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2: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音乐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音乐教学论文

篇1

    因此,我们说,一个音乐教师只会弹琴唱歌,按步就班,那无异于被蒙上眼睛只会转圈推磨的老牛吧?教学,是一种艺术,音乐也是我们心目中最高雅的艺术。怎样将它们有机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分风格?这应该是我们教师终生追求的目标吧?那种把弹琴唱歌当作技术,把教学也当作技术的音乐教师来说,他要想教出自己的风格来,恐怕就难为他了。因为,艺术要靠感觉和悟性,而这感觉和悟性又来自教学的主体——那活蹦乱跳的学生。所以,凡是善于抓住教学闪光点和善于发挥教育机智的教师,只要将这一点一滴用文字进行总结,就等于在教学生涯中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这是他心血的结晶,这是他人生的书页。有了这种认识,难道我们还会拒绝写论文吗?还会为到学期结束要交论文而发愁吗?我们还会为评职称而去临时应付吗?不,统统不会!因为这已是他收获的时刻,他只会主动地、适时地收回成果。因此,写好音乐教学论文,是收获音乐教学的果实,为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的腾飞总结经验,为自己人生的旅程增添一个崭新的高度、一条闪亮的起跑线。如论大环境,这也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新世纪对广大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们,快行动起来吧,论文写作、钢琴、声乐、教学,这些都是我们音乐教师的专业和基本功。

音乐论文三要素

 

    我很赞赏《中国音乐教育》上的一段话:写作音乐教学论文要:口子小,点子新,挖掘深。过去有些人老抱怨发不了文章,他们殊不知自己的文章要么漫天撒网,不着边际;要么面面俱到缺乏深度;要么重复别人写过的东西,且不如别人。因此,我向想要写好论文的人们大声推荐——论文写作三要素:口子小,点子新,挖掘深

因为这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再加一法:多读书

 

常见论文格式

1、条理型:按论述顺序阐述观点,图式如下: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但要紧扣中心论点)。2、简约型:简单开头,重点论述观点,小结有力,中心突出。图式如下:开门见山——论据、论证充分、深刻,具有说服力——结尾简略、主题鲜明。

篇2

音乐教学对提升学生智力、审美情趣具有其他学科无法逾越的优势。但是,现阶段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守旧思想严重,缺乏创新性,使得音乐教学工作单一地只重视歌唱技巧,忽视了音乐艺术审美性与完整性对学生的影响。那么音乐教学论文怎么写呢?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模板,欢迎阅读!

“音乐教师的基本功就是会弹琴唱歌,什么时候又要要求会写文章?”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音乐教师这样对我说。我说“李逵只会冲锋陷阵,又为何要求他研究兵书呢?”《孙子兵法》是孙武对当代及历史上长期战争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独特的兵法布阵方法;《本草纲目》是李时珍一生医学实践的总结,它是祖国医药学的宝典,将永远闪耀着民族的、科学的光辉。冼星海、黄自是我国优秀的人民音乐家,但他们却有着大量的音乐论文,这也是鲜为人知的吧?我们在读他们的音乐论文时,也会感到如欣赏他们的音乐作品那样淋漓酣畅、激情澎湃!当我们赞叹大海波涛的壮美时,我们会常常忘记它的动力源泉来自那司空见惯的、平平凡凡的、抓不着、看不见的风吧?

因此,我们说,一个音乐教师只会弹琴唱歌,按步就班,那无异于被蒙上眼睛只会转圈推磨的老牛吧?教学,是一种艺术,音乐也是我们心目中最高雅的艺术。怎样将它们有机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分风格?这应该是我们教师终生追求的目标吧?那种把弹琴唱歌当作技术,把教学也当作技术的音乐教师来说,他要想教出自己的风格来,恐怕就难为他了。因为,艺术要靠感觉和悟性,而这感觉和悟性又来自教学的主体——那活蹦乱跳的学生。所以,凡是善于抓住教学闪光点和善于发挥教育机智的教师,只要将这一点一滴用文字进行总结,就等于在教学生涯中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这是他心血的结晶,这是他人生的书页。有了这种认识,难道我们还会拒绝写论文吗?还会为到学期结束要交论文而发愁吗?我们还会为评职称而去临时应付吗?不,统统不会!因为这已是他收获的时刻,他只会主动地、适时地收回成果。因此,写好音乐教学论文,是收获音乐教学的果实,为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的腾飞总结经验,为自己人生的旅程增添一个崭新的高度、一条闪亮的起跑线。如论大环境,这也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新世纪对广大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们,快行动起来吧,论文写作、钢琴、声乐、教学,这些都是我们音乐教师的专业和基本功。音乐论文三要素

我很赞赏《中国音乐教育》上的一段话:写作音乐教学论文要:口子小,点子新,挖掘深。过去有些人老抱怨发不了文章,他们殊不知自己的文章要么漫天撒网,不着边际;要么面面俱到缺乏深度;要么重复别人写过的东西,且不如别人。因此,我向想要写好论文的人们大声推荐——论文写作三要素:口子小,点子新,挖掘深因为这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再加一法:多读书

常见论文格式1、条理型:按论述顺序阐述观点,图式如下: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但要紧扣中心论点)。2、简约型:简单开头,重点论述观点,小结有力,中心突出。图式如下:开门见山——论据、论证充分、深刻,具有说服力——结尾简略、主题鲜明。3、著作型:文章开头有引言,结束有结语;中间有中心论点、分论点,每个论点以章为结构,图式如下: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4、可加论文摘要、关键词、参考资料后注:如今教师要在学校中职称等进一步,必须要会写论文,教科研是硬道理!这却是我们许多音乐教师所欠缺的能力,有那么多优秀的同行被这一条硬杠子拦在中级或高级门外,真是可惜,而且这一股论文风愈演愈烈,客观环境也要求我们不能等下去,拿起手中的笔吧。我一直想写点这方面的东东,可惰性使然,同时又感还无这资历,故至今也未下笔,今天从网上看到这一段文字,深感合我心意,贴出来共享之,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篇3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时候是采用老师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在音乐课堂上加入音乐游戏的元素,可以使得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来促进自己的身体协调性的加强。正所谓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三四岁的幼儿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手舞足蹈,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这些肢体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衰退。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就什么事都有父母包办,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且也不注重身体锻炼,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电视机和电脑面前度过,这就造成了小孩子出现身体协调性差的现象。但在音乐教学中,使用音乐游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音乐游戏来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肢体配合能力,促进实践能力的加强。

1.2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使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加强

当小孩子在游戏时,是最容易形成合作意识与朋友关系的时候。在游戏中,小学生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会使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对游戏的想法,并且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从而形成共同努力的局面。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进行音乐游戏的教学,能够培养好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形成集体意识,达到合作要求。

1.3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音乐课堂和其他课程的课堂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需要向同学们讲解一些乐理知识,这些乐理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并且讲解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使得老师在上课时对于这些乐理知识无从下手,学生也很难接受并了解。所以,将音乐游戏带入音乐课堂后,可以将相关的乐理知识带入游戏中,使其学起来不再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掌握。

2将音乐游戏融入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需注意的事项

2.1音乐游戏的设计要注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蹦蹦跳跳的年纪,也是他们身体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的身体内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于成熟,个子越来越高,身体也越来越结实,大脑的思维系统也随之不断完善。并且从另一方面看,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情感的表达逐渐清晰丰富,但低年级学生情绪不稳定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音乐老师在设计音乐游戏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况与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地加强不同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放松自己,在游戏中宣泄情感,在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加强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提高音乐素养。

2.2音乐游戏要以音乐教学为指导并服务于音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游戏的设计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其需要以音乐教材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设计。因此,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时,在音乐游戏的编创上,还需考虑到这个音乐游戏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这个音乐游戏来感受音乐的妙趣,加强自身听辨音乐的能力以及掌握好音乐知识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进行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说,音乐游戏要注意服务于音乐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2.3音乐游戏要以音乐为元素来展开活动

音乐作为音乐游戏中的基本要素,是设计音乐游戏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音乐游戏的设计必须要有音乐元素的参与,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音乐游戏的开展要围绕音乐中的各要素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掌握好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转变以及速度的变化统一,并使得学生能够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起伏作及时的反应,进而使得音乐课堂内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更易于学生掌握。

2.4音乐游戏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贯穿在音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音乐的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音乐游戏也不是单一的。在不同的音乐教学的环节放入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游戏会使得音乐课堂上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例如,将音乐游戏放在教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意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因此,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使用合理有效的音乐游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加强。

篇4

二、在幼儿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创造力在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幼儿在学习音乐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整个过程都全神贯注,并且对音乐的记忆力很强,这些情况都说明幼儿在音乐方面有发展的可能性。比如,幼儿小班上半学期的音乐教学要求是使幼儿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等有深入的理解,并且可以用一些动作表现出来;在下半学期,我们就可以在班里进行一些歌曲编排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所学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就拿《两只老虎》这首简单的歌来说吧,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都很简单,我会先教孩子们学唱这首歌,在掌握了这首歌的基本旋律之后,问孩子们:“你们还见过其他的动物吗?”孩子们都回答得特别积极:“兔子、狮子、大象、公鸡。”然后我接着问:“那我们可以把歌词当中的老虎改变成兔子、大象吗?”幼儿马上就能把新改编的歌词唱出来,我们还可以让幼儿回到家以后拿出自己的玩具,并改编成歌曲,第二天到学校后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这种教学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使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篇5

我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来,我对幼儿音乐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趣引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经常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我在选择教材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如:《手指歌》原来五段歌词最后两小节的节奏都是┃××┃×-┃,就显得很枯燥,经过改编,我就增加了四分、八分、十六分等节奏,如“妈妈洗衣服┃哗-┃哗-┃”;“姐姐拍皮球┃嘭嘭嘭嘭嘭┃嘭嘭嘭┃”等,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因此我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本文转载自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的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二、以情育情: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我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我认为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我接触过的人都说我非常爱笑,确实我是个很快乐的人,尤其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在事业、孩子和生活中总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前,我对教材都要做详尽的研究和分析,领会每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如:在《娃娃家》这首歌,我就根据歌词内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达的自豪、温柔、高兴、自信等几种感情。由于我对教材的感情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将这些感情充分表现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简单的歌曲有了丰富的情感体现,使一首较为平淡的歌曲显得耐人寻味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师说轻就轻、说响就响,通过反复练唱来把这些要求强化下来,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三、以新带新

奥尔夫体系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对!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培养幼儿在自我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自我探索中增强创造力。作为老师,就要做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掘者、引导者。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注意启迪幼儿的形象思维来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当孩子们会唱后,我就问孩子们:“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好呢?”有的孩子主张,第一段要唱得快,因为小乌鸦急急忙忙赶回家啊;第二段要唱得慢,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点,因为小乌鸦的妈妈年纪大,小乌鸦呀要一口一口地喂妈妈,所以这部分要唱得慢些,要唱出小乌鸦很喜欢妈妈,小心地喂着妈妈。这首歌我就是根据他们的构思引导他们进行表演的。在充满稚气的童声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愉快的情绪中我也给以技能技巧上的指导,如发生、咬字、口形方面的指导、示范,但这些指导的目的是让幼儿更好地按自己的意愿表达音乐。

篇6

二、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作用

音乐理论主要包含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和声理论、作品欣赏和分析等,钢琴弹奏是一个需要长期、全方位学习的学科,对于学习钢琴弹奏的人来说,只有把学习实践和音乐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技能,提升自己在钢琴学习方面的综合水平。

三、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

(一)乐理知识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

如果连最基础的钢琴乐理知识都不懂,那么想要弹出流畅且动人的音乐,必定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还没有学好乐理知识就想去学习弹奏钢琴,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为你讲解乐理知识,而且你会发现,在实际练习弹奏练习的乐谱中有很多不认识的音乐符号,那就必须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或自己查阅资料,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因为强烈的挫败感而打击自己学习钢琴的积极性。所以,在钢琴弹奏和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好乐理知识,对乐理知识烂熟于心并透彻理解,才能在练习过程中掌握娴熟的弹奏技巧,才能在音乐弹奏中真正理解音乐术语,把握音乐弹奏速度的快慢缓急,演绎更加流畅动听的乐曲。只有掌握好乐理知识,才能从乐谱中感知作者真正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在演奏中投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演绎出一曲有血有肉的音乐作品来。

(二)视唱练耳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

学习钢琴的基础之一是对于音乐乐谱的熟练识别,在识谱技能的练习中,视唱练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训练,这项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敏锐感知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视觉和听觉练习,逐渐锻炼学生的独立识谱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在音乐演奏实践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学生在练习识谱时,会看或听大量的音乐素材,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材料,也增强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了自己在音乐欣赏方面听觉和视觉的敏锐度,对音乐世界的领悟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进行钢琴弹奏时可以更深入感知乐符间蕴含的节奏和情感变化,可以更轻松地完成对不同作品的完美演绎。

(三)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

和声理论是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核心内容,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其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钢琴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使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钢琴学习的内容。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和声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钢琴教学中会特别重视对于和声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同时还辅助大量的和声练习,以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情感表达能力。将和声理论应用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去,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鼓励学生即兴表演的积极性。只有扎实掌握在钢琴演奏中对于和声的恰当应用,才能将音乐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境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才能真正用音乐去感染观众,让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篇7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话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爱看老师优美、和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从中得到启发。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

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想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导入自己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可谓水道渠成。音乐课的语言应该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用准确并有分寸的文学语言,创设和音乐作品的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2、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文学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师的语言也要相应的生动形象,精辟而精练。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情境中,接受音乐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组织有序的课堂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保证。[本文转载自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所创设的情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就显得破有重要,试想,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能创设出什么样的情景来呢?更不用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

4、语速、语调和节奏要和所创设的情境相互交融,高度一致。

对于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不同的意境而议。而一手好的音乐作品,少不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同样,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少不了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结合运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设的情景,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依靠语速、语调、节奏来表现。什么样的音乐需要什么样的情景,就需要什么样的语速、语调和节奏。

如:在学唱歌曲《念故乡》,为了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主人公对家乡的眷恋、急切的怀念之情时,我采用了较慢的语速,低缓和激动想混杂的情绪去朗读歌词,以次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共鸣,这样的处理方式学生容易接受,从而也看到了御用与素、力度的变化来朗读歌词,对启发学生的情绪产生了极好的效果。而又如《剪羊毛》这首歌曲,本身所描写的是牧民们在剪羊毛时那种欢乐,跳跃,轻快的意境。而教师却用了稳重有余的语调,低缓的语速,较慢的节奏来表现,这样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懒散而又无精打采的情绪不说,还会让学生感到滑稽可笑,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严重的后果就是教学任务失败。

因此,教师课堂的语言的语速、语调、节奏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节奏感应用恰如其分。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恰当、优美的形体语言艺术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看过戏曲表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使观众听不懂表演者的语言,也会体验到戏曲故事发展或轻松或紧张或哀伤的情节。也会体验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演员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形体语言艺术。使观众在听不懂语言的情况下根据任务不同的形体语言而掌握举重人物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故事清洁曲折力气的变化。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除了美的文学语言,还应当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形体语言运用恰当,对于创设情景,无疑是锦上添花,增色不少。更可以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1、运用眼神交流,创设正确情境。

从延伸可以洞察一个人的灵魂,利用眼神交流没,是人与生俱来的一向交流本领,世界上无数的文学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例外的对主人工的眼神作了生动详尽的描写。可见其对于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透彻而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完全可以从教师的延伸中流露出来,所创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的情景,甚至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表白,学生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如:在让三年级的学生欣赏《四季啊,我在想》这首歌曲的时候。老师只要采用抑扬顿挫的语速、语调,激动的情绪再加以幸福、快乐、期盼的眼神把歌词朗读一遍,就足以让学生感受到歌词内容里传达的老师和学生之间那分浓浓的师生情,直接就把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这样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产生联想,想到自己所尊敬、爱戴的老师对自己关心、爱护的事例会一一再现,激发自己对老师强烈的情感,这样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会取得极佳的效果。

2、利用肢体动作语言,深刻感受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情感。而这些肢体动作对于表达情感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课堂中教师的一切身体动作都可视为肢体语言。很难想象一个只说不动的教师有能力创设一个欢快活泼的情境,也很难想象一个有抓头挠腮习惯性小动作的教师能创设一个忧伤哀怨的情境。所以肢体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得当。如在学习歌曲《丰收之歌》时。在导入的时候,教师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化的割麦动作,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老师创设的欢快活泼的情境之中。但也要注意所做的动作不应该过于夸张或不准确,而导致适得其反。

3、辅以面部表情,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情境。

篇8

二、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情感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动力。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表现和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程度,因此,教师应注意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的情绪波澜,唤起学生的情感和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倾注全身心的爱。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赖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学习音乐上,逐渐地对学习音乐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强烈的愿望。其次,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牵动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动作、范唱、指挥和神态等,无不传递出情感的信息。当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信息重叠在一起时,大家的喜怒哀乐之情便自然和谐地融汇成一体了。

三、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参与学习

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录像、幻灯、录音、画面等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诱人的情景,渲染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艺术意境之中,去获得情感的共鸣。

(一)利用画面的创设情境。在教第六册歌曲《春天在哪里》时,上课前,我先画了一张画,贴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上有绿柳、青草、桃花,柳树的枝头上有两只小黄鹂鸟在唱歌。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到了春天的气息,被画面上浓浓的春意所吸引,情感得到激发。在上课时启发学生谈谈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这样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加深了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很快就记住了歌词。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教第八册《看龙船》时,我放了一段端午节赛龙舟的录像让学生看,龙舟竞渡、鼓乐喧天的热闹场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喊:“加油,加油!”看完片子后学生都感慨地说:“真热闹呀,真想去现场看看。”在随后的歌曲教学中,他们很快就融入到情境之中,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歌曲。

篇9

二、借助媒体重复,强化音乐记忆功能

多媒体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展示。音乐作品声情并茂,反复聆听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音乐感知,丰富的画面色彩,也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特别是那些经典音乐作品,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品味、消化音乐元素。音乐学习需要强化学生记忆,因为音乐有流动性,唱过听过就会消失。采用反复聆听的方法,能够将音乐符号深刻地记忆下来,这对提升学生音乐感知有重要帮助。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可以进行歌曲分解,原来教师领唱教唱,有了多媒体就可以动手不动口了,让多媒体反复播放功能教唱歌曲。如学习《鹅大哥》时,歌曲中有强弱之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进行反复比对,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歌唱技术。多媒体可以反复播放音乐作品,为教学带来更多便利,通过教师针对性讲解,还能够让学生在比对中形成更细致音乐感知。这对丰富音乐积累有积极影响。

三、借助语言重复,实现音乐文字转化

音乐是有声艺术,而文字是无声表达。在音乐重复教学中,将音乐学习用文字表达来传播,体现的正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为让学生对音乐有到位理解,教师可以将音乐作品换一种表达方式。用诗歌、散文的形式来描述音乐内涵,学生获得的感知将是别样的,对音乐概念的认知也会呈现多元属性。文字介入音乐课堂教学,不仅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丰富性,也为学生认知建立提供更多信息来源。教师在音乐欣赏中穿插文字解读,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立体的音乐感知。在音乐欣赏中加入诗朗诵,音乐学习必定会顺利实现升级。语言文字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利用文字对音乐作品进行别样解读,可以极大丰富学生认知。《好孩子要诚实》这首歌曲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唱这首歌时,教师将其中的几句歌词让学生抄写在卡片上,让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一部分学生朗读歌词,班级内呈现热闹景象。“爸爸没看见,妈妈不知道“”好孩子要诚实,有错要改掉”,这些歌词在学生演唱中反复穿来,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学生轮流进行朗读,对歌曲的理解当然更深刻。

篇10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都属于副科,不在考试范围内,学了反而是浪费时间与精力,所以很多学校和家长都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学好文化课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有时可能会迫于上级部门的监督,而开设音乐课,但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停留在“听—学”这一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上,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二)重技能传授,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域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在音乐教学中更多关注对音乐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学生的兴趣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被动接受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音乐的解读也是如此。学生个体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音乐传递的情感与内蕴,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用心揣摩与回味才能真正领悟,否则审美教育难以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

(三)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缺少民族性

当前的音乐教学内容多以经典歌曲为主。经典歌曲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内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无法理解,自然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不利于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对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不足,教学内容缺乏民族性。彝族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利用好这些民族音乐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四)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学手段单一彝族地区乡村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因此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不完善。大多数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甚至没有可供上课的音乐器材,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是遥不可及。多元化的教学因素难以融入音乐教学,致使教学手段单一、机械,无法满足音乐教学的基本需求,不利于彝族地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限制了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的发挥。

二、彝族乡村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路径

音乐是美的艺术,是通过乐谱的巧妙组合表现出来的。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最基本因素,其审美教育是通过师生共同品味、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基于彝族地区乡村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音乐审美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要提高彝族地区乡村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彻底转变传统观念,需从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出发。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按照音乐教学课程标准安排文化课与艺术课的比例,真正将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来规划课程体系,决不能顾此失彼;在家长和学生中间进行音乐教育重要性的广泛宣传,转变他们对音乐教育的错误认识,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为音乐审美教育创造得以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音乐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从音乐教学硬件方面看,物质条件是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标准化、规范化音乐教育的建立以及先进音乐教学设施的完善,都需要有专项资金的支持。学校在提高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音乐教育设施,优化教学环境,让乡村的孩子们可以和城市孩子一样感受音乐之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另一方面,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即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目前彝族地区大部分学校的音乐课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专业技能不足,音乐教师的匮乏限制了乡村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吸引专业人才,需要提高专职音乐教师的物质待遇与生活条件,从而使更多的专业音乐教师能够扎根农村,为彝族地区音乐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同时对音乐教师要进行轮流培训,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保证乡村音乐教师能紧跟时代教育步伐。

(三)精选教学内容,传承民族文化

结合地区及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彝族地区独特的音乐教学资源,积极开发音乐校本课程,规避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独具特色的彝族音乐之美。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相辅相成,少数民族音乐是在特殊的社会形态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对少数民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和资源。而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少不了音乐教育,要通过教育这个载体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学生通过调动审美想象,将民族声音转化为客观世界的形象与意境,在民族音乐中获得审美欣赏。

(四)技能教学与审美教育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方式是否适当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音乐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单纯的唱歌技能教学,让学生被动接受,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影响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丰富音乐教学形式,结合彝族当地乡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多让学生参与、体验,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技能教学与审美教育并重,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学生美好心灵上的作用,提高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

感受音乐之美,不仅靠听觉,更需要多感官的配合。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审美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增强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想象,由“境”到“形”,由“形”触“情”。这样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轻松、美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符合小学生心理及思维特点,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成为美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去体会音乐的真谛,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情境的创设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进行选择。彝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无法借助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情境创设。我们发现大自然是一种最原始纯净的音乐情境,可以通过自然回归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自然氛围中,感受音乐与自然相融合的美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学科融合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进行音乐鉴赏学习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实现音乐与美术双学科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感悟到的画面付诸笔端,形成作品,并在班内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