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生环保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1: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生环保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生环保论文

篇1

    当前,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可以说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低于3000立方米/人的平衡线,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人口众多和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加剧了缺水问题;严重的水污染又使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6亿的高峰,再加上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到那时,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因此,水污染防治是水资源保护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家统计的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八五”末期削减了15%左右,部分地区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是,总体形势仍相当严重,我国污水的排放量已从80年代的310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620亿吨,占全国年用水总量的10%以上,自净能力已是杯水车薪;受污染河段已超过总河长的1/3;水生态系统蜕变严重。这不仅见于统计数字,甚至于每个居民都能接触感觉到。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有限的水资源被污染,使得供需平衡雪上加霜;我国南方严重的水污染已经使相当多的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使守着滚滚长江的太湖流域缺水喝;我国西部大开发,随着资金的投入,工矿业的发展,水污染加剧已见端倪,如此下去,将使那里十分缺乏的水资源难以为继;西南地区水资源量较为丰沛,但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已成隐患。因此,在21世纪对我国的水污染防治,需要高度的重视、创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 

    一、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机理 

    (一)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回顾半个多世纪对水污染的斗争,全世界,尤其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几千亿的产值,治污就需要逾千亿的投入,而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还难以遏制!污染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指导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学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的新发展。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起,西方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代代最大限度地开发,后代不就所剩无几了吗?如何符合代际均衡的原则,怎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多创造社会财富是没错的,但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害物,我们能够允许财富和害物的创造并行发展吗?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什么是利润呢?从经济学上来讲,利润是产出减去投入的净所得,治污的投入也是投入。如果治污的投入不被考虑在内,高利润、高污染的产业导向就会使污染愈演愈烈,人们的真正受益就越来越小。 

    目前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是富营养化,实际上有机营养物就是食物,正是人类至今还缺乏的东西;目前水污染的另一重要指标是重金属,实际上这些重金属正是珍贵的工业原料。因此20世纪提出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主要出于照顾人们对传统经济的认识;从21世纪的知识经济理论来看,仅从经济效益-利润来看,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水污染也是减少利润的。过去的情况,只不过是由于认识片面,政策不同,改变了利润的分配罢了。在新世纪人类开始了对水污染认识的第四阶段-清洁生产、资源循环阶段,就是从大系统看问题,工业生产和污染不一定是孪生兄弟,可能优生,即只有生态型生产这个独生子。 

    (二)排污就是用水 

    过去人们只认为从水体中取水,改变了水资源的量是用水,水体在量上有承载能力问题;而向水体排污,改变了水资源的质则不是用水,水资源在质上不存在承载能力问题,这种思想是不科学的,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类不管从量上还是质上改变水资源,都是对水资源的利用,鉴于水资源已是短缺资源,量和质都要合理利用,科学配置,都要受到限制。排污实际上是挤占了环境用水,所谓“环境用水”就是必要保持一定量的净水-即维持水体的自净能力。而“生态用水”则是维持植被、动物群落和地下水等整个生态系统要素的用水。 

    二、当前水污染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水污染形势有了新的发展。 

    (一)以前主要是工业的点源污染,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大大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开始逐渐与工业点源污染平分秋色。 

    (二)以前主要是城市污染,而随着乡镇“五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污染开始逐渐与城市污染平分秋色。 

    (三)由于多年排污的积累,江河湖库的内源污染迅速上升,水生态系统严重蜕化,自我修复能力大大降低。 

    三、以新经济与科学观点防治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篇2

二、步骤:

(一)学习阶段:

1、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中心思想和进一步明确绿色对地球、对校园、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

2、校本教材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增添爱家乡、爱校园的责任感,树立很强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个学生以家乡而骄傲、而自豪。

3、开展一次社会调查:让学生切入社会,利用周末去体察周围不利于家乡环保的因素收到学生发现的几十余条,这些因素都是学生亲眼目睹、事实存在的鲜活事例,有社会的、有学校的等等。

(二)综合实践:

1、主题班会:就几十条不利因素进行一次大讨论,想办法、出点子,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利用大讨论,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因为条件有限,现在只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2、成立环保小分队深入校园每个角落,为校园的绿色、整洁出一分力、发一丝光,小分队的任务是不仅要自己做好,还要经常深入校园卫生死角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对一些破坏校园卫生、绿色的不良现象进行及时指出并纠正。

篇3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网络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篇4

《后天》开启他的环保之路

1999年7月出生的张畅煊,是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初一(12)班学生。他不仅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得了特等奖,还在江苏省少儿书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南通币“小巧手”比赛中获得团体特等奖。此外,他还是业余钢琴十级,是南通市的“三好标兵”,是学校里的“阳光少年”、“读书小博士”、“十佳小指挥”、“优秀小乐手”、“十佳小歌手”。

张畅煊之所以下定决心要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源于看完科幻电影《后天》所受的强烈震撼,这是一部美国科幻电影,描绘的是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故事。那时张畅煊仍在通州小学上学,还只是一名小学生,但他已经觉得环保需要每个人落实到行动上,需要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中。他向班主任建议,让全班同学一起观看这部电影,然后讨论。中队会上,同学们的收获很大,张畅煊与同学交流了一些环保方面的资料,他们一起用旧衣服做环保袋,将饮料的空罐子做成花瓶,还商讨了许多环保小窍门,如自来水的多次使用、合理调节空调温度、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冰箱门不长时间打开、电视机等电器避免处于待机状态等。张畅煊还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帮助下,向全校同学发出环保倡议。他在集体晨会上的响亮发言,让更多的同学有了自觉行动。

之后,张畅煊率领队友用环保材料设计制作的作品,获得了南通市“小巧手”比赛的团体特等奖,他还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竞赛获特等奖,并作为南通市小学生代表,赴南京参加全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赛获二等奖。

外婆家的水污分流改造工程

张畅煊是一位坚持不懈的环保小卫士,家人也在他的要求和督促下,纷纷加入了环保志愿者行列。

乡下外婆要改善生活环境,搭建一个卫生间。张畅煊跟在大人后面也忙得不亦乐乎。可他很快地发现了问题——污水管将直接通向西边的池塘,他忙指出这个设计上的失误。起初,外婆不把张畅煊的话当回事,觉得重建化粪池,费时费力又费钱。但他下决心要说服外婆,于是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告诉外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又打开电脑,搜索水污染的相关图片资料讲解给外婆听。最后,他还请来爸爸妈妈当援兵。识字不多的外婆终于被说服了,他高兴地拿出压岁钱来支持。于是,新的水污分流改造工程又热火了起来,还引来了不少邻居观看。

由外婆家的改造工程,张畅煊想到许多河流的现状。于是,他利用假期,骑着自行车去了好几个村庄做调查研究。他发现许多小河的水污染情况有所不同,而且各个村庄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也不同。后来,他将调查结果写成小论文《清澈的池塘,美丽的家》。

环保小卫士走出国门

2010年7月,张畅煊把这篇文章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令他没想到的是,这篇文章居然引起了联合国科学家们的兴趣和关注。

篇5

1、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本年度,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十不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小学教师行为准则》、学习《义务教育法》.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每人撰写学习心得,在每周一学习期间组织观看师德典范光盘,学习典型事迹,并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2、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按时检查德育工作,对各班黑板报,读书角,卫生角,通过开学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班主任都能按要求填写各栏目,中队活动记录,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二、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明确德育教学目标。坚持以思品课为德育主要课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质量较好的德育渗透论文。

三、创设活动载体,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

1、本年度我们继续抓好学生的爱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

2、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九月十日”教师节进行《国学》诵读比赛;“十月一日”国庆节,组织手抄报比赛活动。同时继续开展文明礼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十一月份,我们学校分三个年级组召开了三次养成教育大会,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十二月份,组织参加安溪县小学生生活与技能比赛,我校吴荣海同学获得三等奖。

篇6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和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2013—2023)》等文件为指导,结合我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的实际情况,以全县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县等创建有机结合,使广大中小学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目标任务

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积极按照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要求,实现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城区学校要达100%;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12课时。在校园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上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成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深度宣传“游大湿地,做深呼吸”生态旅游名片。

2.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加快完善。各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组织编写并认真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要积极探索并构建校本教材的循环使用模式,围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保护耕地、节约资源、垃圾回收、控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内容,分专题、按学段循序渐进开展宣传教育。

3.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然、生态文明风尚迅速形成。有条件学校可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主题馆。坚持整体规划、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无烟校园等创建工作。

4.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作用有效发挥。各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落实师资、设备、教材、课时“四到位”。依托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湿地博物馆、湿地水生植物馆、湿地鱼族展览馆、中学生态科技馆等重要环境基地和场所,为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三、推进措施

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基教科具体负责落实。各校要迅速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相应的全校性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各部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县教育局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对各学校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建立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完善考核办法,推动态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篇7

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十分关注的大问题,我国已经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确立了环境问题的重要地位,向青少年传授环境学知识,增强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在2l世纪能否顺利发展,能否站在世界强国之列的千秋大业。如何对青少年实施环境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是一件重要工作。

一、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意义

(1)中小学环境教育是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方面。我们民族的环境意识和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要搞好环境保护,而民族的环境意识不提高,那么环境面貌的彻底改观只能是一句空话。由于环境意识不高,造成工业上跑、冒、滴、漏等污染环境的事例不胜牧举。因此,彻底解决环境问题,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除了对广大领导干部(包括企业管理干部)进行环境教育以外,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则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2)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环境素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可以使未来的劳动者注意到,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生产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可以培养出善于解决环境问题的人才。许多国家已经在中小学单列环境课,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我国强化中小学环境教育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3)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我国幅员辽阔,许多自然资源的储量名列前茅,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数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区域分布也极不平衡。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生产主要为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农业耕作方式也很落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等。从正反两方面,客观地介绍这些问题,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养成从小珍惜资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德。对中小学生这个极为庞大的群体的教育,有助于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

二、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方法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知识普及与能力提高相结合”,采用的具体方法大致上可分为四种:一是渗透教学,渗透教学就是采用渗透法把环境知识主要渗透到小学社会和自然、中学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是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方法。二是环保选修课,环保选修课主要在高中开设,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知道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授课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排人课表,按固定课时上课,第二是以讲座的形式出现。三是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普及环境知识,是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方法,一般是通过环境科技活动和环境保护红领巾活动来进行环境教育。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质量有了明显的关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到了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有助于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四是科普活动:科普活动是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普及性强,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国各级环保、教育、科协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建立环境科普活动的组织机构,开展师资培训,各种环境知识竞赛和论文评选活动,举办环境教育夏令营活动等。

三、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建议:

目前中小学环境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困难,如: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教材,缺乏专职教师和经费,以及教育基地的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着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制定统一的环境教育标准,编写统一的教材,目前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中,虽明文规定了环境教育的内容、范围、教学目的等,但各地在具体安排环境教育的问题上,大打折扣,环境教育成了软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各地只能根据条件进行环境教育,弹性很大,教学上很难系统化,同时也难于统一考查评价教学效果。虽然环境教育在某些省市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有的地方还没有或基本没有开展工作,作为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系统工程

这样一个跨世纪的事业,必须有章可循,由试点向普及转换,由简单的知识性传授向提高全民环境素质的转变。

篇8

1、继续开展“树党员先锋形象、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实践活动,学校党支部坚持按时召开党会,通过学习,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了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帮助党员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密切联系群众。

2、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本年度,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十不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小学教师行为准则》、学习《义务教育法》.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每人撰写6篇学习心得,在每周一学习期间组织观看师德典范光盘,学习典型事迹,并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3、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今年开展了 “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求师生牢记学校文明礼仪要求并按要求做好,学校、班级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本学年,每位班主任都结合文明礼仪记录,撰写了符合班级年龄特点的经验论文。学校还要求各班每周开展一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同时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的教育思想。按时检查德育工作,对各班黑板报,读书角,卫生角,通过开学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班主任都能按要求填写各栏目,中队活动记录,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二、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明确德育教学目标。坚持以思品课为德育主要课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质量较好的德育渗透论文。

三、创设活动载体,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

1、本年度我们继续抓好学生的爱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

2、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九月十日”教师节进行尊师周活动;“十月一日”国庆节,组织歌颂祖国活动。同时继续开展文明礼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十一月份,我们学校分三个年级组召开了三次养成教育大会,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十二月份,举行了冬季体育运动会。通过召开体运会,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2010年三月开展了“献爱心”活动,为患肠癌的周展望老师捐款2628元。2010年四月十日,举办了“加油2010,宝洁百所希望小学快乐体育运动会”。借此东风,号召全校师生以实际行动为2010加油,以优异成绩向奥运会献礼。.五月十九日,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活动。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向地震遇难同胞默哀活动。在这次赈灾活动中,我们学校师生一共捐款8557.5元,是双溪桥镇教育界捐款最高的一所学校。六月一日,举行了欢庆活动,表演了20多个节目。本月,我们学校还参加了咸安区教育局举办的“阳光体育活动”。在这些比赛活动中,我们学校获得了女子跳绳第一名和第四名,获得剪纸第一名、小制作第二名,小歌手比赛获得第三名,舞蹈表演获得第三名。我们张金霞校长的艺术论文获得了区比赛一等奖,我们的王燕华老师被评为优秀艺术辅导教师。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的师生陶冶了品质,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养。

3、环保教育:通过宣传画、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组织开展以“爱护家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美化家乡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和老师一起清扫卫生死角,同时通过世界环保日、植树节、无烟日等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意识。

4、继续发挥红领巾小记者站、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板报作用。宣传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文明礼仪.法律知识、自纠自护知识、先进人物事迹等,每月进行一次板报评比,通过评比活动,使板报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多样化.并每月由校长、大队辅导员作行为规范的专题讲座.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5、抓好养成教育,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全方位,多渠道,强化了养成教育,本年度,为突出我校的德育主题,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养成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争当文明班级”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文明监督岗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继续强化了“文明班集体”的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卫生、守纪、两操、礼貌、好人好事及爱护公物等内容,每天公布各班得分情况,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健全留守、单亲、无亲学生档案,做好教育记录,活动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 “同在一片蓝天下”等献爱心教育活动,帮助这些学生转变不良心理,健康成长。

四、切实发挥学校、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班主任通过家访和电访的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充分发挥家校通、亲情电话的作用,帮助老师及时与家庭进行联系。我们对家长发放有关家教资料,进行科学家教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从每月的查阅的情况看,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互相了解孩子们在学校、家庭中的表现,互相送上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为了更多的孩子们在双休日、长假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还要求班主任进行频繁的家访工作,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

篇9

“开展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把环境教育与班队活动课相结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以少年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育形式,寓环境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一、对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的认识

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开展与科目相关内容与班级学生存在问题为内容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充分地发展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并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充分地获得自己道德发展动力和道德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求。

二、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把小学生环境教育同班会、队会、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有机结合。采取提前安排内容,设计活动程序,有序地按照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际开展活动。

环境教育活动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个案法,调查、访问法,测试统计法等。活动采取听、看、读、评、议、演、记等多种方法以“读本”和“成长册”为依托,依据环境教育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确定内容和方法。活动的组织,以教师指导设计,逐步形成学生共同设计、组织到学生自行设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环境教育活动课的开设,采取结合“德育读本”和“成长册”并行使用。结合班队活动隔周一节的安排课时。活动课的开设,旨在“动”字上,课中充分体现自动、互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活动,培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索能力有所发展,德育活动富有实际效果。

三、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1.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的实践模式

我们通过一年来所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如:“我和家长谈环保”、“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环保小监督员的述职”、“小小环保员”、“我的节水宣言”等系列活动,每个系列在不同时期都在其不同内容活动中形成和丰富,初步地形成综合性的操作模式。

2.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

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作为一种具有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的活动课,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德育实践活动课。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学校与社会进行情感交流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融洽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学生创造了多理解别人,认识自己,相互尊重,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独立、创造与合作的精神品质。

探究体验式活动课充分体现民主、集中的原则。活动课内容的提出与活动系列的形成都是在学生共同参与、集体讨论而定。

整个活动过程是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合理地设计提高自我;适时地控制完善自我的教育过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通过“小学生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已逐步养成,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一)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经过对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方面的调查表明,各年级学生均能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自己对活动内容的个人见解。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他们大都能依据自己观察、感触的事物,提出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设想。

(二)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增强

我们通过“开展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师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不断增强。

2.师生的环境道德行为得以规范。

3.环境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10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绿色童谣传唱丰富校园文化,达到寓教于乐,从而形成书香的校园文化,书香的社会;通过此次研究,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着眼于学生生活的“底线”,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少年儿童的“口头文化”,进而达到净化儿童心灵的目的。这一目标的确定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又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课题确定的有关“校园童谣现状调查分析、选择和编制童谣、绿色童谣的传唱、绿色童谣对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汇编“童谣集”、创编校本教材”等内容,为实现上述目标提高了有效保障。

在创编特色童谣集活动中引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童谣创作中来,采用“大手牵小手”的方式,共同创作符合本年龄特征的童谣,并用多种形式予以展现,在创作中张扬学生个性,不断开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让童谣唱响校园,让童谣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使童谣成了一种对学生行之有效的快乐德育教育。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有:

我们创造了自己所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征集来的几百首童谣进行筛选、提炼,由刘玲、吴茜、赵佳老师带领年级组老师汇编成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校本教材,每册教材分五个主题单元和一个写字专题单元,每班利用周一下午的队会课进行童谣教学,两周一节童谣课,通过班主任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努力做到“天天诵童谣、时时唱童谣”,全员参与的优秀童谣创编活动使此项活动赋予强大动力。无定界的创编,给了师生、家长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创作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语言更灵动。

童谣传唱活动按学生的知识水平,分层次、分学段进行传唱。中、低年级选用韵律优美、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富有趣味性的童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中、高年级选用适当沉潜的童谣,在规范行为的同时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传唱童谣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也是口语训练开发智力的最佳途径。通过自编童谣、自配音乐和舞蹈与音乐学科教学进行融合,传唱表演童谣配上情景图画与美术学科教学融合,配上相应的动作与体育大课间活动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童谣载体,赋予它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让学生通过童谣传唱将爱祖国懂感恩、爱科学勤实践、爱学习勤思考,讲文明懂礼仪、护环境讲环保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田。

课题组课题立项、开题论证之后,通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前期童谣传唱活动经验,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主题活动的开展,如开展低年级段的读童谣活动、在体育活动和课间游戏中唱童谣、组织学生和家长中开展绿色童谣创作和传唱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报优秀童谣、利用主题班队会课演童谣以及“童谣大王”“童谣之星”评选活动等。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华美德的价值,感受到优秀文化的影响。

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东苑人在绿色童谣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已经开创出自己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并结出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绿色童谣传唱活动培养了学生文明意识,丰富了校园文化。今年,学校组织学生举办了两期《优秀童谣大家唱》专题文化长廊,在丰富的洗手间文化中也体现了童谣内容,将优秀童谣布置在校园显目位置,让每一幅作品都富含教育意义,每一面墙都能说话。同时我们结合学校的常规教育,让学生在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环保中,用童谣中的道理规范和引导自己的行为。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充满童谣文化的气息;学生的每一个空间,都融入了童谣,润物细无声。

童谣赢得了课堂教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名家辈出,什么本色语文,诗意语文,情智语文等等,层出不穷,我们的课文改写童谣,数学童谣,可能也是一朵奇葩,形成了学校的教改个性。我们的童谣经典诵读,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焊接了当前的新文化,给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童谣创作,学生们各显神通,个性各异,思路广宽,有视空万里,思接千载之感。在童谣创作教学中,教师们一边收集,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一边梳理,开发了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的能力:一是研究能力的提升,原本不知何为研究,现在梳理出了一条研究实践的路子;二是提高了教师的语言功能,特别是节奏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三学会了编辑能力,会编报编书。每班都编写有童诗童谣集。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自了身的专业发展。对绿色童谣的创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