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2: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职务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职务管理论文

篇1

几千年来,封建刑律在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上有丰富的经验,我们今天欲从立法及司法上加强对现行刑法中“渎职罪”的研究,使其进一步完善,古刑律中这方面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地方颇多。

古代对官吏在司法审判上违法犯罪的监督比较全面,综合起来有惩治不依法判决的犯罪、惩治不依法审理的犯罪、惩治司法官吏不依法刑讯的犯罪、惩治司法官吏不依法执行判决书犯罪、惩治越权审断及违法受理诉讼的犯罪和惩治司法官吏监禁囚犯方面的犯罪。

一、我国古代司法审判中的职务犯罪概述

(一)中国古代惩治司法官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意义

司法官员的职务犯罪是刑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是这样,近现代是这样,将来也仍会是这样。

职务犯罪所以重要,这与其犯罪主体是官吏这一点密不可分。官吏是国家的重要参与者及管理活动家主要实施者。官吏的职务活动是国家职能实施的主要杠杆。官吏依法履行职务是国家法制确立的重要基础。官吏守法对民众守法起着带头羊的作用,官吏的坏法是对民众违法犯罪的鼓励与唆使。对官吏违法犯罪姑息容忍最易激起人民群众对法律的逆返心理。官吏违法犯罪所形成的对民众的压迫以及他们造成的腐败的环境,是社会上违法犯罪的根源之一。

司法官吏违法犯罪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利用职权。以利用职权为特征的职务犯罪,比一般犯罪有更大的危害性。一是职务犯罪侵犯的客体往往是属于国家法益的管理秩序;二是因为有职权可利用,其犯罪得逞率高,后果严重;三是因为凭借权力,这种犯罪对被侵犯对象的反抗与举报,客观上都存在抑止性;四是这种犯罪常常表现为国家机构内部的一种腐烂,富于隐蔽性,因而容易避过一般的监督。历史封建刑律都重视对职务犯罪的监督是有其深刻原因。

封建国家对司法官吏职务犯罪的监督与处置,根本目的是强化国家机器,提高封建国家的统治效能。但是封建刑律对官吏违法犯罪的抑制也有其相对的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人民与的矛盾集中地反映在官吏与民众的对立性上。封建统治者为了缓和与人民群众的矛盾,经常奉行的措施之一就是用刑法手段来监督官吏,使官吏对民众的欺压与剥夺限制在民众可以容忍的限度之内,从而来缓和封建国家与人民群众的矛盾,这便是封建刑律维护封建吏治的积极意义。

重视吏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使用刑法来惩治官吏的职务犯罪的封建刑律的一个传统特点。封建刑律惩治官吏职务犯罪的特点是在立法上张起严密的法网,法律对职务犯罪不但从严监督富有威慑性,而且在立法和司法上具有一定的预防性及教育性。

(二)中国古代司法审判职务犯罪的渊源

司法审判活动是古代国家最重要不得国务活动之一,也是古代官吏职务犯罪中较主要的一个方面。

司法官吏在审判上的职务犯罪史书早有记载。《尚书•吕刑》曾指出西周法官有对犯人不能依法定罪判刑的“五过之疵”。其内容是“惟官、惟内、惟货及惟来”。孔安国《传》解这五个方面是“或尝同官位,或诈反囚词,或内亲用事,或行货枉法,或旧相往来”。《吕刑》中还记载说,司法官因犯为些罪过,而致出入人罪的则“其罪唯均”,即与犯人同罚。这段史料清楚地概括了当时司法官违法审判中的主要犯罪表现。

在中国,职务犯罪也是一项古老的犯罪。历史告诉我们,官吏的职务犯罪基本上同国家与法律的产生而同时产生。

古代中国关于官吏职守的专门立法,出现得也很早。我国商朝已经有了为预防和减少官吏(包括国君在内)违法犯罪而专门制订的法律《官刑》。《尚书•尹训》记载国相伊尹说制订《官刑》的目的是儆戒有权的人物:“制官刑,儆于有位”,达到“居上克明,为下克忠”的目的。商朝的《官刑》中,规定有“三风十愆”的罪名,从作风上、道德上、政治上来管束官吏和当权者。所谓“三风”是指“巫风”、“风”、“乱风”。其中“巫风”包括无节制地在宫室歌舞(“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二愆”。“风”包括徇私于财货和女色,长期地游乐和打猎(“殉于货、色,恒于游、畋”)的“四愆”。“乱风”包括轻侮国君的命令,拒绝忠直之规劝,疏远上高德劭之人而亲近狂顽之徒(“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的“四愆”。训令还指出:“唯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作为臣下的人,如不匡正君主杜绝“三风十愆”,则要处刺脸的“墨”刑。惩罚官吏的职务犯罪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需要。官吏职务犯罪的内容及制度,随着国家政务管理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我国西周有关国家管理活动的立法已有很多记载。

《周礼•秋官•大司寇》规定最高法官“大司寇”的职责之一是“以五刑纠万民”。其中“二曰军刑,上命纠守”,“四曰官刑,上能纠职”,意即使用于军中的“刑”法,是鼓励遵守命令的,举论有亏职守的;施行于官府的刑罚,是鼓励贤能,举论失职的。由此可见,在先秦众多的吏治立法中,包括有一系列惩治官吏职务犯罪的法律规范。

从立法的角度说,封建社会初期,官吏职务犯罪的法律条文都散布于刑律的各篇之中。战国魏国的《法经》六篇中属于职务犯罪的“金禁”与“博戏”被列在《杂律》之内,其他《囚》、《捕》二篇内当然也会包含职务犯罪的内容。从秦简的片断中可以判定,秦朝关于职务犯罪的法律条文也散列于“六律”之中。《置吏律》及《行书》中在规定官吏的某些职务犯罪时都说“以律论之”。所谓“以律论之”就是以《六律》中的规定办。汉朝的《九章》及汉律六十篇中,也无专门的职务犯罪的篇章,职务犯罪的条文散列于各篇的情况可以想见。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职务犯罪在封建刑律中逐渐形成单独的篇章。在明清规戒律刑律中职务犯罪规定得齐全,监督得严密,在编纂上条分集中,安插科学,继续体现了封建刑律重视吏治的优良传统。

二、我国古代司法审判中职务犯罪的表现

古代对官吏在司法审判上违法犯罪的监督比较全面,综合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惩治不依法判决的犯罪。

通过审判给罪犯定罪判刑,古代较早就有在这方面监督的法律制度。凡不依法判决,其违法行为都根据不同的主观心态来定罪处置。

1.纵囚秦律中说:“当论而端弗论,及埸其狱端令不致,论出之,是谓‘纵囚’。”即应该处罪而故意不处罪,以及减轻罪行,故意使被告够不上处罚标准,从而判令无罪,就是“纵囚”。纵囚罪刑罚较重,一般要以被纵囚犯之罪罚来处罚纵囚之人。

2.不直秦代把仅限于一定幅度范围内的故意错判称为“不直”:“罪当重而端轻之,当轻而端重之,是谓‘不直’。”即罪应该重处面故意轻处,应该轻处而故意重处,是属于“不直”。

汉代“不直”的概念与秦代不完全一样,其表述是“出罪为故纵,入罪为故不直。”在“故意”的前提下,只有在“入罪”的情况下,汉代才称为“不直”。秦代的“不直”,汉代以“不实”对应。

3.失刑在秦代与属故意“不直”相对应的过失地在幅度上处刑不当的行为称为“失刑”。《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载一位审判官吏把“六百六十”的赃误订为“值百一十”。在定性时,上级答复询问说:“吏为失刑罪”,但是“或端为,为不直”。这里界限比较清楚:过失的错断为“失刑”,故意的错断就属“不直”。

4.出入人罪司法官吏不依法判决之犯罪,各依其犯罪主观心态区分罪名,在制度的比较严密的是唐代。按《唐律疏议•断狱》规定,唐律首先一般地把审判官定罪判刑上的违法行为统称为“出入人罪”。然后“入罪”与“出罪”又各分为“故意”与“过失”二种,共四种:故意入人罪,故意出人罪;过失入人罪,过失出人罪。在出入罪的幅度上又区分为出入“全罪”及出入轻重的不同情况。所谓出入“全罪”是指无罪判有罪,有罪判无罪,以及从笞杖入徒流,从徒流入死罪的各种情况。属于出入轻重的是指在刑等上从轻入重、从重出轻,以及笞杖之差及徒流之差的出入。在追究审判官的刑事责任上,法律规定,故意入全罪,以全罪论;从轻入重,以差额论;故意出罪的情况,也参照此原则办理。但是,过失地入罪的,比故意犯“减三等”;过失地出罪的,比故意犯“减五等”。

5.不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唐代要求法官在定罪判刑时,要完整地抄引有关的法律、法令的正文为根据。这样规定是便于监督依法判决。《唐律疏议•断狱》:“断狱之法,须凭正文。若不具引,或致乖谬。违而不具引者,笞三十。”作为断罪根据的法律条文不但要引正文,而且要求完整地抄引。这种制度在晋朝已开始建立。

(二)惩治不依法审理的犯罪。

判决书是审理的结果,正确的判决要以依法审理为基础,唐律不但监督依法判决,而亦重视都督依法审理,在这方面的罪名有:

1.于本状之外别求他罪唐代要求法官都要依据所告本状审理,不能在本状之外,旁更推问,别求他罪。《唐律疏议•断狱》规定,法官如违犯这一条,要“以故入人罪论”。关键是不准法官无根据地于本状之外去查问别的犯罪行为,只有“若因其告状,或应掩捕搜检,因而检得别罪者”才“亦得推之”。

2.受囚财物,导令翻异,通传言语,有所增减这是审判官与罪犯共犯的妨碍正确审判的犯罪。通常是审判官接受囚犯行贿后,启发囚犯翻供另招,或者是给囚犯通风报信,而造成囚犯之情状有所增加或减轻的行为。《断狱律》规定,法官犯有此罪以监临官“受财而枉法”之罪论处,赃满十匹加役流,满十五匹处绞刑。

(三)惩治司法官吏不依法刑讯的犯罪。

在古代的审判中,刑讯是合法的手段,但刑讯必须依法进行才为合法。法律监督司法官吏依法刑讯的目的,也是为了正确地定罪判刑。法律为此规定了刑讯进行的条件。秦朝规定可以刑讯,但要以结果来检验。秦简上说,能根据口供进行追查不用拷打而得到犯人真情的是“上”等;通过拷打而得到真情的是“下”等;恐吓犯人以致不得真情的是“败”。《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应讯疑似,犹不首实”的情况下才刑讯。而且要在“立案同判”的条件下进行。

1.拷囚过度唐代规定囚犯拷讯整个案子的全过程只能拷三次,而且,三次拷打的总数不得超过二百下:“拷囚不得过三度,杖数总不得过二百。”如犯人所犯是属于处笞杖刑的案子,则拷打不得超过本刑的笞杖数。《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若过三度”,司法官要受“杖一百”之刑。若“杖数过(二百)”或过笞杖本罪的,司法官要反坐所剩,即以超出之数反拷法官。

2.有疮病不待差而拷唐代对于有疮或有病的犯人,法律规定要等疮病痊愈后才能拷打。《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即有疮病,不待差而拷者,亦杖一百;若决杖笞者,笞五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半。”

(四)惩治司法官吏不依法执行判决书犯罪。

判决是正确定罪判刑的自然结果,依法执行判决是体现法律作用的最重要的方面。唐代对司法官吏依法执行判决也予以周密的监督。

1.不待复奏报下而辄行决古代为了慎重对待死刑,从北魏开始实行处决前向皇帝进行复奏的制度,以便皇帝在复奏时对死刑判决作最后定夺。隋朝已实行“三复奏”,即向皇帝复奏报告三次无否决才下令行刑的制度。唐代自太宗起,京内还实行“五复奏”的制度,即决前二日一奏,决前一日一奏,当日三奏的制度。同时,执行单位接到处决命令要等三天才行刑,但不能过期。《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即过限,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

2.孕妇未产而决在唐代,如有孕妇犯死罪应处决者“听产后一百日乃行刑。”如有孕妇犯罪应拷讯及应决要笞杖的,也要等产后一百日进行。“若未产而决(死刑)者,待二年;产迄,限(百日)未满而决者,徒一年。失者,各减二等。”法律又规定:“若未产而拷及决杖笞者,杖一百。”“若产后限未满而拷决者,于杖九十上减二等。”

3.领徒应役而不役唐代的徒流刑犯人,在刑期内都要令其身受苦役,即使犯人因病请假,病愈后也要补服苦役。掌管囚徒的人一定要照法律规定执行。《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领徒应役而不役,及徒囚病愈不计日令陪身者,(有责任的司法吏员)过三日笞三十,三日加一等,过杖一百,十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五)惩治越权审断及违法受理诉讼的犯罪。

在中国封建社会,一般县衙是受理诉讼的基层审级。县的上级是州(府),州(府)的上级是中央的刑部及大理寺。在审判权限上,唐代的《狱官令》规定,“杖罪以下,县决之。徒以上县断定后送州复审讫”,徒、流以决杖形式执行的,可就执行,但属于实处徒、流刑以上的判决,也必须报中央刑部。死刑案件由刑部移大理寺审复,报皇帝批准。大理寺自审的京都徒以上案件要经刑部审核。《唐六典》同时还记载巡复制度说:“凡天下诸州断罪,应申复者,每年正月于吏部择使,……仍过中书、门下定讫以闻,乃令分道巡复,刑部录囚徒所犯,以授使。使牒与州案同,然后复送刑部。”这些严格的分权制约制度,也是正确定罪判刑的基本保证之一。

1.断罪应言上而不言上,应待报而不报古代各级司法官吏审断案件必须遵守以权限规定的申报与批复制度。《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凡断罪应言上而不言上,应待报而不待报,辄自决断者,各减故失三等”,即分别故意或过失的性质,照所断刑罚的轻重等级,减三等处罚。

2.受越诉及应合为受而推抑不受唐代为维护审判秩序而规定:“凡诸辞诉,皆从下始。从下至上,令有明文。”不能越方。所谓“越诉”,即是如“应经县而越向州、府、省之类”。《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其越诉及官司受者,笞四十。”但是,如当事人对某级判决不服,向原衙门“语汇状上诉”,原衙门如发给“不理状”,即发给同意向上级申诉的证明文件,当事人持“不理状”向上级申诉,这不是越诉,各衙门不可不受理。而对于非越诉的“应合为受”的告诉,“推抑而不受者,笞五十”。

(六)惩治司法官吏监禁囚犯方面的犯罪。

古代法律规定监禁囚犯既不能放任纵容,也不能苛刻虐待。否则,都是犯罪,都要受到惩罚。

1.应禁而不禁囚犯于牢中使用的刑具,在唐代,按《狱官令》规定:“死罪枷、枢,妇人及流以下去构,其杖罪散禁“。狱吏对囚犯应关禁而不关禁,刑事具该用不用,不该用而用,及随便调换的,都是犯罪。《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囚应禁而不禁,应枷、锁、枢而不枷、锁、枢及脱去者”,狱吏要参照囚犯的罪等给予处罚,如“杖罪笞三十,徒罪以上递加一等”。如属于“回易”调换刑具的,按上面的处罚办法减一等处罚。

2.应请给衣食医药而不请给古代也重视对狱中囚犯的必要的养护措施。如唐代按《狱官令》。规定:“囚去家悬远绝饷者,官给衣粮,家人至日,依数征纳。囚有疾病,主司陈牒,请给医药救疗。”还规定囚犯病重,听家人入视,及脱去枷、锁、枢等刑具。《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囚应请给衣食医药而不请给及应听家人入视而不听,应脱去枷、锁、枢而不脱去者,杖六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

参考文献

1.《唐律疏议•断狱律》

2.《唐律疏议•擅兴律》

3.皮纯协等编《中外监察制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篇2

引言

植物入侵(PlantsInvasion)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colonizing)、建群(establishing)和扩散(diffusing)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外来植物入侵的原因很多,如动物活动,占领空的生态位等。外来植物入侵现象在当今社会十分普遍,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经济问题,打破了入侵区的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特别对农田、草坪、果园等人工栽培的经济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破坏。植物入侵造成了全球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和危害人类社会经济已经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研究入侵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准确预测植物入侵性,有效防止有害植物的入侵成了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研究工作的焦点。

1.植物入侵概念和入侵植物的特征

1.1外来入侵植物及植物入侵的概念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在非原生态系统进化出来的植物,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环境或其中的物种构成一定威胁的植物。植物入侵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建群和扩散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

1.2入侵植物的特征

外来入侵植物,特别是那些入侵性较强的外来植物,具有其相应的生理和生态等特征。比如:外来入侵植物一般多为草本植物,多为单年生或二年生,生活周期短,植株较小,种子数量巨大,种子小而轻,繁殖和传播方式多样化,具有灵活适应环境变化等特征。如薇甘菊广叟果千粒重010892g,具5"脊",先端一圈冠毛;紫茎泽兰种子千粒重0104~01045g,广叟果顶端有冠毛;飞机草广叟果千粒重仅为0105g,具五纵棱,棱上有短硬毛。这些体积小、重量轻,加之具有翅、柔毛或冠物等附属物,能通过空气、水流、动物或人类等多种途径进行远距离散布。研究表明,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更具入侵性;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单年生、二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更具入侵性。对入侵我国最严重的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和木本,单年生和多年生的数目分析比较也证实了这一点。

2.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现状

据调查,目前中国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88种,其中水生植物18种、陆生植物170种,隶属41科。种数最多的科是菊科(49种)和禾本科(33种),来自美洲的有125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66.15%。这188中入侵植物中,最严重的为90种,对这90种外来植物的性状和生活周期型的统计,发现草本与木本的数量比为81/9,单年生、二年生与多年生数量比约为52/38,并且,作为草本的禾本科(Grai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数量居多,分别为11种和22种。统计的结果显示,在这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由于该90种外来植物在我国入侵性评价中处于最严重的地位,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而一、二年生与多年生相比,也占据一定优势。我们抽样对90种外来植物的其中蓖麻等5种植物的形状和入侵强度列出如下:

3.有效防止和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目前对入侵植物主要采取检疫、人工、生物、化学、农业、机械或物理防治,以及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方法简述如下。

3.1杂草检疫防治

杂草检疫是防治植物入侵的首要环节,也是杂草防治不可缺少的环。它是依据植物检疫法,对输入或输出的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夹带的有毒、有害杂草的繁殖体进行检疫的防治方法。必须提高检疫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宣传、呼吁,加强科普教育,使人们有充分认识,从源头杜绝有害外来植物的入侵。

3.2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适于控制刚传入,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清除,但对高繁殖力的物种则因费时费工,除草效率低。深圳曾多次进行人工拔除薇甘菊,但因效果差而放弃。人工防治是一种清洁的生态防治方法,但要注意除后残株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否则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客观上加速外来植物的入侵。

3.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杂草的天敌,如昆虫、病原真菌、细菌、病菌、线虫、食草动物或其他高等植物来控制杂草的发育、生长蔓延和危害的方法。其目的不是根除杂草,而是通过干扰杂草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繁殖与传播,使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敌进行防治,国内外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3.4动物治草

以虫治草是利用昆虫能相对专一地食取某类杂草的特性来防治杂草的方法。一般程序为:原产地考察采集天敌-安全性评价-天敌引入与检疫-天敌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的释放与效果评价。从20世纪中叶至90年代,以虫治草的研究和实践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1945年美国用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1978年前苏联利用豚草条纹叶虫防治豚草;1987年中国利用空心莲子草虫(Agasicleshygrophila)防治空心莲子草;利用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eichhorniae和N.bruchi对水葫芦进行防治等。

目前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日益增多,也日益科学化,环保化和有效化,主要体现在生物防制植物入侵的方法上。

结束语

一个外来植物在远离原生境后要迅速占据新的生境,并不断扩展分布范围而成为入侵种,必然有一定的生理和生态学基础对异质生境较强的适应对策、快速的繁殖能力、高效的种子散布方式。这些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

植物入侵打破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已经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寻找有效而科学地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措施成了植物入侵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史刚荣,马成仓.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06.4.

篇3

中图分类号:Q945.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112-02

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各种化学产品的使用,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导致镉污染日益严重。全世界每年由于人为因素向环境中释放的镉有30000t左右[1],其中82%~94%的镉进入到土壤中。据报道,我国受镉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20000hm2,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2]。镉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但易被植物吸收,本身具有高移动性和高毒害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导致神经和肾功能异常,骨骼病变,并能引发骨痛病、肺气肿、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因此,研究镉对植物的毒害及其耐性机理,对于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可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及保健意识,促进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发展。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概述。

1镉对植物的伤害

1.1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镉能抑制细胞和整个植株的生长。丁海东等[3]研究水培下不同浓度Cd2+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随浓度增大,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积累下降。宋松泉等[4]用不同浓度的Cd2+处理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在0~0.5mmol的Cd2+范围内,发芽率、幼苗生长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刘莉[5]对水稻幼苗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刘东华等[6]通过研究Cd2+对洋葱根尖的生长及细胞分裂的影响,认为Cd2+通过影响钙调蛋白参与纺锤丝微管蛋白的组装和拆卸从而阻止了细胞的分裂。

1.2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有效抑制剂[7]。镉进入植物体内,首先影响光合色素,使叶绿素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光合功能。Lagriffoul[8]研究指出,0.001~25μmolCd2+溶液培养的14日龄玉米,在Cd2+浓度大于1.7μmol时第4片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VanAssche等[9]认为,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镉抑制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活性,影响了氨基-γ-酮戊二酸的合成。此外,镉还破坏植物的光合系统。杨丹慧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镉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均有影响,但对后者影响更为显著。

1.3镉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镉处理可使植物气孔阻力增加,直接影响保卫细胞中离子和水分迁移。Cd2+可以增加线粒体H+的被动通透性,阻止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彭鸣等[11]曾在研究Cd2+对玉米幼苗伤害时观察到质体基粒肿胀或解体的现象。王逸群等[12]研究发现,随着Cd2+浓度的提高,水稻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受毒害程度逐渐加重,线粒体膜结构受损,内嵴逐渐解体。众所周知,线粒体是植物体内呼吸作用的场所,其内嵴正是ATP合成酶复合体分布的场所。线粒体结构的受损、内嵴的解体意味着呼吸作用和合成ATP过程受阻。

1.4镉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

镉能产生氧化胁迫,损伤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上述3种酶都是植物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适应逆境胁迫的重要酶类,被统称为植物保护酶系统[13]。邵国盛等[14]试验发现,在镉胁迫下,水稻SOD、POD和CAT活性随镉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此外,镉还抑制淀粉酶、固氮酶、核糖核酸酶等多种酶的活性[15]。有研究认为,镉可能是直接取代这些酶活性中心的金属元素或与酶的半胱氨酸残基结合,从而抑制这些酶的活性[16]。

2植物对镉的耐性机理

2.1限制镉的吸收和转运

植物通过限制对重金属的吸收,降低体内的重金属浓度[17]。Chardonnens等[18]在Euglenagracilis和Silenevulgaris中观察到,Cd2+耐性生态型的叶片中,Cd2+浓度低于敏感生态型,可能的机制是耐性生态型通过限制Cd2+的吸收而解毒。此外,有研究表明,白羽扇豆(LupinusalbusL.)根细胞具有排出Cd2+的功能[19]。植物这一避免吸收和排出Cd2+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2.2区域化作用

区域化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效的解毒途径,通过把Cd2+运输到代谢不活跃的器官或者亚细胞区域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研究认为,细胞壁是保护植物细胞的第一道屏障,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具有丰富的羧基、羟基、醛基等活泼基团,Cd2+穿过细胞壁时,有一部分会在此与这些基团结合形成沉淀,阻止了大量的Cd2+进入原生质内,从而减轻其毒害[20]。Nishzono[21]发现,Athyriumyokoscense根系细胞壁中积累大量Cd2+,占整个细胞总量的79%~90%。另外,液泡区域化作用在高等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解毒中起着重要作用。Cd2+储存在液泡中可以减少Cd2+对细胞质基质及细胞器中各种生理代谢活动的伤害[22]。如S.cerevisiae对镉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缺乏将Cd2+运入液泡的Cd-GSH复合物运输体的S.cerevisiae突变体对镉胁迫较敏感[23]。

2.3螯合作用

植物体内的螯合剂通过对镉的螯合,避免镉与细胞器的接触,从而解除了镉的毒性。螯合剂主要包括4类[24]:植物络合素(PC)、金属硫蛋白(MT)、有机酸和氨基酸。其中,植物络合素起着重要作用。Salt等[25]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发现,Cd2+在印度芥菜中主要是以Cd-S复合物的形式存在,进一步研究认为可能是一种Cd-S4复合物,这与Strasdeit等研究的Cd-PCs复合物相似,说明印度芥菜根系中绝大部分Cd2+与植物PC有关。Klapheck等[26]认为,细胞中GSH或PCs的水平决定了植物对镉的耐受与累积能力。但杨居荣等[16]发现,在某些耐性作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镉量的比例低于非耐性作物。由此认为,即使PCs在植物体内具有解毒作用,其能力也是有限的。

2.4酶系统的解毒作用

重金属胁迫能导致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产生,但植物体内的多种抗氧化酶系统能够清除氧自由基而保护细胞免受伤害[27]。研究表明,植物在重金属胁迫下,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小麦幼苗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叶片内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均增加[28]。说明镉处理使植物受到了氧化胁迫,促使保护酶活性增强,提高了植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镉胁迫下,不同植物的不同器官抗氧化系统表现出较大差异。张芬琴等[29]报道,Cd2+胁迫下箭舌豌豆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绿豆的抗氧化能力;陈宏等[30]处理小麦时发现,SOD活性表现出叶片明显高于根系,而POD活性根系明显高于叶片。

3展望

综上所述,镉对植物伤害及植物耐性机理非常复杂,其研究内容涉及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化学等多门科学,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虽然对镉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及分子生物学机理已取得某些进展,但很多地方仍不明确。如:

(1)镉与植物细胞中哪些成分结合?结合位点的具置在哪里?如何使植物受害的?

(2)植物如何通过提高保护酶的活性而增加其对镉胁迫的耐性?与植物耐性有关的Cd-PC是怎样合成和调控的?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耐性机制?

(3)一般说来,同种植物来自污染地区的生态型就比来自非污染地区的生态型表现出更强的镉耐性。那么,植物的镉耐性是如何获得的?耐性与敏感性是怎样的进化关系?

这些问题仍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工作的重点,有待于深入研究。

4参考文献

[1]SANITADITOPPIL,LAMBARDIM.,PAZZAGLIL,etal.Responsetocadmiumincarrotinvitroplantsandcellsuspensioncultures[J].PlantSci,1999,137(1998):119-129.

[2]赵其国,周炳中,杨浩.江苏省环境质量与农业安全问题研究[J].土壤,2002,1(1):1-8.

[3]丁海东,万延慧,齐乃敏,等.镉和锌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2):37-41.

[4]宋松泉,简伟军.Cd2+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及Ca2+的拮抗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7,3(1):1-5.

[5]刘莉.镉胁迫对水稻幼苗干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5,17(3):147-150.

[6]刘东华,蒋悟生.镉对洋葱根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2,12(4):439-446.

[7]蒋文智.镉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6):27-31.

[8]LAGRIFFOULA,MOCQUOTB,MENCHM,etal.Cadmiumtoxicityeffectsongrowth,mineralandchlorophyllcontents,andactivitiesofstressrelatedenzymesinyoungmaizeplants(ZeamaysL.)[J].PlantandSoiL.1998,200(2):241-250.

[9]VANASSCHEF,CLIJSTERSH.Effectsofmetalsonenzymeactivityinplants[J].PlantCellEnviron,1990,13(3):195-206.

[10]杨丹慧,许春辉,王可玢,等.镉离子对菠菜叶绿体色素蛋白质复合物及激发能分配的影响[J].植物学报,1990,32(3):198-204.

[11]彭鸣,王焕校,吴玉树.镉铅诱导的玉米幼苗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镉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1991,11(6):426-431.

[12]王逸群,郑金贵,陈文列,等.Hg+、Cd+污染对水稻叶肉细胞伤害的超微观察[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409-413.

[13]杨居荣,贺建群,蒋婉茹,等.Cd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1995,14(5):193-197.

[14]邵国盛,MuhammadJH,章秀福,等.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4,18(3):239-241.

[15]张金彪,黄维南.镉对植物的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20(3):514-523.

[16]杨居荣,贺建群,张国祥,等.农作物对Cd毒害的耐性机理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1995,6(1):87-91.

[17]MEHARGAA.Theroleoftheplasmalemmainmetaltoleranceinangiospermms[J].PhysiolPlanta,1993(88):191-198.

[18]CHARDONNESAN,TENBOOKOMWM,KUIJPERLDJ,etal.DistributionofcadmiuminleavesofcadmiumtolerantandsensitiveecotypesofSilenevulgaris[J].PhysiolPlanta,1998,104(6):75-80.

[19]COSTAG.,MORELJL.CadmiumuptakebyLupinusalbus(L.):cadmiumexcretion,apossiblemechanismofcadmiumtolerance[J].JPlantNutr,1993(16):1921-1929.

[20]杨居荣,黄翌.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理[J].生态学杂志,1994,15(6):20-26.

[21]熊愈辉,杨肖娥.镉对植物毒害与植物耐镉机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69-2971.

[22]WHITINGSN,LEAKERJR,MCGRATHSP,etal.PositiveresponsestoZnandCdbyrootsoftheZnandCdhyperaccumulatorThlaspicaerulescens[J].NewPhytol,2000(145):99-210.

[23]李兆君,马国瑞,徐建民,等.植物适应重金属Cd胁迫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理[J].土壤通报,2004,35(2):235-237.

[24]CLEMENSS.Molecularmechanismsofplantmetaltoleranceandhomeostasis[J].Planta,2001(212):475-486.

[25]SALTDE,PRINCERC,PICKERINGIJ,etal.MechinismsofcadmiummobilityandaccumulationinIdianmustard[J].PlantPhysiol,1995,109(4):1427-1433.

[26]KlapheckjA,FliegnerW,ZimmerI.Hydroxymethyl-phytoche[(v-glutamylcysteine)n-serine]aremetal-inducedpeptidesofthePoaceae[J].PlantPhysiol,1994(104):1325-1302.

[27]黄玉山,罗广华.镉诱导植物的自由基过氧化损伤[J].植物学报(英文版),1997,39(6):522-526.

篇4

物理是中职校电工电子、机械、汽修、焊接等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只有打好物理基础,才能顺利学好其他相关专业课。物理也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物理实验的形式一般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种。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大多重视分组实验而忽视演示实验,有的甚至采取“以讲代做”的方式,大大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有感性、直观的认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因此,物理教学应重视演示实验。不同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①定向观察法,即明确观察对象、内容及发生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②发现观察法,即让学生自己发现现象,寻找规律,探究原因。③预见观察法,即让学生设想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再在实验中进行观察,予以验证。这样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图景,建立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概括、思维加工,形成物理概念或规律。所以,加强演示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5

医院采购管理一般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1.1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医院物资采购活动进行全盘控制。

1.2对医院物资采购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制度不完备。

1.3未经授权即可办理物资采购业务。

1.4采购员有跨月或跨数月的采购报账,月结供应商送货单据有遗漏或跨月入账情况。

2加强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医院物质采购要遵循以下原则: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竞争;选择讲信用、服务优的供应商采购设备、器械、消耗性材料。在这里特别提到选择讲信用、服务优的供应商的问题,说明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在物质采购中具有重要作用。

2.1供应商筛选原则供应商开发和筛选本着货比三家、价比三家的原则,择优确定供货单位。供应商开发和筛选的基本标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供应商交期原则:供应商的交期原则可以从交货能力。

(2)供应商品质原则:供应商品质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①质量水平;②技术能力;③人力资源。

(3)供应商成本原则:供应商成本原则主要从其价格水平来考虑,包括优惠程度、消化涨价的能力、成本下降空间。

(4)供应商服务原则:供应商服务原则主要指后援服务,包括零星订货保证、配套售后服务能力。

2.2供应商筛选程序

(1)对每类物质,由医院采购部门经市场调研后,先选出几家候选供应商名单。准确掌握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和供应商的有关信息,并进行综合评估。

(2)医院应成立一个由采购、质管、技术等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选小组。

(3)评选小组初审厂家后,由采购部门实地调查厂家并要有有效的控制程序。

(4)经过各候选厂家或公司逐条打分,并计算出总分排序后决定取舍。

(5)每年对供应商跟踪评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从候选队伍中再行补充合格供应商。根据有关业绩的跟踪记录,按照季度对供应商的业绩表现进行综合考核。

(6)医院可对供应商划定不同信用等级进行管理。

2.3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1)医院要有供应商档案管理和准入制度。重点材料的供应商必须经质检、物料、财务等部门联合考核后才能进入。

(2)医院要减少对个别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赖:每种采购物资必须由2~3家供应商同时供货,不再增多,也不能减少。这样既可保持较低的管理成本,又可保证供应的稳定性,并且在出现意外需求或是其中一家供应商停止供货时,能迅速从其他的供应商处得到补充供应。3加强后勤部门的成本核算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已经实行全成本核算,对医院临床上各项费用支出与收入、利润挂钩,很好的把职工的基本利益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收入与支出等紧密相连,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难以解决的痼疾,增强了职工的成本意识,使过去科室浪费的现象得到控制,并能主动派人灭掉“长明灯”、关掉“长流水”。

许多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中,临床科室能用“收入-成本=利润”这一核算模式。但后勤部门由于没有业务收入,更谈不上利润,后勤部门的各项费用支出难以象临床科室一样进行管理控制,对各种用品领用一般做法是作为行政支出进行一次性摊销,并没有建立量化指标进行衡量。因此,后勤科室可以任意领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自然而然使得有的后勤部门长期把公家的物品作为私人物品随意使用。所以,医院在对临床医疗科室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对后勤部门的每一岗位人员都要制定相应的考核量化表,并与后勤部门的成本核算相挂钩。使医院的消费投入达到价值提升和财产升值保值作用

4完善其它用品的采购机制

医院在采购病人的生活用品或医院办公用品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4.1充分考虑价格因素对卫生和消毒条件要求不太高的病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在采购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如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用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有卫生要求和价格很高的手套,也有卫生要求和价格相对比较低的手套,医院采购时最好还是以选择后者为宜。

篇6

基于管理控制系统角度考虑,“马格纳斯构建了包含战略模式、战略使命和战略地位为三个关键变量的战略模型。”他进而构建了战略模式、战略使命、战略地位以及管理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假定关系图,指出管理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应当建立在战略模式以及由它决定的战略使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来说,管理控制制度应当与战略地位相适应。不同的战略地位导致控制设计可能是严格控制,也可能是松弛控制,而管理控制系统中对严格控制或松弛控制最敏感的就应该算是预算系统了。

2、经营绩效管理控制

所谓评价则必须有一个参照标准,有效的经营绩效评价标准至少应当包括财务因素,而财务因素的主要来源便是预算管理控制系统。根据这一标准既可以考核经营绩效,又可以确定进一步的激励和报酬水平。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促进可运用的资源(如人、设备、设施、时间、资金、材料等)发挥最有效的功能。如同战略管理控制系统一样,经营绩效管理控制系统也可以根据整个管理控制系统监督程度的不同分为严格控制与松弛控制。而严格控制或松弛控制对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预算管理产生极大影响。

二、预算与战略和经营绩效间的相关性

1、预算管理控制与战略管理控制的关系

一方面,战略作为预算的前提,为预算提供了一个可供遵循的框架;另一方面,预算作为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可以将既定战略通过预算的形式加以固化与量化,以确保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企业将制定、执行预算同公司的战略结合起来,有助于调整公司策略,得到有关机遇和挑战的反馈,最终提高公司战略管理的水平。

2、预算管理控制与经营绩效管理控制的关系

一方面,预算是绩效考核的基础,科学的预算目标值可以成为公司与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比较标杆;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已经证明,高水准的预算目标对管理者的态度和业绩存在积极影响,预算管理在为绩效考核提供参照值的同时,管理者也可以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去不断修正、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真正发挥评价与激励的作用。

在整个管理控制系统中,预算与战略和经营绩效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逻辑主线、首尾相连的循环过程。在战略管理的前提下,围绕着战略目标的实现来进行预算管理控制,再以预算管理确定的标准为依据来衡量管理者的经营绩效,而经营绩效又反过来决定着下一步战略目标的制定和企业是否应当采用既有战略,还是实施新战略。

三、对预算管理控制的重新认识

1、对预算管理的错误认识及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对预算管理的作用还存在许多错误认识,其中最为典型、最容易使预算管理失去理应发挥作用的错误看法,就是将预算管理仅仅看成是财务部门自己的工作。

预算管理常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管理者使用的预算模型不准确,因此给出的预测就是错误的,实际业绩当然就很难与之相符合;二是,在以预算为依据对管理者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激励的机制下,管理者的职能可能会导致他们对预算的编制水平和实际报告的执行情况产生偏差。因为在预算编制的开始,管理者可能就会故意影响预算编制过程,使做出的预算与实际相差甚远。他们还可能调整自己的实际经营行为,其目的是要使实际执行情况符合他们的期望,以达到预算水平。

这两个原因的思想根源就在于将预算管理孤立于企业战略和业绩评价等部门。一方面,不能做到围绕战略管理目标进行全员参与预算,无法构建或得到正确的预算模型,故而预测错误,实际业绩无法与之相符合;另一方面,预算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绩效评价过程的管理控制,这就使得经营者在预算制定或执行过程中偏离预算管理的初衷,做出创造个人利益的自利行为。

2、构建与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充分相关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

若想构建与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充分相关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应在如下几方面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加以改进:

篇7

2.实现智能网业务的网间互通的前提条件

智能网是一种可迅速、经济、灵活地提供新业务的网络体系,在智能网上开放补充业务,其优势不仅在于业务、用户数据的管理及业务逻辑的控制比较集中,而且还在于用户可在较大范围内使用业务,用户可在任何通过No.7信令网与用于开放智能网业务的业务控制点SCP相连的地方,使用智能网业务,正是这后一点优势为实现智能网业务的网间互通提供了技术基础。要实现智能网业务的网间互通,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实现网间信令功能的互通。此外,在网间互通的智能网业务中,业务呼叫的主叫与被叫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网络的情况将占较大比例,如果两个进行业务互通的网络彼此无话路相通,实现智能网的业务互通是不可能的,所以前提条件之二就是实现网间基本呼叫控制功能的互通。以下所有对于互通方式的讨论将建立在这两个前提之下,有关两网实现话路及信令网互通应遵循的原则,这里不做讨论,但假设它们是符合有关规定的,本文将只从技术的角度,对实现智能网业务网间互通的几种可能性进行探讨。

3.实现智能网业务的网间互通的方式

网间互通是指由几个网络合作提供一项业务的处理过程,其中包括智能网与智能网的互通,智能网与非智能网的互通。国际电联曾在建议Q.1201中,将业务处理层次上的网间互通概括为两种情况:

(1)两个IN结构的网络合作提供一项智能网业务,如图1所示:

IN-SLIN业务逻辑

BCP基本呼叫处理

GW网关

图1业务处理层次上的网间互通(IN与IN)

在图1中,GW1用于在两网间进行呼叫的接续,GW2用于接入其它网络中的业务逻辑,GW3用于在各不同网络保有的业务逻辑间进行通信。

(2)IN结构的网络与非IN结构的网络合作提供一项智能网业务,如图2所示:

IN-SLIN业务逻辑

BCP基本呼叫处理

GW网关

图2业务处理层次上的网间互通(IN与非IN)

在图2中,GW4的功能是在IN结构的网络和非IN结构的网络之间接续呼叫,在两个网络的BCP之间提供互通.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不考虑进行互通的两个网络的接入类型(PSTN、ISDN)及智能结构的等级(部分智能网、完全智能网、非智能网),并结合我国的智能网建设的实际情况,智能网业务的网间互通方式可归结为三种方式。

为了便于讨论,首先假定有如下一个需要进行IN业务互通的例子:

网络1由运营者甲管理,它利用业务控制点SCP1开放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网络2由运营者乙管理,用户A和用户B是网络1的用户,用户C和用户D是网络2的用户。

下面将就此例,探讨网络2的用户使用运营者甲在SCP1上开放的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即实现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在网络1与网络2之间互通的三种方式。

方式一:通过对方网络的SSP访问对方的SCP

图3通过对方网络的SSP访问对方的SCP

如图3所示,在这种智能网业务互通方式下,网络2的用户C拨叫在网络1登记的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用户号码时,由网络2的端局将被叫号码(800KN1N2...)及主叫号码传送给网络2的网关GW2,经网络1的网关GW1传送给网络1的业务交换点SSP1,由网络1的SSP1与网络1的SCP1交互作用后,SSP1得到SCP1送来的真正的被叫号码,并将呼叫接续至被叫用户B。如果在业务执行过程中需要给用户送语音提示或系统需要收集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等,则需网络1中的智能外设IP1进行辅助。

方式一的特点是,在整个IN呼叫的处理过程中,与智能网业务有关的处理完全由网络1完成,对于网络2来说,就如同处理一个到网络1的普通呼叫一样。业务特性的变动对网络2没有任何影响。即便网络2是一个非IN网络,也可用此方式实现智能网业务的互通。但网络1中负责汇接本网及外网IN呼叫的业务交换点需具有较大的处理能力。在呼叫处理中,由于必须经过网络1的SSP1接通主、被叫,有可能造成路由组织上的不合理。

方式二:通过本网的SSP直接访问对方的SCP

网络1用于开放智能网业务的业务控制点SCP1可被与其进行业务互通的网络2的业务交换点SSP2接入,如图4所示:

图4通过本网的SSP直接访问对方的SCP

网络2的用户C拨叫在网络1登记的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用户号码时,由网络2的端局将被叫号码(800KN1N2...)及主叫号码传送给网络2的业务交换点SSP2,SSP2通过No.7信令网直接与网络1的业务控制点SCP1进行交互作用后,SSP2得到SCP1送来的真正的被叫号码,由于被叫用户B位于网络1,SSP2需按照网络1与网络2互联互通的有关路由组织原则将用户C与用B接通。如果在业务执行过程中需要给用户送语音提示或系统需要收集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等,则需网络2中的智能外设IP2进行辅助。

方式二的特点是,由网络2的业务交换点SSP2直接与网络1的业务控制点SCP1进行交互作用,SSP2获得真正的被叫号码后可直接选择最佳路径,将主、被叫接通。只要在网络2中合理设置业务交换点,且两网络话路互通的路由组织方案合理,就不会出现在呼叫接续中路由组织不合理的现象。由网络2的业务交换点及智能外设直接处理IN呼叫,减轻了对网络1中的相应设备的压力。此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统一网络1的业务控制点与网络2的业务交换点的接口规程;一部分业务数据需在网络2中设置,如:业务的触发数据需在网络2的业务交换点中设置,业务的录音通知数据需要在网络2的智能外设中配置,而且一旦数据有变更,如:录音通知更改,则网络1需通知网络2,并将更改的数据提供给网络2,协助它重新加载。在这种互通方式下,网络1与网络2的运营者需要互相配合,两者在业务开放过程中较紧密地耦合在一起。由于网络2的业务交换点可直接接入网络1的业务控制点,而在INAP规程中没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SCP与SSP之间通信的安全性,这样可能会对业务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构成威胁。由于网络2中的多个业务交换点都可直接接入网络1的业务控制点,使得网络1业务控制点的逻辑信令关系变得十分复杂。

方式三:通过不同运营者SCP间访问的方式

为了实现这种业务互通方式,需要在SCP1及SCP2分别配置不同的业务逻辑。在SCP1中配置的业务逻辑包括两个部分:a.用于处理来自本网的业务呼叫;b.用于处理与本网互通的其它网络的用户对本网开放的业务的呼叫。在SCP2中配置业务逻辑c.用于处理本网用户对与本网互通的其它网络开放的业务的呼叫,这部分业务逻辑不涉及业务的具体特性。在网络2中,当SCP2收到对在SCP1中登记的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用户的业务请求时,SCP2中的逻辑c启动,控制SCP2与SCP1交互作用,SCP1在逻辑b的控制下对呼叫进行处理。SCP2接收来自SCP1的指令,并与本网中的SSP2一起完成相应的指令,以向用户提供网间互通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图5为一个网间互通被叫集中付费业务中,各部分业务逻辑间交互作用的示意图。此种互通方式的中继方式如图6所示。

图5网间互通被叫集中付费业务中各部分业务逻辑间的交互作用

图6通过不同运营者SCP间访问的方式

网络2的用户C拨叫在网络1登记的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用户号码时,由网络2的端局将被叫号码(800KN1N2...)及主叫号码传送给网络2的业务交换点SSP2,SSP2通过No.7信令网与SCP2交互作用,在SCP2中有一个支持与其它业务控制点交互作用、接受来自其它业务控制点的指令的简单业务逻辑,该业务逻辑与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的具体特性无关,在该业务逻辑的控制之下,通过智能网应用规程中SCP与SCP之间的接口规程(智能网功能集2支持),SCP2将被叫号码(800KN1N2...)及主叫号码传送给SCP1,收到SCP2传来的信息,SCP1找到相应的业务逻辑,该业务逻辑包含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的全部业务特性,并支持对外网来的业务呼叫的处理,执行业务逻辑,将翻译得到的真正的被叫号码返送给SCP2。SCP2收到真正的被叫号码后,将其传给SSP2,并命令SSP2完成到被叫的接续。SSP2收到被叫号码后,由于被叫用户B位于网络1,SSP2需按照网络1与网络2互联互通的有关路由组织原则将用户C与用户B连通。如果在业务执行过程中需要给用户送语音提示或系统需要收集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等,由SCP1指示SCP2,在网络2中的智能外设IP2的辅助下完成。在SCP1执行业务逻辑的过程中,如需要监视接续状况或需要结束本次呼叫,均要用指令通知SCP2,由SCP2辅助完成,且在正常接续时,呼叫结束的指示由SCP2发送给SCP1。

篇8

植物标本是与植物相关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具,它能帮助学生了解植物形态特征,增强记忆,并可克服课时进度与季节脱节而导致选材的困难,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增加教学效果。另外,植物标本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源,还是保护植物种质、鉴定植物种属的重要依据。

1植物标本的干态保色保存

1.1常规保色保存

常规保存的标本也叫腊叶标本。蜡叶标本的传统制作方法是将采集来的植物标本经整理后,平放在标本夹的吸水纸上,压制吸水几天而成。腊叶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进行特殊处理,使其达到最佳效果[1]。王艳秋等对肉质、易掉叶植物和易变黑植物标本的压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把植物材料均匀放在吸水纸上,每天翻一次标本和每天翻二次标本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含水量较低的植物,经8天8次的处理,成品率较高;但对含水量较高、花瓣较大的肉质植物则需要经8天16次的处理,其成品率常低于前者[2]。因而在处理标本时,既要考虑到植物材料的差异,又要考虑到处理时所采用的方法、时间的长短及环境因素等,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使标本尽量保持它的本色,以达到最佳效果。

1.2烘干保色保存

用烘箱干燥标本,也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温度在30℃~50℃[3],黄艳花等把夹好的标木夹放入40~50℃的干燥箱中烘干,效果较好[4]。或者用红外灯烘干压制,也就是用瓦楞纸板、泡沫板把夹着标本的草纸隔开,用标本夹捆住,放于烘烤架上(金属材料),红外灯放于烘烤架下进行烘烤,温度为40℃左右[5]。用红外灯烘干压制不但保持标本的原有色彩,而且还可杀死标本上的一些虫卵和病菌,值得推广应用。王兰州等依据风、热能够加速水分蒸发的原理,首次研制出了一种便于携带、又能省时省力地对新鲜植物标本进行快速、优质干燥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命名为“便捷式植物标本干燥器”,这种设备使植物标本压制时能够省时省力、优质而又便于携带[6]。

1.3热熨保色保存

就是将整形后的花、叶放在两层吸水纸的中间,铺于平板上,以预热的熨斗或装有热水的搪瓷杯来回熨3~4次,标本骤然失水,色素未破坏。倘标本较厚实,失水不足,可换吸水纸再熨,然后再把熨好的标本整理、固定、上蜡,贴上标签[7]。对于在一般的干燥条件下花会褪色的植物也可用热熨保色保存,把采集到的植物先放在标本夹中1~2天,然后在纸的上面用炽热的烙铁熨烫,这样干燥的花,颜色便能保存很好[3]。对于含水量较高易变色、霉变的植物标本,舒孝喜采用电熨斗隔着吸水纸小心熨烫(注意温度不易过高),使其快速脱水,来保持植物的原有鲜艳的色彩[8]。

1.4硅胶干燥保存

将事先烘干的硅胶颗粒(1~1.5毫米)慢慢倒入盛放标本的盒子或标本瓶中使其充满标本的每个空隙,直到完全覆盖为止,然后将标本放入干燥箱中5~6天,硅胶作为干燥剂吸去标本中的水,如有真空干燥器将标本置于其中抽气并保持低压二天左右也可完成脱水过程[9]。陈尚义将采集的植物标本放在夹有草纸干燥过的硅胶粉的标本夹中捆紧,放入烘干箱(通电后高温中)迅速烘干的方法也成功的进行了标本的保存[10]。

1.5微波干燥保存

将按常规方法整理好的标木夹放入微波炉内的转盘上,将微波炉门关闭,根据植物体含水量,来确定处理功率和时间[11]。刘淑琴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在形态和颜色没有改变之前置于微波炉中,通电几秒钟就完成了干燥过程[9]。

2植物标本的浸制保色保存

因干态保存的标本未经过原色的固定,所以保色的时间较短,保色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通过对采集的植物进行化学处理,使原色固定,然后进行浸制保存,可使制作的标本色泽自然、形态逼真,能较长时间保持原色泽不变。

2.1绿色植物标本的浸制保色保存

植物体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植物体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分了结构的中央有一个金属镁原了,叶绿素呈现绿色的原因就是由于含有镁原了的核心结构。叶绿素极容易分解破坏,且易溶解在酒精或福尔马林等保存液中,所以浸在酒精或福尔马林等保存液中的标本以及干制的腊叶标本如果不进行保色处理,很容易褪色,当叶绿素与酸发生反应时,镁就分离出来,此时因叶绿素缺镁,所以植物就变成褐色,这种没有镁的叶绿素一般称为植物黑素。与此同时如果把另一种金属铜原了放入黑素分子中,使叶绿素分了中的核心结构恢复原来的有机金属化合状态,植物体便获得了象叶绿素样的绿色物质,而重变绿。以铜原子为核心的叶绿素分子结构很稳定,不容易分解破坏,且不溶于酒精或福尔马林中,所以经过如此处理的植物标本在保存液中可以保存绿色。

韩峻等将醋酸铜结晶加入50%冰醋酸溶液中,直加到溶液饱和为止,然后用4倍水稀释,再加热至80~85℃,把要做成标本的植物放进烧热的溶液中,继续加热,直到植物由绿变褐,再由褐转绿时,把植物取出用清水洗净,保存于5%福尔马林中,进行绿色标本的保存[12,13]。宋良科等对药用植物原色标本的制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将清洗且晾干的材料标本用7%CuS04硫酸铜溶液固定2~4d,取出洗净,(根据标本的老嫩程度确定,老的时间长些,嫩的短些),再用0.2%亚硫酸溶液保存于标本瓶中,密闭瓶盖的方法,无论从效果、操作和经济适用上均较好[14]。刘淑琴将硫酸铜[CuSO4·5H2O]制成饱和溶液按比例将100份饱和溶液跟67份甲醛,333份水混合得到处理液,然后将绿色标本放入处理液中浸泡20天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后浸入4%甲醛溶液中长期密封保存,其保色效果也很好[9]。

对不适于热煮或药液不容易透入的植物,可以改用硫酸铜饱和水溶液700m1、福尔马林50m1、水250m1的混合液,将植物放入这种液体中浸渍,浸渍时间的长短,要视植物老嫩程度和种类而定,当植物褪成黄色而又重新变成绿色时,即可取出,用清水将药液洗净,然后放到5%福尔马林中保存,标本就制成了[12]。对于叶薄而嫩的植物因其在高温下易变软,可将50%乙醇90ml、福尔马林5ml、甘油2.5ml、冰醋酸2.5ml、氯化铜10g配成混合溶液,将标本浸渍数日,即可保色[15,16]。

2.2红色植物标本的浸制保色保存

某些器官呈现红色是由其细胞里的花青素决定的,而花青素具有遇碱性溶液易变兰、遇酸性溶液变红的特性。因此,采用合理的酸性溶液来加以处理即可达到使植物保持红色的目的。

宁小清实验发现用硼酸45g,95%酒精200ml,40%福尔马林200ml,加蒸馏水至1000ml,将植株置于其中浸制且保存,这种方法对澳洲合欢花、辣椒果、荔枝果的红色保存效果较好[17]。韩峻用硼酸粉450g、水2000~4000m1、75~95%酒精2000m1,福尔马林原液300m1混合起来,取澄清液作为浸制液,直接用来保存标本。如果保存粉红色的标本时,须将福尔马林减至微量或不加[12]。刘淑琴等研究发现将硼酸3克,40%的甲醛4毫升与水400毫升混合制成固定液,然后将洗干净的红色植物标本放在固定液中浸泡1-3天,如不发生混浊现象即可取出放入由甲醛25毫升、甘油25毫升、水1000毫升制成的保存液或由10%亚硫酸20毫升、硼酸10克、水580毫升制成的保存液中长期密封保存,对较大的果实标本最好用注射器注入少量保存液再长期密封保存效果会更好[9][18]。

2.3黄色或黄绿色植物的浸制保色保存

黄色的花和果实主要是其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和核黄素,类胡萝卜素和核黄素又是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胡萝卜素为橙红色而叶黄素为黄色。用化学方法保持其结构从而保存其颜色。

取6%亚硫酸500毫升和80~90%酒精500毫升加入400毫升蒸馏水混合得保存液,将采集来的标本直接浸入保存液密封保存效果较好[9]。宁小清用亚硫酸50ml,95%酒精50ml,加蒸馏水至1000ml,将植株置于其中浸制且保存,效果较理想[17]。韩峻用亚硫酸饱和溶液568ml、95%酒精568ml、水4500ml混合起来取澄清液对标本进行了保存[12]。

2.4黑色、红紫色、紫色标本的浸制保色保存

对黑色、红紫色、紫色标本的浸制保色保存,一种方法是用福尔马林450ml,95%酒精540ml、水18100ml混合起来,取澄清液来保存标本。另一种方法是用福尔马林5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1000ml、水8700ml混合液的澄清液,来保存标本[12]。

3植物标本保存的新方法

因干态标本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易氧化变色、易腐蚀、被虫咬,标本的茎、叶容易折断,花果实等也易脱落,且使用不方便。而浸制的标本由于保存液挥发后减少,需经常添加保存液,保存液挥发的气味也使室内空气有难闻的甲醛污染,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也不利于参观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人员的研究,目前所使用的新的植物标本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

3.1塑化法

唐安科把原有的浸制和新鲜的植物标本经过加工处理,即先给绿色植物保色,再用水溶性塑料聚乙二醇(PEG)处理来替换植物内的水,制成了高分子水溶性塑料处理的标本,这种标本不需加入甲醛、乙醇等防腐剂浸泡,就能防霉防虫,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9]。

3.2塑封法

把制成的干态标本或化学保色后的浸制标本制干后,用塑封膜塑封,这种方法保存的标本保色期长、使用方便(可用实物投影仪在课堂上展示)克服了用挂图的死板,同时弥补了新鲜标本容易损坏及课时进度与季节脱节而导致选材困难等不足,用塑封法还可制作叶形、叶脉及其剪贴标本等,不仅容易保存而且使用方便、效果明显,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11][12][20]。

3.3电子标本保存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码相机的普及,电子标本越来越引起重视,它克服了传统标本的局限性,比如传统标本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时成本高,需要时间长,许多植物种类的标本很难采到,标本使用过程中破损和废弃严重,保存需要很大的标本室空间和专门人员的管理等等,而植物电子标本具有图片清晰、易拷贝、不占室内空间、易管理等优点,它的电子图片也可用于多媒体教学,为传统课程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教学奠定了基础[21]。

4标本制作中有待注意的问题

虽然绝大多数植物按物理和化学方法都能解决好保色问题,但也有一些植物保色效果不理想,如桂花树、松科的植物等基本上还没有找到理想保色方法;叶中含有胶汁的一类植物如橡胶树、印度榕、桕等,保色后,叶子颜色容易发黑;而女贞、黄檀等植物在保色过程中不仅颜色不绿,而且叶子容易脱落;还有马齿苋保色后,标本呈现紫红色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16]。另外,电子标本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蜡叶标本和液浸标本,因为在许多方面,实体标本仍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植物新的形态变异或新种类、新类型的比较鉴定,从标本中提取样品,不同产地标本形态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传统标本的优势是电子标本所不能替代的[21]。

参考文献

[1]李文祥.干花制做方法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3):207-212.

[2]王艳秋,王春,刘明等.关于植物标本保色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增刊):45-47.

[3]闫洁,崔学明.浅谈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压制[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8年第3期,40-42.

[4]黄艳花,覃连红,梁萍等.植物病害标本固绿保绿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38-9139.

[5]林祁.新型的植物标本烘干压制法[J].植物杂志,1997,3.

[6]王兰州,令利军,王一峰.一种快速、优质压制植物标本的新设备及使用方法[J].草业科学,2000年(第17卷)第1期:86-88.

[7]姚远,姜姝姝.论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J].成才之路,2007年27期:54.

[8]舒孝喜.植物蜡叶标本制法的改进与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年01期:9-10.

[9]刘淑琴.原形原色生物标本的制作及保存方法[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0年第10期,22-23.

[10]陈尚义.植物标本保色新方法[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0年第1期,16.

[11]张美萍.植物塑封标本的制作[J].生物学杂志,1999年(第16卷)第5期,31.

[12]韩峻,李玉卿,武煜明等.几种常用植物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第2006年(第29卷)第2期:31-34.

[13]苏绍科.植物原色复膜标本的制作[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年01期:22.

[14]宋良科,易志刚,蒋合众.药用植物原色标本的制作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年(第19卷)第4期:47-48.

[15]刘晓霞,张金环.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J].陕西农业科学,2008年01期:223-224.

[16]黄肇宇,蒋波,覃雪梅.植物标本原色泽的保色技术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年(第27卷)第3期:126-128.

[17]宁小清,郭建华.植物绿色固定保色AB液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8卷)第1期:3-5.

[18]段显德.植物标本保色术[J].丹东师专学报,1994年03期:64-66.

篇9

由于许多教务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认识不够,所以造成了资料收集不全。当前许多教务管理人员认为教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只是教务的管理,然而忽略了档案的管理,所以,使材料的手机和归档工作变得不再重视;有的人还认为归档所需材料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中常常会使用,在归档后会给工作带来不便,所以呈现消极的工作态度;还有的人认为教务档案可有可无,所以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使资料手机不全,并且影响了后期的工作。

1.2档案的利用率不够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者忽视了档案的知识传递和学习借鉴功能,降低了档案的二次开发利用率。

1.3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各院系大部分档案还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检索工具不全、检索方法落后,效率低下,不方便查考。

2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教务档案

2.1提高教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档案质量

随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教务档案管理也要伴随着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脚步前进,这对教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质量的好坏,教务档案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参照别院的管理情况,吸收经验,切实提升教务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积极探讨教务档案的管理模式,积极改进管理方法,不断探索管理的新方式,使教务档案管理更加专业化,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还有对档案的使用、保管、销毁等工作进行相应的规定,从而使学校教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样在明确的规章指导下,就能提高教务档案管理的水平。

2.2提高认识,强化档案管理技能

各院系要充分认识到教务档案的重要性,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员,每学期结束要将分散存放在院系其他部门的档案材料收集起来,由档案管理员统一管理,并且要对档案管理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以强化其档案管理技能。

2.2.1收集

在工作中产生的所有文件、材料未必都需要保存,只有对日后工作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作为档案保存[3]。教务档案涉及面广,几乎与每位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有直接的关系,而有些人员对教务档案还不够重视,对档案材料的积累意识不够明确,总认为工作做完就行了,不注意档案材料的保存和及时上交。因此,只有向有关人员进行广泛宣传,对教务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进行事先布置,实行超前控制,才能确保教务档案的齐全与完整。其次,应对教务档案的管理、组卷工作预先指导,确保案卷质量。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深入到各有关部门,就如何分类,如何科学、合理组卷等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以确保案卷的质量。教务档案收集工作,仅靠某一个具体管理人员的力量不行,需要依托大家的配合、支持。平时要注意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事先与有关人员和部门主动配合,以掌握档案管理的主动权。这就要求管理者须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来鉴别哪些是需要存档的文件。否则“有文必档”会导致档案质量的整体下降,而不重视积累则会使材料缺失,造成历史的空白。

2.2.2整理

一般说来,教务档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行政管理档案。如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综合性文件,学校有关文件,学校党政会议教学工作的记录、纪要,人动的复批与决定,学校有关领导有关教学方面的重要讲话报告、学校其他部门的文件、材料等。第二类,教学管理档案。如专业申报及审批材料,各类上报材料及批文,教学管理规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使用,教学执行计划、各教学环节计划、课表,任课教师情况汇总,教师教学情况汇总,课程成绩单,教学通讯、简报等。第三类,学籍档案。如新生的录取材料及新生的名单,新生的入学登记表、学籍表、学生的奖惩材料,毕业证书发放表等。本着系统化、条理化、便查找的原则,在档案整理中,要做到分门别类,编目清楚,组卷合理,文体格式、行文规则都要符合档案的规范化标准[4]。

2.2.3保管

目前,对于学校的教务档案管理,又电子文件逐渐代替纸质文件成为办公活动的主要记录,由此对档案的保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存纸质文档的同时,应注意妥善保管电子文档。电子文档有时会因各种原因(如存储介质的变异、病毒的攻击等)导致损坏,因此,应时常对电子文档进行备份。

2.3档案建立规范化

根据教务管理的规律,档案的建立要规范。首先,要坚持收发文的登记。文件正本需有主管领导阅示,事毕按期归档。教务文件发不登记,容易造成文件截留,甚至丢失,从而贻误工作。其次,要坚持平时立卷。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将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随时收集齐全,按照事先编好的案卷类目归入有关卷内,到学期结束或年终进行整理,正式组成案卷。坚持平时立卷,可以把办毕的文件、资料及时收集归卷,避免散乱丢失,有利于安全保密,有利于平时保管、利用,并可以节省时间。第三,要坚持规范立卷。从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到计算机著录、打印、编目等,这一流程的每道工序都力求做到统一标准、整齐划一,减少随意性,以达到装订美观、组卷合理、分类科学、编目清楚的要求,确保档案案卷的合格率。

2.4、档案管理科学化

教务档案的保存要分门别类、形成体系。按照归档类目,集实体排架、保管期限、主题语言于一体,并使各类目案卷的位置固定[5]。从纵向看,实现各年度同一条款案卷的排架位置相对稳定,同类案卷的保管期限和主题标引一致;从横向看,不同类目案卷的排架顺序也是相对应的。这使得分散、庞杂的档案信息做到系统、条理,不仅便于操作、便于检索工具的制作,有利于科学管理,并且为全面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对于移交校档案室的档案,要建立明细帐,以便平稳过渡,并在利用时能一步到位,从而建立起本单位利用校档案室馆藏档案的快速通道。

2.5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

篇10

林业的健康发展往往取决于林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而林业财务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目前,没有系统化的核算对象,以及资金保全方面漏洞问题的存在等等方面,都说明林业会计核算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例如:在资本保全计价方面,通常只考虑收回初始成本,而往往忽视了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的收益。

1.2教育体系方面

为了让林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林业单位应该积极参加组织开展针对会计的再教育活动,使会计的业务素质得以提升。不过,遗憾的是,很多这样的单位并没有相关的活动组织,而有的林业单位对会计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业形同虚设,这些都阻碍了林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发展,林业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往往在工作中出现纰漏。

1.3监管体系方面

财务管理各个环节能够运行正常,则必须依靠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使财务管理各部门的工作能够规范化。但是,当前存在组织结构不健全和不合理问题的林业会计监督体系,并不能科学地划分和界定对林业单位财务管理各个部门的权限和职责。由于各部门职责划分不科学,各部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并不是严格遵循财务管理的相关条例和规章制度来实施的,与此同时,监管力度的不到位,也会导致因人为原因而产生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现象。

2林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的策略建议

2.1改革现行会计核算体系

现在林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虽然已经有了相应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对现在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有效的优化健全,使在发展林业经济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让它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所以必须使林业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尽快完善起来,提供真是可靠的信息,并在现有的林业会计核算制度上,增加森林资源资产、环境成本及利润等核算内容,来让林业财务管理体制得到应有的改善。

2.2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林业会计教育方面的培训是优化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为了是财务管理工作能更好的开展,就只能通过林业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来实现。第一,对于现有的关于林业会计人员的组织培训体制进行有效的健全优化。第二,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的培训资料以及教材进行扩充和完善,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第三,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应的理论方面的培训活动,同时积极宣传来增强业务人员的受教育的热情,努力使会计人员整体队伍的知识技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3不断完善监管制度

会计监督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的林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开展林业会计的监督工作则必须要有合理的林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同时林业会计的监督工作也会让林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得以更加的透明具体。这样对于林业会计的监督体制的建立必然要参考林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实施,所以优化和加强企业内部制度,从而让林业会计的监督工作更加有效快捷的开展。

2.4加强预算管理

林业企业全面进行成本预算管理的基础就是,林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培育树苗、平整土地、挖坑、种植,再到抚育幼林,以及抚育成林,还有对森林的管理和保护,其生产技术规程都必须要严格。为了让林业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目标和各部门的预算责任结合起来,就要对预算管理进行有效全面的实施,从而建立起有效的责任目标控制体系,让林业企业的运作公家的规范和精细化,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林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有利于到达林业企业的财务目标以及总体战略目标。

2.5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资金集中管理的财务体制是财务工作必须建立的,这样能使非法挪用资金得以避免,使资金能够做林业生产经营的专用资金。在集中管理资金方面,如果做得好的话,将会对林业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它的影响将会是多方面的,可以控制盒掌握财务资源的同时,能够对企业的控制力和资源使用率得到相应的增强,从而让林业产业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对石林资源的利用和培育产生积极地影响。为集中管理资金,需要做到几点:第一,成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整合企业资金流,通过资金管理信息化的方式,来实时监控所属单位的全部账户收支,利用内部对口调剂的方法来管理闲置资金,使资金成本降低,控制资金风险,并获得资金规模效益;第二,通过资金预算,实施对资金收入和支出的管理;第三,统一调度资金,使所属单位对外举债行为更加规范化,生成对外融资机制的集团化;第四,采用企业化重组的办法管理存量资产,集中采购大宗物资,使资产利用率从总体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