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1: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反映社会问题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

篇1

一、传播错位与研究补齐

文学的传播和流传从来不是直线和等量的,无论是外国文学在本国的流传还是本国文学在外国的流传,完全符合原作精神是不可能的,总会出现一些变异,接受者必然会对放送者的作品有所选择、吸收和排斥。这是比较文学理论中的常识。

易卜生的作品在中国的流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国内,提到易卜生的作品,首先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肯定是他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社会支柱》可谓人尽皆知。但其早期和晚期剧作并不像中期剧作影响那么大。

易卜生在中国的传播始于五四时期,他的社会问题剧与当时中国社会思想启蒙与反封建斗争的需要相契合,很快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反响。易卜生在中国的译介最早始于1922年,1918年《新青年》推出易卜生专号,介绍了《娜拉》、《国民之敌》、《小艾友夫》三部作品,前两者均为社会问题剧,《小艾友夫》属于象征剧。与此同时,《野鸭》、《海上夫人》等后期剧作虽也被翻译到中国,但受关注程度不高。直到1980年代,易卜生早期最核心的戏剧《布朗德》和《培尔金特》才公开上演,但影响远不及他的社会问题剧。

随着时间的推移,易卜生的历史剧、思想剧、心理与象征剧的重要性日益彰显。20世纪2030年代那个充满内忧外患、思想剧变的时代已然远去,人们逐渐把眼光投向探索人性弱点,表现生命过程内在矛盾的剧作,从而使过去单一的接受视角得以改 变。然而,时至今日,相较于社会问题剧而言,易卜生其他类型的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仍显不足,更不用说学术研究了。

因此,邹建军先生主编的《易卜生诗剧研究》意义非凡。邹建军先生认为对易卜生整个文学创作来说,无论是早期的诗剧还是后期的象征剧,都比中期的社会问题剧重要得多。(《序二》5)这一评论是具有前瞻性的。国外文学在某一国的流传,有各取所需,为我所用的特征。也就是说,人们在接受异国文学时,往往根据不同时代、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姿态,吸收不同的成分。这种选择性的拿来,很容易导致传播上的错位。前文已经提及中国社会变迁对易卜生接受的影响,此处不再赘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学研究倾向的变化与文学接受的关系。

很长一段时期,在我国的文学研究中,对西方文学思潮的接受更多地是在工具论的层面而不是在本体论的层面。学者更关注异国文学中所反映的社会状况、阶级冲突等内容,而常常忽略掉了具有作家个人特色的思想和情感,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过滤。例如:西方学者更关注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宗教感情、道德的自我完善,而中国学者则更关注作品中所反映的俄国的司法腐败、阶级压迫。反映在易卜生这里,则是学者更多地关注他的社会问题剧,而忽视了对他其他时期剧作的研究。新时期以来,随着大量西方文学理论的传入,中国学者观照文学的视角出现了多元化特点。人们不再仅仅着眼于文学中的社会历史因素,而更注重文学本体的研究。显然,易卜生诗剧和象征剧蕴含了更多文学本体的因素,因此,今天它更受到文学批评家的青睐。

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易卜生诗剧研究》一书不因袭旧路,有意回避流俗,展现出了锐意创新的学术精神。该书收录的论文研究目标集中于易卜生早期剧作,这与过去的易卜生研究截然不同。整部论文集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完整、动态、现代的易卜生:①该书有利于修正易卜生在中国的传播错位,让更多人关注易卜生的前后期戏剧创作,从而为我们还原一个完整的易卜生。比起简单地把易卜生视作现实主义作家,这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突破意义。②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易卜生中期的社会问题剧都不是突然产生、戛然而止的,它有其思想渊源并产生后续影响。因此,研究易卜生早、晚期戏剧,把早、中、晚期的易卜生剧作衔接起来,有利于了解其思想的动态变化,也能够加深对其中期戏剧的理解。③作为社会问题剧作家的易卜生只能被视为现实主义作家,而其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身份则得不到体现。易卜生诗剧的现代性更多地体现在他的思想剧、象征剧中。着重研究这些戏剧类型,发掘其剧作的现代性,从而给现代戏剧之父以应有之义。正如邹建军所言,易卜生早期的10部诗剧现在看来真是经过时间检验而具有经典性的作品,与后期象征剧和中期社会问题剧中的优秀作品相比,也毫不逊色,其优势与特点还更加鲜明。更为重要的是,易卜生中期社会问题剧与后期象征剧里面的一些作品,往往都来自于早期诗剧,或者说与早期诗剧存在密切关系;如果不读其早期诗剧,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其中期社会问题剧与后期象征剧因此,我认为易卜生早期的诗剧,在其整个文学创作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特别引起关注与重点开掘。(《序二》5)这段话宏观且动态地把握了易卜生戏剧体系的全貌。这种思想贯串于整部论文集中。如王芳实在《论弗瑞亚与凯蒂琳的三层关系》中引用卢卡契之言《凯蒂琳》已包括剧作家最后一部作品的所有问题,把该作放置于整个戏剧体系中来研究;《〈诺尔玛,或政治家的爱情〉的三重隐喻》(杜雪琴)一文认为在其早期诗剧中,往往也存在着强大包容性和多义的阐释空间,易卜生从此剧始逐渐走向一条未来的象征艺术之路。

二、前沿理论与多元视角

英国学者朱利安沃尔弗雷泽(以下简称朱利安)在《21世纪批评述介》中将空间与场所作为21世纪文学批评的一种趋势。最近25年中,兴起了多学科的关于空间、地点、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这是一个涉及广泛、形式多样的研究领域。它认为我们对自己居住场所的性质进行批评干预的同时,居住场所反过来也决定了我们对自身的看法。批评家们以各自迥然不同的方式揭示出:空间自身是如何既作为一种产品(经过不同的社会过程和人类干预所产生的),又作为一种作用力(它反过来影响、指引、限定人类在世界上的活动和路线的潜能)而存在的。

文学地理学为文学系统多层结构分析提供了研究方法与路径。朱利安指出空间和地理批评是诸多批评导向之一,但并没有明确描述方法论、步骤和思想谱系。邹建军先生在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践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并在方法论上做出了指引。他曾在《文学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一文中指出文学地理批评的领域(《文学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其中,一国自然山水对作家文学构成和演变的影响,文学作品对地理空间的建构,文学作品中自然山水的描写及其意义等方面在易卜生早期戏剧的研究中可以得到灵活运用。在《易卜生诗剧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这一批评方法的创造性实践。论文集中有6篇文章是从地理与空间批评的视阈研究易卜生诗剧的。

王晓燕和胡红梅的论文虽同认为《凯蒂琳》展示了自然、地狱、天堂三重地理空间,但王晓燕指出它们在凯蒂琳犯错、受罚与赎罪的生命历程中,起到了暗示命运发展脉络的作用;而胡红梅则认为三重地理空间展示的是一幅人类从原罪到炼狱到救赎的宗教仪式画面,各有旨归。高丹的论文《论培尔金特中的三重地理空间建构》将剧中空间分为真实地理空间恋恋故园、虚拟意象空间山妖王国与索尔维格森林、现实与虚幻的空间中年旅行足迹,真实的地理空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凸显了培尔金特的性格;虚拟空间是易卜生内在精神的外化和分离,而现实与虚幻交织的空间则代表了培尔金特梦游式的旅途,不同地理环境对培尔金特不同人生阶段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试析〈海尔格伦的海盗〉男女主人公性格中的地理因素》通过分析北欧及挪威峡湾的地理环境,指出人物性格和精神气质与其生长和生存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文学伦理学批评也是21世纪文学批评的导向之一。伦理问题对当代文学批评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伦理批评意在分析艺术作品的伦理本质,希望能因此在叙事的生活和读者的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沃尔弗雷斯 143)北美伦理批评的代表人物西伯斯在《批评的伦理》中指出承认伦理在批评理论中的地位,使这一学科中的实践者们具备了自主能力,能提出与文学文本及其可观的社会和意识形态涵义相关的结论(沃尔弗雷斯 145)。伦理批评者的作用就在于指明特定文本向读者传达知识和普世的善的概念。伦理批评的实践者已取得多方面的成绩,《易卜生诗剧研究》中收录了这样的范例约6篇。

邹建军的《无爱的悲剧:布朗德形象本质新探》在对布朗德与家庭、社会、宗教三重伦理关系进行考察后,认为布朗德的悲剧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的悲剧,这种极端个人主义是排斥他者的,导致他对家庭、社会、宗教缺乏真正的爱,无爱的伦理关系导致个体的悲剧。在传统批评中,学者更倾向于从哲学角度同情和理解布朗德的自我主义,并肯定它所蕴含的反封建、反传统的社会意义。邹建军对这一阐释方式产生了怀疑,他站在伦理批评的角度得出的颇具新意的结论与先前的认识迥然不同,这也充分显示了新的批评方法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在《英格夫人的伦理主题》一文中,谭认为易卜生在剧中描绘了围绕在英格夫人这一女性形象周围的复杂伦理关系,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家庭伦理准则;并通过对以英格夫人为中心的多方伦理关系的分析,探讨其悲剧中的伦理内涵。张武进、周美兰在《从〈苏尔豪格的宴会〉看易卜生的伦理困惑》一文中认为,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始终贯串着人性自由与道德禁忌之间近乎二律背反的矛盾和冲突。个体有寻求独立与自由意志的内在需求,同时又处于道德原则与伦理秩序之中,人需要依靠理性在二者之中寻找平衡点。《苏尔豪格的宴会》正好体现了自由意志与道德禁忌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又正好是易卜生本人的伦理困惑,从而把作家的伦理观念与文本中所体现的矛盾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论〈海尔格伦的海盗〉中的伦理因素》中,刘遥引用了易卜生的话在各种男女之间的关系、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个人生活的丰富和鲜活资料。就是在和所有这些男男女女的相处中,产生了《海尔格伦的海盗》的原始和模糊的初稿,并指出该剧立足于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在该剧中被设定为家庭成员关系,伦理困境是主要人物走向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篇2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医院领域,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必要的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医务社会问题,以便使整个社会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在不同的国家的定义并非一致,也反映出各个国家的结构特征和福利制度,因此,不同国家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不尽相同。随着医务社会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也具有反映医务社会实务客观发展规律,而以不同名称出现,先后经历了:医院社会工作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阶段和健康照顾社会发展阶段。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起源 

医务社会工作萌芽起源于英国济贫法时代医疗救助站,主要的任务是帮助穷人获得医疗救助,实现社会公平。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具,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极大地推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人民贫富差距拉大等,导致穷苦人民看不起病,这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时便出现了以专业的济贫者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慈善组织,他们帮助穷苦病人看病,这就是早期医务社会工作的雏形。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医务社会工作问题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医务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英国,成熟于美国,日本又是借鉴美国医务社会工作经验最成功的国家。在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已相当成熟,有明确的组织章程来规定相关组织的工作目标、基本责任、具体工作,而且从事此类工作的大部分都是与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人员。他们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摆脱伤病的阴影,同时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因而,国外有着明确的法律条文,鼓励支持相关人员从事医务社会工作。 

(二)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相关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通过分析知网检索到的资料,以“医务社会工作”为中心词的论文自2006年开始出现,迄今不足20余篇,被转载、引用次数较少。以此题支撑硕士、博士论文的数量不足10篇,获得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立项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从研究内容看,研究理论还处于理论论证的初期阶段,虽然也出现了关于对策研究的部分论文,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研究,难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三、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一)医疗体制改革需要 

为了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现状,我国大力实行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目的是为了确保每个人包括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医疗服务[1]。然而,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处理对疾病的担忧又多出对报销情况的困扰和担心。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内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国家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医院内进行报销。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医疗保险政策和方法,使国家优惠的医疗政策更好地落实到患者身上。 

(二)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社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医患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患纠纷已经成为医院最棘手的问题[2]。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医患之间基本的信任度的缺失,医护人员未很好地履行治疗照顾的义务,是医患之间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以第三方的身份,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生的治病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和家属理解并及时治疗,同时让医护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理念和工作伦理和道德,让患者在医院有温馨家的感觉[3]。 

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社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政府加大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力度 

由于政府对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政府相关部门一时也不可能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政策。同时在我国,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律法规层面都没有明确医务社会工作的地位和岗位要求,这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极为不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软肋”,把医务社会工作纳入社会工作构建中,对完善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体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在财政政策、法律法规、人事制度、就业岗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自组织系统的作用,建立流畅的个人奉献的渠道和空间[4]。 

(二)加大医务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在我国,由于社工知识、理念没有普及,许多人还不明白社会工作是做什么的,不知道医务社会工作是何物,更不明白医务社会工作的意义所在。还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在岗人员多由医护人员转型而来,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特色,难以充分发挥医务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和服务病人的应有功能,因此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使当务之急[5]。首先,要在相关的医学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专业性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务社工人才,既要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素养又要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实现本土化发展 

长期以来,应用型和务实性是我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较为侧重的因素,因此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把建立在充分社会福利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照抄照搬到中国。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于西方学说做出自己的理论借鉴,对于传统资源做出自己的理论开发,对于中国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提升[6]。同时在借鉴西方已有资源的基础上,面向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中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迫切需求,尊重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有规律,找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医务社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为医务社会工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融合进行理论支持,为政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做好决策参考,使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娥.医务社会工作视角下医患关系研究[J].南京大学,2012年. 

[2]王卫平.医疗体制改革呼唤医务社会工作[J].医学与社会,2004年. 

[3]刘继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J].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 

[4]袁敏,朱惠蓉,李赣,等.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年第8期. 

篇3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意义

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训练研究生形成系统思维、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应能反映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较大的理论或实践价值。常言道:“好题一半文”。选题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普适性价值,选题关系着研究质量的高低。中国正值快速转型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研究生是否能选好时代命题,“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二、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标准与程序

俗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同理,无标准不易选题。标准和程序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直奔主题。本文由收集整理

选题一般采用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标准。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是理论意义,也可以是实践意义或社会意义,或兼有之。创造性又称创新性或独特性,指在选择确定和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具备的特点。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的各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合适性主要指选题是否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宜考虑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能力、经验阅历、知识结构、操作技术,遵循“以小见大”原则,从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运用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研究,重视“小课题”,以小见大。

选题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研究生从感兴趣、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问题原型,接着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初步确定研究问题,然后进一步查阅专门文献,从而将研究问题明确化。同时,对研究问题进行他评和自评。即在听取权威专家、前辈、同辈意见和看法的基础上,不断实行自我修正,使研究问题日渐成熟。最后,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三、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与方法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有二,自选题目或导师承担的课题。自选题目具有较大自由度,选题水平和个人生活阅历、研究能力关系较大,呈参差不齐之态。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稳定,能把握研究方向,但研究生自身缺乏自主性、灵活性。研究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择优而从。勿论何因,“问题”意识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生能否从琐碎的生活世界挖掘选题,取决于自身的人生经验与阅历。“学校-学校”型研究生群体生活经验尤为单一,是不是束手无策?不然。研究生保持“同理心”对待生活世界,同化他人的间接生活经验亦是对自身有限直接生活经验的无限补充。个人能够直接感受或认知的部分只是生活世界的一角冰山,更为广阔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二次分析”来激发“灵感与火花”,获得选题。

四、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选题思维在于怀疑,“问题”意识在于发现。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当然,怀疑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缜密思考基础之上,既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又是新研究的开端。“问题”意识并非人人有之,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研究生欲向毕业论文要质量,就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恰当运用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加芬克尔“常人方法论”,有助于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根据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研究生可以培养这样一种心智品质,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看清世事以及事情的全貌,即个人对时代生活的自主性把握。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从日常生活中,破坏“理所当然”的常规,发现常规背后潜藏的社会事实。

此外,宜“勤”宜“懒”,“问题”长存。“勤”指遇事勤思考,拓宽思路,训练发散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懒”指大胆创新,学会偷“懒”,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总之,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有章可循,“问题意识”是关键。“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开端,创新精神是研究的生命力。研究生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篇4

1、做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当,尤其是站在政府立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2、对资料读得不精、不透,对资料总结、概括不准,对新出现的题型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随机应变,对议论文、评论文、应用文格式掌握不够,答题内容空洞,分析、论证、解决问题没有说服力等问题。

1、明确申论考试的性质申论考试与传统材料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这句话强调了申论考试与传统材料作文是不同的,广大考生一定要认识到不能用传统材料作文的写作思维来应对申论考试。传统材料作文主要包括寓言型、漫画型、对比型、评论型和联想型等几种形式,作文侧重材料所具有的含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要求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标题。

2、明确阅读材料的时间与其他给定材料的写作不同,申论写作明确要求阅读材料的时间是40分钟,作答时间110分钟。

3、明确作答的顺序要求申论考试由于试卷和答题纸是分离的,所以作答要求只能写在答题纸上,申论阅卷采用电子扫描式方式,这样就要求应试者答题时,要依次作答,不能颠倒顺序,答案书写于指定位置。如果不按顺序答题,答题位置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出现异常卷,必然影响成绩。

对于阅读理解材料的作答主要有五大原则性:

一、保证时间原则申论阅读的时间要求是40分钟。这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限制的:1.材料内容的专业性。2.材料内容的丰富性。3.材料形式的无序性。

二、把握整体原则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把握给定资料的主题和层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化零为整,这样作答起来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否则,只能是答非所问,偏离主题。

篇5

本文以1990年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0版),1999年顾渊彦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9版)、卢元镇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2003版)为研究对象,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学科内容和体系;同时在比较国外相关研究及参阅国内同类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1、研究方法

1. 1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社会学》专著和教材近10部,并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章数篇,这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莫定了资料基础。

1.2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10余名教授进行访谈,访谈包括《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内容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学科性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来比较三个版本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2003版认为,“其学科性质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具有综合研究的性质,具体来说,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1999版的观点是“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综上可看出,《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一说法得到一致的认可。

就国内有关《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相关文章及资料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①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③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由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它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关于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是分支,还是基础,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著名学者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

2. 2研究对象。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体育的社会性或社会过程的学科,或者说,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此处的社会过程和社会性不仅表现在体育活动系统内部,而且还体现在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社会总体的关系上。1999版引用《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具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2003版《体育社会学》中清晰地阐述:“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综上可以看出,研究者对《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与其对学科性质的不同看法有密切关系。对不同学科性质的看法,决定了不同研究对象的观点。

2. 3研究内容。我们对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1990版、2003版本中清楚的介绍了研究内容,其中有3个共性的方面,①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整个体育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体育与社会现象(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等。②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这既包括创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也包括解决体育中的具体社会问题。研究者通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和谐发展。③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研究较多。大众体育包括大众体育的群体与组织、闲暇与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各种群体的体育等等方面。

由于近来关于社会化的定性研究已经为理解社会体育界和体育参与提供新的、很有洞察力的见解,所以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也很关键。体育运动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包含的内容也较多,如体育运动中的阶层差异是什么、不同项目之间是否存在活动者的阶层差别及其程度如何等。

西方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我国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一些时空及文化差异。随着进一步广泛的交流和发展,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具有多元化、包容性和普适性。

2. 4框架结构。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分别有13、 15,20章组成,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我们对其章节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体育社会学》有一些共同之处: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随着10多年的社会及体育学科发展,《体育社会学》自身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社区体育、妇女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及体育社会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被纳人到《体育社会学》体系中来。

应该来说,《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是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受其指导而建构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自身也不断的增加新质,特别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体育现象和问题领域。此外,《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也受特定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及不同文化土壤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切就决定了《体育社会学》目前的多元化发展。但从相关研究来看,我们仍可发现其中的类似内容,如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的社会问题等方面。

3、结论与建议

3. 1本文通过比较国内3版本(体育社会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找出有关学科发展中的相同及相异观点。

篇6

    本文以1990年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0版),1999年顾渊彦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9版)、卢元镇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2003版)为研究对象,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学科内容和体系;同时在比较国外相关研究及参阅国内同类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1、研究方法

    1. 1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社会学》专著和教材近10部,并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章数篇,这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莫定了资料基础。

    1.2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10余名教授进行访谈,访谈包括《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内容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学科性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来比较三个版本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2003版认为,“其学科性质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具有综合研究的性质,具体来说,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1999版的观点是“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综上可看出,《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一说法得到一致的认可。

    就国内有关《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相关文章及资料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①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③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由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它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关于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是分支,还是基础,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著名学者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

    2. 2研究对象。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体育的社会性或社会过程的学科,或者说,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此处的社会过程和社会性不仅表现在体育活动系统内部,而且还体现在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社会总体的关系上。1999版引用《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具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2003版《体育社会学》中清晰地阐述:“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综上可以看出,研究者对《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与其对学科性质的不同看法有密切关系。对不同学科性质的看法,决定了不同研究对象的观点。

    2. 3研究内容。我们对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1990版、2003版本中清楚的介绍了研究内容,其中有3个共性的方面,①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整个体育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体育与社会现象(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等。②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这既包括创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也包括解决体育中的具体社会问题。研究者通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和谐发展。③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研究较多。大众体育包括大众体育的群体与组织、闲暇与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各种群体的体育等等方面。

    由于近来关于社会化的定性研究已经为理解社会体育界和体育参与提供新的、很有洞察力的见解,所以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也很关键。体育运动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包含的内容也较多,如体育运动中的阶层差异是什么、不同项目之间是否存在活动者的阶层差别及其程度如何等。

    西方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我国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一些时空及文化差异。随着进一步广泛的交流和发展,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具有多元化、包容性和普适性。

    2. 4框架结构。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分别有13、 15,20章组成,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我们对其章节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体育社会学》有一些共同之处: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随着10多年的社会及体育学科发展,《体育社会学》自身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社区体育、妇女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及体育社会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被纳人到《体育社会学》体系中来。

    应该来说,《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是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受其指导而建构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自身也不断的增加新质,特别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体育现象和问题领域。此外,《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也受特定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及不同文化土壤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切就决定了《体育社会学》目前的多元化发展。但从相关研究来看,我们仍可发现其中的类似内容,如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的社会问题等方面。

3、结论与建议

    3. 1本文通过比较国内3版本(体育社会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找出有关学科发展中的相同及相异观点。

篇7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本科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平台,是大学生创造性完成科研或工程问题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对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概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过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能够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在我国处于资源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应发挥本专业的强大优势和积极作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论文(设计)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可以针对社会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为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专业实战训练的平台,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以重庆工商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虽然历年毕业论文(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1.面对就业压力和专业技能的欠缺,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安排上与学生求职时间冲突,加之当前颇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中。同时,由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制图软件使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专业技能而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2.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不够重视

由于高校教师具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一些具有博导、硕导资格的教师,更是由于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过程以及较多的科研课题,完全淡化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工作中的地位;个别专业教师由于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够有效地进行指导。同时,由于毕业论文(设计)没有与教师的职称晋级、评奖评优等挂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

3.由于选题的问题,毕业论文(设计)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具有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问题,但在选题中,部分题目与实践相脱节,使得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大打折扣。

4.管理上存在漏洞,机制上不够健全

学校及学院虽然制订了诸多规章制度,但大都是对阅读文献、格式等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对毕业论文(设计)起关键作用的指标和标准,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新形势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途径

1.加强师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高度认识

思想上的高度认识和统一是毕业论文(设计)顺利完成的前提。应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培训会、宣讲会等方式,使师生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学四年所学理论与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即将走入社会、与行业对接前的重要实战训练。因此,指导教师不但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应用性极强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且也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培养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不但是顺利毕业的重要条件,更重要的是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认识到,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可以作为求职材料中的亮点,是反映一个毕业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缩影。

2.夯实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础性工作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大学四年积累的一个过程。(1)在大一新生入学阶段,要对学生深入开展专业认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好本专业,树立对专业的信心;(2)大二、大三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思维,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理论课程,同时,要加强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规划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以及专业技术手段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诸如,3S技术、规划制图以及3D技术的教学实践;(3)大三、大四阶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查阅文献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只有大学各个阶段不断地积累,才能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3.提高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尤其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要结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发展等问题进行选题,这样不但问题针对性强,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综合的专业思维能力。在选题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求教师能够认真负责,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2)在选题的支撑上,要尽可能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校学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规划策划大赛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3)在研究尺度上,以小尺度为主,一方面要通过大量调查问卷的一手数据和官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另一方面收集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对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制订研究区域的发展规划方案。总之,通过对选题质量的把关,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4.制订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制度

规范科学的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基础。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制度存在空白或漏洞的问题,应该积极完善各项有利于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制度或机制。(1)适当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生求职时间严重冲突的问题,建议对论文写作的时间期限进行适当地调整,可以考虑在大四上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题目选定、开题等工作,寒假前完成初稿;(2)组织专家对选题进行把关。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征集后,邀请学院内部专家进行题目筛选,方可允许学生进行选题;(3)严格实施二辩制度。对于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必须实施严格的二辩制度;(4)实施指导教师奖惩制度。建立指导教师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结果作为指导教师的晋级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篇8

一、问题管理的介绍

问题管理:国外关于危机防范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型是“问题管理”,它是由专门的机构负责针对企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发现、分析和论证,并以消除问题为宗旨,以达到化危机于无形的一种管理系统。

(一)问题管理的概念:许多组织虽然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但总其不到多大效果。其实不是制度不灵,而是制定制度必须针对组织的实际问题,现场管理的核心是问题管理(managementbyproblem.向称MBP),即运用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而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型。这就需要组织领导者建立一种机制,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把组织最致命、最重要的问题提出加以解决。

优势:1.可以防患于未然及早解决可能演变为危机的问题和阻碍组织发展的问题;

2.可以打通部门之间或管理专业之间的鸿沟。

问题管理是现代西方公共关关系发展中产生的新职能,他力求尽早确认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组织的一切资源,对组织现有问题、潜在问题、采取必要的行动,从战略上来影响这些问题的发展,因此,问题管理代表了一种超前行动的战略。著名“问题管理”专家,用友集团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喻文益博士认为问题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在于:

第一、它是在拓展全体员工的思维深度,而不是对现状不闻不问;

第二、它是由经理人士和其他管理人员执行的管理变成了全员管理;

第三、它造成了一种危机意识,人们不仅要对自身的岗位提问题,还可以读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管理和其他方面提问题。

第四、它将问题的发现变成一种经常性的行动和制度,而不是一时兴起的冷热病;

第五、它将由管理者进行的管理降到了办公、生产、营销、后勤等第一线的前沿,使管理的层次扁平化了。

第六、问题管理强化了所有领导和普通员工的权责意识,培养了责任心。

第七、人们常常位子深的学识与见识所局限,为思维定势所左右,为体能惰性所埋没,问题管理力促超越自我,给组织带来活力,又极大地降低了风险等。

许多政府和非营利机构开始尝试用问题管理来指导日常管理工作,在这个领域中非营利组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共问题管理就是在公共问题发展到危机之前,公共权力主体做出决策,改变公共问题的发展进程,维护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和谐。

二、对非营利组织含义,作用和其特点介绍

(一)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的非政府系统社会组织。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且在权益保护、慈善救济、扶贫发展、社区服务经济中介等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职能作用,事实上非营利组织已经发展成为解决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又一基本组织形式。传统意义上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载体,长期以来一直在公共事务领域扮演着主要角色,甚至被认为是公共事务治理的唯一负责人。但是随着社会问题的多样化和社会公共事务复杂化方向发展,政府在公共事务处理上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中。

(二)非营利组织特点

非营利性特征评价由于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自身特殊性质,在评价时就要求这类组织在活动中,首先要体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即组织对社会公益性活动的贡献。在评价中主要考察其收入的用途、履行服务社会的承诺和效率、提品的公益性等。但是非营利组织是接受社会上的资助,依靠这部分财力生存下去,在我国中如何利用好这类服务组织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在此从几个方面论述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其优势有:

1.非营利组织的透明性比较强

特别是问题管理的实效性,对处理问题的机构的效率要求很高,作为问题通常的处理机关政府组织,由于机构人员的臃肿和区域管理的特性,使得其效率很差。相对于政府机构的层级机制和人员众多现象,非营利组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速度比较快,这会帮助政府监管那些事发比较突然的事件。在国外,很多重大事故以后,许多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都活跃在第一线,把社会的捐赠、善款交道灾民手中,这可以减小政府对善款的处理,增加对问题处理的速度,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时刻,没有比高效处理问题更能体现政府对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

并且实效性这在社会问题处理方面,又有重要的作用,政府不可能监管到社会各个层面,这就需要政府以外的组织帮助政府,对一些问题的监视,及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把问题遏止在摇篮之中,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很多不必要地损失。

2.非营利组织的专业性比较强

一些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可能要求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是每个社会领域的专家,在这方面,非营利组织中的专家力量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果问题只有政府部门处理,这无形中会加大问题处理的难度,造成很多不必要地损失。也会增加问题处理的成本。

3.非营利组织的透明性比较强

对很多社会问题的处理,例如,对社会善款的处理,政府部门不便公之于众的,而非营利组织是不同的,此类组织创立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大众的。如果社会善款的处理由此类组织处理,会增加社会共性力,这也符合我们国家政府部门公开、透明的原则。我国政府部门只是监督此类组织对这些善款处理的情况,这也无形中腾出很多精力处理必须由政府处理的政策、方针方面的事情。

4.非营利组织的贴近社会性比较强

社会问题酝酿,发生和处理,直接的被授予对象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非营利组织中成员他们很多是当地人很多问题也都经历过,这对找到问题的源头和分析事件发生有很重要作用。而且他们相比较官员们会更加贴近老百姓,了解百姓的急需的东西,这对安抚群众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事件的防范和处理。

同时,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着很多劣势,这从两个方面论述:

1.非营利组织的财力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财力大部分来自社会企业的捐助,或某个企业家,他们当初建立这种慈善组织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例如,在全世界都有很高声誉的国际红十字会,它的创始人只不过是帮助在二战中受伤的战士,一直发展到现在。

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使这类组织生存下去,如果它们的资金出现问题,其还如何帮助别人呢。

2.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问题

作为一个组织,它如何处理捐助上来的善款?这成为摆在所有非营利组织面前的一个难题。例如,以某个人的名义,号召成立起来的组织,捐款人如何知道此项捐助会怎样使用呢?这在国外,例如教堂的慈善活动,政府部门很少插手,可是有专门机构控制。但是在我国对此类组织的监督还不够完善,应该加大对其财务,设备和人员的检查力度,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三、社会问题管理处理中非营利组织作用

社会问题管理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期望不能转化为现实,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遭受威胁,社会发展受到影响。社会问题管理的概念在国外已经十几年的历史,但是此类事件在中国也有所发生,例如,中国一月份南部的特大雪灾,导致很多在外打工、上学、旅游、公干的人都不能及时回家。这是天灾,还是人祸呢?我们可以尽量的预防,相比灾难后的危机管理和灾后处理,预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社会问题处理的实效性、专业性、透明性和社会性都比较强,这也有利于我国政府在防御和处理此类问题的成本,这也便于政府有更多精力处理其他问题,提高其处理问题的效率。

作为国家政权机关和公共事务管理者在社会问题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其结构和权利的局限,往往会造成高成本、资源汲取能力约束、基层动员能力欠缺以及政策执行盲区等“政府失灵”问题。社会问题管理领域“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同时存在,为非营利组织介入提供了契机。与政府部门相比,非营利组织在众多领域且具有灵活性、创新性等特征,以其对民众需求的敏感而能及时的发现社会问题及不稳定因素;非营利组织多是开放式、网络式的志愿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之一就是直接联系社会公众,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能配合政府落实应对问题的政策措施;第三部门介入社会问题管理是基于志愿精神而不是行政权力,因而能更多的考虑受害者的具体需要,更加及时的动员公益资源开展相关的救助活动。

与企业不同,非营利组织受到“非分配约束”(nondistributionconsraint),所谓“非分配约束”,是指不能把获得的净收入分配给对该组织实施控制的个人,包括组织成员、管理人员、理事等,净收入必须完全保留,完全用于为组织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如里贾纳·E·赫茨琳杰所说“,与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承担着更多的义务,却少了许多企业难以摆脱的增加利润的需要,因而不会像企业那样在服务质量方面打折扣。”也就是说第三部门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与政府价值取向一致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属于“准公共部门”,这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较赢利企业有更充分的动力和立场介入社会问题管理。

四、总结

总之,社会问题管理是社会工作实践中新出现的一项职能,同时把非营利组织引入社会问题的防范和处理,显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十分重视社会问题管理工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研究和参考国外社会问题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对增强我国对各种社会问题防范能力,提高对管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何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随着其慢慢加入处理社会问题的行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是仅仅是政府的问题,也社会各个阶层和其本身的问题,并且此类问题也关系着其能否很好发展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贾西津,非政府组织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DB/OL],,2006-02-07

[2]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7,5

篇9

2014年北京市申论考试材料列举了大量有关农民工就业工作、家庭日常生活、社会待遇、城市融入度、城市建设与社会犯罪等诸方面的现状,反映了农民工权益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政府对农民工的保障措施难以有效实施等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4年北京市申论考试的材料比较复杂,主题是关于网络发展带给社会生活的诸多利弊问题,重点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给青少年的正常成长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社会各界针对该问题采取的措施,同时提及了我国网络游戏的现状、发展空间、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附属问题。

2014年北京市应届毕业生申论考试材料反映的是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主要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及普通公民、企业的信任,侵害相对方权利,影响政府权威形象,进而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2014年北京市应届毕业生申论考试材料反映的主题是听证会制度。试题列举了关于听证的12段阅读材料,谈到广东价格听证会、立法听证会、美国听证会、听证的原因及历史、听证的四大领域等内容。

2014年北京市申论考试主要是围绕行业协会来命题的,材料给出了行业协会的概念和职能,列举了煤气、拉面协会、彩电价格涨价,牙防组的认证资质,湖北啤酒企业的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暴露出目前我国行业协会自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规律

经过对北京市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申论测试规律如下:

(1)测试形式灵活多样

北京市申论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议论部分。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中的某一种形式,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方案部分,则可能是应用文写作;第三部分则主要是议论文写作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测试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测试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2)测试背景资料涉及面广

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公务员,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为反映这一要求,申论所给定背景资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申论的背景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

(3)测试目的针对性强

申论测试考查的目的是明确的,针对性很强,即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出来。从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与测试的命题是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目的具有针对性,试题也具有针对性;试题为测试的目的服务,目的则是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4)测试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国际性

选拔公务员的申论测试,一开始就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仅注重对应试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对应试人员将要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考查。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上都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在内容上体现了中国特色。

西方一些实行公务员制度时间比较长的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是分类分等、定时定期进行的,人员的选拔录用与职位紧密结合,采用不同的试卷,以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对人员的不同需求。我国也逐步在申论试卷中,体现出中央国家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做到分类、分题、定期考试。

(5)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

申论测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固定、唯一的标准答案。从资料背景来看,都是有关当前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有的已定论,有的尚未定论,完全要考生自己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提出对策或是对对策进行论证,都不会有一个确切、固定、唯一的标准答案。

以对策部分为例,这部分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要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但是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相对的,在不同地区以及发展中的不同阶段,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可能一样,更何况有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种更为合理,针对性与可行性更强,要对若干方案比较论证后方能确定。又比如论证部分,抓住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论证、采取什么方法与结构,要适合自己的特长,因而也决不会有一个具体唯一的标准。因此论证(作文)部分的评定,也只能是综合的、全面的、等级式的,不可能有确切的唯一的标准。

篇10

一、反思――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也是探究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对论点进行反思 一切事物和观念都是复杂的,而论点则往往是一个简明的论断,因其简明,往往导致简单化、片面化。哪怕是一些耳熟能详、不言而喻的名言、格言,也可能具有片面性、狭隘性,如“人定胜天”。应该说这句格言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已经展现了无穷的力量,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发达的物质文明。这句话也可在危难时刻鼓舞人们的斗志。但人不能战胜天体运行的规律,在地球释放能量的地震中,人像蝼蚁一样渺小。现实中不少人短视,为了尽可能多地得到金钱而破坏自然规律,乱砍乱伐、过度开采,致使自然环境恶化并遭到自然的疯狂报复,这样的悲剧屡见不鲜。可见,“人定胜天”的说法有其片面性,需要一定条件才能成立。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才华成就了唐诗的辉煌的丰碑,但李白的坎坷遭遇恰恰说明天才没有得到重用。他在政治理性和实践方面却一味空谈,即使进入最高权力圈子,也是一事无成。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那些尽人皆知的论断,要加以全面分析、探究。要反思,从正面肯定到反面否定冷峻地审视其间隐藏着的矛盾。有了反思,有了对立面,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真正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其探究能力。

(二)引导学生对正反例进行分析

学生议论文普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单极化思维。提出观点之后,简单找例子响应、证明。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到论点的对立面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双方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如对张爱玲“出名要趁早”这一名言的分析。张爱玲以自身的传奇经历验证了这句话,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成名作《第一炉香》和《倾城之恋》发表时约23岁。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篇》)这应该算是成名要趁早的经典论据。但是对此论点反面思考的论据也有:姜子牙大器晚成,70多岁才受重用,用一生的韬光养晦实现最后的精彩绽放。也因为过于追求“成名要趁早”,多数的“神童”最后都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10岁是“神童”,15岁是才子,20岁便成为庸人。探究一个观点的正反例,这在英国哲学家罗素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无异于“自我蒙蔽”。

因此,在议论时不能专找有利于预设论点的论据,罔顾对预设论点不利的论据之存在。不能排除与论点不一致的反例。对正反例的追寻、深入思考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究过程。

二、追问――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而优秀的议论文,要将文章深入写下去,写出新意,就不得不以反思的态度对题目进行追问。只有不断追问,才可能形成问题,进而形成商讨、谈判的辨析空间。而此过程,恰恰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一环。

对“成名要趁早”这一论点可引导学生作如下追问:其合理性、片面性何在?合理性――要及早为理想奋斗,既可能成为现实又对人的一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片面性――若一味求“早”而急功近利,揠苗助长,会捧杀、扼杀智力超常儿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追问比较严谨的表述:一方面成名要趁早,不可蹉跎岁月以致“老大徒伤悲”;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侧重心智、人格因素和创造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学生写过一作文片段,观点是“要淡泊名利”。可对论点作如下反思、追问:淡泊是否一定要作为众人的标杆呢?世俗欲望是否有合理之处?物质和精神追求能截然对立吗?对名利的追求真的没有任何意义?追求好的物质生活不是一种合理追求吗?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可见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是有很多有识之士追求名利而兼济天下,实现抱负有造福于民吗?如果人人淡泊名利,也许导致世界的大灾难。没有反思,议论很难深入;形之成文,就是平面论证。

议论文说到底是思维的问题。写议论文要有对手意识,读者意识,要尽可能的将读者可能存在的疑惑都纳入思考的框架,从而强化核心论点的可信度。通过反思追问与深入探究,通过理性的分析,使议论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有了这种反思与追问,我们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舌头将自己的话,进而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

三、争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标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人交流:向他人解释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探究式学习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而焦点争鸣是学生讨论结果的高层次展示,它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辩疑、深入理解的目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这一探究过程。由于经验背景、语文素养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及程度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学引入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焦点争鸣过程中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和对问题的理解力,以使议论文更深入、具有思辨性。

在一次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上,我引导学生结合上面作文材料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并指导他们围绕“现代社会是否需要英雄”准备材料进行课堂辩论。学生经过自主搜集整理资料,自行分组合作,在课堂成果展示的辩论上精彩频频。

正方主要从英雄的正面和现实意义理论,认为英雄具有超人性、召唤性、凝聚性、先驱性和启蒙性。认为在这个精神信仰缺失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榜样的力量,并引用梅毅“物质时代,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崇拜,可以抵消拜金主义的‘软骨症’,可以治愈蝇营狗苟的精神瘫痪”来论证。在危机环境中,英雄的出现可激发斗志,引领群众,对英雄的崇拜具有极强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会进一步提升和重铸我们民族的精神风骨。主张英雄的血脉需要延续,英雄是我们实现强国梦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