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2: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文化建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村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不掺杂商业化的品质,更具原生态的滋味,但规模小,人员匮乏,档次也相对较低,内容相对单一,这对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起到制约作用。文化馆(站)主动承担此项任务,因地制宜,在整体的高度指导下,集结成强有力的群众队伍,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研究探索乡村农民文化需求新动态。文化馆(站)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开展科普教育、职业培训、艺术辅导、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为各级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与平台。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文化馆(站)
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不断转变思路、转变模式,转变机制,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打破以往的单一化、形式化,从多方位、多角度增加文化内容。一是开展送书下乡活动。除了文化演出、文化娱乐活动,书籍下乡是不可或缺的。广大农民可以从书中获取知识,了解社会、了解新事物,了解政府的新动向,以及时尚信息,多元文化,从思想根源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丰富了知识储备,增加新点子,新想法,有利于更多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文化馆(站)在发展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寻求与农民朋友生活的融合。大力支持并组织开展农村文化展演和少数民族歌手大赛等一系列可以展现农民精神面貌的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既激活了农村文化,又开辟一个展示农民多彩生活的平台。三是研究乡土文化,让农民在传承中融入时代精神理念。文化馆、文化站正一步一步地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特别忽略了农民群众自主的作用,使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被动旁观者。而另方面,在许多农村,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游神赛会等民俗文化活动,他们则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要扭转这一局面文化工作者及时地深入农村,了解倾听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学习他们自主自发的能力和精神,并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具有乡土气息,适应节季时令,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化艺术类活动,使之成为农民依托的精神乐园。创办文化大院这个平台,更多的农民朋友自编、自排、自演,在家门口唱起了大戏、扭起了秧歌,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节目更精彩。许多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等,也传递着为人、警世、爱国治家的良言。这些都是乡村最具特色的文化语境。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整理,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理论,使之发扬光大。并且积级引导和鼓励农村民办文化健康发展,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手段
随着农民对科技文化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文化服务手段已不能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开拓多元化的服务手段是文化馆(站)近几年攻坚的课题。一是开展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渠道传播最新,最快的文化信息,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更新知识,进行文化交流,使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步入了崭新的轨道。文化科技信息不断向农村广大地区延伸。高级新款的文化服务手段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组织农村文艺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到外边去,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拿来我用,将业余培养成专业,将单一的转化成多元的,将传统的升级为创新的人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文化馆(站)真正起一个传、帮、带的作用。
公路行业多数单位是事业编制,然而事业单位无论是称谓还是机构性质在西方国家都是没有的,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作为机关的附属物存在。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段加快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日益深入,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势在必行,而公路文化建设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将日益凸显。
与国外文化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公路文化研究显得滞后而薄弱,而对即将面临市场化改制的公路行业来讲,事业文化将是以个新的课题。公路行业文化,亦可称之为公路文化,是指行业内为维护生产,生活,学习持续而共同遵守的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和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的价值观念。
一、公路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流动性文化
公路文化是流动性文化由公路所具有的连接四通八达的地域空间和公路的发展史所决定。近年来公路的大量新建,特别是2009年以来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公路迎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期,增强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科技流的流动性,充分发挥了公路传播动态文化的作用。
(二)环境文化
环境性是由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生态状况决定的。现阶段的公路建设,在提供高质量的公路实物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在公路的建、管、养中要有强烈的环境意识;在创造一道风景线的同时,要尽量做到不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损坏。
(三)服务文化
公路行业目前正处在向“以人为本,打造和谐交通”的服务型时代转变,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和“畅通”是公路行业向服务型转变的首要任务。公路行业要在建、管、养、执法等每个环节都建立起安全服务的意识,以向社会提供“安全、畅通”的公路服务为宗旨,建立“以人为本”的特色文化。
(四)社会公益文化
社会公益性是由公路的社会公共产品属性决定的。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理应由政府无偿提供。虽然目前国家财力不足,公路建设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但公路从本质上讲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不变。
二、公路文化的作用
公路事业作为我国的事业单位组成部分,公路文化同样在公路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激发公路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公路事业的竞争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单位文化不同,公路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还担负着实现社会效益的使命。因此,在构建公路文化时,必须根据公路的特点,塑造富有时代特征、凸显公路特色,能为员工理解和接受、能容纳全体员工利益和要求的全新价值观。
三、建设公路文化的主要途径
(一)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文化的推广,通过宣传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公路文化的建立在初始阶段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更要讲究宣传、教育的方式,使之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达到使员工乐于接受的目的。使公路文化从实践中来,推广应用于实践中,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领导作则全员参与
单位领导者在真正深刻理解公路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坚决施行和培育文化的决心和手段,必须身体力行,做一名名副其实的事业文化建设带头人。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挥每位员工的力量,形成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团结群众、全员参与、全员进取的良好局面,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实现单位的目标竭尽全力。
(三)树立榜样典型引导
榜样人物使公路文化的价值观“人格化”,使舆论引导具体化,使广大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化。榜样的行为被员工仿效的过程中,在过程中就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在选树过程中,只有将真正先进人物、具有群众威信的人物选出来作为榜样,选树榜样工作才能与公路文化建设、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选树榜样的目的是要学习榜样。
(四)完善机制制度引导
公路制度文化所包括的法规、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等是不同员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操守。制度的落实过程,也就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按照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促使不同文化朝着个陛化的方向发展,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四、建设科学合理的公路新文化
(一)建设“人文”的公路文化
文化的宗旨就是为社会服务,为员工创造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建设公路文化时应按照“人文”思想,尊重人、关心人,做到以人为本,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一方面,公路单位要对自己的员工做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公路单位要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到以人为本。
(二)建设具有“独特个性”的公路文化
文化虽然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但它在各个单位所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单位从创立、生存到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采用的推动经营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所以,在建设公路文化时,都必须以自身的特点为立足点,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凸显公路特色、具有鲜明个性的公路文化。有选择地学习有益的理论、方法和经验,避免盲目追赶或照搬,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建立和发展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建设体现“公路人”特点的文化
事业单位精神是单位价值观的核心,是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用以指导实践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因此,公路要注意培养和提炼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实际的“公路人”精神。一方面,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追求,上下一致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要有人人自律的行为规范,同甘共苦的和谐氛围。
(四)建设鲜明的公路“服务”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蓬莱市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蓬莱市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应该具有独立的文化馆、图书馆,并且建筑面积均不少于3000平方米。而目前蓬莱市“两馆”都是依附于文广新局办公大楼开展业务工作,建筑面积及其他硬件设施均未达标。镇、村两级文化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南部山区不如沿海地区,农村地区不如城市社区的失衡状态。二是文化事业建设投资主体单一。政府依然是文化事业的主要投入者,在吸纳和动员社会力量方面明显不足,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比较单一。三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能适应需要。村居基层文化活动组织人才和各艺术门类的专业人才缺乏,传统民间艺术亦后继乏人,已经出现青黄不接和断层现象,有些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哈尔滨是一座景色秀丽、别具风韵的东北城市,由于地理条件所致,城市绿地中常绿树种较少。为了使哈尔滨市冬季亦绿意浓浓,生机盎然,增加常绿树种及绿化栽植树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但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对东北地区常绿树木的应用现状还缺少系统的研究调查。因此本论文从哈尔滨市自然条件出发,选择一批能适应本地区气候特点,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改善城市面貌,并能满足各种功能需要的常绿树木,并从统筹规划的角度来充分发挥和利用哈尔滨市常绿树木的优化配置,提高园林绿地的观赏效果和使用价值,使哈尔滨市的常绿树木真正发挥其在绿地中的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多种效益。希望本论文的完成,能为哈尔滨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的实现有所贡献,同时也相信哈尔滨市的常绿树木以其苍劲的雄魂、常青的风格、抗逆的气质在未来的绿化建设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在哈尔滨市区,对公共绿地形式分别进行实地调查,其中包括街道绿地、休闲绿地、等。地点的选择上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常绿树的名称、数量、所占比例等,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在调查过程中,注意绿化树种不同层次、不同的季相变化,掌握调查地绿化树种的配置方式,常绿树种在整个绿地景观效果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并用数码相机进行实地拍摄。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街道绿化调查
近年来,哈尔滨市的街区绿化打破了原有的模式,随着道路的拓宽,分车道的增加,街道的绿化呈现出多种绿化形式。哈尔滨市的多条主要干道,都摒弃了单一的绿化模式,而是采用了落叶树与常绿树结合,乔、灌木与绿篱的层次搭配。常绿树种在街区的绿化的调查结果如表4-1:
表2-1街区绿化中常绿树的调查结果(棵)
调查地点
和兴路分车带绿化
和平路分车带绿化
和兴路街头绿地(动力区政府门前)
文昌街街头绿地(省图书馆路段)
红皮云杉
223
3
5
黑皮油松
7
4
樟子松
96
丹东桧
339
4
14
常绿树总数
562
96
14
23
落叶树总数
1817
196
91
42
常绿树比例%
23.6
32.8
13.3
35.3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到常绿树在街区绿化中的比例约为26.25%,主要是红皮云杉和丹东桧,在数种的选择上显得单一,未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
2.1.1街道绿化造景特点
和兴路在九九年改造后,变为四板五带式街道,成为哈市的一级街道,快车道的分车带内主要以丹东桧为主要绿化树种,其平均高度为2.5m。丹东桧采用分段栽植的形式,每隔约30—40米,便有5—7棵丹东桧栽于分车带内,株距大约为1.5米,同时分车带四周以80cm高的榆树篱围合。在街道两侧的分车带内,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绿化形式既可体现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同时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分车带内的云杉球栽种于垂枝榆、丁香树下,形式灵活,富于变化。
和平路也是近几年哈尔滨市重点改造街道之一,是三板四带式街道。以樟子松为主要绿化树种,并辅以高约2.8米剪形榆树球、丁香等进行间种配置,水腊矮篱约40cm进行绿化带四周绿化。将樟子松作为分车带内的绿化树种在哈市街道绿化中应用较少,但所形成的景观效果却颇为壮观。特别是哈尔滨市较有名的亚麻厂、量具刃具厂等一些历史悠久的工厂都位于和平路上,这样的配置更能衬托出这条街道的历史文化气息。
作为街头绿地的一种形式,动力区政府门前的两块绿地,在配合改善交通环境的同时,其中的一块建成用来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小广场形式,其四周的绿化只是简单的小旱垂柳和水腊篱的结合,小广场的西侧背景为动力区人民政府办公楼,若是在此能栽植一些常绿树,会更加符合周围的环境氛围,突出建筑物的性质特点。另一块绿化区距区政府大楼较远处,该绿地的设计更适合附近居民进行休闲娱乐,绿地的树种以常绿树、小乔木为主,乔灌结合。配置形式主要以常绿树为中心树种,四周是剪形的水腊篱或水腊球,并配置一些京桃、垂枝榆,白桦等小乔木,灌木层主要为榆叶梅、丁香等。春季开花的树木,次第开放,与常绿树构成一幅美景;夏季草坪以常绿树为中心,进而点缀一些草花,更显出常绿树的高大魁梧;秋季的白桦与常绿树更映射出绿地的别具风韵;冬季傲然挺立的常青树,不惧严寒为城市添绿。但在调查中,绿地中唯一的大树为近12米高的黑皮油松,栽植于绿地边缘或树池内,并未能起到在炎热夏季为人们提供绿荫的作用。
常绿树在文昌街的绿化中主要应用于街旁绿地,且较有特色。在宣化街图书馆路段圆锥形的丹东桧与高低错落的水腊球围合成一个小空间,小空间内设置一些石凳供路人休息。在另一块绿地上,丹东桧和修剪成不同形态的榆树球作为背景,再配以组成波浪形绿带、高约30cm的水腊篱,整个绿地无论在层次还是颜色的搭配上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2休闲绿地调查
休闲绿地被誉为城市的会客厅,在代表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精神面貌的同时,也起到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休闲绿地应尽量实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原则,在哈尔滨市调查的几处休闲绿地得到的数据情况如下:
表2-2公共绿地中常绿树的调查结果(棵)
调查地点
金桂园景观广场
道里文化广场
斯大林公园
红皮云杉
8
189
黑皮油松
5
34
桧柏
25
26
25
樟子松
108
红松
8
14
杜松
28
铺地柏
15
常绿树总数
61
26
398
落叶树总数
171
170
421
常绿树比例%
26.29
13.26
48.6
从表中可以得出哈市休闲绿地中的常绿树平均比例为29.4%,树种的选择也相对较丰富,其中桧柏、红皮云杉、黑皮油松、杜松等在绿地中都有很好的应用,但休闲绿地中也缺乏体形高大、树龄较大的树种,以用来配景和夏季遮荫。
2.2.1休闲绿地造景特点
金桂园景观广场的绿化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尤以常绿树的应用独具特色。以龙塔为背景的一块约320㎡的绿地,三株桧柏以三角植的方式作为绿地主景,背景为白桦、山里红、梓树等秋季颇具特色的乔木,春季开花的连翘、丁香等灌木穿插在乔木间,常绿树的前方有修剪成球或波浪状的水腊装点,草坪上装点着彩叶草,鸢尾等花卉,整块绿地的配植都围绕着“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原则。几棵形状规整的桧柏栽植于剪成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榆树和水腊树之间,再配植几棵小乔木,显得若隐若现,在白草和大叶红的色彩搭配下,整个绿地被衬托的高雅,精致。在绿地的一处出入口,两棵姿态优美的红松在置石和草花的装点下显得更加婀娜多姿。广场中的常绿树下群植一些不同时节开花的花灌木,同时选种一些耐荫的花卉,例如玉簪、日本凤仙等,使整个绿地树种高低错落,色彩丰富。
哈尔滨市道里文化广场的绿化树种主要有桧柏、红皮云杉、京桃、丁香、水腊等。广场的布局成对称式,利用绿地将广场分为主要空间与次要空间,中间的空间较大,设有音乐喷泉,可用于商业活动和大型的文娱活动。广场正入口右侧的次要空间,一块刻有“李兆麟烈士牺牲地”的石碑已经体现了此空间的绿化主题,石碑四周栽植着云杉球,两侧的绿地边缘各列植5棵圆柏,圆柏高约为3.5m,株距约为4.5m,这种配植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圆柏后侧为两排成行栽植的丁香,高约1.2m,最后一排为密植的京桃,将此空间围合的相对私密,同时圆柏的深绿色与丁香、京桃的叶色差异,增添了绿地的色彩变化,进一步突出了此处空间的静谧、庄重。整个广场大的背景绿化也是以圆柏为主,密植的京桃位于绿地的最,形成广场与道路分隔的屏障,圆柏位于高度分别为0.7m和1m的圆柏篱中间,绿地的最前方是品字形栽植的两排水腊球,黄色的花带穿插其中。整个绿地的常绿树起到绿化的骨架支撑作用,承上启下,同时乔灌结合,层次丰富,色彩和谐与周围的建筑群景融为一体,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2.3公共绿地存在的问题
⑴公共绿地中常绿树普遍有病害,叶色发黄变枯,严重影响了造景效果;常绿树缺乏管理养护,有些地段出现了绿化断带,导致街道绿地景观不连贯。
⑵公共绿地中的常绿树木应更充分的利用树木本身的特性,修剪成绿篱、模纹图案等,增加更多形式的绿化效果,同时也是为我市的冬季储备绿色。
⑶哈尔滨市街道却缺乏常绿树的装点;旧城区不少街道,路面太狭窄,基本看不到常绿树的踪影,使冬季的街道景观难觅绿色。
3、结论和建议
3.1常绿树木选择及设计应用上的一点建议
[1]以乡土常绿树种为骨架,适地适树
[2]利用常绿树木不同的造景特点,使其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
[3]在突出主要常绿树木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突出城市特点
[4]常绿树的经济适用与美观相结合
[5]在实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配置原则同时,掌握常绿树的合适比例
3.2常绿树在考虑植物习性及养护管理方面的建议
[1]在植物设计初期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特性
[2]加强常绿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提倡科学的养护方法
[3]大力普及园林生态知识,做到全民绿化
通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我们得出了有关哈尔滨城市公共绿化建设中常绿树的应用的一些情况,不难发现使用常绿树来增加北方城市景观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的采纳。在哈尔滨合理正确的应用常绿树来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有重要意义的。相信随着城市化进展的脚步不断加快,通过一系列切实的努力,北方城市一定会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2.卓丽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指南(北方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信用社在在三信工程在创建中与政府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面对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面对异常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熊市行情,信用社审时度势、处变不惊,信用社在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带领下,沉着应对、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推行三信工程在创建,得到政府的支持。在不寻常、不平凡的年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信用社一方面要充分尊重政府,利用政府在改革中的作用,发挥行政资源的优势,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如取消对信用社的歧视性政策,鼓励行政、企事业单位,自主选择到信用社开户办理业务;严厉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增强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投资信心,建立农户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帮助农民和县域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等。另一方面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维护农村信用社的自主利益和经营自。
2、三信工程与农户的关系
三信工程开展使得农村信用社切实规避了信贷风险,三信工程与农户的关系是基石的关系。信用社推行三信工程目的就是,立足“农”字做文章,在方便农民贷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小额贷款上扩面、扩量、扩额度,着力促进“三农”信贷投入,致力把“三信工程”打造成农民受益,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战略工程”。先后开展了文明守法信用工程建设,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助学贷款等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款难贷、门难找、事难办”的问题。
通过开展“三信”工程,信用社支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成为支农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广大群众存款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
3、三信工程与信用社的关
,三信工程与信用社的关系就像是水与鱼儿的关系一般,只有把鱼儿放入水中,鱼儿才能游得欢快,成长的更快。同样道理,信用社只有实施了三信工程,才能前进的更稳健。联社领导班子紧密结合县级政府政策方针,立足信用社更好更快发展,着眼新农村建设,加强教育引导,广泛统一思想,达成充分共识。
4、三信工程中信用社与信用社的关系
各个信用社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形成充分认识。全面加强“三信”工程系统建设,致力谋求农信“三农”共生双赢。这是各个农村信用合作社“三信工程”建设的工作缩影和真实写照。三信工程中信用社与信用社的关系变得更加团结,各个社认真贯彻落实银监局、人民银行、省联社“信用工程建设”指导意见,立足“三农”市场定位,大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全面改善和提高小额信贷服务水平,致力打破信用社“难贷款”和农民“贷款难”的“两难”制约瓶颈,成效显著。
5、三信工程与宣传报道的关系
三信工程与宣传报道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信用社推行三信工程,有助于宣传报道信用社的正面形象。信用社以加快实施和完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契机,进一步再造和优化业务流程、服务流程、营销流程,建立健全业务一线农村贷款拓展市场、创造价值。信用社以为农户专业化理财、特色化服务、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紧紧围绕“以客户为核心”的营销服务模式,成立综合业务管理中心,切实推行三信工程,加大对信用社正面报道的宣传。切实提高服务管理效能和市场拓展能力,促进农村金融贷款业务的全面转型。
6、三信工程评定与客户经理的关系
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考核制度,强化制约环节。将三信工程评定与客户经理业务挂钩。采取的措施如下:一是推行分级考核,打破传统的“大一统”考核模式,以业绩论英雄,凭贡献兑工资,实行末位淘汰。三信工程评定与客户经理考核挂钩,信用社实施贷款交接。对新投放“三信工程”贷款实施审计交接,对原存量贷款进行审计外核,查处违规贷款责任人即可开除查办。增强了员工只有“三信工程”贷款的认识。
7、三信工程开展中农户与农户的关系
三信工程开展协调了农户与农户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牢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聚精会神抓管理,群策群力谋发展,通过恪守“三农”市场定位、走活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一步棋”,实现了业务经营发展“全盘赢”。同时,在全国分社全面加强“三信”工程系统建设,致力谋求农信“三农”共生双赢。全联社认真贯彻落实银监局、人民银行、省联社“信用工程建设”指导意见,立足“三农”市场定位,大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全面改善和提高小额信贷服务水平,致力打破信用社“难贷款”和农民“贷款难”的“两难”制约瓶颈,加强了农户与农户的联系,成效显著。
8、三信工程建设中集中评定和非集中平定的关系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而核心价值观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应该说,国网“诚信、责任、奉献、创新”核心价值观非常精练,是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拓展和延伸。我们在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时,不仅要宣传这八个字,更重要的是宣传其内涵和意义。可以抓住先进典型选树这一载体,大力宣传自觉践行“诚信、责任、奉献、创新”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进一步教育引导员工,让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进一步增强企业合力和凝聚力。
2.及时宣传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从公司系统来看,目前企业文化工作宣传的不够多,一般情况下,工作任务都是直接分派到各单位(部门),而没有在宣传报道上体现出来,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员工不清不楚,各单位不自主、不创新,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我们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时,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宣传该项工作的要点、意义和进展情况,对于完结的工作,还要对成果进行宣传,让员工真正了解、支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3.认真开展企业文化培训
企业文化的培训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对企业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二是对公司员工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企业文化建设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由于公司结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的原因,公司长期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员工非常少,大部分员工在从事一到两年后就调到新的岗位上,因此企业文化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亟需提高,企业文化工作内容和方法的培训仍然十分重要和必要。对公司广大员工来说,企业文化的培训更多的是理念、知识的系统培训。这方面需要我们严格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将企业文化培训纳入公司各类培训班中,潜移默化地将企业文化灌输到员工思想中。
二、确保统一管理标准应用全覆盖
国家电网公司对地市公司的定位是执行主体、实践单元。这说明,地市公司是企业文化落地的主要执行者。但企业文化是软实力,看不见也摸不着。如果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同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那只能让它更加虚无缥缈,落不到实处。要做到融入中心,可以重点抓好以下三点。
1.紧扣重点
对公司系统而言,主要中心工作就是安全生产、优质服务。这需要重点纠正一个错误的认识:企业文化是“一家之事”。其实优秀的企业文化内容非常广泛,不是一两个领导、一两个部门就能做好的,需要公司所有部门共同协作,特别公司中心工作职能部门的参与各支持。在协作中,要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如在进行安全实践建设时,应该由安监部和党群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实施。同理,服务实践建设、廉洁实践建设对应营销部和监察部。
2.善抓具体
企业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企业全部工作。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恰恰要避免“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象。正如老子所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企业文化虽然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在中国的发展不过十来年的时间,还处于探索阶段,各级管理者、广大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文化的认识还处于比较浅的程度。如果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实行“一把抓”,什么都挂上钩,就会造成什么都干不好、管理者和员工的认识更混淆的问题。这里我们可以从小、细、易抓起,一开始就将企业文化渗透起来,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拓展,实现企业文化的落地开花。
3.勤抓时效
一个企业在每个时期、每个时间节点工作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不抓住时效往往取不到好效果。如在安全生产月大量宣传服务实践、春灌秋收季节又过多宣传安全实践不是不可以,只是效果不好,并与公司中心格格不入,企业文化建设自然得不到落地。紧抓时效还要求善于思考,勤于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假日,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声势。
4.制度促进措施落实,统一行为准则全覆盖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分为物质、行为、制度、行为四个层级,将制度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这充分说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企业中,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管理”,更多的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一纸空谈。制度建设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电网公司通用制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制度建设,推进各项工作标准化建设,使企业制度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得益彰。二是在先进选树、业绩考核中,要进一步加大企业文化的比重,确保在宣贯企业发展目标和愿景、倡导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精神的同时,以适当、科学、规范、具有激励效能的制度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刚性保证,提高各部门广大员工干事的积极性,逐步做到真正用企业文化选用人才、用企业文化衡量业绩。
二、用先进的企业制度来激励员工
制度文化是构成企业文化四大体系中的重要文化,它要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主动导入企业文化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在建立和执行过程中与企业文化理念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一是用好薪酬制度。本文所指的薪酬结构为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奖金、保险、福利等,应该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设计合理的、有差异化的薪酬水准,做好了往往能够极大地激励员工。国有企业因其特有的、固定的薪酬制度,可能有人认为很难用薪酬制度上来激励员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应该用活工资指标,可以把技术含量、贡献程度、劳动强度等作为订立薪酬制度的标准,激励那些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员工,用差异化的薪酬来突显优秀员工的荣耀感。二是用好绩效考核制度。一般意义的绩效考核,是以月、季、年为期限的考核,考核对象有普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领导干部。考核中,应该避免单一化、片面化,要充分考虑到被考核人的工作性质,以及考核人与被考核人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利益冲突。以公交集团为例,我们在普通员工中从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采取班组成员相互评,车段长和挂点领导、技术员评的办法;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层领导干部中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采取领导评议、同级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这些绩效考核制度,达到了公平、公开、公正,考核结果客观、真实,突显了优秀员工的自豪感。三是用好人事制度。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并提供多通道的发展路径。要实施人性化的用人制度,对专业技术干部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大培养力度,选拔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年轻人才到管理岗位进行重点培养,调动专业技术人员谋事业、创业绩的积极性。实施“评聘分开”和破格聘为高一级技术职务,对能力强、贡献大的专业技术干部采取“低职高聘”,对少有作为的实行高职低聘,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选拔到管理、技术岗位。
2材料化学工程二级学科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材料化学工程学科作为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新增长点,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学的化工学院或材料学院均出现了材料化工的研究领域,有的大学(如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甚至出现了专门的“材料化工”系等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材料化工的交叉研究已经展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2005年7月,南京工业大学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省部共建材料化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5月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材料化学工程大会,大会总结了国内外材料化学工程的研究进展,明确了我国材料化学工程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2007年10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化学工程和材料学科的交叉融合,国内多所重点院校开始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材料化学工程”二级学科。2002年,南京工业大学首先在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立“材料化学工程”二级学科。随后,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始设立“材料化学工程”二级学科。据初步调研,已经有11所重点大学设立材料化学工程,如表1所示。该学科的设置,有力地促进了“化学工程与技术”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有利于材料化工领域交叉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
3材料化学工程二级学科的建设对策
3.1重新定位“材料化工”学术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
“材料化工”学术硕士的培养定位以工程为主,理工结合,既要考虑到与化学、化工、材料学的学科交叉以及与生物、环境等学科的渗透,又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符合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和地方产业要求的素质高、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工程和工艺结合、理工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3.2构建“材料化工”学术硕士学位课程体系
在“材料化工”学术硕士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强化两个方面,一是开发新材料为基础的化工单元技术与理论,二是用化学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开发材料制备技术,因此,设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位基础课和学位必修课程体系,而学位选修课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突出特色。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逐步借鉴或采用国际一流大学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3打造“材料化工”学术硕士点的师资队伍
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国外学习进修经历的教师,发挥他们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和国外人才培养经历。聘请相关企业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给学生讲授理论联系实际内容较多的工程设计类课程,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另外,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国外进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企业工作经验和国外学习经历。
3.4建立“材料化工”学术硕士的教学管理体制
一是围绕研究生课题的研究方向,理论教学不再单独突出“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而是强化交叉性和相互渗透性,再结合科学研究,既满足了“材料”“化工”交叉与渗透的理论教学的要求,又可让理论来支撑科研的深入开展;二是科学研究中强化理论基础,构建解决科学问题的理论体系。研究生采用化学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开发材料制备技术,同时也运用在开发新材料为基础的化工单元技术与理论解决相应的科学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这种体制强化了“材料”“化工”交叉与渗透性的理论教学,同时也促进了科学研究,建立了既增强研究生理论学历,又培养了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管理模式。
不论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还是深基坑的开挖而导致的地下水位降低,原有地层中的含水细砂、粗砂砾及由含水层、隔水层组成的粘性土层地质结构会由于水分丧失而发表变化,最关键是的丧失了本应该存在于各层之间在水压作用产生的水力联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由于水力联系的丧失,土层颗粒之间的浮力消失,相对而言土层颗粒间的孔隙有效压力增加,长时间累积下及大面积作用的结果就是原有含水层本身会产生“压密”,而原有的隔水层会发生固结,这些问题最终表现为地面或者建筑物的沉降。
1.2工程开挖基坑致边坡失稳、滑塌的机理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等其影响因素,同时也受到施工方法、程序及坡顶荷载等因素的影响。边坡之所以会出现失稳、滑塌,主要原因在于破坏了原有土体的受力平衡;即土体内部发生剪切作用形成所谓的“滑面”,导致土体沿着滑面失稳,出现滑塌。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边坡临空面会不断的扩大、暴露出来,可能引起应力重分布与应力集中等效应,特别是对于岩体结构面的切割,很可能与斜坡面组成不稳定斜坡,导致失稳,较常见于泥岩、页岩岩体结构中。
1.3地下暗挖工程导致地面发生塌陷的机理
地下暗挖工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岩土体被部分的掏空,导致上部地层失去原有力的支撑,同时随着开挖空间的不断扩大且向上发展,或者随着隧道工程的延伸呈线形向延长方向发展,地层发生移动或者变形,引发地面沉降或者塌陷。暗挖工程引发的地面变形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地面变形范围要明显大于地下开挖范围;第二个特征,开挖深度越大,到地面发生变形的时间越长,地面变形量越小且平缓均匀,但是变形面积较大;第三个特征,在较好地质条件下,地面变形可能不是很明显,只是出现少量的下沉或者地面裂缝,对地上建筑的影响不大。
2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地下水位降低致地面沉降问题的预防与防治
不论是施工致地下水位下降,还是过度抽取地下水所致,地下水位下降所造成的地面沉降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最关键是的是危险大;有必要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预防和进行有效防治。第一,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供水角度,适当压缩地下水的开采量,科学、合理规划开采布局;第二,采取地下水轮流开采的方式,保证适中的开采频率,不过密开采、不过量开采;第三,实施开源节流措施,努力争取开辟新的水源地,加大处理后污水的再利用范围与力度;第四,对地下水位发生明显降低的施工场地,积极进行地下水回灌,减小与缓解地面沉降。
2.2开挖基坑致边坡失稳、滑塌问题的预防与防治
对于放坡明挖、深路堑开挖工程中由于切割坡脚等造成的边坡失稳、滑塌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和进行有效防治。第一,在上部进行清方卸荷,在坡脚处打排桩、护坡桩、连续墙及各式锚杆,旨在保持边坡受力平衡,防止边坡滑塌;第二,选择合理坡形、坡度及平台位置进行施工;第三,对坡脚位置进行加固,进行防冲刷处理,在坡脚、坡顶等位置设置专门排水设施;第四,对边坡面进行封闭处理,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引发滑塌。
公安教育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尤其是公安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这种特殊作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近年来公安教育不断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受客观存在的制度性因素和公安教育应然性使命具体指向不明等因素的影响,公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虽被引起广泛重视但远未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公安教育与公安工作的游离现象还普遍存在;公安教育为“队伍建设服务”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还未达成共识,因而公安教育改革看似纷呈叠出,实则缺乏理性支撑,给人以“跟着感觉走”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映象。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是对公安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警察职业化①建设问题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思考,因而也还没有完全找到一种较为科学的适合职业化建设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存在于教育之外的因素,更有内部探索教育目标、功能不够的因素。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对公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对推进警察职业化建设极有裨益。
一、对我国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问题的宏观检讨
(一)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及折射出的问题应该说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回顾我国公安教育的历程可以粗略地将它分为几个阶段即:初步形成阶段(自1964年——1960年);停滞阶段(自1966年——1976年);恢复和发展阶段(自1976年——1985年);形成体系和调整改革阶段(1986——当前)②。各阶段公安教育的特点比较明显:早期的公安教育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公安民警政治、业务素质较低的实际,在教育内容上以学习政治为主,同时兼顾公安业务基础知识;教育形式以轮训骨干为主;而且新建和扩建的公安院校分工也非常明确。在十年“”结束以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公安教育规模发展异常迅速,类型、层次众多(如学校层次有中专、大专、本科;学生有来自工作单位的在职公安民警、也有社会招考的;有学历教育、也有在职培训;成人学员有函授的、自考的、还有夜大、专业证书班等);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内容上尽量追求大而全。而在最近20年以来公安教育的地位不断上升、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专业分工更趋细致、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公安教育研究逐步受到重视。
在回顾公安教育的历史时,可以看到各个时期的公安教育虽然特点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呈现着优点和缺陷交织,成绩和问题共存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两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一是早期的公安教育尽管层次低、规模小、不成体系、问题众多,但却适应了当时特定的社会形势和公安职业发展的需要,起到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二是此后的公安教育尽管自身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职业需要之间始终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近20多年来,尽管公安教育的主管部门和公安院校都在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状况,但其效果却并不如人意。这种反差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在公安教育事业发展、壮大的情形下它与职业化的要求之间为什么反而拉大了距离?在当前和今后公安民警的职业化建设可能、已经或必将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势下,公安教育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真正发挥出为公安队伍建设既公安职业化建设服务的作用?
(二)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游离”现象的原因探究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之间出现“游离”现象的原因众多,主要是:
1、从宏观上看,公安职业在入口处与公安教育之间存在着制度设计上的距离。在我国,长期以来什么人可以从事公安职业并不是一个规定十分明确的问题。在1995年之前,工人转干代干、干部调动、地方招干、部队转业等等都是合法的入警途径。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对担任人民警察的条件规定了六项许可性规定和二项禁止性规定,其中并未提及必须要“公安院校学习合格”。这种状况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以另一种形式表现的更为突出。如一些地方公安院校毕业的学生工作得不到落实,而其它人员乃在不停地进入公安队伍担当人民警察;有些地方借口无编制从而将警察院校的学生拒之公安队伍之外,而在扩张的地方性编制中又不安排公安专业毕业生。造成“需要的进不来,进来的不能用”的局面。这种制度设计及运行带来的后果简单的说:一是警察职业客观上对社会开放,没有建立起类似国外的“经过警察教育后才能从事警察职业”模式,公安人士的非专业化倾向突出。二是教育成果和产品浪费积压严重;三是延缓了公安职业化进程,降低了公安职业化水平。四是从源头上削弱了公安教育的地位,威胁着公安教育事业的后继发展。
2、从历史发展上讲,公安教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重;院校教育“经院式”特征明显;公安教育发达程度不够,因而产品质量与职业化要求之间有较大距离。
首先,长期以来军队、警察、监狱在我国被称为国家机器和工具,强调的是其“刀把子”作用,公安工作和警察职能在凸显性、工具化倾向的同时,我们减弱甚至在主观上烟埋了其社会性职能的一面,公安教育也因此深深地被打上了“工具”的烙印,其独立性、基础性、先导性、科学性作用被异化,最终使公安教育的发达程度受到影响。同时,公安教育事业在经费、智力的投入上严重不足,加上依形势、依政策而非依职业发展要求办教育的情形仍大量存在,因而即使是在当前具备了相当数量的公安教育机构的情况下,教育质量仍然不高。
其次,公安教育(包括院校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中“经院式”教学盛行,公安教育应有的特征没有得到彰显。我国的公安教育长期以来以院校教育为主体,而在院校教育中受前苏联警察教育的影响较重。其结果:一是将学生和学员局限在狭小的既缺少科学知识积累又缺乏实践支撑的空间内,科学精神的培养、辨证思维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严重不足,造成学无所获或收获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二是院校教育中弥散着的空泛性、僵化性、过时性的经验总结和说教过多,存在着用夹杂有公安学术语言的意识形态套话或用意识形态去解释公安工作的格式化教学模式并用它来训练学生或学员。公安工作需要的特殊思维、技能、语言、知识、心理、身体、训练比较缺乏,“三不”(说不过、打不过、跑不过)现象大量存在。三是公安教育工作者也会因此受到制时,其创新思维、娴熟技能、学术素养提高速度不够快,与写事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相比,在公安决策、咨询、改革中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公安教育工作者自己先为“显师”继而再造大师在很大程度上还只能是努力的方向而远非现实。公安教育既然缺乏名师,因而也就难有名门之后,公安学科因此也就难以一时成为“显学”。
3、从中观层面上讲,目前对公安教育属性的认识还远未统一,公安教育还没有形成和实现标准化教育的要求。
成熟的教育应该是标准化式的教育,即对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结果等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公认的范式。公安教育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公安教育的属性认识还远未统一。近些年来对公安教育应该是育还是分类教育?是学历教育还是培训教育的理论争论和实践探索从未停止。从理论上讲,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争鸣,但长期争鸣又无统一结论则对科学的发展会起到延误作用。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争论长久不衰,加之各地在公安教育发展方向上拥有较强的自治权和自,因而出现了公安教育改革表面上不断推陈出新而实际上方向欠明、随意性强的特点。例如在专业设置上有的以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设置专业,而有的自主设置专业;有的按学科建设要求设置专业,而有的按公安机关的工作部门或警种为标准设置专业;还有的出于各种动机和目的强行将公安与非公安专业名称揉合后进行专业“创新”;在课程设置上随意扩张,不注意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部的层次性,逻辑关联性等等。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上随意地划定数字比例,并以此设置教学模式(如3+1模式;1+1模式等等)。
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表明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包括行业、专业教育)都必须而且应该是育而不是分类教育。这是因为:现代教育不仅仅是要给受教育者传授一点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从事特定职业的独立性、自主性精神和能力,学校的使命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宽阔的知识结构,训练学生学会将专业(职业)问题放在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知识背景中去思考、去解决的办法、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独立人格、科学精神。分类教育是无法或难以完成这一使命的。因为分类教育过早地将学生推入到了一个狭小的知识领域,封闭了其广阔的视野,妨碍了其融会贯通的路径。同时分类教育会限制其择业范围,如若其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就会对教育自身和个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反观我国的公安教育,事实上更多的都是在实施分类教育。而当前培养人与使用人之间的不统一性往往导致用非所学的现象常常发生。即使在公安机关内部,在受过公安教育的专业人员身上也存在着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的游离事实。
4.从微观上看,公安教育中在教材、教法上的问题较多,不利于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耦合。
首先,公安类教材上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的:一是程序化现象严重。表现在一律从概念入手;结构雷同;结论单一;从而使学生没有质疑余地,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二是老化现象突出。新知识、新观点、新信息难以及时入书,使学生面对历史多、面对现实少。三是对公安职业教育有重大、积极作用的案例不入书,不利于发散思维训练,容易形成死读书,读死书。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以填鸭灌输为主,诊所式(或案例式)方法,模拟方法,质疑方法等的应用相对缺乏。学生只能在抽象背景下依靠教师的解释去了解理论,观点直至接受答案。而事实上,公安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在对抗状态下寻求平衡支点的社会工作。因此,课堂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对话、交流、沟通、质疑的场景园地并在此园地内进行知识与思维训练,而这既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更需要符合职业建设要求的新教材和教法的共同支撑。
5.给学历的公安成人教育从另一方面影响着公安教育对公安职业化进程的推进。
长期以来,公安队伍的素质总体上低于同期其它司法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加之公安教育(尤其是公安院校)经费短缺,因而一段时期内,公安教育中成人教育尤其是成人学历教育迅速发展,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表面上一是民警的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院校有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此种状况目前仍然存在。与初期相比其差异有二:一是学历教育的层次越来越高;二是院校的收费越来越高。客观的讲,过去及当前的成人学历教育水分极大。不论自学考试还是函授教育其学习的时间都极其有限;学习的氛围与院校氛围及在此氛围中对求学者思维、意识、价值观念的潜在影响和熏陶都无法相提并论。成人教育的大行其道使正规化的学历教育相形见拙,在有限的时间内它不可能造就出合乎职业化要求的警察。从长远看,这种质量的成人教育它只能增加警察职业化建设的难度,影响具有专业知识人员的就业,最终在整体上延缓职业化进程的速度。在这里,我们并不反对进行公安成人教育,甚至认为它十分紧迫和必要,我们反对的仅仅是在学历教育中掩盖或代替能力、水平的形式主义做法。
二、以造就职业化阶层,推进公安职业化进程为目标积极推进公安教育改革。
公安职业应该是以通晓公安专业基本知识并能对之进行灵活应用为基础的职业。这种职业的从业人数众多,他们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公安职业阶层。这个阶层应该以职业的相对自治性为特征,通过职业活动、职业权利、职业训练、执掌和运用职业规则、维护特定的职业秩序来共同承继和发展职业所具有的社会使命。由此可见,只有造就这样一个职业阶层并使之达到职业化程度,公安队伍才能真正成为“政治可靠、训练有素、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成为革命化、现代化、专业化、知识化、正规化的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队伍。这应该是今后公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前提下,推进公安教育改革工作在宏观上要注意:
(一)必须时刻关注公安教育立足和生存的正当性。
公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正当性在于社会上存在着对公安职业化阶层的合理需求。公安教育只有承担起并致力于完成造就这一阶层的使命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这是推进公安教育改革的必然前提。以此为基点和标准,今后的公安教育改革必须始终围绕着公安职业化发展的需要来进行,必须摈弃自毁根基式的商业性创收行为,杜绝滥办班,滥发学历文凭的自杀,纠正违反学科建设原则乱设滥设专业的做法。公安教育改革工作从宏观到微观必须围绕如何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塑造职业道德、养成职业习惯等重大问题来展开。
(二)公安教育必须走育之路公安民警警种不同,任务不同,但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做为警察群体及其成员都必须遵循一种独特的、共同的、基本的游戏规则。公安教育只有走育之路,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进而为职业化建设奠定基础。因为只有在共同的教育背景下,在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规划下,才能使他们形成彼此相知、相通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判断标准③。而这是任何一个群体内部保持动态性平衡和协调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只有走育之路,才能克服分类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实施育,当前首要的是应该统一课程(起码是主干课程)设置、学内容、统一训练标准,条件许可后应统一进行考核。需要说明的是“统一”不是“统死”,而是在此前提下或基础上各地可根据区情自主开设有益于学员心智发展、有利于知识结构优化的补充性课程。因此,统一是原则,是一般规则、而灵活性、自立性是补充。育反对或限制的仅仅是自立性、灵活性的无限扩张,不是将其一棍打死。
(三)围绕职业化建设中涉及到的教育问题的内容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进行教育改革,着力培养人才的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意识和水平、能力,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期望和需求结合起来。
当前,社会、民众、政府对公安民警的要求、期望日趋增多增高。公安队伍面对高发的犯罪态势和严峻的治安形势,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公正期望和安全服务要求,只有苦炼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方能不辱使命。所有这些既需要自身努力,更需公安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能力、水平、素质的提高已远不是单单通过“自我修炼”即可实现的。人民警察只有具备了职业化素质,具备了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能力和意识,并身体力行之才能获取公众的信赖和尊重,也才能满足公众的安全和公正需求。公安教育只有按职业化要求进行改革,才能塑造出优秀的公安职业人士。而只有在竞争中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公安工作的重任。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未受过公安教育熏陶,不具备公安专业知识的人从事这一专业时其危险性远远大于相同情形下的医生的客观现实。在国家对公安职业尚未进行统一资格考试的情形下,公安教育在此方面任重道远,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克服和纠正牺牲质量,急于求成的短期思想和行为。
公安教育改革之所以出现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情形,与以数量代替质量,不明确方向,不打牢基础而急于求成冒进是密切相关的④。今后公安教育改革必须反对大干快上,小马拉大车等浮躁急进现象;反对无视常规常理的标新立异。教育是不允许失败的,因此应该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需要、可能为原则,通过有效的整合有限的资源,合理地界定不同层次的教育部门的职能,才能形成分工合理、层级明确的教育结构,进而从不同层面为职业化建设提供服务。
(五)强化院校内部教学改革,突出职业化内容,反映职业化要求。
关于院校的教学改革,已有较多文章进行过专门论述。这里需要强调的问题是:第一,院校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科建设及改革为主线或骨干来推进。不能再在课程、课时、实践、教学比例的增、删、改上动大脑筋。学科建设和改革是伴随着科学教育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关系着学术骨干和学术梯队的培育;关系着科研工作的水平。而其中的诸多领域和问题与职业化建设密不可分。因此千万不能熟视无睹,否则只会跟着感觉走,极易误入歧途。第二,教材改革在内容上既要注重基础性、科学性、理论性,同时必须兼顾前瞻性、学术性。在形式上要注意多样性,要创设更多的具有新、鲜、活意义的专题型活页式教材,典型案例要尽快入书。第三,教法上要强调模拟法、诊所法,力求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将问题放在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的知识背景中去让学生思考,以此训练其职业思维,这是现代教育的正途也是公安教育改革的重要攻击点。
(六)国家应适时推行统一资格教育考试制度。这既是确保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统一性的制度性保障措施,也是推进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耦合的重要措施。其作用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改革的影响中可以看出,在此不复赘述。