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2: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青少年体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目前,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升学率还是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虽然有些学校领导自己也认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也感到无奈,因为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重视程度上还不够。
缺陷之二:形式简单,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但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缺乏直观的教育,使法制教育取不到好的效果。
缺陷之三:标准不一,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
具体表现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安排自习课,有的挤占政治课一点时间,有的甚至没有安排法制课。即使是有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而定。在教材上,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缺陷之四:质量不高,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缺陷之五: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
学校的法制教育由于没有硬任务、硬指标,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责职和目标,形成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同时,在教育管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主要是靠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许多家长对在校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进行有效教育,即使进行教育也很有限,特别是对已离开学校而未找到工作的青少年,由于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来约束,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死角现象突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它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如何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对策之一:部门要重视。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及其青少年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意见,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要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
对策之二:内容要丰富。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
关键词 青少年训练 业余体育训练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一、引言
在发展竞技体育的道路上,一定要充分重视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这是体育事业可以进行有效持续发展的基础。尽管当前的各国在发展竞技体育的道路上,具有适合自身特点的不同模式,但是,青少年业余训练则是进行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1]。所以,应该保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建设,并有效保证训练水平,这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在进行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培养目标还需进一步完善。经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各类体校的培养目标中,尽管都是重视和强调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部分实际训练中,依然存在轻视文化课的问题,无法有效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传统的业务训练模式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对于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来说,在特定的短期内,能够提升一定的竞技体育水平,但是,随着朝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中,经费不足则是在进行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的最大问题,存在业务训练上的投入不足问题。
(三)青少年的业务训练存在和学习知识方面的矛盾。经过统计,上述矛盾则一直是家长和老师所关注的话题,从实际情况看,大量的青少年为了学习成绩问题而放弃相应的业余训练,这也是对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巨大损失。
(四)教练员的训练水平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要想保证青少年体育训练效果,就应该保证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应该从思想教育、技术训练、运动员选材、心理培养以及具体的各项能力指标的训练,上述都对于运动员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所以,运动训练效果则是由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所决定。
(五)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涉及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家长和教师也非常重视后备人才的社会保障方面问题,正是由于这方面原因,部分家长不支持青少年进行训练,对于青少年业余运动员来说,有时的人身保险也难以有效落实。经过统计,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伤病则会影响终止训练[2]。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于前途的认知,以及相应的伤病影响程度,这些都会较大程度影响到训练的效果。如果没有得力的保障措施,就会影响参加训练青少年的人数,可能会产生训练规模的缩小。
三、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对策思考
(一)保证深入进行青少年的业余体育训练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体育体制改革工作,能够明确社会和政府的事权划分,进行有效的职能转移,通过一切有效手段,保证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应该确保管理和服务的进一步加强。要求进行运作过程中,应该把权力能够下放给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保证具有足够的社会力量进行青少年的体育训练,保证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后劲。
(二)对于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模式进一步优化。在进行业余训练的过程中,目的就是有效保证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所以,应该及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有效调整业余训练管理工作,有效培养出各类的体育人才。在具体有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施“体教结合”方案,有效保障业余训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三)保障教练员的水平和素质进一步提升。应该通过有效的岗位培训,保证教练员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提升,另外,在教练员岗位上,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及时淘汰。另外,在进行业务训练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进高水平教练员,保证业余训练的较高水平。可以把有偿输送、有偿培训制度逐步在基层的业务训练中实施,这样也是进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方法,同时,能够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和积极性。
(四)进一步要求青少年具有正确的训练态度。只有保证体育后人才对于训练具有积极的态度,具有较高的情感水平,才能保证训练的稳定性发展。在此过程中,应该积极培养青少年具有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另外,还应该强调教练员对于学生教育的特殊作用,保证教练员素质的提升,来积极影响到学生行为;通过有效培训教练员相应的教育技能,有效将教育和运动技能相互结合。
(五)针对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保障制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应该针对少数优秀运动员的保障制度进一步优化,比如,在职业教育、升学、就业方面明确较为完善的优惠政策,明确在保险、伤病医疗方面的措施,解决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后顾之忧。针对不能进入优秀运动队、高校进行进一步深造的青少年,可以积极考虑安排在社会需要的岗位,发挥自身特长,有效保证群众体育的促进发展。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和家长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正使许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实质、分析其成因、寻求解决它的对策等问题便摆在我们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突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进行反省,“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这些有关“我”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记日记是他们的明显表现。到了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基本稳定。这一时期,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逆反心理”期。
关于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简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因此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是不正确的。
(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出现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
1.主观因素
(1)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及相当敏感的特殊时期,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当家作主,从而摆脱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现自己的非凡与成熟,因而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态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为成人们所重视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所以才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上采取了极端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形成与外界对峙的局面,从而确立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2)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
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的偏差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持己见,走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显得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3)学生主体内部的综合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综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过强,过分强调自我,受好奇心的驱使,偏激片面地看问题等。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加上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学习中提出一些与师长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设想和看法,并亲于尝试一些在教育者看来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对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种行动都是以满足个人(社会)的某种需要为前提的。在学生还没有产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此外,当学生产生一定需要以后,对他们提出的过高过急的要求也是难于被接受的。
第二,对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我们对这个问题决不能掉以轻tb。有人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他们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
第三,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标准,碰到问题只凭主观臆测就作处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引导,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教给学生。就其本身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展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自己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种矛盾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或问接影响着他们,尤其是一些后进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tb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式、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比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包括不正之风,都可能影响敏感的学生,以致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总之,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也同样是教育学生所不可忽视的。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对同辈群体的依赖。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问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正确对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正常表现,是青少年中的一种普遍行为。这一时期,教师应“对症下药”,不应盲目作为。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对待其逆反心理行为,与他们做朋友,是应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上下课时间,对有逆反心理行为的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多种正规的方式了解其tb理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找个别学生聊天,通过聊天发现其反常行为的根本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切忌盲目指责、批评学生或不尊重学生。
2.以情动情,消除疑虑
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大量的社会现象都说明,感情在无形中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与做法。而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处于“反抗”时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师对感情的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们的教师不能采取简单和偏激的行为,而应做到以情动情,以心换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从而对教师消除疑虑,真正从内心接纳教师、与他们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忧与愁,这将有利于改变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创造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共同重视学生逆反心理问题。要认识一致,互通信息,改变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极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家庭;学校可通过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等,为我们青少年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要竭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青少年处处感到是温暖、处处感到是关心。从而严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规范化,以此来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1.错位的性教育观。①无师自通论。认为青少年对性知识会随着生理发育自然而然地了解,没必要予以教育。②封闭保险论。这种观点认为只要对青少年进行性信息的封锁,不让他们接触到任何有关性的东西和问题就能放心无虞。③简单无用论。这种观点认为对性知识无须过多了解,因其内容敏感简单,与青少年学习成长无益。④教唆论。该观点实质上是把传授科学性知识和性教育同教唆混为一谈,认为性教育不讲没关系,讲了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
2.性教育未真正纳入正式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尚无中小学性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和全国通用的性健康教育教材。当前开设青春期教育的学校所采用的课本和参考书都是各地陆续自编出版的地方教材,如上海的《青春期常识读本》、《青春期教育》、南京的《青春期提纲》等,其它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仍无性教学教材。二是多数中小学校仍未开设单独的性教育课程。除了试点学校外,全国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单独设置性教育课,性教育内容主要分散于其它科目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渠道不规范,教材匮乏。教材是学生正确获取必要知识、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性教育,一套比较权威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我国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很不规范,性教育的教材匮乏。据《深圳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研究》对近3000名学生、7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通俗杂志、影视作品、网络、学校性教育课程、同学间交流以及其他非正规方式。
4.缺乏专业师资队伍。我国自开展青少年性教育来,从事性教育的人员主要局限于中小学生物、德育课教师及少数校医等。目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师资奇缺,高素质的专业青少年性教育教师队伍尚未真正形成。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青少年性教育的开展。
二、对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首先是认识上的误区。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虽整体而言是复杂多样的,但笔者认为性教育意识滞后是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难以普及的关键障碍。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性”在我国社会中成为不能公开谈论的问题。同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也并没有意识到,科学的性教育会更加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相反,他们中不少人反而担心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弄不好会诱导其过早地发生错误的。
其次是教育部门的重视力度不够。比如性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教材性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没有这方面的教材,教师上课无所遵循,讲授内容零乱,不系统。这既对学生科学系统地掌握性知识,促进其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也是造成青少年诸多性问题、性犯罪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家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尚未足够重视对全国通用中小学性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和性健康教育教材的制定和编写工作,这无疑会严重影响着学校性教育的发展。
再次是高考指挥棒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虽然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已有年月,我们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依旧存在。加之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等,目前的学校教育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中小学校仍然只重视语、数、外等几门与高考升学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的教学,至于其他学科如性教育这类并不参加高考的学科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此外,诸如高等师范教育缺少专门性教育师资的培养,社会和家庭性教育的缺位等也是造成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问题不断的重要原因。
三、关于解决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缺失的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旧的思想观念不破除,青少年性教育就很难顺利开展,也就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破除传统滞后的性教育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二是利用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开办性教育家长学校。有效利用社会和学校的资源,开办性教育家长学校,对青少年的家长进行必要的性教育知识,转变家长的传统性观念,是促进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一条非常值得尝试的重要途径。
2.单独设课,将性教育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性教育当中无疑应起到主导地位的作用。在学校进行性教育,首先应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课程设置问题。目前虽然中学课程中的生理卫生、生物、健康教育、德育等有关课程中有生殖、人体器官的机能等涉及性教育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零星而分散,无法代替系统的性教育,尤其是各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限定的课时,再加之对性的敏感,使性教育变得表面化和空泛化,不能切实满足青少年了解性知识的需要。要达到性教育的目的,必须把性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系统,设置单独的课程,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保证应有的课时量。这是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不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3.重视中小性健康教育大纲和性健康教育通用教材的制定和编写工作。教学大纲是国家对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是国家对学校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就有可能统一各个学校的教学要求,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学大纲又是编写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我国中小学开设的其他课程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唯独性教育目前尚无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此,建议国家教育部应迅速组织专家学者充分论证并制定统一的《我国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为中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奠定基石。
4.加强性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首先,政府和决策部门必须重视青少年性教育师资的建设与培训工作,确立我国性教育在师范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其次,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还应定期为中小学性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性教学水平。再次,作为中小学校本身而言,也应把性教育教师送出去进修或与当地性教育机构合作,在职培训专业教师,以改变现有性教育严重缺乏的局面。
5.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构建青少年性教育体系。众所周知,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主要阵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可以代替有效的社会和家庭教育,它们之间的作用应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因此,我们在重视学校教育,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同时,丝毫不能忽视社会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协调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这三个方面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青少年性教育体系,保证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樊蔚,刘冰.大学生性观念及其性教育的缺失[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
[2] 黎钰林,沈又红.当前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的困境及其症结[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
[3]尹红新.大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剖析及对策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9).
五人制足球是职业足球队的一种练习方法演变而成的足球竞赛性游戏,为了使其能够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比赛项目,国际足联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1987年正式将这种运动命名为“五人制足球”。现在世界杯五人制足球比赛已经成为国际足联六大赛事之一。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每个高校只有一个足球场,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如何解决场地的问题就成了影响学生开展足球运动的关键。五人制足球有其鲜明的特点、优势和意义,能够解决高校足球运动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势在必行。
1 五人制足球的特点及在高校开展的优势
1.1设备简单,规则简明。
易于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的标准场地长为25~42m、宽为15~25m体育论文,所需的备也比较简单。一般性五人制足球比赛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大可小,球门可用砖头、衣物等代替。另外五人制足球活动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而且可以不受天气等因素的限制。五人制足球源于十一人制足球,它的竞赛规则与十一人制足球比较类似,但又非常简明,这也为五人制足球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1.2参赛人数多,提高场地利用率杂志网。
十一人制规定上场人数为11人,最多可替换队员3人。五人制比赛规定上场5人,换人人数不限。单从一场比赛来看,五人制比赛参赛人数要少于十一人制。不过我们可以作以下的计算:以两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正规十一人制足球场为例,如果举办十一人制比赛,可参加比赛的人数最多为(11+3)×2=28人,如果在这个场地上举办五人制比赛,可将正规足球场划分为四个标准五人制足球场,两个小时内一个场地可以安排两场比赛,则能够参加比赛的人数最少为10×4×2=80人,大大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另一方面,由于单场比赛时间短,举办学校、院系级比赛的赛程也较短,克服了十一人制比赛赛程较长的弊端,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3.射门多,进球多,观赏性强。
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规定:“开球可以直接进球得分”,由于比赛场地小,有效的射门区域相对较大体育论文,所以有效射门次数大大增多,同时进球也增多,使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这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观众的热情。
1.4运动负荷的适宜性,安全性。
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场地面积小,比赛时间相对较短(每半场比赛时间为20分钟,全场比赛共需40分钟),且还有中场休息;同时,规则对比赛中途换人次数不作限制,且被替换队员可以再次上场比赛。而十一人制足球每半场比赛4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全场比赛需要100分钟,耗时较长。另外,其规则对换人人数有限制(每场比赛只能替换3人,且被替换队员不能再次上场比赛),因此,对队员体能要求较高,队员赛后容易产生疲劳,而我们的参赛队员都是在校学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十一人制比赛视角长,运动强度大,所需氧债大,疲劳恢复至少24小时以上。五人制足球比赛,强度虽大,但比赛时间短,并可频繁换人体育论文,氧债相对较少。经过一晚上休息,疲劳基本可消除,从而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另外,比赛规则还对一些容易产生伤害的行为做了明确规定,如不允许冲撞和铲断球等。因此,可以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减小参赛者心理压力,增强了运动员的安全感,有利于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1.5接触球的机会多,整体性强。
由于五人制足球队员人数少,使每个参赛的队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球,同时比赛场地小,这要求队员要更多的无球跑动和更快的传接球配合,因此五人制足球队员接触球的机会较多。五人制足球场地小、队员人数少,防守相对密集,因此五人制足球较十一人制足球更需要队员间的积极配合,同时五人制足球参与者在比赛中必须充分发挥5个人整体的智慧和技能,发挥团队精神,协同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比赛结果。
1.6攻防转换快,技术要求较高杂志网。
五人制足球比赛换人人数和次数不限,也没有越位的限制,而且有队员严重犯规被暂时罚出场2min后其他队员可换上场等特殊规则。这些规则使得五人制足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快、对抗激烈、技术动作更快,使比赛更加激烈。由于五人制足球场地小,活动空间小,运动员在做传、接、盘、带、射等动作时体育论文,必须在瞬间完成,这要求球员在场上的反应能力、控球力和队员间的配合。
2 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意义
2.1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五人制足球运动中使用的身体部位比其他运动全面、丰富。头、脚、胸、臀、肩都可以利用,五人制足球比赛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如踢、接球等技术和奔跑、急停急起、转身等无球活动。同时五人制足球比赛运动负荷的适宜性,适合大学生生理特点,这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性等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和消化系统等人体器官的功能非常有益。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可以使学生认识足球的价值和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五人制足球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发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集体主义精神。
2.2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蕴涵着很高的文化价值,五人制足球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高校推广五人制足球赛,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的建设,推动学校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同时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推动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李宁杯”
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可以推广和宣传体育精神,展现和宣扬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向社会辐射,从而扩大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3缓解场地不足,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高校扩招后,高校的体育活动场所或教学场地普遍存在着场地不足的难题体育论文,五人制足球能有效地缓解这种现状,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可根据具体隋况,改变场地和球门的大小、增加或减少比赛人数、取消守门员等,使五人制足球比赛成为一种灵活样的比赛形式,这能激发学生对足球技战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五人制足球要求参与者出球、急停急转要快,射门要稳、准、狠、快,动作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等特点,这能培养和提高参与者娴熟细腻的脚下控突破技术和严密的协同防守等能力。另外五人制足球具有接触球的机会多的特点,而多接触球是掌握球性的主要途径,数量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多接触球是加速掌握动作技术的关键,这对于参与者的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4推动足球运动自身发展杂志网。
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浓缩与精炼,十一人制足球是五人制足球的提高与升华,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有效补充形式。足球运动依托高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球员职业素养、职业结构、文化
水准及道德素质,改善中国的足球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足球运动自身发展。五人制足球在高校的推广与发展,可以作为中国足球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为中国足球探索一条新的出路。五人制足球具有场地小、时间短、换人规则灵活、在同一时阆内参加的队数和人数多、易造就技术型人才等优点,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五人制足球赛在高校推广,能利用大学生的榜样影响,对中小学的足球运动的开展与发展能起到辐射的影响,可以激发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3结语
以上关于五人制足球与十一人制足球的比较分析,并不是说十一人制足球不应在学校开展。事实上,十一人制足球是足球比赛的最高形式体育论文,队员无论是在身体素质上、技战术水平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五人制足球所无法比拟的,其影响力也远远高于五人制。国际足联(FIFA)针对五人制足球与十一人制足球两种赛制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有各自的《足球竞赛规程》,都有正式的国际比赛。这两种赛制都是我们普及足球运动,提高足球运动技术水平的理论依据和操作准则,哪一样赛事都不违背国际足联的指导精神。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浓缩与精炼,十一人制足球是五人制足球的提高与升华,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有效补充。由于五人制足球其简便易行,且进球多,技术多样的特点,建议各高校重视五人制足球开展,发
挥高校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知识优势、环境优势大力推行五人制足球,激发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促进高校和我国五人制足球的发展,提高足球运动的普及率,从而推动整个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足球协会.足球竞赛规则2005【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
【2】谭华星.对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3):51~52
【3】沈国征.对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7,(3):104~106
五人制足球是职业足球队的一种练习方法演变而成的足球竞赛性游戏,为了使其能够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比赛项目,国际足联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1987年正式将这种运动命名为“五人制足球”。现在世界杯五人制足球比赛已经成为国际足联六大赛事之一。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每个高校只有一个足球场,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如何解决场地的问题就成了影响学生开展足球运动的关键。五人制足球有其鲜明的特点、优势和意义,能够解决高校足球运动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势在必行。
1 五人制足球的特点及在高校开展的优势
1.1设备简单,规则简明。
易于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的标准场地长为25~42m、宽为15~25m体育论文,所需的备也比较简单。一般性五人制足球比赛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大可小,球门可用砖头、衣物等代替。另外五人制足球活动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而且可以不受天气等因素的限制。五人制足球源于十一人制足球,它的竞赛规则与十一人制足球比较类似,但又非常简明,这也为五人制足球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1.2参赛人数多,提高场地利用率杂志网。
十一人制规定上场人数为11人,最多可替换队员3人。五人制比赛规定上场5人,换人人数不限。单从一场比赛来看,五人制比赛参赛人数要少于十一人制。不过我们可以作以下的计算:以两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正规十一人制足球场为例,如果举办十一人制比赛,可参加比赛的人数最多为(11+3)×2=28人,如果在这个场地上举办五人制比赛,可将正规足球场划分为四个标准五人制足球场,两个小时内一个场地可以安排两场比赛,则能够参加比赛的人数最少为10×4×2=80人,大大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另一方面,由于单场比赛时间短,举办学校、院系级比赛的赛程也较短,克服了十一人制比赛赛程较长的弊端,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3.射门多,进球多,观赏性强。
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规定:“开球可以直接进球得分”,由于比赛场地小,有效的射门区域相对较大体育论文,所以有效射门次数大大增多,同时进球也增多,使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这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观众的热情。
1.4运动负荷的适宜性,安全性。
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场地面积小,比赛时间相对较短(每半场比赛时间为20分钟,全场比赛共需40分钟),且还有中场休息;同时,规则对比赛中途换人次数不作限制,且被替换队员可以再次上场比赛。而十一人制足球每半场比赛4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全场比赛需要100分钟,耗时较长。另外,其规则对换人人数有限制(每场比赛只能替换3人,且被替换队员不能再次上场比赛),因此,对队员体能要求较高,队员赛后容易产生疲劳,而我们的参赛队员都是在校学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十一人制比赛视角长,运动强度大,所需氧债大,疲劳恢复至少24小时以上。五人制足球比赛,强度虽大,但比赛时间短,并可频繁换人体育论文,氧债相对较少。经过一晚上休息,疲劳基本可消除,从而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另外,比赛规则还对一些容易产生伤害的行为做了明确规定,如不允许冲撞和铲断球等。因此,可以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减小参赛者心理压力,增强了运动员的安全感,有利于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1.5接触球的机会多,整体性强。
由于五人制足球队员人数少,使每个参赛的队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球,同时比赛场地小,这要求队员要更多的无球跑动和更快的传接球配合,因此五人制足球队员接触球的机会较多。五人制足球场地小、队员人数少,防守相对密集,因此五人制足球较十一人制足球更需要队员间的积极配合,同时五人制足球参与者在比赛中必须充分发挥5个人整体的智慧和技能,发挥团队精神,协同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比赛结果。
1.6攻防转换快,技术要求较高杂志网。
五人制足球比赛换人人数和次数不限,也没有越位的限制,而且有队员严重犯规被暂时罚出场2min后其他队员可换上场等特殊规则。这些规则使得五人制足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快、对抗激烈、技术动作更快,使比赛更加激烈。由于五人制足球场地小,活动空间小,运动员在做传、接、盘、带、射等动作时体育论文,必须在瞬间完成,这要求球员在场上的反应能力、控球力和队员间的配合。
2 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意义
2.1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五人制足球运动中使用的身体部位比其他运动全面、丰富。头、脚、胸、臀、肩都可以利用,五人制足球比赛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如踢、接球等技术和奔跑、急停急起、转身等无球活动。同时五人制足球比赛运动负荷的适宜性,适合大学生生理特点,这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性等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和消化系统等人体器官的功能非常有益。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可以使学生认识足球的价值和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五人制足球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发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集体主义精神。
2.2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蕴涵着很高的文化价值,五人制足球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高校推广五人制足球赛,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的建设,推动学校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同时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推动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李宁杯”
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可以推广和宣传体育精神,展现和宣扬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向社会辐射,从而扩大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3缓解场地不足,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高校扩招后,高校的体育活动场所或教学场地普遍存在着场地不足的难题体育论文,五人制足球能有效地缓解这种现状,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可根据具体隋况,改变场地和球门的大小、增加或减少比赛人数、取消守门员等,使五人制足球比赛成为一种灵活样的比赛形式,这能激发学生对足球技战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五人制足球要求参与者出球、急停急转要快,射门要稳、准、狠、快,动作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等特点,这能培养和提高参与者娴熟细腻的脚下控突破技术和严密的协同防守等能力。另外五人制足球具有接触球的机会多的特点,而多接触球是掌握球性的主要途径,数量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多接触球是加速掌握动作技术的关键,这对于参与者的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4推动足球运动自身发展杂志网。
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浓缩与精炼,十一人制足球是五人制足球的提高与升华,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有效补充形式。足球运动依托高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球员职业素养、职业结构、文化
水准及道德素质,改善中国的足球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足球运动自身发展。五人制足球在高校的推广与发展,可以作为中国足球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为中国足球探索一条新的出路。五人制足球具有场地小、时间短、换人规则灵活、在同一时阆内参加的队数和人数多、易造就技术型人才等优点,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五人制足球赛在高校推广,能利用大学生的榜样影响,对中小学的足球运动的开展与发展能起到辐射的影响,可以激发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虽然我得经常绞尽脑汁地想组内教研活动的各种内容,其实我还满享受教研组长这个职务给我带来的不同与以往的感觉。虽然我得付出比以往多一倍甚至更多的休息时间。虽然我还得牺牲一下自己瘪瘪的钱包(因为要用手机联系组内的成员,而我综合组成员又是最多的但是让我得到锻炼和成长。例如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自我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让我看到其他老师身上的闪光点。组内的杜副校长是四楼办公室的常客,每次来不是拿着科学书就是科学作业本,一坐就是好长时间,原来是和我办公室的另外两名科学老师在交流、探讨科学知识,经常会说:要自己先弄懂了才能去教学生,要不然不就误人子弟了吗。很佩服他不耻下问的精神,而且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总是第一个上交评课表的另外朱洪福老师和杜卸花老师是组内参加活动最积极的每次的听课、评课,俩都会准时参加,还有杜荣兰、汪梅仙两位老师虽然即将退休,但是教研活动一次不落,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真的让我很感动,同时也是学习的榜样。还年轻,或许有些事情做的不够好,很感谢他对我包容和工作上的支持。这是发自我内心的感谢。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综合教研组全组教师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深入发展。主动思考,不断进行专业学习和课后反思,注重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研氛围浓厚。学校各项活动中有我劳作的身影,有我辛勤汗水。正是因为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这个学期我综合教研组才有了以下成绩:
校科学成绩也名列前茅。科学方面:叶文哲老师指导学生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而在08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全区科学统测中。
校分别在独奏、独舞上获区一、二等奖,音乐方面:两位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大合唱获区三等奖。刘锦军老师《龙的传人》纪念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教职工文艺会演中获区一等奖。本人在区音乐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三等奖,音乐论文获区三等奖。此外,和刘锦军老师代表镇团委参加杜泽镇第一届重阳文化艺术节分获二等奖。
一、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特征
(一)目标一致性
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具有一致的目标。家庭体育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预防其疾病的发生、保持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睦,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开展社区体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社区人员的身体素质,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构建和睦又好的社区。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都不关注体育成绩的好坏,更多的重视成员的参与度,因此,二者具有目标一致性。二者的目标一致性也说明了社区体育的公益性,然而,社区体育仍有部分项目不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其目的主要是盈利等问题,这些问题亟需相关部门来解决。
(二)主体重叠性
社区是由单个家庭构成的,而单个家庭又是社区的一份子。社区是联系家庭与家庭、集体之间的纽带,是公共的活动空间,因此,家庭成员是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二者的共同主体。
(三)时空连贯性
对社区成员来说,家庭模式主要是“421”结构。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其活动空间就是家庭、社区和学校,除学校之外,社区和家庭就是青少年活动时间较长的地方;对于老人来说,其活动主要空间就是社区和家庭;对于青年来说,除工作领域以外,其主要活动场所也是社区和家庭。每天出门就是社区,进门就是家庭,足以证明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具有时空连贯性。
二、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转变观念,加强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
社区体育作为大众体育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是今后城镇居民体育运动形式的主要发展趋势。但由于部分民众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并未认识到社区体育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运动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家庭体育搞好就行了,对社区体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加之各地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当前我国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程度不高的现状。针对此问题,首先要统一认识,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其次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组织人力对相关方面进行普及教育,增强群众认识。
(二)把家庭体育作为评价社区工作情况的一个指标
要认真贯彻执行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相结合,社区、家庭共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工程对家庭和社区的体育活动情况都做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却没能贯彻执行,政策的不执行导致了我国家庭与社区体育运动长时间的发展乏力。要想切实促进我国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发展,体育论文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踏上新的台阶,就必须破除一切阻力,严格按照“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和规定,贯彻执行相关标准。
(三)完善大众体育的服务系统
完善服务系统,一是要加强硬件建设,这方面的重点在于资金投入。除了体育彩票筹措的公益金外,要大力吸引社会投资、鼓励捐赠活动,扩大支持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资金来源,用来建设体育场地、增添体育设施及器材用品等,提高大众体育的硬件水平。二是要加强软件建设,软件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宣传。具体来讲,首先是做好大众体育信息网,详细介绍各类体育信息和贴士,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其次是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报纸、电视公益广告等媒介宣传造势,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同时普及科学的体育运动方式,常见运动伤的处理方法等内容,引导群众科学锻炼,提升运动效果。
(四)努力吸引社会赞助
在组织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时,可以通过对赞助商实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对家庭、社区体育活动的支持和赞助,同时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类媒体加强对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广告效应来吸引企业赞助。努力吸引社会资金对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进行赞助,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又有效促进了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可谓双赢之举。
(五)社区组织,家庭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康活动
本学期,在课程教学处的统一部署下,本组确立了“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研重点,教研组分别召开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及“实施高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两次专题研讨会,教研组、备课组老师积极研讨体育高效教学模式和程序,通过组内开设公开课听课、评课,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高效教学”的概念,认识到了高效体育教学的内涵不仅要有效果、有效益,而且要有效率,同时也明确了高效教学的考量标准不仅包含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还包含学习体验。研讨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高效教学的构建,必须做到教学预设的有效性即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必须做到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做到精选化、整合化,选择教学方法必须做到灵活化、最优化;同时,在教学评价时要做到多元化、激励化。
二、创建学习性教研组,促进专业化发展
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效手段,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师学习,本学期教研组学习蔚然成风,相互之间交流听课就达80节次,外出学习达30人次,有业务培训,有研修活动,有观摩学习,有教学研讨,形式多样。每一次活动归来,与会者都进行交流,及时传达有关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传达课改信息,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发展。此外,为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根据教师发展处和课程教学处的统一安排,本组于每月初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大家先在自学的基础上然后集中交流,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学习收获。
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着力向更深层推进
由俞波老师负责、全体组员参与的省课题《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践研究》子课题《以游戏为载体设计多元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进入结题阶段,但结题并没有结束我组研究。本学期初,又继续向教育局申报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项目学校,课题《大课间体育活动校本化开发与实践研究》并已批准立项,意味着我们所开展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组教师将以此为契机,围绕课题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改进和改良我校大课间,在探索中前行,在改良中进步。本学期围绕课题研究在校行政支持下组织了全校的春季趣味运动会,从项目设置、场地安排、报名和比赛、学生参与率,都超过以往各届。
四、强化毕业班体育教学,体育中考成绩优良
上届初三体育中考我校取得了39.8的好成绩,而本届初三毕业班面临人数多,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学校和全体教研组同志非常重视。九年级两位教师抓早、抓紧、抓细、抓实,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同学,同时各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中考标准,群策群力,经常交流,不断探索提高成绩的方法,并及时做学生思想动员工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教学、训练、考核相结合。本学期,我们又先后召开两次学生家长会,认真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分管领导和教研组先后多次进行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分析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在5月进行的体育中考中,我校再次取得优良成绩,全校均分达到了39.7分,圆满完成学校要求。
五、业余训练常抓不懈,体育竞赛成绩可喜
运动队业余训练,一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运动队教练员认真负责,坚持常年系统训练,不断改进创新训练方法,使训练质量大幅提高,在各类体育竞赛中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本届九年级有16位学生获得体育竞赛优胜,中考获得加10分的资格。田径队在史荷凤和缪伟杰老师指导下参加市第25届育苗杯田径比赛中获初中乙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初中甲组团体总分第六名。何中坚老师指导乒乓球队学生参加市乒协组织的“迎六一”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中,获第三名1人次。
六、本组教师取得的成绩
1、老师参加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比赛获二等奖。
2、老师参加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比赛获三等奖。
3、老师撰写论文《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研究》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国学校体育》年第五期,并送省第届运动会科报会评审。
4、老师撰写论文《体育教研组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研究》发表在省级刊物《初中教学研究》年第二期并获市24届体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5、老师在本学期受市教研室体育学科委托为市局属、、、、区体育教研组长80多人,作体育教研组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研究专题讲座。
6、老师参加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游泳比赛(预赛)裁判工作,认真细致,被组委会评为“精神文明裁判员”。
教研组述职报告1感受着冬日暖阳的光芒,伴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我们送走了特别忙碌的一个学期,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激动,说实在的,我期待着这次的发言,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的综合组,但又一直静不下心来细数组内的故事……不过,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
依稀仿佛中,还是在这个地方,还是我们这群人,才刚刚认识,不曾想,转眼间大家都已在一起奋战了一百多个日子!想起共同走过的这一天天,那一张张亲切的面孔逐渐变得清晰而又无比可爱!十月初,学校重新划分了教研组,当时我代四至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根据分配要求,本来想学校会把我安排在四、五、六年级任一个年级组里,可谁知打开网页一看,竟由我独领一组,说句心里话,心里是喜也是忧,喜的是领导器重委以重任,忧的是我实在怕事情太多无瑕顾及而耽误哪一项工作!我们综合组共有成员六人,几乎每个人都独属一室,平时难得聚在一起,大家分散在四个办公室,横跨了除校长室之外的教学、政教、后勤、行政办公室四个科室,真可谓是一支最具特色的团队了!
郭主任负责学校的实物管理及收发,是我们组的老大哥,整天任劳任怨,除了上好科学课,平时总是默默无闻地认真工作,核查各办公室的物品数量,虽已五十开外,却虚心好学,积极向老师们请教电脑的各项操作方法,并把各室的财物输入电脑,管理得井井有条,保证了学校公共财务不被流失。冷杰斌老师细心周到,组内的事情属他最操心,平时提个醒啊什么的,有一次,我们科室打扫完卫生之后,地面不干,就到其他办公室等着,冷老师过来看到地面干了,就帮忙把吊扇关掉了,我觉得他真是个极细心又负责的老师,这学期加入到后勤小组,工作尤其吃苦耐劳又善于思考,为给各班的桌凳喷号,他和后勤组的老师们一起加班了好几个晚上而无怨言。黄小芬老师称得上我们组的大姐姐了,每次到政教处找她,都见她在低头工作,有时候是在整理、装订行为养成作业等材料,那一撂撂的材料经过小芬的手,就变成了一个个整齐规范的档案;有时候她是在更新本口的网站内容,记得最初小芬姐问我如何更新网站时,对她的电脑操作水平可是不敢恭维,而现在管理起网站也能够得心应手了;最辛苦的还数每周的班级量化考核分数的计算、整理了,正是因为她的勤奋工作,才有了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各班文明、纪律、卫生班级流动红旗的及时发放。王秀梅老师与我同龄,身体不是太好,但她对工作却一丝不苟,除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负责学校的电教仪器管理,任何工作只要交给秀梅,从没有说过“不”字的,遇到弄不清的问题及时与我们沟通,直到按时完成任务,今天中午,王老师还在主动清点回收本学期借出的仪器,如果有哪位老师没顾上归还的,希望会后及时找王老师协助完成这项工作。苗林晓老师是我们组里最年轻、最具青春活力的小妹,身在行政办公室,工作常常身不由己,但她从不叫苦叫累,兢兢业业,认真完成组内的任务,为了准备上次的纵横信息课题的讲课,小苗妹妹可谓下大功夫了,一次次地向语文组的老师请教,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修改,我们也多次在一起听课、评课,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介绍完了本组的兄弟姐妹,再来聊聊本学期忙不完的活动,关于“四赛”大家已经说得很多了,在这次轰轰烈烈的活动中,我们组的成员积极争先不落后,处处以为集体争光为己任,个个摩拳擦掌,加班加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赛课堂”活动中,小芬老师设计了《体积变化之谜》一课,知识点比较多,课堂容量比较大,还牵涉到孩子们要动手做实验,教学环节设计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组的老师们就多次听课、评课,在教研活动中,你一言我一语,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了中心校的二等奖。“赛素质”声乐比赛中,小芬老师一马当先,以一曲《高天上流云》获得中心校二等奖;舞蹈比赛中,我以组长的身份带命出征,取得了中心校二等奖的成绩,总算不辱使命;尤其在手工比赛中,秀梅克服腰痛的毛病,自己买来素材,耐心编织了红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参加中心校的比赛,在为数不多的奖项中夺得了一个三等奖。除此之外,在学校工会举行的定点投篮比赛中,由冷老师和苗老师出战,我们组以仅次于专业组体育组的成绩轻松拿下了第二名;学校的乒乓球比赛,小苗妹妹一路打拼,冲进决赛,虽未取得前三名,但只要尽力了,就没有遗憾,重在参与么!
这,就是我们综合组的姐妹兄弟!这,就是我们综合组的家长里短!工作的日子总是平淡无奇,但平平凡凡才是真,我为拥有这样的团队而骄傲,我为遇到这样的同事而快乐,在这里,我要深深地道一声谢谢,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我工作中的.不成熟!
牛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精诚团结,以“孺子牛”的精神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祝愿所有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心想事成!祝愿大家你牛我牛黄小牛!谢谢!
教研组述职报告2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觉得自己真的非常幸运。回想第一次站在这里,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竞选组长的参选人员,而这一次我以综合教研组组长的身份向大家汇报这一学期综合教研组所走过的历程。
虽然我得经常绞尽脑汁地想组内教研活动的各种内容,其实我还满享受教研组长这个职务给我带来的不同与以往的感觉。虽然我得付出比以往多一倍甚至更多的休息时间。虽然我还得牺牲一下自己瘪瘪的钱包(因为要用手机联系组内的成员,而我综合组成员又是最多的但是让我得到锻炼和成长。例如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自我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让我看到其他老师身上的闪光点。组内的杜副校长是四楼办公室的常客,每次来不是拿着科学书就是科学作业本,一坐就是好长时间,原来是和我办公室的另外两名科学老师在交流、探讨科学知识,经常会说:要自己先弄懂了才干去教学生,要不然不就误人子弟了吗。很佩服他不耻下问的精神,而且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总是第一个上交评课表的另外朱洪福老师和杜卸花老师是组内参加活动最积极的每次的听课、评课,俩都会准时参与,还有杜荣兰、汪梅仙两位老师虽然即将退休,但是教研活动一次不落,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真的让我很感动,同时也是学习的典范。还年轻,或许有些事情做的不够好,很感谢他对我容纳和工作上的支持。这是发自我内心的感谢。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综合教研组全组教师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深入发展。主动思考,不时进行专业学习和课后反思,注重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研氛围浓厚。学校各项活动中有我劳作的身影,有我辛勤汗水。正是因为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这个学期我综合教研组才有了以下成果:
校科学效果也名列前茅。科学方面:叶文哲老师指导学生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而在08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全区科学统测中。
校分别在独奏、独舞上获区一、二等奖,音乐方面:两位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大合唱获区三等奖。刘锦军老师《龙的传人》纪念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教职工文艺会演中获区一等奖。自己在区音乐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三等奖,音乐论文获区三等奖。此外,和刘锦军老师代表镇团委参与杜泽镇第一届重阳文化艺术节分获二等奖。
美术方面:童佳兴老师辅导学生的书法作品获区三等奖。
体育老师的带领下,体育方面:体育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田径队的训练。学校师生正常、有序地进行“阳光千米跑”活动。月份,校还进行了全校性的队列训练及比赛。姚永琴老师的体育论文获得了区三等奖。
今后我会努力克服综合教研组学科杂,胜利只属于过去。人员分散的困难,进一步加强和丰富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升。组全体老师将携手并进,奋发向上,迎接新的挑战。谢谢!
教研组述职报告3一年半前,我怀着“诚惶诚恐”、“忐忑不安”的情绪理解了数学教研组长一职,担心不能胜任,始终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压力很重,因此我加倍努力,真心诚意为数学组的每位老师服务,求真务实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主要汇报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关于教研组的建设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多次学习讨论并渐渐构成了以下三方面的共识:
(1)群体意识: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改变数学组的形象。如果我们是薄弱组,那么你水平再高也只是薄弱组的一员,反之,整体实力的提高,相应你也能得到认可。
(2)服务意识:师德建设的的标准主要体此刻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水平和效果,因此要求我们应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老师是辛苦的,做数学老师更苦,赋予的职责也更大。作为数学教师就决定了你就应做一个工作上是严谨的、踏实的,人格上是真实的、正直的人,否则你不配做一个“数学人”。
(3)教研意识:校本教研和组内教研已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在新课程、新大纲、新高考这样的新形势下,一个不重视教研的老师必将被淘汰。针对我们一个大组的实际状况,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和教研更为重要。
二、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常规的落实
(1)有计划:开学初要求各备课组长制定好计划,然后协调确定在一个学期中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并张贴公布,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准备。
(2)有资料:教研活动的资料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开设新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研究课和老教师的示范课等,本学期共开出各类课型的公开课共计24人次。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对新课程的探讨和新课程体系下的考试方式和命题方向的研究。
(3)有形式:公开课的开设,除了上课、听课,还需要说课、评课,评课采取先分备课组讨论,然后每个备课组派一名主讲人,最后由我总结点评,这样既热烈又融洽。
(4)重落实:开学初制定的计划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学期都能分别开展1次左右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个性是三位备课组长他们年龄比我大、资历比我深、水平比我高,工作都十分配合、负责,正因为有了他们,我的工作简单了很多。
(5)重检查:用心配合教务处组织的各类教学常规检查,我组大多数老师都能得到肯定。这方面本人也能起好带头作用。
(6)重效果:流于形式、滥竽充数的教研活动不进行。
三、关于教科研
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只有不断学习、研究才能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因此,我们组共承担了三个课题,其中由我牵头的《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已完成一万五千字的初稿。年青教师在这方面大有超过老教师的势头,如章建春老师已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多篇,在杭州市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成绩和荣誉
就应看到,我们数学组慢慢在成长、在发展。今年的高考中,在汪晓明老师的带领下,文理科数学平均分都超过了杭州市七县市一级重点中学的平均分。在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中,我校七位老师数学组就占了三位。然而,我们也就应清醒地认识到,和其他组相比,尤其是我,和兄弟组长相比,虽然性高,水平恰不高,相差还甚远,仍需不断努力。
谢谢大家!
教研组述职报告4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我觉得自己真的非常幸运。回想第一次站在这里,我是竞选组长的参选人员,而这一次我是以综合教研组组长的身份向大家汇报这一学期综合教研组所走过的历程。
其实我还满享受教研组长这个职务给我带来的`不同与以往的感觉。虽然我得付出比以往多一倍甚至更多的休息时间,虽然我得经常绞尽脑汁地想组内教研活动的各种内容,虽然我还得牺牲一下自己瘪瘪的钱包(因为要用手机联系组内的成员,而我们综合组成员又是最多的),但是,它让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例如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自我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了其他老师身上的闪光点。我们组内的杜副校长是我们四楼办公室的常客,每次来不是拿着科学书就是科学作业本,一坐就是好长时间,原来是和我们办公室的另外两名科学老师在交流、探讨科学知识,他经常会说:“我要自己先弄懂了,才能去教学生,要不然不就误人子弟了吗。”我很佩服他的不耻下问的精神,而且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他总是第一个上交评课表的。另外朱洪福老师和杜卸花老师是组内参加活动最积极的,每次的听课、评课,他俩都会准时参加,还有杜荣兰、汪梅仙两位老师虽然即将退休,但是教研活动一次不落,他们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真的让我很感动,同时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还年轻,或许有些事情做的不够好,我很感谢他们对我的包容和工作上的支持。这是发自我内心的感谢。
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我们综合教研组全组教师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主动思考,不断进行专业学习和课后反思,注重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研氛围浓厚。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有我们劳作的身影,有我们的辛勤汗水。正是因为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这个学期我们综合教研组才有了以下成绩:
科学方面:叶文哲老师指导学生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而在08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全区科学统测中,我校科学成绩也名列前茅。
音乐方面:在两位音乐老师的指导下,我校分别在独奏、独舞上获区一、二等奖,大合唱获区三等奖。刘锦军老师《龙的传人》在纪念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教职工文艺会演中获区一等奖。我本人在区音乐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三等奖,音乐论文获区三等奖。此外,我和刘锦军老师代表镇团委参加杜泽镇第一届重阳文化艺术节分获二等奖。
美术方面:童佳兴老师辅导学生的书法作品获区三等奖。
体育方面:体育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田径队的训练,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学校师生正常、有序地进行“阳光千米跑”活动。11月份,我校还进行了全校性的队列训练及比赛。姚永琴老师的体育论文获得了区三等奖。
成功只属于过去,今后我们会努力克服综合教研组学科杂,人员分散的困难,进一步加强和丰富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组全体老师将携手并进,奋发向上,迎接新的挑战。谢谢!
教研组述职报告5在20____学年里,本人担任了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教研组组长工作。一学年以来,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现具体述职如下:
一、理论学习方面
透过这一学期的实践,吸取《课程标准》的精华部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首要之位。为了更好的武装自己的头脑,我坚持研读《体育》等杂志,登陆体育学科的前沿网站,并认真做笔记,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及时反思每一节课的教学,记录经典案例,用心撰写自己的所感所思。
二、体育教学方面
一学期来,在区体校领导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必须的提高,在课堂上,注重常规教育。日常教学中,认真备课,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上每一节课,绝不“放羊”,由于专业的原因,体育老师都是带几个班的课,所以我认真分析各班的学情与不同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课我就会将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对他们说清楚,并且强调体育课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一样,是一门课,不是玩。此刻已经构成了常规,我们的体育课有序而精彩。上半年的学校教研课和区教研督导课中受到区体校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好评,并获得优秀课的光荣称号,为学校体育教学做出了必须的成绩。
三、业余训练方面
篮球运动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本年度由于本人身体等状况虽不能承担教练员工作,作为体育教研组长心系学校,为学校寻找能胜任篮球训练的教练员,承担了学校篮球训练队的管理工作,并把自己多年来的训练经验传授给年轻教练,促使我校篮球训练工作顺利开展以及继续发扬光大。
为备战雨花区冬季运动会,我跟体育组丁老师组学校代表队,每一天早上7点半至8点进行晨练一个多月,虽然区教育局因“甲流”原因取消了比赛,我还是为我们的学生因此提高了运动水平而感到高兴和欣慰。
四、学校群体工作
在完成教学任务及课外训练管理的同时,每一天与体育组丁老师一道协同大队部抓好学校群体工作,如:课间操、体育活动课、班级篮球赛、校运会等等,透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与兴趣,从而到达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五、个人成绩
1、区教研督导课中本人的体育课评定为优秀课。
2、率队参加雨花区田径运动会获四个单项前六名。
3、圆满组织全校一至六年级班级篮球赛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