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2: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施工技术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施工技术管理论文

篇1

一、工程概况

漩门二期堵坝工程位于浙江省玉环县的漩门港,是我国少有的深水堵港工程。二期堵坝在分水山和鹰公山之间,坝长1080m,坝顶高程7.5m,坝底高程一般为-7.2m~-8.0m,最低为-25.0m(黄海高程),坝顶宽6m,标准坝段底宽为190m。

坝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结合镇压层的复合加固法。插板间距1.2m,标准坝段部位插深一般在26m左右。

二、施工特点

1.水深流急。当地多年平均位为2.88m,50年一遇位为5.22m,即在位时,港址处的水深为10~25m,平均低潮位时也有6~20m,施工时流速达1.0~1.5m/s,随着碎石垫层和抛石升高,流速增大至2.0~3.0m/s。这样的施工环境,对施工设备的定位锚泊和沉桩管对水流的抗弯曲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风浪大。该工程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为典型的强潮地区,潮差一般在5~7m之间。浙江省每年7~9月被称为台汛期,在这段时间内,一年的潮位最高,而台风也最为频繁。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及设备、财产和人身的安全,要求设备必须具备快速避台风和抢战小风的机动性能。

3.地质情况复杂。该工程总长1080m,其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在软土层中,局部地区有岩基、沙隔层或贝壳沉积层。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对水下装靴桩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浮态定位要求高。由于水深,船体是在水浮区的水面进行作业,无法搁浅检查定位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要求定位准确可靠。

5.工期紧迫。漩门二期堵港工程总插板数量为258万m,约10万根。总工期为8个月,这样的施工强度在国内深水作业中也是少有的。

6.质量要求高。在该工程中规定插设间距误差为10cm,垂直度误差小于1.5%,回带长度小于50cm。

三、施工设备

按中国沿海地带作业标准及上述施工特点,浙江省围海工程公司研制了深水塑料排水带插设作业船。船体系航式双体作业船,由两个片体与首尾连接构成一个长方形的施工空间。该船总长46.8m,总宽17m,型深3.2m,吃水深度为1.6m,排水量为700t,一次定位有效施工尺寸为22m×10m。定位与移动设备装置为4台5t起锚机,能在水深30m以内、流速2~3m/s的环境中施工。塑料排水带插设装置为门架式立柱打设机。该设备安放在作业船上,在施工空间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移动,总高度为40m,总长度为9m,跨度为13m,能够满足插入涂面以下37m深的要求。为了补偿船体倾斜度,设计时采用门架与立柱之间进行双铰链连接,使其组成平行四边摇摆机构,利用门架后支撑螺杆进行前后倾斜调节。整个架子可以躺倒放置在船上,作业时将其竖起。

水上定位装置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GPS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由3台高精度GPS组成。该系统不仅接收信息快,而且不受天气、风浪的影响,可在24小时进行定位作业。

水下剪板装置与装靴装置由剪刀管和剪刀箱、剪刀片、桩头、测深仪、液压设备等组成。

电脑自动记录检测装置由数字测深仪,桩管插深传感器、进带传感器、报警器、电脑等组成。

四、施工方法

1.深水插板的工艺流程。施工定位—插设塑料排水板—水下剪板和装靴检测记录—移位。

2.施工定位。船体定位:首先在岸上选一坐标点,在其上放置1台岸台GPS接收机,然后在计算机上输入施工区域平面图及控制点的实地坐标和船舶施工空间尺寸,根据每条船的施工空间进行船位划分,并直接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这样移动船位时只要用4台锚机绞动船舶,至其施工空间与划分的船位重合时,说明船舶已准确就位。该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10cm,能满足全天候施工的要求。插板机定位:其定位方法为机械定位,精度能控制在1cm以内。在施工时先按每支桩的间距及布置形式在222m×10m的空间范围内划分出总排数(纵向)和每排的支数(横向)。然后移动插设机大平台进行纵向定位,当定位指针与纵向定位刻度重合时说明定位准确,在大平台定位准确后开动小车平台进行横向单支定位。这样完成全船的插设支数以后,再进行下一船的定位。

3.塑料排水带插设。采用门架式立柱结构的插设机械。为了控制塑料排水带的垂直度,补偿因插设机械行走引起的船体倾斜,在门架的后座上设计有垂直度调节螺杆,可以调节立柱的垂直度。当船体完成定位后,将穿好带的套管打入土中,至设计标高,将套管拔出,塑料排水带留在土中。完成插板任务后,再移动船位进行下一段插设。

4.水下剪板和装靴工艺。根据水深测深仪测出的水深,将剪刀管放入水中,使其前端的剪刀箱离涂面30~50cm,当套管拔出水面,桩头碰至剪刀箱内的限位器时,说明桩头已拔至剪刀箱内,即可启动液压剪刀将塑料排水带剪断。为了提高剪带速度,将剪切装置设计为双向装置,每一次动作就完成一次剪切任务,而靴头会自动回位。拔管时,保护活动门就会打开,而排水带和压带导柱就会留在孔底。当套管上拔至一定高度时,导柱和套管一起拔出,而此时的塑料排水板已能完全靠泥土的阻力来固定。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5.自动记录检测技术。自动检测系统主要是通过检测、桩深、水深、带深和实际的涂面高程,就可以换算出回带长度,一般回带长度控制在30~50cm。如果在下桩过程距离桩底目标高程50cm以上,拔出时其深度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醒。

五、性能特点

篇2

1.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伊犁地区巩留县境内,坝址位于特克斯河中下游河谷的乌孙山峡谷中,距特克斯河与小吉尔尕郎河汇合口约300m处。

工程规模:特克斯河流域共规划39库31级电站,其中恰甫其海水利枢纽是流域规划中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生态等综合效益。枢纽装机容量320MW,拦河坝最大坝高108m,总库容19.61亿m3,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功能,属大(Ⅰ)型一等工程。其表孔溢洪洞为该枢纽的重要建筑物之一。

设计形式:表孔溢洪洞进口采用开敞式进口,洞身为明流洞泄洪形式,由引渠段、控制段、斜井段、反弧段、渐变段、洞身泄槽段、出口明渠段及消能段组成。校核洪水位1001.82m时,表孔溢洪洞下泄流量2200.06m3/s,设计洪水位998.75m时,下泄流量1625.62m3/s。由于下泄流量大,水流速度高等特点,整个洞身外观设计为城门洞形,洞身由斜井段、反弧段、渐变段以及标准段组成,采用了底板流水面铺设20cm厚C60硅粉混凝土,以提高抗冲蚀性能。

2.方案选择

水工泄洪隧洞底板设计采用了C25、C60、C30三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要求依次将C25、C60、C30混凝土连续浇注起来,并不得有施工冷缝(即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出现初凝现象)。

依据设计图纸、规范的要求,解决好底板硅粉混凝土收面、边墙弧形混凝土的水泡、汽泡以及浇注边墙混凝土时从底板上返,是浇好底板混凝土的关键所在。因此选用的总体施工方案:在浇筑底板混凝土前,搭设两侧边墙弧形段混凝土入仓滑槽及支撑架子,混凝土输送管从中间向两边分,边墙上部设滑槽,滑槽覆盖整个仓面,表孔溢洪洞洞身底板和底板弧形段混凝土一次性进行浇筑。先浇筑底板C25混凝土至C60硅粉混凝土底面,再浇筑C60硅粉混凝土至流水面标高,人工开始收面,收面先用滚筒大致找平,然后利用滚筒搭设木板,人员站在木板上,先用木抹子拉平,再用铁抹子逐遍抹平、压光,同时浇筑边墙弧形段C30混凝土。边墙弧形段模板设计采用大小两块,大块的安装在下部,小块的安装在上部。下部大块模板的安装必须要利于拆除。边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要掌握好仓内下半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该部混凝土刚刚达到初凝,且能保证上半部混凝土稳定的条件下(即混凝土不坍塌、不流淌),必须立即组织足够的人员及时将下部大块模板拆除,模板边拆除边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人工收面。上半部模板待混凝土终凝后,再拆除。

3.关键技术与主要施工工艺

表孔溢洪洞底板弧形混凝土衬砌采用一次性浇筑至边墙230cm高度,便于二期全断面钢模台车整体浇筑边墙拱顶与底板连接的施工方法。

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供应,混凝土拌合站安装JS-1000型混凝土拌合机,配有自动计量装置,每小时可生产混凝土40m3,4台6m3混凝土输送车输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由一台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入仓。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施工现场人工安装,混凝土振捣采用6台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底板与边墙灌浆管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人工抹面收光方法。

3.1关键技术

3.1.1边墙弧形模板设计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主要靠模板整齐规则和优质的加工以及掌握好拆模收面的时间来保证。弧形边墙采用半径为1.5M,1/4的圆弧设计,模板设计时考虑安装方便和拆模收面的需要,特别是边墙混凝土在初凝之时,混凝土能够收面的情况下必须拆模收面,而弧形上部混凝土在初凝时拆模会坍塌,因此设计成上下两块,下块拆除收面,上块模注振捣好混凝土即可。拆模收面的目的:解决弧形部位混凝土振捣时聚积在钢模内壁上大量的气泡和水泡。

3.1.2混凝土入模顺序

从底模设计图中可以看出:混凝土设计采用了三种同标号,要连续浇筑起来。由此,先浇筑底板C25混凝土60CM厚至C60硅粉混凝土底部,再浇筑C60硅粉混凝土,浇筑C60硅粉混凝土时,将弧形边墙两侧的C30混凝土位置留出,然后浇筑C30边墙混凝土,浇筑弧形混凝土分三层两侧边墙对称浇筑,振捣密实。最终在C60硅粉混凝土收好面之后,对弧形边墙拆模收面。无论是硅粉混凝土还是C30边墙混凝土收面,均要掌握好时间,保证拆模收面的施工人员。

3.1.3抗风措施

由于底板流水面设计采用厚20CM的C60硅粉混凝土,而硅粉混凝土在浇筑后表层凝固相当快,1.5~2.0小时之内,表层5~8CM厚形成一层硬壳,在常温下遇风凝固更快,30mih内可形成硬壳。隧洞开挖完成后,洞身断面大(开挖最小断面宽12.6M*高14.6M),洞身纵坡7%,因此,从洞中流过的穿堂风较大。为避免硅粉混凝土表面凝固太快,影响混凝土表面收面,必须采取抗风措施。其具体做法:每仓混凝土浇筑前,在底板混凝土一端用脚手架杆,架设5M高,再用花格布挡住,直至收面完成,混凝土表面覆盖养生毡毯方能拆除。

3.2工艺流程

底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底板基底清理、岩面冲洗、浇筑垫层混凝土(找平,浇至设计开挖底标高)、钢筋扎、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等工序。

3.3施工要点

3.3.1基底

基底清理干净后,岩面清冼前使用质检小锤敲击,检查基岩坚固情况,松动岩块全部清除后再进入下道工序。岩面清洗干净后,绘制地质素描图,并会同设计、监理、业主、质检站联合验收基底地质及开挖情况,注意保持岩面洁净。

浇筑混凝土前将坑内积水排除,用拖把拖干,并用抹布将泥浆、石粉等灰尘擦洗干净。

3.3.2模板安装

按设计图纸测量放线,每环节9.95m,模板安装严格控制标高,加固稳定,防止变形和偏移。模板的面板涂脱模剂,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安装完工后进行位置检测,主要测量模板中线与隧洞中线

偏差和模板控制点高差。弧形模板的安装更为重要,由于模板是悬置在钢筋上面,因此,预先设置支撑和内拉的锚杆,用锚杆控制模板的设计位置,使模板不得下沉和上浮。

3.3.3混凝土浇筑与收面

严格按照底板混凝土施工流程作业,特别控制好不同标号混凝土的浇筑位置。硅粉混凝土流水面收面,自制长10.5米φ200的钢滚筒,一端靠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底板上,另一端靠在档头板顶面用来控制高程的槽钢顶面来回滚动找平混凝土表面。使用钢滚筒的作用:一是来回滚动压实混凝土表面有收平表面作用;二是来回滚动压出混凝土的水泥浆易收平表面作用和提高表面混凝土强度。待混凝土将要初凝时人工用木抹子初步压平,再用钢抹子分三次进行抹面收光,因硅粉混凝土凝固快,混凝土浇筑完1.5~4小时内必须完成抹面压光工作。弧形边墙由于弧形半径小(R=1.5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冒出的气泡和水泡大量地聚积在钢模的内壁上,无处可能排除,待混凝土终凝拆掉钢模时,就可发现混凝土表面有大量的气孔,表面没有平整度和光洁度,严重影响面层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高速水流通过时将从气孔处冲开,将混凝土冲毁,严重影响溢洪洞的使用。而将弧形模板拆掉收面,既提高了混凝土的光洁度又提高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但要将1.5米高的弧形模板全部拆除是不可能的,因为浇筑完边墙混凝土,待上部混凝土能拆模时,先浇的下部混凝土已凝固,因此,研究采用上下两块模板组合,仅拆下部大块模板收面,上部模板内的混凝土靠认真捣固就可避免气孔的发生。从而基本上可解决弧形模板所产生的气孔问题。

4.实施效果

通过研究上述技术,恰甫其海表孔溢洪洞工程的底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完善了施工技术,使该技术得到了监理、业主及有关人士的认可,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篇3

九曲湾水利枢纽工程由大坝、输水管道、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输水管道布置在左岸,全长8km,管道主要用PE管,工程量有聚乙烯(PE)供水管敷设7.9km,土石方开挖2.4万m3,土方回填1.1万m3。

2.PE管材料的特性

聚乙烯(PE)管材是一种新型材料,它具有柔韧性好,耐腐蚀性强、质轻、抗冲击性能优良等特点,管材、管件连接可采用热熔对接及电熔等连接方式,使管材、管件熔为一体,系统安全可靠,施工成本低,在工程应用中发展迅速。

本工程采用PE100管材,公称外径为500mm。

3.管道施工

聚乙烯(PE)管道按照行业标准CJJ/T98-2003《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要求施工。

3.1.管材、管件运输及贮存

先将仓库附近的一块空场地平整出来,管材、和管件到货后,小心搬运至空场地,整齐摆放,堆成三层,不得剧烈碰撞,避免接触尖锐物件。若PE管被刮伤,刮伤深度超过1cm,则将其切除。管材堆放好后,面上盖一层油毛毡,避免日晒雨淋。PE管受温度影响较大,值班人员经常检查,发现未防护好的及时处理。

由于管线较长,为了减少运输费用,新罗段不必运至仓库,直接运输至工作面,在现场验收。

3.2.管道连接

管道的连接方式主要有:

1.dn(公称外径)≤63mm时,采用热熔承插连接或电熔连接;

2.dn≥75mm时,采用热熔对接或电熔连接;

3.与金属管及管路附件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或过渡管件连接等方法。

3.2.1.热熔对接

PE管相互连接本工程选用热熔对接方式。使用该方法连接时,采用热熔对接焊机,具体步骤如下:

⑴把待接管材置于焊机夹具上并夹紧;

⑵将管材待连接端清洁干净,然后铣削连接面,若连接端不干净,则易产生漏水现象。

⑶校直两对接件,使其错位量不大于2mm;

⑷放入加热板;

⑸加热完毕,取出加热板;

⑹迅速接合两加热面,升压至熔接压力30Pa并保压冷却;

⑺热熔完成。

热熔焊机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焊接参数。

焊接参数表

壁厚(mm)

预热时的卷边高度(mm)。(预热温度210±10℃)

加热时间(s)。(温度210±10℃)

允许最大切换时间(s)

焊缝在保压状态下的冷却时间(min)

12.2-18.2

1.0

120-170

8

17-24

20.1-25.5

1.5

210-250

10

25-32

3.2.2.过渡连接

在与金属管及管路附件(如阀门、水表等)的接口连接处采用丝扣或法兰等过渡管件进行连接。

PE管法兰连接示意图

3.3.管道安装

沟槽开挖后,在沟底铺上20cm沙土或合乎可要求的原土整平夯实,回填就地取材。基础通过隐蔽验收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

若沟槽周边没位置,则在沟槽中进行连接和安装,若沟槽周边有场地,则预先在地面上接成一定长度的管路,等到每个焊口都充分冷却后,再整体安装。整体安装可拖拉的最大安全距离为50m。

3.4.管道回填

管道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管道回填。在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后应尽快回填。

管道回填分两步:

(a)用沙土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管道两肋,一次回填高度为100~150mm,捣实后再回填第二层直到回填到管顶以上至少100mm处。在回填过程中,管道下部与管底的空隙处易被忽略,要注意夯实。管道接口前后200mm范围内不回填,以便试压时观察各接头质量。

(b)管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500mm厚),管顶300mm以上部分回填原土并填实,采用机械回填时,要从管的两侧同时回填,机械不得在管上行驶。

管顶以上300mm回填后,在进行管道试压,以防试压时管道系统产生推移。

管周围200mm以内的回填土不得含粒径大于10mm的坚硬石块。

3.5.试压与清洗

为检验供水管的驳接止水质量和供水管的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供水管安装后,需做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共分两类,其一为施工过程中的分段试验,其二为全线驳接完成后的竣工试验。

3.5.1.试验压力的确定

本工程选用的PE管材有两个公称压力等级:0.6MPa、0.8MPa。

1.管材适温性能。PE管道的公称压力(PN)是指在20◦C时的内水压力指标。本工程介质温度在20~40◦C之间时,按下表温度对压力折减系数(ft)修正工作压力(Fw)。

温度对压力折减系数

水温t(◦C)

20

30

40

压力折减系数(ft)

1.0

0.87

0.74

2.确定试验压力。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8MPa。

Fw=Fwdft/1.5

其中Fwd为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选用的管材最大设计内水压力。

ft由每次压水试验所测水温值确定,若没有对应的水温采用插值法计

算。本工程介质温度在20~40◦C之间,试验压力见下表。

水温t(◦C)

20

30

40

压力折减系数(ft)

1.0

0.87

0.74

0.6MPa管

工作压力(MPa)

0.4

0.35

0.3

试验压力(MPa)

0.8

0.8

0.8

0.8MPa管

工作压力(MPa)

0.53

0.46

0.39

试验压力(MPa)

0.8

0.8

0.8

3.5.2.试验准备工作

(1)试验段选择

竣工试验的管段为全管道系统;

分段试验的管段根据实际施工的分段情况确定。不同材质管段分别试验,或按较高标准段的参数试验。竣工试验的管段为全管道系统;

实际施工共分六段(大坝至新水厂约1200m、新水厂至官下峡约1100m、官下峡至云盖岽水厂约1600m、云盖岽水厂至新罗陂头约1500m、新罗陂头至新罗大桥约2000m、新罗大桥至老水厂500m)。不同材质管段分别试验,或按较高标准段的参数试验。

(2)试验准备

在试验前,先进行管路外观质量检查,规划供排水路线,检查电源和供电线路,准备仪表设备及零部件。

(3)试验机械设备

供水泵1台,试压泵1台,压力表1个,带堵板法兰2个,以及进出水管路和配套阀门。

3.5.3.试验步骤

(1)将试压管段各配水点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内空气排出;

(2)管道充满水后,进行水密封性检查;

(3)对系统加压,应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应小于10min;

(4)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

MPa;否则卸压后进行检查处理。

(5)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

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否则卸压后进行检查处理,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6)试验合格后,填写试验记录并签字。

3.5.4.管道清洗

若为竣工试验,在压水试验合格后需进行管道清洗消毒。方法如下:

A、将管道系统内存水放空,再灌注氯溶液(浓度≮20mg/L),让其在系统内静置不小于24小时进行消毒;

B、放空消毒液,再用生活饮用水冲洗管道;

由卫生部门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则清洗合格,可交付使用。否则应重复消毒和清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4.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PE管的弹性模量(600MPa~900MPa)较大,易受温度影响,应贮存

在室内或棚内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应露天堆放,避免阳光曝晒。材料存放处与施工现场温差比较大时,要先将管材在现场放置一段时间后才安装,并且先购回来的先使用。

2.PE管属柔性材料,防止硬碰刮伤。

3.热熔连接要掌握好加热时间和连接插入的力度和深度。插入太深,造

成管道断面减少,插入太浅,令接口处强度降低。因此应严格按焊接参数表及规范要求操作。

4.PE管连接的质量关键在于管与管的接头部分、与金属管及管路附件

(如阀门、水表等)的接口连接处。在本工程中压水试验中出现过一次漏水返工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管与管的接头部分污物较多,接管质量不高。

5.回填时严格控制管周不得有石块等硬物。

6.做压水试验时,不宜加压过快、过高,否则会产生微量膨胀,导致压

水试验的误差,因此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

聚乙烯(PE)管材在国内推广应用时间不长,对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篇4

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建筑施工的各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监管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效果会直接影响施工建设相关技术工作的开展。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实施,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要求。需要注意要保证施工基础的坚实,管理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符合规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进程和质量。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点控制,还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具体落实,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以更好的服务于工程施工工作。

1.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详细来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其一,能够帮助施工人员采取更适当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质量;其二,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其三,能够整合建筑施工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产生更好的效益。利用适当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与此同时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管理手段,又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等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有利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的提升建筑施工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2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怎样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一直是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综合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2.1落实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切实做好工程施工技术的标准、规范、规程等相关文件的制定工作。完善责任归属制度,将技术责任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确定相关的岗位技术负责人,防止和杜绝施工中出现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现象。此外,通过对其实施能够激发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更加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图纸会审的工作实施要组成相应的团队进行,推举相关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和监督,会审通不过的施工图纸不能够批准使用。可以分级别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分开审核各个层面,让审核制度更加公平完善,避免盲目施工。对于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特殊工程、"四新"技术应用工程更需要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建设资料和管理技术档案要由专人进行整理,并在工程结束后交由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存档。做好建筑施工建设中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并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等。建立较为完善的建筑技术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归属,有利于各级的技术人员开展建设工作,让管理更为严格。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大对于各个岗位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让技术人员参与到相关管理准则规范的学习中。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其作业方式,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进行技术操作,遇到突发的事件和问题能够迅速的反应,并能够用更好的方法进行处理,降低工程建设中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且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此外,还要不断的进行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鼓励技术人员革新、创新,发扬技术民主,解决技术瓶颈,让企业发展的更好,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2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的开展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影响很大,作为企业技术管理的根本,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健全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让施工建设按规定有序进行;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技术水平,让企业在行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不断的提高经济效益。

2.3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技术复核制度、施工日记制度等管理制度。在完善图纸审查制度的时候,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全面综合的进行分析和安排,相关的技术核查人员要认真的核算设计图纸,如发现有矛盾或难以实施之处,要详细记录,并对其整改或纠正。在完善技术交底制度方面,应详细规定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建筑特点、技术要求,以便规范建筑施工行为。在完善技术复核制度方面时,需要先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制定定位轴线、标高、尺寸等相关技术参数的准确性。在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时,则需要详细的考察施工场地进行,并结合考察撰写可实施的施工方案细则。在完善施工日记制度方面,要本着规范、严谨、客观的原则进行,使得到数据更具有施工指导意义。

2.4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专用软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信息全球化的当前社会,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技术的革新、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运用极大的促进了相关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极大的提高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促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施。常用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有工程管理软件、施工现场设专人使用和维护软件等,为了更好的应用这些专业的软件系统,施工单位需要不断的加大对于相关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术管理水平,使其能够熟练的运用电子计算机操作这些专业软件系统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篇5

1工程概况

冶河大桥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是连接井陉县东西两大动脉307国道和石太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完善工程。全长550米,宽18米,双向四车道。线路起点位于县城微矿路上,与307国道形成菱形立交,然后跨越307国道、冶河、石铁分局井陉铁路货场及石太铁路正线,终点与石太高速公路连接。全桥设计为直线,15墩2台,基础为Φ1.8m和Φ1.5m桩基础,上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简支梁,桥跨布置为1*30m+1*40m+9*30m+3*40m+1×50m+1×40m,共计16孔128片梁。1#~15#墩采用Φ1.8m端承桩35根计604延米,0#、16#桥台采用Φ1.5m端承桩16根计320延米。桩端支承于破碎的弱风化白云质灰岩层上,桩底嵌入岩层深度大于1.7m以上,桩身为C25普通硅酸岩混凝土。

桥址处地层主要为填土、卵石及奥陶系中统白云质灰岩。自上而下分为3层,分别如下:

a素填土:褐黄色,稍湿~湿,稍密~密实。土质不均,成分以粉土为主,夹粉质粘土薄层。该层在河槽地段缺失,在307国道附近厚2~3m,在5#、6#孔地带厚7m左右,层底标高209.91~213.18m。

b卵石:杂色,中密~密实。卵石成分以灰岩、砂岩为主,一般粒径5~15cm,局部含大量漂石,充填物为砾石、砂粒及粘粒土,层厚11.60~16.20m,层底标高195.45~199.70m,容许承载力[σ]=400~600kPa。

c弱风化白云质灰岩: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不完整,有溶蚀迹象,规模较小,裂隙发育,其间局部充填粘性土,岩溶发育厚度一般在基岩面下2.00~3.00m,容许承载力[σ]=1500~2500kPa。

2施工方案的选择

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且冶河为季节性河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自然地表下8~10m以下富含地下水,且裂隙贯通,渗透速度较快,其上均为砂卵石层,干燥无水,易坍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整体河床干涸,仅10#、11#墩位于主河槽处有少量流水。通过多种方案经济分析比较,决定采用人工挖孔与冲击钻成孔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即从自然地坪开始先进行人工挖孔作业(混凝土护壁),至8~10m左右(地下水位线处),然后采用冲击钻进行泥浆护壁机械成孔。桩身砼采用导管水下灌注。

3关键技术

3.1人工挖孔

根据桩直径大,土质较松散,为冲积卵石土层,地表以下8~10m内无水(地质勘测报告),上部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

3.1.1平整场地、定桩位

在施工现场的控制网及高程复测完毕之后,利用各控制点首先放出桥中心线及桥中心控制桩;然后利用桥中心控制桩为控制点用经纬仪及测距仪精确定出各桩位中心桩,并对已定桩位采取钉围板或砖砌的方式精心保护。开挖前在桩孔周围钉钢筋头将中心桩引出桩孔外,待挖至1m深浇注护壁砼后再将其引至护壁上,同时在护壁上打出控制标高对挖深及桩长进行控制。

3.1.2安装提升系统

提升架采用三角辘轳,将其置于桩孔之上,并将脚架的三条腿埋入土中不得少于30cm,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架子不会倾覆,埋完后在支腿周围压上重物。

3.1.3桩孔挖土1m深并清底

中心桩位引护完毕后,用人工从上至下逐层开挖。孔内挖土人工用锹、镐进行,首先用镐对土进行松动,然后用锹将土翻起。如遇卵石及大量漂石时,用凿石机将其松动破碎后再挖。当挖至1m深时对桩底进行清理,将松动土全部铲起放入桶中,通过提升辘轳将余土提出桩孔外直至清完。

3.1.4绑扎一节钢筋

孔底清理干净并将余土运出后,开始绑扎护壁钢筋。先在桩孔壁上划出加强钢筋的位置,然后打入相应数量的钢筋头并将横向加强筋固定其上;加强筋固定后,开始绑扎竖向筋,钢筋设置为φ8@200,采用铁丝梅花绑扎法进行。

3.1.5支一节模板

模板采用一节组合工具内定型钢模板,用尺寸350×900mm弧形钢模及拼装板组成,用U形卡连接,上下各设一道两半圆的8号槽钢内箍顶紧,不另设支撑,以便井下作业,拆上节支下节,如此循环。

3.1.6浇一节护壁砼

护壁厚15cm(允许误差±30mm),采用C20砼,砼护壁纵向搭接10cm。为保证接缝严密,砼在浇注过程中振捣密实,上部100mm高浇灌口浇注完毕后用砼堵塞,防止有地下水冲坏土壁。砼浇注过程中,随时用小锤敲击模板外侧以检查砼是否浇注到位。

3.2机械成孔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为克服大粒径卵石、漂石层的钻孔困难,选用CZ-30型冲击钻机。对于Φ1.5m桩采用外径1.5m十字型冲锤一次成孔,Φ1.8m桩采用二次成孔工艺,即先用外径1.5m十字型实心冲锤冲击成孔,再用外径1.8m圆筒空心冲锤扩孔到设计孔底,用圆形掏渣筒掏渣,并选用合理的钻进参数。

3.2.1护壁技术

(1)泥浆的配制由于地下水位下砂卵石层较厚且含大量漂石,造成冲孔困难且孔壁易坍塌,泥浆易漏失,因此制备高质量的泥浆显得尤为重要。本工程采用优质粘土造浆,另外掺入孔中泥浆量0.1%~0.4%的纯碱,它可以有效的提高泥浆性能指标,使粘土颗粒进行分散而不易凝结,为粘土吸收外界的正离子颗粒提供了条件,并可增加水化膜厚度,提高泥浆的胶体率和稳定性,降低失水率。

(2)设置泥浆循环系统根据工程实际,本工程设置沉淀池及泥浆池,以使掏渣筒排渣后泥浆中的钻渣可充分沉淀。泥浆可以回流循环使用。并配备BW-160型泥浆泵一台,以便及时补浆并随钻进要求改善泥浆性能。

3.2.2施工过程控制

(1)钻机定位时利用人工挖孔施工所形成上部钢筋砼护壁代替钢

表1泥浆性能技术指标

相对密度

粘度(s)

含砂率(%)

胶体率(%)

稳定性(g/cm)

1.3~1.5

26~28

<4

>95

<0.03

护筒进行定位导向,并保持泥浆面。冲击成孔过程中采取分离桩位、交错布置,以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刚灌注砼的凝固,相邻孔冲击施工时必须待邻孔砼灌注完毕24h或砼壁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钻。

(2)开钻前在孔内投入粘土,并加适量粒径不大于15cm的小片石,顶部抛平,用小冲程1m冲砸,泥浆比重1.2-1.5,钻进0.5-1.0m再回填粘土,继续以小冲程冲砸,如此反复二、三次,必要时多重复几次。

(3)在砂卵石层中冲孔时,采用中、高冲程2-4m冲砸,泥浆比重1.3左右,并及时掏渣。进入基岩后,采用低锤冲击或间断冲击,当发现偏孔时应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300mm-500mm处,然后重新矫正冲孔。

(4)冲击过程中遇到探头石,采用十字形钻头(焊接合金钢)低锤密击间断冲击的办法,清除障碍,同时严禁冲锤重击,防止出现坍孔。

(5)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并及时调整泥浆性能。如泥浆稠度太大则由于阻力作用影响钻头进尺速度,且易发生桩孔偏移;泥浆稠度太小,则钻渣难以充分悬浮,造成掏渣困难,且难以起到护壁作用。

(6)冲孔时仔细查看钢丝绳的回弹和回转情况。耳听冲击声音,借以判别孔底情况。钻进时随着进尺快慢及时放松主钢丝绳,防止打空锤现象。钻机正常工作时,每冲击1次,冲击梁上缓冲弹簧响1声,如果出现2次响声,即为打空锤,此种现象容易损坏机具,故冲孔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

(7)当孔内泥浆含渣量增大时,将钻速减慢,并及时抽渣,抽渣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a抽渣筒放到孔底后,要在孔底上下提放几次,使多进些钻渣,然后提出。

b采用孔口放细筛子或承渣盘等方法,使过筛后的泥浆流回孔内。

(8)为保证孔型正直,每钻进4-5m深度检孔一次。检孔器用钢筋制成,其高度为钻孔直径4倍,直径与钻头直径相同。更换钻头前,先经过检孔,并要将检孔器检到孔底方可投入新钻头。

(9)按照设计要求,桩端入岩深度必须在1.7m以上,为确保入岩深度,保证桩端承载力,进入基岩后每钻进100-500mm清孔取样一次(非桩端持力层为300-500mm;桩端持力层为100~300mm)以备终孔验收。

3.3清孔及钢筋笼就位

本工程大直径桩均为嵌岩桩,必须清除孔底沉渣才能保证单桩承载力,因此本工程采用了二次清孔工艺。

3.3.1首次清孔桩身成孔后经验收合格,首先用冲击钻头泛浆,掏渣筒清孔,直到孔内泥浆比重控制在1.1~1.2之间,沉渣厚度小于5cm。

3.3.2钢筋笼就位

(1)将验收合格的钢筋笼运至孔口,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变形;

(2)采用16T吊车吊装钢筋笼入孔。吊装钢筋笼采用专用钢丝绳并带[16扁担,吊装时要对称吊点,吊点处加强,吊钩垂直于笼子中心,保证钢筋笼垂直下入孔内。

(3)由于本工程钢筋笼顶标高均在自然地面下,深度各桩不一样,根据情况笼顶设置吊筋将钢筋笼悬挂于孔口[16槽钢横担上并用钢管在孔口固定定位,以防止其偏位并发生浮笼现象。

3.3.3二次清孔

本桥采用抽浆法进行二次清孔,可以有效地清除孔底沉渣。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注意事项:

(1)高压风管沉入导管内的入水深度应大于钻孔内水头到出浆口高度的1.5倍,一般不宜小于15m,但不必沉至导管底部附近。钢筋骨架须在导管吊入之前先放入。

(2)开始工作时应先向孔内供水,然后送风清孔。停止清孔时应先关气后断水,以防水头降低造成坍孔。

(3)送风量大小与钻孔深度及导管内径有关。本工程导管内径为25cm,送风量需20m3/min,风压(MPa)可按公式H/100+0.05计算,H为风管口入水深度(m)。

(4)当孔底沉淀较厚且坚实时,可适当加大送风量(送风量大则沉渣上升的速度也大,沉渣易被吸上),并摇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

(5)清孔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孔内原有水头。如孔较深,则中途宜停顿片刻,待孔内上部悬浮钻渣均匀沉淀后,再送风清孔一次。当风管口设置很低,在清孔过程中不能保持孔口水头时,不可马上停止送风,先将风管或导管提升一定高度才停止送风,以免稠浆渣将风管口堵塞。

3.4水下砼灌注

清孔完毕应立即进行水下灌注桩身混凝土,利用清孔用导管安装初灌斗直接灌注,可缩短灌注时间。

3.4.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水下砼施工必须进行专门的配合比设计。本工程采用C25普通硅酸盐砼,掺入适量DH4B缓凝高效减水剂。其配合比如表2所示。

表2C25水下普通硅酸盐砼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32.5级)

砂子

石子

DH4B缓凝高效减水剂

坍落度(mm)

材料用量(kg/m3)

450

710

1065

190

3.6

200

3.4.2准备工作及浇注

(1)本工程采用内径250mm导管浇注水下砼,接头采用丝扣连接,用“O”形橡胶圈密封,严防漏水。下导管前进行水密性检查,检验水压为0.6~1.0MPa,不漏水为合格。

(2)首盘砼用量经计算为4.4m3,灌注前先配制0.3m3水泥砂浆放入初灌斗,并用隔水塞(用砂球制成,外径比导管内径小2~3cm,铁丝绑扎牢固)封住初灌斗底,备足初灌砼,剪断铁丝使砼靠自重流入孔底。

(3)首盘砼灌注埋管深度不得小于1m,浇注过程中导管在砼中的埋深控制在2~4m。灌注中经常用测锤探测砼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

(4)遇特别情况(局部严重超径、缩径、漏失层位和灌注量特别大的桩孔等)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断孔内的情况。

(5)浇注水下砼的最后砼面高程高出设计高程80~100cm,以保证凿除桩顶砼浮渣后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桩身砼顶质量。

(6)砼浇注过程中,及时统计每桩砼浇注量,并计算桩身砼充盈系数,每根桩作砼试块2~3组,专人填写水下砼灌注记录。

3.5桩基检测

3.5.1本工程对所施工桩基采用低应变方法100%检测,并根据设计院要求对10号b孔及11号b孔进行现场高应变检测,对施工的3号a孔及9号a孔桩身进行了钻探取芯检验。

(1)低应变检测委托河北大地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所施工30根桩,根据检测报告显示整体桩身质量比较完整,除5号b桩为Ⅱ类桩外,其余29根均为Ⅰ类桩,Ⅰ类桩达96.7%。

(2)桩身高应变检测委托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地基检测所进行,对所检测10号b实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值25405KN,11号b实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值26152KN。高应变检测完成后将实测数据交设计院复核验算均符合设计要求。

(3)桩身钻探取芯检验委托河北地矿建设集团二分工司进行,对所检测3号a桩及9号a桩结果为:岩芯混凝土级配良好,外观良好,岩芯采取率98%,破碎带取出了代表性岩芯。

篇6

2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1)规划设计技术管理

市政园林景观绿化规划设计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区域设计,二十一世纪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必须突出区域特征,重点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实现城市区域社会、空间、环境、经济等的有机结合,保证景观规划设计符合可持续利用性、人居环境舒适性、野郊休闲性、生物多样性、生态性等,创建城乡一体化、城郊结合的生态绿地系统;其二,生态设计,市政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应该以环境、生物、人等的良性关心的目标和前提,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实现城市健康、安全以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调整信息流、能流以及物流的良性循环,促使城市生态要素和绿地的密切耦合,保证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和谐的运行;其三,科学艺术设计,市政园林景观设计会受到艺术的影响,生态环境态度变化、人类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社会转变,都会影响到市政园林景观的设计,因此应该科学的发展以及改善设计以及技术方法,实现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适应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其四,文化设计,通过市政园林景观以及绿地植物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城市总体形象的整合,创建形象鲜明、文化底蕴丰厚的特色城市园林景观,对于促进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施工现场清理和整理技术管理

当市政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完成之后,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清理,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草、石块等,防止造成物理性状差、养分含量低、土壤偏碱性等,影响绿地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对于施工现场的平整,应该严格的按照设计标准以及园林景观要求,将土方回填平整到设计标高,对施工现场进行翻挖,将表土破碎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曲面或者平面,然后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进行整坡、整势工作。

(3)植物配置技术管理

不同的绿色植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市政园林景观在进行绿化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条件(光照强度、湿度、土壤理化形状、气候特征等)与植物特性(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严格的遵循适地种植合适植物的原则。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配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改地适植物,包括整地、施肥、灌溉、混交以及土壤管理等技术;其二,改植物适地,包括育种、选种以及引种循环等技术。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和性质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植物并进行配置,保证高度搭配的合理性,例如,花坛的边缘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更低的蔓生或者低矮的种类,这样能够衬托出花坛中花的艳丽;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时,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低矮的种类;区域面积较大时,适当的种植灌木或者乔木,由于这些树种的上层开枝相对较小,可以在这些植被的下面种植一些高度适中的植物。此外,还应该重视色彩的搭配,植物的搭配应该重视色彩的对比以及变化,保证园林景观色彩的多样性。

(4)苗木选育技术管理

首先,应该创建苗木材料进场质量抽检和计划跟踪制度,认真的做好苗木材料的报验以及自检工作,对于苗木的品种、根系发育状况、土球大小、冠幅、形状、胸径、高度等进行严格的把关,选择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优良苗木,保证进场的苗木都能够满足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的相关要求,避免不合格的苗木进场,影响整个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效果。

(5)苗木的种植技术管理

市政园林景观绿化的苗木种植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草坪的播种施工以及草皮的铺种施工,草坪应该选择生长良好的草种,在大面积和坡地上,应该采用混播、喷播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草皮应该选择长势良好、无杂草的草种,然后采用密铺的方式进行施工,当铺设完成之后还应该进行灌水和滚压,以此保证绿地和草地的充分结合;其二,地被以及低矮灌木的种植技术管理,模纹花坛应该先种植图案的轮廓线,然后再种植内部的花种;宿根花卉以及一二年生花卉应该采用混合种植的方式,先种植宿根花卉再种植一二年生花卉;高矮不同的花苗在进行混种时,应该采用先矮后高的顺序进行种植;坡势花坛应该采用由上向下的方式进行种植;独立花坛应该采用从中心向外的顺序进行种植;大型花坛应该采用分块、分区种植的方式;其三,大灌木、乔木的种植施工,大树苗在运到施工现场之前,应该对树形等进行严格的审视,调整好观赏面的朝向,再配合吊车,将树冠放正,对于裸根的树苗,应该在种植穴中用土填成锥形,然后再进行回填,进行分层夯实。

(6)后期技术管理

其一,合理浇水,苗木种植后必须立即浇透定根水,通常采用小水慢浇的方式进行,2-3天之后浇第二次水,每次浇水应该浇透;其二,施肥管理,为了保证绿化苗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种植之前应该施足底肥,第一年不施肥,第二年根据具体状况适当的施加农家肥;其三,搭棚遮阴,为了保证绿化苗木在种植之后迅速的恢复并良好的生长发育,应该搭建遮阴棚,避免水分蒸发过快,这样既能够保证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又能够达到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的相关要求。

篇7

一、“光辉的历程”——我局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历史回顾

同发达国家相比,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成熟及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高、大、新、尖”的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耸立,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而钢结构因其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抗震能力强等优势和特点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高层尤其是超高层建筑中。中建三局以其“敢为天下先,争创第一流”的企业精神和勇于承接“高、大、新、尖”工程的胆魄和实力,瞄准了这块尚待开垦的沃土,发挥大型企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于1986年率先承建了当时全同第一座超高层钢结构的建筑——高165.3m的深圳发展中心大厦,仅10个月便完成了主体11000吨钢结构施工任务,垂直最大偏差25mm,提高了美国AISC规范程度的标准,并首先运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用于超厚钢板焊接的新工艺,刻苦钻研、反复攻关,终于成功地解决了130mm超厚钢板的焊接技术。填补厂国内超厚钢板焊接的空白,整个工程的焊接质量10O%超声波探伤,100%合格,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该工程成套施工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在我国起步较晚的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深圳发展中心大厦钢结构成套安装技术因此分别获1988年、1989年度中建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由于在深圳发展中心大厦超高层钢结构安装中取得的重大成功,1987年又中标承建了我国第一座全钢结构超高层建筑,高146.5米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仅用7.5个月的工期便“安全、优质、高速”地完成了主体10470吨钢结构的施工任务。钢结构主体垂直度偏差仅为17mm。提高了日本JASS规范标准,焊接100%探伤,100%合格,受到业主及各界的高度赞誉,该工程荣获上海建筑质量最高奖——“白玉兰”奖和国家建筑业最高奖——鲁班金像奖。此后我们又承建了上海太平样大饭店、新金桥大厦及①界广场等国内具有较高声望的钢结构工程,特别是1995年6月9日封顶的高383.95m的深圳地王大厦,我局仅用1年零12天(比合同工期提前两个多月)便安全、优质、高速地完成了24500吨主楼钢结构的施工任务,主体垂直度总偏差向外17mm,向内25mm,提高了精度,仅是美国AISC规范允许误差的1/3(向外51mm,向内76mm);焊缝延长米60万(其中立焊、斜立焊缝占1/7)100%探伤,100%合格,优良率达94%,并创造了施工全过程中构件无一坠落,人员无一伤亡的奇迹和两天半一层楼的九十年度“深圳新速度”。罕见的工期、一流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业主、总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去年8月,深圳地王大厦主楼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通过了国家级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地王大厦是我国近十年才起步的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表明我国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在以往成功基础上又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地王大厦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水平。

从深圳发展中心到上侮国贸、从上海国贸到深圳地王大厦是我国在超高层钢结构安装发展史上从无到有、施工技术由弱到强的里程碑,代表着三局在近十年超高层钢结构发展史上的光辉历程。

二、超高层钢结构自装施工技术

因有幸参与了在我国钢结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个主要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深创发展中心大厦、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深圳地王商业大厦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结合高层钢结构的工艺流程与特点:(构件验收吊装量控制高强螺栓焊接及其检测压型钢板与熔焊栓钉)。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构件进场,验收与堆放

2、塔吊的选择、布置及装拆

3、吊装

4、测量控制

5、焊接

6、工期及质量控制

7、安全施工

下面我结合深圳地王大厦主楼超高层钢结构的施工情况就这些问题同各位专家和同仁交流一下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经验和体会。

1、构件的进场、验收与堆放

场地狭小、施工条件差是当前施工工程普遍存在的困难,对越高层钢结构工程而言,相对紧张的工期内构件堆场要求更高更严,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必将对吊装及整个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地王大厦施工初期,由于构件堆场较多,钢结构进场量大,需堆叠2-3层,如没有周密的进场计划,势必造成现场构件进场顺序的混乱,其结果是:需要的构件压在下面,不用的构件放在上面,不仅验收工作无法进行,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翻料、找料等重复工作。后来在强化现场管理及构件进场计划的基础上,着重抓了堆场布置、构件的堆放顺序等工作,除根据吊装需要周密的进场构件外,还根据吊装顺序和堆场规划特点将进场构件进行有序排列,既保证了验收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为吊装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把好构件的验收关是我们在以往施工的超高层钢结构工程中的经验体会。深圳地王大厦主楼共有钢构件14860件,制造及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在地面加以消除,吊装到上面势必增加安装的进度,对整个工种质量控制也将产生严重影响。

2、塔吊的选择、布置与装拆

塔吊是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的核心设备,其选择与布置要根据建筑物的布置、现场条件及钢结构的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保证装拆的安全、方便、可靠。

我们根据地王大厦的地理位置、结构形状及大量的特殊构件(如重47.5t的大型“A”字斜柱和37t/节的箱形柱等)选择二台澳大利亚产M440D大型内爬式塔吊并将其布置在核心墙#1和#5井道内,不仅满足了所有构件的垂直运输,而且为大量超重、超高及偏心构件的双机抬吊创造了条件。

M440型内爬式塔吊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成熟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施工中我们一改传统的塔吊互吊的爬升方案,采用了一套“卷扬机+扁担”辅助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二部塔吊的爬升难题,大大提高了塔吊的使用效率,加快了提升速度,为工期提前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大型内爬塔吊的拆除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作,我们采用了“以大化小、化整为零”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在国内视为难题的大型内爬塔吊的拆除难题,为国内同类工程运用内爬式塔吊提供了范例。

3、吊装

吊装是钢结构施工的龙头工序,吊装的速度与质量对整个工程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深圳的地王大厦主体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通过采取“区域吊装”及“一机多吊”技术解决了工期紧与工程量大的矛盾。

通过采用“双机抬吊”及门型架不仅解决了高53.79m、长63.20m跨度为32.1m、重达232t的大型“A”斜吊的吊装难题,而同解决了主楼两根长85.61m、重85.51t并处于超重、偏心、超高状态下大型桅杆的吊装难题。

4、测量控制

在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的偏差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测量作为工程质量的控制阶段,必须为施工检查提供依据。

从钢结构施工流程可以看出,各工序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选择何种测量控制方法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与测量。在深圳地王大厦钢结构施工初期,总包单位的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采用“整体校正”的方法,即在柱子安装后再跟踪纠偏,梁装不上去时临时挂或搭在上面,待整节柱、梁、斜撑全部安装后再整体校正。由于构件的制作及核心的施工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差,采用这种校正方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仅造成大量的二次安装,而且柱梁安装后结构本身已具有一定的刚度,大大增加了校正的难度。后来我们及时将“整体校正”改为“跟踪校正”,即在柱梁框架形成前将柱子初步校正并及时纠偏,大大减轻了校正难度,每节校正时间由原来10d左右缩短为2-3d,即可交给下道工序作业,并实现了区域施工各工序间良性循环的目标。

为了使地王大厦主楼钢结构施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项目还制订了比美同AISC规范标准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内向25mm、外向20mm,并摸索出一整套采用激光铅直议进行“双系统复核控制”的新方法,为保证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实现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焊接

高层钢结构具有工期紧、结构复杂、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而焊接作为钢结构施工的重要工序,其工序的选择与施焊水平对工程的“安全、优质、高速”的完成影响重大。

深圳地王大厦因其罕见的高宽比达1:9,所以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斜撑及大型“A”字斜柱。在总计60万m延长缝中,立焊、斜立焊约有8.6万延长米,共848组接头,占整个焊接工程量的1/7。此类结构不仅处于结构的重要部位,而且大都处于外向、斜向及悬空部位,安全操作与施工防护都比较困难。尤其是相对紧迫的工期与浩大的焊接工程量之间的矛盾,使我们一开始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管在深圳发展中心大厦,上海国贸中心大厦等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我们采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应用于立焊、斜立焊和俯角焊的新工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焊接施工的需要。

工艺选定后,编制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适用本工程特点的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工艺及方法便成了当务之急。焊接QC小组在项目组的带动下进行了艰难的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我们确定了攻关目标,运用关联图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并应用01分析法进行系列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建立了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完善的工艺指导书,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了运用于立焊、斜立焊的工艺参数;通过对焊丝的伸出长度、焊缝层间清理,焊枪施焊角度反复摸索,形成了一整套“挑压拖带转”的操作要领;为使焊接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加强了施工防护措施和辅助措施。经过项目组和焊接QC小组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经过半月之久的失败、总结,小有成效研究;大有成效、巩固,到比较成熟、反复焊验,终于成功地解决了CO2气体保护焊应用在超厚件立向、斜立向焊接头上的施焊工艺课题(已获得国家专利)。通过技术攻关、工艺的改进,焊接质量得到了逐步提高,工期大大提前,受到总包及业主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声誉。

6、质量与工期控制

超高层钢结构不同于一般混凝土建筑的显著特点是:质量高、工期紧。质量与工期的保证依赖于科学的管理、严格的施工组织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胆应用。

深圳地王大厦主体钢结构14860件,重24500t,压型钢板14万平米,熔焊栓钉50万套,焊缝总计60万延长米。而业主规定的工期仅14.5个月,并且工程按美国规范标准进行验收,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国内外罕见。

建立科学管理的组织体系,严格按项目管理法施工是保证工程“安全、优质、高速”进行的关键。为此,我们组建了地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全员合同管理。在组织形式上,实行定编定员、定岗位、定职责,提倡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工段长与工人一道上前线。既起到了表率作用,又便于现场管理。从项目经理到劳资、安全、技术等职能部门到现场办公,及时了解、掌握工程的进度情况,解决有关的技术、质量、安全等问题,在整个项目管理形成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集施工组织网络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及新技术攻关应用和QC小组为一体的短小精悍的施工队伍。同时各工段均实行了项日承包,明确了责、权、利并实行风险抵押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线工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工程的大干快干奠定了基础。为把为中国人自己施工的第一座世界级摩天大厦建设成跨世纪的经典之作,项目不仅制作了比美国规范标准更严格的质量控制目标,而且积极配合吊装、测量、焊接QC小组进行了攻关,“四新”技术在地王大厦主楼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项目的领导下,吊装QC小组改进了传统的“一机多吊”和“双机抬吊”技术,大大加快了吊装的进度;测量QC小组将传统的“整体测量”技术进行了改进,创新了“跟踪测量”和“双系统复核控制”技术,成功地将主楼垂直度总偏差控制为向外17mm,向内25mm,仅是美国规范标准1/3;焊接QC小组经过艰苦的尝试,终于成功地突破了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应用于立焊、斜立悍的,不仅提高了工效、保证了工期,而且所有焊缝经权威的第三方100%探伤,100%合格,优良率达94%。

篇8

表1发电厂房主要工程量

序号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主坝与厂房连接翼墙

m3

49000

2

厂房与右副坝连接翼墙

m3

34400

3

挡水坝体混凝土

m3

88011

4

厂房机组段混凝土

m3

225179

合计

m3

396590

2施工条件的变化

由于尼尔基厂房标段合同签定的日期是2001年12月30日,合同规定的开工日期是2002年1月1日,元月份的尼尔基极端最低气温达-35.5℃,厂房基坑内由于厂房围堰渗水非常严重,基坑内结冰层厚度达90cm,招标文件规定,厂房基坑开挖是旱地施工条件,开挖作业无法按预定的工期展开作业,采取进占法挖除基坑内结冰和采用截渗沟解决围堰渗水后,02年3月底才正式开始基坑岩石开挖。通过方案比较,决定采用在进水渠和尾水渠预留门机岩台(见图1),门机布置在预留岩台上,这一方案得到业主和工程师的认可。尽管厂房增加了开挖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厂房开挖工期原定的6月30日还是延期到7月31日才完成厂房开挖施工。由于混凝土施工节点工期不变,厂房混凝土施工工期受到压缩,开挖与门机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同步进行,道路、排水、基础固结灌浆干扰非常之大,造成厂房整体施工难度加大。

3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3.1模板工程

(1)进水口、出水口闸墩门楣以下墩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定型钢模板由专业厂家加工制作;门楣以上闸墩采用滑模施工,闸墩滑模施工工艺在金哨电站用过,工艺已经日臻成熟,滑模施工速度快,日平均滑升3.0m左右;滑模施工质量可靠,滑模混凝土表面平滑,外观光洁,很少出现“麻面”以及出现错缝现象;滑模经济效益非常客观,减少了层间凿毛工作量和模板拆安工作量;滑模对高空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性好,由于滑模模体结构布置有封闭操作平台,可以有效防范施工人员坠落、坠物等安全事故。

(2)尾水肘管模板采用组合木模板(见图2),模板排架在木加工厂分片预组装,运至现场后分片吊装就位,大大提高了模板支立的速度,创造了一台机组尾水肘管模板安装用时9天的最高记录;肘管尾水侧墙、尾水管平台部分采用钢模板拼装,减少木材使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

(3)尾水扩散段顶板采用倒“T”型预制梁结构,减少了顶板现浇支撑时间,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4)尾水平台和进水口检修平台板梁均采用预制板梁结构型式,确保了施工安全,保证了施工进度。

(5)机组挡水坝段大体积混凝土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拼装大模板,拼装大模板提升采用外伸悬臂钢架导链提升装置(见图3),模板安装基本上不依赖于垂直吊运设备,大大加快了仓号准备时间,减少了支模占用门机时间,提高了混凝土浇筑强度。

(6)进水口顶板椭圆曲线面模板(见图4)支撑采用钢桁梁取代满堂红钢管支撑结构系统,节省了支撑材料,减少了因混凝土待强而延长的施工时间。

(7)进水口溢流面采用拉模工艺,采用拉模使溢流面表面成形质量得到了保证。

(8)尾水闸墩牛腿、挡水坝段桥机梁牛腿、挡水坝段钢屋架牛腿以及挡水坝段221.00高程上下牛腿模板支撑均采用内拉法施工(见图5),内拉模板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模板拆除由门机配合,加快了施工进度。

(9)厂内桥机混凝土梁支撑采用钢桁架梁支撑,以改以往的钢管支撑方案。

(10)异形弧段曲面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替代传统的白松木模板方案,挡水坝段进水口顶板椭圆弧面、蜗壳内侧墙渐变曲面、尾水管直立面,直平面等采用钢模板,替代围囹加白松板方案,节省了大量木材。

(11)模板支撑纵横联结及斜拉杆件等材料采用厂房通用钢筋主材,支撑材料拆除后,可以用于主体工程,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导流底孔顶板、蜗壳顶板支撑等大部分纵横联结及斜拉杆件均采用螺纹二级钢筋,支撑拆除以后可再次用于主体工程。

3.2钢筋工程

1)钢筋连接采用等强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工艺,节省了仓位钢筋焊接时间,提高了工效。

2)混凝土外露面拉条采用预埋橡胶锥体工艺,节省了处理拉条时间。

3)桥机混凝土梁钢筋绑扎采用车间绑扎成型,整体吊装方案。

3.3为混凝土浇筑配置充足的入仓手段。

为了加快混凝土入仓速度,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同时满足模板快速提升以及钢筋、机电埋件的及时吊运入仓和安装要求,对厂房门机布置方案进行全面的优化设计,确定了在上下游进水渠、尾水渠预留门机岩石台阶,不仅可以减少一期岩石开挖量,为门机尽早形成浇筑作业能力创造了条件。

(1)根据混凝土分布部位以及按不同的施工时段进行门机布置

①2002年门机布置:在上游进水渠门机岩台上首先布置1台MQ540高架门机、1台MQ1260(B)高架门机和1台WD-400履带吊车,在下游尾水渠门机岩台上布置1台MQ540低架门机、1台DZQ600自升式高架门机和1台WD-400履带吊车,在左翼墙185.00高程安装1台QTZ建筑塔吊,用以满足2002年厂房基础混凝土浇筑作业。

②2003年门机布置:2003年是厂房混凝土浇筑高峰年,随着厂房浇筑块的逐渐升高,上下游的MQ540门机和WD-400履带吊车已经不能满足高仓位浇筑要求,需要对2002年门机布置进行调整:在上游进水渠岩台上布置2台MQ1260门机,在下游尾水渠岩台上布置1台MQ540门机、1台DZQ600门机,在右翼墙195.00平台上布置1台MQ540门机,在1#安装间尾水平台上做临时轨道梁布置1台MQ540门机,这样2003年共布置6台门机,2台履带吊车共计8台套混凝土垂直吊运设备(见图6)。

③2004年门机布置:在尾水平台上191.84m高程布置1台MQ540高架门机,在挡水坝段221.00m高程布置1台MQ540低架门机,以上两台门机可以满足进水渠和尾水渠以及厂房机组段剩余部分二期混凝土施工任务。

(2)卧罐采用新型的蓄能式液压卧罐。采用6m3蓄能液压卧罐替代沿用多年的手动卧罐。这在六局尚属首次。

(3)在施工过程中挡水坝段增加了抗剪型钢,挡水坝段混凝土吊运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弥补垂直运力不足的矛盾,不失时机地增加了1台HB-60混凝土泵,在不改变配合比的情况下,对蜗壳流道底板等混凝土进行了常规泵送混凝土实验,实验取得了成功,扩大了泵送混凝土浇筑范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挡水坝段门机设备运力不足的矛盾。

3.4混凝土温控

(1)夏季混凝土温控。

厂房夏季混凝土施工除采取一系列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层间温差的常规措施,还采用了以下措施:

①挡水坝段大体积混凝土埋设蛇形冷却水管(见图7),并采用薄层浇筑(混凝土分层厚度在2.0m左右)(在高寒地区首次采用);

②加强混凝土表面流水养护,平面、坡面采用自流水养护,立面利用悬挂多孔水管喷水养护;

③混凝土浇筑块预埋自动测温记录仪,加强混凝土内部温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并改进温控措施;

④蜗壳侧墙及顶板掺加抗裂合成纤维(CTA),以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CTAFiber抗裂合成纤维是专用于砂浆/混凝土的改性聚丙烯短纤维,能极大提高砂浆/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抗冲击、抗震、抗冲耐磨性能,使混凝土构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工程质量显著提高。

(2)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

低温季节混凝土采用提高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延迟拆模时间,及时覆盖或悬挂保温草帘子,封堵孔洞,加大入仓强度等措施。

(3)冬季混凝土过冬保护。

对于进入冬季未达到28d强度的混凝土浇筑块进行过冬保护。主要采用蓄热法:在需保护的混凝土浇筑块的表面覆盖或悬挂2层共5cm厚的草帘子,所有的易形成穿堂风的孔洞用彩条布进行封口。

3.5其他

(1)对厂房混凝土分区段施工,各区段相对独立。

将河床式厂房分为三个施工区段:挡水坝段、机组段和尾水副厂房,三个区段在结构上通过板梁和横墙连接,由于各部位图纸到位时间上存在差异,如果按部就班平行作业,施工无法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征得业主和设计许可,在先浇区段的交接面上预留板(墙)槽梁窝,有效地避免了图纸到位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厂房各区段相对独立开来,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2)合理分层分块。

针对尼尔基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厂房分层分块进行季节性调整,既满足了温控要求,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夏季高温季节采用薄层浇筑(控制在2.0m),高温季节过后,适当加大浇筑层高(调整到3.0m)。

(3)厂房机组段基础固结灌浆取消,为混凝土施工赢得了时间。

由于厂房机组段基础岩石比较完整,经与设计院沟通,取消厂房1#~4#机组段基础固结灌浆,右翼墙加大固结灌浆压重厚度,使固结灌浆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

(4)与其他标段的协调。

篇9

一、前言

随着国内高速公路不断的建设,高速公路工程管理的不断完善,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标准也不断的提高,水泥搅拌桩工程普遍用于高速公路、机场、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加固工程。虽然施工工艺已相对成熟和完善,但随着管理者对水泥搅拌桩不断深入的认识,使得其施工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心,让人总觉得其施工质量十分难于控制。虽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在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程中已经下了非常大的监管力度,但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检测出的桩体实际施工质量不得不令人捏一把冷汗,更谈不上什么优良率了。虽然经过一番大费周折的后方工作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谈到大规模的水泥搅拌桩施工时仍然心有余悸。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去控制它呢?通过这些年的软基施工管理,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机械的和电脑记录仪的选配

1、1目前用于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机械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武汉产的PH-5、PH-7粉浆两用型桩机,此桩机最大施工深度一般为18米以下,其施工转速与下钻的速度成正比例关系,由于其施工底盘高度的限制,当用于水泥搅拌桩施工时最多只能配置4个搅拌刀片,其行走部分采用液压腿,十分灵活,工作效率相对较高,适用于施工桩长较短,土质为砂性土、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的段落,当土质为纯淤泥时,建议不采用。

一种是上海和宜兴产的STB-1型专用水泥搅拌桩桩机,其行走部分采用轴管,移动起来比较困难,每次移动都需要枕木铺垫调平桩机,垂直度控制起来也较麻烦。其下钻速度主要靠卷扬机的转速来控制,当遇到局部硬层时只能靠加大动力头重量和增加竖向破土刀片来穿透它。为增加水泥搅拌桩的均匀程度,当遇到土质较差的段落时可视情况将钻杆上的刀片增加至6~8个。适用于所有土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

1、2电脑记录仪的选配

从施工资料的规范化角度考虑,电脑让每一根桩的施工资料清晰完整,给人一种安全的寄托。但从现场施工控制的角度上来考虑,电脑只不过是一个摆设罢了,它让领导安心,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水泥搅拌桩部分电脑产品它除了能增加操作人员的施工难度以外,其他根本是一无是处。但如果真要让电脑起到一部分的控制作用,那就要注意选配电脑了。①首先要求电脑内的时间必须为北京时间,由厂家统一设定,不允许有自行调整的功能;②电脑必须取消存储功能,施工过程中采用实时打印,当下一根开始时上一根的资料自动消失;③深度计经检查准确无误;④电脑经检查符合要求后由项目部统一贴封条,不可私动。此目的主要是控制单桩施工时间、假资料的出现和施工桩长的弄虚作假。

2、施工场地及其他准备

2、1施工场地一定要平整,且在一侧要开挖排水边沟,保证雨季场地不积水,给桩机组创造一个好的施工环境。

2、2对于沟塘回填的路段,回填土每层填厚不得大于50cm,压实度不得小于70%,且不大于85%,以保证水泥搅拌桩的成桩效果。

2、3建好水泥库,水泥库净面积不得小于42平方米,同时最大库存量不得小于80吨,确保水泥的检验周期及防止雨季由于水泥进场困难而导致停工的情况。

2、4在桩机的井架上准确画出每米的深度标示线,在钻头落地的情况下准确标示出“零”起点的位置。

2、5将桩机钻头上的横向搅拌刀片增加至6个,并在井架的正面和侧面挂上垂球,用红油漆标示出垂球的中心位置。

2、6召集所有现场施工负责人员及桩机组机长召开施工前技术交底会议,主要落实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资料的统一、检测要求及付款方式等,将项目部的管理方式及指导思想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有效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警惕程度。为进一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3、旁站人员的准备

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项目部旁站人员形同虚设,就是靠边站的闲人。其主要目的是应付领导检查、使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旁站和旁站监理在人员数量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成倍的差别,因此施工质量的好坏都寄托于旁站监理身上。但无数的事实证明,施工质量的好坏最终取决于项目部自身的管理。旁站监理一直侧重于管理的只是水泥浆比重、钻头的大小、电脑小票是否符合要求等等,至于其它方面根本只是一带而过。或许这些都是大势所趋,旁站监理行业特殊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他们在施工质量控制上所起到的作用最多不会超过20%。而旁站是项目部管理方式的最终实施者,项目部管理人员通过他们能控制工地上所发生的一切情况。当然,由于旁站人员的素质和数量有限,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于太高,防止最终混为一团。往往只要求他们抓住施工中控制的要点,对关键点实行重点控制。因此旁站人员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①旁站人员最好选择25~40岁之间,初中学历以上的人员,到工地后首先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从理论上先了解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原理、施工方法、施工控制要点等。

②旁站人员一般2个人最多按管理5台桩机分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旁站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③制定详细的旁站管理制度,组织学习并下发至每个旁站人员,严格按此执行。

④由公司确定旁站人员的工资,发放工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量将其工资标准降低,其余额按照奖金的方式下发,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并将日常的工作表现与其工资奖金紧密连接在一起,奖优发劣。

⑤旁站人员一般多为2~3个月的临时工,因此要多关心旁站人员的生活,尽量多与他们沟通,使他们能感受到一丝的温暖,从而尽可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

三、施工技术控制

1、确定持力层必须准确,桩体一般最多以进入持力层50cm为宜,不宜过深,否则将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危害:①由于底部压力过大,水泥浆无法渗入,底部无法成桩,最终导致桩长不足;②由于底部一般多为粘土或亚粘土,土质过硬,带浆下钻困难或无法下钻,土体无法拌碎。当不带浆下钻时,土体由于无法拌碎多会导致糊钻的情况,土体与钻头形成一个圆柱体形状,造成积压桩内土体,发生掉桩头或桩内水泥浆外溢的情况。③水泥搅拌桩施工一般多为下钻喷浆,如果进入持力层过深,为防止下钻堵管只能一直喷浆,但由于底部下钻速度其慢无比,导致底部水泥浆用量严重过多,造成水泥浆顺着钻杆溢出地面,且直接缩短了桩体的施工时间。

2、为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机钻头应焊接至少6个横向搅拌刀片,且在每个横向刀片上焊接1~2个竖向搅拌刀片,同时保证桩体的竖向搅拌效果,竖向搅拌刀片长度>5cm,宽度≥2cm。

3、在桩机井架的正面和侧面一定要吊挂垂球,垂球重量不小于2kg,防止施工时桩机倾斜,最终导致检测时桩体无法检测到底,到时候桩体质量固然再好也是惘然。

4、为了保证水泥浆的配合比满足要求、每根桩所使用的的水泥浆量均匀充足,且考虑方便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和旁站人员的监督。若所施工的桩长皆为统一长度,可将单根桩所需的水泥浆一次拌制或分两次拌制完成;当桩长较短时也可一次拌制2~3根桩所需的水泥浆,使用时可在水泥浆罐的罐壁上焊接出每根桩需用水泥浆的深度刻度线。

5、由于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素质相对有限,拌制水泥浆时并不能严格按照书面上的要求去制作水泥浆,势必造成施工过程中水泥浆拌制和使用的混淆,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隐患。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必须在水泥浆罐的罐壁上用稍大的铁块或螺丝帽焊接出用水面和水泥浆面的准确位置。因为每次拌制水泥浆所需的水泥是个定值,所以这样就完全足以避免水泥浆配合比不准确的情况。

6、当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层某深度出现硬层时,可根据地质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①当此段硬层小于50cm时,若下钻相对比较容易,可稍稍放大回浆量,短时间内穿透此硬层。若下钻比较困难,不得任其缓慢钻进,一方面要及时增大回浆量,另一方面要在动力头上加大配重,并在最下面的两个横向搅拌刀片上焊接锋利的破土刀片,使其能够迅速穿透此段硬土层。效用分析:一是防止此段过多浪费水泥浆,造成水泥浆冒出地面而流失,且使整根桩体的喷浆量严重不均匀;二是提高施工工作效率,防止窝工;三是避免当遇到硬土层时浪费时间过多,造成整根桩的实际施工时间缩短,将严重危害桩体的施工质量。

②当此段硬层大于50cm时,可将此土层作为持力层,无须继续深入。防止此段土层难于拌碎,水泥浆深入困难,最终造成此处出现断桩或造成桩体整体不合格的情况。

7、为确保桩体喷浆和搅拌的均匀性,针对上海和宜兴产的STB-1类形的桩机施工时必须限定每延米的施工时间,一般每延米的施工时间控制在≥4分钟/每米,此施工时间是指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当地质较复杂时,应适当增加施工时间。

8、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及受力分析,桩体6m以上的部位基本承受了上部荷载的70%以上,越往下部受力渐渐越来越小,因此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上部桩体施工控制工作。

9、旁站人员每天必须记录所管辖桩机的具体施工情况,其中包括:当值期间桩机施工是否正常、有无机械损坏情况,修理时间,修好后开工时间、有无无故停机的情况,停机时间及开机时间。有了此记录,那些企图投机取巧之徒便无计可施了。给他们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走人,二是老老实实施工。

四、水泥管理

水泥管理的好坏是水泥搅拌桩施工管理成败于否的关键所在,它决定了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的60%以上,所以,管好了水泥,便象征着水泥搅拌桩的管理已成功了一半。以往的水泥管理虽然都下了相当大的力度,但最后往往都是一塌糊涂。因为各个管理的环节相互脱节,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可以说漏洞百出,什么水泥台帐、水泥袋台帐等等一系列的表格都是单枪匹马,根本经不起考验,无法及时相互约束,相互求证。完全起不到辅助管理,控制现场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呢?

1、建立一个可以控制现场,可以进行相互对比,现场可实时求证的水泥台帐,它将水泥的消耗控制到每一天,每天进行一次确认。其主要内容见下表:

2、为进一步准确控制每一天的水泥消耗量,并方便领导检查,以充分利用领导的力量。可将以往的施工时段晚上12:00~次日晚上12:00改为早上8:00~次日早上8:00,每天早上八点由旁站人员清点所管辖桩机的水泥量,并根据前一天的库存情况及当天的施工情况检查当天水泥消耗是否正常。使桩机组和管理人员每天皆能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屡教不改严肃处理。

3、抓住源头,如果源头除了问题,那么一切管理皆为无用功。所以,水泥进场时必须由桩机组和旁站人员共同清点并签字确认,次记录将作为检查现场水泥台帐的依据之一。否则示为无效。

4、水泥堆放必须整齐,10袋水泥为一堆,并在水泥库中间留出一条通道,以方便每天水泥使用及清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且起到区分原库存水泥和新进水泥的作用。

5、施工时水泥必须有规律的使用,不得因图一时方便而胡乱从水泥库到处使用水泥,防止出现混乱而无法清点库存的情况,或出现新进水泥与原库存水泥无法区分的情况。

6、加强水泥的保卫工作,防止水泥进场后流失。

7、出台详细的水泥管理制度,将管理任务主要交给桩机组和旁站人员,制定详细的奖罚措施。比如:当发现发现水泥车进场水泥比供货单上的数量少时可奖励旁站人员及桩机组10~15元/袋,同时跟水泥厂签定一份补充协议。当发现偷水泥主动管理,能帮助项目部挽回损失的给予奖励。当发现偷水泥而视而不见时,桩机组及当值旁站人员皆处于重罚等等。奖罚一定要及时兑现,否则便会使其效用大打折扣。

8、专门针对现场水泥台帐制定一套管理办法,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效用。管理一定要严格,真正做到违法必纠,毫无情面可讲,必要时杀鸡赫猴。让所有施工队真正适应这种管理模式后,我想我们的管理一定会轻松许多了。

五、人员管理

由于软基施工及管理人员众多,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号人。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况且目前软基施工人员普遍素质极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工地能够按照项目部的思路正常有序的施工,很有必要开展以下工作:

1、开工前务必召开一次全体施工人员大会,可露天进行,参加的人越多效果越好。若条件不允许,可只要求各施工队负责人、桩机组老板和机组机长必须到场。会议主题尽量避免一些大思想、大道理,以免工人产生反感。首先以聊天的方式说一些推心置腹的话,让工人进一步认识我们,了解我们的想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后直接进入主题,一是说明施工完成后结算办法及措施,让他们觉得有所依靠,稳定军心。二要介绍当前检测评定办法、检测频率及不合格桩的处理办法,可在省高指要求的基础上再加上项目部的处理办法,处理办法一定要严厉,以让所有人员产生畏惧,决不敢越雷池半步。三要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透彻的分析,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让施工人员彻底打消投机取巧的想法。

2、每周召开一次工地会议,了解工地的施工情况、存在问题及施工、管理人员的最新动态和想法,并及时处理,安排下一周的施工计划。对本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拿出明确的处理意见,不得含糊其词。关键部位处理一定要严格,并提出预防措施。杜绝同类错误屡次出现的情况。

篇10

1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当下存在的问题

1.1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质量不佳,技术实施管控不严格。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工程为了提高施工的进度,争取更多的电力施工工程,而忽略了技术建设本身的质量以及对于技术的管控,往往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不仅如此,激励机制在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方面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使得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导致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工艺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1.2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设计以及实施缺少规范化标准的约束。电力工程设备技术的设计以及规范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不符合当地的地域情况,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最大原因在于工程设计缺少统一的设计标准,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安排的时候需要综合评估和考虑施工人员、建设单位以及工程设计标准等等因素,反复的评审和复议电力工程的设备以及技术,对所有的技术设备以及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资源的整合,确保电力工程的资金、资源不会出现浪费或者是无端被占用的情况,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2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以及标准化技术管理的措施

2.1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设计高标准,实施优化的方法管理。工程优化向工程管理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在制定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时候就做到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开展“工程创优”的活动。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要制定可操作、可执行的阶段性建设目标,对电力工程的项目优劣进行分析,尤其是要结合当期的施工环境和类别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和设计。2.2制定明确且全面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细则,推动工艺技术管理。创优项目是要优化电力工程项目的各项指标,建立以领导层为首的创优小组,设立创优策划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制定优化创新的实施细则,并按照类别进行区分对待,突出电力项目创新优化的优势,制定明确的管理措施以及备选方案,同时还要有确定的监督考核机制,使得流程化的管理方案真正成为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方案。在电力项目设计的时候吸取成功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改善不足的方面,取长补短,为电力工程的创优项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为了给电力工程的创优项目确定一个明确的保障机制,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全力地推动电力工程项目的创新优化,并将设计想法落实到实处,所有的设计想法都要综合考虑,包括了电力工程的施工准备、安全警戒项目、文明施工、质量检测、以及造价管理甚至是物资的运输与保存等方面。在具体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的时候,应当按照不同区域或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路的清晰梳理以及施工任务的安排,以此来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沿着明确的方向实现安全、高效的执行,在此过程中,严禁盲目追赶施工进度,也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边制定规则边施工,通过既定的施工方案和严谨的施工流程使得标准化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2.3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践行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技术工艺是以国家电网总局推行的标准化工艺建设为基础的,将电力工程创优成果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使得电力工程技术设计能够不断地深入探究,为了有效地推动电力工程安全、稳定进行,应当对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技术、工程检测等等内容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监督,对项目的成果进行检验并不断追求有效措施的总结和应用经验,真正的实现国家电力局规定的“标准化工艺”。另外,为了使得标准化工艺的使用需要与施工情况高度吻合,在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减少资源的消耗,推行标准化工艺的来建设完备的管理体系,还需专业电力人才的配合和参与,尤其是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才对电力工程的技术创新以及标准化工艺技术管理进行质量把关和创新。

3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大众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很高的要求,在进行电力技术创新的时候需要从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着手,进行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本文加强了标准化建设体系,对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意识以及工程质量进行探究和研究,提出了几点创新创优的措施,并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自身的全面的建设质量意识,推动电力工程朝着标准化的方向进步和发展。

作者:黄明 单位:重庆鼎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子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