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2: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精神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与此同时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一、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
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在1990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并指出,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标准:(1)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即能够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2)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3)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
2.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纵观国内外所有在经营上取得巨大成功并拥有著名品牌的企业,不管是美国的GE和微软,还是我国的海尔和联想,无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的根本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是企业文化
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但是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国际上众多知名大公司的实例证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基础。
2.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只能根植于本企业之中,一个人离开企业,可以带走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却不可以轻易地照搬过去。人们可以重新塑造或者变革企业文化,但绝不能照抄照搬其它企业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一个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人、财、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须受企业文化的指导,因此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起因于先进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团队精神,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在现实的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个人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团队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团队也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创造一种团队文化的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培养和挽留一些优秀的员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资源,团队也可以对团队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与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加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速度。4.企业文化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更新。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特点相一致的。然而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本身也需要不断调整战略,这就需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相应调整。但是,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惰性,这种惰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来自企业文化。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的硬件资源容易更新,而软件资源包括企业文化则很难改变。当内外环境需要核心竞争力做出改变时,企业文化能否顺利转型决定着这种改变能否取得成功。积极向上、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创新,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用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前面我们分析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究竟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措施:
1.建立诚信文化,取得企业声誉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所在,是建立规范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便是信用缺失,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合同和广告、虚假信息披露、逃避债务等失信行为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诚信经营紧密相联。诚信经营是根基和根本保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一个企业只有有了诚信,企业才能够最终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由此看来,诚信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
2.树立品牌意识,强化企业个性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信用的标志,也是企业经营活动最为重要的经营手段。品牌对于企业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企业有无品牌是竞争力强弱,以及企业优势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很难说明自己是一个强势企业的。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的文化含量在品牌价值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来取胜。由此看来,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坚持品牌文化创新,强化企业个性。
3.重视企业家因素,发挥企业家作用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精神文化生活也变的更加殷实,精神文化产品的种类也层出不穷,调查研究发现在众多精神文化产品方面,上网、看书阅读、看电影及看电视是比较大众化的娱乐活动,参与度为60%,其中上网的比重领跑各个活动,占比23%,看书、阅读看电影、电视剧的比例差异不大,略高于10%,部分居民在闲暇时间还选择了旅游、健身和玩电子游戏。
2.北京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分析
对于以上主流精神文化产品,居民的的整体评价如何、文化产品之间有何差异,对数量、种类和内容的评价又如何?以下将对各个精神文化产品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不同产品的横向对比、不同评价等级的纵向对比以及不同维度的对比,来多角度的分析产品的现状及提升的方向。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各类精神文化产品的整体满意度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在各个产品中给出“一般”评价的占比均最高,好评率超过40%的有报纸期刊、演出、运动健身、旅游。在数量评价中给予“好评”较多的是电视、电影、旅游、网络文化产品;在种类上给予“好评”较多的是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在内容品质上给予“好评”和给予“差评”的人数占比都很多,说明对于文化品质的满意度争议很大。
3.精神文化产品满意度回归分析
下文将从量化上指出各维度指标的提升对整体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是对上出的补充。现在我们以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种类、内容及品质为自变量,以某种文化产品整体满意度评价为因变量,研究3个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下面展示的精神文化产品回归方程系数表,是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处理得到的常数、变量系数及两者的显著性水平。在精神文化活动中,x1代表“数量”,x2代表“种类”,x3代表“内容”。由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1~5,因变量的取值范围也在1~5,比较第三列可知,在精神文化活动数量上还需要增加的是电影、报纸书刊、运动健身;比较第四列,活动种类还需要继续扩展的是电视、演出(相声、小品)、运动健身、旅游以及网络文化产品这5项;第五列给出的内容品质系数,除了演出以外显示所有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内容品质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提升居民文化产品整体满意度来说,作用效果比较明显的电视的内容,电影的内容、数量,报纸书刊的内容、种类,演出的数量、种类,运动健身的内容、种类、数量,旅游的内容、种类,网络产品的内容、种类。
2.小学语文学习机理及其改革是否
用清渠活水陶冶人格个性从调查现状来看,目前因应试教育而被迫异化掉了的语文教学,基本上失去了其培养学生人格品行的功能。它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与应试能力的培养训练,而完全不在意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充实,更不在意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行的培养塑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精神残次品,是不能站立起来的人。语文教育缺失、语文教学形式化一直是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固然有评价体制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但缺乏对语文学习特殊性的了解,缺乏教学改革的精神是问题的关键之一。
3.什么是语文学习机理及其改革
语文学习机理是指抓住语文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通过对系统内部原因(机理)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让预期结果能与实际更加接近,从而找出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语文教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学习机理及其改革的策略研究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情境,让教师通过顺应学生的天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游戏尝创到习得生成;积极引导学生去大量接触语言文字材料,不断去积累语言经验,在积淀腌渍中潜陶内化;诱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语言学习模块,并让它不断增生扩大,达到一定规模,让学生在性灵体悟中移情养性、用清渠活水陶冶人格个性,引领教师更深入地研究语文学习的机理,提高一线教师语文教学的水平和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4.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文学习机理及其改革
教学内容生活化,让语文课真正“活”起来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生活实践。只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才能收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扎下语文学习的深根,让语文课堂在坚实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成长成活起来。教学语言幽默化,让语文课突出“真”趣来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幽默生动非常重要。它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对话显得亲切随和,温馨快乐融洽,使师生之间拉近了距离,贴近了心灵,也使教学成为一件轻松愉快、趣味横生、令人着迷的赏心悦事,更使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默契、合作参与、心心相印的氛围,从而让语文课突出“真”趣来。教学方法艺术化,让语文课使人“好”起来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应力避平淡死板。如果能把一节课上出点新花样来,让学生觉得有吸引力,有一点趣味而又不花里胡哨,因而对语文从内心深处“好”起来,那就是很大的成功。除了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还应常用点小技巧才好,让语文课使人“好”起来。比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我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当时我布置一项游戏:和自己的父母来“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我班的很多家长都说:真是太感谢这本书了,让他们从孩子的口中感受到了那久违的浓浓的爱意。另外,让孩子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把绘本变成情景剧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方法,能让孩子充分的感受作品,沉进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之美。
二、培养积极统一的团队价值观念
企业团队文化是无数个体精神的凝聚,代表着统一和谐的集体意识。其中,团队的价值观起到了树立大局意识、削减发展风险的作用。身处团队之中,个人的意识偏差会影响全局,树立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就是为了整合企业和员工共同的利益,让员工形成归属感,增强自控力,和企业统一步伐,完成最大的价值创造。团队价值观的培养要从管理提升做起,结合工作实际,导入团队目标,让个人与团队一体化、同步化。另外,实施过程中人本化管理思想必须贯穿始终。例如,我国知名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华为的成功就离不开培养团队价值观,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公司”为主导,鲜明的价值认可将政治、民族、企业文化融为一体,提倡员工学习奉献的同时奉行决不让奉献者吃亏的原则。双重的利益标准将物质与精神结合在了一起,而华为员工也在人性驱动的团队价值观引导下激发出了亮眼的活力,诠释了生生不息的团队文化。
队伍残缺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单一、匮乏,目前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依靠文化专员来完成,但是在许多农村基层组织中仅仅在名义上存在文化专员,但实际上他们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底蕴却并未发挥带动发展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从事着其他的工作。甚至有些乡镇在设置上就缺失文化专员,这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活跃发展极为不利。农村文化专员在专业素养上的欠缺等原因致使农村精神文化活动无人组织或组织不力,这就造成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匮乏,形式单一,农民不能或不会进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
2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缺乏
也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专项资金是展开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基层单位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资金的管理和应用也缺乏相应的设计及监管。有些甚至没有专项资金,这都大大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当前唐山市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问题的对策分析
1解决队伍建设的问题
这是制约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有专人来组织引导和参与,这就要求必须有文化专业人员来负责推进。要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同时又要引进各种人才,如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为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及各类资源,利用其专业的文化素养和先进的理念来带动当地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有利资源,使其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把当地文化素养高的退休教师、文化专员、老党员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组织起来构建一支文化建设的辅助管理队伍,充分利用其特长及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培养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分子,以吸引农民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
2 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产生的基础
2.1 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产生的社会基础
侠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被看作是伸张正义、维持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侠的产生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之间战乱不断,为侠士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这个时期的侠士备受统治阶层的青睐,很多政客豢养了一大批侠士,并对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荆轲刺秦王,信陵君在窃符救赵中,朱亥就帮助他击杀晋鄙。还有一些贵族利用侠士为之报仇,例如智伯死后,豫让为其报仇,虽身死却不后悔,公子光就请求专诸帮他刺杀吴王僚”等。这个时期的侠士表现出重义轻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救人于危难之际等道德品质。而且,侠士大多武艺高强,侠士之间常常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武艺,以武会友。如《史记》中记载到“,荆轲曾经在游历天下时候,在榆次地方与盖聂相遇,两人在剑术武艺方面产生分歧,甚至是相互怒目而视”。特殊的社会背景为侠士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侠士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并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另外,由于侠士需要具有较高的武艺。因此,侠士具有的“仁、义、礼、智、信、勇”等精神便与武术融合在一起,并成为习武之人的道德规范。武术文化中也把侠义精神作为重要精神加以发扬。然而,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侠士的生存空间得到挤压,尤其是侠士重视义气而置王法而不顾,受到统治阶级的打压。秦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社会整体呈现出重文轻武的趋向,侠士精神日渐衰落,影响了侠士精神的发展。然而在以后,由于国贫民弱,国家陷于危难之中。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广大仁人志士大声疾呼尚武精神,呼吁国民强身健体、报效国家。中国武术中蕴含的侠义精神得到提倡,并引导国民通过练习武术,以此达到“强身、强种、强国”的目的。因此,在 20 世纪初期,中国武术蕴含的民族精神得到彰显,霍元甲、王子平、孙禄堂、韩幕侠、程廷华等一大批武术家,以自身高超的武艺,在抗击国外人挑战中,彰显了不屈不挠、敢于面对挑战的尚武精神,提升了国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以自身的行为,践行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对民族精神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同社会环境,武术文化中的侠义精神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社会对侠士的需求,也促使了中国武术文化侠义精神的发展和弘扬。
2.2 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产生的文化基础
在中国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之所以能够产生,与中国社会对公道、正义的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个社会中“公道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余就会崩溃。因此,在整个法律系统中,常被称为公道系统”。而侠士精神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锄强扶弱等思想,恰恰满足了人们追求社会公道、正义的社会公德。因此,在中国社会中,侠义精神在民间文化中得到人们的推崇,并把侠义精神作为一种公道的化身加以继承和发扬,这就是侠义崇拜的社会化心理基础。而武术是以技击格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身体运动。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历来提倡尚武精神,并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非常重视对习武之人的道德教化作用。而侠义精神与中国武术的武德教育不谋而合,使中国武术的习练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者侠士精神的熏陶,并把这种侠义精神践行于日常行为中。另外,对英雄的崇拜,也是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在每个人的意识心灵中,都各有其阴邪面,其中含有邪恶、有害和破坏性的成分。而在人格成长的过程中,自我必然会跟阴邪面发生一些意识的冲突。与黑色的禽兽搏斗。在人从原始到意识的奋斗历程里,这种冲突,就常有原型英雄跟宇宙邪恶力量互相争抗来表现。所以,在个体的意识发展中,英雄意象即是显示自我征服意识心灵的象征”。而侠义精神恰能体现出英雄的情怀。英雄救美、除恶扬善、伸张正义、抱打不平等行为被看做是英雄的行为。对于中国武术习练者而言,由于通过练习能够提升自身的抗击打能力、格斗能力,从而在心理上能提升习练者的自信心。进而在行为处世方面,处于对英雄情怀的追求。习武之人希望通过自身高超的武艺,为别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在武术文化中,往往在门规戒律、武德中,要求习武之人能够见义勇为、伸张正义,以自身的能力造福一方,从而彰显武术文化的侠义精神。
3 弘扬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的现代意义
3.1 现代社会亟需侠义精神的回归
金庸先生在深圳一次演讲中,当被问及“当代人最需要继承和提高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侠义’二字。诚然,在当今社会中,中国的经济、科技已经高度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元、丰衣足食,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侠义精神的缺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最近在媒体报道中,经常见到老人倒地急需帮助时无人敢扶,众人在小偷抢劫时无动于衷,面对弱势群体被流氓欺负时,围观者竟无一人敢于站出来制止,甚至公交车上为了让座,竟出现大打出手的场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中缺乏侠义精神的培养。对今天的人们而言,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遇到歹徒时,要善于保护自己,及时拨打 110,寻求警察的保护。而好心人们扶起倒地老人后,反而被讹诈的现象经常见诸报端。从而也使社会形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这种见义勇为、助人为善的行为的缺失,正是侠义精神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今天的社会而言,我们更需要人们之间相互帮助,需要人们能够敢于面对困难,敢于与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勇气,需要在我们的教育中重新唤起侠义精神。
3.2 武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侠义精神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武术文化中就从不缺乏侠义精神。武术的习练能够培养人们的侠义精神,使人们养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勇敢果断、崇尚武德的侠义精神。因为“,侠都必须具有的牺牲精神,无牺牲精神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侠,抑或者说牺牲精神是衡量侠之所以成为侠的一个重要尺度”。“墨子所提倡的牺牲自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精神,似乎是比较早的侠义精神的体现”。而在中国武术是一种技艺很强的格斗技术,能够培养人们勇敢果断、敢于与坏人、坏事做斗争的勇气。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尚武的精神。在面临对手时,要有超越生死的精神,敢打敢拼。“一胆、二力、三功夫”,讲的就是要有敢于拼搏的胆量。因此,经常习练中国武术,能够培养人们勇敢、果断、吃苦耐劳精神,并使习练者具有很强的抗暴意识。而习武之人具有的抗暴意识、敢于牺牲自己帮助他人的精神,正是侠义精神的体现。另外,中国武术能够培养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精神。对中国武术而言,正直、重视义气是武德的基本要求。练武之人首先要求品德高尚、品行端正。“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就是对习武者道德要求的体现。武术各大拳种流派,都尤其严格的门规戒律,要求门徒树立良好的道德,并能够伸张正义。如少林寺门规要求弟子要“助人为乐”。另外,中国武术练习要求也处处体现出对人正义品格的培养。如“太极拳在身法上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体现着做人的原则”。因此,中国武术无论从道德要求、技术练习等方面,都培养着人正义、公道的侠义精神,并促使练武之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践行着侠义的情怀。
3.3 弘扬武术文化中的侠义精神应符合时代的潮流
自古以来,中国武术文化与侠义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习武之人也在不同时期,以独特的方式行侠仗义、抱打不平。然而,侠义精神是一把双人剑。封建社会中的侠义精神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但是,在法治不断健全的现代社会中,古代侠义精神的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弘扬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的时候,一定要符合现代社会的潮流。如武术文化中为江湖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精神,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应该向培养人的正直、诚信等方面转变。通过练习中国武术,培养一个正直的、诚信的、一诺千金的人。传统社会中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的违法行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要加以摒弃。而武术中见义勇为的行为、助人为乐、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大力提倡,重塑社会公德。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55-01
一、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
1.只有法制化,才能强化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当前,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所带来的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在社会生
活、经济生活中屡禁不止,这表明现代社会单靠思想疏导和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法制。众所周知,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通过劝说、鼓励、说明以及舆论力量等等方式影响社会成员内心世界,规范他们的行为。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象征,是由国家暴力机器强制执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不可抗拒性。一旦触犯国家法律便依法制裁,直到使用暴力予以严惩。因此,当仅靠舆论、劝说、鼓励无法规范社会公众的行为时,只有以法律为保障,才能强化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2.只有法制化,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现阶段我国党风、社会风气不尽如人意,要扭转这一局面,实现社会风气和党风的根本好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制化,用法制来扶正祛邪,扬善除恶。要从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手,通过发扬社会主义法制的强制作用,来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依靠法制制裁和严厉打击犯罪行为;依靠法律坚决纠正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权钱交易、假冒伪劣及欺诈行为;坚持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查处新闻媒体、文艺作品中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认真解决好社会治安和公共秩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重视提倡、鼓励和支持广大群众动用法律同违法分子作斗争,要用法制强化对见义勇为的一类英雄模范人物的鼓励、表彰和优抚,为促进人们在危难关头弘扬正气提供制度保证。
二、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对策探讨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时代化发展要求,本着求实、务真的原则,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并注重增加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谚语;思想;精神
[中图分类号]:K8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169-01
文化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是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并经社会认知的全部产物的系统,这个系统从外观形态及内在本质上来看,有着一定的结构层次,表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文化,深层是精神文化。而这三个层次永远处于三位一体化的格局中,形成了既相区别又相渗透的多层面的整体结构系统(1)。谚语作为民间审美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民间创作在口头上广为流传、且较为定型的艺术炼话,是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其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彰显出民族的个性、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生态意识等内涵,并发挥出独特的文化功能与审美特质。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诸如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谚语作为记录 “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2),是在某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谚语对民族精神的反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通过文化创造满足人的欲求,影响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各有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相应的精神文化特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文化,两者的差异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湖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理想地带,优越的生存环境形成他们内倾型的文化性格。大量谚语反映了农耕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哲学、家园意识等。如“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善人流芳千古,恶人遗臭万年”等,表明农耕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人们常常以“德”和“义”作为品评人的标准,同时,汉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也要求通过内省、净化达到“德”的彼岸。如“能忍者自安,知足者常乐”、“三思有益,一忍为高”、“没事常思有事时,让人三分不算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等表现了汉民族重礼仪、重平和、重仁义、重内省的处世哲学,以及“克己、知足、安份”的心态及“忍耐、内向”的性格特征。农耕文化也非常重视“和谐”的价值观:如 家庭生活中“家和万事兴”、“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邻居好,赛金宝”,商业活动中 “和气能招万里财”、“和气买卖赚人钱”,集体活动中 “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鲜明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方式,很容易使人产生满足感,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反感战争,眷恋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产生出执著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意识等。与尚农、务实的农耕民族文化心态不同,长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游牧民族流动而不僵滞、变化而不呆板的思维特点和尚武、豪放的民族性格。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谚语对他们强健刚猛的人生风范、宽阔壮美的内心世界以及充满活力的主宰世界的气质都有所表现,使人们感受到了游牧民族生命的博大与坚强,具有金戈铁马式的阳刚之美。
其次,谚语所表述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汉语谚语这一民间智慧的宝库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谚语中,无论是记录天文时令、节气寒暑、阴阳五行的气象谚,还是描写名山胜水、自然风光、习俗风情的风土谚,或是反映农业生产、种植饲养、收获贮藏的农事谚等,都企图通过阐释自然来观照社会、启迪人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如“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顺天则存,逆天则亡”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等,天与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上有的,自然界有的,人间必然有其对应的东西。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达到天遂人愿的结果,以自然规律喻人事规律是社会谚、气象谚和农事谚语取材上的一大特点。赞美祖国佳山秀水、人文风情的风土谚中同样渗透着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杰出的人物、精灵的山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是天事主宰人事。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已根植于下层民众的文化心理深处,并演化出众多的谚语,反映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人活着只有“守命安分,顺时应天”的天命观,这是下层民众遭遇灾难和挫折后的无奈及悲叹。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三是天成为正义的化身。这些谚语中的天,寄托了下层人民对公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及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如“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善心,天必从之”、“皇天不负好心人”、“天道酬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等。谚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相互参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最后,谚语和宗教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领域里,宗教信仰对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儒教和道教是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它们尽管教义不同,但却在中国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表现出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对谚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表现在:对经卷的翻译和宗教词语的引入,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有些谚语采用了与本民族的信仰有关的宗教词语充当素材表达出新的思想内容;宗教教义和故事传说为谚语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新谚语创作源泉之一;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思想直接成为谚语表现的内容。另一方面,谚语对宗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宗教思想的谚语和借用宗教词汇的谚语广泛流传,促进了宗教的播布,加深了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接受。例如在中国文化史上,从外国输入的佛教对谚语的影响颇大。汉语谚语表达有关行善、造福等观念,不少是选用“佛”“菩萨”充当素材。佛教把主宰地狱死亡的神叫做阎罗王、阎王、阎王爷,汉语谚语用它作为表示凶恶、厉害、狠毒意思的素材。藏族信奉的是喇嘛教,喇嘛是喇嘛教的僧人,藏语则习惯用喇嘛一词充当谚语素材等。
综上所述,谚语是广大民众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实践性的总结,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和一种科学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标记”。
参考文献:
2012~2013年我院共接收了290例精神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50例,女性患者140例,最小患者34岁,最大患者75岁,患者病程3个月~14年不等,平均(5.6±0.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诊断标准及分类,包括精神分裂症85例,躁狂症76例,抑郁症67例,神经症48例,其他1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如下。
1.2.1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对患者给予尊重
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刺激,引起其病情的恶化;此外,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失去自制能力和暴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用耐心来进行护理,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稳定下来,让其能够对自己的疾病给予重视和关注,建立起治疗的信心。
1.2.2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改善
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害怕有认识的人将自己认出,因此心理比较焦虑。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待患者熟悉环境,为患者进行病房的整理,也可以将大病房进行改造,做成独立间,使用窗帘来进行遮挡,给患者心理安全感。并且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调整,促进疾病的恢复。
1.2.3针对性的服务
护理的生活,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来进行护理,避免其情绪起伏,通过爱心传递来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2结果
观察组接受治疗和服从管理的依从率为95.17%(138/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5%(92/14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控制病情(7.5±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2±2.8)d,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7.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E20d组的角膜神经纤维分布明显比E17d组和P0d组更密集,与P3d组的疏密程度相似,各年龄组内角膜4个分区间的神经分布无明显差异。角膜基质神经纤维的直径明显大于上皮神经纤维,角膜外周的神经纤维直径明显大于角膜中央,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基质神经纤维越来越少(图1)。
小鼠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与总长度随年龄的变化
角膜神经纤维总长度与神经纤维密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具体见图2。E17d组和E20d组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9.11±0.65)mm•mm-2和(13.04±1.83)mm•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0d组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为(9.02±0.45)mm•mm-2,较E20d组减少了30.82%(P<0.05)。P3d组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为(12.87±1.04)mm•mm-2,比P0d组增加了42.70%(P<0.01),与E20d组相似(P>0.05)。E17d组、E20d组、P0d组和P3d组的角膜神经纤维总长度分别为(3.10±0.59)mm、(5.09±1.03)mm、(4.15±0.46)mm和(6.56±1.11)mm。从E17d组到E20d组、E20d组到P0d组、P0d组到P3d组,神经纤维总长度分别增加了64.23%、减少了18.41%、增加了58.20%(均为P<0.05)。不同年龄组角膜4个分区神经纤维密度见表1。由表1知,角膜各分区神经纤维密度的变化趋势与整个角膜神经纤维密度的变化趋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