能;并根据该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及时的更新、调整系统功能模块;同时该模块还可以公告信息。(2)教师功能模块: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实现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块中教师可整合教学资源,并借助于多媒体通信技术,将教学课件包括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课件传递给学生,实现在线课堂教学;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可实现与学生的在线互动、交流。(3)学生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中学生可通过教学网络系统进行课前预习、实现在线课堂学习,并根据具体的学习进度进行在线课程练习(作业、测试)、完成课程任务、提交作业、在线考试、查看考试成绩等。
3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本文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采用MySQL2008数据库系统,对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使之能够有效的存储数据,满足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该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1)用户信息表:主要包括用户类型、用户ID、用户名、密码、权限。(2)教学信息表:主要包括教学科目、教学内容、教学进展情况、教学效果。(3)教学资源信息表:主要包括教学课件的名称、课件类型、课件内容以及各类教学资源所属科目。(4)试题信息表:主要试题的ID、科目、试卷名称、试题类型、试题内容、试题答案、难以程度、考试成绩以及其它附加的内容。
生物化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为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生化理论知识,突出生化的临床应用,笔者近几年在生化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方法论即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变知识储备式为智能开发式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其基本做法论述如下。
1.系统方法的运用
系统方法是把系统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进行考察和统筹,以求得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化的科学方法论。因此教师必须对生化课堂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有较明确的认识,对以物质代谢为主线内容的生化“双基”的系统设计有整体的概念,通过要素和结构的优化,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
1.1明确生化课堂教学系统及其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
生化课堂教学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组合。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生化教师和学生是构成生化课堂教学系统中人的要素,是控制和制约生化课堂教学系统运行的主导因素;生化课堂教学内容是系统中的信息要素;生化课堂教学媒体是系统中的物质要素,是信息的载体;学校这个特定的空间和生化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借助于生化教学媒体)的时间流程是生化课堂教学系统中的时空要素。生化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统一协调生化课堂教学系统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进行。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它包含教材处理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教学策略的设计(包括教学原则、方法、手段、学法等)、教学评测的设计、教学反馈和教学调控的设计。生化教师必须把系统论的思想作为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软件。
1.2系统论整体优化原理的运用举例
系统论的整体优化原理,特别强调对学习对象的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系统论认为,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属性,而每个教学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系列,强调单元系统的整体设计,这是系统论整体优化原理在教学领域中的一项具体运用。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各要素和结构的优化,才能实现整体功能优化。系统和整体,等于各要素的功能总和再加上结构优化组合功能,所以部分加部分大于整体。以“糖和脂类代谢、生物氧化”单元整体综合测评系统为例:该系统按技能要求分为三个组块,即定性知识(糖、脂类的分解与合成代谢的有关途径、定义、生理意义以及相互联系;生物氧化的基本理论,ATP生成方式。)、定量计算(1mol脂肪酸彻底氧化;糖和糖原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甘油彻底氧化;R一经基丁酸彻底氧化等生成ATP数。)和实验问题(有关血糖测定、尿酮体测定的原理、操作、鉴别、推断)。从而使单元知识完整化、专题化、结构化,有利于复习、小结、反馈和矫正,使学生的能力在测评过程中得到加强。另外要重视这些组块间的相互联系,不能只是单纯孤立地测评各部分知识,例如在最后设计两个横向联系强的题目:(1)归纳绘制糖和脂类的物质代谢联络图;(2)写出1mol甘油分子彻底氧化的途径及生成多少mol分子ATP。从中可发现学生是否在横向联系上有困难,教师进一步矫正。在为学生提供再次学习机会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所学单元的认知态度。
2.信息方法的运用
从现代信息科学看课堂教学过程,它是一个有序开放的信息系统。生化信息(包括知识信息、教学状态信息和教学环境信息)是生化课堂教学系统运行的基础,生化课堂教学系统运行过程就是生化信息获取、加工和使用的过程。生化教师运用信息论的有序原理指导课堂教学、分析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就把传统教学对信息的自发调控变为现代教学对信息的自觉调控。
2.1教师完成教学信息传输过程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
信息的转化能力:在生化教学中,教师根据生化信息源设计教学方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对学生输人教学信息,其中由知识信息源到传输状态就是教师教学功能的具体体现。
观察反馈信息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接受教师输出的信息时,他们会按照自己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式迅速地把教师传输的信息转化为输入信息,在运用掌握的信息解决问题时,学生会把存储信息转化为输出信息。教师要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剖析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保证维持教学这一动态系统的正常有效的运行,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及思维水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定向控制信息的能力:定向控制是调节生化课堂教学信息的运动过程及其力度的重要杠杆。生化教师应运用启发式和掌握学习等创造条件尽快地让学生掌握定向控制的主动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在生化课堂教学中统一实现,从而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信息量、师生双方的信息传输处于动态平衡。
2.2教师为学生创设获取教学知识的信息渠道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化基础知识,教师必须拓宽信息渠道、创设多种信息通道,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量。
教师精讲:给学生以整体感知。教学中注意浓缩教材,突出重点,注重启发式教学。例如,糖代谢部分可采用列表比较法将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等不同的代谢途径,从起始物、终产物、关键酶、能量产生的数量、生理功能等几方面列表比较,通过教师的重点讲解就使多而容易混淆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绘制糖代谢的联络图,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生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师生问答:“三竣酸循环和ATP”一章是生化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学生的积极思考、互相讨论(多向交流信息)、回答问题从而使教学逐步深人。教师在关键点上进行点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问示例:(1三竣酸每循环一周有几次脱氢、脱梭、底物磷酸化,(2)一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可净得多少分子ATP,为什么,(3)三梭酸循环生理意义是什么,(4)ATP有何作用,如何循环,(5)为什么代谢物脱下的经琉拍酸电子传递链只能生成2分子ATP,而经NADH电子传递链可生成3分子ATP,
见习参观:安排学生参观医院生化实验室了解目前医院生化检验常规项目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学会看有关生化化验单,使学生感到有新意,能实用,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外显的统一。
电教媒体的运用、期刊资料的摘录,也是广开信息渠道的途径。教学媒体包括投影、幻灯、影视、录相、计算机网络等均可用在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多机会地学习、交流,更多渠道地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同时,也要指导和要求学生注意选摘有关生化的科普知识、最新发展等,不断地积累知识。
3.控制方法的运用
控制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生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与目标的差距,从而去解决教学关键、调整教学速率、改进教学方法。
3.1重视前馈
“前馈”指的是生化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理解上的错误提出防患的建议,而不是等到作业或考试发生错误才去纠正。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注意说明应用知识上的某些特殊性与技能上的相互联系,防患分析偏颇,告知以往学生在这方面出现过的某些错误与教训,给学生以启迪。在诊断性评价时,教师应运用前馈原理对关键问题多次重复。内容相近,形式迥异之题目的叠出是拓展学生认识问题维度、消除解题“隐患”的有效举措。
3.2强调反馈
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本人在进行生化课单元整体教学时,特别注意信息网络化的多向交流,及时反馈与调节矫正,将此归纳为启发式五步反馈:
一步对基层目标的反馈形式是:单项教学目标的及时反馈,随时进行矫正调节,及时补救知识的缺陷和理解的偏差。
二步对高层目标的反馈形式是:综合目标的集中反馈,可解决学生达标的深度问题,对重点、难点融会贯通。
三步对情感目标的反馈形式是:情感目标的机动反馈,解决的是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品德个性的养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40―04
引言
随着人们对教育和学习内涵认识的日益深入,教学分析逐渐受到广泛地关注。各国教育研究者,从各个不同方面,用不同的视角对教学系统进行分析,逐步深化了人们对教学系统的认识。有的研究者关注师生交互行为的教学价值,有的关注如何解释师生的行为,有的关注教学系统的模型的建立,有的关注分析过程中使用媒体情况,有的关注教学分析适用的环境,还有的关注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的方法。
这些研究表明,我们至少能从两个视角对教学进行细致的分析,一种视角是将教学看作人类行为系统,分析行为及其之间的关系;另一种将教学看作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信息系统,分析信息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 要素分析
认识教学的过程中,要素分析的历史很长,很多有名的国内外研究者都提出了有影响的观点。根据参照系不同,对教学系统要素的划分可谓众说纷纭。有经典的“三要素”说:教师、学生、教材;还有另一种“三要素”说:人员,物质,信息;还有所谓的“四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部和教学手段[1]。巴班斯基把教学看成是一个由人、物、教学过程组成的系统,认为人所包括的教师、学生,物所包括的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气氛,教学过程所包括的教学结构、教学环节等都是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质量,并在这一前提下提出教学最优化理论,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2]。李秉德、李定仁教授在其所编著的《教学论》中明确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中都包含有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教师这七大要素。这七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张楚廷著的《教学论纲》中,把教学要素分为平凡要素和特征要素,再往下细分,最终形成一个教学要素层次系统[3]。
要素分析是出现最早的教学分析的思路,反映了最初系统论对教学研究的影响。研究者从系统的结构方法入手,试图通过悉数所有出现在教学中的要素,然后对这些要素逐个分析来认识教学。要素分析对教学分析的发展,特别是对人们定性分析教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们初步探索教学系统必然经过的阶段。然而要素分析作为人们定性分析教学的方法,还停留在理念上,操作性较低。要素分析中,教学要素的划分是较为直观的,划分的依据是含糊的(比如,并非教师和学生的全部属性都是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其次,尽管在理念上提出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然而在进行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往往是割裂地对单个要素进行分析,对要素之间的关系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 交互分析
要素分析的研究者是把教学系统当作一个行为系统进行分析,不过这还只是理念上的探索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行为系统的角度对教学进行的细致分析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研究特定行为或者交互的教学价值。比如,有研究者在考察在线课程的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持久性与教学交互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占26%比例的学习者认为,异步讨论区所使用的异步讨论对他们坚持学习有促进作用(Steven F Tello[4],2007)。有研究者考察了非母语英语课堂中教师反馈与学生举手发言之间的交互关系,发现:(1)重做可能会引发其他类型的反馈;(2)尽管重做和明确修改对于拼写错有作用,讨论协商更有利于语法错的纠正(Wai King Tsang[5], 2004)。还有的研究者关注不同类型的交互(不使用计算机的面对面交流、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异步交流)和在计算辅助下的面对面交流)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表明,计算机介入的交互更加规则。与计算机介入的交互相比,面对面的交互能发生更多的学习(Judith Kleine Staarman, etc[6]. 2005)。
从行为系统的角度对教学分析的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交互进行细致解释学分析。这种研究近期成为焦点,人们关注的主题有:确定对话结构和特征的有效可靠的方法、通过对话交互分析确认对话角色、智能教育系统(IES)中对话的运算模型以及对话交互分析在CMC和CSCL中的应用(Rachel Pilkington[7], 2001)。人们希望通过有效的交互分析,能够判定知识协同建构的质量。比如,Gunawardena等人建立协同知识建构的等级性过程模型。研究者认为,质量越好的交互所达到的层次越高。(Joi L. etc. 2005) [8] 。
交互分析的具体操作是相对成熟的,不论其具体使用的情景如何它都有一系列相似的具体操作步骤。我们对影响较大的交互分析方法和在CSCL中应用的交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不论哪种形式的交互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一个行为交互的概念模型,然后把具体操作分为三个部分:(1)建立编码系统来准确表征交互过程;(2)规定一套采集数据的规范;(3)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任何交互分析都基于特定的交互过程概念模型。交互的概念模型反映了交互的各种角色在行为上的交互关系。图1是Beatriz Barror等人构建的2个言语讨论的交互模型。基于这个交互模型开发的讨论区限定了学习者的讨论空间。(Beatriz Barros & M. Felisa Verdejo[9], 2000)。
与国外相比,国内CSCL的交互分析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其中黄荣怀博士的知识工程研究所的研究较为典型。我们的对具体操作分析结果如表1,其中CSCL交互分析以黄荣怀博士的知识工程研究所的研究[10]为例:
不可否认,把系统论作为方法论的角度来讲,交互分析比要素分析已经进了一大步。它不是对各个要素进行割裂的分析,而是从系统整体地把握上寻求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开始关注要素之间的某些联系。交互分析还能够帮助教师看到教学的一些细节,对改进教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对角色及其行为的编码是整个交互研究的核心部分。不同研究者会提出不同的编码体系。由于交互的复杂性,使得各研究者用于相似定性分析任务的词汇却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而不同的编码体系又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所以交互分析需要一定的术语标准化。另外,编码体系对数据源也有依赖性,同样的言语行为(文本上的),加上语气、肢体语言(录像中的),就可能归于不同的类型[11]。
在采集数据方面,最初数据采集多使用时间为单位进行采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对时间序列的机械切分造成的问题,进而采用多种例如“意义单元”这样的切分单位。然而“意义单元”的划分标准是模糊的,产生“意义单元”中意义没有具体的依附体使产生意义组合很容易出现任意性。
总之,编码体系的任意性,以及其对言语信息归类和切分带来的主观性,还有在对数据进行划分采用的规则存在问题,最终导致结论的低可靠性。
三 基于建模的教学系统分析
交互分析和要素分析都是以行为系统为视角进行的研究的,如今另一种可以进行细致分析研究的视角――把教学系统看作信息系统得视角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豪恩斯坦(A. Dean Hauenstein)在其所著的《教育目标的一种概念架构――对传统分类学的整合》[12]一书着眼于教学系统功能机制。他把系统的观点引入教学。并明确提出教学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在教学系统中,信息或内容(即他人的知识)有四种,分别是符号性信息、描述性信息、处方性信息和技术性信息,经过了学习体验之后,这些信息有可能被领会,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在的知识。
然而把从教学系统整体功能机制出发,以信息系统为视角的教学分析的观点引入实际的分析操作,关注可操作的分析方法的研究还很少,目前有我们提出的“教学系统分析IIS图方法”。
IIS图方法[13]认为教学系统总体功能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干预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自我建构。教学系统采用的是可观察、可控制的信息手段。教学系统是一种教师、学生和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媒体这三个信息处理主体之间信息流动的系统,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系统。基于对教学系统功能的认识,我们对系统功能的耦合结构做了初步的建模如图2。
图中用IPL、IPT、IPM分别代表参与教学系统功能耦合的学生、教师和信息媒体对信息的处理。这种内部的信息处理是透明,不可见的,但它的输入和输出是可见的表达为{X}和{Y}。然而这个图的结构不能很好的反映知识的共享和社会性建构的特征。他把IPL、IPT、IPM的{Y}集中起来,进一步抽象出一个信息的共享集IIS(Instructional Information Set),如图3。
系统分析就是用一种编码体系代替另一种编码体系表征那个系统,而那个新的编码体系能够清晰的反映系统的某些特征。IIS图分析法的操作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IIS的输入信息项{Y}的表征。首先明确分析的对象教学系统的信息流,那么需要对信息流进行表征。分析中需要关注信息流的以下属性:贡献者、操作、信息类型、对应的知识网络等。其具体的信息流的表征格式是:IPx_n[{内容注释}][]。(2)IIS输入信息项{Y}的序列表征。根据属性值的变化对信息流进行切分,将会形成信息流的时间序列。当然这些序列不一定是线性序列,可能包含有并发特性。(3)IIS的知识网络图表征――IIS图。最后把信息流的时间序列映射到对应的知识网络图上,进一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与其他教学系统分析的方法相比,IIS图方法能够反映教学系统知识建构的总体水平。这是进一步研究教学评价的基础。IIS图分析法也是教学设计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可以广泛应用到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缺陷分析、质量评估等方面。
四 结语
教学分析,是为了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教学系统,每种教学分析技术必然蕴涵着自己对教学系统的系统认识,蕴涵着某种系统观。通过对教学分析技术的系统观进行梳理,我们发现系统方法逐步地在教学分析技术应用中深化。从要素分析阶段,人们对教学系统结构进行考察,而考察结构的入手就是弄清该系统包含的要素,从而出现了各种“要素说”,人们通过悉数教学系统中出现的每个要素进而认识。随后,人们开始逐渐关注教学要素之间的某些联系,比如师生之间的联系――师生交互,认为通过对这些关键的联系进行分析就能揭示教学系统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出现了各类对师生交互进行编码的分析技术。如今,不少学者发现应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去认识系统,从而关注系统的整体属性,进而出现了基于系统建模的教学系统分析技术。我们看到,教学分析技术是循着从要素到整体,从关注结构到关注功能的系统观在前行着。系统方法正在逐步深入地应用到教学分析领域,可以预见随着教学分析技术的发展,我们会逐步的认识到教学系统的本质掌握它的规律,以此来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3] 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3.
[2]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4.
[4]Steven F TelloAn. Analysis of Student Persistence in Online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Hershey, 2007, 3 ( 3) : 47.
[5] Wai King Tsang.Feedback and Uptake i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 Analysis of 18 English Lessons in Hong Kong Secondary Classrooms [J]. RELC Journal, 2004, 35:187-209.
[6] Judith Kleine, Staarman, Karen Krol, Henny vander, Meijden Peer.Interaction in Thre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J].The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2005, 4:29-39.
[7]Rachel Pilkington. Analysing Educational Dialogue Interaction:Towards Models that Support Learni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2001, 12:1-7.
[8] Joi L. Moore; Rose M. Marr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nline Discussion Participation Protocols [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winter 2005, Vo.l38, 2:191-212.
[9]]Beatriz Barros & M. FelisaVerdejo. Analysing student interaction processes in order to improve collaboration. The DEGREE approac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2000, 11:221-241.
[10]王晶,李艳燕,王迎,黄荣怀,赵东轮.基于交互分析的协作学习过程研究――以《e-learning导论》在线课程分析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7,(6):44-47.
开放教育是新型的教育模式,学生实行资格审核,文化水平测试入学,这就使教育对象出现了点多、面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认知结构差异很大的状况,再加上开放教育具有学制灵活宽松、授课形式灵活、学习手段多样化等特点,这都给教育管理带来了难度。为了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特点,保证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其主动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需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加强开放教育教学管理体现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开放教育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自1999年参加“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以来,始终紧扣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在全力打造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建设、整合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提供技术支特和教学资源保障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开放教育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了“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内涵
湖北电大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内涵,即:“省、市、县电大分工负责,三级互动,协调运作;对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实时地管理和监控,以达到管理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强调电大开放教育在多级办学、分层管理的过程中,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个过程保持和达到较好的质量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1.分级管理。从组织结构和管理权限上来看,全省电大系统由省电大、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三级电大所组成的一所有机整体;从教学的统一管理角度来看,全省电大系统又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系统。省电大是全省电大系统的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多媒体教学资源研制开发中心、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中心、现代教学技术培训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心。市级电大在三级电大所构成的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和骨干作用。它既要接受省电大的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质量监控,又要对县级电大进行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质量监控。县级电大(教学点)具有基础作用,它主要是面向学生组织教学、管理和考核,当然,它也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包括教师导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考试考核中的质量监控。因此,“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全省电大系统整体规划,明确职能,准确定位;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系统运作机制。
2.全面监控。省、市、县(教学点)三级电大主要从办学条件、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生源质量、教学过程和考试考核及毕业管理六个关键控制点对教学及管理质量进行监控。
(1)办学条件的监控。是对保证教学实施的基础条件的监控,即对办学系统、技术设施设备、教育研究等各方面的管理和监拉。各级电大(教学点)加强办学条件的建设,完善办学设施条件,达到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和音视频设施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的设施要求。
(2)队伍建设的监控。教学、管理、技术、科研人员的质晕在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电大(教学点),应配备足够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教育技术及数学支持服务和科研队伍;同时,各级电大应制定教学、管理、技术、科研人员队伍的管理质量保证指标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培养机制,保障远程教学活动的可持续性。
(3)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监控。教学资源是教师表现和传递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载体。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包括专业计划、课程大纲、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实施细则、多种学习媒体材料、以及学习过程的网络的教学信息、学习指导、素材、课件、案例、试题等资源。电大系统教学资源建设主要由中央、省级电大完成。省电大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建设,保证课前到位;市、县级电大加强各类资源的应用,保证教学质量的资源要求。
(4)生源质量的监控。招生工作是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端点或起点,招生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能否进行及规模大小。各级电大(教学点)应把好学生入学资格审查和测试关;做好入学教育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的生源要求。
(5)教学过程监控。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监控,重点在学习计划、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网络学习和交流、面授辅导等集中学习活动、集中实践教学(论文/毕业/课程设计/实习等)的监控,保证教学过程要求。
(6)考试考核及毕业管理监控。各级电大按规定做好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管理与监控;严格按规定实施毕业审核,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特征
湖北电大“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是基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系统而构建的,这一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1.系统性。”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以系统理论为依据,按照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构建了一整套从办学条件、生源质量、队伍建设到资源建设、教学过程监控、考试考核监控的完备的质量保证制度。这套质量保证制度是一体的、前后呼应的、相对固定的和具有创新性的。质量保证体系有特定的质量目标、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特定的责任指标与责任人,责权明确,管理层次分明。
2.全面性。“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依据,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时,全面考察了质量傈证进程的各个要素,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专业开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教学过程、考试考核、质量评价进行全面监控。同时,为开放教育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和培养单位的全面质量管理、育人环境的营造提供保障。在这里,学生全面素质包括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知识水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教书育人包括教师的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和学术风范;培养单位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所有软件、硬件的作用,通过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生活条件、师资力量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术环境建设包括科研环境、对外交流、学术气氛和激励制度等。
3.全程性。“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对教育质量的控制与保证,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学过程、管理过程和服务过程中,而且体现在教学、管理和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不像仅体现在招生、课程教学、论文写作、考试考核这些主要环节,而是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的有关环节都进行把关。强调每个环节都要符合预定的目标和质量标准,重视预防,而非最终的质量评判。
一、引言
专业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整体性、相关性、相对独立性和区域差异性等特点。为了促进专业持续均衡和全面发展,必须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论文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框架。
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
1、人力资本论
人力资本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史的机会成本的综合,表现为蕴含在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先进的生产力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和生产能力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人力资本的积累必然带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深刻变革。从社会经济结构角度来看,提高人力资本的含金量,能够加快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均衡和调整社会产业结构与就业发展。人力资本的激励制度也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激励劳动者积极工作、创新,接受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努力改善自身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职业教育作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有效促进人的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提高,促进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当前,我国正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促进高职专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他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社会、经济、生态和自然的持续发展为前提,追求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社会资源和人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全新世界观和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和创新。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科技、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担负着培养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第一线人才的重任。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在专业建设中,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高职专业发展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高职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影响高职教育的环境因素、内在因素、专业发展规律及其关联性,是现在与未来、局部与整体、质量与效益以及职业教育与国家、社会、家庭等关系的协调统一。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适应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教育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为高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如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教学相长”。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则提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明确教亦多术的原则。我国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政策应着重“充分发挥民主精神,普及全民,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注重实用科学。”
许多国外教育家的理论也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如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精辟阐述;法国教育家朗格朗“终身教育”的科学论断等。这些重要的教学思想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系统论
1968年,贝塔朗菲在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规律和方法。系统是许多要素的集合,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但又不是所有客观事物的总和。因为系统除了从整体上反映客观事物的全貌之外,它还体现了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动力学是195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提出的一门基于系统论,涉及信息论和控制学的综合性学科。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积累反复的关系,这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决定着系统工作过程和结果,体现了结构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协调统一。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从高职教育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影响其发展的各个因素,实现专业的整体功能。如要提升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动态跟踪不同行业发展对岗位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凸显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从高职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实现基地建设等方面全盘考虑,多渠道齐头并进,在高职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绩效论
1987年Richard Swanson提出人力资源开发就是一个不断通过雇员的能力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Benefit和Tate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系统程序或过程,以此来识别绩效改进的机会,设定绩效标准,确认绩效改进的策略,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选择改进方案,保证对现存系统进行整合,评估绩效改进方案或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该方案的执行情况。”环境、工作任务、人员和动机都是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必然要求提高其运行效率,实现成本和效益的协调统一。绩效技术具有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实践性和效益性等特点,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理念刚好不谋而合。由于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事业单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职办学效益不太重视,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专业建设效果欠佳。将绩效技术引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为专业制定可行的优化策略,提高高职专业的整体水平和效益,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科学的绩效观,研究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健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评估制度,寻求专业建设效果的最优化,其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专业调整和实施的参考依据。
三、结语
论文研究的理论成果将成为今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将为促进我国职业院校专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保证,对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3] 廖荣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42―06
一 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习方式,在教育信息化广泛提倡和迅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改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既是教育实践的探索点,也是信息时代的呼唤。在网络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合式学习,李克东教授将其定义为:是人们对网络学习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教学方式。[1]混合式学习不仅能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延伸课堂教学时间,弥补课堂学时不足引起的教学效果不佳情况,而且能支持学习者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美国滨州大学校长认为,单纯的课堂讲授和网上个别化学习都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而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2]然而,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并非自然而然产生的,它离不开精心地设计和实施,因而关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相应的成为了混合式学习研究的重点和关键所在。教学是在一定资源条件下的行为,那么如何基于资源进行有效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呢?
二 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在一个“Blended Learning:What Really works”的课程中,Matt Donovan和Melissa Carter[3]指出:开发混合式学习方案的关键因素在于确定在适当的时候(Right Time),使用适当的混合方式(Right Mix)为适当的学生(Right Audience)施行教学。运用适当的混合方式需要考虑学习地点的设置,信息传输技术,时间的安排,教学策略和绩效援助策略等。
Badurl Khan[4]提出的混合式E-Learning结构(也称Khan八边形结构,如图1所示)阐述了混合学习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他认为,影响混合式学习的主要因素有教学机构、教学要素、教学技术、学习界面设计、评估、管理、资源支持、伦理。从这八个维度可以看出,影响混合式学习的因素是多元的,因此,在设计混合式学习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这个模式可以指导混合式学习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
Josh Bersin[5]认为混合式学习过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环节:(1)识别与定义混合式学习需求;(2)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制定学习计划和测量策略;(3)根据实施混合式学习的设施(环境),确定开发或选择学习内容;(4)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该过程是混合式学习的最后阶段,主要是执行学习计划,跟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分析国外关于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原则、方法、过程和要考虑的因素,可以看出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核心是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利用教学内容传输技术和方法来呈现教学信息。笔者认为在高校教学中,混合式学习要为学习者创立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而资源属于学习环境的一种,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应该关注到如何为学习活动(主要指课堂和在线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基于此,本论文结合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图2所示。
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可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初始能力和学习风格,而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分析又可以使设计教学的人员得出达到混合式学习效果所需的资源,尤其是关注到在线学习所必需的资源。
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主要针对前期分析中得出的混合式学习中所必需的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在线学习资源的设计要体现出多媒体化原则,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开发出为达到学习目标所需的资源后,就需要设计运用这些资源传递教育信息的教学活动了。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好教师运用资源开展教学的活动,学生借助资源完成课堂目标的学习活动,而在在线学习环境中,则要设计出教师提供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学生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学习实施、评价和修改:混合式学习实施后,需对其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然后把信息反馈到前期分析、资源设计与开发、活动设计中,再对整个学习模式进行修改。
三 混合式学习在“多媒体设备使用和维护”实验中的实践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加强 “985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启动了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即为首批入选的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是面向全校大三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每周各一次,为时共8周。
本研究以该课程实验课的一个专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和维护”为个案实践对象,按照图1的过程模式基于资源进行了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探究。
1 该实验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和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6]教学设计的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因此在按照图1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开展设计时,作为该模型的第一个环节――前期分析,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该实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分析来自于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和学习风格,然后依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和重组。
学习需求分析:2010年11月份对《现代教育技术》14班5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需求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以往实验学习现状、本实验学习现状、实验学习需求。调查结果:①67.9%的学生想在本次实验课的学习中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提高实验学习效果,培养实践操作能力;②46.4%的学生认为以往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一般,原因是实验课时短,希望通过网络学习延伸课堂教学时间;③60.7%的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感兴趣,希望以课堂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本实验;④71.4%的学生希望在网络学习时能提供充足的多媒体化资源。根据学生的需求本实验可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
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实验的学习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是公共必选课,因此50名学生来自于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美术等十几个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差异较大。这里,将从文科、理工、艺术三类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技能和学习风格进行分析。
1) 文科学生
文科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偏弱,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学习努力程度往往被教师鼓励或别的暗示所决定;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有些学生会对复杂的操作知识有些排斥。
2) 理工科学生
理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强于感性思维,逻辑思维较强,动手能力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较强;理工科学生惯于独立思考,在学习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运用理性思维,从自己的感知出发去获得知识、信息,能够较快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关系;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对操作性知识非常感兴趣,愿意主动探究,但对理论知识重视不够。
3) 艺术类学生
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但理想信念淡薄;个性鲜明,感情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主义缺乏;艺术类学生学习风格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善于与他人合作;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学习个性化较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不愿意投入;由于有大量实践活动,如比赛、训练等,影响了其课堂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分析:本专题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主要介绍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具体的使用流程和不同情境下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并会简单介绍简易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部分。
学习目标分析:本实验专题将从混合式学习目标分析出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简易型和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b.能正确开启和关闭系统中的各个设备
c.学会调节液晶投影机的梯形失真、光圈大小以及聚焦
d.能使用视频展示台将透明胶片、正片、负片以及书本等材料正常投影出来
e.会使用控制面板将电脑、影碟机及视频展示台三路信号切换,分别投影到银幕上
②过程与方法
f.通过课前观看本实验教学视频和实验指导书,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一般过程
g.通过在线学习、传统课堂学习和学习支持卡片使用,能体验到混合式学习的一般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h.能够意识到混合式学习的意义,培养自主在线学习的习惯
i.通过课上自由练习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通过前期对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的分析,为了传递教育信息并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设计和开发了本实验专题混合式学习所需的资源,如表1所示。
(3) 基于资源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及实施
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学习环境是必需考虑的一个因素,它包括信息资源和工具。前期设计的资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而课程内容是开展教学并达到学习目标的基础,因此必须合理有效的运用设计好的资源。在本实验中课前教师通过QQ群平台上传预习资源,学生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QQ答疑解惑;课中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学生自由操练;课后教师通过QQ群上传复习所需的巩固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借助博客工具写关于本实验学习的反思日志,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活动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本实验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将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用的资源及设计意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课前:教师提供资源,学生在线自主预习。
教师通过QQ平台上传视频类资源(多媒体教学课堂实录、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操作、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的使用)、Word资源(实验指导书);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在线自主学习,提前预习本实验。本活动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 课中:教师讲解实验,学生自由操练。
a.问题导入
教师针对本实验学习内容,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PPT资源展示要导入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作为一名教师,现在你要给学生上一节课,本节课你需要向学生展示一张照片,一张DVD光盘,一个多媒体课件和一张负片胶片,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你要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意图是:借助具体的问题,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活动需2分钟。
b.告知学生实验的学习目标
教师运用PPT资源介绍本实验课的学习目标及要求,学生了解本次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其要有清醒的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本活动需2分钟。
c.教师运用学习卡片,以引导、讨论的方式讲解实验
教师借助图片资源(学习卡片),以引导的方式讲解本实验的3个知识点:简易型和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构成及功能;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流程;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及简单维护方式。并在讲解中和学生穿插讨论3个问题:投影出来的画面模糊应该怎么办呢?视频展示台画面无法显示什么原因呢?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发现中央控制主机已不能使用,仅有视频展示台、手提电脑与投影能用,但又想展示电脑中的课件资源,怎么办呢?学生对照学习卡片听教师讲授实验知识,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设计意图是:教师的系统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实验知识;应用学习支持卡片有助于学生对照实物识记和理解;讨论能集思广益并拓展学生思路。本活动需30分钟。
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操练
学生运用图片资源(学习卡片),结合上述讨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有目的的动手练习教师讲授的实验知识。教师辅助学生自由操练,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过程和维护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本活动需21分钟。
e.总结
教师运用PPT资源总结本实验内容,并针对课堂最初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解决办法。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并讨论关于所提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有整体性的认识。本活动需5分钟。
3) 课后:学生在线自主复习并反思
教师提供Flash资源(实验自测题),学生进行自我测试,针对学习不足进行巩固复习,并在博客中写关于本实验的学习反思,内化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在线答疑解惑。设计意图是:巩固学生对多媒体实验的知识。
(4) 混合式学习评价
本专题实验学习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让其对自己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此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能改进学习习惯,如表2、表3所示。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教学反思表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改善教学,如表4所示。
2 该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效果调查
本实验学习结束后,针对混合式教学设计应用效果对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表5是部分访谈记录。通过访谈发现任课教师对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它延伸了课堂的教学课时,课下学生借助资源进行的自主学习能缓解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压力。
此外,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以问卷的方式罗列出本实验中涉及的8个知识点,设计成选择题进行测试。调查结果:8道题中的5道题正确率超过了60%,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还是不错的。浏览学生的博客也会发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因为课堂上没有掌握的东西,在课下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弥补。
四 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将在线学习和传统学习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要考虑如何将学习所需的元素进行适当的化合,以产生想得到的反应,[7]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Miehael E. W.(2002)认为好的学习效果需要一流的教学设计。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型,以提高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可操作性;并针对《现代教育技术》一个实验专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和维护”开展了其应用效果的行动研究。实证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设计过程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指导混合式学习实践的开展,但也要指出,相关成果是否具有普遍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2][5] 刘志文.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 Matt Donovan, Melissa Carter.Blended Learning: What Really Works[J].CLASTD.2004,(2).
[4] 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7-11.
[6] 杨九民,范官军.教学系统设计原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16.
[7] 吴东醒.网络环境中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6) :72-75.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Resources
BAI Wen-qianLI Wen-haoCHEN Bei-le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 Blended learning is a learning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face to face instruc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It not only expands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o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and extends teaching time of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supports the learner’s self-learning and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However, the advantages of blended learning is not just happen,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arefull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o, this paper presents a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model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resources. Then author uses this mode to do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multi-media teaching equipment’s using and maintaining"special topic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and carries out action research of this mode’s application effect. Empirical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has a certain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and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guide blended learning practice’s carring out.
0引言
语文能力是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对学生能力体系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各高校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中,高职语文教学时间不足和教材体系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高职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整合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以人文知识的教学带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展信息渠道,扩大学习空问,从而形成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教师教学活动为辅的教学新模式。
1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体系
1.1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
高职语文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时问不足,在以工科为主的高职教学体系中,不少学校认为高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因此,在课程结构和学生能力结构中,很少列有学生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的基本能力——语文能力。因为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语文教学正在不得不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内容被不断削减。有的学校只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公文写作、口语等课程。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很难得到系统训练和提高。“语文”的含义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有一个经典的论述:“‘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这说明,“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以及语文课都是遵循听、说、读、写并重原则的,高职语文教学也必须如此,才能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正在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有100种左右。这些教材,有的偏爱工具性,有的侧重人文性,有的强调文学性,有的只选“好文章”。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因此,根据现代系统论关于“合理的结构会增强系统整体的功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观点[31,在语文教学时间不足的情况下,要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必须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体系。
1.2根据现有教材内容和高职学生能力要求整合的语文教学3个系列
根据现有教材内容和高职学生能力要求,将语文教学内容整合为3个系列。
1.2.1人文素质系列
这个系列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人类优秀文化教学内容,旨在解决好人文素质培养和提高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和应达到的最终目的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完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内涵非常广阔,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但对人文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题。现行教材大多是以文学史为顺序,开列出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都是经典,但学生学完后只是粗略地理顺了文学发展的脉络、了解了某个作家的某篇作品,仿佛就是高中语文的延续,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我根据传统文化特点,把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内容分为若干专题,采用专题形式安排教学内容,以避免高职语文教学的“高中化”、“专业化”问题。例如,我们在“品格与胸怀”专题,选取庄子《逍遥游》、屈原《离骚》、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篇章,让学生感受文章深邃的思想和作者闪耀的人格魅力;在“仁爱与亲情”专题,选取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韩愈《祭十二郎文》、朱自清《背影》、史铁生《合欢树》等,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常怀感恩之心。教学中,教师不再对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而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对作品的学习和鉴赏不拘于课堂,既可以用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又能够使人文性内容相对完整和集中。
1.2.2表达能力系列
这个系列是提高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内容,分为口语和写作两部分。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有比较扎实系统的基础,所以不必安排专题教学,可以通过第一个系列教学内容的完成来带动,即以人文知识教学带动学生语言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第一个系列的每个专题教学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就某一专题的内容进行质疑、讨论、拓展、延伸,在此基础上,形成书面材料,解决好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教学系列交叉进行、相互促进。例如,在完成以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学后,为学生提供《报任安书》《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我与地坛》等篇章,使其更为直观地认识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开展以“人生与理想”为主题的讨论或演讲,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又达到了锻炼文字运用、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1.2.3职业能力系列
这个系列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内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听、说、读、写”这4项基本能力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基本能力,而且也是参与竞争的基本手段,如面试时的答辩、与未来职业有关系的材料分析和处理等。因此,在前两个教学系列中,可以穿插安排演讲答辩、实用文体写作、应用材料分析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系列的内容虽然也涉及表达能力系列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但本系列的侧重点是与学生今后职业需求相关的能力培养。
以上虽然将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分为3大系列,但实际是一个相互交融的整体。3大系列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主,虽然对整个语文教学来说还不够完整,但是,可以基本解决因教学时间不足而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训练不足等问题,在较少的时间内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把语文课程中作为工具性的阅读、写作、口语等教学内容与作为人文性的情感、思维、意志、品质等内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是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必须考虑的问题。大学语文是人文类课程,必须注重学生的“自我实现”和“情感参与”,让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在富有兴趣的基础上,产生“自我实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开展教学,把各种信息引入学生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1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条件下,教师主要使用黑板、粉笔和有限的模型、实物开展教学,而学生也只是单方面地依靠课本的文字描述和教师的语言讲解获取信息,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像、声音、动画、影像资料等,使教学内容更为感性、直观,增加学生的信息获取量。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四大名著”的阅读兴趣不高,原因是文本长、人物多,关系复杂、不易理解等。于是我们在介绍这些作品的相关章节时,先利用影视作品把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鉴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当代社会,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随时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纯文学教学语境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的需求。因此,高职语文课也必须创新教学思维,将网络变为一种语文教学手段。运用网络教学,不是在课堂上让学生直接上网,而是根据学生喜欢网络的特点,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例如,在进行第一系列的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阅、收集有关的学习内容,为完成第二个系列的学习任务做准备。这就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极大地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另一方面以论坛、博客、QQ群等为平台,引导学生对网络上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就业等热点问题,甚至影视文化、流行歌曲、时尚服饰、广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甄别。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3利用课外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应当利用大学校园丰富的课外活动延伸语文教学。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比如,组织校园演讲、辩论赛;结合学生的兴趣要求,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于学生组织的文学、文化社团,教师适时介入,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在这方面,我院的“青藤文学社”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有各种活动的加入,高职语文就不再是一门“孤独”的课程,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3改革评价机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本着注重学习过程、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我们致力于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
3.1基本构想
评价体系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机制过于简单,不但不能对学生的能力做出全面评价,而且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导致学生不顾语文中的情感、思维、创造等因素,而单纯以结果来认定学习情况。因此,要建立多元化与动态性相结合、理想性与情感性相结合的高职语文评价体系,既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以突出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3.2主要做法
引言
在现代社会,技术似乎已演变成为一种压倒一切的控制力量,它在塑造着人类社会新的面貌的同时,也在塑造着人类自身。但教育技术,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种独特的技术力量,发挥的塑造作用却相形见绌。这是为什么呢?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中,技术并非总是处于强势地位,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也受着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机制,这种理论自觉对教育技术在教育中良好的运用会提供良好的参照。
一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关于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存在着多种观点,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技术中立论、技术决定论、技术的社会建构论、技术社会互动论和社会技术整体论。
技术中立论认为技术是中立的,技术只是手段,技术在伦理、政治、文化等方面是价值中立的,没有好坏、对错、善恶之分,即技术本身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对于技术中立论的批判,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总的来说,技术负荷价值的观点已被学界广为接受。
不同于技术中立论,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都认为技术是负载价值的,但对于技术的价值负载的认识,二者是不同的。
1 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者认为:虽然技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需要,但技术一经产生,就拥有了自己独立发展的趋势:技术似乎具备了意识,它总是追逐自我更新,自我进化,做到更快,更广泛,更深入。“技术命令”支配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技术是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技术决定论强调技术的价值独立性, 甚至将现代技术视为一种自主地控制事物和人的抽象力量。埃吕尔指出:“技术的特点在于它拒绝温情的道德判断。技术绝不接受在道德和非道德运用之间的区分。 相反,它旨在创造一种完全独立的技术道德。”[1]
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是技术决定论的两种思想表现,前者相信技术是解决一切人类问题并给人类带来更大幸福的可靠保障,而后者则认为技术在本质上具有非人道的价值取向,现代技术给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带来灭顶之灾。
乐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者认为,科学是对自然实体逐步逼真的描述,技术作为科学的应用,沿着与科学进步相类似的逻辑体现了效率和技术合理性的不断提升,因而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和更高的效率,反映了一种类似于生命进化的客观自然趋势。由此,技术 进步应该是人性进化的标准,而一切由科技进步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包括各种形式的异化),将为新的科技进步所弥补,科技发展最终将促成道德伦理体系的新陈代谢。[2]
悲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者则认为,现代技术在本质上有一种非人道的价值取向。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最大危险是人们仅用工具理性去展示事物和人,使世界未被技术方式展示的其他内在价值和意义受到遮蔽;如果现代技术仍作为世界的唯一展示方式存在下去,道德对技术的控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悲观论者对技术进行了浪漫主义和意识形态式的批判,呼吁人们反思技术的本质,认清技术对人和事物的绝对控制,以寻找对现代技术的超越。与乐观论者相反,悲观论者对现代技术具有的独特价值取向持根本否定态度。[3]
美国学者怀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是当代对技术决定论的恰当表述。他认为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文化是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大系统,这个系统由居于结构底层的技术系统、居于结构中层的社会系统和居于结构上层的观念系统这三个亚系统构成,他写道:“我们可以把文化系统分为三个层次……这些不同的层次表明了三者在文化过程中各自的作用:技术的系统是基本的和首要的;社会系统是技术的功能;而哲学则在表达技术力量的同时反映社会系统。因此,技术因素是整个文化系统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社会系统的形式,而技术和社会则共同决定着哲学的内容与方向。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系统对技术活动没有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和技术系统不受哲学的影响。事实恰恰相反。不过制约是一回事;而决定则完全是另一回事。”[4]
2 技术社会建构论
与技术决定论相对应,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认为,技术发展根植于特定社会情境,技术演替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因素决定。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强调人在支配和控制技术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和责任。在现实社会情境中,技术的相关行为主体(相关社会群体)是有具体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具体人群。不同行为主体的价值和利益的分立,一方面,可能使某项具体的技术成为相关社会群体价值妥协和利益制衡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某项技术成为处于优势的相关社会群体所追求的东西。从整体和长远发展来看,各项技术的相关社会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的分立,使技术决策成为一种分立性的行为;因其往往不顾及整体和长远后果,加剧了由主体认知局限性和其它复杂性因素造成的技术后果的多向性、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5]
以上的两种观点,社会建构论强调的是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价值的社会赋予,技术决定论强调的是技术的自然属性、技术规则、技术价值的内在禀赋对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技术决定论者承认技术的社会属性存在,但是它过分强调了技术的自然属性对于技术的社会属性的决定性作用,没有看到技术的社会属性对于技术的自然属性的制约、导引作用。如果说,技术的中立论割裂了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二者间的联系,那么,技术的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则是过分夸大了技术两种属性中的某一方面,没有注意到它们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
3 技术社会互动论和技术社会整体论
技术社会互动论和技术社会整体论是对技术社会决定论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进行调和后产生的两种观点。
技术社会互动论包含三个假定:(1)技术与社会是分立的;(2)技术构成社会,即技术对社会产生影响;(3)社会构成技术,即社会对技术能够起到某种建构作用。这种观点赞同技术与社会存在着互动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梅尔文•克兰兹伯格认为:技术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它也不是中性的。也就是说,技术与社会是一种互动关系:技术发展常常发生一些环境的、社会的和人类的后果,超越了技术设备和实际应用本身的直接目的,而同一技术在不同文化环境和社会条件下采用可有完全不同的结果。[6]
社会技术整体论则把技术社会这种复杂现象看作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认为这个整体处于不断的演进过程。技术系统理论和操作子-网络理论常常被列入弱社会建构论, 但由于它们不排斥自然或工艺因素在解释技术社会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实际上是社会技术整体论的两个重要代表。“技术系统”概念是托马斯•休斯在其《电力网络》一书中提出的,它是一种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工艺设备和社会因素(如制度、价值、利益群体、社会阶层和政治经济力量等)组成的连贯结构,当一个要 素发生变化时,技术系统的其他部分也必须调整以使系统继续运转;技术系统之外是环境,技术系统与整个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处于相互塑造与影响之中。休斯虽然集中于研究电力系统,但他提供的技术系统范式也可应用于诸如运输(铁路、公路、航海等)、供水、通讯、计算机网络等系统。拉图尔、劳、卡隆等人最早提出了操作子-网络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克实际上也从强社会建构论转向了该种理论方法。这些学者把技术社会关系或者“社会技术整体”(social technical ensemble)看作一种“无缝之网”(seamless web),认为人们虽然可以从这种无缝之网中辨别出技术与社会因素,如机器与操作者,但这只是一种抽象分析的结果,而非自然所使然。为了解释社会技术整体 的变迁和发展,他们使用“操作子-网络”(actor-network)、“技术框架”(technological frame)和“社会技术”(social technologies)等术语代表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的关联结构, 如信息通讯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包括企业、政府机构、社会群体、消费者组织、标准化实体、监管人员、在线系统、软件等多种异质因素在内的操作子-网络。该理论 强调构成操作子网络的诸多异质要素的相互联系,并参照“转译”(translation)来说明这种相互联系。“转译”在于这样一种思想,即网络中的诸操作都会相互“注册”(enroll)(意指操作或者强迫)以使其各就其职。当一个操作子成功地组织其他操作子为其目的服务时,就可以说它对它们进行了 “转译”。这样,当采用操作子-网络理论考察社会技术整体时,技术就不再是经过先验的工艺、经济、社会和文化要素建构的产物,而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无缝之网,并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物理的永恒流动之中。[7]
综观技术社会互动论和技术社会整体论,可以看到,技术社会互动论虽然被批判为坚持技术与社会分立的二元论(dualism)方法,陷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两难境地,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对于社会和技术的互动机制是有深刻的分析的,在探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是有独特贡献的;社会技术整体论的意义在于解构了技术与社会的二元论方法,因而不仅可以解释前现代技术无法脱离社会来加以说明的特殊历史情形,更能对后现代复杂的社会技术现象进行整体的理论解释。社会技术整体发展的解释不再包含任何技术或者社会的还原主义概念,而是坚持一种“普遍化的对称原则”,即人与非人要素可以置于同一概念框架下来加以分析。
从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技术社会互动论到社会技术整体论,体现了技术社会理论由片面到全面理解技术社会现象的辩证发展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梳理是有利于我们理解教育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的。
由于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技术远未发展到和教育融为一体的程度,而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中,教育技术正在逐步地进入教育领域,因此,应用技术社会整体理论是不合时宜的,尽管在未来,教育技术与教育有融为一体的趋势和实现。下面,本文借鉴技术社会互动理论来研究教育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机制。
二 教育技术与教育的互动
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程度远远不及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程度,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教育技术远不及媒体技术那样成熟。那么为什么教育技术不能在教育中做到普遍而深入呢? 因素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技术与教育并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所致。在教育技术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的确需要与教育实践形成良好的互动。然而什么妨碍了这种互动呢?教育实践者的隐性认识、显性目的、教育技术学界的狂躁、教育研究的迷失等。
这里的教育技术是专属于教育的技术,因为笔者要探讨的是教育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而不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在技术的范畴里,教育技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对于教育来说,教育技术是支持其发展的核心支柱。在杨开城的有关教育技术本质探讨的系列论文里(如《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一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和《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等),教育技术是由作为一种技术系统的教学系统、课程系统以及它们的构建技术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技术构成的技术体系。这是一个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自然形成的技术体系,其中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是核心技术,也是最稳定的存在。笔者赞同这种观点,本文即是基于此观点而展开的。
此外,尽管媒体技术一直在教育中运用,如黑板、粉笔、教科书从17世纪以来就占据了课堂教学这个场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技术含量,但是媒体技术不是教育技术的主体,更谈不上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再则,媒体技术实际上各自隶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如黑板、粉笔是从现场书写或者临摹发展而来的,如果探讨媒体技术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实则探讨技术与教育的互动作用。技术和教育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另外研究。
1 教育技术从萌芽态发展到原型态
历史地看,教育实践对于教育技术的需求是一贯的和延续的。最初是对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需求,近代则是对媒体技术的需求,继而在当代产生新的对教育技术的需求,这些需求一直持续发展至今。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需求促进了教育技术的萌芽、发展和进化,而由于这些需求的满足,教育也得以发展进化。
笔者认为,在漫长的古代教育时期,教育技术和教育的互动,使得教育活动变得更有效,而教育技术则一直处于萌芽态,并在萌芽态期间获得了多样化的进化。
对教学活动如何变得更有效的思考,其产物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产生,这些教学方法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教育技术的萌芽之所。
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从古代教育发展到近代教育,教育技术才从萌芽状态发展到原型态,这一历史可简要叙述如下: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在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议论法、练习法、类比法等方面提出了“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比物丑类”的要求,孔子和苏格拉底则以“启发法”和“产婆术”而著称。
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就开始提倡直观教学。他认为教学要遵循“自然的顺序”,要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教学的顺序应该是:感觉、记忆、理解、判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本图文并貌的教材的编者就是夸美纽斯。他也是使用多种教学媒体(文字、图片)教学的先驱人物。
十九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把人的全部精神归结为观念,认为教学就是建造学生观念体系的过程。因此,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清楚——提供给学生的教材尽可能明白、确切、详细。属于静态钻研。
联想——学生用旧经验来解释新事物,教师用谈话法帮助学生联想。属于动态钻研。
系统——新旧观念发生联系,寻找结论,学生心理上属于探究过程。属于静态理解。
方法——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事实、现象上去。属于动态理解,也就是教学中的练习阶段。
后来赫尔巴特的学生尉尔曼和莱因等对上面的四个阶段进行修改,提出“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
这五段教学法使五段形式化、固定化,在教学史上称为“教学形式阶段”。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欧洲出现“现代教育”学派,主张教育活动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性,让他们自动、自学、自由发展、自我表现,认为教育就是生活。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出现了许多教学方法,如蒙台梭利教学法、德可乐利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最早由美国人杜威提倡“问题中心教学法”,后来由他的学生克伯屈发展成为“设计教学法”)、莫里逊单元教学法等。
二十世纪初现代教育派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便于培养“优才生”,于是主张按能力、成绩分班分组实行个别教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结构课程”,提倡“解决问题法”,又称“发现法”。[8]
20世纪60年代,香农(Shannon)创立的信息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视听传播学。视听传播学主要涉及学习过程的信息的设计和使用。传播学的产生,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物”引向从信源(教师或视听材料)到受者(学习者)的信息传播过程上来。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只取决于教学媒体这一个要素,教学是一个涉及信源、内容、信道(媒体)和信宿(受者)的过程,教学效果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9]
在传播学向视听教学渗透的同时,系统理论也开始对教育、教学发生作用和影响。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方法、教育设施以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教育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发挥,不仅需要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更取决于系统中各要素的最优配合和协调一致。因此,只有用系统的观点对教育的各个部分(包括媒体)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考虑,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才是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根本途径,于是逐渐由媒体应用转向了系统设计,由媒体技术进入系统技术阶段。[10]
自传播学、系统论、系统设计渗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一直到现在,教育技术的原型态才开始形成并进一步演化。到了这一阶段,人们才认识到教育教学系统是一种技术系统,继而用技术分析的方式来探索它们与其他系统(如文化)互动以致耦合的细节,文化传递与人的成长规律之间的矛盾才可能清晰地以信息流动的方式表现出来。更深入的分析见杨开城《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
顺着历史的逻辑,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在未来某一个阶段,教育技术的原型态会发展到完型态。到那时,具备了完型态教育技术的教育者就能从系统整体出发,理解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并基于这种理解灵活地选择媒体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而不会陷入唯媒体论的泥淖,更不会对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所引发或者可能引发的技术报复效应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
2 教育的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个时代对于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看法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的情况是,某个时代所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往往变成了后面时代提出的教学方法攻击的目标,是必须加以克服的缺点。事实上,效果、效率和效益是无法在每一方面都达到最大化的,通常的情况下,达到其中一方面的最大化是以牺牲其他两方面为代价的,而历史经验表明,效果效益效率适中的教学往往能够培育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学生。因此到了近代,原型态教育技术的形成并被掌握,人们才认识到教学系统中每一个方法性要素多样性存在的必要,不再非此即彼地选择某种教学要素。又到了现代教育时期,由于对于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才把焦点集中于教育教学是否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学生上来。同时,教育技术从萌芽态发展到原型态并进一步进化的过程,也就促使了教育的进步——从仅仅传递文化知识提升未促进学生成长。
3 原型态的教育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水平与趋势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此外还有其他因素,但主要是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即使最初的教育实践就产生了教育技术的萌芽,即便到了近代,原型态的教育技术得以形成,教育技术仍然未能达到体系化的程度,完型态的教育技术似乎还遥不可及。但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它的体系化,教育技术一旦达到体系化的程度,它必须由教育技术效应件、教育技术系统和教育技术产品组成。当然,还是由于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教育技术的体系化不可能达到像技术体系化的高度。首先,反映在教育技术效应件上,教育技术效应件很难做到技术效应件的标准化,如教学设计技术的效应件学习者分析框架、教学目标分类框架、学习内容分析(比如层级分析、知识建模等)、教学方案的结构框架、目标与教学方案某些成分的映射等等,虽然已达到了原型水平,但若进一步的提升还是存在相当难度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要实现教育技术与教育的良好互动还是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的。
4 完型态教育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机制
基于目前这种现状,笔者只能原理性地运用技术社会互动理论,试对教育技术(完型态教育技术,下同)与教育的互动机制做一探索。
教育的历史已经表明,教育在技术环境下运作,在历史的某一阶段,教育的技术环境是特定的,可能这种技术环境是稳定的,也可能这种技术环境在或快或慢地变化着。但是,无论是何种教育技术环境,也无论这种教育技术环境如何变化,对于这种环境里的教育者和学习者都是无差异的,可是教育的效果效率效益却各有差异,有时候甚至截然不同。对于这种差异现象背后原因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但当我追索到最后,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原因实际上是教的能力的差异,而教的能力的差异则是教育技术具备程度不同的体现。
有文章称[11],技术进入教育,会使教育由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状态,并在经受住实践考验之后重新转变为有序状态。但事实上,无序状态并一定会发生。技术环境的改变固然会让教育者已有的习惯受到冲击,让教育者感到不适应,但是一个掌握了教育技术的教育者并不会因此而处于混乱无序状态,相反,他会积极主动地接纳教育状态的改变,基于自己的教育技术灵活地选择媒体技术工具进行教学,而不至于受技术的支配与摆布。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教育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过程中,教育的变化是具备了缓冲功能和解构功能以应对媒体技术进入教育时带来的冲击和教育进一步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变化则是更为多样化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技术能够并且已经开始去完成它诞生之初就承担的宿命般的任务——探究教育教学系统的技术学原理,并通过对教育教学系统技术学原理的探究来理解和构造教育。在教育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媒体技术学研究和教育现象学研究并不是没有作用,媒体技术学研究和教育现象学研究至少还是提供了丰富的可选择的教学手段,但是可选择对象的丰富性并不等同于选择的正确性,以往的这种作用是没有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来统摄的,以至于在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常常“顾此失彼”,比如,考虑了现代教学媒体却忽视了传统媒体,考虑了心理学原理却忽视了社会学原理,等等。而有了教育技术,则大大不同,教育者选择的正确性会大大增强,相应的“教育生产力”(具体表现为教育教学系统设计的能力和开发能力)也会显著提升。而如果教育者的教育生产力得以提升,教育者也就能够避免沦为“教育工人”的待遇,不再盲目听从“教育专家”和领导的安排,而且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坡上实现自身教育实践和教育发展大势的辩证统一,彰显自己的独特价值。
同样,由于教育内在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也会教育技术发生作用,促使其多样化的发展和进步。以往的教育学走向教育实践的重要武器是:模式、结构和策略等,但这些武器的特征是抽象概况,即将鲜活的教育实践抽象概况为各种教育教学模式和结构、教育教学策略、教育教学方法等,去除了教育实践中作为主导成分的目标和内容。因此,这些武器的应用就造成了教育教学式和结构、教育教学策略、教育教学方法等与教育教学目标的直接联系。杜绝了直接联系,自然造成了间接联系,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必然造成对某一武器的偏重甚至崇拜,比如对教学模式的追捧。同时,间接的联系往往造成武器在教育局部的应用,即使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付出的也必定是高成本。而教育要想提升自身的内在质量,必须要做到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直接联系的同时降低教育实践的成本,这就对教育技术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要求,教育技术不但要能构建教育教学系统,而且要低成本的构建。在这样的要求下,教育技术必须进行多样化的发展和进步,比如借鉴软件工程学的研究成功,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开发教育教学系统的组件,利用组件可重复性来构建教育教学系统,等等。
我们不能假定学生是完美的,更不能假定教师是完美的,更不是可以进行机械操作的机器,让这些不完美的一群人去追求某种完满的结果(教育目标),唯一可行的不是限定他们的行为模式、限定他们的行动方法、限定他们的技术工具,而是提升他们理性思考的水平,将知识“权力”下放给他们。学生获得了权力,自我发展才能从自发走向自觉;教师获得了权力,他们才能树立自己的教育理想。然而这些都取决于他们拥有权力之后,到底掌握着什么水平的技术,特别是知识技术!
——————————
参考文献
[1] 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120.转引自: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8):30-33,54.
[2][3][4][DB/OL].
[5] 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8):30-33,54.
[6][7] 李三虎.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冲突和一致[J].探求,2003,(1).
[8] 北大在线研讨班课件. [DB/OL].
[9][10] 教育技术学发展.[DB/OL].
[11] 颜士刚,李艺.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9-12,28.
[12] 杨开城. 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电化教育,2005.5.
Discussing on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ZHAO Guo-qingZHANG Fei-fei
引言
教育技术概念由“教育”和“技术”两个术语组成,它基本揭示了该事物的特质:把科学技术作为促进人类教育的手段,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它也大致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特质:探讨科学技术与人类教育的关系,探讨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效率的规律、原理和方法[1]。显然,教育技术学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条件本身,而是科技条件如何通过教育现象的特点折射出来。因此,教育技术学主要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这一专业的特点是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以系统论的思想合理地整合知识并运用到教育教学或其他工作中。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突出教育技术学的特色,才能培养具备构建系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育技术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育技术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具有很强实践性,学生除了应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应用技能。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课教师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让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和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2]。因此,研究、探讨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一)拟订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
笔者认为要能真正地实现增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对于学制为四年的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课程设置尤为重要,特别需要课程设置能够和教学进度保持统一,课程设置与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保持统一。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教育系统和影视传媒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在确定每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时,必须依据教学计划、相关课程内容及实验项目情况、实验条件和学生知识结构来设计。并且经过教研室组织教师集体讨论来确定,从而使得实验项目设置合理、规范。这既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又可防止相关课程的交叉,避免造成时间、资源和学生、教师的精力浪费。
(二)规范和加强实验课和实践课
1、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的完善、补充和提高,又是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技巧的重要教学环节。由于实验条件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实验教学成为许多院系的薄弱环节[3]。
加强实验教学,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之前拟定出实验课程大纲。实验课程大纲必须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和系学术委员会论证后才能列入教学计划。对由于设备原因无法开设的实验项目,应设置一些替代实验或演示实验。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师必须课前认真撰写实验教案,作好预备实验。实验中,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最后,任课教师还应该及时、认真的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通过以上各环节的逐项落实,使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2、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课可分为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
专业实习:为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选择在网络、计算机中心、电视台等从事软件制作、网页开发、电视专题片制作等。通过专业实习,不仅仅会使学生的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和影像拍摄制作能力、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还会增长同学们的社会知识、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应付突变事件的能力。
教育实习:一般在第七学期选择中小学师范学校进行大约4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为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奠定基础。
毕业设计:一般在第八学期进行十周时间的协作和设计。毕业设计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性与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不能忽略其实用性。一个实用性、可预见性强的论文题目会得到学生格外的关注,也是吸引他们的关键。所以论文题目的设定应该考虑一下实用性及与学生联系的紧密性。
许多学生抱怨在学校期间科学研究的机会很少或者说没有,这是目前高校的一个普遍情况。似乎提到科学研究,非得是很难的课题。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用小问题来做大事情。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
3、重视学生课余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有实验课、专业见习活动和实习活动等实践环节。由于受实验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们能够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十分有限。许多院校在解决学生实习、锻炼问题方面往往忽视了本身便利的条件。每个大专院校各种电教设备、设施比较齐全,校内电教设施就是最好的实践场所。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认真的组织本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电教服务活动,经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将会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有计划的组织同学们参加校内文艺活动、公益活动的摄像报道、摄影报道和各种电教活动服务,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参与电教设施管理、维护,不但能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科学管理管理理念。
4、假期开展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和技术活动
要求学生在暑期,以居住地现状为基础实施调研,并撰写出调研论文。同时还要紧密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在暑期社会活动中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宣传工作。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当地学校进行信息技术课师资的培训,并与当地教师合作,开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和实践活动。另外,还应积极到当地电视台进行学习,配合工作人员制作电视节目和电视专题片。
5、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
开展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教育技术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阅成绩、交流经验、展示专业优势的有效途径。
教育技术系可以组织与本专业基本理论、技术特点联系密切的摄影竞赛和DV节目制作、教学课件制作竞赛、动漫制作竞赛及网页制作大赛,利用竞赛活动推动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充分展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媒体制作方面的技能、特长和优势。
二、思考与总结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进。
(一)目前实验课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在于:
1、实验设备数量少且陈旧。
2、实验课缺少任课教师的参与,常常使实验课无目标。
因此,今后实验课教学要加强三方面建设:一是设备及时更新和增加,硬件上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二是实验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认真负责;三是理论课教师也要参与到实验课中。
(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类型单一,缺乏实践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和讲座性课程。
2、专业基础课数量少,涉及面窄,技术类课程数量多,缺乏深度,方法论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数量少,缺乏广度。
3、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课程较多,以计算机媒体为核心的课程数量和类型较为薄弱,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发展的课程较少。
4、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不仅内容窄、模式单一、时间短且多数往往流于形式,使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和当前形式,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掌握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及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知识,并具备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多种媒体形态制作能力,信息采集、处理、编辑能力,构建系统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能顺应时展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道路既艰巨又漫长,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现行的实践教学规章,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9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