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2: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家庭德育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家庭德育教育论文

篇1

2000年5月6日,__市__区某职工宿舍,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低回悲伤的哀乐声在青纱白花间缓缓地流淌着。年仅18岁的__在公安警察的监视下,满怀悲痛和忏悔,长跪在母亲的遗像前。事件的缘由是溺爱导致的,从小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可孩子却是不按父母的设计的轨道运行,被学校除名,不肯打工,好逸恶劳,最后因盗窃被关进大牢。当娘知晓后,一着急,心脏病复发,永远离开人世,离开辛辛苦苦培育的孩子。这真是“溺爱养祸害,活活气死娘”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必须总结一个教训:对孩子不仅仅是不打不骂,也不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更多是了解他们的想法,适时给予指导和疏导,掌握好爱的分寸,给孩子们一个完整、完美的“爱”。

再举一个“震惊全国的__杀母案”。2000年1月,浙江__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人伦悲剧。事件是这样的:__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徐力,因母亲希望儿子能考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从小加压,成绩低了非打即骂,马上要大考了,这不准那不准,天天唠叨排名排名,最后儿子又怕又烦,拿起榔头随着妈妈的唠叨砸了下去……

一个平时风平浪静的家庭,一对血浓于水的亲生母子,怎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呢?母亲不是不疼孩子,她信奉的是“打是疼,骂是爱”、“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打完骂完她还是买好吃的、好穿的给孩子。她爱孩子,但她不懂孩子的自尊心。虽然她对孩子百般照顾,但孩子却感觉不到温暖。后来徐力说:“妈妈对我像对一头小牛,给它嫩草吃是为了让它负担,是为了用鞭子赶它上路。”

记得我刚做辅导员时,班里有一名队员叫郭刚,平时他不听管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搞小动作,随便下座,影响别人学习;对老师管教总是不服气,喜欢钻到桌子底下引起同学轰笑;书写潦草,物品脏乱……老师们一提他都会呵呵一笑,表示无药可救。

有一次,我找有机会跟他耐心的谈心,希望他能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人人喜欢好孩子。虽然他口头上答应了,但是过不了几天,老毛病还是翻了。根据这种情况,我仔细观察,多方了解,知道原因是家长工作较忙,又十分溺爱他,有时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批评,可家长纵容他,于是从一年级开始,他就形成了小小的叛逆心理,在家乖巧,在校作恶。我找到了原因,首先与他的父母进行了交流,指导父母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平日里我还是经常与他沟通、交流,一直鼓励他,甚至是用夸大的手法赞扬他。后来,他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有了明显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主动申请当值日生,劳动积极了,成绩进步了。为此,我会心地笑了。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面对教海生涯中的林林种种,发生在我身边的亲子教育事件层出不穷,在这些家庭教育中,都存在以下的共性:

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郭刚同学我敞开心扉亲近他,以真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关爱去温暖塌心中的坚冰。家长也要跟孩子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让他与老师和同学交朋友,让他感受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和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学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不要溺爱孩子,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不尽相同。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图有句名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作为老师,我们首先也得懂得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近他们,和他们促膝谈心,做他们忠实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懂得感恩父母。学会换位思考,做个懂事的孩子。

还有一位____的姓__父亲,为了挽救沉迷网络的儿子,辞去了银行的优越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从网吧找儿子,劝不动就打,打急了儿子也还手,连小区保安都惊动了,

篇2

当前,家长“指导”儿童逃票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与这些贪图小利相对应的,是家长们不惜重金地将孩子送上“成才”的道路,张罗着为孩子安排五花八门的培训,让小小年纪的孩子“身兼数职”;钢琴班、书法班、奥数班里的孩子们数目不断增长、低龄化趋势明显……那么,家长培育孩子成才,又把最根本的道德和诚信放在哪里了呢?

孩子虽小,更应从小培养教育

有的孩子仿佛已经习惯了堂而皇之地不买票,无须家长“指导”,直接钻过闸机。一道闸机,考验的是大人们的诚信,也是给孩子们做的榜样。

诚信无价,“逃票”带给孩子什么?

在大人们眼里,给小孩“逃票”,大概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有些家长理直气壮地给孩子逃票,认为孩子总是接受正统教育,侥幸逃一次票,不算什么。可孩子虽然年纪尚小,却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被检票工作人员拦下后的“心里阴影”,怕是很久都不能愈合的。

儿童逃票,其实是家长的行为,有些孩子还小,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买票。家长们让孩子‘逃票’,最委屈的还是孩子。

请在买票的同时,给自己超过1米2的孩子也买一张。

5岁的亮亮身高已经在1米2以上,天真的说,“妈妈给我买票,说明我长大了,是大孩子了。”公共场合孩子都会提醒我们帮他买票,检票的时候他拿一张半价票在手上,很骄傲地给检票员看。在他没长到1米2的时候,我们就为他买票了,我们觉得花小钱买来孩子的自豪,非常值得。孩子小,别看他好像不懂事,遇到这样的情形,受伤害最深的其实是孩子。

1米2的购票线,只是乘客购票规则上的基准线,但对于孩子家长来说,他们心中的道德基线才是最重要。乘车卖票本是最寻常的小事情,但是提升到教育孩子的层面上讲,却是天大的“大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参照的最初“标准”,虽然,刚长到1米2的孩子们,心智尚没有形成和成熟,可在孩子们眼里,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会在他们成长道路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们享受了物质上的“免费午餐”,却忘记了此举给孩子精神上造成的莫大的影响和伤害。

小小一张票,考验的是家长的道德天平。

当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这样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成材。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方法:

一、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便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孩子降生人世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长,接触面也日益扩大。在父母的影响下,渐渐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过程也是孩子个性社会化的过程。孩子的处世态度、思想观念、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如何,总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因此,家庭环境中全部因素,包括家长的思想品德、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家庭成员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乃至家庭氛围等等均在孩子出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孩子,夸美纽斯说过:“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既全以儿童时期受的教导为转移,所以除非每个人的心在小时候得到培养,能应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则任何机会都会错过。因此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而且,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言行一致

教导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恶善,不明确怎样引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如5—6岁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会对武打姿势感兴趣,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篇3

开展行为教育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在人生的教育中起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它注重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更强调能言传身教、持之以恒。在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家长谈吐文雅、举止优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表现得温文尔雅,待人文明礼貌、态度亲切友善。家长平时就有勤俭节约、守时惜时、讲究卫生、遵守规则的习惯,会使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爱学习、爱劳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好习惯。这种长期的熏陶和影响,慢慢就会变成孩子终生受益的习惯,显现在所处的每一个环境中。这些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好习惯不是靠家长的说教、家长的打骂养成的,靠的是家长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自觉接受教育。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苦果自己受。有的家长平常不注意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做人处事斤斤计较、贪小便宜、生活习惯懒散、冷漠自私……行为习惯起不到好的示范作用。这种情况下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会受到家长的负面影响,慢慢就会体现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脏话连篇、内心狭隘自私、脾气暴躁、打架闹事,不服从老师管理、没有时间观念、不会沟通等。也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头头是道,自己却做不到,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时间久了,就会显得空洞无力,没有说服力的教育是没有教育效果的。做一个能言传身教,持之以恒的好家长,就能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二)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开展理想教育对孩子,家长寄予了太多希望,小的时候希望成绩出类拔萃,长大了希望事业有成。除了个别天赋超群的孩子,大多数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家长不能仅仅做一个好保姆,还要做孩子的好老师,好朋友,引导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做“良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不是单纯陪孩子学习,而是自己也要学习。在孩子埋头苦读的时候,家长的学习行为是最好的教育,它包含了学习的习惯、方法、态度以及能示范的其他品质;家长不断获取的知识既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又能扩大与孩子的交流面。通过共同学习,既能分享,又能指导。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知识浅薄,没有教育资格。做“益友”,启迪和润泽孩子的心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奋斗的足迹有深有浅,家长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和尊重孩子,能取得孩子信任,疏导孩子压力,让他们找到倾诉的对象,还能与他们一起培养兴趣爱好。家长既要做“良师”用自己的远见和智慧鼓励孩子努力拼搏,又要做“益友”能够听到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给他们需要的理解和支持。

(三)做一个威严而有智慧的好家长

开展人格教育一个粗暴蛮横的家长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常用的伎俩就是恐吓和威胁孩子,孩子除了恐惧也学会了粗暴和蛮横;一个过分溺爱迁就孩子的家长,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目中无人、懦弱无能。一方面家长要原谅孩子的过失看到孩子的长处,让孩子觉得有改正的机会;另一方面家长要给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做一个威严而有智慧的好家长,在开展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时,能从关爱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教育充满爱,孩子愿意接纳你的意见和建议;能从原则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你的爱里充满教育,辨别黑白是非,了解善恶美丑,懂得怎样做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家庭夫妻双方意见不统一各有各的看法,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篇4

1.2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和作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仍然处在“摇摆不定”的阶段,他们在面对一些现象和问题时仍不能做出客观和恰当的评价和分析。而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本身存在着不良的癖好,如酗酒、赌博等行为习惯,甚至有些家长在子女面前毫不避讳,这些不良的行为举止被子女看在眼里,很容易效仿。

1.3家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家庭周边环境也是父母对子女教育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周边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家庭周边开设的娱乐场所会给未成年人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个别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逐渐变得萎靡不振、意志消沉,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不利于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家长仅重视青少年智力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其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学校和家庭无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角度来评定学生,这就使得家庭在很大程度上仅重视和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其道德等其他素质的培育和提高。青少年教育,只有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方面综合发展,才称得上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提高和发展,这种教育才算是合格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也不应忽视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地位。

2.2家庭中物质生活丰富多样,但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当代青少年的物质生活状况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衣食无忧。这种生活状况下的学生追求的仅仅是对现有物质生活的享受和占有。但是在精神生活中,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和一些新的优秀思想潮流毫无兴趣。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受社会的整体氛围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家庭单纯重视青少年物质生活保障所致。在物质生活丰腴和浮夸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们已经不再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注重物质的占有和享受,不思奋斗,追求奢侈,嘲笑简朴等“去崇高化”的错误言行大行其道,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与家庭生活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及其满足有关。

2.3家长因自身素质的限制忽视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家长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子女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变迁,部分家长未能及时跟上前进的步伐去提高充实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对子女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在家庭教育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3.1引导青少年的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自觉性部分家长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任务和责任,忽视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仅是家庭内部的私事,同时也是社会赋予家庭的职责。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增强广大家长为国育才的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理念,以保证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2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其教育子女的能力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是我们要善于教育他们———这都需要才能和广博的生活知识。”在家庭教育实例中,很多父母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不注重了解子女成长的规律和内心需要,因此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力不从心。在对家庭教育进行调查和研究中,多数家长表达出其对于子女教育的困惑和担忧,时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家长与时俱进。家长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现状,采用正确且适当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教育目的。

3.3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由于其处于模仿性极强的阶段,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的举止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他人而来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正确的言谈举止来树立良好的榜样,为教育子女做出表率作用。这就要求家长要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最佳的行为方式,通过明断是非的能力,以正面力量影响和教育子女,以德树人,以德树威。

3.4重点把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时,家长应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他们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思想道德教育,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做人的教育、习惯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抗挫折的教育。

3.4.1做人的教育“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应试教育下,我们不能仅仅追求青少年文化课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对他们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无数实践和实例证明,仅仅在文化课上取得优异成绩而不注重自身道德品质培养的青少年未必能在成长路上一帆风顺,如留日学生机场杀母案等实例,暴露了在家庭教育中忽视道德培养的恶果。在对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如家长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等做人教育会帮助子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3.4.2习惯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无数实例表明,成功人士均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也要注重对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培养。一些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表达了其教育的难度和力不从心。结合子女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父母教育的及时有效。在家庭早期教育中,如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为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埋下有利的伏笔,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会因此受益终身。而如果不重视早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今后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困难重重,同时也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篇5

人的生命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自然生命。所谓自然生命就是说,生命首先是个自然实体,自然存在,无论这个自然实体是完整的,还是残缺的;白色的,还是黑色的;高的,还是矮的;生,还是死;患病,还是健康;年轻,还是衰老;是人,还是动物,都是一种存在,我们都要尊重这种存在,要珍惜她,爱惜她。就如同中国古代《孝经•开宗明义章》里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命教育。二是社会生命。所谓人的社会生命,从道德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人的尊严和荣誉。因为“三生教育”的本质是属于道德教育,人在社会中生活,可以没有权力,可以没有地位,但他一定不能没有尊严,没有荣誉感,这是人的社会生命。人的尊严从哪里来,是从自尊中来,要自强,才能自尊;要尊重主体生命之外的生命,主体生命才能得到尊重,体现主体生命的价值。三是精神生命。所谓人的精神生命,就是人的信仰。人有信仰才有脊梁,才有主心骨,活的才能有精神。信仰从哪里产生,信仰从大公无产生,信仰从利他主义中产生,信仰从“从善如流”中产生。

1.2生存教育

所谓生存教育,是指主体在适应自然及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学习掌握适应和改造自然及社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人无论是作为一个自然存在还是社会存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生存说白了,就是活着。生存或活着,除了是个生物过程之外,更重要的是个社会过程。生物过程就是说,人要生存需要基本的维持生命存在的物质,如何获得这些物质,就需要进行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就是要让人学习和掌握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人的生存或人活着,还是一个社会过程,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如何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生存教育就是要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存教育中的自然生存教育和社会生存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只讲自然生存,不说社会生存,那么人就会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择手段,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损害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毛两足动物。所以进行生存教育,一定要把生存的生物过程教育和社会过程教育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生存教育。

1.3生活教育

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讲,生活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所谓生活教育,是指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接受的教育。或者说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劳动技能的过程。“三生教育”所说的生活教育,是指对人进行生命社会活动过程的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如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实现生活的价值;对生活应有的态度,如要热爱生活;对生活应有的行为,如要在奋斗中生活等等。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形成正确的生活观,要积极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健康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根本和前提,生存教育是关键和基础,生活教育是目标和方向,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相互渗透。“三生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教育,感悟教育,能力教育。进行“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人接受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教育,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同时形成生命、生存、生活的态度以及知识和能力。

2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三生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为,父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第一任老师,是接触个体最多和了解个体最深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影响人的各种环境因素当中,家庭是最首要、最基本的环境因素。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都会影响人的“三生观”。但是,还有一些家长没有对子女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没能把握子女特定的心理年龄特点,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2.1“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关注理想生命,忽视生命的差异。一些家长脱离了对具体生命的客观认知,忽视了具体生命之间的差异,一味地用抽象的标准要求一个具体的生命,这样就会导致失望以及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家庭教育中最多的表现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没有顾及到子女的实际生命状况和生命成长规律,只对学习和高分数进行要求,变本加厉地对生命施加压力,对其子女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子女面对难以承受的生命压力,面对失败的挫折打击时,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手段就令人担忧,就会使用不恰当的方式,如用自虐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快,对生命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还会产生许多的心理疾病。关注自然生命,忽视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有一些家庭,只关注子女的自然生命教育,忽视或不重视子女的社会生命教育和精神生命教育。在生活中表现为关心子女的衣食住行,甚至于放任他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使他们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拜金主义、贪图安逸的不良生命观,子女无形中陷入了家庭教育溺爱的漩涡。只关注子女的智力,忽视或放弃对孩子非智力的发展,如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情感教育、生活态度教育等。他们学会了如何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可是,当他们遭遇来自生活的挫折和无情的打击时,却无力承受,更加忘记了生命存在的原本意义,这不仅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漠视,还导致对其他生命的冷漠。关注自己生命,忽视他人和动物生命。一些家庭教育子女只关注、关心自己的生命,不重视他人的生命,更不重视动物的生命。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有些家长教育子女走向社会要少管闲事,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使子女形成了不正确的主体生命观,形成自我、自私的生命态度。如果人人都是这种思想,社会中就少有见义勇为,就少有相互信任,就少有相互帮助,就少有人文关怀。许多家庭在对子女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忽视或者根本就不重视对子女进行尊重一切生命的教育,尤其是尊重动物生命的教育,致使很多人要么惧怕动物,要么虐待动物。如2007年5月,北京有5名高校学生跳楼自杀;2005年复旦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虐猫事件和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烧伤动物园黑熊的事件,就说明了我们在进行生命教育时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包括对动物生命的敬畏这一点。

2.2“生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只讲索取,不教给予。有一些家长对子女进行“生存教育”时告诉子女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获得别人的帮助,而不是教育子女在遇到生存危机时如何自救。不是教育他们要有自救的意识,而是越俎代庖地代替他们完成子女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生存能力。“生存教育”就是要让他们在遇到灾难时,在没有别人的帮助下能够独立自救,甚至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救助他人。现在的子女生存能力普遍较弱,求生技能和自救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家长认为,生存能力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须有安全知识和自救意识,并在平日的生活常识中灌输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使孩子有简单的自救意识;但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安全演习活动完全没有必要,原因是本来发生的几率就小,就是教了,也未必能派上用场。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遇到危险时,求助的方式过于单一,拨打求救电话120、110、119等是他们最常用的求救方式。这种求救方式还是依赖第三方,当意外来临之时,自救往往才是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只讲活着,不讲要有尊严的活着。有些家长对子女进行生存教育时只讲“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从珍爱自然生命来讲是有意义的,可以使人少有对自然生命的自虐、自残和自毁行为。但不对子女进行生存意义的教育,即人应该积极地活着,有尊严的活着,活着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还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追求人的自我完善,追求社会美好的未来。生存教育没有这些内容,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有缺陷的教育。

2.3“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只讲要艰苦奋斗,不讲要学会享受生活。有些家长对子女进行生活教育时,总是讲要艰苦奋斗,要创造生活,而不对子女讲还要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其实在生活中要艰苦奋斗,要勤俭节约,都是对的。没有艰苦奋斗,创造生活,哪有享受生活。关键是在教育中要进行全面的教育,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学会欣赏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热爱生活,也才能更好地创造美好生活。放大生活中的阴暗面,忽视生活中的积极面。有些家长在对子女进行生活教育时总是以自己所谓的人生经验为依据,夸大和放大他们所谓的人生经验,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生活中的一些负面、阴暗、消极的社会现象,传授给子女,要求子女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子女们形成了一种观念,好像走上社会就像如履薄冰,如临大敌,必须时时处处小心,必然会对社会、对人生产生消极的看法。注重关心子女的学习,忽视子女的心理。有些家长在生活中往往过多地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帮助子女排解生活中的苦闷;更多的是对子女的批评教育,缺少行之有效的引导和表扬;对子女的关心造成的是对子女的心理压力,而不是雪中送炭式的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失衡的例子屡见不鲜。青少年的发展,不仅是身体、学习的发展,还有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他们个性的形成、心理健康的水平,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因此家长一定要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

3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应有的策略

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但整体来讲,家庭教育必须要与子女建立一种平等、良好、融洽的关系,并在其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的调整,不同年龄段对其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要进行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3.1树立正确的“三生教育”观,对子女进行正确的“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是个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内容,要正确认识、完整把握、全面领会,切忌片面化、消极化,按个人的好恶断章取义的学习。首先,家长要教育子女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力,完整地把握生命教育。使他们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一切生命,做生命的守护神,成为生命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应多鼓励子女,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生命的交往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这样有利于培养子女对生命的关爱,对身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尊重。使他们推己及人,不仅热爱自己的生命,同样尊重他人的生命。其次,家长要注重培养子女的生存技能,提高自己独立应对生存的能力。不仅要学会生存的有关知识,更要学会生存的技能。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就必须要拥有爱自己的防护技能。要学会生活就必须先学会生存。作为家长,不但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子女灌输生存知识,提升他们的生存意识,还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家长要提倡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和训练他们掌握生存技能,提升他们综合应对生存的能力。最后,家长要建立正确的生活教育观,要重新构建教育子女的生活教育观。家长应该明白,培养的子女不只是一个只会学习、只懂学习、只有智商无限提升,而情商却为零的人。讲,要注重人的发展,但是,那种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家长要让子女快乐健康的成长,平时要做到有爱心、细心、用心、耐心,对其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和引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这是“三生教育”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家长要真正做到领会“三生教育”的理念,尊重孩子、尊重生命,把这一理念贯穿到其日常生活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这对他们在独立生活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三生教育”,教育子女体验“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不只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贯穿在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家长要明白,教育子女不是一日之事,家庭给子女的良好的“三生教育”,会让子女受益终生。“三生教育”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家长在进行“三生教育”中,要让子女多接触,多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人生、体验社会、体验自然、体验和谐,达到感悟人生、感悟真理,最后达到智慧自己的目的。切不可在“三生教育”中有溺爱之心,越俎代庖之行,毁了“三生教育”之实,达不到“三生教育”之果。有些家长总害怕在生活中“亏待”了子女,一味地满足子女在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或者害怕子女在生活中“受苦”,舍身忘我地代替子女做许多本是子女们应该干的事,这种“给与”和“越俎代庖”式的教育方法,不是正确的“三生教育”的方法。

篇6

重视家庭教育,好好经营未来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培育心灵

2.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家长要帮助孩子化解不适应,但绝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随从。

思考:

你能有效地陪伴孩子的还有几年?

孩子18岁的时候你希望他寸步不离你还是希望他能独立生活、顶天立地?

孩子已经到了叛逆期,怎样安然渡过?

二、给家长的几条建议:

1.请不要唠叨,坚持“说一遍原则”。

不断催促的结果:孩子会知道妈妈会不断提醒,等她发急了我再做不迟,之前的提醒没多大实际意义。到最后,真正来不及的话,妈妈还会帮我。

2.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起码要营造一个没有暴力的氛围。

父母吵架对孩子来说是一件让他毛骨悚然、噩梦连连的事,恐惧可能伴随他一生;

父母吵架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父母吵架让孩子潜意识里对婚姻没有向往。

不要在孩子面前喊累,不要在餐桌上大骂社会。

3.在孩子看书、学习时不去打扰他

4.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让孩子承担应承担的责任。

当你要帮助孩子时首先要思考:我的行为是不是让他自己更强大。

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看管,独立生活在社会上,自我管理能力又从未建立起来,心智没有成熟,这是家长置孩子于危险境地。这是因为父母没有远见,不负责任,没有在适当的时候放手。

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并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5.出现问题时先考虑孩子的感受

孩子闯了祸,你要坚定地对孩子说:“这不是你一个人事,这是我们大家的事,我们一起来面对,好吗?”

作为父母,当孩子向我们诉说时,我们通常根本就不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自顾自地跟孩子讲一通大道理,这些话称为“正确的废话”。结果只是孩子跟你的距离越来越远。

6.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跟孩子交流,千万不能应付他。

在与孩子沟通前,心里默念:我在这里。

不管多晚回到家,多累,都要先和孩子聊聊天;如果孩子睡了就去摸摸他的脸,拍拍他的头……

父母不懂孩子,再多的陪伴也是丢失。

7.别抱怨,只鼓励。

你不希望在孩子身上发生的,都不要说;你希望孩子成为的,就不断地重复。

你所抱怨的都会成为现实,你希望的全会落空。

8.成为爱学习、爱反思,善于控制情绪的榜样。

方法单一,只因为学习不够,准备不足。想一想,你为孩子读过几本书?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当你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你就是在改写家族的社会遗传密码。

结论:

1你的孩子是你四十五岁以后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2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得到父母的无条件的爱,就算犯错也会被接纳,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中改错,并且能得到必要的帮助。

3父母亲的头衔一辈子没有下岗的时候,好父母的评价标准也要用一辈子时间来考核。

推荐四本书:

篇7

传统男尊女卑、夫权至上与现代法制先行、男女平等意识的冲撞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许多人为的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性别的差异。性别差异伴随着历史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对两性角色、两性关系、两、两性地位的社会刻板印象、社会规范和社会意识形态。将男人和女人的自然差异绝对化、本质化是性别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也是影响人们最深刻的观念之一。因为传统文化是依赖个人存在的,传统性别文化通过性别角色社会化将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灌输给许多个体,使个体按照其要求来扮演不同的性别角色。历史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对家庭暴力、男性特质、女性特质、家庭的定义等传统文化规范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家庭暴力社会环境,建构和影响了男性对女性的暴力。现代文化对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同样要经历历史性的角色变迁。对于那些受传统的性别模式影响较深、男性意识较强的男性来说,他们将经历一个由性别优越到性别压抑的过渡期,出现传统文化男尊女卑思想与现代文化男女平等意识的冲撞,传统文化夫权至上与现代文化法制先行的矛盾,使得家庭暴力这一“古老”的行为发生了表现形式上的转变,拳打脚踢的身体暴力转向了冷淡、漠视、疏远、挖苦等精神上的虐待。

(二)社会因素

1.独生子女结婚率上升、核心家庭的增多导致家庭支持和救助系统弱化随着独生子女结婚的到来,独生子女组建小家庭后往往更注重个人的发展和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好强,不与家人沟通,极少关心他人。在解决夫妻矛盾时,他们往往缺乏调适夫妻关系的能力,谁也不愿意主动道歉、首先与对方说话,而更倾向于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冷暴力的产生正是夫妻双方缺少沟通的结果。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独立望的增强,家庭结构呈现出由大变小,由复杂变简单的过程。由三代人共同生活的主干家庭逐渐减少,而由一代人或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增多。在传统的几世同堂的大家庭中,夫妻之间的矛盾能够及时被家人发现并在家人的调解下及时化解,而现代核心家庭则缺乏这种调解和缓冲机制,当事人原本可寻求的家庭调和与救助体系相应弱化,在小夫妻产生矛盾时,谁也不愿退让、不愿沟通,长时间对峙、僵持,常常使简单问题演绎成复杂矛盾,小问题发展成大纠纷,结果愈演愈烈,直到无话可说产生家庭冷战。

2.丰富的现代社会交往方式,凸显了夫妻情感交流的相对匮乏科技的进步,电脑网络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QQ、飞信、微信等新的交往方式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改变着人自身,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就可相互沟通。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习惯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去寻求解脱。所以,当夫妻之间出现问题时,更喜欢沉溺在网上和陌生人倾诉和沟通也不愿意和对方当面诉说,过去夫妻以家庭为中心的活动范围被打破,男女双方都在寻求一种突破家庭生活的个人身份,建立各自的社交网。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属频繁往来的初级社会交往方式逐步转向因业缘关系和兴趣爱好而结成的新的社会交往网,交往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和延伸。交往方式的变化使得家庭结构变得松散,业缘关系显得更加紧密。人们投入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时间、精力逐渐增加,使得夫妻共处的时间缩减,感情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机会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夫妻的情感交流,为家庭冷暴力埋下了隐患。

(三)经济因素

夫妻双方收入的变化,引发夫妻的家庭权力之争夫妻双方的经济收入状况,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家庭中地位。现代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独立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其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不断上升,女性控制家庭主导权的欲望日益增强,这就与传统的男性家长权威发生了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常常表现为言语冲撞和精神对抗。一方面,女性经济地位的确立意味着传统性别神话的解构,当代女性致力于建构男女平等对话的家庭互动模式,也迫使男性重新审视男女关系。然而,在传统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下,不少男性还是难以完全摆脱大男子主义的观念,甚至拼命想要维护自己正在失落的权威。当家庭纠纷发生、妻子不随其意,有逆反情绪或反抗行为,男子便认为这破坏了自己的家庭权威形象,危及了自身的户主地位,迫于法律的约束不能使用身体暴力的情况下,以漠视、疏离等方式作为惩罚手段来达到控制妻子、捍卫大丈夫“尊严”、重塑自己的家庭权威、巩固自己家庭地位的目的。另一方面,知识女性经济上的独立,提高了她们的自我意识和家庭地位,使得女性能够挺直腰板做人。对于在男女平等的呼声中成长起来,并且依托经济支撑而摆脱了被支配境地的当代女性来说,她们有了维护自身权利的底气,一改传统女性软弱的特质,不愿意主动让步以求和解,反过来,还可能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另外,一些女性为了强化自己的家庭地位,也时常成为家庭“冷暴力”的制造者和升级者。一场没有硝烟的家庭决断权、发言权、指挥权的争夺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进行着。于是,在权威与反权威、控制与反控制的对峙和较量中,“冷暴力”不断升级。可以说,“冷暴力”的产生是与妇女地位的上升联系在一起的,是男女双方家庭权利之争的产物。

(四)文化因素

文化程度的提高使家庭暴力的形式由“热暴力”转为“冷暴力”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处事更理性,守法维权意识也在增加。人们开始顾忌“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古训,在处理夫妻矛盾时有意识地尽量避免采用拳脚相加的粗暴方式,而采用一种冷落、漠视、疏远对方的冷暴力形式。所以说,发达城市和知识分子家庭更容易发生冷暴力,冷暴力是一种“文明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跨地婚姻、跨国婚姻已经越来越多,各地的人文习惯差异很大,一起相处的两个人,如果没有办法接受对方的文化背景,就很容易出现隔阂,如果没有及时沟通就会造成语言交流的降低甚至暂停,最终出现冷暴力。

(五)心理因素

工作压力的增加,调试能力的相对不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拥挤的生存空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快节奏的生活和无休止的竞争,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大增加,心理动荡明显增多。很多人过着双面人的日子。在公司老板、同事面前谨慎、谦和,不能发泄的不快只有在下班后带回家,在家里可以肆无忌惮的宣泄,可以不说话、不做事、发泄不满、借机撒泼耍赖、恶语相向,这样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在最熟悉的人面前释放自己人性中最隐蔽的一面。

(六)法制因素

相关滞后的立法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助长了家庭冷暴力的发生

1.目前我国法律对冷暴力无明确规定,预防和制止家庭冷暴力的惩罚措施还仅限于道德的层面。遭遇冷暴力的受害人如报警,警察也因找不到根据无法治安处罚;如到法院提出离婚,并请求赔偿,在取证时又会遇到困难;我国《婚姻法》中规定的家庭暴力虽然包括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暴力两类,但《刑法》对精神上的家庭冷暴力并没有相关规定,形成了法律漏洞。这使得家庭冷暴力超然于法律,不受拘束,这也是造成家庭“冷暴力”上升的重要原因。

2.随着法制宣传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施暴者意识到实施身体暴力易遭舆论的谴责,可能被诉诸法律,这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身体暴力的发生;而家庭冷暴力常常表现为夫妻双方缺乏沟通和语言交流,对对方冷落、漠视,很难界定他是性格孤僻还是有意实施家庭冷暴力的精神虐待;家庭冷暴力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精神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缺乏外在表现和测定标准;加上冷暴力是一方消极的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的精神上的伤害,它没有伤痕,不见鲜血,无法作伤情鉴定,没有明显的发展过程,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隐蔽性很强,举证难度较大,让施暴者承担法律责任较难。加上部分人对于家庭冷暴力没有意识到是对自身的巨大伤害,有的认为这不是家庭暴力,使得冷暴力愈演愈烈。

总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夫妻更加关注精神生活质量,因情感需要而产生的家庭矛盾日益增多,因此,预防和制止家庭冷暴力,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而且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预防和制止家庭冷暴力的法律对策

(一)在现行法律中加入冷暴力的规定或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

从目前家庭冷暴力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看,我国出台预防和制止家庭冷暴力的专门法是根本途径。但是介于条件不成熟时可以先在现有婚姻法或司法解释中加入家庭冷暴力的界定、对家庭冷暴力的构成等做出明确规定,使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有法可依。

1.明确家庭冷暴力的含义

目前关于家庭冷暴力的含义有多种看法,笔者认为家庭冷暴力法律上的定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家庭冷暴力是一种精神暴力,但冷暴力对人的伤害不同于由于身体暴力或其他侵权行为所导致的精神损害,它不是其他侵权行为产生的附属结果,而是一种直接的、故意的针对受害人实施的精神摧残,冷暴力的直接后果就是使人精神遭受损害。二是冷暴力是一种持续的、反复的对受害者施加的精神暴力,它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故意对受害人冷漠、轻视,从而达到使其精神、心理承受巨大压力的损害结果。介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家庭冷暴力,是指家庭产生矛盾时,家庭成员通过非暴力的方式给对方造成精神伤害,通常表现为恶意诋毁、讽刺挖苦、冷淡、漠视、疏远和放任等行为方式表现的精神伤害。

2.明确家庭冷暴力的构成要件

家庭冷暴力的成立应该具备四个要件①家庭冷暴力的主体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施暴人与受害人。家庭冷暴力只能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其施暴人与受害人之间都存在特定的亲属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等,其受害者往往是家庭中的妇女、儿童及老人等弱势群体。②行为人实施冷暴力时具有主观上的故意。行为人在实施家庭冷暴力时所持的心理态度是故意的,故意对受害者冷淡、轻视、放任、疏远、漠不关心。③家庭冷暴力侵犯的客体为夫妻或家庭成员间的家庭关系。④家庭冷暴力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3.立法条件成熟时出台一部单行的《家庭暴力防治法》

在该法中应将冷暴力作为与肉体暴力和性暴力并列的一个暴力行为予以详细规定,包括家庭暴力行为的表现及法律责任,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国家反家庭暴力的法律保障等内容。目前全世界约有60多个国家制定了单行家庭暴力法。我国专家已经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暴力防治法》,该法的真正实施将成为解决家庭暴力———包括冷暴力在内的家庭问题的有效法律保障。

(二)冷暴力举证责任分配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一般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因冷暴力提出诉讼请求时,应向法院提交曾受冷暴力侵害的证据,如病历本、伤情鉴定书、暴力行为的长期性及其伤情是加害人所致等完整证据,才能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而冷暴力的受害人是原告,通常是弱者,冷暴力的私密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受害者举证更为困难,常常会因举证不能而放纵了施暴者,不利于受害者的保护。采取举证责任倒置,作为受害人的原告对遭受家庭冷暴力而受到伤害的事实举证,被告对原告所受伤害并非自己所为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当家庭冷暴力受害人提出受到冷暴力侵害时,如果施暴者不认可自己实施了冷暴力,就得举证证明自己没有实施冷暴力,如其不能举证则认定实施了冷暴力。这样可以使诉讼当事人合理分担诉讼风险,提高受害人受保护的机率。

(三)冷暴力诉讼制度采取自诉与强制诉讼相结合

家庭暴力造成严重后果通常被纳入虐待罪范畴。依我国《刑法》第260条①规定,虐待家庭成员,告诉才处理,只有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才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一般家庭暴力发生时受害人往往顾及子女、家庭或自己在家庭中的劣势地位而放弃追诉,不寻求法律的帮助,这纵容了施暴人的加害行为。笔者认为,对非经常性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家庭暴力,规定为自诉案件较合适;对经常性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致使受害者精神和心理受到无法弥补创伤的,规定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因为经常性的严重家庭暴力即使没有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也严重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利益,国家应该对公民的重大利益进行强制性保护。

(四)扩大证据的形式,受害者可以要求适当的精神损害赔偿

篇8

无独有偶。一位小学生做错事,遭到同学的嘲笑,其父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伤了我出医药费!”说完,掏出几张人民币重重的摔在课桌上。

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作为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你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家长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给别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学后,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注意我们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有“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调查表明,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见解,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厅或是各自的卧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要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后,在无数次的从孩子脸上读出压抑、自卑后,我们渐渐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性。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有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篇9

一、密切家园之间的联系,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

家庭访问是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情感、观念沟通不可缺少的途径。家庭访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到幼儿家中进行访问,有电话访问,也有家庭联系本等方式和家长进行情感和教育方面的沟通。家访不仅让我们和孩子的情感更加融洽,同时让家长亲身经历老师和孩子的言语交流和行为指导。家访时从老师和孩子的交往中,家长看到了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喜欢,看到了教师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了自己孩子而献出的真情。在一次次的家访中,老师、孩子、家长的情感进一步融洽。如陈博涵小朋友经常以厌食、哭闹等行为来拒绝上幼儿园,针对如此问题,我们两位老师没有向家长告状,而是通过家访,表扬孩子的闪光点,给这个孩子有表现的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家长很是感动,在“我有六个宝”主题活动中,陈博涵的妈妈、爸爸,又是投稿(本来投稿不积极)又是帮助购买镜子,支持班级活动的开展,每次的家园活动都能主动参与。

我们还把老师、保育员、幼儿家长的电话在黑板报上交流,创造家长们和孩子们与教师、保育员电话沟通的条件。平时家长在学习、生活、教养上有问题,都会相互沟通、交流。有时碰到教师工作上的繁忙,家长就可以通过电话与老师取得联系。即使是假期,电话的纽带一直把老师、幼儿、家长紧密相连。

二、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中的资源包括:家庭文化氛围及其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等;家庭成员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幼儿具体指导等。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显示着新活力和潜在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认识到,自己本身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如:家长到幼儿园时对老师、班级的其他家长、幼儿等主动问好、主动关心帮助;引导家长创设温暖、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激发家长共同创设良好的班级学园活动氛围对幼儿都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教师引导家长多方支持幼儿的主题活动,奉献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种资源。如在一次谈话“我喜欢的物品”主题活动中,许多孩子谈到了“天线宝宝”“蓝猫”“芭比娃娃”等等,老师乘机引导幼儿将它们带来并进行展示,大多数家长们了解后十分支持,有的还把玩具广告、从电脑上下载的有关图片资料以及杂志等送到幼儿园,两个星期我们班汇集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娃娃近40个。孩子从自己带来的玩具中学会了交换和共享,为主题“玩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条件。

第三,发挥家长职业资源优势,为幼儿教育服务,并增强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例如:我们得知蔡钰涵的妈妈是交警,就让她来班上讲解交通安全方面的一些常识,并让全班的孩子一起玩“交通警察”的游戏。课堂上笑声盈盈,乐趣融融,孩子们兴致很高。

三、总结家园教育经验,促进家园互动

篇10

问题的根源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家庭教育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直接原因均为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家庭教育缺失。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源则在于现代化的规律性客观因素以及我国特有的经济社会与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就目前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看,呈现出某些客观的规律性特征。首先,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城乡之间迥然相异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精神气质,使得富有效能、活力和发展机会的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居住在闭塞、落后的乡村的人们。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部门,由此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意味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社会从农村和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向以城市和工业为主的生活方式。[9]其次,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村社会变迁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农村与城市相接触,不用太久,农村就会朝着商品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10],无论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会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以家族和亲缘关系为轴心的人际关系日趋淡薄,改变了农村家庭社会互动网络与方式,使之本就匮乏的社会资本愈显弱化。日益加剧的社会流动与农村城市化,使得社会资本匮乏、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农村家庭,在由传统乡村“熟悉的社会”[11]逐渐向城市社会陌生人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家庭背景,主要是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或者说父母亲教育资本的多少,在任何时代和制度约束下,都显著而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受教育资本”[12]194,进而影响其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因此,农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弱势对子女教育和成长产生阻碍作用,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很难改变这种“上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的弱势[13]。

第二,在我国所特有的全面而快速的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同步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因长期实行的“城市偏好”的政策导向,加剧了农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弱势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扭转,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家庭教育资本的投入和科学理念的培育及实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我国的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同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支持赶超式的重工业发展战略而采纳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附着其上的各项社会福利制度及就业制度,因为“路径依赖”的刚性作用,至今仍横亘在农民进城之路上,衍生出我国所特有的错综复杂的“三农问题”。在市场经济竞争和信息时代“数字区分”现象[14]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家庭社会经济的弱势地位尤为突出。尽管以城市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深入拓展、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交通通讯和现代传媒、外出打工和都市生活的经验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农民现代性的高涨,但这只不过是都市现代化在农村的折射,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我国农村现代化远未完成,且处于一种严重的不均衡状态中。[15]表现在家庭教育方面亦是如此。由于优质教育指导的极度匮乏,以及城市良好就业机会的排斥,而产生的新“读书无用论”等消极思想的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在转型期逐渐丢弃了“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加之农村社会变迁中,“学校教育的日益制度化与神圣化、家长文化水平及教育能力自我认同的低级化,也导致如今的许多家长开始将教化子女的责任推向学校和社会”[16],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所需综合素质的培养全无概念。在功利的片面现代化的滚滚洪流中,农村家庭教育既失去了传统家庭教化的作用,又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需求,与同时态的城市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与丰厚投入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我国教育改革中难以撼动的“唯升学教育”[17]的应试体制,因农村孩子除了高考以外缺乏更好的向上流动的渠道,而在农村地区更加强化。同时,受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缺乏了好的教师,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8]以及课程内容远离农村生活实际等因素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孩子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①。除少数具有较强求知动机、学习兴趣和应试能力的孩子,能够凭借个人禀赋及勤奋而通过高考实现“离农”愿望外,大多数人都要另谋出路,且其实际文化程度常低于文凭证明。农村家庭教育资本在代际传递中积累缓慢,明显不利于农民子女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成为仅次于户籍制度影响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在教育资本的获得,抑或是职业地位的获得上,中国社会在2000年之后,都强化了家庭背景的作用,社会流动的先赋性因素提升了社会预期功能。这种情况增加了中国社会的不平等性,导致阶层继承的代际继替性。”[12]195此类社会现象对农村的直接影响则是,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作为“自己的孩子的教育者”[18],将延续着农村家庭教育的困境,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既难以改变个体的命运,更无力改变农村社会发展的困境。“外部世界逼迫农民走出传统社会,但却不愿痛快地接纳他们。农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陷入了某种困境”[19],于是就有了“粮食是问题,但不是粮食问题”[20]、“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中国问题”[21]等看似悖论的真知灼见。而社会转型期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也不只是农村家庭本身的问题,更是错综复杂的“三农”问题与教育问题的综合反映。

困境突破的基本思路

如果我们承认“家庭福利是社会福利的基础”、“良好的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它的公民的品质”的话,[22]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循环:当转型期的农村家庭教育因农村社会发展的困境而面临一系列困境和问题时,农村孩子的个人发展也陷入困境之中,反过来又加剧了农村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困境。其影响所及,不仅关乎一个数目庞大的儿童群体的现在与未来,更关系到农村社会及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迫切需要实现一定意义上的突围。就基本思路而言,一方面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成功转型、农村社会的顺利发展、“唯升学教育”思维的根本改变以及农民群体文化水平和教育素养的提高等有利因素的增长;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农民个体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从外部因素看,首先要改变目前资源配置极不均衡的以农村凋敝为代价的城市化趋势,科学有序地推进农村社会转型,彻底破除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的障碍,纠正行政管理体制弊端,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3]的现代化理念指导下,“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24],从源头上消除亿万个农村家庭的奔波与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农村家庭和农村教育困境突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其次,要改变全社会功利的教育价值取向以及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和“筛选”功能[25],适应时展的趋势和要求,培养“整个的人”[26],“努力去影响孩子和青少年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生活能力的人,而且在每一方面都具有能力:身体能力和心理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道德能力和精神能力”[27],使农村孩子不论将来是进城还是留乡,都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28]109,并终身保持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和社会生活以至世界生活的能力,为农村家庭教育困境突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要努力促成农村大教育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发挥学校、社区、政府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外部力量与家庭教育的联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扭转不良社会风气,为农村家庭教育困境突破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而从农民个体因素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无论发展的条件是否具备,家庭教育每天都在发生着。

实现农村家庭教育困境突破的主体力量在农民自身。农村父母首先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人口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受了更多的教育”[29],而“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28]96,特别是“幼稚期(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30]因此,父母必须具有早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关注儿童与生俱来的“吸收”能力[31],“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言语、思维方式和价值逻辑”[6]309,既要言传更要身教,并重视“儿童在成长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32],为其适应学校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其次,要充分认识自身和农村所具有的独特教育优势,相信自己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社会地位不高,这是历史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农村父母对此要有正确认识,树立起“无有农夫,谁能活天地间”[33]的自豪感,尽管自己只是平凡的小人物,“终其一生也许都不能积累很多的财富,也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34]12,但如果“能把坚韧、细心、勇敢和对生活的热情都传递给孩子……把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好的人生经验和品质积累下来,留给孩子”[34]12,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而自然、质朴、展现着天地万物的整个过程及其生命美感的农村生活,与这种吃苦耐劳、踏实奋斗的农民品质,正是农村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

最后,要正确认识时展的趋向,不断学习,提高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说“过去存在若干长者,凭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渐积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35]85,现在却不再如此。急剧的社会转型、迅猛的社会变迁、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激发了年青一代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走出家门的斗志,父母在家庭中凭着传统因素而确立起来的权威被逐步消解。农村家庭教育的有效出路将取决于父母能否适应“后喻文化”的要求,“反过来向晚辈学习”[35]27,以自身热爱学习的态度和自我教育的成效影响子女,并利用年轻一代“广博而新颖的知识”共同“建立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未来”[35]98。

适用于现阶段的具体对策

在上述各方面因素需长期奋斗和争取并要经过代际积累的过程才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情况下,要有效解决现阶段农村家庭教育中最为急迫的问题,可从社区这一“社会政策重要的和基本的操作单元”[36]入手,充分发挥其社会资源动员机制和社会服务递送机制,以使政府相关政策有效落实,并运用全社会的力量,为农民工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援助和家庭支持,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教育意识和水平,切实取得转型期农村家庭教育困境的重大突破。“天下间无一人不位处并生活在社区之内”[37]。作为一定地域范围的社会共同体,社区与城乡居民息息相关,以其特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凝聚居民共识,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公共服务不同,社会服务是针对社会成员所发生的特定困难而开展的帮助、扶助或支持等活动,具有“人格化、行动指向的特定性和具体性”等特点,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困难而异。[38]具体到农民工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问题,社区可提供的功能机制主要如下。

第一,社会政策资源的动员机制。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所需社会服务涉及多元主体和多类资源。除政府资源外,还有各类志愿者和社会物力、财力等。城乡社区主要“在社会政策资源的筹集、吸纳、整合和分配中担当中介作用”[36],一般由社区内的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来承担,并通过三种途径动员各类资源:(1)组织社会各界募捐;(2)运作公益性项目,争取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的经费支持;(3)招募志愿者并组织协调其行动,比如为到社区从事社会服务的学生志愿者提供一定的信息引导、技能辅导和统筹协调,使之能够有效有序地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