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35: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药学类专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1.1课程设置由“多而全”转为“少而精”,避免课程设置专业面太宽,专业知识不够精的弊病。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减少系统的理论内容讲解按照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必须的专业课课程,重点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1.2实践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实践课程规划是课程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如增加实验、实训课的学时比例,如从学生入学初安排学生去未来的就业岗位医院、药厂、药品经营企业参观,加强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期间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间实习课,创造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1.1.3重视并加强职业关键能力课程设置
职业人才应具备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这也是药企近年来人才招聘别看中的能力,而且需求迫切。因此,在必修的公共课基础上,我们选取社交商务礼仪、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营销与消费心理学、商业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以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1.2开展贴近实际就业岗位的模拟性综合实训
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为药物制剂岗位、药品检验岗位、药品营销岗位、医院药品调剂和管理岗位等。几年来,为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能够尽快顶岗实习或顶岗工作,我们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
1.2.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某些专业课程由教师给学生布置药浅谈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李琼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221116物提取、药品检验的工作任务,学生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进行资料查询,设计实验工作流程,进行实验物品的准备,开始实验过程,最后进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总结。通过自主性实验的训练,学生们对将来所面临的工作有了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1.2.2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
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院校号文件所要求的“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文件精神,我们在实验课也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各主干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尽可能满足实际需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创造仿真工作场景,较好地实现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是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前的重要培训环节。实践表明,实验使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纵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事药物制剂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有积极意义。
1.2.3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几年来,我们针对药学相关专业的就业需求,组织学生进行了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制剂工和中药调剂员几个工种的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及考试。学生们通过营销实战演练、药品调剂技能训练、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训练,进一步掌握了相应岗位工作的技能,这项工作为实现顶岗实习的教学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51-02
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地位。[1]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认真做好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改委、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2~2015年)》指出:要加强就业服务和援助计划,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职业培训。可见,开展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必备措施。其中,毕业实习作为药学类专业教学的必备环节是帮助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2]对毕业实习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具有竞争力的药学类应用型人才是必然趋势,是药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工作。
一、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
1. 企业不愿接收实习生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实习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由于涉及到经济利益及生产和安全等问题,部分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一家杂志针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已经不愿意接收实习生。[3]
2. 实习经费不足
近几年,在高校扩招的同时,实习过程中涉及到的交通、食宿、管理等费用也逐年增加。在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实习企业的选择,也无法保证实习的时间和实习内容的深入。导致了毕业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影响了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4]
3. 实习与就业存在矛盾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传统的实习模式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内容、地点、时间都是固定的。这种实习模式导致学生毕业实习与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发生冲突,分配的毕业实习单位与就业实习单位发生冲突。没有落实工作的学生将毕业实习摆在从属地位,而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也认为毕业实习对就业威胁不大,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即使学校为学生安排的实习单位有留用机会,也因为大家争吃一碗饭,对提高就业率意义不大。
现代高等教育提倡个性化发展,教育要实现教育多元化才能与当今多元化的全球社会相适应。国外大学一般注重多元化教育,[5]我国教育工作者近些年来也在教育多元化领域多有创新。而在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因考虑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存在一定的弊端。[6]因此,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构建多元化毕业实习模式,是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益补充,是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践。
二、探索多元化实习模式,实现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
1. 多元化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
(1)发挥主动性,自主选择实习方式与实习方向。在第七学期初召开实习准备会,将毕业实习必要性和实习计划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对需要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提前做好准备。建立实习信息平台,使学生适时获取实习信息。同时在开通学校教务系统基础上,开发毕业实习网络化管理系统,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查询相关指导教师的带教计划、实习方向和研究课题,完成师生互选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确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实行实习协议制度,明确权利义务。学校应与校外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校企双方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协议中明确厂方与校方在实习过程中的权责,企业应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就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要求等进行双方约定,保证实习目标明确,管理考核有据可依。学校应与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和实习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协议中主要包括实习单位的工作纪律、实习单位免责事由和违约处理等规定,包括为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岗前培训和合适的实习内容、实习报酬和补助、对实习生伤亡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实习生权益的内容说明。[7]
(3)统一考核、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的实习成绩考核方式是实现实习效果的有力保障。要制订编写《毕业实习指导手册》,《手册》必须有明确的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及具体要求。对于多元化毕业实习,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实习结束都必须在教务网提交实习周记、中期自查表、论文进度计划表、实习鉴定册、毕业考核成绩评定表和指导教师评审成绩表及毕业论文。才允许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环节。
药学类专业是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健康服务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掌握药品生产制备、质量检验、临床用药指导及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提供良好平台,使其通过顶岗实习来提升其工作能力和自身竞争力。
一、药学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指高职学生在学校修完相关课程后,通过顶岗的方式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完成实习任务的实践活动,是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在教材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真正的操作当中,锻炼一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企业提供对口的专业技能人才。大大激发了学生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一)顶岗实习期间部分学生频繁跳槽,既影响到企业效益,也不利于学院对顶岗实习生的管理
一直以来,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就是把学生送到企业工作就可以对学生终止培养,而不存在教学进度计划的实施了,最终很多学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才”;而大部分企业把来顶岗实习的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顶岗实习的学生有的企业都不培训直接上岗。学校和企业在顶岗实习学生的培训、指导、沟通等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学校和企业应该在顶岗实习学生方面下大功夫,才能实现育人目标。
(二)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太乱
对顶岗实习的监控必须做到有计划、有实施的一个过程,但是这些管理工作必须得到企业的配合。学生的实习地点较分散,与学校相隔甚远,学生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困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顶岗实习的教学稳定,增大了老师的管理难度。
三、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积极调动企业合作的必要性
集中顶岗实习与分散实习利大于弊的特点,学院和企业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结合企业与学院的各自优势,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保障企业对药学类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对顶岗实习单位的选择必须要进行走访、咨询
顶岗实习单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实习学生的生活,最终影响实习的效果。
(三)加强学生家长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学院不但要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而且应进一步向家长明确当前大学生顶岗实习的意义以及面临的就业形势,让家长清楚认识到顶岗实习的内涵,协助学院帮助学生寻找适合的顶岗实习单位。
(四)进一步完善药学类专业顶岗实习制度
药学类专业顶岗实习,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实习学生被双重角色制约着,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教学分院和企业共同承担着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学院将顶岗实习课程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学院与企业专家一起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内指导教师要定期去企业现场指导,与企业指导专家沟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为学生辅导答疑,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完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顶岗实习是指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针对实习生的个性差异,从日常生活、思想、业务等方面进行指导。顶岗实习结束后,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努力下共同完成实习生成绩评定,成绩合格后,开展实习交流总结与表彰。
1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双主体人才共育模式
依托天津医药集团、有合作基础的生物医药企业,成立了以学院主体、行业协调、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学术委员会,制定章程,设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双主体管理模式,形成了多元参与、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学术指导委员遵循高职人才教育规律和行业、企业发展规律,围绕本院的办学理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顶层设计,把企业真正引入到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学校的积极推行契约合作模式[2],学院和企业之间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方式,形成战略联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合作期间,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并实施,接纳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并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教育,优先录用在企业实习的优秀毕业生;学院协助企业进行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派出管理人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协调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企业一线工作人员一起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通过契约合作模式本院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与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形成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试点,企业设立“博奥奖学金”以及校企合作联办学生技能大赛等合作。实施了有效的厂中校教学,努力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零对接。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与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北京悦康集团等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形成双方联动的订单式培养,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显著提升,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发挥。两个专业均成为“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能力建设项目”优质骨干专业。
2引入企业文化,实施校企结合文化培育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指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引入天津医药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实施校企结合文化培育的育人模式,实施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为核心,医药行业精神文化融合学院校训为基础,医药企业制度文化融合学校管理制度为着力点,医药职业素养与课程教学内容融合为抓手,促进彼此文化和观念的大融合,用企业核心文化理念和优秀的企业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内涵[3]。本院中药学专业群紧贴天津市中医药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依托天津中新药业集团公司中成药生产与中药学服务的产业集群优势,建构出将企业的中药传统文化、传统技艺进专业、进课堂,创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高职国际化教学理念。在传承与发展间探索出“现代化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国际标准+传承中医药文化与中药特色技艺”目标定位,体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原创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竞争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新路径。探索与实践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中药学类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药学专业入选国家示范专业,成为“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能力建设项目”优质骨干专业。专业建设成果“高职中药学专业文化传承与国际化对接的创新与实践”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3搭建合作平台,实现师资优势互补
通过多路途、多形式提高全院的师资水平,只有师资队伍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校企合作育人才具有人力资源基础,才能打造出专业和人才的特色与品牌,只有专业和人才有了品牌和特色,校企合作育人方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特征具有知识性、技术性与职业性的综合体,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双方共建教师团队为出发点,促进双方融合,协同探索构建一体化育人的合作平台。企业内熟悉职业要求的高水平的工程师,往往具备专业知识、了解核心技术,他们有些具有较高的学历或具有精湛的技术水平,但是缺乏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他们是工作岗位上的行家能手,却不太适合对高职人才进行教学培养工作[4]。因此企业教师的教学效果会受到一些影响;在企业一线工作多年的技师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娴熟,但专业理念知识有局限,在教学时往往不能将实践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他们可以手把手地教“徒弟”如何操作,却无法解释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单一类型的企业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本院在实施“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实践过程中,采用了“双向融通、双轨管理”,搭建起校企“双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即学院与企业的双方积极沟通、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双方互相融合;双轨管理要求高职院校既要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管理、考核评定,也要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培训管理和考核评定;同样教师在企业实践时,企业既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考核,也要对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校企双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势互补,发挥教学团队协作能力,最终打造出来“双师型”教学团队,全面提升专兼职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技术化水平,实现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能稳步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和学生各方共赢的局面。
4结语
本院目前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校企协同深度融合还未形成完备的融合体系,仍有可开发的内容,在今后应从有效合作角度出发继续优化合作模式,建立与校企合作育人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及制度基础,调动行业集团的管理优势,促进企业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把校企合作育人纳入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由相关的部门负责建立制度,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造条件;鼓励本企业内专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教学等工作,将参与高职院校的活动纳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范围,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产教融合,取得更多的职业教育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良.校企协同双主体深度融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2018,25(18):22-24
职业学校药学类专业学习微生物这门课程,总体有这样几个目标:1.药品生产各环节的消毒灭菌处理工作。2.GMP车间在环境和工作人员方面对微生物的要求。3.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查工作。4.一般微生物的培养,接种技术。5.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微生物的染色技术。6.一般微生物的鉴别方法。7.对于生物制药专业来说,为下一步学习发酵技术等专业课打下基础;对药物分析专业学生来说,为下一步学习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打下基础。
总结这些生产中的实际要求,我们得出结论:微生物学的教学应该以实际操作技术为主要与重点内容。因此笔者对微生物学进行分析总结,将上课地点搬进了实验室,将实验归纳总结为一个个的项目,把理论知识也附着在实验项目之中。
二、将各个实验进行统筹安排的必要性
在实验的时间先后上,如果没有统筹的安排,将会有很大的材料浪费和人力的浪费。因此,我们将所有的实验进行统筹规划,将前一个实验制备的产品用于下一个实验,这样既有连贯性,同时还有很大的节省。
三、课程改革内容
将整个教材分为以下几个试验模块:1.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2.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3.微生物菌苔菌落的观察;4.微生物的染色技术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5.细菌大小与数目的测定;6.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7.体外抑菌试验;8.抗生素的效价测定。
四、具体模块分析
(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本模块任务:1.配置培养基(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固体、液体、半固体培养基配置方法,同时掌握微生物生长必需的条件),2.将培养基进行包扎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干热灭菌法原理及操作方法,同时掌握彻底灭菌(包括芽孢)的方法及意义)。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配制、分装、包扎、灭菌技术,还为下面的所有实验准备了试管装的斜面培养基和三角瓶装固体,液体培养基。
(二)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本模块任务:1.试管的斜面接种,2.培养皿的分离划线培养,3.三角瓶的液体接种培养。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操作,学生能够掌握的操作技术:使用酒精灯的无菌操作技术,固体、液体培养基的接种技术,如何分离得到纯种细菌的技术;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菌落及菌苔的含义,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同时为下一步的实验准备了大量的微生物培养物。
(三)微生物菌苔菌落的观察。本模块任务:观察各类微生物的菌落菌苔特点。本实验直接取上次实验培养的微生物培养物进行观察,从而概括得出细菌、放线菌、真菌三大类微生物菌落各自的特点作为鉴别的依据。
(四)微生物的染色技术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本模块任务:1.将微生物进行单染色、革兰氏染色,2.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为了进行这两项操作,学生会主动学习染色原理,显微镜操作原理,油镜使用原理,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本模块使用模块二的培养物来进行染色观察。
(五)细菌大小与数目的测定。本模块任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测微尺进行微生物数目和大小的测定。
(六)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本模块任务:检测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人体表面的分布情况。本实验使用模块――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倒平板进行检测。
(七)体外抑菌实验。本模块任务:使用琼脂扩散法进行检测几种化学消毒剂的抑菌实验。本实验使用模块――实验中配制的培养基。
(八)抗生素的效价测定:本模块的任务:使用二剂量法测定一种抗生素的效价。本实验使用模块――实验中配制的培养基。
五、考试考核方法
根据教学过程的模块化改革,考试考核方式也随之进行改革,由原来传统的一张理论试卷定分数的方式,改为以实验为主要考核方式。将模块的结果进行考评打分,在最终成绩中占重要比例,然后学习结束时的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验室内现场操作考核:从八个教学模块中选取一些重要的操作技术,比如染色技术、灭菌锅的使用技术、培养基配制方法等等,学生抽题,抽到后现场进行操作考核;二是抽取两个理论题进行回答。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更与实践相接近,更具有实际意义。
六、总结
实践证明,以项目实验为主体,理论辅助在其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实践技术操作,能够较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而且能够将单个独立的项目实验联系起来,不仅教学效果好,还节约了很多实验材料。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36-04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到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合理的专业结构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对接程度,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笔者试在药品行业背景下探索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的现状
(一)专业结构的层次、形式、种类
职业教育领域目前已经存在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的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且全日制教育、函授教育、岗位培训等不同的教育形式并存,尚无本科以上层次。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设置的药学、中药两个专业归属于医药卫生类。相关的专业还有生化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食品药品管理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保健品开发与管理11个,分属于生物技术类中的制药技术与食品药品管理2个亚类。2010年,教育部对中职学校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分散于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农林类等与药品相关的专业按行业分管的原则全部归口于医药卫生类,从而更加凸显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行业指导性。至此,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以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检测、药品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四大专业群为主体,并逐渐向食品监管渗透的结构格局。显然,这一结构与药品行业组织结构(见图1)基本适应,同时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管业务逐渐向食品质量监管领域扩展的现状相适应。
(二)专业布点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45387个,生物与药品类有1282个,占总专业点的2.82%;医药卫生类1684个,占总专业点的3.71%。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分三批确定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及重点建设专业,在409个重点建设专业点中,生物与药品类专业点16个,占3.91%;医药卫生类专业点15个,占3.67%。截至2009年,全国药学类专业院校342所,其中高职院校114所,医药类院校15所,医学类院校28所,卫生护理类院校7所,专业点626个。中职学校药学类专业布点情况目前尚难统计。但从就某一经济不发达地区有18所卫生职业学校,几乎所有卫生职业学校都设置有药学专业,仅药剂专业就有4个示范专业点等情况看,中职药学类专业可能布点过多。
二、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的分类结构与职业岗位任务性质相脱离
药品是特殊商品,这是定位药品行业特殊性的基本依据。按行业工作任务划分,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主要面向药品的生产、经营、服务三大领域培养人才。这三大领域的工作任务的性质特征差异显著,但流程上是相互衔接的系统。在人才的职业素质结构上,三大领域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和标准均有所不同。随着行业分管范围的变更,这三大领域在不改变工作性质的基础上,拓展到了化妆品、食品、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等产品大类。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同质性是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定位的主要依据。根据药品行业的特点,药学类专业首先分化的是生产类、经营类、服务类、检验类四大专业群,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再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专门化方向,从而建立起合理的专业类别结构。这种思路在2010年修订的中职学校专业目录中有所体现。如原有面向药学服务领域中医疗机构培养医院药学人才的药剂专业,在专业内涵上已经调整为面向药品营销、临床调剂、药品物流三个专门化方向;药物制剂生产从药剂专业分化出来,归口于与药剂专业平行的制剂技术专业;药品检验则归口于药品食品检验与管理专业。然而这种分化虽有意义但并不彻底,中药制药与药物制剂专业仍各自独立,并平行设置;而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制药、发酵工程等专业虽同属药品生产领域,但在行业中却是原料药生产环节,流程上与制剂相互衔接,工艺、技术却与制剂完全不同。专业目录中却将生物制药技术与发酵技术归类为生物技术制药,化学制药与药物制剂归类于制药技术,中药制剂又归口于中药制药。而高职的专业设置自2004年颁布以来,没有进行过任何修订,却由于行业职业分化、发展以及职业院校内部专业拓展的需要,每年均有目录外专业通过审批,使高职药学类专业数量越来越多,结构上也更加混乱。专业交叉过多,模糊了专业目标的定位,分散了教学资源,并不利于学校凝聚核心力量,集中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和品牌的建立,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管理体制成为制约专业结构变动的“瓶颈”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殊类别,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更加敏感。就医药行业而言,管理体制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才结构的离散性制约专业门类的充分发育与布局。医药行业中暂且不考虑“医”的部分,单就“药”字而言,业内人才结构及其定位标准呈现三条主线:一是药师系列职称晋升线,在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品检验机构中均有重要作用;二是执业药师线,《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强制实施,使具有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员在药品经营企业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其他类型的机构中,持证人员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三是以原归口劳动厅管辖的职业资格等线,俗称“考工”,是目前药学类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获得双证的主要渠道。然而,在同一行业甚至同一工作领域,这三条线都是各自独立而没有交集的。
按行业法规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配置执业药师。然而,从要求设置执业药师的关键岗位任务来看,对监管生产环节与监管药品应用环节的执业药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有极其重要而显著的差异,执业药师证书难以涵盖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但目前实行执业药师全国统一考试,是以“大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依据的,从而使所有获证的执业药师用同一个专业模子铸就,制约了职业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充分发育而难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高职的药学专业、原来中职的药剂专业在原来的目标市场人才需求数量极度萎缩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的学生报考,但毕业生就业却大量向药品生产、经营领域分流是其典型特征。
从职称结构来看,只医药卫生系列有完整的职称晋升路线,但在时间节点上仍然存在难题。大专毕业生需从药士考起,工作1年后方可报考药师,工作5年后可以报考执业药师;中专生工作1年后方可报考药剂(中药)士,5年后可以报考药师,7年后才能考执业药师。且不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才流动速度逐年加快的现代社会,相关专业的学习能否为毕业生5年甚至7年后考试贮备足够的知识,但毕竟这些专业毕业生有机会能够进入到晋升的主航道。而其他专业则不然。事实上,药品经营领域,特别是药品零售门店日常工作需要药师的监管,面向药品经营企业培养人才的药品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以及面向生产领域培养人才的制药专业的毕业生均不能报考药师职称,因而不能进入职称晋升渠道。药师这一职业与职称等级发生了混淆,窄化了药师的职业内涵,使药师的职业素质定位更多地偏向药学服务领域,对药品生产与药品经营领域的业务支撑力不足。同理,为培养生产、经营领域人才服务的其他药学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职称晋升方面也难以进入药师系列职称晋升的主航道,从而逐渐脱离特殊行业管理的范围。入门时的各种职业工种证到目前为止,只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但实际晋升路线却由于职业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处于有路却走不通的状态。人才晋升无门反过来影响相关专业的招生,制约专业规模的发展从而制约专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药师与执业药师分属卫生系统与药品行业分管,更令职业学校对专业目标的定位无所适从。
2.行业准入制度的不健全使职业教育“双证”融通无门、无根。长期以来,医疗机构药学工作的最低“门槛”是药剂(中药)士,通过统一考试获得药师这一初级职称后,开始进入药师系列职称晋升轨道。这是药学(或药剂)、中药专业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然而,随着医疗机构药学工作产、购、存、销模式逐渐向购、销、控模式转移,除药品合理应用监测的“控”的岗位对人员职业素养提出较高要求外,其他三个环节在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并未改变。但医疗机构药学人才需求却出现了数量萎缩而学历层次提高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极缺药剂人员。笔者对某一地区100多个乡镇卫生院的调查显示,部分地区整个县10多个乡镇卫生院只有一名甚至可能没有符合医院药剂工作上岗资格的人员,常规的药剂工作全部由医、护、卫等专业人员轮流替代上岗。这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直接导致医疗机构药学工作水平低下,同时又间接地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关专业人员下不去、留不住,专业的目标、层次结构与市场需求相背离。
此外,目前与药品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只有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和中药商品购销员三个工种。但在上岗资格上,除“关键岗位必需配备执业药师”、“从事药品相关工作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等原则性规定外,大多数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资格并没有明确规定。食品监管领域更是因为尚未形成稳定的工作模式,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从业资格无从确定。职业资格没有确定的“门槛”,就难以与学历证书实现“双证”融通。而职业标准不定,专业培养目标界定的培养目标、规格定位也没有依据,则难以规划合理的专业目标结构与课程结构。显然,相关专业的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相当模糊的,定位的依据也是不充分的。
(三)经营管理理念对职业院校内部专业布局的影响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校内外两个方面的压力,校外压力主要是人才的需求状况,校内的压力来自自身的资源状况。这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是根据自身现有的资源考虑学校的专业品类与布局结构,让“长”者更长,打好特色牌;二是根据市场需求,集中主要力量拓展专业品类,打好结构牌。从经营的角度而言,这两种思路无好坏对错之分,也不乏各自成功的案例,关键在于职业院校自身的理念、目标愿景与工作思路的定位和决策。但这些因素决定了职业院校内部的专业品类与布局,并决定职业院校内部资源的配置与投向,最终影响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三、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四项发展任务,并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为药学类专业的结构优化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宏观专业结构的调控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首先根植于行业人才结构的优化。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最直接的服务,并间接地影响着行业工作质量及发展。近年来,药品、食品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不能否认与从业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业务领域向食品监管领域的拓展,行业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也必然带动人才结构调整的需求。
由于药品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领域分别归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并与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密切相关,因此,结构的调整首先在宏观上需要政府部门的相互协调,特别是要改变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承担行业人才规划职能的局面。具体做法如下:
1.定位于特殊分管的行业从业人员入职起点的设定。可以借鉴卫生职业人员的管理办法,按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性质对药品类专业人员实施分类管理(见图2)。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各类入职人员的职业素质标准。
2.建立与职业岗位任务相适应的人才层次结构。药师是一个有着极其丰富的职业内涵的概念,从其本意而言,凡是从事与药品相关工作的人员都可以称为药师。但目前无论药学系列职称,还是执业药师考试,其标准都是在“大药学”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利于架设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协调,在从业人员入职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工作范围宽窄等要素,对同类人员的层次结构予以定位,从而架设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
(二)微观结构的改造与优化
职业院校是专业微观结构改造与优化的主体。具体的工作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院校层面,主要任务是根据院校内外部资源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同类院校的竞争态势,对本院的专业品类结构进行布局调整,架构细分程度与行业职业分化程度相协调、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相适应并覆盖适当宽度的职业岗位群需求的专业结构。与此同时,根据专业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内实训基地,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使投资效益特别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效益最大化。
第二,院校及教师层面,主要任务是对课程内容结构与教学实施计划进行调整,关键点是解决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笔者认为,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可以从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予以定位。具体工作需考虑两个着眼点:一是同一层次某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课程门类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同门类课程形成的课程体系结构才能构成完整的、面向一定宽度的职业群需求的职业能力培养系统。而且在纵向的深度方面,这些课程的内容应按专业培养的综合目标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见表1)。与此同时,高职课程体系可以在课程门类上比中职课程体系的课程门类有所增加,从而形成中、高职课程体系之间的宽度的差异。二是不同层次之间,依据行业职业结构与人才结构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同一专业的课程门类可能是相同的,但同一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应在宽度与深度上进行取舍。例如,在职业分类大典中药物制剂工的内涵过于宽泛,直接针对该工种设计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就可以在具体工作岗位任务上进行取舍,而使中、高职形成无缝对接。同理,对于同一课程中的同岗位任务,在深度的设计方面可以考虑中职定位于执行;高职定位于理解并解释执行的意义,且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以配液岗位为例,中职可以定位于能够熟练执行生产指令及岗位标准操作法配制规定质量规格的溶液,而高职就应该能够审核执行的规范性以及会分析该岗位可能出现的质量不合格问题,并能够恰当地解决该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结构调整是解决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问题的关键。专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对于药品行业人才结构发育并不充分,而行业分管特征又极其明显的专业领域,政府部门无疑在人才结构规范性调整方面应负有更多的责任。而职业院校则需从自身内部考虑专业布局、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结构等微观层面考虑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只有合理的人才架构以及以此精心设计的专业门类结构、层次结构及课程结构与教学结构,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王屹等.结构调整——职业教育攻坚之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职注册药物分析实践-理论-再实践实施
高职制药类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药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该类课程应以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构筑人才培养体系[1],其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而优良的教学过程是优质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本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观念,使学生能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能初步研究并解决药品质量问题[2]。在进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我们面临的注册入学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逻辑思维较弱,感性思维较强,因此在学习专业必修课时,能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分班制及其他的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教学,得到了一些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小班化师徒制教学。
“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的意义
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生,90%来自江苏地区;由于江苏高考特殊的选课形式,又有90%左右的学生没有选择“物理-化学”这种组合方式;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文科生,甚至是艺术类考生,而且这种学生结构未来几年,注册入学比例还会继续加大。从生源结构就可以看出,学生的理化基础特别薄弱,85%只具有初中化学的基础,因此,进入高校制药类专业学习,“药物分析”作为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以及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能力。所以,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学情特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而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我们采用小班化师徒制“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极大的提高《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的设想
“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就是把课堂设在企业、实验室。进厂参观,让学生从感官认识和企业技术人员的讲解来明白GMP是怎么回事以及它的重要性;进实验室,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能涵盖本课程理论原理的实验。提前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做为主体,老师作为主导,引导学生实验、思考、提出为什么,老师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并在最后作点评和总结。进行“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在于针对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理论学习能力弱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药物分析》“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创新实施步骤
《药物分析》教学项目的确定
针对注册入学的高职学生,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今的教学,必须结合药物分析课程特点,改进药物分析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强调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出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3]。采取“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首当其冲的就是实验项目的确定。这里我们考虑到注册入学学生的学情:学生感官能力较强,理论学习能力弱。首先要设置一个企业参观培训的教学项目,让企业技术人员就GMP得认证问题,给学生讲解药品这种特殊商品的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其与本课程的紧密联系,并实地参观。在此基础上,针对《药物分析》课程所涵盖的理论,充分结合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特性,做学习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4]。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如盐酸氯丙嗪含量分析的测定,让学生自己下去查资料,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回答,国家现行版药典的质量标准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分析,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分析等,通过提问式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找答案,从而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3.2《药物分析》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发
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基本知识及查阅文献资料所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实验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根据基础实验情况,确定小组负责人,分组,布置小组实验任务,查阅药典、设计实验步骤、领取药品、配制试剂、准备仪器、分析检测、数据分析、集中分析讨论,形成检验报告。如阿司匹林片剂的质量分析,学生在实验中使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容量法还是仪器分析,为什么,有什么优缺点等等。学生在实验方案设计和确定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3《药物分析》“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方案的确定
根据学生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第一个阶段,可以带学生进企业参观学习,由企业的导师讲解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岗位必须技能和需掌握的知识,GMP认证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阶段是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为保证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采取老师实操演示,学生分两人一组实际操作,老师轮流指导的教学方法,选定下个阶段小组负责人。第三个阶段综合设计实验阶段,主要是老师事先给出实验项目,3~4人一组查阅文献,订出初步实验方案,和老师讨论,根据实验条件确定最终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
《药物分析》“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评价
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由于是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理论-再实践小班化师徒制的教学模式,所以评价体系也随之变为“做中评、评中做”的过程评价,在学生实验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老师的评价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总之,《药物分析》课程作为制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执业药师必考科目之一。课程的教学始终围绕药物的质量控制。我们反转课堂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同时还要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需要的教学目的[5]。在初探高职注册入学药学专业学生的《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求知欲望增强了,实验技能也大大的提高了。当然,也有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如应逐步增加企业导师的授课时间;增加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实验项目,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
参考文献
[1]韦敏,陈沁,余大敏等.国内外社区药学服务进展及对我国药学专业设置的启示[J].中国药房,2010,21(12):1 148.
[2]杨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64~65.
[3]杨洁,谭穗懿,田元新等.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7):511~5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55
教育部提出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培养既具理论基础又有过硬实际操作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在这一形势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无疑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ISAS是Information Search and Analysis Skills的缩写,即信息检索与分析技能。该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网络信息的利用和分析能力、交流沟通和演讲能力,让学生学会演示分析和趋势预测,提高综合素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引导者,采用具体任务来驱动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总结―提高”的过程逐步发挥主观能动性[1-2]。对于高职药学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为专业课学习打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教学内容广,具有双重属性:第一,作为基础课,传授基础知识,为专业课学习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完全不同于其他基础课。基础能力实训就是药学类专业学生进校学习完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后,为后续的专业课开设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药品与基础化学等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增强感性认识,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学习药学专业课的兴趣;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具备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在以往的基础能力实训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实训与普通的实验无区别,缺乏学习热情。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彻底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高职药学类专业《基础能力实训》环节采用了ISAS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2012级药学类专业2个班(药学、生化制药)随机分为2组,1个班为实验组 ( n=55) ,采用ISAS教学模式进行《基础能力实训》环节的教学; 1个班为对照组 ( n =55) ,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教学。两组最后都要进行ppt答辩。
1.2 教学内容的选择
因为ISAS教学所需时间较多,基础能力实训仅为期一周,为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仅选择了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这2个实训课题进行ISAS教学,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任一展开实训。
1.3 ISAS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ISAS核心内容是团队合作能力,网络信息的利用、分析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文档处理能力,演讲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展ISAS教学的具体过程:①学生5人为一组; ②选择一个主题; ③分工; ④计划及搜集相关资料; ⑤分析整理资料,讨论小结,并通过文献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各种预处理方法与实验方法配合的回收率,选择操作简单,耗时短,回收率最理想的方法进行实验。如以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为例,由文献可知预处理样品方法有干式灰化法、湿式灰化法、直接酸溶法,对比选择简单易行、耗时短的直接酸溶法。实验方法有EDTA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选择与直接酸溶法结合回收率最高的EDTA滴定法展开实验。⑥展开实验过程中,拍下每个步骤的图片,记录相应的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⑦拟定演讲稿,制作出ppt文档。小组成员每人阐述一段内容,面对观众演讲,同组成员与之配合翻动ppt,鼓励学生统一服装。陈述结束后,教师和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体评价。⑧项目总结:当所有答辩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均进行认真总结,教师对本次每个ISAS项目小组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绩、优点、缺点作出总结,并给出相关建议;学生同样需要对自己的ISAS项目进行学结,并撰写总结报告,从而达到不断提升的目的。
1.4 评价方法
①ppt汇报及答辩:两组以相同形式进行答辩,统一由本专业教师进行考核; ②问卷调查:为了解学生对ISAS教学方法的态度、意见及认识,给两组学生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共110份,回收110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ppt汇报及答辩
本研究对ppt汇报及答辩中各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比较,表1结果显示,ISAS教学组ppt内容丰富度、分析及回答问题、团队合作能力均高于传统教学组。
表1 ISAS教学组vs传统对照组
2.2 两组学生对ISAS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对ISAS教学的评价见表2。由表2可知,不管是ISAS教学组或传统教学组,ISAS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90%以上的学生持肯定态度。
表2 两组学生对ISAS教学的评价
3 讨论
实验证明,在基础能力实训中实施ISAS教学模式,成功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化为主动。学生通过“组队、选题、分工、计划、检索信息、分析总结材料、进行讨论、实施实验、拟定演讲稿、完成PPT、答辩和总结”的步骤完成基础能力实训。在整个过程中,变学生为课堂中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培养学生课后的自学能力。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得知,基础能力实训可以有效的实施ISAS教学,推广这一教学法有助于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上升。
参考文献:
[1]王咏梅.ISAS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3):106-10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54-02
[收稿时间]2013-05-3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编号:2013JGZ138)。
[作者简介]冯旭(1975-),男,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药学。覃洁萍(1962-),女,广西南宁人,教授,研究方向:仪器分析。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很多院校采用了PBL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尚未见到PBL教学法在药学类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报道。限于实验条件,我校HPLC、GC等大型实验仪器数量不足,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中存在以示教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提高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运用PBL教学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旨在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2008、2009级药学类专业学生,6个班共398人。
(二)方法
1.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将学生按自然班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的实验题目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授课。
2.选择适合学生能力的、方法可行的、有代表性及实用性的实验内容。本研究以“穿心莲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和“中药冰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2个实验为主要内容。实验组在理论课上向学生提出实验题目,
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提出实验任务和要求及需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不做具体交代。让学生自由组合,以4个同学为一组,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围绕“穿心莲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和“中药冰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这两个问题,选择实验方法,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3.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和材料,对照品和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等。教师对学生小组的实验设计提出问题,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实验设计合格者方可进行实验研究。
4.实验课上实施学生设计合格的实验方案,教师为其实验提供服务。
5.成绩评定采用将实验设计、提问回答情况、实验的实施情况及实验报告结果分析等因素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
6.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验课上向同学们介绍仪器和方法,进行演示性实验。
7.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PBL教学法的必要性、对PBL教学法的实施情况、PBL教学法对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对知识的理解应用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抽取20人进行实验内容的考核,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结果
1.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6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100%。详细调查结果见表1。
2.对照组考核的平均成绩为73.2分,实验组考核的平均成绩为84.7分。
三、讨论
1.从调查结果上看,PBL教学法在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中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实验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教学实践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这正是PBL教学法的特征之一。实施PBL教学法后,认为提高学习积极性效果好和较好的占84.4%,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效果好和较好的占83.1%,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效果好和较好的占68.6%,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好和较好的占77.7%,对提高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效果好和较好的有占93.2%。以上结果证实了PBL教学法对实验课教学是有帮助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较好的效果,大部分的学生对于PBL教学法是认可的,教学效果良好。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因本校实验条件有限,本校HPLC、GC等大型实验仪器数量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以示教为主的情况:实验题目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订及所用仪器设备等均由教师安排,实验时由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操作示范,而不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即可。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PBL教学法的应用使实验课教学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查找资料、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以及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都由学生自行完成。PBL教学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PBL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发生了改变,减少了演示实验,增加了研究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动脑思考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带入实验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PBL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探索的能力。在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具有观察和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能灵活处理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具备广博的知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四、结语
PBL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根据实验目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今后,如何继续改进这一教学模式,推广教学应用的范围,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肖湘. PBL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1).
[2] 徐爱凤,郭继龙.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
[3] 王朝晖,童巧珍,周日宝,刘湘丹.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法的应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9).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7(a)-0141-03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iented promotion of pharmacokinetics teaching of pharmaceutical majors
WANG Dianlei CHEN Weidong WU H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3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armacokinetic cour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combination of the actual teaching practice of pharmaceutical majors, and elaborates on the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iented promotion of pharmacokinetics teaching of pharmaceutical majors, stimul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and other aspects. These measures may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develop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Key words] Pharmacokinetics;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ethod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1],其研究成果在药剂学、临床药学及治疗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医学、药学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亦是药理学、药剂学等药学其他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2]。目前在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中,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毒理学构成三位一体的格局,成为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3]。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主要从事临床前的药物研究和开发,或在医院从事药物的临床研究,因此,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学好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是很有必要。为了更好地促进药学专业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的特点,结合药学专业的教学实际及近年药物动力学教学过程和课后的学生反馈信息,结合本学科当前的教学工作状况,提出应以新药研发过程为导向,步步推进药学专业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教学。
1 强调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药物由于开发的成功命中率极低(约为五万分之一)、耗资巨大(5~10亿美元)且研究周期长(10年左右),所以围绕如何提高其开发效率、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成为创新药物研发关键。体外实验研究表明前途很好的候选化合物,在研发后期由于其生物体内活性很低,有的甚至生物体内无活性或在生物体内具有或产生很大的毒性而夭折。缺乏体内活性极有可能是与其药动学性质不理想有关,如首过效应太强或不容易通过肠黏膜被吸收,导致生物利用度太低;或者因在生物体内代谢消除太快,而导致半衰期太短;或因其低的通透性,不易透过生物膜而进入效应器官。而体内的毒性则可能与其在体内被生物转化而形成的毒性代谢产物有关。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有40%左右的候选化合物研究在进入临床试验后,由于其药物动力学行为不合适的原因而被淘汰,这亦充分说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新药开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4]。
1.1 在新药发现阶段或创新药物设计和筛选阶段
为了缩短药物开发时间,降低药物开发成本在新药开发的早期阶段,应让药物代谢动力学尽早应用到药物研发早期,预测其药代参数特征,尽早发现并终止药代参数不理想或被广泛代谢的候选化合物,从而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因此,在新药开发的早期阶段,尽可能综合利用各种体内、外模型对先导化合物进行药动学筛选,即提出在药物设计的最初期提前对药物的毒性(ADME/Tox)特性进行预测和评价, 遵循“不行即止,降低成本”的原则, 以减少药物开发成本[5-7]。同时通过或根据体内、外模型筛选得到ADME/Tox性质,进一步对先导或候选化合物进行药物设计和结构优化[8],以获得具有更好药动学特性的新候选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