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5: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民族艺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民族艺术论文

篇1

1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艺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写进,要求教育要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旨归,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高校艺术教育不仅仅完善着高校教育的学科发展,同时能够促进学生人性的完美,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意识,使学生成为富于创造性的、身心和谐的人,在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经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民族院校是各民族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重要基地,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人才,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因此,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艺术教育,让艺术教育能够辐射所有专业非专业学生,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2开展专业性民族艺术教育是民族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不同,民族院校还肩负着面向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民族特色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民族艺术人才的重任,这也是民族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少数民族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各族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少数民族在生息繁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累的文化元素。各少数民族艺术,无不体现着少数民族的个性,也烙印着族群发展变迁中的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如藏族歌曲粗犷豪放,傣族巴乌柔美细腻,彝族“阿细跳月”热情奔放,瑶族的长鼓舞典雅飘逸,京族的独弦琴婉转悠扬,各民族多种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一朵奇葩。但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形式相互交融,地域性、民族性特征逐渐消退,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形式的单一性和同一性趋向,加上西方速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阵地不断抢占,这些都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这些困难和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艺术人才断层,后继无人(86.5%的受访者认为,下同);二是文化保护发展部门工作不到位(80.2%);三是艺术传承发展过于功利,变味走调,民族性被弱化(78.8%)。通过分析归纳,我们发现这三个方面归根到底可以归结为专业性的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问题,深入一点儿又可以归结到民族院校上来。民族院校作为民族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心,应当发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鲜明的民族艺术教育,不断提高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能力,为民族艺术传承和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输出。

民族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民族院校,艺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位置越来越突出。一些民族高校已陆续开始加大民族艺术教育力度开展了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文学等内容的艺术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适应艺术教育的现实需要,广西民族大学于2012年1月成立学校公共艺术教学部,为学校进一步实施全面的公共艺术教育、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及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等打下了坚实平台。

但是就目前而言,艺术教育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在广西民族大学的调查问卷发现,有72.5%的学生对学校的民族艺术教育现状不满意;有61.8%的学生表示未上过我校的艺术教育课程;;有78.1%的学生认为在学校接受的艺术知识对自己没有用处;60%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艺术教育民族特色特色不明显。在学校的艺术课程设置上,有72.3%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艺术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结构单一,民族特色不明显,无法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66.8%的学生未参加过学校的艺术类社团组织;70.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艺术氛围不浓厚。但是在调查问卷中我们也了解到,有近75%的民族学生愿意致力于保护和继承发展本民族的民族艺术,同时也大约有65%的学生认为目前在学校没有有效渠道能够接受到较为专业的本民族的艺术教育。

综上,民族学生传承本民族民族艺术的现实需要和目前学校民族艺术教育能力缺失之间的矛盾,以及非艺术类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要求民族院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重视艺术教育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在民族艺术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艺术教育改革。

民族院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1)问题一:目前民族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目的不明确,对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艺术教育在教学体系中仍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学分偏少。二是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陈旧。门类大多是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的通识性课程,授课方式也基本局限在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要途径,讲授内容大多是艺术教育的基本术语,或者是介绍艺术发展史的,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三是课程多以欣赏类为主,缺乏专业性技能培养方面的实践类课程。这主要表现在课程教材基本是艺术概论或艺术欣赏性质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一些皮毛的“知识”。由于缺乏实践的巩固,这些所谓的“知识”也会很快被忘却,无法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此外,具有民族地区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几乎没有。

对策:一是重视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只有明确教学目的,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全身心、站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改革,把艺术教育真正到纳入教学计划管理之中,保证艺术素质内容、进程、质量的落实,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艺术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二是改善和优化艺术教育课程。艺术课程的设置是高校艺术教学活动的起点,要与本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学生需求相适应。“素质教育不是针对一个学生的全面教育,而是针对所有学生的个别教育”。在确保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有开拓型(介绍最新艺术流派、艺术理论观点、艺术作家作品等)、综合实践型(指导大学生戏剧、艺术展演等综合性艺术实践活动)、兴趣娱乐型等课程的开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三是创造条件,开设具有广西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广西12个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各自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要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设置专业化、特色化的艺术教育课程,加强同民族艺术氛围浓厚地区的全面合作,提高民族艺术教育教学水平,满足各民族学生学习了解本民族特色艺术的切实需求。

(2)问题二:现行的艺术教育核心评价体系不适应艺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现在大多数高校艺术素质课程教学考试仍以笔试为主,这种考查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上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真正的魅力,也无法准确、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艺术能力。

对策:建立与艺术教育教学特征相适应的考试、考核体制是教学实际的需要。第一,重建艺术教育评价体系,把艺术教育成效纳入到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当中。艺术教育应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统一的教学计划中,进行科学、合理、有序、有度的管理、完善、调控和实施,让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体制中,拥有与其它学科同等的正规地位。麻省理工学院规定,获得学士学位必须修满360学分,而其中的72分必须是艺术课程。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也有类似的做法,民族院校可以借鉴。二是采用社会实践的方式代替笔试考核,过渡阶段可以实行笔试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实践的考核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各艺术门类的自身特点自行设计,如音乐、舞蹈类可以通过参加校内的晚会、歌唱比赛等形式进行,美术、书法类可以通过举办书画比赛、送春联活动等形式进行,核心是让学生在参加艺术活动的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艺术能力。三是把艺术类教师对艺术类社团组织的指导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

(3)问题三:民族艺术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无力进行规模性的民族艺术研究和教学。就广西民族大学而言,目前艺术类师资主要担任的课程是艺术类学生的专业课和非艺术类学生的公修课教学任务。艺术专业开设的艺术类专业有艺术设计(平面广告和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美术学、音乐表演(声乐和器乐方向)、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基本没有专业的民族艺术课程和师资。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类通识通选课近几年主要开设广西民歌及东南亚民歌演唱赏析、东南亚舞蹈鉴赏、广播电视现场报道、书法类、演讲与口才、中国少数民族歌曲、乐曲赏析、现代舞等,包含了一些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但是比例不高(约占20%),课程内容也多是集中在音乐、美术和舞蹈类,其它形式的民族艺术涉猎不多。而且通识通选课往往采取大班教学,往往一个班200人以上,不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对策:加强民族院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现有师资进修。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针对我校艺术教育目前的这种状况,应采取专业教师和社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解决。一是扩大艺术教师队伍规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各校担任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以广西民族大学19000全日制在校生为例,艺术教师的人数应在29~38人之间,而实际参与公共艺术教学(限于目前开设课程)的老师有22人,没有达到的规定比例,需要补充教学力量。二是要为艺术教育老师提供成功平台,在参加学术研讨会、争取科研课题、安排教育进修等方而要给予倾斜,使他们在高校中有用武之地,做到安心、上心、不断创造佳绩。坚持学校专业教师与社会专家与学者现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扬长避短,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4)问题四:校园内民族艺术类演出、交流活动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尚未形成。目前就广西民族大学而言,每年开展的校园艺术类活动主要有大学生书画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啦啦操比赛、迎新晚会等几项活动,此外还有基本上每年一次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及不固定的歌星演唱会、艺术类师生的演唱会。另外,跟民族艺术相关的活动还有校运会里面的三人板鞋等部分民族类体育运动。应该说以上这些活动辐射面不大,对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篇2

从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哪种艺术要想得到传承,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只有用一定的传播媒介当作艺术传播的载体,艺术才能够得以传承下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作为人类艺术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作为传播载体来不断传承下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媒介技术也不断更新,各种传播媒介形式层出不穷,这大大丰富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普及,传播媒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来接受任何信息,突破了过去传播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大丰富了信息的传播途径,打开了信息传播的方便之门,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更加快捷。除了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传播媒介,传统传播媒介例如电视、广播、杂志等也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过去的手段更丰富、更立体、也更有感染力。也就是说,当前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形式多种多样,艺术感染力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要使其传承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也就需要对其进行传播。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继承提供了很好的传播途径,提高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播的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在少数民族艺术传播中仍存在一定的困境和局限,这极大的限制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多元化传播媒介实现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有效传播和可持续发展非常值得深思。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困境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经济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文化混合在了一起,经济借助文化来发展,文化要依靠经济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多元化传播媒介虽然促进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化思想的蔓延,使得少数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过程中被渐渐地遗忘和疏远,被当成了赚钱的工具,使人们忘记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少数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的传播遇到了很大的困境,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削弱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特色

当前,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中,新媒体占据了主要的传播地位。新媒体由于本身具有同步性和复制性,使得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只是截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艺术符号,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艺术的整体性和精神内涵的传播。最近几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多元化传播媒介的瞬间化、平面化和碎片化,使得这些媒介在传播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艺术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简单化、分解化、同质化,没有把民族艺术进行整体的传播,使得少数民族艺术离现代的多元化传媒媒介特别是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越来越远,很少能在新媒体中见到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特色已经被肢解成简单的文化艺术符号。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淡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仍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中,流行着文化艺术搭台、经济唱戏的所谓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方式。虽然这种发展模式是以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和途径,但这种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经济,并不是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也许能在这样的发展方式中得到一点发展,但是发展的只是一些数量,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并没有得到发展,甚至还被逐渐淡化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艺术的标准处在次要的地位,只要市场需要,再正确的艺术标准都不会被采纳。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消费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实际上就是在消费文化。消费文化就意味着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东西不断丢弃、不断否定,使得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神内涵逐渐被忽视和弱化。虽然有很多地方都在讲传统文化特色,但大都只是把传统文化特色当作了宣传的噱头,并没有实质涉及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实际上,很多的少数民族艺术都已经面临着文化消费的问题。

(三)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娱乐性损害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严肃性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性到处可见。当前的传播媒介虽然多元,但绝大部分都是把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动力。大众的娱乐需求有的是健康的、严肃的,但也有的大众的娱乐需求是庸俗的、搞笑的。现在的传播媒介有很多都是在满足大众这种庸俗的、甚至是低级的娱乐需求,传播了一些不健康的娱乐信息。少数民族艺术在被多元化传播媒介的传播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娱乐化的影响,一些严肃的艺术因大众娱乐需求而被扭曲、被搞笑,完全丢失了艺术的严肃性。例如,在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中,对历史人物、民族英雄进行了娱乐化、无厘头式地重新塑造,完全丢失了历史人物、民族英雄的精神意义,失去了艺术的严肃性。一部分少数民族艺术因形势的发展已经逐渐被娱乐化,丧失了艺术的很多宝贵的东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出现的这些传播困境,究其原因,一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通过多元化传播媒介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影响;二是新的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出现对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并没有相应地作出改变。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

当前的多元化传播媒介的主要力量来自新媒体,也就是网络和智能手机。据中国互联网络数据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49亿,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7.9%,手机网民更是达到了5.57亿,电视这一传统传播媒介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接入设备,增加了新的传播功能,我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新媒体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播媒介,极大拓宽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和手机日益发达的背景下的传承,要与时俱进,自觉适应传播媒介的不断变化,主动寻求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新的传承发展。首先,要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理念。通过运用多元化传播媒介来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传播上的观念和思想。观念和思想上转变的标志就是要把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通过多元化传播媒介带出少数民族居住地,实现少数民族艺术高效、高速发展。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不仅仅是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更是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软实力;二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是对全世界艺术文化的丰富,保持了全世界艺术文化的多样性;三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一定要顺应时展要求,一定要紧紧依靠传播媒介技术,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技术来促进自身的传播和发展。其次,积极寻求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新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新的传播途径。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新的传播媒介不仅越来越多元化,而且也越来越先进,传播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好,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播途径,民族艺术的传播有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一定要紧紧依靠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寻求新的传播途径,促进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一)继续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

在新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促进下,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传播手段比过去更加丰富,传播效果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电视、广播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同步直播,宣传途径得到了很大地拓展。电视已经作为网络接入设备,功能有了很大地拓展,已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电视观看功能。因此,少数民族艺术在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的同时,也还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在这些传播媒介上多制作一些专题片、纪录片来大力宣传介绍少数民族艺术,也可以制作一些以少数民族艺术为主题的电视剧、电影等来宣扬这些艺术的感染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少数民族艺术,使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得到更好地传播。

(二)成立动态的、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要想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得到有效传承,就应该把这些民族艺术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使这些民族艺术能够集中保存起来。成立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并不是简单地把各种少数民族艺术集中在一起,而是要紧紧依托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建立一个以新的传播媒介技术为展示、保存手段的网络化、动态化的现代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能够体现以下特点:一是展示内容要具有民族性。博物馆的传播媒介所展示的内容要能够使参观者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艺术,要能够使参观者看到和听到少数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二是展示的内容要具有扩充性。博物馆的传播媒介所记载的内容要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不断地扩充。三是民族艺术传播的双边性。在过去,艺术的传播都是发达城市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是单边性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通过新的传播媒介把少数民族艺术向发达城市传播,变单边传播为双向传播,使少数民族艺术走出去,扩大影响力。三是要能够实施市场化运营。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光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要吸引更多投资者来投资,实行市场化运营,运用市场运行规则来获取适度的经济利益。当然,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开办少数民族艺术网上书店

篇3

二、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的概念及意义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文化,它除了具有我们一般所说的“艺术”特征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基本特征是:民间性、功利性、从众性、传统性和民族性。民间性源于民间、源于生活,其元素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民间文化的色彩十分浓厚;功利性具有相当多的使用价值,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很多也服务于宗教,所以功利性也显而易见;从众性是集体情感和体验的表现,并不代表着个人,如:山歌、戏曲等,在一些技巧上表现为程式化,也并非代表着个人的创造;传统性和民族性代表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点,有其特殊的一面,也有其独特的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只要这个民族没有消失,其民族艺术将会永远延续。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虽少,但分布很广,其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艺术也具有独特的一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整个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中国艺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元素,把丰富的艺术资源运用于我们的油画创作中去。近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众人关注的话题,而对这一由西方传播而来的画种,我们更应该画出自己的风格特点,在创作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元素和精神气质,吸取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的精华,创作出独特的中国油画艺术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我国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对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美学意义。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

三、以陈丹青为例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油画在中国发展百余年,当下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现代绘画体系,也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以及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中国油画表现形式和风格样式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变得更加多样、更加丰富,形式感也越来越强,不再一味地模仿西方写实和抽象,而是更偏向于“中庸”的审美表现,这种审美表现推动了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语言中,民族和民间的艺术文化元素表现得尤为重要,它将放大和强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不断地了解中国当代油画。谈到中国当代油画,不得不提及致力于油画教学和探索的著名油画家陈丹青。在艺术上,他出道很早,自学成才。早年,就在多个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后来,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深造和学习,使他更好地掌握了油画绘画的技法,他的视野得到开阔,思想也得到升华,为他后来的绘画生涯及创作优秀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早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作品《组画》闻名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的杰出代表,这一系列作品也被公认为“”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和文艺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一致的好评,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有着轰动性的影响。其作品冲破了当时长期盛行的教条化主题创作模式,是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一个新的转折点,其新颖的题材和对写实的熟练把握,令人钦佩不已。多年来,陈丹青和他的《组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他放弃了当时流行的强调主题性、思想性的做法,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所创造出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意义巨大,对中国油画创作影响甚远。《组画》共7幅作品,分别为《母与子》《朝圣》《洗发女》《牧羊人》《康巴汉子》《进城之一》《进城之二》,所有作品均在拉萨创作完成,作品以写生的方式直接描绘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充分地运用于创作当中,表现出他对油画创作的独特见解,画出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作品《母与子》主要描绘的是藏族妇女哺乳孩子的画面,表现出当地藏族妇女的真实生活;作品《朝圣》描绘的是当地居民朝拜的现场,显示出一种庄严美和质朴的民风;作品《牧羊人》中描绘的是一对拥吻的藏族牧民情侣,充分表现出藏民大胆直白的个性;《康巴汉子》则是描绘的几位藏族当地勇猛的青年,人物在画中是并列而立,流露出藏族青年的个性。陈丹青画风鲜明有力,借鉴了法国乡村画派但又不失个人特色。画面色彩团块厚重,仔细品后味会后觉得画中环境风貌的特征、藏民朴实淳厚的气质给人一种感人的境界,鲜活地传达出粗犷动人的高原美与人性美。陈丹青在绘画中对饱满的色彩运用充满了激情,在衣着、首饰、表情和场景上充分地利用了当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民族感和民间感浓厚,充分地表达出其个性的复苏,表现出少数民族内在的精神及民俗民风以及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和藏民生活朴实醇厚的气质,《组画》是中国油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篇4

民族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和多种社会需求,一个民族本质上的特点充分蕴含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之中,“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①所谓的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共同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基本人格类型、民族性以及社会性格等概念,就是指民族性格。

民族文学艺术可分为语言艺术(指神话、童谣、故事、谚语、文学等)、表演艺术(主要指音乐、舞蹈)、造型艺术(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服饰等)和综合艺术(指戏剧、电影)等几大类型。每种艺术形式代代传承和发展,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

一、语言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间接反映。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文学所具有的民族性格是受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神话传说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以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文学为例。在蒙古族文学中,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自然景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形态,“毛毡帐裙”“食唯肉酪”的传统生活方式,使蒙古族文学散发着清新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和一种刚健雄浑之美。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只能归属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范畴,也只能在特定的民族生活土壤中萌生、发芽。反映了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格。

文学作家在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时,总会把他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注入民族精神,使整个文学作品渗透着本民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审美习惯和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果戈理的《死魂灵》《钦差大人》等众多作品,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众多文学大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人们既能够在作品中寻找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的人物性格,又能够捕捉到该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民族性。

二、表演艺术

各民族的生态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轨迹也不同,因此不同种族、文化和背景下的不同群体会形成迥然各异的表演风格,不同民族突显出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舞蹈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它同歌唱一样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伴随着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活而产生。世界各民族的舞蹈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民族风俗和民族生活的描绘和积淀,反映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等文化现象。

在舞蹈形式的表演艺术中,朝鲜族舞蹈独具特色。鹤在朝鲜人民心目中是善良、纯洁、长寿的象征,是图腾崇拜的艺术形象。崇鹤心态经过长期的艺术加工与不断升华,形成舞蹈最基本的步态,这种柔韧、飘逸的鹤步充分展示出舞者典雅、飘逸、潇洒的风格,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境界。另外,朝鲜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长期的反入侵斗争和抗暴斗争历练了朝鲜族人民勤奋团结、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形成了内韧外柔、柔中蕴藏着刚劲的民族性格。

塔吉克族是中国古老的高原民族,塔吉克人民世代生活在高原缺氧、风雪严寒的艰苦条件下,因此塑造了他们淳朴乐观、不畏艰辛的民族性格。正因为如此,塔吉克人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并且把对鹰的崇敬和喜爱之情融入民族舞蹈的表演之中:舞者展开双臂,像雄鹰般的勇猛矫健;身姿的起伏舒展、快速变化又表现了鹰起隼落的跳跃和扶摇直上的连续盘旋。塔吉克族舞蹈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受特定的生态环境、民俗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各种要素,印刻着民族所独有的标志,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符号。

2.音乐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表演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音乐中体现的丰富情感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劳动生活、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成为表现民族心理的特定符号。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素材主要是以民间玛祖尔舞曲为基础的,表现了“人民的灵魂”。玛祖尔舞的音乐节奏通常是强烈多变的重音,它可以落在小节的任何一拍、两拍甚至有时落在小节的所有三拍上,最常见的是重音在第二拍。这些好像“顿脚”一般的强烈重音,活现出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风格,形成鲜明的音乐气派和风格。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俄罗斯出现了一批发展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强力五人组”。在音乐上除了继承和借鉴西欧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传统外,主要强调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形式,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神话传说,体现自己民族的审美心理、美好夙愿和民族性格等。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民族音乐家,才使俄罗斯民族音乐由自立走向世界,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不可撼动的地位,成为人类共同的、世界性的民族艺术。

三、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又称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感性形式的艺术,故又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服饰等。造型艺术带有显著的民族性格,集中反映了本民族对美的追求,在其作品中无不印着本民族精神的烙印。

1.绘画、雕刻

绘画、雕刻艺术在再现民族特有的生命形式时表现力尤为突出,传递了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理心理诸多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民族审美情感,昭示着生命之光、民族之魂。

狩猎游牧民族用极具民族风采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民族独有的情。素有“世界屋脊上的民族”之称的藏族,其绘画追求流动卷曲的纹样,浑厚朴拙的造型,强烈对比的色彩,奔放刚劲的线条,充分显示出人对生命之渴望和对大自然的膜拜心理,强化着民族审美情感。另外,蒙古族用动态美的审美心理来刻画造型,(转第133页)(接第141页)捕捉大自然中奔腾跳跃、雄伟健美的生命瞬间;用放纵粗犷的笔触,凝重简练的线条,厚实雄浑的墨色来泼写民族精神和抒发真挚情感。

新西兰的毛利雕刻文化是毛利民族文化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毛利雕刻记载了每个部落优美的故事和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渗透了毛利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与鲜明的民族性格。毛利的木雕、骨雕与玉雕构思奇特、细腻而又粗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与浓郁的古老毛利民族的文化特征。

2.工艺、服饰

工艺、服饰等艺术,同样体现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价值观、智慧和情趣。以服饰为例,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都具有自己鲜明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款式、原料,也表现在工艺、色彩、刺绣图案等诸多方面。

属于渔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其服饰上留下了高寒地带和原始森林地理环境的浓厚印痕。为了适应寒冷的狩猎生活,鄂伦春、鄂温克人一年四季都要穿袍服,他们厚重的袍服都要用狍皮、旱皮、鹿皮等制成,呈现出古朴、粗犷、稚拙的美。赫哲人的鱼皮服同样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沿江而居,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也在赫哲族的服饰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赫哲族早年穿的衣服从头到脚都用鱼皮为原料,如鱼皮帽、鱼皮衣裤、鱼皮套裤、手套、子及鱼皮等。

而草原畜牧类型民族的服饰,形成了特殊民族风格。草原大漠和延绵起伏的高山为草原民族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场所,培养了他们的粗犷豪迈的个性,尤其在服饰方面体现出色彩艳丽、纹样线条分明的风格。如蒙古族、藏族服饰原料主要源于牲畜的皮毛。为了御寒,服装大多以样式宽大、厚重为主,尤其是藏族大部分地区都穿以水獭皮、豹皮、虎皮为边,锦缎为面的羊皮袍,头戴金花帽、狐狸帽、红缨穗白毡帽等。可见,服饰艺术是民族在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产物,更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外化表现形式。

结语

一个民族凭借什么可以被国际尊重,让世界认同?只有民族的本土文化才是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才能不为其他民族所取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民族性格,不仅塑造了一个民族社会成员所独有的认知能力、审美心理、民族性和智力能力,强化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更保持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注释:

①斯大林.与民族、殖民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77页.

参考文献

[1]王军,董艳主编.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3]方铁,何星亮主编.民族文化与全球化.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陈自明著.世界民族音乐地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篇5

一.影视艺术的传播

除了商业利润,作品中反映出爱与自由、勇敢担当的精神内核,具有鲜明时代和民族气息。最终引向我们对影视艺术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思考。《影视鉴赏》一书中提到:“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各民族的影视作品都以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为主,因而必然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影视艺术的国际性是指影视语言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影视艺术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影视艺术必须置身于世界文化氛围中才能取得真正的发展。”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修辞特色、题材历史性社会性、审美心理等深深打上了民族性的烙印,影视作品都饱含了所处历史阶段的政治、社会、文化元素,不同的历史背景需要不同的精神导向,揭示不同的社会矛盾,展现不同时代背景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以及当下人物特有的性格塑造。我国的电影同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特点,《》、《红高粱》、《黄土地》是著名的名族电影代表,“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首先表现在对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上,并且成为影视作品弘扬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其次表现在影视作品形象的传达出了民族的情感和意愿,更在于它进一步追溯到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更加富有思想深度和哲理意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影视艺术作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媒介,在向不同国家传递自己的文化价值。面对多元异质文化,我们需要借鉴和发扬。通过电影所处文化背景下的视听语言要素(光线、色彩、构图、音响、画外音、蒙太奇等)、创作思维、方式以及其运用的修辞(象征、隐喻等)在跨文化传播中体现民族影像价值和获得“他者”认同,达到观者情感与作品内在情感的共鸣,最终实现作品潜在价值的认同。当代影视艺术作为一个文化交流的载体,在向不同国家展示着自己的文化价值,其中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著名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在《跨文化空间:作为世界电影的中国电影》中说到:“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跨文化媒介,不仅需要依靠本土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更加广泛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分享其他文化成果,只有具备了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冲出国界并为全世界观众所接受。”作为老一辈电影工作者也谈到:“实现电影本体与中国本土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结语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影视艺术的发展,时至今日他已经成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最具直观、形象和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同时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民族精神、政治文化、人文景观的展示也是它兼具的使命,影视作品应该立足本土,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电影语言相结合,汲取世界先进的电影技术、艺术手段、表现手法,增强民族影视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左欣悦单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篇6

1.构建特色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神,为民族地区培养既精通民族文化又能够传播民族文化的艺术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体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专业与品德、教学与自学、对外交流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办学理念。学习国内发达地区的办学经验,借鉴国外设计教育的先进理念,吸收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艺术元素,制订适应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2.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水平提高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高校要重视地域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加强教师对民族艺术研究课题的申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设立科研发展基金,对教师承担民族文化艺术研究课题项目实施专项补助,提升教师对民族艺术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强内引外联工作,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西部高校指导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逐步完成高水平科研学术梯队建设工作,为地区的民族艺术研究服务。

3.优化专业课程

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查询等手段,完成一套民族特色强、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课程设置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调整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加大民族艺术设计课及民族文化艺术欣赏课的比重,体现教学为民族地区建设需要服务的原则,完成课程的优化。

4.实践教学研究

组建民族设计元素及民俗宗教艺术研究室,创办新型材料实验室及各类实践教学工作室。建立大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高校师生及研究人员提供足够的研究场所,提高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调整民族高校艺术类招生比例

西部落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多,生源质量差严重影响了西部高校的办学质量。加大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艺术类学生的招生比例,将更多少数民族学生招入艺术高校接受艺术教育,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生源质量的逐步提升,确保设计艺术人才回流,形成人才及教学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

6.加强国际交流工作,提升民族地区艺术设计水平。充分利用好西部大开发平台,尽快与西亚、中亚、蒙古国等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将我国民族地区的特色设计元素与国外传统民族元素进行研究比较,探索适合我国民族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法,健全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二、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特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

加强西部落后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完善民族特色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实施路径:

1.建立特色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少数民族文化设计元素的内涵,尽快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还要积极参与本地区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尤其是民族特色装饰设计任务,提高自身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创造力。各省自治区尽快建立少数民族设计专家库,实现民族艺术专家进课堂,还要引进高水平设计人才,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职称水平,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研究民族艺术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2.特色教材建设

深入挖掘地区民族文化艺术元素,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艺术、装饰图案艺术、民族服饰艺术、图腾艺术、民俗文化艺术、传统手工艺制作、宗教艺术等民族文化艺术,完善民族高校特色教材。民族地区高校根据民族特色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设教材编著奖励专项基金,鼓励高校教师、民族地区专家参与高校教材编著工作,充分挖掘各地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代表性强的艺术作品编入教材,应用于教学之中,为西部地区高校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思维及民族文化意识相结合的特色设计人才服务。

3.实行阶段式人才培养计划

重建民族地区特色艺术教学模式。第一学年为专业基础阶段,开展民族文化艺术优秀作品赏析,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加强对民族文化设计元素的认识。第二、三学年为专业教育阶段,全面讲授现代设计元素、民族设计元素的相关知识,同时加大专业理论课的课时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第四学年为综合训练培养及毕业设计创作阶段,培养学生合理应用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有效结合的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利用工作室、实训室、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系列课程建设的深化与拓展

开设富有鲜明民族性、区域性的特色课程,在必修课中加入民族艺术鉴赏课程,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学习兴趣,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篇7

(一)外部形态方面

从外部的形态来看,羌族民居建筑主要借助片石和粘合力极强的泥土来进行修建,总体上呈现为方形。从楼层的布局来看,主要分为三层,底下一层主要用于圈养牲畜,第二层为人的主要活动空间,第三层为晒台与罩楼。这种建造格局主要是受到羌族宗教思想方面的影响,羌族人在观念上认为,建筑的总体结构就像是一个人的构造,中间的才是心脏,顶层相当于一个人的头,羌族人在楼顶供奉的白石就是天神的化身,通过与天的不断接近来实现与天神的直接对话。因此,在羌族民居的建造过程中,都会在房顶的位置以及房子的四个角落放置白石,是羌族在中白石崇拜的重要体现。羌族建筑在房顶部分采取半开敞半封闭的建造方式,形成一种开敞的、富于灵动性及哲理性的建筑空间,与羌族人崇拜自然的观念相契合。羌族民居建筑的总体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根据所处环境,契合地形来进行房屋修建。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另一方面又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房屋与房屋之间相互衔接、错落有致,使建筑具有独特的外观形态与丰富的层次感。

(二)内部空间方面

在羌人的意识观念里,住宅是作为一种“人神共居”的方式而存在的,因此,室内空间的结构格局跟之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羌族民居的内部结构复杂而多变,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是羌族传统居住文化以及宗教意识的综合体现。在羌人的生活空间中,火塘是家庭中最为神圣的部分,也是整个建筑中最主要的功能空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火塘是议事或者家庭会议的重要场所,具有神崇拜的内涵,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与活动的中心,是家庭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具有农业文明室内空间特色的氛围。这主要源于羌人对火神崇拜的传统,说明了火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除了火塘,羌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精神寄托则是角角神位,在传统的羌族民居中,角角神位与火塘同处于对角轴线之上,位于主屋门的左前方的屋角,由木板组合做成。主要是为了供奉家神,起着镇邪的保护作用,是羌族民居内部空间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和最具审美价值的物件。

(三)羌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美的解读

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艺术与审美的表达,给人以美的感受。建筑艺术借助于视觉的要素来表达其客观的形式美,主要通过形态、质感以及色彩等方面来综合体现。羌族人民在修房造屋时,其外观形态主要通过几何造型来表达,比如碉楼的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形等,具有非常稳固的形态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当地材料的运用则使建筑的质感强烈,灰调的色彩与周边环境极其相融。因此,羌族民居建筑凭着独特的外部造型和富于变化的层次独具形式美感,体现了羌族民居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内部空间功能划分合理,严谨的格局以及空间的合理使用体现了羌族精神文化方面的丰富内涵,成为了羌族建筑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也使羌族民居建筑成为了中国民族建筑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羌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的审美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精神性活动,通过特殊而复杂的精神活动来实现审美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羌族的民居建筑分为碉房、邛笼、阪屋三种形式,其中以碉房即碉楼民居为主。由于羌族的聚居地岷江上游河谷皆高山峡谷,因此,建筑形式多为临坡傍岩。一座座的石砌房屋顺着陡峭的山坡建造,气势恢宏,具有结构坚固、高大雄伟、棱角突出的特点。在外观造型上挺拔高直,呈现出一种多边梯形向上的发展态势,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有着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雄伟震撼的力量。在建筑的本体上,一方面,通过石片的垒砌来实现收缩与凝聚,呈现出一种多面多角的向上倾斜方式,使建筑本身产生一种向心向上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片石的契合来实现碉楼的坚固性保障,形成了一种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独特的建筑审美形式。羌族采取结群而居的生活方式,因此通常由十几户甚至上百户人家共同组成规模不等的村寨聚落。聚落选址位于高山峡谷地带,无论山有多险峻,只要有生存的可能,就会有人居住而有聚落的存在。因此,与高山峡谷为伴的羌族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羌族人民坚韧不屈和刚毅朴实的民族性格,给予了他们更加雄伟而壮丽的审美感受,在建筑的审美上体现为一种刚健、厚重与朴实的精神。同时,羌族民居建筑的建造受到地域环境方面的制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就地取材,主要以片石、泥土、木材等作为建筑材料,凭借大自然的厚遇以及羌族人精湛的建筑技艺修建房屋。因此,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的影响以及地方物产材料方面的限制,使得羌族民居建筑呈现出一种审美上的质朴性和材料上的厚重性,形成独特的形式美感。在方面,羌族主要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这使得羌族民居建筑带有一丝神秘而浓郁的宗教色彩。羌族人转变传统的客观认识,通过神、人以及物三者关系的主观化来体现的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的不断延续以及行为模式上的规范,对于社会传统的维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历史性及传统性来看,主要生活西北各地和中原地区的古羌族人,经过两次大的迁徙才到了岷江上游地区的险峻高山之中。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羌族民居建筑艺术,不仅是羌族建筑文化在物质层面的重要符号,也是羌族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精神层面的重要象征。同时,艰难的迁徙经历和不断传承与发展的建筑经验,成为了羌族人共同的心理记忆,历炼了他们不屈的开拓精神,而内心的不断丰富实现了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识方面的积淀,最终创造出感染力极强的建筑艺术形式。

篇8

(一)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中发展时间较长,发展水平也较高的一个艺术种类。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民间艺术,从最原始的单纯演唱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将歌、舞、乐三者交融结合在一起的一门艺术,如今已经成为一门规模较大,形式花样繁多的独立艺术种类。其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而其发展的水平是上升的。

(二)传统音乐流派。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中的传统音乐流派是真正流程下来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其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是最为全面的,传统音乐流派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音乐文化的浓缩精华,它真正体现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音乐文化发展的进程,吸收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社会,人文环境的思想与文化,将音乐的发展与社会进程结合到了一处。传统音乐流派注重的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而且其音乐风格也是受传统音乐文化的一脉相承。

(三)现代音乐流派。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在近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现代音乐的兴起,现代音乐流派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统的民族音乐在近代社会中受到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又有外国的音乐文化传入中国的境内,受到多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现代音乐流派兴起。开创了传统音乐艺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创新。

(四)其他音乐艺术种类。除去以上的几个民族音乐艺术中的主要种类外,我国的民族音乐艺术还包含有其他众多的类型与内容,如民族乐器演奏,民族风格舞曲艺术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民族音乐艺术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而且其发展的历程是时间久远的。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既是社会历史进程的时代产物,也是人类对于社会发展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物,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文化进程的缩影。

二、民族音乐艺术发展面临的现状

(一)民族音乐艺术面临失传危机,无人继承。我国当下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就是后继无人的问题,因为民族音乐的传统性,与当代的潮流文化背景并不是十分相配,因此许多现代化思想的青年对于民族艺术的态度就是漠不关心,甚至厌恶拒绝,更别说去学习以至于传承了,这就导致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无人继承的现状。

(二)民族音乐艺术与现代的音乐文化不相适应,得不到重视。因为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久远性,其内容绝大多是前人流传下来的,历史较为久远的传统文艺,因而其与当下发达的、先进的社会文化环境并不是十分配套,因而也就得不到追求主流,轻视传统的现代人的重视。

三、如何促进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

篇9

1.1民族舞蹈艺术起源

只有了解了起源,才能对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背景和历史进行研究,民族舞蹈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一起生活,共同劳动,产生了简单的劳动生活舞蹈,跳跃、奔跑,甚至可以模仿动物们的动作,后来的孔雀舞,龙舞,狮子舞等都是通过模拟动物在自然界的生活情态,之后经过不断的演变,抽象具体,最后形成各种舞蹈。可以说舞蹈来源于生活和自然,又不断的加工创作,才有了后来的各种舞蹈的出现。随着人类的发展,各民族舞蹈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也形成了差异化,体现了民俗性和地域性。舞蹈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中,融合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成为了一种艺术。

1.2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积聚多民族的家庭,由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审美观等的差别,各民族舞也具有民俗性、区域性、流派性的特点。东北秧歌的幽默、热情;蒙古舞的热情奔放和稳健有力;南方舞蹈的阴柔细腻,都体现了民间舞蹈由于地域和民族等差异,形成了多样形式,百花齐放。演绎着各民族的生活和民族心理,营造不同的氛围。同时我国民族舞还具有情节完整、形象鲜明、肢体语言丰富的特点,民族舞蹈很多都来自于民间的故事,把故事完整的用舞蹈表现出来,具有完整的情节。民族舞源于生活中的故事,也融合了故事里面的真情,用肢体动作和舞者的情绪,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肢体这种“无声语言”,比有声语言更有感染力和意境,让观众更深刻领悟民族舞蹈的情怀。

1.3民族舞历史传播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经历过一段悠久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内容也随着发生着变化。从最初民族舞蹈是表达人民内心喜怒哀乐被多数人所认识并接受,成为娱乐群众自己的活动,经过世世代代的相传,慢慢形成了对生活具有一定影响的艺术形态,并成为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由于地域不同,各民族形成了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舞蹈体系。所以最初的传播,是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追求已经从物质生活转变为精神生活,人们对于思想上也不再是单一的追求,而是追求多元化的享受。当民族间的接触越来越多,舞蹈艺术交流使得更具有时展的特色。

2我国民族舞蹈艺术传播手段

我国民族舞艺术传播在早期就有多种方式,通过表演,图画,文字等传播。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各种新的传播方式出现,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极大加强。特别是多种传播方式相互配合,报纸、电视和网络等,达到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

2.1我国民族舞传播方式

民族舞的传播,可以以面对面的直接传播方式,这种方式在我国民族舞的历史长河中,是最主流的传播方式,对面教授,也可以通过图画和文字来指导。另一种传播方式是将舞蹈通过中介传出去,利用纸张和图画等,也可以借助印刷书刊图片的方式。尤其对于间接传播方式的发展,最初的图画记录的传播,没有直接传播产生的效果好,但是也给部分没有机会亲临现场看舞蹈的人以极大的满足。为了更直观的体验舞蹈带来的美感和刺激,电子产品的出现,变间接到直接的感官效果,现场直播的电视和互联网欣赏到民族舞提高了审美层次。

2.2新旧媒体的传播对比

篇10

黔西南各少数民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其地域性少数民族美术传承了中国民族美术的传统精神及内涵,在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呈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留存,浓缩本民族劳动者的审美观念、理想及愿望,造就较为完整的本地造型艺术体系。民族文化的本源性使得众多艺术家在塑造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艺术思考时,看到民族本源文化、本源哲学、本源艺术和极具生命力的民族语言形态,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丰富资料本源,现实别是油画艺术,在艺术创作中成功地用油画艺术各种传达形式结合本土民族美术来表现中国文化精神特质,展现本土民族的风貌。

张以玉教授的油画风景创作的作品在表现本地少数民族精神时,成功地将少数民族艺术和特色形态中的中国元素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明显区别于西方审美心理趋向的艺术作品。可见,中国油画艺术在东西方美学思想的交流及冲撞中,已产生观念、思维及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变化,更加注重本土民族性的传达,在现实中,油画艺术创作出了独具当代黔西南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

少数民族美术的色彩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不同国家的民族、不同地域的民族对色彩有着不同的爱好,如黔西南地域里册亨、望漠、兴仁、兴义等地苗族的女性服饰色彩块较为鲜艳,搭配多变、样式多,而普安的女性大花苗服饰色彩块较为简单,搭配少变,突出庄重。但苗族男性服饰总体说来沉色居多、样式单一。以当今的视角看,西方对色彩的理性认识与探讨,促使色彩具有规律性的运用和传达。而本土民族及本地少数民族美术延伸和拓展了自然界物象色彩的内在性质,重视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以表达成长、趋利、避邪害等目的性的功利意义为最根本的色彩寓意,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由此整体上看本土及本地少数民族美术是抒情的、写意和象征的的色彩,如黔西南布依族的幼儿背帕、鞋帽、女性刺绣等,苗族的女性鞋帽、裙摆、飘带等服饰,表达出积极乐观的情感。色彩整体效果鲜明、热烈,极具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黔西南少数民族美术作品热烈、清新、明快、神秘的用色特点,作为可借鉴的色彩因素为油画创作注入强大的活力。如:本人在油画教学和油画艺术创作中一直探索在油画语言中找到少数民族色彩的可借鉴因素,所以在创作中大量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画面借鉴西方油画色彩构成形式结合传统国画构成图式,形成色彩对比的明快、欢乐的基调,凸显色彩的表现性、象征性和装饰性。同时遵循概括和有矢夸张的原则,使画面流露出少数民族色彩的神秘、朴拙,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少数民族美术造型观念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本土及本地少数民族美术造型经过历史积淀、演变,形成自己特有的造型体系。从现代西方绘画角度分析,可看出少数民族美术造型的语汇是直接、固有和功利目的性,较喜欢运用对立与统一、对称与平衡、重复与多样、节奏与韵律等原则和准则。少数民族美术的造型给人以稚拙、朴实、自然的真实感,以抽象、变形、简练的塑造方法构筑一个充满神秘、幻想的世界,强调自然顺达的理念,使少数民族美术在自我表现中,打破时间、空间及生长的规律,以类似西方绘画的分割、组合、填充来物化幻想的形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展现自我生命力,摆脱自然的束缚,直接表达对生命状态的主观需求,因此其形象更显得生动、活泼、有趣、淳朴、真诚。

运用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美术造型观念在油画艺术创作中会带给我们以灵感和生机,丰富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宽我们进行油画创作的思路。如:张以玉教授的布依风情组画,在非常熟练掌握西方油画技艺下利用较为写实的技法和西方油画的形式语言结合本地布依族特有的生活图景样式,力图使西方现代的造型观念与东方传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强化绘画的中国意义的意境。在张以玉教授的黔西南布依风景写生作品中,可看见艺术家本人身处现实的布依族自然顺理的生活图景中,艺术家对其自然形态的景观饱含着浓浓的赞美、抒发之情,并用心与之交流,真实地、敏感地用写生去捕捉那万般变化的光线下、空气中的———布依图景在年轮下的气息与痕迹,展现布依族豁达、顺命的自然生活化的哲理性画卷。张以玉教授通过大量的黔西南风景写生,在创作布依风情组画中,用饱满的热情,汲取布依民族丰富的艺术造型语言符号,让风景写生作品产生出生动、感人的力量。

因此,我们在现实的油画教学———风景写生课和风景创作中,应积极充分利用黔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图景及现实地貌,多组织学生进行风景写生和社会调查实践,从写生课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交融,在社会调查中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从这种特色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使学生更加关注我们黔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在油画艺术创作中使学生能积极创作出一些优秀的极具地域特色的作品。

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主体审美意识的“原始性”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以主体审美的视角看,面对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在我们当代艺术教育中有一种通感,大众审美心理突显一种惰性,形成一种安于现状的审美定式,并在当代所谓“西方新媒体多元化”的视角阅读中对艺术传达造成“真实”的消解。现实中呈现出“读图代替了品画,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沁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味的追求”,更多地倾向迎合所谓“时尚、流行”的大众现实味———存在着“低视界”审美时尚的事实,并消解着具有相对稳定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同样也造成当代油画审美语言的异样“失真”———缺失自己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涵。

所以在油画创作本体思考中,我们意识到“语言”独立性、所有性的重要,而不是使自己成为西方文化价值界定下的复制西方标准化的中国式油画的工具。但“油画民族化”的口号喧闹已久,反响寥寥。现我们在与西方交流及冲撞中,已展示出我们在深刻挖掘本土民族性的全民意识。使得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主体审美意识的“原始性”(艺术文化自由、常态化的传承)在油画创作中体现出了自由、民族化表现性语言———常态化、情绪化、纯粹化的“写意”般的“艺术再现”,突出少数民族的个性化意识与主体精神的保留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